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 道聖諦 - 自境界
雜阿含經 第616經 | 雜阿含經 第618經 |
8.18 世間美色 | 8.20 打坐前方便 |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時,佛陀告訴比丘們:「很久以前有一隻鳥,叫做羅婆。有一天牠被老鷹抓走了,羅婆在空中哭叫着:『我不小心突然遭遇這大災難,我就是因為離開父母保護範圍,而跑到其他地方去,才會發生這種災難。現在被抓住了,失去了自由。』
老鷹聽了以後,很不以為然地問:『你一隻小鳥能有什麼安全區域?』羅婆回答:『田耕中土塊就是安全區,可以避開所有災難,是我父母的保護範圍。』老鷹看不起羅婆這樣的一隻小小鳥,所以就憍慢地說:『我就放你回去田耕土堆中,看你逃得了嗎!』
於是羅婆便回到田耕土堆中,站在一大塊堅硬的土塊上向老鷹挑釁。老鷹看了之後很生氣:「這隻不知死活的小鳥,竟然敢向我挑釁。」於是便向羅婆直飛猛撲而去,羅婆見狀馬上躲到土塊下去,老鷹來不及反應,便直接撞在土塊上,當下粉身碎骨而死。這時,羅婆伏在土塊下說偈:
『老鷹用蠻力,羅婆靠地勢,瞋恨用力衝,粉身碎骨死。
我清楚了解,環境的重要,瞋恨轉歡喜,環境的力量。
算你再兇惡,有龍象力量,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
我智慧殊勝,能摧滅蒼鷹。』
比丘們!就如這故事所說,老鷹和小鳥都是因為離開了父母保護的安全範圍,所以才會遇上危險。比丘們也應當要這樣,好好學習,謹守在安全的範圍內,與自己不應去的地方保持距離。比丘們!不應去的地方就是五欲境界,眼看見喜歡的、美妙的色,產生欲望染著,耳識對聲、鼻識對香、舌識對味、身識對觸等等,都是危險不應去的地方。相反的,比丘們!應該去的安全區就是四念處。哪四種呢?即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因此,比丘們!要學習待在父母保護的安全區,切莫到不應去的危險處。」
【原文】《雜阿含》617經(T2, 172c)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鳥,名曰羅婆,為鷹所捉,飛騰虛空,於空鳴喚言:『我不自覺,忽遭此難,我坐舍離父母境界[1]而游他處,故遭此難。如何今日為他所困,不得自在。』
鷹語羅婆:『汝當何處自有境界而得自在?』
羅婆答言:『我于田耕壠中自有境界,足免諸難,是為我家父母境界。』
鷹於羅婆起憍慢言:『放汝令去,還耕壠中,能得脫以不?』
於是羅婆得脫鷹爪,還到耕壠大塊之下,安住止處,然後於塊上欲與鷹斗。鷹則大怒:『彼是小鳥,敢與我斗。』瞋恚極盛,駿飛直搏。於是羅婆入於塊下,鷹鳥飛勢,臆沖堅塊,碎身即死。時,羅婆鳥深伏塊下,仰說偈言:
『鷹鳥用力來,羅婆依自界,
乘瞋猛盛力,致禍碎其身,
我具足通達,依於自境界,
伏怨心隨喜,自觀欣其力,
設汝有凶愚,百千龍象力,
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
觀我智殊勝,摧滅於蒼鷹。』
如是,比丘!如彼鷹鳥,愚痴自舍所親父母境界,游於他處,致斯災患。汝等比丘亦應如是,於自境界所行之處,應善守持,離他境界,應當學。比丘!他處他境界者,謂五欲境界,眼見可意受、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可意、受、念妙觸,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處他境界。
比丘!自處父母境界者,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是故,比丘!於自行處父母境界而自遊行,遠離他處、他境界,應當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析辨】
四念處是佛法一切法門的入手處。其原則主要是:要求一個修行人將修行的重點向內,專注在自我身心的觀照上,而不要向外攀緣(六塵)。自我的身心觀照就稱為自境界,向外攀緣就叫他境界。將四念處的身、受、心、法配合不淨、苦、無常、無我而修持,可說是後代發展出的修法,並不是阿含經上所說的[2]。事實上,身、受、心、法都可做不淨、苦、無常、無我的觀照。
對於四念處,以下依雜阿含經做一簡要的說明:首先
身念處
一般稱為「身身觀念處」[3],即於身而觀照身[4]。就是觀注身體的各種動作,包括:根門(五根的活動)、迴顧、瞻視、屈伸、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等等。對身體的種種行為動作要清楚明白,這稱為正知。如果在這種種動作中,發現有任何的不善念頭起來,就要將它引導到正念上來,以調伏貪瞋癡等煩惱。這種對身體舉止活動的正知正念就是身念處。
受念處
:就是要清楚明白苦、樂、不苦不樂等三受,這是對受的正知。樂受生起時不起貪,苦受生起時不瞋,不苦不樂受生起時能除癡,這是對受的正念。對受的正知正念即是在受上做三受觀察的受觀念處。
心心觀念處
即是更微細地觀察心的各種起心動念[5][6],是善相應、還是不善相應,散心亂心、掉心舉心等等。後代的阿毘達磨中,羅列出許多的心心所法,就是要幫助我們對心做各種微細的觀照。
法法觀念處
即是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離欲、寂滅等等。要做法法觀念處的操作並不容易,修學者要對根本教法有一定程度的深入,才有能力做此觀照。總之,所謂的四念處即是依於法而觀照、省察自己的身心,心不向外馳騁追求,這就稱為自境界。
- ↑ 境界(巴利
gocare
)指「去處」,或「所行的範圍」。 - ↑ 四念處對應於不淨、苦、無常、無我等,應該是發展在阿毘達磨時代,法救的《雜阿毘曇心論》是現見最早做這樣對應的。如《雜阿毘曇心論》卷五:「何故說四念處耶?答:四倒四念四識住及陰。以四種修所治故,說四種隨修法。彼治不淨淨想顛倒故說身念處;治苦樂想顛倒故說受念處;治無常常想顛倒故說心念處;治無我我想顛倒故說法念處。」(T28,908b)
- ↑ 關於身念處也可見雜阿含經 第1171經。
- ↑ 於身觀照身,還是不太明白,這裏的兩個身的意思有什麼區別呢?Paul, 2-8-2021
- ↑ 類似的問題,此處的兩個心的區別是什麼?Paul, 2-8-2021
- ↑ 如果只從理論上講,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心念處嗎?比如在考慮工作上的一個問題如何解決,這種思考也是一種「起心動念」,那麼此時此刻有沒有可能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又能觀察自己在思考呢?Paul, 2-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