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世间品 - 有情世間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三界六道

佛教將有情世間分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這三界並不是以空間概念來區分的,而是依有情生命的形態特質來區分。

欲界眾生是以五欲即對色、聲、香、味、觸等的欲貪,或說欲界煩惱為主的繫縛,作為生命本能或本質的有情。以欲界煩惱為主,由業力所牽引而生於欲界,這一類眾生稱之為欲界眾生。欲界具足六道眾生,即欲界的天眾、阿修羅、人、畜生、鬼道和地獄。

欲界的上一層是色界。色界眾生是由淨妙色[1],即微細的物質所構成的有情。色界眾生一般都離於欲界的欲貪,即此類有情的欲界煩惱雖未斷,但為定力所伏故暫不現行。色界基本上是由修色界的四種禪定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成。初禪稱為離生喜樂地,意為離於欲界煩惱所產生的喜樂;二禪為定生喜樂地,意為由定所產生的喜樂。三禪為離喜妙樂地,即離於喜的干擾所產生的妙樂。四禪為捨念清淨地,即離於喜樂唯有平等的定心。初禪、二禪和三禪各有三天,故共有九天,而第四禪也有九天,因此色界共有十八天。色界眾生雖然離開了欲界五欲的欲貪,但還有微細色的存在,還是由物質所構成的,所以稱為色界。這種微細色一般欲界眾生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唯有天眼可以看得到。色界中唯有天道眾生,沒有其他道的眾生。

色界的上一層是無色界。無色界的生命體唯有心識的存在,也就是只有精神體,是沒有物質的形態和構造的眾生。無色界有四天,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論上說由於沒有物質形態,故無色界沒有空間概念,此四天並非是空間位置的上下,而是由定力的深淺不同所產生的生命形態。無色界眾生依定力伏住了欲界色界的煩惱,唯無色界煩惱現行相應。

對於無色界,到底是否完全沒有物質形態,部派佛教裡是有一點爭議的。有的認為是完全沒有物質形態,唯單純的精神形態。有些學派則認為,雖然說沒有粗色但是還有很微細的色。

色界和無色界的有情眾生,都是以其過去生中在人道所修的定業而投生的。「定」稱做不動業,是一種很強的善業。修成就了某種定,如果不發願再投生來人間的話,就會由定力所引,投生到相對應的色、無色界天去。

四生四有

四生

「四生」是指有情出生的方式,可分為胎、卵、濕、化等四類。

胎生即是由懷胎而生育的。經典上記載人類雖以胎生為主,但是也有其他出生的方式。其他四隻腳的高等畜生如馬、牛、羊、狗等等,大都也是胎生的。

卵生就是先產卵,再由卵孵化而生。如雞、鴨和鳥類等等。

濕生可以理解為較低等的生命或細胞分化而產生的新生命,是更低等的有情生命形態。包括蚊、蟲、蟻、蛾等,也包括無性生殖的,如海星、蚯蚓等。

化生是指出生的方式是剎那產生的,就是從無馬上變成有,不用懷胎、產卵,也不用慢慢培養分裂轉化。一般如地獄的眾生,大多數鬼道的眾生( 少數胎生),還有天道眾生,都屬化生。

四有

「四有」是指生死的四個階段,即中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指一期生命結束後,還未投胎至下一生前的那一段生命形態,即「死有」後「生有」前。「生有」是識投胎和父精母血結合的那一剎那。「本有」是投胎後死亡前,這中間的生命形態。「死有」是死亡前的最後一念。

「四有」中的「中有」,就其形態而言又常被稱作「中陰身」。因為已經死掉又還沒投胎,它不屬於六道的任何一道,故稱「中有」。「中有」梵文gandharva,有死後形態之意,同時也有香神的意思,直譯為犍陀羅。論上說「中陰身」以食香為生,所以稱為gandharva

關於「中陰身」存在的時間,基本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最長只有七個七天,即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中一定會有投胎的機緣。因在「中陰身」的存在期間,它一直在蛻變當中,每七天會轉換一次,最多轉七次,所以是四十九天。另一種說法是無限長。現在一般皆以四十九天的說法為主。其實「中陰身」的長短,完全視業力的成熟狀況而定。經論上說大善大惡者,甚至沒有中陰身,其投胎尤如蹺蹺板,這邊下去( 指死有) 當下那邊就上來( 即生有)。大惡者如造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無間罪的,還有殺人越貨的強盜等,這類人一斷氣立刻投生到地獄或餓鬼道;大善者也一樣,一斷氣立刻投生到善道。再如修定有成就的,一死立刻投生到色、無色界天。

「中陰身」的身相:「中有」俱色身相,微細色所成。一般人肉眼無法看見「中陰身」,但有天眼通者可看得見。「中陰身」具五根,且五根極為銳利,不為色法所阻礙。如眼根可看見極遠的色塵而不為其他色塵所阻礙。「中陰身」的身相據說與將投生之身相似,如將投生人道即像人,將投身鬼道就像鬼,投生到人道的「中陰身」會現嬰兒相。「中陰身」決定了所投的趣向而且不可能改變,如人道的「中陰身」不可能轉變為鬼道的「中陰身」。

四食

食是指食物。這裏的食物不但是指物質性的,還包括精神性的,實際上是指生命延續的根本需求。生命延續的根本需求,可分成四種:段食、觸食、思食、識食。

段食

段食是分段而食之意,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進食,即指一般的飲食。飲食提供有情生命的生理滋養需求,是大多數欲界有情眾生的根本生存條件。人和畜牲道以及鬼道眾生都需要段食。

觸食

觸食的「觸」就是根境識三合而生的「觸」。順意的「觸」能長養身心,不順意的「觸」則傷害身心。前面曾說根境識三合而生的「觸」是一種識的認知,這種認知有順有不順。譬如一個人如果一直生活在吵雜的環境中,耳識了別到這些噪音時,就會產生不順意的「觸」。久而久之這些吵雜聲不但會對耳根造成傷害,還會使得像躁鬱症一類的心理疾病出現。再比如我們常會到山上去度假,早上起來滿是湖光山色,有潺潺的流水聲,有鳥語花香,傍晚還可以泡泡溫泉。從眼識、耳識、鼻識和身識,全都是可意的「觸」[2]。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會身心健康延年益壽。觸食由生理的接觸影響,進而間接造成心理的影響。

思食

思食就是意思食,是指我們內在的求生本能和欲望。有些人想自殺,也就是已失去根本的求生慾望,這時候就可說是這個人已沒有意思食了。所以求生慾望和本能也是生命延續的基本條件之一。一般來說越高等的生物,其意思食越強烈,表現也越明顯。當其生命要被奪取時,其內心強烈的求生本能和欲望所產生的不願、憎恨和痛苦可想而知。

識食

識食的「識」是指受想行識的識蘊,即是有情眾生的精神體,也可說是認識的本體。生命是身心的組合,生命的延續必須依賴於生理和心理機能都能得到適當的長養。精神體能得到充分的滋養,生命即可得以延續。論上說,段食和觸食偏重於生理的滋養,思食和識食則重於精神的滋養。四食是生命滋養的主要方式。

生死相續

關於有情生命的生死輪迴相續,佛陀講的最詳細的就是「十二緣起」。十二緣起又稱十二有支,分別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緣起」就是惑、業、苦生死相續的詳細解說。而「十二緣起」以及惑業苦的相續則是在闡明四聖諦的苦集二諦。

十二緣起的不同說法

「十二緣起」是《阿含經》的主要理論之一,在部派佛教中各派亦各有自己的解釋發揮。基本上可歸納有四種不同的觀點。

剎那緣起

這是從認識論的立場來說,一剎那的心中具十二支。比如「行」是造作,但造作的當下必和「無明」相應,造作也必有認識對象,就是「識」對「名色」的認識,認識的生起就是「六入」和「六觸」了。有了「觸」就會有「愛」、「取」、「有」等相應生起,而我們人生早就已經在生老死的狀況下前進。這是從認識論來談的十二緣起觀。

連縛緣起

這是從前後因果說的,即生命是由同類、異類的因果無間引生而起,它是從兩兩之間的因果相屬相生而說的。如「無明」可以緣「行」,即依「無明」而有「行」,「無明」與「行」之間有其因果關系。「無明」是因,「行」是果。接著以「行」為主因和條件有「識」產生。就這樣在兩兩前後引生的連鎖效應下,就會有十二緣起過程的連續不斷,故稱為連縛緣起。

遠續緣起

這是隔世因果的解說,即因果不只是前世後世而已,而是可以隔好幾世才現行受報。

分位緣起

將十二緣起分成三世二重因果來解說,解釋我們有情身心生命在三世之中生死因果的流轉是分位緣起的重點。這是說一切有部的主流解說,也是《俱舍論》所討論的重點。

十二緣起的含義

無明:是指知見上的謬誤錯亂,就是無我認為有我,是以我、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也是一切煩惱的總稱。由無明會引生出各種大、小煩惱。我們生命無始的輪迴只是緣起的推移,本沒有一個實我的存在,但是我們一直以來自然地都會認為有一個不變的真我,這就是我執,是生死的根本。自我的執著往外擴散之後,造成與外界的衝突,就成了痛苦的根源。我執越強,往外擴張的就越大,衝突也會越大,痛苦就越多。所以說無明是生死的根本,苦迫的來源。

行:是與無明煩惱相應的思心所所發動的行為,包括身、口、意三業,所以又稱作行業。造業之後會留下業力,未來機緣成熟就會受報。所以「行支」包括了無明相應的行業和造作後所留下的業力。有煩惱就一定會有「行」,這是避免不了的。佛法中談「行」有許多不同的意義,最常見的除了這十二緣起的「行支」以外,還有五蘊的「行蘊」和諸行無常的「行」。五蘊的「行蘊」和十二緣起的「行支」比較相近,都是指推動造作的內在意志力,但「行支」範圍較廣,還包括造業後的業和業力。諸行無常的「行」指的是一切法剎那不停地往前推移,如江河水流般地流動不止。[3]

識:這裏是指投胎識。強而有力的業力成熟後就會產生投胎識,引導我們去投胎。投胎識也可說是「無明」和「行業」的異熟果報。經上說:「父精母血識入胎」,依現代醫學觀點而言,就是精卵結合時,投胎識就入胎了。「識支」和五蘊的「識蘊」不同,「識蘊」是指認知上的,是認識功能的主體。「識支」是指投胎識,是一種異熟報。

名色:識投胎之後,經上常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就是說「識」和「名色」相互依附而生命得以成長。「名」是精神體,「色」是物質體,這裏是指精血和合之後胎兒還是肉團的階段。投胎識入胎後與「名色」這個精血混合體合在一起,相互依託,共同成長。這時的投胎識就成了胎兒的精神主體,「名」即指精神的認識作用。因此肉團胎是精神與物質的混合體,是有情識的生命體而不單只是生理的有機組合。

三世两重因果
三世两重因果

六入:胎兒成長到了一定階段後,就會有六入,即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形成。

觸:是指出胎後,根境相觸而起的一般的認識,即六根對六塵的認識。這時的「觸」已不僅僅是認識外境,而是其中帶有與「無明」相應的染著,所以又稱為「無明相應觸」。佛教常講六根門頭好修行,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要在我們的六根上去察覺無明相應的念起。要了解到我們一般的認知中,往往都是「無明相應觸」,我們的修行重點就是不要隨無明去反應,要想辦法用學習到的佛法,將「無明相應觸」轉成「智慧相應觸」。比如當有人罵你的時候,你的根境識起作用認知到有人在罵你。這時一般會起的,就是以瞋恨等心去對應,即「無明相應觸」生起。而修行就是要如理作意,用明相應、用智慧來引導,克制我們的貪瞋癡去對應。

受:觸對外境必領納於心,如前所說受心所是身心對外境的領納作用。十二有支從六入和觸開始,都是在說明有情對外境的認識作用。可意觸起喜受、樂受,不可意觸起苦受、憂受,沒有可意不可意的觸就起捨受。前五識相應的是苦受和樂受,第六識相應的是憂受和喜受。詳細的可以參考本文第二章關於「受心所」的解釋。

愛:有了受接下來就會起「愛」。「愛」是一種煩惱,是從情感的染著上來表述煩惱,愛著自我愛著境界。

無明雖是一切煩惱的總稱,但當無明和「愛染」一起並用時,無明就是指知見上的錯謬,而「愛染」則指情感上的染著。「愛染」包含貪和瞋,貪與瞋是「愛染」的一體兩面。一般來說,樂受、喜受會引起貪愛,而苦受、憂受則會引起瞋恨。無論貪愛還是瞋恨,其實都是「愛染」煩惱的表現。

取:有「愛染」後就會有「取」。由深層的「愛染」表現為表層的思想和行動,就稱為「取」,「取」是造業。「取」一般有四種:1) 我語取:就是取著有一個不變的「我」,這是根本的「取」。2) 欲取:是對五欲的追求。3) 見取:是知見上的執著,取著自我的看法和觀念,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永遠是正確的。4)戒禁取:是指錯誤的修行方法,無意義的戒條或苦行。從愛染生命與塵世,進而到思想或行為的取著,就造成了世間的一切苦難。

有:「有」是指業力。「愛」與「取」是依煩惱而進行的一切活動,這些活動能集成的業種,就是「有」。「有」可分為三有,即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體,這裡所說的自體,不是指現實生命的存在,而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生起的潛在力量。

生:有了能生起後世生命的業力,現生死了以後,未來識又會結生成為新的生命,這就是「生」。

老死:既然生了,就不可能不老,不可能不死。生老死的相隨而來,便是未來生死相續的簡說。

說一切有部將十二有支分成三世二重因果來說明,三世是指過去、現在和未來世。十二有支中,無明( 惑) 和行( 業) 是過去因,從識到受等五支是現世果( 苦),這是第一重因果。愛、取、有是現世因,成為未來生命續起的潛在力量,未來就會有生和老死,生老死是未來果。從愛到老死就是第二重因果。兩重因果跨越三世,故稱為三世二重因果。

無明緣行,行就是業和業力,業力成熟就會有投胎識,投胎識入胎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然後就有六入的成長,出胎後就會有觸和受。有了受之後,進一步會去愛染,會去取,自然就會有未來生命的業力潛能 — 有,就會造成未來的生、老、死。有情(以人為本) 就是這樣依惑、業、苦、依十二有支的次序生生世世輪迴不息。這無盡的輪迴和苦迫就是佛陀給我們指出的有情世間的真相。

器世間

世界結構

器世間是指有形的物質世界,佛教認為它是由有情的業力增上而形成的。世界形成之初,因有情共業成熟形成風輪,之後大雲雨灌注於上而成水輪,水上凝結而成金輪,金輪再上有地輪,地輪上就形成了山河大地。而現代科學所認知的宇宙形成過程大致也是如此:先有氣體,氣體凝結成液體,再凝結成固體,有了堅硬的地質後,上面就逐漸形成了山河大地。只不過科學的發現晚了佛教二千多年。

我們所居住的器世間是以須彌山為中心的。須彌山又義譯為妙高山,外面有八重山、八重海圍繞,最外面是鐵圍山。其八重山八重海的分佈方式是以須彌山為中心,先是一層海圍繞,再一層山,這樣依次一層海一層山,最外邊是鐵圍山將世界整個圍合起來。最外層的海上有四大洲,即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和北俱盧洲。人道眾生就分居在這四洲上。一般認為南瞻部洲就是指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地球。如果以古代印度人的地理觀來看,南瞻部洲則指的是恆河流域,而須彌山即是現今的喜馬拉雅山。恆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所以以古印度人的地理觀而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自然就是世界的中心。人類主要居住在南瞻部洲,其他洲雖然也有人住,但生活方式和生存形態就有所不同了。南瞻部洲下面有八寒八熱地獄,鬼道和畜牲也是分居在四大洲各處。

須彌山上下寬中間小,分上下兩部分。從海平面往上算起,下半部分有四層:第一層有堅手藥叉居住,第二層有持鬘藥叉居住,第三層有恒憍藥叉居住,第四層即山腰有四大天王和其諸眷屬居住。上半部分:忉利天居山頂,四周三十二天圍繞,故又稱三十三天。山頂中央有善見天宮,是帝釋的居所。山頂四週角各有一山峰,金剛手藥叉於中住守。欲界有六種天眾稱為六欲天。六欲天中四天王天居山腰,忉利天居山頂,因為都是依山而居故稱為地居天。六欲天中其餘四天依空而居,即懸浮於空中,故稱為空居天。空居天有四: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其中兜率天在《俱舍論》中譯為睹史多天,分為內外兩院,內院即未來佛彌勒菩薩的道場。他化自在天再往上就是色界天了。

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世界,再加上初禪天,即欲界加初禪天,稱為一個小世界;1000 個小世界加二禪天覆蓋在上面,稱為小千世界;1000 個小千世界加三禪天覆蓋在上面稱作中千世界;1000 個中千世界加四禪天還有四無色天覆蓋在上面稱作大千世界。因為這個大千世界包含有三個一千相乘數量的小世界,所以又稱做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由一位佛教化,所以稱做一個佛土,而宇宙有無量無數的佛土。

世界的變異( 成住壞空)

器世間隨著有情眾生的業力變化,而有成住壞空的變化。成住壞空四期稱為四劫。佛教關於「劫」的基本計算方式是:人由十歲每百年增一歲至八萬歲,再由八萬歲每一百年減一歲至十歲,加在一起的時間是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器世間的成住壞空每一期為一中劫。

成劫就是器世間和有情世間的逐漸形成,以二十小劫來成立。

住劫有二十小劫,其中有小三災,即兵災、疾病和飢餓。

壞劫也有二十小劫,在這二十小劫裡,小世界慢慢變壞,一直到破壞殆盡。世界的滅壞先由有情世間破壞,然後器世間破壞。有情世間由下往上,先壞欲界,再壞色界。器世間壞時有大三災:火災從地獄燒至初禪天,水災破壞至二禪天,風災吹至三禪天。四禪天以上由於定力強,沒有器世間。經典上說四禪以上都是個人世界,依有情而生壞。也就是說個人生,世間跟著生,個人死世間也就滅了。因此四禪以上沒有三災的問題。

空劫也持續二十小劫。器世間的成住壞空一週期稱為一大劫,含有八十小劫。空劫之後,有情業風所吹,然後風輪開始形成,世界又進入了下一個週期。

一般常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是以大劫來算的。阿僧祇是無量無數的意思,即是說成佛要三個無量無數的大劫。

上述佛教的世界觀其實也不僅是佛教特有,它是在吸收延用印度文化中某些傳說的基礎上,再加以改造而形成的。關於器世間的形成情況,我們大概認識了解一下就可以了,重點還是要放在對有情世間的了解,尤其是有關有情眾生惑、業、苦的生死輪迴。

  1. 什么是净妙色?与极微有关系吗?Paul, 2-2-2021
  2. 这些可意的触能长养身心,让身心觉得“舒畅”,但这种舒服的感觉,似乎与“六根门头好修行”有矛盾,杂阿含275经又讲难陀“彼难陀比丘关闭根门故,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在实际生活中,这里的平衡应该如何把握呢?Paul, 2-2-2021
  3. 是否可以认为,诸行无常里的“行”是这三类行里范围最广的呢?Paul, 2-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