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佛陀的教示與原始聖典 - 原始聖典的部類
1.2 原始聖典的結集 | 2.0 大要介紹 |
「阿含」的語義
原始結集的聖典,傳來漢地之後,統稱為「阿含經」。「阿含」一詞為梵文āgama
的音譯,āgama
由接頭ā
(反)加√gam
(去)名詞化所成,所以有「來」(coming
) 的意思。其他音譯有:「阿含慕」、「阿鋡」、「阿鋡暮」、「阿笈摩」和「阿伽摩」等等。其意義為:來,趣向,到達,回……(英文:to come near from, to approach, to arrive at, to reach, to return
)等等[1]。姚秦僧肇在〈長阿含序〉中解釋為「歸」,即「法歸」:「法歸者,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2]。也即一切(佛)法的根本。從佛教的思想發展來看,一切法確實根源於「阿含經」。因此,僧肇的「法歸」說是合乎這個精神的。
此外,《瑜伽師地論》也有兩說:「如是四種(阿笈摩),師、弟輾轉傳來至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經。」[3]即是將「阿含」解說為「輾轉傳來」,意思是說此聖教是師徒間從古代輾轉相傳而流傳至今。《瑜伽師地論》中又將「阿含」解說為「事契經」,此中的「事」特指修行相關的一切事。如論中指出九事相應:1、有情事:五取蘊(色、受、想、行、識);2、受用事:十二處;3、生起事:十二分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4、安住事:四食(麤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5、染淨事:四聖諦(苦、集、滅、道);6、差別事:無量界/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 …);7、說者事:佛及彼弟子;8、所說事:四念住等菩提分法;9、眾會事:八眾(指天四眾與人四眾,即「剎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四天王眾、忉利天眾、魔眾、梵天眾」。[4]《瑜伽師地論》指出的這九事其實都是現存《雜阿含經》的具體內容。所以將「阿含」解說為「事契經」是就內容而說的。
佛教界現多以《瑜伽師地論》的兩種解說為主。即「阿含經」指的是由古代結集(第一、二次結集)後,師徒間輾轉傳來的聖教;其內容稱為「事契經」,指佛陀對弟子等在生活修行上的應對和教導。從文獻史來看,在說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中,已具體地提到了四部阿含[5],因此可以推論為:將原始結集的聖典稱為「阿含」的,是西北印度說一切有部等學派的用法。然而,相對的經典在南傳並沒有「阿含」的稱呼,只是簡單地稱為nikāya
,為「部類」、「品類」的意思。
《雜阿含經》的組織
漢譯現存有四部《阿含經》,即:「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和「增一阿含」。相應於此的原始聖典,南傳則有五部(nikāya
),即「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和「小部」。漢譯的四部《阿含經》分屬不同的部派所傳,其中雜、中阿含為說一切有部所傳誦,長阿含為法藏部所傳,增一阿含為大眾部末部所傳[6]。
四部《阿含經》中,最根本的是「雜阿含經」。在佛世時,佛的教說被後代弟子稱為「一切事相應教」。佛隨機散說,弟子依部類而集成,就是「雜阿含經」了。隨部類集成為什麼稱為「雜」呢?《瑜伽師地論》說:「雜」是「間廁鳩集」,集合為部類的意思。依一切事相應教,將同主題的教說合集在一起,即是「雜」阿含[7]。所以「雜」和巴利「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
)的saṃyutta
同為「相應」之意[8]。
《雜阿含經》由「修多羅」、「祇夜」和「記說」等三部份所構成。「修多羅」梵文為sūtra
,有「縫」、「連結」、「線」、「穿」、「串起」(英文:to sew, and connected with a thread, yarn, string, line, cord, wire
)等種種意思,直譯為「修多羅」,又常義譯為「契經」。如上所說,佛陀教導弟子隨機散說,佛滅後弟子隨類編纂,集成有組織的教法,故稱為「修多羅」。形式主要是散文的教說(沒有偈誦),這是經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據說是相當於第一結集的內容[9]。
「修多羅」由四部份組成:1、五陰誦第一:包含一相應即「陰相應」,共178經,以五蘊為主題。2、六入處誦第二:包含一相應即「入處相應」,共285經,以十二入處相關的教說為主題。3、雜因誦第三:有四相應,包括有「因緣相應」(78經)、「諦相應」(150經)、「界相應」(37經)、「受相應」(31經)。4、道品誦第四:有十相應,即「念處相應」(54經)、「正斷相應」(佚失)、「如意足相應」(佚失)、「根相應」(27經)、「力相應」(60經)、「覺支相應」(67經)、「聖道相應」(114經)、「安那般那相應」(22經)、「學相應」(32經)和「不壞淨相應」(29經)等。
「祇夜」(geya
),原意為宗教中的「歌頌」、「吟誦」。在佛教中最初指的是修多羅的重頌或攝頌,即在每十經後作一結頌以便記憶。但後來發展成具有實體內容的部類,現存為具有重頌的「八眾誦第五」。其內容有十一相應:比丘相應(22經)、魔相應(20經)、帝釋相應(22經)、剎帝利相應(21經)、婆羅門相應(38經)、梵天相應(10經)、比丘尼相應(10經)、婆耆舍相應(16經)、諸天相應(108經)、夜叉相應(12經)、林相應(32經)等等。
「記說」(vyākaraṇa
),包括對法義的問答說明,對深密事理作明顯、決了的說明。形式是四種問記:1、一向答,即問題明確,做清楚決定的解答。2、分別答,即法與義都寬通多義,就作分別說。3、反詰答,即問題的詞意不明,於是反問,以確定所問的內容,而後給予解答。4、無記,即對不合理的問題不予解答。「記說」有兩大內容:一、「弟子所說誦第六」有六相應,弟子和弟子的討論,抉擇甚深義為主;二、「如來所說所誦第七」有十八相應,如來和弟子的討論,以佛果德和能力為主的故事。
四部《阿含經》的成立[10]
從第一結集到第二結集的一百年中,由於教法不斷從各地流傳湧現,大約到第二結集時,四部《阿含經》大致發展完成。四部《阿含經》以「雜阿含經」為本源,依重點和適應的不同,而次第發展完成。其發展大致可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為第一次結集後,成立了「雜阿含經」,泛稱「相應教」,重甚深教理,由「修多羅」、「祇夜」和「記說」(弟子所說和如來所說)等組成。
第二階段成立了「中阿含經」,以「雜阿含經」的「修多羅」為主,加上「弟子所說」以及新增的教法。新增的部分依弟子所說的學風,而展開法義的分別、抉擇,開展出許多的新經典。內容所涉大多以僧伽內部為主。由於其中許多故事比「雜阿含經」較為長,故名「中阿含經」。
第三階段為「長阿含經」的成立。「長阿含經」以「衹夜」為基本,加上「中阿含經」的內容以及新增的教法。其特色是對外道、婆羅門所說的法,為適應世間及外道而成立。其中故事比「中阿含經」更長,所以名之為「長阿含經」。
第四階段成立的經典是「增一阿含經」,以「如來所說」為基本,加上「長阿含經」的內容以及新增的教法。其特色是以如來的神通與果德為主,重一般信眾的教化。因其以增一法而進行類集,故稱之為「增一阿含經」。
四阿含的成立如下圖所示:
四部阿含各有其不同的偏重特點和適應。「雜阿含經」重於闡述根本的教法。印順導師認為一切甚深教法皆從此出[11],所以「雜阿含經」是根本教法所在。「中阿含經」重於對根本教法的分別、抉擇,有論的意趣。「長阿含經」的特色是引導外道婆羅門等入佛門,重於地方文化的適應。「增一阿含經」特重佛果、神通等宣揚,以一般的宗教信仰來引導大眾向善、向上。其實就「雜阿含經」自身而言,也具備了這四種特色,如「修多羅」是根本教法的所在,「弟子所說」是對根本教法的深入討論,「祇夜」重於引導外道,「如來所說」重於一般信仰的引發。如此《阿含經》即成了即契理又契機的人間佛教[12]。
現存《阿含經》的譯本
《阿含經》自古以來比較完整的譯本有漢譯的四部「阿含經」和巴利譯本的五部。漢譯的四阿含分屬不同的部派,而且於不同時間由不同人所翻譯。而巴利本的五部則完全為南傳上座部(Theravāda
)「分別說系」(Vibhajjavādin
)的傳本,據說是在阿育王時代由摩哂陀(Mhinda
)傳到斯里蘭卡,而後被整理為五部。巴利語是中印度西南Vida/Bhilsa
的方言,此地方是摩哂陀母親的出生地[13]。
首先就「雜阿含」而言,現存漢譯的完整本是說一切有部的傳本。於劉宋元嘉年間,由求那跋陀羅[14]在楊都祇洹寺所譯出,寶雲傳譯,慧觀筆受,共五十卷[15]。另外有不明譯者的「別譯雜阿含」二十卷。現存漢譯的「雜阿含」內容與次第混亂,印順導師以《瑜伽師地論》「契經事擇攝」(此為雜阿含的主體本母),重新校對編排,編著了《雜阿含經論會編》[16]。
漢譯「中阿含」也是說一切有部的誦本。由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於東亭寺譯,道祖筆受,共六十卷,分十八品二百二十二經。雖說漢譯「中阿含」和巴利「中部」相當,但經比對研究,其間出入頗大。在「中阿含」兩百多經中,與「中部」共通的只有100 經。這大體是因為在各部長期不同的傳誦中所產生的編集差異[17]。
漢譯「長阿含」為後秦佛陀耶舍
[18]所譯,共二十二卷,屬於法藏部的傳本。法藏部也是分別說部的一支,所以漢譯「長阿含」和巴利本的「長部」相似度很高[19]。漢譯「增一阿含」為秦.曇摩難提誦出,僧伽提婆校譯,為大眾部末派誦本,現存為五十一卷.四七二經。與「增支部」相比較,「增一阿含」次第紊亂,而且有大乘思想和許多譬喻的增入。根據印順導師的研究,「增一阿含」與「增支部」都是依九分教的「如事語」和「本事」為根源而增編的。巴利經典除四部外,另外還有「小部」(Khuddakanikāya
)。除了說一切有部外,其他如化地部、法藏部和大眾部等,在四部阿含外皆立有「雜藏」。「小部」或「雜藏」的集成要比「四阿含」晚一些,但就內容而言,有些經典是相當早的[20]。
以上是漢譯四阿含的傳譯略述。原始聖典就古傳而言,以漢譯和巴利藏為主,少數有藏文和梵文。現代亦有從漢譯版或巴利版譯成日文或英文等等。
引用
- ↑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129.
- ↑ 「阿含:秦言法歸。法歸者,蓋是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T1, 1a)
- ↑ (T30,772c)
- ↑ (T30,294a)
- ↑ 「曾聞有一苾芻,先誦得四阿笈摩,中間忘失,復溫誦之盡其方便不能通利。便往尊者阿難陀所,問其因緣。」(T27, 57c)
- ↑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696、703、720、755。
- ↑ 《瑜伽師地論》卷第85:「雜阿笈摩者:謂於是中世尊觀待彼彼所化。宣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蘊界處相應……。如是一切粗略標舉能說所說及所為說,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即彼相應教。」(T30, 772c)
- ↑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7。
- ↑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10~11。
- ↑ 參考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788。
- ↑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878。
- ↑ 佛法流佈於世,從古以來論師們即有這四種意趣的判攝,而這四種意趣正可配合四阿含的特色,今列表於後以供參考。
- ↑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79。
- ↑ 印度佛教高僧、譯經師,劉宋元嘉年間來到中國 維基百科。
- ↑ 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十四(T55,105c)。
- ↑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63。
- ↑ 印順導師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718。
- ↑ 婆羅門種姓罽賓人,著名高僧鳩摩羅什受學於他 維基百科。
- ↑ 同上,720。
- ↑ 同上,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