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佛陀的教示與原始聖典 - 原始聖典的結集

1.1 佛陀的教示 1.3 原始聖典的部類

佛陀教化世間四十五年後,捨報身而滅度。佛陀入涅槃之後,有兩件重要且迫切的事要處理,就是佛的肉身和法身。首先我們來看,佛的肉身怎麼辦?佛的肉身是火化的。火化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這是印度的傳統。印度很少土葬,大部分是火葬,要不然就丟到恆河裡面水葬。所以佛教依於印度的傳統,也就是火化。第二,是顯示人生的無常性、空性,告訴人們不要去執著這個肉體。它只是因緣聚合的,隨業與煩惱流轉,死了再去輪迴,緣起緣滅就是這樣來的,不用去執著這個肉體。那麼,火化後,燒剩下的就是舍利。在印度,人死後的屍骨都稱為「舍利」śarīra[1]。佛肉身火化後,舍利由印度八個大的國家分配,带回去供養。這些國家為了表示對佛陀的敬仰,就蓋了舍利塔來供養佛的舍利[2]。佛舍利的供養,是一種象徵,表達佛弟子們對佛陀慎終追遠和感恩。

所謂法身,最原始的意義就是指佛的教說,也就是佛法[3]。由於佛在世時都是四處隨方教化,所說的並没有記錄下來,這樣後人就無法傳承。因此,佛陀的出家弟子在佛入滅後的第一個夏天,開始結集佛的教說,就形成了佛教的經典。就佛法的真實意義來說,這些經典顯然比佛舍利更重要。

佛教經典的結集,傳說前後有四次或五次,但公認的只有兩次。第一次經典結集,傳說於佛涅槃後的第一個夏天,由年資最長的大迦葉做總召集人主持,有五百阿羅漢參加,所以第一次結集也稱為五百結集。其實就是各地佛弟子,回來結集佛的教說。結集的目的,是為了要保留和統一佛的一代教說(教示)和佛所制訂的規矩(教誡)。地點是在王舍城郊外的七葉窟。阿難負責結集教法(佛的教說)––經,優婆離尊者負責結集律。那時候還沒有「論」,「論」是後來佛弟子們對經的解釋。結集的方法,我們稱為合誦。合誦就是大家集中在一起,分別由其中的某一位弟子誦出自己所聽到的佛的教說,再經由在場其他人的證明及各種討論,最終達成共識,就這樣將佛的教說,一一合誦出來。當時合誦出來的經律,並沒有被用文字記載,而是由與會者各自憶持背誦,口口相傳下來。這就是結集的大致概況。第一次結集出的經和律,經的內容大概相當於現存的「雜阿含」(以「修多羅」部分為主)。這就是佛教最早的經典。

第一次結集後,佛的教說、各種事蹟,從各地不斷地一直流傳出來。佛滅後,經典的結集雖然是迫切且必要的,但大家對如何結集,則有不同的意見。第一次結集時,就存在了一些導致佛教後來分化的問題。首先是對佛的教說的理解不同。當初雖然最後是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辦法結集了經和律,但是那些少數的佛弟子們可能認為他們的理解才是對的。其次是代表性的不完整。第一次結集是以五百阿羅漢為代表,但佛陀遊化了四十五年,所有的弟子難道真能用五百人來代表嗎?據傳說甚至佛的侍者阿難當初差一點都無法進入結集,理由是他雖已開悟,但還沒有證阿羅漢。為此,阿難到了正式結集的前一天證了阿羅漢,才得以參加。這雖是傳說,但至少說明當初參與結集者的代表性不夠完整。有些弟子可能聽了很多佛的教法,但因為他們不是阿羅漢,所以沒能參與結集。或是有人早期一直跟隨佛陀,但是後期到其他地方去弘法,並沒有趕上結集。當初就發生這樣的事情,第一次結集結束後,另外有一大批比丘才趕到王舍城,沒有來得及參加結集。這些都為第二次結集埋下了伏筆。

佛典的第二次結集發生在佛滅後一百年。除了上述原因外,佛教在這一百年的發展中,逐漸擴張到印度各地。不同地域的人和文化,對佛陀的教法和戒律自然會有不同的認知。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的認知愈來愈多,衝突也越演越烈。後來發生了一件事,直接導致了第二次結集。一位印度西方的比丘到了印度東方的毘舍離,看到當地的一些年輕比丘接受在家人的金錢供養。因為比丘戒律裡,有一條叫不捉持金銀寶物戒,就是出家人不能捉拿錢財寶物等。這位西印度的比丘認為,出家人怎麼可以接受金錢供養,所以他就提出抗議。抗議的結果,是被當地的比丘趕了出去。他回去之後,就聯合西印度的一些耆年長老們,據說這些長老中甚至還有佛的第一代或第二代的弟子,來教訓東印度的這些年輕比丘,兩方就發生了爭議。為了解決這些爭議,雙方共同決定各推派代表召開一次會議。這個會議就是第二次結集。因為東西印度參加者加起來共有七百人,所以第二次結集又稱七百結集。結集的地點是毘舍離。結集的內容有教法和戒律,教法相當於現存的四部「阿含經」或五部「Nikaya」(尼柯耶);戒律依西印度上座長老們的意見為主,即恢復到佛陀原來的古制,佛陀已制的就繼續保留,佛陀沒有制的就不再制了。從佛陀出生、修行、弘法、入滅,一直到第二次結集為止,這一時期的佛教稱為「原始佛教」。而統稱為「阿含經」的四部阿含,也被稱為「原始聖典」。

  1.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1057.
  2. 八王分舍利的記載見《長阿含》「遊行經」(T1.29b)、《長部大般涅槃經》16經(T1.29b)、《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T24,401c)、《十誦律》(T23,446b)
  3. 參見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