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 道圣谛 - 自境界
杂阿含经 第616经 | 杂阿含经 第618经 |
8.18 世间美色 | 8.20 打坐前方便 |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时,佛陀告诉比丘们:“很久以前有一只鸟,叫做罗婆。有一天它被老鹰抓走了,罗婆在空中哭叫着:‘我不小心突然遭遇这大灾难,我就是因为离开父母保护范围,而跑到其他地方去,才会发生这种灾难。现在被抓住了,失去了自由。’
老鹰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地问:‘你一只小鸟能有什么安全区域?’罗婆回答:‘田耕中土块就是安全区,可以避开所有灾难,是我父母的保护范围。’老鹰看不起罗婆这样的一只小小鸟,所以就㤭慢地说:‘我就放你回去田耕土堆中,看你逃得了吗!’
于是罗婆便回到田耕土堆中,站在一大块坚硬的土块上向老鹰挑衅。老鹰看了之后很生气:“这只不知死活的小鸟,竟然敢向我挑衅。”于是便向罗婆直飞猛扑而去,罗婆见状马上躲到土块下去,老鹰来不及反应,便直接撞在土块上,当下粉身碎骨而死。这时,罗婆伏在土块下说偈:
‘老鹰用蛮力,罗婆靠地势,瞋恨用力冲,粉身碎骨死。
我清楚了解,环境的重要,瞋恨转欢喜,环境的力量。
算你再凶恶,有龙象力量,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
我智慧殊胜,能摧灭苍鹰。’
比丘们!就如这故事所说,老鹰和小鸟都是因为离开了父母保护的安全范围,所以才会遇上危险。比丘们也应当要这样,好好学习,谨守在安全的范围内,与自己不应去的地方保持距离。比丘们!不应去的地方就是五欲境界,眼看见喜欢的、美妙的色,产生欲望染著,耳识对声、鼻识对香、舌识对味、身识对触等等,都是危险不应去的地方。相反的,比丘们!应该去的安全区就是四念处。哪四种呢?即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因此,比丘们!要学习待在父母保护的安全区,切莫到不应去的危险处。”
【原文】《杂阿含》617经(T2, 172c)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鸟,名曰罗婆,为鹰所捉,飞腾虚空,于空鸣唤言:‘我不自觉,忽遭此难,我坐舍离父母境界[1]而游他处,故遭此难。如何今日为他所困,不得自在。’
鹰语罗婆:‘汝当何处自有境界而得自在?’
罗婆答言:‘我于田耕垅中自有境界,足免诸难,是为我家父母境界。’
鹰于罗婆起㤭慢言:‘放汝令去,还耕垅中,能得脱以不?’
于是罗婆得脱鹰爪,还到耕垅大块之下,安住止处,然后于块上欲与鹰斗。鹰则大怒:‘彼是小鸟,敢与我斗。’瞋恚极盛,骏飞直搏。于是罗婆入于块下,鹰鸟飞势,臆冲坚块,碎身即死。时,罗婆鸟深伏块下,仰说偈言:
‘鹰鸟用力来,罗婆依自界,
乘瞋猛盛力,致祸碎其身,
我具足通达,依于自境界,
伏怨心随喜,自观欣其力,
设汝有凶愚,百千龙象力,
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
观我智殊胜,摧灭于苍鹰。’
如是,比丘!如彼鹰鸟,愚痴自舍所亲父母境界,游于他处,致斯灾患。汝等比丘亦应如是,于自境界所行之处,应善守持,离他境界,应当学。比丘!他处他境界者,谓五欲境界,眼见可意受、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可意、受、念妙触,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处他境界。
比丘!自处父母境界者,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是故,比丘!于自行处父母境界而自游行,远离他处、他境界,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析辨】
四念处是佛法一切法门的入手处。其原则主要是:要求一个修行人将修行的重点向内,专注在自我身心的观照上,而不要向外攀缘(六尘)。自我的身心观照就称为自境界,向外攀缘就叫他境界。将四念处的身、受、心、法配合不净、苦、无常、无我而修持,可说是后代发展出的修法,并不是阿含经上所说的[2]。事实上,身、受、心、法都可做不净、苦、无常、无我的观照。
对于四念处,以下依杂阿含经做一简要的说明:首先
身念處
一般称为“身身观念处”[3],即于身而观照身[4]。就是观注身体的各种动作,包括:根门(五根的活动)、回顾、瞻视、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等等。对身体的种种行为动作要清楚明白,这称为正知。如果在这种种动作中,发现有任何的不善念头起来,就要将它引导到正念上来,以调伏贪瞋痴等烦恼。这种对身体举止活动的正知正念就是身念处。
受念處
:就是要清楚明白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这是对受的正知。乐受生起时不起贪,苦受生起时不瞋,不苦不乐受生起时能除痴,这是对受的正念。对受的正知正念即是在受上做三受观察的受观念处。
心心觀念處
即是更微细地观察心的各种起心动念[5][6],是善相应、还是不善相应,散心乱心、掉心举心等等。后代的阿毘达磨中,罗列出许多的心心所法,就是要帮助我们对心做各种微细的观照。
法法觀念處
即是观察身心的无常、无我、离欲、寂灭等等。要做法法观念处的操作并不容易,修学者要对根本教法有一定程度的深入,才有能力做此观照。总之,所谓的四念处即是依于法而观照、省察自己的身心,心不向外驰骋追求,这就称为自境界。
- ↑ 境界(巴利
gocare
)指“去处”,或“所行的范围”。 - ↑ 四念处对应于不净、苦、无常、无我等,应该是发展在阿毘达磨时代,法救的《杂阿毘昙心论》是现见最早做这样对应的。如《杂阿毘昙心论》卷五:“何故说四念处耶?答:四倒四念四识住及阴。以四种修所治故,说四种随修法。彼治不净净想颠倒故说身念处;治苦乐想颠倒故说受念处;治无常常想颠倒故说心念处;治无我我想颠倒故说法念处。”(T28,908b)
- ↑ 关于身念处也可见杂阿含经 第1171经。
- ↑ 于身观照身,还是不太明白,这里的两个身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呢?Paul, 2-8-2021
- ↑ 类似的问题,此处的两个心的区别是什么?Paul, 2-8-2021
- ↑ 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心念处吗?比如在考虑工作上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种思考也是一种“起心动念”,那么此时此刻有没有可能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又能观察自己在思考呢?Paul, 2-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