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讲要 第六十八讲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阿含经讲要 第六十七讲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阿含经讲要 第六十九讲

来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来看我们的《阿含经》。

上个礼拜提到这一经,上个礼拜都到中阿含42经,他就想说持戒,然后内心不悔,内心欢喜,然后就可以修定,然后修定就有修止,然后达到了心轻安,进而到身轻安,然后就有定。

这个过程以前是讲过,九住心的过程,然后一直到未到地定,当然你要未到地定,你也可以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而入初禅、二禅、三禅。

但是这个不是佛教要的目的,佛教要目的是你有了定之后,依定起观,至少慧再有闻思慧。那么依定起观,就会见如实——厌——无欲,如果证悟了四圣谛了,定中见实相,那你就可以断烦恼,得初果,断三解得初果,这个叫做解脱。因为你是从这样走过来的,然后你解脱了,你很清楚知道你是解脱了,这个叫做解脱知见,这个叫做五分法身,这个是上礼拜讲的。

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讲第五:戒喻

5 、戒喻

1)  戒色

•    何谓比丘颜色增益?于是比丘戒律具足,成就威  仪,见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学诸戒,周满备悉, 是为比丘颜色增益。(长6)

那么在《阿含经》里面他对于戒非常重视,当然他又用一些比喻来说戒的功德。

何谓比丘颜色增益?于是比丘戒律具足,成就威仪,见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学诸戒,周满备悉, 是为比丘颜色增益。

一般来讲我们一个人外表要长得庄严,长得白白胖胖、肥肥嫩嫩的。你要找到庄严有两个,就是我们一般讲长得漂亮或长得帅,一般的世俗,这样了解了。有两个方法,当然我说大方向,有些细节上可以慢慢谈,以前有一个方法,以前就是说你长得好不好看,长得漂亮还是长得英俊,我们就说天生的对不对?天生下来,再来就是说,你后天调养的好不好,是不是?如果你后天是什么样营养不良,然后从小就吃也没吃好,穿也没穿好,可能你的脸色就每天苍白黄蜡,又生病,很难说长得好看或者长得庄严。

那么现在就是说,你除了天生基因传承的,长得好看或长得漂亮以外,现在的科学比较发达,你还可以做什么?你可以去整容,对不对?你可以去整容,整容起来看好不好看,漂不漂亮,整容以外,当然就是说你要睡眠具足,然后营养充沛,吃得饱、穿得好,都会长得白白嫩嫩的,是不是?

这个叫做颜色具足,颜色增益具足,这样了解吗?但是修行人,你看,何谓比丘颜色增益?佛陀讲什么?你要是一个修行的话,他的观点不是用世俗的来看你好不好看,这样了解吗?你一个人修行人或出家人修行人,你要庄不庄严,不是说你外表长得好不好看,而是要你怎么样?颜色怎么增益?

于是比丘戒律具足,成就威仪,见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学诸戒,周满备悉, 是为比丘颜色增益(具足)。

也就是说你要持戒持的好,你的行为是好的,你的威仪是好的,不是每天滴滴嗒嗒,然后小细节都不注意,然后动作粗俗。你要是一个出家人动作粗俗,然后不持戒律,用世俗的眼光,你长得再好看,长得再清净,长得再庄严,再英俊,其实都没有用,因为一般人对出家人所看的,不是看你这个人的长相怎么样。那你说有没有一般世俗人,对出家人也是看他的长相长得好不好不好看?有,但是那是很世俗的。

你如果只是看这样的话,你学不到东西的。佛陀要出家人长的长相庄严是怎么样?不是你长的庄不庄严,是你能不能持戒具足,你能不能成就威仪,你能不能说见小罪而生大畏怖,你能不能很多应该学的都要学,你唯有这样子的庄严威仪之下,这才是对出家人要求的好看不好看,庄严不庄严。

这个叫做颜色具足,这样的叫做戒色,戒色不是色戒, 就是持戒的外表可以看得出来,所以会很比较不是说非常严肃,每天板着一个脸,不是的,就算是他不是非常严肃,每天板着一个脸,你看到对他都会生起恭敬心,这样可以吗?好,这个这个叫做戒色,再来戒香

2) 戒香

•    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何等为三?谓: 根香、茎香、华香。或复有香,顺风熏,亦逆风  熏,亦顺风、逆风熏耶?” …非根、茎、华香,能逆风而熏,唯有善士女,持戒清净香,逆顺满 诸方,无不普闻知。 (杂1073)

你看颜色这个叫做持戒,表面上的颜色还有香,这个都是比喻,你看香,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这是经上比喻, 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何等为三?谓: 根香、茎香、华香。

你看,都知道说,你一般的香,植物产生出来的香,会从三个地方,根,会有香味,叶会有香味,还有花会有香味,对不对?但是这种香味只有能顺风。逆风,它的香味传不到你的鼻子,只有顺风,它味道才会飘过来,传到你的鼻子,然后你闻到你才会觉得香。所以他说有三种香只能顺风熏,不能逆风,植物的根花只有这三种,这三种香味,任何世间上的香味,它只能顺风而行,不能逆风。

但是它说 或复有香,顺风熏,亦逆风  熏,亦顺风、逆风熏耶?” 有这种香吗?对不对?佛陀就告诉了,有没有这种?佛陀说有,哪一种?…非根、茎、华香,能逆风而熏,唯有善士女,持戒清净香,逆顺满 诸方,无不普闻知。

你看到这是一个故事,他为什么特别讲善士女,这是一个故事,因为你看,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当然现代连男众都喷香水。对不对?古代以前大部分都是女众会喷香水,但是现在男女都喷香水,对不对?就是说比例上来讲的话,女众喷香水的比例当然比男的更多了。

那么在古代,当然女众用花粉,然后香水各方面都会,那么佛陀就跟这些善士女说,你们身上会有香味对不对?这些香味要么从植物提炼的,要么从动物提炼的对不对?香味只是表面上的,而且它只能顺风。他告诉这些女众,你要真正的香,是要有功德香,公德香就能顺风逆风,什么功德香,那就是持戒香,所以这里就佛陀告诉大家说,你看持持戒清净香,逆顺满 诸方,无不普闻知。就是说叫你持戒持的好以外,它当然的范围包括你的行住坐卧,还有你的好,你的道德,你看持戒持的好就是你的道德规范,你的道德观念。

所以你看到,男女众都一样,但是它现在是这一经,是因为有善士女,佛陀在鼓励她们,有很多女众,她喷香水是希望吸引大家,或是希望让大家觉得香,但问题是如果你的行为不当,举止不当,对不对?不持戒,那么我们名声怎么样?名声败坏,恶名传十方,你扑再多的粉、打再多的香,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这样了解吗?

当然了,你刚开始碰面,这个人长得庄严,不管你这种男众女众,长的庄严的话又味道很香,有时候会有引起人家的一种五欲,但是相处久了,人家就觉得你这个人表面上长得不错,但是其实内心很可怕,久而久之后人家不愿意跟你在一起,就是名声败坏,恶名传十方。但是佛陀说如果你能持戒的话,那就是戒香逆顺满诸方。所以你表面上弄得清净一点,在家人偶尔喷点香水,不要太厉害,不要喷的太多,但是更重要就是你的德行,你内在的德,这才是根本的重要,这样大概了解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吗?可以好好来再来,

这个都是比喻,持戒的比喻,佛陀一直鼓励我们,佛陀鼓励我们持戒。

3) 分量重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何物重于地?这个都是天上天道众生的,在阿含经里面,偶尔或是有时候,杂阿含经比较少,慢慢到了中阿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跟诸天、天龙八部、鬼神的这样子的故事就多了,但是杂阿含经里面相对少。但是有一些,尤其常常会有天道的天子,他的天子不是古代皇帝天子,他的天子其实就是天道众生,他天道众生下来有时候会跟佛交谈,那么佛会教导他们说,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何物重于地?何物高 于空?何物疾于风?何物多于草?”


他就用偈颂问佛陀:“何物重于地?何物高 于空?何物疾于风?何物多于草?”这个是不是有点像古代,然后你要出去或是你要进来,我做一个偈颂,你要能回答我就给你进来,有没有这样子?打一个哑谜给你猜得到,你就可以进来,对不对?

他说偈颂,世尊也说偈颂,尔时,世 尊说偈答言: “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 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他说什么高?何物高于空,慢高于虚空,就是傲慢高于虚空。然后何物疾于风?忆念疾于风,有没有看到。你心里想什么,你的忆念马上就到那边了。你现在在这里,你可以想温哥华的东西,对不对?你可以想大陆的东西,或想台湾,一想,意念就到了,所以意念比风还快,还有什么东西多余草?思想多于草。

也是你的胡思乱想,你的妄念,你的胡思乱想是比什么东西都多了。你们现在在听经闻法,有些已经可能专心的,但是有一些什么两个小时下来,不知道想了多少东西,有时候还专心听,有时候心已经跑掉了,这个叫做什么?思想多于草,。

所以叫做“何物重于地?何物高 于空?何物疾于风?何物多于草?”

尔时,世 尊说偈答言: “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 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

所以它这个是比喻。所以它就叫做持戒,它是很重的,地是最重,它可以承载一切物,你持戒的戒德的分量,它就用大地来比喻他的戒德是很重的,这个叫做一种比喻,这个叫做分量重。

再来持戒是宝物

4) 宝物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戒:‘所谓戒者,息诸恶故。 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缨络身,现众好故。夫禁戒者,犹吉祥瓶,所愿便克,诸道品法皆 由戒成’”。

他把戒比喻成什么?宝物,他把这个比喻成宝物,因为你看,刚刚说喷香水,对不对?那么这比这些香水更香。在印度古代,最喜欢用黄金璎珞玛瑙珍珠,对不对?来庄严。这边挂一个特别大,这边挂一个,上面挂一个,你有没有看过印度的电影?你看过印度电影,印度电影那个女众出来特别喜欢挂,全身挂到满满的,全身挂到满满就可以挂可以挂的,到处都是这样装饰,都是宝物。

但是佛陀告诉你说,如果是一个出家人,一个修行人,他要用什么来庄严身?他把戒比如说宝物,用持戒来庄严他的身,就像是什么?戒璎珞身。有没有看到?所谓戒者,息诸恶故。 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缨络身,就像我们的宝物一样,可以装饰我们的身体。然后现众好故,然后让大家都知道你是很庄严,但是这种庄严不是长得好看,是因为你持戒,所以持戒庄严,然后夫禁戒者,犹吉祥瓶,所愿便克。所谓便克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希望都能达到满足你的愿望,然后这个叫做吉祥瓶。你知道,佛教里面有很多宝物,比喻都是达到所愿皆满,那么其中有两样是常常我们比较看到,一个叫做摩尼 宝珠,一个叫摩尼 宝珠,一个叫吉祥瓶品,一个是摩尼 宝珠,一个是吉祥瓶

摩尼宝珠对不对?有时候佛陀坐着,我们都放一个摩尼 宝珠在上面,那么根据佛教或印度的传说,你只要有摩尼 宝珠,你许愿发愿他都可以成就你的愿力愿望。另外一个叫做吉祥瓶,你发愿它也可以达到你的愿望,这个叫做吉祥瓶

在你们的认知当中,谁拿吉祥瓶?在你们的佛教的信仰跟你们认知当中,谁拿的吉祥瓶?是地藏菩萨还是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拿什么?地藏菩萨不是,地藏菩萨拿一个锡杖。因为地藏菩萨在中国是以什么?一个出家的,韩国王子,出家众,所以他带了一个什么帽?毗卢帽对不对?很多人是把地藏菩萨跟玄奘大师搞不清楚。我上次看到不知道有一个影片,他到寺院去,他看到地藏菩萨,他说他说是三藏法师,因为你们看电影里面,玄奘大师他去他取经的时候是带着我 毗卢帽,然后拿一根锡杖,那个是一个出家人的象征对不对?

西游记里面是不是这样子,是吧?

所以他到寺院看到的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一般也是怎么样?带一个毗卢帽拿一个锡杖,他说那个是玄奘大师。不然就把地藏菩萨当成玄奘大师,不然就把玄奘大师当成地藏菩萨,对不对?你说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两个都是出家像,地藏菩萨在中国,他也是依出家相的形象传承下来,一般出家像,古代在雕的时候就雕一个毗卢帽,拿一个锡杖,这个是出家的象征。这样了解,所以当然那玄奘大师当然是出家人就不用讲了,这样了解好。

观世音菩萨拿一个什么?吉祥瓶,所以观世音菩萨叫做什么?所愿皆满,普门品里面说,怎么样?普门品里面说什么,如果你有什么困难,你祈求观世音菩萨,然后观世音菩萨是千手千眼,对不对?会听到你的内心的声音,然后去帮助你,现各种身,适合的身来帮助你,这个就是什么?吉祥瓶的一种表征。这样了解,所以他拿吉祥瓶了,这样你们知道吗?他拿吉祥瓶,然后用吉祥水洒一下,这表示什么?这表示什么?愿望接满了,所以他叫吉祥瓶所愿皆满,所怨皆克。这里再强调什么?

一般来讲的话,这是其实强调说,我们持戒的功德,我们持戒的福报,持戒的功德跟持戒的福报很大。所以如果你要福报要大的话,第一个你要持戒,第二个你要布施。持戒、布施,真的是所愿皆满。当然不是马上,不是我要一台车,马上一台车跑到前面来,不是这个样子,它有它的过程跟条件,但是如果你说持戒布施,那还是世间的,这样了解吗?

进一步,你要达到精神内心的调伏,你要修定。但是,这还都是世间的,你要更进一步达到出世解脱,因为你世间的那些物质愿望,各种愿望皆满,好了,我告诉你,世间无常变化,你满了又失去了,失去了又满了,他这里只是告诉你说,持戒的一个功德而已啊,但是他到最后都是告诉你什么?

戒定慧三学,都是要修行的,从世俗的道德到内心精神的怎么样提升,一直到出世解脱烦恼,这个叫做戒定会三学,这样可以吗?这个叫做宝物。戒如宝物是一种比喻。

好,再来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好,来,没有的话我们继续来看水,这个故事在《佛陀的教示》里面也有。 23:54

5) 水

•  尔时,世尊为彼梵志而说颂曰: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是愚常游戏,不能净黑业。 好首何 往泉,何义多水河,人作不善业,清水何所益? 净者无垢秽,净者常说戒,净者清白业,常得清 净行。 若汝不杀生,常不与不取,真谛不妄语,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学,一切众生安,梵志何 还家,家泉无所净。 梵志汝当学,净洗以善法, 何须弊恶水,但去身体垢。”

•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净洗以善法,何 须弊恶水。’” 梵志闻佛教,心中大欢喜,实时 礼佛足,归命佛法众。


只是这一个,这一个是出自中阿含 ,但是他杂阿含里面,也有同样的一个故事。

好,这个《阿含经》它是这样子,有些故事,它是杂阿含里面有,中阿含里面有,增一阿含里面也有。它这个故事这样不断的扩大扩大,这样了解,你们如果之前有听过师父讲《阿含经》的编辑、结集还有增补的过程,你就知道最早就是杂阿含,它有些故事它会增编增编,所以这个故事是出自中阿含,但是它杂阿含里面也有,但是杂阿含讲的比较简要,而且重点很明确。但到了中阿含,有时候讲的长了,反而有时候重点不大明确,这个故事是出自中阿阿含里面的,我来看一下它怎么说呢?

尔时,世尊为彼梵志而说颂曰梵志是什么?外道的修行人,如果是佛陀的弟子,他会说比丘或者说比丘尼,或善男子善女人,这样了解吗?外道的修行人,他会告诉,他会叫做梵志,梵是清净的意思,所以梵志就是修清净行的,印度很多外道他还是修清净行的。

好,这样了解,他说“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是愚常游戏,不能净黑业。 好首何 往泉,何义多水河,人作不善业,清水何所益?

这个故事就是说梵志,就是外道的印度的修行人来找佛陀,然后谈论之后,谈完了之后,他就要起身,然后他的仆人说,你该是洗澡,然后梵志要到河里去洗澡。

那么他就告诉佛陀说,我告诉你,你到哪一条河哪一条河,它还是一条圣河,尤其是恒河,或是恒河的分支,他说那是圣河,所以你到里面去洗澡的时候,就可以把你的什么恶业的尘垢,把它洗干净,这样你们知道吗?

从古代以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当 copy那一天(听不懂)很流行传到印度的时候,很多印度人会跑到恒河里面去洗澡,这也不是什么多奇怪的事情。因为从古以来,他们就认为什么?恒河或其他的某些河,它就是一些圣人曾经经过的地方或圣人曾经修行的地方。当然它的印度很大,它每个地方传说恒河是圣河的故事不大一样,这样了解吗?比如说,为什么恒河是圣河?他就说古代仙人在抢一个长生不老药,在天上,然后打来打去,不小心把长生不老药的壶打破了,然后水长生不老的水掉下来,掉到恒河里面去了。所以你只要在那一天,他掉下来的那一天,去河里面洗澡,你就可以什么一切病都治好。

所以他们有一个叫大壶结(?),上次他们的感染就是大壶结,很严重,其他的像这种传说就是说,有时候他古代的圣人或先人在里面洗,曾经洗过,在这边洗过澡,所以这个就变成一个圣河,所以你去里面洗澡就可以把业力给消除。

印度有这种各式各样这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因为他们的宗教性非常的强,在这样的一个因缘,所以他告诉佛陀说,我要去洗澡,把业力洗净,然后问佛陀说,你要不要去?

这个就是故事的背景,那么佛陀就跟他讲说:“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是愚常游戏,这样了解吗?28:21

你说若入多水河,是愚常游戏,不能净黑业,你不要以为愚常游戏是在愚人在里面玩,常游戏游戏,在佛教里面又叫做戏论,戏论,了解吗?什么叫戏论呢?不能解脱的言论,跟解脱没有关系的,不能达到解脱的各种理论、言论、说法,都叫做戏论。

所以他说是愚常游戏,意思就是说是愚人的戏论,因为你不能解脱,他说能解脱;你不能去业,你不能消业,不能消恶业,他说能消恶业;那就是什么?愚人的戏论。所以他说好首何 往泉,你如果观念知见正确,你何必到岸边去洗呢?何义多水河,人作不善业,清水何所益?

然后何义多水河?这个到底是什么意义?人如果做不做善业,清水何所益?

如果做不善业的话,你再洗,你把皮肤洗破了,你把头发洗掉了,你把它刷到头破血流了,你能除业吗?不能的,知道吗?

你会觉得说奇怪,师父,怎么印度人会这样?我告诉你,不止印度人,很多宗教包括中国都有。中国有没有一些什么地方或什么泉水,是以前什么仙人,然后去那边喝一口就怎么样,有没有一些地方的传说?有吗?你说怎么样?有的。

F:有的地方有圣泉、圣湖,圣山。

师父:对。然后到里面去洗一洗、冲一冲,对不对?所以不要笑,不要以为只有印度人这样,其实很多迷信的宗教都有这样子的一个问题。西方宗教有没有洗净?撒圣水,这样了解吗?洗礼,这都要洗礼,把你整个扔进去洗礼,对不对?当然了,如果它是一种表征,就要看它表征背后的道理合不合理,这样了解。洗礼。

F:之前看一个故事片,……听不清

师父:是。那个就是什么,因为这是印度外道,你现在开始要修外道了,对不对?你要把过去的业给清理掉,对不对?所以你在一个仪式的时候,他就在圣河里面,不管是哪一条河,圣河里面,把你用进去起来了,你表示把过去的业清洗掉,接下来怎么样?接下来好好修行。他就有这样的一个表征,这样可以了解。好,等一下我会讲一个问题,我们先把这个东西讲一讲,他说人不人作不善业,清水何所益?,对不对?你用水来洗,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太大意义,完全没意义,有了。你洗澡把身体洗洗,比较健康,不要太臭,都是真的了,你要消业不可能的。

好来净者无垢秽,净者常说戒,他说什么叫做清净呢?清净无垢秽,这个垢秽是指烦恼,净者无垢秽,净者常说戒,净者清白业,也有没有看到?他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所谓的清净就是烦恼轻一点,然后怎么样?持戒,因为你忆念戒,说戒就持戒,然后造善业,叫清白业,它不是无漏,它是叫你造善业,然后常得清 净行,。

好,那么就更进一步说,我要怎么样才能叫做清净行,第一步怎么样?JW,第一步要怎么样?

JF:皈依三宝,基本五戒

师父:你要是没开按一下就行了,按一下亮了就行,来。


讲得非常好,第一部皈依三宝,基本五戒。有没有看到他说什么?常得清 净行。 若汝不杀生,常不与不取,真谛不妄语, 常正念正知。

杀有没有?然后当然杀盗妄,当然还有淫,对不对?然后出家人是不淫,在家人不邪淫。然后那幺正知正念,有没有看到?


当然也包括酒在里面了,然后 若汝不杀生,常不与不取,真谛不妄语,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学,一切众生安,梵志何 还家,家泉无所净。

他说如果你能够这样子做的话,梵志如是学,一切众生安,梵志何还家,家泉无所净。你看他说,如果你这样学的话,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稳,意思就是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子的话,你能这样做的人,他就得到安稳。然后他这里为什么会加了一句梵志何 还家,家泉无所净?意思就是说你要清净,你要清净的话,你不需要跑出去或跑回家去洗澡的。

这个地方,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你这样做你在这里,就可以得到清净了。所以他讲梵志何 还家,家泉无所净,意思就是说你如果要得到真正的清净,不是只是洗澡干净而已,因为梵志认为他回去或是到圣河里面是可以洗洗,可以到业清净的。佛陀告诉他说,你不要那么大费周章了,那个是没有帮助的。

你听我说,在这里当下,你愿意你发愿持戒你就可以得到清净了,这句话是佛陀这样跟他讲的,所以叫做梵志何 还家,家泉无所净。所以说你不需要这样子,梵志汝当学,净洗以善法,有没有看到?

我现在告诉你你开始修善,学善、持戒修善,就是清净的,所以叫做梵志修善法,就净洗以善法, 何须弊恶水,但去身体垢,他说你要得到善业的清净,你不用用洗,你用水洗只能洗什么?身体的肮脏,你使不了内心的不清净,这样了解吗?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净洗以善法,何 须弊恶水。’” 梵志闻佛教,心中大欢喜,实时 礼佛足,归命佛法众。 他的佛法众就是僧了,所以梵志外道的出家人,他听了佛陀这样子的讲法之后,他当下就皈依三宝,跟着佛陀学了,也不会再去信仰什么?圣水可以洗,这样了解吗?所以水有没有看到?水,它是真实的水,从这里你有没有得到一些启示?

一些启发,佛教里面有没有用水?佛教里面有没有用水?也有,法会洒净,用大悲水对不对?37:32

你说我要面对问题,你讲讲说我就跳过了,但问题是奇怪的,佛教不是也用水吗?什么大悲咒水,什么洒净,不是也有吗?你觉得那个是怎么样?(JW:都是一种表象,让我们更多的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说像佛教的大悲水,都说是与悲心相应……听不清)

师父:很好,佛教里面用的大悲水,道场的清净,对不对?清净道场对不对?它都是一种表征,它不是说我用这种水给你洒一洒,让你大悲水喝一喝就百病除,它不是这个意思。它是借由这样子一种表彰的信仰,然后来表现凸显什么?其实真正的清净的水是内心的什么?你内心的发愿跟你的善业,你的善法,然后借由这样子让我们愿意发愿去修行。

所以每次你们安佛像的时候,师父有没有去洒净?有。 师父去洒净,你们很多地方很多人,你们下次安佛像请师父去洒净,就记得,但是师父每次洒完净,我都会跟大家开始什么?

所以我洒完净不是这样就叫清净的,是借由这样子让你们皈依三宝,对不对?然后受五戒,然后以戒持来达到内心的第一步的清净,所以它是一个接引的入门,这样各位了解吗?

所以你们如果说安了佛像,然后什么你来请师父,师父有时间我一定去,因为这是一个接你们入门的第一个方便,这样清楚吗?

你们有上过一的师父有没有去你家里撒进油?5次之后有没有去你家里撒过去?有,你从此以后没有持戒,三归无戒,你本来就有此了,所以我只是打一个强心剂下去而已。这样了解吗?

所以这不是迷信,因为背后有一个道理,但是如果告诉你我这样洒一洒,就一切都清净了,这个就不是佛法本来就用意了,这样了解,所以你要依这样子,然后慢慢去修持戒得清净,这个叫做戒水。

来敬敬畏,你是不是要讲什么嗯?


JW: 若汝不杀生,常不与不取, 不与是什么意思?

师父: 常不与不取不与不取就是什么?不予取。什么叫不与不取?人家没有给你的,你不要拿。什么叫做不与不取?不与,与就是给;不给的,人家没有给你的,你不要去拿,这个叫做不与不取,其实就是不倒了,什么叫做盗?盗的基本一个条件就是说,人家没有说要给你的,你不要把人家拿走,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不与取啊,不与取是犯盗。不与不取,就是持盗戒。

对不对?好,来,有没有什么问题?来,没有的话我们再来看。

好,戒的种种比喻结束了,我们再来看

第二节 种种戒

一、善不善戒:善不善行

•  物主!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  行,是谓:不善戒 。物主!此不善戒从何而生?

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 有欲、有恚、有痴,当知不善戒从是心生。 …

•  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业,善口、意业,是 谓:善戒。物主!此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 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无欲、无 恚、无痴,当知善戒从是心生(179)


种种戒的第一个善不善戒,这里的善不善戒等于善不善行。这样了解吗?他这里的善不善戒等于善不善行。因为你们要记得,戒有几个意义,如果你们回到前面去看,这有两个最根本的意义,F,你记得吗?一个是善性,一个是善习。

还有来麦克风给他一些。

F:这个戒,一个是善性善习,一个是防非止恶功能。

师父:对没错不错,(戒法)善性善习叫(śīla)。(戒体)防非指恶或是防止过错,就叫(Saṃvara),(Saṃvara)等护/律仪常常翻翻成什么?等护/律仪学不够精,你要学学好一点,不要学一般的,(Saṃvara)是什么?

等whoo等huo来去写一些,这个剑堂还是蛮用功的,他竟然会知道他写的是简体字,你这两个字都是简体字吗?

你这两个字都是简体字吗?两个字都简体字等,也是简体字等。怎么跟繁体字一样?

对不错,好不错,大家等一下再去一下。

你们讲等候可能你们不是很清楚的,但是事实上如果用另外一个字里面就清楚了,叫做利利与利利益利益,这样了解吗?知道吗?利率利益会写吗?拿来再去写一下。年轻人多跑一些是有好处,这里面应该是他最年轻。

你应该年纪比他大,不知道你看起来挺年轻的,30看起来不到30的样子。


对。律仪有没有看到律仪,所以戒,我们讲戒的时候,它有两个字,常常是指(śīla)你就不用写了,我前面有 ,然后一个叫做(Saṃvara),等护/律仪。两个字一个目的,但是两个字的意义不大一样。两个字,第一个字(śīla),它是善性善习对不对?第二个字叫做防非止恶,就是说保护或是禁止。

好,我等一下会讲,这样了解吗?

所以就叫做什么?叫做戒,那么这个地方你看:禁止保护,这个地方就有点向于善不善行,因为他会阻止你,有些不该做的他会叫你不要做,这样了解,不该做的他会叫你不要做。比如说他叫你不要偷盗,这个叫做什么?这个叫做等护或叫做禁止,所以这个比较接近于(Saṃvara)了,这样各位了解。

这里的戒,它就比较近于行为善不善行,所以你看, 物主,这是一个人的名字,云何不善戒耶?佛陀告诉他,什么叫做不善戒,不善戒叫做

不善身行,不善口、意  行,是谓:不善戒 。物主!此不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 有欲、有恚、有痴,当知不善戒从是心生。

以贪嗔痴心与贪嗔痴相应,然后做了什么?身口意的不善行,这个就叫做什么?不善戒,这个叫做不善戒,所以这里的不善戒等于不善行,这样了解?

那么当知不善戒从是心生。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业,善口、意业,是 谓:善戒。

物主!此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 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无欲、无 恚、无痴,当知善戒从是心生。

这样了解,所以这里的善戒,他的善恶戒,它就是指善恶的行为,跟我们之前讲的善性善习就不大一样,这样了解吗?在一般来讲,佛教里面讲戒,不管是(śīla)(Saṃvara),基本上都是讲善的,好的。这样了解吗?那么把不善戒,有这样的称呼是比较少的,是比较少的,这样了解,基本上比较不会去谈到什么叫做不善戒,不善的等护,一般不会这个样子讲。但是经里面这样子讲的意思,他的善不善戒等于善不善行。

这样清楚吗?有没有什么问题?

说话人3 49:08

原来在印度,(śīla)有一种是中性的,它就是习惯。但是佛教里面(śīla)这个字,都是用到好的,所以好的习惯才能叫做戒。就这样了解,一般是这样子用的,然后这种用法相对来讲是比较少的,这样清楚吗?所以这个用法就是把(Saṃvara)跟(śīla)当成是中性的名词来用的,这样清楚吗?所以我再讲一次,一般如果讲戒讲(Saṃvara)都是指善的方面,但是本来这个字是中性的,所以它会有这样子的用法,但这种用法相对来讲比较少,一般讲戒都是讲善的,一般不大会讲不善戒。向各位了解,这里的善不善戒就等于善不善行。

好了,有没有其他什么问题?号来没有我们再来看

二、种种戒禁取

•  若有众生奉持龙戒,心意向龙,具龙法者,即生 龙中。若有众生奉持金翅鸟戒,心向金翅鸟,具 其法者,便生金翅鸟中。或有众生持兔枭戒者, 心向兔枭,具其法者,堕兔枭中。若有众生奉持 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痖戒,或持摩 尼婆陀戒,或持火戒,或持月戒,或持日戒,或 持水戒,或持供养火戒,或持苦行秽污法,彼作 是念:‘我持此痖法、摩尼婆陀法、火法、日月 法、水法、供养火法、诸苦行法,我持此功德, 欲以生天。’此是邪见。(长30)


种种戒禁取,在杂阿含里面,它讲的各种戒禁取,他谈了很多,但是他大部分都是指修行人的各种奇形怪状,比如什么持牛戒、持猫戒、躺在地上的,然后不穿衣服的,然后举一只手不放下来的,抬一只脚不放下来的,各式各样的。然后虐待自己的,怎么样把自己弄到浑身是伤的,然后只吃碳只吃灰,各式各样种种都是,指修行的各种奇怪的修行方法,那个都叫做戒禁取

什么叫做戒禁取?意思就是说,这样的做法对于降伏烦恼对于解脱,是没有帮助的,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见观念错误,所以他们会用这种方法,把它当成是修行,这个就叫做戒禁取。佛教里面有一些戒,是因为当时的因缘背景,然后佛陀制这样的戒,但是如果你固执指使他的戒的表象而已,表象,然后一直硬要这样子做,然后就认为这样做会解脱,其实有时候也接近于戒禁取

这样清楚吗?所以戒,要了解他的精神,古代的论师告诉你,要去研究他的制戒因缘,就是说,为什么佛陀要制这一条戒?这条戒,它的用意何在?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你把它夸张、把它夸大了,那就会成为戒禁取。师父举的例子我不能举太多,因为有时候是出家人的戒禁取太多,有时候不大恰当,我就举几个,大家容易明白,而且师父也常用过的。例如佛陀制一条戒叫做半月洗浴,半月洗澡,半月多久?师父天。古代佛陀制师父天才能洗一次澡,你知道为什么佛陀当初制这样的戒? 52:51


因为佛陀有一次受到一个国王的邀请,然后就带着弟子到皇宫里面受他应供,然后住了几天。这样了解了。那么住了几天,那么其中有一个比丘,他说,真好,跟着佛陀来这里,对吧?蹭吃蹭喝什么都有。然后他这个人特别喜欢洗澡,特别喜欢洗澡,所以他一天照三餐洗,早上洗中午洗晚上也洗,然后还要。因为国王很恭敬这些朱家人,因为是佛陀带来的,佛陀带来不是每一个都阿罗汉,不是每一个都圣人,这样了解吗?他什么凡圣都有。

然后带来之后,因为佛陀,比如说佛陀不会说,我要去应供,只有阿罗汉可以跟我去,其他人不要去,他不会这样子,僧团你知道吗?是一个和合的团体,要去大家一起去不去,大家不要去,这样了解吗?所以要去,在座的大家一起去那里面就凡圣都有,有些刚入学不久的修行也不是很好,他就不懂,然后到里面可以享受,就叫人家什么烧开水烧热水。因为印度以前很穷的,出家人洗澡的话,就下雨天洗一洗,到河里洗洗,这样了解吗?

没有烧热水洗的,然后他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环境,宫里的人这么恭敬,他就这样子,我要洗澡洗热水,然后觉得他烧热水,就造成很多人的困扰,对不对?然后也造成这些皇宫内的一些善男信女对于出家僧团的诽谤,那个世尊不是很有修行吗?他的弟子也应该很有修行,怎么这个人这么浪费呢?

后来就有人把这件事情跟佛陀讲,佛陀就规定:以后没事不要制造麻烦,不要随便乱洗澡,这样了解。但是人家佛陀有开缘,如果你是旅行归来,你可以去洗澡;如果你得风寒你可以洗热水澡;如果你今天有去劳作,还是有去哪里,去托钵,回来流汗满身大汗,你可以洗澡,这个是有开缘的,这样了解吗?它是有条件的。

但是如果不了解当初佛陀这样的因缘跟制戒的话,就执着地认为说我14天才能洗一次澡,有没有人这么执着的?然后在中国或是南方天热的要命,然后全身汗,然后又臭,然后又跟人家住在一起,人家叫他洗澡,他说不行,我要持戒,我半个月才能洗一次,那不是等于戒禁取的吗?那就是戒禁取了。所以实际如果没有抓住他的精神,他对于道法的帮助而造成你自己困扰,别人也很困扰,这样的话就不是持戒的精神跟意义了,这个就有点戒禁取了,这样各位了解吗?

那么这个叫做戒禁取,在印度它的戒禁取很多更严重,我们之前有讲过这里这里还有几分钟两分钟,这里我们把它念一下,你看到

若有众生奉持龙戒,心意向龙,具龙法者,即生 龙中。若有众生奉持金翅鸟戒,心向金翅鸟,具 其法者,便生金翅鸟中。或有众生持兔枭戒者, 心向兔枭,具其法者,堕兔枭中

这个是夜猫,那个叫什么?猫头鹰,然后兔子或是猫头鹰。

心向兔枭,具其法者,堕兔枭中。若有众生奉持 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痖戒

这是师父常讲的。持 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痖戒,什么痖戒?不说话,一辈子都不说话,然后或持摩 尼婆陀戒持摩 尼婆陀戒目前查不出来它是什么,反正就是古代外道的一种戒法修行就对了。

或持火戒,或持月戒,或持日戒,就是拜火、拜月亮、拜日拜太阳,有没有太阳教?摩尼教就是太阳教。然后有 或 持水戒,或持供养火戒,或持苦行秽污法,吃不干净的东西了,这样了解,弄得全身脏兮兮,然后吃不干净的东西,这叫秽污法。

彼作 是念:‘我持此痖法、摩尼婆陀法、火法、日月 法、水法、供养火法、诸苦行法,我持此功德, 欲以生天。’此是邪见。

有没有看到?好,我们先讲到这里,等一下我们再来讲先休息10分钟。58:00

他们说,我持此痖法,痖法都不讲话,痖法就是都不讲话。不讲话当然也有他的修行好处,但是你不能一辈子不讲话,那就是戒禁取,你说如果是在禅修中间,师父叫你止语不要讲话,那是让你心比较不要太杂乱太杂散,对不对?

你不要来打坐,然后动不动四处找人家聊聊天,然后谈天说地,你怎么打坐?所以未来如果禅一,师父会教你禁语,但是现在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在疫情之前曾经办过一次禅一,有40个人来,一来开始时候把他手机没收起来,没收之后就放在前面,这表示师父没有去动。你放在前面的你也不会自己去拿,这表示什么?表示说你要来你就万缘放下,好好的修行。

但是如果是说,师父我家里如果临时有急事,师父留给你师父的电话,因为一般你们都知道你就通知师父,这对有什么天灾人祸的通知师父就好。你不要使用以前的经验就是,手机不收,休息的时候他不去上厕所,他跑到外面偷拿手机在外面不知道讲什么,散心杂话一大堆,所以禁语是好,但是不能一辈子不讲话,他这个是指一辈子不讲话。

火法、日月法,火法就类似什么火供,那么这是供养火,这样了解吗?火法跟供养火不一样,在印度教里面,他有的是把火当成是神来供,这个叫做供火法。

另外一种是把火当成媒介,是人跟天的一种媒介,就是说你要供养给天的东西,你把它拿去烧,烧了之后,然后就经过烧了念咒,大家认为说,这样这些东西,梵天或是天界的这些天人就可以收到,这是两种方法,这样了解吗?这些都是印度教的或者是印度当初的外道的种种,你看到还有什么词吐法有没有看到?

然后持兔、持枭、持牛、持狗(戒),这个原因就是因为那些人他们有一些神通,他看到这只牛死掉,然后牛的神识升天,他想说这个牛到底是是怎么升天的?他就想,牛除了睡觉以外在干嘛?吃草。牛就只有两件事,对不对?睡觉、吃草。

那你说是我们中国牛还有耕地,对,但是他们印度牛是神圣的,他不能叫它去耕地。所以他说牛就睡觉、吃草,他想说那怎么升天?睡觉,大家都会睡,你也会睡我也会睡,不可能因为睡觉。吃草,所以他就持牛戒就是吃草,持狗戒叫吃屎,对不对?狗干什么?狗吃屎。

然后很多人都知道这样,让他们持鹿了,这个都是他们看到这些种种动物的种种行为,然后觉得这样子学,可以达到怎么样的目的?他为了什么能够升天,能够得到更大的福报,就是种种,还有什么学龙,心意向龙,具龙法者,对不对?看到龙很庄严,然后我也可以成为龙,然后呼天唤地的多好,龙应该干什么?就去查,人家教他龙都做什么,所以他做学龙,然后奉持龙法,然后心向龙,然后未来死了就当龙,就当这个畜生。

古代中国也有,对不对?有一个画家,叶公好龙,也有这样的,对不对?它古代的到底中国的龙跟印度的龙到底是不是一样?不知道,反正都叫做龙,但是印度的龙在很多时候它是指大象,这样了解吗?不一定是指那种龙。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画家,有个画家他喜欢马,这样了解吗?所以他行住坐卧都跟马在一起,因为他这样才能画得出马的神韵,他睡觉也是马,躺着也是马,看马吃东西,然后躺在那边看马,他每天画就每天跟马在一起。如果他没有做什么恶事,他每天弄弄,因为为什么会影响他的种子熏习,未来有可能怎么样?有可能死了之后就堕畜生到成为马,为什么?他这是学奉持马、心向马,具马法,即生于马中,这样各位了解吗?

所以这些种种的各种宗教,早上讲的,各种宗教他的观念很多都是不大正确的,所以有人就跑来问佛陀说,我这样学牛戒,我死后会生天吗?佛陀说如果你没做什么坏事,你持牛戒未来就是生牛、畜生,不会升天的,他就很难过,怎么会这样子?所以你要学什么?学佛法,学正确的知见跟观念,不要胡学乱学一通。这一些种种种反应,师父说过,你不要以为说只有在古代发生,现代也常常有这样的状况,现在的很多宗教信仰也有这样的问题。

01:03:49

F:听不清……有机有机会,对不对?

师父:是,因为你跟宠物太接近,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你的染着。这样了解吗?你的染着不是叫你不要太执着?你养宠物第一个,会染着,第二个你跟他太亲近,你会学习它的习惯,会互相影响。所以为什么说我们要亲近善知识,你不要亲近宠物。你说,师父我养狗养猫,其实你养它们,有慈悲心/爱心,没关系,但是要有一个界限,做事情都是这个样子。你太过黏着,万一宠物哪一天死,哪一天怎么样,你不是忧悲苦恼吗?

你有没有看过人家宠物死了忧悲苦恼,父母亲死了可能没关系,我亲眼看到父母亲死的好像无关紧要,后来宠物死了哭天抢地了,没有这种必要。因为这是太过于贪染黏着了,有些人已经愚蠢到这样子,照说父母亲养育我们恩德更大,是不是?但是父母亲走了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好像觉得他也没有很难过,宠物死了,痛哭流涕,好像宠物比父母亲更重要。

来好麦克风啊。


W:听不清……

师父:这个不是观念而已,行为都是,行为都是这样子,这样了解不是只是观念而已,发自于心想要这个样子,但是你要去寻找,然后去做他这样的行为。因为一切都是模仿它,心向于它,然后做它的一些习性吗?了这样了解吗?你记得吗?

我们这一辈子投生的三个条件。随重、随习、随念。这中间就是随习。你如果没有造太大的重业,因为在它太大的重业可能就(直接)下地狱或鬼道,对不对?但是如果你没有造太大的重业,但是你的习性是这种习性,那就相应了,那就相应这样了解。好。

进去把门稍微拉一下,它可能有风它没有。好,来再来第三个,

三、波罗提木叉律仪(Pratimokṣa- saṃvara)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 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 一切业迹如前说,衣钵随身,如鸟两翼。如是学 戒成就,修四念处。”(杂637)

•  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 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 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 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增上戒学。 …” (杂832)


波罗提木叉律仪(Pratimokṣa- saṃvara)(Saṃvara)叫做波罗提木叉律仪。有没有听过波罗提木叉?听过?波罗提木叉是什么?(答:戒)当然你这样讲我也不能说你错了,对不对?但是它为什么又叫(śīla)又叫(saṃvara),又叫波罗提木叉律仪(Pratimokṣa- saṃvara)它有它的特殊意义了,你不能用戒了,我问你那(śīla)也是戒,(Saṃvara)也是戒,波罗提木叉也是戒,你全部都用一个“戒”,那它就包含所有的,我也不能说你错,但是我要挑你毛病:不精准。

细微的戒叫做什么?别别解脱,

波罗提木叉就叫做别别解脱,就叫做别别解脱等护,或叫做别别解脱戒。

这等一下我已经

其实师父在《俱舍精要》里面有说过,有解释过,我们这里进一步来探讨这个是什么意思。现在接下来讲戒,说很多微细的地方,或是戒的微细意义到底是什么?好,我们来看一下: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有没有看到律仪(Saṃvara),(Saṃvara),有没有看到?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 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 一切业迹如前说,衣钵随身衣钵随身,这个很重要,如鸟两翼。如是学 戒成就,修四念处。”

四念处就是指止观相应的, 所以怎么样?所以就告诉你,你要把戒持好,尤其是出家人,很多具足戒,具足戒要持好,接下来就可以止观相应,就可以修定,然后止观相应。所以你看到他讲什么?

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 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 一切业迹。就是一切的善业了,断恶生善上,然后衣钵随身,如鸟两翼如是学 戒成就,修四念处,他为什么特别强调衣钵随身?你们知道衣、钵,为什么叫你衣钵随身?

你说戒贪?

Y:弟子觉得就是说我只是身边只是带着一个钵,没有带其他的东西,再一个就是衣钵随身,是记住自己皈依授戒有发誓的心愿,

师父:这当然都可以,但是衣钵随身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刚刚讲的可以,都是对的,但衣钵随身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什么很简单的道理?JW,衣钵随身有什么很简单的道理?

这边是讲出家人了。

问:听不清……


师父:因为住的地方你到底你哪里都可以住,你不能把家带走,树下一宿或是阿兰诺或是哪里都可以借住。所以你住不用担心,对不对?为什么衣钵随身?我们不是有食、衣、住、行,对不对?行,就是11路,不是8路。01:12:21

什么11路?走嘛,两条腿,难道还骑马骑牛,还开车骑脚踏车?出家人以前就是怎么样?用走的。所以11路就是什么?到处去住,对不对?这是什么?树下一宿和坟冢间,哪里都可以住。行就两条腿,那就是表示食衣住行是人的根本,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食衣住行,既然住,哪里都可以住,行就是两条腿,你总得要吃饭,你总得要吃饭,是吗?出家人吃饭怎么吃?托钵,所以你钵得带好,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你不要带太多,背一大堆东西对不对?但是你生活的必须品,所以你要吃饭,所以要有钵,然后你要穿衣,你得要保暖,你到哪里睡觉,你得要衣盖。所以什么?衣跟钵很重要,这就是衣钵为什么重要,所以戒律上就衣钵必须随身,这样了解。

因此有一些持戒律的,他就专门缝一个袋子在旁边,里面,塞衣塞锅在里面,你说衣钵为什么重要?因为你没办法吃饭了,你没衣怎么样,你没办法保护,你没办法保暖,你可能生命都有问题,这是生活的必须品很重要,所以它叫你衣钵得随身。

但是现在有些已经弄到很奇奇怪怪的,什么奇奇怪怪的?外面穿的邋里邋遢的,人家讲他,(他说)没关系,我背包里面背着衣跟钵,所以叫做衣钵随身,他也没犯戒,但是他邋里邋遢的。他拿钵干嘛?他也不化缘,他出去,去餐厅吃饭,是不是?但是他就一直执持说,他这衣钵必须不离身。确实我们戒律上是规定,但是这种衣钵不离身的规定是保障你的什么?基本的生活需求了,这样了解,但是到现在已经很多变质了。

还有割接的百纳衣,有没有看到?人家以前是把很多破布拿起来缝成一块,又叫福田衣,那是不得已。第一个,佛陀希望你不要对这个东西起执着,再来说物质缺乏,你不要动不动就用最好的那种(衣料),所以都是让你达到最简单的需求,就是这样。但是现在有一些是好好的,你把它剪一剪、弄一弄,然后弄成百纳衣,我看过就一块一块一块这样子,这样子表示什么?表示你比较有修行吗,是不是?所以这个就要掌握住它本来人家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好,来,那么这个叫做持戒,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这个是杂阿含经,下面这个是杂阿含经,

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 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 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增上戒学。 …”

有没有看到?增上戒学有包含这些东西,所以持戒包含这一些净戒,波罗提木叉,威仪具足,有没有看到威仪?不是你持我不偷东西就好了,具足威仪、行处,我这些都会解释,等一下 见微细罪则生怖畏,还有受持学戒,是名增上戒学。 …”有没有看到?

当然了,佛陀这个都是为出家人说的,但是这个精神跟意义上通于什么?在家、出家。在家人也得要这样子,你看到,净戒波罗提木叉,威仪具足,在家长学佛是不是要威仪具足?所以你们每次来这边师父是不是要求你们的威仪?因为你这样出去,人家说 佛教徒怎么邋里邋遢,满身污垢,然后这样也不洗澡,然后整身呼呼会的,因为佛教徒,(人家)觉得怪怪的,不能是这个样子的。


我问你,你们看到这里,然后回想起有一些稗官野史,也使有关佛教的某一些出家人的典故跟故事,会不会觉得怎么天差地别,有没有这样觉得哪一个才是对的?


哪一个问题哪一个才是对的。是这里讲的对的,还是戏剧故事里面讲的才是对的?


这是佛陀经典上讲的,你们看到的那个是什么?为了吸引大众增加收视率,然后写小说也好,然后拍电视也好,把它开得很夸张,很莫名其妙的。

F:向济公那种……

师父:这个就是天大的误解,大乘佛教,大乘菩萨,如果是现出家身,他还是得持戒。这样了解吗?我再讲一次,就算是大乘佛教,他当然会掌握戒的本质最第一义到底是什么,但是不能依理废事。理上诸法第一义谛,一切本无相,对不对?但是落到世俗世间,他还是得在戒律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菩萨僧,如果是一个菩萨现出家相,他得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各位清楚吗?不然你就破坏缘起法,你就事不合理。你理不搭事的,你就依理废事了。你大菩萨,你现出家相,你得把出家人做好,而且要做的比凡夫僧还好。没问题吧,你现在现在家相,你就把在家人做好,那么以在家相,往上修,修菩萨行,这样了解吗?



问:那就是反之的话,就是说济公活佛了,就说明他不是菩萨再来?

师父:就不是菩萨再来,他就是稗官野史里面描述的,或是一些什么就是小说电视剧,因为小说电视剧他得把他弄成这个样子,大家才有兴趣看。就像艺术家一样,所以我们要知道不要我们对佛教印象不要受小说,不要受电视剧、戏剧影响,这样了解吗?纵然有那一种,那是不如法的,我不能说所有出家人都。

这个时候师父得做到表率,知道吗?好,因为既然这样规定,师父得做表率。

所以我们对于出家人的形象,要以经典这样说来作为规范,但是不要过头了。人家经典怎么怎么,然后用这个一直去抓出家人师父的毛病,这样不对,这样了解吗?

但是也不要落入好像说,他出家人怎么跟电视的出家人好像像济公那样,像鲁智深那样子的,人家很自在呢。错的,这个才是真正佛陀教出家人的行为应该是怎么做的,这样各位清楚吗?

牵扯到一件事情,昨天师父跟台湾中道讨论,就是他们台湾中道,台湾中道会每个月一次,有人就问师父,《佛陀的教示》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婆罗门,他做火供,要把供完的剩下的东西要供养给修行人,然后他看到一个人坐在那边,然后他以为是婆罗门,所以他要拿去,然后佛陀在打坐,那个是佛陀在打坐,佛陀打坐的时候他是用衣把头包起来,为什么?因为那个是半夜,然后在河边,所以他可能会怕着凉,所以头包起来,然后他听到有人靠近对不对?

他就把(衣)拿下来,然后婆罗门看到光头(佛陀)。要知道人间佛陀是剃头的,阿含经好几个地方就这样子写。佛陀在哪里刚剃头,不是他刚出家,是说他在那么剃头不久,所以在他们打坐的时候,他为了着凉把头都包起来,然后他一动。婆罗门说,光头,那就不是婆罗门了,那我不要供养,因为他是婆罗门,所以当他拿着东西要走,(一想,)不对,他想说婆罗门也有光头的,所以他说,我去问他到底是不是婆罗门。他就跑去,然后他就问佛陀,佛陀就跟他讲,我不是婆罗门,然后那个人就说那不是婆罗门我就不供养,因为供养婆罗门才有功德。然后佛陀就跟他讲说,一个人的功德不是你出身,这样了解吗?

因为婆罗门是出身的,阶级、种姓,有些出生就是婆罗门,佛陀跟他讲说有没有功德,善、不善,不是靠你的出身,是靠你的行为,你的修行。这样了解,然后讲完了之后,然后佛陀就跟他讲说,你要供养有修行的,有德行的,不是供养那些出生的。好,讲完之后婆罗门就说,对,应该这样才对,所以他要供养佛。佛不接受,佛不是说我跟你耍脾气,不是,佛为什么不接受?

问:听不清……

师父:佛陀有规定,你平时强调布施功德,平时讲没关系,要鼓励大家布施供养三宝,但是你去托钵的时候,你不能跟人家讲布施功德,你知道吗?为什么?因为你有(为)得到利益的讥嫌。我今天跑来我要托钵,我不大想给你,你告诉你,你供养我,那福德很大,(供养)三宝什么?这样就有讥嫌,因为你有得心,对不对?

然后跟他讲布施功德,这个就佛陀规定不行,因为讥嫌很大的,因为你不能因为需要跟他讲布施功德。但是你平时讲没关系,因为平时本来这个就是正法了,既然佛陀这样规定的,佛陀是不是已经跟他讲布施功德了,对不对?既然跟他讲了,我就不能接受你供养。所以佛都持戒的,您哪一方的菩萨,何方神圣不持戒?这样了解吗?连佛自己都持戒的,你哪一方的神圣哪一方的菩萨下来,你可以现出家相不持戒?不行的。

所以我依《阿含经》要告诫各位,在家、出家,他的氛围在哪里?对错是非要搞清楚。你不要搞到最后有一些受到很多长期流传,有很多观念的似是而非,出家人就是不能做生意,就是不能做生意,这样了解吗?哪怕你的做生意做来的要拿去布施,不行。反正你就是不能做生意,不要又是和尚又是钻石的,那个是绝对错误的。

我们要搞清楚,现在很多人为自己的利益,已经把在家、出家的界限跟氛围已经打乱了,僧不僧俗不俗的,在家人喜欢像出家人一样被称作大师,有没有?

然后出家人老是只要做一些在家人的一些工作,投资股票买卖钻石赚钱什么的,但是他的理由都很好听,什么好听?我可以布施,多帮助一些穷苦的人,理由谁都会编的。如果你要这样,还俗,做你的生意,没人管你。你要现出家相,你就好好做出家人该做的工作,这样了解吗?

所以破戒跟破见,观念是不一样的,破戒严重,破见更严重,这样了解吗?破见就变邪见了,破戒只是说可能我的情感意志没办法做到这样,但是我知道我这样做不对。但是破见是认为把自己错误的东西把它弄成好像是对的,应该这样子做。

这样各位清楚哈,因此这个地方,虽然短短几句,已经告诉你,在家出家,他的氛围还有他应该做事(的界限)在哪里,这个才是出家人所应该有的相貌,而不是稗官野史里面所看到的。因为现在太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和观念)都被稗官野史,电视戏剧给混淆到,不知道出家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所以都会有似是而非的观念,都会有似是而非观念。

所以你们今天学阿含经,就要知道说,佛陀那个时代,他对出家人是怎么样的一个要求?1:28:11

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它跟学处,有什么不一样的?

师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意义不一样。比如说持几条戒,这个地方又叫学处,对不对?它又叫别别解脱,但是别别别解脱学处,等一下我后面会讲。后面会一个一个列出来讲,这样了解吗?别别解脱是从你持这条戒之后就离于这一条戒带来的困扰跟烦恼,这个叫别别解脱。

那么学处就说你,必须从这里开始去学习,这样清楚吗?但是它戒,可能是同一条戒,比如说杀盗淫妄戒,它既是学处,从一个意义上看也可以叫别别解脱。比丘、年轻尼戒,它是学处,也是别别解脱,从你持这一条戒,你可以离这一条戒带来的烦恼叫别别解脱。你从这里作为你入门开始学习,就是学处,就是告诉你具体上你要怎么学。


问:持戒禁的行为是因为他没有正见,有没有哪种戒禁取,不是因为它没有正见导致的?

还有关于放生跟吃素的问题……

师父:其实很简单,这问题不难,你吃素跟你放生你的用意在哪里?


问:可能每个人不一样,大家都觉得学习的……

师父:不是不一样,是佛教它有一定的规范。就佛教来讲,不管是吃素,其实不叫吃素,它叫不食众生肉,长养大悲心。还有放生也是怎么样?也是护生,然后长养悲心,所以你不管你是吃素还是放生,你都要从这种长养悲心保护生命的这样的角度这样来做,你就是修行,就是正确的。所以人家本来放生,有他的一些背后的真实的意义,就是他有意义的,但是现在已经自己给人家搞混了,在发展当中已经搞混了,人家好好的,你把它抓来,然后卖给你,你去放生。人家古代的放生是,他刚好看到有人把鱼钓起来,他说我给你买了,买了放回去。

问:人家本来就是活的时候不要把人家人放进去,这种有没有一个佛教的名词叫做什么?

师父:我目前想不起来有没有这样佛教的名词,反正这个就是行为不对,发心也不对劲,这样了解。

所以师父也曾经讲过,放生他是怎么样?放生跟吃素都是护生,他的用意都是护生。你如果离开了护生长养悲心这样的一个本质,做这种事情就没有太大意义了。这样了解吗?所以你就会等于,反正(放生)我功德很大,我去给你买。但问题是以前我就碰过,你去跟他买,他跟你说,你下次(放生)早点跟我讲,我可以去多抓一点,这种意义(放生)就不见得了。这样清楚吗?还有一种你放生之后,你把整个生物链的系统破坏掉了,你会死更多的众生,这个都是没智慧,观念知见都不正确,这样了解。

别别就是一个一个,这样了解吗?所以说plus它叫plus题目叫PAR。Prati就是别别,这个叫做 ,Prati它的意思它是一个一个,这样了解吗?不知道怎么翻,所以它翻成别别就是一个这样子,有没有问题?可以吗?

所以学阿含经很好,可以厘清一些基本观念,你这些基本观念清楚之后,你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修大乘,对不对?那就是成佛的观念。如果(这里)你没搞好,到时候学大乘的时候你会搞到迷迷糊糊是非不分的,到最后就不知道你到底要怎么修行了。就好像济公也不错,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来我也来酒肉穿肠一下,就你看他佛陀告诉你什么?见微细罪要生怖畏,什么酒肉穿肠过,对不对?所以这个都是不对的,要清楚。

好,来,我们再来看这个,有没有看到师父画画线的地方?有没有看到画线的地方后面会一个一个来说明。这个是增长戒,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首先你们看到增上戒学,你看前面有没有增上戒,有没有画画线,有没有?

好,我们现在讲增上戒,

1 、增上戒学

• 增上戒学: Adhi sīla-sikkhā

• 以戒为基础而向上,从学戒开始

• Adhi: over , above, from

– From the present of the study(teaching) of sila

•  sīla  :戒

• Sikkhā  :学习



什么叫做增上戒?增上戒它叫做Adhi sīla-sikkhāAdhi sīla-sikkhā,我们一个把这几个字拆开来看,它的增上戒,它的整个意思叫以戒为基础而向上,意思就是从学戒开始。增上戒他不是说我学这个戒就好了,他意思我有另外的目的来学戒。我学戒是从学这个戒开始,这样了解吗?比如说我练功夫对不对?练功夫,然后要扎马步,要了解,所以叫做增上扎马步。什么叫增上扎马步?意思就是说你未来的一切都从扎马步开始,所以真正现在就未来的一切修行解脱了,还是说要成佛都从这里开始,这个叫做什么?

以戒为基础而向上,从学戒开始讲清楚。

Adhiover , above, from

From the present of the study(teaching) of sila

  sīla  :戒

Sikkhā  :学习

这样了解吗?英文学过的应该都知道,它意思就是说,从戒的学习作为开始,from,或是从戒着学习,而往上有没有看到?这样知道增上戒是什么意思的吧?所以增上戒只是以戒为开始,以戒为基础,但是目的不在于戒,目的是往后的什么?定慧解脱,这才是未来的目的这样。

这样清楚增上戒是什么意思来吗?JH知道?年轻人记忆好就是有这个好处,过个几个月师父问你,我相信你还记得这个叫做增上戒,可以吗?有没有问题?这样知道增上戒什么意思了吗?

增上定呢?以定为基础作为根本的未来,对不对?那慧呢?同样,这样了解,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增上解脱,因为解脱那已经是终极来,这样了解的。


2 、波罗提木叉律仪(Pratimokṣa- saṃvara)

•  Prati 别别、个个

•  Mokṣa 解脱

• Saṃvara  :等护、止持 keeping back , stopping  、 restraint , forbearance

• 别别解脱戒(律仪) ,持一条戒(规范) ,就从 这一条戒所针对的规恼解脱出来,所以也 可说为别别解脱烦恼。


我们看 波罗提木叉律仪(Pratimokṣa- saṃvara),所以它说增上戒学,增上戒第一个,从波罗提木叉开始,波罗提木叉叫做个别别,  Prati 别别、个个。这样了解吗?

Saṃvara  叫做等护、止持,就是时时保护你,然后怎么样保护你?叫你有些东西不要去做,是最基本的第一个保护,所以它英文有keeping back , stopping  、 restraint , forbearance。都是禁止、阻止的意思。这样可以吗?这个叫做等护、守护。

好,那么什么叫做别别解脱戒(律仪)持一条戒(规范) ,就从 这一条戒所针对的烦恼解脱出来,所以也可说为别别解脱烦恼,这样清楚吗?比如说杀生,对不对?那么你如果持不杀生戒,你就从杀生的这种粗重烦恼里面解脱出来以后,这种烦恼不会困扰你,这样各位了解了?这个就叫做别别解脱。

那么师父现在要讲一个东西,你说那师父,怎么解脱烦恼呢?不是我们要从根本吗?是,什么是根本?贪嗔痴对不对?但问题是贪嗔痴有时候粗、有时候细,你有时候也很难察觉到,我们初学者总要有一些规范让你去值守,是不是这样子?你刚进来当兵,我要训练你成为一个好军人,训练一个成熟完整的好军人的话,他要可以随时见各种状况,他要能够反映。

我问你,你刚进来你有办法做这样子?没有办法,我必须给你一个基本的训练对不对?基本的训练,我给你一个很具体的规范,对不对?走路要怎么走,吃饭怎么吃,然后一些基本动作我得教给你,对不对?但是我教给你的这些,目的到最后是你能够怎么样融合的完整的去运用它,这些都是手段跟方法,入门就是要这样子学,是不是?

有人说师父,那学佛,不就是修善就好了,对不对?好了修善你去修善,对不对?JX,我说你去修善。师父,我要做什么事算修善?修善,善有不同层次的,有不同观念的。

对不对啊。


刚开始我得给你一些规范,这样了解吗?所以持戒开始从波罗提木叉上,就给你一条一条的规范,你才知道怎么做。不然说你去打仗我怎么打,对不对?你去修善,我怎么修?什么叫善?所以说,好,没关系,你现在三皈五戒开始修善,第一步什么?持戒,持五戒不杀盗淫妄酒,够具体的。虽然里面细节上还可以讨论,还可以再学习,但是这5条,跟你去修善,师父,我怎么修,不管,你就去修,怎么就去修,对不对?

五戒十善,够清楚了,所以这个叫做什么?一条一条。你现在要出家,但是出家他是人天师范,有很多规范,对不对?你要做一个好的出家人师父,我怎么做一个好的出家人,不管,你就做一个好的出家人,我怎么做?

所以佛陀就给你一些怎么样?佛教这里给你一些规范应该要守的,你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出家人,基本的要求,所以这个叫做别别解脱。就是说为什么说他会说别别解脱,从一条一条的烦恼解脱出来,你刚开始就是要这样子做,那么然后接下来,你修定学慧对不对?就是从更根本的下手,这样各位清楚,这个叫做波罗提木叉。

威仪具足,我们先看这个看完来修行,下礼拜从这里开始。

3 、威仪具足

• 威仪 (ācārā):行为、正行。重于行为、作为

1) 正行、法行

•  佛告婆罗门长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缘 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复问:“世尊!行 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佛告婆罗门长者:“谓离杀生,乃至正见,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婆罗门长者! 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刹利大姓家、  婆罗门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  何?以法行、正行因缘故。”(杂1042)

威仪、行为,这个是(ācārā),这个威仪,就是行为、正行。重于行为、作为。不管你的行、住、坐、卧,都是行为,他怎么说?

1) 正行、法行

•  佛告婆罗门长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缘 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复问:“世尊!行 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佛告婆罗门长者:“谓离杀生,乃至正见,十善业迹因缘故,这个叫做十善业道,这个就是道的意思,十善业迹就是十善业道。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婆罗门长者! 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刹利大姓家、  婆罗门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  何?以法行、正行因缘故。”

这个叫做正行、正法行,基本的行为,这个叫做威仪具足,这个是第一个,是根本的。

行五戒十善,这个就叫做威仪具足,这是第一个比较根本上,还有多少时间?两分钟。

2) 出世正行

• 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摄杖持钵,家家乞  食。 彼婆罗门遥见世尊而作是念:“沙门 瞿昙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亦摄杖持钵, 家家乞食,我与瞿昙俱是比丘。” 尔时, 世尊说偈答曰:“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  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于功德、 过恶,俱离修正行,其心无所畏,是则名  比丘。”(杂97)


好,第二个,出世正行,刚刚那个只是什么?世间的正行而言,但是还有出世正行,什么出世正行?


好,这个我们就下礼拜再来看,我们这个下礼拜来看,刚刚讲的是世间正行,这里还有讲出世间正行这样了解,所以持戒正行。


来可以吗?所以学《阿含经》有些观念厘清了,你们未来就不会似是而非的。

现在外面社会很多人学佛,但是有很多人观念都不清楚,很多人观念不清楚,他不听经闻法,就算是他听经闻法,他也没有次第的听;就算是他次第的听,有些人或有些师父有些寺院,他也不教《阿含经》。所以他就不知道根本的观念,出家人是怎么回事,所以会弄得似是而非,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样,这样子的话就有容易混。造成僧俗不分的混沌,会对佛教长期来讲,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跟破坏,让愿意学习的人,永远没办法学习到真正的教法。好,我们来回向。阿弥陀佛。

戒喻

1) 戒色

何谓比丘颜色增益?于是比丘戒律具足,成就威仪,见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学诸戒,周满备悉,是为比丘颜色增益。(长6)

2) 戒香

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何等为三?谓:根香、茎香、华香。或复有香,顺风熏,亦逆风熏,亦顺风、逆风熏耶?”…非根茎华香,能逆风而熏,唯有善士女,持戒清净香,逆顺满诸方,无不普闻知。(杂阿含经 第1073经)

3) 分量重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何物重于地?何物高于空?何物疾于风?何物多于草?”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杂阿含经 第1298经)

4) 宝物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戒:‘所谓戒者,息诸恶故。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缨络身,现众好故。夫禁戒者,犹吉祥瓶,所愿便克,诸道品法皆由戒成’”。(增3-4)

5) 水

尔时,世尊为彼梵志而说颂曰: “妙好首梵志,若入多水河,是愚常游戏[1],不能净黑业。好首何往泉,何义多水河,人作不善业,清水何所益?净者无垢秽,净者常说戒,净者清白业,常得清净行。若汝不杀生,常不与不取,真谛不妄语,常正念正知。梵志如是学,一切众生安,梵志何还家?家泉无所净。梵志汝当学,净洗以善法,何须弊恶水,但去身体垢。”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净洗以善法,何须弊恶水。’”梵志闻佛教,心中大欢喜,即时礼佛足,归命佛法众。

种种戒

一、善不善戒:善不善行

物主!云何不善戒[2]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谓:不善戒。物主!此不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痴,当知不善戒从是心生。…

物主!云何善戒[3]耶?善身业,善口、意业,是谓:善戒。物主!此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无欲、无恚、无痴,当知善戒从是心生。(中179)

二、种种戒禁取

若有众生奉持龙戒,心意向龙,具龙法者,即生龙中。若有众生奉持金翅鸟戒,心向金翅鸟,具其法者,便生金翅鸟中。或有众生持兔枭戒者,心向兔枭,具其法者,堕兔枭中。若有众生奉持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痖戒,或持摩尼婆陀戒,或持火戒,或持月戒,或持日戒,或持水戒,或持供养火戒,或持苦行秽污法,彼作是念:‘我持此痖法、摩尼婆陀法、火法、日月法、水法、供养火法、诸苦行法,我持此功德,欲以生天。’此是邪见。(长30)

三、波罗提木叉律仪(Pratimokṣa-(Saṃvara))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衣钵随身,如鸟两翼。如是学戒成就,修四念处。”(杂阿含经 第637经)

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增上戒學。…”(杂阿含经 第832经)

增上戒学

增上戒学: Adhi sīla-sikkhā

  • 以戒为基础而向上,从学戒开始
  • Adhi:over, above, from
    • From the present of the study(teaching) of sila
  • sīla :戒
  • sikkhā :学习

波罗提木叉律仪(Pratimokṣa- (Saṃvara))

  • Prati 别别、个个
  • Mokṣa 解脱
  • (Saṃvara): 等护、止持keeping back, stopping、restraint, forbearance
  • 别别解脱戒(律仪),持一条戒(规范),就从这一条戒所针对的规恼解脱出来,所以也可说为别别解脱烦恼。

威仪具足

  • 威仪(ācārā):行为、正行。重于行为、做为。
正行、法行[4]

佛告婆罗门长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复问:“世尊!行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佛告婆罗门长者:“谓离杀生,乃至正见,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婆罗门长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5]刹利大姓家、婆罗门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缘故。”(杂阿含经 第1042经)

出世正行[6]

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摄杖持钵,家家乞食。彼婆罗门遥见世尊而作是念:“沙门瞿昙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亦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与瞿昙俱是比丘。”尔时,世尊说偈答曰:“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 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杂阿含经 第97经)

  1. 是愚夫的戏论。
  2. 不善的行为。“戒”在佛教里一般都是善的,善性、善习,但此处的善意思有所不同,是偏于中性的“行为”的意思。
  3. 善的行为。
  4. 侧重在家众。
  5. 欲求:欲投生。
  6. 侧重出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