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世间品 - 有情世间
三界六道
佛教将有情世间分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三界并不是以空间概念来区分的,而是依有情生命的形态特质来区分。
欲界众生是以五欲即对色、声、香、味、触等的欲贪,或说欲界烦恼为主的系缚,作为生命本能或本质的有情。以欲界烦恼为主,由业力所牵引而生于欲界,这一类众生称之为欲界众生。欲界具足六道众生,即欲界的天众、阿修罗、人、畜生、鬼道和地狱。
欲界的上一层是色界。色界众生是由净妙色[1],即微细的物质所构成的有情。色界众生一般都离于欲界的欲贪,即此类有情的欲界烦恼虽未断,但为定力所伏故暂不现行。色界基本上是由修色界的四种禅定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成。初禅称为离生喜乐地,意为离于欲界烦恼所产生的喜乐;二禅为定生喜乐地,意为由定所产生的喜乐。三禅为离喜妙乐地,即离于喜的干扰所产生的妙乐。四禅为舍念清净地,即离于喜乐唯有平等的定心。初禅、二禅和三禅各有三天,故共有九天,而第四禅也有九天,因此色界共有十八天。色界众生虽然离开了欲界五欲的欲贪,但还有微细色的存在,还是由物质所构成的,所以称为色界。这种微细色一般欲界众生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唯有天眼可以看得到。色界中唯有天道众生,没有其他道的众生。
色界的上一层是无色界。无色界的生命体唯有心识的存在,也就是只有精神体,是没有物质的形态和构造的众生。无色界有四天,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论上说由于没有物质形态,故无色界没有空间概念,此四天并非是空间位置的上下,而是由定力的深浅不同所产生的生命形态。无色界众生依定力伏住了欲界色界的烦恼,唯无色界烦恼现行相应。
对于无色界,到底是否完全没有物质形态,部派佛教里是有一点争议的。有的认为是完全没有物质形态,唯单纯的精神形态。有些学派则认为,虽然说没有粗色但是还有很微细的色。
色界和无色界的有情众生,都是以其过去生中在人道所修的定业而投生的。“定”称做不动业,是一种很强的善业。修成就了某种定,如果不发愿再投生来人间的话,就会由定力所引,投生到相对应的色、无色界天去。
四生四有
四生
“四生”是指有情出生的方式,可分为胎、卵、湿、化等四类。
胎生即是由怀胎而生育的。经典上记载人类虽以胎生为主,但是也有其他出生的方式。其他四只脚的高等畜生如马、牛、羊、狗等等,大都也是胎生的。
卵生就是先产卵,再由卵孵化而生。如鸡、鸭和鸟类等等。
湿生可以理解为较低等的生命或细胞分化而产生的新生命,是更低等的有情生命形态。包括蚊、虫、蚁、蛾等,也包括无性生殖的,如海星、蚯蚓等。
化生是指出生的方式是刹那产生的,就是从无马上变成有,不用怀胎、产卵,也不用慢慢培养分裂转化。一般如地狱的众生,大多数鬼道的众生( 少数胎生),还有天道众生,都属化生。
四有
“四有”是指生死的四个阶段,即中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指一期生命结束后,还未投胎至下一生前的那一段生命形态,即“死有”后“生有”前。“生有”是识投胎和父精母血结合的那一刹那。“本有”是投胎后死亡前,这中间的生命形态。“死有”是死亡前的最后一念。
“四有”中的“中有”,就其形态而言又常被称作“中阴身”。因为已经死掉又还没投胎,它不属于六道的任何一道,故称“中有”。“中有”梵文gandharva
,有死后形态之意,同时也有香神的意思,直译为犍陀罗。论上说“中阴身”以食香为生,所以称为gandharva
。
关于“中阴身”存在的时间,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最长只有七个七天,即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中一定会有投胎的机缘。因在“中阴身”的存在期间,它一直在蜕变当中,每七天会转换一次,最多转七次,所以是四十九天。另一种说法是无限长。现在一般皆以四十九天的说法为主。其实“中阴身”的长短,完全视业力的成熟状况而定。经论上说大善大恶者,甚至没有中阴身,其投胎尤如跷跷板,这边下去( 指死有) 当下那边就上来( 即生有)。大恶者如造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等无间罪的,还有杀人越货的强盗等,这类人一断气立刻投生到地狱或饿鬼道;大善者也一样,一断气立刻投生到善道。再如修定有成就的,一死立刻投生到色、无色界天。
“中阴身”的身相:“中有”俱色身相,微细色所成。一般人肉眼无法看见“中阴身”,但有天眼通者可看得见。“中阴身”具五根,且五根极为锐利,不为色法所阻碍。如眼根可看见极远的色尘而不为其他色尘所阻碍。“中阴身”的身相据说与将投生之身相似,如将投生人道即像人,将投身鬼道就像鬼,投生到人道的“中阴身”会现婴儿相。“中阴身”决定了所投的趣向而且不可能改变,如人道的“中阴身”不可能转变为鬼道的“中阴身”。
四食
食是指食物。这里的食物不但是指物质性的,还包括精神性的,实际上是指生命延续的根本需求。生命延续的根本需求,可分成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
段食是分段而食之意,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食,即指一般的饮食。饮食提供有情生命的生理滋养需求,是大多数欲界有情众生的根本生存条件。人和畜牲道以及鬼道众生都需要段食。
触食
触食的“触”就是根境识三合而生的“触”。顺意的“触”能长养身心,不顺意的“触”则伤害身心。前面曾说根境识三合而生的“触”是一种识的认知,这种认知有顺有不顺。譬如一个人如果一直生活在吵杂的环境中,耳识了别到这些噪音时,就会产生不顺意的“触”。久而久之这些吵杂声不但会对耳根造成伤害,还会使得像躁郁症一类的心理疾病出现。再比如我们常会到山上去度假,早上起来满是湖光山色,有潺潺的流水声,有鸟语花香,傍晚还可以泡泡温泉。从眼识、耳识、鼻识和身识,全都是可意的“触”[2]。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触食由生理的接触影响,进而间接造成心理的影响。
思食
思食就是意思食,是指我们内在的求生本能和欲望。有些人想自杀,也就是已失去根本的求生欲望,这时候就可说是这个人已没有意思食了。所以求生欲望和本能也是生命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一般来说越高等的生物,其意思食越强烈,表现也越明显。当其生命要被夺取时,其内心强烈的求生本能和欲望所产生的不愿、憎恨和痛苦可想而知。
识食
识食的“识”是指受想行识的识蕴,即是有情众生的精神体,也可说是认识的本体。生命是身心的组合,生命的延续必须依赖于生理和心理机能都能得到适当的长养。精神体能得到充分的滋养,生命即可得以延续。论上说,段食和触食偏重于生理的滋养,思食和识食则重于精神的滋养。四食是生命滋养的主要方式。
生死相续
关于有情生命的生死轮回相续,佛陀讲的最详细的就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又称十二有支,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缘起”就是惑、业、苦生死相续的详细解说。而“十二缘起”以及惑业苦的相续则是在阐明四圣谛的苦集二谛。
十二缘起的不同说法
“十二缘起”是《阿含经》的主要理论之一,在部派佛教中各派亦各有自己的解释发挥。基本上可归纳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刹那缘起
这是从认识论的立场来说,一刹那的心中具十二支。比如“行”是造作,但造作的当下必和“无明”相应,造作也必有认识对象,就是“识”对“名色”的认识,认识的生起就是“六入”和“六触”了。有了“触”就会有“爱”、“取”、“有”等相应生起,而我们人生早就已经在生老死的状况下前进。这是从认识论来谈的十二缘起观。
连缚缘起
这是从前后因果说的,即生命是由同类、异类的因果无间引生而起,它是从两两之间的因果相属相生而说的。如“无明”可以缘“行”,即依“无明”而有“行”,“无明”与“行”之间有其因果关系。“无明”是因,“行”是果。接著以“行”为主因和条件有“识”产生。就这样在两两前后引生的连锁效应下,就会有十二缘起过程的连续不断,故称为连缚缘起。
远续缘起
这是隔世因果的解说,即因果不只是前世后世而已,而是可以隔好几世才现行受报。
分位缘起
将十二缘起分成三世二重因果来解说,解释我们有情身心生命在三世之中生死因果的流转是分位缘起的重点。这是说一切有部的主流解说,也是《俱舍论》所讨论的重点。
十二缘起的含义
无明:是指知见上的谬误错乱,就是无我认为有我,是以我、我所见为摄导的烦恼,也是一切烦恼的总称。由无明会引生出各种大、小烦恼。我们生命无始的轮回只是缘起的推移,本没有一个实我的存在,但是我们一直以来自然地都会认为有一个不变的真我,这就是我执,是生死的根本。自我的执著往外扩散之后,造成与外界的冲突,就成了痛苦的根源。我执越强,往外扩张的就越大,冲突也会越大,痛苦就越多。所以说无明是生死的根本,苦迫的来源。
行:是与无明烦恼相应的思心所所发动的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业,所以又称作行業
。造业之后会留下业力,未来机缘成熟就会受报。所以“行支”包括了无明相应的行业和造作后所留下的业力。有烦恼就一定会有“行”,这是避免不了的。佛法中谈“行”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最常见的除了这十二缘起的“行支”以外,还有五蕴的“行蕴”和诸行无常的“行”。五蕴的“行蕴”和十二缘起的“行支”比较相近,都是指推动造作的内在意志力,但“行支”范围较广,还包括造业后的业和业力。诸行无常的“行”指的是一切法刹那不停地往前推移,如江河水流般地流动不止。[3]
识:这里是指投胎识。强而有力的业力成熟后就会产生投胎识,引导我们去投胎。投胎识也可说是“无明”和“行业”的异熟果报。经上说:“父精母血识入胎”,依现代医学观点而言,就是精卵结合时,投胎识就入胎了。“识支”和五蕴的“识蕴”不同,“识蕴”是指认知上的,是认识功能的主体。“识支”是指投胎识,是一种异熟报。
名色:识投胎之后,经上常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就是说“识”和“名色”相互依附而生命得以成长。“名”是精神体,“色”是物质体,这里是指精血和合之后胎儿还是肉团的阶段。投胎识入胎后与“名色”这个精血混合体合在一起,相互依托,共同成长。这时的投胎识就成了胎儿的精神主体,“名”即指精神的认识作用。因此肉团胎是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是有情识的生命体而不单只是生理的有机组合。
六入:胎儿成长到了一定阶段后,就会有六入,即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形成。
触:是指出胎后,根境相触而起的一般的认识,即六根对六尘的认识。这时的“触”已不仅仅是认识外境,而是其中带有与“无明”相应的染著,所以又称为“无明相应触”。佛教常讲六根门头好修行,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在我们的六根上去察觉无明相应的念起。要了解到我们一般的认知中,往往都是“无明相应触”,我们的修行重点就是不要随无明去反应,要想办法用学习到的佛法,将“无明相应触”转成“智慧相应触”。比如当有人骂你的时候,你的根境识起作用认知到有人在骂你。这时一般会起的,就是以瞋恨等心去对应,即“无明相应触”生起。而修行就是要如理作意,用明相应、用智慧来引导,克制我们的贪瞋痴去对应。
受:触对外境必领纳于心,如前所说受心所是身心对外境的领纳作用。十二有支从六入和触开始,都是在说明有情对外境的认识作用。可意触起喜受、乐受,不可意触起苦受、忧受,没有可意不可意的触就起舍受。前五识相应的是苦受和乐受,第六识相应的是忧受和喜受。详细的可以参考本文第二章关于“受心所”的解释。
爱:有了受接下来就会起“爱”。“爱”是一种烦恼,是从情感的染著上来表述烦恼,爱著自我爱著境界。
无明虽是一切烦恼的总称,但当无明和“爱染”一起并用时,无明就是指知见上的错谬,而“爱染”则指情感上的染著。“爱染”包含贪和瞋,贪与瞋是“爱染”的一体两面。一般来说,乐受、喜受会引起贪爱,而苦受、忧受则会引起瞋恨。无论贪爱还是瞋恨,其实都是“爱染”烦恼的表现。
取:有“爱染”后就会有“取”。由深层的“爱染”表现为表层的思想和行动,就称为“取”,“取”是造业。“取”一般有四种:1) 我语取:就是取著有一个不变的“我”,这是根本的“取”。2) 欲取:是对五欲的追求。3) 见取:是知见上的执著,取著自我的看法和观念,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永远是正确的。4)戒禁取:是指错误的修行方法,无意义的戒条或苦行。从爱染生命与尘世,进而到思想或行为的取著,就造成了世间的一切苦难。
有:“有”是指业力。“爱”与“取”是依烦恼而进行的一切活动,这些活动能集成的业种,就是“有”。“有”可分为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体,这里所说的自体,不是指现实生命的存在,而是能起后世生命的业力,也可说是未来生命生起的潜在力量。
生:有了能生起后世生命的业力,现生死了以后,未来识又会结生成为新的生命,这就是“生”。
老死:既然生了,就不可能不老,不可能不死。生老死的相随而来,便是未来生死相续的简说。
说一切有部将十二有支分成三世二重因果来说明,三世是指过去、现在和未来世。十二有支中,无明( 惑) 和行( 业) 是过去因,从识到受等五支是现世果( 苦),这是第一重因果。爱、取、有是现世因,成为未来生命续起的潜在力量,未来就会有生和老死,生老死是未来果。从爱到老死就是第二重因果。两重因果跨越三世,故称为三世二重因果。
无明缘行,行就是业和业力,业力成熟就会有投胎识,投胎识入胎就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然后就有六入的成长,出胎后就会有触和受。有了受之后,进一步会去爱染,会去取,自然就会有未来生命的业力潜能 — 有,就会造成未来的生、老、死。有情(以人为本) 就是这样依惑、业、苦、依十二有支的次序生生世世轮回不息。这无尽的轮回和苦迫就是佛陀给我们指出的有情世间的真相。
器世间
世界结构
器世间是指有形的物质世界,佛教认为它是由有情的业力增上而形成的。世界形成之初,因有情共业成熟形成风轮,之后大云雨灌注于上而成水轮,水上凝结而成金轮,金轮再上有地轮,地轮上就形成了山河大地。而现代科学所认知的宇宙形成过程大致也是如此:先有气体,气体凝结成液体,再凝结成固体,有了坚硬的地质后,上面就逐渐形成了山河大地。只不过科学的发现晚了佛教二千多年。
我们所居住的器世间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的。须弥山又义译为妙高山,外面有八重山、八重海围绕,最外面是铁围山。其八重山八重海的分布方式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先是一层海围绕,再一层山,这样依次一层海一层山,最外边是铁围山将世界整个围合起来。最外层的海上有四大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卢洲。人道众生就分居在这四洲上。一般认为南瞻部洲就是指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如果以古代印度人的地理观来看,南瞻部洲则指的是恒河流域,而须弥山即是现今的喜马拉雅山。恒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所以以古印度人的地理观而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自然就是世界的中心。人类主要居住在南瞻部洲,其他洲虽然也有人住,但生活方式和生存形态就有所不同了。南瞻部洲下面有八寒八热地狱,鬼道和畜牲也是分居在四大洲各处。
须弥山上下宽中间小,分上下两部分。从海平面往上算起,下半部分有四层:第一层有坚手药叉居住,第二层有持鬘药叉居住,第三层有恒㤭药叉居住,第四层即山腰有四大天王和其诸眷属居住。上半部分:忉利天居山顶,四周三十二天围绕,故又称三十三天。山顶中央有善见天宫,是帝释的居所。山顶四周角各有一山峰,金刚手药叉于中住守。欲界有六种天众称为六欲天。六欲天中四天王天居山腰,忉利天居山顶,因为都是依山而居故称为地居天。六欲天中其馀四天依空而居,即悬浮于空中,故称为空居天。空居天有四: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其中兜率天在《俱舍论》中译为睹史多天,分为内外两院,内院即未来佛弥勒菩萨的道场。他化自在天再往上就是色界天了。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再加上初禅天,即欲界加初禅天,称为一个小世界;1000 个小世界加二禅天覆盖在上面,称为小千世界;1000 个小千世界加三禅天覆盖在上面称作中千世界;1000 个中千世界加四禅天还有四无色天覆盖在上面称作大千世界。因为这个大千世界包含有三个一千相乘数量的小世界,所以又称做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由一位佛教化,所以称做一个佛土,而宇宙有无量无数的佛土。
世界的变异( 成住坏空)
器世间随著有情众生的业力变化,而有成住坏空的变化。成住坏空四期称为四劫。佛教关于“劫”的基本计算方式是:人由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岁,再由八万岁每一百年减一岁至十岁,加在一起的时间是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器世间的成住坏空每一期为一中劫。
成劫就是器世间和有情世间的逐渐形成,以二十小劫来成立。
住劫有二十小劫,其中有小三灾,即兵灾、疾病和饥饿。
坏劫也有二十小劫,在这二十小劫里,小世界慢慢变坏,一直到破坏殆尽。世界的灭坏先由有情世间破坏,然后器世间破坏。有情世间由下往上,先坏欲界,再坏色界。器世间坏时有大三灾:火灾从地狱烧至初禅天,水灾破坏至二禅天,风灾吹至三禅天。四禅天以上由于定力强,没有器世间。经典上说四禅以上都是个人世界,依有情而生坏。也就是说个人生,世间跟著生,个人死世间也就灭了。因此四禅以上没有三灾的问题。
空劫也持续二十小劫。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一周期称为一大劫,含有八十小劫。空劫之后,有情业风所吹,然后风轮开始形成,世界又进入了下一个周期。
一般常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是以大劫来算的。阿僧祇是无量无数的意思,即是说成佛要三个无量无数的大劫。
上述佛教的世界观其实也不仅是佛教特有,它是在吸收延用印度文化中某些传说的基础上,再加以改造而形成的。关于器世间的形成情况,我们大概认识了解一下就可以了,重点还是要放在对有情世间的了解,尤其是有关有情众生惑、业、苦的生死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