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8 集圣谛 - 贪爱
杂阿含经 第274经 | 杂阿含经 第276经 |
6.1.07 无明与明 | 6.1.09 食子喻 |
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时,佛陀告诉比丘们:“就实而说,如果要说力气最大的人,那非难陀莫属[1][2]。如果要说谁是最庄严的,那也是难陀;要说离贪欲精进的,那也是难陀。
比丘们!难陀闭护根门、饮食知节量、初夜后夜精勤修习,尽一辈子修持完全的清净梵行。由于难陀小心守护根门,眼见色时,不会执取色相,不会随色相的好坏而起心动念。所以无明暗障、世间的贪爱、恶不善法不会污染他的内心,防护其他诸根也是一样,这就是所谓的难陀守护根门。
饮食知节量:难陀比丘在吃东西时,做如此的省察:不高慢、不放逸、不著美味、不为身形健美,只是维持身体的需要而已。适量饮食,只为止饥渴,为能修行,去除饥饿之苦,也不会生起过度饮食所产生的问题,一切只是随宜而行。就如同在机件上涂润滑油,或在伤口上涂药,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难陀饮食知节量,不好乐名声而喜好独住。
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行:难陀白天常正念经行、打坐,去五盖,让身心清净。初夜也是经行、打坐,去五盖,让身心清净。到了中夜就洗脚入室内,准备睡觉。睡时右胁而卧,做光明想,作觉醒想。到了后夜醒来时,慢慢起身,还是经行、坐禅。这就是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习。
难陀正念而住:难陀无论是朝著东方看,或是南、西、北方看时,都是正知正念,这世间贪爱和其他恶不善法就不会染污他的内心。正知时,无论是各种觉受的生起、停留、灭去,都要清楚明白,并起正念而令心不散乱。对其他的想等心念的观察也是一样。所以比丘们!大家要像难陀一样,精进用功。”
【原文】《杂阿含》275经(T2,73b)
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说言有大力者,其唯难陀!此是正说[3]。其有说言最端正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其有说言爱欲重[4]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
诸比丘!而今难陀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正智成就,堪能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彼难陀比丘关闭根门故,
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
。若诸眼根增不律仪[5],无明暗障、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诸律仪;防护于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诸律仪,是名难陀比丘关闭根门。饮食知量者,难陀比丘于食系数[6]。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庄严,支身而已[7]。任其所得[8],为止饥渴,修梵行故。故
起苦覺
[9]令息灭,未起苦觉[10]令不起故[11],成其崇向故[12]。气力安乐,无闻独住(无罪触住)故[13]。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庄严,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息苦故。如是,善男子难陀知量而食,乃至无闻独住(无罪触住),是名难陀知量而食。彼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业者,彼难陀昼则经行、坐禅,除去阴障[14],以净其身。于初夜时,经行、坐禅,除去阴障,以净其身。于中夜时,房外洗足,入于室中,右胁而卧,屈膝累足,系念明相,作起觉想[15]。于后夜时,徐觉徐起,经行、坐禅,是名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习。
彼善男子难陀胜念正知者,是善男子难陀观察东方,一心正念,安住观察;观察南、西、北方,亦复如是[16]。
一心正念,安住观察。如是观者,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彼善男子难陀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觉起,觉诸觉住,觉诸觉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关闭根门,如善男子难陀;饮食知量,如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业,如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如善男子难陀。如教授难陀法,亦当持是为其馀人说。”
时,有异比丘而说偈言:
“善关闭根门,正念摄心住,
饮食知节量,觉知诸心相,
善男子难陀,世尊之所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17]
【析辨】
烦恼的根源是无明与贪爱。无明乃知见上的错谬,贪爱则是行为、情感上的染著。我们要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之苦,在知见上,就必须要时常听经闻法,不断地熏习缘起无常、无我等法义,开发智慧。而在具体的事行上,佛陀在本经中,以难陀为典范,提出了几个修持清净梵行的基本行持方法,即:关闭根门、饮食知量、精勤修业、正念而住。
1、关闭根门:即上章苦圣谛中的六根门头好修行。当见色闻声时,能正知自己是否起了贪染或瞋恶。如果起了不善心,就必须以无常、无我正观来降伏。
2、饮食知量:即在日常饮食上去观照、降伏对吃的贪染。饮食时,要持平等心,即食时要作平等观想。无论好吃与否,不要有分别心,唯以能维持色身的运作为主。只要吃得健康、营养均衡即可,不要贪著在美味上。汉传佛教的饮食观重点虽然放在慈悲观上,即“不食众生肉,长养慈悲心”。但也不能忽略了佛陀所教导的平等观,而一味地强调素食的美味、可口。按照佛陀的完整教法,在佛教的饮食观上,平等观能降伏烦恼,慈悲观长养大悲心,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精勤修业:即日夜六时除了中夜可睡觉外,其馀时间都必须用功修行。这里的用功修行,主要是指经行与禅修,当然也包括了乞食、讲法、听法、论法等。其中中夜大约指晚上十点至次日凌晨两点,这是睡觉的时间。就算是睡觉也必须保持警觉,即右胁而卧并做光明想,不因睡眠而放逸。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纵使像难陀这样为佛陀所赞叹的精进之人,睡眠时也还是躺卧而睡,并没有所谓的“不倒单”(坐著睡)。“不倒单”并非佛陀所要求的睡眠方式,也不符合身心的休息原理。
4、正知而住:这是一切修行的法则,即常说的正知正念。正知是清楚明白自己现在正在做什么,清楚明白是起善的心、还是起不善的心。正念就是心念时时与佛法相应,以佛法为准则来应对进退,即常念缘起、无常、无我。
以上几点,不仅是观念上的正确认知,更是行为上离爱染的入手修行处,也是修定的前方便。因此修行者应铭记于心,精勤修习。
- ↑ 难陀为佛陀的同父异母兄弟,其母为大爱道,跟随佛陀出家而证得阿罗汉。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 II-10
- ↑ 佛陀有两个很容易令信徒或外人搞混的兄弟,一个叫阿难陀(Ānanda),一个叫难陀(Nanda)。阿难陀就是阿难,是佛陀的堂弟兼侍者,十大弟子之一;难陀是佛陀同父异母的胞弟。(引用)
- ↑ 正说:确实是这样的。
- ↑ 《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67经记载难陀刚出家时喜欢衣著光鲜亮丽、嬉戏调笑,经过佛陀告诫后才一改态度,用心修行。《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18〉第7经也记载,难陀修行一阵子后还是无法忘怀他美艳的妻子,甚至想要还俗,因此佛陀善巧引导,让他上天看天女、下地看油锅,他了解了因果,也就调伏了心念,好好修行。狮子吼站
- ↑ “诸眼根增不律仪”此句比对经的上下文、别译杂阿含和南传相应经典文,句中的“不”要去除才合理,而作“诸根律仪”或则整句去掉。“律仪”梵文saṃvara有等护、守护之义,守护诸根,防非止恶就是律仪。简要地说,就是处处小心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于道德的规范。
- ↑ 系数(巴利语paṭisaṅkhā)是观察、省察的意思,“于食系数”意为吃东西时,要作如此的省察。
- ↑ 支身而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
- ↑ 任其所得:无论得到什么食物。
- ↑ 起苦觉:已经升起的苦受。
- ↑ 未起苦觉:尚未升起的苦受。
- ↑ 《舍利弗阿毘昙论》说,云何断故受不生新受?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何谓新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
- ↑ 成其崇向故:成就他崇高的志向。
- ↑ 气力安乐、无罪触住故:为了保持体力安稳喜乐、没有过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健康、无过失,住于安乐”。狮子吼站
- ↑ 《十诵律》卷2:“如是行者则能舍离瞋恚、睡眠、调戏、疑、悔。是诸阴盖能烦恼心,使慧力羸不至涅槃,是故当除。”(T23,7b)
- ↑ 作起觉想:作要醒起来的想法,不贪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意念作起身想”。狮子吼站
- ↑ 难陀为何要观察四方?这可能只是在形容难陀无论做何事都是一心正念,安住观察,不会因为方位而有差别,但似乎也有一些修定的方法是要观察不同的方向,有兴趣可以参考狮子吼站有关此问题的讨论。
- ↑ 此经文的白话文亦可参考庄春江 杂阿含经二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