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543行: | 第543行: | ||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在五蕴计我,那么既然五蕴都不是我,但是五蕴身心没有一个不变的我的。但五蕴身心是存在的,你不能说没有五蕴身心,但这五蕴身心的存在是因缘和合而有它的用,所以这个五蕴身心和合的就叫做假我,而不是真我,真我是不存在的,但五蕴和合的这种作用的假我是存在的。这个就是杂阿含经的无常法门的东西。 |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在五蕴计我,那么既然五蕴都不是我,但是五蕴身心没有一个不变的我的。但五蕴身心是存在的,你不能说没有五蕴身心,但这五蕴身心的存在是因缘和合而有它的用,所以这个五蕴身心和合的就叫做假我,而不是真我,真我是不存在的,但五蕴和合的这种作用的假我是存在的。这个就是杂阿含经的无常法门的东西。 | ||
'''2、觀身心無常''' | |||
'''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 | |||
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 | |||
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 | |||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 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 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 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 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 亦復如是,異生、異滅。(雜289)''' | |||
【'''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 | |||
他这句是什么意思,背捨是什么,下面是不是有一个厌、离欲、解脱?背捨,是解脱的另外一个翻译,所以在定里面有叫八背捨,其实就是八解脱。那<u>为什么定叫做八背捨八解脱?他是解脱定障而得定,比如说你得了初禅,你就从初禅的障碍里面解脱出来,所以又称为背捨,又称为解脱,但这种解脱是降伏烦恼的解脱,不是真解脱。</u> | |||
解脱有两种,一种是烦恼降伏之后的解脱,比如说波罗提木叉,别别解脱,这种解脱不是断烦恼,这时候持着这条戒,就从这条戒的烦恼里面解脱出来,所以这个叫做解脱。 | |||
他说,'''【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 | |||
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四大在身体上容易观察,容易厌离,但是在心、精神上不容易,因为他说: | |||
【'''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 | |||
师父常讲,观身的变化容易,观心的微细(变化)难,为什么他说,【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你生病了发烧了,衣服要穿了,你很容易去观察到身,所以常常有很多人,他觉得不想活,他并不是真正考虑到内心的一些,他的不想活是因为身体,今天我不能享乐,今天我常常吃不饱,今天我常常生病,今天我冷了没衣服穿,热了又没冷气吹,这种的身体变化你可以感觉的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谈厌离的时候,你厌离身体相对来讲容易,但是如果叫你进一步去观察内心,那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我们这个叫做要观察身的无常。而且要观察心的无常,早上的课不是说,我们四念处从哪里观起?身,因为身粗容易观察,身也容易离,但是还不够。一定要从身而入心,然后看我们的认知到底在哪里,然后从认知上彻底改变,不是只是厌离这个身而已,不然会造成想要自杀。这个经,我们下个礼拜继续来看,这个叫做无常。 | |||
回向! | |||
阿含经讲要,第113讲,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无常观,阿含经讲的无常观,那么无常观里面,我们有讲如何观察无常,现观无常,然后还有现观无常,然后还有观身心无常,我们上个礼拜是谈到观身心,观身心无常,那么我们继续来看,(二),三世觀無常,师父带大家读一读阿含经里面,讲无常的经句,【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雜8)】,那么这个经典叫做,三世觀無常,【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那色当然就是可以是外面一切色,但主要是这个身体,导师在佛法概论里面曾经说,我们人都是这样子,眷恋过去,然后恋恋不舍,欣望未来、贪著当下,然后,一直都是,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样子,不断的贪恋,贪恋不舍,然后不断的就这样,不断的一直生活,就是不断的一直生活,然后让我们这个,一直循环下去这样子,那么这里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无常无我,如是观无常、苦、空、无我的话,我们就能够断掉对过去的恋恋不舍,对未来的欣求,对当下的贪恋,那这样子,慢慢慢慢就能离,我们的贪欲、瞋恚,然后慢慢慢慢就能走向于解脱,那么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会是这样,就是这样子,其实这是一种生活的现实经验,你们对于过去的种种,对于过去的种种,会不会常常好的,觉得适合自己的,喜欢的,会不会眷恋不舍,好像如果一直都能这样多好,二十几岁的我多好,青春永驻,然后虽然钱少一点,但身体情况都很好,而且又年轻,黄金岁月多好,二十几岁,十几岁可能傻乎乎的,不大懂,二十几岁正好,读大学的时候校园生活多好,你看那时候青春永驻,我那时候又年轻又好看,或是又漂亮,你看真好,二十几岁,一晃,现在,头发也白了,皮肤也皱了,皮肤皱是说我自己,皮肤也皱了,然后一看,今天怎么马上变这样,以前翩翩少年,现在变成秃发胖大叔,头发也掉了然后也胖了,然后一副大叔样出现了,或者大婶样出现了,奇怪,怎么这样子,那未来呢,未来不敢想,不知道又成老成什么样子,但是有些人是对未来很有期许,未来我要干什么干什么,然后又来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想东想西想一大堆,那么现在呢,希望现在能够掌握好,问题是如果你没学佛的话,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说,活在当下,怎么活在当下,如果你没学佛的话,人家说活在当下,活在当下,问题是怎么才能活在当下,当下刹那刹那一直过,当下,师父刚才讲的一刹那就过了,就成过去了,然后等一下下课,很快啊,等一下就下课了,虽然还有一个多小时,但是很快啊,所以佛陀这个无常经,这个观三世无常,就跟我们说,这个时间很快,刹那刹那过去,不要对过去迷恋不舍,不要对未来兴奋,然后一直追求这样子,那你说师父,那难道我们不能回想过去吗,当然可以回想过去了,过去的美好,当然都可以去回想,但是不要太执恋,太执恋会造成一些,错误的观念跟认知,尤其是很多人是很执著的,很多人怎么很执着呢,不管是对过去的好或是坏,会念念不忘的,比如说,师父曾经说过,我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人,他就是对过去的不公不义,恋恋不舍,然后很不甘心,结果影响了他的一辈子,因为他以前是一个老师,那可能在学校里面,受到一些不公义的对待,然后失去了这个工作,那不公义待遇失去工作,其实在这个世间,师父曾说过,来到这个世间,你千万不要希望,你面对所有东西都是公平的,都是正义的,你看到很多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是你要想想看说,我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永远都是受到公平正义的对待,你在公司做得要死要活的,你的薪水不一定跟你的上司是一样的,上司一天到晚看报纸,喝咖啡在那边,什么都不做,但是他的薪水比我高,我做得要命,结果发的薪水不足我隔壁的同事,我们很多都是这个样子的,那你说,那师父刚刚讲的那个故事是什么,就是说,那个老师在学校,那是台湾发生的事情,在学校受到了污蔑,可能人家或学生,或是怎么样告他怎么样,结果害他工作没了,那工作没了,他当然很不高兴,所以就对学校提起诉讼,那过去的这个时代,可能法官各方面可能没有现在那么进步,他也没有给他应该有的一些回复,所以他就一直觉得,被冤枉了,然后失去工作就,很生气,很不甘心,所以他在学校的旁边搭了一个房子,他就住在那边,他就跟你杠,他是一个老师,国文老师,然后很会,书法,每天都是写那种我需要正义,什么什么这样子,然后写贴啊贴,贴在学校到处贴,人家把他(贴的)撕掉了,因为那时候人家也不好赶他,就是要赶也赶不走,反正他就是这样,然后就是因为这样子,几十年他就是这样子,那你觉得说,那这样做有意义吗,几十年他就一直赖在那边,赖到年纪很大了还是这样,因为他几十年后,还是一直在那边写东西,后来人家就觉得很有趣,说这个人,因唯识过境迁,连校长也走了,老师也走了,学生都比他,不是比他大,学生也都年纪很大了,后来人家就很奇怪去访问他,他就把这个故事,故事原由讲给人家听,然后听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都不胜唏嘘,为什么,这几十年的光阴跟时间,他为什么不好好的再去找其他工作,这个东西就过去了,你可以争取,但不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公平对待,你可以尽力去争取,但你不一定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公平对待跟结果,结果他就一辈子就是,把这些浪费在过去,所遭受到的不公不义,然后一辈子就这样,你怎么不,趁这二三十年的时间,好好把该做的做一做,再去找份工作,再去充实自己,把日子继续过下去,没有他就耗在那边了,这就是对过去的不公不义恋恋不舍,那有些人,也会一直生活在过去的美好里面,比如说过去是有钱人,现在可能家道中落,然后一天到晚在什么,要贪染世界的不公,过去的多好,我再举一个例子,更有趣的历史,在座很多人都遇到过,而且可能也碰过,以前有一个居士年纪有点大了,老头子,来这边呢,那个静宽你知道是谁,大家参考一下就好,来这边老是抱怨,当然不是抱怨师父,也不是抱怨中道,老是抱怨中国政府,他抱怨中国政府他没收他的财产,但是他是台湾人,那为什么中国政府没收他财产,他说内战的时候他父母亲带着他,他那时候很小,可能两三岁三四岁来到台湾,所以他在他们家在大陆是很有钱,有很多房地产,内战结束之后,他们因为来到台湾,所以怎么样,那些房地产都没了,那就叫家道中落,但是那种中落也是大时代环境,所以他一直很不满,一直很不满谁,就是中国政府,然后他还曾经拿着房契地契,回去跟中国政府要那些土地,然后,你觉得要得到吗,怎么可能要得到,你怎么不拿清朝的房契地契,去跟国民政府要房地产,不要说改朝换代,有时候你家很有钱,可能被政府征收什么,然后得到不公不义都有可能,更何况说改朝换代,我说你怎么不说清朝末年的时候你家很有钱,拿清朝的地契去跟台湾的国民政府要你的土地,或是日本时代你家很有钱,然后怎么样,这哪有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就,这个是现实的问题,碰到的,每次来每次抱怨,每次碰到谁每次抱怨,就是抱怨这件事情,你们很多人可能有碰到过,那这有意义吗,那你一辈子对过去眷念不舍,就一直生活在这里面,碰到谁谁就抱怨,那个阴影就一直障碍他一辈子的生活,所以他一辈子就生活在,他家是很有钱,他家那个财产土地被政府给没收了,所以我不甘心,所以,现在碰到谁都讲,那这种负面的情绪,会一直干扰自己的,所以这个经看起来虽简单,但是你去反省,我们生活上确实是很多这样的情况,那相反,有些人怎么样,我说相反了,过去有些人是眷念过去,有些人是不断的欣望未来,怎么样欣望未来,对未来有无限展望,有未来有无限的期许,有无限的美好,但是你看他现在的生活,不作为,无所事事,我看过这种人太多了,尤其是,老实说我不是诽谤谁,男的比女的,男众比女众多,你看他现在都没干什么,老是说我去哪里,师父你不知道,现在哪里哪里,我那边很多熟人,很多朋友什么,然后他介绍我,我去那边就可以投资什么,然后很快的就可以得到什么,不久就很有钱了,有钱之后回来师父,我就护着你,我说不用了,你先变有钱再讲,你不用急着护持,你先变有钱再讲,但是师父要提醒你一下,小心注意那个是诈骗集团,很多人都是这样,什么哪里怎么样,然后你看他现在就晃啊晃啊,无所事事,然后脑子充满未来的理想,那现在你看他他根本都没在干什么,所以,我们人,当然未来都有理想,但是师父说过,尽人事随因缘,对未来的理想,你要知道我尽力的去做,你现在就好好把握,好好的去做,但是未来能不能达到你所要的期许,那是不一定的,不是你用功用心,你就可以达到这个结果,很多是用了很多心思之后,因缘条件或许不成熟,但是没关系啊,因缘条件不成熟,你得接受它,这就是说对过去眷念不舍,对未来有无限的欣望,那有些人呢,过去也不眷念,未来也没什么期望,那现在呢,日子好像行尸走肉一样的,一天过一天,一天过一天,也不知道到底要干嘛,你说他也不是没工作,他是有工作的,而且有可能不错,但是生活的意义跟有不错的工作,赚多少钱,其实没有太大相关的,因为他就满腹的牢骚,为什么,他可能对现在的工作很不满,问题是他对现在工作很不满,并不是说这个工作赚不了钱,也不是这个工作多不好,反正他就是一边做一边抱怨,一边做一边过日子,就是这个样子,我相信你们碰到过的,很多都是这个样子,你不喜欢那你不要做,但是不要做他有一大堆理由不想辞职,那你不要抱怨,但问题是他又一边做一边抱怨,很多都是这个样子,包括师父碰到很多信徒,也是会有这个问题,什么信徒,有什么问题呢,他来到这个寺院,一方面做义工,一方面反正怎么都好,就在这个寺院,但是对这个寺院的师父不满,对这个寺院的方丈不满,对这个寺院的同参道友也不满,反正什么都不满,不满出去,然后就抱怨抱怨抱怨,然后人家说,那你如果这么不快乐,学佛是要快乐,要断除烦恼,至少降伏烦恼,学佛是要快乐,那你这么的不满,那不然你不要去了,算了,反正也是寺院,对师父再怎么不满,反正也是出家师父,反正也不想离开就对了,不想离开又一直抱怨,生活的每一刹那就在这种既不满又抱怨,又不想割舍,又不想着就这样一次过一次过,人生就变成是这样子,其实我告诉你们,师父观察很多夫妻也是这个样子,因为师父在讲阿含经解脱,所以我就告诉你们现实的一些状况,在座应该不会,在座应该都不错,夫妻也是这样,不管是男的女的,比如说太太一天到晚抱怨丈夫,有些可能只是一些摩擦都还好,有些是很严重,那你就离婚吧,不行啦,孩子还小,也不想给孩子有破碎的家庭,东扯西扯就对了,那么就这样子,一方面一直不满不满,然后吵架吵架,一方面呢,你说离婚了,他又没有勇气去面对,又离不了,然后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对未来也没什么希望,你说未来能期许什么,他的期许就是赶快把孩子养大再打算,那这种生活就变成很没有品质,很没有意义,所以师父常说过一句话,你有没有学佛是一件事情,但是你来到这个人世间,总得知道说,那你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那如果你能学佛是最好的,因为佛法佛教能给你一个,很有意义的人生,让你知道你的人生的目的跟意义到底是什么,师父就是在佛法里面,找到师父的人生的真实目标跟真实意义,这个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来我们继续来看下一个,这叫做,三世觀無常,(三)因與緣觀無常,这个经很有趣,而且你们之前应该看过了,师父等一下分析一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知道是什么,色、受、想、行、识的色,那当然了,你也可以想是色声香味触法的色,都可以,反正他的意思就是说,色是变化无常的,若因若缘生诸色,能够产生色的这个因跟缘,还是怎么样,彼亦无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undefined,00:19:52,440 --> 00:19:54,560「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658,这个厌倒不是讨厌,就是不染着,出离不染着,【厌于受、想、行、识,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意思就是说不再贪著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不再贪著则解脱,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雜11)】,这一句阿罗汉的定型句,那么他这里弄的那个标题是,因与缘观无常,这一段,他说色无常,那么产生色的因跟缘都是无常,那这告诉我们是什么,你们记得师父在早上上般若经的时候,般若经曾经讲过三种假,名假、受假、法假,那么在后代的论师,你看这个是杂阿含经的,杂阿含经第11经表示是什么,非常早的,而且是杂阿含经的教法里面,非常根本的基本的教法,那么在般若经的里面,他说假法,因缘所成的,没有自性叫假,就是假名有,那当然有名假、受假、法假,那么在一般来讲的话,名假跟受假,是共通二乘的,大部分的学派都是这样子,名假受假,比如说什么叫名,名称、称呼、语言叫名,受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如果是我们人类的话,师父这样子叫做人,这个人是名称,这个人是因缘和合的,所以是假,包括叫做人或叫做师父,两个字,这个是名假,具体的师父这个身心,有身有心,身心这样和合的一个具体的这样子,这个叫做受假,那一般来讲,名假、受假,在佛教的所有学派里面,都是共通承认的,现在的问题是,法,到底是实有还是假,法是什么你们知道,五蕴,五蕴的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是身心,没错吧,身心和合起来,就是师父这个身心,这五蕴和合的身心没有一个什么,不变的我,这个没问题,所以这一个五蕴和合的身心,你可以叫做人,或是金刚经,讲叫寿者,那么金刚经也讲命者,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有种种名称,但是五蕴就是身心,那么身心没有一个我,这个我是错误的,没有一个我,这个在学派里面都承认都认可的,现在的问题是说,这个一一元素,譬如说以色来讲,这个色到底是不是实有的,这个色到底是不是实有的,阿含经这里讲,色是无常,那色是无常没问题,那么产生色,构成色的东西是什么,四大:地、水、火、风这些个叫做元素,也叫做法,问题是这个法到底是实有的,还是也是假有的,般若中观说它是什么,假有的,但是佛教里面的某一些上座作部学派,说这个(四大)是实有的,所以四大的地是什么,坚性,这个坚性的性质是实有的,这个叫做法有论,你们去看师父的俱舍论或看其他很多地方,这个都叫法有论,那么现在呢,上座部跟大众部,或是上座部跟大乘,他们就在这个法到底是实有还是假有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跟意见,那么大众部或是大乘佛教,他们会认为那个法也是假的,而且就中观学派来讲,中观你们知道,中观学派是大乘学派,但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中观学派所引的经典,一般来讲都会认为,中观是在诠释般若经的,然而很有趣的是,中论这一部论所引的经典都是什么经,不但是阿含经,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杂阿含经,那你看,如果是从这一经来讲的话,如果你不是上座部的这些论师,从这个经本身来讲的话,你会觉得法是假还是实有,因为他已经告诉你一件事,【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这个经,已经这样具体的告诉你了,所以如果从中论他所引的经典,这个经典一定可以作为他的根据,或是一些大乘教法,一定会作为他的,可以作为他的根据的,所以般若中观,他认为怎么样,诸法实相三乘所共,就是他认为说阿含经不会讲法有了,但是上座部却是讲法有的,那上座部有没有根据什么说法是实有的,色是实有的,因为上座部会引这个说,他说有过去色,有未来色,有现在色,所以色法是实有的,所以法的实性实有通三世,所以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法实有,现在法实有,未来法实有,他会这样子说,刚好他引的是这个经,但是中观学派都会引这个经,告诉你连阿含经讲的都是怎么样,法空论,都是法空论,这样各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说什么学派什么没关系,反正是这样子,就是从这一经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严格来研究阿含经的话,其实他也是讲法,是假的,也是因缘和合所成的,那么如果从现在科学来讲的话,现在科学慢慢已经走向了,没有所谓的物质,没有随后的最小的粒子,没有无方分极微,没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因为传统物理学会认为说,那既染物质是有的,实体的,那也可以分到最后一个小的物质,但是现在一直研究之后发现说,根本没有这种最小物质的东西,这个就是我们阿含经里面所讲的,因与缘都是无常的,所以色无常,色因色缘也都是无常的,当然了,受也是无常的,受也得要有什么样,由因缘或是怎么样,才能慢慢慢慢产生这样的一个感触,或是这样的情绪作用,那这些都是要因缘条件成的,这个叫作观无常,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四)緣起系列觀無常,1、自作自受,【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做異婆罗门吗,你说一个婆罗门是不是,他不是一,他说异,有異婆罗门,当然婆罗门一定是外道,婆罗门不可能是佛教的,不同的外道,其实也不是这样,那个谁记得,师父讲过,如果他知道这个婆罗门具体的是谁,他有时候会讲,什么路爱婆罗门,什么什么婆罗门,路兰婆罗门,那他讲異婆罗门就表示有一个婆罗门,名不见经传,不知道是谁的婆罗门,就是有这么一个婆罗门,这就古代用这样的翻译,有一个婆罗门,就是somebody,有一个婆罗门,一个婆罗门怎么样呢,與世尊面相慶慰,这个庆慰就是互相问好,undefined,00:30:09,620 --> 00:30:11,760【慶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977,「云何?瞿曇!】,这很明显,因为是婆罗门,所以他一定称佛陀为瞿曇,只有佛弟子会称佛陀为世尊,瞿曇,师父讲过好几次,【为自作自覺耶?】,自作自觉什么意思?自作自受,记得这个「受」常翻为「觉」,觉受、觉受,所以这个觉其实就是受的意思,他说是自作自受吗,你们觉得是不是自作自受,一般应该是这样,在佛教里面当然一般会讲自作自受,没错吧,你造业你自己受,人家说个人造业个人受,那么,没错,是不是自作自受,你是怕师父弄陷阱给你跳,你是觉得不是自作自受,不然是自作他受,这个跟不了义可能没有太多关系,这里在讲了义的东西,一般会觉得自作自受,自己造作然后自己有业报,自己去接受承担,那我们看一般是这样没错,那我们看佛陀怎么说,【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佛说是无记,就是没办法回答你,然后,【自作自覺,此是無記。】,他说无记,【「云何?瞿曇!他作他,覺耶?」】,他说那不是自作自受,那就是别人作别人受,然后佛说什么,【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其实他的他作他觉,在其他地方是自作他觉,就是我作别人受,或是别人作我受,因为他作他受,不就等于自作自受了吗,其他经典是这样子说,自作自受是无记,那自作他受呢,佛说还是无记,因为自作自受堕常见,自作他受堕断见,你说,那这怎么跟我们一般认识的不一样呢,然后,佛陀说,【自作自觉堕常见,自作他觉堕断见,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知道佛陀讲的意思是什么,缘起,一切都是缘起的和合不断的推移前进,所以我们这个身心,是缘起和合的不断推移前进,意思就是在缘起不断和合的推移前进,没有一个不变的我,意思就是没有一个我,你要是说自作自受,就表示有一个我在造作,然后有一个我在受报,那就落入,落入什么,为什么才会说堕入常见,才会堕入常见,因为有一个我在做这个做那个,然后在造作,然后最后有一个我在受报,那有一个我死了,然后有一个我不死继续在轮回,那就是有一个我见,有一个我不变的,这是佛陀在这个地方所说的,那你说,那一般我们讲因果业报,那谁在造业谁在受报,就胜义来讲的话,一切都是因缘不断的推移的,没有一个作者,没有一个受者,所以严格来讲,就是胜义谛来讲,没有一个我在造作,没有一个我在受报,那说那就不受报,没有,还是受报,为什么,因果循环的缘起,还是有造作有受报,那这个有造作有受报,是以缘起和合的这个,假名我,身心和合的假名我,所以就有造作,有受,有造业,缘起和合不断,就有因缘的和合,就有业报因果的成熟,所以到时候,就有因缘和合的,这个假名我在受报,这样清楚了吗,那这个,为什么佛陀回答,这个婆罗门是这样回答呢,因为如果他问自作自受,佛陀说yes,那这个婆罗门会觉得什么,婆罗门会堕常见,因为婆罗门他在讲三世轮回,但是婆罗门的三世轮回,跟佛陀讲的不一样,佛陀讲的三世轮回是什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婆罗门讲的三世轮回,是有一个不变的我在三世轮回,所以,如果说他问佛陀,自作自受,他的内心里面在问佛的时候,已经假定有一个不变的我是作者,未来受报就是受者,就是有作者有受者,他已经有这个概念了,所以他一旦问佛的时候,佛陀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佛陀如果跟他讲是的话,他就是常见的,那既然不是自作自受,那当然就是自作他受,就是这两个而已,不然怎样,佛陀当然说不可能是自作他受,那自作他受,那我做这个跟他做那个,根本就是完全隔绝,不一样的关系,那就是若断灭见,其实佛陀讲有我、无我,都是有这样一个问题,是有人跑去问佛陀说,五蕴身心是有我、无我,还是非有我、非无我,五蕴身心是有我吗,佛陀说不是,无我吗?佛陀也说不是,那怎么五蕴身心讲无我,因为这个婆罗门,你讲有我,他落入常见,你讲无我,他落入断见,那总之一句话就是,对缘起的身心和合,缘起的这种和合流转,他不知道,没有这个概念,所以阿含经,为什么每次讲完之后,他总是讲什么,总是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意思就告诉你,一切都是在缘起的轮回跟循环,和合的生灭当中前进的,这就是佛陀要告诉我们,缘起论的比较最深的意义,这样各位清楚吗,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既然是这样子的,那当然他一定是无常变化,一直在推移前进,所以这个就叫做自作自受,再来,可以吗,有问题吗,没有我们再来看,这样清楚吗,如果有人问你自作自受,还是自作他受,你知道怎么解释的吗,堕常见堕断见,但是,如果是讲因果业报,那就是一个缘起和合的假名我,依于因缘的和合,不断的循环,不断的推移当中,那就有假名的造作者,有因缘和合假名的受报者,其实你们如果读过中论,以后师父会教,中论,其实有一品就是在讲作者,还有受者,就是造作业力的,还有造作这件事情,还有受者这件事情,中论有一篇就是专门在谈这个东西,谈到最后因为无自性,所以胜义来讲没有一个作者,没有一个作法,做的这件事也没有一个受者,到最后他就会归纳到这样,但是,他要讲的,其实跟这个经讲的一样,是一个缘起和合的假名我,缘起和合的假名我,在做怎么样,缘起和合如幻的善恶,然后,缘起的假名我,在受什么,因缘和合循环的一个业报(就这个地方说,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其实义说、法说,他有时候会先说法说、义说,他会法说义说,那这个地方是颠过来,义说法说,你现在是不知道他法说义说是什么意思,谁知道,这个师父在很久以前就曾经说过了,谁知道,靖虚知道吗,法说义说什么意思,靖棠知道吗,靖棠知道来,替师兄弟或同学们解说一下,法说、义说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们知道恩慢的问题,他说这里,义说法说,离此两边,他现在问,义说、法说是什么意思,(法说,法就是一个一个的名相,义就是这个名相所代表的,他的那个实际的意义,一个,meaning),法是名相,义是指名相的内容,义其实就叫meaning,那法呢,可以说是term,terms,义就是meaning,比如说,缘起法,缘起法是法,那缘起法的义呢,就是那缘起法的内容跟定义是什么呢,缘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然后,无明有行,这个就是缘起法的内容,那这个状况之下就是,讲缘起法这三个字,一个名称这个叫做法,那义就是怎么去解释它,就是它的内容,那这师父以前说过,所以为什么叫做法说义说呢,因为在佛教里面,有一些是,法说是对的,义说是错的,意思就是解释错误,比如说,我要怎么修行才能得解脱,要修八正道,那这样是对吗,没错吧,那八正道是什么,就是正见,正思维,念的都对,就表示说他八正道的法说对,义说也对,那么我们进一步说,那正见的内容是什么,那正见就变成法了,那正见的内容就义了,正见呢,就是听到什么,认为是这个叫做正见,那就错误了,所以它变成是,法是对的,义是错误的,所以现在很多人是怎么样,讲的法是对,表面上是对的,但是他解释的内容是错的,很多是这个样子,比如说,胎湿卵化,我们说四生,胎生,湿生,卵生,化生,我们一切众生的生,不外乎四生,哪四生,胎湿卵化,对的,没错吧,胎生,胎生就是母胎里面生出来,这样讲,化生,化生就是蝴蝶变成蛹,然后化成蛹,再化成,不是蝴蝶变成蛹,就是蛹变成蝴蝶,那就是变化说生,那这样解释化生就错误了,这个叫做说法是对的,但是义是错,内容是错的,所以在佛教里面,师父在《阿含经》里面最早讲,佛陀说法说义都是正确的,这个叫做法说义说,那么另外还有所谓的,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意思就是说,佛陀说法,法是对的,对你有帮助,义饶益,内容解说也是对的,对你有帮助,但是法跟义都对的,对你有帮助还不足,还要引导你去做正确的修行,这个叫做什么,梵行饶益,有时候呢,我看过很多是这样子,他讲经说法都对,但是他在教你修行的时候却有点奇怪,举个例子,他讲的都是,缘起八正道,四谛、十二因缘,他教你修的时候,是修火供,有没有这样子,有啊,那问题是,那我修火供跟四谛十二因缘,到底什么关系,火供在阿含经里面,这师父讲过好几次,这经典也都有,火供是婆罗门的一种宗教仪轨跟宗教仪式,那么在阿含经里面,佛陀是完全不认同火供,而且对他讲说火供是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师父现在要举个例子就是说,有些人讲经说法都对的,也讲得很好,也都是对的,你也挑不出他有什么问题,是他真正教你修行的时候,却跟他讲经说法的内容,没什么太大的相关性,那就是变成说讲法是对的,法饶益,内容也是对的,义饶益,但是呢,没有梵行饶益,没有引导到你正确应该有的修行上,所以叫做,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这个必须都是这样,所以师父以前在讲阿含经,一开始讲佛陀的教学的时候,就告诉你,佛陀的教学一定是,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再来,如果佛陀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从缘起来讲,自作自受,从究竟来说,不存在自作自受,这样回答行不行,从缘起来讲自作自受,你为了要说明清楚一点,应该怎么说比较好,缘起和合的假名,这样可以吗,然后自作自受,假名的我在自作自受,假名的我在受,这样是可以的,因为你不能说,缘起自作自受,那缘起本来就没有一个我,所以要讲清楚,缘起假名是我的,谢谢师父,你不是要跟师父探讨火供的事情,2、有我、無我,別譯杂阿含,【彼時犢子梵志往詣佛所,問訊佛已在一面坐,白佛言:「瞿曇!,一切眾生,為有我不?」佛默然,不答。这个不就是否,你们读过金刚经,金刚经是每个否,意思就是说问,是这样子吗,就是说【瞿曇!,一切眾生,為有我不(否)?一切众生是不是有一个我?佛默然不答,跟前面一样,佛不答,【又問:「為無我耶?」佛亦不答。】,我说是不是有我,你不答,那是不是我说错了,那是不是无我,那你总该回答了吧,唯无我也,佛亦不答,奇怪,怎么会这样子,之前跟他讲自作自受你也不答,自作他受你也不答,现在问你有我,你也不答,问无我,你也不答,他就这样,【佛亦不答。爾時犢,子作是念。犢,子就是犢,子梵志,【爾時犢,子作是念。我曾數問沙門瞿曇如是之義。默不見,答。爾時阿難侍如來側。以扇扇佛。彼時阿難聞,其語已。即白佛言:「世尊!,何故犢子所問默然不,答?」,那因为阿难在旁边,很多时候,佛陀不是一直讲无我吗,讲缘起无我,一直在讲,奇怪,现在这个人来问你是不是无我,你不答,有我,你也不答,那你有我不答就算了,无我你也不答,如果你没有听过师父讲课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说,那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以前就曾经有一个居士,在温哥华写一封信过来跟我说,其实阿含经里面讲的是,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我说为什么,他就弄一个这个经出来给我看,我说因为你不了解他经的意思,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再看下去就知道,其实刚刚讲的你们应该知道,他是大概什么意思,中间当然一段,有空你们可以去看一看,然后佛陀就解说为什么他不回答,【「...復次阿難,若說有我,即墮常見,若說無,我,即墮斷見。如來說法,捨離二邊,會於中道。以此諸法壞故不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因为诸法刹那生灭,所以,不常,但是刹那生灭却因缘相续,因果相续,所以叫做不断,不常不断,【因是,有是,因是生故,彼則得生,若因不生,則彼不,生。是故因於無明,則有行生...】,这一句话,因是,有是,因是生故,彼則得生,这一句话,其实就是杂阿含经所常译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但是那个是不同人译的,因为这个叫做别译,知道吗,我们现在汉译杂阿含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完全的、完整的,另外一个只有部分,这一部分,我们常常把它称为别译杂阿含,只有一部分而已,别译杂阿含因为是不同人译的,所以它的译法会不一样,所以此有故彼有,它在这里,你翻成【因是有是,因是生故,因是有是,就是此有故彼有,因是生故,就是此生故彼生,然后,【彼則得生,若因不生,則彼不,生。是故因於無明,則有行生...】,有没有看到,这就是缘无明而有行,那这里就翻成因于无明,以无明为因则有行,所以这里为什么佛陀(梵志)讲有我(时)不回答,讲无我也不回答?他并不是说,佛教里面讲什么,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有我,不是,其实佛教确实就是讲无我的,但是,这个婆罗门,同样跟刚才讲那个自作自作一样的,因为这婆罗门,一旦他问佛陀有我的时候,是不是有我,他已经存着一个有不变的我的观念了,所以佛陀不回答,因为你说有我,佛陀可能是指假名我,但这个婆罗门一定会认定,有一个不变的我,所以佛陀不回答,因为佛陀回答有跟没有,其实这个婆罗门都没办法理解,你讲有,他落入常见,你讲没有,他落入断见,那为什么这个婆罗门问无我,那佛陀也不回答呢,因为他讲的无我跟佛陀讲的无我是不一样(的概念),佛陀讲的无我是怎么样,没有一个不变的我,但是是有缘起,此生故彼生,缘起的和合的假我,这个是有的,但是这个婆罗门是,一旦讲无我,他会落入连缘起,因缘合而的假我,也不存在的断灭见,所以佛陀会说,你问我,我跟你讲这个,你指这个,我讲那样,你指那样,所以我跟你回答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办法了解,我跟你讲这样,你落入,我跟你讲有我,你落入常见,我跟你讲无我,你落入断见,所以佛陀不回答,因为发现他的认识跟根机还不够,所以佛陀不回答,因此读经一定要了解它的整个经义,你不能拿这个经,然后说佛陀有我也不对,无我也不对,所以佛陀的教法是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这样东扯西扯的,所以你要知道,有我就是指什么,缘起假名和合的我,无我就是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的我,常恒的我,这个叫做无我,要无的是这个,不变常恒本质的我,这是要破除的,但是缘起和合的假名我,它是存在的,这样子缘起有的,所以叫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知道吗,这样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没有问题,我们继续来看下一个,(五),無常與三解脫門,有没有听过三解脱门或听过三三昧,听过吗,三解脱门或称三三昧,叫做空、无相、无愿,或是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或是叫三解脱门,叫做空,空解脱门或空三昧,无相,或叫做什么,无所有,空、无相、无所有,意思就是说,当你在定中作观观空,但是这个空不是大乘讲的空,或是观无相或是观无所有,这样子在定中做这样的观,就叫做三三昧,那这三三昧跟三解脱门差在哪里,三三昧跟三解脱门差在哪里,都是观空、无相、无所有,那三三昧跟三解脱门差在哪里,不知道,这样子,对,因跟果,如果你在定中作观,这个就叫定中作观,叫做三三昧,一旦观成了,解脱了,就叫做三解脱门,所以修三三昧是因,如果真的断除了烦恼,解脱了,就叫做三解脱门,所以它是通往解脱之门,但是你现在开始修,还没解脱就叫做三三昧,观成了,断烦恼了,解脱了,就叫做三解脱门,这样各位清楚,那我们现在来看,无常跟三三昧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再来看一下,时间是不是,还有几分钟,五分钟是不是,因为这个讲下去是一个段落,蛮长的,我们提早五分钟休息,我们来看一下三三昧,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静宽来帮师父念,因为你建议的,【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聖法印及見清淨。諦聽!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說:『我於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莫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有比丘作是說:『我,得空,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它大概的意思应该看得懂吧,他说【當說聖法印及見清淨】,离我慢,其实离慢,那个慢就是我的,微细的我,就是怎么样断除我,然后他说这个叫做,聖法印及見清淨,他的圣法印,三三昧是可以配合三法印的,那这里讲空三昧,还有什么,无相三昧,无所有,那这里他讲一个东西,来看一下,你从这个字面来讲,就上面这一段这样子,从字面来讲,他讲这个三三昧的关系是什么样,渐进的关系,怎么样渐进,(就是因为起了无相),他无,当然不是什么都没有,但是你讲的一个,它是一个渐进,的关系,那这个表面上的字义,表面上的确实,有一个渐进的次第关系,他说什么呢,他说,【若有比丘作是說:】,如果有比丘这样讲,【『我於空三昧未有所得,】,就是他还没有得到空三昧,空、无愿、无所有,三三昧嘛,他说如果我还没有得到空三昧,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清净,意思就是说我没有空三昧,但是我却可以起无相、无所有三昧,最后得解脱,就得離慢知見,清净,者,如果有这样说的人,莫作是说,不能这样子说,意思就是说,你如果没有空三昧,你说你有无相、无所有,那根本不可能,然后莫作是说,比如说,你没有离五欲五盖,跟我说你得初禅,莫作是说,無有是處,他说,【所以者何?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就是不可能的,但是话说回来,另外一面,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有没有,他已经得空三昧,然后,进一步,【能起无相、无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然后接下来他是问,00:59:48,460 --> 00:59:50,900【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1992,后面还有,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你什么,空三昧,为这三三昧的先导,一定要先得空三昧,才能起无相、无所有,进一步才能離慢知見清净,所以这个经,我说表面意思就好,表面意思它确实有次第生起的意思,那次第是不是一定是先空,然后无相,然后无所有,不一定,但空必须先得,在这个经里面是确定的,再来,下面,来读一下,【比丘白佛:「佛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說法已,如說奉行。」,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好到这里,他表面上说什么,空三昧是怎么样,他这里在说空三昧,他说空三昧怎么样,他说【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应该先到这里,这个叫做空三昧,所以空三昧是观什么,观五蕴无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这个叫做空三昧,如是观者,如果还是不能离慢,知见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这样观的话,这样观本来是要什么,离我而得解脱的,如果你这样做,然后没办法得解脱的话,那就进一步,下面,你来念,【「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想)。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undefined,01:03:23,730 --> 01:03:25,100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2110,所以无相三昧是观什么,观色相断,观,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想),那个这个括号无想是放进去的,因为他的巴利文,跟那个色、受、想、行、识的想,是同一个字,所以这个无相可以讲无想,这样来讲,不取相,你记得那个色、受、想、行、识的想是什么意思吗,取相,取外相,不管是色聲、香、味、觸还是法,取外相,然后外相取进来之后,在内心产生一个跟外面相似的相,这个相不一定是眼睛颜色的色相,聲、香、都可以是相,所以这里无相又可以讲无想,【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先做五蕴无常观,如果没办法断烦恼,进一步做,不取相观,如果还不行,那就进一步取什么,无所有,那无所有要观什么,观贪瞋痴断,那这个有点次第的味道,如果第一个没观成,那就观第二个,第二个没观成,观第三个,有这种次第的味道,所以这个跟前面有点不大一样,前面是说空三昧为前导,这里好像有这么一个次第的味道,再来,静修来念,【「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甞、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如,是廣說。(雜80)】,从这一段,前面已经讲,三三昧,01:06:15,530 --> 01:06:17,170如果都没办法离慢知见清净的话,2191,那他说【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这整段到最后,【「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它这个叫聖法印经,那讲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前面讲三三昧,后面然后三三昧好像跟圣法印没有太大关系,但他到最后面讲什么东西是圣法印,因为空三昧已经是观无常,但是如果你观无常,还没有办法离慢知见清净,然后到最后他告诉你什么,【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也就是说这里,讲到师父上个礼拜说的一件事情,你观察无常,你必须观察无常性、法性,不是只是现象观无常,因为你只是现象观无常的话,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无常的法性,所以有可能没办法真正断除我执,因为你只是在现象观察无常而已,现象上的无常,可能对你来讲不是从法性,不是从法理上来讲,所以它没有办法真正断除我执,我们讲的无常必须是无有常性,是法理上必定的无有常性,而不会在现象上观无常,而在内在认为有一个,常住不变的东西,你看外道婆罗门他也观无常,他观身心无常,但是他认为身心以外还有一个不变的我,所以身心死掉了,谁在轮回,不变的阿特曼,这个我叫阿特曼在轮回,这就是只是在现象上观无常而已,所以这牵扯到一件法理上的事情,所以师父一直说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缘起的三相,一定是归到缘起才能理解到它的法性,所以无常不是只是现象上的生灭无常,他现象上的生灭无常,也一定保证他的什么,法相上无常,也保证他的性上是无有常性,而不在现象上讲无常,结果在深入的底下讲一个有常性,所以,为什么现象上的无常,它的法理上一定是无有常性,因为为什么,因为无常,一切法的无常性,因为一切法是缘起的,只要是缘起的就一定无有常性,就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性,那只要是缘起的一定是什么,复合的种种因缘组合的,那就没有一个不变的独立性,那这个叫做什么,无我,那这无常无我从法理上来讲,从修行上来讲,你能证无常、无我,那就断一切烦恼的涅槃,从法理上来讲,当下的一切法的无常无我,一切法就是什么,毕竟寂静、毕竟涅槃,这个叫做涅槃寂静,这样大概了解吗,所以他为什么后来要归到缘起法上来讲,要归到缘起法上来讲,你才能够得到无常性无我性,还有一切法的寂灭性,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圣法印经,所以你要想说,为什么三三昧后来讲到,三三昧好像跟圣法印没有太大关系,但到最后为什么他叫圣法印呢,因为缘起就是三法印,三法印就是缘起的三相,只要是缘起的,他在前后的相续上一定是无常的,在横面的组合上一定是无我的,那一切法的无常无我,就叫做生灭的当下,即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师父弟子问问题,【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这四句话怎么理解),无常者,是有为行,什么意思,就是大用流行,有为的怎么样,有为一定是生灭变化的,所以无常者一定是有为行,所以叫做诸行无常,那这有为行的有为行,记得一定是在讲身心生命的无常,怎么样推移跟变化,那这身心生命的不断的推移跟变化是什么,缘起的流转,那这身心生命的不断推移变化,如果你不了解它的缘起还灭,那你就是怎么样,不断的轮回,所以我们身心的不断轮回是怎么样,是过患的,是必须要灭的,是必须要离欲的,必须要断的,这样清楚吗,就是身心生命不断的轮回,这个叫做有为行,(师父那么这个患法的患,是有经历的意思吗),其实它主要是过患,其实讲难听一点就是祸害、过患,过去的过,过患,就是祸害,就是会造成我们的灾难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这个身心生命一直轮回,你不知道它其实是必须要舍离的,你就一直苦啊,有些人就一直执著这个身心生命不断的循环跟轮回,然后他还觉得很快乐,但是他不知道过患,佛教常常用过患,就好像说刀口上甜蜜,记得吗,以前在讲成佛之道一开始的时候说,有人被土匪追杀掉进悬崖,或是掉进一个井里面,然后掉进悬崖之后,掉下去之后,他身手矫捷抓住一个枯藤,然后往下一看,有毒蛇,贪瞋痴三条毒蛇,然后呢,还看到枯藤上,一只老鼠,在咬他的枯藤,很危险的,然后这时候呢,他忽然看到,这个枯藤上面有蜂蜜,结果他还在怎么样,他还在舔蜂蜜,觉得不错,很好吃,已经浑然忘记了外面有土匪在追杀,下面有蛇,枯藤快断掉了,还有老鼠,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身心生命其实是一种过患,但是我们不知道,还一直在舔这个蜜,所以他说,如果你不知道身心生命的,这是一种过患法,那就很危险,你就一直轮回了,他就这个意思,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弟子还是比较糊涂,因为在这里,01:14:32,440 --> 01:14:33,300【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2403,这应该是一个并行的关系,但是后来师父解释,过患的话,这是一个贬义,剩下的離欲法是一个褒义),因为常常会有这个,但是每次用的不一定一样,每次描述的不一定一样,但是它的意思差不多了,就是说,有为的这个身心生命不断轮回,他是过患,你必须要灭掉,你必须要离去的,(那也就是患法,那里不应该是一个断号,是一个逗号,那因为是一个断句,然后灭法,離欲法,断食法是一个并列关系),没有一样,差不多了,这样可以吗,有为无常是过患法,你必须去灭除它,你必须去離欲,而且要断它,还没完,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没完,我们来看一下析辨,如果就这个经文来看的话,【一、空三昧為三三昧之先導,】,这是刚刚已经讲过,我大概讲过,【空三昧:观五蕴无常磨灭法,無相: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就是观六相断,六境断,那这个什么叫做断呢,断是指舍离、不着相的意思,这个叫断,舍离、不着相,就是不着我们见闻皆知的色身香味触法,在上面不能贪染,这个叫作观色相断,【無所有: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观察贪瞋痴相断,这个叫做空三昧为先导,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呢,空三昧是三三昧的先导,一定要先得空三昧,才能得无相、无所有三昧,这是这个经讲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二、三三昧(不能離慢、知見清淨),所以三三昧不一定是三解脱门,但是修成了那就是三解脱门,所以三三昧,你虽然观的是三三昧,如果你不知道它的根本用意是什么,你有可能修是修得定了,但你并没有办法在定中做怎么样,作解脱的观,作观,朝向于解脱,所以这就变成所谓的只是三三昧,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它就是三三昧而已,那怎么样才能成为三解脱门呢,因为你成为三解脱门,就是可以断烦恼,就是離慢、知见清净,你就可以離慢,然后知见清净,那才成为三解脱门,那怎么样成为三解脱门呢,它有一个共通的,从因缘生灭变化,无常,而反观自心的无常无我,这一段,其实就是在这整个里面的说法,意思就是说,这个是导师分析的,不是师父分析的,师父是把导师的分析做的简要一点,就是说从因缘生灭变化,而反观外在的无常,而进一步反观自心,自心也是无常无我的,就是身心都是变化无常无我的,而且这个是必须从缘起的法理性来观察,【前段所說:觀五陰無常,、無我,觀色等相斷,我看后面还有没有,【前段所說:觀五陰無常,、無我,觀色等相斷,觀貪等相斷,都是觀所觀法的空、無相、無所,有。undefined,01:18:45,980 --> 01:18:48,040然解脫道的三昧,以無,我我所為本。2531,是静观内在的内心的无我无我所,这样子才能达到所谓的三三昧,也就是成为三解脱门,这样大概了解吗,总之,导师的意思就是说,要从现象上观,然后不只是这样子,你现象上观,你要在知见认识上了解缘起的法性,然后进一步从现象上观到自心内心,然后才能达到解脱成就,可以吗,(师父,还有一个不是特别清晰的,空三昧,就是观五蕴无常,那也就是色受想行识,那无相这里,又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其实就是一个,五蕴里面的色和受,那这个时候弟子有点糊涂,这个次第关系是怎么回事),你说怎么样,(因为空三昧是讲五蕴无常,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对吧,那但是色受其实和声香味触是有关联的),不是啊,因为五蕴比较重在于内心,受、想、行、识,是内心的各种作用,那这个色声香味触法,是比较注重什么,外在的外境的相,所以才叫做无相,这样记住,(就是一个是内在一个就是外),一个观外相一个观身心,但是事实上很多经典都告诉你说,如果你能观五蕴无常,你就可以解脱,那问题是那这里观五蕴无常,为什么达不到解脱呢,他的关键点在于,你观五蕴无常,你不能只是观他的无常相而已,你要从缘起上了解他的法理的无常性,(师父弟子再问问,这第二个三三昧,不能離慢、知見清淨,三三昧里面包括了空三昧,),三三昧就是这个,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这个三个又包括了,他应该是可以離慢、知見清淨),我就说,因为你如果没有观到缘起的法性,你只观他的相而已,等一下你说三三昧怎么样,(三三昧不是包括空、无相、无所有吗),是啊是啊,(我现在都观了,空三昧观了,无相观了,无所有观了,三个都观了),对,观了,就是不能解脱,所以它就叫三三昧,不能叫三解脱门,三三昧是可以通向解脱门,但是师父说过,如果你不是真的了解他的缘起法理相,只是观现相而已,那可能就是三三昧,没办法得到解脱,得到解脱的就叫做三解脱门,这样清楚吗,要达到的三解脱门,就是你要断烦恼,那就是所谓的离慢,那个慢就是微细着我执,离慢然后知见清净,所以师父一开始不是说三解脱门,他是入门是一个因,你修了,观念如果不清楚的话,你只是观现象上的而已,可能就是没办法解脱,那就是叫三三昧,但是如果你是从法理上而了解,然后作观,那三三昧的任何一个,如果你在法理上弄清楚了,任何一个都可以通往解脱,这个就叫做三解脱门,这样清楚吗,如果还有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导师的说明,导师曾经在他的空之探究里面这样说,【我我所是怎樣生起的?從見、聞、覺、知而生,識,世俗的識,是有漏、有取的,有,識就不離我,我所。】,他说,我所是怎么生起的,从见闻觉知而生识,世俗的识是有漏有取的,有识就不能离我所,【所以離慢而知見清淨的三昧,要反觀自己,的心識,從因緣生。從無常因緣所生,的識,當然,是無常的。觀無常(的識)法,是有為(業煩惱所為,的),】,有为是什么,业烦恼所为的,【行(思願所造作的),緣所生(的)法。緣所生法,是可滅的,終歸於滅的,所以是離欲法,斷知法。這樣的觀察,從根源,上通達空無我性,才能離我,慢而得清淨知見──無漏智。】,才能达到这样子,所以第一个,你必须要了解缘起的法性,然后不单只是观外在的,你要从内在了解缘起法,了解内在的一切法无我,如果能这样子的认知,如果是这样认知,你在修禅修的时候,就可以观五蕴无常,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得到真正的解脱,所以在经典上也说,三三昧,如果你能够抓到了空、无我性,了解的无常法性,任何一个三昧入手,都是一个解脱门,这样大概了解,这个叫做三三昧跟三解脱门,还有无常的关系,我看这后面没有,这个有点深了,不过大概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后面我们在讲无常法性的时候,师父会引用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里面,对于三法印跟一法印,他到底是怎么讲,还有无常相跟无常性,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大概知道吗,大概有概念就行了,慢慢琢磨琢磨,反正是这样子,第一个,你观三三昧,必须有一个观念,第一个就是说,不管是讲无常讲无我,还是讲无相,还是离贪瞋痴,都要从缘起的法理上去了解,不能只是观他的相而已,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说,观这个相要从进入内心里面,因为我们的我执都是在内心里面,所以你观相要透到我们内心,所以你观相的无常,要了解无常法性,是一切法的无常性,那一切法既然是无常性的话,那我是怎么样,我就是无我性,所以从无常透到无我,才能得到什么,离慢知见清净,你观外在的六相,色声香味触法是什么,是离相的,要舍离的,但是你真正要舍离的是什么,是我们内心,还是一样,是离我我慢,还是我们的内心,那你观贪瞋痴断,师父曾经画过三个圈,这个是我执,师父是不是说过,我执比较深细,但是我们一般观察不到,我执的时候,可以从哪里观,三毒,贪瞋痴,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无我性,只是单观察贪瞋痴,而没有办法进一步透到无我性的话,那这还是不能解脱,你是离,你没有断,所以你观贪瞋痴还是要,01:27:25,380 --> 01:27:27,020进观内在的无我性,2779,所以你不管观无常相,进一步的无我性,你只要能够有无常性,观察无常性,无常性,既然是无常的,那必定是无我性的,一定是无我的,那你观贪瞋痴,你不能只观,贪瞋痴,所以有没有外道,也是告诉你要离贪瞋痴的,有没有宗教,也是告诉你要离贪瞋痴的,很多宗教都告诉你,不能贪,不能发脾气,不能嗔恨,不能愚痴,很多宗教这样讲,问题是那些宗教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没有跟无我真正相应,所以你不能只是下手去观而已,你要在法理上了解缘起的无我,那你这样的话,不管是从什么,从五蕴观无常,或是从六相观离相,或是,观贪瞋痴,到最后都通向于无我性,无常性无我性,那这样的话才能真正的什么,断烦恼,叫做离慢、知见清净,那这个才能成为三解脱门,而不是只是纯粹的三三昧而已,所以修三三昧,它本来是要通向解脱而成为解脱门,但是如果你在法理上没有弄清楚,不是进观内在的无我,那没办法解脱,那就是三三昧而已,这样可以吗,那个静观什么问题,(师父,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无常在作用于对自我观察的时候,就是空三昧,那就是对于无我,身心观察,相对于我,那在观察外相的时候,那就是无相,就是无常作用是无相,然后在作用于你自身的习气的时候,就是无所有,就是无常在相对于你的观察,那你的贪瞋痴就是你的一个习性),要了解贪瞋痴,到最后是要了解贪瞋痴从哪里来,就是从我来的,所以经典常常讲说,到最后无常则苦,苦故什么,到最后都是要观察到无我性的,那这三三昧只是一个入手的观察对象而已,但是他要通到的法性、法理是必然是同样的,(刚刚师父讲到的,它是有次第的,其实从某个角度也不一定是完全次第,就是说哪一个你的下手处,可能对你最直接体验的话,你可以从那下,但是最终要回归到无我),所以三三昧它有三个意思,就是师父上面讲的,第一个,它可以是次第性的,第二个,他可以是,第一个是,它可以是以空三昧为基础,第二个,它是有次第性的,第三个,究竟实义来讲,你要是了解它的法理,任何一个下手,都可以达到什么,离慢、知见清静,那你说那为什么三个,因为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人他的执著,或他能起观的不一样,这样清楚吗,所以叫做三三昧,任何一个透到法性上,都可以称为解脱门,有没有什么问题,来看一下,四、修习无常观,(一)日常生活,1、正念无常,所以现在你们学无常,又进一步学习到什么,不是只是观无常相而已,很多人说,那师父为什么,经教上一直说无常无常,但是从导师的分析,还有师父的教导,一直说,佛法的基本教法就是缘起,因为你如果不了解缘起法的流转还灭,还有缘起的无常无我性,你只是在现象作观而已,你根本没办法解脱的,你可能说无常归无常,但是我还是我执,无常只是表象而已,我可以稍微离欲,有些人感觉就是生活比较简单,比较离欲,觉得就很有修行,但事实上他是没办法解脱,因为他对教法的法理他不懂,所以佛陀在,不是出家前,在成佛前,曾经跟过一个外道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但他就是没办法解脱,因为他对无常的法性对无我缘起,他不懂的,所以没办法解脱,这样大概了解了,我们来看这个,正念无常,但确实,变成说我们修行,要从两方面下手,一个是生活上的观察,一个是听经闻法,听经闻法才能了解教法、教理的正确性,然后再从观察日常生活中,观察无常无我,这样才能相得益彰,现在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说,有些人他不听经闻法,所以他一辈子学佛,不知道什么叫做缘起四圣谛,但是他总是说,佛教就是要修,所以他可能就是诵经读咒什么,甚至他有时候说,人家说观无常,他确实有可能在日常生活观无常,就觉得说这世间无常,这世间都是空幻的,他可能会这样子,但事实上,他并没有观察到内心,他并没有真正离开我执,所以他东观西观的,是啊,无常归无常,我执还是我执,但是如果你一方面能够,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如理作意,然后在日常生活去法随法行观无常,那这样子,法理跟你的观照就能结合在一起,这个就是修行,才不会只是观现象上的无常,而是能透到法性上的无常,我们来看这个,正念无常,找一个同学来念,敬堂你今天念过吗,没有来,你来念一下,【時,有眾多比丘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言,語嬉戲,終日散亂,心不得定,縱諸根門,馳騁,六境。時,彼林中止住天神見是比丘不攝威儀心不欣悅,而說偈言:此先有瞿曇,正命弟子眾,無常心乞食,無常受床臥,觀世無常故,得究竟苦邊,今有難養眾,沙門所居止,處處求飲食,遍遊於他家,望財而出家,無真沙門欲,垂著僧伽梨,如老牛曳尾。(雜1343)】,他说,时,就是一时,一时,就是有这么一个时候,有眾多比丘在拘薩羅人間,又叫做乔萨罗,叫做拘薩羅,就乔萨罗国,古代的大国,那人间,他不是天上人间的人间,就在乔萨罗国这个地方,这个人间,一直就很多人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生活的地方,他不是天上人间的人间,就是在乔萨罗国的这个国家里面,住一林中,在森林里面,他们这些人住在森林里面,【言,語嬉戲,終日散亂,心不得定,縱諸根門,馳騁,六境。】,就是这一些比丘在里面嬉戏玩耍,这个你们一般经典,可能看不到这样的情境,这只有阿含经会看到这样的情境,所以阿含经,很贴近佛陀时代的很多状况,你说,难道跟佛陀出家,当时出家的全部都得阿罗汉,全部都很用功修行吗,其实有一大部分,很多不是,为什么,人间嘛,毕竟善根深厚的少嘛,所以像舍利弗、目健连那种是非常少的,当然还有很多是愿意修行的,但是还有一大部分是虽出家,但是习气很重,喜欢整日嬉戲玩乐的一大堆,所以佛陀才制戒,传说,佛陀刚成佛,教导弟子的十二年间,不需要制戒,只告诉你们好好修行,断贪瞋痴得解脱,类似就讲这样子,但是后来根机越来越差,越来越差,很多人开始犯一些不好的行为,那么佛陀才开始制戒,所以像这一类的一大堆,那么把这一类的比丘,佛教里面把这一类的比丘统称为,谁知道,那个什么,尽量你说什么,统称为什么比丘,统称为六群比丘,一群一群的,六群比丘,但事实上不是六群,他是有六个最有名的做代表,所以叫做六群比丘,把这些嬉戏打闹的称为六群比丘,那他说,嬉戏打闹,縱諸根門,馳騁,六境,这个时候,【彼林中止住天神見是比丘不攝威儀,心不欣悅,而說偈言:undefined,01:37:54,840 --> 01:37:56,620林中有天神在里面,3121,这个就是所谓的树神,或这些天龙鬼神看到了,看到他很不满,很不满他说的偈诵,说什么,【此先有瞿曇,正命弟子眾,無常心乞食,無常受床臥,觀世無常故,得究竟苦邊】,这是一段,他说什么,此先有瞿曇,意思说这个林中之前有佛陀,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带着很多他的大弟子们,就是正命弟子众,都是行为正端,修行非常严苛的,無常心乞食,就是观无常,乞食也观无常,无常受床卧,就是行住坐卧,不管是,乞食托钵,行住坐卧,都随时观察无常,因为这样才能用功修行,然后,观世无常故,因为观世间无常,所以得什么,究竟苦边,得究竟苦边就是离苦,到了苦的边际,那意思就以前佛陀,在这个林中的时候,带弟子们是很用功在修行,所以可以解脱,现在怎么样,今有難養眾,他的难养可能从修行上叫做难养,因为就不修行,沙門所居止,就是这一些沙门在这边住,处处求饮食,到处去托钵吃啊什么,处处求饮食,就是反正到处去托钵,要饮食啊,遍游于他家,到处去串门子,因为以前还是不能自己煮,所以到处都去托钵,然后到张三李四,这个人我熟,我们去跟他托钵,托一些东西来吃,就到处去,这意思就是说,这些人没有心修行,到处要东西就对了,然后,遍游于他家,望財而出家,什么意思,其实不是为了无常,不是为了解脱修行而出家的,是有他求啦,你这里会有点怀疑,想要有钱为什么要出家呢,为什么叫做望财,为什么望财而出家,就是为了财物而出家的,我问你们,依现在来讲,当然现在又变了啦,一般来讲,你想要有钱赚钱,在家比较好赚钱嘛,出家,我跟你讲,如果是依出家正常来讲,出家是要舍财物的,那为什么这个古代,他这个时候说望财而出家,其实你们要知道,印度古代社会,大部分是很穷的,不要说古代社会,现在的印度你去看一看,大部分人也很穷,十四亿人可能就是,两三亿人可以过,比较稍微好一点的生活,其他都是在贫穷边缘,现在都这样,更何况古代的印度,他大部分都是穷苦的,只有少数的一些贵族,望族是比较有钱的,所以跟着佛陀出家,因为那时候很多,都是愿意供养佛陀的出家众的,所以很多人看到,你们记得师父讲过须生经吗,须生经里面就是有一群外道修行人,他说,奇怪了,自从佛陀成佛之后,带着他的弟子开始修行,大家都只愿意供养释子沙门,对我们这些都不再供养,可见当初很多人,跟着佛陀的这些出家人,是可以穿好的吃好的,很多人在家他就过得不好,所以他出家,可能日子过得好一点,所以意思就是说,求供养求财而出家的,那这样子的话就【無真沙門欲】,就是并没有真的要追求沙门的生活,求解脱修行的生活,【垂著僧伽梨,如老牛曳尾】,什么意思,因为他就是威仪很差,那个古代他是用披的,或是包起来或披着这样,那披着呢,如果你稍微不端正一点,他就拖在后面,那就一直就是邋遢邋遢的,他的披也披不好,然后弄也弄不好,你这些如果弄不好,它就拖在后面,那拖在后面他也不管,他就拖啊拖啊、走啊走啊,拖在后面,就好像老牛拖了一条尾巴,那为什么叫老牛,因为爱走不走的,就是很懒散,威仪很差,这个就是所谓的正念无常观,日常生活上面观察无常,那这个就给我们很大的警示,古代很多佛弟子跟现在很多佛弟子一样,哪怕出家都不是真的很用功在修行的,这就是人间嘛,二、苦想,【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若彼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滅想者,是名正見。」】,乐受要作苦想,所以乐有坏苦,意思就是要有过患想,你现在生活得不错,但问题是你要知道,这个快乐,不错,有可能随时变化,所以,你要居安思危,所以叫做乐的时候有苦想,因为随时会有坏苦,那么苦苦,苦苦要有这个这里叫做什么,劍,刺想,就好像被劍,刺到了,要能够有强烈的离苦得乐的心,那再来,如果是不苦不乐呢,不苦不乐有行苦,要做无常观,随时在变化,可能马上就苦了,那也有可能是乐了,现在不好有可能会变好,但是变好,还有可能会变坏,所以就是在变来变去呢,这个叫做无常嘛,这个叫做无常,所以,你现在不苦不乐,也没有什么好苦,没什么好乐,生活还可以,但是,你要随时做无常观,因为这样子你才能够有什么样,有出离的心,能够有预防发生变化的心,你才能比较接受随时的变化,这句话就是在讲这样,所以,世尊说偈言,觀樂作苦想,苦受同劍刺,於不苦不樂,修無常滅想,是則為比丘。正見成就者,寂滅安樂道,住于最后边,永離諸煩惱,摧伏眾魔軍】,虽然说,你看,这个有很强烈的出世解脱感,所以他很多时候是讲比丘,因为是出世解脱,所以阿含经有很强烈的出世解脱想,然而,我们要这样子想,从这样的一个出世解脱,它是大乘佛教的基础,为什么这种出世解脱是大乘佛教的基础,它是三乘共法,但为什么它是三乘共法,因为它有很强烈的解脱感,如果你不觉得这个世间是苦的,是无常的,是变化的,你有没有办法生起出世的出离心,如果你没有办法生起这个出世的出离心的话,你不觉得这个世间是急需要离苦得乐的,那么你就不会对于其他众生产生什么,悲心,你对自己都不会产生悲心,都不觉得这个世间是可离的,是苦的,是磨灭的,那你为什么会觉得其他众生是苦的,是磨灭的,是无常的,那你说,我们现在有些人也会对众生起悲心,但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对众生起悲心,只是对众生的苦苦有感受而已,那苦苦有感受也只是现象上而已,当这个人有钱的时候,你不觉得他苦,你会觉得说我还比他苦,因为他比我有钱,所以你根本不会缘这样的苦,而对众生起同理心,因为如果你能真的从无常而理解到这世间是苦的,所以我是这样的苦,同理的,跟我一样的,这些没有断烦恼的众生,也是这样的苦,你才能真正生起悲心,所以从这个经里面,你会有很强烈感受,这种解脱的观念,但是你说需要这样子吗,那就看人,看你觉得离苦得乐对你多重要,看你能不能认可这个世间是苦的,那进一步大乘佛教就说,不但你是这样,而且你扩及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是这个样子,你才能真正生起悲心,如果不认可这个世间是苦的,是无常的,你没办法对别人对自己产生真正的悲心,而且所谓的四无量心,记得吗,我们现在不是很多人在修禅观,修慈悲喜舍吗,从师父的认知来讲,如果你对于缘起无常,对世间是苦,没有办法恳切的去认可它,你的四无量心根本修不起来,因为你不觉得众生是苦,跟大家共勉一下,我们来回向,, | 阿含经讲要,第113讲,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无常观,阿含经讲的无常观,那么无常观里面,我们有讲如何观察无常,现观无常,然后还有现观无常,然后还有观身心无常,我们上个礼拜是谈到观身心,观身心无常,那么我们继续来看,(二),三世觀無常,师父带大家读一读阿含经里面,讲无常的经句,【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雜8)】,那么这个经典叫做,三世觀無常,【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那色当然就是可以是外面一切色,但主要是这个身体,导师在佛法概论里面曾经说,我们人都是这样子,眷恋过去,然后恋恋不舍,欣望未来、贪著当下,然后,一直都是,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样子,不断的贪恋,贪恋不舍,然后不断的就这样,不断的一直生活,就是不断的一直生活,然后让我们这个,一直循环下去这样子,那么这里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无常无我,如是观无常、苦、空、无我的话,我们就能够断掉对过去的恋恋不舍,对未来的欣求,对当下的贪恋,那这样子,慢慢慢慢就能离,我们的贪欲、瞋恚,然后慢慢慢慢就能走向于解脱,那么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会是这样,就是这样子,其实这是一种生活的现实经验,你们对于过去的种种,对于过去的种种,会不会常常好的,觉得适合自己的,喜欢的,会不会眷恋不舍,好像如果一直都能这样多好,二十几岁的我多好,青春永驻,然后虽然钱少一点,但身体情况都很好,而且又年轻,黄金岁月多好,二十几岁,十几岁可能傻乎乎的,不大懂,二十几岁正好,读大学的时候校园生活多好,你看那时候青春永驻,我那时候又年轻又好看,或是又漂亮,你看真好,二十几岁,一晃,现在,头发也白了,皮肤也皱了,皮肤皱是说我自己,皮肤也皱了,然后一看,今天怎么马上变这样,以前翩翩少年,现在变成秃发胖大叔,头发也掉了然后也胖了,然后一副大叔样出现了,或者大婶样出现了,奇怪,怎么这样子,那未来呢,未来不敢想,不知道又成老成什么样子,但是有些人是对未来很有期许,未来我要干什么干什么,然后又来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想东想西想一大堆,那么现在呢,希望现在能够掌握好,问题是如果你没学佛的话,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说,活在当下,怎么活在当下,如果你没学佛的话,人家说活在当下,活在当下,问题是怎么才能活在当下,当下刹那刹那一直过,当下,师父刚才讲的一刹那就过了,就成过去了,然后等一下下课,很快啊,等一下就下课了,虽然还有一个多小时,但是很快啊,所以佛陀这个无常经,这个观三世无常,就跟我们说,这个时间很快,刹那刹那过去,不要对过去迷恋不舍,不要对未来兴奋,然后一直追求这样子,那你说师父,那难道我们不能回想过去吗,当然可以回想过去了,过去的美好,当然都可以去回想,但是不要太执恋,太执恋会造成一些,错误的观念跟认知,尤其是很多人是很执著的,很多人怎么很执着呢,不管是对过去的好或是坏,会念念不忘的,比如说,师父曾经说过,我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人,他就是对过去的不公不义,恋恋不舍,然后很不甘心,结果影响了他的一辈子,因为他以前是一个老师,那可能在学校里面,受到一些不公义的对待,然后失去了这个工作,那不公义待遇失去工作,其实在这个世间,师父曾说过,来到这个世间,你千万不要希望,你面对所有东西都是公平的,都是正义的,你看到很多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是你要想想看说,我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永远都是受到公平正义的对待,你在公司做得要死要活的,你的薪水不一定跟你的上司是一样的,上司一天到晚看报纸,喝咖啡在那边,什么都不做,但是他的薪水比我高,我做得要命,结果发的薪水不足我隔壁的同事,我们很多都是这个样子的,那你说,那师父刚刚讲的那个故事是什么,就是说,那个老师在学校,那是台湾发生的事情,在学校受到了污蔑,可能人家或学生,或是怎么样告他怎么样,结果害他工作没了,那工作没了,他当然很不高兴,所以就对学校提起诉讼,那过去的这个时代,可能法官各方面可能没有现在那么进步,他也没有给他应该有的一些回复,所以他就一直觉得,被冤枉了,然后失去工作就,很生气,很不甘心,所以他在学校的旁边搭了一个房子,他就住在那边,他就跟你杠,他是一个老师,国文老师,然后很会,书法,每天都是写那种我需要正义,什么什么这样子,然后写贴啊贴,贴在学校到处贴,人家把他(贴的)撕掉了,因为那时候人家也不好赶他,就是要赶也赶不走,反正他就是这样,然后就是因为这样子,几十年他就是这样子,那你觉得说,那这样做有意义吗,几十年他就一直赖在那边,赖到年纪很大了还是这样,因为他几十年后,还是一直在那边写东西,后来人家就觉得很有趣,说这个人,因唯识过境迁,连校长也走了,老师也走了,学生都比他,不是比他大,学生也都年纪很大了,后来人家就很奇怪去访问他,他就把这个故事,故事原由讲给人家听,然后听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都不胜唏嘘,为什么,这几十年的光阴跟时间,他为什么不好好的再去找其他工作,这个东西就过去了,你可以争取,但不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公平对待,你可以尽力去争取,但你不一定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公平对待跟结果,结果他就一辈子就是,把这些浪费在过去,所遭受到的不公不义,然后一辈子就这样,你怎么不,趁这二三十年的时间,好好把该做的做一做,再去找份工作,再去充实自己,把日子继续过下去,没有他就耗在那边了,这就是对过去的不公不义恋恋不舍,那有些人,也会一直生活在过去的美好里面,比如说过去是有钱人,现在可能家道中落,然后一天到晚在什么,要贪染世界的不公,过去的多好,我再举一个例子,更有趣的历史,在座很多人都遇到过,而且可能也碰过,以前有一个居士年纪有点大了,老头子,来这边呢,那个静宽你知道是谁,大家参考一下就好,来这边老是抱怨,当然不是抱怨师父,也不是抱怨中道,老是抱怨中国政府,他抱怨中国政府他没收他的财产,但是他是台湾人,那为什么中国政府没收他财产,他说内战的时候他父母亲带着他,他那时候很小,可能两三岁三四岁来到台湾,所以他在他们家在大陆是很有钱,有很多房地产,内战结束之后,他们因为来到台湾,所以怎么样,那些房地产都没了,那就叫家道中落,但是那种中落也是大时代环境,所以他一直很不满,一直很不满谁,就是中国政府,然后他还曾经拿着房契地契,回去跟中国政府要那些土地,然后,你觉得要得到吗,怎么可能要得到,你怎么不拿清朝的房契地契,去跟国民政府要房地产,不要说改朝换代,有时候你家很有钱,可能被政府征收什么,然后得到不公不义都有可能,更何况说改朝换代,我说你怎么不说清朝末年的时候你家很有钱,拿清朝的地契去跟台湾的国民政府要你的土地,或是日本时代你家很有钱,然后怎么样,这哪有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就,这个是现实的问题,碰到的,每次来每次抱怨,每次碰到谁每次抱怨,就是抱怨这件事情,你们很多人可能有碰到过,那这有意义吗,那你一辈子对过去眷念不舍,就一直生活在这里面,碰到谁谁就抱怨,那个阴影就一直障碍他一辈子的生活,所以他一辈子就生活在,他家是很有钱,他家那个财产土地被政府给没收了,所以我不甘心,所以,现在碰到谁都讲,那这种负面的情绪,会一直干扰自己的,所以这个经看起来虽简单,但是你去反省,我们生活上确实是很多这样的情况,那相反,有些人怎么样,我说相反了,过去有些人是眷念过去,有些人是不断的欣望未来,怎么样欣望未来,对未来有无限展望,有未来有无限的期许,有无限的美好,但是你看他现在的生活,不作为,无所事事,我看过这种人太多了,尤其是,老实说我不是诽谤谁,男的比女的,男众比女众多,你看他现在都没干什么,老是说我去哪里,师父你不知道,现在哪里哪里,我那边很多熟人,很多朋友什么,然后他介绍我,我去那边就可以投资什么,然后很快的就可以得到什么,不久就很有钱了,有钱之后回来师父,我就护着你,我说不用了,你先变有钱再讲,你不用急着护持,你先变有钱再讲,但是师父要提醒你一下,小心注意那个是诈骗集团,很多人都是这样,什么哪里怎么样,然后你看他现在就晃啊晃啊,无所事事,然后脑子充满未来的理想,那现在你看他他根本都没在干什么,所以,我们人,当然未来都有理想,但是师父说过,尽人事随因缘,对未来的理想,你要知道我尽力的去做,你现在就好好把握,好好的去做,但是未来能不能达到你所要的期许,那是不一定的,不是你用功用心,你就可以达到这个结果,很多是用了很多心思之后,因缘条件或许不成熟,但是没关系啊,因缘条件不成熟,你得接受它,这就是说对过去眷念不舍,对未来有无限的欣望,那有些人呢,过去也不眷念,未来也没什么期望,那现在呢,日子好像行尸走肉一样的,一天过一天,一天过一天,也不知道到底要干嘛,你说他也不是没工作,他是有工作的,而且有可能不错,但是生活的意义跟有不错的工作,赚多少钱,其实没有太大相关的,因为他就满腹的牢骚,为什么,他可能对现在的工作很不满,问题是他对现在工作很不满,并不是说这个工作赚不了钱,也不是这个工作多不好,反正他就是一边做一边抱怨,一边做一边过日子,就是这个样子,我相信你们碰到过的,很多都是这个样子,你不喜欢那你不要做,但是不要做他有一大堆理由不想辞职,那你不要抱怨,但问题是他又一边做一边抱怨,很多都是这个样子,包括师父碰到很多信徒,也是会有这个问题,什么信徒,有什么问题呢,他来到这个寺院,一方面做义工,一方面反正怎么都好,就在这个寺院,但是对这个寺院的师父不满,对这个寺院的方丈不满,对这个寺院的同参道友也不满,反正什么都不满,不满出去,然后就抱怨抱怨抱怨,然后人家说,那你如果这么不快乐,学佛是要快乐,要断除烦恼,至少降伏烦恼,学佛是要快乐,那你这么的不满,那不然你不要去了,算了,反正也是寺院,对师父再怎么不满,反正也是出家师父,反正也不想离开就对了,不想离开又一直抱怨,生活的每一刹那就在这种既不满又抱怨,又不想割舍,又不想着就这样一次过一次过,人生就变成是这样子,其实我告诉你们,师父观察很多夫妻也是这个样子,因为师父在讲阿含经解脱,所以我就告诉你们现实的一些状况,在座应该不会,在座应该都不错,夫妻也是这样,不管是男的女的,比如说太太一天到晚抱怨丈夫,有些可能只是一些摩擦都还好,有些是很严重,那你就离婚吧,不行啦,孩子还小,也不想给孩子有破碎的家庭,东扯西扯就对了,那么就这样子,一方面一直不满不满,然后吵架吵架,一方面呢,你说离婚了,他又没有勇气去面对,又离不了,然后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对未来也没什么希望,你说未来能期许什么,他的期许就是赶快把孩子养大再打算,那这种生活就变成很没有品质,很没有意义,所以师父常说过一句话,你有没有学佛是一件事情,但是你来到这个人世间,总得知道说,那你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那如果你能学佛是最好的,因为佛法佛教能给你一个,很有意义的人生,让你知道你的人生的目的跟意义到底是什么,师父就是在佛法里面,找到师父的人生的真实目标跟真实意义,这个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来我们继续来看下一个,这叫做,三世觀無常,(三)因與緣觀無常,这个经很有趣,而且你们之前应该看过了,师父等一下分析一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知道是什么,色、受、想、行、识的色,那当然了,你也可以想是色声香味触法的色,都可以,反正他的意思就是说,色是变化无常的,若因若缘生诸色,能够产生色的这个因跟缘,还是怎么样,彼亦无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undefined,00:19:52,440 --> 00:19:54,560「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658,这个厌倒不是讨厌,就是不染着,出离不染着,【厌于受、想、行、识,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意思就是说不再贪著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不再贪著则解脱,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雜11)】,这一句阿罗汉的定型句,那么他这里弄的那个标题是,因与缘观无常,这一段,他说色无常,那么产生色的因跟缘都是无常,那这告诉我们是什么,你们记得师父在早上上般若经的时候,般若经曾经讲过三种假,名假、受假、法假,那么在后代的论师,你看这个是杂阿含经的,杂阿含经第11经表示是什么,非常早的,而且是杂阿含经的教法里面,非常根本的基本的教法,那么在般若经的里面,他说假法,因缘所成的,没有自性叫假,就是假名有,那当然有名假、受假、法假,那么在一般来讲的话,名假跟受假,是共通二乘的,大部分的学派都是这样子,名假受假,比如说什么叫名,名称、称呼、语言叫名,受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如果是我们人类的话,师父这样子叫做人,这个人是名称,这个人是因缘和合的,所以是假,包括叫做人或叫做师父,两个字,这个是名假,具体的师父这个身心,有身有心,身心这样和合的一个具体的这样子,这个叫做受假,那一般来讲,名假、受假,在佛教的所有学派里面,都是共通承认的,现在的问题是,法,到底是实有还是假,法是什么你们知道,五蕴,五蕴的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是身心,没错吧,身心和合起来,就是师父这个身心,这五蕴和合的身心没有一个什么,不变的我,这个没问题,所以这一个五蕴和合的身心,你可以叫做人,或是金刚经,讲叫寿者,那么金刚经也讲命者,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有种种名称,但是五蕴就是身心,那么身心没有一个我,这个我是错误的,没有一个我,这个在学派里面都承认都认可的,现在的问题是说,这个一一元素,譬如说以色来讲,这个色到底是不是实有的,这个色到底是不是实有的,阿含经这里讲,色是无常,那色是无常没问题,那么产生色,构成色的东西是什么,四大:地、水、火、风这些个叫做元素,也叫做法,问题是这个法到底是实有的,还是也是假有的,般若中观说它是什么,假有的,但是佛教里面的某一些上座作部学派,说这个(四大)是实有的,所以四大的地是什么,坚性,这个坚性的性质是实有的,这个叫做法有论,你们去看师父的俱舍论或看其他很多地方,这个都叫法有论,那么现在呢,上座部跟大众部,或是上座部跟大乘,他们就在这个法到底是实有还是假有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跟意见,那么大众部或是大乘佛教,他们会认为那个法也是假的,而且就中观学派来讲,中观你们知道,中观学派是大乘学派,但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中观学派所引的经典,一般来讲都会认为,中观是在诠释般若经的,然而很有趣的是,中论这一部论所引的经典都是什么经,不但是阿含经,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杂阿含经,那你看,如果是从这一经来讲的话,如果你不是上座部的这些论师,从这个经本身来讲的话,你会觉得法是假还是实有,因为他已经告诉你一件事,【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这个经,已经这样具体的告诉你了,所以如果从中论他所引的经典,这个经典一定可以作为他的根据,或是一些大乘教法,一定会作为他的,可以作为他的根据的,所以般若中观,他认为怎么样,诸法实相三乘所共,就是他认为说阿含经不会讲法有了,但是上座部却是讲法有的,那上座部有没有根据什么说法是实有的,色是实有的,因为上座部会引这个说,他说有过去色,有未来色,有现在色,所以色法是实有的,所以法的实性实有通三世,所以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法实有,现在法实有,未来法实有,他会这样子说,刚好他引的是这个经,但是中观学派都会引这个经,告诉你连阿含经讲的都是怎么样,法空论,都是法空论,这样各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说什么学派什么没关系,反正是这样子,就是从这一经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严格来研究阿含经的话,其实他也是讲法,是假的,也是因缘和合所成的,那么如果从现在科学来讲的话,现在科学慢慢已经走向了,没有所谓的物质,没有随后的最小的粒子,没有无方分极微,没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因为传统物理学会认为说,那既染物质是有的,实体的,那也可以分到最后一个小的物质,但是现在一直研究之后发现说,根本没有这种最小物质的东西,这个就是我们阿含经里面所讲的,因与缘都是无常的,所以色无常,色因色缘也都是无常的,当然了,受也是无常的,受也得要有什么样,由因缘或是怎么样,才能慢慢慢慢产生这样的一个感触,或是这样的情绪作用,那这些都是要因缘条件成的,这个叫作观无常,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们继续来看,(四)緣起系列觀無常,1、自作自受,【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做異婆罗门吗,你说一个婆罗门是不是,他不是一,他说异,有異婆罗门,当然婆罗门一定是外道,婆罗门不可能是佛教的,不同的外道,其实也不是这样,那个谁记得,师父讲过,如果他知道这个婆罗门具体的是谁,他有时候会讲,什么路爱婆罗门,什么什么婆罗门,路兰婆罗门,那他讲異婆罗门就表示有一个婆罗门,名不见经传,不知道是谁的婆罗门,就是有这么一个婆罗门,这就古代用这样的翻译,有一个婆罗门,就是somebody,有一个婆罗门,一个婆罗门怎么样呢,與世尊面相慶慰,这个庆慰就是互相问好,undefined,00:30:09,620 --> 00:30:11,760【慶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977,「云何?瞿曇!】,这很明显,因为是婆罗门,所以他一定称佛陀为瞿曇,只有佛弟子会称佛陀为世尊,瞿曇,师父讲过好几次,【为自作自覺耶?】,自作自觉什么意思?自作自受,记得这个「受」常翻为「觉」,觉受、觉受,所以这个觉其实就是受的意思,他说是自作自受吗,你们觉得是不是自作自受,一般应该是这样,在佛教里面当然一般会讲自作自受,没错吧,你造业你自己受,人家说个人造业个人受,那么,没错,是不是自作自受,你是怕师父弄陷阱给你跳,你是觉得不是自作自受,不然是自作他受,这个跟不了义可能没有太多关系,这里在讲了义的东西,一般会觉得自作自受,自己造作然后自己有业报,自己去接受承担,那我们看一般是这样没错,那我们看佛陀怎么说,【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佛说是无记,就是没办法回答你,然后,【自作自覺,此是無記。】,他说无记,【「云何?瞿曇!他作他,覺耶?」】,他说那不是自作自受,那就是别人作别人受,然后佛说什么,【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其实他的他作他觉,在其他地方是自作他觉,就是我作别人受,或是别人作我受,因为他作他受,不就等于自作自受了吗,其他经典是这样子说,自作自受是无记,那自作他受呢,佛说还是无记,因为自作自受堕常见,自作他受堕断见,你说,那这怎么跟我们一般认识的不一样呢,然后,佛陀说,【自作自觉堕常见,自作他觉堕断见,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知道佛陀讲的意思是什么,缘起,一切都是缘起的和合不断的推移前进,所以我们这个身心,是缘起和合的不断推移前进,意思就是在缘起不断和合的推移前进,没有一个不变的我,意思就是没有一个我,你要是说自作自受,就表示有一个我在造作,然后有一个我在受报,那就落入,落入什么,为什么才会说堕入常见,才会堕入常见,因为有一个我在做这个做那个,然后在造作,然后最后有一个我在受报,那有一个我死了,然后有一个我不死继续在轮回,那就是有一个我见,有一个我不变的,这是佛陀在这个地方所说的,那你说,那一般我们讲因果业报,那谁在造业谁在受报,就胜义来讲的话,一切都是因缘不断的推移的,没有一个作者,没有一个受者,所以严格来讲,就是胜义谛来讲,没有一个我在造作,没有一个我在受报,那说那就不受报,没有,还是受报,为什么,因果循环的缘起,还是有造作有受报,那这个有造作有受报,是以缘起和合的这个,假名我,身心和合的假名我,所以就有造作,有受,有造业,缘起和合不断,就有因缘的和合,就有业报因果的成熟,所以到时候,就有因缘和合的,这个假名我在受报,这样清楚了吗,那这个,为什么佛陀回答,这个婆罗门是这样回答呢,因为如果他问自作自受,佛陀说yes,那这个婆罗门会觉得什么,婆罗门会堕常见,因为婆罗门他在讲三世轮回,但是婆罗门的三世轮回,跟佛陀讲的不一样,佛陀讲的三世轮回是什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婆罗门讲的三世轮回,是有一个不变的我在三世轮回,所以,如果说他问佛陀,自作自受,他的内心里面在问佛的时候,已经假定有一个不变的我是作者,未来受报就是受者,就是有作者有受者,他已经有这个概念了,所以他一旦问佛的时候,佛陀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佛陀如果跟他讲是的话,他就是常见的,那既然不是自作自受,那当然就是自作他受,就是这两个而已,不然怎样,佛陀当然说不可能是自作他受,那自作他受,那我做这个跟他做那个,根本就是完全隔绝,不一样的关系,那就是若断灭见,其实佛陀讲有我、无我,都是有这样一个问题,是有人跑去问佛陀说,五蕴身心是有我、无我,还是非有我、非无我,五蕴身心是有我吗,佛陀说不是,无我吗?佛陀也说不是,那怎么五蕴身心讲无我,因为这个婆罗门,你讲有我,他落入常见,你讲无我,他落入断见,那总之一句话就是,对缘起的身心和合,缘起的这种和合流转,他不知道,没有这个概念,所以阿含经,为什么每次讲完之后,他总是讲什么,总是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意思就告诉你,一切都是在缘起的轮回跟循环,和合的生灭当中前进的,这就是佛陀要告诉我们,缘起论的比较最深的意义,这样各位清楚吗,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既然是这样子的,那当然他一定是无常变化,一直在推移前进,所以这个就叫做自作自受,再来,可以吗,有问题吗,没有我们再来看,这样清楚吗,如果有人问你自作自受,还是自作他受,你知道怎么解释的吗,堕常见堕断见,但是,如果是讲因果业报,那就是一个缘起和合的假名我,依于因缘的和合,不断的循环,不断的推移当中,那就有假名的造作者,有因缘和合假名的受报者,其实你们如果读过中论,以后师父会教,中论,其实有一品就是在讲作者,还有受者,就是造作业力的,还有造作这件事情,还有受者这件事情,中论有一篇就是专门在谈这个东西,谈到最后因为无自性,所以胜义来讲没有一个作者,没有一个作法,做的这件事也没有一个受者,到最后他就会归纳到这样,但是,他要讲的,其实跟这个经讲的一样,是一个缘起和合的假名我,缘起和合的假名我,在做怎么样,缘起和合如幻的善恶,然后,缘起的假名我,在受什么,因缘和合循环的一个业报(就这个地方说,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其实义说、法说,他有时候会先说法说、义说,他会法说义说,那这个地方是颠过来,义说法说,你现在是不知道他法说义说是什么意思,谁知道,这个师父在很久以前就曾经说过了,谁知道,靖虚知道吗,法说义说什么意思,靖棠知道吗,靖棠知道来,替师兄弟或同学们解说一下,法说、义说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们知道恩慢的问题,他说这里,义说法说,离此两边,他现在问,义说、法说是什么意思,(法说,法就是一个一个的名相,义就是这个名相所代表的,他的那个实际的意义,一个,meaning),法是名相,义是指名相的内容,义其实就叫meaning,那法呢,可以说是term,terms,义就是meaning,比如说,缘起法,缘起法是法,那缘起法的义呢,就是那缘起法的内容跟定义是什么呢,缘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然后,无明有行,这个就是缘起法的内容,那这个状况之下就是,讲缘起法这三个字,一个名称这个叫做法,那义就是怎么去解释它,就是它的内容,那这师父以前说过,所以为什么叫做法说义说呢,因为在佛教里面,有一些是,法说是对的,义说是错的,意思就是解释错误,比如说,我要怎么修行才能得解脱,要修八正道,那这样是对吗,没错吧,那八正道是什么,就是正见,正思维,念的都对,就表示说他八正道的法说对,义说也对,那么我们进一步说,那正见的内容是什么,那正见就变成法了,那正见的内容就义了,正见呢,就是听到什么,认为是这个叫做正见,那就错误了,所以它变成是,法是对的,义是错误的,所以现在很多人是怎么样,讲的法是对,表面上是对的,但是他解释的内容是错的,很多是这个样子,比如说,胎湿卵化,我们说四生,胎生,湿生,卵生,化生,我们一切众生的生,不外乎四生,哪四生,胎湿卵化,对的,没错吧,胎生,胎生就是母胎里面生出来,这样讲,化生,化生就是蝴蝶变成蛹,然后化成蛹,再化成,不是蝴蝶变成蛹,就是蛹变成蝴蝶,那就是变化说生,那这样解释化生就错误了,这个叫做说法是对的,但是义是错,内容是错的,所以在佛教里面,师父在《阿含经》里面最早讲,佛陀说法说义都是正确的,这个叫做法说义说,那么另外还有所谓的,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意思就是说,佛陀说法,法是对的,对你有帮助,义饶益,内容解说也是对的,对你有帮助,但是法跟义都对的,对你有帮助还不足,还要引导你去做正确的修行,这个叫做什么,梵行饶益,有时候呢,我看过很多是这样子,他讲经说法都对,但是他在教你修行的时候却有点奇怪,举个例子,他讲的都是,缘起八正道,四谛、十二因缘,他教你修的时候,是修火供,有没有这样子,有啊,那问题是,那我修火供跟四谛十二因缘,到底什么关系,火供在阿含经里面,这师父讲过好几次,这经典也都有,火供是婆罗门的一种宗教仪轨跟宗教仪式,那么在阿含经里面,佛陀是完全不认同火供,而且对他讲说火供是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师父现在要举个例子就是说,有些人讲经说法都对的,也讲得很好,也都是对的,你也挑不出他有什么问题,是他真正教你修行的时候,却跟他讲经说法的内容,没什么太大的相关性,那就是变成说讲法是对的,法饶益,内容也是对的,义饶益,但是呢,没有梵行饶益,没有引导到你正确应该有的修行上,所以叫做,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这个必须都是这样,所以师父以前在讲阿含经,一开始讲佛陀的教学的时候,就告诉你,佛陀的教学一定是,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再来,如果佛陀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从缘起来讲,自作自受,从究竟来说,不存在自作自受,这样回答行不行,从缘起来讲自作自受,你为了要说明清楚一点,应该怎么说比较好,缘起和合的假名,这样可以吗,然后自作自受,假名的我在自作自受,假名的我在受,这样是可以的,因为你不能说,缘起自作自受,那缘起本来就没有一个我,所以要讲清楚,缘起假名是我的,谢谢师父,你不是要跟师父探讨火供的事情,2、有我、無我,別譯杂阿含,【彼時犢子梵志往詣佛所,問訊佛已在一面坐,白佛言:「瞿曇!,一切眾生,為有我不?」佛默然,不答。这个不就是否,你们读过金刚经,金刚经是每个否,意思就是说问,是这样子吗,就是说【瞿曇!,一切眾生,為有我不(否)?一切众生是不是有一个我?佛默然不答,跟前面一样,佛不答,【又問:「為無我耶?」佛亦不答。】,我说是不是有我,你不答,那是不是我说错了,那是不是无我,那你总该回答了吧,唯无我也,佛亦不答,奇怪,怎么会这样子,之前跟他讲自作自受你也不答,自作他受你也不答,现在问你有我,你也不答,问无我,你也不答,他就这样,【佛亦不答。爾時犢,子作是念。犢,子就是犢,子梵志,【爾時犢,子作是念。我曾數問沙門瞿曇如是之義。默不見,答。爾時阿難侍如來側。以扇扇佛。彼時阿難聞,其語已。即白佛言:「世尊!,何故犢子所問默然不,答?」,那因为阿难在旁边,很多时候,佛陀不是一直讲无我吗,讲缘起无我,一直在讲,奇怪,现在这个人来问你是不是无我,你不答,有我,你也不答,那你有我不答就算了,无我你也不答,如果你没有听过师父讲课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说,那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以前就曾经有一个居士,在温哥华写一封信过来跟我说,其实阿含经里面讲的是,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我说为什么,他就弄一个这个经出来给我看,我说因为你不了解他经的意思,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再看下去就知道,其实刚刚讲的你们应该知道,他是大概什么意思,中间当然一段,有空你们可以去看一看,然后佛陀就解说为什么他不回答,【「...復次阿難,若說有我,即墮常見,若說無,我,即墮斷見。如來說法,捨離二邊,會於中道。以此諸法壞故不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因为诸法刹那生灭,所以,不常,但是刹那生灭却因缘相续,因果相续,所以叫做不断,不常不断,【因是,有是,因是生故,彼則得生,若因不生,則彼不,生。是故因於無明,則有行生...】,这一句话,因是,有是,因是生故,彼則得生,这一句话,其实就是杂阿含经所常译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但是那个是不同人译的,因为这个叫做别译,知道吗,我们现在汉译杂阿含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完全的、完整的,另外一个只有部分,这一部分,我们常常把它称为别译杂阿含,只有一部分而已,别译杂阿含因为是不同人译的,所以它的译法会不一样,所以此有故彼有,它在这里,你翻成【因是有是,因是生故,因是有是,就是此有故彼有,因是生故,就是此生故彼生,然后,【彼則得生,若因不生,則彼不,生。是故因於無明,則有行生...】,有没有看到,这就是缘无明而有行,那这里就翻成因于无明,以无明为因则有行,所以这里为什么佛陀(梵志)讲有我(时)不回答,讲无我也不回答?他并不是说,佛教里面讲什么,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有我,不是,其实佛教确实就是讲无我的,但是,这个婆罗门,同样跟刚才讲那个自作自作一样的,因为这婆罗门,一旦他问佛陀有我的时候,是不是有我,他已经存着一个有不变的我的观念了,所以佛陀不回答,因为你说有我,佛陀可能是指假名我,但这个婆罗门一定会认定,有一个不变的我,所以佛陀不回答,因为佛陀回答有跟没有,其实这个婆罗门都没办法理解,你讲有,他落入常见,你讲没有,他落入断见,那为什么这个婆罗门问无我,那佛陀也不回答呢,因为他讲的无我跟佛陀讲的无我是不一样(的概念),佛陀讲的无我是怎么样,没有一个不变的我,但是是有缘起,此生故彼生,缘起的和合的假我,这个是有的,但是这个婆罗门是,一旦讲无我,他会落入连缘起,因缘合而的假我,也不存在的断灭见,所以佛陀会说,你问我,我跟你讲这个,你指这个,我讲那样,你指那样,所以我跟你回答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办法了解,我跟你讲这样,你落入,我跟你讲有我,你落入常见,我跟你讲无我,你落入断见,所以佛陀不回答,因为发现他的认识跟根机还不够,所以佛陀不回答,因此读经一定要了解它的整个经义,你不能拿这个经,然后说佛陀有我也不对,无我也不对,所以佛陀的教法是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这样东扯西扯的,所以你要知道,有我就是指什么,缘起假名和合的我,无我就是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的我,常恒的我,这个叫做无我,要无的是这个,不变常恒本质的我,这是要破除的,但是缘起和合的假名我,它是存在的,这样子缘起有的,所以叫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知道吗,这样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没有问题,我们继续来看下一个,(五),無常與三解脫門,有没有听过三解脱门或听过三三昧,听过吗,三解脱门或称三三昧,叫做空、无相、无愿,或是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或是叫三解脱门,叫做空,空解脱门或空三昧,无相,或叫做什么,无所有,空、无相、无所有,意思就是说,当你在定中作观观空,但是这个空不是大乘讲的空,或是观无相或是观无所有,这样子在定中做这样的观,就叫做三三昧,那这三三昧跟三解脱门差在哪里,三三昧跟三解脱门差在哪里,都是观空、无相、无所有,那三三昧跟三解脱门差在哪里,不知道,这样子,对,因跟果,如果你在定中作观,这个就叫定中作观,叫做三三昧,一旦观成了,解脱了,就叫做三解脱门,所以修三三昧是因,如果真的断除了烦恼,解脱了,就叫做三解脱门,所以它是通往解脱之门,但是你现在开始修,还没解脱就叫做三三昧,观成了,断烦恼了,解脱了,就叫做三解脱门,这样各位清楚,那我们现在来看,无常跟三三昧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再来看一下,时间是不是,还有几分钟,五分钟是不是,因为这个讲下去是一个段落,蛮长的,我们提早五分钟休息,我们来看一下三三昧,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静宽来帮师父念,因为你建议的,【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聖法印及見清淨。諦聽!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說:『我於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莫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有比丘作是說:『我,得空,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它大概的意思应该看得懂吧,他说【當說聖法印及見清淨】,离我慢,其实离慢,那个慢就是我的,微细的我,就是怎么样断除我,然后他说这个叫做,聖法印及見清淨,他的圣法印,三三昧是可以配合三法印的,那这里讲空三昧,还有什么,无相三昧,无所有,那这里他讲一个东西,来看一下,你从这个字面来讲,就上面这一段这样子,从字面来讲,他讲这个三三昧的关系是什么样,渐进的关系,怎么样渐进,(就是因为起了无相),他无,当然不是什么都没有,但是你讲的一个,它是一个渐进,的关系,那这个表面上的字义,表面上的确实,有一个渐进的次第关系,他说什么呢,他说,【若有比丘作是說:】,如果有比丘这样讲,【『我於空三昧未有所得,】,就是他还没有得到空三昧,空、无愿、无所有,三三昧嘛,他说如果我还没有得到空三昧,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清净,意思就是说我没有空三昧,但是我却可以起无相、无所有三昧,最后得解脱,就得離慢知見,清净,者,如果有这样说的人,莫作是说,不能这样子说,意思就是说,你如果没有空三昧,你说你有无相、无所有,那根本不可能,然后莫作是说,比如说,你没有离五欲五盖,跟我说你得初禅,莫作是说,無有是處,他说,【所以者何?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就是不可能的,但是话说回来,另外一面,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有没有,他已经得空三昧,然后,进一步,【能起无相、无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然后接下来他是问,00:59:48,460 --> 00:59:50,900【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1992,后面还有,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你什么,空三昧,为这三三昧的先导,一定要先得空三昧,才能起无相、无所有,进一步才能離慢知見清净,所以这个经,我说表面意思就好,表面意思它确实有次第生起的意思,那次第是不是一定是先空,然后无相,然后无所有,不一定,但空必须先得,在这个经里面是确定的,再来,下面,来读一下,【比丘白佛:「佛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說法已,如說奉行。」,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好到这里,他表面上说什么,空三昧是怎么样,他这里在说空三昧,他说空三昧怎么样,他说【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应该先到这里,这个叫做空三昧,所以空三昧是观什么,观五蕴无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这个叫做空三昧,如是观者,如果还是不能离慢,知见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这样观的话,这样观本来是要什么,离我而得解脱的,如果你这样做,然后没办法得解脱的话,那就进一步,下面,你来念,【「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想)。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undefined,01:03:23,730 --> 01:03:25,100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2110,所以无相三昧是观什么,观色相断,观,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想),那个这个括号无想是放进去的,因为他的巴利文,跟那个色、受、想、行、识的想,是同一个字,所以这个无相可以讲无想,这样来讲,不取相,你记得那个色、受、想、行、识的想是什么意思吗,取相,取外相,不管是色聲、香、味、觸还是法,取外相,然后外相取进来之后,在内心产生一个跟外面相似的相,这个相不一定是眼睛颜色的色相,聲、香、都可以是相,所以这里无相又可以讲无想,【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先做五蕴无常观,如果没办法断烦恼,进一步做,不取相观,如果还不行,那就进一步取什么,无所有,那无所有要观什么,观贪瞋痴断,那这个有点次第的味道,如果第一个没观成,那就观第二个,第二个没观成,观第三个,有这种次第的味道,所以这个跟前面有点不大一样,前面是说空三昧为前导,这里好像有这么一个次第的味道,再来,静修来念,【「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甞、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如,是廣說。(雜80)】,从这一段,前面已经讲,三三昧,01:06:15,530 --> 01:06:17,170如果都没办法离慢知见清净的话,2191,那他说【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这整段到最后,【「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它这个叫聖法印经,那讲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前面讲三三昧,后面然后三三昧好像跟圣法印没有太大关系,但他到最后面讲什么东西是圣法印,因为空三昧已经是观无常,但是如果你观无常,还没有办法离慢知见清净,然后到最后他告诉你什么,【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也就是说这里,讲到师父上个礼拜说的一件事情,你观察无常,你必须观察无常性、法性,不是只是现象观无常,因为你只是现象观无常的话,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无常的法性,所以有可能没办法真正断除我执,因为你只是在现象观察无常而已,现象上的无常,可能对你来讲不是从法性,不是从法理上来讲,所以它没有办法真正断除我执,我们讲的无常必须是无有常性,是法理上必定的无有常性,而不会在现象上观无常,而在内在认为有一个,常住不变的东西,你看外道婆罗门他也观无常,他观身心无常,但是他认为身心以外还有一个不变的我,所以身心死掉了,谁在轮回,不变的阿特曼,这个我叫阿特曼在轮回,这就是只是在现象上观无常而已,所以这牵扯到一件法理上的事情,所以师父一直说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缘起的三相,一定是归到缘起才能理解到它的法性,所以无常不是只是现象上的生灭无常,他现象上的生灭无常,也一定保证他的什么,法相上无常,也保证他的性上是无有常性,而不在现象上讲无常,结果在深入的底下讲一个有常性,所以,为什么现象上的无常,它的法理上一定是无有常性,因为为什么,因为无常,一切法的无常性,因为一切法是缘起的,只要是缘起的就一定无有常性,就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性,那只要是缘起的一定是什么,复合的种种因缘组合的,那就没有一个不变的独立性,那这个叫做什么,无我,那这无常无我从法理上来讲,从修行上来讲,你能证无常、无我,那就断一切烦恼的涅槃,从法理上来讲,当下的一切法的无常无我,一切法就是什么,毕竟寂静、毕竟涅槃,这个叫做涅槃寂静,这样大概了解吗,所以他为什么后来要归到缘起法上来讲,要归到缘起法上来讲,你才能够得到无常性无我性,还有一切法的寂灭性,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圣法印经,所以你要想说,为什么三三昧后来讲到,三三昧好像跟圣法印没有太大关系,但到最后为什么他叫圣法印呢,因为缘起就是三法印,三法印就是缘起的三相,只要是缘起的,他在前后的相续上一定是无常的,在横面的组合上一定是无我的,那一切法的无常无我,就叫做生灭的当下,即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师父弟子问问题,【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这四句话怎么理解),无常者,是有为行,什么意思,就是大用流行,有为的怎么样,有为一定是生灭变化的,所以无常者一定是有为行,所以叫做诸行无常,那这有为行的有为行,记得一定是在讲身心生命的无常,怎么样推移跟变化,那这身心生命的不断的推移跟变化是什么,缘起的流转,那这身心生命的不断推移变化,如果你不了解它的缘起还灭,那你就是怎么样,不断的轮回,所以我们身心的不断轮回是怎么样,是过患的,是必须要灭的,是必须要离欲的,必须要断的,这样清楚吗,就是身心生命不断的轮回,这个叫做有为行,(师父那么这个患法的患,是有经历的意思吗),其实它主要是过患,其实讲难听一点就是祸害、过患,过去的过,过患,就是祸害,就是会造成我们的灾难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这个身心生命一直轮回,你不知道它其实是必须要舍离的,你就一直苦啊,有些人就一直执著这个身心生命不断的循环跟轮回,然后他还觉得很快乐,但是他不知道过患,佛教常常用过患,就好像说刀口上甜蜜,记得吗,以前在讲成佛之道一开始的时候说,有人被土匪追杀掉进悬崖,或是掉进一个井里面,然后掉进悬崖之后,掉下去之后,他身手矫捷抓住一个枯藤,然后往下一看,有毒蛇,贪瞋痴三条毒蛇,然后呢,还看到枯藤上,一只老鼠,在咬他的枯藤,很危险的,然后这时候呢,他忽然看到,这个枯藤上面有蜂蜜,结果他还在怎么样,他还在舔蜂蜜,觉得不错,很好吃,已经浑然忘记了外面有土匪在追杀,下面有蛇,枯藤快断掉了,还有老鼠,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身心生命其实是一种过患,但是我们不知道,还一直在舔这个蜜,所以他说,如果你不知道身心生命的,这是一种过患法,那就很危险,你就一直轮回了,他就这个意思,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弟子还是比较糊涂,因为在这里,01:14:32,440 --> 01:14:33,300【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2403,这应该是一个并行的关系,但是后来师父解释,过患的话,这是一个贬义,剩下的離欲法是一个褒义),因为常常会有这个,但是每次用的不一定一样,每次描述的不一定一样,但是它的意思差不多了,就是说,有为的这个身心生命不断轮回,他是过患,你必须要灭掉,你必须要离去的,(那也就是患法,那里不应该是一个断号,是一个逗号,那因为是一个断句,然后灭法,離欲法,断食法是一个并列关系),没有一样,差不多了,这样可以吗,有为无常是过患法,你必须去灭除它,你必须去離欲,而且要断它,还没完,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没完,我们来看一下析辨,如果就这个经文来看的话,【一、空三昧為三三昧之先導,】,这是刚刚已经讲过,我大概讲过,【空三昧:观五蕴无常磨灭法,無相: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就是观六相断,六境断,那这个什么叫做断呢,断是指舍离、不着相的意思,这个叫断,舍离、不着相,就是不着我们见闻皆知的色身香味触法,在上面不能贪染,这个叫作观色相断,【無所有: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观察贪瞋痴相断,这个叫做空三昧为先导,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呢,空三昧是三三昧的先导,一定要先得空三昧,才能得无相、无所有三昧,这是这个经讲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二、三三昧(不能離慢、知見清淨),所以三三昧不一定是三解脱门,但是修成了那就是三解脱门,所以三三昧,你虽然观的是三三昧,如果你不知道它的根本用意是什么,你有可能修是修得定了,但你并没有办法在定中做怎么样,作解脱的观,作观,朝向于解脱,所以这就变成所谓的只是三三昧,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它就是三三昧而已,那怎么样才能成为三解脱门呢,因为你成为三解脱门,就是可以断烦恼,就是離慢、知见清净,你就可以離慢,然后知见清净,那才成为三解脱门,那怎么样成为三解脱门呢,它有一个共通的,从因缘生灭变化,无常,而反观自心的无常无我,这一段,其实就是在这整个里面的说法,意思就是说,这个是导师分析的,不是师父分析的,师父是把导师的分析做的简要一点,就是说从因缘生灭变化,而反观外在的无常,而进一步反观自心,自心也是无常无我的,就是身心都是变化无常无我的,而且这个是必须从缘起的法理性来观察,【前段所說:觀五陰無常,、無我,觀色等相斷,我看后面还有没有,【前段所說:觀五陰無常,、無我,觀色等相斷,觀貪等相斷,都是觀所觀法的空、無相、無所,有。undefined,01:18:45,980 --> 01:18:48,040然解脫道的三昧,以無,我我所為本。2531,是静观内在的内心的无我无我所,这样子才能达到所谓的三三昧,也就是成为三解脱门,这样大概了解吗,总之,导师的意思就是说,要从现象上观,然后不只是这样子,你现象上观,你要在知见认识上了解缘起的法性,然后进一步从现象上观到自心内心,然后才能达到解脱成就,可以吗,(师父,还有一个不是特别清晰的,空三昧,就是观五蕴无常,那也就是色受想行识,那无相这里,又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其实就是一个,五蕴里面的色和受,那这个时候弟子有点糊涂,这个次第关系是怎么回事),你说怎么样,(因为空三昧是讲五蕴无常,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对吧,那但是色受其实和声香味触是有关联的),不是啊,因为五蕴比较重在于内心,受、想、行、识,是内心的各种作用,那这个色声香味触法,是比较注重什么,外在的外境的相,所以才叫做无相,这样记住,(就是一个是内在一个就是外),一个观外相一个观身心,但是事实上很多经典都告诉你说,如果你能观五蕴无常,你就可以解脱,那问题是那这里观五蕴无常,为什么达不到解脱呢,他的关键点在于,你观五蕴无常,你不能只是观他的无常相而已,你要从缘起上了解他的法理的无常性,(师父弟子再问问,这第二个三三昧,不能離慢、知見清淨,三三昧里面包括了空三昧,),三三昧就是这个,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这个三个又包括了,他应该是可以離慢、知見清淨),我就说,因为你如果没有观到缘起的法性,你只观他的相而已,等一下你说三三昧怎么样,(三三昧不是包括空、无相、无所有吗),是啊是啊,(我现在都观了,空三昧观了,无相观了,无所有观了,三个都观了),对,观了,就是不能解脱,所以它就叫三三昧,不能叫三解脱门,三三昧是可以通向解脱门,但是师父说过,如果你不是真的了解他的缘起法理相,只是观现相而已,那可能就是三三昧,没办法得到解脱,得到解脱的就叫做三解脱门,这样清楚吗,要达到的三解脱门,就是你要断烦恼,那就是所谓的离慢,那个慢就是微细着我执,离慢然后知见清净,所以师父一开始不是说三解脱门,他是入门是一个因,你修了,观念如果不清楚的话,你只是观现象上的而已,可能就是没办法解脱,那就是叫三三昧,但是如果你是从法理上而了解,然后作观,那三三昧的任何一个,如果你在法理上弄清楚了,任何一个都可以通往解脱,这个就叫做三解脱门,这样清楚吗,如果还有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导师的说明,导师曾经在他的空之探究里面这样说,【我我所是怎樣生起的?從見、聞、覺、知而生,識,世俗的識,是有漏、有取的,有,識就不離我,我所。】,他说,我所是怎么生起的,从见闻觉知而生识,世俗的识是有漏有取的,有识就不能离我所,【所以離慢而知見清淨的三昧,要反觀自己,的心識,從因緣生。從無常因緣所生,的識,當然,是無常的。觀無常(的識)法,是有為(業煩惱所為,的),】,有为是什么,业烦恼所为的,【行(思願所造作的),緣所生(的)法。緣所生法,是可滅的,終歸於滅的,所以是離欲法,斷知法。這樣的觀察,從根源,上通達空無我性,才能離我,慢而得清淨知見──無漏智。】,才能达到这样子,所以第一个,你必须要了解缘起的法性,然后不单只是观外在的,你要从内在了解缘起法,了解内在的一切法无我,如果能这样子的认知,如果是这样认知,你在修禅修的时候,就可以观五蕴无常,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得到真正的解脱,所以在经典上也说,三三昧,如果你能够抓到了空、无我性,了解的无常法性,任何一个三昧入手,都是一个解脱门,这样大概了解,这个叫做三三昧跟三解脱门,还有无常的关系,我看这后面没有,这个有点深了,不过大概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后面我们在讲无常法性的时候,师父会引用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里面,对于三法印跟一法印,他到底是怎么讲,还有无常相跟无常性,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大概知道吗,大概有概念就行了,慢慢琢磨琢磨,反正是这样子,第一个,你观三三昧,必须有一个观念,第一个就是说,不管是讲无常讲无我,还是讲无相,还是离贪瞋痴,都要从缘起的法理上去了解,不能只是观他的相而已,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说,观这个相要从进入内心里面,因为我们的我执都是在内心里面,所以你观相要透到我们内心,所以你观相的无常,要了解无常法性,是一切法的无常性,那一切法既然是无常性的话,那我是怎么样,我就是无我性,所以从无常透到无我,才能得到什么,离慢知见清净,你观外在的六相,色声香味触法是什么,是离相的,要舍离的,但是你真正要舍离的是什么,是我们内心,还是一样,是离我我慢,还是我们的内心,那你观贪瞋痴断,师父曾经画过三个圈,这个是我执,师父是不是说过,我执比较深细,但是我们一般观察不到,我执的时候,可以从哪里观,三毒,贪瞋痴,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无我性,只是单观察贪瞋痴,而没有办法进一步透到无我性的话,那这还是不能解脱,你是离,你没有断,所以你观贪瞋痴还是要,01:27:25,380 --> 01:27:27,020进观内在的无我性,2779,所以你不管观无常相,进一步的无我性,你只要能够有无常性,观察无常性,无常性,既然是无常的,那必定是无我性的,一定是无我的,那你观贪瞋痴,你不能只观,贪瞋痴,所以有没有外道,也是告诉你要离贪瞋痴的,有没有宗教,也是告诉你要离贪瞋痴的,很多宗教都告诉你,不能贪,不能发脾气,不能嗔恨,不能愚痴,很多宗教这样讲,问题是那些宗教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没有跟无我真正相应,所以你不能只是下手去观而已,你要在法理上了解缘起的无我,那你这样的话,不管是从什么,从五蕴观无常,或是从六相观离相,或是,观贪瞋痴,到最后都通向于无我性,无常性无我性,那这样的话才能真正的什么,断烦恼,叫做离慢、知见清净,那这个才能成为三解脱门,而不是只是纯粹的三三昧而已,所以修三三昧,它本来是要通向解脱而成为解脱门,但是如果你在法理上没有弄清楚,不是进观内在的无我,那没办法解脱,那就是三三昧而已,这样可以吗,那个静观什么问题,(师父,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无常在作用于对自我观察的时候,就是空三昧,那就是对于无我,身心观察,相对于我,那在观察外相的时候,那就是无相,就是无常作用是无相,然后在作用于你自身的习气的时候,就是无所有,就是无常在相对于你的观察,那你的贪瞋痴就是你的一个习性),要了解贪瞋痴,到最后是要了解贪瞋痴从哪里来,就是从我来的,所以经典常常讲说,到最后无常则苦,苦故什么,到最后都是要观察到无我性的,那这三三昧只是一个入手的观察对象而已,但是他要通到的法性、法理是必然是同样的,(刚刚师父讲到的,它是有次第的,其实从某个角度也不一定是完全次第,就是说哪一个你的下手处,可能对你最直接体验的话,你可以从那下,但是最终要回归到无我),所以三三昧它有三个意思,就是师父上面讲的,第一个,它可以是次第性的,第二个,他可以是,第一个是,它可以是以空三昧为基础,第二个,它是有次第性的,第三个,究竟实义来讲,你要是了解它的法理,任何一个下手,都可以达到什么,离慢、知见清静,那你说那为什么三个,因为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人他的执著,或他能起观的不一样,这样清楚吗,所以叫做三三昧,任何一个透到法性上,都可以称为解脱门,有没有什么问题,来看一下,四、修习无常观,(一)日常生活,1、正念无常,所以现在你们学无常,又进一步学习到什么,不是只是观无常相而已,很多人说,那师父为什么,经教上一直说无常无常,但是从导师的分析,还有师父的教导,一直说,佛法的基本教法就是缘起,因为你如果不了解缘起法的流转还灭,还有缘起的无常无我性,你只是在现象作观而已,你根本没办法解脱的,你可能说无常归无常,但是我还是我执,无常只是表象而已,我可以稍微离欲,有些人感觉就是生活比较简单,比较离欲,觉得就很有修行,但事实上他是没办法解脱,因为他对教法的法理他不懂,所以佛陀在,不是出家前,在成佛前,曾经跟过一个外道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但他就是没办法解脱,因为他对无常的法性对无我缘起,他不懂的,所以没办法解脱,这样大概了解了,我们来看这个,正念无常,但确实,变成说我们修行,要从两方面下手,一个是生活上的观察,一个是听经闻法,听经闻法才能了解教法、教理的正确性,然后再从观察日常生活中,观察无常无我,这样才能相得益彰,现在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说,有些人他不听经闻法,所以他一辈子学佛,不知道什么叫做缘起四圣谛,但是他总是说,佛教就是要修,所以他可能就是诵经读咒什么,甚至他有时候说,人家说观无常,他确实有可能在日常生活观无常,就觉得说这世间无常,这世间都是空幻的,他可能会这样子,但事实上,他并没有观察到内心,他并没有真正离开我执,所以他东观西观的,是啊,无常归无常,我执还是我执,但是如果你一方面能够,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如理作意,然后在日常生活去法随法行观无常,那这样子,法理跟你的观照就能结合在一起,这个就是修行,才不会只是观现象上的无常,而是能透到法性上的无常,我们来看这个,正念无常,找一个同学来念,敬堂你今天念过吗,没有来,你来念一下,【時,有眾多比丘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言,語嬉戲,終日散亂,心不得定,縱諸根門,馳騁,六境。時,彼林中止住天神見是比丘不攝威儀心不欣悅,而說偈言:此先有瞿曇,正命弟子眾,無常心乞食,無常受床臥,觀世無常故,得究竟苦邊,今有難養眾,沙門所居止,處處求飲食,遍遊於他家,望財而出家,無真沙門欲,垂著僧伽梨,如老牛曳尾。(雜1343)】,他说,时,就是一时,一时,就是有这么一个时候,有眾多比丘在拘薩羅人間,又叫做乔萨罗,叫做拘薩羅,就乔萨罗国,古代的大国,那人间,他不是天上人间的人间,就在乔萨罗国这个地方,这个人间,一直就很多人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生活的地方,他不是天上人间的人间,就是在乔萨罗国的这个国家里面,住一林中,在森林里面,他们这些人住在森林里面,【言,語嬉戲,終日散亂,心不得定,縱諸根門,馳騁,六境。】,就是这一些比丘在里面嬉戏玩耍,这个你们一般经典,可能看不到这样的情境,这只有阿含经会看到这样的情境,所以阿含经,很贴近佛陀时代的很多状况,你说,难道跟佛陀出家,当时出家的全部都得阿罗汉,全部都很用功修行吗,其实有一大部分,很多不是,为什么,人间嘛,毕竟善根深厚的少嘛,所以像舍利弗、目健连那种是非常少的,当然还有很多是愿意修行的,但是还有一大部分是虽出家,但是习气很重,喜欢整日嬉戲玩乐的一大堆,所以佛陀才制戒,传说,佛陀刚成佛,教导弟子的十二年间,不需要制戒,只告诉你们好好修行,断贪瞋痴得解脱,类似就讲这样子,但是后来根机越来越差,越来越差,很多人开始犯一些不好的行为,那么佛陀才开始制戒,所以像这一类的一大堆,那么把这一类的比丘,佛教里面把这一类的比丘统称为,谁知道,那个什么,尽量你说什么,统称为什么比丘,统称为六群比丘,一群一群的,六群比丘,但事实上不是六群,他是有六个最有名的做代表,所以叫做六群比丘,把这些嬉戏打闹的称为六群比丘,那他说,嬉戏打闹,縱諸根門,馳騁,六境,这个时候,【彼林中止住天神見是比丘不攝威儀,心不欣悅,而說偈言:undefined,01:37:54,840 --> 01:37:56,620林中有天神在里面,3121,这个就是所谓的树神,或这些天龙鬼神看到了,看到他很不满,很不满他说的偈诵,说什么,【此先有瞿曇,正命弟子眾,無常心乞食,無常受床臥,觀世無常故,得究竟苦邊】,这是一段,他说什么,此先有瞿曇,意思说这个林中之前有佛陀,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带着很多他的大弟子们,就是正命弟子众,都是行为正端,修行非常严苛的,無常心乞食,就是观无常,乞食也观无常,无常受床卧,就是行住坐卧,不管是,乞食托钵,行住坐卧,都随时观察无常,因为这样才能用功修行,然后,观世无常故,因为观世间无常,所以得什么,究竟苦边,得究竟苦边就是离苦,到了苦的边际,那意思就以前佛陀,在这个林中的时候,带弟子们是很用功在修行,所以可以解脱,现在怎么样,今有難養眾,他的难养可能从修行上叫做难养,因为就不修行,沙門所居止,就是这一些沙门在这边住,处处求饮食,到处去托钵吃啊什么,处处求饮食,就是反正到处去托钵,要饮食啊,遍游于他家,到处去串门子,因为以前还是不能自己煮,所以到处都去托钵,然后到张三李四,这个人我熟,我们去跟他托钵,托一些东西来吃,就到处去,这意思就是说,这些人没有心修行,到处要东西就对了,然后,遍游于他家,望財而出家,什么意思,其实不是为了无常,不是为了解脱修行而出家的,是有他求啦,你这里会有点怀疑,想要有钱为什么要出家呢,为什么叫做望财,为什么望财而出家,就是为了财物而出家的,我问你们,依现在来讲,当然现在又变了啦,一般来讲,你想要有钱赚钱,在家比较好赚钱嘛,出家,我跟你讲,如果是依出家正常来讲,出家是要舍财物的,那为什么这个古代,他这个时候说望财而出家,其实你们要知道,印度古代社会,大部分是很穷的,不要说古代社会,现在的印度你去看一看,大部分人也很穷,十四亿人可能就是,两三亿人可以过,比较稍微好一点的生活,其他都是在贫穷边缘,现在都这样,更何况古代的印度,他大部分都是穷苦的,只有少数的一些贵族,望族是比较有钱的,所以跟着佛陀出家,因为那时候很多,都是愿意供养佛陀的出家众的,所以很多人看到,你们记得师父讲过须生经吗,须生经里面就是有一群外道修行人,他说,奇怪了,自从佛陀成佛之后,带着他的弟子开始修行,大家都只愿意供养释子沙门,对我们这些都不再供养,可见当初很多人,跟着佛陀的这些出家人,是可以穿好的吃好的,很多人在家他就过得不好,所以他出家,可能日子过得好一点,所以意思就是说,求供养求财而出家的,那这样子的话就【無真沙門欲】,就是并没有真的要追求沙门的生活,求解脱修行的生活,【垂著僧伽梨,如老牛曳尾】,什么意思,因为他就是威仪很差,那个古代他是用披的,或是包起来或披着这样,那披着呢,如果你稍微不端正一点,他就拖在后面,那就一直就是邋遢邋遢的,他的披也披不好,然后弄也弄不好,你这些如果弄不好,它就拖在后面,那拖在后面他也不管,他就拖啊拖啊、走啊走啊,拖在后面,就好像老牛拖了一条尾巴,那为什么叫老牛,因为爱走不走的,就是很懒散,威仪很差,这个就是所谓的正念无常观,日常生活上面观察无常,那这个就给我们很大的警示,古代很多佛弟子跟现在很多佛弟子一样,哪怕出家都不是真的很用功在修行的,这就是人间嘛,二、苦想,【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若彼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滅想者,是名正見。」】,乐受要作苦想,所以乐有坏苦,意思就是要有过患想,你现在生活得不错,但问题是你要知道,这个快乐,不错,有可能随时变化,所以,你要居安思危,所以叫做乐的时候有苦想,因为随时会有坏苦,那么苦苦,苦苦要有这个这里叫做什么,劍,刺想,就好像被劍,刺到了,要能够有强烈的离苦得乐的心,那再来,如果是不苦不乐呢,不苦不乐有行苦,要做无常观,随时在变化,可能马上就苦了,那也有可能是乐了,现在不好有可能会变好,但是变好,还有可能会变坏,所以就是在变来变去呢,这个叫做无常嘛,这个叫做无常,所以,你现在不苦不乐,也没有什么好苦,没什么好乐,生活还可以,但是,你要随时做无常观,因为这样子你才能够有什么样,有出离的心,能够有预防发生变化的心,你才能比较接受随时的变化,这句话就是在讲这样,所以,世尊说偈言,觀樂作苦想,苦受同劍刺,於不苦不樂,修無常滅想,是則為比丘。正見成就者,寂滅安樂道,住于最后边,永離諸煩惱,摧伏眾魔軍】,虽然说,你看,这个有很强烈的出世解脱感,所以他很多时候是讲比丘,因为是出世解脱,所以阿含经有很强烈的出世解脱想,然而,我们要这样子想,从这样的一个出世解脱,它是大乘佛教的基础,为什么这种出世解脱是大乘佛教的基础,它是三乘共法,但为什么它是三乘共法,因为它有很强烈的解脱感,如果你不觉得这个世间是苦的,是无常的,是变化的,你有没有办法生起出世的出离心,如果你没有办法生起这个出世的出离心的话,你不觉得这个世间是急需要离苦得乐的,那么你就不会对于其他众生产生什么,悲心,你对自己都不会产生悲心,都不觉得这个世间是可离的,是苦的,是磨灭的,那你为什么会觉得其他众生是苦的,是磨灭的,是无常的,那你说,我们现在有些人也会对众生起悲心,但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对众生起悲心,只是对众生的苦苦有感受而已,那苦苦有感受也只是现象上而已,当这个人有钱的时候,你不觉得他苦,你会觉得说我还比他苦,因为他比我有钱,所以你根本不会缘这样的苦,而对众生起同理心,因为如果你能真的从无常而理解到这世间是苦的,所以我是这样的苦,同理的,跟我一样的,这些没有断烦恼的众生,也是这样的苦,你才能真正生起悲心,所以从这个经里面,你会有很强烈感受,这种解脱的观念,但是你说需要这样子吗,那就看人,看你觉得离苦得乐对你多重要,看你能不能认可这个世间是苦的,那进一步大乘佛教就说,不但你是这样,而且你扩及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是这个样子,你才能真正生起悲心,如果不认可这个世间是苦的,是无常的,你没办法对别人对自己产生真正的悲心,而且所谓的四无量心,记得吗,我们现在不是很多人在修禅观,修慈悲喜舍吗,从师父的认知来讲,如果你对于缘起无常,对世间是苦,没有办法恳切的去认可它,你的四无量心根本修不起来,因为你不觉得众生是苦,跟大家共勉一下,我们来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