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道圣谛 - 念息十六胜行
杂阿含经 第802经 | 杂阿含经 第804经 |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时,佛陀告诉比丘们:“如果能多修习入出息观法,则可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有助于智慧的增长圆满。如何修习呢?比丘们无论是住在村落或是城市,一大早起来搭衣持钵,入村乞食,小心守护身心,守诸根门,摄心而住。乞食后,回到住处,将衣钵放好。在洗完脚后,便到林中、空房、树下或空旷的地方,端身正坐,专注于鼻前人中处。心里要下决心得善法,并要离断贪爱、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因为这五盖烦恼对智慧的生起会造成障碍,导致无法趣入涅槃。
首先学习如何专注于入息和出息,然后了知息的长和短;接著学习对整段的入息,全部清楚明白;学习对整段的出息,全部清楚明白;学习清楚了知入息的停止(微细的气息);学习清楚了知出息何时停止。
学习清楚了知入出息时心中生起的喜受;学习清楚了知入出息时心中生起的乐受;学习清楚了知心行,学习清楚了知入出息时心行的生起;学习清楚了知入出息时心行的除灭。
学习清楚了知入出息时心的作用,学习清楚了知入出息时心生起的喜悦;学习清楚了知入出息时心的安定;学习清楚了知入出息时心的解脱。
学习于入出息时观察无常,学习于入出息时观察舍断,学习于入出息时观察无欲,学习于入出息时观察灭尽。以上就是入出息观法的修习法要,可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有助于智慧的增长圆满。”
佛陀开示完后,比丘们欢喜信受,依教奉行。
【原文】《杂阿含》803经(T2, 206a)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1]。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2],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3],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念于内息,系念善学[4],念于外息,系念善学➊。息长、息短…… ➋;觉知一切身入息[5],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➌;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➍。
觉知喜➎;觉知乐➏;觉知心行➐[6];觉知心行息➑[7]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心➒;觉知心悦➓;觉知心定⓫;觉知心解脱⓬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观察无常⓭;观察断⓮;观察无欲⓯;观察灭⓰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析辨】
本经主要在说明安那般那念的修习法。“安那般那”是梵文
ānāpāna
的音译。ānā
是入息之意,āpāna
是出息之意,所以译为“入出息”。其主要是利用“入出息”作为所缘来摄止心,故又称做“安那般那念”、“持息念”或“数息观”[8]。本经大致提出了安那般那念的十六种操作方法[9],是杂阿念经中对持息法说明较详细的一部经。这十六种操作法中包含有止与观的两种不同修习,并可对应于四念处身、受、心、法的次第。首先,第一至四是观察身,但其所观的是息身,即气息的本身,而不是整个身体[10]。操作时,先以入出息做为修止的所缘。其具体的方法依各种论所描述,即是将心专注在鼻下人中的地方,然后去感受呼吸的入出气息,即“念于内息,… … 念于外息”[11]。在能觉知到气息的出入后,接著要能分明了知气息的长和短。在清楚明了气息的长短后,要更进一步观察入气和出气时整段的气息。对整段气息的前中后要完全清楚明白,整段的气息可方便称为息身[12]。依著这样的修习,气息会逐渐变长、变慢、变得微细。由于气息变得若有若无的微细,故称为“身行息”[13]。这时的细气虽然微细,但还是要对入出的气息清楚明白,故称为:“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由于气息的渐趋平稳,身体也会渐渐地安定平稳,这就是所谓的:“身心止息”的身止息[14]。以上所说主要是“止”的修习,概括地可分为:一、观入、出息;二、观息长、短;三、观入出息的息身;四、观入出息的停止[15]等四个操作层次[16]。
接著是第五至八的操作,即配合四念处的“受念处”进行训练[17]。在经由前四个层次入出息的长期不断地训练后,身心渐渐平静,就会有心轻安生起,称为“喜”。这时,心要对生起的喜受清楚明白,即是第五的“觉知喜”。当喜受生起时,要注意的是专注力还是在气息上,只是同时清楚明白喜受而已。在继续专注入出息后,这种心轻安的喜受会逐渐增强,最后会产生身轻安,称为“乐”[18]。这时,心要对生起的乐受清楚明白,即是第六的“觉知乐”。同样的,这时心还是必须集中在入出息上,只是对生起的乐要清楚明白而已。于此同时要察觉心的活动状态,即了知心是否集中在入出息上,是否起任何的妄念,若起妄念(包括昏沈睡眠)要马上制止。觉知是否有起妄念,即为第七的“觉知心行”,制止妄念即是第八的“觉知心行息”[19]。
接著,第九到第十二的操作是配合“心念处”对心的观察,以离障得定为主。虽然说第七和第八已然是觉知妄念和伏妄摄心的修习,但还不够微细。第九则是对心做更微细地觉知,主要是觉知五欲和五盖。即是“觉知心”。当察觉有任何五欲或五盖的生起,就要马上遣除。遣除欲盖的干扰后,即能得心的喜悦,这即是第十“觉知心悦”。在离障得心喜之后,心更加集中,定力也更强了,这即是第十一“觉知心定”。在继续不断地努力修习后,五欲和五盖等障碍不再生起,心即能从这些定障中解脱而得定,即为第十二“觉知心解脱”[20]。
从第十三开始是属于观的部份,相应于四念处的“法念处”,即观法(五蕴等法)的无常、断、无欲和灭。在依前面的次第不断修习后,达到“觉知心解脱”,可说已有未到地定的基本定力[21]。这时就可以依未到地定而起观。先是对气息作无常观,再进一步由气息观到色身无常,进观五蕴的无常,即是“观察无常”[22]。五蕴既然是无常的,就应断、舍离,即是“观察断”。对五蕴不起爱染、执著,即是“观察无欲”。最后,借由五蕴无常的观察,进而能观无我,最终能断除烦恼而达到寂灭,即是“观察灭”[23]。
以上是对《杂阿含经》中念息十六胜行的简要说明。这可说是持息念最原始的修习法,希望对有兴趣者能有所帮助[24]。
《杂阿含经论会编》(CBETA 2023.Q3, Y31, no. 30, p. 413a12):
“障随惑”:又勤修行诸瑜伽师,修习如是入、出息念,尔时应知五障碍法:一者、于其外缘,其心散乱;二者、入出息转,有所艰难[25];三者、掉举、恶作缠现在前;四者、惛沈、睡眠缠现在前;五者、乐与道俗共相杂住。如是[导师原注 1]五法,于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复增长,当知一切能为障碍。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麁重,皆悉远离。毘钵舍那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生种种寻伺、妄想,谓欲寻伺等不正寻伺,及无明分寻伺所起诸欲想等种种妄想,由正修习入出息念,令寻伺等悉皆静息。为欲对治彼无明分诸妄想故,纯修明分想,令速得圆满。
- ↑ “明分想修习满足”可白话译为有助于智慧增长。其巴利
vijjābhāgiyā
,vijjā
“明、智慧”,bhāgiyā
“有益于”,故整句解为“有益于智慧”。 - ↑ “系念面前”即是专注于人中处。《清净道论》:“出入息触及长鼻者的鼻尖,触及长鼻者的上诞唇。是故比丘以‘这是出入息所触之处’而置心于相”。281(果儒修定版)
- ↑ 离五盖。
- ↑ 善学:好好地修学。
- ↑ “观息身,一整段气息,这个叫做觉知一切身入息,这个“身”不是身体,这个身是指什么?气息的全部……”
- ↑ 觉知心行:觉知心的活动,例如各种妄念,或是由乐受可能引生的贪心或患得患失。其中“心行”即“心所有法”,指五阴中的受、想、行阴。
- ↑ 觉知心行息:觉知心的活动平息。 觉知是否有起妄念,即为“觉知心行”,制止妄念即是“觉知心行息”。相对于前述“身行息”为呼吸十分微细、若有若无的“身”的状态,此处的“心行息”应可类比为妄念十分微细、若有若无的“心”的状态?从“身行息”到心行息”的过程,即一方面身从粗显的呼吸转为微细的呼吸,另一方面心从纷乱的妄念逐渐转为微细的妄念的过程。但此时只是妄念变得微细,而不是心的活动变得微细,因此才有下文的心念住:“虽然说第七和第八已然是觉知妄念和伏妄摄心的修习,但还不够微细。第九则是对心做更微细地觉知,主要是觉知五欲和五盖。即是“觉知心””。
- ↑ 阿含经的“安那般那念”本没有“数数字”的方法,唯是专注气息上,数息是阿毘达磨发展出来的方法。
- ↑ 这十六种操作法古来又称为十六胜行。遁伦《瑜伽论记》卷七:“初即为断修惑故复进修十六胜行。言胜行者有何义耶?昔远公述八因缘故名胜行。备法师云:‘是智慧性不共外道故名胜行’。今解,胜前见道故名胜行。”(T42,447)
- ↑ 《杂阿含》568经:“伽摩比丘言:‘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复问:‘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答言:‘长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复问:‘何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答:‘长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T2,150a)。由此经可知出入息属于身体,依于身体而有,故将出入息说为身行。而当将持息观与四念处对应而修时,观入出息即是身观念处。
- ↑ “内息”指入气,“外息”指出气。
- ↑ 如上所述,由于持息观与四念处配合时,其身是指入出息,故称为“息身”。当经上说:“觉知一切身入息,……,觉知一切身出息”时,应该是指整段的入出息,而不是指身体的全身。《清净道论》解说为:要观察气息的初、中、后清楚明了,即是这个意思。(272)
- ↑ “身行息”直接的意思为“入出息停止”。但这样的直解并不合理,因为经上说是在入出息上观“身行息”,既然还有入出息,那就不是指“入出息停止”了。所以“身行息”指的应是气息变得很微细,气若游丝,似有若无。《清净道论》解说为:“我将入出息,使粗的身行轻安、极轻安,止息寂止。……出入息是如此微细,以致于他必须观察有无出入息。”(273)
- ↑ “身心止息”的身止息,即是身行息。
- ↑ 身行息,即很微细的出入息。
- ↑ 一、观入、出息;二、观息长、短;三、观入出息的息身;四、观入出息的停止等四个操作,笔者依经文本身来区分,做为参考,与古来论上的区分有所不同。《瑜伽论记》卷第七:“十六依四念住,古来四四配之:一观息长,二观息短,三观息遍身,四息除身行,此四观身。五观喜入出息,六观乐入出息,七观心行入出息,八观息除心行入出息,此四观受。九观心入出息,十观喜悦心息,十一观制持心息,十二观解脱心息,此四观心。十三观无常息,十四观断息,十五观离欲息,十六观灭息,此四观法。”(T42,447c)《清净道论》:“1观息长,2 观息短,3知息身,4知息轻安止;5觉之喜,6觉之乐,7觉之心行,8 觉之心行轻安;9 觉知心,10令心喜悦,11令心等持,12令心解脱;13观无常,14观离欲,15观灭,16观舍……。”(266)
- ↑ 本阶段的四种训练以身心的乐和喜受为观察入手,故称为“受念处”。
- ↑ 以阿毘达磨分析:心受乐为喜,身受乐为乐,定所引生的心喜为心轻安,身乐为身轻安,而身轻安由心轻安引生。所以本经说先觉知喜,才说觉知乐。《俱舍论》卷四和二十八(T29,19b、146c以下)。
- ↑ 觉知心行和觉知心行息,主要是觉察心的妄念和止息心的妄念,如《瑜伽师地论》卷27:“又即如是觉了喜者、觉了乐者,或有暂时生起忘念,或谓有我我所,或发我慢,或谓我当有或谓我当无,或谓我当有色或谓我当无色,或谓我当有想或谓我当无想,或谓我当非有想非无想。生起如是愚痴,想思俱行种种动慢。戏论造作贪爱才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不深染著。方便断灭除遣变吐。由是加行便作念言:‘于觉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T30,432b)
- ↑ 《瑜伽师地论》卷27:“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静虑。彼定已得初静虑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观察所生起心,谓如实知如实觉了。或有贪心或离贪心,或有瞋心或离瞋心,或有痴心或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有掉动心无掉动心,有寂静心无寂静心,有等引心无等引心,善修习心、不善修习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于如是心皆如实知如实觉了。是故念言:“于觉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时见为惛沈睡眠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内住寂止故,尔时于外随缘一种净妙境界,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策发其心。是故念言:“于喜悦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时见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外住嚣举故,尔时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是故念言:“于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若时于心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令现行盖皆得远离,于诸盖中心得清净。是故念言:“于解脱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同上
- ↑ 离五欲、五盖而又能生起轻安,这即是未到地定。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综合各经论,总述了《瑜伽师地论》的九种心住到未到地定的过程,可作为参考。(328~331)
- ↑ 由观息而进观五蕴,见《俱舍论》卷22(T29,118a)。
- ↑ 同上:“彼于诸盖障修道者心已解脱,馀有随眠复应当断。为断彼故起道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如理观察。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又彼先时或依下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已于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毘钵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钵舍那熏修心已,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从馀修道所断烦恼心得解脱。是故念言:‘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
- ↑ 详情参考: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讲,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一讲
- ↑ “入出息转,有所艰难”如何理解?paul, 11/16/23 8:26:21 AM
《杂阿含经论会编》原注
- ↑ “是”,原作“者”,依圣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