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2023-09-24 答疑

来自思辨与信仰
💡 温馨提示:因为师父问答是针对个人问题,或有不圆满之处,为避免引起非与师父学法人士增生烦恼,档案请勿随意外传。
编号 相关课程 相关主题 您的问题 问题标题 问题时间
1 其它 生活家庭,因果业力 上周一位居士找到我哭诉,她的孩子出生不久就得了一种可能是先天性脑病,为此他们跑遍很多大医院,花了很多钱,医生都说无法根治,这让他们家人非常难以接受,压力导致她想带着孩子一起轻生。她知道我是学佛的,问我佛教里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救助她的孩子?我旁边的一位居士说,这个是业障病,做几场法会或者为他诵经也许可以消业。我从师父的《成佛之道》讲解中知道,这个居士的说法和建议是不妥的,因为师父在视频里面多次告诫我们,业异熟报不可思议,凡夫不可以随便揣测。但我也不知道如何疏导她,请师父为我,也是为她及家人指点迷津,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学佛的人,我们佛弟子如何去帮助这种人,减轻她生活压力下的痛苦,使其不至于走上绝路? 佛弟子应如何帮助生活中遇到重大不幸的人,使其不至于走上绝路? 0:01:13
2 摄大乘论 三界六道 师父在《摄大乘论》24集,讲到说人与树的区别,人是有生命、有情识的,而树是有生命、无情识的。请教师父,那水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是有情识还是无情识?水不像树一样,是有生命,无情识的的,那如何解释那个“水知道答案”的现象? 如何解释所谓“水知道答案”的现象? 0:07:54
3 其它 三界六道 有人说,通过“水知道答案”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道理,因为他没有做解释,我们不太明白其中的缘故。请师父为我们开示,《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理解? 如何理解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0:07:54
4 俱舍论 心心所法 《俱舍精要》P111“经论中常将“恶作”和“掉举”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性质基本相同,都是内心的胡思乱想、心不能集中。”请问师父:那为什么把“掉举”放在大烦恼地法里面,把“恶作”放在不定地法里面? 俱舍论中为什么掉举在大地法里,而恶作却在不定地法里? 0:21:36
5 成佛之道 因果业力 《成佛之道》里面说,人说是从光音天下来的,有说这个器世间的形成,是众生的业力导致。请问师父:这个“众生的业力”指的是这些光音天人的业力,还是还没有在这个地球上出生的人的业力?那这些光音天的天人应该不是这个地球的欲界人修成的,那他们是从其它的器世间来的吗?那这个地球的形成靠的是谁的业力? 如何理解成佛之道中讲到的人是从光音天下来以及器世间的形成? 0:25:54
6 成佛之道 因果业力,三界六道 《成佛之道》或者《俱舍论》,师父都谈到器世间的欲界六天,说欲界的最高一层天——他化自在天是魔王居住的天。请问师父:不是说人天三福业果报的因,是布施、持戒、修定,魔王能够生这个欲界最的高天,他应该也会修这三福业吧,那他为什么希望欲界的众生都沉迷在贪嗔痴里面,而不愿有情像他一样去修这三福业呢? 有关魔王和修三福业的一个问题 0:27:20
7 其它 净土 根据缘生缘灭的道理,这个器世间和世界的佛法都会灭,那极乐世界也会灭掉吗?有人说,只要有人发愿去极乐世界,那里就不会灭,是这个道理吗? 极乐世界也会灭吗? 0:31:26
8 成佛之道 心心所法,生活家庭 不管我们在《成佛之道》还是《俱舍论》,还是《百法明门论》,或者《大乘广五蕴论》,总在分析各种不同的心所。诵经的时候,经文里面没有这些复杂的心理分析,那为什么这些论要做如此详细的心理分析?因为分析的太细了,有时候都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所学的东西跟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感觉就像是在学一门很枯燥的知识一样。请问师父:我们如何将这种心理分析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来?如何用它帮助自己修行?在我们心对境的时候,修行的关键点到底在哪里? 日常生活中心对境的时候修行的关键点到底在哪里? 0:36:14
9 其它 布施 请问师父:路遇要香火钱的假和尚,我到底要不要给?有人说不应该给。那么如果从菩萨道的角度,或者与众生结善缘的角度来给,可以给吗? 路遇要香火钱的假和尚要不要布施? 0:43:20
10 其它 缘起性空 《大乘是佛说论》,导师有一段话:世谛流布的,是显现于世间的佛法(佛教),就不能违反世谛流布的一般性。我们不能纯凭信仰或者偏见,应了解世谛流布的种种情况”,请问师父:如何理解“我们不能纯凭信仰或者偏见,应了解世谛流布的种种情况”这句话的含义? 如何理解印顺导师大乘是佛说论中“我们不能纯凭信仰或者偏见,应了解世谛流布的种种情况”这句话的含义? 0:59:55
11 解深密经 有为无为法 上次答疑,我有一个地方还是不太明白,就是这两个图里面的,请师父再作开示:为什么在《解深密经》里面,世俗谛分有为、无为,那它这个胜义谛与世俗谛里面的这个无为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如何理解解深密经里面的世俗谛分有为和无为? 1:00:20
12 佛法概论 三界六道 《佛法概论》第九章第一节,讲到天魔梵与三界,导师说:“又依唯识观的定果,立四无色界:即是先观物境空,名空无边处;次观但唯有识,名识无边处;再观识也不可得,名无所有处。这三者,类似唯识学的相似证得三性。”请教师父:为什么要依唯识观的定果,立四无色界?四无色界不是业力形成的吗?这里说“立”,那意思四无色界是没有的,只是安立出来的? 有关佛法概论中提到的唯识观和四无色界的一个问题 1:04:13
13 阿含经 三界六道,因果业力 请问师父,《杂阿含经解读》中“佛出人间”五天女离开四散。请问师父天女也是天人吗?她为什么会成为天人旁边的天女(侍女?)是因为她们的业力吗? 有关天女的一些问题 1:09:02
14 成佛之道 阿赖耶种子 请师父开示种子“性决定”:阿赖耶识染著的的种子,包括善、恶、无记种子。如果从“心净或不净,利他或损他”定义来看善恶应该很明确,但对于情绪上的烦恼而言,例如担心亲人朋友的安危幸福等等,是“爱着”,从“性决定”的角度来看,是下了贪相应的恶种子吗? 从唯识的角度,比如担心亲朋的安危幸福等这种爱着是种下了贪相应的恶种子吗? 1:10:08
15 成佛之道 阿赖耶种子 2.清净vs杂染种子:身口意的善行(世间有漏法)是下了善种子,但不一定是清净种子;要发心,且和出世解脱或和三心相应,才是清净? 有关清净种子和杂染种子的几个问题 1:11:50
16 成佛之道 止观打坐 3.一开始心会向外攀缘妄念,之后感觉能渐渐专注呼吸时,心虽不向外攀缘,可是妄念好像在“门外”等候着,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寻vs伺的感觉? 打坐有时感觉妄念好像在“门外”等候着,这是一种寻和伺的感觉吗? 1:13:00
17 其它 阿赖耶种子 种子的对治是在阿赖耶里面还是现行时? 阿赖耶里面是有有漏种子跟无漏种子,种子的对治是在阿赖耶里面还是现行时? 1:16:01
18 其它 因果业力 外境是一种增上缘吗? 外境是增上缘吗? 1:19:55
19 其它 见爱慢无明 见惑vs知情意?利使、顿使vs.见惑、思惑 从知情意的角度来看,能不能说知比较偏向于见惑,情意两方面是比较偏向于思惑? 1:22:45

子分类

本分类有以下4个子分类,共有4个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