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5行: | 第5行: | ||
(2024-6-21) | (2024-6-21) | ||
今天我们开始学菩萨要行 | 今天我们开始学菩萨要行 , 菩萨有三种要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丙四- 菩萨的殊胜 , 就是发菩提心 。再 前面我们学到了两种佛性 —— 理佛性和行佛性。行佛性要发菩提心种下佛种,所以【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熏习发菩提心种下佛种,就是行佛性, 「 初以习成性 」。 依照行佛性讲到,发心才是菩萨 。 | ||
上次 | 上次 课谈 到发了菩提心的人,就是【众生之上首 , 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萨有】。虽然说一切法空性,依此说众生都有佛性。但是,并不因此说你就是菩萨,要发心行佛性,才名为菩萨,才有成佛的可能性。 | ||
也 谈到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对菩萨的名义进行了解释 。 菩提就是「觉」 ,「 萨埵 」 就是『觉有情』。菩提是自觉,觉他。萨埵一个是众生 , 一个是大心 , 就是行大心的有情。 | |||
菩萨又分四个阶位,一个是初学的,久学的,不退的,一直到一生补处。 | 又讲了 菩萨又分四个阶位,一个是初学的,久学的,不退的,一直到一生补处。 | ||
又讲到了败坏菩萨 | 又讲到了败坏菩萨 , 因为什么呢?一旦发了菩提心,菩提心和一切功德法相应,这样,以菩提心愿所相应的一切世出世的善法,都归菩萨所有。所以有的菩萨即便失败了——败坏菩萨 , 但还是有悲心,能够感得 做 世间一些领袖,领导。有的地方 说 他也可以做鬼王,或者做天王,但是,由于菩萨的本性还没有失去,会去做一些利济世间 的事业 ,所以他 会 多多的教导善法。 | ||
又 | 又 讲了 菩提的种类 :世俗菩提心—— 愿菩提 、 行菩提,和胜义菩提 心——般若理证 。 | ||
今天,我们学习的还是关于 | 今天,我们学习的还是关于菩提心、大悲愿、空性慧的三要行,这一节 学习 菩萨的要行。 | ||
'''丙五、菩萨要行''' | '''丙五、菩萨要行''' | ||
'''【菩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 | '''7- 【菩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 慈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 | ||
''' | ''' 依此三要门 , 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 】''' | ||
菩萨 依三 心 修 六度万行。《佛法概论》也学到了依三心 行 六度,依六度来圆满三心,这里其实也是概要的来讲。 | |||
'''一、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明菩萨行''' | |||
因为成佛,要从因行上来修习 , 因行就是 菩萨的 广大行 , 广大行还要从发 心 开始 。 | |||
【'''趣入大乘道的不同根性, 佛 性,发菩提心的尊胜,都已说 到了 。'''】 | |||
这个就是前边讲的,这些大乘的根性,有信行人、法行人,就是从信门入的,从智慧门入的,从慈悲门入的。还有发菩提 心 的特胜、尊胜 , (发了菩提 心 ,)就是一切众生之上首。又讲到了佛法中的佛性 ,这 些都是大乘佛法中经常提到的题目,上边的几个偈颂, 也 都大体 的 介绍完了 。 | |||
'''【大乘道,发愿以后 ,就 应该见于实 行。 【1】】''' | |||
,这个也符合在声闻法中所学的八正道,八正 道的 正见 , 然后正思 , 立志以后下边儿就是正语、正业、正命。菩萨 发 了愿 , 有 了 慈悲,就要践行六度 。 | |||
【1】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单凭悲心,没 有 增上意乐 , 仍旧 是 不够 的。 因为 悲心 只是一种悲天悯人 的 情怀 , 而不 是 一种不顾 一切 的,强猛有力的意志。所以声闻者虽然同情 众生 的苦恼,想使众生离苦得乐,而众生总是救不 了, 总 是 离不了苦,得不 到 乐。这一定要像菩萨那样,不但有慈悲心肠 , 而且具足增 上 意乐,故能激发种种实际行动 , 予众生以实利 。 」(p.112-p.113) | |||
'''【 说到菩萨的正行,就要先论到菩萨行所不可少的要素。】''' | |||
我们前面学到菩提道的类别 | 我们前面学到菩提道的类别 , 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所以,从发愿到行菩提,就是菩萨的大行。菩萨行需要哪些要素呢?下面就介绍: | ||
''' 【声闻乘与缘觉乘,是通于因果的。但大乘中,重于因行的,名菩萨乘 , 】''' | |||
在声闻道,解脱道是通于因果。因果等于或者从法义上来说,是从缘起生灭,缘起的事相,缘起事相那就是因果的。 | |||
大乘中重于因行 | 大乘中重于因行 , 就是菩萨的三心,从法义上来说,是重于不生不灭,就是重于法的实相。实相当然先从一切法性空来入手,这个就是以性空,以空义为菩萨的方便,也就是善巧 , 这样才能够圆满一切功德。 | ||
''' 【 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 | |||
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为一佛乘,当然是以佛的种种功德为目标,因行就是菩萨行。菩萨因行的圆满,才能达到佛的果德,也就是佛乘。 | 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为一佛乘,当然是以佛的种种功德为目标,因行就是菩萨行。菩萨因行的圆满,才能达到佛的果德,也就是佛乘。 | ||
所以,讲佛乘一定要从菩萨的因行 | 所以,讲佛乘一定要从菩萨的因行 来讲, 所以大乘只是从因行上侧重来讲来行。声闻乘是通因也通果,声闻乘可以说现生能得到这个果,因为在佛世的时候,菩萨行的大乘,只有因行。在大乘为 什么 说要有三乘为究竟,一乘为究竟呢?一乘究竟是终究要达到佛果来说的。 | ||
三乘究竟,其实也是侧重在因行来说,所以说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整个大乘法无非都是要因行圆满,就是佛果。整个大乘法无非都是行菩萨的因行,一直到成佛的圆满,这就是大乘法的全体。当然这个全体只有成佛 | 三乘究竟,其实也是侧重在因行来说,所以说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整个大乘法无非都是要因行圆满,就是佛果。整个大乘法无非都是行菩萨的因行,一直到成佛的圆满,这就是大乘法的全体。当然这个全体只有成佛才能够实现果德 , 没有成佛之前,都属于因行。 | ||
这两个 —— 声闻乘侧重因果,和大乘侧重的因行,这个大的的原则上来说。 | |||
'''【现在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大乘是菩萨所乘的法门,依此法门,从凡夫地而趣入 大菩提 ,也叫一切智海。】''' | |||
佛菩提就是大菩提 , 佛的智慧,就是一切智之海。 | |||
'''二、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2】''' | '''二、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2】''' | ||
第83行: | 第85行: | ||
'''【(二)、施时要以「慈悲」心「为上首」,为先导,就是从慈悲心而引发布施。】''' | '''【(二)、施时要以「慈悲」心「为上首」,为先导,就是从慈悲心而引发布施。】''' | ||
一个是从志愿来布施 | 一个是从志愿来布施 , 志愿就是上求下化。一个是以慈悲心来布施 , 当然只能说是缘众生,才能够引发慈悯之心 , 以布施可以摄导六度。 | ||
在《般若经讲记》里,把这段引用出来: | |||
导师 在《般若经讲记》里,把这段引用出来: | |||
【【】《般若经讲记》:「发菩提心,以大悲度众生为首,这与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给予众生,使他离苦得乐,尤为吻合,】 | 【【】《般若经讲记》:「发菩提心,以大悲度众生为首,这与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给予众生,使他离苦得乐,尤为吻合,】 | ||
第93行: | 第96行: | ||
【故本经即以布施为主而统摄利他的六度行。'''布施如何能摄六度?'''布施有三:】 | 【故本经即以布施为主而统摄利他的六度行。'''布施如何能摄六度?'''布施有三:】 | ||
三种施 | 三种施 , 一个是财施,一个是无畏施,一个是法施。 | ||
【'''一、财施''':以财物周济人是财施,以体力甚至牺牲生命去救助人,也是财施。所不同的是:衣食等财物为外财施,体力、心力以及生命等为内财施。这财施,即狭义的施波罗蜜。】 | 【'''一、财施''':以财物周济人是财施,以体力甚至牺牲生命去救助人,也是财施。所不同的是:衣食等财物为外财施,体力、心力以及生命等为内财施。这财施,即狭义的施波罗蜜。】 | ||
财施,当然一个是用外在的财物去布施,去利济他人 | 财施,当然一个是用外在的财物去布施,去利济他人 , 再者就是内财 , 以体力甚至牺牲生命去帮助人救助人,也是财施。所不同的是什么呢?衣服饮食这些外在财物是外财施 , 体力、心力以及生命等为内财施。所以这些财施,属于狭义的施波罗蜜。一个是内财,一个是外财。当然了,菩萨修到一定程度,割截肢体去布施,当然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得到,不然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不但没做到布施的功德,反而会造成很大的罪业,所以 (割截肢体去布施) 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 | ||
【'''二、无畏施''':令众生离诸怖畏,这就是持戒与忍辱二波罗蜜。】 | |||
无畏施,就是佛法的持戒,不让众生得到伤害,受到危险。能令众生离开种种的恐怖,这就是持戒和忍辱这二个波罗蜜,这是无畏施。 | |||
【持戒,就是与大众相处的时候不妨碍大众,不使人受到威胁不安。如杀人,使人生存受到了威胁,】 | |||
伤害了人的生命,这样就会给别人造成了一种恐惧不安 。 | |||
''' 【 偷盗者''',使人有外命(财物)丧失的恐怖等。】 | |||
因为人依外在的财物才能生存,财物属于人的外命一样,所以说有人偷盗你的财物,就像夺取了你的外命,使你生存受到了危险。 你 不偷盗, 他人 就没有丧失财物的恐怖。 | |||
【如能受持禁戒,洁身自守,即不会侵害他人,能使人与人间相安无事了。】 | 【如能受持禁戒,洁身自守,即不会侵害他人,能使人与人间相安无事了。】 | ||
这就是持戒布施,能达到和乐善生,这个我们前面也学到了。 | |||
【但人类个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却以非礼待你 | 【但人类个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却以非礼待你 , 如不能感化或设法避免,不能忍受而冲突起来,仍不免相杀相夺,造成人间的恐怖。】 | ||
但人类个性不一,你以戒来自律自守,不伤害他人。但是他人认为你好欺负,好说话,会非礼来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者是设法去避免,不能忍受而冲突起来,仍不免相杀相夺,造成人间的恐怖。 | 但人类个性不一,你以戒来自律自守,不伤害他人。但是他人认为你好欺负,好说话,会非礼来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者是设法去避免,不能忍受而冲突起来,仍不免相杀相夺,造成人间的恐怖。 | ||
第113行: | 第124行: | ||
【必须以戒自守──'''克己''',又以忍宽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无畏施。】 | 【必须以戒自守──'''克己''',又以忍宽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无畏施。】 | ||
所以说必须以戒来自守──克己,坚忍持净戒,戒就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情欲。当然克制自己,是为了不伤害他人。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理性的克制,可能也会给我们自身造成伤害,因为你忍气吞声,让你的内心不平衡 | 所以说必须以戒来自守──克己,坚忍持净戒,戒就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情欲。当然克制自己,是为了不伤害他人。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理性的克制,可能也会给我们自身造成伤害,因为你忍气吞声,让你的内心不平衡 , 也会伤害我们自己 。 所以一般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克制自己?因为没有佛法正当的理念,确实很难克制住自己,对自己能够坚忍的克制,然后又能够去宽恕,容忍他人,就是恕 。 儒家讲个恕字,就是这个意思。恕 , 一个是饶恕,一个是宽恕。宽恕当然也是有一种同情心,或者换位思考理解 , 这样才能忍得下,宽恕得了。要不然我们的心,久习成性的时候是忍不了的,马上就会爆发出来。 | ||
在大乘道来说 | 在大乘道来说 , 修忍也是一种功力。大乘有忍辱波罗蜜【瞋他有何意,自他增忧苦。瞋火烧善根,忍则五德具。】 | ||
所以需要对法有一分的理解,才能够忍下一分,这个忍可能不是那种强制的,它是一种 | 所以需要对 佛 法有一分的理解,才能够忍下一分,这个忍可能不是那种强制的,它是一种 认 可的忍,带有一种智慧性,这样才能够忍得下,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以智化情,这个就是无畏施 。 无畏施我们在五乘共法学到以己度他情,这就是一种自通之法。我们每个人都知道 , 自己不愿意受到别人的伤害,受到别人的欺辱 , 那我们就自然就心甘情愿地去守这些戒,修这些忍。 | ||
【'''三、法施''':即'''精进、禅定、般若'''三波罗蜜。 | 【'''三、法施''':即'''精进、禅定、般若'''三波罗蜜。】 | ||
法施包含了精进,禅定,般若。它也是施,法施可能是倾向于出家,在家倾向于财施。无畏施通于在家和出家的。 | 法施包含了精进,禅定,般若。它也是施,法施可能是倾向于出家,在家倾向于财施。无畏施通于在家和出家的。 | ||
第129行: | 第140行: | ||
【 *'''禅定是鉴机的''',如内心散乱,贪着世间,我见妄执,即不能洞见时机,不知众生的根性,即不能知时知机而给予适宜的法药。】 | 【 *'''禅定是鉴机的''',如内心散乱,贪着世间,我见妄执,即不能洞见时机,不知众生的根性,即不能知时知机而给予适宜的法药。】 | ||
所以这个禅定,它能够鉴别众生的根基和时机,时机要掌握到恰到好处 | 所以这个禅定,它能够鉴别众生的根基和时机,时机要掌握到恰到好处 。 因为在佛法中,也有知时 、 知机、知节,也要知量,当然这需要智慧 。 对一切的因缘,就能够把握得住,就需要定力,但如果我们没有定力,内心散乱,我们自己都做不了主,当然就不能洞察这些时节因缘 。 不能洞察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机缘,你就没办法给予适当的法药去调理,去对治它,禅定是 可以 起到这个作用的。 | ||
因为禅定就观察得非常透彻,什么事理 | 因为禅定就观察得非常透彻,什么事理都看得比较透彻,透彻就是看得比较深,或者看得比较远。我们一般心散乱,就看得不深,看的都是表象,就像河里的水波动不止,浪花汹涌不止,那你看的都是表象 。 如果有定力,心就像很深的水,没有那种急促的激流,就比较稳,可能智慧透视得比较深,看的也比较远,这时候才能看到一些时机和人不同的根基,然后给予适当的法药。 | ||
【 *'''精进是雄健无畏的''',有了精进,才能克服障难,诲人不倦,利人不厌。 】 | 【 *'''精进是雄健无畏的''',有了精进,才能克服障难,诲人不倦,利人不厌。 】 | ||
然后还要有这种精进的雄健无畏,这种精精进的勇猛无畏,也有这种意志力,没有这种强大的意志力,有时候我们可能也缺乏这种勇气 | 然后还要有这种精进的雄健无畏,这种精精进的勇猛无畏,也有这种意志力,没有这种强大的意志力,有时候我们可能也缺乏这种勇气 。 所以,就不能克服种种困难,有了这些勇气,就能够克服种种的困难,这样他能诲人不倦,利人不厌。教诲人就不知疲倦,因为这完全来自于一种无畏的精进力。 | ||
所以【 '''这样,六波罗蜜统摄于布施,为菩提行的根本了。''' 】 | 所以【 '''这样,六波罗蜜统摄于布施,为菩提行的根本了。''' 】 | ||
第141行: | 第152行: | ||
【要救众生,不能不牺牲自己去利他──布施:】 | 【要救众生,不能不牺牲自己去利他──布施:】 | ||
要救众生,不能不牺牲自己去利他,这个就是布施。施以舍己力,布施我们前面学到 | 要救众生,不能不牺牲自己去利他,这个就是布施。施以舍己力,布施我们前面学到 , 你要有舍心,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利他 。 | ||
【这必须具足物质救济,以达到众生生活等的满足,】 | |||
我们过去可能物质生活不那么充足,但现在,基本上物质生活都达到充足了,不过还想生活的质量更高一点而已。 | |||
【必须以戒忍的精神,达到人与人间和乐安宁, 又必须以进、定、慧的教化,革新众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归于中道。 从前,僧团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共遵」「见和无诤」,也即是六度精神的实施!」( Y 1p39~41 )】 | |||
所以,从前僧团的六合敬,三种根本,就是六合的本质,这个就是以布施来摄取六度。因为菩提心和大悲,都是以布施为主的 。 | |||
【 | 【 】《般若经讲记》:「发菩提心 ,以 大悲度 众生 为首,这与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给予众 生 ,使他离苦得乐,尤为吻合,故本经即以布施为主而统摄利他 的 六度行。布施如何能摄六度?布施有三: | ||
一、财施:以财物賙济人是财施,以体力甚至牺牲生命 去 救助人,也是财施。所不同的是:衣食等财 物 为外财施,体力、心力以及生命等为内财施。这财施,即狭义的施波罗蜜。 二、无畏施:令众 生 离诸怖畏,这就是持戒与忍辱二波罗蜜。持戒,能处众 不 碍大众 , 不使人受到威胁不安。如杀人者,使人有生存的威胁 ; 偷盗者,使人有外命(财 物 )丧失的恐怖等。如能受持禁戒,洁身自守,即不会侵害他人,能使人与人间相安无事 了 。但人类个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却以非礼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设法避免 ,不 能忍受而冲突起来,仍不免相杀相夺,造成人间 的 恐怖。必须以戒自守──克己,又以忍宽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无畏施 。 | |||
三、法施:即精进、禅定、般若三波罗蜜。 *般若是明达事理的,没有智慧,即落于颠倒二边,不知什么是佛法?是邪是正?那怎能救人? *禅定是鉴机的,如内心散乱,贪着世间,我见妄执,即不能洞见时机,不知众生的根性,即不能知时知机而给予适宜 的 法药。 * 精 进是雄健无畏的 , 有了精进,才能克服障难,诲 人 不倦,利 人 不厌。 这样,六波罗蜜统摄于布施,为菩提行的根本了。 | |||
要救众生,不能不牺牲自己去利他──布施:这必须具足物质救济,以达到众生生活等的满足; 必须以戒忍的精神,达到人与人间和乐安宁; 又必须以进、定、慧的教化,革新众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归于中道。 | |||
从前,僧团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共遵」「见和无诤」,也即是六度精神的实施!」( Y 1p39~41 ) | |||
回到 法 本: | |||
'''【(三)、 法 「 空慧是方便 」, 方便是善巧的别名。 】''' | |||
法空慧是六度行的方便 , 方便是善巧的别名。善巧就是能够对一些事物 , 对佛法非常 的 熟练,因为熟练它,才能够多多的熏习,就是初以习成性,熏习久了才能够 对 它熟悉 , 熟悉了才能够成 为 善巧。这个方便就是对般若慧的一个善巧运用,这个叫 方便。 | |||
'''【 如不着施者,受者,所施的 对象 ,名为有方便。 】''' | |||
如 | 如不执着 有 个真实的 施 者, 有 一个真实的 受者 , 然后还有一个 我 所 布施的 东西物件,名为有方便 ,就是有 善巧 。 当 然 了 , 这个 就是 空性慧 , 就是三轮体空 。 三轮体空 , 一般 我们 可能没办法理解,明明有一个 我 在布施,明明有 一 个布施 的 对象 ,他 缺乏东西 ,我 才有目的性的去布施 给他 ,我还要选择 一 个好 的 东西 , 让 他 欢喜。 如果 我们都说不执着一个真实 的 接受者 ,也不 执着 一 个真 实 的我 , 那我们 这 种布施的心 , 可能 就 是没有那么强烈 。 | ||
所以, | 所以, 你看菩萨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的志愿,他有志愿,然后有慈悲心 , 悲 就 是拔苦,愿意让众生得离苦,愿意施给 他 物质上的 , 精神上的种种 的 利益。但是,我们从心念上 , 好像 我 能够 帮助 一些人他需要的,能够满足他内心的需求 , 但是 , 如果 我 们给他 一 些不需要 的, 对 他 来 说 也没有多大的利益。如果只 是 满足他物质上的财富,物质上的满足, 没有 给他精神上 的, 可能你给他多少,他也不会满足 , 你总帮他帮习惯 了 ,他依赖习惯 了,一 旦你不帮他,他反而还埋怨你 , 其实 , 这时候从 大乘 来说 , 就 要 修忍 。 | ||
【如没有法空慧,着相布施,名为不善巧,无方便,不能出离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 | 所以,空慧就是说,不会执着有个真实的人在接受我的帮助,然后,我还有一个可贵的东西给他,让他喜欢。这样等于说,三轮体空就是没有一个真实的,都是假名,这就需要法空慧来深观了。当然了,这需要对缘起空义的一个賸解。我们现在闻法建立的般若正见,进一步达到大乘的三轮体空,这都需要对空义的一个賸解才能做得到。 | ||
''' 【如没有法空慧,着相布施,名为不善巧,无方便,不能出离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 | |||
如果没有法空慧,着相布施,就名为没有善巧,没有善巧,就没有空性慧的方便,也就不能出离生死,也没办法趣向佛智。所以,在菩萨道空性见的一个賸解上,才能慢慢的达到空有无碍的賸解观,所以这需要长久的熏习。 | 如果没有法空慧,着相布施,就名为没有善巧,没有善巧,就没有空性慧的方便,也就不能出离生死,也没办法趣向佛智。所以,在菩萨道空性见的一个賸解上,才能慢慢的达到空有无碍的賸解观,所以这需要长久的熏习。 | ||
【'''1、菩提心是志愿所在 | 【'''1、 可以说, 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如依此三要门为本,善巧的修习一切行:''' 】 | ||
一切的行,包含了世间的,前面学到『世出世间法,悉由菩萨有。』 | 一切的行,包含了世间的,前面学到『世出世间法,悉由菩萨有。』 | ||
''' 【世间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业也好 , 】''' | |||
这是五乘共法章我们学过的。 | 这是五乘共法章我们学过的。 | ||
''' 【出世善法的四谛,缘起,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 , 】''' | |||
这都是解脱道的内容,这个我们在三乘共法章也都学到了,这些都是道品,因为菩萨行是就像八正道的道品,在声闻法中,只是用八正道来表达。 | 这都是解脱道的内容,这个我们在三乘共法章也都学到了,这些都是道品,因为菩萨行是就像八正道的道品,在声闻法中,只是用八正道来表达 。在菩萨来说,是以六度来统摄菩萨一切万行的,依六度四摄 。 | ||
【 '''大 乘 法''':''' 六度、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等也好:''' 】 | |||
【 '''大 乘 法''':六度、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 | |||
这都是依菩提心,而缘起种种的功德法,所以它有世间的,出世间的,还有大乘的。 | 这都是依菩提心,而缘起种种的功德法,所以它有世间的,出世间的,还有大乘的。 | ||
''' 【 这一切行皆就归入于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 | |||
因为菩提心在我们凡夫位,它能够统摄世出世的一切善法,然后归入究竟的一佛乘。菩提心为什么是众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有菩萨有。】 | 因为菩提心在我们凡夫位,它能够统摄世出世的一切善法,然后归入究竟的一佛乘。菩提心为什么是众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有菩萨有。】 | ||
世间一切善法都是来自于菩萨。也确实是这样,只要发了菩提心,慈悲愿,这样就能够统摄佛法的一切功德。所以菩提心一定和种种功德相应的。 | 世间一切善法都是来自于菩萨。也确实是这样,只要发了菩提心,慈悲愿,这样就能够统摄佛法的一切功德。所以菩提心一定和种种功德相应的。 | ||
下边总结: | 下边总结: | ||
''' 【简单地说: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 , 如离了这三心,或缺少了,什么也不是成佛的法门了。】''' | |||
这三心要具足,比如说 , 你的三心不具足 , 只是有一个菩提愿,没有大悲,那佛道也没办法完成 ; 如果有空性慧,没有菩提心,那也不能够完成佛道 , 所以这个三心,是整个大乘的三要。导师专门有一部著作,就是《学佛三要》,专门对这三门,详细地论述,这是一切善行。 | |||
'''三、三心同等的重要''' | '''三、三心同等的重要''' | ||
第207行: | 第225行: | ||
'''1、三心的意义''' | '''1、三心的意义''' | ||
【《大般若经》:『 | 【''' 《大般若经》:『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由无所得而为方便』【6】。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三心。''' 】 | ||
这个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遍了,就是菩萨的三心。 | 这个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遍了,就是菩萨的三心。 | ||
【6】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 卷412 : | |||
二边慧 |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所得为方便智。不行过去未来现在。非不知三世法智。不行欲色无色界。非不知三界法智。不行善不善无记。非不知三性法智。不行世间出世间。非不知世间出世间法智。不行有为无为。非不知有为无为法智。不行有漏无漏。非不知有漏无漏法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大正7,67b)。 | ||
'''【依此,龙树《宝鬘论》:『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 二边慧 』。】''' | |||
二边慧, 当然不是中道,不是般若了,就是空义,不依两边的慧,是依中道的,般若的慧,就是空性慧 , 菩提心、大悲、和空性慧。 | |||
大悲和悲有哪些区别?因为菩萨是以大悲为主的,但是,悲心声闻也有,只有菩萨才能称大悲。 | 大悲和悲有哪些区别?因为菩萨是以大悲为主的,但是,悲心声闻也有,只有菩萨才能称大悲。 | ||
第221行: | 第244行: | ||
【 (1) 自性异,大悲以智慧为体,悲以无嗔为体。 】 | 【 (1) 自性异,大悲以智慧为体,悲以无嗔为体。 】 | ||
我们在声闻法谈到 | 我们在声闻法谈到 , 悲就是对治嗔的,无嗔就是慈悲,但是菩萨的大悲,不是以无嗔为本体的,是以智慧为他的体,大悲一定和智相应,这是第一个的差别。 | ||
【(2) 行相异,大悲缘『三苦』之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 | 【(2) 行相异,大悲缘『三苦』之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 | ||
行相的差别,大悲缘『三苦』的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所以说苦苦,和八苦之中,比如说 | 行相的差别,大悲缘『三苦』的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所以说苦苦,和八苦之中,比如说 , 苦苦是怨憎会苦和生老病死苦,悲只是以苦为缘的,所以它是以苦苦为缘的。大悲和『三苦』 , 一个是苦苦,一个是坏苦,一个是行苦,这都是大悲的行相,它缘这三种苦,这是大悲和悲的一个差别。 | ||
【 (3) 所缘异,大悲通缘三界,悲唯缘欲界。】 | 【 (3) 所缘异,大悲通缘三界,悲唯缘欲界。】 | ||
因为什么呢?欲界有嗔,欲界对治这个嗔,才有这个悲。 | |||
【 (4) 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通依于四禅。】'''(47.36)''' | 【 (4) 依地异,<u> 大悲依第四禅,悲通依于四禅</u> 。】'''(47.36 ? )''' | ||
所依地的差别 | 所依地的差别 , 地就是四禅,大悲依第四禅,唯初禅、二禅、三禅、第四那个禅。这个大悲,如果说依地来生的话,大悲我们普通人还不容易有,因为依第四禅 。 这个悲通依于四禅,等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可以有这个悲,欲界也通于这个悲。 | ||
【 (5) 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 | 【 (5) 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 | ||
因为只有佛才是大悲的一个圆满体,一个身。 | |||
【 (6) 证得异,大悲系远离有顶之惑而证得,悲则仅远离欲界之惑而证得。】 | 【 (6) 证得异,大悲系远离有顶之惑而证得,悲则仅远离欲界之惑而证得。】 | ||
第247行: | 第268行: | ||
【 (7) 救济异,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 | 【 (7) 救济异,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 | ||
救济的差别,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希望可能 | 救济的差别,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希望 救济, 可能就是不圆满,因为只有大悲他才能够缘苦众生,能够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悲可能只是希望救济他,但是他没有生生世世来完成救济的大事。 | ||
【 (8) 哀愍异,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则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故其哀愍不平等。 此外,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 | 【 (8) 哀愍异,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则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故其哀愍不平等。 此外,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 | ||
所以,成实论虽然是声闻乘的,但是,他的思想和大众部的空义是相合的,这个就是论中对这个大悲和悲的种种的行相给予了区分,凸显出菩萨大悲,和一般所说的悲 的 种种不同处, 差异 处。 | |||
【佛光】:若以『大悲』与『悲』相较,则有八种之异: | |||
(1)自性异, 大悲 以智慧为体,悲以无嗔为体。 | |||
(2)行相异,大悲缘『三苦』之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 | |||
(3)所缘异,大悲通缘三界 ,悲唯 缘 欲界 。 | |||
(4)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通依于四禅。 | |||
(5)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 | |||
(6)证得异,大悲系远离 有 顶之惑而证得,悲则仅远离欲界之惑而证得。 | |||
(7)救济异,大悲能成就救济 之 事,悲唯希望救济。 | |||
(8)哀愍异 ,大悲能 哀愍 平等,悲 则唯 拔 除 欲界有情之苦, 故其 哀愍不平等。 此外, 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 ) | |||
回到原文: | 回到原文: | ||
''' 【《大日经》:『大菩提为因,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汉译误作「方便为究竟」)』 【8】。】''' | |||
这个也是三心,汉译误作「方便就是究竟」《大日经》属于密宗的一部经典。其实导师是在和法尊比丘探讨一些法理的时候,才知道在翻译经典的时候,是一种错误的翻译,因为以这种方便善巧,一直达到佛果的圆满,就是究竟,方便就被翻译成究竟。所以,是翻译上的一种错误。 | 这个也是三心,汉译误作「方便就是究竟」《大日经》属于密宗的一部经典。其实导师是在和法尊比丘探讨一些法理的时候,才知道在翻译经典的时候,是一种错误的翻译,因为以这种方便善巧,一直达到佛果的圆满,就是究竟,方便就被翻译成究竟。所以,是翻译上的一种错误。 | ||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法华经》的『一切智愿』,也就是菩提心的别名。大悲是遍十方一切众生而起,所以说遍十方际。】''' | ||
所以这个大悲,所缘的就比较普及,不像悲只缘欲界。 | 所以这个大悲,所缘的就比较普及,不像悲只缘欲界。 | ||
【'''无所得 | 【'''无所得是般若,就是不依有无二边的空性慧 。《大日经》兼存有相说,所以说以种种的方便而到达究竟''' 。】 | ||
有相说, 我们前边儿其实也学到了,就是用天色身,还有用种种的咒语,修种种的坛城,有相说就是方便 说 。前面学到,或依声闻入或天或人入的时候,天分为天色身来入佛道,还有依净土身来入佛道,这些都属于 种种的 异 方便 ,慢慢的达到究竟。 而 把种种的异方便当成究竟的时候,就等于说他翻译的时候,完全是误解了经义了。把种种的异方便当成究竟,那就变成方便成了究竟, 究竟 反而给抛弃了 。 所以下边儿就说: | |||
'''【但成 佛的 主要 方便, 不能不 说是 都无所得 的 空慧 。 】''' | |||
因为都无所得 的 空慧,才是 主要 的 方便,不 是种种的异方便,种种方便在《法华经》里『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因为<u>声闻乘也有方便(?)</u>,是正方便,大乘法也要有方便,有种种种的异方便,就是种种 不 同的方便善巧方法,所以它兼存有相 说 ,把异方便当成究竟,就大错特错了 。 | |||
'''【 因为 如取着相,什么 都不 能到于 究竟了。 】''' | |||
就是把 取相 的种种方便当究竟 , 那就根本没办法得 到 真实的 究竟 。在佛法中,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要不然就有一些对经论的误解,其实,也是有些翻译解说,可能也是解说的不够圆满,就会造成 了 这种误解 。 | |||
【'''2、 在 大乘 法中,这 三者是同等的重要 ,不 可或少的。但大乘 经是 各 有 所宗重 的,'''】 | |||
因为虽然说三心不可缺少 , 它 是同等的重要,但 是, 大乘经是各有所重的 。 | |||
【'''或特重菩提 心,'''】 | |||
或 者 特重 发 菩提心, 因为有的经,就让人发成佛之心,所以有那种劝发菩提心文,因为很多大乘经都劝发人发菩提心。 | |||
'''【 或特重 大悲 心, 或特重般若 的 都无 所 得 , 】''' | |||
有的大乘经, 特 别 重 视 大悲心 ;有的特别重视般若的慧。一般的般若经 ,或 者是文殊法门, 特 别重视智慧,比较有名的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所以说有的经典,侧重在慈悲救度,《地藏经》也比较侧 重 慈悲,救苦难的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一种大悲的体验。菩提心注重在信心信愿的,一 般的 信愿,比如说普贤的十大愿王,还有净土的这种信愿, 都 是注重侧重在信。一般修净土法门,都侧重在信。 | |||
'''【每把他说作首要 的 。这 是 依 所 宗要而巧 说, 其实这三者 , 初学是可以偏 重 而 不 可偏废 的。 】''' | |||
这 个我们在前面也学到了,因为初学嘛,就是到法身大菩萨,还 是 各有特色,文殊代表智慧,大智文殊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还有大势至菩萨侧重信愿,还有普贤大行菩萨 , 普贤大行也是 这 种信愿。所以 ,初学 可能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性,我们前边学到「性习异」,菩萨入大乘,也 是 从三门入,也是这样子 的。 | |||
'''四、大乘的真义,实是人生的趣向于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门'''。【9】 | '''四、大乘的真义,实是人生的趣向于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门'''。【9】 | ||
''' 【 这三心是大乘的通行,正与儒者的三达德──智、仁、勇一样。】''' | |||
因为三心是大乘的通行就是,大乘法,一切的大乘行都离不开三心。儒家的三达德也是一样,也是通于一切世间君子,都要具足这三种条件。这三种条件出于论语里边: | 因为三心是大乘的通行就是,大乘法,一切的大乘行都离不开三心。儒家的三达德也是一样,也是通于一切世间君子,都要具足这三种条件。这三种条件出于论语里边: | ||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九章(有版本为第二十八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九章(有版本为第二十八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
【这本是人类的特胜: | 这就是三达德,也是通于世间一切君子的一个特征。有智慧,可能就没有迷惑,跟佛法中,有了智慧,就破除无明一样,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是有迷惑颠倒的。儒家也是指「知」就是不惑。不惑,其实在整个儒家思想说,人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是从人生的一个经历来谈这种不惑的。仁者不忧,仁是指仁爱,仁爱就能够天下为公,天下为仁,就没有那种私心,因为有私心,就会有忧虑,就会为自己的得失担忧。要天下为仁的时候,可能都是像菩萨一样,为他人所着想,可能就没有那种私我的忧虑。勇者不惧,勇者就需要你内怀仁,外一定要有坚忍的意志,等于说,实行慈忍,实行人道,你也需要勇气,克服种种的困难,艰难险阻,去完成仁义之道,跟佛法的慈悲一样。慈悲,如果说你没有坚定的意志,也没办法完成救济众生的大行。我们前面也学到精进力,有菩提愿,大悲心、空性慧,也需要精进力,勇猛力。三心中的菩提愿,其实也要坚定的意志力去完成了这种正道,这是和儒家的三达德。 | ||
【''' 这本是人类的特胜:忆念胜,梵行胜,坚忍胜【10】 , 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胜。重于人乘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仁、勇 。】''' | |||
这本是人类的特胜,三达德和人的三种特性,也能够相结合起来,'''忆念胜'''相配的就是我们的智慧,'''梵行胜'''就是一种慈忍,'''坚忍胜'''就是我们勇猛的意志力,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胜。重于人乘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仁、勇。 | 这本是人类的特胜,三达德和人的三种特性,也能够相结合起来,'''忆念胜'''相配的就是我们的智慧,'''梵行胜'''就是一种慈忍,'''坚忍胜'''就是我们勇猛的意志力,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胜。重于人乘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仁、勇。 | ||
''' 【大乘法,本是着重依人乘而直入佛道的,所以也就揭示了: 究竟无上的志愿──菩提心, 】''' | |||
菩提心,属于自增 上的 意 志 , | |||
'''【普遍平等 的 同情──慈悲 , 】''' | |||
前面我们也学到了三心,它属于世间增上 的情 感。 | |||
【''' 彻法源底的智慧──空慧 ,】''' | |||
【彻法源底的智慧── | |||
就是法增上的理智。 | 就是法增上的理智。 | ||
菩提心、大悲愿、空心慧 | 菩提心、大悲愿、空心慧 , 一个是自增上的意志,一个是世间增上的情感,空性慧是法增上的理智。 | ||
''' 【为大乘行必备的通德。】''' | |||
整个大乘菩萨道,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当然了,最圆满的时候,只有说到佛地才能究竟圆满。在因行的时候,可能都有一些侧重,侧重是偏重,不是偏废。可能有的人信愿比较充足一些,有的慈悲充足,有的空慧充足。 | 整个大乘菩萨道,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当然了,最圆满的时候,只有说到佛地才能究竟圆满。在因行的时候,可能都有一些侧重,侧重是偏重,不是偏废。可能有的人信愿比较充足一些,有的慈悲充足,有的空慧充足。 | ||
''' 【因此,大乘法行,就是使人类特胜的德性净化(俗称升华),使他融和进展而到达完成。】''' | |||
因此,大乘法行,就是使人类特胜的德性净化或德性升华。《佛法概论》学到,道德,有在家的道德,出家的道德,和菩萨的德性,这种德性,其实就是道德的意识,道德纯洁,道德的努力,得到了净化升华,使他融和进展而到达完成。这就是三心行六度,依六度完成三心,三心就是德性的升华和净化。 | |||
'''【成佛时,菩提心成法身德,慈悲心成解脱德,法空慧成般若德。如来的三德秘藏,不是别的,只是人生德行的最高完成。】''' | |||
三德秘藏本身 是 如来藏思想 的 一个用语。但是 , 因为 《 成 佛 之道 》 把佛的 德 行统摄 在 一起 , 没有那么详细 的 分类 , 只有到大乘般若 道的 时候才给它分出来 。 | |||
'''【大乘的真义,与带有隐遁倾向的小乘行,带有神秘气息的天乘 行, 是不大相同的。大乘的真义 , 实 是 人生的趣向于究竟,『即人成佛』 的 法门 。 】''' | |||
前边我们学到,或依声闻入就带有隐遁倾向的小乘行,必须要回小向大,这种神秘气息的天色身行,和大乘真义也是不相合的 , 也是以种种方便行入于大乘的。 | |||
''' 【大乘的真义,实是人生的趣向于究竟 , 『即人 成 佛』的 法 门 。 】''' | |||
大乘 的 真义,就是依人乘而向于佛道,我们前面也学到了 , 这段大致就 是 这些内容 , 还 是 依菩萨的三要 行 综合 的 来讲,今天先到这里 。 | |||
【10】《长阿含》卷20(30经)〈世记经-忉利 天 品〉: | |||
「阎浮提 有 三事胜 , 何等为三? | |||
一者勇猛强记 , 能造业行 。 | |||
二者勇猛强记 , 能修梵 行。 | |||
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阎浮提人以此三事胜四天王。 | |||
………阎浮提人亦以上三事胜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大正1,135c5-25) | |||
回向! | 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