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4:修订间差异

删除937字节 、​ 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13行: 第113行:
 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
 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
 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
 空世間。」'''
 空世間。」


'''變易法:vipariṇāma-dhammaṃ, vipariṇāma—轉變、 變化'''
'''變易法:vipariṇāma-dhammaṃ, vipariṇāma—轉變、 變化'''
第121行: 第121行:




这个世间空,可能是233经左右。


3、世間空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 三彌離提】,有同样一个人,我这个,等一下,这个是不是,没有讲,没有讲经典,应该这个是,224经,这个 世间空 ,可能是,233经左右世间空,【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 三彌離提,】,同样一个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 佛言: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 】空这个名词,在阿含经已经出现,但是跟般若经的意思,会有一点不一样,不是说完全一样,你看,他的世间空是什么意思,他说云何名為世間空? 【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然后,【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若色、眼識、眼 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 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 空世間。」】
 世间空


经典看得懂吗 我们来先看 里面 两个重要的 相,一个叫做常、恒、不變易法空这是一个,然后还有眼空,这个變易法,叫做,vipariṇāma-dhammaṃ,这个是巴利文,vipariṇāma-dhammaṃ,vipariṇāma-dhammaṃ,如果是梵文 怎么拼,DHARMA,DHARMA,梵文 是DHARMA 巴利文是DHAMMA,DHAMMA 可见巴利文,它的R,喉音的卷舌音是比较少的,是比较直接 点的,所以它,梵文 可能叫DAMA,会有喉音的R,那么巴利是叫DAMA,DAMA,然后它这 叫,vipariṇāma-dhammaṃ,vipariṇāma-dhammaṃ就是转变,有没有看到 转变变化的意思,转变变化,如果在这个V的后面,加一个A,ABCD的A,一般加ABCD的A,就是怎么样,反义词,如果加上ABCD的A,它是反义词就翻成A,就会翻成A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 ,有 比丘 名  三彌離提 】''' 同样 一个


以如果是 这个是變易嘛,如果加一个A叫做vipariṇāma-dhammaṃ,那就是什么 不變易法,这个是變易法如果加 个A在前 ,A是否定或是相反的 就叫做不變易法,在 教里面,有这个A很多,都是发R的音,但明明你在学佛里面,有没有什么佛教的名词前面是A开头的,你学佛里面有没有什么佛教的名词,是A开头的,阿罗汉,都可以,什么住啊 什么名称都可以,那个不是A,那个是瓮雅凤,阿罗汉,阿含经,阿毗达磨,那个A不一样 那个是阿比,那不是A 那个是AVHI,阿比对不对,阿罗汉,叫做无生,无量光或是无量寿都可以 无嘛,无或不嘛,所以这里是转变,然后加一个A就是不转变,變易法,不變易法  以这是不變易法,转变,还有一个叫 空, 叫做suññas lokas lokas 是世间,suññas 是空,这个叫做空 间,这里的空是无我的意思,所以这个世间就是说,眼是无我的,常恒不變易法空,意思就是说,常恒不變易法是无我的意思是说什么,没有常恒不變易法的意思,没有这种常恒不變易法的意思这个叫做常恒不變易法 ,【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 什么叫做此性自尔?就是这个样子,为什么 就是这个样子呢,因为这个地方,他没有告诉你那么清楚,其实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形成的,因缘所合所形成的就是无我,所以 这个世间是无我的,而且这个世间既然是无我的,那就没有所谓的常,没有所谓的恒,没有所谓的不变法,那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既然是缘起无我的和合的那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叫做此性自尔,这个叫做此性自尔,那问题是,此性自尔,你看阿含经已经告诉你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往詣佛 所, 稽首佛足 退坐 一面, 白  言:世尊! 空, 云何名為 空? 」  '''


那早上(成佛之道里面)是不是有说,那 这个 世间是这样子那他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 我们自己对这个世间的认识产生错误,因为我们不认为,这个世间是一切法无我而是执著有一个我,那么到了大乘佛法就叫执著有一个自性,那这样的话就是对世间的错认把本来是如此没有的东西,强加一个我在上面那这就是产生问题的所在那么我们无始以来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就说,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一样的,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 空世間。」,或者叫做空世间这个 文也被当作,是般若 一切法空 三乘共法的证据,这个经文也被当成是般若讲空,源自最究竟的根本教法,所以他们认为 不管 是般若经 里面的或是阿含经里面 的, 都是讲毕竟空的教法,这个就是,后来论师们的一个根据其中一个经典,讲到这里有没 什么问题阿难好像叫无忧所以也是阿世間數,这后面 接下来,世間數,我们这个现在在讲什么,十二入处为 切,我们现在在讲十二入处为世间的 切那我们先讲六六世间,然后再讲世间危脆 世间危败然后再来讲世间空 都是阿含经里面对世间的一些看法跟定义,接下来我们要讲世間數,我们来看这个经文怎么讲,来那个,智蕾,有没有麦克风,帮师父念一下前面,【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 者我亦不說 行到世界邊(lokanta)而究竟苦邊 者。」如 說已,入室坐禪。 】这句话在讲什么,表面上简单 来 智蕾 照的字义上,稍微做 个简单的解说,对错没关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 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lokanta)而究竟苦邊 者 】,这句是整体的,
<u>空 这个 名词 ,在 阿含 出现 般若经的 意思 有一 点不 ,不是 说完全 </u>


  【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lokanta)而究竟苦邊 者。如是說已,入室坐禪。 】这句话佛陀在讲什么,不知道,没办法理解,好没关系,静修,旁边的师兄弟互助一下,可以吗,(弟子尝试一下,师父,佛陀跟诸比丘说 我说 法,既不是说有人走到 世间 边我说的法,也不 说,要,我既不说空,弟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既不说空也不说有,你说 什么 ,我说的法既不空,既不是说空但也不是说有,不空不有),不用弄得那么复杂,你就照字面上的 意思 就好 来有没有人要尝试一下,静修来,静修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讲清楚,(弟子理解这个地方,是不是 ,因为普通人都在,想探究这个世间是有边的还是无边的这个问题,所以世尊在这说,不谈这个问题,所谓那个,佛学里,有一种说法,就是世尊对有些问题,是不回答这个问题,那到底 间是有边还是无边,本来如果是,从 间上来讲的话,这个是无记性的问题,但佛陀在这里好像不完全,纯从空间上来谈),你只要照这个字面的意义来讲就好,其实不用想太多,净谈,要试试看吗,照字面上的意义来谈,来讲就好,来理解就行,
  你看 的世间 是什么意思, 云何名為 ?


  (,就是 说究竟苦边 跟到 到世间边,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但明明这句他说有关系 ,我 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 而究竟苦邊 者 」意思他到世间边就可 什么 就是究竟苦边 对不对,这个边是什么,边际界线到了尽头了,他明明说世间边就是什么,究竟 边,你说什么,我不说有人行到世间边,我也不说,不行到世间边,到底是说还是不说,你突然想起来了是不是,还是从谁得到启示,我觉得,我的理解是这样,你照你的理解来,简单的理解来看就好,(我不说有人行到世间边,就是说我 说有一个人,然后他走到了世间的尽头,然后我也不说,有人没有走到,世间的尽头,然后究竟 边的意思,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说,是 是有人走到世间的尽头 他就觉得这个苦都到头了 世间的尽头,就是苦的尽头),所以呢,这句话确实有点拗口,佛陀说我 说有人行到世间边,意思是说 ,我 不会说有人走到世间边但是我也不会说,不可能到世间边,那到底能不能到世间边其实是可以到世间边的,而且这个世间边呢,就是究竟苦边,到了世间的尽头呢,就是苦的尽头, 以佛陀这个不是纯从 间上来讲的之前你听过师父讲另外的他是说什么, 的世间就是六六世间,就是这个世间,这个生死轮回就是世间,所以生死轮回的尽头,不再生死轮回了,就叫做世间边,那当然他也是苦边,然而 果,你们记得师父之前有讲白马王子吗,不 白马王子,什么王子啊,赤马天子,不是白马王子,赤马天子,师父以前,曾经讲过赤马天子,有一个经典就是讲赤马天子,那个尽量有想起来了吗,赤马天子过去有一个叫赤马天子他说他过去当仙人然后跑来问佛陀说,这世间有边还是无边,佛陀说他不是,从空间上来定义世间有边无边的,然后,如果你从空间上来讲那是没有边际的,是没有世间边,那么他就说,佛陀你怎么讲的跟我实际经验一样,那这个赤马天子什么实际经验呢他说他以前当仙人的时候,他有神通,然后就一眨眼他就从东海到西海 一眨眼从东山到西山反正可能就 地球那边跑到那边,他这么快的速度,他就说那我可以试试看到底,这个世间的边 到底怎么样所以他 那时候开始就用他的神通,不断的一直跑一直跑,除了穿衣睡觉以外,洗点澡以外就一直跑,跑了大半辈子,跑到他仙人的,仙人活很久,跑到他这一生都跑尽了,还是没有到世间边,后来就死掉了,死掉来投胎变成赤马天子,为什么叫赤马?因为他很难跑,他就跟佛陀说,那这个世间到底有没有边,佛陀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个世间边是有的,但这个世间(有边)不是从 间上来定义的,是从怎么样,我们身心生命的轮回(的终止)来定义 间所以世间边就是不再轮回不再受苦,这个叫做什么,究竟苦边,这样有没有清楚佛陀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读阿含经,为什么师父要带你们一直看经典,因为你不能光照一个经典,他很多经典是合在一起来看,才知道他整个大图是什么样子,
  【''' 告三彌離提:「眼空 ''常、恒、 變易法空'' ,我 所空 者何?此性自爾 若色、眼識、眼 觸、眼觸因緣生受 、若樂、 不苦不 彼 亦空 常、恒、 變易法空 ,我所空 以者何? 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 如是,是 空世 間。」】'''


  这边 有一个 东西 叫做 ,LokantaLoka世间Anta是边所以事实上这个字也是两个字合在一起但是 这个字 是说两个字合在一起 他是两个字合在一起没错,但是它已经 是一个 字了所以他叫做Lokanta,Lokanta就是世间边 那么佛陀讲完了,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意思了,之 呢,这个时候呢,如是說已,入室坐禪 。 
  经典看得懂吗,我们来先看,里面 两个重要的名相, 一个叫做'''''常、恒、 變易法空''''' 是一个, 还有眼空


  入室打坐,其实佛陀在很多时候都是 样子来讲一下开示的 差不多了 进去了 然后一大堆弟子不知道那 意思 就在那边 到底佛陀是什么意思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 【時 眾多 世尊去後,即共議言:「世尊 向者略說法言: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者我 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得究竟苦邊者。』】 这句话没 切断就很清楚了 【如是說 已,入室坐禪。我等今於世尊略說法中未解其義 中諸尊,誰有堪能於世尊略說法中,廣為我等 說其義者。」】 ,这个 句子很明白 意思 就是说 佛陀说 说就进去了 那大家不懂啊 那不懂 怎么样, 看看找一个谁懂的来做解说那你们觉得谁懂的来做解说 一般常常找的人,第一个舍利弗,舍利弗不知道找阿难,所以你们不要被某些经典给疑惑了 阿难 非常有修行的, 难虽然长得帅,长得帅跟有没有修行,他不是,长得帅不是罪过,长得帅跟有没有修行,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 个變易法 叫做vipariṇāma-dhammaṃ 这个是巴利文 如果 梵文 怎 梵文 是DHARMA 巴利文是DHAMMA 可见巴利文 它的R 喉音的卷舌音是 较少的 是比较直接一点的。所以它梵文 可能叫DAMA 喉音的R 那么巴利 叫DAMA 然后它 这个 叫vipariṇāma-dhammaṃ,vipariṇāma就是转变变化 的意思 。如果在这个V的后面 个A,ABCD的A 一般加ABCD的A 就是 怎么样, 反义词 如果加上ABCD的A 反义词就翻成 


  阿难 长得帅 但是人家是很有修行 而且他这时候 证初果的,佛灭 久之后他是证了四果的阿罗汉所以 这个 时候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找谁,【復作 言:「唯有尊者阿難,聰慧總持而常 給侍世尊左右,世尊讚歎多聞梵行,堪為我等於 世尊略說 中廣說其義,】有没有看到,多闻就 阿难 的, 知见非常的清楚,而且是多闻梵行意思 但只是,正知正见而且 修行上也非常的清净 【世尊讚歎 聞梵行堪為我等於 世尊略說法中廣說其義 今當往詣尊者阿難所 請求令說。」】 有没有 看到,可见在早期经典里 阿难的地位是很高 的, 你一个人能够常常在佛的身边那不是泛泛之辈 不是泛泛之辈 ,阿 难可能 如他的几 师兄 哪几 师兄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他可能不如他们,但是 难也是一位圣人 也是非常有修行的 尤其 他的多闻因为他跟在佛陀身边太久了,所 很多东西他都知道的 所以他们叫做广解其义 ,所以这 边有 个叫做 略说 略说 就是 讲概要 广解其义就是做说明这些都被列为经典 ,所以 在很多经典里面,其实不一定是佛说,有时候是佛弟子说,甚至是佛弟子跟佛弟子中间的讨论 些都被列为 佛说的经典,那么我们来看,接下来阿难怎么说,【時,眾多比丘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 於一面坐。具以上事廣問阿難!爾時 阿難告諸 比丘:「諦聽!善思!今當為說 】阿难就开始说了,
  这个 變易嘛,如果加一个A 叫做vipariṇāma-dhammaṃ 那就 是不 變易法。 这个是 變易 如果加一个A在前面,A是否定或 相反 的,就 叫做 變易法。 佛教里面 有这个A很 多, 都是发R的音 ,有没有 什么佛教的名词前 是A开头 的, 阿罗汉 阿含经 ,阿 毗达磨那个A 一样 那 是阿毗 那不是A 那 是Abhi。 罗汉 叫做无生 无量光或 无量寿都可 无嘛 无或不嘛 ,所以这 里是转变,然后加 个A 就是 不转变。變易法 不變易法  ,所以这是 不變易法 转变


 【若世間、世間 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此等皆入世 間數。】,不 是世间的什么,諦聽!善思!今當為說。 世间, 这个, 【世間 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 此等皆入世間數】 这里面其实总归起来,有三个概念,第一个叫做世間數 世間數 :Loka-paññatti这个paññatti 是巴利文它等于梵文的什么 这个梵文的什么, 记得吗,早上你听成佛知道的时候,师父有说过,这个怎么念,prajñapti,世俗谛,世俗施设,世俗假名你看这两个字很像,但是一个巴利文,一个是梵文在巴利叫做paññatti那个梵文叫做prajñapti这个就叫做世间施设,世间施设也就是世俗谛的意思它不一定翻成谛,但是它叫做世间施设,这个就叫做世間數 ,就叫做世間數 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叫做 世间觉 ,叫做世间觉,你看 Loka-saññ  īLoka-saññ ī 是什么,世间概念,这个saññ ī,其实跟我们的 色、受、想、行、识的想,是同样一个字 这个想是取相,内心生成的概念,所以这个世间觉是世间概念所以一个 是指 世間數,是指这个世间形成的这样的一个施设世间觉就是说我们认识,之后有一个世间的概念另外 他说 世间语说,其实叫做世间言说世间語辭  有没有看到,世间名,世间觉,都是这个字Loka-vohāra,叫做世间言说你看 这个已经包括我们对,世俗谛或世间的认识,第一个,世间的施设,因缘和合而有的这个世间的施设,第二个,我们认识到这个世间认识到这个世间而有世间的概念,接下来,我们会把我们认识的这些东西 利用语言,这个叫做,世间言辭,来对话沟通,这已经是包含,世间的几个观念跟层次在里面了这个就叫做世间,所以阿难说什么,【世间觉 世间言辭 世间语说,此等皆入世間數。  ,諸尊!謂眼是世間、世間名、世間覺、,世 間言辭、世間語說,是等悉入世間數。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这些都叫做世间,不管是因缘合而的世间这个东西,还是我们对这个东西认识的概念,还是我们现在用语词说出来的,这个都叫做世間數,都是世间的施设,你看,【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六入處集、 滅、味、患、離如實知,是名聖弟子到世界邊、 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最后面这个地方告诉你什么多聞聖弟子於六入處集、 滅、味、患、離,如實知,什么集? 苦集灭道的集,然后他的灭身心生命的消失,味,我们的执著,味着, 我们的执著,以及知道它的过患,还有离,离,这个应该还要一个逗点,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间边,他意思是什么其实就是对我们这个六入处这个世间,要知道他是怎么形成的,他怎么形成的就是集,然后如果你,生了 死掉了,以及 最后面,达到修行的灭,知道 以及,我们对这个六六身心,的世间的一个味对我们六六世间的,世间的执著,还有过患,我们执着他会有什么问题,最后我们知道要离这一些,离,
  还有一个世间空,叫做suññas lokas ,lokas 是世间,suññas 是空,这个叫做空世间,<u>这里的空是无我的意思</u>。
 
所以这个世间空就是说,眼是无我的;'''常、恒、不變易法空''',意思就是说,常恒不變易法是无我的。就是没有这种常恒不變易法的意思,这个叫做'''常、恒、不變易法空'''。
 
'''【所以者何?此性自爾。】'''
 
什么叫做此性自尔?就是这个样子,为什么 就是这个样子呢?因为这个地方,他没有告诉你那么清楚。其实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形成的,因缘所合所形成的就是无我,所以 这个世间是无我的。而且这个世间既然是无我的,那就没有所谓的常,没有所谓的恒,没有所谓的不变法。那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既然是缘起无我的和合的,那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叫做此性自尔,这个叫做此性自尔。那问题是,此性自尔,你看阿含经已经告诉你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那早上(成佛之道里面)是不是有说,那这个世间是这样子,那他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们自己对这个世间的认识产生错误。因为我们不认为,这个世间是一切法无我而执著有一个我,那么到了大乘佛法就叫执著有一个自性。那这样的话就是对世间的错认,把本来是如此没有的东西,强加一个我在上面,那这就是产生问题的所在,那么我们无始以来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就说,'''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
 
一样的,'''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 空世間。」'''】
 
或者叫做世间空,这个经文也被当作是般若经一切法空 三乘共法的证据,这个经文也被当成是般若讲空,源自最究竟的根本教法。所以他们认为,不管是般若经里面的或是阿含经里面的,都是讲毕竟空的教法,这个就是后来论师们的一个根据的其中一个经典。
 
接下来讲世間數,我们这个现在在讲什么?十二入处为世间一切,那我们先讲了1-六六世间,然后再讲2-世间危脆,再来讲3-世间空,都是阿含经里面对世间的一些看法跟定义,接下来我们要讲世間數,我们来看这个经文怎么讲。38:00
 
 
'''4、世間數'''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 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lokanta)而究竟苦邊 者。」如是說已,入室坐禪。'''
 
'''時,眾多比丘,世尊去後,即共議言:「世尊
向者略說法言:『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者,我 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得究竟苦邊者。』如是說
已,入室坐禪。我等今於世尊略說法中未解其義,是中諸尊,誰有堪能於世尊略說法中,廣為我等說其義者。」'''
 
'''復作是言:「唯有尊者阿難,聰慧總持,而常 給侍世尊左右,世尊讚歎多聞梵行,堪為我等於 世尊略說法中廣說其義,今當往詣尊者阿難所, 請求令說。」'''
 
'''時,眾多比丘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 於一面坐。具以上事廣問阿難!爾時,阿難告諸 比丘:「諦聽!善思!今當為說。 若世間、世間 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此等皆入世 間數 。諸尊!謂眼是世間、世間名、世間覺、世 間言辭、世間語說,是等悉入世間數。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六入處集、 滅、味、患、離如實知,是名聖弟子到世界邊、 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雜234)'''
 
''' 世間數:Loka-paññatti(=prajñapti)—世間施設 世間覺:Loka-saññ ī—世間想(概念)'''
 
''' 世間語說:Loka-vohāra—世間言說、語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 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lokanta)而究竟苦邊 者。」如是說已,入室坐禪。'''
 
'''時,眾多比丘,世尊去後,即共議言:「世尊
向者略說法言:『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者,我
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得究竟苦邊者。』如是說
已,入室坐禪 。】'''
 
 
这句话佛陀在讲什么,来有没有人要尝试一下?
 
答:弟子理解这个地方,是不是说普通人都在想探究这个世间是有边的还是无边的这个问题,所以世尊在这说,不谈这个问题。佛学里有一种说法,就是世尊对有些问题,是不回答的比如世间是有边还是无边,这个是无记性的问题,但佛陀在这里好像不完全纯从空间上来谈。
 
师父:你只要照这个字面的意义来讲就好,其实不用想太多,某某要试试看吗,照字面上的意义来谈来理解就行。
 
答:就是佛说究竟苦边,跟到不到世间边,没有什么关系。
 
师父:没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但明明这句他说有关系,'''【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得究竟苦邊者。』】'''意思他到世间边就是究竟苦边,这个边是什么,到了尽头了,他明明说世间边就是究竟苦边。
 
'''【我不说有人行到世间边,我也不说不行到世间边】,'''到底是说还是不说?你照你的理解来看就好。
 
答:'''我不说有人行到世间边''',就是说我不说有一个人,他走到了世间的尽头;'''我也不说,有人没有走到世间的尽头'''。究竟苦边的意思,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说,是不是有人走到世间的尽头,他就觉得这个苦都到头了。
 
师父:世间的尽头,就是苦的尽头。所以这句话确实有点拗口,佛陀说我'''不说有人行到世间边'''者,意思是说,我不会说有人走到世间边;但是我也不会说不可能到世间边,那到底能不能到世间边?其实是可以到世间边的,而且这个世间边呢,就是究竟苦边,到了世间的尽头呢,就是苦的尽头。所以佛陀这个不是纯从空间上来讲的,之前你听过师父讲的,所谓 的世间就是六六世间,这个生死轮回就是世间,所以生死轮回的尽头,不再生死轮回了,就叫做世间边,当然他也是苦边。
 
你们记得师父之前曾经讲过赤马天子,有一个经典就是讲赤马天子,他说他过去当仙人,然后跑来问佛陀说,这世间有边还是无边?佛陀说他不是从空间上来定义世间有边无边的。如果你从空间上来讲那是没有边际的,是没有世间边,。他就说,佛陀你怎么讲的跟我实际经验一样?那这个赤马天子什么实际经验呢?他说他以前当仙人的时候,他有神通,一眨眼他就从东海到西海,一眨眼从东山到西山,反正可能就是地球那边跑到那边,他这么快的速度,他就说那我可以试试看到底这个世间的边到底怎么样。所以他 那时候开始就用他的神通,不断的一直跑一直跑,除了穿衣睡觉以外就一直跑,跑了大半辈子。仙人活很久,跑到他这一生都跑尽了,还是没有到世间边,后来就死掉了 死掉来投胎变成赤马天子。为什么叫赤马?因为他很能跑,他就跟佛陀说,那这个世间到底有没有边?佛陀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个世间边是有的,但这个世间(有边无边) 不是 从空间上来定义的,是从我们身心生命的轮回(的终止)来定义世间边的。所以 世间 边就是不再轮回不再受苦,这个叫做什么,究竟苦边,这样有没有清楚佛陀这句话的意思。所以为什么师父要带你们一直看经典,因为你不能光照一个经典,他很多经典是合在一起来看,才知道他整个大图是什么样子。
 
那么佛陀讲完了,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意思了,之后呢,【如是說已,入室坐禪。】其实佛陀在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子来讲一下开示 ,差不多了,进去了,然后一大堆弟子不知道那是 什么 意思 就在那边讨论到底佛陀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我们来看:
 
'''【時,眾多比丘,世尊去後,即共議言:「世尊 向者略說法言: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者我 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得究竟苦邊者。』如是說 已,入室坐禪。我等今於世尊略說法中未解其義是中諸尊,誰有堪能於世尊略說法中,廣為我等 說其義者。」】'''
 
这个句子很明白的,意思就是说,佛陀说一说就进去了,那大家不懂啊,那不懂怎么样,看看找一个谁懂的来做解说。那你们觉得谁懂的来做解说,一般常常找的人,第一个舍利弗,舍利弗不知道找阿难,所以你们不要被某些经典给疑惑了,阿难是非常有修行的,阿难虽然长得帅,长得帅不是罪过,长得帅跟有没有修行也没有太大的关系。阿难是长得帅,但是人家是很有修行,而且他这时候是证初果的,佛灭不久之后他是证了四果的阿罗汉,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找谁。
 
【'''復作是言:「唯有尊者阿難,聰慧總持,而常 給侍世尊左右,世尊讚歎多聞梵行,堪為我等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說其義,今當往詣尊者阿難所, 請求令說。」'''】
 
有没有看到,多闻就是阿难的,知见非常的清楚,而且是多闻梵行,意思就是不但只是正知正见,而且在修行上也非常的清净。
 
【'''世尊讚歎多聞梵行,堪為我等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說其義,今當往詣尊者阿難所, 請求令說。」'''】
 
有没有看到,可见在早期经典里面阿难的地位是很高的,你一个人能够常常在佛的身边,那不是泛泛之辈。阿难可能不如他的几个师兄,哪几个师兄?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他可能不如他们,但是阿难也是一位圣人,也是非常有修行的,尤其是他的多闻。因为他跟在佛陀身边太久了,所以很多东西他都知道的,所以他叫做广解其义,这边有一个叫做 略说, 略说就是讲概要,广解其义就是做说明这些都被列为经典。所以在很多经典里面,其实不一定是佛说,有时候是佛弟子说,甚至是佛弟子跟佛弟子中间的讨论,这些都被列为是佛说的经典,那么我们来看,接下来阿难怎么说:
 
'''【時,眾多比丘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 於一面坐。具以上事廣問阿難!爾時,阿難告諸 比丘:「 諦聽!善思!今當為說。 】'''
 
阿难就开始说了,不管是 世间 的什么 ''' 諦聽!善思!今當為說。若世間、 世間 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此等皆入世 間數 '''
 
这里面其实总归起来,有三个概念,第一个叫做世間數
 
''' 世間數''' :Loka-paññatti 这个paññatti是巴利文 它等于梵文的什么 记得吗,早上你听成佛知道的时候,师父有说过,这个怎么念,prajñapti,世俗谛,世俗施设,世俗假名 你看这两个字很像,但是一个巴利文,一个是梵文 在巴利叫做paññatti 那个梵文叫做prajñapti 这个就叫做世间施设,世间施设也就是世俗谛的意思 它不一定翻成谛,但是它叫做世间施设,这个就叫做世間數
 
 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叫做''' 世间觉 :''' Loka-saññ  ī,Loka-saññ ī 是什么,世间 想( 概念 ,这个saññ ī,其实跟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的想,是同样一个字 这个想是取相,内心生成的概念,所以这个世间觉是世间 想( 概念 )。
 
所以一个 世間數,是指这个世间形成的这样的一个施设 世间觉就是说我们认识,之后有一个世间的概念
 
另外 世间语说,其实叫做世间言说 世间語辭
 
  有没有看到,世间名,世间觉,都是这个字Loka-vohāra,叫做世间言说
 
 
 
你看 这个已经包括我们对,世俗谛或世间的认识,第一个,世间的施设,因缘和合而有的这个世间的施设,第二个,我们认识到这个世间认识到这个世间而有世间的概念,接下来,我们会把我们认识的这些东西 利用语言,这个叫做,世间言辭,来对话沟通,这已经是包含,世间的几个观念跟层次在里面了这个就叫做世间,所以阿难说什么,【世间觉 世间言辭 世间语说,此等皆入世間數。  ,諸尊!謂眼是世間、世間名、世間覺、,世 間言辭、世間語說,是等悉入世間數。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这些都叫做世间,不管是因缘合而的世间这个东西,还是我们对这个东西认识的概念,还是我们现在用语词说出来的,这个都叫做世間數,都是世间的施设,你看,【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六入處集、 滅、味、患、離如實知,是名聖弟子到世界邊、 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最后面这个地方告诉你什么多聞聖弟子於六入處集、 滅、味、患、離,如實知,什么集? 苦集灭道的集,然后他的灭身心生命的消失,味,我们的执著,味着, 我们的执著,以及知道它的过患,还有离,离,这个应该还要一个逗点,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间边,他意思是什么其实就是对我们这个六入处这个世间,要知道他是怎么形成的,他怎么形成的就是集,然后如果你,生了 死掉了,以及 最后面,达到修行的灭,知道 以及,我们对这个六六身心,的世间的一个味对我们六六世间的,世间的执著,还有过患,我们执着他会有什么问题,最后我们知道要离这一些,离,


 都知道的话,那么圣弟子就到世间边,知世间 知世间所重,度世间,度世间就是超越世间,或是离世间到对岸去,这个叫度世间,这个度在,在梵文是什么,这个度 等于六度的度,般若波罗蜜,怎么讲,这个度就是,就是超越或是到对岸去,就是离这个世间,所以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世间边了吧也知道什么叫做究竟苦边了吧,就是正确的了解,这个世间是什么形成的,然后知道它是怎么来、怎么走的然后知道你去执着它,我们都是执著,执着它之后的过患,问题在哪里,最后知道我们怎么样去离这些过患,离这些执著,你如果这些都清楚明白的话,那到世间的究竟边的地方就不远了,这个就是佛陀说度世间、究竟世间的意思这样大概可以吗,这个就不是在空间上面讲所以如果就空间来讲,世间是没边的,讲有边无边那是无记,但是如果就这个世间是六六世间来定义的话它是可以到世间边的,所以佛陀说,他也不会说不到世间边,是可以到世间边,你如果把世间当成是六六法门,六六的世间,那离苦得乐就是世间边,这样大概清楚吗,我们先讲到这里,休息一下喝喝咖啡喝喝茶,再回来,(将会成为法师,在家居士及善心人士,清净修行之地,禅灵见色经费,仍需大众慷慨解恼,随喜功德)这阿含经必须带着你们读,虽然有时候它会重复,但是你们越读越熟悉,其实会觉得很有趣,而且跟我们现实生活也很相关,比如说,刚刚讲的这个,比如说,刚刚讲的这个你会觉得说它非常的生活化,跟现实化,比如说 你的教授跟学生讲一个大慨结果教授就去做他的研究,那你说那我们不知道教授到底讲了什么,他讲了什么意思,结果就会怎么样,找个学长,找个学长来解释一下
 都知道的话,那么圣弟子就到世间边,知世间 知世间所重,度世间,度世间就是超越世间,或是离世间到对岸去,这个叫度世间,这个度在,在梵文是什么,这个度 等于六度的度,般若波罗蜜,怎么讲,这个度就是,就是超越或是到对岸去,就是离这个世间,所以现在知道什么叫做世间边了吧也知道什么叫做究竟苦边了吧,就是正确的了解,这个世间是什么形成的,然后知道它是怎么来、怎么走的然后知道你去执着它,我们都是执著,执着它之后的过患,问题在哪里,最后知道我们怎么样去离这些过患,离这些执著,你如果这些都清楚明白的话,那到世间的究竟边的地方就不远了,这个就是佛陀说度世间、究竟世间的意思这样大概可以吗,这个就不是在空间上面讲所以如果就空间来讲,世间是没边的,讲有边无边那是无记,但是如果就这个世间是六六世间来定义的话它是可以到世间边的,所以佛陀说,他也不会说不到世间边,是可以到世间边,你如果把世间当成是六六法门,六六的世间,那离苦得乐就是世间边,这样大概清楚吗,我们先讲到这里,休息一下喝喝咖啡喝喝茶,再回来,(将会成为法师,在家居士及善心人士,清净修行之地,禅灵见色经费,仍需大众慷慨解恼,随喜功德)这阿含经必须带着你们读,虽然有时候它会重复,但是你们越读越熟悉,其实会觉得很有趣,而且跟我们现实生活也很相关,比如说,刚刚讲的这个,比如说,刚刚讲的这个你会觉得说它非常的生活化,跟现实化,比如说 你的教授跟学生讲一个大慨结果教授就去做他的研究,那你说那我们不知道教授到底讲了什么,他讲了什么意思,结果就会怎么样,找个学长,找个学长来解释一下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