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講要 第八十二講
阿含經講要 第八十一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 阿含經講要 第八十三講 |
各位同學,大家我們繼續來看我們的《阿含經》,然後現在來在講增上定學,或是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
那麼大部分的禪修的方法,還有所緣大概都談了,現在在講重點,禪修的第一步,要離五欲五蓋,現在在講離五蓋五欲的一些,為什麼叫五欲?五欲的一些狀況到底是怎麼樣?還有《阿含經》本身在談五欲的時候,它怎麼談的?大家來了解一下,那裡面你很多都是《雜阿含經》。上個禮拜談到這個,以離五欲為根本的德行,大概上個禮拜有大概講過,因為要結束比較匆忙,所以大概講了一下,今天我們再來細看一下。
2、離五欲為根本德行
- 時,有執杖梵志年耆根熟,詣食堂所
食堂,你看,就是那個時代就已經有食堂,但他的食堂可能跟大家感覺的不一樣,不是發食物,它古代可能就是很多時候托缽,托回去可能就集中在一個地方吃,或是說那個地方雖然叫食堂,但有時候可能就是一個地方,大家聚集的地方,可能有時候佛陀也會在那邊開示講經。他說然後:
於一面柱杖而住。須臾默然已,語諸比丘:「諸長老! 汝等何故見老宿士不共語問訊,恭敬命坐?」
可見這是雜阿經那個時代,那個時候佛陀從早期比較重在於少數幾個人,然後頭陀行,然後到慢慢晚期之後就有僧團,大家共住共修,從僧團裡面雖然有。師父說過,比如說一個地區,裡面有很多的茅蓬叫孤邸,又叫做精舍,又叫做茅蓬,可能住的都是在這一區這樣而已,可能都有些小距離,比如10米20米,可能一兩個一兩個在裡面,但是到最後比如說布薩,要集合在一起,你集合在一起有時候下雨怎麼辦,對不對?你不能都是露天,所以慢慢可能就會蓋一個比較大一點的,可能可以集合多少?幾十人、三四十人、五六十人、七八十人都有可能有這樣的一個狀況。
所以這個地方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比較後期的一個地方,會有這樣一個是類似叫做食堂所的這樣一個區域,跟我們現在(食堂的)概念不大一樣。現在我們有大殿,有什麼有齋堂,有禪堂,但是那個時候可能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反正任何的集會或任何的活動,大活動都是在裡面同時進行的。
可能大殿,那個時候可能不叫大殿,可能就是一個聚會的地方,他也不會擺佛像,因為佛陀就在,不需要擺佛像,而且早期佛陀不允許人家刻象,從經典解說還有律典,佛陀不允許人家刻佛像,所以就是一個聚集的地方。
這樣一個聚集的地方,有一個梵志就是婆羅門,他年紀很大了,幾歲不知道,他進來,可見這個地方可能管理不是很嚴格,就是說可能經過的人什麼他可能都可以跑進來,對不對?
他也不會說你到底是誰,反正可能任何人都可能跑過來,想聽經,想問什麼問題什麼可能都可以跑過來。然後他就說,在他們站了很久之後,他就問旁邊的人說,奇怪,你們這些人呢為什麼見到老人,都不會表現出一種恭敬的心?我們現在傳統的中國倫理傳統,不管你怎麼樣,你年紀大,多多少少就會恭敬,你來坐怎麼樣,我們的文化是這樣。但是你看這個時候感覺上大家都很忙,沒有人去管他。
然後:
- 【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亦在眾中坐。】
這個時候的尊者摩訶迦旃延在眾中坐。尊者摩訶迦旃延他聽到這個老人在那邊問說,奇怪,怎麼沒有人來恭敬我,或跟我問訊或者是來請我去坐?
【時,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梵志言:「我法有宿老來,皆共語問訊,恭敬禮拜,命之令坐。」】
意思是怎麼樣?其實佛陀教導我們釋家弟子裡面,我們對老年是有恭敬的這樣的一個傳統。他一定會很奇怪,你們既然有這樣一個恭敬老人的傳統,為什麼我年紀這麼大的不來歡迎我,沒有來跟我共語問訊,然後找個地方讓我坐,為什麼沒有?你看梵志就說為什麼:
【梵志言:「我見此眾中無有老於我者,不恭敬禮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見有宿老,恭敬禮拜,命其令坐。』?」】
我看你們這麼多人年紀都沒有我大,為什麼都沒有來接待我,你還說你們的規矩當中是有恭敬禮拜年紀大的,你們年紀都沒有比我大,怎麼會這樣子?
【摩訶迦旃延言: 「梵志! 若有耆年八十、九十,發白齒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 雖復年少年二十五,色白髮黑,盛壯美滿,而彼成就耆年法者,為宿士數。」】
意思就是說年紀大,但是你的行為幼稚,這個就不叫做宿士,就不是所謂的有德行的人。那麼有一些年少才25歲,色白髮黑、盛壯美滿,意思就身體很好了,整個看起來都不錯,年輕25 歲而已,而彼成就耆年法者,為宿士數。年紀輕輕修行,有德行就叫做有德之人。所以他的有德,他的宿士不是依你的年紀來看的,是依你有沒有修行,你的得行有沒有修行,來看你年紀大不大。
所以師父也說過,以出家眾來講,不是看你的年紀大不大,出家眾是看你出家多久,戒臘多久而來判別你在裡面的地位的高低,有些年紀輕輕二十、十幾歲就出家了,你不要以為他年輕就以為他小,有些是五六十歲才出家的,你不要以為他出家就變長老了。現在環境有些是這樣子,年紀大四五十歲,五六十歲以後才出家的,一出家就變長老,是在佛教是沒有這回事的,但是現在狀況非常多。所以大家要注意,你們如果看到出家人千萬不要年紀輕的,就以為他是剛出家不久;不要以為年紀大了,就以為他出家很久,這個必須要稍微注意一下。
師父有一次跟我一個同學,都是福嚴的同學,但是那時候師父才二十幾歲,他年紀比較大一點,也就是30出頭了,大師父大概五六歲這樣子,我們兩個一起在坐火車,一起在等火車。等火車的時候就有一個佛教徒帶着他的兩個小孩,佛教徒也非常的恭敬虔誠,他看到兩位法師在那邊,帶着他的小孩,然後就跟我們兩個問訊說,法師們然後媽媽就跟小孩說了,指着師父我說來趕快叫師父,兩個小孩就說師父然後他就看師父那個同學看一下,那叫師公,然後我那個同學就一副自己是師公的樣子,然後轉過來就跟我笑一笑。我說你師公,他說不要太在意,因為我常常被誤認為是師公。有些人就是長得老,不是真的老,會有這樣一個問題。
再講一個故事也是蠻有趣的,可能有些同學聽過師公圓寂的時候,你們有聽過嗎?新來的沒聽過,師公圓寂的時候,有來了一些老法師,老法師看起來六七十歲,因為師公圓寂,師父回去當然要做招待,有法師來,要接待要什麼。然後法師一來也是掛個念珠,拿個一個皮箱,可能不知道放什麼衣放什麼。他這年紀大出家之後就會有一點年紀大,但是就會有點那種老的狀態,你知道這種老的狀態就一副反正我年紀大,你就是要幫我。我就問他好了,我也不知道他出家多久,然後就幫他說,你爬樓梯不方便,我幫你拿行李,也不是什麼行李,就是一個小皮箱,小箱子這樣拿在手裡面。我就想那我幫你拿,他也很自然,很自然而然就(說,)拿去,然後去跟(着走)。然後我問他說,法師哪裡來?然後法號上下怎麼嗔呼?然後他很自然而然說我叫贊什麼,經贊的贊,就是贊什麼這樣子。
你知道,我們的出家的輩分是清、淨、真,師公是「真」字輩,然後下面是「如」字輩,然後下面是「海」字輩,「海」字輩下面是「贊」字輩,這樣了解嗎?「海」字輩裡面有一個在台灣蠻有名的,他收了很多徒弟,但是要麼年紀很小,要麼年紀很大,收了五六十歲、六七十歲的一堆,結果他就叫贊什麼。然後我就跟他自然而然跟他說,不好意思,我叫如源。他聽了又愣一下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師叔公,然後就把那個袋子趕快搶回去。
這意思就是說,出家是以你的出家的戒臘來判斷,不是以你年紀大小,當然年紀大不方便,我們都會對他好一點,所以稍微。但是我們自己要個觀念,你修行年紀大出家,也不能一步就變成老和尚的樣子。現在有很多男眾,女眾比較不會,有很多男眾是年紀大一出家,自己就變成老和尚的樣子。師父在外面遇到過好幾個,因為師父是年輕出家,25 歲,立師父23歲就出家了,所以很多時候碰到一些老法師,其實都比我們後面很多才出家,但是老是一副好像是老和尚的樣子,他老是跟你講話是一副他是師父的樣子,就是會有這個問題,剛好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談一下,這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現象。
然後
- 【梵志問言: 「云何名為八十、九十,發白齒落,而復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為宿士數?」】
他說那什麼叫做年紀大成就少年之法,什麼叫做年紀輕成就之宿士法?
- 【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梵志言: 「有五欲功德。」】
五欲功德,這個功德是種類,有五欲的作用跟五欲的種類。【謂眼識色愛】什麼意思?眼根對色境產生眼識,然後起貪念,起貪着,這個叫做眼識色愛。眼識色,然後起愛着【樂、念,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 觸愛、樂、念。於此五欲功德不離貪、不離欲、 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梵志! 若如是者,雖復八十、九十,發白齒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如果你年紀大,但是卻不懂得要在五欲尤其是物質欲望上去遠離,然後慢慢的往內心去修行,然後去遠離這些,你年紀再大都叫做無德。所以有一句話叫做無智空長百歲,有德不在年高,你就會想說有德無德,它的基本判斷到底是什麼?有德無德的基本判斷到底是什麼?有德無德這一部經裡面,當然還有很多的修行,但是最根本的就是說你,對五欲到底能夠控制你自己多少,能夠遠離多少,這是有德無德的基本的一個判斷。
當然除了離五欲五蓋裡面還有其他的,就包括十戒的這些修行,但是你看,你持戒要持是不是也要離五欲,對不對?你離五欲越能夠離,你的持戒越能夠持得清淨,沒錯吧?同樣的你的五欲欲望越輕,你是打坐修行容易,是不是?所以離五欲就是根本的德行。所以它才會說,如果你對於五欲不能離貪,不能離欲,不能離愛,不能離念,然後天天在物質欲望上享受。
那麼梵志,就算是這樣的,你有八、九十歲,是名成就少年之法,還是叫做幼稚,還是叫做無德。但是同樣的,【雖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於五欲功德 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着,若如是者,雖復年少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成就老人法,為宿士數」】。所以離五欲是一切修行,在佛教裡面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也是讓你能夠在修行上進步的基本的條件。因此基本上我們的五戒,秩序是怎麼樣?殺盜淫妄酒,不殺生、不偷盜,但你知道比丘戒、比丘尼戒,它的次第是淫盜殺妄,他的離欲淫是排在第一個,淫盜殺妄它是排在第一個。從此就可以看得出來說你修行離五欲它是最根本要求,你能離五欲,然後越能夠控制,你往後的修行,不管是戒定慧的修行就越容易。
當然了,這個是給大家一個參考,就是說因為很多大家都是在家人,你說完全離欲清淨,過着出家生活當然也有困難。但只是告訴你說,如果你要修行,這五欲的欲望,你能夠克製得越好,不是說完全沒有,而是說能夠把它克制的越,修行的功夫就越(好)。這樣各位清楚好來,有什麼問題嗎?應該沒有來打麥克風給他,你講話的時候口罩可以稍微拔一下,沒關係。
问:师父这里面讲到为眼识色爱、乐、念,这里面跟五蕴有没有一点关系?
師父:五蘊的色,因為五欲是針對什麼?五欲是針對色、聲、香、味、觸,這樣了解嗎?這色身香味觸都包括在什麼?五蘊的色蘊裡面。記得:色、聲、香、味、觸都是包括在五蘊的色蘊裡面,這樣了解嗎?你也可以說對色蘊的什麼?對色蘊的貪愛念,這樣了解嗎?
问:爱、乐、念跟受、想、行有没有关系?
師父:當然了,它重點是針對根對境,我後面會講,根對境本來沒問題,這樣了解,但是是怎麼樣?前面不是有嗎?是你內心認識之後的,是相應的這些貪愛念,這才是問題,這樣清楚嗎?前面不是說,本來根跟色本來是中性的,對不對?但為什麼它叫做五欲?因為這些外五塵,容易引起我們內心的欲望,這樣清楚嗎?你如果要講受想行還有識,也就是說受想行跟識怎麼樣?是識跟什麼相應?因為受想行,它取進來之後去判斷之後,識跟貪染愛相應,這樣清楚嗎?這簡單的判斷,簡單的分析,這樣這樣子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基本回答到了謝謝,好有問題等一下再提來,這樣來儘快來。
問:弟子是帶另外一位居士提的問, 如果是我們要離色愛的話,也就是說藝術家在這方面,他是不是就有一個衝突?
師父:所以說你說藝術家,所以對於比如說藝術歌唱這一類的,當然要修行相對怎麼樣?較難,相對要修行比較難,不是說不能修行,而是說如果是這樣的話,相對修行會比較難一點。當然就是世間來講,他們有一定的這些成就,但是如果就出世來講,因為我們現在講《阿含經》,講出世來講,他就一定有障礙跟困難的。
問:是因為他們更多的執着於這些?
師父:對,藝術家不可能不執着的,他不執着他就不會花那麼多時間跟功夫下去那一些的,這樣了解。
師父話講回來,意思就是說,畢竟我們很多時候是針對出家解脫修行的,你說我一個藝術家能不能修行?不能說不可以的,只是說在原則條件上,你對什麼越執着功夫下越大,那個東西,除非你是對法下功夫,不然世俗這些東西,相對來講就是一種障礙。這樣了解嗎?這是很現實的問一個問題。你喜歡唱歌,而且你歌唱得非常好,而且你成為一個很會唱歌的,比如說藝術家或者是聲樂家什麼,你一定要花很多時間,這一些當然就興趣在你好腦海裡面,你真正要去修行的時候,這個東西就會變成障礙。
這樣講可以嗎?好來進修來。
問:師父,根據剛才某某師兄的問題,弟子在想,如果要是有藝術根基的話,是不是如果他能夠正確的抉擇,對他的修行可能也是一種助益。比如說在大乘,更加的講一些,就是說你要理解他的意趣
師父:你意思是說有法的理解跟根基,然後利用他的職業作為一種利他的精神,這樣了解,當然這個在利他的意義上有它的方便,這樣了解嗎?
但是一體兩面。所以說到大乘佛教的時候,為什麼大乘佛教到最後他很困難,一方面他要去利他,一方面他又要降伏自己的煩惱,但是在理論上你說,我能夠歌唱得很好,或者是說我的藝術做得很好,但是我又能不執着,理論上可以很容易講,但現實上有一定的困難度。這樣了解嗎?那就看你怎麼去拿捏,看你怎麼去拿捏啊。所以說《阿含經》為什麼要求這麼嚴格?而且是針對出家修行斷煩惱離欲的,所以他是少欲知足,少事、少業,所謂的少事少業不是說不度眾生,是會干擾修行的繁雜事物的,它是越少越會有這樣一個問題。
到了大乘佛教講菩薩道講什麼時候,當然會比較困難一點,你既要能夠入世,然後心又要能夠離塵,當然會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菩薩道才不容易修,菩薩才不容易做。這樣各位清楚,
那麼當然了,如果說大乘佛教的普及之後,他當然有很多是方便的,給一些人再怎麼樣要求太高的時候,很多人可能看到佛教離得遠遠的,所以很多是普世普度的方便,很多的要求就不會再放那麼高。但是如果是初教的話,它要求交一定要那麼高,這個就是法的如此,你越做的越多,你的出世解脫的這種條件就越這樣可以嗎?
問:師父,這塊看起來他是在講,把它昏沉眼、耳、鼻、舌、身,實際上它這是我們人的五種感觀。也就是說我們認識這個世界,也就是通過這五個感觀,是的,根據唯識來講的話,也就是說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的世間,無非是從這五個感觀來的。所以它這裡表面上在講這五樣,但實際上是講我們對這個世間的一切都不要去貪染、貪着。
師父:是,而且對世間一切,而且他這五種感觀都是對物質的感觀,他比較不是牽涉到人事的,比較重在物質的,因為這是第一個要求。
問:但是這人事也是通過五種感觀來進入我們的世界的?
師父:對,但是人事的話,比如說我對於我的父母或我的小孩,可能不是在於所謂的色身香味觸上面,可能是一種感情的寄託,這個程度會更高一點。所以我們有離五欲還有離五蓋,這樣講清楚嗎?
問:但是五蓋的第一樣是欲貪,主要是內心的一些雜質。
師父:五欲五蓋,五蓋的第一個就是這五欲的欲貪,後面還有昏沉睡眠這些。這樣的了解,這些五欲是更粗重的,是比較重在於我們對物質的一種認識,還有對物質的貪染,但是還有更微細的。比如說我慢,還有五蓋裡面的掉舉這些。這樣了解了,所以它有比較細的比較粗的,粗的就是針對物質欲望,是比較粗層次的。那更微細的,當然還有其他的煩惱。
3、精勤離五欲 •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正覺時, 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 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 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 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 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雜阿含經 第211經)
這個菴羅園,有人研究是芒果園,當然這只是一種研究,到底是不是芒果園,我們還可以另外再討論。這裡佛陀跟我們講的一個事情就是說,當我們禪修打坐的時候,我們喜歡掉舉,掉舉會去想過去,會去想現在,會去想未來,記得嗎?然後之前講修安那般那的時候,不是說我們對過去不可以執念。對現在、對過去,不要一直去懷念,一起去執念。對現在不要執着,對未來不要欣求。
打坐的時候,你看,你們去妄想說,要麼就是在想過去,要麼就是想現在,要麼就是想未來,一定是這樣子。但是佛陀這裡告訴我們一般人的狀況,或者是說他當初的狀況是欣求,就是說去懷念執着或是回想過去的多,是不是?現在的少一點,未來的更少,這個《阿含經》透給透給我們是一個現實的修行經驗。我問你們,你們在打坐的時候,起妄想時候你稍微回想一下,你是想過去的多還是想未來的多?為什麼會是過去的多呢?一方面過去種子都熏在裡面的,因為過去你有經驗,對不對?
現在的正在發生,你也還不知道到底會怎麼樣,但是未來的還沒發生,你可能會希望說未來我可以怎麼樣,未來我希望什麼,但是未來因為還沒發生,所以有太多的不確定,但是過去的?因為已經發生了,所以要麼好的你會去追憶、會去享受,對不對?你看我以前年輕的時候盛壯貌美,看我年輕的時候,你看體格多強壯,我是一個運動員,你看我以前年輕的時候是個學霸,你看,曾經成績樣樣百分,但是有時候你會去尋求,會去嘗試那個時候的那種快樂,你就會去追、去回味。
那麼會不會對於過去感到懊悔?有,一定會的,早知道那個時候就怎麼樣,早知道那時候就不應該怎麼樣,早知道那時候我應該不要報這間大學,應該去讀那間大學才對,是不是?
那師父為什麼會知道?因為我跟你們一樣,我是凡夫,我打坐的時候跟過程都跟你們一樣的,對不對?你可以回想一下,都是回想過去的多,佛陀從他的經驗來告誡說,我們都是會對過去回想的多,有時候會去回想他的樂,那麼有時候會去怎麼樣?惡作、會去掉舉,掉舉的時候會去惡作,尤其是對過去的哪一些不圓滿或對過去的怎麼樣,你會一種懊悔。想說早知道就不要這樣子,早知道就應該買那隻股票才對,本來要買,你就叫我一定不要買那個,結果現在你看這樣子,常常會發生這種事情。三衣:42對過去不斷的一起去追逐。所以他說觀察多追逐過去的五欲功德,現在的少,未來的更少。
【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
【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 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佛陀就是因為這樣,他從過去的強烈的開始去阻斷它,讓他不要去欣求,不要再去追悔,然後對於現在還有未來的也一樣,這樣子的打坐話就容易、方便。那麼對我們的生活跟修行也是有比較好的幫助,也比較好的幫助跟增上。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師父,佛陀在這裡講到就是過去比較多,現在跟未來就更少了,這裡跟您前兩堂課講的有自性分別、有隨念分別、有推度分別,他未來是不是更多的有些構思是推度?
師父:重在於推度,是沒錯了。對過去當然就是憶念的浮現。
問:因為將來可能需要你推度,你在打坐的時候如果你要推度的話,你打坐肯定打不了了?
師父:當然了,但憶念也是會造成的,打坐的時候你憶念只能憶念什麼?只能憶念所緣,所以打坐是有憶念分別的,但是他只能憶念所緣,你要是去憶念你打坐以外的那些,那就是去追悔過去了。
再來:
4、離欲得定
-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不破正坐, 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 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 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中157)
- 「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謂 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 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雜483) 食:sāmisa 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質的、肉體的。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不破正坐, 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 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 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
這個第一增上心就是初禪,因為禪或是定又叫做增上心,增上定、增上意。
這個講什麼?這個是佛陀開悟之後,有一個婆羅門來問他,然後他是怎麼狀況呢?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
佛陀說,我當初是拿一個草蓆,然後到覺樹,覺樹什麼樹?菩提樹下,然後敷尼師檀,它除了草以外還鋪一塊什麼?布,那一塊布,叫做尼師檀,有一塊布了,後來我們出家人受戒叫做「具」,你知道吧,「具」以前就叫做尼師檀,「具」就是一塊布,平時折一折把它放在這裡,但是變成一種儀軌跟儀式,其實平時也沒有再帶那一塊,但是這一塊後來在很多出家人裡面,它的規定這一塊都要帶着,所以出家人出去行住托缽或是雲遊的時候,有幾樣都要帶。
比如說那種草枝——剔牙的,還有那種錫杖是保護自己,一方面爬山,像登山杖一樣,一方面可以趕什麼?趕動物。那麼還有缽一定要帶,你不帶缽你用什麼吃飯,對不對?然後三衣一缽,還有「具」就是指尼師檀,就是一塊這種布。因為你不能到哪裡坐着,不然寒氣會上來,所以它會鋪在地上,那就是打坐。
他早期都是拿這些東西,加一加有三十六物,很多都是清潔用品或者什麼這些清潔用品,不像現在的清潔用品都是很簡單的,然後還有各式各樣的,還有一些可能是有關醫療的這些東西,然後帶着。那這一塊就要帶着尼師檀,因為當初佛陀打坐的時候也是放了一塊布,不是直接坐在草上。
然後【 結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
什麼意思?不覺不起,沒有開悟,沒有證果不起來,這個叫做不破正坐,要至漏盡。
【我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 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 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什麼意思?
你看,他是先離欲、離惡不善之法就是離五欲五蓋,然後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 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當然下面還有,他就是先初禪、二禪、三禪,然後到最後,當然後來的經或論就是說,他是先坐到非想非非想,然後從非想非非想下來入四禪,然後依四禪作觀,無漏觀,然後證悟。它的經典很長,但是總之你要得定,你一定要離欲惡不善法,這離欲惡不善法的欲就是五欲,惡就是五蓋。
那麼離五欲你不是說,只有打坐的時候再來離五欲,打坐當然一定要離五欲,你平時就要訓練離五欲,這樣了解。你平時訓練離五欲,五欲心弱,他有助於得定。因為很簡單一件事情,師父常講過,五欲是欲界的不善法,定是色、無色界的善法,所以相對的,你欲界的善不善法能夠越輕,離得越開,你就容易往色無色界的善法去增長,所以叫做離五欲五蓋。
離五欲五蓋,它有兩個,一個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必須要訓練,第二個是之前我們講念息十六特勝的時候,他先攝集中,然後慢慢能夠一心之後,接下來再繼續坐下去怎麼樣?接下來就會除障,就會離障,就是離五欲無感。所以它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平時叫訓練,第二個是在禪坐中不斷的一心訓練,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再來慢慢有輕安生起的時候,他就會慢慢離,自動的去離五欲五蓋,是互相增上的。
因此如果說你的前方便沒有做好,五欲心很重,五蓋心很強,打坐相對來講就困難。
打坐相對來講就困難,這樣大概了解好再來。
【「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謂 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這個是說從初禪到二禪。
這裡的【「食」叫sāmisa ,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質的、肉體的。】
這樣了解嗎?所以什麼叫做食念?就是物質的、肉體的欲望或是物質的欲望,這個叫做食念,所以叫做五欲因緣生念。
對五欲的貪念,這個叫做食念,因為這裡的食是指物質的、肉體的,或是說吃飯吃東西有味道的,它可以包括這些意思,這個叫做食念,所以他的食念指的就是對物質的貪染跟欲望就叫做食念。
那麼無食念就是離物質的、離欲界的五欲的,當然就是初禪以上,包括二禪三禪。
這樣可以嗎?來念。
這個「念」可能就是有記憶、貪染、欲望的意思。愛念,然後樂,欲,都可以包括在裡面。
這樣可以了解來,師父
問:就是說出禪是無食念,二禪是無食無食念,三禪是無食無食無食念嗎?為什麼你要重複?
師父:因為越高就越無食念了,他越高離欲界的煩惱就越遠。這樣了解嗎?他為什麼會這樣講?後代的解釋就是說,因為到了初禪,初禪還有什麼?他還有尋伺,二禪沒有尋伺,當然就更高,這是第一個。
另外一個,上次師父有講,(八識規矩頌)眼耳身三二地居,記得嗎?初禪還有什麼功能作用?眼耳身三,對不對?眼耳身,三個,二地居。這樣了解嗎?二地是哪二地?欲界跟初禪。所以到了第二禪無尋無伺。所以剛才講說二禪是無尋無伺。所以變成說,這種物質的更是不可能會生起,離得更遠,所以是無尋無伺,是吧?
問:所以剛才弟子問念,是指意識,起這個意識,還是說對他起貪染?因為就聯想到唯識裡面講的獨頭意識。
師父:五識不起,但獨頭意識一定會有,但是這裡的念有貪染的意思,就是對欲界的欲望有貪染的意思。這樣可以嗎?
問:剛才某某問的無食無食念,第二禪的無食無食念,這個是怎麼斷句?後面的無食念是前面無食念的一個對象嗎?
師父:斷句,我去看看他應該怎麼斷句,因為他無食念,有時候你要純中文來斷有點困難,我們再去比對一下南傳他有沒有這樣經,然後再來看看他怎麼斷。但是他的無食無食念,應該師父念的是無食無食念,這樣了解嗎?要怎麼斷,可以再去詳細的去看看研究它怎麼斷。
這樣可以嗎?
問:因為初禪還是有覺有觀嗎?所以說如果把有覺有觀那個覺觀的部分認為是無食念,那麼二禪的話就是連那個部分也去掉了。
師父:對,連覺觀都去除了。這樣可以嗎?再來
(二) 呵五蓋
1、不善聚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不善積聚者, 所謂五蓋,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不善聚者,謂五蓋故。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 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 說善積聚者,謂七覺分,是為正說。所以者何? 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何等為七?謂念覺分、 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 捨覺分。」(雜725) 善聚:七覺分 不善聚:五蓋
之前講離五欲,現在繼續來講呵五蓋 ,所以我們叫做離五欲五蓋。
1、不善聚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不善積聚者, 所謂五蓋,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不善聚者,謂五蓋故。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 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這個叫做五蓋。貪慾蓋就是前面所說的五欲,聰恚就是嗔恨心,你看欲跟嗔剛好是相反的,欲是貪念,執着順境的貪念執着喜好,嗔,剛好是不順境的排斥、憎惡,所以兩個都是不對的。你看,之前不是講說有修不淨觀的時候出問題嗎?本來不淨觀是針對貪慾,對不對?對物質欲望的喜好,強烈的喜好,所以修不淨觀。從外不淨,然後修到自己本身的這些觀想的不淨,但出問題之後它變成了怎麼樣?從貪變成嗔,憎惡,所以就討厭自己的身體,最後就怎麼樣?自殺了。
所以貪跟嗔當然有時候是一體兩面的,所以這裡講說,欲就對物質欲望的貪愛,嗔就是對不順境的憎惡。嗔,當然它的範圍可能更大,除了對物質的以外,還有對於人事的,對於事情的,對於境界的不順的,他就嗔恨,前面的五欲比較粗,是針對物質的欲望。47:35
還有睡眠、掉悔、疑,這一些很多時候都是在打坐的時候說的,尤其是障礙打坐,因為貪慾嗔恚,當然前面貪慾嗔恚,這兩個是欲界的不善法,色、無色界沒有物質欲望,色、無色界也沒有嗔恚嗔恨,所以這兩個是針對欲界的不善法,所以要離。還有睡眠掉悔,這一些一個是心的沉昧相,一個是心的掉舉相。這個叫做心高揚,這個叫做心沉悶沉昧,就是說心很微弱很細弱,然後提不起精神來,這個就叫做睡眠蓋,然後這個叫做掉悔蓋。一個是胡思亂想,一個是精神不濟,打瞌睡,這兩個當然都是打坐的障礙,這樣各位了解
平時也是一種障礙,是,沒錯,某某說平時有這種障礙。
師父舉個例子,師父讀書的時候這兩個蓋很嚴重,掉悔蓋,還有睡眠蓋,當然這個平時更粗了,打坐的障礙就稍微細一點,但是打坐打到睡着的那就不用講了。以前讀書的時候,師父基本上不大會聽課,但你不要學師父。因為我這樣看都看得到,很少會聽課,但是我讀書的時候做兩件事情,很累的時候就睡覺,上課就趴下來睡覺,太累了,趴下來睡覺,精神很好的時候就畫畫,所以一堂課下來,有一張畫可以畫出一個三國演義,還有什麼草船借箭。
所以為什麼它叫不善法聚,因為它平時也會造成影響,你像聽課也一樣,你們現在聽課如果要麼心胡思亂想,對不對?要麼很累的話就打瞌睡昏沉。這樣了解嗎?
所以這個是對一個,所以為什麼它說不善法聚,他為什麼說不善法聚,因為這些你要真正把事情做,甚至是修行都有一定的障礙,好來還有
疑蓋
疑,就是對三寶,在經教上,尤其是《阿含經》是對三寶對四諦對因果輪迴這些基本的懷疑,這些就正法來講,你有這些懷疑,其實在修定上有時候就很難達成正定,這樣記得嗎?
所以你看,三乘共法裡面,它基本上對於什麼?對三寶、因果這些都要有基本的信仰,還有基本的理念,你將來引導你修定才不會出太大的差錯,這叫做疑蓋
然後疑蓋包括疑過去現在未來,未來就是現在剛剛講的,胡思亂想,懷疑過去現在未來,這些疑蓋。這五蓋是障礙我們善法生起,甚至是障礙打坐生起的一種絕對的障礙,所以要排除。
【說善積聚者,謂七覺分,是為正說。所以者何? 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何等為七?謂念覺分、】
這時候的念是怎麼樣?所緣,因為其實它是在談八正道裡面的正念、定的過程,所以這裡的念覺分是憶念所緣,講的有隨念分別、推度分別,但這時候講的推度分別,這時候可以有自性分別,還有隨念分別,隨念就記憶。你一定要記憶住你的所緣,緣住你的所緣,那推度當然不行了,所以這個是緣住所緣。
【 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 捨覺分。」】
擇法有幾種解釋,但其中一種就是說先念所念,然後緣你的所緣一心,當然七覺支講的比較扼要一點,一心,然後他的擇法覺支就是起觀。這樣了解嗎?所以它是念跟擇法一個是止,一個是觀。這樣可以嗎?然後慢慢交換作用就會有精進,然後就有喜,心輕安。猗是什麼?這個喜是心輕安,這個猗是身輕安,這是輕安的意思。
還有,輕安樂有了之後,維持一段時間,上次講念息十六特勝裡面有講,接下來就會有定,輕安保持一段時間,然後緣住所緣,保持一段時間,然後能夠摒除五欲五蓋之後,接下來當然未到必定,後面解釋就是未到地定。
定 覺分,捨覺分,以後我們七覺支還會慢慢解釋,我現在是解釋的比較扼要一點。
捨覺分有兩種解說,一種解說比較高程度的,就是經過這樣子之後達到正定能斷煩惱,這個叫做舍,捨去煩惱。
另外一個捨覺分的舍,是指你的定能夠穩定平穩的叫做等持,不斷的這樣子穩定下來的,然後維持一定的這樣的定力,這個叫等持,這個叫做 捨覺分,這樣可以嗎?這是比較扼要一點的解說,七覺支就是要講止觀的一個運作跟過程,是從正念到正定的一個過程。
那裡面的定覺分跟捨覺分,你可以把它放在一起,因為定是得定,舍,把定力保持一定的一種穩定度,不斷的保持,這個叫舍。當然更高的解釋就是捨去煩惱,斷除煩惱。這個是我們呵五蓋。
所以七覺分跟不善聚,善聚是七覺支,不善聚是五蓋,兩個剛好是相反的,互相衝突,相反的。
還有五分鐘,怎麼那麼快?還有三分鐘,來信任你是不要講。
問:所以說我們打坐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不斷的培養這七種優良的品質,而捨棄五種傷害我們的品質,
師父:對,攝心一境對不對?然後他攝心一境心,攝心一境,然後你能夠一直簡單的講,打坐,就說你事先要摒除就是在生活上要保持正知正念,生活上去離五欲五蓋,但這只是生活上的去舍離而已,還不是真正。因為你日常生活上能稍微整理,就是說調整你的作息,讓你的五欲五蓋相對來講比較輕一點,你打坐下來相對要達到一心就容易,這一心就是打坐的一種品質,對不對?你能保持一心,這樣了解嗎?當然就可以作觀,當然觀就另外一種。那麼在你的打坐不斷的一心之後,接下來會有什麼狀況發生?會有輕安產生,由心輕安身輕安,記得嗎?心輕安身輕安產生,然後讓它慢慢穩定之後,它就會自然而然會更進一步的排除你更深的那種五欲五蓋,記得嗎?這個叫做除障。
我們念息十六特勝後面,觀心的地方就除障。對不對?離五欲五蓋,這樣不斷的再去配合訓練就會到未到地定,這樣了解。你繼續保持那就是舍。
所以這幾個都是打坐的一個要素,我們的打坐是在培養這些,從一心,就是所謂的念覺支,到作觀是擇法,然後心輕安、身輕安,然後定,但是你得定還不算,你得未到地定,你還要把這樣的一個定的力量維持在一定的時間跟狀況。
這樣可以嗎?有沒有什麼問題?當然七覺支我後面會再講。
問:師父你剛說的擇法覺分是在作觀嗎?
師父:在作觀,擇法一般把它解釋為觀。這樣了解嗎?因為這個你要知道說七覺分是一種止觀的應用,但是你也可以專談止,你也可以談止觀,這樣了解。未來,七覺支後面我們會說明。我們離五蓋講完之後講四念處,四念處講完之後講七覺支,七覺支講完之後講四禪,然後講四無色定,講到四無色定,這個定學就差不多了。好不好?
進的你說的有什麼對
問;師父,七覺支,為什麼把擇法——觀放在第二個覺支?
師父:
因為不好意思沒有,您肯定明白我意思,
我們等一下到了七覺支的時候,我們會慢慢解說,會慢慢解說,因為它還有什麼樣,它還有降伏你的,比如說它說修止對不對?但是你要是太昏沉的時候,它叫你修觀,它還有這樣對治的一個作用。當然我們到七覺支的時候我們再來談,因為七覺支它的運用是比較活潑一點的,所以它排是這樣子排。但是經典在解釋七覺支的時候,它是蠻活潑的一種解說,但是當然次第還是不離開,你不可能說會先輕安生起,它還是有它的一定的,但是前面的比如說念跟擇法還有精進這些,當然就會有一定的這種活潑的訓練跟安排。
來先休息一下。我們再回來。59:26
《阿含經》說
2、五蓋食與不食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分, 有食(āhāra/食物) 、無食,我今當說。諦 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身依食而立, 非不食。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
- 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subhanimitta/淨 妙相) ,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 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 「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 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 增廣,是名瞋恚蓋食。(下頁)
五蓋的食與不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分,】
【 有食(āhāra/食物) 、無食,我今當說。諦 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身依食而立, 非不食。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
他很多時候把五蓋跟七覺支放在一起,七覺支是禪修的一個善的質素,我們要去培養,但是五蓋剛好是障礙打坐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叫做障礙、定障。
它放在一起,他說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分,有食(āhāra/食物) 、無食,】,
但這裡的有食比較好解釋一一下,你看我們前面,食:sāmisa 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質的、肉體的。有味道的,有食物的,也有食物的意思,但它還有物質的、肉體的。
後面的這個「食」叫做什麼?āhāra,它就是指食物或是營養的補充,就是指食物。
你說五蓋的食物,七覺分的食物,你看它怎麼解說?
他說【有食(āhāra/食物) 、無食,我今當說。諦 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
什麼意思?這個身體要活下去就要靠食物來滋養,而不是說沒有食物你可以活下去,它變成是一種比喻,身體要有食物。
因此五蓋也是要有他的食物,他的食物講的好像,他是比喻了,就是說有真章五蓋持續下去的因緣,所以【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所以五蓋也要於食而立。
五蓋第一個貪慾蓋,貪慾就是五欲,他說
【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subhanimitta/淨 妙相) ,】
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 觸相叫做subhanimitta,你說觸相到底是什麼?subhanimitta是有淨妙相的意思,但是它淨妙相為什麼又叫觸相呢?記得,他是講五欲,那也就是說
【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 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所以它的觸相、淨妙相是指什麼?除了觸食以外,其實它講的就是什麼?這個觸是指淨妙相,不一定是觸,它其實觸是五根對五境,這樣了解嗎?
淨妙相就是指五境——色身香味觸,這個對於我們的欲望,它是淨妙相,所以這裡的淨妙相不是說善法看到佛陀的放光什麼這種淨妙,這樣了解嗎?這種是你欲望的淨妙相。這樣可以了解,所以它翻成淨妙相。所以這種色身香味觸的五境,對五欲 我們的欲望是很容易引起來的,因為我們的欲望會把它當成是淨妙的,好的,所以會去追求的,會去貪染的,為什麼它叫做觸相?
因為根對境,要了解,所以五根對五境,它又叫做五觸,當然身叫觸,但是五跟對五境它叫對,又叫做觸。
這樣了解嗎?來競爭你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問:弟子剛才說的是觸食,不是之前說凡夫有四識而立,其中有一個就是觸食,實際上就是這種可意的順境嗎?
師父:你是講觸食,不是講觸識,接近這樣子了,五根對五境好的這種接觸,這樣了解。好這樣子來。
師父我地址有點問題,
問:七覺支是不是三十七道品裡邊?
師父:七覺支就是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七覺支。
問:為什麼跟這個混在一起?
師父:因為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七覺支,它是從哪裡到哪裡的?它是在談正念到到正定生起的過程,這樣了解嗎?三十七道品其實它是八正道的細部解說,從正念到正定的生起過程。你看八正道就講正念、正定了,但問題是我怎麼樣才能從正念達到正定?正念到正定中間我要怎麼操作?就是七覺支的操作。這樣了解嗎?正念到正定的過程裡面最大的障礙,你的念沒辦法一心,這是一個障礙。
另外還有兩個最大的障礙就是五欲五蓋,這樣了解嗎?你要是能夠一心,然後又能去五欲五蓋,這個就是正定就產生了,這樣了解嗎?所以他才會特別把欲蓋還有七覺支放在一起。因為從正念到正定的過程,它最大的障礙就是說,第一個,你沒辦法攝心攝心集中。第二個,你的五欲五蓋太強,那定產生不起來。這樣了解嗎?所以才會特別把欲跟蓋還有七覺支擺在一起談,這樣可以嗎?
所以他說第一個就是五欲的淨妙相,於彼不正思維,所以師父講過好幾次了,前面的經典也說,事實上色身香味處它本來是中性的,我們根緣到它的時候內心會怎麼樣?
【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 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所以你們會看到現存的南傳的法師們,為什麼出去的時候,這個當然不是只有他們這樣做,事實上應該出家人應該都要這樣做了。出去托缽的時候不會東張西望,不會東摸西摸,不會東看西看,就是因為不要讓根對太多的五欲之境,這些容易引起你的心樂,這樣各位清楚嗎?為什麼說要保持正知正念。為什麼根對境的時候要去克制它?就是五欲的淨妙相是第一步粗重的煩惱,容易引起來的這種欲望。
所以為什麼說出去的時候你不要東張西望,然後眼觀鼻、鼻觀心,然後看眼前三米之處,然後旁邊稍微注意一下有沒有危險,你不能閉着眼睛走,有沒有危險,但是你不能東摸西摸東看西看東張西望的,那邊有人在演戲,那邊有人在唱歌,那邊有人在賣東西。它的要求是相對來講嚴格的,因為它就是這樣子要求的,所以如果你東張西望,你就給什麼食,你就給欲蓋食。
你要喜歡東張西望,東張到處去看,摸東張西望看,聽好聽的,吃這個好吃的,你就給欲蓋食,你去滋長它了,增長它了。再來,
【「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 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 增廣,是名瞋恚蓋食。】
你看好你說師父,那是不是把眼睛閉起來?也不是,而是說第一個,不要東張西望,第二個訓練正思維,不要對它起不正思維。我們不是不要看東西,第一個,不要東張西望亂看。第二個,看到東西六根對六境要訓練正思維。所以你看到這裡講說不正思維,你說那是我去訓練正思維就好了,我可以東張西望了。這樣怎麼樣?這等於,舉一個例子了,你功夫還沒練對不對?功夫還沒練然後把你放到武林中去,然後讓你去跟高手對決,那你食得非常快,是不是這樣子?
你剛開始訓練,因為你的正思維還沒培養起來,所以這時候境單純,然後內心不斷的聽經聞法訓練正思維,所以要雙管齊下,不能專在理論上談,因為現實就是要避免這些太多的接觸。對嗎?
如果你一個不貪心的人,然後我把你放到你最喜歡的東西裡面去,那不是增長你的貪慾嗎?你喜歡吃,對不對?我就特意把你放到一堆美食裡面去,怎麼樣?那不是增長你的貪慾嗎?你說師父,我不是喜歡吃,但是我正思維正知正念,不要騙人,現實世間是很難克制這些的。
所以剛開始還是要內外,內培養正思維,外儘量去杜絕這樣的吸引。這樣了解,當然你要是說訓練到以後根基很高了,思維和觀念很正確了,知見各方面,然後五欲都可以控制了,當然相對來講沒問題。這樣可以嗎?
所以我們很多時候,你看《阿含經》好處,剛剛同學來問師父,師父說《阿含經》的好處,《阿含經》不一定去建構一套很完整的哲學系統或一套理論,但是《阿含經》很多的好處,你看它的時候,你會覺得它是在現實的生活經驗中談修行。
這樣怎麼樣?你看它說你就是不能去張東張西望,對不對?你不要就跟我說什麼船來船去船過水無痕。問題是你有那種能力嗎?沒有,你根對境的時候就儘量避免五欲的妙相,然後內正思維,就是雙管齊下嘛,所以不要站在理論上談。
以前有人問師父說,師父,如果你這樣算什麼修行?還要避免、不去看到東西,你不是把眼睛閉起來就好了?然後就談那些很非常理論性的東西。
如果一個人能夠到世間去,然後在這樣子繁雜的紅塵裡面,他修行又很好,那不是境界更高嗎?這樣不是更好嗎?我說對了,你講的都是理論,現實凡夫是做不到的。師父就跟他提出,一個理論跟現實差在哪裡?
就好像有一個人,他天生體能非常的可以說是像有點超人那樣的力量的,所以他天生下來不用訓練,他去比賽奧運,他就可以拿金牌。理論上有沒有這種人?有,對不對?但現實上幾乎少之又少,現實上你再有多的天分,你都要經過非常長期的很重力的去訓練,負荷量要很大的去訓練,然後甚至幾年,你才有能夠在奧運拿金牌,是吧?這就是理論跟現實。對不對?你跟我講說,那有一個人如果他天生下來就不用人家督促,然後根基就非常高,然後在五欲紅塵裡面打滾,他又可以保持正念,有沒有人天生下來是這樣子?
可能有吧,對不對?可能六祖慧能是吧?但問題是,這千百年來到底有多少個六祖慧能,對不對?可能佛陀當初的弟子好多都是吧,但問題人家是有根基機緣能力當做佛陀的弟子,你看大迦葉可能生下來根基就非常高的,大迦葉,聽說他從年輕的時候對五欲五蓋,他就非常的能夠隔絕的。大迦葉家裡非常有前的,但是他就一心一意想修行,所以在這個世間遍找師父,就到處去找師父,但因為大迦葉本身根機高,沒有幾個可以他可以看得上的,後來他遇到了佛陀,馬上皈依佛陀,然後聽佛聽經聞法,然後馬上跟着佛陀出家,然後他跟着佛陀出家。
他跟着佛陀出家之後,他把他身上的穿得最好的這種羅紗,因為他家很有錢,他把這件衣服供養給佛陀,然後把佛陀身上那一件已經破破爛爛的跟佛陀要走,就是說他要供養佛陀。那佛陀的條件就是說,好,你供養我,我也供養你,那就是這件給他,因為大迦葉非常堅持,他說一定要這樣,因為大迦葉是苦行根基的。所以就說他從年輕就到處尋找,因為他的出迦根基很高,跟佛陀一樣,就是從年輕他就一直尋找世間的真理,然後想要修行解脫,後來終於聽到有人說沙門瞿曇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他就跑去,然後看到佛陀他就知道說,這是我的師父,馬上跟佛陀皈依出家了,然後把身上這件跟佛陀交換。這就是他對這種五欲的東西,他天生根基就高,但畢竟千百年來有多少是大迦葉這種根基的,如果我們說出世解脫的話。對不對?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怎麼樣?要訓練。佛陀講這些教法的時候,他不是針對根基特別高的人,他是對一般願意修行出家解脫道的人,講這種一般人必須要經過修行訓練的這些條件。這樣各位了解來,
接下來【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
有沒有看到?所以第一個是淨妙相,你會起貪念。瞋恚就是障礙相,不順你的意念的,不順你的想法的,不順你的意思的,你想要這樣子,但是是不順的,我希望你這樣子,但是你違背我的。叫你來聽經,你不想來的,這個叫做障礙相。不順我們的意的,這個叫做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對不對?然後我們的瞋恚蓋就會起來,
【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增廣,是名瞋恚蓋食。】
從這一點來講,我們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你如果越是希望去控制你周遭的,那些越會違背你越不順,所以我們的心情就越不好,我們心情越不好諸事就越不順,就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對這些障礙相我們一定要起正思維,一定要起正思維。對障礙相,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對於障礙相我們第一個反應都是什麼?不正思維,這是我們凡夫正常的反應,我們對障礙相都是起不正思維,對五欲的淨妙相,第一個都是起貪染,這是凡夫煩惱,正常。但是修行人修行人,不要求你怎麼樣,不要求你馬上能夠,但至少你要能夠覺察到,然後至少覺察到之後能夠從不正思維換成正思維,這就是學佛跟不學佛、修行跟不修行的差別。
所以不學佛、沒修行的,五欲相,他第一個起貪染,貪染之後他也沒察覺,然後就一直隨逐;障礙相他起嗔恨,起嗔恨他也沒有察覺,然後就一直隨着他去。這樣了解。
那麼修行人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要記住就是說,取順境的淨妙相,你起了貪染,你不一定馬上能察覺,但是你可以後知後覺,不可以不知不覺。你後知後覺,你要把它轉為正思維,對不對?你有了障礙相出現,你起了嗔心,你或許沒辦法馬上察覺,但是你也可以後知後覺,至少你要察覺到。然後把這樣的不正思維轉成正思維,這個就是修行人跟沒修行人,學佛跟沒學佛的一個朝向的目標。朝向的目標,可以嗎?再來看。
掉悔蓋
- 「何等為睡眠蓋食? 有五法。何等為五? 微弱、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
- 「何等為掉悔蓋食? 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 「何等為疑蓋食? 有三世。何等為三? 謂過去世、 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下頁)
睡眠蓋,為什麼會有睡眠蓋?
【何等為睡眠蓋食?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 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
微弱就是身體很累,這樣了解?不樂,內心怎麼樣?不興奮或是內心微弱,這個欠呿是什麼意思?這個呿是張開嘴巴打哈欠,可能您可能氧氣不足了。欠呿是打哈欠,不斷的打哈欠。然後多食,怎麼樣?吃太多吃太飽,沒錯吧?古代佛陀就告訴我們,吃太多吃太飽容易昏沉睡覺了。現在的研究說吃太吃多吃太飽,血液跑到胃裡面去,當然腦袋就比較昏沉,這個叫做吃太多。欠呿就是打欠,所以有可能是身體弱或是心力弱,心力弱,比如說了你今天工作很繁忙,對不對?你可能不是身體弱,身體很累,你可能心很累,所以心內有可能造成怎麼樣?想睡覺,提不起精神來,這個就是身體弱。你今天爬了整天山運動了一整天下來,身體累的提不起進來,也有可能想睡覺。身體,心理,還有打哈欠可能缺氧,然後再來就是什麼?吃太多。
另外最後一個天生懶散,就是什麼?懈怠,懈怠他可能就是你也不一定身體有問題,你也不會今天工作很忙,你也不一定吃太多,反正就天生懶散。有些人就是喜歡懈怠,反正只要沒有人叫沒人逼,那我就不會去做,沒事就睡覺,有沒有這樣子?你就是?不會,說不定你是因為工作太累,不是因為你的雜事太多,所以你可能身體弱,內心不樂,應該不是這個了,對不對?師父替你解說。
這樣的話【於彼不正思惟,未起 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就是】
增加你的睡眠的因緣跟條件,當然了,欠呿還是什麼?這個懈怠,有可能會昨天睡眠不足,昨天睡眠不足都有可能造成身體弱,心力弱或是缺氧,懈怠可能是長期以來都是這樣子。再來。
【「何等為掉悔蓋食?有四法。】
掉舉就是胡思亂想,悔,就是專對於過去的懊悔。
【何等為四?謂親屬 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 人令憶念而生覺,】
這個「覺」意思就是在你在想什麼。想親屬、想種種人,想天或者是說本所經娛樂覺,怎麼樣?想各種娛樂,還有這一些種種,不管是你自己憶念起來的,或是他人提醒你的,
【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 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這四件都是會造成你的掉悔,對於你的親屬,對於人種,還有對於這種天覺,還是本所經娛樂覺,各式各樣的娛樂,或是各式各樣的雜事,都有可能造成你的胡思亂想。這種胡思亂想有可能是自己就回憶起來的,有可能是別人跟你提醒的,什麼別人跟你提醒的?比如說剛剛有人跟你聊天的時候,跟你聊到過去的某一些事情,或是跟你講的某一些事情,讓你去回憶起來,讓你去思考它。
你剛要打坐的時候,剛好有一個人打電話來說,你明天那個工作做了沒有?弄好了沒有?你想說,我那個工作還要做些什麼?你電話放下來開始打坐,你開始在胡思亂想,開始是在想,你明天工作要做什麼。
將了解嗎?
種種的,反正一切會讓你胡思亂想,想過去、現在、未來,針對過去的懊悔,這個叫做什麼?對於過去的懊悔叫做悔;掉,就是亂想一切,這個叫做掉悔。
這樣可以嗎?
就是萬緣放下的相反了,但是萬緣放下是有困難的,因為這些人可能會提起你這些緣,過去現在未來。天覺,你可能胡思亂想一些天馬行空的事情,天,這個不是你的境界範圍,這樣了解嗎?
來最後,疑蓋,
「何等為疑蓋食?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 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 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 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下頁)
疑蓋,基本上是對三寶四諦的懷疑。這裡特別講的是對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懷疑,到底我過去是什麼?我現在又怎麼樣,有沒有未來?甚至經典上會解說,對於三世輪迴到底有沒有這回事?會起疑惑,或許說你可能認可有三次,但是你會去胡思亂想說,我過去是誰,現在又是怎麼樣,未來我可能會怎麼樣?就是這種胡思亂想亂懷疑,這些全部都叫做疑蓋。這樣了解嗎?經典上把它統而為,對三寶四諦的不信懷疑,還有對因果對三世。這樣清楚嗎?
這個叫做五蓋的「食」與五蓋的「不食」,還有七覺支,他下面也會講到七覺支的,但是我們七覺支不講,因為後面講七覺支的時候會講。
來進來你說有什麼問題,對師父
問:睡眠蓋那個地方,剛才弟子查了一下字典,那個欠呿的「呿」,有一個意思是臥息,就是躺着休息,所以可能是缺乏睡眠的意思。
師父:缺乏睡眠的意思是嗎?我看一下。這個欠缺就是怎麼樣?缺乏睡眠,缺乏睡眠,這樣了解,但是我那天查的時候,這個「呿」它有嘴巴張口的意思,有兩個不同意思,其實兩個是合理的啦,因為你缺乏睡眠會怎麼樣?打哈欠。缺乏睡眠應該是合理的,師父剛才講說,你有可能昨天睡不好。這樣了解這樣子大概可以嗎?再來
- 「何等為貪欲蓋不食?謂不淨觀,於彼思惟, 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斷,是名貪欲 蓋不食。
- 「何等為瞋恚蓋不食?彼慈心思惟,未生瞋恚 蓋不起,已生瞋恚蓋令滅,是名瞋恚蓋不食。
- 「何等為睡眠蓋不食?彼明照思惟,未生睡眠 蓋不起,已生睡眠蓋令滅,是名睡眠蓋不食。
- 「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未生掉悔 蓋不起,已生掉悔蓋令滅,是名掉悔蓋不食。
- 「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未生疑蓋 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譬如身 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 依食而立。(雜715)
何等為貪慾蓋的不食,剛才是講五蓋的食,現在是講五蓋的非食,貪慾蓋不食,這裡就可以告訴我們說你怎麼樣在日常生活中去避免掉,儘量的降低這五蓋。
【「何等為貪欲蓋不食?謂不淨觀,於彼思惟, 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斷,是名貪欲蓋不食。】
所以叫做不淨觀,不淨觀當然你可以把它想象就是做這種禪修的不淨觀,但是你也可以怎麼樣?在日常生活中經過聽經聞法,而對五欲怎麼樣?慢慢的比較沒有那麼強烈,然後去思維五欲的不淨相,所謂的五欲的不淨相不只是說他像什麼膿、爛、脹,不一定完全是這樣,可以是五欲的障礙,還有它對你的傷害,還有它到底有什麼可以讓你留戀的,你可以從經教上面去理解,對不對?
當然,你直接修不淨觀,不過問題現在來講,不淨觀不容易修。
所以就是說,這個對欲蓋產生不淨,意思就是說你可以去思維它到底有什麼好?然後你去貪戀它會有什麼障礙,會有什麼對你會什麼障礙,會有什麼破壞。
其實我們持戒不好吃,其實很多都是物質欲望,有人會犯罪什麼,其實很多都是物質欲望產生的,我不是說全部,我是很多。搶劫財物,當然是物質欲望,對不對?吃飯吃一吃不付賬,當然是物質欲望,搶銀行那當然是物質欲望。
所以這個東西就是說你,要去思維物質欲望的障礙,還有它的反面、負面的不好的地方到底是哪裡?這些慢慢可以讓你在物質上不起那麼多的貪念。
【「何等為瞋恚蓋不食?彼慈心思惟,未生瞋恚 蓋不起,已生瞋恚蓋令滅,是名瞋恚蓋不食。】
慈心思維,這樣了解嗎?
多訓練你的慈悲心,多長揚我們的慈悲心,那麼對我們的嗔恨心,對我們的負面的這種境,就容易去調整。你看剛才有就是說對障礙相,我們如果不正思維就會起嗔恨心,如果我們對障礙相能夠正思維,不管是從緣起法來思維,還是從慈心上來增長,你就比較不容易起障礙,起那種嗔恨心,這些慈心思維,這個慈心哪裡培養?怎麼培養?先從自己開始,先從自己開始。
但是先從自己開始,要有正確的佛法教法的觀念,這樣了解嗎?你不能先從自己開始,把自己養得肥肥壯壯的,是不是?先從自己享受到的法樂,還有自己的這種法的樂,還有這種感受到別人的恩德的這一種樂,這樣了解嗎?不斷的去醞釀,然後把它推及到別人,你平時可以這樣子訓練。當然這些都根本歸咎還是要在聽經聞法上確認這樣的事情。
上次師父在講無四無量心的慈悲心的時候,你們誰有記得?之前我有講到一件事情說,事實上這個慈悲觀,師父那時候描述了一堆,但是你們不知道能不能抓住,就是說,你對於佛法產生一定的認知,然後得到這個法喜的樂,這樣你要了解嗎?這種樂你會對於周遭的人產生一種感恩的憶念,這樣可以,你就是要依這種感恩的憶念緣住他,不斷的去憶念他,然後讓他增長。這樣可以嗎?你如果時時能夠產生這種樂,自己感受到這種樂,然後希望大家都能有這樣子的快樂,你對他人就會慢產生這種慈悲,這種慈悲不舍,不希望人家受到痛苦這樣的一個念頭,或是這種一種概念,緣住它慢慢讓它增長,這是第一步。
所以有些修慈心觀的,他會寫一些、記下來,從經典上找一些偈誦下來,比如說,願我不離佛法或是願我對眾生不起嗔恨,然後願怎麼樣怎麼樣,就會寫這些記下來,然後每天去憶念它。其實大乘佛教裡面最多的就是這一類的東西。
問:弟子有一點好奇,因為慈悲是兩個經常一起提的概念,這塊就是整個佛教裡面,包括慈心禪、慈心觀,比較多的在講慈心,相反他沒有講到悲心,比如這塊對嗔慧蓋,其實悲心也一樣可以呢?
師父: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我們是用慈心把它籠統,其實應該也是慈悲合在一起的,只是它可以分開修,但是真正在運用的時候,它是合在一起的。不過話說回來,慈悲是一體兩面的,但是大乘佛教更重於悲心,所以叫做什麼?大悲了,因為慈跟悲一體兩面,但是慈心重在於與樂,悲心更重在於拔苦。為什麼大乘佛教更重在拔苦?因為我們要了解,三乘共法的四聖諦,第一個是苦,所以你要拔自己的苦,不但要拔自己的苦,更要廣集眾生拔他人的苦。所以在大乘佛教裡面,他又把悲放在第一位,慈悲慈悲放在第一位,但是他很多時候是講慈悲心,但另外一種他又是以大悲為上首,所以一體兩面,看他重心在放在哪裡。
這樣各位了解嗎?
然後這種慈心思維,你說只有慈心嗎?沒有悲心嗎?因為這個時候就是慈悲是一體的,統合來說的了,這樣了解嗎?你要是訓練這種對於自己的快樂,然後也希望眾生能夠快樂,你不斷的去訓練,然後要能夠體諒眾生,包容眾生,然後感恩眾生的這種心,這種心境自己有,然後慢慢去培養,對周遭你不大容易會都對周遭的人產生嗔恨。
所以有些人說第一步感恩,確實是好用,感恩,但問題是你要先明白我為什麼要感恩,不然你會覺得說,我做的比你多,我對你比你對我好,我為什麼要感恩你,對不對?
我付出那麼多,我為什麼要感恩你?這就是你要對佛法有真實的了解,才知道說為什麼,我們因緣是這個樣子。這樣了解嗎?把這種感恩的心情或這種喜悅的心情這種概念要抓住,然後慢慢去培養他,慢慢去培養他。
你說為什麼之前師父說修慈心觀的,他會做一些偈頌呢?其實他只是在提醒你,想辦法把這一份概念把它抓住了,但是如果你對佛法不認識、不了解,你根本不覺得我有什麼需要感恩的,或你根本沒有這種喜悅的心情產生,你只練這些。
短短一分鐘。我們來看一下,嗔恚蓋講過了,睡眠蓋就是光明想,掉舉蓋【「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
寂止思惟,就是一產生掉或是舉,它對應的對治方法就是發現之後怎麼樣?馬上回到所緣,這是對治它的唯一的方法,發現之後馬上拉回所緣。所以它叫做彼寂止思惟,意思就是說熄滅他那種不正思維,回到你的所緣上來。
【「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
正確認識緣起法,就不會對三寶四諦產生太多的懷疑,對三世對因果產生太多的懷疑,你對教法要有一定的認識,才不會產生疑蓋。當然你要不斷的長期聽經聞法。
【未生疑蓋 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譬如身 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 依食而立。】
這個後面是講七覺支的,前面是講五蓋,七覺支我們等講七覺支的時候再來談,時間到了。很高興,今天談到這樣子,同學們也都提出問題了,或者是提出心得參與,其實這就是學《阿含經》的好處,因為《阿含經》它不一定是一套很完整的哲學理論,但是他對於現實的修行經驗提出了很好的一個指導。
我們來回向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阿彌陀佛。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