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2,114
个编辑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70行: | 第70行: | ||
【如涓滴不塞,会造成堤防的溃决一样。】 | 【如涓滴不塞,会造成堤防的溃决一样。】 | ||
涓滴是那种小小的水流,如果你不去堵上,再大的河堤也会崩溃;一个是小的水流,它会冲垮坚固的河堤。再者,古代也有说;千里河堤毁于蚁穴;千里的大河堤,由于蚂蚁的洞穴,时间长了,蚂蚁会把土松动,之后水漫上来,就会把松动的土给冲垮,然后逐渐扩大,就会决口,千里的河堤就毁于一旦。这个过程肯定是日积月累的,或者经过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日积月累,由小的过失,慢慢 | 涓滴是那种小小的水流,如果你不去堵上,再大的河堤也会崩溃;一个是小的水流,它会冲垮坚固的河堤。再者,古代也有说;千里河堤毁于蚁穴;千里的大河堤,由于蚂蚁的洞穴,时间长了,蚂蚁会把土松动,之后水漫上来,就会把松动的土给冲垮,然后逐渐扩大,就会决口,千里的河堤就毁于一旦。这个过程肯定是日积月累的,或者经过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日积月累,由小的过失,慢慢 铸 成了大错。 | ||
下面又举了一个不食肉为例子: | 下面又举了一个不食肉为例子: | ||
第128行: | 第128行: | ||
当然了,菩萨经历过修学的过程,一定是过来人,过来人也等于说他曾经可能也犯过错,他现在看到这些初学的,也在修学过程当中,肯定也有犯戒的时候,像现在一般老年人,看到一些年轻人,做了很多错事,他可能会谅解他,理解他,不会去批评他,讥嫌他,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曾经也从这个过程经历过。 | 当然了,菩萨经历过修学的过程,一定是过来人,过来人也等于说他曾经可能也犯过错,他现在看到这些初学的,也在修学过程当中,肯定也有犯戒的时候,像现在一般老年人,看到一些年轻人,做了很多错事,他可能会谅解他,理解他,不会去批评他,讥嫌他,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曾经也从这个过程经历过。 | ||
菩萨到了三心的阶段;没有一个持者,没一个犯者。这样的时候,等于说修行的种种过程,都经历过的人。可能他会理解这样的,在修习过程中难免有些毁犯。但只要他有上进心,悔改心,可能还有机会成就佛道 | 菩萨到了三心的阶段;没有一个持者,没一个犯者。这样的时候,等于说修行的种种过程,都经历过的人。可能他会理解这样的,在修习过程中难免有些毁犯。但只要他有上进心,悔改心,可能还有机会成就佛道 。 这样在给予他一些引导,给予一些鼓励 , 使他重新再走上成就佛道之路。若你只是一味的去批评他 , 呵斥他,等于说在修行路上可能没有一个能够一帆风顺、也不犯戒,一直成就佛道的。 | ||
你看释迦牟尼佛的本生谈,在他本生里,也有犯戒的时候,也有堕落的时候,当然佛知道自己的修学历程,对这些犯戒的能够生怜悯心,但是他不生轻视心,因为菩萨到一定程度 , 可能对修学路上的艰辛,修学上的困难,都有感同 深 受的一种悲悯之心。 | |||
大学教授经过了自己的刻苦努力修学,最后达到了阶位,然后他教导学生,就也能够深深体会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要充满了艰难,也要克服种的困苦。所以菩萨能够然后对这些毁犯的众生,怜悯他,不轻视他,也是过来人,对后代人的一种爱护,一种关心! | 大学教授经过了自己的刻苦努力修学,最后达到了阶位,然后他教导学生,就也能够深深体会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要充满了艰难,也要克服种的困苦。所以菩萨能够然后对这些毁犯的众生,怜悯他,不轻视他,也是过来人,对后代人的一种爱护,一种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