阿含经讲要 第七十一讲
阿含经讲要 第七十讲 |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 阿含经讲要 第七十二讲 |
正文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71集】 如源法师 主讲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好,各位同学大家好。好,我们今天继续来看,看今天的《阿含经》。来,之前持戒都已经谈过了,都已经谈过了。那么最后面我们来谈持戒的,如果有任何的违犯或是有哪里做错了,或是违犯了戒,那么就要‘忏悔’,违犯了戒就要‘忏悔’。所以最早呢,忏悔它是分属在戒学里面,分属在戒学里面。当然啦,后来发展出来之后慢慢就跟定学,还有慧学也结合在一起。跟定学、慧学结合在一起,就会有所谓的观相忏悔,还有无生忏悔,当然这个都是其它后来或其它经典所讲的。那《阿含经》里面讲的主要都是所谓的“作法忏”,就是具体的做错什么事,跟谁有什么违犯,有什么过错,直接向那一个人认错,直接向那个人认错,或是说在僧团里面跟谁有任何的摩擦,或者是过节呢,就直接向它认错。噢,这个是《阿含经》里面比较重视的忏悔,那么在后期我们一般就叫做“作法忏”,就是经过一定的方法还有仪式,然后向对方忏悔。
那持戒如果有什么违犯,做错什么事就是忏悔,就是忏悔。所以你们受过五戒之后,师父讲过好几次,受了五戒、三皈五戒就会有大缦衣,缦衣又叫做忏悔衣,意思就是提醒我们自己,时时刻刻五戒如果有违犯,就是要忏悔。那么你们来,不管做任何早课啦、或是来参加金刚法会也好、或是有任何的宗教仪式,其实都一定有有忏悔的意思在里面。所以为什么说,受过五戒披的缦衣呢,有宗教仪式或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披缦衣,就是这样子,就是这样子。 3:11
好,我们先来看看这里,先来看看这里‘忏悔的意义’,忏悔的意义。“忏悔”叫做Ksama,有patient有容忍、enduring忍耐、bearing忍受。那么忏悔这两个字的意义呢,就是这个忏悔,这个Ksama就有这些意思。它最主要意义就是说,向对方发露自己的过失,认错请求容忍,这是忏悔的主要意思。我再讲一次,向对方发露自己的过失,认错请求容忍,这个是忏悔的主要意义。有时候就是说,我们有做任何错事、或是做了任何对不起、或是怎么样的违犯,我们就要发露自己的过失,然后认错。 4:11
那么在佛教里面,有时候我们已经怎么样?有时候平时日常生活各种方面,有时候也忘记了我们到底跟谁怎么样,或是说有时候很久了也都忘记了,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但是记得好像有错。所以在佛教里面,常常有时候就是在佛前求忏悔,佛前求忏悔。那么我们之所以会做那么多的过错、犯错、过失,它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贪、瞋、痴”。所以在佛教里面总忏悔,有时候又忏贪嗔痴,希望说能够减轻贪嗔痴。那么贪嗔痴如果减轻的话,我们的过失就会减少,我们的过失就会减少,所以有时候就会忏“贪、瞋、痴”。那么这里《阿含经》比较重视“作法忏”。就是说有做错什么事情,就向对方或是自己发露认错。 5:08
来,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个《须深经》。《须深经》这个的背景呢,就是有一个叫须深的人,它是一个外道,须深的人是一个外道。那么佛陀那个时候,就是开始弘法,那么有所谓的佛教的很多徒弟,比方佛陀的弟子,那很多的出家人。那么佛陀开始弘法之后,有很多人跟着佛陀修行,出家修行。那么由于佛陀的名声很大,名气很大,所以有很多居士,因为佛陀当初有很多外道的修行人,那么有很多居士、在家人就护持佛法,护持佛陀,还有供养佛陀的弟子,这些贤圣僧都有。那么相对来讲,其它外道怎么样?受的供养就少,受的供养就少。 6:09
那么其中有一支外道,它们就想说,哇!那到底释迦牟尼佛或是说瞿昙,瞿昙它到底讲了什么样的东西这么好呢?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护持供养呢?那么到底佛陀讲了什么东西,什么样的教法受到那么多人的尊崇,受到那么多人的供养呢?那么是不是我们派一个人当作间谍,去里面了解看看,到底讲了什么,讲了什么东西这么受欢迎。6:44
派人去之后把佛陀的这一套偷回来,然后我们也如法炮制一下,这样子是不是看也可以受到很多人的恭敬供养,这样供养也多一点,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它们这样想了之后,就派⋯想想之后大家开会,派了一个最聪明的、最伶俐的,最聪明伶俐的,讲什么都容易懂的人,它就开始就去,就去那个地方,这个人它们派出来的就叫做什么?就是须深。 7:21
那么须深去了一阵子之后,开始学习佛法。那你说佛陀难道不知道吗?佛陀当然知道,但是问题是佛陀知道它有善根。我告诉你佛陀当然就是想说量你怎么偷,如果你真的学起来了,不怕你学,只怕你学不懂,就怕你学不起来,不怕你学,你真的学好了学起来了,你怎么样?你就皈依三宝了,对不对?所以不怕你盗,只怕你不诚实,只怕你没学好而已。 7:57
所以佛陀就让它⋯好啊!你就来学。很多人、弟子们都不知道就教,教到最后,它真的学了佛法之后,它觉得佛法很好。学到心里面之后,它就向佛陀忏悔,说它其实最早的目的跟用意是来偷法的,来盗法的。那这一段就是之后的一种,须深跟佛陀中间的对话。我们来看它怎么说。 8:30
“须深白佛言:世尊!有众多外道来诣我所,语我言:”有没有看到?“有众多外道来诣我所”,来我这里,然后呢,“语我言:须深当知,我等先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恭敬供养”,有没有?它们这些人跑去。须深说我们以前都受到国王居士大臣的恭敬供养,“而今断绝”,现在怎么样?供养没有了,“悉共供养沙门瞿昙、声闻大众”,有没有看到?它说我们现在都没有受到供养了。那些人都开始供养释迦牟尼佛,还有它的声闻弟子,怎么回事呢? 9:22
“汝今密往沙门瞿昙、声闻众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还来宣说我等,当以彼闻法教化世间,令彼恭敬供养如初。”有没有?它说你到那边偷偷去出家,有没有到它那边去出家,然后偷它的法。偷它法之后,我们也来如法炮制,弄一番。弄一番之后呢,怎么样?我们就可以像以前那样受到大家的恭敬,受到大家的供养,所以它就派须深去,就派这个须深去。派去之后,最后叫做“是故,世尊!我于正法、律中盗密出家”,有没有看到? 10:12
但是,其实我最早来出家,是为了偷法而来的,当间谍啦,不是真的要修行而来的。然后它说“今日悔过”,有没有看到,它现在真正听我们的佛法开始修学,然后它知道世尊是真的圣人,很多声闻弟子也是真的圣人,所以它说“今日悔过,唯愿世尊听我悔过,以哀愍故。”所以你看,它现在要向佛悔过,因为它是来盗密的,今日“以哀愍故”,请你大发慈悲哀怜我,那哀愍我让我能够忏悔,所以说听我悔过嘛。听我把事情的缘由讲给你听,然后希望你原谅我,希望你容受我,希望你怎么样?能够包容我,对不对?
然后佛陀说,“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有没有看到?我可以接受你悔过,但你要清楚明白地讲清楚,就是说“汝当具说”,意思说你应该要这么讲,怎么想,“我昔愚痴、不善、无智,于正法、律盗密出家,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 11:38
佛陀这样子教它说,你要这样子说。你向我悔过没问题,我也接受,但是你要把整个讲清楚说明白,不能嘻嘻呼呼的⋯啊!没关系,对不起,错了啊!好像就装作没事了。不行!你要内心的悔过清净、忏悔清净,你要把事情清楚明白讲出来,然后对方接受,那这样就叫“忏悔”,这样就忏悔。所以你看“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有没有看到?只要有人犯罪,“自知”,要自己清楚明白,然后自己了解,然后要悔过,在未来继续持戒、威仪、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有了过错,讲清楚叫做发露,发露。然后接受对方怎么样?原谅。让对方接受,让对方包容,这个就叫做忏悔,有没有看到这个叫做忏悔。 12:50
好,来!有没有什么问题?
来,(人名)来。
師父,就是說佛教講的是說,你懺悔的對象應該是你做錯事的那個人是吧?
对,这是最基本的,最早最初最根本的意思。
那您看就是說,有些法會比如說是三昧水懺,像這種的,那這個是一個宗教行為?還是一個就是說也是佛教裡面認可的一個,就是說如果你沒法,你開不了口或者怎麼著,你上這兒來懺悔?
像这种噢,“忏悔”它不是一种宗教行为,它是一种宗教实践。13:42
好,什么叫宗教行为跟宗教实践?一般来讲仪式啦、仪轨啦,增加信念的这些都是比较重视,比如说念佛、拜佛、礼佛,这些都是属于一种宗教行为,这样了解吗?什么叫做宗教实践呢?有具体的戒定慧,能够消减你的贪瞋痴的,或比如说六度万行,这些具体的实践都叫做宗教实践。 14:10
那么忏悔呢?因为它设属在戒律里面,所以它不是只是一种仪轨或一种行为而已,它是一种宗教真实的实践。因为你持戒有了错误,所以呢,我要改过。那这种改过不是只是仪式而已,这样了解吗?那后来为什么把它仪式化呢?因为慢慢慢慢这样的一个具体的方式,师父有说,因为有时候我们日积月累,长久以来,我们不知道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犯、什么时候有过错,这样了解喔?你那么久了,我觉得我这个烦恼很重,太久了之后我不知道向谁去忏。比如说你过去做很多事情,你也不知道这样对还是错,或许你觉得错啊,错了过那么久了,我现在去哪里找人,去哪里找人来忏悔,对不对? 15:02
我现在学佛了,我知道我过去那样是不对的,那现在也没办法找人,而且有时候可能做伤害的、做的这件事情,可能不只是对一个人,可能是什么?对一个团体,不是对一件事情。这时候在佛教里面就说,其实这些错误最根本的还是在贪嗔痴,因此我们就忏贪嗔痴,这样了解噢!那么更进一步呢,后来就会因为,毕竟我们人很多时候会慢慢慢慢,因为一种宗教、佛教落到世间的实践,慢慢慢慢会跟这种宗教的行为仪式结合在一起,所以很多时候就会把它仪轨化或把它仪式化。后来就变成一种仪轨或一种仪式,就有点变成一种宗教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很多人不了解说这种宗教行为的背后,实际上它的用意是一种真实的实践,这样了解嘛。16:02
所以它在忏贪瞋痴的状况之下,比如说一般所谓的慈悲三昧水忏、梁皇宝忏、什么金刚宝忏,其实它都是忏悔,忏悔我们的贪瞋痴的意思。只是到最后被仪轨化之后,大家已经忘了,忽略了它后面的真实意义到底是什么,就会变成很形式化。很形式化就是有时候变成:钱交一交,那人有去没去无所谓,然后写个忏悔、写个功德主、写个牌位,就会变成是这样子的仪轨。但事实上真正来讲,忏悔是你要自己亲自去忏。 16:37
那这里面的忏悔、这种仪轨又牵扯到一件问题,什么问题呢?诵经忏悔,然后又回向,这样了解吗?回向,这时候不只是自己自利,自己有过失,自己忏悔,因为你忏悔、拜佛、念佛这种是一种好事、一种功德,对不对?你把这种忏悔、拜佛、念佛的这种忆念功德,忆念三宝的功德再回向,那就有利它的这种意识存在了。所以它是把这些仪轨、是把种种的意义,虽然叫忏悔,但它把很多的意义给结合起来的。 17:13
形式化、仪式化之后,有时候我们做这些仪式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它背后的意义到底是做什么,这样各位了解?你说,那师父为什么我忏悔要交钱?不是忏悔交钱,忏悔哪里需要你交钱。忏悔,是你自己要真实恳切地去忏悔。你说那交这些钱,不是师父讲过好几次,你做的这些,其实你交的这些,你要把它当成一个心,叫做“护持三宝”这样的,这样了解嘛?护持三宝、护持住持正法,要有这样的一个心念、这样的意识。所以你只要抱持着住持三宝、护持三宝这样子,所以你交的钱其实是护持三宝,那你人去,其实就是真实的忏悔。18:03
那忏悔呢,是戒律上的忏悔,所以你是自利。降伏自己的贪瞋痴,你借由这样大家的功德力再回向,不管回向给谁,那个叫利它,所以在自利利它当下,又加上你的护持布施,那就是一个圆满,一个圆满的一种修行,这样了解吗?有没有什么问题? 18:28
因为有时候很多人就会在这里面,被一些纯粹的仪式化之后,宗教化、仪式化之后已经不了解。失去了本来它应该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已经不了解了。18:48
好,来!再来我们再来看到下面‘接受忏悔’。
“尔时,祇桓中”,这个祇树给孤独园中,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又叫做祇桓精舍,孤独园,祇树给孤独园,园中有两个比丘起争执,有没有看到?所以你看这个《阿含经》很好,就是说像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生活化,对不对?两个比丘起争执。你不要以为出家都不会起争执,因为从各地方来的怎么可能没有争执,都是烦恼众生,进来都是想要降伏烦恼,但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有种种的不圆满跟冲突。19:32
所以你看两个人起冲突,一个骂人,一个默然,对不对?两个起冲突,一个一直骂,一个静静的给你骂,什么都不讲,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夫妻吵架,对不对?太太一直骂,先生都不讲话,但它不讲话,它不一定就好像说它很有修行啊,有时候它是忍住不讲,对不对?所以你看,它说一个人默然,“其骂詈者”对不?一个人一直骂,一个人都不讲话,“其骂詈者即便改悔,忏谢于彼”,后来这个骂人的人呢,怎么样?发现它这样子错了,多久不知道啦,可能现在骂,结果等一下,一个小时后、两个小时后,发现说它这样不对,或是说当下它骂ㄧ骂,发现啊!我这样不行,它就什么?“即便改悔,忏谢于彼”,就是向对方认错,有没有看到?“而彼比丘不受其忏。以不受忏故,时,精舍中众多比丘共相劝谏,高声闹乱。”有没有看到?这很现实、很生活化的一个问题。
两个人吵架,一个人很大声东骂西骂,另外一个人不跟你吵,我就不理你,然后骂人的这个发现它这样做不对,所以就向对方认错。
那你向对方认错,对方怎么样?对方根本不理你。所以刚刚被骂的时候它静静的,它不是说修行很好,它是忍在心里面⋯这样了解噢,其实它是很生气,它只是忍在心里面不发作而已。好,你现在忏悔了,我内心的愤恨还没有结束,我知道我被骂、我没有还嘴,我怨恨愤恨没有结束,对不对?所以我不理你、我也不接受你忏悔,是不是? 21:41
(人名)你如果生气骂老婆,骂ㄧ骂,向老婆认错,老婆还在生气,根本不理你,有没有这样?经历有时候会这样子是不是?然后呢,其它人在旁边当和事佬,其它人在旁边当和事佬⋯啊!不要这样子啦!人家跟你道歉了,你应该接受。然后旁边一些,其它一些人就分成两边⋯喔!骂ㄧ骂就这样忏悔,就当做没事喔!怎么可以这样子呢?然后两边就吵起来了。本来两个人吵架变一堆人在那边闹,在那边吵闹。旁边当和事佬的,本来没事的,跟旁边ㄧ堆吵起来了,对不对?吵起来之后就高声喧闹。 22:25
“尔时,世尊以净天耳过于人耳,闻祇桓中高声闹乱。闻已,从禅觉”,那个它是说佛陀在打坐,佛陀有神通,打坐里面,打坐有引发神通,就有天耳通,然后听到它们在吵闹。可能距离蛮远的,如果是静静的,可能一般人就听得到,可能有点距离。以前的精舍,或是说它可能一个大森林里面很大,对不对?比如说像中道这样很大,有时候你几个人在那边喧闹,远远的它不一定听得到。然后它很多时候都是一间一间的茅蓬在一个地区,这个林子里面,它可能ㄧ间一间的茅蓬可能都有点距离,所以佛陀、一般人没有听到,但是佛陀在打坐里面有天耳通。所以呢,“闻已,从禅觉,还精舍”,可能佛陀在其它地方,所以它从定中出定,然后回到什么?回到祇桓中。
就是“还精舍,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喔!原来你看,“我今晨朝乞食,还至安陀林坐禅,入昼正受”,什么叫做“正受”?“入昼正受”是什么意思?谁知道“正受”是什么?诶,你们都不知道!正受是什么?(人名)你知道正受是什么?
入定了。
你就知道,你怎么不讲。入定知道吗?“正受”是定的另外一种名称叫做 samapatti(三昧、三摩地)。我们等一下会讲,它就说“入昼正受”就是白天,白天入定。所以它⋯佛陀它是离开精舍去乞食,然后吃完,乞食完之后,吃完之后慢慢走到安陀林,也就是说这个安陀林跟这个祇桓,祇桓是另外一个地方,不同的地方。所以佛陀它就很自在对不对?它从精舍出来托钵,托完钵然后吃中餐,吃完之后,它就到另外一个森林里面,可能经过吧,就在里面打坐。它到哪里就打坐。
打坐呢,它有天耳通,有没有?然后打坐定中,它就听到它们在里面吵闹,所以“闻精舍中高声、大声,纷纭闹乱,竟为是谁?”它说这一些在那边吵闹,到底发生什么事?是谁在那边吵闹呢?好,“比丘白佛:此精舍中有二比丘诤起,ㄧ比丘骂,一者漠然,时,骂比丘寻向悔谢,而彼不受,缘不受故,多人劝谏,故致大声、高声闹乱”,就把这个过程讲了一下。 25:37
好,“佛告比丘:云何比丘愚痴之人,人向悔谢,不受其忏?若人忏而不受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诸比丘!过去世时,释提桓因有三十三天共诤,说偈教诫言:”它怎么说?它说人喔!我们人如果有吵架,如果对方真的认错,我们不可以怀恨在心,要坦然坦白的接受它的忏悔。那你问,你说,问题是你接受它忏悔有什么好处?你就说它忏悔有什么好处?
你要知道噢,我们修行就是在降伏这个贪瞋痴嘛,对不对?佛陀说如果你不接受忏悔,就表示你这个贪、瞋,还有瞋心、愤恨一直纠结在内心里面。那么你自己瞋恨纠结在内心里面,对对方有没有什么?有什么好处吗?没有。对方也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对你自己却是最大的伤害啊。 26:57
所以你不原谅它,你以为就是说怎么样,它会怎么样吗?它可能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你却受贪瞋痴所苦,你却受恼怒所苦,或许是它的错,没错!刚开始是它的错,它可能怎么样?做错了什么或者是违犯到你,还是怎么样,所以最开始是它的错,对不对?但是你一旦贪瞋痴怀恨在里面,然后纠结不舍的话,到最后受的伤害是你,它会造成修行的障碍的是你,这样了解吗?所以佛陀才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呢,它向你悔过,你不受!你不受就把这些怎么样?
烦恼、忧虑、怨恨放在心里面,叫做“长夜当得不饶益苦”,所以自己徒生痛苦,每天纠结,这个是生活上非常会发生的事情。
两个吵架了,对不对?或许另外一个骂人的,它可能很容易放下,但是被骂的它一直纠结或是有过错,或是人家对不起你什么事情,你会一直纠结在心。这种纠结如果对方向你认错了,你就要接受,就把这样的一个怎么样?瞋恨恼怒把它放下,这样才能真正往后继续修行,不要动不动就把很多的那种怨恨积结在心里面。所以佛陀说为什么它叫愚痴呢?因为你很不智、没有智慧,伤害的是你自己,所以佛陀叫做什么?“愚痴之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就会受这种纠结之苦。 28:39
“诸比丘”。然后佛陀就讲了一个故事。它说过去世释提桓因三十三天共诤,释提桓因在天上,它是三十三天的天主,那么那个时候三十三天那一些天人产生了一些什么?争端。产生争端的时候,这个三十三天的天主它就教诫它的那一些怎么样?部下,还有它的眷属说“于它无害心,瞋亦不缠结,怀恨不经久,于瞋以不住。”意思就是说,于它,对它人不要有伤害之心,然后“瞋”不要一直纠缠在心里,怀恨不要常常放任在心里,瞋不要一直住在内心里面。“虽复瞋恚盛,不发于麁言,不求彼阙节,扬人之虚短。”就算你很生气,也不要用粗恶言来骂人,然后不要动不动就怎么样?“求彼阙节”,意思是什么?看人家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看人家的缺点,把人家的缺点过失到处去说,到处去批评人。然后“常当自防护,以义内省察”,要自己常常省思防护自己。“不怒亦不害”,不要动不动生气起瞋心、不要动不动去伤害别人,这伤害有可能是身口意啦,这样了解吗? 30:19
不一定我打你叫伤害,我骂你那也是伤害。我用一种态度来对你也是一种伤害。你好好的跟我打招呼对不对?我就一路不理你,你今天怎么样,我就懒得不想理你,然后用一种很恶毒的眼光看着它,这个都是一种伤害。然后叫做“不怒亦不害,常与贤圣俱。”常常跟什么?善知识相处在一块。当然,但“常与贤圣俱”,我们现在虽然没有贤也没有圣了,但至少还有一些怎么样?修行的善人,还有一些善知识,所以我们要常常跟善知识在一块相处。 31:02
为什么要常常跟善知识一块相处?
熏習。
对,因为你这样才能受到善知识的熏习。
你看如果你常常跟暴怒、粗糙,然后那些观念知见不对的人常常混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会受它的习气、还有它的个性、还有它的行为的影响,你也会跟它一样。你刚开始或许不认同,久了之后你反而会认同它,然后你的行为思惟会跟它一样,这样各位清楚噢。所以善知识很重要,你一定要跟善人俱,你才能学习到好的东西,才能受善的熏习跟影响,这个很重要的。 31:53
其实我们人很奇怪,在讲别人的时候,叫别人做都很容易,但是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其实都不容易。我问你,你们都成年了,而且都有小孩对不对?就现实来讲,你们帮小孩子把关,找学校,对不对?观察小孩子所交的朋友对不对?你会不会希望帮它找到一所好学校?它小时候一定是的嘛?为什么你希望帮它找好学校?
希望給它找一個比較理想的接受教育,老師也挺負責任啦,學習風氣也比較好啦,這個同學也比較友善等等⋯就是類似這些情況。 32:55
是吧?是不是就是它的教育水准好,就师资好,对不对?你会不会内心里面想到说师资好,大家真的要进去,所以里面的学生怎么样?素质可能也比较好,对不对?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大家都会这样子想嘛。所以素质好,你小孩子在里面,你可以受到老师好好的教导,而且同学也都喜欢读书,愿意读书对不对?所以你会不会觉得这样子的氛围风气,你的小孩会比较好,也比较愿意读书,会不会这样子,没错吧? 33:35
好,那么它回到家里,或是说它在平时会不会交一些同学或朋友,那你们会不会担心它交到坏朋友?其实都会,不可能不会。你多少都会把关嘛,再怎么样,有些是很严格的去把关,有些稍微注意一下,但不管怎么样,一般父母亲不会放任你孩子要交谁交谁、爱玩就怎么玩,不会!一般都会注意嘛,对不对?你都知道你的小孩要交好朋友、要交善良的,是不是?那我问你大人呢?大人呢?
(⋯?)
对啊!大人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要这个样子,对不对?但事实上很多大人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喜欢交不好的朋友、坏知识、恶知识,对不对?因为你管小孩容易啊,要交好朋友,但是自己呢?如果大人都那么理性、那么明白、那么好,那全世界就没事了,但可惜很多大人自己是搞不清楚的。
大人自己就是隨著貪瞋癡了。對,大人自己如果沒有受到好的觀念跟引導的話,自己就隨自己的個性了,對不對?
喜欢喝酒吃肉的就交一些酒肉朋友;喜欢赌博打牌的,交一些赌博打牌的朋友对不对?喜欢运动那还好,交一些运动的朋友那还好,是不是?那大人谁替你把关?小孩跟大人的差别就在于大人成熟,自制力强,分辨力强,这是成熟,那有没有大人很幼稚的?有啊!有没有小孩相对成熟的?有啊。所以大人跟小孩分别在哪里?是成熟或幼稚。自己的自制力强,而且能判断是非,这个叫做成熟。
那幼稚,当然就必须人家替你把关。像夫妻两人对不对?有些是丈夫比较成熟,比较能够有分别善恶,有时候是太太,所以这个时候就会有另外一个会去监督另外一个,那这个是好事情,总是有人监督。但是你到了一定的年纪,你真的要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要有一定的克制力,不要随顺自己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才是一个成熟担当、有负责任的人。 36:15
所以你看喔,我们自己要自制,所以说要“常当自防护”,你看“自内省察”这个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尤其是修行人更是一样。这样“不怒亦不害,常与贤圣俱”,是不是?你不要说你多怎么样,希望你们要交好朋友。虽然你们都大人了,要常常跟圣贤俱,不然你跟谁混在一起,久了你会跟它类似有那个样子噢。
好,来,“若与恶人俱”有没有看到?“刚彊犹山石,盛恚能自持,如制逸马车”,有没有看到?“我说为善御,非谓执绳者”,它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常常跟恶人在一起,你的个性慢慢慢慢就会怎么样?就会很刚强很刚硬。那么你们如果常常修行的盛怒,就要自己怎么样?要自己自制、克制。然后“如制逸马车,我说为善御,非谓执绳者”,这就是什么?不是说你能够控制马车,不是说只是拿一个绳子,这个叫做控制马车。它说“我说为善御”,你能够常常的控制自己,就像一个好的怎么样?驾控马车的人,就是要能够自御。它用比喻嘛,比喻驾马车能够自我控制自己,自己引导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所谓的控制马车者。不是说只是一个纯粹拿一个绳子,拿一个绳子,然后控制着马,这样就叫做善驾,不是这样子,你要真的能够好好的去控制它。38:11
所以你看到这里面都在谈什么?谈我们自己的自制能力,自己的什么?瞋恨,不能动不动的去发泄,动不动的就发脾气,动不动就把瞋心放在心里面,它都是在讲这些。在讲这些,弄到生活上来,就是我们一定要有很高的自制能力,自我的控制能力,不能动不动就随顺自己的个性。不管是贪、瞋或痴,要能够驾驭自己,这个才是真正的大人、成熟的人。那一个修行人更必须是要这个样子,更必须要这个样子,所以这个叫做“忍辱”。“忍辱”,控制自己的脾气。38:58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常行忍辱,亦复赞叹行忍者,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行忍辱,赞叹忍者,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佛陀这里讲什么?说三十三天自在天王,它都能够修行忍辱。修行“忍”,有没有看到?更何况说你们是正信出家。有没有“非家”就是离家,没有家庭的系缚出家学道。你们都是出世间出家学道的,连释提桓因的这种怎么样?世间的福报大善人,它都可以行忍辱了,为什么你们出家修行的人,不能行忍辱呢?,所以要“当行忍辱,赞叹忍者,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信受奉行。它的意思就是怎么样? 40:03
从上面讲,两个吵架,一个在骂,另外一个其实它不是怎么样,它不是有修行包容,其实它是怀恨在心。我不跟你吵,但是我怀恨在心。你现在跟我忏悔了,我就是不放你,我就是很生气,我就是讨厌你。所以佛陀跟它讲说,你不能这样子。简单一句话你是修行人,连天人它都知道要忍辱了,更何况是你,不能把这种瞋恨、这种愤怒放在心里面,这个是对我们的修行不好。所以我们要忍辱。好,现在讲到这里有没有问题?可以噢。40:48
现在我讲一个东西。来,(人名)来。
師父,弟子有一個問題,忍辱是不是也是共外道的?
忍辱哦?忍辱如果没有智慧引导,那是共外道的。因为世间一般都可以,但是佛教的忍辱要有⋯是有般若、有智慧在引导的,智慧引导的忍辱这个就不是共外道的。这样了解嘛?所以六波罗密里面的第一个,忍辱波罗密对不对?它之所以叫做波罗密,是因为后面都有般若在引导,这样可以嘛?
好,謝謝師父。 41:26
那不然确实啊,外道也有忍辱啊。一般世间也告诉你要忍啊。那这样可以吗?现在师父要讲一个东西,这个忍、忍辱。这个忍辱记得上面讲忏悔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为什么佛陀这里会讲忍辱呢?为什么佛陀这里会突然间跟着忍辱牵扯在一起呢?你有没有看到,忏悔叫什么?ksanti,有没有看到?是什么?容忍、忍耐、忍受。怎么样?对对方发露自己的过失认错,请求宽容、请求容忍。所以后面这里讲忍辱,它的字是讲忍,这里虽然是讲忍辱,但是实际上佛陀是跟它讲什么?
佛陀是说人家忏悔,你要包容它,你要宽容它对不对?你要接受它。不是说它骂你,我要忍住忍忍⋯佛陀不是这样子的意思,所以你字面上有时候不懂的话,你这样它骂你,骂一骂我跟你忏悔了,我很生气,我一直是忍,佛陀叫你忍住,不是这样子。佛陀的意思是什么?刚才讲什么?人家跟你忏悔了,你要能够什么?宽容它,宽恕它,包容它,而不要一直瞋恨在心,佛陀是这个意思,这样你了解吗?所以你要把这个字跟忏悔那个字给⋯所以它这里的“忍”,不要把它当成只是忍耐,只是忍耐。其实这里的“忍”,还有宽恕,还有包容、容忍、容受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人家忏悔了,你要宽恕它,要包容它。好,这样了解吗?
来,(人名)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謝謝師父。這個忍辱跟那個「煖、頂、忍」的忍是⋯
不一样,“煖、顶、忍”的忍是对法的深义在定中做一定观察,观察之后到一定的深入跟认可,这样了解哦?这里的忍比较重在于包容。一个是对法的真实认知,然后依定作观,然后对法的真实认知。这里重点在于包容对方,这样清楚吗?两个“忍”,意思不大一样。
這裡還有疑問就是說,行菩薩行,它主要修的是「忍」,那個忍的意思是對法的⋯
其实喔,师父以前讲过,这个“忍”字在梵文叫ksanti。我再讲一次,师父其实以前讲过,“忍”这个字,它在古代的时候,通“认”,认识的认,这样了解吗?它的梵文叫ksanti,应该是这样子,如果没记错,有可能错,我再查一查。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认知上的,一个是情感、意志上的;认知上的话同一个字,如果是认知上的叫做深刻的认知,叫做生忍、乐、欲,这样了解嘛,所以这方面就属于知见认知上的。清楚明白,不但是清楚明白,而且已经很深的认识到它。 45:31
所以我们常说“忍”是刀入心,对不对?刀入心好像很痛苦很难过,对不对?但是问题是你有没有听过刻骨铭心?有没有刻骨铭心?刻骨铭心一定用在不好的地方吗?不ㄧ定啊,也可以用到好的地方。你对一件事情印象非常非常的深刻,对不对?不管那件什么事情,对不对?那都叫做刻骨铭心。意思说你永远不会忘记,是不是?那就是什么?一样啊,好像是深入到你的,刀插入到你的内心里面一样,因为什么?深入到你的内心里面了。 46:15
同样的,如果这个人用在对法的认识,意思就是很深很深入,如果用在于对法的认识,是属于这个“忍”的时候,那就是“煖、顶、忍”的忍,那意义是差不多的,这样了解了噢。但是这个“忍”,还有另外意思,就是情感意识上的,那就是这边所讲的容忍、容受、包容,它就是比较不是在认识上讲,它是在什么?情感意志上,你能够去包容它,能够去忍受某些人的缺点,能够去包容某一些人,比较常常违犯你的,这个就叫做情感意识上。这样各位了解噢?
好,那这个“忍”的学问在于什么?学问在于什么?在于说既然这个字本来就具有这两种意思,这样了解噢?这两个意思是可以一起的,怎么样一起,就是它一起的意思就是说,当你在包容一个人的时候,你不只是情感意志上在包容它而已,你必须依于法的认识,对不对?然后来引导你的情感意识、意志而依于佛法的修行,然后真实的愿意去包容它,这样才是正确的。比如说什么叫做情感意志的包容呢?情感的包容,这个我们最会!什么叫情感的包容?
那个来,(人名)跟(人名)你们两个选,一个讲情感的包容,一个讲意志的包容。(人名)你不要一直看着我,我说你们两个选啊!
我⋯講意志的
好,你讲意志的包容。那么等一下(人名),你先讲情感的包容,再来它讲意志的包容。
来,什么叫情感的包容?
這情感的包容就是說,比方說就是我跟(人名),我們這個之間就是說有些誤會。比方說它是無意中推我一下,或者是動我一下,這個我覺得它跟我平時這個關係不錯,就是說我情感上覺得這個東西我可以理解,好像是跟我開玩笑似的,我就是這個意思。 49:05
(人名)说了,情感的包容,你跟它平时关系感情比较好,关系比较好,所以它怎么样?你对它的包容性很大,为什么?因为你跟它关系不错,你平时跟它交情好、关系好,对不对?但是你对一个关系比较不好的人,对不对?你就没有这种包容心了哦?是不是这样子?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哇!怎么样都能包容。等到这个激情过后怎么样?两个大吵特吵,因为这种包容心不见了。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对于情感好的,交情好的,我们的包容心会比较大,是不是?49:54
别人孩子做错事情,你可能会怎么样?就理来论事,就理来论。但是自己的小孩做错事情的时候,啊!还小啦,啊!小孩子不知道啦,慢慢教就好了,就有教化的关系,就有教化的可能啊。是不是这个比较属于情感上的包容?这个当然也不能说完全错,但有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这样各位大概了解吗?
来,(人名)什么叫意志上的包容?
弟子理解是意志上包容就是,你通過跟師父們學習佛法以後,認識到一個就是無我⋯⋯
等一下,等一下,你现在在讲什么?你这不是在讲意志哦。
我估計它是理性的一種,一種理性的包容。
理性那是在讲知的喔。那在讲智慧上的知,你不是在讲意志上的,还是师父没有听完。好,你讲。
我就是認識到本來就沒有我,你這個煩惱也是這種緣起法,然後就是通過平時修菩提心利它無我的心,自然而然就對病人有更多的這種包容的。
不是,不是。这个你讲的对,但不是师父要问你的问题。
反正如果就是理性上的這種包容。51:22
好,好。把它的答案先放着。因为它答案已经是师父等一下要讲的那个。理性上的对法认知上的,来!那个(人名)来,你是要讲意志上的包容是不是?你最近是不是煎熬了什么事情?
沒有,我覺得這一個例子挺有意思的。你想打別人,然後警察正好站在旁邊,
(师父:等一下,你慢慢讲)。
不是說有一個人讓你很生氣,但是警察正好站在旁邊,所以意志上你不可能做什麼。然後⋯
它举得不错,很好!它说有人怎么样插队,比如说它插队,你很想骂它是不是?但是怎么样?警察在旁边,是不是?或是说它旁边的人比你多,你不敢发作,是不是?你就忍起来,你是不是很想骂它?很想讲它,很想。我不是说你啦,我说这件事情上是不是很想,但是你为什么不行?你不是因为跟它情感好,你也不是跟它交情好,你是在这个状况之下我没办法,是不是?我没办法做,我就用我的什么?意志力把它压下来,这个叫做意志上的包容,对不对?不错啊!(人名)举这个例子很好。52:50
这个JX举的这个例子很好,但是情感上的包容,当然也是包容一种方法,意志上的包容或者容忍,忍受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这两种都是不彻底不究竟的,因为如果长期这样会出事的。比如说以前,我们现在不是讲霸凌嘛,对不对?在学校有些小孩它就比较不愿意跟人家争执对不对哈,但是呢,对方一直霸凌它,然后呢,它不管是情感上的或是意志上的,它都一直忍、忍、忍,但这种生忍法忍,到最后叫做忍无可忍,那当忍无可忍,它爆发的时候就不是这么这么好玩的事情,它可能会做出很多伤害别人的举动。
所以说情感意志,它也是包容的一种,不可或缺,但是绝对不能只是纯粹的情感意志去包容,这会出问题的。所以呢,这个忍的意思就是说,你有情感意志上的,但更重要就是刚才某某讲的,对佛法的学习认知,然后呢,对于贪嗔痴的降伏,然后用缘起无我去引导你的情感跟意志,而达到真实的宽容跟包容,这样子才不会忍到最后忍无可忍。所以这个忍包括了真实的法的认知,当然还得要配合这些情感跟意志上面。这样各位清楚吗?这个才是真正的所谓的忍辱的忍。
所以我们讲忍菠萝蜜,它没有讲忍辱哦,辱哦,我们后来很多时候是把它加了辱,但是它没有辱的意思,所以当然你加了辱也可以。这样你忍跟辱加在一起呢?那个辱比较表现在哪里?情感意志上,那个忍比较表现在认知上的?理性上的认知上的,这个是忍辱真正的意涵。这样了解吗?包容跟宽容。再来最后面,忏悔消业,剩几分钟怎么那么快呢?一个小时过了。好,来,我们把这个讲完,再再休息哈。
三、忏悔消业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生怖畏,惭愧厌离, 忏悔弃舍,非增上心。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不尽其寿。
意思就是说忏悔。有些人虽然造了重业,必须下地狱哦,如果你不忏悔,你觉得那个很好,你当然就下地狱。但是呢,它后来觉得这样子不对,所以呢,它就怎么样?忏悔。忏悔呢?由于它这个忏悔心就终止了它之前恶业的不断地增长。这样了解吗?在发挥它的影响力。所以这种恶业虽然很重,到最后还是让你下地狱。但是呢,你的受报不会完全报尽,可能一半你就又出来投胎了。为什么?因为你忏悔,没有再去增长它。这里叫做什么非增上心,意思就是造作了这种重业之后,你没有再去增上它,这样了解哈?没有让它扩大,所以这个叫做不尽其寿,一半就出了。还有另外一个: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惭愧心,厌恶弃舍,殷重忏悔,更不重造如阿阇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脱。”(阿含部-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阿奢世王,害了它的父亲,把它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囚禁),那么它的父亲叫做频婆娑罗王。当初呢,是一个大国家,这个国家控制着整个恒河中下游。那么这个国家的首都就叫做王舍城。王舍城是频婆娑罗王所造的,它的太子就叫做阿阇世,那它有一些本身故事。那这个阿阇世王呢?它交了坏朋友叫提婆达多,然后提婆达多说,我反叛,把佛陀给杀了,我自己成为法王,你呢?反叛,把你父亲给怎么样?起兵造反,把你父亲给杀了,你自己当国王,两个说好,两个就开始做了。
结果阿阇世王造反成功,把它父亲关起来,甚至把它饿死在牢房里面,它提婆达多造反成不成?开玩笑,佛陀何许人也,哪里让它随便造反就成功了,结果堕地狱,堕地狱啊。那后来阿阇世王呢?造反成功之后,最后,因为提婆达多造反没成功嘛,对不对?所以它最后呢,忏悔、
皈依佛陀,然后殷重忏悔,殷重忏悔之后呢?因为它殷重忏悔,而且皈依三宝,受持五戒,而且开始做了很多好事善事,成为一个好国王,虽然它这个杀父亲的罪很重,必须下地狱,不是谁规定,因为那个业太重,但是它下地狱之后呢?由于它后面的这种种忏悔,还有怎么样改过向善,还有造得很重重的福业呢,让它下了地狱马上就出来。那经典上是说,它出来之后呢,不久也证果。这个就是忏悔消业,是这个样子的消业,这样了解吗?不是真的把业直接消掉。
所以如果有做错什么事啊,忏悔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好好,我们讲到这里,增上戒学全部讲完,也花了很多时间把这个戒的法、体、行、相,戒的种种样貌讲了。
最后呢,我们讲的忏悔,那这个忏悔过去也讲过哦,那我们未来有机会可以慢慢再讲。但是呢,有关于忏悔的根本意义,就是刚刚那些,那有机会我们慢慢再谈。休息十分钟啊。1:20
好,来,我们继续来看啊,接下来看增上定学。
第十一章 增上定学
一、什麼是「定」 二、修定功德 三、前方便 四、正修習定 五、四禪 六、四無色定
为了解脱而修定啊。为了解脱而修定,目的不在修定,目的在解脱,为了解脱而修定,就叫增上定学,这是第一个哦。所以三学的目的都在于解脱,为了解脱而修戒而修定而修慧,就叫做什么增上戒定慧,这是一个意义。另外一个意义呢,为了能把慧学好,能够定中作观,把慧真学好。所以呢,修定,这叫做增上定学,以定为基础,而能进修慧学,这个叫做什么?增上定学,这个是另外一个意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下,就是说,以戒为基础,而能把定修好,就叫做增上戒;以定为基础,而能够进一步去修慧,这个就叫做增上定。为了解脱而修慧,以慧为基础而能得解脱,这个叫做增上慧。所以学慧学是为了解脱,这叫增上慧,以慧为基础,而能向于解脱,也叫做增上慧。这里我们增上戒讲完了,我们来看增上定学。
讲得更具体一点,简单就是怎么学习修定跟打坐,我先讲哦,这里跟禅宗讲的禅不一样,这样了解吗?我是在讲戒定慧的定。禅宗讲的禅是重在于戒定慧的慧是怎么去开悟,怎么悟实性,什么悟真理,那是禅宗。但这里是在讲戒定慧的定学,重在于摄心集中。
第一,讲什么是定,对定做一个简单的,或是比较根本的定义啊。
第二,修定有什么功德?就是说有什么好处了,有什么好处?
第三,前方便,什么叫前方便?你要修定之前要具备哪一些条件啊?要具备哪些条件?
第四,开始正修怎么修啊?
然后再来(第五),根本定——四禅八定,这个叫做四禅八定,这个是根本的。那事实上呢?很多同学基本上都有一点认知啊,因为在这边上课也上那么久了。也讲过了所谓的俱舍论,也讲过成佛之道。这里面师父其实都讲的还算太详细,只是说有很多新来。不是,现在就是有很多同学到中间进来的。有些同学以前没有学过,所以我们这边讲阿含经,再把这个增上定学重新再,不是重新,就是阿含经里面的定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回到最根本的经典来谈谈定到底是什么?
这个地方是跳过了,是不是?那应该是六节而已。
第一节 什么是定
定义:
一、心一境性
彼眼识所可爱乐、染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 不赞叹、不染、不系着住;以不喜、不赞叹、不 染、不着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 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 受,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 识法亦复如是。”(杂212)
• 常定一心(cittassaekaggatā):心一境性 • Citta心、ekaggatā一处、tā性(名词化)
第一节什么?什么是定?
还有其中一节应该是谈什么?我回去再看一下,应该有一节是谈什么的?修定前方便。应该是差不多。那应该是六节而已,跳过五个。
第一个,什么是定?
我们来看什么是定,定义。有很多人对这个并不清楚。甚至有很多人不解定到底是什么?那有些人呢?对定不清楚,戒定慧的定不清楚,不知道定的定义是什么,就会东看西看。因为你要知道哈,哪怕它看的是正统的佛教经典,但是正常的佛教经典非常庞大,它有些东西不一定是在根本上讲,有些已经是从根本上通到旁支,通到其它地方去了,它有些人意义已经跟根本的已经不大一样,但是你如果不懂的话,看到都不是根本的定义,看到都是枝末、细节,或是某一些推演出来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是误解,就会搞不清楚定到底是什么。
最普遍的一种误解就是,会认为修定是无心,这样了解哈,不思善不思恶,对不对?一切不起,一切不起,不起妄念,不起心,就以为修定就是无心啊,会这样认为,就是无心,然后就以什么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会以为说,噢,所以说修定叫做无相。所以无相就是不要有心的相。所以呢,就是无心,所以就是内心一片空白,越空白越好。那这个是非常非常大的误解,完全不了解定是什么。我们现在来看什么叫做定?
定的最根本定义叫做心一境性,就是把心拴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上,不要转移,不要乱跑到其它地方,透过这样的修行,心会慢慢止息下来,锁住它的对象,这个叫做所缘,这个叫做心一境。
摄住在一个单一的境上,这样子的训练,等到有了成就就叫做定,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定的最根本定义是心一境性。那既然叫心一境性,有没有心呢?谁说没有?有哦,既然叫做心一境,就表示有心,那它的心呢,是锁在一个所缘上,叫做一境,不是多境,你如果是胡思乱想,那个叫做多境。你如果现在看着师父,一下子心在师父这边听师父讲课,但是一下子呢,又想到明天的便当,对不对,那这就转移了。然后一下子又想到,我等一下上完课要去哪里?我等一下又想到我明天要早上要做什么?这个境就很多了。所以佛教讲胡思乱想,就是表示你的心并没有完全集中在单一的事相上,而是跑来跑去,这个叫做妄念,叫做胡思乱想。所以修定它的一个根本定义叫做心一境性,来,我们来看这个杂阿含经怎么说。
【彼眼识所可爱乐、染著之色】眼根对色,然后产生眼识 ,然后眼识 能染着于色,爱乐于色。
【彼比丘见已,不喜、 不赞叹、不染、不系着住;以不喜、不赞叹、不 染、不着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就是身心安静下来。
【心安极住 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 受】,有没有看到三昧就是定,正受也是定的同一称呼。
【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 识法亦复如是。”(杂212)】。有没有看到?它经过这样的训练跟修行之后呢,它就得到了三昧正受。所以呢,它必须禅定一心 ,那它整句前面在讲什么?那当然前面还有很多,师父只是取这一段。它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要修定的话,平时对于六根对六境,一定要有一定的节制跟控制,不要眼睛看到什么就喜欢,什么东瞄西望,看到这个喜欢那个,我看到这个就染着那个,耳朵也是这个样子。意思就是六根要维持比较单纯一点的,不要太过复杂的,因为看太多,听太多,吃太多的美味,你会贪婪在这上面,你贪婪在这上面的话,你很难身心止息。因为你一止息下来,你就会想到,哦,那天吃的那个东西有够好吃的,那个味道多好。我那天看到什么,那辆车,哇,念念不忘。那个要是开起来一定多好。哇,那天经过看到一栋房子多漂亮哇,我要住在那边,我就可以怎么样怎么样。就每天这样,看到胡思乱想。六根对六境随着跑,那你这样子没办法修定的。所以它说叫你在根门上先密护诸根门。然后呢,慢慢慢慢慢慢把这些染着的心,慢慢降伏下来,不要太过于在你的六根对六境上产生这些贪染。然后呢,要叫你精进,然后呢?身心的安心安宁,身心的安心,然后慢慢慢慢打坐,那打坐方法我后面会讲,那这样子的话摄心一境啊。然后慢慢慢慢就会产生法喜,慢慢慢慢这个就会有怎么样?第一三昧正受,所谓的第一三昧正受是指初禅。
所以摄心一境是定的最根本的定义,这个是杂阿含212经。
所以它这个梵文在巴利语叫做
常定一心(cittassaekaggatā):心一境性。
Citta心、ekaggatā一处、tā性(名词化)
为什么多一个性?因为它是tā,tā把这个字名词化,所以翻为“性”。有人问师父,空跟空性,哪里不一样?空跟空性哪里不一样?其实我们佛教很多时候会把名词化的东西翻成“性”,比如说“空”叫sūnya,那么空性叫做sūnyatā。sūnyatā又翻成顺迦罗,没有听过?诵经的时候有没有听过顺迦罗?就是sūnyatā,空的翻译,所以它叫做空性。还有吗?还有其它什么性吗?法性,dharmatā,所以这个tā常常是名词化。
那么英文字名词化都加什么啊?tion,对不对?ness,对不对啊?比如说什么?happy,happy形容词,对不对?happy nice,快乐变成名词,没错吧?还有吗?ac是动词,action是什么名词。所以它的变化就是把它名词化,那名词化,中文就常常把它翻成“性”,意思就是在那边的一个状况。所以常称为“性”。。本来它是心一境已经够了,但是它因为有tā,所以它叫做一个性。心一境性指什么?指心维持在一个单一所缘的境,这样的一个状态,这样的一个状态哦,就叫做定。
把心维系在单一个所缘而不变,这样的一个状态,就叫做定,就叫做定。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听不清
师父:对的,不会因为定力减退或是说你等一下又跟着眼耳鼻舌身意去跑。你不断这样训练呢,你不会动不动就随着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又跑掉,再来。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 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 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 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 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 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 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 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 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杂785)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两种,有没有看到正定有两种哦。这是阿含经上面说的答案,785经
【正定有两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是有烦恼的,【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会转向善,或是说让你未来死后还是投到善道,这个叫转叫善趣。另外一种,【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它说有两种,都叫正定,一种是世间的,但虽然是世间的,它还是善的,以后会让你转向于善,而且会让你未来投生善道。那你修定可能就是依尼修什么定,就是升到什么天。另外一种呢,就是是出世间八证道的正定,而且是正见相应的,止观相应的,那这个呢会让你怎么样?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就是苦会尽。然后呢,转向苦边。
是不是有问题?你说什么?你再讲一次,
问:它说正尽苦,苦已经定了嘛,然后又是转向苦边?
师父:这个就是同步了。非常了解了。比如说啊,向于涅盘离苦得乐,那向于涅盘本来就离苦得乐。这样了解了?
JH,你知道吗?你现在要问的是怎么叫做转向苦边?
JH:这个我理解,这句话说,你已经正尽苦了,先说正尽苦,你怎么又转向苦边呢?就是说正尽苦应该就是我苦已经尽了,为什么我还又怎转向苦边?按照我们的思维是这么种思维的。
师父:好了,这句话当然在中文上有歧义。我们这样讲,正尽苦边,你把它用英文叫做 the ended 就是苦的最终端的,再过去就没了。这样了解吗?
原来就是师父在读的时候,因为习惯于经典的语言,所以我没有问你。我想说,那这有什么问题呢?它苦尽它转向苦边,它本来两个都讲同样的意思。你的意思就是说都已经尽苦了,怎么又转向苦的那一边?它不是讲苦的那边,它是苦的最终端,苦的尽头。
向于苦的尽头,那这尽头那就没苦了,这是一种语言的翻译。这样了解来。
问:这个出世间的这个正定,一定是止观相应,而且是得见诸法实相的那个定才叫正定吗?还是说只要是止观双运,这个止观双运就算?
师父:它的差别在于,只要是四圣谛相应的,不管能不能观成,那个都是叫出世间。因为它这个(经文)前面是有一大段,从它的正见开始。它世间的正见,就不需要苦集灭道,它世间正见就是什么?成佛之道,记得吗?正见,世间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三世,有凡夫有圣人,对不对?它说,你只要知道世界的因果,这样就可以了,但是它说出示正见,就是苦集灭道相应后面,所有的全部都是苦集灭道相应。
问:但是那个弟子还记得,它好像是在阿含经里,就说那个苦集灭道就是我们世俗上这种言语语言这种,或者说从理上来讲,尽管我们现在还没还没证悟,但是它也是随顺那个?
师父:是啊,它是顺于出世间的。只要是苦集灭道相应的,它就是出世间的,不一定你现在证道了,那证道那是果位啊,但是它就是说,一个法,世间的法,它就是知道世间因果轮回,这个就是善,就可以了。另外一个呢,它是怎么样?如果是四圣谛相应的,它就会引导你,向于出世间了,那个就是出世间的,这样可以吗?所以它的差别在于,有没有四圣谛相应。四圣谛相应的,它就是出世间。所以它有世间八正道有胜出世间八正道,它的关键就是,顺出世间八正道,它从正定开始都是四圣谛相应。
哦,这样就可以了。好好来,有没有什么问题?唉,没问题。我们再来看:
- 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它意思就是,心就只在一个所缘,不要乱,不要动。这时候把你的心摄受在一个所缘,然后让它慢慢寂静下来。
三昧、一心,有没有看到啊?【一心, 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1:21
所以世俗的定也是这个样子。这样了解嘛。也是要怎么样摄心一境。
- 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 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 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 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 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杂785)
【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 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有没有看到四圣谛?【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 道道思惟,】四圣谛相应呢?然后呢?【无漏思惟相应】。在这样的一个引导之下呢,【不乱、不散、 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 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它主要就说,反正它定的定义都一样,有没有看到?都是摄心一境,有没有看到?只是一个不需要作观,一个要在定中做苦集灭道四圣谛的观察,那怎么做苦集灭道四圣谛的观察?以后我们会讲。而且如果你有兴趣,师父的《俱舍精要》里面有讲,讲怎么样做苦集灭道四圣谛观察,就在定中作观。所以它不管出世间定,世间定,它的定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心住于境或心一境性,意义是一样的。它的差别在于出世间是定中做四圣谛,观察那世间的定就不需要,就四禅八定就好了。这样你了解吗?这是定的最根本的意义。从阿含经上来做的理解。这是杂阿含785
经。
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这个地方指这个定,都应该是指的未到地定以上吧?
师父:如果未到地定,这叫做定果,已经有那个成果了。但是这里定指的就是说整体的,只要符合这样子的话,就叫做定。这样了解吗?它是广泛的意思,它的定的根本意义就是说,反正摄心一境,这个叫做定的意思。那如果你程度很高,高到了所谓的那个未到地定以上,那叫做什么?定成就,这样就可以了。哈,所以它的程度不一样。那所以说,你讲的没错,所以说我们如果要把定义在,你已经有定成就了,那至少要到未到地定。但一般什么叫做定?就是心一境性就叫做定。所以一个是定义,一个是说,那我要到什么程度才真正符合它要求的成就?那就是要到未到地定。
问:这个地方就是就是泛指啦,定就是心一境性?
师父:这就是根本的,它从根本的定义上来讲。根本定义就是心一境性,那如果要到有一定的成就,那就是未到地定。
问:师父,我有想到那个金刚经里边所说的,那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呢
师父: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它是在讲发菩提心,不是在讲定的心。这样了解吧?它是在讲怎么发菩提心,它不是在讲怎么修定,这样可以可以吗?它的它的方向跟概念是不一样,完全是不一样的。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要发无上菩提心。它的“生其心”的心是要生起无上菩提心,但生起无上菩提心呢,你又不能有任何的执着,这个叫无所住,就是不会有任何的执着,这个是在讲菩提心,叫做无相菩提心。但是这里是在讲,我们修定的时候要把心摄在一个所缘上,这两个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样的可以吗?所以很多人会把它扯在一起,说修定就是修无相。所以师父刚才不是说嘛,那就误差那就大了。
问: 就您之前那一页说的,就是对于耳鼻舌身意,我的基本问题是,这个身它是皮肤吗?它是器官吗?还是所有的我们能够?
师父:你说皮肤也可以了,它就是我们触碰到的感受,你只是定义在皮肤上也是有点怪怪的,因为触碰到的感受,它有时候可以是比较深的肌肉的,这个都是触。
问:但是这个触是物理接触,对吧?这里面还没有包含这个生理的?
师父:当然了,它牵扯到,因为它是讲什么?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但是它是身识,(问:身识是心理,但是触只是物理的接触),对。它接触到的包括我们会感受到的,软热湿滑动冷这些,这样都是属于触的,是身识,都是已经触碰到的感受。这样清楚吧?
因为你看,我们如果摸到一个很粗糙的东西,你会怎么样?会不喜欢,是不是?碰触到柔软的柔顺的,你会舒服,会喜欢。比如说你碰到一个被单,哇哇好舒服,碰到很舒服就想睡觉,对不对?那我们身体就容易喜欢去沾染这些滑顺柔顺的这些东西。这样各位了解吗?那我们对一个东西的喜欢就会产生怎么样?我说是整体的,看到它的整体,看到什么眼儿,然后呢?它会发出明亮的声音,对不对?然后它会发出香味,然后我触碰到又非常的柔顺,那就会产生我们对它的怎么样?执着。然后那个贪染
问: 您刚才举的例子,比如说你摸到这个东西,你知道这个特性,如果比如说我戴着手套,然后我摸到这里,我仍然感到是它坚硬,也就是说我的触是没有通过触这个物理动作而产生的,是吗?
师父:你说怎么样?
问:比如说我现在戴着手套,然后我摸了这个桌子,然后我知道它是硬的。就是说我产生了这个触识,因为我触识告诉我说这个是个硬的东西。也就是说我没有通过这个接触的这个物理动作而产生了触识,对吗?
师父:还是有,因为你只是隔了一层,虽然说碰触到的有点差距,这样了解,还是经过你的身触。(问:所以不能说是皮肤是吧?)这不能说完全是皮肤。所以师父说它是一个触,它的范围很大,皮肤接触到的,还有你的肌肉,最后引生的是你的身识,这样了解吧?
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吗?可以。啊,好。来。
这个叫一心。这个地方应该就是定的根本,最基本的心一境性,但是还有,我们再来看:
二、善一境
- 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 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 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 学戒,是名增上戒学。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 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 住,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学。(杂832)
善一境没错,但是它要是善的好的。那这里的好的善的呢,它有它一定的定义。所以你说,师父,那我一境我能不能观一个石头,然后呢?怎么样,然后专注在一个石头上?不可以这样,这样会发疯的。以前日本禅宗曾经做了一个试验,禅宗不是说念佛者是谁,对不对?未出娘胎我是谁?然后一出娘胎我是谁?以前它们做这个实验,一直问我是谁的时候,你在镜子前面,然后呢,你看着镜子,然后看着镜子里面那个人说我是谁?一直这样不断的,到了七天以后,开始精神错乱。然后镜中的人会跟你说话,你不要去治啊,这样讲真的吗?我回来试试看啊。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禅宗也不是这个样子,它只是说日本人,它在学禅宗的时候再去做这样一个实验。所以说虽然说心一境,但是它的境是有规定的,在成佛之道里面,它列出两个大方向,一个叫做顺于正理,一个就是能降伏你的烦恼的。是有这样的基本规定,不是什么都可以,不是你拿一个什么东西,然后来看拿一本什么一个一个什么东西随便乱看,然后专注,它这样子会发疯,因为它不是正理,它也没有办法降伏你的烦恼。所以呢,基本上你要修的虽然一境,但是它是善的。什么叫做善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哈。
【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这个上面都提到。
【受持学戒,是名增上戒学。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 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 住,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学。(杂832)】
也就是说所谓的增上意学是指心,指心在一境,其实就是指定。所以增上意学就是真上定学的意思。因为这个心,有时候叫意,有时候叫做识。
问:您说是在阿含经里面,心意识是没有做区分的?
师父:是同一件事情,它没有把它分,唯识因为分成阿赖耶,末那,然后第六意识或前五识,但是最早的在那个阿含经或是阿毗达摩里面,心意识是指同样一个东西,只是它的角度,还有从它的不同功能来称呼,基本上心叫做citta,有种种,有集聚的意思。当你称为心,称为citta的时候呢,它是一个心,所有精神作用的统合跟总称,叫做心。这个心呢,梵文叫做citta。
这些citta,有种种,有集聚的意思。所以这个心呢,就是对一切精神作用,所有精神体精神作用的整个统称,就叫做心。这样了解吗?所以其实我们中文也是这个样子,当你讲心的时候,你不一定指什么吧?你就是指你的大概上的称呼,你心不在焉,对不对?它不会说你识不在焉呢?它是统称嘛。你心里在想什么?对不对?它没有特别讲,它只能说你心里的作用,现在在思维上,所以它是一种统称。
问:师父。您刚才说,就是这里面说,心是对所有精神作用的统称,那这个心理作用呢?
师父:心理作用,那就是看你什么样的心理作用
问:就是说这个精神作用,这里面是您这个定义里面是包括了心理作用?
师父:所有的统称。
问:就是精神和心理的?
师父:精神心理的,精神心理的整个统称,只要不是指肉体的了,内心的作用总称、统称,没有做细微的分析的时候,就叫做心。这样了解了。当然如果某一种心理特别的作用,那你要看是什么作用,它就另外称呼,这样了解了。比如说愤恨,那它就叫愤恨,是一种心所。
另外一个叫做manas,这个manas是心理的作用,或是启动,或是思维。所以心是总称,manas是比较重在于思维,就是心启动起作用。这样了解了哈。这个叫manas。
问:起心动念的这个启动?
师父:起心动念可以用manas,所以这个叫做心,这个叫做意。心是总称,意重在于心起作用,或是思虑、思维,都可以用manas。它是特指心启动起作用,或是说心开始思维,这个都可以叫做manas。另外呢,还有一个叫做识,就叫vijnana,认知、分别或分辨都可以,这样知道了好。所以心意识一般来讲,除了唯识学它把它分开以外,那么在其它的佛教的一般来认知里面呢,心是指集聚种种,它是统称,对精神作用心理作用的整个统称。另外呢,意是指心起作用,启动又叫做思虑、思维;识指认知了别分别。这样子可以吗?
比如说我看到这个东西,这个是麦克风哦,认知到它是麦克风,这个分辨分别认知到它,这个是比较属于识。当我看到这个麦克风开始是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有一个麦克风,这个麦克风呢?它有几种,做什么作用?怎么会这样?你这种思维的时候就叫什么?manas。这样了解吗?那你不管是认识到的,你是思维的,还是你起的什么,这统称都叫做心,这样可以了解哈。
所以它统称,它不是说识一境了,它统称你没有其它所缘。一切的心,还有你的所有作用,一切整体都专注在一个境上,这个叫做心一境,这样清楚。这个叫做增上意学。
所以你要打坐,你除了心一境以外呢,你要慢慢慢地离开诸恶不善法,慢慢的远离恶不善法。这个呢,你才能真正入定。这个恶不善法呢,大部分,有些是通于三界,但是它指的就算是通于三界的部分,它指的都是离欲界的恶不善法。因为你开始摄心集中之后,你要离开欲界的这些干扰,你才能真正达到一定的定的能力。然后呢,往初禅二禅色、无色界去。所以心一境是善,就是离恶不善法。这个是杂阿含823经。
- “贤圣!云何定?云何定相?云何定力?云何定 功?云何修定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若善心 得一者,是谓定也。四念处,是谓定相也。四正 断,是谓定力也。四如意足,是谓定功也。若习 此诸善法,数数专修精勤者,是谓修定也。”(中 210)
他说,【贤圣!云何定?云何定相?云何定力?云何定 功?云何修定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若善心 得一者,】
有没有看到,第一个你要善心,第二个你要心一境,就叫做定。
【四念处,是谓定相也。四正断,是谓定力也。四如意足,是谓定功也。若习此诸善法,数数专修精勤者,是谓修定也。”】
所以你要心一境。然后呢,你要怎么样?善心 得一,然后你要有四念处。然后呢?是谓定相,然后是四正断,那你要有精进,断恶向善啊。然后呢?还有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叫做欲、勤、止、观——对修禅定的欲望,对修禅定的精进,然后呢?修止跟观,就是修禅定。是谓修定也也。若习此诸善法,数数专修精勤者,是谓修定也。”有没有看到这些?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这个地方说这个四念处是定相,这个怎么理解?
师父:看这个,这里你们看不到,我念给你们听,所谓的定相就是定的基础。看看得到吗?看不到没关系。这本来是我自己看的,因为师父最近年纪大,记忆不太好啊,定相是指定的基础,所以四念处是修定的基础。这样了解了哈,你以四念处而修定,对不对?要观身受心法,不然你这样子,不然你其它修定,你不观身你没办法修定,因为呢,所有的修定是向内观,不是向外观。那你向内观,第一个要调整你的身,这个叫身观念处,这未来我们会讲的比较详细一点,因为为什么呢?你说为什么修定要先观身,因为定是身心的调整,又叫做yoga,又叫做什么?相应叫连结。那你要先把身体的观照,不是往外去看六境、六尘,而是往内观照我的身,还有心。
那你观身心的话,先观身,对于身体的语住动默要清楚明白的掌握,不要一天到晚迷迷糊糊的看手机,一边看手机边走路,结果掉进坑里面去。你要知道说,我现在身体的状态是怎么样,我走路的时候要清楚明白,我做事的时候要清楚明白。我今天身体怎么感受?生病的了呢?还是舒服了呢?还是怎么样呢?你对这个身体要掌握得非常好,所以呢,你唯有这样训练正念,以后打坐,你才能慢慢慢慢真的专注,集中你对身体。如果没有正知正念,每天迷迷糊糊的,根本没办法修定。
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啊,就是修定可以让一个人的烦恼由粗变细,也会让一个人的心变得更有力。那我的问题就在于,比如说,一个人原来在非常嘈杂的城市里生活,然后呢,他到深山老林里去呆了很长时间,这个时候呢,他就再也无法忍受回到原来的那个嘈杂的城市里生活。那你说他的心这样说,应该是变细了吧?
师父:不是,我们只能说,有一个关键说,你在定力还没有的时候,你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什么呀,相对良好的环境,这样了解了哈,但是随着你的定力慢慢慢慢增高的时候,你对外面的这些什么,因为你定力强了,你对外面的什么容受性相对会提高,这样你知道意思吧?刚开始修行,一定要相对合适安静的环境。所以呢,我们都是在修行当中,所以我们都需要找一个相对合适的安全环境,但是随着你定力的增高啊,你对其它的嘈杂的这种人容受度会提高。
问:也就是说,他这个细不是说自己变得更脆弱,而是说它更有力,即使再回到原来那个环境,他比别人更能有这个容受力?
师父:对比别人的容受力会更高,这个叫做定力够。
问:那如果要说他只是在静的环境下,他没有烦恼,但是回到乱的环境下,他烦恼更重了,这代表他定力不够,是吧?
师父:所以定,并不是跑去躲起来。修行是戒定慧三学共进的嘛,不是,只是修进去跑起来,所以佛教不是躲到山上去躲起来修行啊。所以佛教讲的是戒,定,慧三学一个整体的面相嘛,对不对?它不是只是修定而已啊。而且记得吗?修定要四念处的是什么?苦集灭道对不对?还要什么?慧的引导嘛,这样了解吗?所以它一定要慧的引导啊,才能叫做什幺正定嘛。一定要有正见的引导,它在后面才能叫正定啊,不然的话就跟某些外道定就相似了。
这样了解吧,可以吗?你好诶,有回有回答到你的问题是哈,
所以你记得哈,刚刚讲出世间,讲世间正定、出世间正定,它前面都是讲什么?虽然是心一境性,但是它前面都要正见来引导啊,有苦集灭道四圣谛的引导啊。那这里讲什么要有四正勤的引导,要有四如意足的引导。所以佛陀以前都没有叫你说,你可以自己偷偷去躲起来,佛陀都叫一般人出家人要在僧团里面去训练修行嘛。这样很清楚吧,
而且要记得哦,戒定慧是一个整体的,增上定学是其中一部分。这样了解吗?没有所谓的跑到深山专门修定的,这个会有问题,只是说修定要有相对适合的环境。
问:那这么说的话就说,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说在vacation的时候去一些海边啊,去一些非常静的地方,那只是表面上让它觉得稍微放松一下,就心清静一些,但是其实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
师父:他没有真正修定的,像你讲的只是放松一下,让心清静一下,这样而已。
问: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说,他回到以后,其它的烦恼还会接着?
师父:当然他没有真正,他没有按照佛法的戒定慧三学去实践嘛,对不对?他只是相对跑到哪里去静一段时间,那当然有帮助,但是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你很嘈杂,跑去躲起来一段时间,有没有帮助?有,会让身心稍微放松一下,但那不是真正修定呢?真正修定,后面会讲有它的很多条件。哦,这样可以啊。
问:有时候我觉得如果去了静的地方,回到嘈杂地方,反而更痛苦,给你一直带着那个,那那是非常难的,
师父:那不是真正修定嘛,那只是怎么样?暂时逃避一下,安静一下,就这样而已啊。就像说你来寺院,我很烦,工作很烦,我来寺院住啊,安静一下,很舒服,但是如果你在世界里面没有照着师父指导的去修行,你只是来这边比较安静而已,你回去还是一样啊,这样了解。但是你要如果来寺院一段时间,你真的照着戒定慧,照着师父讲的这三增上,然后呢做义工,知道知见观念怎么样,你这样做过之后,学习之后你的烦恼比较减低了。你出回去之后,你知道你的容受性会比较大,因为你戒定慧本来刚才不是在讲宽容、容忍嘛,对不对?你的戒定慧高的强了,你的容包容性就一定会更大的,反而更容易去包容这些纷纷乱乱的东西嘛。只是说相对在修行,在某些时候要相对适合的环境,尤其是打坐修定,时间到了。就是啊,我们这个下礼拜再来看,这样你可以把分享给
回向。
忏悔
一、忏悔的意义
- 忏悔(kṣama): patient 容忍、enduring 忍耐、bearing 忍受。向对方发露自己的过失,忍错,请求容忍。
须深白佛言:“世尊!有众多外道来诣我所,语我言:‘须深当知,我等先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恭敬供养,而今断绝,悉共供养沙门瞿昙、声闻大众。汝今密往沙门瞿昙、声闻众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还来宣说我等,当以彼闻法教化世间,令彼恭敬供养如初。’是故,世尊!我于正法、律中盗密出家,今日悔过,唯愿世尊听我悔过,以哀愍故。”
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于正法、律盗密出家,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杂阿含经 第347经)
二、接受忏悔
尔时,祇桓中有两比丘诤起,一人骂詈,一人默然。其骂詈者,即便改悔忏谢于彼,而彼比丘不受其忏,以不受忏故。时,精舍中众多比丘共相劝谏,高声闹乱。
尔时,世尊以净天耳过于人耳,闻祇桓中高声闹乱。闻已,从禅觉,还精舍,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乞食,还至安陀林,坐禅入昼正受,闻精舍中高声大声,纷纭闹乱,竟为是谁?”
比丘白佛:“此精舍中有二比丘诤起,一比丘骂,一者默然。时,骂比丘寻向悔谢,而彼不受。缘不受故,多人劝谏,故致大声,高声闹乱。”
佛告比丘:“云何?比丘!愚痴之人,人向悔谢,不受其忏,若人忏而不受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诸比丘!过去世时,释提桓因有三十三天共诤,说偈教诫言:
‘于它无害心,瞋亦不缠结,
怀恨不经久,于瞋以不住。
虽复瞋恚盛,不发于麁言,
不求彼阙节,扬人之虚短。
常当自防护,以义内省察,
不怒亦不害,常与贤圣俱。
若与恶人俱,刚彊犹山石,
盛恚能自持,如制逸马车。
我说为善御,非谓执绳者。’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常行忍辱,亦复赞叹行忍者。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行忍辱,赞叹忍者,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经 第1108经)
三、忏悔消业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生怖畏,惭愧厌离, 忏悔弃舍,非增上心[1]。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不尽其寿。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惭愧心,厌恶弃舍,慇重忏悔,更不重造如阿阇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脱。”(阿含部-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第十一章 增上定学
一、什么是“定”
二、修定功德
三、前方便
四、正修习定
六、四禅
七、四无色定
第一节 什么是定
一、心一境性
定义:
一、心一境性
彼眼识所可爱乐、染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着住;以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着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
常定一心
,无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2],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杂阿含经 第212经)• 常定一心(cittassa ekaggatā):心一境性
• Citta 心、ekaggatā 一处、tā 性(名词化)[3]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
心住不亂、不動、攝受
[4]、寂止、三昧、一心
,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
苦思惟
,集、灭、道道思惟
[5],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
,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杂阿含经 第785经)
二、善一境[6]
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7]、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增上戒学。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
離諸惡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学。(杂阿含经 第832经)“贤圣!云何定?云何定相?云何定力?云何定功?云何修定耶?”法乐比丘尼答曰:“若
善心得一
者,是谓定也。四念处,是谓定相也。四正斷,是謂定力
[8]也
。四如意足,是谓定功[9]也。若习此诸善法,数数专修精勤者,是谓修也。”(中阿含经 第210经)
- 善:离五欲和五盖、诸禅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