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Category:其它整理]] | ||
阿含经讲要 第106讲 | |||
我们继续来看五蕴,五蕴或五阴 | 我们继续来看五蕴 法门 ,五蕴或五阴,上个星期已经说到,由于众生执取五蕴 , 会有各种各式样的错误的见解,会有常见,也会有断见,那不管常见断见,其实都是源于我执,错误的执著 。 那一般人都是执取五蕴为我,就会有所谓的各种常见断见 。 | ||
你看 各 种断灭见里面有 :(1)恶 取空, (2) 断灭见, (3)「 无作业论」 。 无作业论,就是你做什么都没有用,也没有办法培福修福 , 布施也没用,持戒也没用,就是一切都是宿命,这个叫做无作业论 。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看 : | |||
'''4、陰及 受 陰(蘊與 取 蘊)'''(讲义P181) | |||
'''• 一時 , 佛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Pañca, bhikkhave, khandhe desessāmi pañca-upādāna- kkhandhe ca) 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 去 、若 未來、若現在,若內 , 若外 , 若麤、若細 , 若好、 若醜 , 若遠、若近 , 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 有 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 。彼 一 切總說受、想、 行、識陰 ,是 名為陰。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 是取 , 若彼色過去、未來、現 在, 生貪欲、瞋恚、 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 如 是, 是名受陰。」(雜.55經)''' | |||
4、阴与受阴 , 或叫做蕴与取蕴。 | |||
受蕴又叫做取 蕴, 一般来讲就是阴与受阴 , 如果 是 另外一个翻译 , 蕴与取蕴,一般来讲经典上不会去分,但是 这个 经它就分得比较清楚,所以师父再讲一下。 在 经典上意思就是说 , 阿罗汉证,悟的 圣人 然后包括人间佛陀,他还有 五蕴 身心 , 他的五 蕴 身心 就是 纯粹 的 五蕴。那 一 般凡夫的五蕴又叫做五取蕴,或叫做五受蕴 ,这 就是凡夫。所以 一 般如果不分,凡夫的蕴就叫做取蕴就是执取蕴 , 因为他都是 在 跟一般凡夫讲的 , 当然这个经典里面就分得比较清楚 , 跟 我 们大家来了解一下 。 意思就是说 , 阿罗汉证悟圣果之后,阿罗汉还 有 五 蕴, 然后也在世间 , 行住坐卧吃饭穿衣 , 阿罗汉也是 这 样子。人间佛陀 的这个 人间身心也在这个世间,还 是 托钵穿衣吃饭行住坐卧 , 但是他们圣人是五蕴 , 凡夫是五受蕴或是五取蕴 , 这个就是比较大的 一 个分别 , 我们来看这个经: | |||
'''【一時 , 佛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 ,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 | |||
有没有看到 , 那阴就 是 蕴 , 翻译不一样而已啦,阴及受阴 , 然后 云何为阴 , 下面 这 一句是巴利文 , 巴利的蕴或阴叫做khandhe ,那 这 个是 字尾变化,叫khandhe ,那个 梵文就叫 什么, 前面加一个S,Skanda , 梵文叫Skanda , 巴 利 文叫khandhe 。他的巴 利 文是说,Pañca,Pañca是五,一二三是五的五Pañca bhikkhave,bhikkhave是什么 , 梵文 叫 比库,或苾刍 , 那 这个 就比卡,比库,那个梵 文 是比素。那 这 个是KHA,bhikkhave是呼 格,呼格是 什么呢?比如说我们 , 经典常常有的呼格 , 比 如 说佛陀会说,舍利子啊!舍利弗啊! 阿难啊!叫对方 , 这个 叫呼 格 , 英文 里 面没有 这 种格 , 但是他后 面 会加一 个 惊叹号 ,就表示是 书 里 面。如果惊叹号就表示是 叫 他称呼他,那 比 如说John叫你 , 某某,Come in here,John赶快来这里,或是Come here来这里。那梵文 , 巴利文里面他就有格 ,他 用这个格, 就 表示他是称呼,所以这里叫做 比丘啊 。 | |||
他说 【'''世尊告諸 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 | |||
他就说比丘啊 , bhikkhave就是比丘啊 , 然后khandhe ,他其实是中间插一个呼格 , 前面 五跟阴是合在一起的 。 所以比丘啊 , 五蕴,或叫做五蕴,然 后desess āmi,desessāmi,是一个动词,你觉得这个动词是什么 ? 猜都猜得出来, 说嘛。 但是 谁 说 ? 佛陀,因为这个里面佛陀,是 佛 说嘛,他一个括号里面,那佛陀叫谁,佛陀叫比丘们,所以你说 那这谁说呢,他后面动词的语尾这个mi,就表示是我说 ,si 你说 ,ti 他说,然 后anti 他们说 。 所以他是我说,我们说字尾不一样,你看字尾就知道谁说,总统说 、 国父说,以前我们 三民主义都说,你自己说没用要国父说才有用 。 那这里 mi 就是我说,那谁说佛陀说嘛,佛陀说比丘啊,我说,所以他动词就知道 说mi 是我 ,ti 是他,那他有双数的,还有复数的,如果双数就是两个人说, 复 数就是两个人以上说 。 那两个人有 我们、 你们 、 他们有这样子,就知道很清楚的知道说,比丘啊 , 呼格,我说什么呢 ? 五蕴这边还有一个就pañca,有没有看到 ? 也是五,后面一个什么 ?kkhandhe ,也是 蕴, 那差在哪里 ? 中间有一 个upādāna ,upādāna 很明显的就是什么 , 这 翻起来upādāna就是受 。 但是upādāna也可以 翻 成取,然后这个upādāna有以什么东西而产生运作的意思 , 他的意思就是说与五蕴而作用 。 | |||
其实意思就是我们众生是依这个五蕴生而有作用的,但一般会翻成受或是取 。 所以你如果看 梵文 巴利文 , 你就不会把两个受搞在一起 。 我问你 : 色、受、想、行、识的受 , 记得吗,是哪一个字,跟这个有点像 ? 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受蕴,所以如果你看梵文跟巴利文,你不会把它混在一起因为两个受的梵文巴利文不一样,中文都翻成受 。 | |||
Vida或是,Veda , 受是Vedana,Vedana就是受 , 色、受、想、行、识的受 , 这里是Vedana , 也翻译受 , 但是它是取的意思 , 这个叫做upādāna。然后另外 那个 受蕴叫做Vedana , 所以就 不 会混在 一 起,这 个是 取蕴。所以它说什么 , 五蕴 , 比丘,我说,虽然,它位置放 的 都 不 太 一样, 但是 你 看它 的 格 , 还有它 的 动词变化就知道 , 他其实就是说什么?(11:09~11:50师父讲梵文的结构 , 略) | |||
所以 它的 巴利文跟中文版本一模一样,就是说 , 我今当说 , 但是 , 中文给了那 个 副词 , 我今当 说, 但是 它不是 用未来式 的, 也不是用很快的未来式的,be going to, 它 直接用现在式 的动词,我现在说, 但是 它 不 是 用进行式的 , 他说 我说 ,运及受 蕴,这个就是 我们这个字型。 | |||
'''【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 , 第一个 , 色 | |||
'''【若過去、若 未來、若現在 , 若內 , 若外 , 若麤、若細 , 若好、 若醜 , 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 | |||
色蕴,然后 这个 若内若外,若麤、若細 ,这 个上次有讲过。这一些全部 , 就叫做色阴或叫做色蕴。 | |||
'''【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 所 有 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 。】''' | |||
色 , 然后其他的受、想、行、识 , 整 个 加起来就叫做 五蕴 。 | |||
'''【彼一切總說受、想、 行、識陰 , 是名為陰。云何為 受 陰?】''' | |||
那 就是 云何取蕴 , 五取蕴 的 取蕴。现在知道了 , 色、受、想、行、识 ,就是 五蕴 , 那什么叫做五取蕴 , 或 是 五受阴呢?下面这句重要 了 。 | |||
他 说'''【云何为受阴?若色 是 有漏、 是 取 , 若彼色過去、 未 來、現 在, 】''' | |||
有没有看到,所以才会分成取蕴,是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 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是名受陰。】,那这样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这个纯粹的是五蕴之身你不会在上面取什么,起执著,起贪瞋痴,起种种烦恼,那这个就叫做五蕴之身,是单纯的一种作用,身心的作用单纯的而已,这个叫做五蕴,但是如果你在这个五蕴之身,上面会起种种的这些有漏,有漏是有烦恼的意思,然后有取,就是爱取有的取著,然后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生貪欲、瞋恚、 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种种,贪瞋痴是三不善根根本,还有其他种种的,如果你读据俱舍论 以前讲过,种种的不善心所法,或烦恼微细的烦恼心所法,这种种种种,只要这个你在五蕴上面取,这种烦恼执著,这些 就叫做五取蕴或叫做五受蕴,那么,受想行识亦復 如是,是名为受蕴,这样各位了解了吗,有执取的,会对他取贪瞋痴的,那我们就叫做五受蕴那么开悟了断烦恼了,那个阿罗汉跟佛陀,当初开悟了断烦恼了,还没入涅槃之前,还在这个世间生活,行住作卧 他还是五蕴,但是他不叫五取蕴,他就叫纯粹的,五蕴就叫五蕴之身,这就是蕴跟取蕴跟受,蕴跟取蕴或叫做,阴跟受阴的一个区别,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尽量你还有问题,不错尽量问,尽量尽量问,(谢谢师父,这里面看到,这段我想到,师父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还有一个公案就是讲到,白牛黑牛,白牛黑牛那个,六法门,还有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不取相如如不动,是不是跟这个意思也是相似的,这样子通的),你有五蕴取五蕴相你就是取相了你纯粹的五蕴,你就不取着不取相了,(那他从佛陀和阿罗汉,他是明明白白这些事,首先知道这些事,很清楚这些事,他就是不执取,知道他是幻象,这区别在这),区别在这里不执取,六六法门也是一样,你六根对六境,不是不认识,色身香味触法,你都清楚认识但是如果你取了叫做取识六识取六境,但你不执取那就是纯粹的六识,所以我们以前有讲过取识,取识知道,取着的取,认识的是取识,我们后面讲六六法门还会再提到,这个叫做蕴与受蕴,这是基本的认知跟修行,所以我们如果从这个经来讲,我们修行其实 不是讨厌五蕴,也不是排除掉五蕴,而是现前不执取我们的五蕴之身成为我们执取执著的对象,那当然如果依阿含经来讲说,如果你现在破除了这个我执的执取,现在你第一次,破除真正达到破除,那就是初果,那未来七番生死,那就一定入灭,那入灭就不会来生死,那不会来生死你连五蕴之身都没有,那如果你这一生证阿罗汉,那么阿罗汉还活着的时候,还有五蕴之身,那么阿罗汉如果舍报死掉了,他连五蕴之身都舍了,那因为阿罗汉没有烦恼再来润生了所以他就入涅槃,不会再来生死,那叫做生死已尽,所作以作 不受后有,所谓的后有就是不会再来投胎了,就是阿罗汉的境界再来,那个这边同学如果,有听多少算多少 好不好,那个 你是今天刚来,第一次早上没有来吧,听多少算多少,如果有兴趣的,不过下礼拜已经放假了,有兴趣可以上网听,师父讲成佛之道,可能会比较容易懂那这个要听也可以,这个可能因为一百多集了 这个是一百零五集,但是如果你觉得学佛很好很有兴趣,你可以从第一集开始慢慢听,第一集师父讲的很简单,应该很容易懂,那个文金以前,前面听过,只是中间没有来而已,阿含经以前最早,有听师父讲过,你善根不错啦 很容易懂那这边同学应该没问题,这个有学一点,佛学知识应该很容易知道,再来我们来看一下四识住,四识住也在讲五蕴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讲四识住你以为有四个识,但是他不是讲四个识他是识住以四个地方,我们来看一下他怎么说,【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 恐畏。】这句经,师父很喜欢很有趣,而且他的启发性很大,师父的佛陀的教示里面有,他说【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 恐畏。】,於無畏處而生 恐畏,所以说不需要 恐惧害怕的地方,你反而还害怕了,你会在哪里害怕,晚上到坟墓会不会害怕,肯定害怕,很老实 不错不错,他不会说 师父我不怕,为什么 因为我有持咒保佑,会不会害怕跟有没有持咒保佑两回事,会怕 谁都会怕,佛陀不是说这个,我们众生有一个根本上不应该害怕的却是很害怕,而且更重要是,该害怕的地方不害怕,我们来看佛陀怎么说,【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 二俱非當生。】众生怕什么,怕无我无我所,而且这两个害怕是不应该生起的凡夫怕什么,无我无我所,凡夫害怕无我无我所,以前曾经有人,听过说 哇 师父 那无我那惨了,那我现在怎么办,那无我 什么都不用干,现在我还有老婆 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他就会把无我错误的认识,然后就产生恐惧,而且这种恐惧会让你没办法解脱,因为你就不想去认可,也不想去认识这样的事情,他说凡夫在无我,无我所的地方产生恐惧,那么凡夫怎么回事呢,他说【攀缘四识住何等為四?謂色識 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 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这边是顿号 受想行,有没有,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那它是什么意思,因为凡夫执著,所以凡夫害怕无我无我所那凡夫在什么地方执着呢,凡夫是执著有取的识,那凡夫执著的,有取识会在哪里起执着呢会在我们的,色、受、想、行,因为那个识本身就是有取识嘛那这个精神体它本身就是执取的,所以我们会对我们自己的色、受、想、行,产生贪恋产生执著,因为我们有这种执著,所以会害怕什么,害怕无我无我所,那当然啦,晚上到坟墓祭祀我也害怕,因为有我有我所然后【比丘!離色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 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 長,】,这个住就是执取嘛,然后【无复增进广大,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 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 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識無所住故不增長, 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 知足故解脱,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 故無所住,無所住故自覺涅槃。】细节上你或许不知道,他每一个字或是说,名词的意思在讲什么,但你可能会大概猜得出来他在讲什么他意思就是说 我们四识住嘛,那你把这个四识住的住,其实四识住他会怎么住呢,他的住一定是,贪瞋痴而住,那你如果能够断这种,对我们的色、受、想、行的执取你断了之后,他就不会再对这个,我们的执取跟烦恼增长广大,你就不会再来投胎,那你不会再来投胎的话,那就是什么,涅槃,他的细节大概就是这样子,那么师父后来发现,一个一个字去解释太麻烦了,师父给大家一个方便,这边有白话,这个白话,师父花了很多时间,一个一个慢慢去把它翻译出来,那当然了,这个书里面有,所以你们可以去看看,慢慢念,念标准一点,你不要整个字连在一起,【佛陀告訴比丘們:,「愚癡凡夫常在不應產生恐懼的 地方心生恐懼即是害怕无我和无我所其实这两种恐惧都是不应该的为什么呢,因為 凡夫緣取『四識住』,四個- 識之住地,哪四識住呢?就是識住於色、攀緣色、 愛樂色,這種住、,攀緣和愛樂會越來越擴大、增強。 識同樣會對受、想、行執取、攀緣和愛樂,這種執 取、攀緣和愛樂也會越來越擴大、增強。】 这个就是上半段的解说,白话,师父其实刚才都说过,就是说凡夫对于不应该害怕的地方无我无我所会产生害怕,其实这两个都不应该生起,无我无我所的恐惧,都不应该生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凡夫四识住,因为凡夫取著四识住,那为什么知道是四识住是识住于四个地方,而不是四个识,因为他的梵文同样的巴利,他讲,catasso viññāṇa-ṭṭhitiyo,catasso 是四一二三四的四,catasso 是一二三四的四,然后,viññāṇa是意识的那个识,认识的识,然后ṭṭhitiyo 他的本来动词是Stand,站立然后呢,常常翻译为住所、住处居住处,那居住处呢,所以也常常翻成住地就是你居住的地方,站立的地方,所以称为住地,所以他是说什么呢,识的住地就是识执取的地方,或是住的地方,所以那个住,那个住就是所谓的住地,站地,你居住的站立的,那个地方,就是所谓的,住地或是所谓的四识住的住,所以他是一个名词这识的住地,有四个,叫做四个识的住地所以翻成什么,四个识之住地,有没有看到,那这样就很清楚了,所以他不是四个识,他是四个识的住地,这样就明白了,那哪四个识的住地呢,会住在哪里呢,色、受、想、行,再来,那个 | |||
,【比丘們!離於對色的貪,內心對色的繫縛也就斷了。對色的繫縛斷了,識就不會再攀緣色、,不再住(執 取)於色,對色的執取也就不再擴大、增長了。,對 受、想、行也是同樣的道理。一但識沒有色、受、 想和行可執取識的執取就不再增長,不再增長 就會漸滅這樣識就會無執取相應的安住於色等 之中。,識能無執取的安住於色等,對所認知的一 切就能知足,知足就能从一切的烦恼中解脱能从一切的烦恼中解脱,對世間就不再有一絲一毫 的取著。,對一切無取著,就能達涅槃的境地。 】,有没有看到,他说什么呢,这整个白话应该就很清楚,那么其中有一句就是这样,他说色的执取不再增长,不再增长就会渐灭,有没有看到,那它不是马上全部断掉,为什么叫渐灭呢,因为第一个,你还没证初果之前,你是闻思修渐渐降伏就算你证了初果,也是先断三结,然后呢,慢慢的五下分结,五上分结,然后慢慢断除,都是这样,所以它叫渐灭,这样識就會無執取相應的安住於色等 之中这时候它是什么,还是以色为住地,但是这里的住是无执着相应的住于它,因为你还是得有地方,你解脱了,你的色、受、想、行、识还在,你的识还是要有地方,但是它这时候只是安住在,我们的色、受、想、行上面而已,然后行住坐卧,生活穿衣,就是这样而已,而不会对它再去执著,也知道它的用,所以,我问你,佛陀成佛了,需要吃饭吗,当然需要,那佛陀吃饭靠什么,靠人供养,那个时候会有人上门来供养,但是佛陀大多数还是出去托钵,因为识还是在这个地方,还是受想行,但是它已经不是执取的住了,它是无执取的相应住,这样无执取相应的住,所以从阿含经里面来讲,人间佛陀还是吃饭穿衣,还是得睡觉,因为这个五蕴之身也会累累了就得怎么样,休息就得睡觉,睡觉起来了,肚子饿了得吃饭,那么以这个五蕴之身,还是继续弘法利生,阿罗汉也是这样子的,然后一直到入灭,这个就是所谓的,刚刚跟这个四识住,以及后面的四识不执取住,跟刚刚的五蕴,五取蕴是有同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同样的意思,那这里就是告诉我们说我们重点在于破除那个,那个取识,不是去讨厌这个身心,来有没有什么问题,进堂可以吗,你问不用不好意思,特别有意思(这个很微妙,就是佛陀和阿罗汉,对这些,比如说衣食住行,他是一种单纯的觉知,比如说吃饭,他能知道这个味,但是他可能像,所谓的水上花,我吃了我不会说,那个味好像我还要再吃,吃了,比如说吃了好的东西,他能知道那个味,但是他不会生气,我将来还想回来再吃,或者说这个好吃多一点,这个不好吃弄掉,他不会这样子,所以有种说法叫水上画画,是不是这个意思,我就过去了,我不会再去执着他这个东西,要到那个境界,就是单纯的觉知,不去执取不去流到心里面去,就叫船过水无痕,鸟从天空过,怎么不留一丝痕就是要到了这个境界才可以,那个是阿罗汉佛陀的境界,那他还是一样行住坐卧,弘法利生,但是他已经对这个身心,已经怎么样不执取了,那个一般基本的修行,就是到这样的一个境地跟境界,这样各位了解,这个很有趣我们来看,师父这边有析辨,这个析辨是从哪里来,析辨是在书里面的,那么你们回去有空,可以看看师父在这边,跟大家聊一聊这个,【前經中佛陀說凡夫的五蘊因爲有煩惱執取就叫五受蕴或五取蕴,所以称为受蕴或取蕴,本经中佛陀进一步说明,執取主要是識和我執(貪瞋癡)相應。你可以纯粹的识,那就是认识,你也可以跟我执相应的,那跟我执相应那就是贪瞋痴相应,一定是这样,五蘊的 識蘊是認識的主体,】,也就是我们的精神体,一旦与我执相应了,在認識 產生的當下就會對境產生執取。而识所认识的所缘境,无外乎就是,色、受、想、行,无外乎就是色、受、想、行,那这色、受、想、行呢,就是透过,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那产生六识呢,就会有六想记得,六受六想六行前面的经典有啊,进修记得吗 前面经典有六受六想,就会有六识,就会有这样的认识,那这种认识呢 识都是执取的,就会有产生执取,而识所认识的所缘,无外乎就是色、受、想、行如果从六根对六境来讲的色那就是前五根,对前五境那前五根是我们内六入也就是我们这个感官,然后对外面的五境——色声香味触这个是外色,这个是内色,那你六根对六境的执取,透过六根对六境的,执取,这个就是色的执著跟认识,那受想行就是内心的那么识对其他识蕴产生执取,就会产生所以就称为四识住,就是说,四个识住地,那么,即識住(執 取)於其他四蘊上。,【佛陀也明确指出,修行就是在认识所缘境的当下去观照识对境的执取,进而降伏断除这种执取,如此渐渐能达到,无所执取的涅槃境地】,所以,从五蕴的认识,然后五蕴怎么认识呢,其实跟六六处配合起来,然后就达到了所谓的,所谓的取识跟,不取识住的这样的一个,认识,那这样慢慢就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入手处,所以怎么修行 五蕴上无我,五蕴上怎么观无我,那就是在怎么样,五蕴四识住六根对六境的当下去观照这师父以前讲过六六法门,后面还会讲六六法门,会继续的讲,所以六六法门还有这五蕴法门,是一切法门的根本,一切修行都是在这里入手的,这是第一个,有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前面讲那么多,到这里应该也都很清楚,很容易知道经典上要讲什么,师父要讲什么,另外呢,可能这个因为是经文的重点,大家也比较,讲那么多也比较知道了,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比较有趣的一点,这是很多时候 常常,有人也会误解的,第二个,【本经也提及了众生在不应该生恐惧的地方生恐惧凡夫由於無始以來根深蒂固的我執熏習,】,我执熏习,因为从我们无始以来,这种我执烦恼就一直跟着,然后现在出生了,我们一切的见闻觉知,都是我执在熏习的,由于我执熏习,【一听到无我无我所就产生恐惧,以至于不愿意学习甚深 的教法所以,為了適應引導這一類凡夫和外道从长阿含经开始,佛教就發展出了適應引導一般眾生和 外道的法門。,末法時期有許多學佛者大多不願聽 經聞法學習緣起、無我、空的根本教義專在 方便適應的法門上著手,久而久之,以方便為究 竟,竟不知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是什麼了。 】,在佛教里面,我问你,缘起四圣谛容易明白吗,不容易啊,一切法无我,五蕴无我,容易搞清楚吗,不容易,你不要以为那个是小乘的,这大小乘所共的,那般若讲一切法空,那是更不容易明白,而且更容易落入断灭见,所以 方便法门 在印度就开始了从长阿含经开始,为了方便适应世间世俗,所以用了种种的,各式各样的,包括咒处方便运用包括求佛菩萨保佑的各种方法乃至,众生本具如来得相,各式各样的,让大家产生一些信心愿意入佛门来学习甚至有一些经典都说一句佛号罪灭河沙,念佛当得佛,当成佛,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有各式各样的,难道一句南无佛真的就成佛道吗,是 也不是,所谓的不是就是说,你不可能念一句佛就成佛,你也不可能说永远都一直念佛就成佛但是问题是它为什么讲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呢,从方便摄导来讲,增加我们的信心,一句南无佛可以得到佛,十方佛的护念那我们当然就比较,心里安定一点,另外一个呢,世亲菩萨说,这叫做,别时意趣,别时意趣,有没有听过,摄大乘论,没有,这边有听过摄大乘论的,只有海澈而已,其他人没有听过摄大乘论,你应该听过摄大乘论吧,什么叫好像听过,你是摄大乘论讲一半才来的,你有听过吗,但是没有印象,有印象说别时意趣是什么,拿个麦克风,(弟子回忆就是说,不能依文解义了,不能按照文字的意思来说了),不能按照文字的直接意思,为什么叫别时呢,你们知道哪一个别时吗,就是区别的别,区别的别,分别的别,别时,意趣,别时意趣,这样 有没有印象就是说一句南无佛,就是说你,种下善根种子,种下善根种子,完了,有这个因缘,完了这个善根种子一点点的积累,将来,如果长期按照这个生生世世,来修行的话,将来就有可能成佛,别时就是说不是现在,是未来,遥远的以后,现在一句南无佛,未来以后能成佛,所以叫做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就是一句南无佛种下善根种子然后经过累生累世的不断修行,未来久远劫之后就能成佛这个叫做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皆共不是今生 不是现在,而是说未来以后,这个叫别时意趣,还有一句就是,容易引起一定的误解的,就是那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也属于别时意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的立地不是现在,他也是现在立地种下善根未来久远劫后就能成佛那他放下屠刀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屠刀,他的意思就是说什么,放下执著,放下不应该有的恶业跟恶想然后慢慢慢慢种善根,然后去向于佛道,那未来就能成佛,那这个都是先于欲勾牵,就是说,让一些善法种子,然后产生大家的信心,但是未来,慢慢的就能成佛,这样各位清楚,但是,有时候由于众生根机的问题,会把这一些当成究竟之道,本末倒置,本来是让大家一些方便的适应本来佛陀是说,用这些善法引导进来之后,善根种子可以的以后那你得学习什么,学习,菩萨道或是学习正法要,师父以前也讲过,那个经典上说,先怎么样修人天善法,布施 持戒 升天法,等到,善根因缘足够,福报因缘够了,那叫入正法要,那就是缘起四圣谛,一切法无常无我无我所,这才是正法要,但是可惜,有一些方便之道用的太多了,到最后常常本末倒置就不再学缘起四圣谛了,就不再学无常无我了,反而对无常无我产生害怕,反而不想学了,专挑学习,一些方便之道,因此有些人入佛门很久了,学佛很久了,也说是佛教徒,但是他仅止于做什么,仅止于宗教行为我再说一次,很多人会误以为师父否定宗教行为,我们有早课,师父怎么会否定宗教行为,而是说宗教行为是引发我们宗教信念培养 福 德资粮善根,进一步,善根具足了,你就可以学习无上道正法要但是你不能说学了一二十年,永远都是只是仅止于宗教行为,仅止于佛陀保佑,仅止于佛菩萨保佑,仅止于诵经念佛,就能得到多少功德,你要是一直仅止于这样子,我们这样讲啦,也好啦,至少你不会做坏事 有善根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叫做入宝山空手而归,或是入宝山,拿一些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东西那就可惜了,既然能入佛门,唯有能够帮你究竟解脱的,唯有正法要,那你得依这些基本的善根善行,进一步能学习正法要,那才能真正入宝山得珍宝所以不要只是在一些方便之道 或是培养福德善根的地方,只是在那边着手而已,有能力还是要进一步,进一步,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那个文君,什么问题,(是不是这样,刚才说那个一句,南无,你看,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不是一句南无,因为南无佛可以是各种佛南无是皈依一句南无佛,它不是一句南无,(那我的问题就没了,我以为是南无),当然我们念南无一般念,但是我刚才讲的是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不是一句南无,你一句南无药师佛也可以,一句也可以,它是讲一句南无佛,那这句南无佛,那可以包括各式各样的各种佛,这样可以,(那这个问题就存在了,因为也是佛的一个,就是说相当于去一个终点站,可以转个弯,就是说,他念 也没文化,他也学不了经,这样的话他念佛一生,最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学习,在那里成佛),那个早上说,成佛之道里面讨论,我们在讲阿含经,我们在讲阿含经,区别在哪里,区别很大你慢慢听,不然回去把师父之前讲的好好听一听,它有共通的地方,不是说完全不同,但是他还有不一样的地方,至于说 净土法门,念佛,求生他方净土,其实师父最近才讲而已,这一学期才讲,而且才前几个礼拜才讲而已,前几个礼拜,有空你去看一看听一听,那边特别讲他方净土法门,好不好,因为这边是阿含经,阿含经基本上比较不谈,他方净土法门的东西,我们再来看, | ,【比丘們!離於對色的貪,內心對色的繫縛也就斷了。對色的繫縛斷了,識就不會再攀緣色、,不再住(執 取)於色,對色的執取也就不再擴大、增長了。,對 受、想、行也是同樣的道理。一但識沒有色、受、 想和行可執取識的執取就不再增長,不再增長 就會漸滅這樣識就會無執取相應的安住於色等 之中。,識能無執取的安住於色等,對所認知的一 切就能知足,知足就能从一切的烦恼中解脱能从一切的烦恼中解脱,對世間就不再有一絲一毫 的取著。,對一切無取著,就能達涅槃的境地。 】,有没有看到,他说什么呢,这整个白话应该就很清楚,那么其中有一句就是这样,他说色的执取不再增长,不再增长就会渐灭,有没有看到,那它不是马上全部断掉,为什么叫渐灭呢,因为第一个,你还没证初果之前,你是闻思修渐渐降伏就算你证了初果,也是先断三结,然后呢,慢慢的五下分结,五上分结,然后慢慢断除,都是这样,所以它叫渐灭,这样識就會無執取相應的安住於色等 之中这时候它是什么,还是以色为住地,但是这里的住是无执着相应的住于它,因为你还是得有地方,你解脱了,你的色、受、想、行、识还在,你的识还是要有地方,但是它这时候只是安住在,我们的色、受、想、行上面而已,然后行住坐卧,生活穿衣,就是这样而已,而不会对它再去执著,也知道它的用,所以,我问你,佛陀成佛了,需要吃饭吗,当然需要,那佛陀吃饭靠什么,靠人供养,那个时候会有人上门来供养,但是佛陀大多数还是出去托钵,因为识还是在这个地方,还是受想行,但是它已经不是执取的住了,它是无执取的相应住,这样无执取相应的住,所以从阿含经里面来讲,人间佛陀还是吃饭穿衣,还是得睡觉,因为这个五蕴之身也会累累了就得怎么样,休息就得睡觉,睡觉起来了,肚子饿了得吃饭,那么以这个五蕴之身,还是继续弘法利生,阿罗汉也是这样子的,然后一直到入灭,这个就是所谓的,刚刚跟这个四识住,以及后面的四识不执取住,跟刚刚的五蕴,五取蕴是有同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同样的意思,那这里就是告诉我们说我们重点在于破除那个,那个取识,不是去讨厌这个身心,来有没有什么问题,进堂可以吗,你问不用不好意思,特别有意思(这个很微妙,就是佛陀和阿罗汉,对这些,比如说衣食住行,他是一种单纯的觉知,比如说吃饭,他能知道这个味,但是他可能像,所谓的水上花,我吃了我不会说,那个味好像我还要再吃,吃了,比如说吃了好的东西,他能知道那个味,但是他不会生气,我将来还想回来再吃,或者说这个好吃多一点,这个不好吃弄掉,他不会这样子,所以有种说法叫水上画画,是不是这个意思,我就过去了,我不会再去执着他这个东西,要到那个境界,就是单纯的觉知,不去执取不去流到心里面去,就叫船过水无痕,鸟从天空过,怎么不留一丝痕就是要到了这个境界才可以,那个是阿罗汉佛陀的境界,那他还是一样行住坐卧,弘法利生,但是他已经对这个身心,已经怎么样不执取了,那个一般基本的修行,就是到这样的一个境地跟境界,这样各位了解,这个很有趣我们来看,师父这边有析辨,这个析辨是从哪里来,析辨是在书里面的,那么你们回去有空,可以看看师父在这边,跟大家聊一聊这个,【前經中佛陀說凡夫的五蘊因爲有煩惱執取就叫五受蕴或五取蕴,所以称为受蕴或取蕴,本经中佛陀进一步说明,執取主要是識和我執(貪瞋癡)相應。你可以纯粹的识,那就是认识,你也可以跟我执相应的,那跟我执相应那就是贪瞋痴相应,一定是这样,五蘊的 識蘊是認識的主体,】,也就是我们的精神体,一旦与我执相应了,在認識 產生的當下就會對境產生執取。而识所认识的所缘境,无外乎就是,色、受、想、行,无外乎就是色、受、想、行,那这色、受、想、行呢,就是透过,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那产生六识呢,就会有六想记得,六受六想六行前面的经典有啊,进修记得吗 前面经典有六受六想,就会有六识,就会有这样的认识,那这种认识呢 识都是执取的,就会有产生执取,而识所认识的所缘,无外乎就是色、受、想、行如果从六根对六境来讲的色那就是前五根,对前五境那前五根是我们内六入也就是我们这个感官,然后对外面的五境——色声香味触这个是外色,这个是内色,那你六根对六境的执取,透过六根对六境的,执取,这个就是色的执著跟认识,那受想行就是内心的那么识对其他识蕴产生执取,就会产生所以就称为四识住,就是说,四个识住地,那么,即識住(執 取)於其他四蘊上。,【佛陀也明确指出,修行就是在认识所缘境的当下去观照识对境的执取,进而降伏断除这种执取,如此渐渐能达到,无所执取的涅槃境地】,所以,从五蕴的认识,然后五蕴怎么认识呢,其实跟六六处配合起来,然后就达到了所谓的,所谓的取识跟,不取识住的这样的一个,认识,那这样慢慢就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入手处,所以怎么修行 五蕴上无我,五蕴上怎么观无我,那就是在怎么样,五蕴四识住六根对六境的当下去观照这师父以前讲过六六法门,后面还会讲六六法门,会继续的讲,所以六六法门还有这五蕴法门,是一切法门的根本,一切修行都是在这里入手的,这是第一个,有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前面讲那么多,到这里应该也都很清楚,很容易知道经典上要讲什么,师父要讲什么,另外呢,可能这个因为是经文的重点,大家也比较,讲那么多也比较知道了,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比较有趣的一点,这是很多时候 常常,有人也会误解的,第二个,【本经也提及了众生在不应该生恐惧的地方生恐惧凡夫由於無始以來根深蒂固的我執熏習,】,我执熏习,因为从我们无始以来,这种我执烦恼就一直跟着,然后现在出生了,我们一切的见闻觉知,都是我执在熏习的,由于我执熏习,【一听到无我无我所就产生恐惧,以至于不愿意学习甚深 的教法所以,為了適應引導這一類凡夫和外道从长阿含经开始,佛教就發展出了適應引導一般眾生和 外道的法門。,末法時期有許多學佛者大多不願聽 經聞法學習緣起、無我、空的根本教義專在 方便適應的法門上著手,久而久之,以方便為究 竟,竟不知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是什麼了。 】,在佛教里面,我问你,缘起四圣谛容易明白吗,不容易啊,一切法无我,五蕴无我,容易搞清楚吗,不容易,你不要以为那个是小乘的,这大小乘所共的,那般若讲一切法空,那是更不容易明白,而且更容易落入断灭见,所以 方便法门 在印度就开始了从长阿含经开始,为了方便适应世间世俗,所以用了种种的,各式各样的,包括咒处方便运用包括求佛菩萨保佑的各种方法乃至,众生本具如来得相,各式各样的,让大家产生一些信心愿意入佛门来学习甚至有一些经典都说一句佛号罪灭河沙,念佛当得佛,当成佛,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有各式各样的,难道一句南无佛真的就成佛道吗,是 也不是,所谓的不是就是说,你不可能念一句佛就成佛,你也不可能说永远都一直念佛就成佛但是问题是它为什么讲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呢,从方便摄导来讲,增加我们的信心,一句南无佛可以得到佛,十方佛的护念那我们当然就比较,心里安定一点,另外一个呢,世亲菩萨说,这叫做,别时意趣,别时意趣,有没有听过,摄大乘论,没有,这边有听过摄大乘论的,只有海澈而已,其他人没有听过摄大乘论,你应该听过摄大乘论吧,什么叫好像听过,你是摄大乘论讲一半才来的,你有听过吗,但是没有印象,有印象说别时意趣是什么,拿个麦克风,(弟子回忆就是说,不能依文解义了,不能按照文字的意思来说了),不能按照文字的直接意思,为什么叫别时呢,你们知道哪一个别时吗,就是区别的别,区别的别,分别的别,别时,意趣,别时意趣,这样 有没有印象就是说一句南无佛,就是说你,种下善根种子,种下善根种子,完了,有这个因缘,完了这个善根种子一点点的积累,将来,如果长期按照这个生生世世,来修行的话,将来就有可能成佛,别时就是说不是现在,是未来,遥远的以后,现在一句南无佛,未来以后能成佛,所以叫做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就是一句南无佛种下善根种子然后经过累生累世的不断修行,未来久远劫之后就能成佛这个叫做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皆共不是今生 不是现在,而是说未来以后,这个叫别时意趣,还有一句就是,容易引起一定的误解的,就是那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也属于别时意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的立地不是现在,他也是现在立地种下善根未来久远劫后就能成佛那他放下屠刀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屠刀,他的意思就是说什么,放下执著,放下不应该有的恶业跟恶想然后慢慢慢慢种善根,然后去向于佛道,那未来就能成佛,那这个都是先于欲勾牵,就是说,让一些善法种子,然后产生大家的信心,但是未来,慢慢的就能成佛,这样各位清楚,但是,有时候由于众生根机的问题,会把这一些当成究竟之道,本末倒置,本来是让大家一些方便的适应本来佛陀是说,用这些善法引导进来之后,善根种子可以的以后那你得学习什么,学习,菩萨道或是学习正法要,师父以前也讲过,那个经典上说,先怎么样修人天善法,布施 持戒 升天法,等到,善根因缘足够,福报因缘够了,那叫入正法要,那就是缘起四圣谛,一切法无常无我无我所,这才是正法要,但是可惜,有一些方便之道用的太多了,到最后常常本末倒置就不再学缘起四圣谛了,就不再学无常无我了,反而对无常无我产生害怕,反而不想学了,专挑学习,一些方便之道,因此有些人入佛门很久了,学佛很久了,也说是佛教徒,但是他仅止于做什么,仅止于宗教行为我再说一次,很多人会误以为师父否定宗教行为,我们有早课,师父怎么会否定宗教行为,而是说宗教行为是引发我们宗教信念培养 福 德资粮善根,进一步,善根具足了,你就可以学习无上道正法要但是你不能说学了一二十年,永远都是只是仅止于宗教行为,仅止于佛陀保佑,仅止于佛菩萨保佑,仅止于诵经念佛,就能得到多少功德,你要是一直仅止于这样子,我们这样讲啦,也好啦,至少你不会做坏事 有善根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叫做入宝山空手而归,或是入宝山,拿一些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东西那就可惜了,既然能入佛门,唯有能够帮你究竟解脱的,唯有正法要,那你得依这些基本的善根善行,进一步能学习正法要,那才能真正入宝山得珍宝所以不要只是在一些方便之道 或是培养福德善根的地方,只是在那边着手而已,有能力还是要进一步,进一步,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那个文君,什么问题,(是不是这样,刚才说那个一句,南无,你看,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不是一句南无,因为南无佛可以是各种佛南无是皈依一句南无佛,它不是一句南无,(那我的问题就没了,我以为是南无),当然我们念南无一般念,但是我刚才讲的是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不是一句南无,你一句南无药师佛也可以,一句也可以,它是讲一句南无佛,那这句南无佛,那可以包括各式各样的各种佛,这样可以,(那这个问题就存在了,因为也是佛的一个,就是说相当于去一个终点站,可以转个弯,就是说,他念 也没文化,他也学不了经,这样的话他念佛一生,最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学习,在那里成佛),那个早上说,成佛之道里面讨论,我们在讲阿含经,我们在讲阿含经,区别在哪里,区别很大你慢慢听,不然回去把师父之前讲的好好听一听,它有共通的地方,不是说完全不同,但是他还有不一样的地方,至于说 净土法门,念佛,求生他方净土,其实师父最近才讲而已,这一学期才讲,而且才前几个礼拜才讲而已,前几个礼拜,有空你去看一看听一听,那边特别讲他方净土法门,好不好,因为这边是阿含经,阿含经基本上比较不谈,他方净土法门的东西,我们再来看, | ||
第144行: | 第192行: | ||
是一句,【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这一句第一句,世間集如實正知見,前面这一句没问题,若世間無者, 不有。,解:能如正知世間集,就不會認為「世間無」就不会认为,这个世间无,这个无要弄掉,就不会认为世间无我再讲一次,能如实正知世间集,意思就是知道,此有故彼有,无明故有行,所以会有轮回的世间,轮回的身心生命,如果你正确的认识到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认为世间无,就不会认为说没有这个生死,其实生死是有的,你不会认为没有生死,这样清楚了吗,这个就是直接的解说白話譯:如果能正確認知依於惑業而有的苦迫身 心(世間),这个就是世间,就不會有「沒有苦迫身心(世間無)」的 想法。,有很多人是不会有这种认识的,也不会认为世间是苦的那因为对于这个世间的无明缘行,没有正确的认识,这是第一句。緣無明行...純大苦聚集(世間集),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所以就是纯大苦聚 集,这个叫做纯大苦聚 集,这个灭没有,纯大苦聚 集这个是世间集,这个灭弄掉,这个是集而已,这个灭是下面的,这个世间集,第二句,【「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如果能够正知 认识到世间灭就不会有这种,世间有的这种想法,不会有这种人,不会有这种想法,解:能如正知世間滅,就不會認為「世間有」,这个世一直打错,这个人,不会认为世间有,白話譯:如果能正確認知苦迫身心(世間)滅除,怎么灭除?修道,然后依此无故彼无的一个原理,修道的理论,修道的理论在佛教里面,是依此无故彼无的理论,如果此无故彼无的理论,不成立的话,你修道没用,什么叫此无故彼无,无无明则无行,最后就不会再有生老死,那么如果你不能这样确认的话,你会不会想说,无明去掉了,说不定还有其他原因会造成行,那这样灭无明就没用了,但是在佛教里面要确认,有行一定是无明,而且必定是无明,没有其他原因,所以师父曾经用一个逻辑的方程式静修记得吗,我记得师父,if and only if,if only if,if only if就是我有这个原因了,if only if,我们在逻辑上常常说,if p then q如果有p,那么就会有q但是在逻辑上是,p会有q,但是有q,不一定是回p,因为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会造成的比如说,如果下雨了,下雨了,地上会湿,下雨了,地上湿了,湿了不一定(因为)下雨,但是我现在看着地上湿了,它不一定是下雨,它有其他原因,比如说有人来洒水不要说水管,有人来洒水,有人怎么样,它湿了,但是 不一定是下雨,然而有一个方程式叫做,if,only if,p then q,这个就是说,q,有p一定有q,而且q,没有其他原因,一定是p,所以有q一定有p,有p一定会造成q,在佛教里面的无明缘行就是这样子,这是p,这是q有无明就必定有行,有无明在润生就一定有生,有生必定有老死这样了解那么我们现在,画反回来,我看到q那怎么样,一定是无明,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无明,所以我们的修行,佛陀告诉我们这个理论,我们的修行的保证,针对的是什么,一定是无明,所以保证你把无明去掉就绝对不会有q,不会有行,保证,不然的话我去了无明,等一下是不是有其他东西又造成行,那就没办法解决了,所以保证无明去掉,一定不会有行,保证没有行,就不会再来投胎,到最后呢,保证不再投胎,就不会有老死,这个叫做纯大苦聚集灭,这样各位了解了吗所以这样知道之后,你就能保证说,我就是这样做就对了,不然怎样,我修一修,如果把我去掉,是不是要继续轮回呢,那问题就大了,所以他就说,如果我们正确的知道,正确的知道什么,知道此无故彼无然后确认苦迫身心的消除,就不会有苦迫身心还会继续存在的想法,我们正确的知道,把烦恼去掉了,就不会再有这个苦迫身心的轮回,正确知道了,就不会产生,他明明断了我,为什么我要继续不断的轮回,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知道 这个,此无故彼无,此有故彼无,以及这个「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这样知道了吗,有没有什么问题(他这里面有个【 心境繫著使不取、】这是不是指的那个,有一句话,心无挂碍那个意思,如果无此取者,他就是那个能所,就是那个能),你说这一句是不是(心境繫著,是不是一个能所,就是我们能于所不染着)心境繫著使不取,意思就是说,让我们心不再执著,不再取的意思,不再抓取不再执著,那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不取,当然就不会再执著,就不会怎么样,就不会有什么无明相应触,然后再取,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然后就有爱,就会取,那如果你是明相应触,你就不会有你就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你不会有染着,然后不会去取,这样可以吗这个就是世间的,世间的那个时间到了, | 是一句,【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这一句第一句,世間集如實正知見,前面这一句没问题,若世間無者, 不有。,解:能如正知世間集,就不會認為「世間無」就不会认为,这个世间无,这个无要弄掉,就不会认为世间无我再讲一次,能如实正知世间集,意思就是知道,此有故彼有,无明故有行,所以会有轮回的世间,轮回的身心生命,如果你正确的认识到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认为世间无,就不会认为说没有这个生死,其实生死是有的,你不会认为没有生死,这样清楚了吗,这个就是直接的解说白話譯:如果能正確認知依於惑業而有的苦迫身 心(世間),这个就是世间,就不會有「沒有苦迫身心(世間無)」的 想法。,有很多人是不会有这种认识的,也不会认为世间是苦的那因为对于这个世间的无明缘行,没有正确的认识,这是第一句。緣無明行...純大苦聚集(世間集),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所以就是纯大苦聚 集,这个叫做纯大苦聚 集,这个灭没有,纯大苦聚 集这个是世间集,这个灭弄掉,这个是集而已,这个灭是下面的,这个世间集,第二句,【「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如果能够正知 认识到世间灭就不会有这种,世间有的这种想法,不会有这种人,不会有这种想法,解:能如正知世間滅,就不會認為「世間有」,这个世一直打错,这个人,不会认为世间有,白話譯:如果能正確認知苦迫身心(世間)滅除,怎么灭除?修道,然后依此无故彼无的一个原理,修道的理论,修道的理论在佛教里面,是依此无故彼无的理论,如果此无故彼无的理论,不成立的话,你修道没用,什么叫此无故彼无,无无明则无行,最后就不会再有生老死,那么如果你不能这样确认的话,你会不会想说,无明去掉了,说不定还有其他原因会造成行,那这样灭无明就没用了,但是在佛教里面要确认,有行一定是无明,而且必定是无明,没有其他原因,所以师父曾经用一个逻辑的方程式静修记得吗,我记得师父,if and only if,if only if,if only if就是我有这个原因了,if only if,我们在逻辑上常常说,if p then q如果有p,那么就会有q但是在逻辑上是,p会有q,但是有q,不一定是回p,因为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会造成的比如说,如果下雨了,下雨了,地上会湿,下雨了,地上湿了,湿了不一定(因为)下雨,但是我现在看着地上湿了,它不一定是下雨,它有其他原因,比如说有人来洒水不要说水管,有人来洒水,有人怎么样,它湿了,但是 不一定是下雨,然而有一个方程式叫做,if,only if,p then q,这个就是说,q,有p一定有q,而且q,没有其他原因,一定是p,所以有q一定有p,有p一定会造成q,在佛教里面的无明缘行就是这样子,这是p,这是q有无明就必定有行,有无明在润生就一定有生,有生必定有老死这样了解那么我们现在,画反回来,我看到q那怎么样,一定是无明,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无明,所以我们的修行,佛陀告诉我们这个理论,我们的修行的保证,针对的是什么,一定是无明,所以保证你把无明去掉就绝对不会有q,不会有行,保证,不然的话我去了无明,等一下是不是有其他东西又造成行,那就没办法解决了,所以保证无明去掉,一定不会有行,保证没有行,就不会再来投胎,到最后呢,保证不再投胎,就不会有老死,这个叫做纯大苦聚集灭,这样各位了解了吗所以这样知道之后,你就能保证说,我就是这样做就对了,不然怎样,我修一修,如果把我去掉,是不是要继续轮回呢,那问题就大了,所以他就说,如果我们正确的知道,正确的知道什么,知道此无故彼无然后确认苦迫身心的消除,就不会有苦迫身心还会继续存在的想法,我们正确的知道,把烦恼去掉了,就不会再有这个苦迫身心的轮回,正确知道了,就不会产生,他明明断了我,为什么我要继续不断的轮回,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知道 这个,此无故彼无,此有故彼无,以及这个「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这样知道了吗,有没有什么问题(他这里面有个【 心境繫著使不取、】这是不是指的那个,有一句话,心无挂碍那个意思,如果无此取者,他就是那个能所,就是那个能),你说这一句是不是(心境繫著,是不是一个能所,就是我们能于所不染着)心境繫著使不取,意思就是说,让我们心不再执著,不再取的意思,不再抓取不再执著,那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不取,当然就不会再执著,就不会怎么样,就不会有什么无明相应触,然后再取,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然后就有爱,就会取,那如果你是明相应触,你就不会有你就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你不会有染着,然后不会去取,这样可以吗这个就是世间的,世间的那个时间到了, | ||
我们下几个礼拜,再来讲一切法然后,再来讲,接下来讲修根,再来讲修根,时间过了是不是,那么修根,这里我要讲一下,修根其实不是,不是在把眼根修好一点,不然会认为,修根意思是说,眼根对眼境产生识的时候,这个就是有取识,然后,让他有取识去察觉去认识然后让他变成 | 我们下几个礼拜,再来讲一切法然后,再来讲,接下来讲修根,再来讲修根,时间过了是不是,那么修根,这里我要讲一下,修根其实不是,不是在把眼根修好一点,不然会认为,修根意思是说,眼根对眼境产生识的时候,这个就是有取识,然后,让他有取识去察觉去认识然后让他变成 五 取的不执著的那就是所谓的明相应触, 五 取识明相应触,我们这样下礼拜,开始来讲修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