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8 集圣谛 - 忏悔
6.2.07 宿命论 | 6.2.09 命终时无惧 |
佛陀教导首迦长者:“有些业会让众生受尽完整的地狱之报:有众生造作了堕地狱的业,之后又无惭无愧,不知悔改,反而觉得高兴,并且更造重业,譬如提婆达多等之类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会完全受尽地狱的业报。另外有一种业会让众生只受一半的地狱之报,不会完全报尽:如果有人造了下地狱的业,而后心生畏惧,生起惭愧心,忏悔舍离之前所造的恶行。这样的话,就算下了地狱,也只会受一半的报期就结束了。
还有一种业,虽堕地狱,但一下子就能出来了。如果有众生造了堕地狱的重业,但造后产生畏惧,对佛法产生真实的信心,生起惭愧心,慇重忏悔,而后绝不再造。如阿阇世王杀父等罪,下了地狱不久,就能脱离。”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原文】《佛说业报差别经》(T1, 893b)
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复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者:若有众生造地狱业已,无惭无愧而不厌离,心无怖畏,反生欢喜,又不忏悔,而复更造重增恶业,如提婆达多等。以是业故,尽地狱寿。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生怖畏,惭愧厌离,忏悔弃舍,非增上心。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不尽其寿。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惭愧心,厌恶弃舍,慇重忏悔,更不重造,如阿阇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脱。”于是世尊即说偈言:“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析辨】
忏悔的梵语是
kṣama
,意为容忍、宽恕。最初常和“发露”一起使用而成为“发露忏悔”,即向人坦承自己的过错并请求原谅。而后,人们用“忏悔”简化并代替了“发露忏悔”,但涵义仍然是:坦承自己的过错并请求原谅。本经说,如果因无知而造了重业,只要能及时生起惭愧心,慇重忏悔,而后绝不再造,就能拔除业根。我们知道,重的恶业都是起于强烈的烦恼(贪瞋痴),由身口意所造作。而烦恼不但能造恶业,更能润养成熟业力,使之成为重报。因此,心生惭愧起慇重忏悔,并发愿不再重造,即能阻止烦恼对恶业种子的润发增长,使之缘缺不生,或即使受报也能重报轻受。这即是忏悔能拔除业根的道理。在佛教早期,忏悔是持戒修行的一部分。即持受净戒时,如有违犯,即以忏悔而重得清净。后来祖师们依于大乘经教所说,将定与慧融入忏悔中,遂发展出了观相忏悔和无生忏悔[1]。相对于观相和无生忏,依于戒法而行使的忏悔就称为作法忏。大体说,作法忏通常施行于僧团中,无生忏要与性空无生之理相应,不容易实践。所以各大寺院在引导信众修忏悔时,一般大都以观相忏悔为主。如大家所熟知的慈悲三昧水忏、梁皇宝忏、金刚宝忏等等,大都属于观相忏悔。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忏悔法门,其根本意义和道理都是一样的:即依惭愧心而起慇重忏悔,发愿不再重造,阻断烦恼对恶业种子的润生。因此,大家到寺院去拜忏时,要谨记忏悔的根本意义,切莫只注重形式上的仪式。
- ↑ 智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今明忏悔方法,教门乃复众多。取要论之,不过三种:一作法忏悔,此扶戒律,以明忏悔。二观相忏悔,此扶定法,以明忏悔。三观无生忏悔,此扶慧法,以明忏悔。此三种忏悔法,义通三藏、摩诃衍但从多为说。前一法多是小乘忏悔法,后二法多是大乘忏悔法。初明作法忏悔者,以作善事反恶事故,故名忏悔,如毘尼中,一向用此法灭罪。”(T46,48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