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講要 第六十八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阿含經講要 第六十七講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阿含經講要 第六十九講

來我們繼續來看《阿含經》,來看我們的《阿含經》。

上個禮拜提到這一經,上個禮拜都到中阿含42經,他就想說持戒,然後內心不悔,內心歡喜,然後就可以修定,然後修定就有修止,然後達到了心輕安,進而到身輕安,然後就有定。

這個過程以前是講過,九住心的過程,然後一直到未到地定,當然你要未到地定,你也可以做欣上厭下的六行觀,而入初禪、二禪、三禪。

但是這個不是佛教要的目的,佛教要目的是你有了定之後,依定起觀,至少慧再有聞思慧。那麼依定起觀,就會見如實——厭——無欲,如果證悟了四聖諦了,定中見實相,那你就可以斷煩惱,得初果,斷三解得初果,這個叫做解脫。因為你是從這樣走過來的,然後你解脫了,你很清楚知道你是解脫了,這個叫做解脫知見,這個叫做五分法身,這個是上禮拜講的。

那麼今天我們再來講第五:戒喻

5 、戒喻

1)  戒色

•    何謂比丘顏色增益?於是比丘戒律具足,成就威  儀,見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學諸戒,周滿備悉, 是為比丘顏色增益。(長6)

那麼在《阿含經》裏面他對於戒非常重視,當然他又用一些比喻來說戒的功德。

何謂比丘顏色增益?於是比丘戒律具足,成就威儀,見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學諸戒,周滿備悉, 是為比丘顏色增益。

一般來講我們一個人外表要長得莊嚴,長得白白胖胖、肥肥嫩嫩的。你要找到莊嚴有兩個,就是我們一般講長得漂亮或長得帥,一般的世俗,這樣了解了。有兩個方法,當然我說大方向,有些細節上可以慢慢談,以前有一個方法,以前就是說你長得好不好看,長得漂亮還是長得英俊,我們就說天生的對不對?天生下來,再來就是說,你後天調養的好不好,是不是?如果你後天是什麼樣營養不良,然後從小就吃也沒吃好,穿也沒穿好,可能你的臉色就每天蒼白黃蠟,又生病,很難說長得好看或者長得莊嚴。

那麼現在就是說,你除了天生基因傳承的,長得好看或長得漂亮以外,現在的科學比較發達,你還可以做什麼?你可以去整容,對不對?你可以去整容,整容起來看好不好看,漂不漂亮,整容以外,當然就是說你要睡眠具足,然後營養充沛,吃得飽、穿得好,都會長得白白嫩嫩的,是不是?

這個叫做顏色具足,顏色增益具足,這樣了解嗎?但是修行人,你看,何謂比丘顏色增益?佛陀講什麼?你要是一個修行的話,他的觀點不是用世俗的來看你好不好看,這樣了解嗎?你一個人修行人或出家人修行人,你要莊不莊嚴,不是說你外表長得好不好看,而是要你怎麼樣?顏色怎麼增益?

於是比丘戒律具足,成就威儀,見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學諸戒,周滿備悉, 是為比丘顏色增益(具足)。

也就是說你要持戒持的好,你的行為是好的,你的威儀是好的,不是每天滴滴嗒嗒,然後小細節都不注意,然後動作粗俗。你要是一個出家人動作粗俗,然後不持戒律,用世俗的眼光,你長得再好看,長得再清淨,長得再莊嚴,再英俊,其實都沒有用,因為一般人對出家人所看的,不是看你這個人的長相怎麼樣。那你說有沒有一般世俗人,對出家人也是看他的長相長得好不好不好看?有,但是那是很世俗的。

你如果只是看這樣的話,你學不到東西的。佛陀要出家人長的長相莊嚴是怎麼樣?不是你長的莊不莊嚴,是你能不能持戒具足,你能不能成就威儀,你能不能說見小罪而生大畏怖,你能不能很多應該學的都要學,你唯有這樣子的莊嚴威儀之下,這才是對出家人要求的好看不好看,莊嚴不莊嚴。

這個叫做顏色具足,這樣的叫做戒色,戒色不是色戒, 就是持戒的外表可以看得出來,所以會很比較不是說非常嚴肅,每天板着一個臉,不是的,就算是他不是非常嚴肅,每天板着一個臉,你看到對他都會生起恭敬心,這樣可以嗎?好,這個這個叫做戒色,再來戒香

2) 戒香

•    有三種香,順風而熏,不能逆風,何等為三?謂: 根香、莖香、華香。或復有香,順風熏,亦逆風  熏,亦順風、逆風熏耶?」 …非根、莖、華香,能逆風而熏,唯有善士女,持戒清淨香,逆順滿 諸方,無不普聞知。 (雜1073)

你看顏色這個叫做持戒,表面上的顏色還有香,這個都是比喻,你看香,有三種香,順風而熏不能逆風。這是經上比喻, 有三種香,順風而熏,不能逆風,何等為三?謂: 根香、莖香、華香。

你看,都知道說,你一般的香,植物產生出來的香,會從三個地方,根,會有香味,葉會有香味,還有花會有香味,對不對?但是這種香味只有能順風。逆風,它的香味傳不到你的鼻子,只有順風,它味道才會飄過來,傳到你的鼻子,然後你聞到你才會覺得香。所以他說有三種香只能順風熏,不能逆風,植物的根花只有這三種,這三種香味,任何世間上的香味,它只能順風而行,不能逆風。

但是它說 或復有香,順風熏,亦逆風  熏,亦順風、逆風熏耶?」 有這種香嗎?對不對?佛陀就告訴了,有沒有這種?佛陀說有,哪一種?…非根、莖、華香,能逆風而熏,唯有善士女,持戒清淨香,逆順滿 諸方,無不普聞知。

你看到這是一個故事,他為什麼特別講善士女,這是一個故事,因為你看,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當然現代連男眾都噴香水。對不對?古代以前大部分都是女眾會噴香水,但是現在男女都噴香水,對不對?就是說比例上來講的話,女眾噴香水的比例當然比男的更多了。

那麼在古代,當然女眾用花粉,然後香水各方面都會,那麼佛陀就跟這些善士女說,你們身上會有香味對不對?這些香味要麼從植物提煉的,要麼從動物提煉的對不對?香味只是表面上的,而且它只能順風。他告訴這些女眾,你要真正的香,是要有功德香,公德香就能順風逆風,什麼功德香,那就是持戒香,所以這裏就佛陀告訴大家說,你看持持戒清淨香,逆順滿 諸方,無不普聞知。就是說叫你持戒持的好以外,它當然的範圍包括你的行住坐臥,還有你的好,你的道德,你看持戒持的好就是你的道德規範,你的道德觀念。

所以你看到,男女眾都一樣,但是它現在是這一經,是因為有善士女,佛陀在鼓勵她們,有很多女眾,她噴香水是希望吸引大家,或是希望讓大家覺得香,但問題是如果你的行為不當,舉止不當,對不對?不持戒,那麼我們名聲怎麼樣?名聲敗壞,惡名傳十方,你撲再多的粉、打再多的香,其實都沒有什麼太大意義。

這樣了解嗎?

當然了,你剛開始碰面,這個人長得莊嚴,不管你這種男眾女眾,長的莊嚴的話又味道很香,有時候會有引起人家的一種五欲,但是相處久了,人家就覺得你這個人表面上長得不錯,但是其實內心很可怕,久而久之後人家不願意跟你在一起,就是名聲敗壞,惡名傳十方。但是佛陀說如果你能持戒的話,那就是戒香逆順滿諸方。所以你表面上弄得清淨一點,在家人偶爾噴點香水,不要太厲害,不要噴的太多,但是更重要就是你的德行,你內在的德,這才是根本的重要,這樣大概了解嗎?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嗎?可以好好來再來,

這個都是比喻,持戒的比喻,佛陀一直鼓勵我們,佛陀鼓勵我們持戒。

3) 份量重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何物重於地?這個都是天上天道眾生的,在阿含經裏面,偶爾或是有時候,雜阿含經比較少,慢慢到了中阿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跟諸天、天龍八部、鬼神的這樣子的故事就多了,但是雜阿含經裏面相對少。但是有一些,尤其常常會有天道的天子,他的天子不是古代皇帝天子,他的天子其實就是天道眾生,他天道眾生下來有時候會跟佛交談,那麼佛會教導他們說,你應該怎麼樣怎麼樣。所以時,彼天子說偈問佛:「何物重於地?何物高 於空?何物疾於風?何物多於草?」


他就用偈頌問佛陀:「何物重於地?何物高 於空?何物疾於風?何物多於草?」這個是不是有點像古代,然後你要出去或是你要進來,我做一個偈頌,你要能回答我就給你進來,有沒有這樣子?打一個啞謎給你猜得到,你就可以進來,對不對?

他說偈頌,世尊也說偈頌,爾時,世 尊說偈答言: 「戒德重於地,慢高於虛空, 憶念疾於風,思想多於草。他說什麼高?何物高於空,慢高於虛空,就是傲慢高於虛空。然後何物疾於風?憶念疾於風,有沒有看到。你心裏想什麼,你的憶念馬上就到那邊了。你現在在這裏,你可以想溫哥華的東西,對不對?你可以想大陸的東西,或想台灣,一想,意念就到了,所以意念比風還快,還有什麼東西多餘草?思想多於草。

也是你的胡思亂想,你的妄念,你的胡思亂想是比什麼東西都多了。你們現在在聽經聞法,有些已經可能專心的,但是有一些什麼兩個小時下來,不知道想了多少東西,有時候還專心聽,有時候心已經跑掉了,這個叫做什麼?思想多於草,。

所以叫做「何物重於地?何物高 於空?何物疾於風?何物多於草?」

爾時,世 尊說偈答言: 「戒德重於地,慢高於虛空, 憶念疾於風,思想多於草。」

所以它這個是比喻。所以它就叫做持戒,它是很重的,地是最重,它可以承載一切物,你持戒的戒德的分量,它就用大地來比喻他的戒德是很重的,這個叫做一種比喻,這個叫做分量重。

再來持戒是寶物

4) 寶物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戒:『所謂戒者,息諸惡故。 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纓絡身,現眾好故。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克,諸道品法皆 由戒成』」。

他把戒比喻成什麼?寶物,他把這個比喻成寶物,因為你看,剛剛說噴香水,對不對?那麼這比這些香水更香。在印度古代,最喜歡用黃金瓔珞瑪瑙珍珠,對不對?來莊嚴。這邊掛一個特別大,這邊掛一個,上面掛一個,你有沒有看過印度的電影?你看過印度電影,印度電影那個女眾出來特別喜歡掛,全身掛到滿滿的,全身掛到滿滿就可以掛可以掛的,到處都是這樣裝飾,都是寶物。

但是佛陀告訴你說,如果是一個出家人,一個修行人,他要用什麼來莊嚴身?他把戒比如說寶物,用持戒來莊嚴他的身,就像是什麼?戒瓔珞身。有沒有看到?所謂戒者,息諸惡故。 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纓絡身,就像我們的寶物一樣,可以裝飾我們的身體。然後現眾好故,然後讓大家都知道你是很莊嚴,但是這種莊嚴不是長得好看,是因為你持戒,所以持戒莊嚴,然後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克。所謂便克的意思就是說你的希望都能達到滿足你的願望,然後這個叫做吉祥瓶。你知道,佛教裏面有很多寶物,比喻都是達到所願皆滿,那麼其中有兩樣是常常我們比較看到,一個叫做摩尼 寶珠,一個叫摩尼 寶珠,一個叫吉祥瓶品,一個是摩尼 寶珠,一個是吉祥瓶

摩尼寶珠對不對?有時候佛陀坐着,我們都放一個摩尼 寶珠在上面,那麼根據佛教或印度的傳說,你只要有摩尼 寶珠,你許願發願他都可以成就你的願力願望。另外一個叫做吉祥瓶,你發願它也可以達到你的願望,這個叫做吉祥瓶

在你們的認知當中,誰拿吉祥瓶?在你們的佛教的信仰跟你們認知當中,誰拿的吉祥瓶?是地藏菩薩還是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拿什麼?地藏菩薩不是,地藏菩薩拿一個錫杖。因為地藏菩薩在中國是以什麼?一個出家的,韓國王子,出家眾,所以他帶了一個什麼帽?毗盧帽對不對?很多人是把地藏菩薩跟玄奘大師搞不清楚。我上次看到不知道有一個影片,他到寺院去,他看到地藏菩薩,他說他說是三藏法師,因為你們看電影裏面,玄奘大師他去他取經的時候是帶着我 毗盧帽,然後拿一根錫杖,那個是一個出家人的象徵對不對?

西遊記裏面是不是這樣子,是吧?

所以他到寺院看到的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一般也是怎麼樣?帶一個毗盧帽拿一個錫杖,他說那個是玄奘大師。不然就把地藏菩薩當成玄奘大師,不然就把玄奘大師當成地藏菩薩,對不對?你說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兩個都是出家像,地藏菩薩在中國,他也是依出家相的形象傳承下來,一般出家像,古代在雕的時候就雕一個毗盧帽,拿一個錫杖,這個是出家的象徵。這樣了解,所以當然那玄奘大師當然是出家人就不用講了,這樣了解好。

觀世音菩薩拿一個什麼?吉祥瓶,所以觀世音菩薩叫做什麼?所願皆滿,普門品裏面說,怎麼樣?普門品裏面說什麼,如果你有什麼困難,你祈求觀世音菩薩,然後觀世音菩薩是千手千眼,對不對?會聽到你的內心的聲音,然後去幫助你,現各種身,適合的身來幫助你,這個就是什麼?吉祥瓶的一種表徵。這樣了解,所以他拿吉祥瓶了,這樣你們知道嗎?他拿吉祥瓶,然後用吉祥水灑一下,這表示什麼?這表示什麼?願望接滿了,所以他叫吉祥瓶所願皆滿,所怨皆克。這裏再強調什麼?

一般來講的話,這是其實強調說,我們持戒的功德,我們持戒的福報,持戒的功德跟持戒的福報很大。所以如果你要福報要大的話,第一個你要持戒,第二個你要布施。持戒、布施,真的是所願皆滿。當然不是馬上,不是我要一台車,馬上一台車跑到前面來,不是這個樣子,它有它的過程跟條件,但是如果你說持戒布施,那還是世間的,這樣了解嗎?

進一步,你要達到精神內心的調伏,你要修定。但是,這還都是世間的,你要更進一步達到出世解脫,因為你世間的那些物質願望,各種願望皆滿,好了,我告訴你,世間無常變化,你滿了又失去了,失去了又滿了,他這裏只是告訴你說,持戒的一個功德而已啊,但是他到最後都是告訴你什麼?

戒定慧三學,都是要修行的,從世俗的道德到內心精神的怎麼樣提升,一直到出世解脫煩惱,這個叫做戒定會三學,這樣可以嗎?這個叫做寶物。戒如寶物是一種比喻。

好,再來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嗎?有沒有什麼問題?好,來,沒有的話我們繼續來看水,這個故事在《佛陀的教示》裏面也有。 23:54

5) 水

•  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是愚常遊戲,不能淨黑業。 好首何 往泉,何義多水河,人作不善業,清水何所益? 淨者無垢穢,淨者常說戒,淨者清白業,常得清 淨行。 若汝不殺生,常不與不取,真諦不妄語,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一切眾生安,梵志何 還家,家泉無所淨。 梵志汝當學,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但去身體垢。」

•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淨洗以善法,何 須弊惡水。』」 梵志聞佛教,心中大歡喜,實時 禮佛足,歸命佛法眾。


只是這一個,這一個是出自中阿含 ,但是他雜阿含裏面,也有同樣的一個故事。

好,這個《阿含經》它是這樣子,有些故事,它是雜阿含裏面有,中阿含裏面有,增一阿含裏面也有。它這個故事這樣不斷的擴大擴大,這樣了解,你們如果之前有聽過師父講《阿含經》的編輯、結集還有增補的過程,你就知道最早就是雜阿含,它有些故事它會增編增編,所以這個故事是出自中阿含,但是它雜阿含裏面也有,但是雜阿含講的比較簡要,而且重點很明確。但到了中阿含,有時候講的長了,反而有時候重點不大明確,這個故事是出自中阿阿含裏面的,我來看一下它怎麼說呢?

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梵志是什麼?外道的修行人,如果是佛陀的弟子,他會說比丘或者說比丘尼,或善男子善女人,這樣了解嗎?外道的修行人,他會告訴,他會叫做梵志,梵是清淨的意思,所以梵志就是修清淨行的,印度很多外道他還是修清淨行的。

好,這樣了解,他說「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是愚常遊戲,不能淨黑業。 好首何 往泉,何義多水河,人作不善業,清水何所益?

這個故事就是說梵志,就是外道的印度的修行人來找佛陀,然後談論之後,談完了之後,他就要起身,然後他的僕人說,你該是洗澡,然後梵志要到河裏去洗澡。

那麼他就告訴佛陀說,我告訴你,你到哪一條河哪一條河,它還是一條聖河,尤其是恆河,或是恆河的分支,他說那是聖河,所以你到裏面去洗澡的時候,就可以把你的什麼惡業的塵垢,把它洗乾淨,這樣你們知道嗎?

從古代以來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當 copy那一天(聽不懂)很流行傳到印度的時候,很多印度人會跑到恆河裏面去洗澡,這也不是什麼多奇怪的事情。因為從古以來,他們就認為什麼?恆河或其他的某些河,它就是一些聖人曾經經過的地方或聖人曾經修行的地方。當然它的印度很大,它每個地方傳說恆河是聖河的故事不大一樣,這樣了解嗎?比如說,為什麼恆河是聖河?他就說古代仙人在搶一個長生不老藥,在天上,然後打來打去,不小心把長生不老藥的壺打破了,然後水長生不老的水掉下來,掉到恆河裏面去了。所以你只要在那一天,他掉下來的那一天,去河裏面洗澡,你就可以什麼一切病都治好。

所以他們有一個叫大壺結(?),上次他們的感染就是大壺結,很嚴重,其他的像這種傳說就是說,有時候他古代的聖人或先人在裏面洗,曾經洗過,在這邊洗過澡,所以這個就變成一個聖河,所以你去裏面洗澡就可以把業力給消除。

印度有這種各式各樣這種奇奇怪怪的想法,因為他們的宗教性非常的強,在這樣的一個因緣,所以他告訴佛陀說,我要去洗澡,把業力洗淨,然後問佛陀說,你要不要去?

這個就是故事的背景,那麼佛陀就跟他講說:「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是愚常遊戲,這樣了解嗎?28:21

你說若入多水河,是愚常遊戲,不能淨黑業,你不要以為愚常遊戲是在愚人在裏面玩,常遊戲遊戲,在佛教裏面又叫做戲論,戲論,了解嗎?什麼叫戲論呢?不能解脫的言論,跟解脫沒有關係的,不能達到解脫的各種理論、言論、說法,都叫做戲論。

所以他說是愚常遊戲,意思就是說是愚人的戲論,因為你不能解脫,他說能解脫;你不能去業,你不能消業,不能消惡業,他說能消惡業;那就是什麼?愚人的戲論。所以他說好首何 往泉,你如果觀念知見正確,你何必到岸邊去洗呢?何義多水河,人作不善業,清水何所益?

然後何義多水河?這個到底是什麼意義?人如果做不做善業,清水何所益?

如果做不善業的話,你再洗,你把皮膚洗破了,你把頭髮洗掉了,你把它刷到頭破血流了,你能除業嗎?不能的,知道嗎?

你會覺得說奇怪,師父,怎麼印度人會這樣?我告訴你,不止印度人,很多宗教包括中國都有。中國有沒有一些什麼地方或什麼泉水,是以前什麼仙人,然後去那邊喝一口就怎麼樣,有沒有一些地方的傳說?有嗎?你說怎麼樣?有的。

F:有的地方有聖泉、聖湖,聖山。

師父:對。然後到裏面去洗一洗、沖一衝,對不對?所以不要笑,不要以為只有印度人這樣,其實很多迷信的宗教都有這樣子的一個問題。西方宗教有沒有洗淨?撒聖水,這樣了解嗎?洗禮,這都要洗禮,把你整個扔進去洗禮,對不對?當然了,如果它是一種表徵,就要看它表徵背後的道理合不合理,這樣了解。洗禮。

F:之前看一個故事片,……聽不清

師父:是。那個就是什麼,因為這是印度外道,你現在開始要修外道了,對不對?你要把過去的業給清理掉,對不對?所以你在一個儀式的時候,他就在聖河裏面,不管是哪一條河,聖河裏面,把你用進去起來了,你表示把過去的業清洗掉,接下來怎麼樣?接下來好好修行。他就有這樣的一個表徵,這樣可以了解。好,等一下我會講一個問題,我們先把這個東西講一講,他說人不人作不善業,清水何所益?,對不對?你用水來洗,有什麼意義呢?

沒有太大意義,完全沒意義,有了。你洗澡把身體洗洗,比較健康,不要太臭,都是真的了,你要消業不可能的。

好來淨者無垢穢,淨者常說戒,他說什麼叫做清淨呢?清淨無垢穢,這個垢穢是指煩惱,淨者無垢穢,淨者常說戒,淨者清白業,也有沒有看到?他的意思就是說一個所謂的清淨就是煩惱輕一點,然後怎麼樣?持戒,因為你憶念戒,說戒就持戒,然後造善業,叫清白業,它不是無漏,它是叫你造善業,然後常得清 淨行,。

好,那麼就更進一步說,我要怎麼樣才能叫做清淨行,第一步怎麼樣?JW,第一步要怎麼樣?

JF:皈依三寶,基本五戒

師父:你要是沒開按一下就行了,按一下亮了就行,來。


講得非常好,第一部皈依三寶,基本五戒。有沒有看到他說什麼?常得清 淨行。 若汝不殺生,常不與不取,真諦不妄語, 常正念正知。

殺有沒有?然後當然殺盜妄,當然還有淫,對不對?然後出家人是不淫,在家人不邪淫。然後那么正知正念,有沒有看到?


當然也包括酒在裏面了,然後 若汝不殺生,常不與不取,真諦不妄語,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一切眾生安,梵志何 還家,家泉無所淨。

他說如果你能夠這樣子做的話,梵志如是學,一切眾生安,梵志何還家,家泉無所淨。你看他說,如果你這樣學的話,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安穩,意思就是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子的話,你能這樣做的人,他就得到安穩。然後他這裏為什麼會加了一句梵志何 還家,家泉無所淨?意思就是說你要清淨,你要清淨的話,你不需要跑出去或跑回家去洗澡的。

這個地方,你聽我說,我告訴你,你這樣做你在這裏,就可以得到清淨了。所以他講梵志何 還家,家泉無所淨,意思就是說你如果要得到真正的清淨,不是只是洗澡乾淨而已,因為梵志認為他回去或是到聖河裏面是可以洗洗,可以到業清淨的。佛陀告訴他說,你不要那麼大費周章了,那個是沒有幫助的。

你聽我說,在這裏當下,你願意你發願持戒你就可以得到清淨了,這句話是佛陀這樣跟他講的,所以叫做梵志何 還家,家泉無所淨。所以說你不需要這樣子,梵志汝當學,淨洗以善法,有沒有看到?

我現在告訴你你開始修善,學善、持戒修善,就是清淨的,所以叫做梵志修善法,就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但去身體垢,他說你要得到善業的清淨,你不用用洗,你用水洗只能洗什麼?身體的骯髒,你使不了內心的不清淨,這樣了解嗎?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淨洗以善法,何 須弊惡水。』」 梵志聞佛教,心中大歡喜,實時 禮佛足,歸命佛法眾。 他的佛法眾就是僧了,所以梵志外道的出家人,他聽了佛陀這樣子的講法之後,他當下就皈依三寶,跟着佛陀學了,也不會再去信仰什麼?聖水可以洗,這樣了解嗎?所以水有沒有看到?水,它是真實的水,從這裏你有沒有得到一些啟示?

一些啟發,佛教裏面有沒有用水?佛教裏面有沒有用水?也有,法會灑淨,用大悲水對不對?37:32

你說我要面對問題,你講講說我就跳過了,但問題是奇怪的,佛教不是也用水嗎?什麼大悲咒水,什麼灑淨,不是也有嗎?你覺得那個是怎麼樣?(JW:都是一種表象,讓我們更多的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說像佛教的大悲水,都說是與悲心相應……聽不清)

師父:很好,佛教裏面用的大悲水,道場的清淨,對不對?清淨道場對不對?它都是一種表徵,它不是說我用這種水給你灑一灑,讓你大悲水喝一喝就百病除,它不是這個意思。它是藉由這樣子一種表彰的信仰,然後來表現凸顯什麼?其實真正的清淨的水是內心的什麼?你內心的發願跟你的善業,你的善法,然後藉由這樣子讓我們願意發願去修行。

所以每次你們安佛像的時候,師父有沒有去灑淨?有。 師父去灑淨,你們很多地方很多人,你們下次安佛像請師父去灑淨,就記得,但是師父每次灑完淨,我都會跟大家開始什麼?

所以我灑完淨不是這樣就叫清淨的,是藉由這樣子讓你們皈依三寶,對不對?然後受五戒,然後以戒持來達到內心的第一步的清淨,所以它是一個接引的入門,這樣各位了解嗎?

所以你們如果說安了佛像,然後什麼你來請師父,師父有時間我一定去,因為這是一個接你們入門的第一個方便,這樣清楚嗎?

你們有上過一的師父有沒有去你家裏撒進油?5次之後有沒有去你家裏撒過去?有,你從此以後沒有持戒,三歸無戒,你本來就有此了,所以我只是打一個強心劑下去而已。這樣了解嗎?

所以這不是迷信,因為背後有一個道理,但是如果告訴你我這樣灑一灑,就一切都清淨了,這個就不是佛法本來就用意了,這樣了解,所以你要依這樣子,然後慢慢去修持戒得清淨,這個叫做戒水。

來敬敬畏,你是不是要講什麼嗯?


JW: 若汝不殺生,常不與不取, 不與是什麼意思?

師父: 常不與不取不與不取就是什麼?不予取。什麼叫不與不取?人家沒有給你的,你不要拿。什麼叫做不與不取?不與,與就是給;不給的,人家沒有給你的,你不要去拿,這個叫做不與不取,其實就是不倒了,什麼叫做盜?盜的基本一個條件就是說,人家沒有說要給你的,你不要把人家拿走,這樣了解嗎?這個叫做不與取啊,不與取是犯盜。不與不取,就是持盜戒。

對不對?好,來,有沒有什麼問題?來,沒有的話我們再來看。

好,戒的種種比喻結束了,我們再來看

第二節 種種戒

一、善不善戒:善不善行

•  物主!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  行,是謂:不善戒 。物主!此不善戒從何而生?

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 有欲、有恚、有痴,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 …

•  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業,善口、意業,是 謂:善戒。物主!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 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無欲、無 恚、無痴,當知善戒從是心生(179)


種種戒的第一個善不善戒,這裏的善不善戒等於善不善行。這樣了解嗎?他這裏的善不善戒等於善不善行。因為你們要記得,戒有幾個意義,如果你們回到前面去看,這有兩個最根本的意義,F,你記得嗎?一個是善性,一個是善習。

還有來麥克風給他一些。

F:這個戒,一個是善性善習,一個是防非止惡功能。

師父:對沒錯不錯,(戒法)善性善習叫(śīla)。(戒體)防非指惡或是防止過錯,就叫(Saṃvara),(Saṃvara)等護/律儀常常翻翻成什麼?等護/律儀學不夠精,你要學學好一點,不要學一般的,(Saṃvara)是什麼?

等whoo等huo來去寫一些,這個劍堂還是蠻用功的,他竟然會知道他寫的是簡體字,你這兩個字都是簡體字嗎?

你這兩個字都是簡體字嗎?兩個字都簡體字等,也是簡體字等。怎麼跟繁體字一樣?

對不錯,好不錯,大家等一下再去一下。

你們講等候可能你們不是很清楚的,但是事實上如果用另外一個字裏面就清楚了,叫做利利與利利益利益,這樣了解嗎?知道嗎?利率利益會寫嗎?拿來再去寫一下。年輕人多跑一些是有好處,這裏面應該是他最年輕。

你應該年紀比他大,不知道你看起來挺年輕的,30看起來不到30的樣子。


對。律儀有沒有看到律儀,所以戒,我們講戒的時候,它有兩個字,常常是指(śīla)你就不用寫了,我前面有 ,然後一個叫做(Saṃvara),等護/律儀。兩個字一個目的,但是兩個字的意義不大一樣。兩個字,第一個字(śīla),它是善性善習對不對?第二個字叫做防非止惡,就是說保護或是禁止。

好,我等一下會講,這樣了解嗎?

所以就叫做什麼?叫做戒,那麼這個地方你看:禁止保護,這個地方就有點向於善不善行,因為他會阻止你,有些不該做的他會叫你不要做,這樣了解,不該做的他會叫你不要做。比如說他叫你不要偷盜,這個叫做什麼?這個叫做等護或叫做禁止,所以這個比較接近於(Saṃvara)了,這樣各位了解。

這裏的戒,它就比較近於行為善不善行,所以你看, 物主,這是一個人的名字,云何不善戒耶?佛陀告訴他,什麼叫做不善戒,不善戒叫做

不善身行,不善口、意  行,是謂:不善戒 。物主!此不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 有欲、有恚、有痴,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

以貪嗔痴心與貪嗔痴相應,然後做了什麼?身口意的不善行,這個就叫做什麼?不善戒,這個叫做不善戒,所以這裏的不善戒等於不善行,這樣了解?

那麼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業,善口、意業,是 謂:善戒。

物主!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 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無欲、無 恚、無痴,當知善戒從是心生。

這樣了解,所以這裏的善戒,他的善惡戒,它就是指善惡的行為,跟我們之前講的善性善習就不大一樣,這樣了解嗎?在一般來講,佛教裏面講戒,不管是(śīla)(Saṃvara),基本上都是講善的,好的。這樣了解嗎?那麼把不善戒,有這樣的稱呼是比較少的,是比較少的,這樣了解,基本上比較不會去談到什麼叫做不善戒,不善的等護,一般不會這個樣子講。但是經裏面這樣子講的意思,他的善不善戒等於善不善行。

這樣清楚嗎?有沒有什麼問題?

說話人3 49:08

原來在印度,(śīla)有一種是中性的,它就是習慣。但是佛教裏面(śīla)這個字,都是用到好的,所以好的習慣才能叫做戒。就這樣了解,一般是這樣子用的,然後這種用法相對來講是比較少的,這樣清楚嗎?所以這個用法就是把(Saṃvara)跟(śīla)當成是中性的名詞來用的,這樣清楚嗎?所以我再講一次,一般如果講戒講(Saṃvara)都是指善的方面,但是本來這個字是中性的,所以它會有這樣子的用法,但這種用法相對來講比較少,一般講戒都是講善的,一般不大會講不善戒。向各位了解,這裏的善不善戒就等於善不善行。

好了,有沒有其他什麼問題?號來沒有我們再來看

二、種種戒禁取

•  若有眾生奉持龍戒,心意向龍,具龍法者,即生 龍中。若有眾生奉持金翅鳥戒,心向金翅鳥,具 其法者,便生金翅鳥中。或有眾生持兔梟戒者, 心向兔梟,具其法者,墮兔梟中。若有眾生奉持 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瘂戒,或持摩 尼婆陀戒,或持火戒,或持月戒,或持日戒,或 持水戒,或持供養火戒,或持苦行穢污法,彼作 是念:『我持此瘂法、摩尼婆陀法、火法、日月 法、水法、供養火法、諸苦行法,我持此功德, 欲以生天。』此是邪見。(長30)


種種戒禁取,在雜阿含裏面,它講的各種戒禁取,他談了很多,但是他大部分都是指修行人的各種奇形怪狀,比如什麼持牛戒、持貓戒、躺在地上的,然後不穿衣服的,然後舉一隻手不放下來的,抬一隻腳不放下來的,各式各樣的。然後虐待自己的,怎麼樣把自己弄到渾身是傷的,然後只吃碳只吃灰,各式各樣種種都是,指修行的各種奇怪的修行方法,那個都叫做戒禁取

什麼叫做戒禁取?意思就是說,這樣的做法對於降伏煩惱對於解脫,是沒有幫助的,但是由於他們的知見觀念錯誤,所以他們會用這種方法,把它當成是修行,這個就叫做戒禁取。佛教裏面有一些戒,是因為當時的因緣背景,然後佛陀制這樣的戒,但是如果你固執指使他的戒的表象而已,表象,然後一直硬要這樣子做,然後就認為這樣做會解脫,其實有時候也接近於戒禁取

這樣清楚嗎?所以戒,要了解他的精神,古代的論師告訴你,要去研究他的制戒因緣,就是說,為什麼佛陀要制這一條戒?這條戒,它的用意何在?如果你不知道的話,你把它誇張、把它誇大了,那就會成為戒禁取。師父舉的例子我不能舉太多,因為有時候是出家人的戒禁取太多,有時候不大恰當,我就舉幾個,大家容易明白,而且師父也常用過的。例如佛陀制一條戒叫做半月洗浴,半月洗澡,半月多久?師父天。古代佛陀制師父天才能洗一次澡,你知道為什麼佛陀當初制這樣的戒? 52:51


因為佛陀有一次受到一個國王的邀請,然後就帶着弟子到皇宮裏面受他應供,然後住了幾天。這樣了解了。那麼住了幾天,那麼其中有一個比丘,他說,真好,跟着佛陀來這裏,對吧?蹭吃蹭喝什麼都有。然後他這個人特別喜歡洗澡,特別喜歡洗澡,所以他一天照三餐洗,早上洗中午洗晚上也洗,然後還要。因為國王很恭敬這些朱家人,因為是佛陀帶來的,佛陀帶來不是每一個都阿羅漢,不是每一個都聖人,這樣了解嗎?他什麼凡聖都有。

然後帶來之後,因為佛陀,比如說佛陀不會說,我要去應供,只有阿羅漢可以跟我去,其他人不要去,他不會這樣子,僧團你知道嗎?是一個和合的團體,要去大家一起去不去,大家不要去,這樣了解嗎?所以要去,在座的大家一起去那裏面就凡聖都有,有些剛入學不久的修行也不是很好,他就不懂,然後到裏面可以享受,就叫人家什麼燒開水燒熱水。因為印度以前很窮的,出家人洗澡的話,就下雨天洗一洗,到河裏洗洗,這樣了解嗎?

沒有燒熱水洗的,然後他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環境,宮裏的人這麼恭敬,他就這樣子,我要洗澡洗熱水,然後覺得他燒熱水,就造成很多人的困擾,對不對?然後也造成這些皇宮內的一些善男信女對於出家僧團的誹謗,那個世尊不是很有修行嗎?他的弟子也應該很有修行,怎麼這個人這麼浪費呢?

後來就有人把這件事情跟佛陀講,佛陀就規定:以後沒事不要製造麻煩,不要隨便亂洗澡,這樣了解。但是人家佛陀有開緣,如果你是旅行歸來,你可以去洗澡;如果你得風寒你可以洗熱水澡;如果你今天有去勞作,還是有去哪裏,去托缽,回來流汗滿身大汗,你可以洗澡,這個是有開緣的,這樣了解嗎?它是有條件的。

但是如果不了解當初佛陀這樣的因緣跟制戒的話,就執着地認為說我14天才能洗一次澡,有沒有人這麼執着的?然後在中國或是南方天熱的要命,然後全身汗,然後又臭,然後又跟人家住在一起,人家叫他洗澡,他說不行,我要持戒,我半個月才能洗一次,那不是等於戒禁取的嗎?那就是戒禁取了。所以實際如果沒有抓住他的精神,他對於道法的幫助而造成你自己困擾,別人也很困擾,這樣的話就不是持戒的精神跟意義了,這個就有點戒禁取了,這樣各位了解嗎?

那麼這個叫做戒禁取,在印度它的戒禁取很多更嚴重,我們之前有講過這裏這裏還有幾分鐘兩分鐘,這裏我們把它念一下,你看到

若有眾生奉持龍戒,心意向龍,具龍法者,即生 龍中。若有眾生奉持金翅鳥戒,心向金翅鳥,具 其法者,便生金翅鳥中。或有眾生持兔梟戒者, 心向兔梟,具其法者,墮兔梟中

這個是夜貓,那個叫什麼?貓頭鷹,然後兔子或是貓頭鷹。

心向兔梟,具其法者,墮兔梟中。若有眾生奉持 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瘂戒

這是師父常講的。持 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瘂戒,什麼瘂戒?不說話,一輩子都不說話,然後或持摩 尼婆陀戒持摩 尼婆陀戒目前查不出來它是什麼,反正就是古代外道的一種戒法修行就對了。

或持火戒,或持月戒,或持日戒,就是拜火、拜月亮、拜日拜太陽,有沒有太陽教?摩尼教就是太陽教。然後有 或 持水戒,或持供養火戒,或持苦行穢污法,吃不乾淨的東西了,這樣了解,弄得全身髒兮兮,然後吃不乾淨的東西,這叫穢污法。

彼作 是念:『我持此瘂法、摩尼婆陀法、火法、日月 法、水法、供養火法、諸苦行法,我持此功德, 欲以生天。』此是邪見。

有沒有看到?好,我們先講到這裏,等一下我們再來講先休息10分鐘。58:00

他們說,我持此瘂法,瘂法都不講話,瘂法就是都不講話。不講話當然也有他的修行好處,但是你不能一輩子不講話,那就是戒禁取,你說如果是在禪修中間,師父叫你止語不要講話,那是讓你心比較不要太雜亂太雜散,對不對?

你不要來打坐,然後動不動四處找人家聊聊天,然後談天說地,你怎麼打坐?所以未來如果禪一,師父會教你禁語,但是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在疫情之前曾經辦過一次禪一,有40個人來,一來開始時候把他手機沒收起來,沒收之後就放在前面,這表示師父沒有去動。你放在前面的你也不會自己去拿,這表示什麼?表示說你要來你就萬緣放下,好好的修行。

但是如果是說,師父我家裏如果臨時有急事,師父留給你師父的電話,因為一般你們都知道你就通知師父,這對有什麼天災人禍的通知師父就好。你不要使用以前的經驗就是,手機不收,休息的時候他不去上廁所,他跑到外面偷拿手機在外面不知道講什麼,散心雜話一大堆,所以禁語是好,但是不能一輩子不講話,他這個是指一輩子不講話。

火法、日月法,火法就類似什麼火供,那麼這是供養火,這樣了解嗎?火法跟供養火不一樣,在印度教裏面,他有的是把火當成是神來供,這個叫做供火法。

另外一種是把火當成媒介,是人跟天的一種媒介,就是說你要供養給天的東西,你把它拿去燒,燒了之後,然後就經過燒了念咒,大家認為說,這樣這些東西,梵天或是天界的這些天人就可以收到,這是兩種方法,這樣了解嗎?這些都是印度教的或者是印度當初的外道的種種,你看到還有什麼詞吐法有沒有看到?

然後持兔、持梟、持牛、持狗(戒),這個原因就是因為那些人他們有一些神通,他看到這隻牛死掉,然後牛的神識升天,他想說這個牛到底是是怎麼升天的?他就想,牛除了睡覺以外在幹嘛?吃草。牛就只有兩件事,對不對?睡覺、吃草。

那你說是我們中國牛還有耕地,對,但是他們印度牛是神聖的,他不能叫它去耕地。所以他說牛就睡覺、吃草,他想說那怎麼升天?睡覺,大家都會睡,你也會睡我也會睡,不可能因為睡覺。吃草,所以他就持牛戒就是吃草,持狗戒叫吃屎,對不對?狗幹什麼?狗吃屎。

然後很多人都知道這樣,讓他們持鹿了,這個都是他們看到這些種種動物的種種行為,然後覺得這樣子學,可以達到怎麼樣的目的?他為了什麼能夠升天,能夠得到更大的福報,就是種種,還有什麼學龍,心意向龍,具龍法者,對不對?看到龍很莊嚴,然後我也可以成為龍,然後呼天喚地的多好,龍應該幹什麼?就去查,人家教他龍都做什麼,所以他做學龍,然後奉持龍法,然後心向龍,然後未來死了就當龍,就當這個畜生。

古代中國也有,對不對?有一個畫家,葉公好龍,也有這樣的,對不對?它古代的到底中國的龍跟印度的龍到底是不是一樣?不知道,反正都叫做龍,但是印度的龍在很多時候它是指大象,這樣了解嗎?不一定是指那種龍。

中國古代還有一個畫家,有個畫家他喜歡馬,這樣了解嗎?所以他行住坐臥都跟馬在一起,因為他這樣才能畫得出馬的神韻,他睡覺也是馬,躺着也是馬,看馬吃東西,然後躺在那邊看馬,他每天畫就每天跟馬在一起。如果他沒有做什麼惡事,他每天弄弄,因為為什麼會影響他的種子薰習,未來有可能怎麼樣?有可能死了之後就墮畜生到成為馬,為什麼?他這是學奉持馬、心向馬,具馬法,即生於馬中,這樣各位了解嗎?

所以這些種種的各種宗教,早上講的,各種宗教他的觀念很多都是不大正確的,所以有人就跑來問佛陀說,我這樣學牛戒,我死後會生天嗎?佛陀說如果你沒做什麼壞事,你持牛戒未來就是生牛、畜生,不會升天的,他就很難過,怎麼會這樣子?所以你要學什麼?學佛法,學正確的知見跟觀念,不要胡學亂學一通。這一些種種種反應,師父說過,你不要以為說只有在古代發生,現代也常常有這樣的狀況,現在的很多宗教信仰也有這樣的問題。

01:03:49

F:聽不清……有機有機會,對不對?

師父:是,因為你跟寵物太接近,第一個問題就是說,你的染着。這樣了解嗎?你的染着不是叫你不要太執着?你養寵物第一個,會染着,第二個你跟他太親近,你會學習它的習慣,會互相影響。所以為什麼說我們要親近善知識,你不要親近寵物。你說,師父我養狗養貓,其實你養它們,有慈悲心/愛心,沒關係,但是要有一個界限,做事情都是這個樣子。你太過黏着,萬一寵物哪一天死,哪一天怎麼樣,你不是憂悲苦惱嗎?

你有沒有看過人家寵物死了憂悲苦惱,父母親死了可能沒關係,我親眼看到父母親死的好像無關緊要,後來寵物死了哭天搶地了,沒有這種必要。因為這是太過於貪染黏着了,有些人已經愚蠢到這樣子,照說父母親養育我們恩德更大,是不是?但是父母親走了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好像覺得他也沒有很難過,寵物死了,痛哭流涕,好像寵物比父母親更重要。

來好麥克風啊。


W:聽不清……

師父:這個不是觀念而已,行為都是,行為都是這樣子,這樣了解不是只是觀念而已,發自於心想要這個樣子,但是你要去尋找,然後去做他這樣的行為。因為一切都是模仿它,心向於它,然後做它的一些習性嗎?了這樣了解嗎?你記得嗎?

我們這一輩子投生的三個條件。隨重、隨習、隨念。這中間就是隨習。你如果沒有造太大的重業,因為在它太大的重業可能就(直接)下地獄或鬼道,對不對?但是如果你沒有造太大的重業,但是你的習性是這種習性,那就相應了,那就相應這樣了解。好。

進去把門稍微拉一下,它可能有風它沒有。好,來再來第三個,

三、波羅提木叉律儀(Pratimokṣa- saṃvara)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於靜處,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行處具足,於細微罪生大 怖畏,受持學戒,離殺、斷殺、不樂殺生,乃至 一切業跡如前說,衣缽隨身,如鳥兩翼。如是學 戒成就,修四念處。」(雜637)

•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 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 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 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增上戒學。 …」 (雜832)


波羅提木叉律儀(Pratimokṣa- saṃvara)(Saṃvara)叫做波羅提木叉律儀。有沒有聽過波羅提木叉?聽過?波羅提木叉是什麼?(答:戒)當然你這樣講我也不能說你錯了,對不對?但是它為什麼又叫(śīla)又叫(saṃvara),又叫波羅提木叉律儀(Pratimokṣa- saṃvara)它有它的特殊意義了,你不能用戒了,我問你那(śīla)也是戒,(Saṃvara)也是戒,波羅提木叉也是戒,你全部都用一個「戒」,那它就包含所有的,我也不能說你錯,但是我要挑你毛病:不精準。

細微的戒叫做什麼?別別解脫,

波羅提木叉就叫做別別解脫,就叫做別別解脫等護,或叫做別別解脫戒。

這等一下我已經

其實師父在《俱舍精要》裏面有說過,有解釋過,我們這裏進一步來探討這個是什麼意思。現在接下來講戒,說很多微細的地方,或是戒的微細意義到底是什麼?好,我們來看一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於靜處,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有沒有看到律儀(Saṃvara),(Saṃvara),有沒有看到?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行處具足,於細微罪生大 怖畏,受持學戒,離殺、斷殺、不樂殺生,乃至 一切業跡如前說,衣缽隨身衣缽隨身,這個很重要,如鳥兩翼。如是學 戒成就,修四念處。」

四念處就是指止觀相應的, 所以怎麼樣?所以就告訴你,你要把戒持好,尤其是出家人,很多具足戒,具足戒要持好,接下來就可以止觀相應,就可以修定,然後止觀相應。所以你看到他講什麼?

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行處具足,於細微罪生大 怖畏,受持學戒,離殺、斷殺、不樂殺生,乃至 一切業跡。就是一切的善業了,斷惡生善上,然後衣缽隨身,如鳥兩翼如是學 戒成就,修四念處,他為什麼特別強調衣缽隨身?你們知道衣、缽,為什麼叫你衣缽隨身?

你說戒貪?

Y:弟子覺得就是說我只是身邊只是帶着一個缽,沒有帶其他的東西,再一個就是衣缽隨身,是記住自己皈依授戒有發誓的心願,

師父:這當然都可以,但是衣缽隨身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剛剛講的可以,都是對的,但衣缽隨身有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什麼很簡單的道理?JW,衣缽隨身有什麼很簡單的道理?

這邊是講出家人了。

問:聽不清……


師父:因為住的地方你到底你哪裏都可以住,你不能把家帶走,樹下一宿或是阿蘭諾或是哪裏都可以借住。所以你住不用擔心,對不對?為什麼衣缽隨身?我們不是有食、衣、住、行,對不對?行,就是11路,不是8路。01:12:21

什麼11路?走嘛,兩條腿,難道還騎馬騎牛,還開車騎腳踏車?出家人以前就是怎麼樣?用走的。所以11路就是什麼?到處去住,對不對?這是什麼?樹下一宿和墳冢間,哪裏都可以住。行就兩條腿,那就是表示食衣住行是人的根本,是一個人生存的根本,食衣住行,既然住,哪裏都可以住,行就是兩條腿,你總得要吃飯,你總得要吃飯,是嗎?出家人吃飯怎麼吃?托缽,所以你缽得帶好,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你不要帶太多,背一大堆東西對不對?但是你生活的必須品,所以你要吃飯,所以要有缽,然後你要穿衣,你得要保暖,你到哪裏睡覺,你得要衣蓋。所以什麼?衣跟缽很重要,這就是衣缽為什麼重要,所以戒律上就衣缽必須隨身,這樣了解。

因此有一些持戒律的,他就專門縫一個袋子在旁邊,裏面,塞衣塞鍋在裏面,你說衣缽為什麼重要?因為你沒辦法吃飯了,你沒衣怎麼樣,你沒辦法保護,你沒辦法保暖,你可能生命都有問題,這是生活的必須品很重要,所以它叫你衣缽得隨身。

但是現在有些已經弄到很奇奇怪怪的,什麼奇奇怪怪的?外面穿的邋裏邋遢的,人家講他,(他說)沒關係,我背包裏面背着衣跟缽,所以叫做衣缽隨身,他也沒犯戒,但是他邋裏邋遢的。他拿缽幹嘛?他也不化緣,他出去,去餐廳吃飯,是不是?但是他就一直執持說,他這衣缽必須不離身。確實我們戒律上是規定,但是這種衣缽不離身的規定是保障你的什麼?基本的生活需求了,這樣了解,但是到現在已經很多變質了。

還有割接的百納衣,有沒有看到?人家以前是把很多破布拿起來縫成一塊,又叫福田衣,那是不得已。第一個,佛陀希望你不要對這個東西起執着,再來說物質缺乏,你不要動不動就用最好的那種(衣料),所以都是讓你達到最簡單的需求,就是這樣。但是現在有一些是好好的,你把它剪一剪、弄一弄,然後弄成百納衣,我看過就一塊一塊一塊這樣子,這樣子表示什麼?表示你比較有修行嗎,是不是?所以這個就要掌握住它本來人家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好,來,那麼這個叫做持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這個是雜阿含經,下面這個是雜阿含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 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 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增上戒學。 …」

有沒有看到?增上戒學有包含這些東西,所以持戒包含這一些淨戒,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有沒有看到威儀?不是你持我不偷東西就好了,具足威儀、行處,我這些都會解釋,等一下 見微細罪則生怖畏,還有受持學戒,是名增上戒學。 …」有沒有看到?

當然了,佛陀這個都是為出家人說的,但是這個精神跟意義上通於什麼?在家、出家。在家人也得要這樣子,你看到,淨戒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在家長學佛是不是要威儀具足?所以你們每次來這邊師父是不是要求你們的威儀?因為你這樣出去,人家說 佛教徒怎麼邋裏邋遢,滿身污垢,然後這樣也不洗澡,然後整身呼呼會的,因為佛教徒,(人家)覺得怪怪的,不能是這個樣子的。


我問你,你們看到這裏,然後回想起有一些稗官野史,也使有關佛教的某一些出家人的典故跟故事,會不會覺得怎麼天差地別,有沒有這樣覺得哪一個才是對的?


哪一個問題哪一個才是對的。是這裏講的對的,還是戲劇故事裏面講的才是對的?


這是佛陀經典上講的,你們看到的那個是什麼?為了吸引大眾增加收視率,然後寫小說也好,然後拍電視也好,把它開得很誇張,很莫名其妙的。

F:向濟公那種……

師父:這個就是天大的誤解,大乘佛教,大乘菩薩,如果是現出家身,他還是得持戒。這樣了解嗎?我再講一次,就算是大乘佛教,他當然會掌握戒的本質最第一義到底是什麼,但是不能依理廢事。理上諸法第一義諦,一切本無相,對不對?但是落到世俗世間,他還是得在戒律上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菩薩僧,如果是一個菩薩現出家相,他得做他應該做的事情,這樣各位清楚嗎?不然你就破壞緣起法,你就事不合理。你理不搭事的,你就依理廢事了。你大菩薩,你現出家相,你得把出家人做好,而且要做的比凡夫僧還好。沒問題吧,你現在現在家相,你就把在家人做好,那麼以在家相,往上修,修菩薩行,這樣了解嗎?



問:那就是反之的話,就是說濟公活佛了,就說明他不是菩薩再來?

師父:就不是菩薩再來,他就是稗官野史裏面描述的,或是一些什麼就是小說電視劇,因為小說電視劇他得把他弄成這個樣子,大家才有興趣看。就像藝術家一樣,所以我們要知道不要我們對佛教印象不要受小說,不要受電視劇、戲劇影響,這樣了解嗎?縱然有那一種,那是不如法的,我不能說所有出家人都。

這個時候師父得做到表率,知道嗎?好,因為既然這樣規定,師父得做表率。

所以我們對於出家人的形象,要以經典這樣說來作為規範,但是不要過頭了。人家經典怎麼怎麼,然後用這個一直去抓出家人師父的毛病,這樣不對,這樣了解嗎?

但是也不要落入好像說,他出家人怎麼跟電視的出家人好像像濟公那樣,像魯智深那樣子的,人家很自在呢。錯的,這個才是真正佛陀教出家人的行為應該是怎麼做的,這樣各位清楚嗎?

牽扯到一件事情,昨天師父跟台灣中道討論,就是他們台灣中道,台灣中道會每個月一次,有人就問師父,《佛陀的教示》裏面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婆羅門,他做火供,要把供完的剩下的東西要供養給修行人,然後他看到一個人坐在那邊,然後他以為是婆羅門,所以他要拿去,然後佛陀在打坐,那個是佛陀在打坐,佛陀打坐的時候他是用衣把頭包起來,為什麼?因為那個是半夜,然後在河邊,所以他可能會怕着涼,所以頭包起來,然後他聽到有人靠近對不對?

他就把(衣)拿下來,然後婆羅門看到光頭(佛陀)。要知道人間佛陀是剃頭的,阿含經好幾個地方就這樣子寫。佛陀在哪裏剛剃頭,不是他剛出家,是說他在那麼剃頭不久,所以在他們打坐的時候,他為了着涼把頭都包起來,然後他一動。婆羅門說,光頭,那就不是婆羅門了,那我不要供養,因為他是婆羅門,所以當他拿着東西要走,(一想,)不對,他想說婆羅門也有光頭的,所以他說,我去問他到底是不是婆羅門。他就跑去,然後他就問佛陀,佛陀就跟他講,我不是婆羅門,然後那個人就說那不是婆羅門我就不供養,因為供養婆羅門才有功德。然後佛陀就跟他講說,一個人的功德不是你出身,這樣了解嗎?

因為婆羅門是出身的,階級、種姓,有些出生就是婆羅門,佛陀跟他講說有沒有功德,善、不善,不是靠你的出身,是靠你的行為,你的修行。這樣了解,然後講完了之後,然後佛陀就跟他講說,你要供養有修行的,有德行的,不是供養那些出生的。好,講完之後婆羅門就說,對,應該這樣才對,所以他要供養佛。佛不接受,佛不是說我跟你耍脾氣,不是,佛為什麼不接受?

問:聽不清……

師父:佛陀有規定,你平時強調布施功德,平時講沒關係,要鼓勵大家布施供養三寶,但是你去托缽的時候,你不能跟人家講布施功德,你知道嗎?為什麼?因為你有(為)得到利益的譏嫌。我今天跑來我要托缽,我不大想給你,你告訴你,你供養我,那福德很大,(供養)三寶什麼?這樣就有譏嫌,因為你有得心,對不對?

然後跟他講布施功德,這個就佛陀規定不行,因為譏嫌很大的,因為你不能因為需要跟他講布施功德。但是你平時講沒關係,因為平時本來這個就是正法了,既然佛陀這樣規定的,佛陀是不是已經跟他講布施功德了,對不對?既然跟他講了,我就不能接受你供養。所以佛都持戒的,您哪一方的菩薩,何方神聖不持戒?這樣了解嗎?連佛自己都持戒的,你哪一方的神聖哪一方的菩薩下來,你可以現出家相不持戒?不行的。

所以我依《阿含經》要告誡各位,在家、出家,他的氛圍在哪裏?對錯是非要搞清楚。你不要搞到最後有一些受到很多長期流傳,有很多觀念的似是而非,出家人就是不能做生意,就是不能做生意,這樣了解嗎?哪怕你的做生意做來的要拿去布施,不行。反正你就是不能做生意,不要又是和尚又是鑽石的,那個是絕對錯誤的。

我們要搞清楚,現在很多人為自己的利益,已經把在家、出家的界限跟氛圍已經打亂了,僧不僧俗不俗的,在家人喜歡像出家人一樣被稱作大師,有沒有?

然後出家人老是只要做一些在家人的一些工作,投資股票買賣鑽石賺錢什麼的,但是他的理由都很好聽,什麼好聽?我可以布施,多幫助一些窮苦的人,理由誰都會編的。如果你要這樣,還俗,做你的生意,沒人管你。你要現出家相,你就好好做出家人該做的工作,這樣了解嗎?

所以破戒跟破見,觀念是不一樣的,破戒嚴重,破見更嚴重,這樣了解嗎?破見就變邪見了,破戒只是說可能我的情感意志沒辦法做到這樣,但是我知道我這樣做不對。但是破見是認為把自己錯誤的東西把它弄成好像是對的,應該這樣子做。

這樣各位清楚哈,因此這個地方,雖然短短幾句,已經告訴你,在家出家,他的氛圍還有他應該做事(的界限)在哪裏,這個才是出家人所應該有的相貌,而不是稗官野史裏面所看到的。因為現在太多人對佛教(的印象和觀念)都被稗官野史,電視戲劇給混淆到,不知道出家人應該是什麼樣子,所以都會有似是而非的觀念,都會有似是而非觀念。

所以你們今天學阿含經,就要知道說,佛陀那個時代,他對出家人是怎麼樣的一個要求?1:28:11

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它跟學處,有什麼不一樣的?

師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意義不一樣。比如說持幾條戒,這個地方又叫學處,對不對?它又叫別別解脫,但是別別別解脫學處,等一下我後面會講。後面會一個一個列出來講,這樣了解嗎?別別解脫是從你持這條戒之後就離於這一條戒帶來的困擾跟煩惱,這個叫別別解脫。

那麼學處就說你,必須從這裏開始去學習,這樣清楚嗎?但是它戒,可能是同一條戒,比如說殺盜淫妄戒,它既是學處,從一個意義上看也可以叫別別解脫。比丘、年輕尼戒,它是學處,也是別別解脫,從你持這一條戒,你可以離這一條戒帶來的煩惱叫別別解脫。你從這裏作為你入門開始學習,就是學處,就是告訴你具體上你要怎麼學。


問:持戒禁的行為是因為他沒有正見,有沒有哪種戒禁取,不是因為它沒有正見導致的?

還有關於放生跟吃素的問題……

師父:其實很簡單,這問題不難,你吃素跟你放生你的用意在哪裏?


問:可能每個人不一樣,大家都覺得學習的……

師父:不是不一樣,是佛教它有一定的規範。就佛教來講,不管是吃素,其實不叫吃素,它叫不食眾生肉,長養大悲心。還有放生也是怎麼樣?也是護生,然後長養悲心,所以你不管你是吃素還是放生,你都要從這種長養悲心保護生命的這樣的角度這樣來做,你就是修行,就是正確的。所以人家本來放生,有他的一些背後的真實的意義,就是他有意義的,但是現在已經自己給人家搞混了,在發展當中已經搞混了,人家好好的,你把它抓來,然後賣給你,你去放生。人家古代的放生是,他剛好看到有人把魚釣起來,他說我給你買了,買了放回去。

問:人家本來就是活的時候不要把人家人放進去,這種有沒有一個佛教的名詞叫做什麼?

師父:我目前想不起來有沒有這樣佛教的名詞,反正這個就是行為不對,發心也不對勁,這樣了解。

所以師父也曾經講過,放生他是怎麼樣?放生跟吃素都是護生,他的用意都是護生。你如果離開了護生長養悲心這樣的一個本質,做這種事情就沒有太大意義了。這樣了解嗎?所以你就會等於,反正(放生)我功德很大,我去給你買。但問題是以前我就碰過,你去跟他買,他跟你說,你下次(放生)早點跟我講,我可以去多抓一點,這種意義(放生)就不見得了。這樣清楚嗎?還有一種你放生之後,你把整個生物鏈的系統破壞掉了,你會死更多的眾生,這個都是沒智慧,觀念知見都不正確,這樣了解。

別別就是一個一個,這樣了解嗎?所以說plus它叫plus題目叫PAR。Prati就是別別,這個叫做 ,Prati它的意思它是一個一個,這樣了解嗎?不知道怎麼翻,所以它翻成別別就是一個這樣子,有沒有問題?可以嗎?

所以學阿含經很好,可以釐清一些基本觀念,你這些基本觀念清楚之後,你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修大乘,對不對?那就是成佛的觀念。如果(這裏)你沒搞好,到時候學大乘的時候你會搞到迷迷糊糊是非不分的,到最後就不知道你到底要怎麼修行了。就好像濟公也不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來我也來酒肉穿腸一下,就你看他佛陀告訴你什麼?見微細罪要生怖畏,什麼酒肉穿腸過,對不對?所以這個都是不對的,要清楚。

好,來,我們再來看這個,有沒有看到師父畫畫線的地方?有沒有看到畫線的地方後面會一個一個來說明。這個是增長戒,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首先你們看到增上戒學,你看前面有沒有增上戒,有沒有畫畫線,有沒有?

好,我們現在講增上戒,

1 、增上戒學

• 增上戒學: Adhi sīla-sikkhā

• 以戒為基礎而向上,從學戒開始

• Adhi: over , above, from

– From the present of the study(teaching) of sila

•  sīla  :戒

• Sikkhā  :學習



什麼叫做增上戒?增上戒它叫做Adhi sīla-sikkhāAdhi sīla-sikkhā,我們一個把這幾個字拆開來看,它的增上戒,它的整個意思叫以戒為基礎而向上,意思就是從學戒開始。增上戒他不是說我學這個戒就好了,他意思我有另外的目的來學戒。我學戒是從學這個戒開始,這樣了解嗎?比如說我練功夫對不對?練功夫,然後要扎馬步,要了解,所以叫做增上扎馬步。什麼叫增上扎馬步?意思就是說你未來的一切都從扎馬步開始,所以真正現在就未來的一切修行解脫了,還是說要成佛都從這裏開始,這個叫做什麼?

以戒為基礎而向上,從學戒開始講清楚。

Adhiover , above, from

From the present of the study(teaching) of sila

  sīla  :戒

Sikkhā  :學習

這樣了解嗎?英文學過的應該都知道,它意思就是說,從戒的學習作為開始,from,或是從戒着學習,而往上有沒有看到?這樣知道增上戒是什麼意思的吧?所以增上戒只是以戒為開始,以戒為基礎,但是目的不在於戒,目的是往後的什麼?定慧解脫,這才是未來的目的這樣。

這樣清楚增上戒是什麼意思來嗎?JH知道?年輕人記憶好就是有這個好處,過個幾個月師父問你,我相信你還記得這個叫做增上戒,可以嗎?有沒有問題?這樣知道增上戒什麼意思了嗎?

增上定呢?以定為基礎作為根本的未來,對不對?那慧呢?同樣,這樣了解,所以就沒有所謂的增上解脫,因為解脫那已經是終極來,這樣了解的。


2 、波羅提木叉律儀(Pratimokṣa- saṃvara)

•  Prati 別別、個個

•  Mokṣa 解脫

• Saṃvara  :等護、止持 keeping back , stopping  、 restraint , forbearance

• 別別解脫戒(律儀) ,持一條戒(規範) ,就從 這一條戒所針對的規惱解脫出來,所以也 可說為別別解脫煩惱。


我們看 波羅提木叉律儀(Pratimokṣa- saṃvara),所以它說增上戒學,增上戒第一個,從波羅提木叉開始,波羅提木叉叫做個別別,  Prati 別別、個個。這樣了解嗎?

Saṃvara  叫做等護、止持,就是時時保護你,然後怎麼樣保護你?叫你有些東西不要去做,是最基本的第一個保護,所以它英文有keeping back , stopping  、 restraint , forbearance。都是禁止、阻止的意思。這樣可以嗎?這個叫做等護、守護。

好,那麼什麼叫做別別解脫戒(律儀)持一條戒(規範) ,就從 這一條戒所針對的煩惱解脫出來,所以也可說為別別解脫煩惱,這樣清楚嗎?比如說殺生,對不對?那麼你如果持不殺生戒,你就從殺生的這種粗重煩惱裏面解脫出來以後,這種煩惱不會困擾你,這樣各位了解了?這個就叫做別別解脫。

那麼師父現在要講一個東西,你說那師父,怎麼解脫煩惱呢?不是我們要從根本嗎?是,什麼是根本?貪嗔痴對不對?但問題是貪嗔痴有時候粗、有時候細,你有時候也很難察覺到,我們初學者總要有一些規範讓你去值守,是不是這樣子?你剛進來當兵,我要訓練你成為一個好軍人,訓練一個成熟完整的好軍人的話,他要可以隨時見各種狀況,他要能夠反映。

我問你,你剛進來你有辦法做這樣子?沒有辦法,我必須給你一個基本的訓練對不對?基本的訓練,我給你一個很具體的規範,對不對?走路要怎麼走,吃飯怎麼吃,然後一些基本動作我得教給你,對不對?但是我教給你的這些,目的到最後是你能夠怎麼樣融合的完整的去運用它,這些都是手段跟方法,入門就是要這樣子學,是不是?

有人說師父,那學佛,不就是修善就好了,對不對?好了修善你去修善,對不對?JX,我說你去修善。師父,我要做什麼事算修善?修善,善有不同層次的,有不同觀念的。

對不對啊。


剛開始我得給你一些規範,這樣了解嗎?所以持戒開始從波羅提木叉上,就給你一條一條的規範,你才知道怎麼做。不然說你去打仗我怎麼打,對不對?你去修善,我怎麼修?什麼叫善?所以說,好,沒關係,你現在三皈五戒開始修善,第一步什麼?持戒,持五戒不殺盜淫妄酒,夠具體的。雖然裏面細節上還可以討論,還可以再學習,但是這5條,跟你去修善,師父,我怎麼修,不管,你就去修,怎麼就去修,對不對?

五戒十善,夠清楚了,所以這個叫做什麼?一條一條。你現在要出家,但是出家他是人天師範,有很多規範,對不對?你要做一個好的出家人師父,我怎麼做一個好的出家人,不管,你就做一個好的出家人,我怎麼做?

所以佛陀就給你一些怎麼樣?佛教這裏給你一些規範應該要守的,你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出家人,基本的要求,所以這個叫做別別解脫。就是說為什麼說他會說別別解脫,從一條一條的煩惱解脫出來,你剛開始就是要這樣子做,那麼然後接下來,你修定學慧對不對?就是從更根本的下手,這樣各位清楚,這個叫做波羅提木叉。

威儀具足,我們先看這個看完來修行,下禮拜從這裏開始。

3 、威儀具足

• 威儀 (ācārā):行為、正行。重於行為、作為

1) 正行、法行

•  佛告婆羅門長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緣 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復問:「世尊!行 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婆羅門長者! 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剎利大姓家、  婆羅門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  何?以法行、正行因緣故。」(雜1042)

威儀、行為,這個是(ācārā),這個威儀,就是行為、正行。重於行為、作為。不管你的行、住、坐、臥,都是行為,他怎麼說?

1) 正行、法行

•  佛告婆羅門長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緣 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復問:「世尊!行 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十善業跡因緣故,這個叫做十善業道,這個就是道的意思,十善業跡就是十善業道。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婆羅門長者! 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剎利大姓家、  婆羅門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  何?以法行、正行因緣故。」

這個叫做正行、正法行,基本的行為,這個叫做威儀具足,這個是第一個,是根本的。

行五戒十善,這個就叫做威儀具足,這是第一個比較根本上,還有多少時間?兩分鐘。

2) 出世正行

• 有異婆羅門年耆根熟,攝杖持缽,家家乞  食。 彼婆羅門遙見世尊而作是念:「沙門 瞿曇攝杖持缽,家家乞食,我亦攝杖持缽, 家家乞食,我與瞿曇俱是比丘。」 爾時, 世尊說偈答曰:「所謂比丘者,非但以乞  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於功德、 過惡,俱離修正行,其心無所畏,是則名  比丘。」(雜97)


好,第二個,出世正行,剛剛那個只是什麼?世間的正行而言,但是還有出世正行,什麼出世正行?


好,這個我們就下禮拜再來看,我們這個下禮拜來看,剛剛講的是世間正行,這裏還有講出世間正行這樣了解,所以持戒正行。


來可以嗎?所以學《阿含經》有些觀念釐清了,你們未來就不會似是而非的。

現在外面社會很多人學佛,但是有很多人觀念都不清楚,很多人觀念不清楚,他不聽經聞法,就算是他聽經聞法,他也沒有次第的聽;就算是他次第的聽,有些人或有些師父有些寺院,他也不教《阿含經》。所以他就不知道根本的觀念,出家人是怎麼回事,所以會弄得似是而非,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樣,這樣子的話就有容易混。造成僧俗不分的混沌,會對佛教長期來講,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跟破壞,讓願意學習的人,永遠沒辦法學習到真正的教法。好,我們來回向。阿彌陀佛。

戒喻

1) 戒色

何謂比丘顏色增益?於是比丘戒律具足,成就威儀,見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學諸戒,周滿備悉,是為比丘顏色增益。(長6)

2) 戒香

有三種香,順風而熏,不能逆風,何等為三?謂:根香、莖香、華香。或復有香,順風熏,亦逆風熏,亦順風、逆風熏耶?」…非根莖華香,能逆風而熏,唯有善士女,持戒清淨香,逆順滿諸方,無不普聞知。(雜阿含經 第1073經)

3) 份量重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何物重於地?何物高於空?何物疾於風?何物多於草?」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戒德重於地,慢高於虛空,憶念疾於風,思想多於草。」(雜阿含經 第1298經)

4) 寶物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戒:『所謂戒者,息諸惡故。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纓絡身,現眾好故。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剋,諸道品法皆由戒成』」。(增3-4)

5) 水

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妙好首梵志,若入多水河,是愚常遊戲[1],不能淨黑業。好首何往泉,何義多水河,人作不善業,清水何所益?淨者無垢穢,淨者常說戒,淨者清白業,常得清淨行。若汝不殺生,常不與不取,真諦不妄語,常正念正知。梵志如是學,一切眾生安,梵志何還家?家泉無所淨。梵志汝當學,淨洗以善法,何須弊惡水,但去身體垢。」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淨洗以善法,何須弊惡水。』」梵志聞佛教,心中大歡喜,即時禮佛足,歸命佛法眾。

種種戒

一、善不善戒:善不善行

物主!云何不善戒[2]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謂:不善戒。物主!此不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癡,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

物主!云何善戒[3]耶?善身業,善口、意業,是謂:善戒。物主!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無欲、無恚、無癡,當知善戒從是心生。(中179)

二、種種戒禁取

若有眾生奉持龍戒,心意向龍,具龍法者,即生龍中。若有眾生奉持金翅鳥戒,心向金翅鳥,具其法者,便生金翅鳥中。或有眾生持兔梟戒者,心向兔梟,具其法者,墮兔梟中。若有眾生奉持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瘂戒,或持摩尼婆陀戒,或持火戒,或持月戒,或持日戒,或持水戒,或持供養火戒,或持苦行穢污法,彼作是念:『我持此瘂法、摩尼婆陀法、火法、日月法、水法、供養火法、諸苦行法,我持此功德,欲以生天。』此是邪見。(長30)

三、波羅提木叉律儀(Pratimokṣa-(Saṃvara))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於靜處,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行處具足,於細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學戒,離殺、斷殺、不樂殺生,乃至一切業跡如前說,衣鉢隨身,如鳥兩翼。如是學戒成就,修四念處。」(雜阿含經 第637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增上戒學。…」(雜阿含經 第832經)

增上戒學

增上戒學: Adhi sīla-sikkhā

  • 以戒為基礎而向上,從學戒開始
  • Adhi:over, above, from
    • From the present of the study(teaching) of sila
  • sīla :戒
  • sikkhā :學習

波羅提木叉律儀(Pratimokṣa- (Saṃvara))

  • Prati 別別、個個
  • Mokṣa 解脫
  • (Saṃvara): 等護、止持keeping back, stopping、restraint, forbearance
  • 別別解脫戒(律儀),持一條戒(規範),就從這一條戒所針對的規惱解脫出來,所以也可說為別別解脫煩惱。

威儀具足

  • 威儀(ācārā):行為、正行。重於行為、做為。
正行、法行[4]

佛告婆羅門長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復問:「世尊!行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婆羅門長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5]剎利大姓家、婆羅門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緣故。」(雜阿含經 第1042經)

出世正行[6]

異婆羅門年耆根熟,攝杖持鉢,家家乞食。彼婆羅門遙見世尊而作是念:「沙門瞿曇攝杖持鉢,家家乞食,我亦攝杖持鉢,家家乞食,我與瞿曇俱是比丘。」爾時,世尊說偈答曰:「所謂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 於功德、過惡,俱離修正行,其心無所畏,是則名比丘。」(雜阿含經 第97經)

  1. 是愚夫的戲論。
  2. 不善的行為。「戒」在佛教里一般都是善的,善性、善習,但此處的善意思有所不同,是偏於中性的「行為」的意思。
  3. 善的行為。
  4. 側重在家眾。
  5. 欲求:欲投生。
  6. 側重出家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