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2023-04-30 答疑
💡 温馨提示:因为师父问答是针对个人问题,或有不圆满之处,为避免引起非与师父学法人士增生烦恼,档案请勿随意外传。
- 錄音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ybJU17gCFCAHL9c-8fOWbZyhj3tLiiH/view?usp=share_link
-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k2u0bwBNW1g
編號 | 相關課程 | 相關主題 | 您的問題 | 問題標題 | 問題時間 |
---|---|---|---|---|---|
1 | 修行可不可以現在就先修小再修大呢?因為證初果只要60劫,初地卻要一個阿僧祗劫,反正我到時候回小向大就是了,而且到時候我再修已經斷了三結,那我遇到的煩惱也會好解決很多。那如果這樣的話前面我就把四阿含和俱舍論吃透已經夠了吧? | 0:00:00 | |||
2 | 三藏法師的定義是戒律論全通嗎?那印順導師算不算三藏法師,當代還有沒有在世的三藏法師呢? | 0:05:27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俱舍論 | 我們在學俱舍論的時候,有人講,大眾部說整個緣起都是無為的,但說一切有部說緣起是雜染的,流轉是雜染的,聖道才是無為的。請問:說一切有部聖道不也是緣起的嗎?怎麼成了無為了?另外,在俱舍論無為75法裏面,有沒有說到涅槃? | |||
12 | 俱舍論 | 《俱舍論》講:法的定義是任持自性,大乘中觀不是說一切法無自性嗎?這二者是否矛盾?唯識對這個「任持自性,有自性和無自性」如何解說? | |||
13 | 阿含經 | 阿含經說古仙人道是常法,但三法印不是說諸行無常嗎?這裏無常和常法,有沒有矛盾之處?另外,當說古仙人道的時候,指的是解脫道,這個無常能否作無自性解?但這個時候好像沒有講到大乘道無自性道層面吧? | |||
14 | 其它 | 初果聖人斷什麼惑?什麼惑沒有斷? | |||
15 | 其它 | 四果阿羅漢斷什麼惑,和七八地菩薩比,什麼智慧是一樣的? | |||
16 | 其它 | 留惑潤生是針對1-6地的菩薩,還是7-8地以上的菩薩講的?菩薩為什麼要留惑潤生?他不留惑潤生行不行?怎樣留惑?是不是不做定中起觀? | |||
17 | 其它 | 初果聖人還有思惑,他是否造有漏業?如果說他造的都是無漏業,不造有漏業,他不是還有思惑嗎?有思惑一點點有漏業,但不會造三惡道的那種重大的惡業? | |||
18 | 其它 | 無明只是指見惑嗎? | |||
19 | 其它 | 七、八地以上的菩薩,在斷煩惱的智慧上和阿羅漢一樣,那阿羅漢斷了見思二惑煩惱就不能來三界了,同樣是斷了見思二惑煩惱的菩薩,照說他煩惱斷了,也來不了三界了,那他怎麼就可以來三界?他是以什麼來三界度眾生的? | |||
20 | 其它 | 在讀導師講的《法華經》的時候,裏面說,當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本來不接受的,是釋迦牟尼佛勸觀世音菩薩為哀愍大眾故應接受供養。觀世音菩薩就把供養的瓔珞分成兩分」:一分供養「釋迦牟尼佛」,一分供養「多寶佛塔」。導師說,菩薩接受供養後,又以此供養兩位世尊,這樣展轉供養,增長功德,令最初布施者亦增長功德。說明觀世音菩薩,為了眾生增長功德而接受供養,並展轉供養於佛,為眾生作模範。當然,以上是大菩薩的境界了。我想問的是,我們世間是不是也會出現這種輾轉供養的情況?比如有道友因為信任我,把供養品交給我委託我替他做供養,供養某個寺院或者法師,這算不算輾轉供養?但如果我不確定供養的對象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識,或者是我對這個被供養者還有疑慮,我替他人這樣做的供養,有沒有業?是善業還是惡業?那些委託我供養的人,他們的功德和我替他們供養的功德是一樣的嗎? |
留言:本草稿之前的師兄已經全部校正過,,上面問題目錄有缺少,所以本次的提問根據視頻來,同時也加上了時間
提問=1,(00:01)
1、修行可不可以現在就先修小再修大呢?因為證初果只要60劫,初地卻要一個阿僧祗劫,反正我到時候回小向大就是了,而且到時候我再修已經斷了三結,那我遇到的煩惱也會好解決很多。那如果這樣的話前面我就把四阿含和俱舍論吃透已經夠了吧?
師父:當然是可以的,但是這個叫做,這個在成佛之道五乘共法講的,修大乘有幾種,那有一種叫直入,一種叫回入。回入就是兩個,一個先到其他淨土去,然後再回入娑婆度有情,另外一個就是先修小乘果再大乘,這個叫回入。
弟子:因为证初果只要60劫,初地却要一个阿僧祗劫,反正我到时候回小向大就是了,而且到时候我再修已经断了三结,所以我觉得花的时间要少一些。
師父:當然那個叫回入是可以的,但是依大乘經,尤其是般若經來講的話,比較希望說直接發大菩提心。
弟子:如果我的目标就只是修小乘的话,那是不是就只用学四阿含,俱舍论这些?
師父:當然理論上原則上是可以,但是現實上有點困難,因為畢竟這些教法留下來都不是非常完整,因為當初佛陀真的教了什麼,現在也都沒辦法完整。所以師父是覺得說,你要是對阿含經要有更深刻的了解,那你大乘的一些教法先學一學也可以對阿含經的教法,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因為大乘教法的很多也是祖師們對阿含經的詮釋和理解。所以你如果包括唯識中觀都學一學的話,那對這些都是有幫助的,尤其是現在的生活應用來講更多元。所以其實這些教法可以讓我們更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尤其面對種種的問題,可以有更善巧的可以去處理。
弟子:小乘也没有那样的一个方便是吧?毕竟现在还是要融入到生活当中。
師父:因為我們現在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說那我想先學小乘,問題是你有沒有辦法,達到佛陀當初對目建連、舍利弗要求的那樣的程度跟環境?不可能的,哪怕現在南傳的環境都不可能是這樣子。(問:師父以後的課程還會繼續深入的講中觀嗎?因為我看師父的課程就中觀的講得比較少,主要是唯識。)唯識會繼續講,中觀未來也一定會講,不可能不講。但是師父不會貿然講中觀,因為如果你的基礎不穩,講中觀般若的東西很容易落入斷滅見,所以師父希望把阿含經,阿毗達磨這些教法先打下牢固的基礎之後,然後再來般若,然後再來中觀,這樣的話比較穩當一點是。所以學佛要積極努力,但是不能求快。不然你看很多人去學般若、學中觀,其實有些就只是理解理解了,也沒有真的說有辦法這樣去做。甚至有些就落入斷滅見,很多我看的修到最後都落入斷滅見,所以會比較危險一點。
弟子:很多人现在把中观上的东西,变成不是拿来修行的了,比较哲学了,然后彻底的否定了佛教的修行了,觉得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没有用的。说龙树菩萨就这样说了,但我觉得不应该他这样理解。
師父:第一,在漢傳佛教千百年來,第一個強調阿含經重要性的是導師。
提問=2,(5:27)
2、三藏法師的定義是戒律論全通嗎?那印順導師算不算三藏法師,當代還有沒有在世的三藏法師呢?
師父:這個我沒辦法回答你。我認為是,別人認為不是,因為他這沒有一定的標準。那你要問師父,師父當然說是導師是三藏大法師,但問題是別人會認為不是,所以三藏大法師就是只是比如說譯經,或是對古代這種教理通的法師一個尊稱。因為導師說他沒有一個很具體的認定標準,比如說藏傳佛教,他們有格西什麼,那就另外別論,但漢傳佛教沒有一個完全的標。古代是有一些的,比如說鳩摩羅什法師,大家也稱他為三藏大法師。
提問=3,(6:36)
3、在漢傳佛教僧人是不是就沒有僧階了,因為我看他們南傳要考試,前面要考巴利文,後面的考核內容就是考巴利三藏和清靜道論嗎?那這樣也沒多少書啊,那他們考核內容有沒有關於禪定呢?那漢傳佛教的出家眾就全都是和尚,都是平級,只有長幼之分對嗎?
師父:因為這個很難說了,因為佛陀當初也沒有規定說可以用考試,什麼方法,佛教傳到各個國家,各個國家會有不一樣,古代在漢傳佛教也有對不對?你要當國師,要當什麼的一個住持,都有一定的什麼,但是不是每個朝代都這樣子。而且南傳佛教也不是每一個國家都這樣子。佛陀當初傳下來的就是以那個戒臘來判定的,那個不是判定說你懂多少,而是說來區分你的戒臘比較高比較低的一個僧倫這樣而已。
提問=4,(9:06)
4、1.2016成佛之道84講對世俗諦勝義諦:世俗諦的假名是緣起的一合相,不是問題所在;凡夫對其生執着才是癥結,是有為的造作。二諦是依個人修行而有別,而非空間上的差別?
2.有為、不相應、無為:以凡夫對鑽石執着有異為例,凡夫對鑽石沒感覺,只能說是有覆無記性,而非無為的真正清淨無染着?
師父:我們這樣講吧,世俗諦就是說緣起的種種相,這個叫做世俗諦,那勝義諦就是說在緣起相的甚深義上面,那一切就是沒有實質的自性的。所以你們要了解一件事情,勝義諦跟世俗諦,並不是有本質上的不同。只是說我們如果了解諸法實相的話,那我們就是在世俗諦上認知世俗的真實實相,那就是勝義諦,他當下就是勝義諦。不是你去轉,就是說我們的智慧如果夠的話,那我們就是在這個世俗緣起相的當下,理解他的不生不滅,那就是勝義諦。我們為什麼是凡夫,凡夫就是說在種種緣起相當下會去執着,所以不了解他的勝義的寂滅,所以是凡夫,所以會執着。那聖人就是在緣起的種種相下面,了解他的無自性,然後就不會起執着,然後就可以動我們的根本我執,那就是聖人。
弟子:关于这个有为无为这个,我以前也是觉得蛮这个困惑的,不晓得到底怎么样去去分辨。在成佛之道之,师父也曾经讲那个阿罗汉会有肚子饿,但是他不会因为肚子饿可会生忧悲苦恼。我拿钻石来当例子说,大部分的人都对钻石很热爱,甚至会很执着,但是我的观察当中,我的周边也有很多人对钻石没什么兴趣,没什么感觉,他并不是因为酸葡萄心理,是真的没感觉。那这样能不能算无为?
師父:不能這麼說,你這個概念有點把有為無為弄得比較不清楚了。你如果想要了解有為無為,師父的俱舍精要裏面說得比較清楚。你對有為無為的概論會亂是正常的。為什麼?佛教裏面的不同經論,對於為無為的看法跟定義本來就不一樣了。俱舍精要在P127的地方,對有為無為法有做一個歸納。你只要把這個地方稍微看一下就知道了
另外一件事情師父要講一下,因為我們的我執,每個人的表現他的性格還有特性會不一樣。我們都有我執,但是每個人表現會不太一樣。比如說你說有人對鑽石不執着,但是他可能對情感的東西他會特別執着,有人不喜歡鑽石,但是他特別喜歡車子。因為有人喜歡藝術,有人喜歡科學,有人喜歡什麼。他不喜歡鑽石,不能代表說他已經破了我執,他有他其他會執着的東西。
提問=5,(16:00)
3.八識規矩誦(還沒全部看完/聽完):第六意識經三量詮釋出三種境性境、帶質、獨影境,其中的性境是不隨心轉的客觀外境,仍然是似境不是prajina?
師父:……你要有興趣的話,師父的成唯識論摘要第177頁的那個地方,大概有講到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可以去看一看……師父的建議是這樣,你先把成佛之道先看清楚,唯識的東西,尤其到了《成唯識論》跟《八識規矩頌》那是很深的,很複雜很深的,你暫時先放在旁邊,不是說不能通,而是說你兩邊要很清楚之後你才能通。為什麼是這樣講?師父的觀念是這樣子,如果你要學唯識沒問題,你把成佛之道看完之後,然後看師父的視頻,一步一步的去學唯識,因為師父的唯識是有一個次第的。那師父教唯識跟傳統中國佛教教唯識不大一樣,傳統佛教,它會先教《八識規矩頌》,把《八識規矩頌》當成是入門。但是師父的想法觀念剛好相反,因為《八識規矩頌》絕對不是入門,《八識規矩頌》可以說是《成唯識論》的精要,那《成唯識論》是印度唯識的集大成,所以它是非常龐大,非常複雜。那你龐大複雜的東西沒有學好,你再來學一個精要,那當然一定有問題,所以為什麼會發現這樣?因為發現漢傳很多學唯識的,要麼學了很久沒有搞清楚,要麼學到最後放棄,就是因為次第上的學習有點不大對勁。都是學最困難的,然後把它當成是入門的,那當然會有問題。所以你未來如果有興趣學唯識,照着師父所說的次第入——先讀師父的《唯識學概觀》,然後再來看師父的《解深密經》,然後再來看《辯法法性論》,《攝大乘論》,之後,師父未來還會講《唯識三十頌》,安慧的註解,再來是《成唯識論》,最後才是《八識規矩頌》。如果能照這個次第,基本上對唯識會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概念。師父發現你很用功,那繼續用功,但是有時候不懂的時候先繞過去沒關係。
提問=6,(25:44)5、佛教的器世間其實只是當時印度人對世界的想像,現實中是不對的對不對?如果是這樣,那其它五道眾生生活在哪裏呢?
師父:這個會有一點問題,不能說它不正確,而是說當初佛陀在講這個器世間的時候,他必須依一個文化環境來做他能了解的說明。那傳承下來宗教會有比較宗教式的表達,你不能說那完全靠想像,就是錯的。我們現在可以理解,但是不是說跟我們現在的世界觀不會完全一樣。哪個時代哪個文化它的世界關係不大一樣。師父要了解的是說,世界觀怎麼樣,要了解說他講這個世界觀的意義到底在哪裏,他的目的是要讓我們超越他,然後達到所謂的斷煩惱,而不是在上面去講,到底哪一個世界觀才是對的。六道眾生是是有的,但是你沒有辦法去說,他到底住在哪裏,六道眾生是有的。(問:所以實際上就是用我們人類的語言是沒辦法去描述其他?)為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電腦,你要是跟古代的人去講電腦它是怎麼樣的,你再怎麼講,他不會了解。你沒看過鬼道眾生,那佛陀他們或是一些聖人有神通,他們知道有鬼道眾生有地道。問題是他怎麼跟你表達?他也只能用我們的語言文字來描述而已。
提問=7,(28:23)7、打坐中如何防止腳麻?
師父:我跟你講,原則上大家都會腳麻,你再厲害,腳都會麻,你有神經就一定會麻,你有血管壓迫怎麼可能腳不會麻?只是說我們有一些方法可以讓腳不那麼麻,或是延遲他的麻。有一些方法,你運動,腳如果血管比較順暢,或者是說你的腳的這種循環比較好,當然你就比較不會麻。比如說像有些人做外面的那種瑜伽,訓練過,那當然可以延續他的麻的程度。再來,比如說你穿牛仔褲打坐,那我保證你20分鐘你腳就麻。就是說你要打坐之前先做一點暖身運動,褲子穿寬鬆一點,然後平時也有在做運動,那我們的血液循環好,那當然可以延遲我們腳麻的狀況的狀況。那再來就是說,你得訓練,比如說剛開始坐十分鐘會麻正常的,你經過訓練之後可以延延20分鐘,最後能夠坐一小時,這些都是正常的。
提問=8,(30:09)8、師父說緣起在時間上是諸行無常,在空間上是諸法無我,證性上是寂靜涅槃。為什麼諸法是在空間上的呢?
這個法到底是指的什麼法?
師父:比如說五蘊,如果你不考慮時間的遷流,就是當下。那我們五蘊就是我們的這一個假我,我們認為的這個我,其實他當下就是五蘊的結合。他是五蘊組合而成的,所以沒有一個不變的我,那這個就叫做在空間的複合向上,它沒有一個不變的本質或獨立存在的東西,那這個叫做無我。那這個身心如果透露時間,那就是變成我們一般所講的十二緣起,分位緣起,那就是在談我們這個五蘊隨着因緣業力,然後變化,然後造作了,然後死了,又在出生,那就是在時間上講。那因為五蘊在時間上的角度來講的話,它就一直在變化當中,所以叫做無常。當然我們的根本就是我們的五蘊身心。時間、空間在佛教任何學派,大部分的學派都不會認為它是實法。37:00
提問=9,
提問=10,
提問=11,(37:00)
1、我們在學俱舍論的時候,有人講,大眾部說整個緣起都是無為的,但說一切有部說緣起是雜染的,流轉是雜染的,聖道才是無為的。
請問:說一切有部聖道不也是緣起的嗎?怎麼成了無為了?另外,在俱舍論無為75法裏面,有沒有說到涅槃?
師父:你去問他是根據什麼講的?緣起都是無為的,那到底什麼是有為的?(問:也許他是從大眾部說緣起法則是有為的,這樣來考慮嗎?)你要講緣起法則,如果他跟緣生相對來講的話,它的緣生法是有為的,緣起法則才是無為的。
你看那個上次師父畫的那個圖,
大眾部怎麼會這樣講,因為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根據什麼,但是你看師父的那個《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門》116頁,我在想他是不是在講大眾部的那個一說部,他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假設,他是不是把一切有為法都是假設,把它當成是無為?所以你要去問說這到底是誰講的,他根據哪裏講?不然你這樣問我,我沒有看過說大眾部把一切緣起都當成是無為,那如果一切是無為,那什麼是有為?這樣可以嗎?
我是在想說,他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對大眾部的學說有一點點誤解還是怎麼樣?
ZJ:這個圖是我自己做的筆記的,就是和這個圖做比較用的。他說它無為有可能他把這個理,因為比較上面來講,有為無為是事跟理,那他可能認為在大眾部裏面的理是無為,所以他就把它當成是一個真正的無為。
師父:他是不是看到這個看到緣起,他把所有緣起當成是無為,但是如果緣起無為,那是緣起法性。「此故彼」是一個法理,那法理不能說它是有為無為。你可以說它無為,因為法理不起,它不是因緣所生的,它就是一個法理,所以稱它為無為也無可厚非。
JZ:法理就是一個理則,所有的那個作用都是根據這個理則來講,如果用這樣子講的話,說它是無為也是無可厚非,但他們是必須要在事上面去做。
師父:對,你不能把它們切開,他可能是看到這個,所以說大眾部說緣起都是無為,那這個問題就很大了。你要講緣起的法性,就是「此故比」的這個「此緣性」的法理,那才是叫無為。
弟子:刚才师父您讲的就是说这个法理的话,勉强可以说他是无为,因为它是概念,
師父:它不只是概念,它就是一個是法理,(問:我們給它一個概念?)就是認識這個法理這樣。你看佛陀對於這個緣起的法理,他說非佛作,非餘人作,法理就是本來如此。
弟子:法理,能不能说它是那个不相应行法?
師父:因為不相應行法,還沒有把那個緣起的法理列在裏面,主要是說它就是一個法理,一個法則,這樣就好了。
提問=12,(41:25)問:在俱舍論無為75法裏面,有沒有說到涅槃?
師父:我問你,那他的擇滅跟非擇滅是怎麼解說的?擇滅無為是斷煩惱到涅槃,非則滅無為,他就是煩惱不再起,那它就是涅槃的。(問:這兩個應該是涅槃,對吧?)
提問=13,(43:00)2、《俱舍論》講:法的定義是任持自性,大乘中觀不是說一切法無自性嗎?這二者是否矛盾?唯識對這個「任持自性,有自性和無自性」,如何解說?
師父:那這個就是古來常常說的,那個說一切有部是「我空法有論」,那大乘般若中觀是講「一切法畢竟空」,兩個有不同的教說和認知。中觀一直就批評說一切有部的「我空法有論」理論,因為世親菩薩,無着菩薩比龍樹菩薩更後面,但是說一切有部是比較早存在的。你看到那個《大智度論》上面也說,如果你了解三門,那一切都是能夠通的,什麼叫三門?他三門的意思其實就是對佛的教法可以做三種解說,一個叫做毗曇門,就是阿毗達磨,又叫做有門,那就是講法有論;那另外一個叫做空門,就是類似那個般若經這一類叫空門;另外叫做亦空亦有門,叫做琨勒門,那就是講有的畢竟空,有的是有的。
比如說《佛化迦旃延經》,師父的《佛陀的教示》裏面有,可以去看一下。還有就是唯識學的《解深密經》,他也是講亦空亦有的,類似這樣子。那《大智度論》的意思是說,其實他也知道,從佛陀阿含經以來,就有不同的詮釋法,有把它解釋為有的,有把它解釋為空的,有把它理解為《大智度論》的,那它都有它一定的根據。
弟子:根据是属于佛经的根据还是论的根据?
師父:不一定,要是部派佛教,他根本不依大乘經。所以他可以有各種,比如說經也好,論也好,或者前人留下的論也好,都有各種的說明,就佛弟子們的詮釋。
弟子:他安立这样的门,就是说你从哪个门进去,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師父:意思就是說其實從教法上,本來佛弟子就會有不同的解說,那也可以理解為佛本來對於不同根性的人就有不同的解說了。最終都是引導我們往像解脫或是向勝義諦這樣的一個路前進的。
弟子:俱舍论讲任持自性,中观说是无自性,这个地方就是我理解了。唯识也讲了任持自性,又讲了三性三无性。那么它也是一种诠释还是什么?
師父:對,因為唯識學已經是在般若之後了。所以解深密經裏面他講三時教,他認為阿含經是有教,般若經是空教。解深密經是亦空亦有教。他覺得講阿含經的有教跟般若經的空教,其實都不是了義的,亦空亦有才是了義的,那它也是一種詮釋。是不同教法的詮釋。(問:我們不在當中覺得說,那到底誰是對的?)那你就看你自己覺得哪一種與你比較相應了。那不管你哪一種相應,其實師父就覺得說,你學其他的都有幫助。所以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為什麼這麼有價值?就是說他把般若中觀的教法,唯識的教法跟如來教法,他做了一個系統,就是勝義諦、世俗諦,還有了義、不了義,做了這樣的一個去說明,那當然覺得好的,就照着這樣的說法去理解、說明。
提問=14,(48:17)
'3、阿含經說古仙人道是常法,但三法印不是說諸行無常嗎?這裏無常和常法,有沒有矛盾之處?'這個「行」到底是指的是什麼?另外,當說古仙人道的時候,指的是解脫道,這個無常能否作無自性解?但這個時候好像沒有講到大乘道無自性道層面?
師父:師父這樣跟你講,他的常法是說它的法則是必然這樣子。那諸行無常的行,你可以說是有為法就是現象,或是說有為法,它一定是行。因為他的「行」是saṃskāra,它就是那個造作,然後上面前面加sama,然後變成進行式,意思就是說現起的現象一直都是進行式,所以他們一直在變化,所以叫做無常。
但是無常的變化,它有它的法則,也有它的因果關係,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它的因果中間因為都在變化,所以因在變,果也在變,所以一直不斷的在變,所以叫做無常,那在這變化當中,都不能離開緣起的法則。
弟子:您说的这个法则就是这个常法?
師父:對,緣起的法則。所以緣起法,佛說非佛作、非餘人作。你在不在,佛在不在,它都是這樣子,它是法則,是常。
弟子:这里虽然是两个“常”字,内涵不一样。
師父:那為什麼說古仙人道是常?師父說佛教講的緣起法則,它不是用來解釋跟我們身心生命沒相關的,它是用來解釋身心生命的。用來解釋身心生命,那就是所謂的12緣起支,那12緣起它就會有依於因果而流轉,它就會不會有它的因果關係,這就是無明緣行等。因為它是此緣性,是因為依這樣緣起的法則法性而有的,所以我們可以就可以了解到說,有無明就一定有行。那就一定會有生老病死純大苦聚集,因為它是此緣性這樣的一個因果關係。所以古仙人道是了解了他的這樣輪迴,我們叫做緣起的流轉面,就可以去了解說,那他的問題根本在哪裏?如果把無明斷除了,他就保證不會有行,這個就叫古仙人道。那就是唯有一道,就是古仙人道,那你要達到解脫,那就一定得把無明滅除,這就是它的必然性。(問:也就是這裏說的這個常法的意思?)對。就是依緣起的法性才能叫常法。
弟子:那这里就不能说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
師父:佛陀講的東西怎麼會矛盾?
弟子:当我们说古仙人道的时候,这时候指的是解脱道?
師父:可以這樣講,是解脫了。
弟子:那这个时候这个无常,我能不能用无自性来解?
師父:也可以這樣子講,你無常一定是無自性的,有自性就是常了。
弟子:刚才讲古仙人道的时候,因为这个是解脱道,阿含经的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讲到那个大乘的无自性。
師父:所以說那個中觀他也認為說,無自性的深義是從阿含經裏面透出來的。所以中觀的論師說,如果泛泛泛說,那就是無我,如果究竟了義說,無我是通於無自性的。你可以有空可以看一下印順導師的那個《佛法概論》第12章三大理性的統一,三法印的真實性,三法印的實踐性,還有三法印、一法印。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一法印就是一切法畢竟空,與三法印是通一法印的。
弟子:我的意思就是说当讲古仙人道的时候,是说诸行无常这个,如果说你要是一下子扯到那个无自性的话,我觉得就好像就有点超越了。因为它是在解脱道道地方来讲的。
師父:是,就是說那它們的法理到底通不通?這個肯定是通的,但你不能把無常直接等於無自性。
弟子:本来我们谈的是解脱道,谈着谈着就谈到大乘去了,谈到空上去了。
師父:因為是無常通無自性是沒錯,但是兩個概念還是不一樣。意思就是說兩個在表達的方向上不大一樣,但是它的法性是通的,一個是只說一切都在變化當中,這是無常;那麼無自性是說沒有一個本質的不變的自性。
弟子:一个是变话中,一个是无自性,这两个就有点不同了
師父:這概念不大一樣,但是法性是通的,比如說緣起無自性,緣起跟無自性不是同一件事情。我們只能說因為緣起,所以無自性,但緣起跟無自性,它不是同樣一件事情。因為緣起的意思是說一切萬物萬物的形成都是,都有它的因因果果而形成的。那無自性是說,所有的東西裏面,他沒有一個不變的自性。當然無自性,它一定是緣起的,但無自性,本身它的概念不能把它等同於緣起,兩個概念還是不一樣,但是它的法性是通的。因為無自性,所以一切法從緣起,他是因為,所以。因為緣起所以無自性。他是因為、所以,不是無自性等於緣起。
弟子:因为师父讲过阿含经里面,他讲“空”的就是讲的是我所空,但是大乘讲那个“空”讲的是无自性。
師父:所以他的空的概念不一樣。
弟子:所以我就觉得,当我们在讲古仙人道的时候,你讲无常的话,你就在这个上面讲,如果你一下子上去了,就混了。
師父:這樣說吧,如果我們在談阿含經,他講古仙人道,就是講緣起,緣起法,緣起性,然後緣起的流轉跟還滅。那古仙人道比較重在於緣起的還滅。也就是說我們所謂的法住智跟涅槃智,那古仙人道比較重在於涅槃智,因為是緣起的還滅。那當然了,你要是後面講到般若的時候,然後用這樣來通,那也不能說不對,只是說我們在講阿含經,要講他本身是在指什麼,不要一下子就談到無自性。
提問=15,(57:10)
初果聖人斷什麼惑?什麼惑沒有斷?
師父:你們去看師父的那個俱舍精要199頁,有一個圖有沒有看到?然後是有解釋,比如說初果斷什麼什麼,然後貪慾嗔恚,然後是二果,三果就斷五下分解,然後四果斷五上分解,就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這些。
提問=16,(59:39)四果阿羅漢斷什麼惑,和七八地菩薩比,什麼智慧是一樣的?
師父:斷煩惱的智慧是一樣的,也就是斷煩惱的智慧是一樣的。因為這個文字也很淺白,P88-189可以去看一看好不好?
提問=17,(1:00:36)
1.留惑潤生是針對1-6地的菩薩,還是7-8地以上的菩薩講的?菩薩為什麼要留惑潤生?他不留惑潤生行不行?怎樣留惑呢?是不是不做定中起觀?
師父:留惑潤生是針對凡夫講的,不是菩薩。菩薩,初地以上都已經斷了煩惱了。留惑,就是說你不能去斷煩惱,你斷了惑就就沒辦法留了。那所以他的留惑的意思是說不能斷煩惱,那麼你這邊問到說,菩薩為什麼要留惑潤生?很簡單,因為如果你的本願,就是菩提心,還有你對眾生的悲心,還有你對般若的無所得心都還不不夠的話,你不能斷煩惱。因為你的悲願不足,你斷了煩惱三結之後,七來生死一定入於涅槃。那麼一般來講,必須修一大阿僧祗劫,然後把成佛的本願,然後度眾生的悲心培養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你才能去斷煩惱,那就變成初地。然後接下來就是依本願,還有未斷的煩惱,再來世間不斷的修習。因為你的願力不夠,悲心不夠,斷了煩惱會入初地,那這個七來生死,就會得涅槃。
弟子:那这个留惑润生不是自己定了?不留惑润生行不行?
師父:你如果是修解脫道的,那你就不要留惑,你就把它斷了就好了,但是因為你修菩薩道,如果你的悲願還不足的話,那你就必須要留惑潤生了。
弟子:那这个时候要做定中起观吗?
師父:那就是定歸定修,慧歸慧修,那你就不要去定中作觀,定中作觀就會要斷煩惱。因為你悲願不足,還不能這樣子做。(問:還做不到?)不是做不到,是不可以這樣子做,重點不是做不到,是不可以這樣子做。
弟子:我之前的理解是针对1到6地的菩萨,刚才师父您说应该是地前菩萨?
師父:是,這個地方確實有一些不同的講法,但是因為1到6地,他已經有斷煩惱了,所以不能叫留惑。
弟子:但是1到6地,他不是只断了见惑,思惑还没断吗?
師父:是,問題是他接下來思惑會慢慢斷,它的重點,他入了初地,煩惱斷了之後,接下來他的問題就不是煩惱的問題,他接下來要去克服的就是所知障的問題,就是所以他沒有留惑不留惑的問題。因為你講1到6地(留惑),實際上是不太合理的。為什麼?你1到6地,你要留什麼?你為什麼要留?
弟子:我们之前是这样理解,就是说你如果不留这个惑的话,悲愿不足,那?
師父:因為你能證初地,就表示你的悲願足了,不然悲願不足不能斷煩惱,你都入了初地了,那表示你悲願足夠了。
弟子:那如果悲愿足了的话,那1到6地还有思惑,那是怎么回事?
師父:思惑就慢慢斷,思惑不會影響他的,現在會影響他成佛的是所知障,不是煩惱障。我們講見思二惑都是屬於煩惱障。
弟子:见思二惑都是属于烦恼障,是中观的说法?
師父:不止中觀,唯識都是這樣認為的,大部分所有的佛教都是這樣認為的。(問:那所知障?)所知障中觀認為是習氣。那唯識有他認為的一些方法,那個唯識的所知障,在那個《成唯識論摘要》裏面,後面十地它到底哪一些是所知障,都有講。那現在大家有一個觀念,就是說為什麼要留惑,師父講得很清楚,因為你的悲願不足,你要是把煩惱斷掉了,你七來生死就入滅了,那就沒有辦法修菩薩道。所以就般若經來講,他認為說。因為你必須要在你悲願還不足,你沒辦法入初地之前,在這個一大阿僧祗劫裏面,你不能去斷煩惱。所以在這一大阿僧祗劫裏面,你是用你所謂的聞思慧把粗重的煩惱克制住,還有定,把粗重(微細)的煩惱克制住了,然後依這樣子的煩惱,見思二惑都有,生生世世來這個人間,因為你這個時候還沒有辦法用悲願來人間,因為你的悲願不足,你的悲願只能引導你的煩惱,讓他不造重業,然後生生世世人來人間行菩薩道,修菩薩行。一大阿僧祗劫之後,你的悲願具足了,那你就可以去斷煩惱,那斷了煩惱就變成初地,就不是初果,這樣可以嗎?師父剛才講的他的理論,為什麼要留惑潤生,能知道嗎?
提問=18,(1:08:51)
2.初果聖人還有思惑,他是否造有漏業?如果說他造的都是無漏業,不造有漏業,他不是還有思惑嗎?有思惑會造一點點有漏業,但不會造三惡道的那種重大的惡業?
師父:他造的都是無漏業的,
弟子:如果是他造的都是无漏业,不造有漏业的话,他不是还有思惑吗?
師父:基本上思惑是比較微細的,他才會說七來生死,如果他還繼續照,那怎麼可能是七來生死?
弟子:那么有一点点的有漏业,但是他再也不会造那个三恶道的业了?
師父:不只是三惡道的業不會造,他造的業基本上都是怎麼樣?就是業力不相應輪迴了。那個都不會再來,為什麼?因為他無明的根本——我執斷了,所以無明-行已經斷了,無無明故無行,所以他的行是屬於無漏的。
弟子:这个初果向跟初果,这两个算不算圣人?
師父:其實他有初果向,他一定會到初果。你看那個俱舍論裏面,他前十五心是初果向,第16心就是初果。
弟子:这里要理清一下所知障跟烦恼障,因为我这里有一点混淆了,刚刚听师父在讲说(初地)后。反过来讲,我们(凡夫现在)是比较先不用太在意所知障,反而去注意到的是烦恼障,因为先把烦恼障断了以后,先解脱再说?
師父:不是說先解脫再說,是說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所知障,所知障對我們現在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我們現在的是煩惱障在障礙我們一直去造業。那所知障要擔心的,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要去擔心所知障。
弟子:我也想再追问一下这个所知障烦恼障,因为上次我提问的时候,师父让我去看这个所知障,就是说这个所知障断了,可不可以这么说?就是那个一切智智相应作意,第一个智就是断了这个烦恼障,第二个智指的是断了所知障,是不是这个意思?
師父:一般不能這樣子講,因為一切智智,還有一切智,他就是指佛智,不能把兩個智做這樣的解說了。因為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後面那個智它是一個名詞,因為翻譯的不一樣,如果是那個鳩摩羅什翻譯的,它叫做薩婆若,叫做一切智,就是指佛智。因為一切智智有兩種解釋,一個就是指佛智,一個就是指知諸法共相的智。
弟子:留惑润生跟学空不证,是不是还有一点差距?
師父:留惑潤生就是要學空不證,凡夫就是要學空不證。兩個,一個是從方法上來講,一個是指他的根本狀況來講。你要留惑潤生,就是要學空不證。
弟子:一个是留惑润生,一个是学空不证,还有一个是不入深定不断烦恼。
師父:三個是相關的,留惑潤生的目的剛才師父已經講了,就是說你不能斷煩惱,你是為了生生世世修菩薩道。那你不能斷煩惱,不等於說你不能學空,你可以學空,但是你不能證空,你證空就斷了煩惱。
弟子:师父在你那篇论文,对于那个学空不证的那个“证”字,您说它有两个?
師父: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證不證,一個是證的,那我們現在取的是證不證,那後面菩薩的那個就另外再談,因為那已經入地以上的,尤其到了八地的,那就不談,就不是這個意思,就跟留惑潤生就沒有關係了。所以他現在留惑潤生是指真的學空而真的不證,因為你證了的就斷煩惱了。你斷煩惱就是你不能入深定,就是你不能在定中做空觀。
弟子:就是说这个学空不证,应该是分两种说法,一种是在那个地前的,那就是说是留惑润生了,当你的悲愿力,你的功德力,你所有的资粮都已经达到了,那你该证还得证,那你就不入涅槃。说我为了广度众生,对吧?
師父:因為你的悲願夠,你就不會去入涅槃。
提問=19,(1:16:10)
1、無明只是指見惑嗎?
師父:我們來看《俱舍精要》197頁,佛教在講無明的時候,基本上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指煩惱的總稱,或叫煩惱的總相,一個就是指認知知見上的我執。所以當我們說第七識是見愛慢無明的時候,那時候就是講知見上的認知。在認知上執着一個我。那我們講無明緣行的時候,它的無明就是一個煩惱的總稱。
弟子:一个从广义和一个狭义,那12缘起这个就是广义?这个广义的,这个见惑和思惑都包括吧?
師父:當然,見惑思惑都包括在裏面。
弟子:那狭义的就是思惑?是这么意思吗?
師父:也沒有特別說是見惑,就是說在在認知上,是屬於認知上。你看俱舍論的話,其實這十種煩惱裏面,都有見惑,有些沒有。你看201頁裏面,它十種就是「五鈍使」、「五利使」。「五鈍使」、「五利使」有分為見惑。然後貪嗔痴慢,他見思二惑都有。然後你看那個痴,它又稱為無明。所以你不能說無明就是見惑還是怎麼樣,所以你只能知道說他無明在那個廣義上來講,它是指煩惱的總稱。然後在狹義上就是指那個痴,痴就是認知上有問題。但是這個認知上,它有分粗、細,見惑比較粗,思惑比較細。
提問=20,(1:19:30)2、七、八地以上的菩薩,在斷煩惱的智慧上和阿羅漢一樣,那阿羅漢斷了見思二惑煩惱就不能來三界了。同樣是斷了見思二惑煩惱的菩薩,照說他煩惱斷了,也來不了三界了,那他怎麼就可以來三界呢?他是以什麼來三界度眾生的?
那就像師父講的,他這個也是以悲願來三界?
師父:是,所以般若經說依本願力、慈悲,還有無所得的般若,所以他會繼續來,剛剛都已經談討論了。
提問=21,(1:20:10)3、在讀(福嚴佛學院後觀法師講的)講的《法華經》的時候,裏面說,當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本來不接受的,是釋迦牟尼佛勸觀世音菩薩為哀愍大眾故應接受供養。觀世音菩薩就把供養的瓔珞分成兩分」:一分供養「釋迦牟尼佛」,一分供養「多寶佛塔」。導師說,菩薩接受供養後,又以此供養兩位世尊,這樣展轉供養,增長功德,令最初布施者亦增長功德。說明觀世音菩薩,為了眾生增長功德而接受供養,並展轉供養於佛,為眾生作模範。當然,以上是大菩薩的境界了。
我想問的是,我們世間是不是也會出現這種輾轉供養的情況?比如有道友因為信任我,把供養品交給我委託我替他做供養,供養某個寺院或者法師,這算不算輾轉供養?
師父:輾轉布施,跟你這邊講的不大一樣。輾轉布施是人家給你,然後你把它輾轉布施給別人,不是說人家叫你拿去。比如說師父跟你說,師父轉錢給你,你幫師父拿去供養什麼寺院,這個不叫做輾轉供養了,你這個只是替我拿去而已。但是觀心菩觀世音菩薩這個是轉供養,是人家給他,他接受了,變成他的。但是他覺得想要讓它有更大的方便跟作為,對眾生更有利益,所以已經成為他的,他把它轉供養給佛,這樣才叫做轉供養。
弟子:打个比方,别人比较信任我,然后我帮忙做供养。
師父:別人信任你,你幫你做供養,是怎麼樣的幫忙?是說你拿你自己的錢出來,還是別人拿錢給你。那你這個不叫轉供養,但是你可以隨喜讚嘆,還是有功德,但是不叫轉供養。你看這個法華經裏面的是不一樣,他是人家供養觀世音菩薩,不是叫他拿去給佛。(問:這個就是不能用在凡夫身上,是不是?)不是。用意不一樣。師父拿錢給你,叫你替我拿去給誰,這是一件事情。我已經給你了,這樣的是你的,那你把它轉做供養,這是另一回事。我給你的你接受了,你再把它拿去供養其他人,這個才叫轉供養。(問:成了我的東西,然後我給供養出去這樣子?)比如說你的兒子給你錢,已經是你的,那你覺得說,我要讓它更那個,你再把它轉給師父,這個才叫做轉供養,知道嗎?如果你兒子說,媽媽我這100塊,幫我拿去供養師父,你這個不叫轉供養,這是他的供養,不是你轉供養。
但如果我不確定供養的對象,不是真正的善知識,或者是我對這個被供養者還有疑慮,我替他人這樣做的供養,有沒有業?是善業還是惡業?那些委託我供養的人,他們的功德和我替他們供養的功德是一樣的嗎?
師父:那這些就是你自己要去了解看看,因為這個狀況百百種,師父沒辦法告訴你哪一種。那你學佛學久了,慢慢去學習這個智慧,怎麼去判斷,這樣可以嗎?
子分類
此分類包含以下 4 個子分類,共 4 個。
步
- 2023-04-30 答疑 - 未校正 (空)
- 2023-04-30 答疑 - 一校中 (空)
- 2023-04-30 答疑 - 二校中 (空)
- 2023-04-30 答疑 - 已校正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