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4-06-23 答疑:修订间差异

添加98字节 、​ 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29行: 第29行:
!宗纯
!宗纯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
! 意根
|一、「【附论】真谛把这段文,释成两个意:一无间灭意,二现在意。这解释,在本论的体系上是不相符的,'''本论没有发生这种见解的可能。但在另一方面说,现在意是有的。'''如说细心,就建立在这一点上。又如十八界,于六识外说有同时意界,这意界就是真谛说的现在意。'''但这又与染意混杂了。」'''(《摄大乘论讲记》,p.48)
|一、「【附论】真谛把这段文,释成两个意:一无间灭意,二现在意。这解释,在本论的体系上是不相符的,'''本论没有发生这种见解的可能。但在另一方面说,现在意是有的。'''如说细心,就建立在这一点上。又如十八界,于六识外说有同时意界,这意界就是真谛说的现在意。'''但这又与染意混杂了。」'''(《摄大乘论讲记》,p.48)
 「一、主张'''「现在意」''','''六识生起的同时,即有意根存在''',为六识所依。如波浪汹涌时,即依于同时的海水一样。此同时现在意,即意根。所以意的另一特征,即认识活动的泉源。依根本教义而论,意根应该是与六识同时存在的,如十八界中有六识界,同时还有意界。」(《佛法概论》,pp.108-109)
 「一、主张'''「现在意」''','''六识生起的同时,即有意根存在''',为六识所依。如波浪汹涌时,即依于同时的海水一样。此同时现在意,即意根。所以意的另一特征,即认识活动的泉源。依根本教义而论,意根应该是与六识同时存在的,如十八界中有六识界,同时还有意界。」(《佛法概论》,pp.108-109)
第43行: 第43行:
!宗纯
!宗纯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
! 唯识思想史
|“……本论但建立新熏,不说本有。这不是有漏唯生有漏,无漏唯生无漏的见解所能理解的。能得出世心,由清净法界的等流正闻熏习;因此,法界虽没有内外彼此的差别,却也不是内心在缠的法界——如来藏,是诸佛证悟的法界。这与'''本有无漏的妄心派或真心派''',都有其不同。」(《摄大乘论讲记》,p.136)
|“……本论但建立新熏,不说本有。这不是有漏唯生有漏,无漏唯生无漏的见解所能理解的。能得出世心,由清净法界的等流正闻熏习;因此,法界虽没有内外彼此的差别,却也不是内心在缠的法界——如来藏,是诸佛证悟的法界。这与'''本有无漏的妄心派或真心派''',都有其不同。」(《摄大乘论讲记》,p.136)
 「……因着建立流转还灭的所依不同,'''唯识学上'''有着'''真心妄心两大派''';真谛的唯识学,很有融贯这二大思想的倾向。」(《摄大乘论讲记》,p.36)
 「……因着建立流转还灭的所依不同,'''唯识学上'''有着'''真心妄心两大派''';真谛的唯识学,很有融贯这二大思想的倾向。」(《摄大乘论讲记》,p.36)
第57行: 第57行:
!宗纯
!宗纯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
! 缘起
|「三、胜义无自性性(paramârtha-niḥ-svabhāvatā),通于依他起与圆成实相。胜义,是清净所缘境界——法无我性;在清净所缘境中,没有依他起相,所以依他起相是胜义无自性性。……」(《印度佛教思想史》,p.254)
|「三、胜义无自性性(paramârtha-niḥ-svabhāvatā),通于依他起与圆成实相。胜义,是清净所缘境界——法无我性;在清净所缘境中,没有依他起相,所以依他起相是胜义无自性性。……」(《印度佛教思想史》,p.254)
 「【附论】……正法,与闻熏习,为什么不属遍计性及依他性?因为依他性是虚妄杂染,遍计执性是颠倒之因,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闻熏习又是正法的熏习,所以虽是世间的,却能引发真实性的无分别智,复能悟入诸法的真实性。……」(《摄大乘论讲记》,p.136)
 「【附论】……正法,与闻熏习,为什么不属遍计性及依他性?因为依他性是虚妄杂染,遍计执性是颠倒之因,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闻熏习又是正法的熏习,所以虽是世间的,却能引发真实性的无分别智,复能悟入诸法的真实性。……」(《摄大乘论讲记》,p.136)
第73行: 第73行:
!宗纯
!宗纯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
! 唯识思想史
|「【附论】……在初期唯识学上,[[阿陀那识]]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以摄取为义,能摄取自体,摄取诸法的种子。后期的唯识学,以摄藏的赖耶为中心,所以阿陀那识,反退居次要的地位了。……」(《摄大乘论讲记》,pp.42-43)
|「【附论】……在初期唯识学上,[[阿陀那识]]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以摄取为义,能摄取自体,摄取诸法的种子。后期的唯识学,以摄藏的赖耶为中心,所以阿陀那识,反退居次要的地位了。……」(《摄大乘论讲记》,pp.42-43)
'''问:师父有讲过,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之前的是古唯识学,之后的是代表新唯识学,上面附论里的初期唯识是指《解深密经》,后期唯识学是指《摄大乘论》,这是站在这二者之间的前后说的吗?'''
'''问:师父有讲过,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之前的是[[ 古唯识学]] ,之后的是代表[[ 新唯识学]] ,上面附论里的初期唯识是指《[[ 解深密经]] 》,后期唯识学是指《[[ 摄大乘论]] 》,这是站在这二者之间的前后说的吗?'''
|
|
|-
|-
第81行: 第81行:
!靖远
!靖远
!阿含经讲要
!阿含经讲要
!
! 缘起
|阿含经讲要102集36:23师父讲:“中阿含以后比较重分位缘起,杂阿含里面比较重触境系心、随物逐流的这种认识论产生的缘起”,在《佛法概论》第十一章,导师说,“有部的分位缘起(三世两重因果),是在和合相续的一一阶段上说,不过从一一阶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阶段”,师父视频中开示:“所以你们要知道说,我们谈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这些都是依阶段而谈的,不是说当我们有无明、行的时候,然后有识的时候,无明就不在,不是这样子。我们有这个识,然后有名色的时候,照样这个业力都还在,这个无明都一直在,只是说我们依它阶段的重点不同跟特色来说明而已,不要把它断然的分开”。'''问:还是不太明白中阿含重的分位缘起和杂阿含里面比较重触境系心,随物逐流的这种认识论产生的缘起有什么不同。因为师父讲这个触境系心,随物逐流的这种认识论的时候,常常用那个ABC图来开示,感觉两个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还是要请师父开示!'''
|阿含经讲要102集36:23师父讲:“中阿含以后比较重[[ 分位缘起]] ,杂阿含里面比较重触境系心、随物逐流的这种认识论产生的缘起”,在《佛法概论》第十一章,导师说,“有部的分位缘起([[ 三世两重因果]]),是在和合相续的一一阶段上说,不过从一一阶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阶段”,师父视频中开示:“所以你们要知道说,我们谈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这些都是依阶段而谈的,不是说当我们有无明、行的时候,然后有识的时候,无明就不在,不是这样子。我们有这个识,然后有名色的时候,照样这个业力都还在,这个无明都一直在,只是说我们依它阶段的重点不同跟特色来说明而已,不要把它断然的分开”。'''问:还是不太明白中阿含重的分位缘起和杂阿含里面比较重触境系心,随物逐流的这种认识论产生的缘起有什么不同。因为师父讲这个触境系心,随物逐流的这种认识论的时候,常常用那个ABC图来开示,感觉两个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还是要请师父开示!'''
|
|
|-
|-
第88行: 第88行:
!靖远
!靖远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
!
! 佛性
|[[File:佛性与修行次第.png|thumb|354x354px|佛性与修行次第]]《成佛之道》66集1:25:30,师父讲到了佛性说,师父画了一个图:
|[[File:佛性与修行次第.png|thumb|354x354px|佛性与修行次第]]《成佛之道》66集1:25:30,师父讲到了佛性说,师父画了一个图:
 师父视频里面说,“佛教从这个地方(佛性说)一路下来,重的是这个东西(可能性——行佛性——习种性),他并不是说这个(本性说、理佛性)没有,他只是说佛教到最后要强调的是这样的一路来,这个才是对佛性真正的了解,是激发我们修行的次第。我不是说你要先具佛性——本性、还有可能性吗?可能性这边有理佛性和行佛性,理佛性就是一切法空性了。行佛性就是你要发心,发菩提心下去真正愿意去做,这个真正要去做的时候,又分为性种性跟习种性。”
 师父视频里面说,“佛教从这个地方(佛性说)一路下来,重的是这个东西(可能性——[[ 行佛性]] ——习种性),他并不是说这个(本性说、理佛性)没有,他只是说佛教到最后要强调的是这样的一路来,这个才是对佛性真正的了解,是激发我们修行的次第。我不是说你要先具佛性——本性、还有可能性吗?可能性这边有[[ 理佛性]] [[ 行佛性]] ,理佛性就是一切法空性了。行佛性就是你要发心,发菩提心下去真正愿意去做,这个真正要去做的时候,又分为[[ 性种性]] [[ 习种性]] 。”


 请问:
 请问:


'''1)对于这两种佛性,中观和法华经的观点是一样的吗?不是说《法华经》的几个比喻有如来藏思想;但导师在讲佛性的时候,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这个偈诵所表达的佛种子是从因缘而有的,那就是中观和唯识的思想了,那我们如何会通如来藏的比喻和缘起思想?'''
'''1)对于这两种佛性,中观和法华经的观点是一样的吗?不是说《法华经》的几个比喻有如来藏思想;但导师在讲佛性的时候,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这个偈诵所表达的佛种子是从因缘而有的,那就是中观和唯识的思想了,那我们如何会通如来藏的比喻和缘起思想?'''


'''2)唯识的观点是三乘究竟,一乘方便;法华经是一乘究竟,三乘方便,请问如何理解这两家的区别?'''
'''2)唯识的观点是三乘究竟,一乘方便;法华经是一乘究竟,三乘方便,请问如何理解这两家的区别?'''
行政员、​editor、​flow-bot、​界面管理员、​limited、​监督员、​管理员
98,02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