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講要 第七十講
阿含經講要 第六十九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 阿含經講要 第七十一講 |
正文
2021-10-10
中道佛學會《阿含經》講要【第70講】 如源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好。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看這個戒律。當然它這裏面談的大部分都是以出家戒,出家人要守的戒律,但是精神上是通於在家的,精神上是通於在家。
那麼上個禮拜我們已經談到了所有的出家,談到出家人的以托缽,那當然現在在漢地、在中國沒有辦法托缽,但是它的精神還是以「信施護持」作為他的正命,所謂正命就是經濟來源,你靠什麼活?
那麼在家人上面有講,就是靠什麼?合乎五戒的工作,你賺錢沒關係,但是要合乎五戒。合乎五戒賺錢,賺來的錢要知道怎麼樣守護,然後也要布施修福,但是也不要太吝嗇,也不要花費揮霍無度,這個上禮拜已經講(過)—在家人。出家人就是靠在家的信施來護持,所以你不能算相吉凶,不能看風水,那麼也不能種地。你不能種地,然後去賣,來賺錢;那麼也不能看風水,然後也不能怎麼樣?什麼去給人家聘請,去做一些工作。比如說做政府工作啦、做這個工作、做那個工作這樣,不能用這樣的工作來活命,這樣子瞭解嘛。 2:08
那麼還有說,是說你不能去行醫來養活自己,這邊講的都是養活自己。比如說你有些醫學常識,在緊急需要的時候,那這個沒問題。那麼還有就是說你⋯但是這個就不行,你不能說我去工作,然後來做個什麼導遊,做政府的工作,然後來賺錢,這個不行,這個完全不能做,不管你有沒有收錢。看相吉凶、看風水這些,不管你收不收錢,這個全部不能做。這裏面是有差別的,你不能說好,方便做一下,這個就不行。 2:48
那麼種菜,這個東西嚴格來講不能做。但是呢,在漢地中國,尤其是中國常常會⋯比如說寺院旁邊種點菜,然後就是出家人自己用這樣子,這個就是有屬於比較灰色模糊的地帶。如果你種菜是拿去賣,賣錢這個是完全不行。你說師父,那有些寺院他種點菜,然後自己吃,這樣行不行? 這樣子說啦,如果你寺院種菜是居士來種的,那這沒問題,這樣瞭解嗎?如果出家人自己去種,這個比較屬於不恰當,但也不是完全錯啦,這個叫不恰當。你說師父,為什麼叫不恰當?因為佛陀的意思就是說,你專精在你應該做的事情上,你不要把這個工作,分到太多去做其他零零瑣瑣的事情,這樣瞭解噢?但是如果你說維護環境,花草樹木種種維護環境,這個應該來講是沒問題的。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有這樣的一個不是完全對,但是就是不圓滿的地方,這樣瞭解噢? 4:05
來,有什麼問題?來,那個麥克風給他。
師父啊,我有一個問題。那麼現在很多那個寺院,他們都有對外開放的素食館,吃素菜或者他們是收費的,那麼你這個問題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呢?
這個素食館我們要分開來講。就是說,如果它是由居士去經營,居士去經營,那麼居士經營,你出家人就不⋯就是說,就是說不要去涉獵這些買賣的行為,是居士去經營的,那這樣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呢,變成是說,它還是有分。如果你只是方便,還有就是說你完全靠這個來賺錢,這還是不恰當的。 4:59
所以呢,現在的很多寺院,我也知道它另外有它的分院,如果你蓋寺,你在寺院裏面,當然不恰當了,專門經營餐廳,在寺院的範圍專門經營餐廳,那這樣不恰當,這樣就不恰當了,這樣瞭解嘛?那麼,但是如果說你是提供一些方便,比如說很多機制來做義工,對不對?你方便提供給他們去用,然後他們自己願意發心護持,那這個就,那這樣就沒問題了。 5:34
但是還是要有⋯儘量還是要有居士來經營、來煮飯,不要出家人下去做、下去經營,這樣各位瞭解嘛!總之,佛陀給我們的就是原則性的問題,越符合這個當然是越好。那現在的社會,有一些模糊的地帶,你說這個行或者不行,我們要看你的精神,還有他的用意到底符不符合這些東西。所以有些東西儘量⋯其實如果有模糊地帶的,儘量讓居士去做,不要出家人親自去做,這樣瞭解嗎?這有時候,不是說我這樣做就不對,而是說居士做沒問題,出家人做就有問題。 6:16
因為出家人的責任跟他的職責在哪裏,這個要劃分清楚。你說師父,出家人種種地,他有什麼太大太了不起的?那當然啦,沒有說太規範太了不起的,或者是多嚴重的,他也不是殺盜淫妄。但是你要知道,有一個觀念,你們一定要正確,就是說正法是很難得的,你出家人能夠有榮幸,有這樣的意願,有這種出離心願意成為出家人,那出家人有一份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正法給延傳下去,所以你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那些延續正法沒有相關的這些雜事上面,這樣會影響你的修道,影響你對正法的護持。這樣各位瞭解嘛!它的關鍵重點是在於這裏。 7:05
當然你牽扯到太多生意的買賣的東西,你的內心會被那些東西給怎麼樣?干擾染污,這樣各位清楚嘛,就是有這樣一個。所以精神掌握住了,那就看自己事實上怎麼去做,這樣可以嗎?好,阿彌陀佛。沒關係,像這種是最好的,就是說,有問題提出來,大家可以討論一下,可以討論一下。好,來!那麼這個就是講到出家人的正命,基本上就是這樣子,就是這樣子。 7:40
然後再來。接下來,出家人對飲食其實有兩個觀念:一個平等觀、ㄧ個慈悲觀。一個平等觀、一個慈悲觀,在方式上就是這種不能有四方食,這個在方式上不能有四方食。在飲食上面、在心態上兩個,一個是平等觀,一個是慈悲觀。「平等觀」就是說你托缽,人家給你什麼,你吃什麼,對不對?你不能在飲食上面去挑食,然後這個好吃、這個不好吃,這個好看、這個不好看。如果你這樣去挑食,就表示內心的我執、貪欲很重,你這樣是沒辦法得到解脫。所以食衣住行上的「食」就是要有平等觀,這樣可以瞭解嗎? 8:31
另外一個,那就是我們現在要講的「慈悲觀」。「慈悲觀」雖然師父講過好幾次,古代在佛陀時代是托缽,所以你托到什麼吃什麼,你托到素菜,你就吃素菜,你托到肉,你就吃肉,不作分別。但是你說,師父那這樣慈不慈悲?其實佛陀有特別制律,就是這邊『不受殺生供養』,這樣瞭解嗎? 9:02
因為如果今天是居士來到你這裏,告訴你說,師父你能夠過兩天或明天或後天到我家去應供嗎?受應受供這樣可以嗎?如果是這個時候,你就有選擇性的,你就可以跟他講說我可以受應供,但是你不能殺生來應供,不能殺生來供養,這個時候是可以準備的,是可以有選擇性的。這個時候,佛陀會叫他說『不受殺生供養』,這樣瞭解嘛。 9:36
那托缽是不預期的,你不能叫人家到了之後,在人家門口,然後說這個葷的、這個是我不吃,你會造成人家信施的麻煩,會造成人家信施的困擾跟麻煩,人家或許就是這些東西。甚至以前印度有很多人很窮的,他就是省這個東西來供養你,你還挑三揀四的,這個對修行、對攝受這些信徒,是沒有幫助的,對你自己也沒有幫助的。 10:08
但是如果這個是居士來要求應供,要求你去應供,你就可以跟他講,不要殺生,護生不殺,這個就是佛教的慈悲觀。所以很多人會認為說,啊!沒關係,佛陀那時候也是沒有說一定要吃素啊,錯誤,錯了!其實佛教經典不是說吃素,佛教大乘經典是說「不食眾生肉」。這個是在有選擇性的狀況之下,是居士要求應供的受供的狀況之下,你就可以說不可以殺生,這樣各位清楚嗎?10:45
所以不要讓某些人給忽悠了。現在都有走兩種極端啦!一個就是說吃到葷或是吃到肉就極惡不赦,哇!就多嚴重,要下地獄什麼什麼⋯講的好像一點點肉碰到都不行,或那個什麼砧板菜刀啦,哇!沾到葷的就要洗的乾乾淨淨,甚至有些砧板菜刀碰到了不行,要去買把新的,這個就是怎麼樣?本末倒置了,這個有點太過分了,走太極端了。他碰到又怎麼樣,他是叫你不殺、不食眾生肉、保護眾生,他不是你菜刀有沒有沾到、沒有沾到,有些人就沾到都不行,這個就是另外一種極端。另外一種極端就是說,反正佛陀當初也是托缽也是吃肉,所以為什麼要吃素呢?吃肉也沒關係啊!佛陀也沒有規定,所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那這又是另外一種極端。所以只要瞭解佛教這個精神到底是什麼,那就沒問題了,就能夠掌握,就不會走這種極端。 11:54
好,這裏怎麼講呢?這裏有一個⋯這個其實師父的書裏面有,你們想知道這個完整的故事,可以去看師父的書,師父這兒是列出裏面的一段,那書裏面就講得很清楚。有一次,有一個婆羅門,他是大婆羅門,很有錢,他叫做長生婆羅門。這個婆羅門,因為婆羅門有很多的節慶,有些節慶很大。在這些節慶很大的時候,他們要做火供,然後就會去綁很多的什麼牛啦,什麼雞雞、鴨鴨、羊這些啦。 12:34
你們會說,師父,印度不是不能殺牛嗎?對不對?那只是一種狀況,其中的一種信仰,其中的一種狀況,誰告訴你印度一定不能殺牛?你從這裏看,能不能殺牛?可以啊!大大小小的,所以印度的文化習俗非常多,很多地方也都不一樣。有時候我們對印度的認識,只是一種非常片面的,你知道嗎?有沒有把牛當成很神聖的?有,但是全部嗎?不是。這樣各位瞭解噢。所以有些我們對印度的瞭解都是非常片面的,甚至呢,只是看到現在的印度。其實2000年前的印度教婆羅門,他有些行為或有些信仰,可能我們現在都不知道,可能已經失傳了。所以能不能殺牛,你看這邊就知道能不能殺牛了。所以這個婆羅門他做火供,就是一個大祭祀ㄧ個大祭祀,因為他很有錢。所以他就去抓了許多的牛:有公牛、有母牛、有小牛,然後還有一些雞雞鴨鴨比較小的這些,然後抓來幹什麼呢?抓來除了一部分做火供以外,剩下的他們有供養的,剩下他要供養修行人。 13:57
他印度當初有很多外道,除了佛教以外,也有很多外道,他們也很多都像佛教一樣沒有結婚生子,就直接都修苦行,很多這種,出那種修行人,現在印度還是這個樣子。所以他就是怎麼樣?廣攬邀請各個地方,只要他附近的各地方,各地方附近的這些修行人來受他供養。受他供養,那也就是說他宰這些牛羊雞雞鴨鴨的,然後給這些修行人吃,這樣你知道嗎?他認為這樣福德很大。
14:32
剛好他聽到佛陀也來到附近,佛陀當初名聲很大,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釋迦族的聖人,是一個修行人嘛,所以他就趕快叫人去請佛陀,還有佛弟子。然後去邀請,那麼佛陀就邀請之後,佛陀就有了這些下面的對話。佛陀說長生婆羅門⋯中間當然有一些話我們省略,然後他就跟佛陀講,講完之後,他說瞿曇,「瞿曇」是佛陀的什麼?名字嘛!你說他為什麼不叫世尊?因為他是婆羅門,記得噢。 15:14
他雖然尊重佛陀是一個修行人,畢竟他是婆羅門。他說:「瞿曇!我今欲作邪盛大會,以七百特牛行列繫柱,⋯」這個「特牛」是公牛的意思,這樣瞭解嘛。你說,你為什麼這個叫「邪盛大會」?其實在南傳他講的是「火供」,這樣瞭解嗎?北傳為什麼把它叫「邪盛大會」?因為從佛教的觀點,他這個東西是不好的,是殺生的,所以是邪的、是不對的。 15:46
你沒有辦法在翻譯經典,或者在記錄經典上面,沒辦法稱它叫什麼,所以只好叫它邪盛大會,這樣瞭解嘛。它不是這個婆羅門本來就叫邪盛大會,是佛教稱呼它為邪盛大會,這樣瞭解嗎?其實它是一種慶典跟火供,他說「⋯乃至小小諸蟲皆悉繫縛」。我綁了七百頭公牛,當然後面省略的地方還有講母牛、小牛全部都有;還有什麼?「小小諸蟲」,不知道!你要是真的,你要是對佛教不瞭解,對語言不瞭解,不得比對,你會想說他去抓蟲幹什麼?
他說供養還要去抓蟲噢?不是!他這些小小諸蟲是翻譯上的,其實這個有別於《雜阿含》,別於《雜阿含》。它是說各種畜生,這樣瞭解嗎?那南傳呢?也是講各種生命,反正⋯那為什麼是小小呢?因為牛大,牛比較大,對不對?那其他呢?雞雞鴨鴨的這些零零散散的這些,那當然比較小。他意思說,抓了很多牛,還有其他的雞鴨魚狗,雞鴨魚類這些種種的。他說,我這些全部都把牠綁起來,就是要做火供,然後呢?種種遇到就是不同的修行人,「從諸國國」有沒有各種國家「皆悉來至邪盛會所」,因為他邀請,讓這些人怎麼樣?來應供、來受供養。 17:28
然後「又聞瞿曇從拘薩羅(就是喬薩羅國)人間遊行」,它就說又聽到瞿曇釋迦的聖人來到喬薩羅國,然後在喬薩羅國的坊間來來去去,來到這邊,所以「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他從這個地方來到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沒有?從喬薩羅國來到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今故來請問。瞿曇!邪盛大會法,諸物分數,莫令我所作邪盛大會,諸分數之中有所短少。」他意思說,我請了各式各樣的修行人,現在你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你跟你的徒弟,我希望也請你們過來,不要在我的邀請的行列裏面漏了什麼最重要的貴賓,就是有所短缺。怎麼樣?有短少,他就是請。18:25
好,那麼他很好意啊!邀請佛陀。那佛陀跟他講什麼?佛陀說,「佛告婆羅門:或有一邪盛大會」,就是這種供養、這種大法會大供養。大法會主,就是主辦的人「主行施作福而生於罪」,他說有些人以為他在作福、他在修福,實際上他是在造罪、是在造業。造惡業怎麼回事呢?他說「為三刀劍之所刻削」,他以這個做個比喻,你造的惡就好像怎麼樣?被劍刺一樣,「得不善果報」。因為什麼?得不善果,就會像是被三刀劍所刻一樣——得不善果。「何等為三?謂:身刀劍、口刀劍、意刀劍。」這一些都會傷到你自己身口意。 19:25
什麼叫身口意呢?「何等為意刀劍生諸苦報?如一會主造作大會」,比如說你是這個大會的主辦人,那麼呢,「作是思惟」,你心裏想:「我作邪盛大會,當殺爾所少壯特牛」,有沒有?這個就是公牛,怎麼樣?水牛,這個「牸」是母牛、水母牛,然後「羊犢」有沒有?有小羊,犢是小牛或是小畜生,羊犢就是幼小的了,還有「種種諸蟲。是名意刀劍生諸苦報」,於是「如是,施主雖念作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什麼叫做「意」?就是說他心裏想要去辦,對不對?然後想要辦的這個時候,他要去殺生,雖然他還沒做,但是意念已經這樣子想了,這個叫做意什麼種種供養,這個叫做「意刀劍」。你是照做的,你這樣子想的,你就有意業存在,這樣瞭解噢,這樣就有意業存在,這個叫「意殺生實生於罪」。 20:39
「云何為口刀劍生諸苦報?有一會主造作大會,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會,汝等當殺爾所少壯特牛,⋯乃至殺害爾所微細蟲。是名口刀劍生諸苦報,大會主雖作是布施、供養,實生於罪。」他意思是什麼?說要舉辦的人,他這樣子想,他想「意業」,然後他怎麼樣?指使人家、告訴人家、叫你去做「口業」,這樣瞭解嗎?還有教唆的業—口業,還有教唆的業。然後再來「云何為身刀劍」?「云何為身刀劍生諸苦報?謂:有一大會主造作大會,自手傷殺爾所特牛,⋯乃至殺害種種細蟲,是名身刀劍生諸苦報,彼大會主雖作是念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意思是什麼?他自己動手。所以你要這樣子想,你叫你周遭的那些或是那些僕人去做,口業。那你覺得他們做的來不及,你自己也下去「身業」。這樣各位瞭解嗎?雖然你是有種種供養布施的心,想要供養這些修行人,但事實上你去殺生,這不但不是福報,還是造業,這樣各位瞭解嗎?他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22:18
雖然師父這個經,到這裏,但是接下來師父用口頭講的,怎麼講?他這樣講之後呢,這個婆羅門愣住了,想說:「哇!這樣子嗎?那我以前都一直覺得這樣是造福,不是造業。」那麼佛陀跟他講了之後,他說我現在怎麼辦?佛陀跟他講說,你去把你抓來的那些怎麼樣?雞馬牛羊一堆把牠放生,該回森林的回森林,該入水的入水,該去草原的去草原。然後他就讓他的兒子回去跟僕人講,把那些全部都放生了,該回草原的回草原,該飛的飛,該跑的跑,該遊的游。然後他說,那我叫我的兒子回去,把他們都放了之後,你願不願意來我這裏受供?這個時候當然就是怎麼樣?就得煮青菜吃素了。因為他把什麼?他把那些都放走了。 23:21
佛陀說,在這個狀況之下,就因為你必須,你還是想供養、還是想修福布施,佛陀就說在這個狀況之下,我就允許你,我允諾你、答應你,我可以去接受你的供養,這樣瞭解噢?這是其中一個。其他還有類似這樣的經典,就是說一旦你是可以準備的,你有能力的,佛陀就會告訴你,不要去殺生來供養,這個叫做什麼?『不受為殺生供養』。 23:57
這樣各位同學們,這就是說到了中國之後,為什麼漢地的出家人都吃素。到後來,到了梁武帝,他又推廣大乘佛教的不食眾生肉,然後後來變成吃素。因為在漢地托缽已經不成為什麼?出家人的一個生活的模式了,托缽已經不成為出家人生活的模式了。大多數,因為中國的文化跟習俗,跟印度畢畢竟不一樣,大多數都是居士們怎麼樣?不管是拿錢,不管是拿食物,對不對?到寺院去供養嘛。那這樣的一個狀況之下,居士們能不能提早準備?當然就可以提早準備了。既然你是提早準備,你就不能去買雞鴨牛羊來宰殺帶上去吧,對不對?那就這樣,當然就不符合佛教的慈悲的精神。那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文化習俗狀況之下,所以既然可以準備,你準備的東西就是不要殺害眾生,不殺害眾生,你當然只能帶一些什麼?帶一些素食或帶一些素菜,或帶一些青菜豆腐,你只能帶這一類東西嘛!那麼長期以來就因為依於這樣不殺生、護生的一種精神,所以就成為佛教在漢地所謂的吃素。這樣可以嗎?如果你是抱持着護生、不殺對不對?長養悲心這樣的精神來吃素,那當然確實就是「慈悲觀」,這是根本的。 25:37
然而,後來飲食的習慣慢慢改變了,會認為說吃素對身體比較健康,這倒不一定啦。看你怎麼吃啦,如果你只是抱持着我為了健康吃素,那這個就跟慈悲觀沒有關係,你就不是因為憐憫眾生、不是慈悲眾生了,這樣各位清楚嗎?不然的話經典上也說,如果光是吃素就有功德,那牛羊馬功德很大了,這樣各位清楚嗎?所以古代印度有學牛羊狗的,狗狗會吃肉啦,會學牛羊的,這樣各位清楚嗎?吃什麼有功德,要看你發心。你做什麼有功德,要看你的發心觀念正不正確。你說這個婆羅門他有沒有想要布施,有沒有想要種福田?有,但是他觀念是錯誤,這樣瞭解嘛? 26:32
這個叫做我們造惡業有貪瞋癡造業,它是屬於什麼造業,它這個是屬於什麼造業?「癡」造業。什麼叫「癡造業」?觀念不正確,有沒有人想做好事?有,但是他觀念不正確;他不但不是做好事,反而是做壞事。這樣各位清楚嗎?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佛法,要知見觀念正確,我們才知道說我們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這個就是學佛的關鍵!所以我們不能說,我們不能有一個觀念,就是說天生下來就是善人。有沒有人天生下來是善人?就是比人善良一點。有,但是你不能放任這樣給它去,為什麼呢?因為你會把他陷於隨時有可能犯錯的一個狀況之下。所以佛教說你天生下來,不管是你的品性個性比較好,還是比較不好,都要經過正確的薰習、正確的訓練,你才能分辨是非,你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27:45
不能說給你放你去,那放你去就變成你心地比較好,你可能做善事,你可能天生下來環境比較差,你就做惡事,然後到最後就看你的機緣好還是不好。因為善良人如果沒有經過特殊的訓練,或沒有真正的去持戒,遇到特殊狀況之下,他也會做壞事,這樣瞭解嗎?你把他逼到極端的,他沒飯吃的他也會去偷東西,這樣各位清楚嗎?好,有沒有什麼問題? 28:17
來。
就其他的宗教有這個什麼吃三淨肉,咱們漢地佛教有沒有這種?
不是其他宗教。佛教受五戒,受五戒沒有叫你吃素喔,那瞭解嘛?受五戒沒有叫你吃素,但是你吃肉要吃三淨肉。
對,對,謝謝師父。
好,所以你看佛教它並沒有一開始,就叫你不要⋯就是叫你吃素,因為五戒他重在不殺,這樣瞭解吧?不是你要不要去吃素。而且你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因為我們到了菩薩戒,受了菩薩戒才開始吃素,那這個境界要求比較高。29:03
但是就現實的生活,佛陀也知道對一般人來講,你不需要要求那麼高,但是呢,雖然你不需要要求那麼高,你可以吃眾生肉,但是你吃眾生肉還是要儘量的怎麼樣?不去傷害到眾生,所以才有三淨肉這樣的一個觀念出現。就是怎麼樣?「不聞、不教、不為」,不是為你殺的,不是你教唆他去殺的,對!不是為你殺的,不是你教唆殺的,殺的時候沒有聽到牠的聲音。那你說師父,這個是不是有一點點⋯是的,為什麼?因為生活在這個世間,就沒有圓滿的。而且初入門的初學者,你不能對他一下子要求的那麼高,所以在他的生活範圍裏面,儘可能的在一個規範之下,不要去傷害眾生。這樣各位同學瞭解嗎?所以受五戒也沒有叫你吃素,但是一旦你要受菩薩戒,那就必須「不食眾生肉」,所以他不是說吃素,他是說「不食眾生肉」,這個師父以前多少都講過。有沒有什麼問題?好,來!誰有問題?
師父我有個問題。這個就是剛才廣明師兄提到的這個三淨肉,那這是佛教的一種方便嗎?
是佛教的一個入門的方便,這樣瞭解嘛?因為師父有講過,因為一般人的生活,尤其在困苦或是某些資源比較不豐富的時候,沒有讓你有太多的選擇。這樣瞭解嘛?比如說,在蒙古或是在西藏,根本青菜比肉貴,這樣瞭解嗎?所以你在這個基本的生活要求滿足之下,不要破壞影響他們的基本的生活之下,要求不要去傷害眾生,這樣瞭解嗎?可以嗎? 31:04
當然不只是西藏,其實包括你們一般的生活,剛進佛門受三皈跟五戒,五戒它只是叫你不殺生而已,它沒有叫你不要吃,不吃眾生肉。因為這是維持你生活的基本,在這樣一個條件之下,儘量要求你不要去傷害眾生,這樣清楚嗎?因為世間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初入門的要求本來就不能要求太高。等到你學了一陣子,開始發大菩提心了,願意學菩薩道,願意受菩薩戒,那個要求就更高了。這樣瞭解?但是他不會一下子要求那麼高,那誰能修行啊!這樣各位清楚噢? 31:45
師父。
那個等一下。那個等一下,那個要消毒一下。
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您剛才說的,有的人吃素就說是佛教徒或者種種原因,甚至不是佛教徒的人,他吃素他就是因為他對這些所有眾生的憐憫,他吃素。但是的確是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他們出於健康的考慮,他們吃素。或者呢,就是說他就是吃這種眾生肉的時候,他就難受,他真的一吃他就又拉又吐的,他沒辦法,他只能不吃嘛。但是我是這樣的認為的,師父,我覺得就是說,如果就是說是以慈悲心不食眾生肉這個為前提的話,你決定不吃肉的話,這肯定是給自己積福報的,我這麼認為。當然就說我不願意往太高的談,但是我是這樣認為的,就是說有一部分人他也沒有這些,他甚至連這個不懂,但是他由於身體難受,或者為了健康,不吃肉,我認為至少在他們造孽方面,他們少造孽了。因為為什麼呢?就說剛才師父說的,這個三淨肉就是說不能看見,就是說不是專門為你殺的,或者(耳不聞殺),但是其實potential(潛在的)你也在鼓勵這個殺生。因爲你有這個需求,人家這個屠宰場才殺,如果誰都不吃,那屠宰場就得關門了,當然也談不上殺生了。
所以三淨肉裏面有教你不為殺,這樣瞭解嗎?不教殺、不聞殺,所以它有一個叫做不為殺,不為你而殺。
對,我知道就是說,雖然不是為了我殺的。舉個例子,這一個豬、這一個羊,但是其實還是因為有了這個需求,你自己想吃肉,你去菜市場買這個肉了嘛,所以說這個屠宰場,他經常給菜市場來送肉嘛。 34:01
是啦!所以師父有說嘛,生活上本來就是一體兩面。
對,還有就是說,我是這麼認為的,我認為就是說這些雖然他不是主動的,但是這些就是說他吃素的人,由於他胃難受吃素的,或者是由於他為了健康吃素的,是不是應該他們少造了孽?同時其實也是給自己跟這個就是說,雖然我們兩個人都沒有故意的,就是說,是為了慈悲眾生,但是我是由於我胃難受不吃,跟那個就是說我也不是為眾生,我吃了肉我覺得特舒服,所以說我吃肉,我覺得這兩個來比,還是有區別的。 34:38
有區別。但是在佛教,會認為你發心才是真正的重要。這樣瞭解嗎?
對,但是我就是想跟師父⋯
所以呢,你思考看看,認不認同沒關係。你要思考一件事情,因為你如果說我是天生下來,我吃這些東西我就不行,那這樣子叫有功德,那是不是跟雞跟牛羊一樣,牛羊就天生下來就不能吃肉,那牠是不是有功德?
那佛陀也⋯其實,你們上次,在兩年前,或者佛陀也曾經講過一句,就是說那嬰兒,嬰孩啦,對不對?他也不能去造惡,他是不是只能躺、只能睡,他是不是有功德?所以佛教很注重這個發心。所以從一個意義上來講,你受了五戒,雖然你吃肉,但是你發願我不傷害眾生,這樣瞭解嘛?但是(?35:44五慾)生活的一體兩面,他有現前的需求,所以我吃三淨肉,他的功德,因為他是有心,願意要這樣去做的,他的功德會比那個天生下來就沒辦法吃肉,而世俗的,功德會更大,這樣可以嗎? 36:02
反正我還是有點不能完全理解。
妳就思考看看。
至少是跟這個,就是說他已經發了這個心了,我想慈悲,我不想就是說傷害眾生。
他如果是發心了,就另當回事。
結果呢,我吃的時候真的就是說我還是想吃,我根本那時候反正只要是三淨肉,沒讓我看見殺這個豬、殺這個羊,我就要吃。那時候就說,我真的,我慈悲心⋯。他的慈悲心其實還是很limited的,這是我這麼認為的。
所以它就是「初入門」來讓你慢慢去學習。這樣瞭解嗎?
並且我⋯就是說我認為他potentially他跟那個壓根兒不吃肉的人,不吃肉的這些比,其實他對眾生的傷害沒有任何(聽不清楚?36:47)我是這麼認為的)。
那還是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那雞鴨牛羊牠就功德很大了?
我不能說功德很大。但是我覺得雞鴨牛羊應該來說,在自然界裡,牠對別的物種的傷害,肯定是沒有比老虎獅子要大,那牠這樣就有功德了。我剛才跟師父說這意思,也是我不認為它是一種功德,但是在造業方面肯定是少的。37:13
所以造不造業一定要由發心,這樣瞭解嗎?師父也曾經說過,戒是「對境持戒」,不是你沒做,你就有功德,就叫持戒。戒是對境喔!就是說,你有這樣的境你會違犯,但是因為你受過訓練,你的觀念正確,所以我不做,這樣才叫做持戒。不然的話,有些人天生富貴,富二代他沒有歷經那些困難,他是要什麼有什麼的話,那你不能說他持戒,這樣可以嗎?所以你只要記住一件事情,你思考沒關係,接不接受都沒關係。但是師父現在告訴你,佛教很注重你的發心,要發了這樣的心,然後朝着這樣的發心去做,這樣才叫做「修行」,這樣子才叫做「功德」,這樣可以嗎?好不好? 38:08
不然的話,你要吹毛求疵的話,當然很容易吹毛求疵了。比如說你吃素,有些人吹毛求疵說,你穿的這個呢?你打的那個鼓呢?啊,你這個車!你車在路上跑,不會撞到那些昆蟲啊?然後你車走過不會去弄到那些小生物嗎?你喝水的時候不會喝到那些⋯?你要這樣吹毛求疵,那當然沒完沒了,這樣瞭解嗎?
那你說五戒吃三淨肉,你要吹毛求疵,要去挑骨頭,你可以挑出一大堆問題來,但是問題是你要掌握住它的精神意義到底在哪裏,這樣可以嗎?好不好?思考看看。
我。行!我給五子師兄,我目前對這個問題還是不能完全認同的。
因為這是很多人發心,誒,很多人都會有的疑慮。所以師父一再講,佛教講一件事情是對是錯、是功德非功德,一定要看他是不是發心主動去做的。如果不是發心主動去做的,那就不能算,這樣各位瞭解嗎?就不能算。因為有些人,我就說嘛!他福報大一點,天生下來他就好好的不需⋯他沒有犯戒的因緣,這樣可以嘛?所以說他也沒有所謂的犯不犯,所以你不能說這樣子叫做守戒。你守戒的話,你要主動的去受,發心願意去受,然後去訓練,未來有這種機緣的時候,你還能夠持得住、把持得住,這樣子才能叫做受戒,才能叫做「持戒」。39:40
而且更重要是你要發心,願意這樣去做,知道這樣做是對的,所以這個發心很重要,這樣可以嘛?不然的話就⋯佛陀上次,你記得那時候你也有來,你也問過類似的問題。那個時候是有個經典講「嬰兒」,你們記得嗎?嬰兒如果這樣的話,那嬰兒不造業;嬰兒不造業、他也不殺生,所以他功德很大。問題是他根本沒有意識,他沒有這個觀念,這樣清楚嗎?40:10
師父,弟子再問一個問題。現在就是有些教派組織放生,但放生它有的可能是啥,但是有的放生它這個水域不適合這種生物,結果他把這些活的這個海生動物就放到這個裡面,實際上對他是一種啥?這怎麼理解?
這個也是千百年來的老問題。剛剛你們問的這個都是好問題,而且都是一般人會疑慮的。就現在的⋯人家本來的放生是怎麼樣呢?以前的放生是護生,保護眾生的生命。比如說,這個人他要殺了,他當下要殺這頭牛對不對?你看牠很可憐,你覺得不能這樣,你說我出錢把牛買下來,你不要殺牠,我把牠買下來,你賣給我,這樣瞭解嘛?然後你買了之後,你要麼帶回去養,要麼把牠放到牠應該生活的地方,就是山林野林、方野草木放去叫放生,不然你帶回去養,是在這種狀況之下,那就沒有你說的那種問題。41:24
再一個比如說,你看到有人把魚從這個江裏面撈上來,對不對?你說我跟你買。你把牠買了,然後怎麼樣?買完之後,把牠放進去(江裏),這沒問題吧?因為同樣一個生態同樣一個地方,這本來是人家放生的一個用意,放生還是一樣,是護生保護生命,還是有這樣的精神跟意義。 41:50
但是以前師父曾經講過,做一件事情不是你發心好就好了,還不足!因為佛教有講「波羅蜜」,意思就是說你要盡可能的,在你的方法上,要依你的能力做到最完善,你在方法上依你的能力做到最完善,不是我嘴巴一字一句發心就好了。你在做的時候,要注重你的善巧,你的圓滿,這樣瞭解嘛?很多東西你是可以考慮得到的。 42:20
古代那個沒問題,但到現代呢,你應該很清楚明白,你把這些生物從這邊抓過來,買過來,然後把它放到那邊去。這大家一般的知識都知道說,不但這些生物活不了,你還會去破壞那邊的生態系統,你這樣子叫做護生,還是叫做殺生?對不對?夠不夠明顯?很明顯嘛!這是一般的常識知識都有的。因為在這邊師父也舉過例子,在這邊的寺院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然後在很多地方的放生他都是什麼?到魚市場去買,但是確實那些魚市場的魚,你都不知道牠是哪裏弄過來的。你這樣子買來把牠丟進去,那牠活不了,這邊的生態系統也破壞掉了。這不但是⋯雖然說你的發心,有可能是相對來講可能是對的,但是你的智慧不足,你的知識常識不足,對不對? 43:22
有沒有看到?愚癡啊!愚癡造業,這樣各位清楚嗎?所以發心的精神要掌握,而且在過程上面要以你的⋯當然我們不能說什麼都圓滿,但是你能夠想到的、能夠考慮到的要儘量讓它圓滿,這才是一件圓滿的善行。你看佛教裏面包括說什麼?你布施的時候你態度要好,你不能說你窮,所以我要給你吃,然後就一副好像很施捨的樣子,那對方不願意接受,這個也是有問題的,這樣各位清楚噢?所以,其實以前師父在〈成佛之道〉裏面都講過這一類,那只是說這些東西師父講過,但是問題是千百年來還是會有人有疑慮,只是說你把師父講的這個多回去思考看看,這樣可以嗎?好! 44:15
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嗎?廣明,可以嗎?辛蒂,還有問題嗎?沒關係,你就思考看看吧!好不好?再來其他同學可以嗎?好,再來。這個就是所謂的,如果你是接受應供的、供養的,你不能去殺生。
好,再來『資具依止戒』。資具依止戒,「云何有漏從用斷耶?比丘!若用衣服」好,你看這個戒律,雖然說它都不⋯這一類的戒律,雖然它都不是非常嚴重,也不是根本的殺盜淫妄,但是這一類都是禁止。就是什麼?克制你的貪欲。克制你的貪欲,然後讓你能夠好好的修行,這個叫做『資具依止戒』。「云何有漏從用斷耶?比丘!若用衣服」,你穿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怎麼樣?「蚊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也。」 45:37
這裏的「慚愧故也」,它有兩個意思。就是說,你看《阿含經》裏面有說,一般眾生跟人跟動物差別在哪裏?我們人有那種高度的智慧會知道慚愧,知道說要遮蓋、遮羞我們某一些地方。因為我們不是原始人,也不是動物,也不是猴子,所以他會遮羞,因為什麼?有「慚愧故」。那麼另外一個就是說,我用這些東西是居士信徒們供養我的,我要好好的修行,這個叫做起慚愧心而應用。所以當出家人的食衣住行這些應用,不是為了貢高,不是為了好看。當然你要弄得整齊,那也是應該要的。佛陀穿衣也是非常整齊的,但是,不是為了裝飾、各種花紋好看,只是為了怎麼樣?風雨、擋寒、慚愧,這樣瞭解嘛?所以你不要在裏面起貢高心,不要起那個我慢心,不要起那個貪婪心,這個叫做「資具依止」,叫做「若用衣服」,可以嗎?
好,再來「若用飲食」,吃東西「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不是把我吃的這樣白白胖胖的這個樣子。「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慼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穩無病故也。」所以我們的飲食,是要讓我們的身體達到一定的需求,讓它不生病,讓它能夠延續下去。因為我們還要藉這個身體來修行,這樣瞭解嗎?所以他達到最基本的、一般的,可以達到有營養,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不生病,然後可以繼續活下去,他要的就只是這樣而已。 47:48
這樣瞭解噢。這個也是一種什麼?飲食的平等觀,而不是在追求好吃、不好吃,不是在追求什麼?不是在追求貢高,不是在追求弄到我(長)的白白嫩嫩胖胖的這樣子,都不是這樣子。那你說為什麼是除煩惱、憂慼呢?為什麼是除煩惱憂慼?因為如果你常常處在饑餓的狀態之下,你會生病。你如果常常肚子餓,你很難修行。如果你是有一餐沒一餐的,你根本沒辦法修行。如果你常常餓肚子,常常兩三天沒飯吃,你會煩惱,起煩惱。如果你常常沒飯吃,怎麼樣?你會生病,生病沒辦法修行,生病更會讓你起煩惱。所以他的飲食就有這樣一個觀念,只是說讓你能夠達到基本的生命需求,能夠有營養,然後身體不生病,這樣子你才能真正的修行。 48:58
所以,雖然佛教講說比丘常帶三分病,三分而已喔!不是比丘常帶七分病喔!不是每天都不吃,然後吃一點點,然後搞得身體都生病,然後臉的印堂發黑,整天因為你營養不足,什麼葡萄糖不足,整天暈暈沉沉啊,你這樣沒辦法打坐、沒辦法講經、沒辦法修行。好,這樣各位瞭解噢?這個是他修行的飲食的用意,修行飲食的用意。 49:30
好,再來有沒有問題?可以喔。來,再來。「若用居止房舍⋯」,這個是「衣」,這個是「住」,這個是「食」。這個食、衣、住,這個「住」。那麼「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疲倦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所以你的房屋,同樣跟上面的原則是一樣的,可以遮風擋雨,然後你疲憊的時候可以休息睡覺,然後也可以沒有人打擾的時候可以打坐,這還是原則嘛。所以佛陀沒有叫你不要睡覺,佛陀叫你說累了就要睡覺,但是不要睡得太過分,這樣可以嗎?累了還是得睡覺,但是不要睡得太過分。因為你有這樣子,你才可以怎麼樣?安身立命,安身立命。
早期佛陀剛開始的時候,很多都是苦行的,對不對?比如說樹下坐、墳墓旁邊找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但是慢慢慢慢僧團越來越多人護持的時候,就類似這種精捨出現,所以這種精舍它就蓋的比較簡要,達到簡單的生活需求,達到簡單的生活需求,這樣可以嗎?然後再來「若用湯藥」,這個叫做什麼?「食、衣、住」,你說師父那「行」呢?古代的出家人都是十一路,對不對?都是用走的,都是用走的,沒有在騎馬,也沒有在坐車的,都是用走的,所以「行」就沒有問題了,就是用走的。 51:25
那另外一個就是說「湯藥」,什麼湯藥?如果你生病了,那你得吃藥嘛,所以他有食、衣、住,然後再來就是「藥」。那「藥」很重要,我們人吃五穀雜糧都會生病,那生病的時候怎麼辦?看醫生吃藥。你看這裏沒有說你生病的時候,你去念佛、去拜佛消毀業障,你病就會好了。佛陀有沒有這樣講?佛陀這裏沒有這樣子講喔,對不對?要不要吃藥?你看,如果不需要吃藥的話,他怎麼會講藥呢?食、衣、住、湯藥,所以在《阿含經》裏面,它這個東西是很生活化的,我們現實的生活是什麼樣?我們修行人需要什麼?那你就是需要啊!昨天還有人問師父說,我們這個身體是不是說生病的時候,就不要理它,好好去修行,好好去拜佛懺悔就會好了?我說哪有這回事!對不對? 52:36
如果你的生病是宿業的,你就好好修戒、定、慧;如果你的生病是現緣的,什麼現緣,明明就是零下十度,你就是穿一件這麼⋯然後不穿厚衣,結果風寒感冒了。這不是什麼業啊!業障什麼!這不是誰造成的,這就是條件促成的,你身體就是承受不足這樣,所以感冒、所以咳嗽、所以生病。既然它的條件是因為,因是這樣造成的,那你就得對症下藥。你就吃,依那個因,那就是要吃藥看病,對不對?穿暖一點把它治好,這樣瞭解嘛?53:16
所以他說,如果用藥湯「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除病惱故」,有沒有看到「攝御命根故」,就是除病保命,安穩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什麼?「則生煩惱、憂慼;用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用斷也。」意思就是說,該用的用,不要在裏面起貢高、起我慢、起貪嗔癡,他的意思就是這樣。你要是生病不看醫生、不吃藥,你就會怎麼樣?生煩惱、憂慼是不是?你就沒辦法,你就沒辦法修行了。所以你要是生病、吃藥,「用則不生煩惱、不憂慼是謂:有漏從用斷也。」有沒有看到?
這個就是這一段『資具依止戒』,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修行人,他在用這些東西的時候,應該保持怎麼樣的觀念跟心態。當然這個都是對出家人、比丘說的,儘量要朝這個方向。那你說,師父,那我們在家呢?其實師父講過好幾次了,這種精神都是通於在家的。你要想修行,這方面你都可以朝着這個方向,不是說你馬上可以做得到喔,不要說師父講完之後,回去把漂亮衣服全部丟了,當然你要這樣做,師父也不會反對。 54:50
意思就是說,你在食衣住行上儘量維持一個怎麼樣?比較平淡,比較樸素一點的生活。這樣子其實有好處的,你可以省下很多錢。你省下這些錢怎麼樣?如果說你有父母要養、你有兒女要養、你就可以很有創意的去養護父母、養護兒女,那還有些剩下的呢?你多做布施,對不對?就是以福來養福。以福養福,你不但不造業,而且以福養福,你的福德會更大,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在這些不用的東西去把它浪費,這樣各位可以嘛?有沒有什麼問題?講到這裏。
55:38
⋯⋯(聽不清楚)
你說哪裏?
⋯⋯(聽不清楚)
這個「利」可以包括很多啦,比如說名利什麼這些,這樣瞭解嘛!如果你可以得到更多的人家的怎麼樣?我把穿的、用的,比如說我請你吃東西,吃到很豐富對不對?你是我的上司,可能我可以得到一些什麼…。
⋯⋯(聽不清楚)
那這個就是類似這樣一個原則啦。這樣瞭解嗎?那吃藥可以有啊,你可以去買那個人蔘、什麼蔘啊,然後去買一個幾千塊的,對不對?我問你,比如說師父生病或是什麼,或是某一些你的長官生病,你去用那個幾千塊的什麼蔘去給他,對不對?它本來就是(??製藥)而已,但是這中間就已經有牽扯到什麼?利害關係在裏面,這樣清楚嗎?有沒有人會這樣子?有啊!有人會佛陀哇!功德很大,所以就買了個很大的那種很貴的,其實不需要的,但是他買很貴的那個東西,當然他有供養心可以,但是如果很執著的時候,那他可能會做這樣的事情!這樣可以嘛! 56:55
有人問師父,說什麼叫做「持淨戒」?這個淨戒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其實淨戒的淨,它就是描述啦,它的意思是「持境界」的意思,就是持戒清淨就叫做持淨戒,這樣瞭解嗎?我再講一次。「淨戒」兩個字,持淨戒,意思就是持戒清淨。這樣瞭解嗎?所以這個淨戒的淨,它只是一個描述,它沒有說特別怎麼樣。你持戒清淨叫做持淨戒,一般來講就叫做持戒嘛。但問題是說你持戒可能有持戒不清淨,可能有持戒清淨嘛。如果持戒清淨一般就叫做持淨戒,這樣瞭解嗎? 57:38
好,那怎麼持淨戒呢?這裏有幾個,說明叫做『戒之淨化』。『戒之淨化』它有分重的、輕的。來!我們來看它怎麼說—「不壞學處」,記得學處嗎?
波羅提木叉。
波羅提木叉,你的着手處。
這個是什麼時候燒的?喔,剛剛燒的。
剛才那個香,它燒了三件,那您倒一起的。
對,對。因為(味道)太重了,師父一直想咳嗽。 58:21
好,你看噢!學處,我們回去看一下。有沒有?學處有沒有看到?學處,學戒。學戒又叫做學處,有沒有看到「Sikkhā-Pada」對不對?「Sikkhā-Pada」,它這個Pada 有什麼?這個學的就是「teaching或learning」這樣瞭解喔。它這個 Pada有足、足處;南傳常常會翻為足處,然後place、reason、cause意思就是說你從哪裏開始下手,這樣清楚嗎?你現在要做好事,你到底要從哪裏下手開始做,那開始下手,那佛陀就規定比較明確的一條一條,所以這一條一條從下手處開始來講叫做學處,從他修持一條一條,從這一條的煩惱解脫來講,就叫做「波羅提木叉」。這樣各位清楚哦? 59:25
好,來!那麼這個學戒、學處呢?就是『戒之淨化』:「不壞學處」,就是你要把這一條一條的給持好。但是呢,你一條一條持好,你不要又執著這一條一條,然後忽略了這個什麼?持一條一條這個是學處,它本身的精神到底在哪裏,所以你要掌握住它的精神,然後從你的下手處去做,這樣才能配合,才能配合在一起。不然很容易持戒,持戒觀念不正確,然後很在相上非常執著,那問題就會很大。 1:00:03
來,我們來看一下「聖弟子自念淨戒,不壞戒、不缺戒」,所以它的淨戒是指什麼?持戒清淨,怎麼樣持戒清淨呢?「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聖弟子如是念戒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所以他持戒呢,還是在怎麼樣?降伏你粗重外來的貪瞋癡。「乃至念戒所熏,昇進涅槃。」他的意思說,以戒為基礎,昇進,然後定跟慧,最後解脫。這樣各位瞭解嗎?所以它的持淨戒叫做「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
來,這一些名稱伍子(學員名)一定會問說,來,這些名稱裏面,你先不要看下面「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這裏面哪一個你會覺得有疑惑?這幾個名相「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可能內容很詳細你不知道,但字義上你可能大概都清楚。這「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這裏面我在猜你會要問師父哪一個。
不雜戒。
你會問不雜戒?是不是?師父會以為你會問「不他取戒」。
(聽不清楚⋯⋯?1:00:40)
你確定。表意上有可能會是不戒進取。去猜,可能會猜是不戒進取,但它不是這個意思,因為它這裏不在談(戒禁取戒?)。它這裏在談你怎麼持清淨戒,這樣瞭解噢。
(…盜戒,殺盜淫妄…聽不清楚)
欸!等一下,你看一下下面。 1:02:07
好,你看喔!這裏面它都有這樣的意思,「念淨戒(Anussarati)」念戒,念戒是什麼?是念清淨的念,就憶念、記着,意思是說你要記着戒,然後時時去憶念,我現在這樣子做有沒有違犯,這個叫做「念戒」,憶念。然後不壞戒(akhanda),不壞戒akhanda是broken,有沒有khanda叫做壞戒,那麼這個壞戒另外你看它「broken」,所以有時候又翻成什麼?「破戒」,這樣清楚噢。
再來「不缺戒(acchidda)」是不完美、缺陷。這個可能就沒有那麼嚴重,它是不完美而已。這個破戒就很嚴重了,這個是不完美,還有「不污戒」就是什麼?(asabala)就是玷污,把它弄髒了。還有「不雜戒(akammāsa)」,這個akammāsa這個akammāsa叫做什麼?參雜。這個都是字義啦,然後「不他取戒(aparamattha)」,aparamattha就是取著,這樣瞭解嗎?取著於戒。 1:03:55
(⋯⋯「取著於戒」這怎麼理解?⋯聽不清楚)
啊!你怎麼理解?你覺得不取著於戒,它的意思就是說你要瞭解持這個戒的真實意義,而不是在…它的意思告訴你,不只是表相上的戒條而已。
(⋯聽不清楚)
誒誒!這樣瞭解嗎? 1:04:10
意思就是說,你要真正的持戒,不是只是表面上好像我沒有違犯這樣就好了,這樣清楚嗎?比如說「不殺生」,當然正犯是殺生,但是不殺生,你不能說這個人脾氣很壞,老是惱怒眾生。雖然他沒殺,但是他老是去觸惱眾生,去惡毒的罵眾生,甚至拿棍子打眾生,但是沒殺,這樣瞭解嗎?1:04:37
所以你不能只是說這個戒沒犯,但是他未遂的,周遭惱怒的犯錯也很多,比如說不偷盜,我沒有真正偷,但是我老是喜歡佔小便宜,那這個也不對啊。什麼叫做我不偷,但是老是喜歡佔小便宜?(例如) 你要到水果行或是去買菜的時候,趁人家不注意,對不對?趁人家不注意,塞兩個蘋果,或拿一把菜,這個叫「偷」。什麼叫佔小便宜呢?什麼叫佔小便宜呢?你們看看有一些人去買菜,買一買對不對?買了喔、結帳了喔!對不對?就拿一把蔥,他拿,也沒有說偷,就是佔便宜,他說啊!沒關係啦,我買那麼多,老闆沒事啦!拿一把蔥,老闆說不行啦這個…但是沒關係、沒關係! 1:05:30
這個老闆也沒有說完全不行,但是老闆也很疑惑,他本來就不想給你,但問題你是他的顧客那麼久了,他覺得這樣硬跟你講不好也不好,但是你就有點強迫你知道嗎?你就佔便宜的強迫,「沒關係啦!一把蔥也沒多少錢,我買那麼多」塞了就走,這個叫佔小便宜。問題是你看噢,偷、殺、盜,那個盜,盜本來就是遏制你的貪欲嘛,它的根本就是遏制你強烈的貪欲嘛。雖然這個不叫偷,但是你的貪欲很強啊,你用強迫的行為嘛,對不對?當然你要講價,如果對方心甘情願,我們講價那沒問題,但是你不能用強迫的啊!硬逼他,明明做不到硬逼,逼到他很不爽、很不滿,但是他有時候沒辦法,這樣的話就不好。
所以出家的戒律裏面也有說,如果說你跟他講價,他的那個東西,他是喜樂覺得可以的,那沒問題。如果一次不行、兩次也不行,你不要再第三次了。因爲你會觸惱他。好,這樣各位瞭解嘛,來!有沒有什麼問題。 1:06:40
師父,那個「不污戒」跟那個「不壞戒」,它這個玷污是不是能再詳細解釋一下?
來,不用緊張。其他還有沒有什麼問題?針對這個其他還有沒有什麼問題?來,你們看一下什麼叫做破戒?壞戒?後面有一個叫做「缺戒」、「污戒」、「雜戒」有沒有看到?
所以我們來看什麼叫做「破戒」、「壞戒」。所以你看喔!前面是不是有…這個「念戒」是對的噢。「壞戒」怎麼樣?這個叫壞戒,壞戒師父有講什麼?「破戒」嘛!那這個壞戒、破戒就是重大的。那下面都是什麼?不圓滿的,這些都有不圓滿的,這樣瞭解噢。然後你看它怎麼講,破戒、壞戒是指什麼呢?「彼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他出家了,而且是受比丘戒的。「未閑法、律,依諸長老」就是說,他出家沒有很久,但是對於法跟律,這個佛法跟戒律他又沒有很清楚。這個「閑」就是精通的意思啦。沒有很清楚,那麼呢,不清楚,他又不依善知識,沒有依諸長老、依止聚落噢。他依止聚落,他沒有依長老,意思說他出去,他沒有跟長老出去,他也沒有依止他的師父或善知識,然後就自己在外面逛啊逛、晃啊晃。然後它說什麼,「依止聚落,着衣持缽,入村乞食」,反正他就是出了家之後愛怎麼樣就怎麼樣。他出家不久也不懂佛法,然後他也沒有持…他也不懂戒律。不懂戒律、不懂佛法就算了,他也沒有依止他的師父,或是其他的長老。1:08:40
然後他自己怎麼樣? 「着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什麼根門?六根,不護六根,「不專繫念」就是不念戒、也不念法。「不能令彼不信者信,信者不變。若得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染著貪逐」,有沒有看到?這個叫做利。這個就是(伍子—人名)剛才講的什麼?利,有沒有?他談他…人家給他財物,人家供養他,然後呢,怎麼樣?衣服也給他、臥具、湯藥,然後呢?他在這上面染著貪著,希望它越多越好,希望它越貴越好,希望它更多更好。這樣瞭解嗎? 1:09:34
然後呢,「不見過患,不見出離,」不知道這些東西,只是剛才有講適可而止,可以用就好了,不知道這些多了之後會影響你的法身慧命,就是不知道它 的過患。然後呢,不見出離,也沒有出離心。「以嗜欲心食」,意思就是貪心吃,貪心!他吃的是以貪心吃,不是只是簡單的可以長養身心而已。然後「不能令身悅澤,安隱快樂。」因為它是有貪瞋癡煩惱在裏面,你有貪瞋癡煩惱的時候,你就不能安穩快樂。 1:10:15
其實如果說,你看噢!我們有一個叫做…我們中國有句話叫「無欲則剛」,對不對?「無欲則剛」,能滿足你就快樂。那出家人也是這樣子,你不要太多的貪求,你要的這些東西都足夠用來供養、長養你的身心,長養你的身體。再來就是說,你用的東西就是為了弘法,不是為了自己的舒適,就是為了弘法。你這樣子的話,就容易滿足。你滿足的話,就容易什麼?其他的時間就用來修戒、定、慧,你就容易安穩快樂。 1:10:55
但是你看,為什麼以前師公要求師父們,剛出家一定要住在僧團,不要在外面四處跑?因為三十年前,佛教在臺灣很興盛,很多人、這個信徒很喜歡供養年輕的出家人。那供養你的話,你看看看多了之後,你的心會不會隨它飄啊?一定會啊,你的心都不在寺院,沒有在法上啊,就跟着跑。然後一有名、有利,哇!那麼多人排著供養,紅包ㄧ個一個收,ㄧ個一個收,一個一個拿,拿久了你這個什麼?「不見過患,不見出離」,你的心就容易怎麼樣?退道心啊。 1:11:39
所以你看這個故事,佛陀在那個時候也有這個樣子,而且很多啊!你看吃的東西都是在貪瞋癡上打轉,結果「緣斯食故,轉向於死」,因為這樣的狀況就死掉了,「或向於死,或同於死苦」,他說吃,吃一吃怎麼會死呢?
解脫不了生死。
解脫不了生死。它後面有是不是?呵呵呵⋯是啦!你講得也沒錯,解脫不了生死。 1:12:16
不可能啊!他說什麼?「所言死者,謂捨戒還俗」,意思就法身慧命死掉了,對不對?你不想再修行,法身慧命就死掉了。所以「所言死者,謂捨戒還俗,失正法、正律施。同死苦者,謂犯正法、律,不識罪相,不知除罪。」這有兩點,一個到最後自己還俗,對不對?你到最後自己還俗;另外一個你破戒還俗,反正兩個都叫死,都死的是法身慧命。 1:12:52
當然啦!你自己還俗是比較好一點,破戒還俗那是比較嚴重!但是不管是自己還俗、破戒還俗都是什麼?都是死,死掉了。所謂「死者,捨戒還俗」,所以這個破戒,然後還俗的叫做什麼?「破戒、壞戒」。意思這些就是破了重大的、破了殺、盜、淫、妄。那比丘戒就是淫、盜、殺、妄,破得嚴重了。那這個東西呢,看起來沒什麼,但師父在這快30年當中見過太多同參道友,產生這樣的一個問題,發生這樣的一個問題。 1:13:32
師公叫他們好好的在佛學院裏面待着,親近善知識好好學習,有的不願意。進來兩年,因為我們以前師父在初級部的時候,有些到第二年才插班進來,那他初級部一共三年,他進來中間第二年插班進來對不對?實際上剃度出家,插班進來,上到第三年畢業他才修了兩年,也就是出家兩年而已。那麼後來的師長叫他在裏面當執事,當執事。什麼叫執事?就是當職務啦。當職務然後就是替僧團辦事情。那他回去,這個師兄弟回去問我師父,問師公說,我當執事行嗎?師公叫他不要。不是說不讓你發心,而是說你出家兩年道心未固,未堅固對不對?你不適合在外面太過於跑動,容易受外面影響。然後,師公就不答應嘛!他心裏很不舒服就回來,回來之後他就跟那時候的師長講說,師父不答應給他當執事,那師長就可能一些…就跟他講:你不發心,那誰要發心,大家都想讀書,大家都不想發心,然後他就做執事。 1:14:56
但事實上不是不願意,而是說你現在是學的時候,學的時候,這樣瞭解嗎?不是做事的時候,現在的學是為了以後能夠弘法利生,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在這段時間,你就得好好的學。結果,果不其然,師父讀高級部,他當庫頭,每天在外面跑,每天在外面跑,三年後我們畢業了,他也畢業了。我們畢業他也畢業了,我畢什麼業?我從福巖的高級部畢業了,他畢什麼業?對,法身慧命畢業了,不是解脫的喔!是法身慧命死掉了,他就還俗了。還俗了,那為什麼還俗呢?就是外面花花世界,因為他庫頭每天要出去買菜,但是你知道噢,你說師父每天出去買菜買東西有什麼問題?你要知道一個初學的年輕人,他去外面弄東弄西的,難道他只是買菜那麼單純嗎?對不對?他不會找人聊這個聊那個的嗎?他不會去碰到很多的、不同的、不應該碰的、不應該看的嗎?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搞得太多了,結果三年後捨戒還俗,三年後捨戒還俗,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師父親自碰過的。1:16:25
當然他是一個師父覺得比較惋惜的!就是因為他年輕,比師父,那時候比師父還年輕。師父出家的時候是二十五歲,他還小師父兩歲二十三歲。他二十五歲、二十三歲,兩年三年後才二十七、八歲對不對?結果就還俗了。當然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這個叫做什麼?「捨戒還俗」。所以為什麼說法身慧命很重要,剛開始出家必須要怎麼樣?在僧團裏面。 1:16:55
那話再說,我們再從這樣同理做一個推理。就是說居士們要修行也有,你們也有你們的困難,為什麼呢?因為你每天要接觸太多的這些外面的。對,所以師父說不能怪你們,因為你們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你們能夠要求的,師父建議的就是說,儘量怎麼樣?師父上次說儘量怎麼樣?
生活不要太精彩。
對,生活不要太精彩,對不對噢?「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儘量維持單純的生活,那這個應該做得到吧? 1:17:29
(人名)這樣做得到吧?你現在應該沒有很多的交際應酬?沒有了。你蠻用功的,對不對?整個早上都在做宗教儀軌,拜佛、禮佛、大禮拜的這些,是不是?
沒有那麼精進
好好,倒沒有那麼精進,也算是精進,對不對?所以你們做的就儘量維持一個簡單樸素的生活。那這個很多人慢慢做得到,而且之後你會覺得這個生活其實很不錯,會減少掉很多的困擾跟干擾,也會減少掉很多的這種八卦、什麼亂七八糟的。你的生活會越來越單純,越來越舒適,尤其是當你維持簡單的生活一段時間之後,你又常來中道開始打坐、聽經聞法。我告訴你,這個就是享受人生。要懂得會享受人生,而且這個不需要錢,不需要花大筆大筆的錢,你就可以真正的享受人生,而且對身體也健康,對不對?大家要聰明,要有智慧,知道什麼叫做享受人生。 1:18:38
好,這個叫做「破戒、壞戒」,「破戒、壞戒」。我們再來看,那什麼叫做「缺戒」、「污戒」、「雜戒」,這裏面是用比丘來做比喻,同樣的反過來可以用什麼?比丘尼來做比喻。再進一步推,可以用男眾居士來做比喻,進一步推可以用女眾居士來做比喻,它的精神是一樣的。我們來看什麼叫做「缺戒、污戒、雜戒」呢?這些雖然沒有破,但是不圓滿,會招譏嫌,會引起內心的動盪。 1:19:11
「何等之人漏,行不具足?」它講的是比丘喔。「世尊告曰:若有人」,若有人,當然重點是比丘,但是這個人也可以通在家。「與女人交接,或手足相觸」,怎麼樣?「戢在心懷而不忘失,是謂,梵志!」你看「梵志」喔!他是對一個外道、出家人講的喔!「行不具足,漏諸婬泆,與婬、怒、癡共相應。」它說怎麼樣?如果有人「漏,行不具足」,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克制、檢視自己,然後怎麼樣?有人與女人交接,或手足相觸。師父說過,這是一個拿男眾來做比喻,但是女眾也可以同樣的喔,對不對?比丘是這樣、比丘尼也是這樣,優婆舍、優婆夷都是這樣。他說如果你是一個不管是比丘還是優婆舍男眾居士,你如果跟女眾有任何的交接。這個交接就是可能有接觸,不管是做什麼工作上、什麼都好,有接觸,然後手足有相觸到。手足相觸,什麼手足相觸? 1:20:42
握手。
誒!握個手。對,舉得蠻快的。握個手,然後怎麼樣?像現在洋人嘛?怎麼樣?見面來抱一下,然後嘴巴,不是嘴巴,臉碰一下是不是?中國人比較不會這樣,中國人最多就是握個手。像師父的話,女眾一般我都是合掌,我不會去跟她握手,這樣瞭解?我都是合掌。你說這些,好!做了,做了之後放在心裏面不忘失。有沒有看到,跟一個女眾有一個相觸之後,放在心裏面念念、懷念,不忘失,對不對?
然後內心產生的這種「婬泆,婬、怒、癡共相應」就產生這種,種種內心的困擾。其實我告訴你,從年輕到大,大家都有可能會有這種狀況,尤其在年輕的時候,年紀慢慢大可能稍微少一點,年輕的時候都會。年輕的時候很多都會這樣,有沒有看到?尤其是修行人儘量避免這樣,因為你會把它放在心裏面,這個雖然你沒有犯根本戒,但是什麼?已經是什麼?缺戒、污戒、雜戒,這樣各位瞭解嗎?你相碰接觸,然後回去之後念念不忘,這個就已經是怎麼樣?內心的違犯,雖然不算真正的犯,但是已經不圓滿了。 1:22:12
好,再來「復次,梵志!或與女人共相調戲」,上面這個是很正經的相處,沒有特別的,只是碰一碰而已。有沒有人碰一碰,你內心就會念念不忘?有啊!有些人碰一碰,回去以後手都不要洗。比如說追明星對不對?握手,哇!碰到了太好了,這個手打福爾馬林都要把它放(錶框)起來。下面這個就更嚴重一點了,「復次,梵志!或與女人共相調戲,言語相加,是謂,梵志!此人行不全具」,有沒有看到?這個就是污、缺、雜,「行不全具,漏婬、怒、癡,梵行不具足修梵行。」這個就不是清淨行啦,不具足修清淨,就不清淨了。
怎麼樣?比上面更嚴重,這個什麼?男眾跟女眾調戲言語。有沒有?你們在工作的時候,有些男眾喜歡講黃色笑話,對不對?或是在那邊打情罵俏的。有些打情罵俏是動作,身體會去動作;有些打情罵俏是用言語的噢,太多了嘛!你們在外面上班或者哪裏公司太多,尤其是女眾或許還不會,比較不會。但是現在很難講,現在新興的那些小女生也會啊!但是以前相對來講,男眾比較會有這樣喜歡言語上、口頭上調戲,喜歡講黃色笑話,對不對? 1:23:44
喜歡講那些靡靡、迷迷的故事,那個情愛的好像有點曖昧不明的那種東西,都喜歡這樣子。那這個如果你是一個修行人,你是這個樣子,這個也是不清淨。雖然沒有犯大戒,不需要還俗,但是不清淨要懺悔。這樣各位清楚嘛?來,是不是有問題?
師父,就是這兩個為什麼有這個「怒」呢?
為什麼?
就是說,第一個是說比如說正常交往,第二個是有一點綺語,然後就是說與婬、怒、癡、共相應,這個「怒」是怎麼?
其實「怒」很簡單啦,我舉一個情境。你給人家調戲對不對?剛開始這個女眾或許覺得說還沒有很嚴重,所以就沒有怎麼樣,那你越來越過分了,對不對?過分之後,人家罵你,那怎麼樣?就負氣啊!
那麼什麼叫做「癡」?你可以想到什麼叫做「癡」嗎?花癡,對不對?舉個例子。你調戲人家,然後人家沒有反應,對不對?那你回去之後,他說產生婬、怒、癡嘛。婬,剛才「婬」嘛!還有「怒」,那還有「癡」。就說,嗯!他不講話,就表示對我有意思,不然的話他就會罵我、會反駁。對,反正都是你想的。他罵你,打是情罵是愛,他對我有意思。他不理你,笑了一下,嗯!他對我笑就是表示對我有好感…反正就自己在胡思亂想,想的反正都是你自己想的。因為你的自我感覺太美好了,自我感覺太好,這樣瞭解嘛?就有這些問題,這些如果是修行人,那當然他就犯微細戒,還是犯!但是它不是犯根本戒。不過要注意微細戒要生恐怖想!因為你這樣繼續下去,你有可能就犯根本戒。 1:26:00
那話說回來,雖然說他是梵志修行人,我問你們在家人能不能這樣子做?也是不應該的,對不對?很多的,產生各種婚外情,各式各樣,都是由這些小地方引發的,這樣各位清楚?所以你們現在能不能瞭解說,為什麼律師父會規定說,你們現在人多了之後,女眾要幾個,然後最好是要有男眾,這樣瞭解嗎?儘量要避一些譏嫌。好,儘量是要避一些譏嫌。 1:26:35
好,再來「復次,梵志!若有女人惡眼相視而不移轉」,「若有女人惡眼相視而不移轉,於中便起婬、怒…」,這個東西不是女人看你,還是指你去看到一個女眾,然後惡眼相視。這個惡不一定是很惡、很兇的那種惡啦,他的惡可能就是不好的,這樣瞭解嗎?可能很兇、可能曖昧、有可能就是一直看看看看,有沒有這樣子的?
他雖然不調戲不講話,看到人家猛看猛看,然後眼睛一直盯着盯着看,這個也會造成這樣子的一個問題。所以你看出家人出去的時候,尤其是南傳喔!出去的時候是什麼?托著缽眼睛就看前面三米的地方就這樣走,他不會東張西望東張西望的,而且他托缽的時候人家給他,他要看着前面,你不能說東張西望,誒!這個怎麼樣,不能這樣東張西望的。所以這個要求就比較嚴格一點的,要求比較嚴格,這一些就是什麼?缺戒、污戒、雜戒。好,缺戒、污戒、雜戒。
1:27:40
再來「復次,梵志!若復有人遠聞或聞哭聲,或聞笑聲,於中起婬、怒、癡,起諸亂想,是謂,梵志!此人不清淨修梵行,與婬、怒、癡共相應,行不全具。」有沒有人?沒看到人,但是聽到聲音?然後在那邊起胡思亂想?沒有看到人,但是或許你認識他,或許是你隔壁的,或是你的誰還是怎麼樣,你雖然現在沒看到他,但是你聽到他的聲音,然後在那邊胡思亂想,這個也是不全。還有「復次,梵志!若有人曾見女人,後更生想,憶其頭目,於中生想,在屏閑之處生婬、怒、癡,與惡行相應,是謂,梵志!此人不修犯行。」有時候是看到沒有接觸,只是遠遠看到,看到之後一見鍾情。我現在當然是講出家的一見鍾情,回去就念念思思,你看,有沒有看到這個,這個都是雖然沒有破犯根本戒,你不用還俗,但是這些都是什麼?污戒、缺戒、污戒、雜戒都是不圓滿,都是有摻雜的,這樣各位瞭解嗎? 1:29:02
來!
像這種情況要是那個菩薩戒,是不是屬於這個⋯
意業犯戒?
對意業,就是起心動念,已經有了是吧?
對,意業犯。但聲聞戒雖然沒有說叫做破或犯,但是它是什麼?有沒有看到?「缺」這些缺戒、污戒、雜戒。他沒有犯根本,這樣瞭解嗎?但是這是不圓滿的,所以也是要怎麼樣?也是要懺悔。
好,謝謝。
好,這樣各位瞭解嗎? 1:29:37
這樣子的狀況,如果你是一個修行人,這樣的狀況你們如果⋯雖然說是在家,不管男眾女眾這一些都要克制避免。我講的是理想上,你都要把這個當成原則來做,不是說你馬上做得到,凡夫多少會,但是你要知道有這麼的問題會產生,就可以避免掉,這樣瞭解嗎?(人名??)你有什麼問題?
師父,這個「梵志」是不是就指的是沙門?
「梵志」就是沙門。修清淨行的人就叫「梵志」,這樣瞭解?而且他這個叫「梵志」,他不是叫「比丘」喔!它意思是,它這個故事是有其他的修行人,也是修梵行,這樣瞭解? 來跟佛陀對論。那佛陀跟他講說,ㄧ個修清淨行的人應該是怎麼樣。那當然就包括出家比丘啊!ㄧ定是要這樣子。那外道修梵行的人也是必需要這樣子。 1:30:42
這個雖然他對的是修行人講的,但是如果你是居士或者是優婆舍、優婆夷,其實這個精神是共通的啦。因此在座是在家人,不管男眾、女眾,在外面不管是工作,不管是出去旅遊什麼樣,儘量都要維持,把這些不必要的接觸,不必要的妄想都給它克制住,就不會產生婚姻的問題,不會產生家庭問題,這樣各位瞭解嗎?1:31:13
這是原則上要做這樣,你儘可能的去做。不是說你今天回去馬上可以做到這麼高的標準,是告訴你有這麼的,佛陀告訴你有這麼的可以依循的一個方向,你在生活上照這樣的準則規矩去做,可以避免掉一切的問題。家庭的糾紛,婚外的問題,其實都是因為這些不小心,剛開始都是不經意的接觸,然後慢慢慢慢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好,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噢,來。沒有的話,沒有,我們繼續來看下面。 1:31:56
『持戒清淨』,什麼叫做持戒清淨?「梵志白世尊言:此中頗有比丘,云何得修梵行無有缺漏,清淨修梵行?」「梵行」這個叫做持戒清淨,叫做持淨戒。「世尊告曰:若有人戒律具足而無所犯,此名清淨修得梵行」(*經文跟師父唸的不一樣)」就是說,剛剛講的那些犯的。沒有犯是好,犯的懺悔。那麼「復次,梵志!若有眼見色,不起想着,不起識念,除惡想,去不善法,得全眼根,是謂:此人清淨修梵行。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都無識想,不起想念,」這個「無識想」不是說不起識喔,它意思是說起識的時候怎麼樣?不起這樣的貪着想念。「清淨得修梵行,全其意根,如此之人得修梵行,無有缺漏。」所以這個告訴你什麼?持戒清淨,從六根對六境開始做。1:33:13
持戒清淨從六六法門,也就是六根對六境開始做。六根對六境起六識,六識,你就要去關照。這個六識是跟什麼相應?跟善的或是跟惡的,這就是最根本的法門,就叫做「六六法門」。 1:33:33
一切持戒、一切的修行,日常生活的正念,正知正念,其實都是從六六法門開始出來,不然你還有什麼?就是你一切的生活都是六根對六境嘛,持戒的清不清淨,也是關注在六根對六淨上面。如果你能這樣做的話,就是持戒清淨修梵行,持戒清淨修梵行。來,那個(人名)來。1:34:03
有開嗎?
有開了。「若有眼見色,不起想著,不起識念」,這是不是從五蘊來說是不受,是到不受那個程度?五蘊不是色、受、想、行、識嘛!這塊是不受的意思?
當然你的色受想行,它的意思是要跟善的相應,這樣瞭解嗎?不能跟惡的相應,這樣瞭解?它的「不」,不要,你不可能「不受」不可能不想。你「受」,你起受、起想的時候,要跟善的相應。如果有不善你要先瞭解、知道;知道之後用佛法把惡的這樣壓下來,然後讓善的起來相應。這樣瞭解噢?1:34:
它這後來說「不起想念」,這就是不起那些不好的。
剛剛所講的,因為這是同一個經典,同上有沒有?這是同一個經典,它的不起想念,就是不起剛剛講的那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喔⋯要跟善法相應。
誒誒!要跟善相應,所以不能跟剛剛亂七八糟⋯看到男眾或是女眾,然後起那些婬想、異想、瞋想不要跟那些相應。
所以就是提起正知正念。
是,就是這樣。
謝謝師父。 1:35:25
好,同學,其他有問題嗎?可以噢。好,來,沒問題我們繼續來看下面。
『戒之生起~少欲知足』。第一個剛剛有講,六跟對六境就是持戒最好的開始。第二個生活上戒之生起,如果能夠少欲知足,那當然持戒容易。師父剛才有講過,如果你生活多彩多姿,你的party多,我問你,你的接觸的人就多了。那你男眾如果生活多彩多姿,你又很有錢,又在外面到處party,我問你,你party只有男眾嗎?不可能嘛!你party是不是有很多女眾?對不對?你生活多彩多姿,一多,你的機率,會產生剛剛那些問題的機率就高了。這樣瞭解噢。所以第一個六根對六境,第二個少欲知足。如果你多欲不足,生活太過精彩,你就容易犯這些問題,因為機率就大! 1:36:29
「世尊變從定覺」就是入定,然後出定,讚歎「歎尊者阿那律陀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謂:汝在安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無欲,非有欲得;道從知足,非無厭得;道從遠離,非樂聚會」,有沒有看到「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道從精勤,非懈怠得;道從正念,非邪念得;道從定意,非亂意得」,「非亂意」就是有定。「道從智慧,非愚癡得。」1:37:08
所以你看它後面,講到定、講到慧,前面都是在講有關戒律上應該…不管是,不只是戒律,要修行持戒的時候,應該要先具備「無欲知足」,遠離什麼?遠離憒鬧,遠離種種的機會,有沒有看到?然後精進正念,這當然大家都知道,還有就是定、慧,有沒有看到?
所以我告訴你,現在很多在家自稱大師、自稱上師、自稱某某某某,你看他生活是絕對多彩多姿的。到處party,到處一大堆人跟着,到處參加這個會,參加那個會。真正的修行人,當然師父是共勉哪,不是說大家都可以做得那麼好啦,甚至修行人呢,很多場所是儘量避免去的,不必要的儘量避免去啦,所以有些人會找師父去聽音樂會,我說沒有這個必要。 1:36:15
過去參加什麼什麼,反正外面有很多也是公益,表面上看起來是很好啊,公益當然好,問題是你參加多了,心容易馳散,你不是「善」喔!是「散亂」,容易奔馳散亂。這樣清楚嗎?因為慈善裏面有很多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對不對?有錢沒錢的、有錢的太太、有錢的先生、有錢的富二代多的是啊!這樣各位瞭解嗎?不是說叫你不要做善事,你做,但是要有適度的,尤其是參加那一類的集會要適度的,不要太超過。太過的話,心容易奔馳,所以就容易怎麼樣?容易犯戒,容易犯戒。 1:39:05
所以「阿那律陀!汝從如來更受第八大人之念,受已,便思: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意思就是說,你能夠正念正知,不會胡亂來,這樣各位瞭解嘛?
師父,它這個「第八大人之念」?
我知道你…因為它這個沒有特別的意思,它沒有特別的意思。它的意思是說剛剛這一些,因為其他經典沒有講第八大,這個有同本意義的,沒有講第八大,這樣瞭解噢。它只是說這一些東西呢,都是從什麼佛陀受到的怎麼樣?很好的教導啦,這樣各位瞭解嗎?它這個也沒有八個,這樣可以嗎?
謝謝。
(人名)你算ㄧ算有沒有八個?
七個。
七個嘛!呵呵⋯這樣可以嗎?所以它講的八,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其他經典類似的,同本意義,它也沒有講到第八。
這倒底是⋯ 1:40:20
不是,它不是講這,這哪裏是八正道。好,這個叫做「少欲知足,戒之生起」。
再來『成就戒之進化』。第一個,你如果要知道怎麼持戒清淨呢?要怎麼做呢?第一個知持戒的功德。知持戒的功德,這個持戒的功德之前講過,有沒有講過?第一個你要想成就淨戒,你先要知道持戒的功德,它到底對我們有真⋯而且這個持戒的功德不是講一講喔,它是真的會有這個樣子。你戒持好,至少是五戒嘛!你的福報、你的福德會很大,再加上會布施,那你的福德更大。所以第一個持戒功德,第二個知破戒的過患。 1:41:09
知破戒過患,這阿含部《大般涅槃經》。「世尊即便普為來眾而說法言:汝等從今護持禁戒,勿得虧犯。破戒之人,天龍鬼神,所共憎厭。惡聲流布,人不憙見,若在眾中,獨無威德,諸善鬼神,不復守護。臨命終時,心識怖懼。設有微善,悉不憶念。死即隨業受地獄苦,經歷劫數,然後得出,復受惡鬼畜生之身。如是輪轉無解脫期。比丘持戒之人,天龍鬼神,所共恭敬,美聲流布,聞徹世間。處大眾中,威德明盛,諸善鬼神,常隨守護。臨命終時,正念分明,死即生於清淨之處。」這個叫做破戒的過患,這個叫做持戒的功德。
所以呢,如果在無常的變化當中,我們不能百分之百,但是如果相對來講,你要把災殃病禍相對的減少,那麼持戒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所以我們外面的很多的法會,比如說什麼梁皇寶懺啦、什麼慈悲三昧水懺啦、金剛寶懺啦各式各樣,為什麼後面都加一個懺?懺悔嘛!
懺悔嘛!它意思就是說你要持戒,但是我們多多少少會持得不好,所以怎麼樣?叫你要懺悔嘛,這樣瞭解嗎?就叫你要懺悔嘛!你不要以為說我就去做做法會,我功德就很大,我就可以消災,你要沒有懺悔的心,你再去念多少,效果都非常有限。所以第一個你去參加,你一定要有懺悔的心。你有懺悔的心就表示說,我懺過後,我要儘可能的去怎麼樣?去持戒。儘量盡我的能力去做到,儘可能的圓滿,不能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六十,對不對?
那有犯就要去懺悔,這才是真正的佛教辦懺悔啊!不是說我交點錢,然後去那邊念幾句,這樣就懺悔了,這樣功德很大,這樣就消災。所以佛教裏面有講消災,什麼消災?還是叫你回向、叫你懺悔嘛,所以叫消災。這樣各位瞭解嗎?而不是只是透過儀式。這個儀式可以幫你消災,你本身沒有懺悔的心,沒有持戒的心,你消什麼災呢?這樣各位清楚嘛?1:43:59
最後第四節來講『懺悔』。這個講完就沒有了。不過這個是下禮拜,所以下禮拜就講『懺悔』。因為持戒儘可能要求清淨,儘可能去做,但是我們都是凡夫,對不對?都有可能會違犯,違犯了怎麼辦?懺悔。那懺悔當然有一些認知,我們要明白。不過我們這裏講的是《阿含經》講的懺悔,懺悔的很多作用,我以前都稍微講過,都講過。這裏師父來講一個懺悔的根本意義,還有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大概的方向。是不是時間到了?好,來,我們今天講到這裏,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阿彌陀佛
活命遍淨戒(正命)(續)
不受為殺生供養
長生婆羅門:…「瞿曇!我今欲作邪盛大會,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諸蟲[1]皆悉系縛,為邪盛大會故,種種異道從諸國國皆悉來至邪盛會所,又聞瞿曇從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今故來請問瞿曇邪盛大會法諸物分數,莫令我所作邪盛大會諸分數之中有所短少。」
佛告婆羅門: 「或有一邪盛大會主行施作福而生於罪,為三刀劍之所刻削,得不善果報,何等三?謂:身刀劍、口刀劍、意刀劍。
何等為意刀劍生諸苦報?如一會主造作大會,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會,當殺爾所少壯特牛,爾所水特、水牸,爾所羊犢及種種諸蟲。』是名意刀劍生諸苦報,如是,施主雖念作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
云何為口刀劍生諸苦報?有一會主造作大會,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會,汝等當殺爾所少壯特牛,……乃至殺害爾所微細蟲。』是名口刀劍生諸苦報,大會主雖作是布施、供養,實生於罪。云何為身刀劍生諸苦報?謂:有一大會主造作大會,自手傷殺爾所特牛,……乃至殺害種種細蟲,是名身刀劍生諸苦報,彼大會主雖作是念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雜阿含經 第93經)
資具依止戒
云何有漏從用斷耶?比丘!若用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蚊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也。
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戚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
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疲倦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
若用湯藥,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除病惱故,攝御命根故,安隱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戚;用則不生煩惱、憂戚,是謂:有漏從用斷也。(中10)
戒之淨化
一、不壞學處
聖弟子自念淨戒,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聖弟子如是念戒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戒所熏,昇進涅槃。
- 念淨戒(Anussarati):記憶、憶念
- 不壞戒(akhaṇḍa):khaṇḍa (broken)
- 不缺戒(acchidda):chidda(defective) 缺陷、不完美
- 不污戒(asabala):sabala (spotted) 玷污
- 不雜戒(akammāsa):kammāsa(variegated) 參雜
- 不他取戒(aparāmaṭṭha):parāmaṭṭha 取著
二、破戒、壞戒[2]
彼年少比丘出家未久,未閑[3]法、律,依諸長老,依止聚落,着衣持鉢,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不專繫念,不能令彼不信者信、信者不變。若得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染著貪逐,不見過患,不見出離,以嗜欲心食,不能令身悅澤,安隱快樂。緣斯食故,轉向於死,或同死苦。所言死者,謂捨戒還俗,失正法、正律。同死苦者,謂犯正法、律,不識罪相,不知除罪。」(雜阿含經 第1083經)
三、缺戒、污戒、雜戒[4]
「何等之人漏,行不具足?」世尊告曰:「若有人與女人交接,或手足相觸,戢[5]在心懷而不忘失,是謂,梵志!行不具足,漏諸婬泆,與婬、怒、癡共相應。復次,梵志!或與女人共相調戲,言語相加,是謂,梵志!此人行不全具,漏婬、怒、癡,梵行不具足修清淨行。復次,梵志!若有女人惡眼相視而不移轉,於中便起婬、怒、癡想,生諸亂念,是謂,梵志!此人梵行不淨,不修梵行。
復次,梵志!若復有人遠聞或聞哭聲,或聞笑聲,於中起婬、怒、癡,起諸亂想,是謂,梵志!此人不清淨修梵行,與婬、怒、癡共相應,行不全具。
復次,梵志!若有人曾見女人,後更生想,憶其頭目,於中生想,在屏閑之處生婬、怒、癡,與惡行相應,是謂,梵志!此人不修梵行。」(增37-9)
四、持清淨戒
梵志白世尊言: 「此中頗有比丘,云何得修梵行無有缺漏,清淨修梵行?」世尊告曰:「若有人戒律具足而無所犯,此名清淨修得梵行。
復次,梵志!若有眼見色,不起想着,不起識念,除惡想,去不善法,得全眼根,是謂:此人清淨修梵行。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都無識想[6],不起想念[7],清淨得修梵行,全其意根,如此之人得修梵行,無有缺漏。」(同上)
五、戒之生起 - 少欲知足
世尊便從定覺,歎尊者阿那律陀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謂:汝在安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
無欲
,非有欲得;道從知足
,非無厭得;道從遠離
,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道從精勤
,非懈怠得;道從正念
,非邪念得;道從定意
,非亂意得;道從智慧
,非愚癡得。』阿那律陀!汝從如來更受第八大人之念,受已,便思: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中74)
六、成就戒之淨化
(一) 知持戒功德:如前所說
(二) 知破戒過患
世尊即便普為來眾而說法言:「汝等從今護持禁戒,勿得虧犯。破戒之人,天龍鬼神,所共憎厭。惡聲流布,人不憙見,若在眾中,獨無威德,諸善鬼神,不復守護。臨命終時,心識怖懼。設有微善,悉不憶念。死即隨業受地獄苦,經歷劫數,然後得出,復受餓鬼畜生之身。如是輪轉無解脫期。比丘持戒之人,天龍鬼神,所共恭敬,美聲流布,聞徹世間。處大眾中,威德明盛,諸善鬼神,常隨守護。臨命終時,正念分明,死即生於清淨之處。(阿含部-大般涅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