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5
个编辑
小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4行: | 第14行: | ||
!1 | !1 | ||
!成佛之道 | !成佛之道 | ||
! | ! | ||
|成佛之道 | | 《 成佛之道 》三乘共法章的偈頌:「苦生由業集,業集複由惑 , 發業與潤生 , 緣會感苦果」。導師書中講 到 ,“煩惱對於業 有二 種力量,一、發業力:無論善業 或 惡業,凡能招感生死苦果的 , 都 是 由於煩惱,直 接或間接的引發而起的。二、潤生力。 請教師父:這裡的“直接”和 “ 間接 ” 和在《俱舍論》 有 講 , 惑 是 苦 的 根本因 , 業 是 直接 因, 這裡的“根本因和直接 因”與這個“直接、“間接”有什麼區別? 還是就是一樣的意思? | ||
| | | | ||
|0: | |0:01:10 | ||
|- | |- | ||
!2 | !2 | ||
! | ! | ||
! | ! | ||
| | | 師 父 說打坐 的 時候前五識不起作用,那感覺到腳麻 的 時候 , 是 身 識在起 作 用 , 還 是 意識 在 起作用? 如果 前五識不起作 用, 敲磬可以引他出定 , 這個時候耳識 不是 有在作 用 嗎?在這種情況下 ,如 何說明打坐前五識不起作用呢? | ||
| | | | ||
|0: | |0:03:17 | ||
|- | |- | ||
!3 | !3 | ||
!成佛之道 | !成佛之道 | ||
! | ! | ||
| | | 成佛之道-87集講緣 起 性空的時候 ,有 道友問:持戒這個 意 義上來講,不管是五乘裡頭還是三乘裡面都一樣?師 父: 不是 都一樣, 意 義上不大一樣。都是戒 , 為什麼 不 一樣呢?如何 不 一樣? | ||
| | | | ||
|0: | |0:09:35 | ||
|- | |- | ||
!4 | !4 | ||
! | ! | ||
! | ! | ||
| | |阿 羅漢斷了煩惱 , 說他還 有 習氣 ,那 他 的 習氣指 的是 什麼? 二 果 聖人斷 了 什麼煩惱?和初 果 聖人在斷煩惱上有什麼相同和 不 同 的 地方? | ||
| | | | ||
|0: | |0:17:21 | ||
|- | |- | ||
!5 | !5 | ||
! | ! 印度 佛 教思想史 | ||
! | ! | ||
| | | 《印度 佛 教思想史入門》p.118“4、說假部 說假部,梵文 Prajñāptivādin,prajñāpti 常譯為「假名」、「假施設」 , 所以譯為說假部 , 又可稱為施設論部。 說假部常分別世、出世 的 種種假、實 法, 故又稱為分別說部 。 ” 這裡 的 分別說部 , 和上座分別說部 不是 一樣 的 吧? | ||
| | | | ||
|0: | |0:21:40 | ||
|- | |- | ||
!6 | !6 | ||
! | ! 印度 佛 教思想史 | ||
! | ! | ||
| | | 《印度 佛 教思想史入門》 “(2)蘊、處、界三科中 , 唯五蘊是實有 , 十二處和十八界不是實有 的 。這是說 , 在蘊門中 , 諸法 不 分所 依和所緣 , 唯 是 積 聚, 所以是實有 。 但在處和界門 中 ,諸 法 分為所依和所緣 , 要和合才有用 , 所以 是 假 施設 。” 這一段弟子不理解請師 父 再開示一下 。 | ||
| | | | ||
|0: | |0:22:50 | ||
|- | |- | ||
!7 | !7 | ||
! | ! 印度佛教思想史 | ||
! | ! | ||
| | | 《印度 佛 教思想史入門》p.120“...「自性」梵文 svabhāva,是由表示「自己」之意思的 接頭詞 sva+ √ bhū(存在)所構成, 有 著自 己存在的意思。 「自性」也可說是 一 種特性,是 指 現象物內在質素本身所具有 的 特性...” , 请问這裡的“自己存在的意思”是 不是 就 是 中觀要破的 “ 自性三相 ” 中一相? 2、“「自性」也可說是 一 種特性 , 是指現象物內在質素本身 所 具有的特性...” 請問這一句和唯識說的“自性” 以 及中觀說的一切法都有區別於他法的自己的特性的 “ 自性 ” 有什麼區別? | ||
| | | | ||
|0: | |0:26:23 | ||
|- | |- | ||
!8 | !8 | ||
! | ! 印度佛教思想史 | ||
!佛法 | ! | ||
|《印度 佛 教思想史入門》p.133”在 法 體現 在 實有的根本理論下 , 其將一切法分為兩種:概念法與究竟法,......「概念法」是假法, 沒有實體 ,如 我、人、車、山林等等,這些都是施設而有的概念法,這種種概念法也即是所謂的世俗 諦。然而構成這些概念法背後的「法」卻是實有的,即是所謂的「究竟法」,又稱為勝義諦。究竟法有四 種,即色法、心 、 心所法和涅盤法。其中前三類是有為法,涅盤則是無為法。 例如「人」是概念法,是由 五蘊和合而成,只是一個概念 , 究竟意義上 是 沒 有 實體的,所以是假法。但五蘊的 一一 蘊,色(色法)、 受、想、行(三 者 為心所法)和識(心法)等,則是究竟法,是實有的。......”南傳上座部的修行理念就是立足在這兩種法上而建立的。簡單地說 , 就 是 依實破假,即認識到究竟法的真實性,從而破除對概念 法的執著。。破除這「我執」的方法,就是藉由教導、認識、分析究竟法,讓眾生瞭解何者為實、何者為 假。當眾生能證知,色、心、心所為究竟真實,而「我」只 不 過 是 這三種實法所和合或交織出來的概念而 已 , 就能破除我執得涅盤。“ 1、、南傳的修行方式“即認識到究竟法的真實性,從 而 破除對概念法的執著”,對這裡的“真實性”還是 不 能 理解?現在的南傳就 是 這種 修 學方法嗎?2、色、心、心所是實法,實法如何 和 合? 3、阿含經裡說,色等是無常、變異,壞法,由此而觀五受蘊是無我、無我所 , 不是 和 這裡相矛盾嗎? | |||
| | | | ||
| | | 上問題接續 | ||
|- | |- | ||
!9 | !9 | ||
! | ! 攝大乘論 | ||
! | ! | ||
| | | 攝大乘論第29講和30 講,一意識論者認為,對內外六處是 一 個 意 識在作用 , 而多識論者 ,眼等 六識都有六識種子 的 自體顯現。 這個兩個論點, 是不同角度在談呢? 還是深淺粗細來談呢? 哪個更加正確,或者更加有道理? 在修行 上 , 是 否一 意 識更有說明? | ||
| | | | ||
|0: | |0:36:29 | ||
|- | |||
!11 | |||
!成佛之道 | |||
! | |||
|師父您在成佛之道課程剛開始時,提到您 的 四句偈「......正覺無上,不逆緣起」。 當時雖然 知 道緣起 是一 切 的真理 , 也理解有為世俗均 是 緣起 的 一合相 , 但不確定 是 否也包括無為 的 境界 。 現在好像對偈子有多 一 分 的 理解,請師父 指 正 是 否正確:無為 境 界也不逆緣 起 法 ,是 因為無明煩惱已斷,不再「發業潤生」 ,所 以沒 有緣生緣滅 的 「躁動」 , 也因此涅槃「寂靜」? | |||
2. 對於 打坐初學者,師父建議從短時間開始,再慢慢增加。請問師父 , 打坐時間包括內心和妄想間 的 拉鋸 戰?不是只指已 能 專注於息的時間 , 對嗎?謝謝師父 。 | |||
| | |||
|0:42:48 | |||
|- | |||
!12 | |||
!攝大乘論 | |||
! | |||
|攝大乘論 第33講中提到, 無間滅意不 是 第七識 。 是 否 可以 這麼說 , 意根 不 一定 是 第七識?如果意根指的 是 染末那 , 才 是 第七識。 | |||
| | |||
|0:47:06 | |||
|- | |||
!13 | |||
!攝大乘論 | |||
! | |||
|攝大乘論 第33講 第六識有染著,我們凡夫在正聞熏習 的 時候 , 熏回去 的 種子 , 會有一分清淨,那麼第八識 中 的種子多了一分清淨, 這樣是 否也讓第六識的種子少 一 分染著,或者 是 否可以說 , 未來第六識 的 現行 的 時 候, 第六識染著會減少 一 分 呢?或者還有 就是 自我覺知到染著,並予以對治呢? | |||
| | |||
|0:49:15 | |||
|- | |||
!14 | |||
!佛法概論 | |||
! | |||
|1、 佛法概 論第一章,法分為文義法、意境法,皈依法,第二章談到了教法,導師談教法的時候,是從佛的身教、言教,談 到 了能夠表詮佛法的有身表、語表, 以 及後來出現的文字。而文義法 包括廣義和狹義,那這個教法和文義法 是 怎麼樣的一種關係? | |||
| | |||
|0:51:20 | |||
|- | |- | ||
! | !15 | ||
!其它 | !其它 | ||
! | |||
|2. 師父說初果的聖人斷了見惑,不再造有漏業,他的思惑一分都沒有斷。之前不是說,有煩惱 就一定會造業,那他的思惑不會造一絲惡業嗎? | |||
不是說初果聖人還會繼續結婚,他的欲貪未斷,而結婚就意味著他有性欲,而性欲是很粗顯 的煩惱。能否說這樣的聖人雖然也有這麼粗顯的煩惱,但他不會像凡夫一樣去造惡業?能否 說,有煩惱就一定會造業,這個是針對凡夫說的,而聖人就不在此說法當中? | |||
那對一般人來說,造業主要是因為見惑還是思惑? | |||
| | |||
|0:53:36 | |||
|- | |||
!16 | |||
!成佛之道 | |||
! | |||
|3、不破緣起,但破在緣起上錯誤的觀念。 俱舍論的75法,都是有自性的,那色法是緣起的,心所法也是緣起?那貪嗔癡的心所法也是緣起的,不是 說不破緣起法嗎?但是我們修行不就是斷這些貪嗔癡嗎? | |||
| | |||
|1:00:10 | |||
|- | |||
!17 | |||
!阿含經講要 | |||
! | |||
|阿含經講要《第69-71 講》正命,我們在學習阿含經講要《第69-71講》增上戒學,講到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正命時候。當下正好有個師 兄正好碰到一個問題,引起了我們的討論:浙江有個寺廟,一些在家弟子在幫寺院買賣“牌位、壁葬、地宮”等。“寺院的蓮池海會地宮”在財神殿和地藏殿之下,“寺廟經常的誦經祈福”滿足了佛弟子 往生以後的需求。目前,因為疫情工作難找,一些在家弟子向外推薦地宮等,一方面能接引在家人 來寺院接觸佛法,也能解決個人生計問題,一舉兩得。通過這次阿含經的學習,瞭解到“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正命”以後,我們就感覺不能幫寺院做這些買 賣“牌位、壁葬、地宮”等的事情,出家人應該以講經說法為主,在家人供養出家人。所以,該師兄就 回絕了這份工作。之後,“寺廟的常住”張某找到該師兄,說起了原委:“寺廟的常住”張某,2019年本來要剃度出家的, 因為疫情被困在浙江某寺院沒有舉行出家儀式,“三年疫情“,寺院沒有了收入,寺院和自己的生計 都成了問題。國家一直提倡“以廟養廟”,寺院自行解決生計。張某說,此次疫情對寺廟衝擊很大,因 為去寺廟的人少,供養少了,而建起一座寺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他現在已經還俗,準備托上海的 多位師兄幫助寺廟買賣“牌位、壁葬、地宮”等來幫助寺廟解決生計問題。該師兄聽了張某的話以 後,對他很同情,面對寺院買賣“牌位、壁葬、地宮”的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
另外,據我們所知,現在很多寺院又開始收門票了,三年疫情寺院的生計出現了問題。 另外,想問一下,在家弟子“幫寺廟買賣牌位、璧葬、地宮”的工作,是正命嗎? 在寺院裡幫忙賣票的、賣香的、賣串珠手鏈等佛教用品等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是正命嗎? | |||
| | |||
|1:06:03 | |||
|- | |||
!18 | |||
!其它 | !其它 | ||
| | ! | ||
| | | 智與慧 有 不同嗎 | ||
| | | | ||
|1:15:31 | |||
|- | |- | ||
! | !19 | ||
! | ! 其它 | ||
! | ! | ||
| | | 經典 是 流傳 的, 會不會 有 解讀 的 誤差 , 造成 佛法 滅亡 | ||
| | | | ||
|1:18:20 | |||
|1: | |||
|} | |} | ||
[[Category:2023 答疑]] | [[Category:2023 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