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124行: | 第124行: | ||
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 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 ||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 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 |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 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 | ||
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 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 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後有。』」(雜34)''' |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 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 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後有。』」(雜34)''' | ||
第184行: | 第184行: | ||
第一个阶段,摄心集中心一境性,也就是说刚开始我们打坐,坐下来之后,你会集中在所缘,但是你的心会一直跑,一直跑掉 跑掉拉回来,拉回来跑掉,集中在所缘,经过不断的训练,多久看个人。摄心到一定程度之后,接下来他心就会在所缘上跑,就不会轻易的跑掉,这是第一个阶段,它就叫做摄心一境。 | 第一个阶段,摄心集中心一境性,也就是说刚开始我们打坐,坐下来之后,你会集中在所缘,但是你的心会一直跑,一直跑掉 跑掉拉回来,拉回来跑掉,集中在所缘,经过不断的训练,多久看个人。摄心到一定程度之后,接下来他心就会在所缘上跑,就不会轻易的跑掉,这是第一个阶段,它就叫做摄心一境。 | ||
第二个阶段,当你常常已经心在所缘上,不会乱起妄念 ,再继续下去的话,他就会有调伏烦恼的能量 | 第二个阶段,当你常常已经心在所缘上,不会乱起妄念 ,再继续下去的话,他就会有调伏烦恼的能量能力,就是离五欲五盖,就会降伏五欲五盖,这是第二个阶段。再继续下去,就有身心轻安的生起,这个是三个阶段。如果最后面从心轻安引发身轻安,能够维持一段时间,那个几乎就是未到地定,这样就未到地定了。 | ||
现在师父要问的是什么,就是这个,你中间调伏烦恼,会有离五欲五盖,记得吧,就算是你还没有身心轻安生起,但你如果真的打坐坐得好的话,到了第二个阶段,会离五欲五盖,既然是离五欲五盖,五盖比较微细(不容易离),但是至少离五欲。五欲是什么?色身香味触,是欲界的欲望,其实色身香味触,就是我们常讲的物质欲望。既然你在慧学上,可以达到闻慧的无我,你在定学上又可以达到离五欲,这个人他在生活各方面一定是知足少欲,一定是淡薄少欲,一定是生活简朴,一定不会希望有太多干扰身心的活动。 | 现在师父要问的是什么,就是这个,你中间调伏烦恼,会有离五欲五盖,记得吧,就算是你还没有身心轻安生起,但你如果真的打坐坐得好的话,到了第二个阶段,会离五欲五盖,既然是离五欲五盖,五盖比较微细(不容易离),但是至少离五欲。五欲是什么?色身香味触,是欲界的欲望,其实色身香味触,就是我们常讲的物质欲望。既然你在慧学上,可以达到闻慧的无我,你在定学上又可以达到离五欲,这个人他在生活各方面一定是知足少欲,一定是淡薄少欲,一定是生活简朴,一定不会希望有太多干扰身心的活动。 | ||
第190行: | 第190行: | ||
打麻将会不会干扰身心?打牌会不会干扰身心?当然都会啊。(打坐坐得好的话,)他一定不会有太多干扰身心的活动,因为第一个,他在打坐上,他已经离五欲五盖了;第二个,他在慧学上,已经达到缘起四谛的认知观念上的无我了。既然是无我,他对世俗的功名利禄,这些种种的他不会有那么强的企图心,想要有这些东西。所以两个加起来,这个人绝对淡薄寡欲。以前有一个人跑来说他已经开悟了,结果中间休息看他在外面抽烟,那你觉得这个人有开悟吗?他说师父,开悟跟那个(抽烟)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一个人打坐,打到有办法离五欲五盖,你觉得他还会抽烟吗?当然不可能的事情。 | 打麻将会不会干扰身心?打牌会不会干扰身心?当然都会啊。(打坐坐得好的话,)他一定不会有太多干扰身心的活动,因为第一个,他在打坐上,他已经离五欲五盖了;第二个,他在慧学上,已经达到缘起四谛的认知观念上的无我了。既然是无我,他对世俗的功名利禄,这些种种的他不会有那么强的企图心,想要有这些东西。所以两个加起来,这个人绝对淡薄寡欲。以前有一个人跑来说他已经开悟了,结果中间休息看他在外面抽烟,那你觉得这个人有开悟吗?他说师父,开悟跟那个(抽烟)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一个人打坐,打到有办法离五欲五盖,你觉得他还会抽烟吗?当然不可能的事情。 | ||
要知道离五欲五盖,就算是你还没身心轻安完全生起,但在第一个阶段的摄心集中,到第二中段的离五欲五盖,他都会有相似的身心轻安生起,因为这身心轻安不是一下子生起,它是在过程中慢慢起来。你如果有这样的轻安起来的话,你对这个抽烟(就没有太大欲望了),(抽烟)绝对是物质欲望的。所以你对这些懂,你骗不了人的,不要随便被忽悠了,这个就是师父要讲的,無所著故。当然你的闻慧如果是这样,那你到了思慧那更进一步了,修慧就有办法依未到地定做五蕴五我的观察了,修行一定是这样的一个次第的。 | 要知道离五欲五盖,就算是你还没身心轻安完全生起,但在第一个阶段的摄心集中,到第二中段的离五欲五盖,他都会有相似的身心轻安生起,因为这身心轻安不是一下子生起,它是在过程中慢慢起来。你如果有这样的轻安起来的话,你对这个抽烟(就没有太大欲望了),(抽烟)绝对是物质欲望的。所以你对这些懂,你骗不了人的,不要随便被忽悠了,这个就是师父要讲的,無所著故。当然你的闻慧如果是这样,那你到了思慧那更进一步了,修慧就有办法依未到地定做五蕴 无我的观察了,修行一定是这样的一个次第的。 | ||
所以师父常说,你们这一辈子修行,打坐不要想说什么四禅八定,以未到地定为目标;慧学上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当然更好了。闻所成慧正见养成,那你说养成什么正见?缘起四圣谛跟这个五蕴无我的正见,不然还有什么正见?那你依这样子,这个就是学佛,那你在诸法的问题上,你就可以真正克服。 | |||
你说师父,我修到这边,人家会不会觉得说,我的生活太枯燥?我跟你说,那是不懂的人,才会觉得你生活枯燥。我问你,每个人对快乐可能认知不一样,有些人是在吃喝嫖赌里面他觉得快乐,那你不吃喝嫖赌,他觉得你不快乐;但是有另外一些人,他说我享受大自然,我到处去看到山河大地这些,我觉得很漂亮,很舒服很快乐,但是我觉得你那些吃喝嫖赌,觉得你在残害别人的身心,残害你自己的身心。那到底哪一个快乐?当然,你看山河大地,这些你对身心很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负作用,但是不要太过分就好。但是另外一些人是怎么样?你在正法当中得到快乐,那这才是真实的快乐。 | |||
所以不懂的人,他会以为你每天去寺院打坐,坐在那边有什么好快乐的,因为他不了解,他不懂。所以你的真实快乐,如果能达到这样你快不快乐?如果你能在知见上,达到缘起无我,你会不会快乐?你一定很快乐的。 | |||
第一个,你不会想去外面,外面太多世俗的这种干扰,世俗干扰很麻烦的,那种身心的扰动,烦恼的增胜,你不会有这样子。再来,你得到真正的快乐,怎么样真正的快乐?就是师父画的那三个圈,你现在无我了,哪怕不是真断,但是你已经达到知见上无我了,所以你对无常的变化,相对接受度很高,所以他的冲突就低,你的苦就不会真的那么苦。这个不会那么苦的相对性来讲,你就可以达到真实的快乐。而且师父 讲过,这种真实的快乐是立足在真理上的,因为是无我的,而不是在无常上去建立的。这就是说,为什么苦无常无我可得到解脱?你现在就算不是真解脱,你也是 知见上认知,认见养成了,而有相对的解脱。 | |||
我们再来看,这个是五蕴,苦、无常、无我、得解脱,是从苦入无常,从无常入无我得到的解脱,这个是我们苦法门的解说。我们再来看一个新的进度:41:00 | |||
第五节 蕴处界的观察 | |||
'''總說:''' | |||
* '''佛法以有情為本,那就應該認識有情是什麼。 佛常用「三處觀」去 觀察有情,分別有情的 真相。''' | |||
* '''論到三處觀,即 五 蘊觀,六處觀、六界觀。 蘊處界的分別觀察,是從不同的立埸去分別, 看到 有情的各個側面。''' | |||
* '''蘊觀,詳於心理的分析;處觀,詳於生理的分 析;(六)界觀,詳於 物理的分析。依不同的立 埸而觀有情自體,即成立此三種觀門,三者並 不是截然 不同的。''' | |||
我们修行有它的重点,还有我们修行时候,要观察的对象,《阿含经》讲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修行以我们的身心生命作为根本的观察,那我们的一切理论,缘起四圣谛,无常无我,一切理论,也应用在哪里?应用在 我 们的身心。当然,那你说师父,那别人的身心呢?别人的身心也是这个样子。不过是这样子的,观察别人的身心,好像跟你没有太多的关系,除非是你关心的人,但是你再怎么关心,有时候你体验不到。所以佛教说观察蕴处界,是观察谁 的 蕴处界? 观察 我们自己的蕴处界,你的无我在谁上面体现的?当然在自己的身心上体现的。你不要老是去观别人无我,观到自己的时候都含有我。所以人家说 观己则乱,别人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本来就是这样,无常、无我,讲得非常的轻松,自己发生的时候,就不是那一回事。 | |||
所以刚刚讲地狱使者,师父在读那个经时候,我会想到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因为老病死都是别人身上发生的,所以他体验不出来。 | |||
你看,那个阎罗王问这个罪人说,你有没有看到你周遭的人,有人变老了?他说有啊,那你为什么没感觉到?我想说他当然没感觉到,因为那是别人不是他自己。你有看到人生病吗?有啊,那你怎么没有感觉到这个时日无多了,当然没感觉到,因为是别人生病,不是他生病。那你有没有看到住你附近有人死了?有啊,那你怎么没感觉到无常的压迫?当然没有啊,为什么?别人死了又不是他死 了, 所以我们就常常会有这样问题。 | |||
因此,蕴处界是我们 修行 观察的入手处,其实《阿含经》讲的是这样,把它衍生下来,大乘讲的也是这个样子,只是说大乘从自我蕴处界的观察,然后推广。因为大乘要做什么?要度一切众生,你是这样子,别人也是这样子,所以你苦别人也苦,然后往外去推广,然而不能离开我们的蕴处界,你哪怕是推广去观察 一 切,你也不能离开我们自己的蕴处界。所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是导师《佛法概论》里面讲的,他说: | |||
【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该认识有情是什么。】 | |||
有情是什么?有情识的众生, 有情识众生本来是应该包括三界六道都是有情识,但是之前师父不是说过,《阿含经》里面,它是重在于观察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是谁?人道,所以这里的有情,偏重以人道为主。那问题是其他道众生?因为其他道众生,有时候没有五蕴,可能只有(四蕴),你说无色界众生,五蕴我们叫色受想行识,无色界众生他只有识,因为他没有色蕴,他没有色蕴之外,他不会认识到外面的,他只有享受到自己内心的禅乐,所以他只有识而已。那当然了,( 定 心)越往细的,他连识都非常的细,非常的细,所以这个叫做无色界。因此这个还是以欲界的人为主的。 | |||
'''【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该认识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分别有情的真相,論到三處觀,即五蘊觀,六處觀、六界觀。】''' | |||
这个叫做蕴处界 | |||
那么【'''蕴处界的分别观察,是從不同的立埸去分別, 看到 有情的各個側面。
】''' | |||
所以我们这个身心不外乎就是蕴处界,从蕴处界去观察我们的这个身心。你说那师父,观察蕴处界身心怎么样?观察它,蕴处界是苦的,它是无常的,它是无我的,所以你不要在这个蕴处界上面去执着我,这个是重点。刚刚那个也有讲,这里讲蕴处界,最后的观察重点也是这样,在我们这个身心上面,去观察苦无常无我。 | |||
再来,蕴观,我们现在要开始讲蕴观: | |||
'''【蘊觀,詳於心理的分析; 處觀,詳於生理的分 析; (六)界觀,詳於 物理的分析。】''' | |||
这里特别讲六界,但是也可以讲十八界,不过是这样子的,如果讲十八界的话,它是比较摄属在六处观,或叫做十二处观,因为我们讲蕴处界嘛。蕴就是五蕴,处是十二入处,但这十二入处是讲根跟境,但是如果你根境结合再加上识,那就叫做十八界,所以界观也可以讲十八界,也可以讲六界,《阿含经》里面都有。但是如果你讲十八界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偏重在十二处上面就去谈十八界,所以它界观后面很多是用六界来谈。 | |||
所以,一个是详于心理的分析,一个详于生理的分析,一个是详于物理的分析,依不同的立场而观察有情。 | |||
'''【成立此三门观门,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 | |||
它只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为什么说蕴观,蕴的观察比较详于心理的分析?因为色一个,后面就是,受、想、行、识(四个),全部都是心理的作用。那么师父在问你们,难道心理就只有这几种作用而已吗?大方向上都离不开这几个。我们在 比如说《俱舍论》里面学到有各种心所法,那这些心所法摄属在哪里?(讨论略) | |||
第一个,识是心王,所以不 是 心所,那排除掉识;受、想、行 都是心所,那么既然排除掉识, 这 个行可以推动造作,行既然是推动去造作,那造作是不是分为身口意?包括身口意,身跟口没问题,意是什么?内心的各种心理活动。所以答案是什么?其他的各种心心所,除了受想以外,其他摄在行蕴里面,因为行蕴的推动,他可以推动身口去造作,但是你要记得,他会推动意念上的,那意念上的话,他就有各种的作用。这个后面,我们在讲五蕴的时候会特别说明 | |||
所以,这个五蕴里面的,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的身体的,但是 受、想、行、识,识是心王,受想行是各种心所,而且各式各 样的 好坏心所,全部摄在行蕴里面。但是论上也说,那为什么受跟想,不是设在(行蕴)里面,因为受想它特别重,所以它是单一独立出来的,除了受想以外,其他心所都摄在行蕴里面。以前其实在《阿含经》讲过,行蕴的根本体是思心所。 | |||
'''蕴观,詳於心理的分析'''(讲完了);那么,为什么说这个'''处观,詳於生理的分析'''?当然你也可以说是认识论,根对境的认识,根是生理的,所以根对境,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意根是心理的、是精神的,但是前五根是生理的,所以侧重于生理的分析,或是认识论的分析。 | |||
接下来,'''(六)界觀,詳於 物理的分析。''' | |||
六界是哪六界?地水火风空跟识,六个的前面四个是什么?物质的,所以他才叫做重于物理的分析,这个就叫做蕴处界,那我们会一个一个来看,不过会比较集中在前面两个,因为后面这个比较简单 一 点,我们会着重在前面两 个 来分析。我们来看一下大地图,学佛一定要知道一个大地图,不然很多时候,我们学学学到最后,陷入里面会见树不见林,不知道你现在这个在学什么。我们现在讲课讲到这里在讲什么?蕴处界观,那蕴处界观,我们在整体的经教里面,或是在整体的四谛缘起里面,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我们说修行,就是观察我们的蕴处界,但是他在哪一个位置? | |||
你看,我们不是说讲缘起吗?缘起—— 此故彼 ,落到身心就会变成流转还有还灭。其实我们现在整体上在讲什么,现在的课程整体上在讲哪一个?增上慧学。增上慧学在里面是属于哪一个?(还灭里面的)道 次第 : 戒、定、慧,有没有看到? | |||
我们是要讲增上慧学,佛教的慧学是要让你根本上让你了解缘起四圣谛。 | |||
讲义P160图 | |||
所以你看,增上慧学画了一个图过来,慧学你要知道的内容,就是缘起四圣谛。那你了解缘起四圣谛,你就要了解缘起的流转跟还灭,流转就是我们现在,不断的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断的这样循环流转,这个就叫做流转,流转,它就是苦跟集。 | |||
那么苦集来讲,我们刚刚是不是讲苦法门?那我们之前也讲过集谛?就是烦恼,集是不是分为惑跟业?没错。那么苦集二谛的相生,还有苦集二谛的观察从哪里来观察?如果落入到我们的这个(身心)来讲的话,其实就是蕴处界的观察。有没有看到,从蕴处界里面去观察什么?无我,但能不能从蕴处界里面去观察无常?当然也是。但是它的分析,很多时候是偏重在无我,但是刚刚那一个经,前面这个经,记得吗,前面苦谛的经,不是(五、)苦、无常、无我、解脱吗?所以蕴处界的观察,实际上你可以观察无常,观察无我,其实蕴处界就是在观察无常无我,但是相对来讲偏重无我法门的观察。 | |||
因为蕴处界是重在空间当下的复合,所以是「此有故彼有」,复合,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的我,这个叫做无我的观察。那么进一步,如果这个惑业苦三个加起来,然后,从时间的延续变化上来讲,它的惑业苦三个加起来,你也可以说蕴处界整个加起来,就是什么的观察?当然它是观察无常,但是就是什么的观察?惑业苦。 | |||
师父讲过,惑业苦简单的讲叫做惑业苦,惑业苦如果详细的讲,就叫什么?就是十二缘起支,终于想到了。惑业苦是最简短的,扩张来就是十二缘起支,那惑业苦三支,也可以扩张叫五支,这不是前几个月这样分析的吗?然后再扩大叫十支,然后最完整的就是十二支。那这十二支是动态的,从过去的行业到现在,不管是不是叫投胎也好,或是识身也好,然后中间产生认识,认识之后会产生爱取有,那你这辈子造了爱取有,就会有——未来的业力规范,然后烦恼再去润,你这辈子死掉就会怎么样?就会有下辈子又有生跟老死出现。这个整个这样一个,时间的变化流程,它的重点其实就是时间变化上的无常,那当然了,这无常里面你也可以观察无我。所以师父才会用两个红色线,你能够真正悟到无常,一定是悟到无我的,你能真正悟到无我,你也不会执常,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观察。 | |||
所以这一些种种的修行,戒定慧 慧学,就是从缘起法门,四圣谛上理解,但是你这些法门的认识,一定是从蕴处界开始观察。然后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无我,这是修行的根本开始,闻思修,都是在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无我,但是你在观察蕴处界无常无我,之前你对这一套,都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跟认识。然后你闻慧,在蕴处界观察无常无我;你的思慧也是在蕴处界上面去实践无常无我;你的修慧就是在定中去观照五蕴的无我无常。 | |||
所以《心经》里面,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阿含经》就叫做照见五蕴无常,或是叫做照见五蕴无我,那到了大乘佛教就照见五蕴皆空,空跟无常无我,落到深处是同一个意思。不同在哪里?这样讲吧,如果讲五蕴无常无我,重在于五蕴的身心无常无我的观照,如果讲空的话,那就遍一切法,遍一切法空。所以当我们观察五蕴无我的话,他不去观其他法到底有我 无我,因为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到了般若经讲空的话,那就是一切法毕竟空,这样它们的不同点了解了? 当然还有更深的,以后我们有机会慢慢再来谈,谈阿毗达磨的时候我们再来谈。 | |||
我们讲增上慧学的内容,缘起四圣谛,现在在谈苦法门,我们在蕴处界上观察苦无常无我。我们继续来看 : | |||
'''第一个 五蕴法门''' | |||
'''一、蘊(陰/skandha) 的定義''' | |||
'''skandha :a troop, multitude, quantity, aggregate。(with Buddhists) the fiv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being。''' | |||
'''《大毘婆沙論》卷74:「問何故名蘊,蘊是何義。答:『聚』義是蘊義, 『合』義是蘊義,『積』義是蘊義,...聚義是 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聚立為色 蘊。乃至識蘊聚義亦爾。」''' | |||
什么叫做蕴,这个蕴,在《杂阿含经》里面常常翻成阴,阴天这个阴,但是我们比较常翻的是蕴,它的梵文字是skandha,巴利是叫Kanda,但是那个梵文就叫skandha 。那么skandha ,蕴是怎么定义的,如果你去找梵文大词典梵文的意思,它的skandha 是有,a troop, multitude, quantity, aggregate,有这些意思。那么它说,(with Buddhists),意思就是说,我们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它叫做the fiv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being。 | |||
但是你看下面这个是非常佛教式的解说,上面这个是蕴,这个skandha是它本来的意思,所以从这些本来的意思里面,你会发现它有什么意思,有很多东西聚在一起的意思。那个troop是什么,军队,那军队是一个还两个聚在一起?那你看,这些也是多重的,量的,尤其是这个是什么?集合,集在一起的,所以这个skandha 的意思,就是有集合在一起的意思,有积聚,所以蕴就叫做积聚的意思,所以这个是skandha 本来就有的意思。 | |||
你看大毘婆沙論它怎么解说?大毘婆沙論,他就是照着这个梵文字下去解说,他说:'''【「問:何故名蘊,蘊是何義。答:『聚』義是蘊義,『合』義是蘊義,『積』義是蘊義】''' | |||
所以这几个字,聚、合、集,都是有多种东西聚在一起的意思,它就是从skandha 这个字,蕴这个字,直接就它的内容去解释,你看,这些东西,聚、合、集 是蕴意。 | |||
'''【……聚義是 蘊義者, 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聚立為色 蘊。乃至識蘊聚義亦爾。」 】''' | |||
如果就《大毗婆沙论》 ,它的意思是什么,它说,为什么叫做色蕴?因为只要凡是物质的,不管粗不管细,不管远不管近,不管是过去的物质,现在物质 未来物质,反正只要叫物质的,它就叫做色蕴。所以它意思说,它不是一个物质东西,它是指说所有的物质的东西,它都全部叫色蕴。 | |||
受蕴它会讲什么?它会讲,若苦受、若乐受,若不苦不乐受,若过去受,若现在受,若未来受,一切受皆为受,所以叫做受蕴,它会大概是这样子解说。所以你就知道说,它有什么意义,所以这个叫做蕴,蕴的根本定义。 | |||
'''二、五蘊名相分析''' | |||
'''1、法相'''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云何為 五?色、受、想、行、識受陰。 若沙門、婆羅門 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 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 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 | |||
'''若可礙、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礙,若手、 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礙,是故,礙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 | |||
'''• 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 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 陰是無常、苦、變易。''' | |||
五蕴就是我们身心生命的一个聚合物,名相分析,那为什么它叫五蕴,这个是《阿含经》的经文: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云何為 五?色、受、想、行、識受陰。】''' | |||
所以五蕴又叫做五受蕴,它的五蕴跟五受蕴它是有解释的,但是一般都会叫五受蕴,到了其他经典,就直接叫五蕴或五蕴,就把这个受取掉。但是师父先讲一下,在《阿含经》里面,它讲五蕴跟五受蕴,它是有不一样的,如果没有执著的,纯粹分析五蕴就叫做五蕴;如果谈对五蕴的执著,就叫做五受蕴,那个受是执受执著的意思。但是它《阿含经》里面虽然有这样子说,不过很多时候就讲五蕴或五受蕴,如果不特别讲的时候,它的五蕴或是五蕴等于五受蕴。为什么?因为<u>《阿含经》不会去分析阿罗汉跟佛陀的五蕴,</u>《阿含经》在分析谁的五蕴?凡夫的五蕴,那凡夫的五蕴就叫做五受蕴,因为凡夫都是有执著的,那怎么执著,我们后面会再看。 | |||
【'''「有五受陰,云何為 五?色、受、想、行、識受陰。''' '''若沙門、婆羅門 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 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 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 | |||
他讲什么?他说'''【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云何為 五?色、受、想、行、識受陰。】'''就是我们的身心,他说,如果沙門、婆羅門 以宿命智 ,有宿命智,宿命智知过去。我们不是说有五通吗,其中有一个宿命通,宿命通知过去,他说,那如果有自識种种宿命,就是知道过去种种生,好几生,那好几生是怎么样,他说具体上知道什么。 | |||
他说,'''【已識、當識、今識,皆 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 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 | |||
意思就是说,你有宿命通知道你的过去,但你所知道所谓的过去是知道你过去的五蕴,你过去的身份是谁,还是依这个五蕴,而有这样的身份,而有这样的存在。所以你的存在其实就是你的五蕴的存在,过去以五蕴存在,然后过渡到现在,现在还是以什么存在?五蕴而存在。所以这告诉我们什么?我们所谓的我,没有一个不变真实的我,只有五蕴和合的缘起存在的假我,而这个假我,如果你没有解脱,你就是现前的五蕴和合身心,不断的变化还是五蕴。如果依人来讲这辈子死了去投胎,然后成为另一个相续而不断,不断而不常的一个延续的五蕴的一个假我,然后我们生生世世,就以五蕴的这样的一个假我不断的轮回。所以就算你有宿命通,就算你有天眼通,可以看过去,可以看未来,其实还是这个和合五蕴的身心,没有一个什么不变的我的东西,这个还是一个五蕴。 | |||
'''【若可礙、可分,是名色受陰:】''' | |||
什么叫可礙、可分,物质的可礙 ,就是会滞碍,会占有空间。比如说这个麦克风现在占有空间,师父手一碰,它弄不过去的,这个叫滞碍。什么叫可分?可分,可以是变坏的,它会分散会分解的,变坏,或是说它有形体,可以再去区分的,叫做可分,那既然是可分,那一定是可坏的,散开了就坏掉了。所以它叫可礙,就是滞碍或变坏,或是可礙可分,这个就叫做色受蕴。 | |||
'''【指所礙,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 | |||
手、石、杖、刀、,意思就是可以碰触到。这个【冷、暖、渴、飢】,是指我们的这个身体,若冷、若暖、若渴、若飢,因为你的色,你可以是一切的物质,但是一般来讲,如果我们就五蕴身心的话,你这个色是指我们这个身体。 | |||
'''【 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礙,是故,礙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 | |||
所以佛陀讲到最后都会讲这个五蕴,是无我无常苦变异的。 | |||
问:凡夫众生对五蕴的这个认识,阿罗汉和佛陀对五蕴,这有啥区别? | |||
师父:你刚才没有听,五蕴跟五受蕴,在《阿含经》的某些经典里面有分,有执著、执受的就叫做五受蕴,不执著的就直接叫五蕴,所以佛跟阿罗汉,还没入灭之前也有五蕴身心,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不能叫五受蕴,他只能叫五蕴,这样清楚吗?但是众生的五蕴一定是五受蕴。所以前面师父说,不管他讲五蕴还是五受蕴,其实都是就凡夫来讲,就算没有特别细分,没有特别去说明,讲五蕴指的都是五受蕴。如果叫五取蕴,五取蕴这里就叫做五受蕴,受跟取意思是一样的,叫五取蕴或是五受蕴,作为阿罗汉和佛陀,他就不能叫五受蕴五取蕴,他只能叫五蕴,他不受不执取。 | |||
再来,受受蕴: | |||
'''【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 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 陰是無常、苦、變易。】''' | |||
这个跟上面一样,都是讲无常变异,他说 '''诸觉相是受受蕴''',他为什么说诸觉相是受受蕴?那你能觉察到什么?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意思就是说 苦受、 乐受 、不苦不乐受,那么我们来看,受,这个是《俱舍论》上面的。 | |||
'''【析辨】''' | |||
* '''「受」:領納—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 苦、不苦不樂。」''' | |||
* '''Vedanā:feeling、sensation。''' | |||
* '''「諸覺相」:vediyanti''' '''複數被動—種種被覺知到的。''' | |||
* '''何所覺:kiñcavediyati什麼被覺知到''' | |||
'''【「受」:領納——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 苦、不苦不樂。」
】''' | |||
他就是说領納,接受到情境,然后随触「即樂及 苦、不苦不樂。」,就是说你领纳了这种心情之后,他会有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产生,这个就是所谓的受,这个地方是《俱舍论》的定义。那么他的梵文或是巴利文是Vedanā,巴利也是这样的,它叫Vedanā,它的英文是Feeling或Sensation ,感受。导师常常会说,受是领纳后产生的情绪作用,就是所谓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 |||
诸觉相,vediyanti 这个叫做诸觉相。上面是不是说诸觉相是受受阴?那他的诸觉相,他的巴利文叫做Vedanā,你看,他还是Veda,他这个是Vedanā,所以这个受跟觉,是同一个字根,其实都是讲Vedanā。那他的诸觉相,诸觉相在巴利文里面是说,'''vediyanti 複數被動——種種被覺知到的。''' | |||
所以诸觉相就是说,种种被觉知道的就是受受阴,种种被觉知道的,就是受阴。那么什么东西被觉知道?苦乐 不苦不乐,这一些就是被觉知道的,所以这个诸觉相的觉跟这个受,其实严格来讲是同一个字,都是叫Veda,动词,都是有觉知,或是我们翻成受,只是这个句子里面,他说Vedanā,它是被动的复数。 | |||
被动复数,它为什么是复数的?就表现出说被觉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单一的,是多的 很多的,这个字一出来就是表示说,主词一定是复数的,被动的, 就是被觉知道的,这一些东西,就是叫做Vedanā,被觉知道的就叫做受阴。那什么东西被觉知道?苦 乐 不苦不乐,是可以被觉知到的,这样子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被觉知到的就叫做Vedanā 就叫做受阴,这个就是觉知相,那后面有讲说何所觉,那什么东西是被觉知到的? | |||
'''【何所覺:kiñcavediyati什麼被覺知到
】''' | |||
什么被觉知到?有没有看到,这个是疑问词,这个 kiñcavediyati ,看它的变化,可以是what,可以是which,如果是为何,那它这个是what,vediyati ,就是什么被觉知到。就是这里的何所觉,什么被觉知到,它说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被觉知到。所以这种种讲起来的话,它的受是什么?就是诸觉相。什么是诸觉相?可以被觉知到的这些就是受,什么东西被觉知到?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被觉知到,就是它的定义。所以受,一般都会讲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一些是可以被觉知到的,你觉知到苦、觉知到乐,觉知到不苦不乐,这样的一个情绪作用,就叫做受蕴。 | |||
问:那个受蕴和受受蕴,有什么不一样?受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再加一个受? | |||
师父:刚刚不是讲,五受蕴跟五蕴,五受蕴是以有执著来讲,五蕴是以没有执著来讲。所以要区分开来的话,五蕴是纯粹的分析而已,但是五受蕴一定是从凡夫有执著的来讲,所以叫做五受蕴的话,一定会色受蕴,受受蕴,想受蕴,还有行受蕴,还有识受蕴,这样清楚了吗?这个受就是取的意思,后面那个受就是取,五受蕴就等于五取蕴,其他的翻译就叫做五取蕴,那个受就是有执取的意思。 | |||
问:是前面一个受是执取,还是指后面那个受? | |||
师父:你觉得是前面那个字还是后面那个字是执取?我们不是说五受蕴吗,五受蕴 有 色受蕴,有受受蕴,有想受蕴 ,有行受蕴,然后有识受蕴,(问:那就后面一个受是执取的意思?),这样可以啦,师父一直觉得你是高材生,我说高材生 也有中剑落马的时候,但是话说回来,师父现在讲的要听清楚,虽然有些经典有去区分,但是很多时候他只讲五蕴,他不会特别就讲五受蕴,但是就算是他讲五蕴,还是五受蕴,还是指凡夫的,这样清楚? | |||
所以一般经典在讲五蕴跟五取蕴,如果没有特别去分的话,讲的是一样东西 ,都是讲执取的意思。为什么? 因为一般都是以凡夫来讲,不会以圣人的角度来讲五蕴的。 | |||
问:回到刚才那一页,受里面说,「受」:領納——受蘊謂三,領納隨觸,这个触是不是就是之前师父讲的那个三和合生触的触?,这时候已经有这个识的生起的这个作用? | |||
师父:对, 触受,如果从那个十二缘起支来讲,他生了触之后就会有生受。 | |||
'''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 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 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 |||
'''【析辨】(《俱舍论》)''' | |||
'''• 想:取像—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 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 | |||
'''• Saññā:sense,perception,discernment,awareness.''' | |||
'''• 諸想:Sañjānāti—toperceive,torecognize,tobe aware of .... 。''' | |||
这个想是Saññā,它有sense,perception,discernment,awareness. 的意思,尤其是这个perception是什么意思?就是把看到的东西吸收进来,在内心形成一个认识的东西,所以他跟情绪没有关系。那刚刚讲的受是什么?有苦 、有乐 、有不苦不乐,所以它是跟情绪有关系的。这个想它只是把东西吸收进来,然后在我们内心里面产生影像,然后这个discriminate也是有认识的观念,认识的这样的一个作用存在。尤其是这个perception,你看 ,尤其在哲学里面,认识到东西吸收进来,就是认识上的,吸收进来的东西,这个就是我们的想的意思。还有 他有awareness,awareness,警觉到认识到东西。那个巴利或梵文字,翻成英文意思都不大一样,所以刚刚那个受是苦乐的情绪作用,现在想是吸收认识的作用,吸收到外界认识的作用。 | |||
然后他说'''【 諸想是想受陰】''', | |||
他这里的诸想,你看,这个想是Saññā,他说 諸想是想受陰,这个诸想是什么? Sañjānāti,是动词 , to perceive,to recognize,to be aware of .... 。 | |||
问题是上面这个是名词,下面这个是动词,所以是同一个字,他的诸想是做动词用。那你说那这两个字一样,那意思是什么?动词的意思是说,你去认识吸收进来,这个,就叫做perception,他是用动作来告诉你这个字怎么定义,你去吸收认识对象,吸收进来在内心产生影像,这样的一个动作就叫做想。所以你感觉上他两个字,一个用动词,一个用名词,这什么意思?用他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来告诉你这个字的定义是什么,所以这样有没有比较清楚想是什么?想就是吸收影像进来,所以在那个《俱舍论》里面,想——取像。想,因为能取像为体,这里的能取像,其实就是这里的诸想,如果你讲说一个诸想一个能取像,好像不太一样,你从它这一个字,有没有看到,这个动词to perceive其实就是这个能取像。所以玄奘大师在翻译《俱舍论》的时候,他是有把他的名词动词用中文表达,只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他的梵文没有去分析的话,那以为看起来都差不多。 | |||
他的能取像其实在表达英文的动词perceive,就是在表达这个意思,所以他的意思叫做perception,perception is,to perceive,这样清楚吗,经过这样你可能以后讲到这个 你就会比较清楚他到底是指什么。 | |||
问:从这个想的话,对想的定义就是,比如说 ,一个色进来,我对他进行识别,这就是识别成相,这就是想的一个意思,是吧? | |||
师父:基本上,色进来之后,有一个大概的影像跟识别,这个是想,但是做细的总体的认识跟分析,那这个就是识的作用。 | |||
问:比如说受和想,受在前,想在后? | |||
师父:其实他的前后不一定,因为老实说,如果就《阿含经》来讲,他没有一定的前后顺序,因为你要是去弄他的前后顺序你会很奇怪,你应该会先想再来受,但是他想的范围可以是很大的,你只要是人家讲什么弄什么,认识到吸收进来的这个都是想。那如果做推论的细微分析,那就是 意识上的问题,所以记得吗,识有几种分别?有自性分别,计度分別,有随念分别。那计度分別就是去推论的,随念分别就是去记忆。 | |||
问: 刚刚前面那个【'''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就是说你不管你想多想少,这个无所有就是说是没有一个常我在? | |||
师父:这个牵涉到有个问题,想取像,那他说,'''多想、少想、无量想,无所有想''',这个就是在讲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取无所有相,哪怕你在无所有处取无所有相,都还是属于想的范围。那少想多想,这个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那你到了无量想,哪怕你修四无量心,修到的相是无量的,他还是想,还是取相,不过你要是不明白这个 后面不要管,他是在讲你可以从一般的认识到修定的境界,都是你取相。 | |||
问:那个都无所有和作无所有想,作无所有想就像师父刚刚说的是作无所有想,前面这个都无所有,也是这个意思吗? | |||
师父:对, 他就是在讲无所有定。 | |||
问:还有一个就是他说,【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因为刚刚说想受蕴就是已经有执取了,那你做无所有想的时候,应该是无执取才对。 | |||
师父:你要知道,五蕴在凡夫里面都是执取的,哪怕你修定修到非想非想定,你还是未断烦恼,都是还有执取的。因为我们这边基本上都是就凡夫的状况来了解,绝对不是依那个非凡夫的状况。 | |||
行:刚刚讲其他各种心所都放在行里面,这个地方讲你就知道。 | |||
'''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 |||
'''【析辨】''' | |||
* '''行: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 |||
* '''Saṅkhāra: =梵 samskāra = sam(s)kṛ = putting together, forming well, making perfect, accomplishment .''' '''• 「為作」:Saṅkhatamabhisaṅkharonti造作有為。''' '''• Saṅkhata–conditioned有為;abhisaṅkharonti–to prepare, do, to perform 造作、作、為作.''' | |||
为作相,重点在为作。 | |||
'''【为作相是行受蕴,何所为作?】''' | |||
我告诉你,为什么说有时候要去看巴利文或梵文,你如果光看中文,你这个「为作相」你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你猜死了你都猜不到,你去翻遍古代的所有字典,你都翻不到他讲的是什么。'''【为作相是行受蕴,何所为作?】'''你可以说为作也可以说为(未、音)作,但是如果你去猜,为了做什么或是目的是做什么,那就是依文解义。 | |||
'''【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蕴,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 |||
他说什么?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蕴。如果你这样读,你一定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所以我们先看: | |||
【析辨】 《俱舍论》说 | |||
'''【行: 行名造作,】''' | |||
这是《俱舍论》的,你知道他的 为作相,看到这里知道什么了,他就是造作的意思。 | |||
'''【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 | |||
这个行蕴,行取蕴就是行受蕴,所以他是造作的意思,所以行蕴的根本就是思,然后造作业为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有漏,记得吗,我们是以凡夫来讲的,所以这里讲有漏有为。你看这个有为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等一下你就会知道,我们不能造作无为,无为不是你能造作的,既然都无为了你造作什么?但是这里有为,《俱舍论》里面你去看,这个有为是一个学问,一个破点处,一个可以理解的,你去看。 | |||
行:叫做Saṅkhāra,师父也讲过,Saṅkhāra是巴利文,他的梵文叫做什么,samskāra ,他是,Thumb,加S,因为两个子音,中间要加一个S,中间加一个S,你才可以发音,他是梵文字的音变跟连音,叫做Samskri,Samskri造作,他跟那个Karma是同一个字根。所以这个行,就是我们迁流变化,而且这个行是是进行式,分词,所以在英文里面,他说,Putting together,Forming well,Making perfect,Accomplishment,什么意思?尤其是第一个,Putting together,Thumb是什么意思?结合,Kri是造作,意思就是说,把什么东西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什么,就是Putting together,所以这个就是行的意思。 | |||
所以要记得这个行本来就是说,从Kri造作而来的,这个就是行,是造作 Samskara的进行式,他是进行式,所以叫做行。那你说他为什么不直接叫造作?但是他跟造作有一点不太一样,他是指一切都是在造作形成当中,是一种进行。 | |||
再来,为作,这为作是什么,他说,Saṅkhāratam,有没有看到,Saṅkhāratam,Saṅkhāratam,Abhisankaronti,这个Abhisankaronti,就是造作的意思,Saṅkhāratam,这个字,我们一般就翻译成有为,有为,所以这个Saṅkhāratam,他是过去分词。记得有为法,有为法,或是完成的,是以过去分词,有为法,是以过去分词,Samskara,Samskara,Samskara。他是分词如果是梵文的话,Dharma,就叫做有为法。为什么用过去分词?是以造作而完成的东西,就叫做有为法,那么在巴利里面就叫做这个字,Saṅkhāratam,过去被动分词,是已经完成了,成为名词化,就是已经完成的东西。然后,后面这个字还是从Sankaronti,是动词,Abhisankaronti就是造作,就是造作前面 的 有为,所以叫做造作有为,叫做为作,造作。那你说为什么叫做作在后面?因为梵文巴利的动词在后面,所以这个是造作,这个是有为法,所以叫做造作有为,直接翻成为作,就叫做造作有为,这样明白了吗? | |||
然后,Saṅkhārata,是conditioned,为什么?因为它是putting together,所以叫做conditioned,叫做有为,它的Abhisankaronti,是to prepare,to perform,就是造作,所以说为作叫做造作有为法,为作就是造作有为法。 | |||
所以 色 、受、想、行、识的行,它就是造作,造作什么?造作有为法,有为有漏法,但是它这里比较重在造作,因为它没有讲有漏,但是它一定是有漏,所以它叫造作有为法。 | |||
问:您说的这个,Saṅkhārata,然后是conditioned,那这个是不是可以引申为因缘所成的有为? | |||
师父:因为有为一定是因缘所成的,为什么,它跟那个缘起法意思差不多,但是缘起法意思是说,东西组合它生起,是用东西组合生起,这里是去造作,两个意思不太一样,一个是东西聚合它就生起,那个是缘起法,另外这个东西比较重在于去造作,所以叫making或doing。那那个缘起法那个动词,是用arising,这样了解它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你们如果把这样的一个东西,回到上面析辨去: | |||
【行: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 | |||
有没有看到,所以造作有漏有为,就是这里讲的,於色为作,这样清楚了吗? | |||
问:(这个造作有为法,那说明这是一个身口意造作以后形成的一个结果,是不是这个意思? | |||
师父:你看他说,'''於色为作''',那色是不是有为法?於色想行识为作,那色是有为法,都是有为法,所以推动造作。那谁在做?我们去推动造作,这些就叫做行,所以行蕴在于内心的推动造作,这个行蕴,有没有大概了解?那当然阿毗达磨更进一步去分析,一切内心的推动造作都是行蕴所摄,行蕴里面包括有各种的心心所,然后你产生计度而推动内心去造作,或去思考,推动的这种去思考。问你,推动思考,谁去思考、去分辨?当然是识蕴,但是你这种内心的推动力量,造作力量是行蕴,这样清楚了吗? | |||
问:我能理解这个里头有一种,因为你内心的烦恼而执著在某一个观点,或者某几个观点上面,有意识的去作为一些行为,就产生这种所谓的为作? | |||
师父:不是产生,是他使你去产生,他去推动你去做这些事情,内心由于各种之前的原因,然后造成去推动你去做这些事情,这种推动,就叫做行蕴。那你<u>被做的这些,就叫做为作,作就是内心去推动,为就是有为法</u>,就是你刚才讲的,我去思考什么去弄什么,但是我推动去思考,或推动去做这件事情,会推动去想这些事情的,推动力就叫做行蕴。没关系 ,反正这是第一次接触,慢慢再思考,这就是佛陀分析五蕴,后面还有一个叫做,別知相是識受陰,这个是我们下礼拜再来讲 。 | |||
回向! | |||
《阿含经》讲要,第104讲, | 《阿含经》讲要,第104讲, | ||
第211行: | 第499行: | ||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阿含经》,上个礼拜谈到五蕴,谈到了所谓的五蕴就是我们一般我执的地方,我执是我们内心的最根本烦恼,有时候又叫做身见,当然我执有深有浅,我执可以分为见思二惑,见惑是知见观念上错误的认为有一个我,这个是我执的根本,当然还有一个叫做思惑,思惑就是更微细的在修所断上面的烦恼,那基本上我们要先断见惑,见惑严格来讲是比较根本,而且是生死的最根源,那见惑断了之后呢,修惑也就是所谓的思惑,他还是有微细的我执,但这一种微细的我执的基本上,他已经不造有漏业了,再来因为他的力量,他虽然微细但是力量不大,所以他不会一直再来润生,七来生死他自然会断尽,所以我们修行解脱的根本目标,就是先断我执 见惑,见惑最根本就是执着有一个我,也是一个自我的中心,那自我的中心呢,他当然会有一个执着的东西,他不会凭空的,他会执着一个自我的东西,那什么是我们我执最容易执着的呢,就是我们这个身心,那这个身心呢,依佛教来讲就是分析为五蕴,色是心理的,受、想、行、识是心理的,那这样的一个统合起来,就是我们这个身心,这个身心也就是我执最根本的地方,那么你会说,那是不是不要有这个身心的就不会有我执了呢,因为烦恼才是根本,身心只是我执所执的地方,而且就现实来讲,你不可能没有这个五蕴身心,为什么你不可能没有这个五蕴身心,因为你有烦恼,然后依烦恼造业,就会有业力的存在,那么烦恼再去润生,就会有生命潜能的存在,那你这辈子死掉了,死掉之后怎么样,就会依烦恼再去润你过去的三有,三有就是什么,欲有、色有、无色有,这规范三界的生命力量,那么你烦恼再去润它的话,你这一辈子的烦恼跟业力,就会引导你再去下一辈子投胎,投胎之后就又有五蕴身心,所以你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没有这个五蕴身心,除非你断了烦恼,断了烦恼,就像师父说的,断了根本身见,那么断了烦恼之后,你的烦恼根本身见没有了,他就不会再去润,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不会再造作有漏业,然后不会再去润,那不会再去润,剩下的能润的就是思惑,那思惑的力量有限,它哪怕润下一辈子,再润下一辈子,最多七辈子,它力量就没了,然后它的力量没了,它的力量是从欲界开始,因为欲界(的思惑)比较粗重,色无色界的思惑比较微细,所以欲界的烦恼先没了之后,它下次再润再引导,你就不会再来投胎欲界,那不会再来投胎欲界,就表示你至少是三果了,那就是色 无色界,那等到色无色界的烦恼再润完了,那你就不会再来投胎了,这样子就叫做没有五蕴身心,所以我执是执着,那执着的对象就是五蕴身心,而且你的我执烦恼没断,五蕴身心一直存在,都一直存在,再来,众生有情,它不一定有五蕴,它有可能四蕴,有可能三蕴,有可能二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一般来讲,欲界跟色界一定有色蕴,不然为什么它叫色界,就表示有色蕴,欲界一定有五蕴,但是粗跟细就比较不一样,一般来讲,如果是我们所谓的人道,人道 畜生道,它的色蕴是最粗的,所以我们眼睛都可以看得到,然后都可以触碰得到,但是鬼道众生,还有地狱众生,乃至欲界天众生,还有色界众生,它的色蕴比较细,所以我们一般的眼睛,还有一般的身,不一定能触碰得到,一般是触碰不到,看不到也触不到,但是它并不等于没有色蕴,所以一般来讲,欲界还有色界众生都有色蕴,无色界众生,既然叫无色界,它就是没有色蕴,它唯有四蕴,那就是只有受想行识,因为越往上,到了非想非非想,它已经很细了,所以基本上有时候,受跟想还有行都已经非常细了,有等于几乎没有,那有可能就是剩下四蕴的精神体存在而已,那这些众生,尤其到了无色界以上的众生,基本上它不造业,也就是说,基本上到了其他道众生,除了畜生道跟人道会多少造业以外,当然人道是最根本的,能造重业引业的都是人道众生,畜生道众生就算是造业,也不会造引业,造的都是满业,那不然的话问题就很大了,因为畜生道众生如果能造引业的话,那问题很大,什么问题很大,那狮子老虎吃人,不是吃人,吃其他动物,那就是杀业了,那它下辈子还是得当狮子老虎,那它下辈子当狮子老虎,难道它会想说,我下辈子不要再当狮子老虎,所以我从今天开始吃素,不可能的事情嘛,那它就不断的轮回,永远轮回不完,所以基本上会造引业的只有人道众生,因为人道众生能分辨能思考,而且才有这种强烈的引导,那么狮子老虎或是其他众生,因为他的第六意识不清楚不明了,所以他们的思考跟思维都是直觉的反应,就像是五岁的小孩,我问你们一件事情,很简单,五岁的小孩偷拿人家东西,他有偷拿的概念吗,没有啊,你不能五岁小孩偷拿人家东西,然后你要抓他去判行,这说都说不过去,那为什么五岁小孩拿人家东西你觉得,当然你要教他这个是不可以拿的,但是你再怎么教,也要慢慢慢慢慢慢长大,让他慢慢越来越清楚,五岁小孩你叫他不能偷东西,他也没有太多概念,这个叫偷,因为他的生命直觉反应,就是什么反应,就是一种生理的需求反应,肚子饿它就叫,叫了之后有东西看到可以吃他就拿来吃,他不会去分辨这是你的还是我的,那么很多畜生道的众生,其实我们现在都知道,它的思维就像是四五岁 三四岁,了不起五六岁的小孩,所以它在这种状况下没有很强烈的意识分别的话,它所能造作的就是什么,满业而已,他不会造作引业,那唯有我们比较清楚明了的,这种众生慢慢长大,你是可以很清楚明白对错是非的,而且你也知道,人家的痛苦不痛苦的,这些你的造作业力就很强,所以我们一般来讲,佛陀讲经说法修行,对象是以谁,人道众生,师父已经讲过好几次了,以人道众生,那么师父有说过,如果很多经典上会讲到其他道众生,包括天道包括鬼道也能修行,那一种是世间悉檀,是摄化某一类众生的少之又少的,或是引导我们的,但是真正的第一义悉檀,也就是说佛法的对象跟根本目标是人道众生,那既然是人道众生,那就是五蕴俱足,那么佛法跟谁讲,人道众生里面跟谁讲,第六意识明白清楚的,能够分辨,能够听得懂的,他不会跟五岁六岁小孩去讲,那五岁六岁小孩,那就父母亲大概怎么去引导他们道德观念,在成长过程中,但是讲四谛缘起,讲十善,讲五戒,这些东西都是针对,能够分别有意识清楚明了的,这些人道众生在讲,那既然这样的话,那就五蕴俱足的众生,那五蕴俱足的众生,我们都知道说,如果佛教谈我执的话,他是一个执着为我,那他一般来讲,一定是把五蕴执为我,这是天生与生俱来的,是执五蕴为我,了,所以你不要去谈说,那师父 ,天道众生执四蕴那些,那天道众生只有四蕴,或只有四蕴,那是那些众生的状况,所以佛教佛法,不是对那些众生所讲的,是对人道众生所讲的,所以人道众生就是五蕴俱备,那五蕴俱备的话,我们就是在五蕴上面执我,吗,进一步我们来讲,如果你在五蕴上执我的话,因为你是我执,我执就不单只是常见而已,我执还会产生断见,反正这个我执,就是 对缘起十二因缘,对缘起四圣谛,对缘起因果业报的,相续而不常不断这样的因果轮回,这样的业力轮回,不了解缘起正见的,这一些都叫做我执见,都叫做错见,那有我见就会落入,要么常见 要么断见,吗,我见除了执我为一个不变的常我以外,其实断见也是属于我见的一种,因为断见也是错误的,没有因果,没有缘起的错误观念,因此佛陀说一切的执着,一切的我见 一切的错见都是从执我开始,那个执我会是在五蕴上面执我,因为对五蕴的执我,所以会落入各种错误的见解里面去,这样清楚明白了吗,所以常见是我执,断见也是我执,了解了这样的一个整个状况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个经典,你就很明白他在讲什么,我们来看一下,五蕴为众生的执着处,这上个礼拜讲到这里,执五蕴的各种错见,五蕴为众生的执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 】,有了什么呢,什么生起呢,何所繫,何所住?,系着什么呢,早上是不是有居士问我说,系怎么写是不是,这个系 有看到吗,一个车下面有一个山这样包起来,这个系,何所系 ,系就是绑在一起,你绑住了什么,你执着了什么,【何所住?何所見我,】,什么地方呢,执着为我呢,然后你到底是有了什么生起,你执着什么,什么是你系着的地方,然后你在哪里见我,如果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你就会,【若未起憂、悲、惱、 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执着了什么,你系着了什么,什么东西生起,什么东西存在,然后 ,你就会起贪瞋痴烦恼 忧悲苦,那么已起的贪瞋痴烦恼,就会更加增加它,增重,就是变得会更重,然后他说什么呢,【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諸比丘:「色有故,】,有没有看到,就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以五蕴身心,那你说师父,那你这个色,可不可以包括外面的,基本上以五蕴身心为主,这个五蕴身心就是执为我,那么外面的其他的色,就是你所执的我所,你这个执为我,就是【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你有这个色,有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然后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生起,然后你会执着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然后【著故, 於色見我】,就是在色上面执着为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 悲、惱、苦重令增廣,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就是在这个五蕴身心,要么在色上,这个physical的这个上面,要么在这个内心里面的,受、想、行、识 执为我,那一般如果你不是在这个物质的身体上,你有可能在色上面认为我就是这个思考,所以叫做我思故我在,就会在我这个上面执着思考,认为我的知见我的观念,我一定有这个一个思想的精神体,然后你就在这边执为我,那你这样执着之后呢,你就会有种种的断见常见种种的错误的知见,都是由于我执,然后执为这个五蕴为我所产生的,这样子到这里,那现在师父要讲一件事情,其实《阿含经》里面,这种执五蕴为我的这种教说,还有告诉你五蕴无我的这种教说经典很多,那很多,为什么经典一再重复,师父一再讲呢,为什么呢,因为熏习嘛,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告诉你五蕴无我,一直不断的灌输熏习这个观念,我告诉你,这个还不算多,般若经里面同一个概念,讲一切法毕竟空,讲一切法毕竟离,毕竟涅槃,这样子的一个根本理论,他重复重复再重复,一直灌输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一直灌输你这些空的概念,所以从八千诵,可以增广到两万五千 四千诵,可以增广到十万诵,可以增广到最后,玄奘大师所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那里面很多是不断的重复 再重复的,你看,金刚经也重复了两段,金刚经也重复了,如果你有来诵金刚经就知道了,一开始须菩提问佛说,要怎么发心,要怎么生心,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要不要发,要,要发什么,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但是又无与众生可度,佛陀就讲了一堆,后面下半部,他还问一次要怎么发心,佛陀又重复一遍,但是当然了,在经教的解说还有解释上面,它两段一个叫做般若道,一个叫菩提,一个叫般若道,一个叫方便道,般若道 、方便道,是这样判设,但两段很明显就是有重复,但是解说可以是不一样,但是他还是重复了一遍,了,所以,在经典上很多时候不断的重复,他是要告诉你 熏习一个观念,只是说,他可能某些角度,在切入的时候有些会不大一样,但是他的根本道理是一样的,靖量你有问题吗,金刚经,包括许多那个经典里面,都会出现重复这种情况,这种重复是当时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重复了一次,还是实际上就讲了一次,但是作为后来结集的时候,又把它为了,就重要的话说三次,所以他又把它再重复一次,你说,实际情况是重复了两次,实际情况怎么样,当然我们没办法了,但是就是在结集或是编辑的人,他会依以前面的,然后再把他认为的重点再广增,这是编辑,但是广增不是说,他刻意自己想出一套,而是他会把收集他所学到的这些东西,再广增进去,或是传说中是佛陀的教导的,再编辑再广增,但他广增的时候,不能这个东西跟前面的完全不一样,那就不行,那既然是差不多的,那可能就是会变成 类似教育是一样,但是他的讲法方式会不太一样,那就广增再广增,那广增就是后面一段是对前面一段的广增,就是道理差不多,用的素材可能会不同,这样清楚,谢谢师父,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现在看的是《阿含经》里面的,《阿含经》里面,这一个经典,师父 为什么把后面的这个画起来呢,因为这个是告诉你,他的根本执着,然后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因为接下来的经都是不同经,这个还没讲完,你把这个先记起来,【佛告諸比丘:「色有故……,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非常耶?」】,刚刚这两个经是一样,这两个是同一个经,不是不同经,他问说到底什么执着的地方,然后怎么起,他说就是色有,就是执着色,要么就是受、想、行、识,那这是众生执着的地方,接下来,佛陀就要破对五蕴的执着,【 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非常耶?」,答曰:「無常。世尊!」,复问无常者是苦也,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这个应该,师父不用再画圈圈了吧,这边同学知道吗,那个莉莉,你要是听不懂没关系,慢慢慢慢来,因为他们都听很久了,慢慢慢慢,师父会讲,那个,刘聪是,不好意思,可以吗,知道师父画那三个圈吗,都知道,师父不用再画三个圈了,不用再画ABC,然后苦了,不然你要是不知道的话,为什么说,那无常为什么会是苦,第一个,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的话你会讲说,那为什么无常会是苦,我无常我很快乐啊,但那个是假的快乐不是真快乐,第二个,会落入另外一种迷思就是说,那无常是苦,所以早上师父也跟谁讲说,那桌子是不是无常,桌子当然无常,那桌子会苦吗,桌子当然不会苦,但是问题是他明明告诉你,诸去无常是苦,那你会落入说,那一切无常变化的都是苦,桌子无常所以桌子也是苦,那这样就落入了,简单的这种文字逻辑里面去了,没有看《阿含经》的整体在讲什么,所以如果要知道,那就回到师父画的三个圈,就清楚他为什么无常是苦了,那么他说【是苦 世尊,接下来佛陀说,【「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 事起繫、著、見我,】,因为你是无常,所以你是苦,是因为你什么,执着嘛,这里讲得很清楚,【是 事起繫、著、見我,若未起憂、悲、惱、苦令起】,有没有看到,他说不是无常就是苦而已,是因为无常,那么你起系着,你起系着之后,他是无常的你就一定会忧悲苦恼,所以 ,【若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苦重令增广,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 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这个叫做什么,就是叫我执,那这个有什么,非我 非亦我 不相在,这个以后师父讲我的时候会讲,非異我就是说 ,如果色是我,那就是 ,色在我中还是我在色中,那如果色不是我,那就是受、想、行、識,有可能哪一个是我,这个师父未来会慢慢跟你解说,那这里呢,他说【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若現在,】,因为你会去想,你的肉体过去,这是过去色,你明天会怎么样,这是未来,你现在是这个样子,这叫现在,那他有什么,若好,过去现在若内若外,若内 若外是什么,六内根 外六处,或是内六入处 外六入处,内六 眼耳鼻舌身,外 色声香味触,这个都是色,然后若粗若细,若好若丑,好丑远近,这个比较容易了解,那粗跟细呢,粗细是什么,你也可以说,大的 看得到的 摸得到,小的 看不到 摸不到的,你也可以说,粗就是六根,那么根里面有什么,扶尘根跟净色根,粗的是扶尘根,细的是净色根,那么你也可以说,粗的是五根,细的是四大,因为五根是四大所造,这样大概了解,这个叫做若粗若细,那如果就意根来讲就是,扶尘根粗,看得到 摸得到,净色根细,它是那个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它是色,这个就是佛陀说的,要在五蕴上认识它不是我,不是根本的我,而且 如果你这样去认识的话,你在观念上慢慢就会觉得,我要执着的东西是五蕴,这个五蕴既然没有一个我,那这样子的话,就破除你对于执着的东西,那么这个我执无所着落,在五蕴外,没有所谓的你可以执的我,那五蕴你执着的地方,它其实也没有一个,根本的我可以去执着,那慢慢慢慢你这个我执,会在这样的,对五蕴无我,或是蕴处界无我里面,从闻思修慢慢慢慢去消弥它,消弥这个我执,所以如果你闻慧养成,我执在观念上,在观念而已,观念上你会相近于无我,无我相应,如果你进一步成为思慧的话,那你在行为上会无我相应,这样子的状况,这个人绝对不会自私,绝对不会自私自利,那进一步当然在修慧上,是在定中观察五蕴无我,那个叫做什么,定中作观,就是修慧,其实不管闻思修,整体来讲还是五蕴无我,只是说讲起来简单,但是五蕴无我,它不是只有这么一句话,五蕴无常无我不是这么一句话,五蕴无常无我,必须是透过对缘起法的整体了解,然后从戒定慧八正道上面去实践,那我问你,你无我的这个观念,现在你认可 认清 知道 愿意,那为什么第一步要去持戒呢,那个进修你说什么,你为什么要持戒呢,因为很多人是搞不清楚,那我知道无我了,有些人会觉得 那戒什么这些东西,我只要观念清楚就好了,那为什么说 那我观念要知道无我,我为什么还要持戒呢,(断除粗重烦恼),应该不能说断除,断除那就到初果了,压制也可以,降伏粗重烦恼,因为讲无我,不是只是观念上无我而已,必须在行为上无我,那么你如果行为烦恼粗重,那就表示不是无我,那你说 师父我怎么办,你一方面要养成这种观念,一方面要强迫自己,把粗重的我执给降伏下来,什么叫粗重的我执呢,就是你内部的贪嗔痴烦恼会外露外现,表现于身口,这个叫做粗重的我执烦恼,那粗重的我执烦恼呢,如果光靠你自己去认识,自己去克制,有困难,所以必须要借由自己愿意,了解 还有外在的环境条件,来帮你压制 克制,所以第一个要持戒,那么所以持戒跟五蕴无我,是有息息相关的,因为戒定慧的第一件事情,持戒 其实就是在实践,五蕴无我的第一步,其实师父也讲过了,只是可能你们很多人就忘记了,你看到最后还是要画这个图出来,看得到吗,用哪个颜色会比较好一点,这样看得到吗,看不到可以站起来没关系,用黑的比较清楚是不是,你看,我这个是我执,师父把它分开来,我执 你会执着五蕴,虽然我们分开来,但实际上我们一般人,我执 五蕴 是合在一起的,但是确实五蕴就是我执所发挥的地方,那你现在如果知道五蕴无我的话,这个我执没有着落,那现在 ,这个是苦没有问题,但是师父现在要告诉你说,我们的问题都知道说,要消除这个我执,那要消除这个我执,在知见上学习听经闻法上,就是现在《阿含经》要告诉你的,在观念上你要有五蕴无我,这个我是错误的,执着是错误的,这样的一个观念,但是你只是有这个观念,你刚开始只是知识而已,你真正要去实践,怎么实践,戒定慧,那第一步戒怎么表现呢,因为你如果我执执这个五蕴的时候,这个我执比较微细,你一下子可能会观察不出来,但是这个我执,所付诸于推动的,它比较粗,你基本上稍微学佛,慢慢慢慢听经闻法,是可以观察出来的,这个我执是表现于,依什么表现,表现出什么,贪嗔痴,所以贪瞋慈,其实上都是我执,它只是表现为比较不同的方面,其实贪还是我执,瞋我执,痴还是我执,但是它只在知情意上面的表达,表现不大一样而已,本质上还是我执,那这个贪嗔痴,它会透过什么,而去实践表现,身口意,所以我们常常不是说什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的贪嗔痴,结果贪嗔痴就是来自于我执,然后从哪里,身与意之所生,那这身口意可以分为意还有身跟口,没错吧,但是基本上三个都要对治,但是里面什么是最粗最重的,身口,但是我们也知道,你意上没有这样想的话,你也不会付诸于身口,但是同样的,如果同样东西,你内心想一想跟付诸于身口,哪一个比较重,当然付诸于行动的,会直接的影响,比如说我想帮助你,我内心想一想就好,当然还是有些作用,还是善业,但是我真的拿钱帮助你,哪一种是真正的强烈的,当然是真正拿钱帮助你,所以在阿毗达摩里面说,这个(意)叫做思 行蕴所设,这个(身口)叫做思已业,意思就是说,透过这个意业的发心简择之后,已经有意业了,但是它透进身口,那是更重的,这样清楚了吗,好事是这样子,那坏事呢,坏事一样,我只是想偷东西,有意业,但不梵戒,我只是想偷东西,当然你不要跟我讲菩萨戒,菩萨戒我们早上讲的,我们现在在讲《阿含经》的声闻,这是最根本落实到,可以实际上去做的,意业是业,但是如果你是内心想一想,想要偷东西,想要偷你的,但是我没有行动,这个不犯戒,但不犯戒不等于没有意业,你还是有意业,然而如果你想一想,想久了之后,会怎么样,力量未来越大,就会付诸于行动,这时候 ,就叫做身口就是思已业,这个时候就犯戒了,所以身口的行动,还是我执外露的强烈表现而出来的,那么身口跟意业,哪一个容易规范,身口跟意,哪一个容易规范,就是禁止 阻止它,当然身口 ,我没办法管你要不要想什么,我可以劝告你,然后跟你讲经说法,说不要偷东西,不要杀,但是你心里要想我也没办法,但是你要做,我可以阻止你,所以付诸于身口的是比较强烈的,但是比较粗比较强烈的,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比较必须规范,而且相对来讲容易规范,我说相对是相对于意,因为你心里,我不能跟你说一点坏事,一点不好的都不能想,你现在不可能,但我能不能说,杀盗淫妄酒 这个重的你不要去做,可以吗,吗,所以五蕴无我,以及我执先讲,五蕴的我执,这种我执,会透过贪瞋痴进入,付诸于身口意,这个都是我执的一种表现,然后呢,你无我的第一步规范,你从听经闻法慧上去理解,但是你光理解,了解不够,你必须去做,那做的第一步,就是在了解闻法知见,这种法的引导下,然后去怎么样,实行持戒,就是先规范你强烈的身口,那如果你观念知道,然后又规范你强烈的身口,那其实就是在一个很重大的意义上,在规范你的贪瞋痴,因为你这个(身口)强嘛,你把强烈的克制下来了,规范下来了,是不是规范到贪瞋痴,那进一步是不是规范到,其实克制了我执,那师父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其他宗教有没有,也是规范一些,行为上的规范,比如说有讲持戒的,他还是在规范嘛,那那一种规范,跟佛教的这种规范,有什么不一样,那个靖伦你说什么,(师父弟子,怎么说呢,不是特别了解其他宗教,但是就是知道就是说,比如说那个十戒,实际上就是,他是说你信就可以,照着作就可以了,但是佛教的特点是说,你实际上是有智慧的引导,也就是说你必须通过,自己的这个如理作意,然后法随法行以后,你去认可了,才能做得到),是 ,很简单一件事情,很多宗教还有世间善法,哪怕我们说的五戒,他在规范的时候,他没有佛教的正确知见引导,所以他并没有,真正去对治到我执,因为他连这个他都没讲,有时候你的规范,可能甚至是我执在作祟的,其实十戒就是,信仰有一个大我,是上帝规范,所以你必须得做,问题是,那这样有对治到你的贪瞋痴吗,别人逼你做的,我去做,这样对贪瞋痴一点规范都没有,那哪一天别人不逼我了,那怎么样,我就大开杀戒,所以,我们曾经有这么一个,不是曾经,就是有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最近 一二十年,也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个(事情),有一个宗教,他平时戒律规范很严格,我说的不是佛教,其他宗教,我也不好意思讲什么宗教,你们去猜就好了,那么平时他也规范很严格,然后也是说不偷 不杀,也是说的好像有点跟佛教有点相近,然后他平时规范很严格,但是他的严格都是因为上帝规范的,所以你在这样的规范条件下,你必须这样去做,不然的话你会下地狱,你照这样去做就上天堂,但是如果有一天,我被逼到,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甚至我被逼到说,我都已经被逼到死角了,我一定活不下去了,那我管你还上帝不上帝,这时候他会怎么样,他不只破啊,当他把上帝放在一边的时候,他就发挥他的人性的光辉,就是无止尽的去杀盗淫妄,所以当其他国家入侵这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民,已经没有法律的约束了,他就开始杀盗淫妄,而且很奇怪的说,你如果是肚子饿你去抢超商,抢一些可以吃的东西,那还说得过去,因为你肚子饿,但是你知道他们去抢什么吗,去抢博物馆,那为什么去抢博物馆,因为博物馆的东西卖给这些外国人,钱才赚得多,这不是人性的光辉吗,你说我肚子饿饿到不行,那我去抢人家吃的,说实在,如果从一个意义上来讲,这也不对,但是可以谅解,但是你去抢博物馆,那你就是贪嗔痴真的很强烈到,连神都不信,而且这个国家的人民,平时就是信神,这样知道师父要表达什么,但是佛教他讲的,你不杀盗淫妄,规范你的身口,不只是单一外来的强烈的克制而已,而是一方面,记得 戒定慧,一方面是告诉你,整体的这样一个理论跟一个图,然后从中让你在内心里面愿意去做,然后才能由外面来的压力,这样才能达到真实的效用,这样子的人,就算是在这个状况下,如果你去持戒规范你的身口,你才能真正去对治到你的我执,而不是当一旦,对治克制的这个原因条款,或是这个压力不见了,你在强烈的压力下,以前被压迫的,现在把它整个释放出来,反而变更重的贪瞋痴,更重的身口意的一种违犯,而且在那种没有道理的压制下,只是信于神或信于某些人,逼你必须这样去做的状况之下,你根本没有对治到我执,而且在这种压力下,你的我执可能越来越强,只是怎么样,被压住,等到有一天可以释放的时候,你就整个释放出来,吗,所以为什么师父说,你持戒一定要跟慧配合在一起,由慧来引导持戒,那在戒的规范当中,你自己愿意去做,然后再来有外在的一点压力,比如说三宝善知识,同参道友这样的压力,你才真正怎么样,持戒对治我执,修定也一样,讲到这里,(师父,谈到这个外道和佛法的区别,弟子感觉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外道这些是,没有正确的因果正见,不像从咱们佛法来讲,你自己造的因,自己承受的果,他们认为就是,只要你们按上帝和神的做,你可以无我不做,只要你是顺应上帝和所谓神的,他虽然没有正确的因果正见,我觉得这是佛法与外道最大的区别),当然了,所以师父刚刚就一直跟你讲说,要有这套完整的理论,就是慧学上的引导,那你持戒修定才是真正对治到我执,那外道当然就没有所谓的,佛教无我 慧学的这一套了,静宽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师父,那个能不能到前面一页,就是你那个下画线的那里,「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这个色起是指什么),色有 色起,色怎么起,十二因缘的爱 取 有,然后 生,有没有看到,那有了这个五蕴身心的生,那你就开始什么,执着,(那色繫、著故),其实两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你也可以说,悉跟 着 其实,常常是合在一起的,就是执着,或是说系着 系着,系跟着其实意思是差不多,都是讲执着的意思,(那色这里更多是讲,是十二入处的名色六入,还是说这个色是说身体),等一下你说什么,这个色在这里是指,十二有支的那个明色流入,五蕴的色,还是就是说我们的身体的,就是五蕴的色,因为他后面讲了,受、想、行、识亦物如是,就是我们这个物质的身体,所以他这里是重五蕴,五蕴为众生的执处,是指五蕴,(那接下来下面一页,【是苦有故,是 事起繫、著、見我】,这个事),是 事起繫、著、見我,什么事,这个事,是 事起繫、著、見我,是哪一个事,五蕴就是事,色蕴就是事,他前面不是告诉你,色在色上执我,然后在受想行上执我,就会忧忧苦恼,那后面就是说,就是在这一些事情上,不管是色还是受、想、行、识上面,起执 就会苦,然后就会忧悲苦恼,还是你还不了解,下次师父拿巴利文来分析给你看,(不是就是这个,因为这个好像上下文就说,是苦有故,他这个事,是不是就是指苦有故,有苦的存在),【是 事起繫、著、見我】,着我见我,那是 事起繫,他前面已经讲了,讲了有 色、受、想、行、识,后面你可以用英文叫,Because of those,这样了解了吗,就是因为色、受、想、行、识,在这个上面起,执著、系著,这样清楚了吗,当然,这可能是因为依当初的梵文直接翻的文,那有可能翻的人,你可以 把五蕴再讲一次,在五蕴上面起系著,你可以这样讲,但是他可能在梵文的闻法上面,他用什么,他用,来表达,就是前面那些东西,所以他就这样翻译,(还有一个,就是刚刚师父说,断见也是我执的一种表现,那断见的那个具体,比如说在这个表现),很简单,断见什么表现,我告诉你,现在的医学就是一种断见,我不是说它完全没用,只是说,他对于生命的轮回,或生命的状况,他没有像佛陀这样,悟到缘起正见,所以他只在物理上,色上下功夫,但是我们要知道,色上下功夫,有没有用,相对有用,但是不是绝对的,你不能说他完全没用,说他完全没用,那就忽略了缘起性,为什么师父说,医学在佛教意义上,它是属于一种断灭论,因为从现在的医学角度,生命是依于什么,就是依于有这个色,就是要么头脑,大脑,然后配合心脏,然后配合(身体)这些,那如果大脑死掉了,心脏停了,那就没了,那你跟医生说,那我神识轮回到哪里,医生说没有这回事,当然有些医生,他信仰佛教的,那就另当别论,但是从他的医学角度,纯医学的物理角度,他会认为这样子,死了那就一了百了,所以他们会认为说,一定要把你救起来,但是佛教会认为说,如果救起来是植物人,没有太大意义,你不要一直执着这个色体,所以肉体该走的时候,还是得让他走,这观念会就变得不一样,这样是不是比较具体的,那当然不只医学,有些外道的理论,也是断灭见,死了一了百了,好再来,(师父,我能不能从您刚才,对这个身口意的分析上面理解,在佛教中并没有这种所谓的无意识,尤其是没有,这种所谓无意识行为),不好意思,你再讲,(我就是说,是不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无意识行为,他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的一种意识,但实际上),是有无意识行为的叫做无记,我们的发心有分为善跟恶,还有无记,无记不是说你完全没思考,而是说这种思考跟行为,是没有善恶在里面的,当然一切都有意识,因为第六意识都在作用,但是第六意识在作用的时候,在佛教比较重视它的善跟恶的发心,然后付诸于身口的行动,这样才能成为所谓的,道德行为跟不道德行为,那一些比较,平时没有善恶的这些行为,基本上就不大去探讨,比如说什么叫做,没有所谓善恶的,或是无记的这种行为呢,很简单 就是说,你一些反射的动作,比如说我从这里走到那里,我不是走去偷东西的,我只是从这里走到那里,那我没有太大的,所谓善恶的这些问题,比如说我口渴了,那我自己的桌上刚好一杯水,我口渴了我就拿来喝,那你不能说那这是善是恶,这没有善恶的问题,这个就叫做无记,就没有善没有恶,但是现在我们要表达的是这样子,是强烈贪瞋痴付诸于身口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谈有善有恶的,那你是不是有贪瞋痴就一定会造恶的,不一定,因为我们贪瞋痴都存在,它不强烈的时候,他不一定会造恶,还有有时候有贪瞋痴存在,但是你也可以行善,那这时候行善的话,就叫做也是有覆的,是有漏的善,漏就是烦恼,因为你贪瞋痴在,但有贪瞋痴不等于你一定会造恶,有贪瞋痴在,一般凡夫都有贪瞋痴,但你会不会行善,会的,只是有漏的而已,但是我们现在是要从 ,鼓励从恶,那恶一定是有漏的,就不用去谈了,从恶去掉 行善,善有分为有漏的无漏的,那什么叫无漏的,无漏就是五蕴无我,然后去灭贪瞋痴叫无漏的,我们从有漏的善,向于无漏善,那么无漏善,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随顺的,一种是真实的,什么叫随顺,就是说你现在根本没有断烦恼,但是你去趋向于断烦恼的,你这时候还是有漏,但是他是趋向于无漏的,所以这个叫做随顺无漏,比如说,现在你来听经闻法,你听的是无漏法,因为是断烦恼法,但问题是等于你听了,或是等于你现在就无漏了,不是,但是说那我现在有漏,听的还是有漏,我现在做的还是有漏,那跟一般人不学佛法哪里不一样,一般人根本没有趋向无漏,但我们是趋向无漏的,如果不明白,师父再举一个例子,有没有听过田地里打滚,听过,刘聪没有听过,田地里打滚,我们那个应该是四十二章经,南传是法句经,里面他说,其实佛教徒学佛了跟没有学佛的,我们都在五浊恶世打滚,就等于一群小孩子,在烂泥巴田里打滚,是每个人身上都滚得乌漆抹黑的,是不是,都滚得乌漆抹黑的,痛苦不堪,但是学佛的佛教徒不一样,他知道哪一个方向是离开的,所以他一边爬一边滚,还是滚,还是全身黑,但是他是朝着离开,田地的烂泥巴的地方滚去的,所以早晚他可以滚出去,这样叫做get out of here,滚出去,但是一般的凡夫不懂的话,他是怎么样,他是在原地打滚,滚来滚去,滚个十亿八千年了,还是原地滚,佛教徒 像我们在滚的过程中,是不是还是贪嗔痴,还是黑,还是全身泥巴,但是你是有方向的,而且你滚滚滚越滚,到时候滚出去了就干净了,这样大概了解吗,这就是佛教讲这个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因为时间不是放假,不是下课是休息,师父这个地方给你看,你等一下把这一句,画线的这个地方,把它特别注意,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经,它连在一起,到最后它会讲说什么,【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意思是说它的答案,在上面的经典已经说,它上面什么经典呢,它的答案就在这里,那下面的经都会告诉你,但是它的回答都是如上三经说,它的如上三经,它的重点就是师父画线的这个部分,把它看起来,我们先休息,十分钟之后我们回来继续,再来,这个地方 ,【 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 於色見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 悲、惱、苦重令增廣。】,这个很重要,然后接下来就是,佛陀要告诉你说,怎么样去破这个我执,理解这个我是不存在的,因为下面几个经,佛陀的回答都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来看,你是拍这个,没错,不是拍师父,靖柔都是拍师父的,告诉一下靖柔,他发的那个下面写错,他拍那个佛像,那个是 观像念佛,那个不是数息,跟他讲,来我们来看下一个,常见,常见有小我见,有大我见,还有梵見,这三个都是属于常见,第一个 是小我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有没有看到,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句子,什么生什么有什么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在哪里执我呢,【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让众生如是见如是说,说什么呢,有我,有没有看到,有个不变的我,『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没有看到,那他世可能是过去可能未来,但是有此世,有过去有未来,都是这个我,然后这个我怎么样呢,【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 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就是回到上面那个经,佛陀讲一堆,所以这里很明显的是告诉你,告诉你什么,为什么佛说是小我见呢,因为他认为这个身心有一个我,所以他说 ,【『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那就是个人有一个不变的常我,那么进一步,佛陀的回答就是说,那为什么个人有一个不变的常我呢,因为他执五蕴为我,就是上面所说的,就是从这里开始,【 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所以众生会执着 ,身心中有一个不变的常我,这就是佛陀的回答,所以这个叫做小我论,或是小我观,有没有看到,就是众生在这个身心里面执着有一个我,这个叫做小我观,另外一个还有大我论,上面这个是杂阿含152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当然他这个经都很短,不是,他都比较长,没有那么短,师父只是节取重点,【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跟这个上面,还有上面的,上一页的,这个都一模一样,到底什么有,什么起,什么系着,你会执着我,那当然在五蕴上面执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什么叫做【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进修还是进人,你们两个猜拳,看谁要讲,进人吧,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那没关系,还是进修知道,猜猜看没关系,(弟子理解是,我和非我,也可以理解为你或他,不一不异都是一样的,不灭的话就是),一直存在,(不常不断),不是不常不断,他不灭,不灭,他不灭就是常,一切不二、不異,好像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灭的话其实,弟子理解就是,如果要是涅槃),你不要想太多,你把它想大我见,(弟子觉得就是,彼就是我所),这是你,没关系,大家了解了解,为什么叫大我见呢,来那个,静和来,(弟子理解就是,如是我、彼,一切不二、,就是都是完全一样,就是有一个本体,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了),很简单,我、彼,彼就是他 我以外的其他,就是彼,我跟彼,师父是我,彼就是你们,我跟你们怎么样,一切不二,一模一样的,不异,没有什么差别,而且不只没有差别,而且不灭,就是常,这就是大我,(师父,如果是这个,不好意思,弟子没有冒犯的意思),没事,(如果是这么理解的话,那就没有我所的概念,因为如果是说,众生的我执是说,比如说刚才世尊的那个,不是刚才《阿含经》是说,于色见我,所以我是执着于我,或者是我所,但是如果我考虑,比如说咱俩都一样,比如说我跟,我周围的同事都一样的话,就没有 ,我跟我所之间区别的概念),其实很简单,他的我所就是说,反正,我所看到的一切,还有我的认知,还是我所,但是 ,他就是一个大我里面,有很多的小我,然后 ,他的这些小我,他的本质,所有的都是一样的,他是这样的一个理论,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的本质,在一个理论里面,因为他这个后面,前面都还有,就是说,在外道的某一个理论里面,他认为,所有生命的本质体,都是一体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不一样,很难想像 是不是,大梵后面还有,他跟大梵的理论很相近,但他不直接称之为大梵,但是你可以说,他是大梵的理论是没错,本质上同一个大梵的理论,也就是说,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一个本源上来的,所以追根究底,你我他所有的,他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这个叫做大我论,当然这是宗教哲学上面的,所以说,常见可以分小我论,可以分成大我论,这种大我论跟梵论是很相似,但是为什么 还要列出来的,因为他大我论他不一定是梵天论,其他婆罗门以外的,还是有这一种大我论的,那梵天论,还是大我论的一种,这样大概了解吗,(那个空不空如来藏,那个不空如来藏,是不是也可以列成大我),如果你把它当成,真实的有可能,如来藏还不是,如来藏是每个人,众生有一个如来藏,(华严经的那个,那个一大真心),那个我们慢慢再谈,如果说有一个一大,所以你知道,那个婆罗门,或是这种大我论,他认为说这宇宙万物有一个本源,我们的一切生命都来自于这个本源,对 道生一切,没错,就是道生一切,一切都是来自于道,那这个是什么,那就道可道 非常道 ,可以说,那就不是了,这是什么,不可说,不可说,但是如果你读过宗教,从宗教理论来讲,其实这就是一种大我论,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因此创生论有好几种,其中的一种创生论就是大我论,这种大我论可以是形而上的 不说明的,也可以形而下的 说清楚的,还是大我论,什么叫形而下说清楚的大我论,比如说,直接说上帝创造一切万物,上帝创造一切人,那这还是大我论,上帝创造一切,那就是大我论,只是说,有些哲学,包括泛我论,大我论,它并不一定直接指一个创造者,它可以指一个万物的本源,但是这个本源,它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创造者,反正一切东西都是来自这样一个本源,这是古代印度有这样的一个理论跟哲学,那这个东西,当然佛陀认为是不对的,因为是大我论,那这个大我论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源自于我执,因为不了解缘起四圣谛,不了解因果,缘起的不一不异,就会有这种大我论,会去说,我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生命最终从哪里来,它会说,从一个本源上来,这叫做大我论,有什么问题,(师父就是说,弟子就是说,比如说小我见,大我见,这种判摄,是祖德判摄的吗),其实你可以,也不用用小我见大我见,因为这是从宗教理论,把这些宗教理论都清楚了之后,然后弄一个比较相对于,清楚一点的名称,如果你觉得这个名称不清楚,那可以不用,你就知道说,一个是讲,每个人有一个不变的我,另外一个人说,这个不变的我,每个人都一样,是share一个共同体的,所以你跟我表面上有差,实际上没有差别,都是源自一个体,多胞胎,但多胞胎它还是不一样的,(佛教一般都认为,每个人的,因为,活的质量不一样,表现的位置表现不一样,但从法性来说,不是一体的吗),法性 他也不能说一体,因为法性不是讲一个,具体的什么东西,法性的东西,你可以是讲缘起,当然所有的众生存在,都依于缘起法,但他不是share一个什么,应该有的本体,所以如果,不了解佛教的教义跟真义的话,佛教也讲法性,也讲不一不异,你有可能把佛教,跟这种大我论,把佛教的真如法性,还有这种大我论,有可能会混在一起,这样清楚吗,(我感觉他这个,一切不二,这都说得过去,他关键说大我论,又说到我,这就有问题了,那你一切 ,都没有你我他二位的区别,那为什么还要搞出我呢,这我就有问题了),他就是大我,他意思是说,虽然现象上,有种种种种的不同,但是在本体上都是同一个本质,刚才,同学不是跟你说,道生一切吗,他一切 本质都是道,这样清楚吗,这个叫做大我,你说什么,(我觉得他主要错在我),佛陀就是告诉你说,有这样的一个理论,上面这是一个理论,但这个理论是我执产生的,所以是错误的,也有这样(大我)的一个理论,有没有看到,他说(小我见)有我,有没有看到,【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就是有一个我,在三世里面都不变,他重点在个人的我,他说这个(大我见)是有一个我,这个我呢,【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一切都是,没有不二,一切不二,都是一样的,就是说大家都是一体的,(那本来就自相矛盾,说我又说一切不二,这本来就是自相矛盾),你认为他自相矛盾也可以,反正佛陀就说,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比如说,举一个例子吧,沙雕,有没有看过沙雕,去海边有没有,沙雕,没有听清楚是不是,去海边那个沙不是沙雕,他说,你不管你做成什么形状,你雕成狮子,雕成老虎,雕成房子屋子,它只是形状不一样而已,它的本质是什么,沙,所以它沙还是一体,都是沙,这个叫做大我,这样清楚吗,所以在印度古代的宗教,就有这么一个理论,他说万物的本源是一体,同一个东西,虽然现象有种种不同,但是实际上它是同一个东西,这个就是印度古代的一种宗教理论,这样清楚吗,这个叫做大我,可以吗,进虚来,(师父,佛经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就是指的,佛性上的一种),那么至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看怎么解释,所以没有解释好,就有可能落入大我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论师以及古代的,我先举一个例子,中观,他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从什么来讲,法性,空性来讲,空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这不是大我论,那心佛众生只是从空性上无差别,但是就修行成佛,有没有差别,有差别,但是空性无差别,也没有问题,但是很多人如果把它解释,本来是佛,那就心佛众生所以都是佛,那问题就比较那个了,就自己的,所以你那个就是比较不同的解说,所以师父就说,怎么样,这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没有解释好,就有可能落入这个了,为什么,心是那个本体,佛也是那个本体,一切众生还是那个本体,那就是真的都一切都本体了,那就是这个,【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就会变成这种理论,所以要注意要小心,好来,梵我见,等一下我会告诉你,大我见跟梵我见有什么不一样,梵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 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一样的 一模一样的,令諸眾生作如 是見、如是說:,『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 為眾生父。』?」,諸比丘白佛言:「世尊 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 如上三經,有些理论,就是【大梵自在,造作自然, 為眾生父。】,那这个很容易明白,就是跟现在的某些宗教一样,就是上帝创造一切,是一切的父,所以祷告的时候都说什么,祷告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晋西你知道吗,皈依上帝,常常把上帝称为父,记得,你们知道吗,在某个宗教里面说,Father, Son 还有 Spirit,父 子 圣灵,三位一体,所以他把上帝当成父,为什么父,创造一切众生为众生之父,那这个就是梵我论,那刚刚静宽问了一个,那大我论跟梵我论,哪里不一样,静宽 梵我论跟大我论哪里不一样,(感觉上那个大我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梵我论其实更多是说,具体到你对大梵的信仰),其实梵我论也可以讲是一个大我论,但梵我论跟刚刚讲的大我论,有点不一样,我举一个例子,某某宗教说上帝创造一切,大梵创造一切,这个叫做梵我论,道生一切,道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拟人化,它只是一个万物的本源,它没有意识的去造,但是一切的万物都是它来的,这个叫做大我论,所以两个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从一个本源来,但一个是怎么样,有意识的创造一切,一个是只是说,我们一切万物的本源,都来自那个地方,生命一切都是来自那个,他没有把它拟人化,这样子就有它的一点点差别,(这个造作自然,不就也等于那个道生万物,所以弟子感觉那个道可道 非常道,那个道就是梵见,只不过他没有拟人成为一个大梵而已,他就是一个拟物),所以你把道生一切,再进一步把它拟人化,就变成梵我论,其实师父说两个都是大我论,一个就保持他原来的道生一切,另外一个把它拟人化之后,就会变成有一个主宰者,他创造一切,这样清楚吗,所以两个其实都讲过了,他都是大我论,只是一个拟人化,一个没有拟人化而已,道家思想没有把它拟人化,印度思想两个,一个叫Nirguna,一个叫做Saguna,Saguna是行而上的,有点像道的意思,但是它还是创造一切,Nirguna就是这里讲的,梵天创造一切,什么叫Nir,Nir就是行而下,所以印度教在讲梵的时候有两个,一个是讲行而上的梵,一切都是他来的,另外一个比较宗教性叫做,梵天王创造一切,这样清楚吗,所以这个印度对宗教,印度的一切都是宗教,印度的一切都是宗教,印度的政治也是宗教,印度的历史也是宗教,印度的地理也是宗教,印度的河叫做圣河,印度的山叫圣山,印度的历史是由众神所创造的,都是神在打架打战创造出来的,(弟子在讲具体,就是刚大梵 在造作自然,你说这个世界是大梵创造出来的,刚刚我们说大我论的时候,道,它并没有一个主体意识去创造,他没有主体意识去创造,但是一切东西就是它从那边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就有点像道生一切,但是道它没有一个拟人的意识,但是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是拟人的意识,所以没有拟人的意识,没有把他拟人化的,就是类似的道,道德经的道,有把他拟人化的,就像是西方宗教,那么这两个在印度教都找得到,没有拟人化的叫做Saguna,就是本体是不可说的,所以是形而上说不到的,但是在印度教里面,你不能说这个哲学太高了,一般人不懂,他为了度化一般的,让大家都知道,他把这个形而上的梵,变成形而下的梵天王,那就跟西方宗教的上帝创造一切是一样,就是这里所说的,这样清楚了吗,所以中国的宗教哲学,最根本的比较大家能够所依的,就是道德经的道,它是万化的本源,但是他没有把它拟人化,西方宗教把他认为拟人化之后,就是变成上帝创造一切,这两种理论在印度教的梵都有,一个就叫做Saguna,形而上的存在体,Niyanguna,形而下的存在体,那就变成不可说的梵本身,超越一切不可说,另外一个叫做,梵天王创造一切,再来,下一个,各种断灭见 惡取空 ,一样的句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这个是二取空,令诸众生如是见,你看,他说【「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無施、無會、無說,無善趣、,惡趣業報,無此 世、他世,無母、無父、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 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 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他说一样,何所起 何所见,意思说,众生的我执,执着什么,有这种我执,然后会告诉你,無施、無會、無說,無善趣、,这一句有印象吗,有吗,他就是什么,我们一般讲的归纳为,世间的四大正见,世间的四大正见,必须先了解,因果中有什么,善恶,然后呢,有因果业报,有三世,然后有凡圣,这里是告诉你,断灭见还是依我执,那么有我执,你有常见,有小我见,有大我见,有梵见,另外一种极端,还是依我执而来,这种极端会落入断灭见,这种断灭见等于是一种邪见,他会告诉你怎么样,没有布施,没有法,然后 ,没有回向,这个说是回向,没有善恶道,也没有善恶道的报,没有业报,然后没有此世他世,没有父母没有众生,然后没有世间阿罗汉正觉,意思就是说也没有圣人,那这一类的是什么理论呢,这一类很多理论是,所谓的唯物主义论者,他说,你的父母不是真正生下你的,他也就是物质的和合的一个过程,所以既然是物质和合的一个过程,当物质灭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那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没有三世了,那就没有什么业报这些东西了,所以他就非常极端的,唯物主义论,就是会有这种断灭论者,所以就是无施无报无种种的,没有这些善恶业,这些就是属于断灭论者,那这些断灭论者呢,最后根本上还是因为我执而来的,可以吗,尽管来,(师父你刚刚能不能讲,那无会是什么意思),这个无会跟前面所讲的,有这些东西是一样的,应该就是没有因缘和合的意思,我们可以回去再查一下,其实它跟前面的很多句子是差不多的,他只是翻译的有点不一样,(您刚刚说的无说,是说没有回向吗),无说是说没有回向,因为他的说呢,在其他地方正翻成祝愿,什么叫祝愿呢,就是说一般出家众去受供之后,完了结束之后都会回向,然后比如说我们常说的,愿以此功德,还是这一类,这一种叫做说,又叫做祝愿,又叫做愿,那么这种极端者会认为说,你这些没有用,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个就是属于一种断灭论者,这个无会,会不会是那个,因缘和合的意思,那个我们可以再去查查看,因为这个句子前面很多,他的翻译会不大一样,(他错误直接是到无世间阿罗汉,这是断灭论),这段之前就断灭论,这之后正到正趣,正到正趣,就是所谓的阿罗汉正到正趣,是属于正阿罗汉,所以他后面这两行,应该是正戒吧,前面是邪戒,后面这两行,他说没有世间,没有阿罗汉正到正趣,就是没有阿罗汉,世间跟阿罗汉,无世间阿罗汉,那这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这有问题吗,这个都是指阿罗汉,就是阿罗汉的这些,全部他都否定掉了,他就是把这个我生已尽,这个正确的知见也否定了,他这个我通全部,这个我没有众生父母,無世間阿羅漢 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 ,这一些都是在,这全部下面,全部都是在描述谁,这些都是在描述阿罗汉的,然后这个我是否定这个世间有阿罗汉,那下面这整句,都是在描述阿罗汉,其实你就说无阿罗汉就可以了,但是他每次他讲阿罗汉,都是要把这几句拉进来,所以他把这个我生已尽,这个也是否定了,那这些就叫做断灭见,他等于是否定了善恶,否定了怎么样,因果业报,否定了三世轮回,否定了什么,圣人,那这些叫做什么,恶取空,再来,断灭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同样,还是以五蕴执我,会有这些错误的观念,【「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諸眾生此世活,死後斷壞無所有,】,有没有看到,他说众生怎么样,只有这一世,死后断坏,无所有,【四大和合士 夫,】,世大和合士 夫,什么是士 夫,不是世大夫,士 夫就是人的意思,士 夫就是人的意思,世大和合 士 夫,士 夫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人或有情众生,是由四大和合所成,【身命終時,】,怎么样,地归地,因为四大和合,【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 風,跟随空转,意思就是跟时的,【根隨空轉,輿床弟子】,四人持死人往塜間,与床弟子就是跟着你最好的弟子,为什么与床,它会抬着你,意思是,它是在抬着你,或是在床边照顾你的,【輿床弟子,四人持死人往塜間】,就是这些亲近的弟子,四个人抬着你往塜間,到坟墓那边去,然后,【乃至未燒可知燒然已】,不管是烧了还是没烧了,就算是烧了,【骨白鴿色,立高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若說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他什么意思,他说死的就是白骨,他说 立高慢者知施,意思说,如果有人说布施,然后有人说有受,有人说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若愚、 若智,死後他世俱斷壞無所有。】,它意思就是说死了,就是一了百了,就是尘归尘,土归土,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布施,有受,这一些种种的,有福报,什么这些种种的,这一些都是瞎说,就是这里讲的,【彼一切虛誑妄說。若愚、 若智,】,不管你是聪明的,有智慧的,死後他世俱斷壞無所有。】,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三世轮回,有因果业报,这一类的断灭见者,他会告诉你什么,你在胡说八道,你很傲慢,你根本不懂,你在胡说八道,他会这样告诉你,那这一种 ,一般来讲,也是比较唯物论的,因为为什么,他认为这个,所谓的生命三世,没有这种东西,我们一切存在,都是依物质而存在,所以他说什么,我们一切存在都是四大,所以没有识,眼耳鼻舌身意的 意识,他认为没有这种东西,那你说我可以思考啊,他会告诉你,因为我们以四大,所有的物质身体的作用,所以你有思考,你有精神,但实际上,没有别立于物质的精神体,所以当这个四大死掉之后,就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没有了,他就是这样认为的,这个叫做断灭见,那么他们问他,这样佛陀当然说,那这个是依什么执着呢,我执 执五蕴,也会产生这类的断灭见,所以我执执五蕴,要么常见要么断见,总之就是不能了解,缘起因果的正见,靖虚来,(我对前面的那个二取空,还有点疑问,在般若经里头的空见,跟这二讲的二取空),般若经讲的空见,他不否定因果,(但是它那里的,比如说无父母,这个在究竟意义上,这些都是幻见,都不存在,如果我们用般若经空见,是不是也会产生这种断灭见),所以你如果对般若经的空见,没有很清楚,认识错误,会落入二取空,所以为什么当初,当初印顺导师推崇般若,但以前在福严早期,如果没有印顺导师的认可,你不能随便去读般若经,因为你的知见,缘起性空,缘起无自性,这一类观念,如果没有很清楚的话,你读般若经读到最后会什么都没有,就落入二取空,有没有因果业报,没有,有没有四谛缘起,空的,所以心经后面讲什么,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德,但是他后面更说,以无所得故,他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他是说你不能执着一切,但是确实,很多人如果对般若经不理解,没有搞清楚,确实容易落入断灭见,这也是后来唯识学起来的时候说,般若甚深,很多人,前面讲四谛十二缘起 落入有见,后面讲空 落入空见,所以解深密经出来讲亦空亦有,就是要排除有见跟断见,但是这不是经典本身或是佛教教法本身的问题,这是学(般若)没有学好,所以就落入了断灭见,以后师父讲般若经的时候,就会特别来讲这一些,这样 可以吗,确实是很多佛教史上,还有佛教里面的很多,大乘的大德,包括龙树菩萨,都一直在讲破除二取空,甚至有些人会以为,龙树菩萨还有讲般若经的,这一些是二取空,但是事实上,如果认为那个是二取空,那是错误的,可以,无作业论,这些种种都还是断灭见,然后无作业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 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 是見、如是說:,『無力、無精進、無力精 進、,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 便精勤、,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一 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 無勢、,无精进 、无堪能,定分、相續、轉 變,受苦樂六趣。』?」,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 次第如上三經,他说什么样的原因跟理由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众生会这样说,这个叫做无作业,这有点像宿命,意思就是说,你来了做什么都没用,你做什么也没有办法真正去改变,或达到他的目的,这个叫无作业论,你们记得印度有四种种姓吗,记得,四种种姓,对有些人是好的,对有些人是一生的悲惨,为什么呢,四种种姓 你生来本来就是这种种姓,所以你如果生的是最低下阶层的种姓,你就不用说我这一辈子想要努力去改变什么,不需要,你就做你这个种姓该做的,所以他最低下的种姓,再往下的种姓呢,他这一类人,你没办法让你读书,没办法让你去做这一些的善,或去想去改变,门都没有,你这一类最低下阶层的,他当然四种种姓,大致上,但这四种种姓由于长期以来,有一些变化,还有一些通婚什么这些,他就依这四种根本的衍生出很多种,其中有一个四种更低下的这一种,他只能做社会上最低的,大家不愿意做的,比如说倒垃圾 清水沟 挖粪坑,他就只能做这些,那如果你跟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你可以努力啊,你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你可以改变你用你的,他会告诉你门都没有,为什么呢,他根身蒂固信仰这种无作业论,因为他生来就觉得,我就是好好的过完这辈子就好了,你不用想说要怎么样,所以他说什么,无力,什么叫无力,这个力就是作用,你就不用想说去付出什么去做什么,这个叫无力,然后无精进,你不需要去努力,没有这种东西,你努力也没用,改变不了,然后无精进,无力精进,就是说你本来就没有什么作用,你很努力去做也没有用,所以没有这种作用,比如说我布施有无报,我可以改变,我努力读书,没有用,你是这种种性,或是你是这样子,你就是这样,不用想太多,然后他说,无士夫方便,我刚刚讲过似乎是什么,人,方便,方便是造作的意思,就是努力造作的意思,没有所谓的人的造作,没有所谓的人的精进,没有人的精进造作,既然都没有造作,就没有所谓的自作他作,自他做的这样的一个状况,既然都没有用,既然造作的都没有用,那就没有所谓的自己做,他人做 一起做,什么叫做自己做,他人做 一起做,你自己努力做,这个叫做自作,就这边的他做,别人做,什么叫自他做,大家一起做,比如说我们两个合作,看看能不能努力用功,来改变命运赚点钱,他说不用想太多,你这个种性,你就是做你该做的事情就好,不用去想太多,然后他说什么呢,一切人,有没有看到,众生 神,反正包括神都是这样,没有所谓的怎么样,造作,用功,没有所谓的用功的势力,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 變,受苦樂六趣,他什么意思,定分是什么,就是一定的,就是这样子,然后相续转变,受苦乐六趣,就是你在六道里面,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要想说,佛教是讲什么,佛教讲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规定在谁的手上,你自己,然后他说,你可以随六道轮回,但是它是决定的,所以你就不要想太多,你就慢慢去受苦,轮回轮回轮回到最后,你把这些报都受尽了那你就解脱了,就是这样子,你如果是承受,相信这种理论,你如果是真的相信这种理论的话,那么你这辈子如果生下来,是最下种性的,你会怎么想,认命嘛,该挖粪坑该挖粪坑,该开矿该矿,该倒垃圾倒垃圾,你就不会东想西想,你也不会想革命,所以印度没有革命这种东西,印度的打仗,都是贵族发起的,贵族跟贵族打仗,没有说农民起义 工人起义,在历史上,印度就没有这种东西存在,这个就是什么,凡事叫你任命认分,六道轮回,你就随着它去轮回,你也不用去做什么,它是决定的,那你唯一做的就是任命认分,把它做完了,下辈子再去轮回,那轮回做了什么,你就任命的去做,就这样不断的轮回轮回到最后,业力尽了,那就怎么样,就解脱了,你要是胡思乱想,想胡搞瞎搞,没有用,胡搞瞎搞没用,你想努力用功改变命运,没用,没有这回事,一切都是定命,这样各位清楚,这个叫做什么,无作业论,其实也是宿命论的一种,那这种宿命论理论哪里来的,还是我执来的,所以不管你去创造这种理论,还是自己去认命这种理论,就是我执,那现在 ,剩下五分钟,我要跟各位讲一件事情,在印度,婆罗门本来,根本就不是印度本土的宗教,婆罗门是外来的,那婆罗门,这种雅利安人,所信仰的婆罗门,他从外来进入印度之后,他是属于少数,然后他用武力来怎么样,征服多数,问题是,他怎么样保证,他这少数可以控制多数呢,思想控制,讲得非常好,思想控制,那我如果要用一大套理论,或是用一种很复杂的理论去控制你,你都搞不清楚,我怎么去思想控制你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透过宗教,透过宗教,把他的思想理论灌输到你的脑子里面,然后根深蒂固,然后长长远远,我就可以少数去控制多数,所以他利用宗教,把所有的人分成四种阶级,其中最高等的阶级,婆罗门,一般我们都讲婆罗门是祭司,其实早期的婆罗门,他就是雅利安人的种姓,他并不是什么祭司,他就是信奉大梵的婆罗门,那萨帝利是什么呢,其实萨帝利就是当初非婆罗门的王公贵族,这些非婆罗门的王公贵族,其实他有一定的反抗力量,所以这些婆罗门也得尊重当地的王公贵族,所以他也不敢对这些王公贵族,采取太强烈的手段,那么接下来就是有士夫,还有奴隶,然后更下阶层,那这一些,他就把他控制得牢牢的,所以基本上婆罗门跟萨帝利,是维持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那么由这样子的来划分种姓阶级,当然婆罗门是少数,王公贵族的那些萨帝利也是少数,最大多数的就是这 下面的两个阶层,还有更下面的阶层,所以他就用宗教,把这些思想理论灌输进去之后,千百年来就变成这样的一个理论,有什么问题,(师父 ,在这样的环境下,佛陀怎么样来适应),所以师父要讲的,不是告诉你们他们种姓阶级,所以佛陀伟大在哪里呢,佛陀伟大出来之后,佛陀倡导四性平等,佛陀倡导四性平等,佛陀要打破四性,所以佛陀的《阿含经》里面,你看那个师父的佛陀的教示里面,最后面有谈到,他说什么叫婆罗门,自我清净修行就叫婆罗门,不是生来,不是出生是婆罗门,所以他用另外一个意义来解释婆罗门,他说不是你出生是不是婆罗门,所谓梵,是清净的意思,他说你修行清净,离五欲、贪嗔痴 ,这个才叫做婆罗门,所以他就打破婆罗门,是要与生俱来生来的,他是用修行来定义的,所以佛陀打破四性阶级,这个在当初是很伟大的一种举动,你不要以为说那没什么,现在这个民主大家都这样,我告诉你到现在印度还是阶级很重的,而且阶级观念,不管是立文的不立文的,明文规定的不明文规定的,习俗不习俗,其实一直都存在于人类的各个阶段,各个民族各个文化当中,强烈不强烈而已,有没有明文规定,有没有根深蒂固而已,包括现代的歧视,没看到,歧视其实就是种性的一种,天生固有的观念,那这种歧视哪里来的,每个种族民族,都会对其他种族民族产生歧视,这种歧视哪里来的,就是我执嘛,佛陀不是告诉你,种性就是佛陀告诉你,就是我执 执着我,扩大就执着我这个民族,我这个种性,是比你好的比你优越的,还是我执而来的,所以佛陀才打破四性,然后倡导一切众生皆具平等,同样都可以怎么样,依于缘起因果而造善造恶,而得到因果业报,刚好跟这个是完全相反的,师父附带一句,思考一下就好了,你不要翻译给印度人听,印度的国父,我不要讲名字,你们大家都知道,他只是推翻外来的怎么样,入侵而已,他并不倡导内部的平等,他并没有很强烈的,去倡导内部的平等,所以有人会跟师父说,瞎扯说,那印度的国父比佛陀伟大,我说伟大在哪里,他说他把印度推翻外来的,我说推翻外来的,中国古代 从以前到现在多的是,朱元璋推翻外来的,那难道就很伟大吗,是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讲伟大,但有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宗教的圣人呢,不是,有佛陀这一类的,真正愿意推翻一切不平等的,倡导因果业报真正的平等的,这才是伟大,所以佛陀当初也受到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婆罗门的,很喜欢陷害佛陀的,师父这里讲到这里,所以这是一个圣人的,一个胸襟跟模样。 |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阿含经》,上个礼拜谈到五蕴,谈到了所谓的五蕴就是我们一般我执的地方,我执是我们内心的最根本烦恼,有时候又叫做身见,当然我执有深有浅,我执可以分为见思二惑,见惑是知见观念上错误的认为有一个我,这个是我执的根本,当然还有一个叫做思惑,思惑就是更微细的在修所断上面的烦恼,那基本上我们要先断见惑,见惑严格来讲是比较根本,而且是生死的最根源,那见惑断了之后呢,修惑也就是所谓的思惑,他还是有微细的我执,但这一种微细的我执的基本上,他已经不造有漏业了,再来因为他的力量,他虽然微细但是力量不大,所以他不会一直再来润生,七来生死他自然会断尽,所以我们修行解脱的根本目标,就是先断我执 见惑,见惑最根本就是执着有一个我,也是一个自我的中心,那自我的中心呢,他当然会有一个执着的东西,他不会凭空的,他会执着一个自我的东西,那什么是我们我执最容易执着的呢,就是我们这个身心,那这个身心呢,依佛教来讲就是分析为五蕴,色是心理的,受、想、行、识是心理的,那这样的一个统合起来,就是我们这个身心,这个身心也就是我执最根本的地方,那么你会说,那是不是不要有这个身心的就不会有我执了呢,因为烦恼才是根本,身心只是我执所执的地方,而且就现实来讲,你不可能没有这个五蕴身心,为什么你不可能没有这个五蕴身心,因为你有烦恼,然后依烦恼造业,就会有业力的存在,那么烦恼再去润生,就会有生命潜能的存在,那你这辈子死掉了,死掉之后怎么样,就会依烦恼再去润你过去的三有,三有就是什么,欲有、色有、无色有,这规范三界的生命力量,那么你烦恼再去润它的话,你这一辈子的烦恼跟业力,就会引导你再去下一辈子投胎,投胎之后就又有五蕴身心,所以你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没有这个五蕴身心,除非你断了烦恼,断了烦恼,就像师父说的,断了根本身见,那么断了烦恼之后,你的烦恼根本身见没有了,他就不会再去润,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不会再造作有漏业,然后不会再去润,那不会再去润,剩下的能润的就是思惑,那思惑的力量有限,它哪怕润下一辈子,再润下一辈子,最多七辈子,它力量就没了,然后它的力量没了,它的力量是从欲界开始,因为欲界(的思惑)比较粗重,色无色界的思惑比较微细,所以欲界的烦恼先没了之后,它下次再润再引导,你就不会再来投胎欲界,那不会再来投胎欲界,就表示你至少是三果了,那就是色 无色界,那等到色无色界的烦恼再润完了,那你就不会再来投胎了,这样子就叫做没有五蕴身心,所以我执是执着,那执着的对象就是五蕴身心,而且你的我执烦恼没断,五蕴身心一直存在,都一直存在,再来,众生有情,它不一定有五蕴,它有可能四蕴,有可能三蕴,有可能二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一般来讲,欲界跟色界一定有色蕴,不然为什么它叫色界,就表示有色蕴,欲界一定有五蕴,但是粗跟细就比较不一样,一般来讲,如果是我们所谓的人道,人道 畜生道,它的色蕴是最粗的,所以我们眼睛都可以看得到,然后都可以触碰得到,但是鬼道众生,还有地狱众生,乃至欲界天众生,还有色界众生,它的色蕴比较细,所以我们一般的眼睛,还有一般的身,不一定能触碰得到,一般是触碰不到,看不到也触不到,但是它并不等于没有色蕴,所以一般来讲,欲界还有色界众生都有色蕴,无色界众生,既然叫无色界,它就是没有色蕴,它唯有四蕴,那就是只有受想行识,因为越往上,到了非想非非想,它已经很细了,所以基本上有时候,受跟想还有行都已经非常细了,有等于几乎没有,那有可能就是剩下四蕴的精神体存在而已,那这些众生,尤其到了无色界以上的众生,基本上它不造业,也就是说,基本上到了其他道众生,除了畜生道跟人道会多少造业以外,当然人道是最根本的,能造重业引业的都是人道众生,畜生道众生就算是造业,也不会造引业,造的都是满业,那不然的话问题就很大了,因为畜生道众生如果能造引业的话,那问题很大,什么问题很大,那狮子老虎吃人,不是吃人,吃其他动物,那就是杀业了,那它下辈子还是得当狮子老虎,那它下辈子当狮子老虎,难道它会想说,我下辈子不要再当狮子老虎,所以我从今天开始吃素,不可能的事情嘛,那它就不断的轮回,永远轮回不完,所以基本上会造引业的只有人道众生,因为人道众生能分辨能思考,而且才有这种强烈的引导,那么狮子老虎或是其他众生,因为他的第六意识不清楚不明了,所以他们的思考跟思维都是直觉的反应,就像是五岁的小孩,我问你们一件事情,很简单,五岁的小孩偷拿人家东西,他有偷拿的概念吗,没有啊,你不能五岁小孩偷拿人家东西,然后你要抓他去判行,这说都说不过去,那为什么五岁小孩拿人家东西你觉得,当然你要教他这个是不可以拿的,但是你再怎么教,也要慢慢慢慢慢慢长大,让他慢慢越来越清楚,五岁小孩你叫他不能偷东西,他也没有太多概念,这个叫偷,因为他的生命直觉反应,就是什么反应,就是一种生理的需求反应,肚子饿它就叫,叫了之后有东西看到可以吃他就拿来吃,他不会去分辨这是你的还是我的,那么很多畜生道的众生,其实我们现在都知道,它的思维就像是四五岁 三四岁,了不起五六岁的小孩,所以它在这种状况下没有很强烈的意识分别的话,它所能造作的就是什么,满业而已,他不会造作引业,那唯有我们比较清楚明了的,这种众生慢慢长大,你是可以很清楚明白对错是非的,而且你也知道,人家的痛苦不痛苦的,这些你的造作业力就很强,所以我们一般来讲,佛陀讲经说法修行,对象是以谁,人道众生,师父已经讲过好几次了,以人道众生,那么师父有说过,如果很多经典上会讲到其他道众生,包括天道包括鬼道也能修行,那一种是世间悉檀,是摄化某一类众生的少之又少的,或是引导我们的,但是真正的第一义悉檀,也就是说佛法的对象跟根本目标是人道众生,那既然是人道众生,那就是五蕴俱足,那么佛法跟谁讲,人道众生里面跟谁讲,第六意识明白清楚的,能够分辨,能够听得懂的,他不会跟五岁六岁小孩去讲,那五岁六岁小孩,那就父母亲大概怎么去引导他们道德观念,在成长过程中,但是讲四谛缘起,讲十善,讲五戒,这些东西都是针对,能够分别有意识清楚明了的,这些人道众生在讲,那既然这样的话,那就五蕴俱足的众生,那五蕴俱足的众生,我们都知道说,如果佛教谈我执的话,他是一个执着为我,那他一般来讲,一定是把五蕴执为我,这是天生与生俱来的,是执五蕴为我,了,所以你不要去谈说,那师父 ,天道众生执四蕴那些,那天道众生只有四蕴,或只有四蕴,那是那些众生的状况,所以佛教佛法,不是对那些众生所讲的,是对人道众生所讲的,所以人道众生就是五蕴俱备,那五蕴俱备的话,我们就是在五蕴上面执我,吗,进一步我们来讲,如果你在五蕴上执我的话,因为你是我执,我执就不单只是常见而已,我执还会产生断见,反正这个我执,就是 对缘起十二因缘,对缘起四圣谛,对缘起因果业报的,相续而不常不断这样的因果轮回,这样的业力轮回,不了解缘起正见的,这一些都叫做我执见,都叫做错见,那有我见就会落入,要么常见 要么断见,吗,我见除了执我为一个不变的常我以外,其实断见也是属于我见的一种,因为断见也是错误的,没有因果,没有缘起的错误观念,因此佛陀说一切的执着,一切的我见 一切的错见都是从执我开始,那个执我会是在五蕴上面执我,因为对五蕴的执我,所以会落入各种错误的见解里面去,这样清楚明白了吗,所以常见是我执,断见也是我执,了解了这样的一个整个状况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个经典,你就很明白他在讲什么,我们来看一下,五蕴为众生的执着处,这上个礼拜讲到这里,执五蕴的各种错见,五蕴为众生的执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 】,有了什么呢,什么生起呢,何所繫,何所住?,系着什么呢,早上是不是有居士问我说,系怎么写是不是,这个系 有看到吗,一个车下面有一个山这样包起来,这个系,何所系 ,系就是绑在一起,你绑住了什么,你执着了什么,【何所住?何所見我,】,什么地方呢,执着为我呢,然后你到底是有了什么生起,你执着什么,什么是你系着的地方,然后你在哪里见我,如果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你就会,【若未起憂、悲、惱、 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执着了什么,你系着了什么,什么东西生起,什么东西存在,然后 ,你就会起贪瞋痴烦恼 忧悲苦,那么已起的贪瞋痴烦恼,就会更加增加它,增重,就是变得会更重,然后他说什么呢,【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諸比丘:「色有故,】,有没有看到,就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以五蕴身心,那你说师父,那你这个色,可不可以包括外面的,基本上以五蕴身心为主,这个五蕴身心就是执为我,那么外面的其他的色,就是你所执的我所,你这个执为我,就是【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你有这个色,有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然后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生起,然后你会执着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然后【著故, 於色見我】,就是在色上面执着为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 悲、惱、苦重令增廣,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就是在这个五蕴身心,要么在色上,这个physical的这个上面,要么在这个内心里面的,受、想、行、识 执为我,那一般如果你不是在这个物质的身体上,你有可能在色上面认为我就是这个思考,所以叫做我思故我在,就会在我这个上面执着思考,认为我的知见我的观念,我一定有这个一个思想的精神体,然后你就在这边执为我,那你这样执着之后呢,你就会有种种的断见常见种种的错误的知见,都是由于我执,然后执为这个五蕴为我所产生的,这样子到这里,那现在师父要讲一件事情,其实《阿含经》里面,这种执五蕴为我的这种教说,还有告诉你五蕴无我的这种教说经典很多,那很多,为什么经典一再重复,师父一再讲呢,为什么呢,因为熏习嘛,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告诉你五蕴无我,一直不断的灌输熏习这个观念,我告诉你,这个还不算多,般若经里面同一个概念,讲一切法毕竟空,讲一切法毕竟离,毕竟涅槃,这样子的一个根本理论,他重复重复再重复,一直灌输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一直灌输你这些空的概念,所以从八千诵,可以增广到两万五千 四千诵,可以增广到十万诵,可以增广到最后,玄奘大师所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那里面很多是不断的重复 再重复的,你看,金刚经也重复了两段,金刚经也重复了,如果你有来诵金刚经就知道了,一开始须菩提问佛说,要怎么发心,要怎么生心,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要不要发,要,要发什么,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但是又无与众生可度,佛陀就讲了一堆,后面下半部,他还问一次要怎么发心,佛陀又重复一遍,但是当然了,在经教的解说还有解释上面,它两段一个叫做般若道,一个叫菩提,一个叫般若道,一个叫方便道,般若道 、方便道,是这样判设,但两段很明显就是有重复,但是解说可以是不一样,但是他还是重复了一遍,了,所以,在经典上很多时候不断的重复,他是要告诉你 熏习一个观念,只是说,他可能某些角度,在切入的时候有些会不大一样,但是他的根本道理是一样的,靖量你有问题吗,金刚经,包括许多那个经典里面,都会出现重复这种情况,这种重复是当时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重复了一次,还是实际上就讲了一次,但是作为后来结集的时候,又把它为了,就重要的话说三次,所以他又把它再重复一次,你说,实际情况是重复了两次,实际情况怎么样,当然我们没办法了,但是就是在结集或是编辑的人,他会依以前面的,然后再把他认为的重点再广增,这是编辑,但是广增不是说,他刻意自己想出一套,而是他会把收集他所学到的这些东西,再广增进去,或是传说中是佛陀的教导的,再编辑再广增,但他广增的时候,不能这个东西跟前面的完全不一样,那就不行,那既然是差不多的,那可能就是会变成 类似教育是一样,但是他的讲法方式会不太一样,那就广增再广增,那广增就是后面一段是对前面一段的广增,就是道理差不多,用的素材可能会不同,这样清楚,谢谢师父,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现在看的是《阿含经》里面的,《阿含经》里面,这一个经典,师父 为什么把后面的这个画起来呢,因为这个是告诉你,他的根本执着,然后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因为接下来的经都是不同经,这个还没讲完,你把这个先记起来,【佛告諸比丘:「色有故……,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非常耶?」】,刚刚这两个经是一样,这两个是同一个经,不是不同经,他问说到底什么执着的地方,然后怎么起,他说就是色有,就是执着色,要么就是受、想、行、识,那这是众生执着的地方,接下来,佛陀就要破对五蕴的执着,【 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非常耶?」,答曰:「無常。世尊!」,复问无常者是苦也,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这个应该,师父不用再画圈圈了吧,这边同学知道吗,那个莉莉,你要是听不懂没关系,慢慢慢慢来,因为他们都听很久了,慢慢慢慢,师父会讲,那个,刘聪是,不好意思,可以吗,知道师父画那三个圈吗,都知道,师父不用再画三个圈了,不用再画ABC,然后苦了,不然你要是不知道的话,为什么说,那无常为什么会是苦,第一个,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的话你会讲说,那为什么无常会是苦,我无常我很快乐啊,但那个是假的快乐不是真快乐,第二个,会落入另外一种迷思就是说,那无常是苦,所以早上师父也跟谁讲说,那桌子是不是无常,桌子当然无常,那桌子会苦吗,桌子当然不会苦,但是问题是他明明告诉你,诸去无常是苦,那你会落入说,那一切无常变化的都是苦,桌子无常所以桌子也是苦,那这样就落入了,简单的这种文字逻辑里面去了,没有看《阿含经》的整体在讲什么,所以如果要知道,那就回到师父画的三个圈,就清楚他为什么无常是苦了,那么他说【是苦 世尊,接下来佛陀说,【「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 事起繫、著、見我,】,因为你是无常,所以你是苦,是因为你什么,执着嘛,这里讲得很清楚,【是 事起繫、著、見我,若未起憂、悲、惱、苦令起】,有没有看到,他说不是无常就是苦而已,是因为无常,那么你起系着,你起系着之后,他是无常的你就一定会忧悲苦恼,所以 ,【若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苦重令增广,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 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这个叫做什么,就是叫我执,那这个有什么,非我 非亦我 不相在,这个以后师父讲我的时候会讲,非異我就是说 ,如果色是我,那就是 ,色在我中还是我在色中,那如果色不是我,那就是受、想、行、識,有可能哪一个是我,这个师父未来会慢慢跟你解说,那这里呢,他说【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若現在,】,因为你会去想,你的肉体过去,这是过去色,你明天会怎么样,这是未来,你现在是这个样子,这叫现在,那他有什么,若好,过去现在若内若外,若内 若外是什么,六内根 外六处,或是内六入处 外六入处,内六 眼耳鼻舌身,外 色声香味触,这个都是色,然后若粗若细,若好若丑,好丑远近,这个比较容易了解,那粗跟细呢,粗细是什么,你也可以说,大的 看得到的 摸得到,小的 看不到 摸不到的,你也可以说,粗就是六根,那么根里面有什么,扶尘根跟净色根,粗的是扶尘根,细的是净色根,那么你也可以说,粗的是五根,细的是四大,因为五根是四大所造,这样大概了解,这个叫做若粗若细,那如果就意根来讲就是,扶尘根粗,看得到 摸得到,净色根细,它是那个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它是色,这个就是佛陀说的,要在五蕴上认识它不是我,不是根本的我,而且 如果你这样去认识的话,你在观念上慢慢就会觉得,我要执着的东西是五蕴,这个五蕴既然没有一个我,那这样子的话,就破除你对于执着的东西,那么这个我执无所着落,在五蕴外,没有所谓的你可以执的我,那五蕴你执着的地方,它其实也没有一个,根本的我可以去执着,那慢慢慢慢你这个我执,会在这样的,对五蕴无我,或是蕴处界无我里面,从闻思修慢慢慢慢去消弥它,消弥这个我执,所以如果你闻慧养成,我执在观念上,在观念而已,观念上你会相近于无我,无我相应,如果你进一步成为思慧的话,那你在行为上会无我相应,这样子的状况,这个人绝对不会自私,绝对不会自私自利,那进一步当然在修慧上,是在定中观察五蕴无我,那个叫做什么,定中作观,就是修慧,其实不管闻思修,整体来讲还是五蕴无我,只是说讲起来简单,但是五蕴无我,它不是只有这么一句话,五蕴无常无我不是这么一句话,五蕴无常无我,必须是透过对缘起法的整体了解,然后从戒定慧八正道上面去实践,那我问你,你无我的这个观念,现在你认可 认清 知道 愿意,那为什么第一步要去持戒呢,那个进修你说什么,你为什么要持戒呢,因为很多人是搞不清楚,那我知道无我了,有些人会觉得 那戒什么这些东西,我只要观念清楚就好了,那为什么说 那我观念要知道无我,我为什么还要持戒呢,(断除粗重烦恼),应该不能说断除,断除那就到初果了,压制也可以,降伏粗重烦恼,因为讲无我,不是只是观念上无我而已,必须在行为上无我,那么你如果行为烦恼粗重,那就表示不是无我,那你说 师父我怎么办,你一方面要养成这种观念,一方面要强迫自己,把粗重的我执给降伏下来,什么叫粗重的我执呢,就是你内部的贪嗔痴烦恼会外露外现,表现于身口,这个叫做粗重的我执烦恼,那粗重的我执烦恼呢,如果光靠你自己去认识,自己去克制,有困难,所以必须要借由自己愿意,了解 还有外在的环境条件,来帮你压制 克制,所以第一个要持戒,那么所以持戒跟五蕴无我,是有息息相关的,因为戒定慧的第一件事情,持戒 其实就是在实践,五蕴无我的第一步,其实师父也讲过了,只是可能你们很多人就忘记了,你看到最后还是要画这个图出来,看得到吗,用哪个颜色会比较好一点,这样看得到吗,看不到可以站起来没关系,用黑的比较清楚是不是,你看,我这个是我执,师父把它分开来,我执 你会执着五蕴,虽然我们分开来,但实际上我们一般人,我执 五蕴 是合在一起的,但是确实五蕴就是我执所发挥的地方,那你现在如果知道五蕴无我的话,这个我执没有着落,那现在 ,这个是苦没有问题,但是师父现在要告诉你说,我们的问题都知道说,要消除这个我执,那要消除这个我执,在知见上学习听经闻法上,就是现在《阿含经》要告诉你的,在观念上你要有五蕴无我,这个我是错误的,执着是错误的,这样的一个观念,但是你只是有这个观念,你刚开始只是知识而已,你真正要去实践,怎么实践,戒定慧,那第一步戒怎么表现呢,因为你如果我执执这个五蕴的时候,这个我执比较微细,你一下子可能会观察不出来,但是这个我执,所付诸于推动的,它比较粗,你基本上稍微学佛,慢慢慢慢听经闻法,是可以观察出来的,这个我执是表现于,依什么表现,表现出什么,贪嗔痴,所以贪瞋慈,其实上都是我执,它只是表现为比较不同的方面,其实贪还是我执,瞋我执,痴还是我执,但是它只在知情意上面的表达,表现不大一样而已,本质上还是我执,那这个贪嗔痴,它会透过什么,而去实践表现,身口意,所以我们常常不是说什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的贪嗔痴,结果贪嗔痴就是来自于我执,然后从哪里,身与意之所生,那这身口意可以分为意还有身跟口,没错吧,但是基本上三个都要对治,但是里面什么是最粗最重的,身口,但是我们也知道,你意上没有这样想的话,你也不会付诸于身口,但是同样的,如果同样东西,你内心想一想跟付诸于身口,哪一个比较重,当然付诸于行动的,会直接的影响,比如说我想帮助你,我内心想一想就好,当然还是有些作用,还是善业,但是我真的拿钱帮助你,哪一种是真正的强烈的,当然是真正拿钱帮助你,所以在阿毗达摩里面说,这个(意)叫做思 行蕴所设,这个(身口)叫做思已业,意思就是说,透过这个意业的发心简择之后,已经有意业了,但是它透进身口,那是更重的,这样清楚了吗,好事是这样子,那坏事呢,坏事一样,我只是想偷东西,有意业,但不梵戒,我只是想偷东西,当然你不要跟我讲菩萨戒,菩萨戒我们早上讲的,我们现在在讲《阿含经》的声闻,这是最根本落实到,可以实际上去做的,意业是业,但是如果你是内心想一想,想要偷东西,想要偷你的,但是我没有行动,这个不犯戒,但不犯戒不等于没有意业,你还是有意业,然而如果你想一想,想久了之后,会怎么样,力量未来越大,就会付诸于行动,这时候 ,就叫做身口就是思已业,这个时候就犯戒了,所以身口的行动,还是我执外露的强烈表现而出来的,那么身口跟意业,哪一个容易规范,身口跟意,哪一个容易规范,就是禁止 阻止它,当然身口 ,我没办法管你要不要想什么,我可以劝告你,然后跟你讲经说法,说不要偷东西,不要杀,但是你心里要想我也没办法,但是你要做,我可以阻止你,所以付诸于身口的是比较强烈的,但是比较粗比较强烈的,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比较必须规范,而且相对来讲容易规范,我说相对是相对于意,因为你心里,我不能跟你说一点坏事,一点不好的都不能想,你现在不可能,但我能不能说,杀盗淫妄酒 这个重的你不要去做,可以吗,吗,所以五蕴无我,以及我执先讲,五蕴的我执,这种我执,会透过贪瞋痴进入,付诸于身口意,这个都是我执的一种表现,然后呢,你无我的第一步规范,你从听经闻法慧上去理解,但是你光理解,了解不够,你必须去做,那做的第一步,就是在了解闻法知见,这种法的引导下,然后去怎么样,实行持戒,就是先规范你强烈的身口,那如果你观念知道,然后又规范你强烈的身口,那其实就是在一个很重大的意义上,在规范你的贪瞋痴,因为你这个(身口)强嘛,你把强烈的克制下来了,规范下来了,是不是规范到贪瞋痴,那进一步是不是规范到,其实克制了我执,那师父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其他宗教有没有,也是规范一些,行为上的规范,比如说有讲持戒的,他还是在规范嘛,那那一种规范,跟佛教的这种规范,有什么不一样,那个靖伦你说什么,(师父弟子,怎么说呢,不是特别了解其他宗教,但是就是知道就是说,比如说那个十戒,实际上就是,他是说你信就可以,照着作就可以了,但是佛教的特点是说,你实际上是有智慧的引导,也就是说你必须通过,自己的这个如理作意,然后法随法行以后,你去认可了,才能做得到),是 ,很简单一件事情,很多宗教还有世间善法,哪怕我们说的五戒,他在规范的时候,他没有佛教的正确知见引导,所以他并没有,真正去对治到我执,因为他连这个他都没讲,有时候你的规范,可能甚至是我执在作祟的,其实十戒就是,信仰有一个大我,是上帝规范,所以你必须得做,问题是,那这样有对治到你的贪瞋痴吗,别人逼你做的,我去做,这样对贪瞋痴一点规范都没有,那哪一天别人不逼我了,那怎么样,我就大开杀戒,所以,我们曾经有这么一个,不是曾经,就是有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最近 一二十年,也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个(事情),有一个宗教,他平时戒律规范很严格,我说的不是佛教,其他宗教,我也不好意思讲什么宗教,你们去猜就好了,那么平时他也规范很严格,然后也是说不偷 不杀,也是说的好像有点跟佛教有点相近,然后他平时规范很严格,但是他的严格都是因为上帝规范的,所以你在这样的规范条件下,你必须这样去做,不然的话你会下地狱,你照这样去做就上天堂,但是如果有一天,我被逼到,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甚至我被逼到说,我都已经被逼到死角了,我一定活不下去了,那我管你还上帝不上帝,这时候他会怎么样,他不只破啊,当他把上帝放在一边的时候,他就发挥他的人性的光辉,就是无止尽的去杀盗淫妄,所以当其他国家入侵这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民,已经没有法律的约束了,他就开始杀盗淫妄,而且很奇怪的说,你如果是肚子饿你去抢超商,抢一些可以吃的东西,那还说得过去,因为你肚子饿,但是你知道他们去抢什么吗,去抢博物馆,那为什么去抢博物馆,因为博物馆的东西卖给这些外国人,钱才赚得多,这不是人性的光辉吗,你说我肚子饿饿到不行,那我去抢人家吃的,说实在,如果从一个意义上来讲,这也不对,但是可以谅解,但是你去抢博物馆,那你就是贪嗔痴真的很强烈到,连神都不信,而且这个国家的人民,平时就是信神,这样知道师父要表达什么,但是佛教他讲的,你不杀盗淫妄,规范你的身口,不只是单一外来的强烈的克制而已,而是一方面,记得 戒定慧,一方面是告诉你,整体的这样一个理论跟一个图,然后从中让你在内心里面愿意去做,然后才能由外面来的压力,这样才能达到真实的效用,这样子的人,就算是在这个状况下,如果你去持戒规范你的身口,你才能真正去对治到你的我执,而不是当一旦,对治克制的这个原因条款,或是这个压力不见了,你在强烈的压力下,以前被压迫的,现在把它整个释放出来,反而变更重的贪瞋痴,更重的身口意的一种违犯,而且在那种没有道理的压制下,只是信于神或信于某些人,逼你必须这样去做的状况之下,你根本没有对治到我执,而且在这种压力下,你的我执可能越来越强,只是怎么样,被压住,等到有一天可以释放的时候,你就整个释放出来,吗,所以为什么师父说,你持戒一定要跟慧配合在一起,由慧来引导持戒,那在戒的规范当中,你自己愿意去做,然后再来有外在的一点压力,比如说三宝善知识,同参道友这样的压力,你才真正怎么样,持戒对治我执,修定也一样,讲到这里,(师父,谈到这个外道和佛法的区别,弟子感觉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外道这些是,没有正确的因果正见,不像从咱们佛法来讲,你自己造的因,自己承受的果,他们认为就是,只要你们按上帝和神的做,你可以无我不做,只要你是顺应上帝和所谓神的,他虽然没有正确的因果正见,我觉得这是佛法与外道最大的区别),当然了,所以师父刚刚就一直跟你讲说,要有这套完整的理论,就是慧学上的引导,那你持戒修定才是真正对治到我执,那外道当然就没有所谓的,佛教无我 慧学的这一套了,静宽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师父,那个能不能到前面一页,就是你那个下画线的那里,「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这个色起是指什么),色有 色起,色怎么起,十二因缘的爱 取 有,然后 生,有没有看到,那有了这个五蕴身心的生,那你就开始什么,执着,(那色繫、著故),其实两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你也可以说,悉跟 着 其实,常常是合在一起的,就是执着,或是说系着 系着,系跟着其实意思是差不多,都是讲执着的意思,(那色这里更多是讲,是十二入处的名色六入,还是说这个色是说身体),等一下你说什么,这个色在这里是指,十二有支的那个明色流入,五蕴的色,还是就是说我们的身体的,就是五蕴的色,因为他后面讲了,受、想、行、识亦物如是,就是我们这个物质的身体,所以他这里是重五蕴,五蕴为众生的执处,是指五蕴,(那接下来下面一页,【是苦有故,是 事起繫、著、見我】,这个事),是 事起繫、著、見我,什么事,这个事,是 事起繫、著、見我,是哪一个事,五蕴就是事,色蕴就是事,他前面不是告诉你,色在色上执我,然后在受想行上执我,就会忧忧苦恼,那后面就是说,就是在这一些事情上,不管是色还是受、想、行、识上面,起执 就会苦,然后就会忧悲苦恼,还是你还不了解,下次师父拿巴利文来分析给你看,(不是就是这个,因为这个好像上下文就说,是苦有故,他这个事,是不是就是指苦有故,有苦的存在),【是 事起繫、著、見我】,着我见我,那是 事起繫,他前面已经讲了,讲了有 色、受、想、行、识,后面你可以用英文叫,Because of those,这样了解了吗,就是因为色、受、想、行、识,在这个上面起,执著、系著,这样清楚了吗,当然,这可能是因为依当初的梵文直接翻的文,那有可能翻的人,你可以 把五蕴再讲一次,在五蕴上面起系著,你可以这样讲,但是他可能在梵文的闻法上面,他用什么,他用,来表达,就是前面那些东西,所以他就这样翻译,(还有一个,就是刚刚师父说,断见也是我执的一种表现,那断见的那个具体,比如说在这个表现),很简单,断见什么表现,我告诉你,现在的医学就是一种断见,我不是说它完全没用,只是说,他对于生命的轮回,或生命的状况,他没有像佛陀这样,悟到缘起正见,所以他只在物理上,色上下功夫,但是我们要知道,色上下功夫,有没有用,相对有用,但是不是绝对的,你不能说他完全没用,说他完全没用,那就忽略了缘起性,为什么师父说,医学在佛教意义上,它是属于一种断灭论,因为从现在的医学角度,生命是依于什么,就是依于有这个色,就是要么头脑,大脑,然后配合心脏,然后配合(身体)这些,那如果大脑死掉了,心脏停了,那就没了,那你跟医生说,那我神识轮回到哪里,医生说没有这回事,当然有些医生,他信仰佛教的,那就另当别论,但是从他的医学角度,纯医学的物理角度,他会认为这样子,死了那就一了百了,所以他们会认为说,一定要把你救起来,但是佛教会认为说,如果救起来是植物人,没有太大意义,你不要一直执着这个色体,所以肉体该走的时候,还是得让他走,这观念会就变得不一样,这样是不是比较具体的,那当然不只医学,有些外道的理论,也是断灭见,死了一了百了,好再来,(师父,我能不能从您刚才,对这个身口意的分析上面理解,在佛教中并没有这种所谓的无意识,尤其是没有,这种所谓无意识行为),不好意思,你再讲,(我就是说,是不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无意识行为,他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的一种意识,但实际上),是有无意识行为的叫做无记,我们的发心有分为善跟恶,还有无记,无记不是说你完全没思考,而是说这种思考跟行为,是没有善恶在里面的,当然一切都有意识,因为第六意识都在作用,但是第六意识在作用的时候,在佛教比较重视它的善跟恶的发心,然后付诸于身口的行动,这样才能成为所谓的,道德行为跟不道德行为,那一些比较,平时没有善恶的这些行为,基本上就不大去探讨,比如说什么叫做,没有所谓善恶的,或是无记的这种行为呢,很简单 就是说,你一些反射的动作,比如说我从这里走到那里,我不是走去偷东西的,我只是从这里走到那里,那我没有太大的,所谓善恶的这些问题,比如说我口渴了,那我自己的桌上刚好一杯水,我口渴了我就拿来喝,那你不能说那这是善是恶,这没有善恶的问题,这个就叫做无记,就没有善没有恶,但是现在我们要表达的是这样子,是强烈贪瞋痴付诸于身口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谈有善有恶的,那你是不是有贪瞋痴就一定会造恶的,不一定,因为我们贪瞋痴都存在,它不强烈的时候,他不一定会造恶,还有有时候有贪瞋痴存在,但是你也可以行善,那这时候行善的话,就叫做也是有覆的,是有漏的善,漏就是烦恼,因为你贪瞋痴在,但有贪瞋痴不等于你一定会造恶,有贪瞋痴在,一般凡夫都有贪瞋痴,但你会不会行善,会的,只是有漏的而已,但是我们现在是要从 ,鼓励从恶,那恶一定是有漏的,就不用去谈了,从恶去掉 行善,善有分为有漏的无漏的,那什么叫无漏的,无漏就是五蕴无我,然后去灭贪瞋痴叫无漏的,我们从有漏的善,向于无漏善,那么无漏善,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随顺的,一种是真实的,什么叫随顺,就是说你现在根本没有断烦恼,但是你去趋向于断烦恼的,你这时候还是有漏,但是他是趋向于无漏的,所以这个叫做随顺无漏,比如说,现在你来听经闻法,你听的是无漏法,因为是断烦恼法,但问题是等于你听了,或是等于你现在就无漏了,不是,但是说那我现在有漏,听的还是有漏,我现在做的还是有漏,那跟一般人不学佛法哪里不一样,一般人根本没有趋向无漏,但我们是趋向无漏的,如果不明白,师父再举一个例子,有没有听过田地里打滚,听过,刘聪没有听过,田地里打滚,我们那个应该是四十二章经,南传是法句经,里面他说,其实佛教徒学佛了跟没有学佛的,我们都在五浊恶世打滚,就等于一群小孩子,在烂泥巴田里打滚,是每个人身上都滚得乌漆抹黑的,是不是,都滚得乌漆抹黑的,痛苦不堪,但是学佛的佛教徒不一样,他知道哪一个方向是离开的,所以他一边爬一边滚,还是滚,还是全身黑,但是他是朝着离开,田地的烂泥巴的地方滚去的,所以早晚他可以滚出去,这样叫做get out of here,滚出去,但是一般的凡夫不懂的话,他是怎么样,他是在原地打滚,滚来滚去,滚个十亿八千年了,还是原地滚,佛教徒 像我们在滚的过程中,是不是还是贪嗔痴,还是黑,还是全身泥巴,但是你是有方向的,而且你滚滚滚越滚,到时候滚出去了就干净了,这样大概了解吗,这就是佛教讲这个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因为时间不是放假,不是下课是休息,师父这个地方给你看,你等一下把这一句,画线的这个地方,把它特别注意,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经,它连在一起,到最后它会讲说什么,【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意思是说它的答案,在上面的经典已经说,它上面什么经典呢,它的答案就在这里,那下面的经都会告诉你,但是它的回答都是如上三经说,它的如上三经,它的重点就是师父画线的这个部分,把它看起来,我们先休息,十分钟之后我们回来继续,再来,这个地方 ,【 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 於色見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 悲、惱、苦重令增廣。】,这个很重要,然后接下来就是,佛陀要告诉你说,怎么样去破这个我执,理解这个我是不存在的,因为下面几个经,佛陀的回答都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来看,你是拍这个,没错,不是拍师父,靖柔都是拍师父的,告诉一下靖柔,他发的那个下面写错,他拍那个佛像,那个是 观像念佛,那个不是数息,跟他讲,来我们来看下一个,常见,常见有小我见,有大我见,还有梵見,这三个都是属于常见,第一个 是小我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有没有看到,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句子,什么生什么有什么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在哪里执我呢,【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让众生如是见如是说,说什么呢,有我,有没有看到,有个不变的我,『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没有看到,那他世可能是过去可能未来,但是有此世,有过去有未来,都是这个我,然后这个我怎么样呢,【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 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就是回到上面那个经,佛陀讲一堆,所以这里很明显的是告诉你,告诉你什么,为什么佛说是小我见呢,因为他认为这个身心有一个我,所以他说 ,【『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那就是个人有一个不变的常我,那么进一步,佛陀的回答就是说,那为什么个人有一个不变的常我呢,因为他执五蕴为我,就是上面所说的,就是从这里开始,【 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所以众生会执着 ,身心中有一个不变的常我,这就是佛陀的回答,所以这个叫做小我论,或是小我观,有没有看到,就是众生在这个身心里面执着有一个我,这个叫做小我观,另外一个还有大我论,上面这个是杂阿含152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当然他这个经都很短,不是,他都比较长,没有那么短,师父只是节取重点,【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跟这个上面,还有上面的,上一页的,这个都一模一样,到底什么有,什么起,什么系着,你会执着我,那当然在五蕴上面执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什么叫做【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进修还是进人,你们两个猜拳,看谁要讲,进人吧,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那没关系,还是进修知道,猜猜看没关系,(弟子理解是,我和非我,也可以理解为你或他,不一不异都是一样的,不灭的话就是),一直存在,(不常不断),不是不常不断,他不灭,不灭,他不灭就是常,一切不二、不異,好像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灭的话其实,弟子理解就是,如果要是涅槃),你不要想太多,你把它想大我见,(弟子觉得就是,彼就是我所),这是你,没关系,大家了解了解,为什么叫大我见呢,来那个,静和来,(弟子理解就是,如是我、彼,一切不二、,就是都是完全一样,就是有一个本体,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了),很简单,我、彼,彼就是他 我以外的其他,就是彼,我跟彼,师父是我,彼就是你们,我跟你们怎么样,一切不二,一模一样的,不异,没有什么差别,而且不只没有差别,而且不灭,就是常,这就是大我,(师父,如果是这个,不好意思,弟子没有冒犯的意思),没事,(如果是这么理解的话,那就没有我所的概念,因为如果是说,众生的我执是说,比如说刚才世尊的那个,不是刚才《阿含经》是说,于色见我,所以我是执着于我,或者是我所,但是如果我考虑,比如说咱俩都一样,比如说我跟,我周围的同事都一样的话,就没有 ,我跟我所之间区别的概念),其实很简单,他的我所就是说,反正,我所看到的一切,还有我的认知,还是我所,但是 ,他就是一个大我里面,有很多的小我,然后 ,他的这些小我,他的本质,所有的都是一样的,他是这样的一个理论,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的本质,在一个理论里面,因为他这个后面,前面都还有,就是说,在外道的某一个理论里面,他认为,所有生命的本质体,都是一体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不一样,很难想像 是不是,大梵后面还有,他跟大梵的理论很相近,但他不直接称之为大梵,但是你可以说,他是大梵的理论是没错,本质上同一个大梵的理论,也就是说,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一个本源上来的,所以追根究底,你我他所有的,他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这个叫做大我论,当然这是宗教哲学上面的,所以说,常见可以分小我论,可以分成大我论,这种大我论跟梵论是很相似,但是为什么 还要列出来的,因为他大我论他不一定是梵天论,其他婆罗门以外的,还是有这一种大我论的,那梵天论,还是大我论的一种,这样大概了解吗,(那个空不空如来藏,那个不空如来藏,是不是也可以列成大我),如果你把它当成,真实的有可能,如来藏还不是,如来藏是每个人,众生有一个如来藏,(华严经的那个,那个一大真心),那个我们慢慢再谈,如果说有一个一大,所以你知道,那个婆罗门,或是这种大我论,他认为说这宇宙万物有一个本源,我们的一切生命都来自于这个本源,对 道生一切,没错,就是道生一切,一切都是来自于道,那这个是什么,那就道可道 非常道 ,可以说,那就不是了,这是什么,不可说,不可说,但是如果你读过宗教,从宗教理论来讲,其实这就是一种大我论,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因此创生论有好几种,其中的一种创生论就是大我论,这种大我论可以是形而上的 不说明的,也可以形而下的 说清楚的,还是大我论,什么叫形而下说清楚的大我论,比如说,直接说上帝创造一切万物,上帝创造一切人,那这还是大我论,上帝创造一切,那就是大我论,只是说,有些哲学,包括泛我论,大我论,它并不一定直接指一个创造者,它可以指一个万物的本源,但是这个本源,它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创造者,反正一切东西都是来自这样一个本源,这是古代印度有这样的一个理论跟哲学,那这个东西,当然佛陀认为是不对的,因为是大我论,那这个大我论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源自于我执,因为不了解缘起四圣谛,不了解因果,缘起的不一不异,就会有这种大我论,会去说,我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生命最终从哪里来,它会说,从一个本源上来,这叫做大我论,有什么问题,(师父就是说,弟子就是说,比如说小我见,大我见,这种判摄,是祖德判摄的吗),其实你可以,也不用用小我见大我见,因为这是从宗教理论,把这些宗教理论都清楚了之后,然后弄一个比较相对于,清楚一点的名称,如果你觉得这个名称不清楚,那可以不用,你就知道说,一个是讲,每个人有一个不变的我,另外一个人说,这个不变的我,每个人都一样,是share一个共同体的,所以你跟我表面上有差,实际上没有差别,都是源自一个体,多胞胎,但多胞胎它还是不一样的,(佛教一般都认为,每个人的,因为,活的质量不一样,表现的位置表现不一样,但从法性来说,不是一体的吗),法性 他也不能说一体,因为法性不是讲一个,具体的什么东西,法性的东西,你可以是讲缘起,当然所有的众生存在,都依于缘起法,但他不是share一个什么,应该有的本体,所以如果,不了解佛教的教义跟真义的话,佛教也讲法性,也讲不一不异,你有可能把佛教,跟这种大我论,把佛教的真如法性,还有这种大我论,有可能会混在一起,这样清楚吗,(我感觉他这个,一切不二,这都说得过去,他关键说大我论,又说到我,这就有问题了,那你一切 ,都没有你我他二位的区别,那为什么还要搞出我呢,这我就有问题了),他就是大我,他意思是说,虽然现象上,有种种种种的不同,但是在本体上都是同一个本质,刚才,同学不是跟你说,道生一切吗,他一切 本质都是道,这样清楚吗,这个叫做大我,你说什么,(我觉得他主要错在我),佛陀就是告诉你说,有这样的一个理论,上面这是一个理论,但这个理论是我执产生的,所以是错误的,也有这样(大我)的一个理论,有没有看到,他说(小我见)有我,有没有看到,【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就是有一个我,在三世里面都不变,他重点在个人的我,他说这个(大我见)是有一个我,这个我呢,【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一切都是,没有不二,一切不二,都是一样的,就是说大家都是一体的,(那本来就自相矛盾,说我又说一切不二,这本来就是自相矛盾),你认为他自相矛盾也可以,反正佛陀就说,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比如说,举一个例子吧,沙雕,有没有看过沙雕,去海边有没有,沙雕,没有听清楚是不是,去海边那个沙不是沙雕,他说,你不管你做成什么形状,你雕成狮子,雕成老虎,雕成房子屋子,它只是形状不一样而已,它的本质是什么,沙,所以它沙还是一体,都是沙,这个叫做大我,这样清楚吗,所以在印度古代的宗教,就有这么一个理论,他说万物的本源是一体,同一个东西,虽然现象有种种不同,但是实际上它是同一个东西,这个就是印度古代的一种宗教理论,这样清楚吗,这个叫做大我,可以吗,进虚来,(师父,佛经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就是指的,佛性上的一种),那么至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看怎么解释,所以没有解释好,就有可能落入大我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论师以及古代的,我先举一个例子,中观,他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从什么来讲,法性,空性来讲,空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这不是大我论,那心佛众生只是从空性上无差别,但是就修行成佛,有没有差别,有差别,但是空性无差别,也没有问题,但是很多人如果把它解释,本来是佛,那就心佛众生所以都是佛,那问题就比较那个了,就自己的,所以你那个就是比较不同的解说,所以师父就说,怎么样,这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没有解释好,就有可能落入这个了,为什么,心是那个本体,佛也是那个本体,一切众生还是那个本体,那就是真的都一切都本体了,那就是这个,【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就会变成这种理论,所以要注意要小心,好来,梵我见,等一下我会告诉你,大我见跟梵我见有什么不一样,梵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 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一样的 一模一样的,令諸眾生作如 是見、如是說:,『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 為眾生父。』?」,諸比丘白佛言:「世尊 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 如上三經,有些理论,就是【大梵自在,造作自然, 為眾生父。】,那这个很容易明白,就是跟现在的某些宗教一样,就是上帝创造一切,是一切的父,所以祷告的时候都说什么,祷告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晋西你知道吗,皈依上帝,常常把上帝称为父,记得,你们知道吗,在某个宗教里面说,Father, Son 还有 Spirit,父 子 圣灵,三位一体,所以他把上帝当成父,为什么父,创造一切众生为众生之父,那这个就是梵我论,那刚刚静宽问了一个,那大我论跟梵我论,哪里不一样,静宽 梵我论跟大我论哪里不一样,(感觉上那个大我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梵我论其实更多是说,具体到你对大梵的信仰),其实梵我论也可以讲是一个大我论,但梵我论跟刚刚讲的大我论,有点不一样,我举一个例子,某某宗教说上帝创造一切,大梵创造一切,这个叫做梵我论,道生一切,道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拟人化,它只是一个万物的本源,它没有意识的去造,但是一切的万物都是它来的,这个叫做大我论,所以两个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从一个本源来,但一个是怎么样,有意识的创造一切,一个是只是说,我们一切万物的本源,都来自那个地方,生命一切都是来自那个,他没有把它拟人化,这样子就有它的一点点差别,(这个造作自然,不就也等于那个道生万物,所以弟子感觉那个道可道 非常道,那个道就是梵见,只不过他没有拟人成为一个大梵而已,他就是一个拟物),所以你把道生一切,再进一步把它拟人化,就变成梵我论,其实师父说两个都是大我论,一个就保持他原来的道生一切,另外一个把它拟人化之后,就会变成有一个主宰者,他创造一切,这样清楚吗,所以两个其实都讲过了,他都是大我论,只是一个拟人化,一个没有拟人化而已,道家思想没有把它拟人化,印度思想两个,一个叫Nirguna,一个叫做Saguna,Saguna是行而上的,有点像道的意思,但是它还是创造一切,Nirguna就是这里讲的,梵天创造一切,什么叫Nir,Nir就是行而下,所以印度教在讲梵的时候有两个,一个是讲行而上的梵,一切都是他来的,另外一个比较宗教性叫做,梵天王创造一切,这样清楚吗,所以这个印度对宗教,印度的一切都是宗教,印度的一切都是宗教,印度的政治也是宗教,印度的历史也是宗教,印度的地理也是宗教,印度的河叫做圣河,印度的山叫圣山,印度的历史是由众神所创造的,都是神在打架打战创造出来的,(弟子在讲具体,就是刚大梵 在造作自然,你说这个世界是大梵创造出来的,刚刚我们说大我论的时候,道,它并没有一个主体意识去创造,他没有主体意识去创造,但是一切东西就是它从那边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就有点像道生一切,但是道它没有一个拟人的意识,但是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是拟人的意识,所以没有拟人的意识,没有把他拟人化的,就是类似的道,道德经的道,有把他拟人化的,就像是西方宗教,那么这两个在印度教都找得到,没有拟人化的叫做Saguna,就是本体是不可说的,所以是形而上说不到的,但是在印度教里面,你不能说这个哲学太高了,一般人不懂,他为了度化一般的,让大家都知道,他把这个形而上的梵,变成形而下的梵天王,那就跟西方宗教的上帝创造一切是一样,就是这里所说的,这样清楚了吗,所以中国的宗教哲学,最根本的比较大家能够所依的,就是道德经的道,它是万化的本源,但是他没有把它拟人化,西方宗教把他认为拟人化之后,就是变成上帝创造一切,这两种理论在印度教的梵都有,一个就叫做Saguna,形而上的存在体,Niyanguna,形而下的存在体,那就变成不可说的梵本身,超越一切不可说,另外一个叫做,梵天王创造一切,再来,下一个,各种断灭见 惡取空 ,一样的句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这个是二取空,令诸众生如是见,你看,他说【「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無施、無會、無說,無善趣、,惡趣業報,無此 世、他世,無母、無父、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 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 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他说一样,何所起 何所见,意思说,众生的我执,执着什么,有这种我执,然后会告诉你,無施、無會、無說,無善趣、,这一句有印象吗,有吗,他就是什么,我们一般讲的归纳为,世间的四大正见,世间的四大正见,必须先了解,因果中有什么,善恶,然后呢,有因果业报,有三世,然后有凡圣,这里是告诉你,断灭见还是依我执,那么有我执,你有常见,有小我见,有大我见,有梵见,另外一种极端,还是依我执而来,这种极端会落入断灭见,这种断灭见等于是一种邪见,他会告诉你怎么样,没有布施,没有法,然后 ,没有回向,这个说是回向,没有善恶道,也没有善恶道的报,没有业报,然后没有此世他世,没有父母没有众生,然后没有世间阿罗汉正觉,意思就是说也没有圣人,那这一类的是什么理论呢,这一类很多理论是,所谓的唯物主义论者,他说,你的父母不是真正生下你的,他也就是物质的和合的一个过程,所以既然是物质和合的一个过程,当物质灭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那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没有三世了,那就没有什么业报这些东西了,所以他就非常极端的,唯物主义论,就是会有这种断灭论者,所以就是无施无报无种种的,没有这些善恶业,这些就是属于断灭论者,那这些断灭论者呢,最后根本上还是因为我执而来的,可以吗,尽管来,(师父你刚刚能不能讲,那无会是什么意思),这个无会跟前面所讲的,有这些东西是一样的,应该就是没有因缘和合的意思,我们可以回去再查一下,其实它跟前面的很多句子是差不多的,他只是翻译的有点不一样,(您刚刚说的无说,是说没有回向吗),无说是说没有回向,因为他的说呢,在其他地方正翻成祝愿,什么叫祝愿呢,就是说一般出家众去受供之后,完了结束之后都会回向,然后比如说我们常说的,愿以此功德,还是这一类,这一种叫做说,又叫做祝愿,又叫做愿,那么这种极端者会认为说,你这些没有用,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个就是属于一种断灭论者,这个无会,会不会是那个,因缘和合的意思,那个我们可以再去查查看,因为这个句子前面很多,他的翻译会不大一样,(他错误直接是到无世间阿罗汉,这是断灭论),这段之前就断灭论,这之后正到正趣,正到正趣,就是所谓的阿罗汉正到正趣,是属于正阿罗汉,所以他后面这两行,应该是正戒吧,前面是邪戒,后面这两行,他说没有世间,没有阿罗汉正到正趣,就是没有阿罗汉,世间跟阿罗汉,无世间阿罗汉,那这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这有问题吗,这个都是指阿罗汉,就是阿罗汉的这些,全部他都否定掉了,他就是把这个我生已尽,这个正确的知见也否定了,他这个我通全部,这个我没有众生父母,無世間阿羅漢 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 ,这一些都是在,这全部下面,全部都是在描述谁,这些都是在描述阿罗汉的,然后这个我是否定这个世间有阿罗汉,那下面这整句,都是在描述阿罗汉,其实你就说无阿罗汉就可以了,但是他每次他讲阿罗汉,都是要把这几句拉进来,所以他把这个我生已尽,这个也是否定了,那这些就叫做断灭见,他等于是否定了善恶,否定了怎么样,因果业报,否定了三世轮回,否定了什么,圣人,那这些叫做什么,恶取空,再来,断灭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同样,还是以五蕴执我,会有这些错误的观念,【「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諸眾生此世活,死後斷壞無所有,】,有没有看到,他说众生怎么样,只有这一世,死后断坏,无所有,【四大和合士 夫,】,世大和合士 夫,什么是士 夫,不是世大夫,士 夫就是人的意思,士 夫就是人的意思,世大和合 士 夫,士 夫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人或有情众生,是由四大和合所成,【身命終時,】,怎么样,地归地,因为四大和合,【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 風,跟随空转,意思就是跟时的,【根隨空轉,輿床弟子】,四人持死人往塜間,与床弟子就是跟着你最好的弟子,为什么与床,它会抬着你,意思是,它是在抬着你,或是在床边照顾你的,【輿床弟子,四人持死人往塜間】,就是这些亲近的弟子,四个人抬着你往塜間,到坟墓那边去,然后,【乃至未燒可知燒然已】,不管是烧了还是没烧了,就算是烧了,【骨白鴿色,立高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若說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他什么意思,他说死的就是白骨,他说 立高慢者知施,意思说,如果有人说布施,然后有人说有受,有人说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若愚、 若智,死後他世俱斷壞無所有。】,它意思就是说死了,就是一了百了,就是尘归尘,土归土,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布施,有受,这一些种种的,有福报,什么这些种种的,这一些都是瞎说,就是这里讲的,【彼一切虛誑妄說。若愚、 若智,】,不管你是聪明的,有智慧的,死後他世俱斷壞無所有。】,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三世轮回,有因果业报,这一类的断灭见者,他会告诉你什么,你在胡说八道,你很傲慢,你根本不懂,你在胡说八道,他会这样告诉你,那这一种 ,一般来讲,也是比较唯物论的,因为为什么,他认为这个,所谓的生命三世,没有这种东西,我们一切存在,都是依物质而存在,所以他说什么,我们一切存在都是四大,所以没有识,眼耳鼻舌身意的 意识,他认为没有这种东西,那你说我可以思考啊,他会告诉你,因为我们以四大,所有的物质身体的作用,所以你有思考,你有精神,但实际上,没有别立于物质的精神体,所以当这个四大死掉之后,就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没有了,他就是这样认为的,这个叫做断灭见,那么他们问他,这样佛陀当然说,那这个是依什么执着呢,我执 执五蕴,也会产生这类的断灭见,所以我执执五蕴,要么常见要么断见,总之就是不能了解,缘起因果的正见,靖虚来,(我对前面的那个二取空,还有点疑问,在般若经里头的空见,跟这二讲的二取空),般若经讲的空见,他不否定因果,(但是它那里的,比如说无父母,这个在究竟意义上,这些都是幻见,都不存在,如果我们用般若经空见,是不是也会产生这种断灭见),所以你如果对般若经的空见,没有很清楚,认识错误,会落入二取空,所以为什么当初,当初印顺导师推崇般若,但以前在福严早期,如果没有印顺导师的认可,你不能随便去读般若经,因为你的知见,缘起性空,缘起无自性,这一类观念,如果没有很清楚的话,你读般若经读到最后会什么都没有,就落入二取空,有没有因果业报,没有,有没有四谛缘起,空的,所以 《 心经 》 后面讲什么,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德,但是他后面更说,以无所得故,他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他是说你不能执着一切,但是确实,很多人如果对般若经不理解,没有搞清楚,确实容易落入断灭见,这也是后来唯识学起来的时候说,般若甚深,很多人,前面讲四谛十二缘起 落入有见,后面讲空 落入空见,所以解深密经出来讲亦空亦有,就是要排除有见跟断见,但是这不是经典本身或是佛教教法本身的问题,这是学(般若)没有学好,所以就落入了断灭见,以后师父讲般若经的时候,就会特别来讲这一些,这样 可以吗,确实是很多佛教史上,还有佛教里面的很多,大乘的大德,包括龙树菩萨,都一直在讲破除二取空,甚至有些人会以为,龙树菩萨还有讲般若经的,这一些是二取空,但是事实上,如果认为那个是二取空,那是错误的,可以,无作业论,这些种种都还是断灭见,然后无作业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 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 是見、如是說:,『無力、無精進、無力精 進、,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 便精勤、,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一 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 無勢、,无精进 、无堪能,定分、相續、轉 變,受苦樂六趣。』?」,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 次第如上三經,他说什么样的原因跟理由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众生会这样说,这个叫做无作业,这有点像宿命,意思就是说,你来了做什么都没用,你做什么也没有办法真正去改变,或达到他的目的,这个叫无作业论,你们记得印度有四种种姓吗,记得,四种种姓,对有些人是好的,对有些人是一生的悲惨,为什么呢,四种种姓 你生来本来就是这种种姓,所以你如果生的是最低下阶层的种姓,你就不用说我这一辈子想要努力去改变什么,不需要,你就做你这个种姓该做的,所以他最低下的种姓,再往下的种姓呢,他这一类人,你没办法让你读书,没办法让你去做这一些的善,或去想去改变,门都没有,你这一类最低下阶层的,他当然四种种姓,大致上,但这四种种姓由于长期以来,有一些变化,还有一些通婚什么这些,他就依这四种根本的衍生出很多种,其中有一个四种更低下的这一种,他只能做社会上最低的,大家不愿意做的,比如说倒垃圾 清水沟 挖粪坑,他就只能做这些,那如果你跟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你可以努力啊,你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你可以改变你用你的,他会告诉你门都没有,为什么呢,他根身蒂固信仰这种无作业论,因为他生来就觉得,我就是好好的过完这辈子就好了,你不用想说要怎么样,所以他说什么,无力,什么叫无力,这个力就是作用,你就不用想说去付出什么去做什么,这个叫无力,然后无精进,你不需要去努力,没有这种东西,你努力也没用,改变不了,然后无精进,无力精进,就是说你本来就没有什么作用,你很努力去做也没有用,所以没有这种作用,比如说我布施有无报,我可以改变,我努力读书,没有用,你是这种种性,或是你是这样子,你就是这样,不用想太多,然后他说,无士夫方便,我刚刚讲过似乎是什么,人,方便,方便是造作的意思,就是努力造作的意思,没有所谓的人的造作,没有所谓的人的精进,没有人的精进造作,既然都没有造作,就没有所谓的自作他作,自他做的这样的一个状况,既然都没有用,既然造作的都没有用,那就没有所谓的自己做,他人做 一起做,什么叫做自己做,他人做 一起做,你自己努力做,这个叫做自作,就这边的他做,别人做,什么叫自他做,大家一起做,比如说我们两个合作,看看能不能努力用功,来改变命运赚点钱,他说不用想太多,你这个种性,你就是做你该做的事情就好,不用去想太多,然后他说什么呢,一切人,有没有看到,众生 神,反正包括神都是这样,没有所谓的怎么样,造作,用功,没有所谓的用功的势力,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 變,受苦樂六趣,他什么意思,定分是什么,就是一定的,就是这样子,然后相续转变,受苦乐六趣,就是你在六道里面,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要想说,佛教是讲什么,佛教讲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规定在谁的手上,你自己,然后他说,你可以随六道轮回,但是它是决定的,所以你就不要想太多,你就慢慢去受苦,轮回轮回轮回到最后,你把这些报都受尽了那你就解脱了,就是这样子,你如果是承受,相信这种理论,你如果是真的相信这种理论的话,那么你这辈子如果生下来,是最下种性的,你会怎么想,认命嘛,该挖粪坑该挖粪坑,该开矿该矿,该倒垃圾倒垃圾,你就不会东想西想,你也不会想革命,所以印度没有革命这种东西,印度的打仗,都是贵族发起的,贵族跟贵族打仗,没有说农民起义 工人起义,在历史上,印度就没有这种东西存在,这个就是什么,凡事叫你任命认分,六道轮回,你就随着它去轮回,你也不用去做什么,它是决定的,那你唯一做的就是任命认分,把它做完了,下辈子再去轮回,那轮回做了什么,你就任命的去做,就这样不断的轮回轮回到最后,业力尽了,那就怎么样,就解脱了,你要是胡思乱想,想胡搞瞎搞,没有用,胡搞瞎搞没用,你想努力用功改变命运,没用,没有这回事,一切都是定命,这样各位清楚,这个叫做什么,无作业论,其实也是宿命论的一种,那这种宿命论理论哪里来的,还是我执来的,所以不管你去创造这种理论,还是自己去认命这种理论,就是我执,那现在 ,剩下五分钟,我要跟各位讲一件事情,在印度,婆罗门本来,根本就不是印度本土的宗教,婆罗门是外来的,那婆罗门,这种雅利安人,所信仰的婆罗门,他从外来进入印度之后,他是属于少数,然后他用武力来怎么样,征服多数,问题是,他怎么样保证,他这少数可以控制多数呢,思想控制,讲得非常好,思想控制,那我如果要用一大套理论,或是用一种很复杂的理论去控制你,你都搞不清楚,我怎么去思想控制你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透过宗教,透过宗教,把他的思想理论灌输到你的脑子里面,然后根深蒂固,然后长长远远,我就可以少数去控制多数,所以他利用宗教,把所有的人分成四种阶级,其中最高等的阶级,婆罗门,一般我们都讲婆罗门是祭司,其实早期的婆罗门,他就是雅利安人的种姓,他并不是什么祭司,他就是信奉大梵的婆罗门,那萨帝利是什么呢,其实萨帝利就是当初非婆罗门的王公贵族,这些非婆罗门的王公贵族,其实他有一定的反抗力量,所以这些婆罗门也得尊重当地的王公贵族,所以他也不敢对这些王公贵族,采取太强烈的手段,那么接下来就是有士夫,还有奴隶,然后更下阶层,那这一些,他就把他控制得牢牢的,所以基本上婆罗门跟萨帝利,是维持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那么由这样子的来划分种姓阶级,当然婆罗门是少数,王公贵族的那些萨帝利也是少数,最大多数的就是这 下面的两个阶层,还有更下面的阶层,所以他就用宗教,把这些思想理论灌输进去之后,千百年来就变成这样的一个理论,有什么问题,(师父 ,在这样的环境下,佛陀怎么样来适应),所以师父要讲的,不是告诉你们他们种姓阶级,所以佛陀伟大在哪里呢,佛陀伟大出来之后,佛陀倡导四性平等,佛陀倡导四性平等,佛陀要打破四性,所以佛陀的《阿含经》里面,你看那个师父的佛陀的教示里面,最后面有谈到,他说什么叫婆罗门,自我清净修行就叫婆罗门,不是生来,不是出生是婆罗门,所以他用另外一个意义来解释婆罗门,他说不是你出生是不是婆罗门,所谓梵,是清净的意思,他说你修行清净,离五欲、贪嗔痴 ,这个才叫做婆罗门,所以他就打破婆罗门,是要与生俱来生来的,他是用修行来定义的,所以佛陀打破四性阶级,这个在当初是很伟大的一种举动,你不要以为说那没什么,现在这个民主大家都这样,我告诉你到现在印度还是阶级很重的,而且阶级观念,不管是立文的不立文的,明文规定的不明文规定的,习俗不习俗,其实一直都存在于人类的各个阶段,各个民族各个文化当中,强烈不强烈而已,有没有明文规定,有没有根深蒂固而已,包括现代的歧视,没看到,歧视其实就是种性的一种,天生固有的观念,那这种歧视哪里来的,每个种族民族,都会对其他种族民族产生歧视,这种歧视哪里来的,就是我执嘛,佛陀不是告诉你,种性就是佛陀告诉你,就是我执 执着我,扩大就执着我这个民族,我这个种性,是比你好的比你优越的,还是我执而来的,所以佛陀才打破四性,然后倡导一切众生皆具平等,同样都可以怎么样,依于缘起因果而造善造恶,而得到因果业报,刚好跟这个是完全相反的,师父附带一句,思考一下就好了,你不要翻译给印度人听,印度的国父,我不要讲名字,你们大家都知道,他只是推翻外来的怎么样,入侵而已,他并不倡导内部的平等,他并没有很强烈的,去倡导内部的平等,所以有人会跟师父说,瞎扯说,那印度的国父比佛陀伟大,我说伟大在哪里,他说他把印度推翻外来的,我说推翻外来的,中国古代 从以前到现在多的是,朱元璋推翻外来的,那难道就很伟大吗,是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讲伟大,但有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宗教的圣人呢,不是,有佛陀这一类的,真正愿意推翻一切不平等的,倡导因果业报真正的平等的,这才是伟大,所以佛陀当初也受到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婆罗门的,很喜欢陷害佛陀的,师父这里讲到这里,所以这是一个圣人的,一个胸襟跟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