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二讲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一讲 本讲视频 Youtube 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三讲

各位同学,大家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阿含经》,然后现在来在讲增上定学,或是增上意学或增上心学。

那么大部分的禅修的方法,还有所缘大概都谈了,现在在讲重点,禅修的第一步,要离五欲五盖,现在在讲离五盖五欲的一些,为什么叫五欲?五欲的一些状况到底是怎么样?还有《阿含经》本身在谈五欲的时候,它怎么谈的?大家来了解一下,那里面你很多都是《杂阿含经》。上个礼拜谈到这个,以离五欲为根本的德行,大概上个礼拜有大概讲过,因为要结束比较匆忙,所以大概讲了一下,今天我们再来细看一下。

2、离五欲为根本德行

  • 时,有执杖梵志年耆根熟,诣食堂所

食堂,你看,就是那个时代就已经有食堂,但他的食堂可能跟大家感觉的不一样,不是发食物,它古代可能就是很多时候托钵,托回去可能就集中在一个地方吃,或是说那个地方虽然叫食堂,但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地方,大家聚集的地方,可能有时候佛陀也会在那边开示讲经。他说然后:

  • 于一面柱杖而住。须臾默然已,语诸比丘:“诸长老! 汝等何故见老宿士不共语问讯,恭敬命坐?”
  • 可见这是杂阿经那个时代,那个时候佛陀从早期比较重在于少数几个人,然后头陀行,然后到慢慢晚期之后就有僧团,大家共住共修,从僧团里面虽然有。师父说过,比如说一个地区,里面有很多的茅蓬叫孤邸,又叫做精舍,又叫做茅蓬,可能住的都是在这一区这样而已,可能都有些小距离,比如10米20米,可能一两个一两个在里面,但是到最后比如说布萨,要集合在一起,你集合在一起有时候下雨怎么办,对不对?你不能都是露天,所以慢慢可能就会盖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可能可以集合多少?几十人、三四十人、五六十人、七八十人都有可能有这样的一个状况。

    所以这个地方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比较后期的一个地方,会有这样一个是类似叫做食堂所的这样一个区域,跟我们现在(食堂的)概念不大一样。现在我们有大殿,有什么有斋堂,有禅堂,但是那个时候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反正任何的集会或任何的活动,大活动都是在里面同时进行的。

    可能大殿,那个时候可能不叫大殿,可能就是一个聚会的地方,他也不会摆佛像,因为佛陀就在,不需要摆佛像,而且早期佛陀不允许人家刻象,从经典解说还有律典,佛陀不允许人家刻佛像,所以就是一个聚集的地方。

    这样一个聚集的地方,有一个梵志就是婆罗门,他年纪很大了,几岁不知道,他进来,可见这个地方可能管理不是很严格,就是说可能经过的人什么他可能都可以跑进来,对不对?

    他也不会说你到底是谁,反正可能任何人都可能跑过来,想听经,想问什么问题什么可能都可以跑过来。然后他就说,在他们站了很久之后,他就问旁边的人说,奇怪,你们这些人呢为什么见到老人,都不会表现出一种恭敬的心?我们现在传统的中国伦理传统,不管你怎么样,你年纪大,多多少少就会恭敬,你来坐怎么样,我们的文化是这样。但是你看这个时候感觉上大家都很忙,没有人去管他。

    然后:

    •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亦在众中坐。】

    这个时候的尊者摩诃迦旃延众中坐。尊者摩诃迦旃延他听到这个老人在那边问说,奇怪,怎么没有人来恭敬我,或跟我问讯或者是来请我去坐?

  •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梵志言:“我法有宿老来,皆共语问讯,恭敬礼拜,命之令坐。”】
  • 意思是怎么样?其实佛陀教导我们释家弟子里面,我们对老年是有恭敬的这样的一个传统。他一定会很奇怪,你们既然有这样一个恭敬老人的传统,为什么我年纪这么大的不来欢迎我,没有来跟我共语问讯,然后找个地方让我坐,为什么没有?你看梵志就说为什么:

  • 梵志言:“我见此众中无有老于我者,不恭敬礼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见有宿老,恭敬礼拜,命其令坐。’?”】
  • 我看你们这么多人年纪都没有我大,为什么都没有来接待我,你还说你们的规矩当中是有恭敬礼拜年纪大的,你们年纪都没有比我大,怎么会这样子?

  • 摩诃迦旃延言: “梵志! 若有耆年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 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色白发黑,盛壮美满,而彼成就耆年法者,为宿士数。”】
  • 意思就是说年纪大,但是你的行为幼稚,这个就不叫做宿士,就不是所谓的有德行的人。那么有一些年少才25岁,色白发黑、盛壮美满,意思就身体很好了,整个看起来都不错,年轻25 岁而已,而彼成就耆年法者,为宿士数。年纪轻轻修行,有德行就叫做有德之人。所以他的有德,他的宿士不是依你的年纪来看的,是依你有没有修行,你的得行有没有修行,来看你年纪大不大。

    所以师父也说过,以出家众来讲,不是看你的年纪大不大,出家众是看你出家多久,戒腊多久而来判别你在里面的地位的高低,有些年纪轻轻二十、十几岁就出家了,你不要以为他年轻就以为他小,有些是五六十岁才出家的,你不要以为他出家就变长老了。现在环境有些是这样子,年纪大四五十岁,五六十岁以后才出家的,一出家就变长老,是在佛教是没有这回事的,但是现在状况非常多。所以大家要注意,你们如果看到出家人千万不要年纪轻的,就以为他是刚出家不久;不要以为年纪大了,就以为他出家很久,这个必须要稍微注意一下。

    师父有一次跟我一个同学,都是福严的同学,但是那时候师父才二十几岁,他年纪比较大一点,也就是30出头了,大师父大概五六岁这样子,我们两个一起在坐火车,一起在等火车。等火车的时候就有一个佛教徒带着他的两个小孩,佛教徒也非常的恭敬虔诚,他看到两位法师在那边,带着他的小孩,然后就跟我们两个问讯说,法师们然后妈妈就跟小孩说了,指着师父我说来赶快叫师父,两个小孩就说师父然后他就看师父那个同学看一下,那叫师公,然后我那个同学就一副自己是师公的样子,然后转过来就跟我笑一笑。我说你师公,他说不要太在意,因为我常常被误认为是师公。有些人就是长得老,不是真的老,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再讲一个故事也是蛮有趣的,可能有些同学听过师公圆寂的时候,你们有听过吗?新来的没听过,师公圆寂的时候,有来了一些老法师,老法师看起来六七十岁,因为师公圆寂,师父回去当然要做招待,有法师来,要接待要什么。然后法师一来也是挂个念珠,拿个一个皮箱,可能不知道放什么衣放什么。他这年纪大出家之后就会有一点年纪大,但是就会有点那种老的状态,你知道这种老的状态就一副反正我年纪大,你就是要帮我。我就问他好了,我也不知道他出家多久,然后就帮他说,你爬楼梯不方便,我帮你拿行李,也不是什么行李,就是一个小皮箱,小箱子这样拿在手里面。我就想那我帮你拿,他也很自然,很自然而然就(说,)拿去,然后去跟(着走)。然后我问他说,法师哪里来?然后法号上下怎么嗔呼?然后他很自然而然说我叫赞什么,经赞的赞,就是赞什么这样子。

    你知道,我们的出家的辈分是清、净、真,师公是“真”字辈,然后下面是“如”字辈,然后下面是“海”字辈,“海”字辈下面是“赞”字辈,这样了解吗?“海”字辈里面有一个在台湾蛮有名的,他收了很多徒弟,但是要么年纪很小,要么年纪很大,收了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一堆,结果他就叫赞什么。然后我就跟他自然而然跟他说,不好意思,我叫如源。他听了又愣一下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师叔公,然后就把那个袋子赶快抢回去。

    这意思就是说,出家是以你的出家的戒腊来判断,不是以你年纪大小,当然年纪大不方便,我们都会对他好一点,所以稍微。但是我们自己要个观念,你修行年纪大出家,也不能一步就变成老和尚的样子。现在有很多男众,女众比较不会,有很多男众是年纪大一出家,自己就变成老和尚的样子。师父在外面遇到过好几个,因为师父是年轻出家,25 岁,立师父23岁就出家了,所以很多时候碰到一些老法师,其实都比我们后面很多才出家,但是老是一副好像是老和尚的样子,他老是跟你讲话是一副他是师父的样子,就是会有这个问题,刚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谈一下,这也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

    然后

    • 【梵志问言: “云何名为八十、九十,发白齿落,而复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为宿士数?”】

    他说那什么叫做年纪大成就少年之法,什么叫做年纪轻成就之宿士法?

    •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梵志言: “有五欲功德。”】

    五欲功德,这个功德是种类,有五欲的作用跟五欲的种类。【谓眼识色爱】什么意思?眼根对色境产生眼识,然后起贪念,起贪着,这个叫做眼识色爱。眼识色,然后起爱着【乐、念,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 触爱、乐、念。于此五欲功德不离贪、不离欲、 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梵志! 若如是者,虽复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如果你年纪大,但是却不懂得要在五欲尤其是物质欲望上去远离,然后慢慢的往内心去修行,然后去远离这些,你年纪再大都叫做无德。所以有一句话叫做无智空长百岁,有德不在年高,你就会想说有德无德,它的基本判断到底是什么?有德无德的基本判断到底是什么?有德无德这一部经里面,当然还有很多的修行,但是最根本的就是说你,对五欲到底能够控制你自己多少,能够远离多少,这是有德无德的基本的一个判断。

    当然除了离五欲五盖里面还有其他的,就包括十戒的这些修行,但是你看,你持戒要持是不是也要离五欲,对不对?你离五欲越能够离,你的持戒越能够持得清净,没错吧?同样的你的五欲欲望越轻,你是打坐修行容易,是不是?所以离五欲就是根本的德行。所以它才会说,如果你对于五欲不能离贪,不能离欲,不能离爱,不能离念,然后天天在物质欲望上享受。

    那么梵志,就算是这样的,你有八、九十岁,是名成就少年之法,还是叫做幼稚,还是叫做无德。但是同样的,【虽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于五欲功德 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着,若如是者,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成就老人法,为宿士数”】。所以离五欲是一切修行,在佛教里面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也是让你能够在修行上进步的基本的条件。因此基本上我们的五戒,秩序是怎么样?杀盗淫妄酒,不杀生、不偷盗,但你知道比丘戒、比丘尼戒,它的次第是淫盗杀妄,他的离欲淫是排在第一个,淫盗杀妄它是排在第一个。从此就可以看得出来说你修行离五欲它是最根本要求,你能离五欲,然后越能够控制,你往后的修行,不管是戒定慧的修行就越容易。

    当然了,这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就是说因为很多大家都是在家人,你说完全离欲清净,过着出家生活当然也有困难。但只是告诉你说,如果你要修行,这五欲的欲望,你能够克制得越好,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说能够把它克制的越,修行的功夫就越(好)。这样各位清楚好来,有什么问题吗?应该没有来打麦克风给他,你讲话的时候口罩可以稍微拔一下,没关系。

    问:师父这里面讲到为眼识色爱、乐、念,这里面跟五蕴有没有一点关系?
    

    师父:五蕴的色,因为五欲是针对什么?五欲是针对色、声、香、味、触,这样了解吗?这色身香味触都包括在什么?五蕴的色蕴里面。记得:色、声、香、味、触都是包括在五蕴的色蕴里面,这样了解吗?你也可以说对色蕴的什么?对色蕴的贪爱念,这样了解吗?

    问:爱、乐、念跟受、想、行有没有关系?
    

    师父:当然了,它重点是针对根对境,我后面会讲,根对境本来没问题,这样了解,但是是怎么样?前面不是有吗?是你内心认识之后的,是相应的这些贪爱念,这才是问题,这样清楚吗?前面不是说,本来根跟色本来是中性的,对不对?但为什么它叫做五欲?因为这些外五尘,容易引起我们内心的欲望,这样清楚吗?你如果要讲受想行还有识,也就是说受想行跟识怎么样?是识跟什么相应?因为受想行,它取进来之后去判断之后,识跟贪染爱相应,这样清楚吗?这简单的判断,简单的分析,这样这样子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

    基本回答到了谢谢,好有问题等一下再提来,这样来尽快来。

    问:弟子是带另外一位居士提的问, 如果是我们要离色爱的话,也就是说艺术家在这方面,他是不是就有一个冲突?

    师父:所以说你说艺术家,所以对于比如说艺术歌唱这一类的,当然要修行相对怎么样?较难,相对要修行比较难,不是说不能修行,而是说如果是这样的话,相对修行会比较难一点。当然就是世间来讲,他们有一定的这些成就,但是如果就出世来讲,因为我们现在讲《阿含经》,讲出世来讲,他就一定有障碍跟困难的。

    问:是因为他们更多的执着于这些?

    师父:对,艺术家不可能不执着的,他不执着他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跟功夫下去那一些的,这样了解。

    师父话讲回来,意思就是说,毕竟我们很多时候是针对出家解脱修行的,你说我一个艺术家能不能修行?不能说不可以的,只是说在原则条件上,你对什么越执着功夫下越大,那个东西,除非你是对法下功夫,不然世俗这些东西,相对来讲就是一种障碍。这样了解吗?这是很现实的问一个问题。你喜欢唱歌,而且你歌唱得非常好,而且你成为一个很会唱歌的,比如说艺术家或者是声乐家什么,你一定要花很多时间,这一些当然就兴趣在你好脑海里面,你真正要去修行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会变成障碍。

    这样讲可以吗?好来进修来。

    问:师父,根据刚才某某师兄的问题,弟子在想,如果要是有艺术根基的话,是不是如果他能够正确的抉择,对他的修行可能也是一种助益。比如说在大乘,更加的讲一些,就是说你要理解他的意趣

    师父:你意思是说有法的理解跟根基,然后利用他的职业作为一种利他的精神,这样了解,当然这个在利他的意义上有它的方便,这样了解吗?

    但是一体两面。所以说到大乘佛教的时候,为什么大乘佛教到最后他很困难,一方面他要去利他,一方面他又要降伏自己的烦恼,但是在理论上你说,我能够歌唱得很好,或者是说我的艺术做得很好,但是我又能不执着,理论上可以很容易讲,但现实上有一定的困难度。这样了解吗?那就看你怎么去拿捏,看你怎么去拿捏啊。所以说《阿含经》为什么要求这么严格?而且是针对出家修行断烦恼离欲的,所以他是少欲知足,少事、少业,所谓的少事少业不是说不度众生,是会干扰修行的繁杂事物的,它是越少越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到了大乘佛教讲菩萨道讲什么时候,当然会比较困难一点,你既要能够入世,然后心又要能够离尘,当然会有一定的困难度。所以菩萨道才不容易修,菩萨才不容易做。这样各位清楚,

    那么当然了,如果说大乘佛教的普及之后,他当然有很多是方便的,给一些人再怎么样要求太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看到佛教离得远远的,所以很多是普世普度的方便,很多的要求就不会再放那么高。但是如果是初教的话,它要求交一定要那么高,这个就是法的如此,你越做的越多,你的出世解脱的这种条件就越这样可以吗?

    问:师父,这块看起来他是在讲,把它昏沉眼、耳、鼻、舌、身,实际上它这是我们人的五种感观。也就是说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也就是通过这五个感观,是的,根据唯识来讲的话,也就是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的世间,无非是从这五个感观来的。所以它这里表面上在讲这五样,但实际上是讲我们对这个世间的一切都不要去贪染、贪着。

    师父:是,而且对世间一切,而且他这五种感观都是对物质的感观,他比较不是牵涉到人事的,比较重在物质的,因为这是第一个要求。

    问:但是这人事也是通过五种感观来进入我们的世界的?

    师父:对,但是人事的话,比如说我对于我的父母或我的小孩,可能不是在于所谓的色身香味触上面,可能是一种感情的寄托,这个程度会更高一点。所以我们有离五欲还有离五盖,这样讲清楚吗?

    问:但是五盖的第一样是欲贪,主要是内心的一些杂质。

    师父:五欲五盖,五盖的第一个就是这五欲的欲贪,后面还有昏沉睡眠这些。这样的了解,这些五欲是更粗重的,是比较重在于我们对物质的一种认识,还有对物质的贪染,但是还有更微细的。比如说我慢,还有五盖里面的掉举这些。这样了解了,所以它有比较细的比较粗的,粗的就是针对物质欲望,是比较粗层次的。那更微细的,当然还有其他的烦恼。

    3、精勤离五欲 • 一时,佛住毘舍离耆婆拘摩罗药师菴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昔未成正觉时, 独一静处,禅思思惟自心多向何处? 观察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少逐现在五欲功德、逐未来世转复微少。 我观多逐过去五欲心已,极生方便,精勤自护不复令 随过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护故,渐 渐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杂阿含经 第211经)

    这个菴罗园,有人研究是芒果园,当然这只是一种研究,到底是不是芒果园,我们还可以另外再讨论。这里佛陀跟我们讲的一个事情就是说,当我们禅修打坐的时候,我们喜欢掉举,掉举会去想过去,会去想现在,会去想未来,记得吗?然后之前讲修安那般那的时候,不是说我们对过去不可以执念。对现在、对过去,不要一直去怀念,一起去执念。对现在不要执着,对未来不要欣求。

    打坐的时候,你看,你们去妄想说,要么就是在想过去,要么就是想现在,要么就是想未来,一定是这样子。但是佛陀这里告诉我们一般人的状况,或者是说他当初的状况是欣求,就是说去怀念执着或是回想过去的多,是不是?现在的少一点,未来的更少,这个《阿含经》透给透给我们是一个现实的修行经验。我问你们,你们在打坐的时候,起妄想时候你稍微回想一下,你是想过去的多还是想未来的多?为什么会是过去的多呢?一方面过去种子都熏在里面的,因为过去你有经验,对不对?

    现在的正在发生,你也还不知道到底会怎么样,但是未来的还没发生,你可能会希望说未来我可以怎么样,未来我希望什么,但是未来因为还没发生,所以有太多的不确定,但是过去的?因为已经发生了,所以要么好的你会去追忆、会去享受,对不对?你看我以前年轻的时候盛壮貌美,看我年轻的时候,你看体格多强壮,我是一个运动员,你看我以前年轻的时候是个学霸,你看,曾经成绩样样百分,但是有时候你会去寻求,会去尝试那个时候的那种快乐,你就会去追、去回味。

    那么会不会对于过去感到懊悔?有,一定会的,早知道那个时候就怎么样,早知道那时候就不应该怎么样,早知道那时候我应该不要报这间大学,应该去读那间大学才对,是不是?

    那师父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我跟你们一样,我是凡夫,我打坐的时候跟过程都跟你们一样的,对不对?你可以回想一下,都是回想过去的多,佛陀从他的经验来告诫说,我们都是会对过去回想的多,有时候会去回想他的乐,那么有时候会去怎么样?恶作、会去掉举,掉举的时候会去恶作,尤其是对过去的哪一些不圆满或对过去的怎么样,你会一种懊悔。想说早知道就不要这样子,早知道就应该买那只股票才对,本来要买,你就叫我一定不要买那个,结果现在你看这样子,常常会发生这种事情。三衣:42对过去不断的一起去追逐。所以他说观察多追逐过去的五欲功德,现在的少,未来的更少。

    我观多逐过去五欲心已,极生方便,精勤自护,】

    【不复令随过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护故,渐 渐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佛陀就是因为这样,他从过去的强烈的开始去阻断它,让他不要去欣求,不要再去追悔,然后对于现在还有未来的也一样,这样子的打坐话就容易、方便。那么对我们的生活跟修行也是有比较好的帮助,也比较好的帮助跟增上。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师父,佛陀在这里讲到就是过去比较多,现在跟未来就更少了,这里跟您前两堂课讲的有自性分别、有随念分别、有推度分别,他未来是不是更多的有些构思是推度?

    师父:重在于推度,是没错了。对过去当然就是忆念的浮现。

    问:因为将来可能需要你推度,你在打坐的时候如果你要推度的话,你打坐肯定打不了了?

    师父:当然了,但忆念也是会造成的,打坐的时候你忆念只能忆念什么?只能忆念所缘,所以打坐是有忆念分别的,但是他只能忆念所缘,你要是去忆念你打坐以外的那些,那就是去追悔过去了。

    再来:

    4、离欲得定

    • 梵志!我持蒿草往诣觉树,布草树下,敷尼师檀, 结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尽。我不破正坐, 要至漏尽,我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 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是谓: 我尔时获第一增上心,(中157)
    • “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 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 比丘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 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杂483)  食:sāmisa 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质的、肉体的。


    【梵志!我持蒿草往诣觉树,布草树下,敷尼师檀, 结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尽。我不破正坐, 要至漏尽,我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 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是谓: 我尔时获第一增上心,】

    这个第一增上心就是初禅,因为禅或是定又叫做增上心,增上定、增上意。

    这个讲什么?这个是佛陀开悟之后,有一个婆罗门来问他,然后他是怎么状况呢?

    【梵志!我持蒿草往诣觉树,布草树下,敷尼师檀,】

    佛陀说,我当初是拿一个草席,然后到觉树,觉树什么树?菩提树下,然后敷尼师檀,它除了草以外还铺一块什么?布,那一块布,叫做尼师檀,有一块布了,后来我们出家人受戒叫做“具”,你知道吧,“具”以前就叫做尼师檀,“具”就是一块布,平时折一折把它放在这里,但是变成一种仪轨跟仪式,其实平时也没有再带那一块,但是这一块后来在很多出家人里面,它的规定这一块都要带着,所以出家人出去行住托钵或是云游的时候,有几样都要带。

    比如说那种草枝——剔牙的,还有那种锡杖是保护自己,一方面爬山,像登山杖一样,一方面可以赶什么?赶动物。那么还有钵一定要带,你不带钵你用什么吃饭,对不对?然后三衣一钵,还有“具”就是指尼师檀,就是一块这种布。因为你不能到哪里坐着,不然寒气会上来,所以它会铺在地上,那就是打坐。

    他早期都是拿这些东西,加一加有三十六物,很多都是清洁用品或者什么这些清洁用品,不像现在的清洁用品都是很简单的,然后还有各式各样的,还有一些可能是有关医疗的这些东西,然后带着。那这一块就要带着尼师檀,因为当初佛陀打坐的时候也是放了一块布,不是直接坐在草上。

    然后【 结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尽。】

    什么意思?不觉不起,没有开悟,没有证果不起来,这个叫做不破正坐,要至漏尽。

    【我不破正坐,要至漏尽,我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 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是谓: 我尔时获第一增上心,】,什么意思?

    你看,他是先离欲、离恶不善之法就是离五欲五盖,然后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是谓: 我尔时获第一增上心。当然下面还有,他就是先初禅、二禅、三禅,然后到最后,当然后来的经或论就是说,他是先坐到非想非非想,然后从非想非非想下来入四禅,然后依四禅作观,无漏观,然后证悟。它的经典很长,但是总之你要得定,你一定要离欲恶不善法,这离欲恶不善法的欲就是五欲,恶就是五盖。

    那么离五欲你不是说,只有打坐的时候再来离五欲,打坐当然一定要离五欲,你平时就要训练离五欲,这样了解。你平时训练离五欲,五欲心弱,他有助于得定。因为很简单一件事情,师父常讲过,五欲是欲界的不善法,定是色、无色界的善法,所以相对的,你欲界的善不善法能够越轻,离得越开,你就容易往色无色界的善法去增长,所以叫做离五欲五盖。

    离五欲五盖,它有两个,一个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必须要训练,第二个是之前我们讲念息十六特胜的时候,他先摄集中,然后慢慢能够一心之后,接下来再继续坐下去怎么样?接下来就会除障,就会离障,就是离五欲无感。所以它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平时叫训练,第二个是在禅坐中不断的一心训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再来慢慢有轻安生起的时候,他就会慢慢离,自动的去离五欲五盖,是互相增上的。

    因此如果说你的前方便没有做好,五欲心很重,五盖心很强,打坐相对来讲就困难。

    打坐相对来讲就困难,这样大概了解好再来。

    “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 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 比丘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

    这个是说从初禅到二禅。

    这里的【“食”叫sāmisa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质的、肉体的。】

    这样了解吗?所以什么叫做食念?就是物质的、肉体的欲望或是物质的欲望,这个叫做食念,所以叫做五欲因缘生念

    对五欲的贪念,这个叫做食念,因为这里的食是指物质的、肉体的,或是说吃饭吃东西有味道的,它可以包括这些意思,这个叫做食念,所以他的食念指的就是对物质的贪染跟欲望就叫做食念。

    那么无食念就是离物质的、离欲界的五欲的,当然就是初禅以上,包括二禅三禅。

    这样可以吗?来念。

    这个“念”可能就是有记忆、贪染、欲望的意思。爱念,然后乐,欲,都可以包括在里面。

    这样可以了解来,师父

    问:就是说出禅是无食念,二禅是无无食念,三禅是无食无食无食念吗?为什么你要重复?

    师父:因为越高就越无食念了,他越高离欲界的烦恼就越远。这样了解吗?他为什么会这样讲?后代的解释就是说,因为到了初禅,初禅还有什么?他还有寻伺,二禅没有寻伺,当然就更高,这是第一个。

    另外一个,上次师父有讲,(八识规矩颂)眼耳身三二地居,记得吗?初禅还有什么功能作用?眼耳身三,对不对?眼耳身,三个,二地居。这样了解吗?二地是哪二地?欲界跟初禅。所以到了第二禅无寻无伺。所以刚才讲说二禅是无寻无伺。所以变成说,这种物质的更是不可能会生起,离得更远,所以是无寻无伺,是吧?

    问:所以刚才弟子问念,是指意识,起这个意识,还是说对他起贪染?因为就联想到唯识里面讲的独头意识。

    师父:五识不起,但独头意识一定会有,但是这里的念有贪染的意思,就是对欲界的欲望有贪染的意思。这样可以吗?

    问:刚才某某问的无无食念,第二禅的无无食念,这个是怎么断句?后面的无食念是前面无食念的一个对象吗?

    师父:断句,我去看看他应该怎么断句,因为他无食念,有时候你要纯中文来断有点困难,我们再去比对一下南传他有没有这样经,然后再来看看他怎么断。但是他的无无食念,应该师父念的是无无食念,这样了解吗?要怎么断,可以再去详细的去看看研究它怎么断。

    这样可以吗?

    问:因为初禅还是有觉有观吗?所以说如果把有觉有观那个觉观的部分认为是无食念,那么二禅的话就是连那个部分也去掉了。

    师父:对,连觉观都去除了。这样可以吗?再来

    (二) 呵五盖

    1、不善聚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说不善积聚者, 所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不善聚者,谓五盖故。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 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 说善积聚者,谓七觉分,是为正说。所以者何? 纯一满净者,是七觉分故。何等为七?谓念觉分、 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 舍觉分。”(杂725) 善聚:七觉分 不善聚:五盖


    之前讲离五欲,现在继续来讲呵五盖 ,所以我们叫做离五欲五盖。

    1、不善聚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说不善积聚者, 所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不善聚者,谓五盖故。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 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这个叫做五盖。贪欲盖就是前面所说的五欲,聪恚就是嗔恨心,你看欲跟嗔刚好是相反的,欲是贪念,执着顺境的贪念执着喜好,嗔,刚好是不顺境的排斥、憎恶,所以两个都是不对的。你看,之前不是讲说有修不净观的时候出问题吗?本来不净观是针对贪欲,对不对?对物质欲望的喜好,强烈的喜好,所以修不净观。从外不净,然后修到自己本身的这些观想的不净,但出问题之后它变成了怎么样?从贪变成嗔,憎恶,所以就讨厌自己的身体,最后就怎么样?自杀了。

    所以贪跟嗔当然有时候是一体两面的,所以这里讲说,欲就对物质欲望的贪爱,嗔就是对不顺境的憎恶。嗔,当然它的范围可能更大,除了对物质的以外,还有对于人事的,对于事情的,对于境界的不顺的,他就嗔恨,前面的五欲比较粗,是针对物质的欲望。47:35


    还有睡眠、掉悔、疑,这一些很多时候都是在打坐的时候说的,尤其是障碍打坐,因为贪欲嗔恚,当然前面贪欲嗔恚,这两个是欲界的不善法,色、无色界没有物质欲望,色、无色界也没有嗔恚嗔恨,所以这两个是针对欲界的不善法,所以要离。还有睡眠掉悔,这一些一个是心的沉昧相,一个是心的掉举相。这个叫做心高扬,这个叫做心沉闷沉昧,就是说心很微弱很细弱,然后提不起精神来,这个就叫做睡眠盖,然后这个叫做掉悔盖。一个是胡思乱想,一个是精神不济,打瞌睡,这两个当然都是打坐的障碍,这样各位了解

    平时也是一种障碍,是,没错,某某说平时有这种障碍。

    师父举个例子,师父读书的时候这两个盖很严重,掉悔盖,还有睡眠盖,当然这个平时更粗了,打坐的障碍就稍微细一点,但是打坐打到睡着的那就不用讲了。以前读书的时候,师父基本上不大会听课,但你不要学师父。因为我这样看都看得到,很少会听课,但是我读书的时候做两件事情,很累的时候就睡觉,上课就趴下来睡觉,太累了,趴下来睡觉,精神很好的时候就画画,所以一堂课下来,有一张画可以画出一个三国演义,还有什么草船借箭。

    所以为什么它叫不善法聚,因为它平时也会造成影响,你像听课也一样,你们现在听课如果要么心胡思乱想,对不对?要么很累的话就打瞌睡昏沉。这样了解吗?

    所以这个是对一个,所以为什么它说不善法聚,他为什么说不善法聚,因为这些你要真正把事情做,甚至是修行都有一定的障碍,好来还有

    疑盖

    疑,就是对三宝,在经教上,尤其是《阿含经》是对三宝对四谛对因果轮回这些基本的怀疑,这些就正法来讲,你有这些怀疑,其实在修定上有时候就很难达成正定,这样记得吗?

    所以你看,三乘共法里面,它基本上对于什么?对三宝、因果这些都要有基本的信仰,还有基本的理念,你将来引导你修定才不会出太大的差错,这叫做疑盖


    然后疑盖包括疑过去现在未来,未来就是现在刚刚讲的,胡思乱想,怀疑过去现在未来,这些疑盖。这五盖是障碍我们善法生起,甚至是障碍打坐生起的一种绝对的障碍,所以要排除。

    说善积聚者,谓七觉分,是为正说。所以者何? 纯一满净者,是七觉分故。何等为七?谓念觉分、】

    这时候的念是怎么样?所缘,因为其实它是在谈八正道里面的正念、定的过程,所以这里的念觉分是忆念所缘,讲的有随念分别、推度分别,但这时候讲的推度分别,这时候可以有自性分别,还有随念分别,随念就记忆。你一定要记忆住你的所缘,缘住你的所缘,那推度当然不行了,所以这个是缘住所缘。

    【 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 舍觉分。”

    择法有几种解释,但其中一种就是说先念所念,然后缘你的所缘一心,当然七觉支讲的比较扼要一点,一心,然后他的择法觉支就是起观。这样了解吗?所以它是念跟择法一个是止,一个是观。这样可以吗?然后慢慢交换作用就会有精进,然后就有喜,心轻安。是什么?这个喜是心轻安,这个是身轻安,这是轻安的意思。

    还有,轻安乐有了之后,维持一段时间,上次讲念息十六特胜里面有讲,接下来就会有定,轻安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缘住所缘,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能够摒除五欲五盖之后,接下来当然未到必定,后面解释就是未到地定。

    定 觉分,舍觉分,以后我们七觉支还会慢慢解释,我现在是解释的比较扼要一点。

    舍觉分有两种解说,一种解说比较高程度的,就是经过这样子之后达到正定能断烦恼,这个叫做舍,舍去烦恼。

    另外一个舍觉分的舍,是指你的定能够稳定平稳的叫做等持,不断的这样子稳定下来的,然后维持一定的这样的定力,这个叫等持,这个叫做 舍觉分,这样可以吗?这是比较扼要一点的解说,七觉支就是要讲止观的一个运作跟过程,是从正念到正定的一个过程。

    那里面的定觉分跟舍觉分,你可以把它放在一起,因为定是得定,舍,把定力保持一定的一种稳定度,不断的保持,这个叫舍。当然更高的解释就是舍去烦恼,断除烦恼。这个是我们呵五盖。

    所以七觉分跟不善聚,善聚是七觉支,不善聚是五盖,两个刚好是相反的,互相冲突,相反的。

    还有五分钟,怎么那么快?还有三分钟,来信任你是不要讲。

    问:所以说我们打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不断的培养这七种优良的品质,而舍弃五种伤害我们的品质,

    师父:对,摄心一境对不对?然后他摄心一境心,摄心一境,然后你能够一直简单的讲,打坐,就说你事先要摒除就是在生活上要保持正知正念,生活上去离五欲五盖,但这只是生活上的去舍离而已,还不是真正。因为你日常生活上能稍微整理,就是说调整你的作息,让你的五欲五盖相对来讲比较轻一点,你打坐下来相对要达到一心就容易,这一心就是打坐的一种品质,对不对?你能保持一心,这样了解吗?当然就可以作观,当然观就另外一种。那么在你的打坐不断的一心之后,接下来会有什么状况发生?会有轻安产生,由心轻安身轻安,记得吗?心轻安身轻安产生,然后让它慢慢稳定之后,它就会自然而然会更进一步的排除你更深的那种五欲五盖,记得吗?这个叫做除障。

    我们念息十六特胜后面,观心的地方就除障。对不对?离五欲五盖,这样不断的再去配合训练就会到未到地定,这样了解。你继续保持那就是舍。

    所以这几个都是打坐的一个要素,我们的打坐是在培养这些,从一心,就是所谓的念觉支,到作观是择法,然后心轻安、身轻安,然后定,但是你得定还不算,你得未到地定,你还要把这样的一个定的力量维持在一定的时间跟状况。

    这样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当然七觉支我后面会再讲。

    问:师父你刚说的择法觉分是在作观吗?

    师父:在作观,择法一般把它解释为观。这样了解吗?因为这个你要知道说七觉分是一种止观的应用,但是你也可以专谈止,你也可以谈止观,这样了解。未来,七觉支后面我们会说明。我们离五盖讲完之后讲四念处,四念处讲完之后讲七觉支,七觉支讲完之后讲四禅,然后讲四无色定,讲到四无色定,这个定学就差不多了。好不好?

    进的你说的有什么对

    问;师父,七觉支,为什么把择法——观放在第二个觉支?

    师父:

    因为不好意思没有,您肯定明白我意思,

    我们等一下到了七觉支的时候,我们会慢慢解说,会慢慢解说,因为它还有什么样,它还有降伏你的,比如说它说修止对不对?但是你要是太昏沉的时候,它叫你修观,它还有这样对治的一个作用。当然我们到七觉支的时候我们再来谈,因为七觉支它的运用是比较活泼一点的,所以它排是这样子排。但是经典在解释七觉支的时候,它是蛮活泼的一种解说,但是当然次第还是不离开,你不可能说会先轻安生起,它还是有它的一定的,但是前面的比如说念跟择法还有精进这些,当然就会有一定的这种活泼的训练跟安排。

    来先休息一下。我们再回来。59:26

    《阿含经》说

    2、五盖食与不食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盖、七觉分, 有食(āhāra/食物) 、无食,我今当说。谛 听,善思,当为汝说。譬如身依食而立, 非不食。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
    • 贪欲盖以何为食?谓触相(subhanimitta/净 妙相) ,于彼不正思惟,未起贪欲令起, 已起贪欲能令增广,是名欲爱盖之食。
    • “何等为瞋恚盖食?谓障碍相,于彼不正 思惟,未起瞋恚盖令起,已起瞋恚盖能令 增广,是名瞋恚盖食。(下页)

    五盖的食与不食。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盖、七觉分,】

    【 有食(āhāra/食物) 、无食,我今当说。谛 听,善思,当为汝说。譬如身依食而立, 非不食。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

    他很多时候把五盖跟七觉支放在一起,七觉支是禅修的一个善的质素,我们要去培养,但是五盖刚好是障碍打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叫做障碍、定障。

    它放在一起,他说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盖、七觉分,有食(āhāra/食物) 、无食,】

    但这里的有食比较好解释一一下,你看我们前面,食:sāmisa 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质的、肉体的。有味道的,有食物的,也有食物的意思,但它还有物质的、肉体的。

    后面的这个“食”叫做什么?āhāra,它就是指食物或是营养的补充,就是指食物。

    你说五盖的食物,七觉分的食物,你看它怎么解说?

    他说【有食(āhāra/食物) 、无食,我今当说。谛 听,善思,当为汝说。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

    什么意思?这个身体要活下去就要靠食物来滋养,而不是说没有食物你可以活下去,它变成是一种比喻,身体要有食物。

    因此五盖也是要有他的食物,他的食物讲的好像,他是比喻了,就是说有真章五盖持续下去的因缘,所以【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所以五盖也要于食而立

    五盖第一个贪欲盖,贪欲就是五欲,他说

    【贪欲盖以何为食?谓触相(subhanimitta/净 妙相) ,】

    贪欲盖以何为食?谓触相, 触相叫做subhanimitta,你说触相到底是什么?subhanimitta是有净妙相的意思,但是它净妙相为什么又叫触相呢?记得,他是讲五欲,那也就是说

    【于彼不正思惟,未起贪欲令起, 已起贪欲能令增广,是名欲爱盖之食。】

    所以它的触相、净妙相是指什么?除了触食以外,其实它讲的就是什么?这个触是指净妙相,不一定是触,它其实触是五根对五境,这样了解吗?

    净妙相就是指五境——色身香味触,这个对于我们的欲望,它是净妙相,所以这里的净妙相不是说善法看到佛陀的放光什么这种净妙,这样了解吗?这种是你欲望的净妙相。这样可以了解,所以它翻成净妙相。所以这种色身香味触的五境,对五欲 我们的欲望是很容易引起来的,因为我们的欲望会把它当成是净妙的,好的,所以会去追求的,会去贪染的,为什么它叫做触相?

    因为根对境,要了解,所以五根对五境,它又叫做五触,当然身叫触,但是五跟对五境它叫对,又叫做触。

    这样了解吗?来竞争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问:弟子刚才说的是触食,不是之前说凡夫有四识而立,其中有一个就是触食,实际上就是这种可意的顺境吗?

    师父:你是讲触食,不是讲触识,接近这样子了,五根对五境好的这种接触,这样了解。好这样子来。

    师父我地址有点问题,

    问:七觉支是不是三十七道品里边?

    师父:七觉支就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觉支。

    问:为什么跟这个混在一起?

    师父:因为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觉支,它是从哪里到哪里的?它是在谈正念到到正定生起的过程,这样了解吗?三十七道品其实它是八正道的细部解说,从正念到正定的生起过程。你看八正道就讲正念、正定了,但问题是我怎么样才能从正念达到正定?正念到正定中间我要怎么操作?就是七觉支的操作。这样了解吗?正念到正定的过程里面最大的障碍,你的念没办法一心,这是一个障碍。

    另外还有两个最大的障碍就是五欲五盖,这样了解吗?你要是能够一心,然后又能去五欲五盖,这个就是正定就产生了,这样了解吗?所以他才会特别把欲盖还有七觉支放在一起。因为从正念到正定的过程,它最大的障碍就是说,第一个,你没办法摄心摄心集中。第二个,你的五欲五盖太强,那定产生不起来。这样了解吗?所以才会特别把欲跟盖还有七觉支摆在一起谈,这样可以吗?

    所以他说第一个就是五欲的净妙相,于彼不正思维,所以师父讲过好几次了,前面的经典也说,事实上色身香味处它本来是中性的,我们根缘到它的时候内心会怎么样?

    于彼不正思惟,未起贪欲令起, 已起贪欲能令增广,是名欲爱盖之食

    所以你们会看到现存的南传的法师们,为什么出去的时候,这个当然不是只有他们这样做,事实上应该出家人应该都要这样做了。出去托钵的时候不会东张西望,不会东摸西摸,不会东看西看,就是因为不要让根对太多的五欲之境,这些容易引起你的心乐,这样各位清楚吗?为什么说要保持正知正念。为什么根对境的时候要去克制它?就是五欲的净妙相是第一步粗重的烦恼,容易引起来的这种欲望。

    所以为什么说出去的时候你不要东张西望,然后眼观鼻、鼻观心,然后看眼前三米之处,然后旁边稍微注意一下有没有危险,你不能闭着眼睛走,有没有危险,但是你不能东摸西摸东看西看东张西望的,那边有人在演戏,那边有人在唱歌,那边有人在卖东西。它的要求是相对来讲严格的,因为它就是这样子要求的,所以如果你东张西望,你就给什么食,你就给欲盖食。

    你要喜欢东张西望,东张到处去看,摸东张西望看,听好听的,吃这个好吃的,你就给欲盖食,你去滋长它了,增长它了。再来,

    【“何等为瞋恚盖食?谓障碍相,于彼不正 思惟,未起瞋恚盖令起,已起瞋恚盖能令 增广,是名瞋恚盖食。】

    你看好你说师父,那是不是把眼睛闭起来?也不是,而是说第一个,不要东张西望,第二个训练正思维,不要对它起不正思维。我们不是不要看东西,第一个,不要东张西望乱看。第二个,看到东西六根对六境要训练正思维。所以你看到这里讲说不正思维,你说那是我去训练正思维就好了,我可以东张西望了。这样怎么样?这等于,举一个例子了,你功夫还没练对不对?功夫还没练然后把你放到武林中去,然后让你去跟高手对决,那你食得非常快,是不是这样子?

    你刚开始训练,因为你的正思维还没培养起来,所以这时候境单纯,然后内心不断的听经闻法训练正思维,所以要双管齐下,不能专在理论上谈,因为现实就是要避免这些太多的接触。对吗?

    如果你一个不贪心的人,然后我把你放到你最喜欢的东西里面去,那不是增长你的贪欲吗?你喜欢吃,对不对?我就特意把你放到一堆美食里面去,怎么样?那不是增长你的贪欲吗?你说师父,我不是喜欢吃,但是我正思维正知正念,不要骗人,现实世间是很难克制这些的。

    所以刚开始还是要内外,内培养正思维,外尽量去杜绝这样的吸引。这样了解,当然你要是说训练到以后根基很高了,思维和观念很正确了,知见各方面,然后五欲都可以控制了,当然相对来讲没问题。这样可以吗?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你看《阿含经》好处,刚刚同学来问师父,师父说《阿含经》的好处,《阿含经》不一定去建构一套很完整的哲学系统或一套理论,但是《阿含经》很多的好处,你看它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在现实的生活经验中谈修行。

    这样怎么样?你看它说你就是不能去张东张西望,对不对?你不要就跟我说什么船来船去船过水无痕。问题是你有那种能力吗?没有,你根对境的时候就尽量避免五欲的妙相,然后内正思维,就是双管齐下嘛,所以不要站在理论上谈。

    以前有人问师父说,师父,如果你这样算什么修行?还要避免、不去看到东西,你不是把眼睛闭起来就好了?然后就谈那些很非常理论性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能够到世间去,然后在这样子繁杂的红尘里面,他修行又很好,那不是境界更高吗?这样不是更好吗?我说对了,你讲的都是理论,现实凡夫是做不到的。师父就跟他提出,一个理论跟现实差在哪里?

    就好像有一个人,他天生体能非常的可以说是像有点超人那样的力量的,所以他天生下来不用训练,他去比赛奥运,他就可以拿金牌。理论上有没有这种人?有,对不对?但现实上几乎少之又少,现实上你再有多的天分,你都要经过非常长期的很重力的去训练,负荷量要很大的去训练,然后甚至几年,你才有能够在奥运拿金牌,是吧?这就是理论跟现实。对不对?你跟我讲说,那有一个人如果他天生下来就不用人家督促,然后根基就非常高,然后在五欲红尘里面打滚,他又可以保持正念,有没有人天生下来是这样子?

    可能有吧,对不对?可能六祖慧能是吧?但问题是,这千百年来到底有多少个六祖慧能,对不对?可能佛陀当初的弟子好多都是吧,但问题人家是有根基机缘能力当做佛陀的弟子,你看大迦叶可能生下来根基就非常高的,大迦叶,听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对五欲五盖,他就非常的能够隔绝的。大迦叶家里非常有前的,但是他就一心一意想修行,所以在这个世间遍找师父,就到处去找师父,但因为大迦叶本身根机高,没有几个可以他可以看得上的,后来他遇到了佛陀,马上皈依佛陀,然后听佛听经闻法,然后马上跟着佛陀出家,然后他跟着佛陀出家。

    他跟着佛陀出家之后,他把他身上的穿得最好的这种罗纱,因为他家很有钱,他把这件衣服供养给佛陀,然后把佛陀身上那一件已经破破烂烂的跟佛陀要走,就是说他要供养佛陀。那佛陀的条件就是说,好,你供养我,我也供养你,那就是这件给他,因为大迦叶非常坚持,他说一定要这样,因为大迦叶是苦行根基的。所以就说他从年轻就到处寻找,因为他的出迦根基很高,跟佛陀一样,就是从年轻他就一直寻找世间的真理,然后想要修行解脱,后来终于听到有人说沙门瞿昙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他就跑去,然后看到佛陀他就知道说,这是我的师父,马上跟佛陀皈依出家了,然后把身上这件跟佛陀交换。这就是他对这种五欲的东西,他天生根基就高,但毕竟千百年来有多少是大迦叶这种根基的,如果我们说出世解脱的话。对不对?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还是怎么样?要训练。佛陀讲这些教法的时候,他不是针对根基特别高的人,他是对一般愿意修行出家解脱道的人,讲这种一般人必须要经过修行训练的这些条件。这样各位了解来,

    接下来【瞋恚盖食?谓障碍相,于彼不正思惟,


    有没有看到?所以第一个是净妙相,你会起贪念。瞋恚就是障碍相,不顺你的意念的,不顺你的想法的,不顺你的意思的,你想要这样子,但是是不顺的,我希望你这样子,但是你违背我的。叫你来听经,你不想来的,这个叫做障碍相。不顺我们的意的,这个叫做障碍相,于彼不正思惟,对不对?然后我们的瞋恚盖就会起来,

    未起瞋恚盖令起,已起瞋恚盖能令增广,是名瞋恚盖食。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你如果越是希望去控制你周遭的,那些越会违背你越不顺,所以我们的心情就越不好,我们心情越不好诸事就越不顺,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对这些障碍相我们一定要起正思维,一定要起正思维。对障碍相,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对于障碍相我们第一个反应都是什么?不正思维,这是我们凡夫正常的反应,我们对障碍相都是起不正思维,对五欲的净妙相,第一个都是起贪染,这是凡夫烦恼,正常。但是修行人修行人,不要求你怎么样,不要求你马上能够,但至少你要能够觉察到,然后至少觉察到之后能够从不正思维换成正思维,这就是学佛跟不学佛、修行跟不修行的差别。

    所以不学佛、没修行的,五欲相,他第一个起贪染,贪染之后他也没察觉,然后就一直随逐;障碍相他起嗔恨,起嗔恨他也没有察觉,然后就一直随着他去。这样了解。

    那么修行人我们学佛的第一个要记住就是说,取顺境的净妙相,你起了贪染,你不一定马上能察觉,但是你可以后知后觉,不可以不知不觉。你后知后觉,你要把它转为正思维,对不对?你有了障碍相出现,你起了嗔心,你或许没办法马上察觉,但是你也可以后知后觉,至少你要察觉到。然后把这样的不正思维转成正思维,这个就是修行人跟没修行人,学佛跟没学佛的一个朝向的目标。朝向的目标,可以吗?再来看。

    掉悔盖

    • “何等为睡眠盖食? 有五法。何等为五? 微弱、不乐、欠呿、多食、懈怠,于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盖令起,已起睡眠盖能令增广,是名睡眠盖食。
    • “何等为掉悔盖食? 有四法。何等为四?谓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广,是名掉悔盖食。
    • “何等为疑盖食? 有三世。何等为三? 谓过去世、 未来世、现在世。于过去世犹豫、未来世犹豫、现在世犹豫,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盖令起,已起疑盖能令增广,是名疑盖食。......(下页)

    睡眠盖,为什么会有睡眠盖?

    【何等为睡眠盖食?有五法。何等为五?微弱、 不乐、欠呿、多食、懈怠,于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盖令起,已起睡眠盖能令增广,是名睡眠盖食。】

    微弱就是身体很累,这样了解?不乐,内心怎么样?不兴奋或是内心微弱,这个欠呿是什么意思?这个是张开嘴巴打哈欠,可能您可能氧气不足了。欠呿是打哈欠,不断的打哈欠。然后多食,怎么样?吃太多吃太饱,没错吧?古代佛陀就告诉我们,吃太多吃太饱容易昏沉睡觉了。现在的研究说吃太吃多吃太饱,血液跑到胃里面去,当然脑袋就比较昏沉,这个叫做吃太多。欠呿就是打欠,所以有可能是身体弱或是心力弱,心力弱,比如说了你今天工作很繁忙,对不对?你可能不是身体弱,身体很累,你可能心很累,所以心内有可能造成怎么样?想睡觉,提不起精神来,这个就是身体弱。你今天爬了整天山运动了一整天下来,身体累的提不起进来,也有可能想睡觉。身体,心理,还有打哈欠可能缺氧,然后再来就是什么?吃太多。

    另外最后一个天生懒散,就是什么?懈怠,懈怠他可能就是你也不一定身体有问题,你也不会今天工作很忙,你也不一定吃太多,反正就天生懒散。有些人就是喜欢懈怠,反正只要没有人叫没人逼,那我就不会去做,没事就睡觉,有没有这样子?你就是?不会,说不定你是因为工作太累,不是因为你的杂事太多,所以你可能身体弱,内心不乐,应该不是这个了,对不对?师父替你解说。

    这样的话【于彼不正思惟,未起 睡眠盖令起,已起睡眠盖能令增广,是名睡眠盖食。就是

    增加你的睡眠的因缘跟条件,当然了,欠呿还是什么?这个懈怠,有可能会昨天睡眠不足,昨天睡眠不足都有可能造成身体弱,心力弱或是缺氧,懈怠可能是长期以来都是这样子。再来。

    【“何等为掉悔盖食?有四法。】

    掉举就是胡思乱想,悔,就是专对于过去的懊悔。

    【何等为四?谓亲属 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自忆念、他 人令忆念而生觉,】


    这个“觉”意思就是在你在想什么。想亲属、想种种人,想天或者是说本所经娱乐觉,怎么样?想各种娱乐,还有这一些种种,不管是你自己忆念起来的,或是他人提醒你的,

    【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 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广,是名掉悔盖食。

    这四件都是会造成你的掉悔,对于你的亲属,对于人种,还有对于这种天觉,还是本所经娱乐觉,各式各样的娱乐,或是各式各样的杂事,都有可能造成你的胡思乱想。这种胡思乱想有可能是自己就回忆起来的,有可能是别人跟你提醒的,什么别人跟你提醒的?比如说刚刚有人跟你聊天的时候,跟你聊到过去的某一些事情,或是跟你讲的某一些事情,让你去回忆起来,让你去思考它。

    你刚要打坐的时候,刚好有一个人打电话来说,你明天那个工作做了没有?弄好了没有?你想说,我那个工作还要做些什么?你电话放下来开始打坐,你开始在胡思乱想,开始是在想,你明天工作要做什么。

    将了解吗?

    种种的,反正一切会让你胡思乱想,想过去、现在、未来,针对过去的懊悔,这个叫做什么?对于过去的懊悔叫做悔;掉,就是乱想一切,这个叫做掉悔。

    这样可以吗?

    就是万缘放下的相反了,但是万缘放下是有困难的,因为这些人可能会提起你这些缘,过去现在未来。天觉,你可能胡思乱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天,这个不是你的境界范围,这样了解吗?

    来最后,疑盖,

    何等为疑盖食?有三世。何等为三?谓过去世、 未来世、现在世。于过去世犹豫、未来世犹豫、 现在世犹豫,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盖令起, 已起疑盖能令增广,是名疑盖食。】......(下页)

    疑盖,基本上是对三宝四谛的怀疑。这里特别讲的是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怀疑,到底我过去是什么?我现在又怎么样,有没有未来?甚至经典上会解说,对于三世轮回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会起疑惑,或许说你可能认可有三次,但是你会去胡思乱想说,我过去是谁,现在又是怎么样,未来我可能会怎么样?就是这种胡思乱想乱怀疑,这些全部都叫做疑盖。这样了解吗?经典上把它统而为,对三宝四谛的不信怀疑,还有对因果对三世。这样清楚吗?

    这个叫做五盖的“食”与五盖的“不食”,还有七觉支,他下面也会讲到七觉支的,但是我们七觉支不讲,因为后面讲七觉支的时候会讲。

    来进来你说有什么问题,对师父

    问:睡眠盖那个地方,刚才弟子查了一下字典,那个欠呿的“呿”,有一个意思是卧息,就是躺着休息,所以可能是缺乏睡眠的意思。

    师父:缺乏睡眠的意思是吗?我看一下。这个欠缺就是怎么样?缺乏睡眠,缺乏睡眠,这样了解,但是我那天查的时候,这个呿”它有嘴巴张口的意思,有两个不同意思,其实两个是合理的啦,因为你缺乏睡眠会怎么样?打哈欠。缺乏睡眠应该是合理的,师父刚才讲说,你有可能昨天睡不好。这样了解这样子大概可以吗?再来

    • “何等为贪欲盖不食?谓不净观,于彼思惟, 未起贪欲盖不起,已起贪欲盖令断,是名贪欲 盖不食。
    • “何等为瞋恚盖不食?彼慈心思惟,未生瞋恚 盖不起,已生瞋恚盖令灭,是名瞋恚盖不食。
    • “何等为睡眠盖不食?彼明照思惟,未生睡眠 盖不起,已生睡眠盖令灭,是名睡眠盖不食。
    • “何等为掉悔盖不食?彼寂止思惟,未生掉悔 盖不起,已生掉悔盖令灭,是名掉悔盖不食。
    • “何等为疑盖不食?彼缘起法思惟,未生疑盖 不起,已生疑盖令灭,是名疑盖不食。譬如身 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 依食而立。(杂715)


    何等为贪欲盖的不食,刚才是讲五盖的食,现在是讲五盖的非食,贪欲盖不食,这里就可以告诉我们说你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去避免掉,尽量的降低这五盖。

    【“何等为贪欲盖不食?谓不净观,于彼思惟, 未起贪欲盖不起,已起贪欲盖令断,是名贪欲盖不食。】

    所以叫做不净观,不净观当然你可以把它想象就是做这种禅修的不净观,但是你也可以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听经闻法,而对五欲怎么样?慢慢的比较没有那么强烈,然后去思维五欲的不净相,所谓的五欲的不净相不只是说他像什么脓、烂、胀,不一定完全是这样,可以是五欲的障碍,还有它对你的伤害,还有它到底有什么可以让你留恋的,你可以从经教上面去理解,对不对?

    当然,你直接修不净观,不过问题现在来讲,不净观不容易修。

    所以就是说,这个对欲盖产生不净,意思就是说你可以去思维它到底有什么好?然后你去贪恋它会有什么障碍,会有什么对你会什么障碍,会有什么破坏。

    其实我们持戒不好吃,其实很多都是物质欲望,有人会犯罪什么,其实很多都是物质欲望产生的,我不是说全部,我是很多。抢劫财物,当然是物质欲望,对不对?吃饭吃一吃不付账,当然是物质欲望,抢银行那当然是物质欲望。

    所以这个东西就是说你,要去思维物质欲望的障碍,还有它的反面、负面的不好的地方到底是哪里?这些慢慢可以让你在物质上不起那么多的贪念。

    【“何等为瞋恚盖不食?彼慈心思惟,未生瞋恚 盖不起,已生瞋恚盖令灭,是名瞋恚盖不食。】

    慈心思维,这样了解吗?

    多训练你的慈悲心,多长扬我们的慈悲心,那么对我们的嗔恨心,对我们的负面的这种境,就容易去调整。你看刚才有就是说对障碍相,我们如果不正思维就会起嗔恨心,如果我们对障碍相能够正思维,不管是从缘起法来思维,还是从慈心上来增长,你就比较不容易起障碍,起那种嗔恨心,这些慈心思维,这个慈心哪里培养?怎么培养?先从自己开始,先从自己开始。

    但是先从自己开始,要有正确的佛法教法的观念,这样了解吗?你不能先从自己开始,把自己养得肥肥壮壮的,是不是?先从自己享受到的法乐,还有自己的这种法的乐,还有这种感受到别人的恩德的这一种乐,这样了解吗?不断的去酝酿,然后把它推及到别人,你平时可以这样子训练。当然这些都根本归咎还是要在听经闻法上确认这样的事情。

    上次师父在讲无四无量心的慈悲心的时候,你们谁有记得?之前我有讲到一件事情说,事实上这个慈悲观,师父那时候描述了一堆,但是你们不知道能不能抓住,就是说,你对于佛法产生一定的认知,然后得到这个法喜的乐,这样你要了解吗?这种乐你会对于周遭的人产生一种感恩的忆念,这样可以,你就是要依这种感恩的忆念缘住他,不断的去忆念他,然后让他增长。这样可以吗?你如果时时能够产生这种乐,自己感受到这种乐,然后希望大家都能有这样子的快乐,你对他人就会慢产生这种慈悲,这种慈悲不舍,不希望人家受到痛苦这样的一个念头,或是这种一种概念,缘住它慢慢让它增长,这是第一步。

    所以有些修慈心观的,他会写一些、记下来,从经典上找一些偈诵下来,比如说,愿我不离佛法或是愿我对众生不起嗔恨,然后愿怎么样怎么样,就会写这些记下来,然后每天去忆念它。其实大乘佛教里面最多的就是这一类的东西。

    问:弟子有一点好奇,因为慈悲是两个经常一起提的概念,这块就是整个佛教里面,包括慈心禅、慈心观,比较多的在讲慈心,相反他没有讲到悲心,比如这块对嗔慧盖,其实悲心也一样可以呢?

    师父: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们是用慈心把它笼统,其实应该也是慈悲合在一起的,只是它可以分开修,但是真正在运用的时候,它是合在一起的。不过话说回来,慈悲是一体两面的,但是大乘佛教更重于悲心,所以叫做什么?大悲了,因为慈跟悲一体两面,但是慈心重在于与乐,悲心更重在于拔苦。为什么大乘佛教更重在拔苦?因为我们要了解,三乘共法的四圣谛,第一个是苦,所以你要拔自己的苦,不但要拔自己的苦,更要广集众生拔他人的苦。所以在大乘佛教里面,他又把悲放在第一位,慈悲慈悲放在第一位,但是他很多时候是讲慈悲心,但另外一种他又是以大悲为上首,所以一体两面,看他重心在放在哪里。

    这样各位了解吗?

    然后这种慈心思维,你说只有慈心吗?没有悲心吗?因为这个时候就是慈悲是一体的,统合来说的了,这样了解吗?你要是训练这种对于自己的快乐,然后也希望众生能够快乐,你不断的去训练,然后要能够体谅众生,包容众生,然后感恩众生的这种心,这种心境自己有,然后慢慢去培养,对周遭你不大容易会都对周遭的人产生嗔恨。

    所以有些人说第一步感恩,确实是好用,感恩,但问题是你要先明白我为什么要感恩,不然你会觉得说,我做的比你多,我对你比你对我好,我为什么要感恩你,对不对?

    我付出那么多,我为什么要感恩你?这就是你要对佛法有真实的了解,才知道说为什么,我们因缘是这个样子。这样了解吗?把这种感恩的心情或这种喜悦的心情这种概念要抓住,然后慢慢去培养他,慢慢去培养他。

    你说为什么之前师父说修慈心观的,他会做一些偈颂呢?其实他只是在提醒你,想办法把这一份概念把它抓住了,但是如果你对佛法不认识、不了解,你根本不觉得我有什么需要感恩的,或你根本没有这种喜悦的心情产生,你只练这些。

    短短一分钟。我们来看一下,嗔恚盖讲过了,睡眠盖就是光明想,掉举盖【“何等为掉悔盖不食?彼寂止思惟,】

    寂止思惟,就是一产生掉或是举,它对应的对治方法就是发现之后怎么样?马上回到所缘,这是对治它的唯一的方法,发现之后马上拉回所缘。所以它叫做彼寂止思惟,意思就是说熄灭他那种不正思维,回到你的所缘上来。

    “何等为疑盖不食?彼缘起法思惟,

    正确认识缘起法,就不会对三宝四谛产生太多的怀疑,对三世对因果产生太多的怀疑,你对教法要有一定的认识,才不会产生疑盖。当然你要不断的长期听经闻法。

    未生疑盖 不起,已生疑盖令灭,是名疑盖不食。譬如身 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 依食而立。

    这个后面是讲七觉支的,前面是讲五盖,七觉支我们等讲七觉支的时候再来谈,时间到了。很高兴,今天谈到这样子,同学们也都提出问题了,或者是提出心得参与,其实这就是学《阿含经》的好处,因为《阿含经》它不一定是一套很完整的哲学理论,但是他对于现实的修行经验提出了很好的一个指导。

    我们来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