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2023-07-02 答疑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 温馨提示:因为师父问答是针对个人问题,或有不圆满之处,为避免引起非与师父学法人士增生烦恼,档案请勿随意外传。
编号 相关课程 相关主题 您的问题 问题时间
1 成佛之道 其它 谈到出家⼈需以护持正法来接受供养,出家⼈是否可以不收钱来给⼈看病? 或者说,给⼈看病之后,把病⼈交诊⾦看做供养就⾏了吗?或者出家⼈给⼤众将医学,讲如何养⽣,来与众⽣结缘,作为度众⽣的⽅便? 在阿含经中有个故事,当年,佛陀与⼈讲出家⼈不是不事⽣产,然后拒绝供养,是因为有交换的讥嫌,这个讥嫌交换的认识,是从听法的⼈⽽讲的还是针对这个听这个故事的⼈⽽讲的呢? 0:01:05
2 摄大乘论 阿赖耶 摄大乘论第⼆讲1:24:00左右,师父讲到“遍计所执⾃性是分别性或妄想分别性,即妄分别的意思。这不是指妄分别⼼,是指乱识所取的⼀切法,它毫无实体,不过是分别⼼所显现的意境”,请问妄分别⼼指第⼋识阿赖耶识?⽽且是不含现⾏的⾒识? “乱识”,是指阿赖耶种⼦现⾏的⾒(能遍计的部分)+阿赖耶识,也就是辨法法性论⼆取的能取? “毫无实体,不过是分别⼼所显现的意境”,这里的分别⼼就是指⾒识还是乱识? 0:10:21
3 摄大乘论 阿赖耶 摄大乘论第七讲0:36:30左右讲到:于⼤众部阿笈摩中 ,亦以异⾨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根本识,就是细⼼,就是识根。由这细⼼,六识依之⽣起,所以此识叫做根本识:譬如树茎树枝等的所依根。此中说的根本识,实在就是意根,就是⼗⼋界中的意界。这里所谈的根本识、细⼼、细意识还有意根其实就是无著菩萨所讲的阿赖耶是⼀样的东⻄,只是部派所⽤的名称不⼀样⽽已? 0:13:51
4 唯识思想概观 阿赖耶 种⼦现⾏之后,识对似境的诠释引⽣⾝⼝意的反应,再回熏成为新的种⼦(果能变),这个过程是否等同于之前所说的“造作”产⽣业⼒? samskara: acting ->samkrata: acted, --> karma: action的过程和特性? 但只在于有⽀熏习,⾮名⾔熏习?唯识转染成净的概念不是把杂染的种⼦转清净,是熏习让清净的种⼦越来越多, 杂染种⼦的⽐例相对越来越少? 量转 vs 质转。涅槃之后,可能还有缘缺不⽣的杂染种⼦存在吗? 达⼤圆镜智后亦如是吗?另外,善的种⼦也是清净种⼦吗?还是只有法界等流种才清净? 0:18:35
5 成佛之道 阿赖耶 觉得万法唯识有两层意义,第⼀个相似于成语“境由⼼⽣”,第⼆层次意指阿赖耶之“⾊因 ” 会形成未来的根⾝及器世界 (境),⽽不是意指“境 ”是由我们的“识”所想⽽出,⽽否认“外境”的存在?请师⽗指正。 0:25:43
6 俱舍论 无表⾊ 在学习俱舍论33集时,有道友认为:因为无表⾊是通过表⾊有的,无表⾊能⽣⾊法,其理由是:我们每个动作都会留下了潜能,潜能就是无表⾊,但无表⾊它能失去了吗?它不还是随着思⼼所发动,⼜发动我们⾝⼝的活动了。我的理解是:无表⾊的作⽤是形成⼀种习惯,⼀种习性,然后形成⼀种戒体,对境发戒,起防⾮⽌恶的作⽤。它主要是这⼆个作⽤。无表⾊和业⼒本⾝就不⼀样,业⼒不受报是不可以消失的,无表⾊它到了⼀定的时候它会消失。道友认为:业⼒受报可以消失,无表⾊也是这个原理,它报掉了之后就消失了,关键是我们在凡夫位上,我们不断的在造这个潜能。请问师父是不是有某个部派有无表⾊能⽣⾊法的观点?无表⾊/业也有受报的状况,还是有些部派本⾝就把无表业和业⼒等同,所以有这样的说法? 0:36:57
7 佛法概论 四食 师⽗在很多地⽅都讲到了有取识,其中佛法概论第五章在讲四⾷的时候,也讲到了识⾷,也就是有取识。初果圣⼈断⾒惑,思惑未断,那他还有有取识吗?如果他还有有取识,那他的有取识和凡夫的有取识有什么不同?能否说有取识就是思惑? 另外,⼀旦证了阿罗汉圣者,四识中就断了意思识和识⾷(有取识),能否反过来说,断了意思⾷和识⾷,就证了阿罗汉呢? 0:48:45
8 佛法概论 导师的佛法概论第六章第⼀节,我⾒与识,“从不知无常说,即常⾒、断⾒;从不知无我说,即我⾒、我所⾒;从不知寂灭说,即有⾒、无⾒。”这里的“我⾒”指的是萨迦耶⾒,是在五蕴⾝⼼上产⽣的⼀种无明,那这里的“我所⾒”指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别法处吗? “从不知寂灭说,即有⾒、无⾒”,指的⼜是什么?在破我⾒的时候,能否说⼤乘重在慧⾒广观⼀切法,最终反观⾃⾝,而阿含经重在断贪爱、离欲? 0:57:04
9 成佛之道 其它 师⽗在成佛之道有提到初学者要广学,请问如果没有基础,如何正确的广学? 1:02:33
10 成佛之道 在师⽗的成佛之道里⾯提到关于如何受戒以及戒体的内容,师⽗说在家居⼠不可以⾃⼰受戒,要受戒,必须要经过有出家法师在场的⼀个受戒仪轨。如果在家居⼠,他们没有经过受戒仪轨,但是他们觉得⾃⼰也有按五戒⼗善在做,那他们的⾏为也能够产⽣戒体吗? 1:06:19
11 成佛之道 正知正念 成佛之道第58集中,师⽗讲到正念与正知,正知有⼆种,其中⼀种正知平时培养摄⼼集中,清楚明⽩⾃⼰在做什么。⽐如在听经闻法的时候,就必须清楚明⽩⾃⼰在听经闻法,少起或不起妄念。 但现实⽣活中,因为我的⼯作和家庭等各种原因,我只能是利⽤碎⽚时间,边做⼀些家务事边听师⽗的⾳讯,或观看视频。在这种情况下,我如何做到听经闻法和⼯作⽣活两不误?同时如何在忙碌中正确培养听经闻法的好习惯? 1:09:27
12 阿含经 安那般那念 在阿含经中安那般那数息观是重要禅修的修习⽅法,听其他师兄说在数息的时候是不能张开嘴的,我之前有⿐炎,完全闭嘴会感到呼吸不畅,请问⼀下是否可以在数息的同时微微张开嘴修习? 1:06:54
13 阿含经 所缘 阿含经讲要第76集在种种所缘中的遍满所缘里谈到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是⼼对所缘的观察。分别影像所缘中的影像是内⼼取像,第六意识分析这个影像是眼睛取像就是闭眼之前回忆这个影像如何叫内⼼分析这个影像? 是分析这个影像的外观、⼤⼩、颜⾊吗?能举个例⼦吗? 1:20:41
14 阿含经 止观 阿含经讲要第74讲讲义关于“依定作观”里“观”的部分,提到“内寂其⼼、如实观察”,关于“依定作观”里“观”的部分,提到“内寂其⼼、如实观察”⾊受想⾏识的集和灭,由此⼤家讨论到如果打坐的时候能够看到各种感受、念头起来,但能不跟念头跑,算不算“观”? ⽐如开始学习打坐的时候常会被疼痛带⾛,但后来可以不再抵抗疼痛,可以感受到痛的⻑短、轻重、变化无常,完全不受痛的影响(它痛它的,⼼是知道的,但不被这个痛所牵引),这能不能也算是“观”的⼀种?或只是⼼的感受细腻了⽽已? 1:25:44

子分类

本分类有以下4个子分类,共有4个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