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苦聖諦 - 毒蛇
雜阿含經 第251經 | 雜阿含經 第253經 |
5.15 上座禪 | 5.17 六六法门 |
有一次,佛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這時,比丘優波先那住在王舍城寒林中塜間蛇頭巖下迦陵伽的山洞中。正當尊者優波先那獨自一人在打坐時,有一條毒蛇剛好掉落在他身上。優波先那被毒蛇咬了一口後,便叫喚舍利弗:「你告訴比丘們,我被毒蛇咬了,快死了,你們趕快來把我抬出去,別讓我死在洞內!」
剛好舍利弗就在附近的一棵樹下打坐,聽到優波先那的叫喊後,便在第一時間來到優波先那的身邊,並問:「我看你的樣貌,跟平常沒有什麼不同,並沒有很痛苦的樣子,你說你已經中了蛇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優波先那回答:「如果有人執持:『眼是我、我所;耳、鼻、舌、身、意,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所;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我、我所;四大、六界或五蘊是我、我所』的話,那中毒後,身體樣貌一定會有變化。然而,我卻不是這樣。我知道:『眼不是我、我所,……乃至識也不是我、我所,所以雖身中劇毒,但樣貌可以不變。』」
舍利弗聽後說:「是這樣沒錯!一個人如果已經捨離了我、我所,斷了根本我執煩惱,就如將一棵樹從根砍斷一樣,煩惱從此不再生起,遇到無常變化時,樣貌形態怎麼可能會跟平時不同呢!」
【原文】《雜阿含》252經(T2, 60c)
时,有比丘名优波先那[1],住王舍城寒林中冢间蛇头岩下迦陵伽行处。
时,尊者优波先那独一于内坐禅。时,有恶毒蛇长尺许,于上石间堕优波先那身上,优波先那唤舍利弗:“语诸比丘,毒蛇堕我身上,我身中毒,汝等驶来,扶持我身,出置于外,莫令于内身坏碎,如糠糟聚。”
时,尊者舍利弗于近处,住一树下,闻优波先那语,即诣优波先那所,语优波先那言:“我今观汝色貌,诸根不异于常,而言中毒,持我身出,莫令散坏,如糠糟聚,竟为云何?”
优波先那语舍利弗言:“若当有言:‘我眼是我、我所;耳、鼻、舌、身、意,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所;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是我、我所;地界,地界是我、我所;水、火、风、空、识界,水、火、风、空、识界是我、我所;色阴,色阴是我、我所;受、想、行、识阴,受、想、行、识阴是我、我所。’者,面色诸根应有变异。我今不尔,眼非我、我所,……乃至识阴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诸根无有变异。”
舍利弗言:“如是,优波先那!汝若长夜离
我、我所
、我慢系著使,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永不复起。云何面色诸根当有变异?”时,舍利弗即周匝扶持优波先那身出于窟外,优波先那身中毒碎坏,如聚糠糟[2][3]。
时,舍利弗即说偈言:
“久植诸梵行,善修八圣道,
欢喜而舍寿,犹如弃毒钵。
久植诸梵行,善修八圣道,
欢喜而舍寿,如人重病愈。
久植诸梵行,善修八圣道,
如出火烧宅,临死无忧悔,
久植诸梵行,善修八圣道,
以慧观世间,犹如秽草木,
不复更求馀,馀亦不相续。”
时,尊者舍利弗供养优波先那尸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优波先那有小恶毒蛇,如
治眼筹
[4],堕其身上,其身即坏,如聚糠糩。”佛告舍利弗:“若优波先那诵此偈者,则不中毒,身亦不坏,如聚糠糩。”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诵何等偈?何等辞句?”
佛即为舍利弗而说偈言:
“常慈念于彼,坚固赖吒罗[5],
慈伊罗槃那,尸婆弗多罗,
钦婆罗上马,亦慈迦拘吒,
及彼黑瞿昙,难徒跋难陀。
慈悲于无足,及以二足者,
四足与多足,亦悉起慈悲,
慈悲于诸龙,依于水陆者,
慈一切众生,有畏及无畏,
安乐于一切,亦离烦恼生,
欲令一切贤,一切莫生恶。
常住蛇头岩,众恶不来集,
凶害恶毒蛇,能害众生命,
如此真谛言,无上大师说,
我今诵习此,大师真实语,
一切诸恶毒,不能害我身。
贪欲瞋恚痴,世间之三毒,
如此三恶毒,永除名佛宝,
法宝灭众毒,僧宝亦无馀,
破坏凶恶毒,摄受护善人,
佛破一切毒,汝蛇毒今破。”
故说是咒术章句,所谓:
“
坞耽婆隶 耽婆隶 耽陆婆婆耽陆 㮈渧 肃㮈渧 枳跋渧 文那移 三摩移 檀谛 尼罗枳施 婆罗拘閇坞隶 坞娱隶 悉波诃
”“舍利弗!优波先那善男子尔时说此偈,说此章句者,蛇毒不能中其身,身亦不坏,如糠糩聚。”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优波先那未曾闻此偈,未曾闻此咒术章句,世尊今日说此,正为当来世耳。”
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析辨】
本經可與前述「身受心不受」一經(四七O經)做一綜合的比較分析[6]。四七O經說證果的佛弟子,在身體受到極大的傷害時,雖也有身體的苦痛,但內心卻是平靜而無憂惱的。根據本經的描述,優波先那是一位已開悟證果的聖人,依南傳的資料所說,他是一位阿羅漢[7]。因為優波先那已得解脫,不再執著蘊處界為我,縱使蛇毒發作身體受極大的苦痛,由於內心的平靜,所以外表也看不出什麼異樣。綜合兩經的描述,我們可以大致歸結說:證果斷煩惱達到內心平靜的聖人,雖然無法完全免除生理的苦痛,但相比於凡夫所要受的二重苦迫(生理和精神),當然有相當大程度的減緩。
此外,對於生理病痛的舒緩,禪定的力量也是有相當的幫助。身心的輕安是由定的力量所帶來的。在修定的過程中,輕安樂逐漸生起,先起心輕安(喜)再引發身輕安(樂)[8]。輕安是身體的堪任性[9],所以有定力可以增強身體的堪耐力,減輕身體的苦痛。一個證得果位者,既能依定起現觀,自然具有最基本的定力,所以也必能依定力減輕生理的疼痛[10]。本經中,優波先那依慧的證悟力和定的輕安力,較大程度地減輕了毒發所帶來的疼痛,所以能面色諸根無有變異[11]。
- ↑ 優波先那全名為(
Upasena Vangantaputta
),又稱為「瓦干達弗」或「瓦干達子」,因為其父親為瓦干達(Vagantata
)之故,為舍利弗的胞弟。Pali Proper Names Dictionary,404。 - ↑ 在本經的末後,原經文加了一大段尊者舍利弗與佛陀說的偈誦,最後還有一段避毒蛇的咒語,這些都是南傳《相應部》第三五相應第六九經所沒有的。印順導師依據律典的資料研究,認為這是「根本說一切有部」後來附加進去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511)
- ↑ 剩余原经文如下。
- ↑ 治眼籌:治療眼疾的小竹片,這裡形容蛇的大小如同治眼疾的小竹片。
- ↑ 堅固賴吒羅:蛇或龍的名字。其後的伊羅槃那等也都是蛇或龍名。
- ↑ 也可再多比對第二章「人間佛陀」,有關佛陀身體病痛的一些描述。
- ↑ 《Pali Proper Names Dictionary》巴英字典
- ↑ 《瑜伽師地論》卷77:「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T30, 723c)。
- ↑ 《俱舍論》卷4:「輕安者謂心堪任性。豈無經亦說有身輕安耶?雖非無說,此如身受應知亦爾。如何可立此為覺支?應知此中身輕安者身堪任性。」(T29,19b)
- ↑ 《順正理論》卷78:「由有契經及正理故且有未至(定)。如契經言:『諸有未能入初定等,具足安住而由聖慧,於現法中得諸漏盡』。若無未至聖慧依何?又蘇使摩契經中說:『有慧解脫者不得根本定』。豈不依定成慧解脫。由此證知有未至定有中間定。」(T29,765b)
- ↑ 也可參考印順導師《華語集》(三),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