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4:修订间差异

删除69,143字节 、​ 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页面内容被替换为“Category:其它整理
无编辑摘要
(页面内容被替换为“Category:其它整理”)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阿含经讲要-第110讲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接续的上个礼拜上个礼拜讲到,六根对六境的一一住,一一住叫独住,然后第二住叫共住,那么一一住的独住意思就是说心不攀缘,这叫一一住。独住,心不攀缘不只说你自己喜欢独处而已,有时候 虽然身独处,但是心却很多攀缘,那这样也不叫做独住。我们上个礼拜看过这个经文,但是后面还有没有看完,我们来看一下。
'''2 、一一住(讲义P220)'''
'''尔时,尊者鹿纽(Migajāla)来诣佛所,稽首礼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佛告鹿 纽:“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 欲;彼比丘见已,喜乐、赞叹、系著住,爱乐、赞 叹、系著住已,心转欢喜,欢喜已深乐,深乐已贪 爱,贪爱已厄碍(系缚)。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 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 有如是像类比丘,正使空闲独处,犹名第二住。所 以者何?爱喜不断不灭故,爱欲不断、不知者,诸 佛如来说第二住。'''
'''第二住: sadutiya-vihārī (共住);'''
'''一一住: eka-vihārī( 独住)'''
'''【尊者鹿紐(Migajāla),】'''
jāla,就是他是把那个鹿围起来的那个网子,他的名字可能家里养鹿的,所以叫鹿紐。
'''【稽首禮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
什么叫第二住,什么叫一一住呢?
'''【佛告鹿 紐:「若眼識、色,】'''
意思就是说,眼跟对色产生眼识。
'''【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 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 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 愛,貪愛已阨礙(繫縛)。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 是名第二住。】'''
第二住叫共住,你跟什么共住,跟贪染跟爱念共住就叫做第二住。意思就是说,当你眼见色产生眼识,然后这个眼识会去执取你所见到的这个,识然后增长贪染贪念。那么痴也是,瞋也是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叫做第二住,就是共住。因为你不是简单的看到东西而已,你有贪染跟贪染共在里面一起在里面,那个就叫做共住。
'''【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
这里第二住叫做共住,那什么叫做一一住呢?
'''【「若有比丘,於可愛、樂、念、可意, 長養於欲色;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讚歎、 不繫著住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已,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 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深樂、貪 愛、阨礙者,是名為一一住。】'''
这样才叫做独住,意思说,当你 眼见色看到你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能马上警觉到,把这个喜欢的贪染不要让它持续的延伸扩大,如果你能这样住的话,就叫做独住,或叫做一一住。为什么叫做独住呢?因为你不跟贪瞋痴所共,你只是见到看到喜欢知道这喜欢的,这是好的这不错的,就这样就好了,不要进一步起贪染,这个就叫做独住。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處於高樓重閣,猶是一一住者。所以 者何?貪愛已盡、已知故,貪愛已盡、已 知者,諸佛如來說名一一住。」】'''
他说如果是这 类的比丘,哪怕他是住在豪宅里面,他也叫做独住,一一住。因为这种比丘或这种人,他住在豪宅里面,他不会对豪宅的任何华丽华贵的东西起贪染,所以 这个也叫做什么?一一住,也叫做独住。那么他上面也讲到说,有第二住这个,是前面,他说【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意思就是说,他对看到的东西他都会起贪染,那么这一类的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
那么这个是从个人的六根对六境起贪染、不起贪染来看,所以你要是六根对六境,看到好的东西不起贪染,看到不喜欢的东西不起厌恶的话,你能够做到这样的话,那这个都叫做什么?独住。那这时候呢,不管你是在哪里,你都能够独住。那么另一方面呢,如果你六根对六境很容易起贪染的话,那在这个状况之下,就算是你把自己孤立起来,自己住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就只有自己这样住,那个还是叫做第二住,还是叫共住。
那么这里要谈到生活上的一个问题,第一个,独处当然是好,因为独处是比较没有干扰的生活,相对来讲,朴素的生活当然对修行是比较有帮助的。为什么师父会说,相对朴素的生活对修行是比较有帮助的呢?因为我们的人,尤其是初学者,很容易受外界环境所干扰,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讲,外界环境,你的生活越朴素,对你初学的修行是越有帮助的。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很多出家人,尤其是我们刚出家,师父以前刚出家的时候,一定要在僧团,而且不能随随便便跑出去。因为你在僧团里面相对来讲是比较依法而熏习的,相对来讲是单一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环境提供你一个独住的机会,所以这里独住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这是尽量的不与贪瞋痴的相应的。
所以在 初学里面,僧团提供你一个相对朴素的生活,正法熏习的生活,所以他提供你一个相对独住的机会,一一住的机会。那么一般在外面呢,由于外在的环境条件太复杂,你容易受到干扰,所以 你容易被外面的五欲所影响,因此 复杂受影响多的这个环境,就容易让你起共住,就是起烦恼贪瞋痴。所以 我们那个时候不能随便跑出去,一跑出去,花花世界,过去还没出家的那些忆念观想,还有那些环境都回来了。所以这是一个相对 初学者的一个环境。
师父要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很多人以为独住,就是自己闭关起来,自己把自己锁起来,不要跟外界去接触,这个也是一个问题。因为 你如果不听经不闻法,不了解独住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也不听经闻法,你把自己关起来,其实 不但对正法的熏习了解没有帮助,而且容易变成宅男宅女。变成宅男宅女还好,为什么说变成宅男宅女还好?你只是宅一点你还没有精神问题,如果你不变宅男宅女,那就会变成精神有问题,因为人必须要有六根对六境,然后六识的长养。那你要是去长养五欲世俗的,还是你要长养正法的,所以人是不能把自己关起来,也不能只自己过自己的生活。
因为这里说,如果你的五欲不断,你的六根对六境的这种六尘的东西不断,你就算是把自己独隔离起来,你还是叫共住嘛,也不能叫一一住啊。那现在呢,宅男宅女你以为他把自己关起来,就真的生活很单纯吗?不是,宅男宅女把自己关起来都在干什么,上网嘛,不然打游戏,不然就看连续剧,不然就跟很多的网友聊天嘛。所以事实上呢,他只是换个形式,转换的形式,过复杂的生活而已啊,他身体没有复杂的生活,但是他忆念上跟这些网络上还是复杂的生活啊,所以他并没有真正独住。
以前我们还在佛学院的时候,因为那时候网络没有那么发达,所以我们都开玩笑,我们在谈闭关,你们都知道闭关吗?闭关就是把自己关起来,不是啦,就是说寺院或哪一个地方有那个关房,就是你可以发愿,进去十天半个月甚至长则半年一年两年三年的都有,你在里面不要跟外面接触,然后人家护关会准时送饭给你吃。那你说师父那闭关在里面干什么,那就看啊,你可以闭各种关,比如说你可以闭禅修观,那么你就是在里面就是 打坐,你只是打坐跟经行,其他不用管,饭菜自然人家会送来,可能送到你门口,送一个开口送进去,你 吃完饭啊,那个碗啊什么就放着,人家会收走,那你可能是闭禅关。
那么还有闭什么关?有些比如说阅藏,导师就曾经做过这样,阅藏就是说我这三年,我要把三藏十二部都看过一遍,那我就安排我的功课时间。那你也可以在里面经行,运动运动。最好的关 就是一间小房子,还有一个后院,那你只要不离开这个院子这样就好,你可以在院子里面走来走去,那不要跟人家交谈,看到篱笆外面有人不要跟人家交谈,你就绕、经行。时间到安排功课,比如说几点几点要看什么,你就三年把藏经读完,阅藏。那么还有一些就是比如说有闭法华关的,他就是一字一拜诵法华经,然后一字一拜,一个字一拜就把它拜完。反正各式各样的都有,你就是关在里面做你该做的。
还有一种关,那时候网络那么发达,那么我们都会开玩笑说,如果你闭的话你要闭什么关?如果你叫我关半个月我也可以闭,但是有一个条件,武侠小说整套给我准备好,就闭武侠小说关,金庸的、古龙的全部给我准备好一整套的一个都不能落,我关个十天半月一点没问题,这个叫做闭武侠小说关。还有闭漫画关,以前有很多漫画,什么七龙珠,什么蓝球,反正各式各样的,灌篮高手这些,这些以前师父还没出家都看过。另外,那时候开玩笑还有一种关,那个时候因为电脑不发达,还有我们所认识到的里面还有一种录像带,很粗很大那种录像带,我们就说你载一卡车的录像带,里面很多种电影,那种的时候还是那种塞进去的那个,你只要载个一卡车车进去,十天半个月没问题。那如果你是这样的话,你身体上表面是独处,但是你不能说你是独住啊,还是一一住啊,因为你还是色声香味触法很精彩,我们以前就会有这个问题。
所以大家要知道说,这个经典就告诉你,你 没有正法熏习,你是不能自己随便乱闭关的,因为要么你就是宅男,就是看东看西的,这个为什么还好,你还有东西可以寄托还有看,如果没有的话,很多会变成精神病。所以以前都说,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教法还有这种精神毅力的根机的话,你不能闭关,因为你会发神经。
导师曾经跟我们说过,他以前在一个寺院,那个寺院在山上,那时候他们都要走很久,走一两个小时,走进去,下山也要一两个小时走出来。他说那个山上的小路旁边都有很多那种闭关的茅棚,不是寺院的,是很多出家的,自己到那边盖一个小茅棚,然后自己在那边闭关,他说他常常会经过一两间茅棚,明明就是住一个人而已,他常常听到有人在对话。他不是说神鬼啦,他意思是说里面的人,可能已经有精神病了,就是自己在跟自己讲话,然后他每次听到都一定有问题,然后就快步经过,赶快走。他就说,如果你没有一些正法的熏习,没有精神的食粮,跟人家的一些互动的话,很容易产生精神病。
所以佛陀时代,最早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头陀行,但是佛陀也告诉大家,头陀行很不容易。他的各种观念,还有他的自制能力,自控能力要非常的高,但是一般人没有这种根机,而且头陀行如果观念错误的话,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佛陀开始 建立僧团,他希望修行人,真正要修解脱的,尽可能的要求来住僧团。那么住僧团,他有正法熏习,有同参道友,然后有师父有老师,就会教导约束,让你去修戒定慧。这是正法的熏习,不是无意的熏习,所以虽然 僧团有很多人,但是他还是属于一一住,而不是共住。
你们常常有人说,修行就是要心清净,所以你到哪里都能修,借境练心,所以我都住在红尘五浊里面,在酒吧里面,在什么里面,我这个心是如如不动的,如果你有遇到这类的人那个叫做胡说八道。这是五浊红尘自己沾染不舍,然后假借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跟理由来谈论这些事情。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碰到,师父从出家到现在,三十几年碰过太多这一种,尤其是在家的老师,在家的活佛,在家的上师,最喜欢搞这一套,出家有,但是出家相对少。
为什么师父说出家相对少呢?因为你本身就没办法去过戒律这一关,戒律写得很清楚,你自己瞎掰都没有用,因为至少你还有僧团,还有戒律的管执。但是在家人那些,在家自称上师的,完全跳脱出戒律那一块,自己东搞西搞,就搞自己的,所以这些一定要注意,这是从这个经里面我们所要理解跟体会到的,一些我们现在会发生的修行跟一些现象。
3、六根门头好修行(讲义P222)
'''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 導『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 『正向』、『即此見』、『緣自覺』。世尊! 你以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佛陀回 答:「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能提 問。當眼看見東西的時候,能覺知到所看見的 東西, 進一步能覺知到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 白我現在有看見東西(眼見色),並察覺到眼 識見色時起了貪欲,這就稱為『現見法』。'''
'''什麼又是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 緣自覺呢?當比丘們見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見 的事物,但對所見的事物不起貪欲。清楚明白 自己所見的事物,也真實察覺自己對所見事物 不起貪欲,這就稱作滅熾然、不待時(馬上)、 正向(正確引導)、即此見(客觀的)、緣自覺(可 親身的體驗)。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對境時,也 是同樣的道理。」(雜.21 5 經)'''
这师父讲过好几次,但是为什么还得讲,因为现在在讲六根,以前在其他地方讲过这个经,这次至少是第三次,可能四次也不一定。但是这个很重要,我们来看它怎么说,六根门头好修行。
【'''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 導『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 『正向』、『即此見』、『緣自覺』。世尊! 你以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佛陀回 答:「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能提 問。當眼看見東西的時候,能覺知到所看見的 東西, 進一步能覺知到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 白我現在有看見東西(眼見色),並察覺到眼 識見色時起了貪欲,這就稱為『現見法』。】'''
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你们读起来跟古文好像不太一样。所以这里讲到两件事情,第一个,因为他是讲六六,六根对六境讲得比较细,他说你要在六根门头上下功夫的话,第一步,你要先确认,你眼睛有看到东西,你不要迷迷糊糊的,你到底有没有看到,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就是说我们看到东西,我们要确认我们确实看到东西,不是我们自己的胡思乱想我们看到东西。第二个,看到这个东西之后,你是起贪、起瞋还是什么,你是喜欢的、不喜欢的,还是无记的,你是有贪吗?有瞋吗?你要清楚的明白,不管是起贪起瞋,你都要清楚明白。
所以这是两个层次,一个是有没有看到东西,有,看到先确认,有看到东西呢,这个就叫做什么,我们以前讲的身念处,就是先确认明白,你六根对六境有没有明白看到东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说,那你看到了是喜欢不喜欢,喜欢起贪,不喜欢起瞋,还是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的问题,你要先确认有没有这样的问题。那如果你能确认的,这个就叫做什么「现见法」。所以你要在六根上下功夫,你要先有「现见法」这样的一个层次一个步骤,这是第一步,叫做「现见法」。
什么又是'''【『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當比丘們見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見 的事物,但對所見的事物不起貪欲。清楚明白 自己所見的事物,也真實察覺自己對所見事物 不起貪欲,這就稱作滅熾然、】'''
'''【不待時(馬上)、 正向(正確引導)、即此見(客觀的)、緣自覺(可 親身的體驗)。】'''
『不待時』,就是现在 马上的;『正向』就是正确的引导;『即此見』就是客观的;『緣自覺』是可親身的體驗。
'''【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對境時,也 是同樣的道理。」】'''
意思就是说,你起贪了,而你知道了,这个叫做什么,『即此見』。有没有看到,『現見法』,那么你知道之后,你必须要马上把它降伏,起贪的让它不起贪,起瞋的让它不起瞋,如果能够这样子做的话,你不起贪了,明白事物所见的,也真实观察到自己所见的事物,然后能够降伏不起贪的,这叫做『滅熾然』。为什么叫做『滅熾然』?五欲炽盛,五阴炽盛,而且这个炽然就是烦恼的意思,贪瞋痴都是烦恼,你察觉到自己在眼见色的时候起烦恼了,然后你把它降伏了,这个叫做『滅熾然』。
『不待時』,为什么是『不待時』?别等待,马上就要做,你不能说没关系啦,我现在很喜欢啦,先喜欢喜欢,回去再来打算,它意思说你马上就要降伏,马上就得降伏。还有『正向』就是正确的引导,那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子做呢,你为什么能够有这样正思维熏习呢,你为什么可以有正确的引导呢,因为你知道我要去降伏它,那必定你之前熏习过,知道这样下去会产生大问题,所以你觉得我要去克制它。有人可能没有做正确的引导,那你为什么能够做正确的引导?因为你平时都有在听经闻法,平时有在养成知见,所以当你这样子,面对这样的时候,你就能生起正见,能够做一个正确的引导,正确的引导,因为 有些它告诉你,我们不要去看,但是它的不要去看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等一下我们在讲外道的,不要去看的观念,所以这个叫做正确的引导。
『即此見』是客观的,就是说你知见认识还有你生起的,这是一个客观的,不是别人告诉你才这样子,你自己是要亲自去了解的,是客观生起的。还有就是『緣自覺』,是亲身体验的,不是只是人家告诉你而已,你们现在听,是师父告诉你,但是当有一天你去外面,看到做的时候,是你亲自去做的,就不是人家告诉你而已。比如说,打坐轻安生起,可能是师父告诉你的,你也认可有这样一件事,但这个并不是『緣自覺』,因为这只是人家告诉你,你也认可而已。 但有一天你打坐,有相似的轻安,不错,确实有这样 ,所以当你自己,去坐的时候 你有这种体验,这个就叫做『緣自覺』。
'''【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對境時,也 是同樣的道理。」】'''
这个就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
现在师父跟大家谈一个比较现实切身的问题,什么现实切身的问题呢?师父现在在教阿含经,<u>阿含经既现实又能实际操作,但是他的要求又有点高,他的要求那种高呢,是现实可以体会到的高,你不一定能做到,但你可能可以想像到他的高。很多经典它为了起信会讲很高妙的东西,但这种高妙的东西呢,你是想不到也感受不到的,你只能在你的理想当中,然后朝着那个方向目标去前进,那一种都是起信用的。</u>
但阿含经,这是现实的贴切的,有可能做得到的,但是这种有可能做得到的,他的境界就现实来讲是蛮高的。我问你,这个现在讲的这个东西容易吗?不容易。但问题是有没有可能做得到?是有可能的,只是不容易,所以相对来讲会让你觉得这个太难。那么有一些经典呢,比如说大乘经有一些经典,他是讲起信用的,他可能用佛菩萨的神通然后讲的很玄妙的,这种神通,佛菩萨的境界,这种是不是境界很高?是。这种境界很高,是不是在你的生活里面的?不是,他都是在生活以外的,一般人有没有可能做得到?是做不到的,所以这种 让你向往起信用的。
所以基本上来讲,你不会去考虑他到底难不难,能不能做得到。因为既然是向往的,你就不可能说那我能做得到吗?基本上你不会去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只能说期望我未来朝那个向往的目标,最终久远劫后会实现。比如说,一个教篮球的你现在一个小学生,你想要打篮球,那么你看了NBA的篮球明星打篮球你很向往,那个东西难不难?很难啊,但那个东西现在在你的境界里面,等于是神一样的东西存在,你只能向往你不会去觉得那个难不难,因为那个根本是你的境界以外的东西。现在你要开始学篮球,你跟你的体育老师学,体育老师算是蛮厉害的,但是体育老师在你的眼睛里面不是神一样的存在,是现实很厉害的人。那你会觉得说,我有没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像篮球老师这样的一个程度?有可能。但你会觉得那个很困难,因为你会觉得很困难,是因为你有可能达得到,但是不是那么容易。那师父现在要跟大家谈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你们现在学了这个之后,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师父,这个太难了,我怎么去做?师父告诉你,这个是给你一个可以去实践的目标,是可以做得到的一个目标,往这个目标去前进,而不是让你短期间内马上就可以达得到,而且有一个遵循的方向,可以让你往这个方向去做。就好像你的体育老师,你不可能去跟ABA的球星。学篮球你必须是跟你的体育老师学,体育老师就是你现前的一个目标,指导你一个前进的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同样的,师父必须要讲,就算是你现在没办法马上做到,而且<u>你现在马上去逼自己,也是不大符合现实的。但是至少如果你想修行的话,师父可以给你这样的一个方向跟启示,让你朝着这个方向,多多少少可以去实践</u>,免得我们的一向修行,都只是把它落在于很简单的,念经、拜佛、礼佛、念咒,以为这样子叫做修行。事实上呢,那些不能不叫修行,那些都是方便之道,都是辅助的如果你修戒定慧。六六法门不能不运用,六六法门就是在修戒定慧的入门。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说,你千万不要马上用这样子去要求自己,然后跟师父说,师父,我觉得很抱歉,我说抱歉什么,师父讲的我觉得很对,我都没做到,我觉得很痛苦,很难过很忏悔,那以后我不要来了,那这又落入另外一种极端。
<u>我不是叫你拿这个来审视自己做标准,这个只是让你有愿意修学的话,让你有一个真正修行的方向,怎么去做的一个指导方针</u>。才不会说佛教那么好,教法那么好,但是 东谈西谈,谈到最后,修行就是谈的一些方便的入门之道,就是诵经拜佛礼佛,然后就是持咒,这个咒持几万遍,那个持几百遍的,就是变成这个而已。问题是如果你一直都不照这样去做,你诵再多你只能是累积点善根,累积点宗教情操,如果你从来不去检视你的六根对六境的话,老实说你修行真的没有真正的入门。
佛教里面,有时候会说关闭你的根门,什么叫根门?六根,六根为什么是门?因为六根是吸收资讯进来的,所以它像一个门窗一样,可以让外面的东西吸收进来,所以叫做根。
那么佛教里面常常讲关闭根门,庇护根门,但是佛教讲关闭根门,佛教讲庇护根门,不是说眼睛遮起来不要看,不是说嘴巴封起来不要讲话,不是说不要吃东西,也不是说不要闻,那这种庇护根门,当然不是佛教所用的,而且是有点错误的。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佛教讲庇护根门,它的庇护根门是什么意思,先来看难陀的这个庇护根门的经典:
'''4、關閉根門'''
'''• 難陀關閉根門'''
'''「諸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 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 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若諸眼根增不律儀, 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意根, 生諸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雜275)'''
这个经当然不是只有这样,前面还有很多经文,这个经师父以前也引用过,就是禅修的前方便。如果你要打坐禅修要坐得好,这些你必须做得到。
他说,第一个,庇护根门,你能庇护根门,那你戒定慧都容易修。后面他有讲庇护根门,他也有解释。
第一个,【'''饮食知节量,】'''意思就是说在吃的方面不要大吃大喝,要限制你的饮食,不要好的吃一堆,不好的不吃,这个叫做挑嘴。所以他比较平等观,每天就吃这些东西,长养我们的身体这样就够了,这个叫做饮食知节量,而且吃太饱,肚子饿都不容易打坐。因为吃太饱会昏沉,肚子饿会掉举,因为师父也是这样走过来。为什么肚子饿会,为什么吃太饱会昏沉?很简单嘛,现在都知道,吃太饱血液往肚子里面冲,头脑缺氧缺血液代谢,所以你吃饱饭半小时内马上去打坐,你一定会昏沉。为什么肚子饿会掉举?你想吃嘛昨天的便当,那天谁做的包子还挺好吃的?所以饮食知节量,不是不要吃,而是适当的饮食,让你不能太饿,不能太饱,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再来,'''【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意思就是说,你不能睡太饱睡太长,但是你不能不睡。我告诉你,如果说不倒丹或是不睡觉那是错误的,一定得睡觉,但是不能睡太久。在印度的习惯,出家人睡四个小时。那你不要说师父睡四个小时,那我今天回去,要好好休息就睡四个小时,不是,那是以前出家人,他的生活调整得非常好,那你现在睡六个小时也可以。基本上师父是睡六个小时,如果我是十一点睡,我大概就是五点多就起来,如果是十点睡,可能四五点就起来,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所以 现在我们没办法跟他比,但是 你不能蒙头大睡,睡到什么都不知道,你也不能不睡,不睡身体一定会出问题。所以他就说初夜后夜,为什么叫初夜后夜?中夜要睡觉。因为晚上分三个 时段,每个时段四个小时,所以四三十二,白天也三个时段,每个时段四个小时,所以中夜刚好是睡觉的时候。你可以有四个小时睡觉,初夜后夜你要起来精行,其他时间要听经闻法,打坐或是托钵。
还有【'''正智成就'''】,这个就是要听经闻法,然后有正确的观念。
'''【堪能盡壽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 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
第一个,他讲難陀關閉根門,不是把眼睛闭起来,而是難陀他的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色相不是说看不到东西,有看到东西,但是他不取色相是不要对他的形状好坏产生喜恶,所以他叫做不取随形好。什么叫不取随形好?他长得也可以或是说这棵树长得漂亮,或这台车形状很漂亮的,我就喜欢,这是形好嘛。长得丑丑怪怪的,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就讨厌。当然喜不喜欢好不好,这个人的,但他重点在于合乎你味道胃口的,你不能取贪爱,不合胃口的不能取憎恨,这个叫做不取随形好。
'''【若諸眼根增不律儀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諸律儀;】'''
因为他说,如果諸眼根增不律儀的话,不律儀就是产生贪嗔痴,那么就世间无明障碍。那么如果不是的话,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就不会染污其心然后,就可以
'''【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意根, 生諸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
他的庇护根门不是把眼睛闭起来,是我们照样可以看到东西,见闻觉知,但在见闻觉知当中不取其形好而产生无明贪瞋痴,这个叫做庇护根门。当然这个经很长,他会先讲什么叫做庇护根门,接下来叫做飲食知量是什么,然后初夜、 後夜、经行又是什么,然后正智成就又是什么,他后面都会讲解。但是 这个经我们比较重在庇护根门,所以只取这一段。
什么叫諸眼根增不律儀?眼根,看一看不叫破戒、犯戒,当然就犯律仪意思就是说,如果看到了增长贪瞋痴,那个就叫做不律儀。如果你眼根增不律儀的话,就是无明贪,就是会 无明障碍,但是反过来,这边应该是一个逗点,这样反过来就是说正确的应该是【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 無上修根與外道修根'''
'''一時,佛住迦徵伽羅牟真鄰陀林中。時,有年少名 欝多羅,是波羅奢那弟子,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已, 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 為汝等說修諸根不?」欝多羅言:「說已,瞿曇!」 佛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云何說修諸根?」 欝 多羅白佛言: 「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 不聽聲,是名修根。』」 佛告欝多羅:「若如汝波 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 不見色。」爾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 尊者阿難語鬱多羅言: 「如波羅奢那所說,聾者是 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聾者耳不聞聲。」爾時, 世尊告尊者阿難: 「異於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
'''阿難白佛言: 「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 無上修根!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阿難: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1)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 念、正智。'''
'''(2)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 正念、正智。'''
'''(3)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 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4)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 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5)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 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 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 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雜828)'''
無上修根與外道修根,这个经文很有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有趣。
'''【一時,佛住迦徵伽羅牟真鄰陀林中。】'''
迦徵伽羅牟真鄰陀林中,这个真的是有够长的,不过你大概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就好了。'''【時,有年少名 欝多羅,是波羅奢那弟子,】'''
这个欝多羅,很多都叫欝多羅,他的巴利或是梵文叫做,Uttra,很多名字都叫Uttra。
'''【是波羅奢那弟子,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已, 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為汝等說修諸根不?」欝多羅言:「說已,瞿曇!」】'''
因为他是外道,而且他可能是婆罗门。他说你师父有没有叫你要修根?他说有,那么佛陀问说,你的师父怎么教你修根呢?
'''【欝多羅白佛言: 「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
他说什么,眼睛不要看,耳朵不要听,你没有看到四只猴子的那个,第一只猴子把眼睛遮起来,第二只把耳朵塞起来,第三只把嘴巴捂起来,第四只把手脚绑住,是不是有看过这样的猴子?是四只还是三只,眼耳口不听、不看、不说,当然不听不看不说,你可以有不同的解说,一般就是不听不看不说。这里他说什么,不看不听。他说,云和修诸根?欝多羅白佛,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 不聽聲,是名修根。』反正一句话,就没看到、没听到,那就没事,他的意思就是反正不看不听那就没事。
确实啦,有时候我们觉得很烦的时候会讲说,算了算了不看了,算了算了不要跟我讲这些,不听。不看不听就没事,或许在某些状况下有对治的作用,但是它不是根本的修行方法,他说不听不看就叫修根。
'''【佛告欝多羅:「若如汝波 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 不見色。」】'''
那盲者,那眼瞎的人不就是修根了吗?如果你说不看不听就是修根的话,那天生眼瞎的那就是修根,就表示他有修行,那很明显是不对。接下来更有趣:
'''【爾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
那什么意思,因为印度天气很热,阿难是侍者,侍者在后面拿一个扇子帮忙扇佛,因为他是侍者,这是侍者要做的事情。还好现在不需要,现在有冷气有暖气,不然现在当侍者可能没有人要当,还要拿那个在那边扇。尊者阿难他在后面扇风,他听到了佛陀说,那你眼瞎的不就是修根了吗,然后,尊者阿难就顺便补了一句:
'''【「如波羅奢那所說,聾者是 修根不?】'''
那照你这样讲,那瞎眼的就修根,那聋子就修根?
'''【所以者何?如唯聾者耳不聞聲。」爾時, 世尊告尊者阿難: 「異於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
修诸根意思是什么?要成为贤圣的真正的修根不是这样子,跟他前面讲的这个是不一样的,这个叫做无上修根。不是说你耳朵不闻,眼睛不看就没事,后面怎么说呢?
'''【阿難白佛言: 「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 無上修根!】'''
他可能不是跟这个人在讲话,可能有很多徒弟比丘们都在下面,阿难就说:
'''【「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 無上修根!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阿難: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阿难就请佛说那修根怎么修。
(1)'''【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 念、正智。】'''
他说以眼根为缘,而眼见色生眼识,见可意色,见可意的喜欢的,然后,欲修如來厭離,正 念、正智。意思就是说,你不能起贪染,而要厌离他。师父讲过,厌离不是讨厌,是不起贪染的意思,然后 要保持正念正知,这个叫做修眼根。
'''(2)【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 正念、正智。】'''
眼色生眼识不可意,现在是不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的话。你不能讨厌,你不能厌离,你见到好的你不能贪染,他你见到不好的你不能厌恶他。
(3)'''【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 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上面第一句是见可意,第二句见不可意,第三句先可意后不可意,第四句:
(4)'''【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 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先不可以,再来可以,所以不可以讨厌,第二,再来不可以厌离,这个叫做正念正智,等一下我会说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你们读到这里知道怎么回事吗?不错,根的修得不错,再来:
(5)'''【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 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 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雜828)】'''
这个是把它讲的更详细一点,那么怎么回事呢?刚刚他所讲的,好像很复杂,但是你把它弄一弄简要化,其实很简单,它就五句。
'''五句'''
'''1、眼見色,生歡喜,生貪著 —— 修厭離,正念正知'''
'''2、眼見色,生不歡喜,生瞋 —— 修不厭離,正念正 知'''
'''3、眼見色,先歡喜,後不歡喜,先貪後瞋 ——先修厭 離,後修不厭離,正念正知。'''
'''4、眼見色,先不歡喜,後生歡喜,先瞋後貪——先修 不厭離,後修厭離,正念正知。'''
'''5、眼見色,先歡喜,次不歡喜,後無前二,先貪次 瞋後痴 ——先修厭離,次修不厭離,後修捨心,正 念正知。'''
第一句,眼见色然后生欢喜,那生欢喜就会贪着,这个时候要修什么?修厌离,然后 正知正念,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眼见色生不欢喜会生嗔,这时候要修什么,不厌离,就是不要去讨厌他,然后 正念正知。
第三句,眼见色先欢喜后不欢喜,先贪后嗔,先修厌离,后修不厌离,正念正知,我先讲完,等一下再来分析现实状况。
第四句,眼见色先不喜欢后生喜欢,先嗔后贪,先修不厌离,后修厌离,正知正念。
第五句,眼見色,先歡喜,次不歡喜,後無前二,先貪次 瞋後痴 ——先修厭離,次修不厭離,後修捨心,正 念正知。
现在师父来谈一下,如果这样念过那就算了,读这个经你就没有真正读到什么,师父会跟大家谈一下。前面这两个因为常讲比较没问题,第三个,眼见色先喜欢后不喜欢,先贪后嗔,先修厭 離,後修不厭離,正念正知。你们觉得现实生活有这样的问题吗?有,谁要举一个具体的现实生活的问题会产生的,某某你要不要分享一下?
答:假设买了一个手机,然后先花了好多钱看着爱不释手,但时间一长觉得功能太复杂了,就不喜欢了。
师父:是,买一个iPhone挺好的,后来人家广告说华为更好,就一直想办法把这个弄掉去买一个华为,然后到处说这个送给你要不要,这个给你好不好?很多人是这样子。他刚才看这个挺好的,喜欢的不得了,结果真的买了回去从来没有用,你那天不是买了什么,不用啊,那个又什么啦,其实不适合我,不适合你买什么呢,人总有错误嘛,其实真的是在生活中这种挺常见的例子。家里装了那个投影仪,在装的时候,当时的建筑师就说,我觉得你们不会用,果不其然,装了一年没用过,其实我们常常是这样子。看到新的,会有一百个理由觉得它很好,一直想要买想要用,其实真的就像你讲的,很多时候买回去,其实根本真的不需要,从来没用过。所以先喜欢后讨厌,我们生活上太多是这样了,对物质对人事对什么都是这样。
第一天去,这个老师好好,多幽默,多怎么样,如果早有这个老师我就多喜欢上学。结果第二天被老师惩罚,回去开始觉得这个老师真的又没有怎么样,开始骂,常常是这样子。谈恋爱也是这样,喜欢了,还没追到,优点很多,追到了都是缺点,先贪后嗔,我们生活上太多这种事了。那有没有先嗔后喜,先不喜欢后生喜欢的?有啊,人事物都是这样子,举眼见色这个例子,什么东西会让我们在某些事,先不喜欢后来喜欢的状态?我们现在是在讲,第四个,先不喜欢后喜欢,某某你先一下说对佛法,先不喜欢后喜欢是怎么样,你具体你自己的一些。
答:弟子的亲身经历,可能有些师兄知道,第一年工作挣了工资,然后就跟朋友出去玩。然后到了一个景点,一个寺庙,进去以后差点就没出来,出来以后钱包都扁了,然后才反应过来反正就不是太欢喜了。以后见到也敬而远之,很害怕,离远一点,可能进去是王健林,出来是王大拿,就算了吧,所以但是现在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就是可能有一些不好的,那也不是正统的寺院,进去就叫你弄那个烧香买什么买那个,无缘无故就花了几千块,然后不走还不行,你没有花还不能走。
师父:有时候就会这样,这个老实说师父所知道的,这个状况有时候跟出家人没有太大关系,因为看庙的这些都是某一些集团或政府的,跟出家人真的没太大关系,甚至你会看到很多出家人都是职业的,那个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但是这个会让很多人对佛教起诽谤,那确实会有这个问题。
答:后来生欢喜完全是得益于中道然后得益于师父们,然后得益于师兄们,那真的很好。
师父:来中道碰到师父碰到师兄弟们,觉得正统佛法应该要这样才对,正统实践应该是这样才对,所以 就会产生欢喜,那我们很多生活都会这个样子。
我们日常生活很多也是这个样子,比如说你碰到某些人,刚开始真的很讨厌他,但是 慢慢接触相处,觉得这个人其实也不错,没有像他刚开始真的那么讨厌。那我们在生活当中常会有这样子,包括我们看到的,包括东西,刚开始觉得不好用,但是用用,用习惯了也觉得还挺不错的。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东西,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些就是给大家做一个修行上的指导,这个就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
你如果把经文读一读就过去了,没有去思考说,我们现实上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你现在如果遇到先喜欢后不喜欢,先贪后嗔,你就要修,喜欢的时候不要贪爱,你后来不喜欢的时候你不要生讨厌,一直保持一个平稳正常的心态,这样的话就不会为未来制造一大堆的困扰跟麻烦。你可以关心,可以忧悲心,但是不要把自己的贪爱心陷得太深,因为贪嗔是一体两面的,可以是贪可以是嗔,贪又会产生嗔,那么嗔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让你后悔的行为跟行动,这样子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观念。
真的师父看过太多,避免一下子马上做判断,以前师父在台湾哪里都是一样,信徒跟信徒之间,碰到师兄长、师兄短的,<u>都是学佛的 都很好啊,结果两个一起合起来做生意那就问题就大了,那就是叫先欢喜后是极度的不欢喜,先小贪后大嗔</u>。在台湾师父碰到过的,我去教禅修去讲经,开始那些当然不是师父带的,他们本来就一个寺院,然后里面有一个,当然 他学东学西不学师父,劝他,他也不听,他是一个医生卖药酒,就是那种喝那种酒,是有药用的,喝下去治百病的那种。然后另外一个居士呢,当然也不是师父的信徒,也不是皈依师父,但是有听师父讲课,知道师父去那边说法,很高兴就跑来了。跑来了之后呢,两个一碰即合, 一个有药酒,一个从商有门路,两个合作去卖药酒,听说啦,后来人家跟我讲的,刚开始很欢喜, 因为一个月有一百多万台币的收入,一百多万等于人民币二十几万,等于加币四万多。因为两个都还有工作,就光卖那个药酒一个月有四万多加币的收入。那两个后来会翻脸那正常的,后来卖卖卖,做做做,两个觉得分配不均,因为大部分的钱,都谁赚走了,都这个出药方的这个赚走了,然后另外一个他就觉得说,我提供你销售的管道,你这样子,两个分配不均一,个可能得了四分之三,一个得了四分之一,那这样怎么会公平?所以两个就开始针对,个分配的问题就开始吵,吵到最后分裂了。分裂怎么样呢,这个从商的这个很聪明的,他把他那个药酒拿去化验看什么成分,然后自己再这样去制造这种药酒自己再去卖。然后,那个出秘方的配方的这个医生就觉得他盗用了他的东西,就告他,然后这个就觉得我没有用你的东西,两个就告来告去,结果后来两个都吃上官司。什么官司呢,一个 没有申请医药,因为他是药酒,所以他牵扯两个,一个是烟酒公卖,没有执照卖酒;另外一个是,你没有医药的执照,你是医生所以你不等于你可以卖药。而且这种药酒也没有通过正式的医疗的审核,所以吃上官司,几乎抓去关。那你说何苦来哉呢,两个不是没工作,一个做生意的,一个开诊所的,两个其实都生活都不错,但是就是贪瞋痴作祟,觉得赚的不够,觉得有偏路有偏门。但是师父要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说你不要以为刚开始大家都是师兄弟都是学佛的,这个是最要命的,以为学佛就没有贪瞋痴,就可以一起来合作投资什么。师父劝大家,你如果之前在外面就认识,那不管,你如果本来不认识来到中道认识认识之后,师父劝告你们,来这边既然叫师兄弟,<u>师兄弟是什么意思,就是结法缘,不要有其他的,不然会产生很大的问题,</u>不要产生问题之后又跑来找师父叫师父做裁断,那到时候师父满头包。因为两边都会恨师父,在利益创新之下,师父什么都不对。所以不管是在这边还是网络前,真的要记住,但是如果你们在外面本来,就是很好的朋友那另当别论。就是说你们如果本来不认识,来到这里,真的这方面要小心。
'''【5,眼見色,先歡喜,次不歡喜,後無前二,先貪次 瞋後痴 ——先修厭離,次修不厭離,後修捨心,正 念正知。】'''
眼见色,有没有看到,先生欢喜,后来不欢喜,'''後無前二''',什么叫'''後無前二?'''就是没有所谓的欢喜不欢喜的问题。所以欢喜产生贪,不欢喜产生瞋,那虽然我们没有所谓的欢喜不欢喜,但是我们还有我执的痴存在,所以先修厌离,后修不厌离。哪怕你没有喜欢不喜欢、贪不贪,但是你还有痴,所以还要得有舍心。什么舍?了解我们还是有这种我执的存在,慢慢这样训练,所以这个'''後修捨心''',这个叫做正念正知。1:13
我们接下来来看下一个界法门,我们不是讲蕴处界吗?蕴处界三观。
记得:蕴处界三观,是我们在观察我们的身心,然后从我们的身心体验到两件事情,一个是无常、无我,另外一个是苦。所以你从五蕴身心观察,你可以观察到无常,然后从无常可以观察苦,然后从苦可以观察无我,然后借由这样去修行,你就可以慢慢慢慢离贪瞋痴。
这个是师父过去告诉过大家,作蕴处界三观的一个根本的用意,如果你们忘记的话,为什么会作蕴处界三观?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不是说缘起吗,缘起有流转面,然后有还灭面,那么我们如果要达到缘起的还灭的话,我们要从缘起流转的现前身心来观察我们的惑、业、苦。那么我们怎么去观察我们的惑、业、苦,其实是从我们的蕴处界里面去观察无我。所以既然是蕴处界里面去观察,就是观察蕴处界的无常,这两个其实要有双箭头,一个往上的箭头,一个往下的箭头,这个叫双箭头。然后无常无我,其实 就从这个蕴处界来观察我们五蕴身心无常无我,以及六六处的无常无我,还有界法门的无常无我,这是我们重点要观察的。
你看,我们这个惑跟业还有造成的苦,惑、业、苦本身,以现前来讲,就是产生我们现在的身心,所以我们身心就作蕴处界三观。所以你看,第十二章 慧增上学 里面有谈,(一)何谓慧增上,(二)缘起法门,(三)四圣谛,(四)苦法门、(五)蕴、处、界法门。现在我们在谈界法门,蕴处界都谈完了,我们最后来谈(六)无常(七)无我法门。
那无常无我法门其实以前很多经都谈过,我们就把它复习,但是重点放在无常无我,这个是增上慧学,那么讲完之后呢,就进入最后的叫做正解脱学,那正解脱学相对来讲容易,相对来讲难的地方就在于戒定慧。那戒定慧比较困难的地方,就是慧学上的认知,这个就是所谓的蕴处界三观。那现在已经谈到了界,我们蕴处都讲完了,来谈界法门。
'''界法門 (讲义P1)'''
'''一、語義'''
'''1、字源√dhā:'''
'''placing、putting、holding, possessing、 having、bestowing、granting, causing。置、 放、持、有、因...'''
'''2、字義dhātu :'''
'''layer, stratum, constituent part, ingredient, fold( e.g. tri-dhātu, threefold), element, primitive matter . 種類、原素、層、成份、'''
一、語義
1、√dhā是它的字源。
开根号是什么意思?一个字前面加一个开根号,就是指字根,就是最原来的字。英文有没有一些本来的动词的最原型的,比如说,如果写do的话,那么do,你就要用一个开根号,就do是字根,那么由do变化而来的,什么都音啊,然后什么done啊,那些全部都是属于它的变化型,所以do是字根。比如还有什么be是字根,那么变化而来,being,还有什么,been,还有后面加ER,后面加ED,反正东加西加那些全部都是,什么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然后变成名词,加什么,全部都是加的,但是它的原型就叫字根。所以这个界法门,这个是从√dhā来的,是字根,但是它这个字根呢,它有什么意思呢?
它有placing、putting、holding, possessing、 having、bestowing、granting, causing。
这些字呢,你看有置、 放、持、有、因...这些在佛法里面后来都有用到,它有这么多意思,但是这只是字根而已,那它的从这个√dhā而来的界。
2、字義dhātu :
后面加TU,它就变成一个名词,它有什么意思呢,它有layer, stratum, constituent part, ingredient, fold( e.g. tri-dhātu, threefold), element, primitive matter . 種類、原素、層、成份。有没有看到,FOLD,这个FOLD跟这个HOLD虽然不太一样,但是有相似的地方。然后有这个什么,DATU,TRIDATU就是THREE FOLD,有三层的意思,三千大千世界,那个三千大千的三千,那个三不能直接用THREE,要用THREE FOLD,因为它有三重的意思,所以这个TRI,TRI是三,DATU是界,所以这个三界它是有三层的意思,所以它有element, primitive, matter,
所以它有种类、原素、层,几重几层,还有成分,有这样的种种意思,当然它也会有,因、持有等种种意思。这个是界的意思,那就看我们佛教里面把这个字拿来怎么用。为什么要回到字根或是字源呢?因为它后来的意思离不开它的根本的字根跟字源,哪怕有引生,都离不开它根本的意思,我们看论典上怎么去看这个界的字意,其实离不开刚才那几个意思。
* '''《瑜伽師地論》: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 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 義。」...問:「為顯何義建立界耶」。答:「為顯 因緣義,及顯根境受用義」。'''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界,界是何義?」答: 「種族義是界義,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不 相似義、分齊義,是界義。種種因義是界義...,任 持故名界,長養故名界。」'''
* '''《俱舍論》:法種族義是界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 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 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此中種族是生本義。如是眼等 誰之生本。謂自種類同類因故。...有說界聲表種類 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
'''【《瑜伽師地論》: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 子義、本性義、種性義、】'''
有没有看到,是不是有因、种子意?那种子有什么意思?你如果它是一个东西的种子的话,这个种子它是不是有因的意思?有没有element的意思?就有因,比如说这棵树,它是因为种子长起来的,还有它的最根源形成的就是种子,所以它有因意,有element,原素。
'''【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 義。」】'''
有没有看到任持?任持就是刚才的holding,那个字根是不是有holding的意思?你看,它几乎是把刚刚的那一些全部都放在里面。是界义,当然它有本性,这个本性跟任持有相关的,因为所谓的本性、自性叫做任持自性,法就叫做任持自性,所以它有holding的意思,它就会有本性的意思。
然后还有'''种性'''义,什么叫种性?它的种性就指种类,你们知不知道印度有种性阶级,那就把人分类,其实它的种性就是种类的意思。
还有'''微细义''',你觉得这个微细义跟什么有关系?是四大没错,但它直接讲微细义,跟刚刚这里面ingredient,因为成分是微细看不到的,它由这种成分构成,所以它的微细就有原素,还有成分的意思。所以你看佛教里面讲的这个,离不开刚刚那个意思,接下来有这些
'''【...問:「為顯何義建立界耶」。】'''
那你安立这个界是为了什么?
'''【答:「為顯 因緣義,及顯根境受用義」。】'''
为显因缘义,因嘛;还有根境受用,那根境受用就是什么?根境受用义,根对境产生识就叫做十八界。眼根对 色境产生眼识,那六个加起来六*三就十八,所以叫十八界,所以它叫做根境受用义。【为显因缘义所以建立界】, 这个是《瑜伽师律论》。
《大毘婆沙論》这样讲:
'''【问:「何故名界,界是何義?」答: 「種族義是界義,】'''
这種族義是什么意思,種族義就是种性,意思就是分类、类别。
'''【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不 相似義、分齊義,是界義。種種因義是界義...,任 持故名界,長養故名界。」】'''
任 持,有没有看到,还有那现在比较不知道的【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问你,这个【段義、分義、片義】,什么意思?它的 段義、分義,你们回到前面,这个种类已经有了嘛,其实它是属于这个element或是primitive,matter,因为为什么?一个大的里面有很多小成分,小片小片,小段小段,所以它是段 、分 、片。意思就是说,它是这个整体里面构成这个东西的,断或分或片,所以它还是element的意思,所以这个叫做界义。
'''【任 持故明为界,长养故明为界,】'''
任 持就是holding。
再来,【'''《俱舍論》:法種族義是界義,'''】
種族義跟这个種族義,是一模一样的意思,把法分为各种种类,就叫做種族義。
'''【如一山中有多銅鐵 金銀等族說名多界。 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 諸法種族名十八界。】'''
有十八类,有没有看到,一身或一相续,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他的一身就是相续。什么叫相续,比如说师父这一个身心,我有一个相续,其实他是说,这一个人或是这一个人的身心,他有相续性的,所以他是指这一个人的身心。所以我的相续跟你的相续是不一样的,这个俱舍论里面有讲,就是说,他讲一相续就是指这个人的相续,不是指另外一个人的相续。就是这个人的身,但是身是刹那的,那从这个身的一段时间来讲,他这个叫做相续,所以是从一个人的身心上来讲。那么一个人的身心上面有十八类,这个身又可以称为一个相续,从他和合上来讲叫一身,从他的身可以延续下去来讲叫做相续。
'''【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 諸法種族名十八界。】'''
什么意思?就是人的一身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对色身香味触,然后产生眼识耳识到意识,这个叫做十八界。
然后,'''【此中種族是生本義。】'''
他有分类啊,而且是生本义。
'''【如是眼等 誰之生本。謂自種類同類因故。...有說界聲表種類 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
有没有看到'''自性各別''',那在讲什么?眼跟耳那就不一样,眼跟舌也不一样,所以他是十八个,每一个有他的自性,所以这个界就有持的意思,所以叫做十八类,十八类各持其自性或特性,所以叫做十八种类,所以各別叫做不同的十八界。这都是论,《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 俱舍论》,这个是北传经论里面非常重要的论典,这几部都是非常重要的论典,很多佛教的名相定义名称,都得从这几部论里面去找,才知道他到底去分析他说了什么。所以你现在不要说,哇 ,我很清楚,但是至少你要知道说,佛教为什么讲十八类,他讲十八类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从这个地方你可以看出一个大概的样子。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
'''界有「特性」的意義,古 譯為「持」, 即一般說的「自相不失」。由於特性與特 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轉釋為「通性」。如 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為水 界、火界。此水與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 水界即等於水類的別名。此六界,無論為 通性,為特性,都是構成有情自體的因素, 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又被解說為 「因性」。p62'''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界有「特性」的意義特性、自性,古 譯為「持」】'''
  所以导师梵文虽然不是很厉害,但是他从中文经典论典里面,他可以推出梵文的一些意思,所以这个梵文里面,界有特性,就是刚才那几个论都是这样讲。
'''【古 譯為「持」, 即一般說的「自相不失」。】'''
那这个跟「法」有点相似,但是他又不一样,法是从哪一个字来的?√ dhṛ ,也有 hold的词的意思,那这个叫√dhā也有持的意思,但√dhā,他有其他意思,他有种类这些意思。
'''【由於特性與特 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轉釋為「通性」。共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為水 界、火界。此水與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 水界即等於水類的別名。】'''
'''【此六界,無論為 通性,為特性,都是構成有情自體的因素, 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又被解說為 「因性」。p62】'''
就变成种类了,把它归纳为同一种类了。
'''【此六界,無論為 通性,為特性,】'''
无论六界或十八界,六界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十八界就刚才讲的,眼耳鼻舌身识到意识界。'''【此六界,無論為 通性,為特性,都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又被解說為 「因性」。】'''
所以又被解说为,所以你看'''特性,持自相不失''';'''通性是指类别,一直到因性'''。导师用他的智慧跟他的名称,把刚刚这里所讲的大部分都把它连在一起了。他为什么这样子说,他的用意是什么呢,把它全部连在一起了?就是这样的一个,那当然这是比较简短的。事实上呢,导师会这样讲,因为这一段经文它的上下一大堆都是在解释这个东西,但是我不能把它弄出来,光读那个就读不完,那不然以后弄个《瑜伽师地论》班再来读,《大毗婆沙论》他也是讲了一堆。师父只是把它里面比较重要清楚的弄出来,《俱舍论》也是讲了很多,法种族义 什么讲了一堆。那导师是把他前后这几部论的一些意义,还有阿含经里面所讲的,把它融会贯通之后,提出他的一个既简要又简短又容易理解,然后来跟我们说明。
问:自相不失,强调他相续性,这里面怎么解释自相不失?
师父:自相不失意思就是他的特质,这十八类每一个有他的特质,跟其他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眼根,眼根跟色境,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问:他不失的有表达啥概念?),他意思就是眼根就是眼根,他不会眼根变成耳根,眼根的特质他是不会失去的,这样清楚吗?
问:你说的这个自相不失,如果说是自性不失,那这个里面的相和性是一样的?
师父:这里的相跟性是一样的,在佛教里面,有时候相跟性不一样,相指表相,性指本性,但是很多时候,讲相讲性他是一样的意思。法性跟法相,在表面上有时候是不一样的,因为法性,比如说在般若经里面,就是讲空,比如说在唯识,法相就是指各式各样的法,法性可能讲真如。但是在般若经里面,他很多时候同一个字,他可能这部经翻成法性,那个字分成法相,所以他实相很多时候不讲实性,他讲实相,但这实相不是表相。
问:那这个梵文就是一样的吗,性和相的梵文是不一样的?
师父:有时候不一样,但是有时候同一个字,有些人会翻译成相,有时候翻译成性。比如三自性,唯识三自性,有时候他会翻译成三相,依他起性,有时候会翻译成依他起相,所以相跟性有时候是通用的,但有些时候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看他是在哪里用。那这里讲的自相不失,就是指自性不失的意思,这里是通用的。再来:
'''二、十八界'''
'''1、種種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種種 諸界。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種 種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 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 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 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佛說 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雜 45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種種 諸界。】'''
那我会讲说,世尊讲种种界是不是要讲各式各样,那全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种类了,什么鸟类啦,蚯蚓类啦、哺乳类啦,什么类啦,但是佛教不是在讲这些,那佛陀讲种种种界是什么?他说: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種 種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 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 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 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佛說 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雜 451)'''】
他讲的种种种界,就是指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境还有六识,就代表了一切界,代表了种种种界,这就是十八界。再来:
'''2、種種界緣起'''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 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云何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受, 緣眼受生眼愛。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受,緣意受生意愛。」'''
'''「諸比丘!非緣種種愛生種種受,非緣種 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要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 緣種種受生種種愛,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 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 種種愛。」(雜45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
讲到这里,如果你们已经听师父讲经讲一段时间,读阿含经也读了一段时间了,其实他讲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触、受、爱,有没有看到?十二缘起里面的几支,你就知道,应该猜得出来他这里要讲什么了。
【'''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
有没有看到,这叫 种种界,什么叫做【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云何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这已经很简单了,看都知道,眼界、眼触,有没有看到?【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受緣眼受生眼愛。】意思是什么?眼根对眼境就是生起眼识,那眼根 生起眼识就会认识到对象,就产生眼触,然后有触就有受,有受就有爱。那后面当然你可以说,取啊什么东西。但是那从最根本的,就是会有这种种的触,受 然后有爱。
'''【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受,緣意受生意愛。」】'''
这个就叫做种种界生种种触,种种触生种种受,种种受生种种爱,这个就是十八界它的一个作用。那当然,如果你听了师父前面讲过十二有支里面的分析,其实就只是把这种种放进去而已。接下来他说:
【'''「諸比丘!非緣種種愛生種種受,非緣種 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要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 緣種種受生種種愛,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 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 種種愛。」(雜452)'''
它的意思就是说,眼根界或是舌界,眼界生眼识界,眼识界就会产生眼触、眼受、然后眼爱。
图讲义P6
它意思是说,箭头是这样过来的,不是由这样子反回去的,它的意思就是这样子。界法门基本上经典上讲的比较少,蕴处会讲的比较多,因为你的触法门弄清楚了,界其实大概就可以了解了,这个就是所谓的种种种界,缘种种界生种种受。接下来:
'''三、六界'''
'''1、六界覺苦'''
'''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 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以六界 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 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比丘! 若有 覺者便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 滅道如真。(中.「業相應」3)'''
苦如真是什么意思?真实是苦。知苦習这个习是什么意思?它是同音啦,知苦滅、知苦 滅道如真。你看,这'''中阿含都会翻成如真。杂阿含经都会翻如实知''',它不同的翻译,但是 意思差不多。所以它是说,我们的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就会入胎就生母胎,那出了母胎,慢慢在母胎中,或出了母胎就会有六根,然后产生六触认识,那么六触认识呢,就会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他这个讲的比较简要,不管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终究来讲,终将是苦,这个就是六界觉苦的意思,这个叫做六界。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在下下礼拜可能会把界法门讲完,很快的我们就讲无常无我法门,希望这学期能把无常无我法门讲完,那下学期回来,我们来谈正解脱学,正解脱学应该很快,接下来就是佛法概论,佛法概论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其实它是一个阿含经的导师几十年智慧的总结,佛法概论,师父以前讲过但是没有录影,那师父这次佛法概论会讲得比较细分析的比较清楚,那大家拭目以待。
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