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5:修订间差异

删除67,608字节 、​ 2024年8月2日 (星期五)
页面内容被替换为“Category:其它整理
无编辑摘要
(页面内容被替换为“Category:其它整理”)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阿含经讲要-100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阿含经》已经讲到比较末期了,现在在讲增上慧学,增上慧学之后讲正解脱学,那正解脱学讲完,我们《阿含经》就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阿含经》讲了有七年了,今天是第一百集,17年开始讲的。所以我们《阿含经》讲完之后,来讲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佛法概论》刚好可以对《阿含经》做一个总结,不过这次讲《佛法概论》有录影,上次讲《佛法概论》只有声音而已,而且上次《佛法概论》讲得比较浅。这次由于大家读过《阿含经》了,所以《佛法概论》会讲深一点。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四圣谛,上次谈到说四圣谛的修习,第一个 闻思修,闻思修先养成,四圣谛的坚固知见,也就是对苦要肯认,把对世间是苦养成你的正知正见。世间就是苦,师父讲过好几次,很多人会误解,认为佛教说世间是苦很消极,但是如果大家了解世间的实相,承认世间是苦,不但不是消极,而且是非常勇猛跟积极的。为什么?因为是面对问题,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认为世间是苦它不是消极的态度,它不是消极观, 它是如实观,为什么说是如实观?因为世间真实就是这个样子,那你承认世间的真实,愿意去面对世间的真实,然后去解决世间的问题,那当然这是非常积极的。
 
那世间是苦已经讲过,不过我后面会再讲,四圣谛讲完之后,我们会讲一个苦圣谛,会讲那个苦圣谛跟无常,对于世间苦跟无常,会再做更细微的或是更深的讨论,那么这个叫做世间是苦。所以四圣谛的认识跟观察,一定是从苦圣谛开始,观世间之苦,观世间之无常,观世间之无我,一定是这样。我们这个四圣谛讲完之后,会讲苦圣谛还有苦的无常。
 
所以上个礼拜有讲到说,四圣谛的修学跟认识,一定是从苦圣谛开始,肯认 苦是世间的真实,世间的实相,这样子的话你才能产生勇猛的修行,如果你不认为世间是苦,那么你的修行绝对使不上力。为什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经,四圣谛的必然性,现观必然的次第。
 
'''2、四諦的必然次第'''
 
'''• 現觀必然次第 :'''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須達 長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於一面坐。白佛言: 「世尊!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 等?」佛告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 間等。」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 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 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
持行,無有是處。如是於苦聖諦未無間等,
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譬如有人,取蓮華葉連合為器,盛水 遊行,斯有是處。如是,長者!於苦聖諦無 間等已,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 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是故,長者!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 學無間等。」(雜435經)'''
 
雜阿含435經,【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須達長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於一面坐,白佛言: 「世尊!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
 
无间等是现观,abhisamaya,abhi是直接,sam是结合,abhisamaya是看,然后他说
 
【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 等?】 是次第的现观,还是一时的现观?
 
【佛告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 間等】
 
他意思说,你对四圣谛的了解跟深刻,一定是一下子的吗 ?全部,还是说必须一个一个这样子?必须一个一个,佛陀说次第次第一个一个,当然你在了解上一起全部了解,但是你要深入的话,一定是有一个次第的,是从认识苦先开始。
 
【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 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無間等者,此說不應。】
 
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有说者 就是有人说,他对于苦圣谛还没有现观,也就是说没有认可,没有成为他的观念跟正知正见,而他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已经养成了人生观,变成正知正见,此說不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此說不應?
 
【 所以者何  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無有是處,在佛教里面叫做没有这样的道理,接下来:
 
【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如是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佛陀就举一个例子说,就像有人用那个很细的叶子,把它弄来盛水,那水一定是漏掉的,所以说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然后他说,【譬如有人,取蓮華葉連合為器,盛水遊行,斯有是處】
 
像荷叶很大,那你把它弄在一起装水那就有可能了。从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知道一件事情,古代印度可能曾经常常拿莲花叶去装水。可见印度古代跟我们古代乡下一样,可能很多人拿那个去装水,古代乡下那个荷叶很大的,以前我们曾经拔去当伞,拔来装水都可以用的,现在城市很难找得到。
 
所以说【如是,長者!於苦聖諦無 間等已,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 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是故,長者! 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 學無間等】
 
学无间等,这个经其实师父也讲过好几次,大家要了解一件事情,上次有讲到说,对于因跟果可以从不同角度,你认识的因果会不一样,但是不是说,它本身的因果中间有什么不同。比如说 四圣谛从因果来讲的话,苦圣谛是果,集圣谛是因,然后灭圣谛是果,道圣谛是因,这个是从修行的次第来讲是这个样子。但是从认知的次第来讲,反而是应该先认识苦圣谛,才会产生对于集圣谛的求知,然后才有可能认识集圣谛 ,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没有觉得世间是苦,你也不会认可世间是苦,你有可能会去寻求苦的原因吗?不可能。我都不认为世间是苦,我都觉得这世间非常好,我都觉得说哪有什么苦? 佛教在讲世间是苦,根本不可能,这世间快乐得很。如果你不肯认世间是苦,你根本不可能去寻找世间是怎么样的苦因。
 
你一定是先肯认世间是苦,对它的种种理论教说明白了解。他说无间等,就表示不是只是知识上的认识。你学习四圣谛,当然你知识上对四圣谛做整套的认识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要达到对苦成为你的知见,成为你的人生观,你要达到这个样子,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寻找苦的原因。
 
就像师父常用生病的例子来讲,如果你不认为自己有癌症,你会去寻找癌症的因吗?你如果觉得我身体很健康,我都没有事啊,那你会去寻找生病的因吗?因为你都不认为你有生病,怎么会去寻找病因?今天你肚子痛然后去检查,医生说你可能有第一期的胃癌,你就是要了解说,我为什么会得胃癌,这个胃癌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我饮食不正常,还是长期吃了什么东西?你是不是会去寻找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如果你不认为我有胃癌或是我有病,你怎么会去寻找原因?接下来,你 一定会去了解说,有没有办法治?如果没办法治,那以后那一切就不用说了。所以一定是对苦产生根本的认知。
 
还有,对苦产生变成你的人生观跟你的知见,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寻找苦的原因,认为 我执为根本,烦恼贪瞋痴是我们的问题。那你要肯认有我执的存在,是我执的作祟,那你才能进一步去寻找说,那有没有可能把我执铲除灭掉,然后可以离苦得乐,如果没办法,那就随便啦。反正你医生都说没救了,医生说你剩下一个月,爱吃吃 爱穿穿,爱怎么样随便你,反正你就会死掉,那就是没办法治了。
 
但是从四圣谛来讲,佛陀告诉我们,有没有办法治 ?有,而且是可以彻底根治的,那这样的状况之下,你才有可能问佛陀或是问医生说,那接下来我要怎么治,要怎么去出离这个病的问题,怎么去出离这个病因。所以治不是治病的症状,不是治胃痛 头痛 什么痛,是治为什么会造成你胃痛头痛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对治的不是苦这个现象,因为苦这个现象是因产生的,佛陀是告诉你,因灭除了,这个症状自然就好了,在这个状况下,你才能够发起勇猛心愿意去修行。这个叫做四圣谛的次第现观,先把苦认知,变成你的正见跟人生观,接下来才能积极勇猛去寻找苦因,而且认可苦的原因之后,你也认可,这个苦是可以灭除的,接下来你才真正的会愿意去修行。
 
所以师父说过现在很多人学佛,但是不了解四圣谛,也不知人间是苦,这样的状况,他是没办法对道产生增上欲的。增上欲, 有没有看到,当起方便起增上欲,为什么有些人爱修不修,爱理不理 ,爱搭不搭,你叫他说佛法 他也懂一些,你跟他谈,他也可以谈得头头是道,他好像三藏十二部什么都懂,但是你看他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人家吃他吃, 人家喝他喝。谈的时候高谈阔论,但是他连五戒都不持都不受,那可见苦圣谛在他身上来讲只是一个知识,这种观念没有在他的人生观中起真实的作用,因此他也不会去寻求真实的原因。他也会告诉你,我们人就贪瞋痴,但那在他来讲都只是一种知识,他也认可但不是他的人生观,灭苦之道,他也不会真的积极的去做,因为他不是真实恳切的认为人生是苦,因为他没有真实恳切的去面对人生的真实问题,在他来讲那一些都只是知识。如果他已经成为人生观他不会不受持五戒。
 
所以师父一直说人生观 人生观,人的思维模式跟你的知识是不同的,首先知识必须要先正确,进一步不断的熏修,把这些知识认可为你的人生观,也就是你的认可跟思维模式,这样子的状况之下,你才能发起积极勇猛心,愿意去追寻修行之道。你 一定会认为说,对治我们烦恼的第一步,就是戒定慧的戒,你才能愿意勇猛的愿意去三皈五戒去持戒,你才会有这样的心。
 
师父现在讲《阿含经》,讲得比较深测,标准要求的会比较高,因为是依《阿含经》所要求的。可是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会寻求方便之道?为什么不愿意针对问题,不愿意真正去寻求正道八正道的修行?因为他对四圣谛根本没有深入的了解,根本没有成为他的一种人生观,所以他发起不了勇猛的精进心。如果四圣谛真的成为他的人生观,对世间是苦是真实的肯认,他 一定会发起勇猛的精进心,愿意做愿意去修行,当然不可能说马上180度完全改变,但至少他会愿意朝着这个方向慢慢去做。所以四圣谛的次第现观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必然次第一定是此缘性,当然佛教讲的四圣谛的此缘性,他是从那个相生而讲的,那我们现在讲的次第现观,是从我们的认知上面来讲的。18:38
 
缘起,你看这个缘起,生死的流转门还有还灭门,这个是苦集, 这个是灭道,苦集灭道,苦集是十二缘起的无明行,然后,缘无明而有行,行一定是依无明而有的,有无明 一定会有行,就是两者之间的必然性,这个就是缘起的此故彼的此缘性,那么你只要了解说,它一定是这个样子。现在是苦,那么你从十二缘起支就 追,你就会知道说,那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个无明,那这个无明你就会知道是集,所以就会了解这两支——苦跟集中间的必然性。那就会导生出一个认识跟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如果肯认世间是苦,那我必须进一步去肯认这个苦,有它的原因跟来源,而且你要正确的去抓住,了解它的原因跟来源。如果错误的认识到它的原因,你可能会造成戒禁取,因为印度古代,不是只有佛陀说世间是苦,印度古代很多其他的宗教,都告诉你世间是苦,那世间是苦也有它的原因。应该是所有的外道都告诉你原因,但事实上那些原因都是错误的,所以他们会造成戒禁取的一种错误的修行。所谓的修行就是寻找苦的原因,结果原因寻找错误了,就造成这个问题。
 
佛陀现在是告诉你说,无明缘行,有行必定有识,到最后就是有生老死,就是纯大苦聚集。所以佛陀告诉你,它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明,不是其他,那这就是必然性缘起的此缘性。那么从因果相生来讲,是有集才有苦,但是从修行的深入跟认知来讲,你一定先认知世间是苦的,我才有进一步去寻找集的动力跟因,必须是这样子,那必须是寻找正确的。因为你知见错误的话,无明永远在,你没有真正断除无明,那么从苦了解到集,知道集——根本就是我执是可以灭的,那就是灭谛,那进一步说,那现在我怎么做,我到底要怎么做,那就是——道谛。那谈到这个道谛,还是缘起的必然性,叫此缘性。
 
为什么是此缘性?因为这个道谛,第一个,先了解我们的苦的原因是是无明,所以必先是行,所以他是八正道,为什么说依古仙人道是可以断烦恼的?因为他告诉你的是正确的流转生死的原因,如果你找错了原因,你永远不可能离苦得乐。
 
佛陀告诉你,无明就是我执,是根本的原因,有无明就必定有行,行一定就是无明造成的,没有它因,所以你记得师父在讲那个此缘性的时候,有一个逻辑式谁记得?
 
这个此缘性中间的关系,不是 if p>q,不是这样子的,p就是无明,q就是行,它不是 if p>q,如果有无明,那就有行,不是这样而已。因为如果有无明就有行,他只告诉你一个单方面而已,有无明有行,但是行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如果师父在这里Jason就会来,他只告诉你师父在这里Jason会来,但Jason有没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来?有可能,我只是告诉你一件事情,师父在这里Jason就会在,但是反过来推,你不能说Jason在师父就在,因为Jason有可能是立师父在他也来,你们叫他也来。所以他不是单向的逻辑而已,这个逻辑是告诉你,if  only  if p>q,他就是告诉你,不但无明会造成行,你只要看到行,它的原因没有其它,就是无明。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原则下,他就会告诉你说,只要无明灭除了,行一定灭,如果行有其他原因,那你单方面除无明没用,它还有其他原因在。所以一定是无明缘行 、行缘识,没有其他的,包括有生必有老死,你会老会死有很多原因,但是他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生了,你生了就必有老死。你可能说我老了就死了,或是被车撞到,或是癌症,这个都其次,重点在于你生了,你就是必须 沿着老死去走。现在就是说,你不生就没有老死了,有没有人没有出生,但是有老死?没有。所以他就是十二缘起支此缘性的一个必然性。
 
佛陀寻找到他的问题根源,在十二有支里面谈到,最后面就是说,无明我执就是他的一个根源,道圣谛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此缘性上面告诉你,无明灭了行一定灭,然后后面的每一支一定灭,到最后叫做纯大苦聚灭,这个叫做四圣谛的因跟果。还有认知的现观次第,就是必须是这个样子。
 
问: 就是说,无论是从修行的次第,还是认知上来讲,它都是此缘性。也就是说从修行来讲,苦是果,然后集是因,我们就是要这样来,这个是他的此缘性。但是从认知上来讲,就是必须要先认知苦,然后才能去寻找集的因,这个也是他的此缘性,也是认知上的必然?
 
师父:也是他的此缘性,因为他的同一个此缘性,他只是角度看的不一样而已,它不是两个不同的此缘性。所以他才会产生这种四圣谛的认知上修行的一个必然性,以及你真正去做的时候,造成他的因灭则果灭的一个必然性。
 
你听《阿含经》听到这里,你如果真的了解认可,而且真的懂得师父所讲的,那么有一个好处就是说,你至少大方向上,你知道修行怎么修,重点是什么。因为我们现在修行,有根本的方法 还有方便的辅助,什么是根本的?符合于此缘性的八正道,也就是戒定慧,它是根本的,它是针对烦恼对治断除的。依三学八正道而开展出来的六度万行,它也是根本的,这些就是根本的。所以师父说,任何法门不管你怎么用,怎么修怎么弄,你一定要跟戒定慧相应,那跟戒定慧相应,那就是根本。那么你说,那有没有一些方便?有,虽然它还没有跟戒定慧相应,它是引导你到戒定慧上面去的,也可以作为一种方便,但是千万不要把方便当成究竟。所以你把戒定慧还有四圣谛这些弄懂了,抓住戒定慧的方法,师父说过,不管你拜佛念经念佛持咒,什么东西都好,各式各样的法门,其实都有引导我们进入佛法的一种方便。那你以这些方便,而慢慢慢慢进入到戒定慧,那就是真实的。但是 由于佛教在发展当中,为了适应各种众生,所以有各种方便,在印度就已经有很多种方便了,来到汉地中途又依于文化而有各种更多的方便。到西藏也有很多方便,到南传也有很多的方便,这些方便无外乎就是适应世俗文化习俗而引导的,那这些方便它之所以成方便,就是它不是究竟。我们不是说先与欲勾牵吗,入门之后,再以令入佛智,那就是戒定慧,所以千万不要把方便当成究竟,这样的话就会本末倒置。
 
有一些经典或有一些人告诉你,某某咒持了几千万遍,它就消多少灾怎么怎样,其实这些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你某某咒如果不跟戒定慧相应,你可能可以增长一些善根,增长一些宗教 情操跟信心。如果不跟戒定慧相应,没有跟根本的此缘性相应的话,你是没办法去针对根本无明对治的,你不对治无明,那你是没有办法断烦恼,没办法断烦恼,那你永远修的都只是一种方便的摄受,增长信心,就是这些而已。但是如果你这些方便,到最后都能够引导到四圣谛,修行戒定慧的话,那就有断除烦恼的可能了,那这个就不是方便而已,这个就是四圣谛的正法要。
 
所以佛陀在《阿含经》里面才会说,四圣谛是正法要,佛陀懂这么多东西,像是森林里面的树叶,但是那些无所谓,重要的四圣谛,是他手上这个,你必须要学,必须要知道,必须要懂。
 
我们可以继续来谈另外一个杂阿含397经,刚刚那是第几经 435,这几个经都是在讲四圣谛,而且都是在讲那个必然次第。
 
'''雜阿含397經'''
 
'''...「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 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譬如有 言我以純曇摩葉、摩樓迦葉,合集盛水持行者, 此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如是若言我於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 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則善說。所以者何?有 是處故,若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 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 故。」'''
 
''' 純曇摩Paduma:蓮花;摩樓迦Māluvā:蔓草'''
 
'''【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
 
这句话讲什么?这句话跟刚刚那个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刚刚是说,如果你对苦圣谛没有现观成为你的人生观,然后你说你对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而成为你的人生观,那个是無有是處的。这句话相反过来,如果你对苦圣谛、苦集圣谛,灭圣谛已经成为你的人生观的,然后你进一步,【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意思说你真正发起修道的精进跟用功跟勇猛,一一定是前面三个,已经认知到变成你的人生观,你才有可能发起修道的勇猛心。
 
所以师父没有骗你们,这是经文上讲的,如果你不觉得人生是苦,你不可能去寻求苦的原因,那你就算是知道人生是苦,也知道苦的原因,但是你觉得没治了 没办法救了,那你都觉得没办法救了,你去修什么?你就不可能去修。就像我这个绝症 没办法治了,那我就一个两个礼拜等死算了。但是现在佛陀是告诉你说,可以救而且可以根治,那你才能发起勇猛心,去治这个病。所以他说苦圣谛,苦集圣谛 、苦灭道圣谛,已经成为你的人生观的,你才会发起勇猛的精进修行心,这个斯有是處,这个才有可能。
 
'''【譬如有 言我以純曇摩葉、摩樓迦葉,合集盛水持行者, 此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如是若言我於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 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則善說,所以者何?有 是處故,若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 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 故。」 】'''
 
这个純曇摩 Paduma 就是莲花,然这个摩樓迦 Māluvā:就是蔓草,反正这两个,不管你懂不懂,它的叶子都很大就对了。这个Paduma是巴利文,我们妙法莲花经你知道吗?妙法莲花经,叫做Satana Puntarika,莲花Puntarika,那这个叫做Padama,那个叫做Satana Puntarika,叫做Puntarika,这个叫做Paduma,巴利跟那个梵文,有一点点差异而已。
 
所以这个就告诉你说,你真正修行使得上力,而且真正能修行的,苦集灭道四个谛,一定成为你的人生观,你才会发起勇猛精进心。
 
师父再讲一个,你来这里听经,当然一开始不一定你能够修得多好,那师父也不是说都有修为,可以带大家修多好,但至少观念知见,是给大家一个正确的观念知见。那么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说,你了解了,你在外面不容易被忽悠,不容易被欺骗。因为现在佛教,一个状况是佛教很兴盛,但是随着佛教的兴盛,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士,喜欢用佛教当幌子,然后挂羊头卖狗肉,这一些就叫做附佛外道,他借由各式各样的方式,比如说可以现身成佛,可以用什么什么方法,就可以灭多少劫罪,然后可以超脱,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告诉你说,你只要钱交得够多,他可以教导你一些方法,然后用这些方法就可以离苦得乐,太多这种附佛外道了。
 
现在你就会知道,你如果对这个经文有真实的认识,你就会知道说,那一些都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你会知道那一些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 ,他跟此缘性是不符合的;第二个,你自己都没有对世间是苦产生产生无间等 ,你怎么可能去修道?刚才有说,修道就是三学八正道,修道不是光简单的念念咒或拜拜佛或做了什么,你就可以叫做修道了。
 
如果对苦集灭道这一些,尤其是前面的苦集灭都没有现观,没有养成根本的知见,也不认可,也不知道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子,那么只是纯粹的念几个什么佛号,或是念几万声佛号,或念几万声咒或怎么样,你就可以断烦恼吗?你就知道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什么有些时候你们拿一些什么,外面谁谁讲什么法门来问师父,师父可以直接了断跟你说这不可能,而且不是真实,为什么?因为佛教讲的苦集灭道,他与四圣谛的此缘性根本完全不符合,所以叫做什么?無有是處。無有是處不是什么都不是,是没有这种道理,因为因果不符合。因为跟你讲的这一类用什么简单的方法,什么东西就可以除多少业,灭多少罪什么,其实都是没有重视苦集灭,都只是告诉你说,道 有什么特别的道,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你照这样去做就可以了,没有这回事,無有是處。讲到这里,至少你可以分辩的出来了。
 
问:我们讲的 苦集灭道,那个集,如果它是果,那个因是无常?
 
师父:集不是果,从相生来讲,集是因,从相生来讲,集是因。(问:那么我们在这世上,那个集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的方式习惯?),你这样说也不是不对,但是你要知道说,这种生活的习惯,它是不是有问题,它的问题根源在哪里,根源在哪里,这个才叫做集。
 
问:(所以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习惯,是因为有无常,所以造成那个集——无明,但是有时候,那个集可能就是有我明,就不是无明。那么那个集如果是我明,它就不会生出来那个苦。
 
师父:是,问题是说你没办法马上这样子,你可以知识上知道,然后慢慢慢慢变成你的知见,然后慢慢慢慢变成你的闻思慧,然后慢慢慢慢才能成为你的修慧,然后到最后无明才能断。所以你现在知道了只是第一步,知识上知道了但是不够,因为知识上知道你没有办法马上改变,你知识上要把它变成 正见,那就是所谓的闻慧。所以我们现在是无明,你在知识上先了解无明是错的,明才是对的,那你就不断的薰修薰修之后,这个明就变成你的知见,那就是所谓的闻慧,那就是对于四圣谛的所谓的现观。
 
师父这次回去讲佛教的知识观,就是告诉你,知识在佛教里面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你们今天没来听经,人家问你说,知识在佛教的修行里面重不重要?你们当然都会说重要,因为你们来听经闻法。很多学佛的修行人,有没有认为知识不重要?有很多,很多人认为知识不重要,你跟他讲教理道理,他说那些都是知识,不重要,修行比较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佛教的知识?为了更好更正确的修行,所以知识在佛教里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你先要有正确的知识。我问你,你现在在了解四圣谛,是不是知识?没是,如果它变成你的人生观,那就是知见了,那就不是知识而已。但是正确的知见哪里来?一定先从正确的知识而来,所以很多人是对知识是有误解的,以为知识不重要,其实知识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些人刚好相反,他有大量的佛教的知识,但是他就仅存于知识,他从来不把他当成是人生观。他可以讲的头头是道,即空 、即有 、非空、 非有,谈得天花乱坠的,但是落到现实里面,他连个五戒都不愿意守,连个三皈五戒他都不愿意做,那对他来讲,这些就是知识。这些知识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对他修行一点帮助没有。如果是这一类真想修行的,他 一定会把知识弄清楚搞明白,尤其是法行人知识分子,他先在知识上搞清楚弄明白,在知识上弄对了认可了,他继续来深入。我们继续来,四圣谛的次第现观之醫王喻 。
 
'''醫王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 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 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
 
'''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
 
'''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痰陰起、涎唾起、眾冷起、因現事起、時節起, 是名良醫善知病源。'''
 
'''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如 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
 
'''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
 
'''「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
 
 
佛陀又用了醫王喻 来告诉我们,佛陀说,【'''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 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
 
就是说具备了成为王的条件 还有王的部分,就是他这些能力,还有他的知识各方面都具备了,这个叫做具备王之分。
 
'''【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 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
 
这个对治是道,这个是什么,一则善知病,就告诉你你有病,你说师父我没病,师父说,你有病,那你要不承认就没办法。所以佛陀善知病就是告诉你 ,有时候你不一定知道你有病,然后医生一看你脸清纯白,表示你有病。就是说好的医生会从你的症状或你讲话可以判断出你有病,但是是怎么病,那他还得到诊治,所以他第一个就是说善知病,知道你有病。'''二者善知病源,'''一个好的医生要知道说,那他是怎么得病的,病源在哪里。
 
第三个 ,善知病的对治,就是这个是方法;第四个, 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就是说那个病治好了,是真的根治了,而不是留下一点,这个就是一个医王。
 
 
 
【'''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
 
什么叫如是如是种种病?他的意思就是说,你生病的话你会有各种症状,叫做病症,然后医生一看你就知道你有病,比如说你你眼睛纯白的,或是说 看你的这个脸色或是哪里不对劲。比如说有糖尿病的人,他可能走两步一直想喝水,然后一直想吃东西,你一般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那进一步把脉,知道说有可能是什么病。所以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会先了解这个人有病,而且可以正确的判断出他是什么病,但是这样还不够。一个好的医生,他还要知道病源是什么,这样子还不够,他要可以肯定这个病可以治,而且治疗好是什么样子。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医生还知道治病的方法,有些医生他可以很正确的判断出病,也可以很多正确的判断出病源,但是每次开药都开不对,每次扎针都扎错地方,那这个就是不知道怎么治。当然成为一个医生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中医,有时候很多是除了知识以外,还要有很多经验。那一个医生,他很能正确的判断出病源,能不能治疗好,然后再来治疗,治疗完了之后,能不能确认完全治疗了,没有病根的存在了,这个就是一个好的医生。那我们来看这个:
 
'''【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痰陰起、涎唾起、眾冷起、因現事起、時節起, 是名良醫善知病源。】'''
 
这些多痰什么这些,还有涎唾什么,我们的那些有关内分泌有问题;还有眾冷起,一个是吹风,一个是太冷;因现世起,什么是现世,现前的很多原因,生活压力大,比如说赚钱赚不够压力很大,很难养家活口,所以压力很大,所以造成新陈代谢不协调,就这个病源;时节起,时节是什么,天气变化变热变冷。以前身体不好的人,他对这个天气很敏感,尤其是有关节炎的,天气变化他马上知道。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特别容易生病,为什么?从冷变热,而且从冷变热当中又忽冷忽热,所以身体不好的容易生病,所以这些就是病 时节起。是名良醫善知病源。
 
'''【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
 
什么叫做应涂药?你 跌倒受伤,你就涂药就好了;应吐是怎么样?我今天肚子很胀到底怎么回事,肚子吃太多,好的吃太多,烧烤吃太多,催吐,让你吐一吐,整个舒服了。还有'''應下,'''就是弄一些泻药让你泻一泻,这('''應吐、應下)叫'''上吐下泻。灌鼻,可能清理的这些呼吸管道;因薰 可能就是用什么艾灸;然后因取汗, 让你流汗,就是种种的方法。
 
'''【如 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这个就是所谓的道。再来:
 
'''【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
 
这就是灭了,所以他不但治病,而且治好病之后,他会看你的状况然后告诉你已经根治了,不会再发,除非未来的因缘,又是同样的因缘,你又是一样 大吃大喝,或是生活不正常,那就难讲,但是如果你照着这样,他可以判断你,你的病是真的根治了,他不会留下一点点,你下次来我好收钱,他 一定会帮你治好,而且告诉你治好了。
 
'''【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 】'''
 
现在他把世间的病讲好了,他要比喻成为什么?佛陀是治出世间的病。
 
 
'''「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
 
他什么意思?
 
'''【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
 
 
后面这一句就是说,把前面的治病看医比喻成对四圣谛的认知,佛陀清楚明白都告诉你,而且告诉你怎么做。然后回到一个大问题,世间医生只能治什么?身体的病 心理也可以,但是出世间的生老病死病,一般人绝对没办法治,唯有佛陀可以治生老病死的病,这个叫做出世间的根本大病,唯有如来能治,那就是苦集灭道。所以这个叫做醫王喻 ,四圣谛的一个次第无间等。
 
 
 
'''3、四聖諦相應修八正道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 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 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 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註) 計數:省察力 立意:下決心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 如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 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 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 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 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 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 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 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 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 重念、憶念,不忘、不虛,是名正念是聖、 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 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 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 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 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雜785)'''
 
 
 
 
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
 
第一个要养成正见,何等是正见?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那么什么叫做正见?【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不取就是不执著,然后正尽苦 ,可以灭苦的,转向苦边。转向苦边什么意思?苦尽,这次回去还有师父的师兄弟问我说,为什么叫转向苦边? 转向苦的那一边,好像一边没苦 一边是有苦,然后转到那一边去,这怎么对?我说这个边是尽头的意思,转向苦边就是往苦的尽头去。所以这个苦边的边,是指边缘 就是尽头,意思就是说怎么样才能到达苦的尽头,那苦的尽头过了就没苦了,他说那是聖、出世間,正见相应的。
 
【'''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 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 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
 
如果你的八正道 第一个正见是四圣谛相应的,那个就是出世间的,所以我们说四圣谛相应的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跟四圣谛相应,那就是出世间的。所以他第一个就引导,那如果不跟四圣谛相应,那就是世间八正道。
 
'''【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
 
这个就叫做四圣谛的修行,我们怎么修四圣谛,其实就是修八正道,现在是修四圣谛就是八正道,那怎么修?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那就是正见的认知是跟四圣谛相应的,这个就是修行的第一步,观念知见跟四圣谛相应的,就是修行的第一步。
 
'''【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 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
 
正志又翻成什么?正思维,我们不是说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这个正思维在古代又翻为正志。我问你,思维跟 志 好像感觉不一样,这个思维,它不是一般简单的思维,它为什么会称正志?其实从某个意义上来讲,翻成正志可能更契近于它的意思。因为这个正思维的意思是 内心发起,发心推动于行为,愿意付诸于行为,是内心的发动,所以它翻成思维没错,因为它的梵文字就是这样,但是它可能翻成正志,会更契近于它本来应该有的意思。它意思是说,当你有这样的知见的时候,你就会从发自内心里面愿意去做,那这个愿意去做,内心的发动就叫做正思维。那你有内心的推动跟发动之后,后面才会有正语正业正命,那 正语正业正命就是行动了。也就是说,知见清楚观念而且成为你的认知,你的思维模式,你就会愿意去做,你就会愿意去做之后,就会有行动,就是正语正业正命,那当然还有后面的正精进,正念正定,都是属于行动,所以这个叫做正志。
 
那这里有两个(名相):【'''計 數 是省察力 ,立意 是下决心】'''
 
自決,自決就自己下决心,立意 意解 ,就是内心里面认知认可,然后 計 數、立意,計 數就是省察力,立意就是下决心,这个叫做以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所以 四圣谛怎么修?就是以八正道下去修,还有什么修?正思维下面会有正语正业正命,正语就是语言上的 也是行动,然后正业正命就是 身体上的行动,正语正业正命。
 
 
【'''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除邪命念、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心不樂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 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 】'''
 
这个就叫做正语,正语他重点就在于什么,除 邪命念,要离开邪命念,然后,口是恶行,口是恶行是什么知道吗?恶口 两舌 绮语 妄语,就是除这四恶行,那除这四恶行,可以是一般的慈善,那一般的慈善它只是增上善,只是一种伦理道德操守。但是这里为什么可以是圣出世间?因为它跟四圣谛相应,他已认知世间是苦,然后知道他的集,然后想要灭集,所以才持戒,对治自己的我执。
 
所以一般学佛,如果只是世间增上的善法,你不一定要认可世间是苦,你也不一定要去断除烦恼,我说一般世间善法。如果你是初入学,你只是学五乘共法而已,但是如果你修学的是进一步想要灭除烦恼,那就是得认知世间是苦,那这是第一步,那就依这样而 修口 就是正语,正业。
 
'''【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除邪命,念身三惡行、】【'''
 
'''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除邪命,念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
 
除了三恶行以外,其他恶行也要除。身三恶行,身三恶行是什么?杀盗淫,那口妄又可以开出四个 ,就刚才讲的四个。就是除这身三 、口四,这就是根本的戒律,你持的这根本的戒律,根本的戒律跟四圣谛相应的,那就是出世间法。你持戒只是伦理道德操守,让我未来过得更好,那是人天善法,你持戒 身三口四,持戒是为了断除我执离苦得乐,就是四圣谛相应,那就是出世间善。
 
再来,那么这里有讲了一个,除了身三以外,还有其他身的恶行:
 
【'''諸餘身惡行數,無漏、 心不樂著,固守、】'''
 
 
就是心不樂著世间而能够持戒,守戒。
 
'''【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 防,】'''
 
'''【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不越限 防什么意思,就不犯戒,就是规定到这里你不能超过他,这个就是修多罗相应不越毗尼,不能越过我们的持戒。所以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告诉你杀盗淫妄酒,依这样的方式去修行的,就叫做邪知邪见。师父再讲一次,如果有人告诉你,用杀盗淫妄喝酒去修行的,就叫做邪知邪见。因为这《阿含经》明明告诉你,你不管世间的出世间的,这个五戒一定要守好,这是根本的,所以任何人有告诉你,用杀盗淫妄酒去修行的,那都是邪知邪见,这一定要弄清楚。那么现在有一个字叫做 '''不度时节''',这些都是持戒,什么叫做不度时节?下面已经告诉你了:
 
'''【(注)不度时节: 何時應做什麼就得做 。】'''
 
什么叫做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你就得做?吃饭的时候 就该吃饭就得吃饭,但是这样讲比较笼统一点。是没错,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那你们想到什么,他现在是讲持戒。一般来讲,古代戒律比较严格,出家人过午不食,所以你午前该吃饭你赶快吃一吃,不要越过时跟节,不要时间到了你不做,过了之后你才做。比如说过午不食,那你就是在午以前吃完饭,你不要过了那个时候,还在那边吃,这个叫做不越时节,那当然这个是出家戒。
 
还有很多,比如说出家人有结夏安居,他意思就是告诉你,结夏安居的时候,该结夏安居你结夏安居,你不要过。还有我们要剃头,当然每个区域都要剃就对了,有规定十天剃一次,有规定两个礼拜剃一次的,时间到了你就该剃就剃。意思就是说,在僧团的戒律里面规定什么,到了这个时间你就得做,这个叫做不越时节。这个当然也是一个持戒的概念,再来:
 
 
'''【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这个是转向善趣的,那这里有什么?
 
 
'''【何等為正 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 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 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 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
 
 
我问你,正命跟刚才正业哪里不一样?
 
答:正业 ,这个业是指你去工作去做事,比如说去守一些规矩,守一些法则,然后这个正命,是指你要养活自己的性命,那你要吃,比如吃素,你得穿合适的衣服。
 
师父:你第一句讲错,第二句比较模糊一点,他讲的方向上大致上没错,正业不是职业,因为很多人会把正业当职业,这里的正业,业Karma,它本来就是指行为,所以上面的正业是指行为。所以为什么会讲三恶行,上面的业是指根本的行为,这里的命是指职业  ,用于养活你生命的行为,就是职业来讲,你要正命不能邪命,在家出家不一样,当然在家范围比较容受一点。在家人的正命,合于五戒的职业那就没问题。我再讲一次,在家人的正命,也就是他养活自己生命的职业是符合五戒,意思就是说,你不能犯五戒来来作为职业。所以你不能卖酒开酒家,开夜总会,那就不符合正命,开赌场一定不行,这些叫正命。
 
那出家人正命,出家人依什么而能够维持生命,继续活下去?以在家人的布施护持供养,所以出家人不能去做贩卖贸易,仰观星宿 耕田种种这些在家人的工作,以这些来赚钱都不行。唯一的,出家人的正命就是靠居士的护持跟供养这样来生活。那你说,那出家人如果去学医,有些人会有些模糊的观念,学医悬壶济世很好啊,事实上会有点模糊的观念,其实是不可以的。如果你了解一些医学知识,用在临时,那没问题,但你不能变成专家。你说,师父 ,那悬壶济世学医救命有什么不对?救命悬壶济世没什么不对,但不是你的职业,你的职业是什么?弘法利生。
 
所以医生救生命,出家法师救法身慧命,两个都重要,但是如果从长远无始劫来讲,哪一个更重要?法身慧命当然更重要啊。你一个出家师父 ,出家人除了自我修行以外,僧团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什么?住持正法,住持无上的甚深法是你应该要做的东西,你怎么去做世俗的东西?你说医生救命很好,师父也认可,但你命再怎么救,还是世俗轮回,救得了苦苦,救不了什么苦?坏苦跟行苦。什么叫救得了苦苦,你现前牙齿痛 苦苦,医生可以治啊,但是坏苦行苦,医生可治不了啊。刚刚是不是有讲佛陀是大医王 ,可以治出世间病,那佛陀是大医王,我们还没办法马上成佛,不是 大医王,但出家人总得做个小医王吧?你就算是小医王做不了,你做个小医王的助手吧,也就是说你到底是做什么的,你出家的 任务是干什么的,你自己要弄清楚啊。你不要在家出家的正命弄得莫名其妙,现在有太多的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从这边你就要知道说,我们出家人的正命到底是什么,不然的话,你就不要现这个身。你在家你要学医,学中医学西医什么医都去学,要成为什么专家都没问题,没人管你,你只要合乎五戒就可以了,但出家他的要求更高。
 
问:在上一经里面,医王谕里面说,佛陀成就四德是什么?
 
师父:就是苦集灭道,他告诉你人世间的真相已经造成人间真相的原因,然后告诉你,这些是苦可以灭除的,然后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这个叫四德——苦集灭道。世间医生也可以成就世间四德,知病 病因,然后知道病怎么去治好,然后接下来告诉你怎么治,这个一般的医生,也是成就这世间医生的四德。
 
正命已经讲过了,何等为正方便,这里的正方便指的是什么,就是精进,很多时候我们精进又称为方便。
 
【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盡苦,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 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
 
这些都是精进的不同语持,方便也是精进的另外一个名称同义词,因为这个方便就是去做的方法,【精进 、方便、勤踊, 超出】,超出,这个就是很用心去做的意思。
 
然后,【'''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 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 
】
 
这个叫做精进,精进通于八正道的其它。
 
 
'''【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 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 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 重念、憶念,不忘、不虛,是名正念是聖、 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这个正念,师父讲过,有两种意思,谁记得两种意思的正念。我再提一下,一个是跟定相应,一个跟慧相应。如果跟定相应的话,应该是四念处的那个念,应该是什么,四念处,可以,四念处可以,跟慧相应的,那你能讲更进一步吗,四念处然后跟定相应,除了四念处,更细节上是什么,身受心法,身身念处,然后就是,身受心法 ,然后,身受心法,就是身受心法,再来,你不用把四念处详细的解说,法 的重点在于什么,正念就是心一境性,当然身受心法,就包括在心一境性里面,所谓的正念,等一下,你还没讲完,慧学相应,弟子不是很确定,这个念,弟子不是很确定,跟四圣谛相应的念,那差在哪里,谢谢师父,没问题,敬堂你知道,应该知道你说,补充一下,你要是说清楚,我就不叫你讲了,你要是应该知道,不很清楚,你说,那个进修已经讲了一半了,另外一半你讲,你讲比较生活上或细节上,定上面的正念,就比如说我们的,正念,定上面的正念,定学方面的正念,比如说我们的,对于我们的行住坐卧什么的,都保持很清楚的觉知,是打坐的,打坐的前方便,他说定相应的正念,就是从平时的训练上,就是在生活上行住坐卧上,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正知到正念,这是定相应的,慧相应的正念,就是心里起了各种各样的觉受,或者苦受,或者乐受,然后又起了对他的取着,或者没有取着等等,或者这个取着有持续,或者没有持续等等,对这些东西都保持正念,(师父这个就是弟子想到,您之前讲的,那这个跟慧相应的,实际上就是叫现法见和灭炽然,没错,两个都叫正念,但跟定相应的,跟定相应的正念,就是平时对于我们的行住坐卧,正知正念,什么叫正知正念,就是你现在在做什么,你要清楚明白,你现在在做什么,然后,心跑掉了,把它拉回来,在你现在现前做的事情上,这个叫做定的正知正念,如果你常常这样训练,你打坐,坐下来,然后,摄心集中在你的所缘上就容易,你平时要妄念很多,你坐下来,还是妄念,这是定方面的,慧方面的正念,就是跟四圣谛相应的,你看到东西见闻觉知,刚才讲的要知道我现在是,有没有认,就是灭炽然,正向灭炽然,就是说清楚明白,我现在确实有看到东西,进一步我看到这个东西,听到这个声音,或是碰触到什么,我有没有起贪瞋痴,如果有起,怎么样灭炽然,把贪瞋痴依佛法相应的把它降伏下去,这个就叫做正念,第一步是正知,清楚明白,我现在有没有看到东西,我有没有起贪瞋痴烦恼,起了,不起,那就持续,起了,想办法把它,依佛法的观念,把它怎么样降伏,这个就叫做正念,这个就是定跟慧的正知 正念,敬堂不错了,年纪轻轻,可以当师兄,不错,不过,正常的,为什么,敬堂已经来听经多久了,敬堂你来听经多久,你忘记了,你来听经文化多久了,18年开始,18年开始到现在五年不到,18吗,18年,18年从网上开始听,差不多快五年了,快五年了,这个人事沧桑,沧海桑田变化很大,快五年 你几乎是一个老师兄,这里面大部分都,这几个月才来的,敬堂你多久了,敬堂你更久吧,你多久了,2014年底,他18年你14年来的,那你更久了,那敬修你多久,两年不到,那不错,两年不到能够这样子,很不容易,所以,做师兄的,要用功一点,你不要师父讲一讲,你下次不敢来了,这是正念有没有,所以他说什么,因为这个是讲定的正念,你看他说,【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 道道思惟,无漏相应思维】,意思是说,你在正念的时候,你就要这些相应的,然后,【若念、隨念、 重念、憶念,不忘、不虛】,这个就是,在所缘上一直记忆著,不要让它跑掉,然后,是明正念,【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 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 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三昧就是定,一心都是定,然后,【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正念跟正定很像,但是两个有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依修定来讲,这里面有两个必须要讲清楚,第一个 从修定来讲,正念是方法,摄心一境,正定是成就,也就是说,你要修定,一定是依正念开始,然后你修到,有一定的成就产生了,离五欲五盖 轻安生起,就叫做定,其实师父之前在讲,增上定学的时候讲得很多,而且讲得很清楚,修还有印象吗,多多少少有印象,师父有印象,那个地方讲得更多,但是你只要大概知道,正念跟正定,如果要区分它哪里不一样,都是心一境性,摄心一境,正念是指修行的方法过程,定是指有一定的成就,所以你一定到五欲五盖 轻安生起,才能叫做基本的正定,所以就念跟定,不一样的地方,念从因上来谈,定从果上来谈,另外一个,既然谈的是正念跟正定,它就不是一般的四禅八定而已,它一定是四圣谛相应的,也就是说,就算你现在修的是四禅八定,但是你的目的,还有你之前带进来的观念跟知见是四圣谛的,是要出世解脱的,那这个就叫做正定,如果你不是四圣谛相应的,你修的一般的四禅八定,那个可能就是,也叫正定,但是世间的正定,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正定是出世间的正定,那就是得四圣谛相应,这种正定训练,这样的正念正定,其实在闻思修慧里面,八正道是配合闻思修的,我看来叫谁来问一下,Jason你知道,八正道配合闻思修,你不知道,是不是八正道配合闻思修,哪一个,闻所成慧是八正道哪一个,正见养成,八正道的正见属于什么,闻慧,思慧,你就把它配合起来,就往下配合就对了,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那正精进是通一全部的,所以这三个,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什么,思慧成就,为什么是思慧成就,为什么八正道的第二支叫做正思惟,是不是把这个道理,在这个行为过程当中去理解,对 ,一个正见是指观念的改变,符合佛法的思惟,观念的改变,后面的闻思慧的思慧,是属于不但观念知见改变,而且能配合你的行为,那在八正道里面,比较重在讲行为的是什么,就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还有,接下来,正精进是通一所有的,还有什么,正念正定是属于什么慧,修慧,杰森这样清楚了吗,我在问你们,为什么,正念正定属于修慧,进修要讲,很好,不错,很主动,非常好,因为这个要是修慧,一定要在至少有未到地定的,一个基础,所以修慧,一般来讲,在经论上的定义,定的很严格,不是说我正在修行就叫修慧,不是,修慧一定是跟定相应的,也就是讲得更具体,就是说是在定中作观,做四圣谛观,这样才叫做修慧,所以如果谈闻思修,闻慧是知见 两层,思慧是行为的配合,那就是戒律,然后修慧,修慧一定是怎么样,定中作观,所以那一定是正念正定,所以正念正定配合修慧,这样Jason清楚吗,有问题来,请问,平时在这个散论的过程当中,思维佛法,属不属于修,你说什么,日常生活,那是在正见两层的过程,还说正见,如果你是散心的观,或是散心的思维,那还是只是正见的养成,一定是在定中作观,才能叫做修慧,如果我们平时讨论,因为为什么,因为定中作观,不能有太复杂的概念,我们现在在讨论什么,此缘性 无明,这些谈得很复杂的,这一些,其实都是怎么样,都是在培养,我们的正知正见而已,那一定要经过这样子,然后配合我们行为,那有的行为,那你还有修定,到了一定的程度,未到地定,那你的观念,一定是已经有正见了,而且正思维,都能配合的,那表示你这个观念很强,很清楚,很明白,你才能在一定中,做这样的观察,那做这种观察,是很简单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定中对苦做很简单的确认,跟概念的认可,这个时候是,不能做复杂的思维,复杂思维,那就不叫定了,这样解释很清楚,这个就叫做八正道,四圣谛相应修八正道,(师父想请教一下,您刚才所说的定中作观,这个定指的是,打坐当中的那个定吗),只是在这个范畴里头,我跟你讲,是没错,简单的分别,就是打坐修定摄心集中,才能叫做修定,那当然,如果更大的讲起来,修定不一定坐着,它可以站着,但是走,当然不能真正集中,走只是一种,前方便的训练,真正你要的话,一定要依《阿含经》的,在一个地方不动,因为你一动心就会跑,那你可以,严格来讲,人家说行住坐卧都可以,这个是有不同,就是说,在方便讲上,行住坐卧都可以,为什么,因为师父刚才不是讲吗,你行住坐卧都要保持正知正念,那有些人就把它,这样叫做修定,但那只是修定的前方便而已,真正摄心集中的时候,走路是不行的,那你说可以卧吗,可以,可以站吗,可以,最好的是坐,为什么站着会有障碍,会有困难,因为站着容易累,你站二十分钟看看,你看你是坐二十分钟容易坐,还是站着二十分钟,容易累你就容易分心,卧著容易睡觉,所以理论上,站着卧著都可以,现实上佛陀教的还都是坐着,打坐,所以叫做打坐打坐,都是坐着为主,还有什么问题,(比如说,现见法灭炽然,这个是属于定的范围吗),没有 现见法灭炽然,都是在生活上跟慧相应,你必须先在生活上跟慧相应,然后去遣除粗重的,然后慢慢养成正见,然后慢慢变成正思维,最后才能在打坐定中作观,如果你没有那个观念,你坐到就算你有定力了,你不知道要做什么观,观不起来,这样清楚了吗,还有打坐师父是讲过很多了,还有最后讲一下简单的,就打坐,当然年轻,坐着可以双盘腿能够叠是很好的,必须要求,但是腿能不能弯,或是能够单盘双盘,其实都还是不是最重要的,年纪大了坐椅子都没问题,但是坐椅子有一个毛病,你容易去靠背,然后容易酸容易累,所以还是打坐或是盘起来,坐着会比较好一点,但是如果说年纪大了,或受过伤脚没办法,那没关系,脚动一动都无所谓,重点在于能不能摄心集中,这才是根本关键,其他的各种方式,都是在培养帮助你摄心集中,所以师父说过,这样可以不可以,可以容易累,卧可以不可以,可以 容易睡觉,坐椅子可以不可以容易腰酸,所以还是盘坐是最好,但是有些盘坐就认为说,那双盘比较稳,没错,那不能双盘是不是等于光护不好,不是啦,你要是要双盘的那些做瑜伽,或是那些拉筋的体操队的,那个比你更行,舞蹈的那些更厉害,难道舞蹈家他的拉筋拉得很松的,他就很厉害打坐吗,那也不是,摄心集中才是根本的关键,那其他的 师父在 ,增上定学里面已经讲很多了,以后有空回去那边看一看,讲到这里,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个图,就告诉你说,你们可以把它看一下,这个就是整个以八正道,有没有看到这里,八正道来配合各种修行,四念住,四神足相对的一种对应,那其实就是 ,以八正道来修四念处,八正道来修四念处的一个图,师父为什么把这个图放在这里,因为就让大家了解复习一下,不然已经忘光了,八正道相应修四圣谛,看一下这个图之前都有,我们再来看一下,苦法门,四圣谛的第一支是不是苦,是不是人生是苦,所以修四圣谛,如果我们要修四圣谛,为什么说四圣谛见识无间等,因为你对四圣谛的知识认识之后,你要修行的第一个入门观察,就要肯定世间是苦,苦圣谛,所以我们的苦法门,是共通一切的法门,那现在我们来,那个增上慧学里面,就是缘起四圣谛,缘起讲过了,四圣谛讲过了,现在要针对苦,苦圣谛还有人生是苦,做一个更透彻的一个分析跟说明,也是鼓励大家,来我们先来看,因为这个印顺导师在,在那个,《佛法概论》里面讲得非常好,所以就把这个里面,弄出来给大家来看一下,苦,有情的爱着,必然表现在时间当中,有情的爱着,这个爱着,就是我们之前的讲烦恼的贪爱,记得 十二有支的前面五支,不是后面,前面五支是什么,爱 取 有 生老死,那么爱着烦恼,就是依无明而起的,行为意志上的贪爱,叫做爱,爱染,有情的爱染,必然表现在时间当中,一切存在必现为时间相,到这里有没有问题,一切的存在都,必现为时间相,你们回去看看照片,过去,三十年前长什么样子,这我小时候,那可能会回忆,真好,以前怎么样,表现于时间,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照镜子,二十年过怎么苍老了那么多,还是你变漂亮,变帅了,变庄严了,都有可能,你看必现存的一切,表现中一切存在,必现为时间相,时间有前后两端,这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的,依前后两端安立现在,现在 我们会留恋过去,展望未来,在这中间有现在,这叫做三世,必现为两端安立现在,所以经中说,经中这是雜含卷29‧805經,经中说,於過去諸行不顧念, 未 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我们的染着都是在染着过去,染着未来 染着现在 ,当你现在过得很不如意的时候,你会怀念过去,除非你的过去(现在)过得更苦,那个时候真好,家里家财万贯,要什么有什么,吃什么,很多人喜欢谈那些,我从小都是怎么样,抱着金汤匙长大,想不到中间家道中落,落得我现在连房子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意念染着过去,然后就哀怨 悲怨,都是谁都是什么,有些人是展望未来,未来 一定会过得更好,我未来怎么样,我计划来做个生意,我现在来弄个什么,未来怎么样,我买几个鸡蛋来孵鸡,然后生了鸡之后,再来生鸡蛋,所以一个蛋孵出一只鸡,一只鸡生两个蛋,这两个蛋再孵出两只鸡,然后我觉得未来,我就可以怎么样,又回复到家财万贯,总是有这些欣乐,就是过去跟未来,佛陀就说,我们一般的人都是,都是什么,对过去顾念,对未来欣乐,对现在染着,就是一般人的状况,剩一分钟我们再看下面,有情就是我们以人为主,由于情爱的特性,所以對過去,總是戀戀不 捨,隨時執著,對未來...,即時時向前追求,總 覺得未來是怎樣的好,当然你要是,另外一种是嗔恨 厌恶 讨厌,还是情爱的一种相反,都是基于执著跟情爱,總是不滿於固有而要求新 的,並且是無限的欲求,一面回 戀過去的舊,一 面又拚命追求未來的新,这两者是一个大矛盾,在 此過未中間的現在,要離不離的染著,即緊緊的 抱著不放,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这就是苦的一个来源,还没讲完,我们现在先讲到这里就好,这就是导师,依他佛法的智慧,告诉我们一般人的人生是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我们下个星期继续来看,苦法门 苦圣谛,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