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5
个编辑
小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止觀大意》 | 《止觀大意》 | ||
1995/3/4 于加州南灣菩提學 會 | |||
各位法友!近多少年來 , 各地區的佛教徒,歡喜禪的人增多了很多。這也可能是各地的善知識 的 提倡 , 也是各地方的佛教徒的善根。 所 以,在台灣打禪七 的 時候 , 有多少百人報名。 坐禪 這件事(或者 說 靜坐,或者說是參禪),在佛法裡邊來說,是 一 種修行的 事 情 。 修行 這 句話,如果再明白一點說,就是改善自己的思想。我們人在世間上生活,有很多很多的不如意。從佛法的立場來說,原因是在自己的內心,不是在外邊。所以,若能夠改善自己的思想,所有的問題也就完全解決了。 | |||
可是,坐禪這件事,當然,我想各位也會讀過這些說明坐禪的書。可是,在佛法的經論裡邊看,介紹禪最圓滿的書就是《瑜伽師地論》這部書。《瑜伽師地論》是唐三藏法師到印度取經其中最重要的一部。這是由印度翻譯過來的。在我們中國的古德,就是天台智者大師所講的《摩訶止觀》和《釋禪波羅蜜》,如果再加上一部,就是《小止觀》了。在我們初學坐禪的人來說,《釋禪波羅蜜》這部書應該讀。什麼事情都有些共同點,就是開頭難,開頭不容易。 | |||
我頭多少年聽到一個人說,日本的鈴木(他是出家人、是在家居士,還不清楚)他翻譯了很多禪的書,翻成👉文。歐美的人讀起來也很歡喜。但是有一本他翻譯的書的前面有一篇歐美人寫的序,上面有一句話是說,「禪使令我們非常歡喜,但是我們多少年來,一直地不得其門而入!」明白一點說,就是沒有下手處。開頭的時候怎麼樣用心,還是搞不清楚。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天台智者大師所講的《釋禪波羅蜜》這本書應該讀。它能告訴你這個下手處,開頭怎麼樣用心,怎麼樣盤腿坐也都有介紹、都有說明。所以,這部書是應該讀。進一步就是《摩訶止觀》,《摩訶 止觀 》是深了一點。 | |||
我們如果能讀這些書:《釋禪波羅蜜》、《摩訶 止 觀》、《瑜伽師地論》 , 那 麼 ,對於禪 這 件事可以 說 畢業了 。 你自己 也 可以知道 怎麼樣 學習禪,也可以去教導別人、幫助別人學習禪。如果這個書你沒有讀,那是不及格的。 | |||
現在菩提學會各位居士、羅曉賓居士 , 要我來講止 觀的 修行的事情。我本人雖然也歡喜坐 , 但是 也 沒有畢業。但是請我了,我們 有 機會也可以共同討論。我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奢摩他 的 止和毘缽舍那 觀的 大意而已。 | |||
奢摩他止:我先說一說怎麼叫做止;第二段說到止的次第,有深淺的次第;第三段,止所得的果,所得到的利益,坐禪究竟 得到什麼好處呢? 簡單說一說 這 件事。 這 | |||
現在先說止。在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裡邊,他是把止分成三種來介紹。 | 是止,我這麼介紹這三段。其次,就說到毘缽舍那觀。觀:我也先介紹究竟怎麼樣觀; 然後,也說到觀的次第,也有深淺的次第;第三段也說到觀所得到的果,我們這樣修觀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呢?這個止、觀各分三節這樣解釋,不知道時間夠用不夠用。 現在先說止。在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裡邊,他是把止分成三種來介紹。 | ||
第一種叫做繫緣止、第二種是制心止、第三種就是體真止,分這麼三類。 | 第一種叫做繫緣止、第二種是制心止、第三種就是體真止,分這麼三類。 | ||
「繫緣止」這句話怎麼講呢?我們一般人,沒有成就禪定的人,日常生活的習慣, | 「繫緣止」這句話怎麼講呢?我們一般人,沒有成就禪定的人,日常生活的習慣, 就是心裡面很多、很多的妄想,想想這裡、想想那裡,是很散亂的。現在要把它調整一下,叫它不要亂、叫它安住在一個地方不要動,這就是繫緣止。 | ||
就是心裡面 | 「安住在一個地方」這句話,在我們中國的道教說到「意守丹田」,這在佛法裡面說,也 就是 繫緣止。佛法也同意把 心 安住在丹田這個地方。安住在這個地方使令它不動,可是也有些問題。就是年輕的女人可能有點問題。年輕的女人意守丹田可能不合適,但是也有人沒有什麼問題。所以,自己可以試驗,如果不合適,應該變動一下。把心安住在一處,在經論 裡面的 話叫做「所緣境」 , 就 是 心所安住 的 地點,就像一 | ||
個人他有一個家,他要住在他的家裡邊。你靜坐的時候,把心安住在一處,這個處、這個地點、這個所緣境,你預先要決定安住在什麼地方。 | |||
個人他有一個家,他要住在他的家裡邊。你靜坐的時候,把心安住在一處,這個處、 | |||
從《俱舍論》上看(也就是印度的佛教),在《阿含經》也提到,是以息為所緣境。 | 從《俱舍論》上看(也就是印度的佛教),在《阿含經》也提到,是以息為所緣境。 | ||
「息」是什麼呢?我們人一呼一吸,從臍到鼻是呼出去,然後由鼻到臍又吸進來。這 | 「息」是什麼呢?我們人一呼一吸,從臍到鼻是呼出去,然後由鼻到臍又吸進來。這一呼一吸,有生理上的這種現象。這樣的現象,當然是自然的,不是有意的。由肚臍到鼻,這個氣呼出去以後,呼、呼,不呼了,但是也沒有吸,這時候有一個短的時間的休息,這叫做息,這個息叫做「出息」。出息的時間也並不長,它就停下來,就又會吸進來,由鼻至臍,這個氣又會吸進來。吸進來以後,吸、吸,又不吸了,可也沒有呼出去,又有一個息,這個叫做「入息」。所以,我們一呼一吸,有兩個息,一個是出息、一個是入息。 | ||
一 | 這兩個息,人與人還不是 一 樣的。通常說,壯年人出息和入息的時間是相等;但是老年人 , 它不相等 , 出息的時間比較長 , 入息的時間比較短;若是小孩子、小童子 , 他入息 就比 較長,出息反倒短 。 但是也有的壯年人入息長,出息沒有 那 麼長。就是人與人的生理的情況不一樣。但是,你若是這樣靜坐、這樣修行的話,它也會變化,息的長短也會變化的。 | ||
在經論上,佛菩薩告訴我們靜坐的時候,心要有一個住處(安住的地點),就是用息作一個安住的地方,安住這個息。佛告訴我們有兩個方法,經論上告訴我們兩個方法,來安住在息上。第一個方法就是計數,出息的時候數一,入息的時候數二,再出息的時候數三,這樣子數到十。也可以數出息、不數入息,數入息、不數出息。也可 | |||
以倒過來數,由十、九、八、七、六這樣數到一,也可以倒過來數的,就是隨自己的 意 。熟能生巧,你若常常數的時候,也可以變化,就是數一、四、七,這十個數就數這三個,其餘數都不數,也可以這樣。這是因為你稍有一點寂靜了,心稍能夠寂靜下來,不是那麼樣的浮動,他就能夠數一(二、三不數);數四(五、六就不用數);數七(八、九、十都不用數)。這個心會很安靜地就這樣子繼續下來,而沒有雜念。 | |||
初開始靜坐調心的人,妄想是很多的,不容易使令它不亂,是不容易的。但是,能夠降伏一切妄想、使令這一念心不動,力量最大、 方 法最好 的就 是數,的確是有力量。但是,也有的人數不來 ,一 數就很緊張,氣就喘起來了,就感覺到很辛苦。這樣子,你不能用這 個 方法了,只好用第二 個 方法。 | |||
第二個方法就是隨。這個方法怎麼樣用呢?就是你盤腿坐下來以後 , 各方面都調 好 了,心靜下來的時候,你舌頭 不 要動,你心裡面 說 話( 不 要出聲音 , 舌頭不要動): | |||
「知息出、知息入 , 知息長、知息短」(這說是兩句話 也可以, 說四句話也 可以 ),說這四句話。然後, 你 就注意這個息的出、入、長、短。這樣子它就不緊張 ,也 會很舒服。 | |||
但是,其中也有一個問題。我們把心安下來,用這樣的方法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在什麼地方?我們的注意力多數是在鼻端,時間久了會 有 問題 。 有什麼問題呢?感覺這耳朵不大靈光 , 眼睛或者是紅了,或者是臉(面色)也容易紅了,也就可能 有 這個問題。當然,你一天就靜坐半小時,沒有問題,什麼問題也沒有。若是你一天靜坐兩個鐘頭、四個鐘頭 、 五個鐘頭 的 話,就有問題,你就會感覺到不對勁。因為這樣 的 關係 ,這 個方法要調一下、調轉一下、調整 一 下 。 | |||
就是我們出入息這種情形,在腹部這個肚子這裡,或者說是臍這個部位,會有起落的現象。入息的時候,肚子會膨脹起來;出息的時候,肚子就落下來,有起落的現象。你靜坐的時候,注意力不要在鼻端,放在肚臍這裡。天台智者大師說,你可 以 解開褲腰帶 , 看 一 看自己的臍。 在 你私人的地方,褲腰帶解開,把臍的相貌取下來,心 裡 面注意臍,注意臍這裡的一起一落。這樣子,你靜坐多久,頭腦都是清醒的、清明的,就不會有什麼毛病出 現 ,可以這樣做 。 | |||
如果你的心情很平和,沒有什麼壓力,應該這個方法是有效;但 是, 又不一定。 人 日常生活總是有很多事情,有順心、有不順心 的 事情,印象深刻了,靜坐的時候就會在心裡面現出來 , 它 就 不能夠安靜、寂然不動 , 心就是亂 了 。那怎麼辦呢?就是再加上一點事情。加上什麼事情呢?就是坐下來的時候 , 先 是 注意臍的起落, 感覺到 有一點妄想了,你這個注意力不能集中了, 這 個時候你就加上一點事,什麼事呢?你舌頭不要動,你心裡面說一個「出」,說「出」也可以,說「入」也可以。最好說出不說 | |||
入,說入不說出 。 就 是 出息、入息,出息的時候你說出,入息的時候不要說;舌頭不要動,心裡默念這個「出」字。或者不這樣說,說「起」。腹部這個臍輪的地方有起落, 入息的時候 , 臍 這 裡膨脹起來,你說個「起」字;或者你不願意說「起」,就說「落」,腹部落下來你就 說 一個「落」字。這兩個字 , 一個起 、 一個落,最好說一個,不要說兩個。這樣子,會加強你 的 注意力;注意力加強了,這妄想就不容易進來 , 就會好一點。 | |||
這個隨息 , 在《俱舍論》上說隨息,功夫深的人,息能到腳趾頭那裡。入息的時候,這個氣能到腳趾頭。而功夫深的人,全身毛孔都能呼吸的,自己都知道。我們沒 有 功夫 的 人不知道這件事。所以,暫時不必那樣子學習 。 | |||
這是說「隨」的方法的運用。 | |||
另外一件事,你開始靜坐 以 前 , 最少半小時( 最好 是一個鐘頭),你不要同人講話,也不要同人通電話,也不要做什麼特別勞力的事情 。如果你 預先同人說話多,靜坐的時候會受影響,可能坐不好。尤其 是 參加打禪七的人會有些經驗,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靜坐最好。打 禪 七的人早晨起來就靜坐,一直到晚間,他有這個經驗他會知道;而每個人也不完全一樣。但是,從原則上說,就是精神最好的時候靜坐最好。精 神 最好是什麼時候呢?就是飯後(早飯後、午飯以後)那幾個小時內,靜坐應該比較好。但是, 壯年人應該沒有這個差別。常常靜坐的人 , 自己要知道這件事。 | |||
還有一件事要注意,就是吃飯。吃飯、吃菜 ,你 也要注意。我今天吃什麼飯、吃什麼菜,應該 有 個記錄。你這樣記錄下來,你這一天靜坐 的 情況怎麼樣 , 你可 以 互相對照。久了 , 你就知道吃什麼東西對你靜坐有幫助,也 是 很 有 關係。 | |||
的。 | 這是說以息為所緣境,一個是數 的 方法、一個是隨的方法,用這兩個方法來安心,叫它不要亂、叫它明靜而住 。 | ||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靜坐的時候,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內心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境界,也應該知道。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境 界 呢?我們不靜坐的時候 、 沒有睡覺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是雜亂的,精神或者很旺盛,但是內心是雜亂的。睡覺的時候如果不做夢 , 是什麼也不知道。睡覺 的時候 不做夢就是沒有妄想,但是什麼也不知道。現在靜坐的時候,要求自己不能像睡覺什麼也不知道。睡覺可以名之 為 昏,昏昧。我們靜坐的時候,要求內心是明了的,明而不昏,要求這樣子。我們不睡覺的時候,心裡面雜亂,動亂;我們靜坐的時候,就要求內心靜而不亂、靜而不動。這樣說,就是靜坐的時候,內心裡面的境界就是明靜而住,明明了了的,又沒 有 妄想,沒有妄想而又是明明 了 了的 , 要求內心是這樣的。假設你坐了一會兒,忽然間感覺「我剛才幹什麼了?」 | |||
「不知道!」那就是你打瞌睡了,不是靜坐了。所以,你要知道 內心 是明靜而住,要求這樣。所以,數也好 、 隨也好,心裡面要明靜 而 住 , 要 這 樣子來控制這一念 心 。 | |||
上的 | 我知道有好多位居士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章》是提倡以佛像為所緣境的,觀佛像也是很好。觀佛像,在《觀佛三昧海經》 上 說,你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滿意的佛像,不管是紙畫的、木雕的、泥塑 的 ,不管 是 什麼佛像,你自己各地方去觀察你滿意的佛像,你把那個佛像的面貌、身形完全取下來,就是憑你的記憶力把它取下來。就是要在那佛像前面,可以站在那裡、也可以坐在那裡,就 看 這個佛像。看一會兒,把眼睛閉上看,然後再睜開看。這樣子,幾時你閉上眼睛就像睜開眼睛一樣, 看得 清清楚楚的 , 就 是 把這個佛像的相取 下 來 了。 | ||
但是,觀佛像也有一個問題。如果是白天你靜坐觀佛像,可能不發覺有問題;若是夜間不開燈的時候,你觀佛像就會有問題,就 是 觀不 到 了,感覺是黑的,閉上眼睛都是黑的,看不見佛像。但是,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告訴一個方法,要取明相!取日月燈的光明 的 相 , 把光明相也要取 到 心 裡 面來 。 怎麼樣取法呢?最好是天空沒有雲,日光遍照的時候,但是你眼睛不要看太陽,光看虛空的光明。最好是在高山上比較好,空曠的地方,你臥 在 地上,面向上看天空。看一會兒閉上眼睛看,然後再睜 開 眼睛看, 你這樣子把光明相取來。光明相取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過,記憶力強的人是可以。取了光明相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夜間不開燈都沒有關係,你一閉上眼睛就是光明。你就 觀 想在光明裡面有一位佛像在這裡,這樣子也是很好。這樣子以佛像為所緣境,也是很殊勝 。 | |||
不 過,這個事情,你若真實這樣修的時候,事情也不是那麼簡單。但 是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宗喀巴大師沒有繼續說問題。在《十六觀經》上,釋迦牟尼 佛教 觀佛像的方法 , 一開始不觀佛像,一開始觀落日。它那裡有十六觀,前面有幾觀。那裡邊是什麼意思呢?由前面落日觀、乃至琉璃觀、地觀,這樣的觀使令你的奢摩 他 的定力成就了多少。 到 最後第八觀是像觀,第九觀 、 第十觀,觀阿彌陀佛像 、 觀世音菩薩像 、 大勢至像。這裡邊有個道理,一開始我們心裡面散亂就觀佛像…… , 不過你也可以試驗,人的善根不可思議。但 是 十六觀上,釋迦牟尼佛開示我們的方法,前面有個方便,使令你有多少定力,然後再觀佛像比較好。這是以佛像為所緣境。 | |||
繫緣止 就 介紹到這 裡。 | |||
第二個就是「制心止」。制心止是怎麼樣學習呢?剛才說繫緣止,用息作所緣境, 或者是以佛像為所緣境 ,這 樣子學習。現在這個制心止,誰作所緣境呢? 是 以心為所緣境 , 而 能 緣 的 還是心。這樣的修行方法 , 我感覺你先修以息為 所 緣境 , 訓練 一 個時 | |||
期 , 然後修制心止比較好。這樣子,你自己以心觀心,也 是 很妙的一件事,會感覺到很妙 。 | |||
我們以息為所緣境,或者以佛像為所緣境,妄想來了的時候,有的時候容易降伏、有的時候不容易降伏,你想把雜念停下來,停不下來,不容易。但是,制心止不是;制心止,你心裡面一觀,所有的妄想都沒有,自然地沒有,它不能停在 那 裡。這個制心止有這樣的微妙 , 你一 觀 ,妄想就沒有了,有這種微妙的境界。所以,我 說 你先修以息為所緣境之後,訓練一個時期,再修制心止 , 也 是 很有意思 的 。 | |||
天台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上,他就是說 以 第六意識為所緣境。當然 , 釋迦牟尼佛在《大 般若 經》上,一開頭就說五蘊——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 。 所以 , 所緣境 是 各式各樣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善根也不一樣、好樂也不一樣,可以自己試驗自己,看那個比較合適。 這 是制心止。 | |||
個 | 第三 個 就是「體真止」。繫緣止和制心止 , 比較容易學習一點,不是太難 。 但是 , 體真止不 是那 麼容易;就是你要學習佛法,你對於佛法要學習 一個 時期,有了程度了,你才能夠學體真止。譬如說,你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背下來,你能把它 的 大義把握住 ,那 麼就可以學體真止了。體真止這句話,實在來說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的 意思。「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就 是這樣子叫做體真止,所以這是比較深一點。智者大師這樣子解釋,唐三藏玄奘法師由印度回到中國來,他翻譯的《瑜伽師地論》和無著菩薩的《集論》和《雜集論》,的確有這種意思,是有體真止的意思。而智者大師說體真止是根據《維摩詰所說經》立的,並不是自己隨便安立 。 | |||
這樣子是說, 我們 靜坐的人學習繫緣止、 學習 制心止,這樣子修行是初一步的;體真止就是進一步 了, 不是一般性的修行,這是高的境界 。 體真止我們到 觀 的時候再介紹 , 在這裡不多說。 | |||
現在,這第一段 我 就介紹 止 。第二段 , 我現在說到止 的 次第。 | |||
止 的 次第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樣用功學習止,我剛才說過 , 你一天就靜坐半小時,你很難有什麼特別成 就; 一般的說 是 這樣。你一天若靜坐兩個鐘頭,或者一天靜坐八個鐘頭,它就會有變化,就會由淺而深 , 這功夫就來了 。 | |||
按照這個次第,這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有提到,我想各位 也 會知道,在《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章》也有提到 , 加上《成佛之道》印順老法師 也有 提到 ,就是 九心住。九心住我簡單說一下: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九個次第。 | |||
第一個是「內住」。內住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平常不靜坐的人,心是向外活動,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現在學習禪了,把這個心收回來,收回到裡邊來,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動,所以叫內住,住在裡邊,住在所緣境上,不要 有 這一切的雜念。用攝心 的 辦法,把這個心安住下來。這樣子叫做內住 。 | |||
第二個叫做「等住」。等住是什麼意思呢?你內住以後,並不是一秒鐘就完了;是一秒一秒鐘、一分一分鐘 , 乃至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相續下去安住不動的 , 所以叫做等住 。 等是平等,前一念 是 安住不動 ,後 一念也一樣的安住不動,所以叫做等住。 | |||
第三個是「安住」。安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沒有成就定,不可 能 永久地住在 那 裡,它一定是心又跑了,跑到外邊去了 。 跑到外邊去 , 把它收回來 , 還 是 安住在所緣境 上 。所以叫做安住 。 | |||
「近住」,近住是什麼意思呢?近這個字,是親近的意思。就是靜坐這個人,他的內心,他靜坐的時候,心裡面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我這樣靜坐,逐漸地能夠得定,與定的境界逐漸地接近、逐漸地同它接近,心裡面不要有其他的雜念,跑到外邊去了,遠散於外,不要那樣子;叫它能常常地安住在所緣境上,能夠得定,是這樣意思。 | |||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靜坐使令它不要有妄念,要什麼方法呢?我們安住在所緣境上,叫它不要有妄念,怎麼樣辦法呢?很多的人學習靜坐,都有同樣的困難,就是妄想沒有辦法調伏。但是,《瑜伽師地論》倒說得很清楚,這個方法說得很清楚, 就是於所緣境數數憶念,這妄想就不來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憶念這個所緣境,就沒有妄想,它的方法就是這樣子。但是,你若靜坐的時候肯這樣做,的確是,的確就是沒有妄想。常憶念所緣境,把所緣境的相貌取下來,時時地念它,它就沒有妄想。這個方法說得非常好,但是做起來就不容易。這就是第四,近住。 | |||
我們 | 第五個是「調順」,第六是「寂靜」。這兩個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 剛才說,於所緣境數數憶念,就會沒有妄 想 ;是 的 ,但是問題還不容易解決。那麼,是什麼 地方 有問題呢?我們先要觀察自己、反省自己, 我們 靜坐的時候都打什麼妄想呢?心裡面想 什麼 事情 呢? 心裡面想的就是你日常生活做什麼事情,就是這些妄想。就從你日 常 生活所見聞覺知的這些境界,妄想就從這地方來的。妄想一來了,不容易把它驅逐 , 怎麼辦法呢?就是調順、寂靜。 | ||
調順 是什麼 意思呢?我們的妄想,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欲的境界,從這裡來的妄想;第二,有男女的妄想;還有貪瞋癡煩惱的妄想。從這十樣事情來的妄想,在調順這個時候怎麼辦法 呢?就是 自己靜坐的時候,內心觀察從這些地方來的妄想,你自己觀察、自己訶斥自己,這都是不對的,這是打我的閒岔 、 障礙我的修行 、 使令 我 不得聖道 、 使令我在生死輪迴裡流轉受苦;我不要打 這 個妄想 。 這樣子訶責自己、訶斥自 | |||
己。你常常這麼訶斥 , 厭離心強了 , 妄想一來你立刻就會覺悟;慢慢 地、 慢慢地妄想就少了。這叫做調順。 | |||
寂靜是指什麼說的呢?調順是指我們面對色聲香味觸 、 男女 、 貪瞋癡的境界,心裡面有雜念。寂靜是什麼呢?是事情過去以後 , 內 心 裡面有煩惱。事情已經過去了 , 內心還沒過 去 ,內心還在那裡算、還在計算,不是貪、就是瞋,再就是種種的疑惑心、高慢心,種種的問題。你也是,訶斥這些事情,這些事情有什麼過失、有什麼罪過、耽誤我用功修行怎麼怎麼地,也是這樣訶斥它。這樣一訶斥,這妄想的力量就薄弱了;薄弱了,靜坐 的時候 這妄想的力量 就 減少了。 | |||
所以,調順 、 寂靜這兩個 ,就是 訶斥自己 的 意思。 | |||
「最極寂靜」。到最極寂靜的時候,經過了調順 、 寂靜,最極寂靜這時候靜坐的情形進步了,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妄想要來(還沒現出來)的時候,你就發覺了,就把妄想滅了,能達到這個程度。我們才開始學靜坐的人,妄想了老半天還 不 知道 。 這時候進步了 ,就是 它若一來、還沒有正式現起就知道,這就表示你 的 功夫進步了。這樣子 , 你這一坐一小時,或者兩個小時,多數都是寂靜 的 ,沒有什麼妄想,這是最極寂靜 。 | |||
第八個是「專注一趣」。專注一趣就是心裡面 專 注一境 , 完全沒 有 妄想了。如果你一坐坐八個鐘頭 、一 坐二十四個鐘頭,都是明靜而住,完全沒 有 妄想了。當然 , 這 是 需要精進地、努力地去靜坐 。我一 天坐八個鐘頭,我今天坐八個鐘頭、明天坐八個鐘頭,天天靜坐,時間久了就會達到這個境界。一天坐兩個鐘頭不行,時間少還是不行的。這是專注一趣,第八個。 | |||
第九個是「等持」。等持是 什麼 境界呢? 專 注一趣,心裡面還是要注意,才能夠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明靜而住。到了等持 的 時候 , 心裡面不需要 特別 注意 , 它很自然地 就 是明靜而住。這個時候叫做等持 。 | |||
由內住到等持,一共有九個次第。這九個次第在禪定上看,這 是 欲界定。欲界定這句話怎 麼 講 呢? 你心裡面雖然有這種境界,你可以坐二十四小時、乃至可以坐七天,但是你還 是有 欲 的, 還 有 男女之欲 的 ,當然是比一般人輕,不是那麼重 。 你還不能夠跳出這個欲;雖然有這個定,你還不能跳出這個欲 , 所以叫 做 欲界定。 | |||
我把九心住(欲界定)就大概這樣介紹 。 | |||
我們發心靜坐的人,當然都 是 歡喜有成就,歡喜能夠得到欲界定 、 再進一步得到禪。一定有這樣的願望,才肯這樣不怕辛苦來學禪。但 是, 其中有一個條件,你要 受 三皈五戒 , 而且 這 五戒要清淨。如果你不守五戒,欲界定很難得到;你得到了也會破壞。所以,戒、定、慧,戒能幫助你得定;你若沒有戒, 就 能破壞你 的 定 。 | |||
這是說欲界定。欲界定得到等持這個時候,靜坐身體感覺到有若無的樣子,不感覺到有兩百磅那麼重。走路的時候非常輕,邁步的時候這個腿感覺輕, 就 走上坡路也 是 感覺輕 , 倒不是要飛,但是感覺輕。 就是 身體坐在那裡,有若無 的 樣子。身體能有這樣的感覺, 心 裡面一念不生。有這種境界 , 這時候叫做欲界定 。 | |||
這時候這個人就會有一些靈感,並不是神通,有多少靈感。怎麼叫做靈感呢?今天天空裡沒有雲 , 但是他早晨靜坐的時候,感覺今天要下雨。並 不 是神通 , 他就是有這個感覺。或者早晨靜坐的時候,忽 然 間想,今天午後某某人會來;並沒有通電話,沒有什麼消息,但是心裡面就會有這些靈感。這靈感不一定靈,可是有時候是靈的,不是神通。就是大家對面談話,對方沒有說話,但是你就 知道 他要說什麼話。不是神通!我們平常人,「這個人 有 神通,那個人有神通」,不是!這個字用得不準確; 這 就是有 一 點靈感 ,不 是神通 。 | |||
到這個時候 , 如果你繼續精進地靜坐,還 是 要精進,懈怠 就 不行。說我可以坐七天,七天以後就不坐了;不坐,這個定就會退下來,就沒有 了。 你繼續精進,就會再進步,就可 能 得到未到地定。 | |||
未到地定的境界,大概地說有兩個相貌。一 個 相貌就是身體忽然間 沒有 了。在欲界定等持的時候 , 身體 還 是有,有若無的樣子。到了未到地定這樣精進地坐的時候,忽然間就是 沒有這個 身體了,不感覺有身體 的 存在了;但是知道身體沒有,那個知還在 。知 在,那麼正好 是 百丈禪師說那句話,「靈 光 獨耀,迥脫根塵」,正好是這樣可以形容這件事。就是一念靈 明的 心明靜而住,其它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了,就 是 這麼一個境界。這是一個相貌,但是也並不是完全這樣子,有時候又有了,身體還是有。 | |||
第 | 第 二個相貌 , 就是 有 輕安樂 。 有快樂這件事,每一個人也不一樣 , 有些 人 是從頭部開始,感覺頭上重,但是這個重不是苦惱的重;這個重的感覺一出現的時候,全身都快樂。也可能在腰部,這個重也可能是在腰部,也可 能 是在腿上 , 不一定。也可能 是 感覺動,有動 的 感覺,別人看見他並沒有動,這個動的感覺一來了,身體就開始快樂,特別地快樂。這種輕安樂出現了以後,這時候叫做未到地定,也叫做近分定。就是它和色界初禪相接近了。它不是色界禪 , 但 是它 接近了;它又超過了欲界定,但是還沒到色界定,就是在中間這個地方。 | ||
的 | 未到地定這個時候還是有欲,他還有男女之欲,還是有欲心,也有瞋心、高慢心,這些煩惱都有,但是輕微,不是那麼重,很輕微 的 ,還是有。所以,在這個時候,他需要繼續努力靜坐,就得初禪了。得初禪的時候,欲心沒有了,沒有男女之欲了 ,而 輕安樂是更殊勝了。這個時候,定力 是 高深得多了 。 | ||
我們 | 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不容易成就。你很辛苦,也可能成就、也可能還沒成就。但是你若到了未到地定以後,去得初禪就容易,得初禪是不難的。 我 不知道你 們有 沒有讀圓瑛老法師的《楞嚴經講義》,《楞嚴經講義》其中有一段 , 圓瑛老法師講他參禪的經過,那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了。但 是 ,他說,因為常去各處講經,就把這 個 定失掉了。用功修行這件事進進退退的 , 就 是這 樣子 。 但是,你再繼續用功,還會回來;失掉了,你再用功還會回來,並不是 說 一去就不返回來了,還是能回來的。 | ||
得到初禪以後,定力是深了。定力深了以後,會怎麼樣呢? 我們 通常 說 人有神通 , 就是要有禪 的 基礎才可以。你或者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的 基礎,在禪上修神通 , 才能得神通。少數人得禪同時就得神通,多數人得了禪還沒有神通,還要在禪定裡面再修神通才能得神通,不然 是 不能的。 | |||
得到初禪的時候,因為禪定堅固了很多,不像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容易破壞,因為心裡面還是有欲、還是有瞋心,假設一時的不謹慎,同人吵一架,就可能失掉了 ,就是 容易破壞,難得而易失,得是很難,失掉很容易。但是,得到初禪就不是了,不容易破壞,也是可以破壞,但是不容易。所以,在我們佛教徒來說,修學聖道,得到禪是最理想的、是最好的。得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雖然是好過沒有,但是還不是太好,因為容易失掉。你費了千辛萬苦,但 一 時不謹慎就會破壞了、就沒有了 。 | |||
所以,智者大師 在 《釋禪波羅蜜》裡面說,你得到了一點禪 的 境界 , 得到了欲 界 定 、 未到地定,你要保密,不要向人講。不要向人講的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你今 天 午前向人講,今 天 午後就失掉了。 人 家 說 :「某某人得了禪定!」你自己心裡想 , 我那有禪定,沒有了啊,我已經沒有了!變成打謊話了。所 以 不要向人說。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因為很多人對於有修行的人都是願意親近、願意同他接觸;那麼,很多人向你接觸,你沒有時間靜坐了;沒有時間靜坐,你得到的功夫也就沒有了。所以,不要向人說 , 向 人 說不是太好。 | |||
我剛才講到輕安樂,這也就是靜坐所得到的好處。得到輕安樂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四大調和了。據天台智者大師的解釋,我們若是得到初禪 的 時候 , 我 們 的身體裡面就有色界天的地水火風了。有了色界天的地水火風,所以我們身體裡面 、 心理上就感覺到快樂。譬如 說 我們人有病、生瘡了,瘡 這個 地方的那個地水火風使令我們痛,那樣的地水火風會使令我們苦惱 。 但是,若色界天的地水火風來了 , 就使令我 們 快樂。這種快樂,在經論裡面就是叫做三昧樂,由初禪、二禪、三禪,到三禪 的 時候是達到了最高的輕安樂。 | |||
我們沒有禪定的人 , 大家都是追求欲樂。得到了禪定的三昧樂 以 後,對欲樂就不歡喜了 。 因為欲樂使令 人 多諸苦惱,容易有病痛,又很容易引起很多的煩惱;但是,三昧樂沒有這 個 事情。 | |||
我們人世間的人若是得到了禪定,壽命長 、 而沒有什麼煩惱,因為他與世無👉了。世人所歡喜的事情,得到禪定的人不歡喜;我們所歡喜的五欲 , 他 都 不歡喜。所以,我們通常說,在深山裡面修行的人,我們感覺他的生活條件很差、他很苦,其實他本人感覺到很快樂,並不苦,這是完全不同 的。 但是,若是我們不 是 坐禪,我們一心不亂地念阿彌陀佛名號,假設得到一種感應,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到你身上,也會有輕安樂;但 是 ,那和這三昧樂 不 一樣。 | |||
的。 | 得到三昧樂 的 時候,這種人當然是一個大修行人了,有了色界的禪 。 在佛教徒 來 說 , 我們修學佛法,為 什麼 要學習禪?要得禪做什麼呢?就是為了成就般若波羅蜜。 因 為成就了般若波羅蜜才能得聖道、才能斷煩惱、才能得涅槃的!如果只是得禪定而不得般若波羅蜜,那還是個生死凡夫。雖然他沒有欲了,但是他的欲的種子還在。他 就 是死掉了,生到色界天上去;或者得到無色界定,生到無色界天,壽命特別長,但是還會死掉;死掉了還回 到人 世 間 來流轉生死 的。 佛教徒得到了禪定,在禪裡面修般若波羅蜜 的 毘缽舍那觀,就能斷煩惱、得聖道。如果沒有得到禪,內心裡面散亂、有欲,去學習毘缽舍那觀,力量不夠, 不 容易斷煩惱。若是得到禪以後,在禪裡面修般若的觀慧,容易斷煩惱 , 就容易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阿羅漢、得無生法忍!佛教徒修禪的原因是在這裡。 | ||
我 現在這一段就是講到修禪所得到 的 利益。剛才 說 ,得到輕安樂這是一個利益。其次 ,就是 修神通 , 能得到神通。得到神通,是先得到前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 他 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得這五種神通 。 這五種神通, 我們 簡單說。 | |||
的 | 天眼通是怎麼回事情呢?你在禪定裡面修天眼通,修天眼通成功了,就在我們 的 肉眼裡邊,有色界天的地水火風,這個時候就是天眼通成就了;成就了 , 這個見的能力特別強 。 佛經上說南贍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拘盧洲,乃至須彌山 , 乃至欲界天的境界都能看見; 這 個大地不能障礙,他一看 可以 看下去;高山也不能障礙,高山、大海都不能障礙,都能看過去;太陽不出來、落下去了 、 也沒有月光,世界 上 是黑暗 的 ,這黑暗不能障礙,他還 是 看得很 清 楚 。 天眼通 是 有這種力量。他能看見地獄、看見餓鬼。人死了,有中陰身去流轉生死,這天眼能看見,我們肉眼看不見。天眼是能看見這個人死了生天了,到了欲界天;到了色界天就看不見。我們凡夫得的天眼通,還看不見 色界天 ,看不那麼高、那麼遠。但是,能看見餓鬼、能看見地獄的事情;誰死了,下了地獄,怎麼個情形,天眼通能看見。 | ||
以 | 我講一個小小的神通的故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名字叫做梵天,也名為世典,世典婆羅門。這個人讀書很多,很有學問,所 以 也很有智慧、很有辯才,就願意到各地方同人辯論。有 的人 就對 他 提出意見:「你同我 們 辯論,你勝了,我輸了,並 不 表示你有辯才。如果你能同沙門、同阿羅漢辯論,你勝利 了 ,那是你了不起!」他聽見這句話,這個人的確是聰明 ,他 就調查一下 , 看這沙門裡面的情形、阿羅漢裡面 的 情形,他去訪問 人 家。後來他知道 一 件事,在阿羅漢裡面,智慧最低的是槃特迦尊者,智慧最高的是舍利弗尊者 。他 心裡想一想,我先同智慧低的阿羅漢辯論,我 不 要同那大智慧人辯論。 | ||
他就 到 廟裡邊去訪問 ,就 遇見一個比丘。說是:「你叫什麼名字?」說:「我叫槃特迦 。 」正好就 是 遇見他。說:「我可不可以同你辯論?」槃特迦尊者說:「我能同梵天辯論 , 何況你這個盲無目者乎!」槃特迦尊者這樣說。那 麼 ,這個婆羅門就抓住了: | |||
這 | 「你說盲無目者乎,盲和無目有什麼差別?你講給我聽聽。」 這 一問,槃特迦不能回答了。 不 能回答 , 怎麼辦呢?但是他有神通,他就乘著神通飛 到 虛空裡面,在虛空有四丈九尺這麼高,就在那裡結跏趺坐 , 坐在 那 裡。世典婆羅門一看,就生恭敬心,「啊! 這 個比丘不得了,有神通!」他 就 在這兒等著他回答,但 一 直也沒有聲音 。 | ||
這 個 時候,在廟裡邊的舍利弗尊者他的天耳就聽見、也是看見這件事, 「 這件事 , 趕快要解決這個問題。」他就乘著神通來了 , 把周利槃特迦隱藏起來,他變成周利槃特迦的面貌,坐在那裡同他說話。就問他:「你是天?你是人?」世典婆羅門說:「我不是天 , 我是人。」說:「你是男人?你是女人?」「我是男人。」舍利弗說:「男人和人有什麼差別?」世典婆羅門說:「沒有差別 。」 | |||
這 時候,舍利弗尊者也抓住了:「你說得不對!人是 個 通名 , 是個總名。男人也是人 、 女人也是人,大人、小孩通通都是人。但是,男人只是人裡面的 一 種,有總別之異,你怎麼能說就是人哪!剛才說 , 盲和無目有差別。盲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知道有善惡果報叫做盲。 怎麼 叫無目呢?沒有智慧斷煩惱叫做無目。」舍利弗尊者這 樣 一解釋,世典婆羅門就相信佛法,得了初果! | |||
這件事看出來周利槃特迦這位阿羅漢,他也是見到真理才能得阿羅漢果,但是一般的智慧不夠。他在家的時候沒有讀過書,出家以後學習佛法學得也不多,但是得阿羅漢果了。因為沒有讀過書,世智不夠,但是有神通。有神通也能引起人家的恭敬心; 你若沒有神通、又沒有智慧,這就不及格了。而舍利弗尊者又有神通、又有智慧,所以能夠把世典婆羅門度化了。 | |||
神通這件事,佛在世的時候,有的時候也有現神通,但是不是時時現神通的。在一個地方,佛教化眾生,顯現過神通,事情辦完了,佛就帶領諸比丘要離開了。那個 | |||
地方的佛教徒就要求佛,請佛派一個比丘、派一個阿羅漢住在 這 裡,常常地現神通、度化眾生,好不好?佛說不可以!佛說,神通這種事 , 如果你能夠吃 一 種藥,也可以有神通;你能夠念咒 ,也 可以有神通;如果你能和鬼神 來 往,鬼神可以幫助你,也好像有神通。所以,有咒的神通、藥的神通、鬼神的神通,這種神通不 一 定能度化人。所以,佛 不 同意派一個阿羅漢常在那裡現神通。 | |||
可是,我們人間 的 人 , 凡夫就歡喜這件事 , 誰 有 神通了,就是感覺到很羨慕這件事。但是, 這 件事在大乘經論上 說, 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教化眾生的人,倒需要有神通是比較好,對於教化眾生 是 有幫助的。 | |||
修奢摩他止能夠得到禪,得到欲界定 、 未到地定還不行,修神通不行,若得 到 色界初禪就可以,二禪 、 三禪 、 四禪,第四禪是最好 。如果 你 是 在初禪 裡面 修神通,得到神通,你沒有在二禪裡面得到的神通高明,所以,到第四禪是最好,還有這種分別的。 | |||
修奢摩他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因為有輕安樂了,加上他內心雖然還 有 欲、而欲不是 那 麼強 的 關係 , 當然這種 人 他的道心會很強,對世間上的事情應該 是 能夠看得淡、看得破,應該是能放下了 , 能夠應該 是一 心辦道。 | |||
這 是我 說 到奢摩他修止 的 第三段 ,就 說到 這 裡 。 現在我們開始講毘缽舍 那 觀。 如果不是佛教徒,當然他得到初禪、得到二禪、三禪、四禪,或者是得到非非想 | |||
定 , 他就停在那裡,認為 這 就是最究竟、最圓滿 的 境界。 但是, 佛教徒由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的觀察,這還是個生死凡夫,並沒能夠真實的得大解脫,所以,要進一步地學習般若波羅蜜 , 就是觀。 | |||
「毘缽舍那」,翻到中國話是觀;若說「般若」,就是由毘缽舍那的學習,已經得無生法忍以後的智慧,叫做般若。現在說修毘缽舍那觀,就是 在 得無生法忍之前用這個字,這樣去觀察。我剛才說, 這 是修毘缽舍那的一個目 的 ,修毘缽舍那 的 一個作用 , 能成 就 般若波羅蜜、能得聖道 。 | |||
在我們來說,學習了奢摩他有了成就,應該學習毘缽舍那。毘缽舍那觀,要怎麼 觀 呢?我們剛才講體真止的時候提過,因為這是佛法 不 共於外道的地方 , 佛法 不 共於其他宗教的地方,就是毘缽舍那 觀 ;體真止也是 ,不 共於其他宗教的 。 因為其他的宗教也可以修奢摩他止,也可以成就四禪八定;但是體真止裡面 有 般若 , 那就 是 佛法所特有的了 。 | |||
毘缽舍那 觀 ,需要預先學習佛法,預先要學習經論。你要通達什麼 是 佛法,然後你 才 能具備毘缽舍那觀的條件。觀 , 也是很多種觀 , 就是對治我們凡夫思想上 的 毛病 。 | |||
我們 | 我們 的思想上有毛病、 有 錯誤 的 地方。我們有什麼錯誤呢?我們通常 說, 凡夫 有 四種顛倒。四種顛倒是什麼呢?就是常、樂、我、淨這四種顛倒 。 | ||
這 | 譬如說,觀察 這 個身體,身體是地水火風,裡邊有識,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意 識,這個生理和心理組成起來,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就會有受、想、行的分別。有感「受」,就是情感上 的事情 ,我歡喜快樂、不歡喜 苦 惱 , 所以有苦受、樂受、不 苦 不樂受。「想」 , 就 是 屬於智慧方面的,對於事情的認識。當然有學問的人、有專門知識的人,他有特別的 、 這一方面他有專長的知識,那也是想。我們一般人沒有什麼特別專長的人,這個想就簡單一點;特別有學問的人,想就複雜了一點 。 | ||
「行」是什麼呢?行就是有意志的行為 , 有目的的行為。他做什麼什麼事情,他是做醫生 、 他是做律師 , 或者是做種種的事情 , 那叫行。 | |||
地水火風是色、是物質,受想行識,這個「識」就是受想行的主導者。誰來受想行?就是識 ,就是我們 的心,主要 是 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我們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 我們不十分明了,雖然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不十分明了。眼識看見什麼,只是一剎 那 間 就 過去了。譬如它能看見青黃赤白、是光明、是黑暗,但是眼識這個地方還沒有名字;譬如看見光明,眼識還沒有光明這個字的。知道是光明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才有名字。所以,我們人能夠會說話,是第六意識的功能,是它的作用,而不 是 前五識 。 | |||
我們說我們有顛倒,顛倒是個錯誤,主要是在第六意識這裡。譬如說我們這個身體(我們剛才說顛倒),我們人 的 身體 是 很污穢的 , 但 是 我們總感覺這個身體很美 、 很清淨,這就是一個顛倒 。 | |||
佛在世的時候,佛曾經對諸天(色界天、欲界天的天人)說,佛滅度以後,人世間的佛教 , 你們要照顧照顧、要護持一點!對諸天說這個話。當 然 ,他們因為受佛的遺囑,所以他們也來到人 間來 照顧。人間那一個佛教徒能夠虔誠地拜佛、能夠念般若經 、 能夠念大悲咒,諸天善神都來護持的。而這件事是怎麼回事呢?諸天是不願意來的。諸天不願意來,什麼原因?就感覺到人間是臭穢的。天上的人不需要有廁所,他不排泄。欲界天也吃東西,用我們人 間 的話 來 說,就都是營養,他不排泄。我們人間的人不行,要排泄。所以,這就可以知道人間是臭穢、天上的人是清淨。若是色界天以上的人,他們不吃飯 了 ,他們不需要吃飯。所以,天上的人和人間不一樣。他們不願意來到人 間 來,就感覺到人 間 臭穢。但是 , 我們人自己的感覺怎麼 樣 ?自己感覺到這個身體還不錯,感覺到很美、感覺到很清淨,那麼這就是一個顛倒。 | |||
《法句經》上有一個頌:「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絕非 常 存者。」觀察我們這個身體 , 我們把它 常 常洗澡、穿上一個美麗 的 衣服,或者怎麼樣裝飾起來 。 | |||
觀 | 觀 察這個身體,「瘡傷一堆骨」,眼睛也會流出來一些不清淨的東西,眼耳鼻舌身都會流出一些不清淨的東西,九孔 常 流不淨,有 這個 說法。 「 一堆骨 」 ,就是髑髏骨、頸骨、肩骨、肋骨、脊骨、一直到大腿骨、乃至到膝骨、乃至到腳骨 。 如果是醫院 裡面 醫生那裡常會有那個製造的模型,人就是一個骨頭人。「瘡傷一堆骨」,就是一節一節的骨連結起來,這麼一個人,會走路、會說話, 有 的時候會罵人,就是這麼 一個 境界 。 那麼,這樣的身體有 什麼 好 呢? 也不清淨、也並不美好;但是,我們總感覺到不錯,我們在這裡引起了很多的虛妄分別、引起了很多的煩惱,這 就 是顛倒。 | ||
「觀身 不 淨」, 這個 不淨觀,觀 身 不淨。我們有淨的想法 ,這 是 個 顛倒 。 | |||
「觀受是苦」:我們剛才說,有苦受、有樂受、有不苦不樂受,有各式各樣的感覺。我們歡喜有如意的享受,當然這也不能說不對,但事實上很難有如意的事情。去追求這些如意的事情也很辛苦,成功了還要保護也很辛苦,失敗 了 是更辛苦、更苦惱。所以,佛說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 雖然其中也有樂受 , 而樂受引起人的煩惱很多 ; 所以 , 樂實在就是苦! 我 們認為是樂 , 那麼就是顛倒。 | |||
「觀心無常」:觀察思想上的變化也是無常,不是常恆 住 、不變易的 。 心理上的變化,忽然間貪心來了、忽然間瞋心來了、忽然間高慢心、忽然間疑惑心,各式各樣的心時常地在變化 , 並不 是常住不變的。 | |||
住的我,這個我到天上去了,從天上死了,身體死了,我又來到人間,或者又到地獄 | 觀心無常就是破這個「我」的。我們執著身體裡面有一個我。什麼叫做我呢?就是常住不壞的。譬如這個身體會老病死,會死掉;這個我是常存不變的。譬如這個房子壞了,我另外再造個房子,我到那個房子住;那個房子壞了,我再造一個房子,再到那個房子去住。房子有成住壞空,我是常住不變的。這樣子表示身體裡面有個常恆 住的我,這個我到天上去了,從天上死了,身體死了,我又來到人間,或者又到地獄去了、到餓鬼道,這樣子有變化,但這個我是不變的。執著有我的人是這樣來表示我的。但是,佛法說「觀心無常」,究竟誰是我呢?佛法說「無我」!沒有我的。 | ||
現在說毘缽舍那是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剛才我說受想行是以識 | 現在說毘缽舍那是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剛才我說受想行是以識 | ||
(就是心)、以心為主導者,這個心去受、去想、去行的。這個色——這個四大,地水 | (就是心)、以心為主導者,這個心去受、去想、去行的。這個色——這個四大,地水火風的身體——是我的住處,這個身體是我的住處。執著有我的人,當然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執著。有的人執著這個識(執著這個心)是我;這個我是常住不變的,但這個識是生滅變化的,和我的定義不符合,所以識不是我。佛是這樣解釋。 | ||
但是,在《 大 智度論》裡面,龍樹菩薩說明無我這一段,我可以在這裡介紹給各位。佛在世的同時,印 度 外道是執著有我論 , 佛說無我論。有我論和無我論就在辯論:究竟是有我、是無我。有我論者 說 ,譬如 一 個國王,他 下 命令給總司令要去作戰;總司令得到這個命令,他率領軍隊就去作戰、去攻擊敵人 。 說是我們這個心不是我,它 | |||
來指揮這個身體去享受五欲,就像總司令去率領軍隊打仗似 的 。但是 , 這個心要另外 有一 個東西是「我」,來指揮這個心去享受。所以,心 不 是我,是我所指揮的,有我論者這樣解釋 。 所以 , 心不是我,但 是要 有心,這樣子來解釋他這個有我論。 | |||
龍樹菩薩主張無我,就來反駁他 。 怎麼樣駁法呢?龍樹菩薩說,心指揮身體去享受五欲,需要另外有一個我來指揮心;若這樣說,我的 後 面還應該有一個我來指揮這個我 , 這個我的後面還應該有一個我 , 應該無窮無盡地有那麼多的我 。 如果說,沒有那麼多的 我 ,只 有 一個我,這一個我也不需要 , 只 有 心就好 了 。龍樹菩薩說出這麼一段話來。 | |||
然後又說到第二段。龍樹菩薩說,你這個我,心是無常的,我是常住的,我指揮這個心;我的本身有沒有覺知性?我的本身若沒有覺知性,它怎麼能夠指揮心去享受五欲?若是我的本身有覺知性,它就直接指揮身體去享受五欲 , 要指揮心做什麼? 不 需要嘛 ! 這樣一解釋,外道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所以,龍樹菩薩最後結論就是說,人只是有個心,它 在 做總司令 , 或者是做善、或者是做惡 , 另外 沒有 個我 。 如果說有我的話,就是指這個心是我,是假名 為 我而已,並不是有個常恆住、不變易的我的。這是說無我論。我們若修毘缽舍那觀的時候,可以修無我觀,修身體是不淨觀, | |||
觀受是苦 , 觀這個苦惱的觀察,觀心無常修無我觀。觀法無我,是說我的作用,我能做善、我能做惡、我能做種種的事業,是指我的作用說的。觀心無常是破我的體(本體)的。這 就 是四念處,修這四念處觀 。 | |||
修 無我 觀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破見煩惱,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是破愛煩惱。愛煩惱破掉了、見煩惱也破掉了,就是阿羅漢果。但是,破煩惱的次第,是先破執著有我的煩惱,這 時 候先得初果。得了初果以後,繼續修四念處觀,就破愛煩惱。因為初果聖人還沒得禪定,所以,他要繼續修禪定,在禪定裡面修不淨觀破愛煩惱。那就是我們通常在經論裡面看那個八背捨,那是聖人修的法門。 | |||
所以,假設 我 們歡喜靜坐,有兩個次第,一個是沒得定、一個是得定。沒得定 的時候 也可以修四念處。修四念處修它五分鐘以後,你就修奢摩他止,奢摩他止你可以修一刻鐘,或者是修半小時,或者你修一小時也可以。觀的時間稍短一點,讓奢摩他止時間多一點,時間多一點你心情快樂。若是已 經 成就了奢摩他,或者得 到 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禪了 , 那再修毘缽舍那觀,就容易斷除煩惱 ,就能 夠得初果 。 若是得初果以後,若得到初禪的時候,就得三果,繼續修行就得阿羅漢果;若 是 發無上菩提心,那就得無生法忍了。 | |||
我們在這裡可 以 提出 個 問題。 | |||
修四念處觀,我們出家人修四念處是對的!因為你這樣修行,一方面自己的我見的力量逐漸逐漸地會薄弱,愛煩惱也逐漸地會減 少。 我們逐漸地修行 , 有幾種好處呢? 就是出家 人 和出家 人容易 和, 煩惱減少了就容易和。減少 了 煩惱 ,心 情自在,更容易精進勇猛地修行;也使令在家居士供養出家人的功德大一點。所以,我們出家人應該修四念處。 | |||
當然,我剛才講的只是小小一部分。若在家居士呢,我認為在家居士也應該修四念處。佛在世的時候,有些在家居士都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而現在的在家居士也好、出家人也好,得聖道的少 ,就 是沒有修四念處的關係。如果說「我們不要修四念處,我們不要修毘缽舍那,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也好!真能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也是好。但是,也有的人佛也念不好 。為 什麼念不好呢? 就是 愛煩惱重、 見 煩惱也重, 佛 也念不好。如果你修四念處,把愛煩惱 、見 煩惱降伏一下,那麼,心情自在一點,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求生淨土也是好,應該是這 樣 說。 | |||
四念處,最低限度要用五個鐘頭來講,可能好一點。我就是講了一少部分,我就講到這裡就停下來。 | |||
問:這裡有人提出一個問題。蚊子、蒼蠅是害蟲,是否可先打死,好讓牠們先投胎,然後再念阿彌陀佛? | |||
答 : 佛法是重視慈悲心 , 不應該殺生的。但 是 ,在經論裡面說殺生, 是 說用貪心殺生,譬如殺豬、宰羊、殺雞這些事,要去賣肉賺錢,那麼這是貪心殺生。有的是瞋心殺生,對方對我有傷害,我殺掉他,那是瞋心去殺害生命。或者其他的邪知邪見也會殺生。這是論動機做這種惡事。 | |||
現在這一位提出 這 個問題,他好像不是……,是什麼動機要殺害蚊子和蒼蠅呢?由第一 句話 來 說 ,「蚊子、蒼蠅是害蟲」,由這句話來看,是用瞋心殺的 。 你用瞋心殺就 是 有罪的。下面說 , 「打死牠,叫牠去投胎」,這句話不太合道理 。 因為牠投胎是由牠自己的業力去投胎,不是你讓牠去投胎! 你 有這個力量叫牠去投胎嗎?最後 說 ,「然後再念阿彌陀佛」;這個「然後再念阿彌陀佛」這句話怎麼講呢?是打死牠的時候給牠念阿彌陀佛,是這樣念法?如果是完全用慈悲心,倒是好過用貪心、瞋心去殺生,倒是 不 同。所以,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同樣是殺蚊 子 、蒼蠅 , 罪過是不一樣的,所以信佛 還 是 有 點好處。 | |||
照理說呢,蚊子、蒼蠅還是不要殺,還 是 不要殺。在《高僧傳》上看,有的出家人在野外靜坐,蚊子來咬他。他怎麼辦呢?他把上身衣服脫了,叫這個蚊子來咬。咬完了的時候才把衣服穿上靜坐,以後蚊子就不來咬了;有 這 種事情 。 | |||
在歷史上也有一件事,好像是和梁武帝同時的人,他身上有蝨子。不過,常常沖涼、洗澡的人沒有這個。在中國的北方鄉村的人常不洗澡,身上有蝨子,有那種東西。這個人他 身 上有蝨子,他就把牠拿下來,放 在 外邊。完了 , 又把牠拿回來 , 又放在身上。他說,在外邊天氣冷,凍死了不好,又放在身上。結果,一這樣做以後就再沒有蝨子。他沒有殺心,而用愛護的心來對待牠,結果就沒有蝨子。 | |||
現在說,「蚊子、蒼蠅是害蟲」,也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佛教徒如果有點慈悲心的話, 情 形也會好轉。或者是 你多念 大悲咒祝願 , 也應該會好轉的 。 | |||
問:我們如何知道那人是得道 的 佛或菩薩?得道 是 什麼? | |||
答: 我 們凡夫不知道。凡夫不知道誰是得道 的 人,誰是佛、是菩薩,凡夫不知道,凡夫 是 不知道的。通常說,這個人在社會上做一些慈善 的 事情 , 來救護這些苦難 的 人;我們就說,「哎呀!這個人是菩薩!」我們這樣說對 不對 ?在佛法的道理上說,什麼叫做菩薩呢?他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廣度眾生,才是菩薩 。如果 只是發一點好心腸,「他有病,我去找醫生給他看病」;你沒有發無上菩提心,這件事是人天福報, 你 只是做一點人天福報 的 功德,不能說你是菩薩。因為 你 沒有無上菩提的意願。 | |||
菩薩或者是用金錢,或者是用知識,或者用種種方便救護眾生,是要一切眾生發出離心、發無上菩提心的。要救度一切眾生 , 皆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菩薩的目的是這樣的。不是說,你餓了給你吃飽了,到此為止,不是的。 不 是說有病痛看看醫生,病痛好了就好了,目的只此而已 ; 這是人天 的 福報,菩薩不 是 這樣。菩薩認為你有病治好了 ,你 還會有病 的 ,這問題沒解決;菩薩看得遠一點。但是, 菩薩 也 做這件事,因為有病痛 是 苦惱,解除眾生 的 苦惱 , 也做 這 件事。但 是 ,菩薩的意願,要把眾生的苦惱徹底地解決,目 的 是這樣子 。一 般的行善 是 不徹底的,那不是菩薩道。 | |||
所以,我們對於佛法的知識不夠,我們不認識誰是菩薩、不認識誰是得道、不得道。得了定、有了神通的人 , 「哇!這個人是大修行人!」不 一 定!因為外道 也 能 這樣 子。也能夠得定、也可以有神通。有了神通、有了禪定的人 , 他 也 會說出一大套的道理來的 , 也會有辯才 的。 我們佛法的知識不夠就不認識 , 不認識什 | |||
麼叫做正知正見、什麼叫做邪知邪 見 。所以, 得 了初果的人 , 他有四不壞信。什麼叫四不壞信?就是他對佛的信心不可破壞 , 他對於佛、法、僧、戒的信心不可破壞 。 因為什麼呢?他自己見到真理 了, 他知道所以是佛的原因了,所以他的信心是不可破壞的。我們信佛沒到聖位的人,不行。我們沒 有 見到真理,正知正見是不是成就了都不一定。所以,我們 很 難知道誰是佛、誰是菩薩、誰是得道、誰是沒得道 。 | |||
最後一句,得道是什麼? 得 道的人就是見到真理了。他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 , 心無所住了。經論上說,不受一切法、得阿羅漢!這個「不受」 是 聖人的境界。 | |||
問:修行太難 了 ,我 不 可能達到 , 是否多做好事 就 可以了? | |||
答:這個問題很合乎人情。「修行太難了,我不 可能 達到,是否多做好事 就 可以了?」也是對,也可以 , 多做好事 就 回向無上菩提,要加上一個回向無上菩提,你將來還是可以得解脫的 。 如 果 只做好事,不回向菩提,還 是 不行 的。 | |||
但是,有一個故事,就是佛的弟弟孫陀羅難陀出家的這件事。孫陀羅難陀和他的太太感情非常好,根本不想出家。但是,佛就是強迫他出家了。這個故事我是 講 過,我再講一下。 | |||
佛強迫他到了廟上,他還是想要回家。佛這個時候說 : 「 我 帶你到天上走一走 , 好不好?」「好!」走 的 時候,經過一個高山,佛就停在那裡,正好那上有一個猴, 有 一個猴被火燒死了。佛就問難陀,問這個弟弟,說:「你看這個猴,好看不好看?」說:「這個猴非常難看。」「若和你太太比,誰好看?」難陀眉頭就皺起來了:「怎麼 可 以和我太太比,那不 能 比的。」佛又帶他到了天上,到了忉利天,各處看。很多地方有男、也有女,但到了一個地方,只有女而沒有男。這時候,難陀就問佛:「為什麼這個地方沒有男人,只有女人?很多的女人在那裡。」佛說:「你不要問我,你去問那個女人是怎麼原因。」那麼,他就到那兒去問。天女說:「人間釋迦牟尼佛的弟弟出家了,他在那裡修行,將來就到這兒來給我們做丈夫。」難陀說:「我就是啊!」天女說:「你現在是人,不是天。得要修行以後,死掉了,人的身體死掉了,得到天的身體的時候才行,現在不可以。」他就低著頭就回來了,佛也沒再說什麼,就把他帶回到人間到廟上,這時候就修行,再不想他的太太了。因為他感覺到天女和他太太對比起來,就像猴和他太太比似的 。 | |||
那麼,這時候修行,他這時候 不 想家了 , 也隨著出家人的生活 , 但是心裡面 是 想生天的。想生天,這也不是出家人嘛,出家人 不是 想生天的。佛就又說:「 我 | |||
今天想帶你到地獄去看看,好不好?」「可以,好!」那麼,就隨著佛到地獄去了。各地方看,都有罪人 在 那兒受苦 。 但 是 ,一個地方這個油鍋燒得很滾,但 是 沒有罪人,那麼他就問佛說:「這怎麼回事 ? 」「你到那裡問那個鬼。」鬼說:「人間佛陀有個弟弟,他出家修行沒有道心,想要生天。他生天,在天上死了以後,就到這兒來受苦!」哎呀!他就害怕,馬上到佛這兒說:「佛陀趕快慈悲救 我 ,我可不到這兒來受苦。」那麼,回到人間就向佛說:「我現在不想生天,我要好好修行!」佛就給他說四念處,觀察十二因緣的道理, 得 阿羅漢果! | |||
所以,「修行太難了,我不可能達到,是否做做好事就可以了?」這個難、不難就是一轉念之間,你說難那就是難, 如果 說不難就 是不 難 , 就 是這 麼回事兒。所以, 說 修行太難,就是放不下嘛,就是世間上的五欲把人困住了。你若能修四念處,就放下了 , 就沒 有 事了 。 | |||
問:第四個問題 , 《廣論》中提到 , 得未到地定的人很少 ,是 真的這 麼 少嗎? | |||
答:是!宗喀巴大師說,得未到地定的人不多 , 的確是。宗喀巴 大 師說這個話應該是符合事實吧,應該說是符合事實。這件事呢,修定的人,如果世間上的欲,雖然有欲,但是能放下欲,環境也適合修定 ,自己 對於定 的法 門也能夠有很多的知識, 善巧地來調伏自己的心,也應該不太難。就是這個知識不豐富,有困難 的時候 過不去 , 就退下來,那就是困難,問題是這樣。 | |||
問:阿彌陀佛!兩個問題請問法師。若靜坐時感覺自頭頂上有清涼氣,然後灌入全身,這是會有的過程之一,還是方式有誤? | |||
答:靜坐的時候有涼氣灌入全身,那你應該注意你靜坐的環境,靜坐的周圍的情況怎麼樣,注意一下,也可能什麼地方有風進來。當然不是決定是這樣子,有的人靜坐盤上腿感覺熱,並不感覺涼;有的人靜坐會感覺涼,人與人都不一樣。但是若是並不太嚴重,你還能夠很自在的,按照你的奢摩他的方法來靜坐,就應該沒有妨礙。如果嚴重了,那你應該去考查一下,是外邊的環境的問題、是有其他的問題?如果你靜坐的情況,沒有風進來,完全是身體裡面的事情;如果嚴重,你可以 觀 想熱來對治這個涼;如果是屬於有鬼神來搗亂,你應該有大悲咒的功課,每一天至少念二十一遍 大 悲咒的功課,來降伏鬼神。 | |||
問 : 個人有點小小心得,若干時已能處處攝心,亦時時 觀 妄念,則在打坐時已有進步, 不 知法師對此觀點有何指教? | |||
不 | 答:你靜坐有小小心得,處處也能攝心,能觀妄念,有進步,那很好嘛,那 不 錯嘛,那是很好。這是很正常 , 也沒有什 麼 障礙。這是很好, 你 繼續 這樣 用功 , 應該會有成 就 的 。 | ||
問:請問師父 , 何謂妙演三車?它與《法華玄義》 有 何關係? | |||
答:對 , 這是《法華經》上的事。《法華經.譬喻品》 有 羊車、鹿車、牛車的譬喻 ,就 譬喻三乘的佛法——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譬喻這三乘佛法 。 在《法華玄義》裡面有發揮,是的,是 這樣 意思 。 | |||
問:請問法師,修禪定,但連腿都盤不起來,要從何著手 ? | |||
答: | 答: 腿盤不起 來 ,有 一 個辦法 可以 盤。就是到浴室裡邊,水不要太熱 , 可是熱 一 點,你這 個 腿放在那裡泡 一 會兒,就能盤腿。你這樣練習,慢慢就能盤腿了 , 還是不難的。 | ||
問:請問法師 , 什麼是觀世音菩薩 十 二圓通? | |||
答:觀世音菩薩有十二大願 , 不是說十二圓通。這十二大願 就 在《普門品》裡面,長行裡面也有十二大願,偈頌裡也有十二大願。不是十二圓通,《楞嚴經》裡面講圓通,講圓通又不是十二,《楞嚴經》裡是二十五圓通 。 所 以,你 這個十二 , 應該是十二大願。 | |||
問: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 | |||
答 :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是《法華經》上的話。「法」住 在 「法位」 上, 這話這麼講,法安住在法位 上 。法位是什麼呢?法位就是諸法實相 , 就 是 空。這一切法,觀察它都是畢竟空的,就叫法住法位。在畢竟空裡面, 一 切法都是沒有生住異滅的 , 就叫做世間相常住。我簡單這樣解釋。 | |||
問 : 打坐、靜坐、止觀、禪 ,是 否相同? | |||
答:可以說相同,可以這樣說。通常說止觀、說禪 , 這 是 經論上現 成 的話 。 說靜坐 , 就 是 通俗的這麼解釋。說打 坐 ,就是更通俗了。 | |||
問:拜《法華經》只拜經題是否可以 ? 答:也 可 以 , 只拜經題也可以 。 | |||
問:坐禪至少要七、八 個 小時才 有 效力 , 我們在家人、凡人如何能一天坐禪七、八小時? 那 平時 一 般的事都無法達成 。 | |||
答:這個話是這樣。如果你說:「我要去做事 , 我不要坐禪!」當然你就是做事而不坐禪。若是你 說 :「我要坐禪七、八小時!」那個事就不要做。就是由 你 這一念來決定。如果說 這個 事情不做不行,那麼只 好 做事 。 | |||
我告訴你一件事,就 是 現在紐約 有 一個壽冶和尚,他今年可能八十多歲了。這個壽冶和尚他年輕的時候,他父母給他娶太太,把太太已經娶到家裡了,他就跑了,不結婚。那麼,你說行不行 ? 你說這件事可不可以?不管你說可以不可以,反正他就是這樣做了,這樣做也就可以了。說這樣做不合道理嘛,已經娶到家裡來了 , 怎麼可以 不 結婚、出家呢?你若這樣想 , 那你就不能出家。 | |||
所以 , 你現在說:「我們在家人怎麼能夠打坐七、八個小時?」那你就不能打。你說:「我也可以!」那可以就可以!就在乎你自己決定就 是 了。你說:「我一定要到電影院去看電影,我 一 定要去旅遊!」那就不打坐,就出去。如果說:「我都能放下!」我就可以打坐。就在乎你自己怎麼決定,沒有說不可以這件事 的, 可以不可以就在乎你一念之間 而 已。 | |||
釋迦牟尼佛,悉達多太子出家,若平常人那是不能出家的。但是他也就出家了,他父母都不同意,他的太太也不同意,但是他半夜就是騎馬就走了。那你說可以不可以?若是我們說 :「 不可以! 」 那麼你就不能出家 。 他 若 有決心 , 那個不可以就變成可以了。 | |||
問:法師幾次提 到 神通為大乘度眾之助力 , 請簡單說一下修神通的方法 。 | |||
答:修神通 的 方法很簡單 , 沒有什麼難!一點兒也 不 難 。 難,就是 你 先 要 得到色界四禪。得到四禪以後 , 修神通很容易,並不是難事。我們沒有禪定 就 是難事,有了禪定修神通很容易, 不 難!我現在告訴你 , 和沒告訴你一樣,沒有用。因為你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就沒有辦法。 | |||
問:如何避免修 觀 時起妄想? | |||
答:我剛才講的時候曾經說到,於所緣境數數憶念, 就 能避免起妄想。但是還沒能解決,所 以 後來有個調順、寂靜,要訶五欲 ,要 把五欲放下 , 有厭離五欲的心,這妄想 就 少 了。 再明白點說,就是出家當和尚!出家當和尚,你放下五欲了,專心靜坐 , 妄想就少。因為廟上就是看見佛像、經書、看見同樣修行的人 , 他妄想就 | |||
在 | 少。你 在 社會上 , 看見 這個 人、看見那個人,你妄想就多。 事 實就是這樣子嘛,你想一想我說的對不對 。 | ||
苦」 | 問:請問,「觀受是 苦」是 否鼓勵夫妻 不 應育子? | ||
答:你這句話還沒說對。觀受是苦,應該離欲。你說不應育子 , 還沒 有 離欲還不行 , 應該是這樣說 。 | |||
問:身為 在 家居士 , 如何發揚入世佛法 , 使家庭更和樂、夫妻更和諧? | |||
答:這個事情 ,我認為 你多少修一點四念處,家庭就和諧。因為煩惱輕了,互相能夠讓一步,就可以和。如果你的愛煩惱特別重,就不容易和;你的 我 見特別重,也不容易和。世間上的糾紛就 是 兩件事,一個見,你的見解、你的執著、你的我見, | |||
「我 的 看 法 是最好的 , 你 的 看法都不對!」很難和。如果你的愛煩惱、你貪心太大, 也 不容易和;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這是不能和的。一個家庭是這樣子,一個團體也是這樣,國家也是這樣,一樣的。所以,你若是願意和,就是把我見弄 得 輕一點,愛煩惱也輕一點,就容易和。愛煩惱重 了, 有很多問題。 | |||
問 : 坐禪得初果, 是 否 了 生死? | |||
答:坐禪得了初果 的 時候,生死還沒了,但是 , 也是有了界限 了 ,還有七番生死就得阿羅漢果了。他如果不精進用功,再受七番生死就 得 阿羅漢果 。 他若精進用功,也可能 當 生就得阿羅漢果 , 就了生死了。得阿羅漢果 是 了生死的。 | |||
問:法師何時講四念處? | |||
答:我想,今年的十二月間有可能 。 | |||
是 | 問:睡眠常睡不安隱,夢很多, 是 不是業障太重?我有 時候 會感到有其他眾生在附近 , 尤其是在睡眠時。是不是業障重? 我 應該如何才能睡得好? | ||
答:如果是因為四大不調,應該看醫生。佛是這樣說,佛說:「比丘有病,看醫生」。如果不是四大不調,那你思想上有問題,總感覺到旁邊有 一 個眾生。你把這個思想改變過 來 ,就沒有事了。但是,改變過 來 ,可能不是那麼容易;那麼你可以這樣,你念大悲咒二十 一 遍,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祝願:「我睡覺的時候,請不要有其他的什麼鬼神來打擾我」 ,你就這 樣祝願 , 應該也會有效。 | |||
問:初學佛常易懈怠 , 如何幫自己精進些? | |||
答:可以修無常觀!因為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我們這口氣出去不回來就死了。我若不精進栽培善根,我將來會怎麼樣呢?你這樣思惟,你就精進了。就像人積聚財富,我今天這碗飯還可以吃,明天就沒有飯吃了 , 我一定 要 去做工、賺錢;不賺錢,我明天沒 有 飯吃啊。所以 , 修行也 是 這樣 想, 我若不努力修行,一口氣不來就死了,沒有善根,將來我就苦了。可以 這 樣想 , 你就會精進一點。 | |||
問:在家人如何在止方面用功?於日常食衣住行、工作、家庭各方面忙碌間 , 求得平衡? | |||
答:可以抽出來一點時間靜坐。可以分兩個形式,一個是早晨稍微早一點起來靜坐,可能會合適,這是一個方式。第二個,精 神 好的時候,坐十五分鐘。因為你還要工作,你拿出十五分鐘靜坐。有機會就坐十五分鐘 , 或者坐三分鐘也可以。這樣子來培養靜坐的興趣 , 慢慢地、慢慢就會進步。進步 了 以後 , 你 就 容易放下,就把工作的時間多拿出兩個小時來靜坐。你這兩小時如果運用得好,會更進 一 步,就能用二十四小時靜坐。可以這樣辦。 | |||
問: | 問: 如果夢見自己在天上飛 , 身上發藍光,是何意境?也曾夢見自己變成一道白光,又作何解釋 ? | ||
答:是 | 答: 這個事 是 那樣。《大智度論》上說,做夢在天上飛,是肝有問題。但是你身上發藍光,又有點不同;又是見到自己變成一道白光 。 不過,你是常常有靜坐功課?你是不是有這種功課? 如果 完全沒有佛法的功課,有這樣的事情,也表示 你 有一點來歷。有什麼來歷呢?你可 能 前生是天上的人,來到人間。就是這一生的前一生 , 不 是 距離很多;若距離很多,不行 。 就是這一生的前一生是天上的人,那麼你可能會有這個事情。若是你常常靜坐有觀想,那又不同,那又 不 一樣。如果你 的 四大調和 , 肝沒 有 病,應該說你這個相是好相,是個吉祥 的 相。 | ||
問: | 問: 坐禪與氣功是否 有 抵觸? 如果 學習氣功,並 不 墮入身體的崇拜 , 而是 希望 減輕眾生的病苦,當然是指一時的病苦,而非究竟解除,是否恰當? | ||
答:「坐禪與氣功是否有抵觸 ? 」這個話很難說。若是你學氣功運氣,然後你學習佛法的禪,你心裡面一靜下來,這個氣就在身體裡面動,從前面動到後面去,各處動。你有可能會厭煩,也會感覺到打閒岔,那麼就是有妨礙了。若是你的氣功練得好,你能控制這個氣,這個氣聽你的命令,那就不要緊。你叫它不要動,它就不動, | |||
那就可以。如果它不聽你招呼,它一定要動,那你就煩惱了。所以,這個事情,在佛教的經論裡面開示我們學禪,它不教我們運氣的,沒有這個事情。 | |||
你說是「不墮入身體的崇拜」,那是最好,最好是沒有這樣。「減輕眾生的病苦」,你想把氣功練好了,給人治病。給人治病也是好,也不是不對,但是你若好好修禪,有更大的成就的時候,再給人治病,更好,就會更好。如果只是學習一點氣功治病,我認為不太理想。有的病能治好、有的病也治不好,而自己寶貴的光陰就這樣消失了。若是你能夠在坐禪裡面修 止觀 ,栽培無漏的善根,得了聖道的時候,再給眾生治病,我認為會更高明!我是這樣看。 | |||
問:再請師父修神通的法,因為在場的也許有人已得禪定了,念咒念什麼咒?因為我們 不 想抱著疑問及遺憾 回 家 。 | |||
答:若 是 在場 的 人已 經 得禪定 了 ,我看不會問我這個話,我看不會的 。 | |||
「念 咒念什麼咒? 」 很多的咒 , 你念多了都能得神通。當然,那個不 是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禪定裡得神通,那又不一樣。那個神通都是小小的神通, 不過,在我們凡夫看 , 也不錯。但是 在 禪定裡得神通的人來看,那是小意 思, 不 是 了不 起 。 | |||
一 | 修神通的方法,我告訴你 一 個方法,我可以講 。 就是你得到色界初禪,或者是二禪、三禪、四禪,入定了。入定的時候,你就心裡面想: 我 這個身體起來,起來一寸、起來半尺、起來一尺,你就這麼想,這身體就起來了;很簡單啊!說是我從這個房子,我不要從窗戶、門出去,我就從這方面就這樣出去,也行;但是,要預先有個方便,就是 在 禪定裡面想,房子這個硬體 的 這些東西 , 如雲,像雲霧似的 ,是 無障礙的,有若無 的 樣子,你這樣想,然後你想這個身體從這兒出去,就出去了,就無障礙。牆壁也是一樣 , 從這裡就 能 過去。所以,有禪定的人他想得神通,心裡面預先想,成功了,就是一切無障礙! | ||
我現在告訴你了!就沒有遺憾了吧 。 | |||
問:睡覺時間太長了 , 可否用來 修 禪定? | |||
是 | 答: 是 可以的。如果你能夠出家修禪定,是最合適。因為不然的話,在家人有欲的生活,禪定是修不成的,明白點說是這樣子 。 | ||
問:一心持念大乘經典,心有餘則念阿彌陀佛;如果一生中不修止觀,有否希望出三界? | |||
答:「一心持念大乘經典,心有餘則念阿彌陀佛」,你要加上個回向,回向願生阿彌陀佛國。如果你不回向,你不願生阿彌陀佛國,你還是在這裡流轉。你不修止觀,你出三界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念大乘經典、念阿彌陀佛也栽培善根了。念大乘經典,我們所謂「念」,就是讀誦文字,這在聞思修三慧屬於聞慧,聞慧是最起碼的一種智慧。我們現在的佛教徒,所謂修行,多數是停留在聞慧的階段,不能進步到思慧、修慧。佛在世的時候,佛教徒的修行是聞思修三慧都具足的,才能得聖道。我們就是在聞慧上念念經,「這就是修行了!」其實,這是很起碼的。但是, 能念大乘經典也是好,念阿彌陀佛也是好,修淨土法門也是好。我剛才說了,就是加上個迴向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