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K2:修订间差异

添加262字节 、​ 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7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8


 (2024-7-22
 (2024-7-26


  时间一 过得 真快! 个星期 一个 星期 知不觉, 半年过去了, 我们的 学习还是老牛拉慢车,还是一点一点来耕耘。
  ,我们继续学习成佛之道!今 已经进入了城门道六度忍波罗蜜的课程前边布施借多了命好,我们已经学完了布施是以利他为主直接 以互生为上上节课学了受经济者如脑不轻易回看吃饭记不住受之境界扶护我们橡胶船因为戒,它能够保证我们不都饿到他像个橡胶船 样我会沉在水底所以会记的原因 一个 是环境的诱惑力太强是 是外界的诱惑力往往是我们破解的主要原因我们内心的烦恼冲动性也比较强镜以外镜因缘和合我们就会各界最关键的时候 是我们境界的力量太弱 我们 持戒 力量太弱


  今天 我们 继续学习六度 之中 的戒度 ,我们 上一次学 的是 戒以'''「'''护生为本'''」''',前面说修布施,如果布施不去持戒 话,可 无意之中会做一些伤害众生 事情。菩萨一方面以'''「'''利生为本'''」''',一方面还 以'''「'''护生为本'''」''',护生就是用 断除损他 心,普施众生以无畏施。
(00:02:11): 怎么样能够增强 我们 的世界的力量要以微小的过失见大部位微小的过失它就会导致大失败的原因能够在小小的过失 之中, 能够提高 我们的 警觉性 我们的警觉他 危害性即便犯了也 够及时 忏悔 么这个 能够及时 恢复清净


 前 边学的这种戒,分 世间的 戒,出世 间的戒, 和出世间上上 的戒 ,出世间上上 的戒 是菩萨 戒。
(00:03:02): 所以菩萨他没有登帝之 他都是在人间生生世 在人 修行 在人 利他 累积上法功德的从受师境界清不等和集中他都比较重视它不会忽略小小气不去注意所以菩萨他持境界他也是不离三星最后达到无相吃饭据不足因为菩萨往往都是对他人犯罪或者持戒由于他能够升官发义能知道一切法无常无我都是因缘合合没有一个持 者没有换戒指没有一个借可持当然了,是修到三轮体空才能达得到我们现在这个结尾 还是注重在让我们增长境界 力量借学完了开始学人其实枕跟 它是相关的大药 戒是 克己人是素他宽恕别人皆是以设身为本社会的众生 菩萨 修忍度难愿而受苦及B超发是人的种类三类的人头一个寄送社会众生为本怎样来设护下班就继续介绍


  前面我们也学到,发 提心 可以摄 切佛法功德都归于成佛之道 可以 摄取 佛法 切的善法功德。戒的原则就是 护生,能 够尊重别人的权 自由,能够使自己身心如法如律,不至 给他人造 一种伤害,这是我们 前边 所学的「克己以利他,坚忍 」。因 布施毕竟是施身外之物, 我们德行 增长还不 那么太有利,持戒是真正克制我们 私欲,不给他人造成伤害。
(00:06:02): 社会这是话和互念众生修忍度 萨为了成佛 ,一 定要设化众生 护念众生!存活一定要!修及摄受众生的不失因为你要射受众生你要去给予布施给予他利益来 摄取 他的信任这 步引导教化 念众 的境界 能利于 众生而后 佛护念斗争因为 前边 持戒 互生 护念众生 境界去除损害一切损害众生的意愿这样的礼仪众生而后成佛 指前班 布施和实际


 持 精神,以 能断损 他的 愿心为本, 有不 损他 种意愿, 出发于这种慈悲,像五乘共法章 我们学到了自通之法,自通之 法就 他情 自己 愿被别人伤害 别人同样 也不 想被伤害, 所以 我们就 能够 自觉的,坚 持净戒 来克制自己缺点、 足。
(00:07:36): 下边这个讲到这种人什么原因也要修众生愚昧的可能会给以不失而不知感恩或反而相仇害的后念众生而 种上去飘来老害的这个是两种情况有 的他 不知道感恩有 护念众生卖了不伤害周生而坚持境界可是你不伤害他! 对正风却来伤害你来欺凌你来如果 能坚忍世纪的功德就会因此破坏 这就 需要修忍来成就前面的功德!要不然不忍了前面的 上法 功德可能 要毁于一旦所 下边就接着说世间尚且要相忍,为国小,不忍则乱大谋何况在无量生死中 众生的成果的大事 那也 羞而成就作为国际间 他为了国家和平安定是不是他也要有些事儿 要忍一忍小 忍则乱大毛这小小的事情能忍则忍何况度众生成佛的大事上那肯定你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不如意的遭遇 所以 你不需要忍怎么 能够 成就佛道一切法得诚于 忍, 是静安宁一句话所以菩萨非修污染多


  又谈到了失戒 果报和持戒的功德:16B-【'''失戒眾患本,惡趣亦貧困。'''】,'''17-【持戒三善本:增上決定勝;為他淨尸羅,則入於 乘。】'''持戒从外来说,是三宝的加持,因为(在五乘共法 开始就学到)1-「正信归依者,应修于正见,及修于正命,胜进不为难」。我们深信 三宝之后,经过三宝的摄受引导,这就 外来的加持,再从我们内心发起深切誓愿来受戒,并过着正命的生活,这样才能做 身心不毁戒。
(00:10:03): 二人成为菩萨 的大 型之 一了 菩萨为什么要修忍度时间也要休整何况佛法里头


  犯戒 贫困因,持戒 富乐因。因为你犯了戒,就会堕落地狱受苦,那 福德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受苦之份了。持戒 富乐 ,因为 持戒,或者持上品戒,升天受大福乐,这就讲到了持戒的利益和犯戒的过失。我们布施如果不持戒, 可能 到恶道去享痴福 如果持戒 布施,可能在 间受贫困之报,但不管怎样还能得人身。持戒三善本就是说持戒, 一个 能够以增 生心(得增上生), 个是出离心(而得决 果),一个是菩提心(而入大乘),这都是持戒 能够得 到世出世间的利益。
(00:10:28): 第二,讲到忍的意义首先 忍耐要有 忍耐性忍辱不过 最重要的一项这个人组 ,因为 可能 有很多种类 ,不 过他是 中最重要的 项下边解释这 字义忍字一看,他有宽忍忍辱它属于意志 的坚定的意志力!看什么他有 一定 的承受能力他 能够 下这属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出世 戒度 己四-轻重等持 论是 轻戒还 重戒 都平等 护持。
(00:11:40): 意志方面的下边是人可属于肢解的这个人可它属于肢解的肢解它就和知见智慧相应的这个人下边控制探究里头讲到图上不尽烦恼不断 究竟想不取涅槃成为观空而不正空的菩萨观空而不正最深彻 名为无声乏人无生法忍 八地菩萨 他正的果位有的判射是属于阿罗汉的机会但他也不正如实际有那是出地的即位所以阿比达摩中阿比达摩小称的论点像句者 里边讲到人 无间道八至八忍它 无间道 成为人表示是知而不是正入的意思这个汁它包含了知一切法包含了这一切事项和究竟 空意


(00:13:37): 下边有个柱导师在博士经讲记里都讲到人,不但是忍辱他人苦耐劳人可即认透确定视力论述人有三忍受人世间的苦过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以及风寒风雨寒热等苦叫发人可诸法无心无生性教无生忍不生人般若会


''' 四、轻重等持'''    '''18A-【 持净戒 者, 如护于浮囊。】'''
(00:15:01): 第三是整个特性人是意志的坚定,经得起打击,受得了磨难不论怎样的艰苦都能保持自 外在的影响而改变宗旨或 是发生罪过他有一种抵抗外在的能力所以我们前边因为借的时候哈能够增强我们境界的力量他也不会受外境的诱惑也不会受自身烦恼冲动的躁动他也不会改变宗旨而造业造业就衍生了罪过但这块是从忍人是别人来欺凌你那你就要去受了很多磨难经得起很多打击无论经过怎样的艰苦 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来的影响


  浮囊就是渡海的橡皮船,净戒就像护持这个浮囊,使它能漂流在善道上,不至于堕入恶道。若犯了戒,就像皮囊漏了气一样,会沉入大海,堕入三恶道。
(00:16:49): 接电话


  己五、决诸戒慢     18B-【''' 轻于毁犯 '''】
(00:17:39): 下边就举个例子,就是舍利佛他这个典故史利佛经过60阶的菩萨行,有人来祈求眼睛这个故事舍利佛对他说眼睛也没有什么宝藏挖下来,你也没也没什么用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从现在来说,你得冷冻上有那种设备你什么都没有,挖出来也没用了这个人却非要去企划可是等挖了出来把眼睛挖了出来给了他他又嫌他心脏丢在地上,很 满意的走丢在地上,还踩了两脚舍利佛众生难度 因此退了大这是不能忍的失败的一例


  是不要 轻视犯戒的 众生
(00:18:47): 这个故事,原先大家都听过下边 人的种类哈!一个乃怨害人是来自于人与人世之间的人如有冤仇来损害或者是刀杖伤害到账拿着到账,它属于深夜或者是邪怨无害抱着积怨来诬害你属于意义了等于说无害,没有是说成有诬陷或是恶意的毁口音这是一般人最难忍受的图层,应该安忍怜悯对方,觉得他为烦恼所驱使为恶势力所转动忍受怨敌的伤害而 生忏悔菩萨当然了,他 观察 众生 !他都是不修行他自己的造作他也不知道他都是被自己的


  己六、 着于相    18C-【'''持犯俱 着。'''】
(00:20:28): 烦恼所驱使因为人内心的烦恼冲动起来他也 给你讲道理了是 是大多数人都是一冲动发泄完然后他这心里就泄了愤这种烦恼的冲动并不是他能够做了主的是他烦恼所驱使是不是为恶势力所转动恶势力烦恼他就会一个起引发深夜来加害你要引发这种意愿来诬陷还有口业来诽谤他都是恶法的势力也北斗恶业吧!牵引我驱使菩萨深感众生都是无名所附爱情所系无名造业他也不得自由菩萨就会忍受这些众生无名的伤害不声嗔会当然,菩萨它要达到一定程度


  这等于 三轮体空了 无相戒 乘佛法 ,比较 侧重 的是 无相戒 或者侧重佛戒,佛戒 无相
(00:22:15): 我们!一般人没有修到程度的时候难免心里还会发起火来升起身心来!你说正不正常,从修行的一个过程来说也是正常从儒家思想来 说, 以责人之心责己寡过,我们一般人都会责备人,总是爱责备人所以你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来你的过患就会少以恕己之心 其诉人则全交我们那一般都对自己特别的宽恕别人非常的刻薄所以我们 多数人吧 都是!对自己非常的任性会计任由自己对自己特别的自由放纵对别人就 比较 苛刻一般儒家讲修行者都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论语中来说君子则以小人则仁君子儒家你看他也讲君子之道君子之风君子往往都是得自己 过失君子求助小人求助人公之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于这 儒家修神之道 也有自己懂的宽恕的意思不是 对人事上


''' 、毁 戒的 原因:'''
(00:24:35): 下边安受苦忍苦是各式各样的也是从外界的无情物来的有的是从外界的友情来的外界的无情物,风雨寒热你像天太热了,天太凉了数又暑湿了你都会去忍受,都得去忍受有情物,那就是 些动物之类,昆虫之类的过去在过去可能建设不发达,都是那种农村土路都是那种茅草脂肪哈!难免那种动物或者那种蛇蟹非常的这些当然,从独特来说,要忍受这些的苦但是在前边持 戒的 无为师里头也有


  【 '''「受持净戒」而又毁犯, 是环境 诱惑力太强 就是烦恼 力太强。但重 要的 ,还<u> 是自 己净戒 力量太弱。</u>】'''
(00:25:52): 风寒风雨自然灾害能够给众生造到威胁的时候 算也要去做种 救护这叫无为师你看 有这些蛇蝎 危险 物的侵害危险,我们也应该去救护它这块是菩萨自身,他 忍受对于众生来说他要去做一些无为师帮助中风解除种 危险逼迫自身外界一个 是自 然界 是动物


  毁戒 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受净戒 ,都不 能不犯,但 我们犯 而能够及时的忏悔(得清净),前边 五乘 法章也学 ,这 里又谈到几种原因 持戒而又犯戒 ,不是环境的 诱惑力太强 烦恼 冲动力 强,但 最重 要的 自己 净戒 力量太弱。
(00:26:46): 再一个自身有从自身发生 出家乞食 油画修行也 是会引生苦痛所以出家修行也 不是 说一片净土接触人士在过去是起时了现在没有启示行为 现在出家 寺院和大众 处用功修行你都会遇 这些苦自身,当然这个是自身的修行吧 你像用工要精进你得吃点儿苦不能懈怠 都是要磨练心智,安心忍受不能忍 那不是引起烦恼罪恶障碍自己的修行对自身的事不能忍!也会引烦恼 造作罪恶你像在家 用说出家在家修行,其实也 一样面对种的 环境 艰难环境上的不一致人家都看你是另类 ,是 不是因为大多数世间都不休闲他都不是修行 群体,你要是 认真了!看你挺另类的你要 不认真就容易和他们同流合污也 修忍 忍得住寂寞忍多住自己闲要不然也会引起一点烦恼罪恶这样就障碍 自己的 修行了种类从这几方面


'''【 1、环境 诱惑力太强】'''
(00:29:35): 下边是地查法人地查华人真实如实 去观察,真实的去观察这些法能够深深的认知它确定它法是佛法审系地察而误入佛法这是能够达到那种微细的破除烦恼,破除火箭而步入了佛法人是安心入里的意思这个人那就属于圣位的忍了安心入里在那种法的光辉之东与定期相应的那心非常的安静!寂静就和法的证件相应就能够知法入法


  环境 当然 是外在的,外在的诱惑力也确实是挺强的 ,我们 一般所说 五欲境界,五种欲望在吸引、诱惑着 我们 ,这 很现实的,在《杂阿含经》中也有这样 经文。
(00:30:58): 浮光掠影不能安心深入,就不能获得深广的法医浮光掠影 当然,我们 心在没有专注哈没有得定 时候 我们 心肯定都 浮光掠影 他就没办法!安心深入


'''【 2、烦恼 力太强】'''
(00:31:36): 下边是别名忍辱趁他有何意吃,他曾有苦趁火烧上根忍得吾得句受到名誉,财产,事业身体 损害是一般人所难忍的所以特别在为开受人损害时,会引起充分的反应取敌视反抗报复的行 这却是凡夫的本性前边奈愿安受苦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忍不过这里又进一步的去讲讲到忍辱的意义放在人类德性的进展中尤其是通达甚深法义人就被发现而尊重起来这个人他是通达甚深法被发现而尊重起来因为前面讲到你这个人在阿米达里面它属于无间道,它是仁而不正的意思但是,在大乘法就给他发挥起来所以在人类德性的进展中通达甚深法肾法医的时候,他还是仁而不正这块是下边


  是烦恼的冲动 力太强 烦恼 冲动 力是 情感 情爱 这种贪瞋 ,我们的 往往 不是 就是 ,才 有这种冲动力。
(00:33:54): 第一是趁他有何意自他增忧苦要知道自身的失败绝不是为了他人的损害,破坏主要还在自身的不健全前边,我们修建也是无论是外 环境上的诱惑还 我们内心 烦恼的冲动, 主要还是说我们竞技 的力 量薄弱但 这里我们修行从自身上失败不单单是他人的伤害或者他人的损害或者来自他人 破坏主要还是自身 不健全那自身不健全等于说 ,我们 这个人人的力量还不足或者境界 力量也 足因为经济它也 防止恶的力量你没有别人来损害伤害你你为了而宁死也不去犯在这里头也有这样的说法不过这里你失败了那 犯了戒了那就还 说你自身不健全换言之 自己 能损害自己


  这二个原 因,一 在的 诱惑 ,一 个是内在烦恼 冲动。
(00:35:41): 为什么说自己才能损害自己 为本身我们借的力量不足慈悲也不足人的力量也不足他肯定是自己损害自己古人说 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1日之患眼前的受损害受冤屈在自己如法的进修中没有不被了解而恢复在我们前面学到夜里的时候也学到这我们一时的不如意的遭拒哈 时的受到种的苦我们也只有说不断的在因为这些苦!他不 结果它是过程它是我们不断 前进 过程终究走过了黑夜他就会到达黎明可以染田受到损害受到冤屈蒙经过时间的累积吧!没有不被了解而恢复真相总会大白的眼前,受了冤屈 受了污蔑 般人当然忍受不了就去做总总的解释有的时候你越解释吧!就越陷入那种圈套里头越抹越黑因为有的时候你自己解释,没办法解释清楚 还不如!直直不理他等待一段时间,真相终究会大白


'''【 3、 自己 净戒 力量太弱】'''
(00:38:16): 我们一般人可能受了一点委屈,可能就马上就是解释能够澄清 自己的 清白,有的时候你是说不清的唯有自己不向上,到此而得业无成才是可忧虑这是我们倒液才是可忧虑的


  最主 要的, 自己净戒 力量太弱 ,我 们能够克制自己私欲的力量不足。
(00:38:49): 修行佛道修行出世的圣道其实在修行路上肯定都是一帆风顺,受了总统的艰难困苦受到种的误解陷害冤屈你能够不断的在修行圣道 用功办道不去在意别人 是非你还会心不受到影响我们新施了道心都可以在烦恼堆里头打断出不来依佛法说 不要说这一致之患就 一生 冤屈辱牺牲都无尽的生死过程中这算什么确实 这是 们11辈子,哪怕你一辈子!都是受冤屈了,受屈辱了


'''【 否则,如城防坚固 ,虽 大的 人来 侵袭, 也能 坚持而 致陷落的。 所以 护持净戒而使戒力增强,是重 要的 修习。】'''
(00:40:03): 不明不白的就死了它要放在我们无尽轮回的生死之中真的不犯什么我们无尽的生死长河真 是太长远了过去是文无有史未来是吴有宗但是这需要菩萨 有大的 魄力!爸的眼光他才能不被眼前的黑暗所遮蔽了双眼一般他会看到光明一般有智慧的 ,他会看到光明他懂了佛法懂了佛法尽未 际的修行之路这一种菩提之路他哪是在几声也不是在解释他是生生世世 说你某一事总是那么一帆风顺也不是你总是坎坷肯定它像水流一样经过长江大河普洱遇到急流偶尔遇到河滩它都 一样了 所以 这就需 在远大 眼光哈!


 这 在五乘共法章说,我们的戒就像一 城池 一般古代都有那种护城池 力量如 强大 的时 候, 像一个固若金汤 城池,再强大 敌人来侵犯 也能够坚持不被 们攻陷。这<u>说明我们戒体的力量太弱</u> 戒的力量太弱,要戒除毁犯 的意愿。因为 要破戒,肯定就会给 人造成伤 ,说明我们 意志力 足,慈悲力也 ,这 样就会被烦恼贼所打垮。
(00:42:00): 菩提 你知道吧 要发菩提也行从今日乃至菩提究竟菩提他菩提心他就以佛 为究竟 目标他无论经历多长 间它都是要一步一步给它完成像身份报复并不 能恢复自己 损害这样对自己 伤害 你哪说你去报复 他,他 枪再打 一下你损 就能够得到恢复是不可能 的不 过为了切内心的怨恨而已 忍而充分报复突然使自己与他人的增长 种的忧苦 种忧苦


  我们前边其实也学到,如果要抵御环境的诱惑力,在三乘共法中讲到,能够时时的守护我们的根门,才能不被境界贼盗走 家的财宝。如果说六根门头不知道 守护,可能烦恼贼把 心,一切善法功德通通给你盗走了,你还不知道,你还非常的欢迎 这就 说明我们防止恶的力量不足。防非止恶 力量不足 其实还是 自己 持净戒的力量太薄弱。前面我们学到 ,不 知道 知道犯戒的过失,就不知道持戒 功德,这是我们毁戒 原因。
(00:43:15): 一个 生陈 自己生怨恨之心本 身它这就 是一种烦恼心你又去报复人家是他曾有苦向他报复他当然也受 有苦 自己 身心发作 身心烦躁 安有时会 顾一切造成更大 错误招致更大 损害!


  原因是在外在诱惑力吗?是在 我们 烦恼 吗?我们凡夫谁没有 烦恼 ,而且外在的境界力那是没办法改变的,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自 身的 持净戒 力量不足,太弱。说明我们的戒体太弱, 我们前面学到 ,戒体,尸罗善性,尸罗就 好行善道,好行善道久习成性, 次次的去修习善法,使善的力量 断的增强,形成坚固的戒体,这样净戒的力量就很强了,就有 种抵抗恶法的力量。
(00:43:54): 我们 这个称 在求知道,三生护法中讲到 烦恼 之不善之根本陈 烦恼 痴如醉如迷沉重汤过 真烦恼成为其中修极恶 罪恶 根源因为对 我们 前面 学到 了真烦恼他 所以最重的 种!烦恼他 但对自己对世间是百害无


'''二、护持净戒而使戒力增强 方法'''
(00:44:43): 一个叶来说参液也是最重报体来说称的火爆也是最深因为称它属于我们遇见的很重的烦恼是不是他不通三界他指是欲界才有陈所以菩萨修忍不了密都是在御界来修但菩萨也不单单在散心为什么来修菩萨太雅需要修专注也要修禅定他才能够忍得住更重的伤害!大致都论你14有人说哈善心有两种一个是有粗,一个是有细初名人忍辱也是属于善一个是粗的扇,一个是细的扇细的善禅定没得禅定心乐,能则重恶失明忍辱他没得钉钉新之前他能够15个他能够忍辱人种心得禅并乐!不为中国是名禅定!所以因为禅定,它是色界无色界的参,它只有预见这个大智度论,又把很粗的把这个人数定义为很粗的原因他是因为称心就是欲界的所以关键说若是说你不忍遇见很重的烦恼造作玉界很粗


  了,'''毁戒的原 '''最主要的就是 我们 净戒 力量太弱 用什么方法把净戒 力量给增强呢?
(00:47:38): 第四,愿抱怨,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可愿以愿中医得休息,行人得心愿此名如来法下边注解里边这句话来自出要金的我也在大都的里 !找 忍饿不起还要忍善不喜所以忍 ,因 我们 在这个章节里头忍 基本上都是恶你不施你直接利他众生不但不到感恩 有时候还来损害你忍,它也包含了忍生人名众生东人如恒河沙结等众生总总的加恶心不成会!出贼粗的上因为你忍下了那就撑出了善没忍下就变成粗


'''【 1、没有犯重戒以前, 一般 忽视轻微 过失,而 这是 大失败 远因。】'''
(00:49:13): 再一个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你也能够忍是忍得住别人对你的赞叹!赞美恭敬种的供养 一般 人可能很喜欢人去恭敬赞叹供养是不 然后内心就很欢喜忍,其实它包含了对欢喜 事儿不要也要忍 要去放纵自己 个叫软贼软贼就 那种很恭维的很好听


  轻微 过失 ,一般我们 在意而忽略 好像小小的戒,小小的过失犯了也无 谓,也 至于造成重大 罪过,但 是不 知这 大失败的远因 你要破戒的 一个 因素。当然了 要是近 因素 下子破戒了,这是近因。近因 也是 种种因缘条件成熟了,它会导致近因,没成熟之前,都是在慢慢累积的过程。
(00:50:07): 大智度论这是四个数云何名 圣人,达如有两种众生来向菩萨一者,恭敬供养,二者生骂打害两组功能 来向倾向来亲近菩萨好!是他对菩萨非常 恭敬供养!一个是菩萨这时,菩萨七夕能忍不爱敬 不爱敬仰众生不成加恶众生是名僧人这个人,它包含了被喜爱的事能够忍看到的是要忍就是生人问说云何恭敬供养名之为忍回答说有两种结石节食烦恼!结 一般 结就是 我们 内心打的结,内心纠结 开为什么成为使 因为往往被这些烦恼 驱使使你 能自在往往被脾气所虚实 是不是 我们都有烦恼使节一者属爱结石 二者属会结石 一个 是陈恭敬供养谁不生晨会令心爱着是名软贼事故于此应当四人不爱不着利氧烈阳法如谁在大智度论里面讲到溧阳铭文称赞他什么他天上下 包子 伤害无辜你像什么像毛绳来把人捆绑住能把你 皮肤骨都能给你 那一 段所以他利养人断功德本 也是 这样看着赞叹供养!


 下边 个譬喻:
(00:53:01): 称会五种过失与修人的五种德,所以说 下边 就讲修不失实际,好不容易这些布施直接功德,能达到 定的清净善算法累积达到湿罗界体有定到防止恶的力量但由于一念的不忍,充分心发全部都会被吹坏了如说日有嗔会诸佛子,百劫所修世界善一刹那清鬼怪你竖式的上根就是11把火给烧了所以形容春是火一样能焚烧其善功德善根非下决心休忍不可也确实是真火,它会烧上根,为什么,因为本身有介体有那种很清静的心境你一旦发了火安心起来!你心里面就烦恼动乱不安也就火烧功德林了假使知道乘客的过失,安忍的功德自然会理智以理智而来制服充分的烦恼可以称会他的过失是坏色一般人一怒起来,全身的血脉沸腾,面色一下就改变了满脸通红呲牙咧嘴的哈!从美容来说,如果你多起身,会面上很快衰老


'''【 涓滴 造成 堤防 溃决 样。】'''
(00:55:02): 事变人晨起来的时候情感压倒了理智有时候连对方的说话啥意思,你都听不明白了这是人情绪非常的冲动,紧张当然,你就失掉了这种理性的辩才能力为自己申诉,有时候也会说错话也确实是人那种情绪冲动的时候他就没有理性的这个时候每里边三分吧!这个时候妄语恶口什么口业都来了饿的口也都来了善事远离性性情暴躁,不起身份的人,善良的朋友都会为了不值得结怨而远离去当然脾气非常暴躁的人一般也就远离去了当然,你身心总是发作,你肯定是手不好借的只不达到报复目的,什么也顾不得了,杀到人 果不做了真心只是图自己心情的痛快了,自己内心 满他马戏马上就宣泄出去捐献出去 他不管给别人 造成 什么伤害他只图自己心情快乐就可以了所以这是悔戒,最后是堕落他一生总是这样 造业, 旦老子来还有什么上报,只有堕落恶趣的一份


  涓滴是那 小小 水流,如 去堵上,再大的河堤也会崩溃, 个是小的水流,它会冲垮坚固的河堤。再者,古代也有说,千里河堤毁于蚁穴,千里的大河堤,由于蚂蚁的洞穴,时间长了,蚂蚁会把土松动,之后水漫上来,就 把松动 土给冲垮,然后逐渐扩大,就 决口,千里 河堤就毁于一旦。 个过程肯定是日积月累 ,或者经 几个月 或者几年的时间 日积月累 由小的过失 慢慢铸成 大错。下面又举了一个不食肉为例子:
(00:57:12): 参会古董过时下边修忍的五 功德修忍一念都不忍产生这样 怎可 加以制服这是 念成心起他 烧很多 功德法财还 产生种 恶果 的过 失你要对他制服他 反之如能忍那么相貌端严 辩才明晰 善有共聚不犯警戒 死后上身而向佛道五德都具足


'''【举不肉食来 例,如素食成 习惯,内心有对肉食腥臊 厌恶心,这 不容易犯 。如本 没有不 肉食 决心 或者会想到肉食而 快感,那虽然素食很久 ,由于戒力 羸弱 堪,还是容易破戒 。】'''
(00:58:04): 一个权贵的51个是修人的伍德这些大致也这些内容 为了 维护我们根湿的上根介的上根尽量 !忍一忍我们现在人可能 那种强压制 人因为还 没有 那种认可的认可认知的可能智慧不太相合我们现在听经文法其实就是 的, 在增强我们的认知对人 对佛法不断的增强政见让我们能更加 解修行路上怎么样才能够尽量 的不 造作恶尽量 去去向善所以这需要


  不食肉一般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吃素,如果吃素养成了习惯,内心对肉的味道自然而然就不喜欢了,有觉得肉有一股腥臭之味,这样一般是不容易去毁犯的。如果最初没有不食肉的决心,或者暂时是吃素了,但是一旦想到肉食的香味,会生起贪欲的快感,虽然素食很久了,但由于戒的力量羸弱不堪,还是容易破戒的。这个大家可能都深有体会,现在素食,有条件的可以说全素,没有条件的也没办法全素。这只有说长年累月吃全素的人,他深有体会,闻到肉的那种腥臭味,简直都想呕吐。但是对于没有吃素的过程来说, 为肉还是一种美味佳肴。这是譬喻小小的过失不 道去提防,去注意,就会慢慢促成大错。这就是护持净戒的增强的方法,即:小小的过失,也要尽量的不犯。
(00:59:30): 认知 认可 可能忍 的能 踏实 一些, 或者持久 一些不会 那么冲动 我们 知的时候,那 种忍耐哈 能够忍一 次两次 三次可 能就忍不 了,那就会 大爆发更严 重我们 在等于说也不 的在 增强 我们人的 知度 吧今天 就学到这里 下边 家来
 
'''【2、如持戒而时有微小的违犯,不知道警觉,不知道忏悔而使净戒清净,积小成大,就随时有犯重的危险了,所以戒经有如护浮囊的比喻。浮囊是游水所依而不致沉没的,如现代的橡皮圈。这应该特别珍惜爱护他,如小小泄气,不知道补救,一定会渗水而有灭顶的危险。】'''
 
如果对于戒不大了解的人来说,确实是,犯了戒自己也不知道,那就更谈不上警觉了。原先我们谈到受戒,受戒后虽然 还持 不是那么严谨,最起码你会有一个警觉力,警觉自己已经受了戒了,是一个持戒的佛弟子,尽量 有一点约束。如果没有持戒的意识,也没有了解戒法的意识,生活之中那就非常的随心所欲了。犯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是在犯戒,还感觉自己很不错,也不知道忏悔,不知道警觉,当然就不知道忏悔,不知道忏悔,也就没办法使戒恢复清净,这样,积小成大就随时有犯重的危险,这就是不知道警觉,不知道忏悔。前边是容易犯 一些 小小的过失 不在意 一些 小小的过失。
 
他要有一定的警觉,要知道忏悔,恢复清静,这样就能够避免促成大错。所以应该像护持橡皮船一样,护持自己的戒。因为浮囊是有水所依的,不至于沉没的,如现代的橡皮圈、橡皮艇。这应特别的珍惜爱护他,如有小小的泄气, 知道补救,一定 渗水而有灭顶的危险。这还是譬喻 我们 不知道去护持戒,不知道去警觉自己的小小的过失,不知道去护持,慢慢就会由小而酿成大错了,到时候就会 堕落恶道的危险。
 
前边我们学到【失戒众患本,持戒三善本】如果要 道犯戒的过失,还是要从小处来做起,微小的过失尽量不犯,犯了也能够及时的警觉,或者是及时的忏悔,忏悔使内心就得到了安宁,恢复了清静。我们前边学到业 的时候 ,业跟戒有点差不多,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戒是善法,让我们能够小小的恶,小小的过失就是恶,尽量能够避免,小小的善应该去做,这样小善也能够累积大善。所以我们持戒能够护持的非常严谨 ,那 当然就是增长善,增长我们的戒体。如果我们轻视小小的过失,或犯了也不知道警觉,不知道去忏悔,这样我们还是助长了恶法,随顺恶法,恶法增强,那我们善法力量就减弱。力量减弱,我们净戒的力量就得不到增强,增强净戒的方法还是从小处做起,在佛法中经常讲,于恶法,于小小戒,起大怖畏,这样你才 能够 严谨去看待。
 
 
'''三、菩萨应受持净戒'''
 
【'''1、菩萨在未得忍力以前''','''在生死大海中,常愿生在人间,见佛闻法,利益众生,净戒就是确保人身而不致失败堕落的浮囊。'''】
 
这个在五乘共法章其实就谈到了,菩萨在没得忍力前, 力是没有登地,没有证入圣位以前,还是在生死大海中,菩萨愿意生生世世生在人间,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人间才有佛诞生,才有机会见佛闻法,这样能够累积佛法的 切功德 利益众生。在五乘共法章讲到“布施多杂染,禅定向独善”,因为布施只是舍身外之物,没有牵扯到我们内在德性这一部分。持戒,才能增长我们自身的德行,因为他要克制自己的私欲,才能净化我们身心。所以布施多杂染,禅定却是独善其身的,他要脱离世间的,所以“依人向佛道,戒行为宗要”。从人发菩提心,一直到成就佛道,还是以戒为根本的,因为戒能够确保人身,能随着我们意愿,随着悲心,能够常愿意在人间修学,在人间利众生,见佛闻法。菩萨能够生生世世在人间,不堕恶道,他最关键的本领是什么呢?就是<u>持戒,这是菩萨 够生生是在人间修学,不堕恶道最根本的保护。</u>
 
【'''2、所以菩萨的受持净戒,轻重等护,比声闻人的持戒,还要谨严得多。】'''
 
菩萨轻重平等的去护持,无论是轻戒还是重戒,都平等的持守,去护持它,不去毁坏它,相比来说比声闻持戒还要严谨。我们前边学到,声闻持戒,他只是重在身口不违犯,只要身口不犯戒,能够保持大众的和乐共处和乐善生,就可以了。
 
但是菩萨不但在身口上要达到如法如律,菩萨更重视意业。前边我们也学到,菩萨侧重在菩提愿、慈悲心和空性慧。我们的意业有无贪、无嗔、无痴,无贪是菩提的意愿,无嗔就是菩萨利他的大悲,空性慧是不邪见, 是无痴。所以菩萨以大悲为本,大悲是世间增上的情感,因为他要去利益众生,缘苦众生,。以是世间增上的情感,菩提心是自增上的意志,空性慧是法增上的善巧,所以菩萨比声闻持戒要严谨,菩萨比较重视意业,比声闻人的持戒,要谨严得多。
 
'''四、菩萨净戒,是不离三心而修的''' 【1】
 
三心我们前面也学到,菩萨依三心而行六度,六度,布施、持戒、 辱、精进、禅定、般若,都离 开三心。从下边注解来说,三心是指三轮体空的三心,它和菩提心、大悲愿、空性慧的三心不一样:
 
【【1】(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大正8,218c)】
 
这个'''罪、不罪不可得故''',就是犯罪和没有犯罪,不可得,这样就具足 尸罗波罗蜜。尸罗就是戒 罪、菩萨这个时候是深入到法缘慈的一个阶段,他看到众生都没有一个自我,没有一个持戒者,也没有一个犯戒者,他只是有因果善恶业报这个法。
 
(2)《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持戒及毁戒,不得此二相,如是见法性,则持无漏戒。”(大正15,53a)
 
见的是法性,当然就就没有持戒和悔戒的分别了,这是无漏戒,是到圣位的了。
 
 
【'''1、菩萨虽自己严持净戒''','''而决不轻视毁犯戒法的众生【2】。从大悲心来说,这是可怜悯,而不是可轻视的。虽然犯戒,不是不可能还复清净,不是不可能成佛的。】'''
 
因为菩萨确实以大悲为本,菩萨的大悲一般到这个阶段,属于 种缘法而生的慈,这个时候他没有一个真实的众生,但是怜悯众生是在无明颠倒之中。这时候就不像我们众生看到真实的一个人,我们是看不到法,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事和真实的人。但是从菩萨来说,他看的 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看到的是这些因缘法,所以他是可怜悯,而不是可轻视的。
 
我们前边也学到,菩萨他犯戒,但是他还可以重受,因为菩萨犯戒,但是戒体不 失去。菩提心是菩萨的戒体,他有了菩提心,即使他毁了戒,但是他还能 受,哪怕菩萨堕入地狱,他还有恢复菩提心的可能,继续修学的可能性。 我们 前边学到,菩萨的皈依,是从今以后,一直到佛菩提,一直到成就佛果,这是菩萨的一种大皈依,这样菩萨有了这种菩提心,他就只可怜悯,而不可轻视。虽然犯戒,不是不可能还复清净,不是不可能成佛的。
 
'''【凡轻视毁犯的,一定是自以为持戒,自己是怎样的清净如法。不知道这早落在我执我慢的分别心中,不成菩萨的戒波罗蜜多了。】'''
 
在我们初学阶段,还是有持戒严谨,最初可能还是有慢心的,但是菩萨修到一定的过程,他才能和三心相应。因为菩萨有轻视犯戒的,认为犯戒的不如法,不正修,自己持戒才是清净的如法的,这样的菩萨还是没办法达到波罗蜜,还在着人相,我相,众生相上。就像前边布施一样,凡是有我相的、施者相的,还有施物的,它是世间布施。达到出世间,它一定是和三心相应的,没有一个真实的人 毁戒,没有一个人在清净的持戒,如果有了相对性,还是属于世间法,没办法达到施波罗蜜,就没办法达到彼岸, 等于说 没办法达到出世间。
 
前边布施波罗蜜,谈到能动能出,如果有轻视毁犯的,认为自己持戒很清净的,是不动不出。他早就落在我执我慢的分别心中,不能成为菩萨的戒波罗蜜多了。
 
【'''2、而且,如轻视毁犯''','''由于意识上的对立,不容易教化他, 就失去菩萨利他的方便。倒不如 轻毁犯,怜愍而安慰他,容易把他感化过来。'''】
 
当然了,菩萨经历过修学 过程,一定是过来人,过来人也等于说他曾经可能也犯过错,他现 看到这些初学的,也在修学过程当中,肯定也有犯戒的时候。像现在一般老年人,看到一些年轻人做了很多错事,他可能会谅解他、理解他,不会去批评他、讥嫌他,为什么呢?因为 我们 曾经也从这个过程经历过。
 
菩萨到了三心的阶段,没有一个持者,没一个犯者。这样的时候,等于说修行的种种过程,都经历过的 。可能他会理解这样 ,在修习过程中难免有些毁犯。但只要他有上进心,悔改心,可能还有机会成就佛道。这样在给予他一些引导,给予一些鼓励,使他重新再走上成就佛道之路。若你只是一味的去批评他,呵斥他,等于说在修行路上可能没有一个能够一帆风顺、也不犯戒,一直成就佛道的。
 
你看释迦牟尼佛的本生谈,在他本生里,也有犯戒的时候,也有堕落的时候。当然佛 道自己的修学历程,对这些犯戒的能够生怜悯心,但是他不生轻视心,因为菩萨到一定程 ,可能对修学路上的艰辛,修学上的困难,都有感同深受的悲悯之心。 像大学教授,经过了自己的刻苦努力修学,最后达到了阶位,然后他教导学生,他也能够深深体会到,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充满了艰难,也要克服种的困苦。所以菩萨能够对这些毁犯的众生,怜悯他,不轻视他,其实也是过来人,对后代人的一种爱护和关心。
 
【'''3、菩萨的净戒''','''是无所得的空慧为方便,对于持戒、犯戒,都是不着相的。能达持戒、犯戒不可得故,就是三轮体空的净戒波罗蜜多了。】'''
 
所以最后菩萨的净戒,是无所得的空慧为方便,对于持戒、犯戒,都是不着相的。但是 圣位的时候,肯定是三轮体空的。能达持戒、犯戒不可得,就是三轮体空的净戒波罗蜜多了。波罗密多当然是到彼岸,或者是正在到达彼岸的修持过程之中。'''「'''事究竟'''」'''是到达究竟圆满的佛果,才是'''「'''事究竟'''」'''。菩萨 个时候的不轻易毁犯,是在波罗蜜从此到彼岸的修学过程中,我们前面学到波罗蜜有此说法。
 
'''【  其余如上面菩萨学处中说。】'''
 
菩萨学处前面学到,以'''「'''十善行为本,摄为三聚戒,七众所通行。'''」'''那 讲的更细致一些,这一段 致是这些内容。
 
【2】《华雨集第一册》:「自己持戒而轻视别人,很可能生起争端, 成派别。菩萨是要救度众生的,若你自以为好而使众生都退怯不前,或站在对立地位,如何还能够教化众生呢?一个人慢心生起时,慈悲心就减少了;慈悲心必须包含着谦虚容忍的美德。有戒慢的人,虽然在这一生之中,把戒持得很好,但来世怕难免会孤独而没有人缘的。此由于自己太高,别人就不敢与他接近了。因此菩萨必须是「起于大悲心,救诸毁禁者」,一方面要生起智慧,不要由我执而产生戒慢;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众生须具有悲心。若见人犯戒,就不客气地把人呵斥一顿,有的人虽也可能就此忏悔,但多数总是容易引起反感。相反地,若能够以慈悲的真诚心,令其感到犯戒的过误,让他自觉不是,然后还能安慰勉励他,众生自然地就会接受其教化救度了。」( Y 25p42 )
editor
2,10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