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27行: | 第27行: | ||
'''1、Mokṣa''',它有'''emancipation''','''emancipation'''什么意思,跟liberation是一样的意思,就是解放、解脱的意思。那么一般英文里面最常用叫做 liberation。 | '''1、Mokṣa''',它有'''emancipation''','''emancipation'''什么意思,跟liberation是一样的意思,就是解放、解脱的意思。那么一般英文里面最常用叫做 liberation。 | ||
它还有release from,从哪里得到,释放,比如说Release from | 它还有release from,从哪里得到,释放,比如说Release from Saṃsara ,就是从轮回里面得到释放。或liberationfrom Saṃsara 。 | ||
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nce or transmigration,这个都有超越,你看,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nce,什么意思?从世俗解脱,或从世俗解放出来。还有 final or eternal emancipation 最终的解放。 | 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nce or transmigration,这个都有超越,你看,release from worldly existence,什么意思?从世俗解脱,或从世俗解放出来。还有 final or eternal emancipation 最终的解放。 | ||
第75行: | 第75行: | ||
因此你看,<u>从阿毗达摩他的抉择里面,他把解脱当成是慧心所</u>,慧的作用就是分别简择,所以从阿毗达摩的认知里面,修行解脱是非常理性的东西,绝对是要透过慧的分别、简择,而且很严谨的,不能马虎、不能笼统的。在这个地方,跟汉传的禅宗还有一些宗派就有一些不一样,禅宗就没有那么重视分别简择,只讲开悟。但是在阿毗达摩里面开悟可不是(那么简单),开悟是一个一个一个,他都要把你弄得清清楚楚,如果你读过师父讲的俱舍论,他在见道位,还分成十六心,所以他是非常理性的。 | 因此你看,<u>从阿毗达摩他的抉择里面,他把解脱当成是慧心所</u>,慧的作用就是分别简择,所以从阿毗达摩的认知里面,修行解脱是非常理性的东西,绝对是要透过慧的分别、简择,而且很严谨的,不能马虎、不能笼统的。在这个地方,跟汉传的禅宗还有一些宗派就有一些不一样,禅宗就没有那么重视分别简择,只讲开悟。但是在阿毗达摩里面开悟可不是(那么简单),开悟是一个一个一个,他都要把你弄得清清楚楚,如果你读过师父讲的俱舍论,他在见道位,还分成十六心,所以他是非常理性的。 | ||
所以这边谈到一件事情,就是说你刚开始学佛笼统一点,产生一点信念,比如说求佛得保佑,然后念咒念经诵经得保佑,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得到诸法实相的话,那 | 所以这边谈到一件事情,就是说你刚开始学佛笼统一点,产生一点信念,比如说求佛得保佑,然后念咒念经诵经得保佑,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得到诸法实相的话,那对你所学的东西,对世间诸法,到底是有漏、无漏,到底是了义、不了义,你得搞清楚,你才能有办法得到解脱的真正可能,而不是笼笼统统的,这个也行那个也行,是不能太过圆融的,好像每一个法门都行,它必须经过一番的决择之后才有可能的。所以他说'''此 解脫 是 大地( 慧心所)''' ,因为是经过决择而来的,所以在阿毗达摩里面讲无为法,有三种无为,择灭、非择灭,还有虚空无为,虚空无为跟解脱没有关系,但是择灭、非择灭,它跟解脱的关系就很大了。 | ||
为什么叫择灭?简择,经过理性思考闻思修,简择而到达灭,这叫做择灭。非择灭呢?意思就是(集)灭之后,断了不再起,就是非择灭。所以你要得到解脱,无为法还是得经过简择。那么在北传阿毗达摩很重视闻思修,这个次第不能跳 | 为什么叫择灭?简择,经过理性思考闻思修,简择而到达灭,这叫做择灭。非择灭呢?意思就是(集)灭之后,断了不再起,就是非择灭。所以你要得到解脱,无为法还是得经过简择。那么在北传阿毗达摩很重视闻思修,这个次第不能跳 。 所以这个地方讲,解脱是尽智,它的尽智是烦恼断尽叫尽智,这个叫做简择。 | ||
无生智,烦恼不再生起,就是非择灭,所以叫做择灭跟非择灭,这个叫做无学正见相应解脱,这是《大毗婆沙论》里面所说的。接下来这也是《大毗婆沙论》: | 无生智,烦恼不再生起,就是非择灭,所以叫做择灭跟非择灭,这个叫做无学正见相应解脱,这是《大毗婆沙论》里面所说的。接下来这也是《大毗婆沙论》: | ||
第83行: | 第83行: | ||
他说【'''擇滅即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 名為擇滅。】''' | 他说【'''擇滅即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 名為擇滅。】''' | ||
刚才没有讲无为法是择灭、非择灭?择灭既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名为择灭。 | 刚才没有讲无为法是择灭、非择灭?择灭既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名为择灭。择灭以什么为性?离系,什么是系?烦恼为系,所以他的择灭以离烦恼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他就是说,要远离系缚,远离有漏法,名为择灭。 | ||
'''【擇謂簡擇即慧差別,各別簡擇四聖諦故, 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 | '''【擇謂簡擇即慧差別,各別簡擇四聖諦故, 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 | ||
这个就是说不管是《阿含经》里面,或是阿毗达摩里面,对于解脱的说法跟定义,这样大概了解解脱是什么意思 | 这个就是说不管是《阿含经》里面,或是阿毗达摩里面,对于解脱的说法跟定义,这样大概了解解脱是什么意思 ? 但这种解脱它是指究竟的断烦恼 的解脱 ,但是<u> 佛教讲解脱,还不只是讲究竟,还有过程上面的。</u> | ||
《大智度论》:'''【復次,念佛解脫眾具足,佛解脫諸煩惱及習,根本拔故,解脫真不可壞,一切智慧成就故,名為無礙解脫。(大智度論)】''' | 《大智度论》:'''【復次,念佛解脫眾具足,佛解脫諸煩惱及習,根本拔故,解脫真不可壞,一切智慧成就故,名為無礙解脫。(大智度論)】''' | ||
意思就是说,我们念佛不是只是念佛保佑而已,而是念佛的解脱身,所以叫做念佛解脱众具足 | 意思就是说,我们念佛不是只是念佛保佑而已,而是念佛的解脱身,所以叫做念佛解脱众具足。 | ||
'''【佛解脱诸烦恼及习,根本拔故,解脱真不可坏,一切智慧成就故名,无碍解脱。】''' | '''【佛解脱诸烦恼及习,根本拔故,解脱真不可坏,一切智慧成就故名,无碍解脱。】''' | ||
这个是从究竟解脱上来讲,接下来我们来看解脱道论。 | 这个是从究竟解脱上来讲,接下来我们来看 《 解脱道论 》 。 《 解脱道论 》 ,是清净道论的根本,清净道论是现在南传佛教的一个根本修行上的依据的经典。 | ||
【'''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 脫、猗解脫、離解脫。】''' | 【'''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 脫、猗解脫、離解脫。】''' | ||
第105行: | 第101行: | ||
你看他这里讲五种解脱,伏解脱、彼分解脱、断解脱、猗解脱,离解脱。 | 你看他这里讲五种解脱,伏解脱、彼分解脱、断解脱、猗解脱,离解脱。 | ||
'''【云何伏解脫?現修 行初禪伏諸蓋,此謂伏解脫。】''' | '''【云何伏解脫?現修 行初禪伏諸蓋,此謂伏 (定) 解脫。】''' | ||
所以这里是指什么解脱?定解脱,依修定而降伏了欲界的五欲五盖,所以你就从五欲五盖里面得到释放得到解脱,不再被五欲五盖所干扰跟系缚,这个叫做伏解脱,是用定力降伏欲界的,这是讲初禅。 | 所以这里是指什么解脱?''' 定解脱''' ,依修定而降伏了欲界的五欲五盖,所以你就从五欲五盖里面得到释放得到解脱,不再被五欲五盖所干扰跟系缚,这个叫做<u> 伏解脱,是用定力降伏欲界的,这是讲初禅。</u> | ||
'''【彼分解脫者, 現修達分定諸見解脫,此謂彼分解脫。】''' | '''【彼分解脫者, 現修達分定諸見解脫,此謂彼分解脫。】''' | ||
'''现修达分定''',这个修达就是修行完成;分定呢?分定就是种种定,就是不同种的定,刚才不是讲初禅吗?但是初禅后面还有很多,有二禅、三禅,初禅是降伏五欲五盖的,所以从初禅开始,它是离五欲五盖的这种解脱。但是,你初禅上面还有二禅三禅,所以它变成说,欲界的暂时解脱,你可以修禅定来降伏,但是色无色界的呢?你都必须修上界定伏下界烦恼,你修初禅伏了欲界的五欲五盖,但是你初禅烦恼没有被降伏,你必须修二禅来降伏初禅的烦恼,然后这样子不断修,修到最后,到非想非非想定。那非想非非想定以下的烦恼全部被暂时降伏了,但是非想非非想定的烦恼还在,这个就是次第降伏的意思。但是这些都叫做定解脱,都只是暂时的降伏而已,这个叫做彼分解脱。 | '''现修达分定''',这个修达就是修行完成;<u> 分定呢?分定就是种种定</u> ,就是不同种的定,刚才不是讲初禅吗?但是初禅后面还有很多,有二禅、三禅,初禅是降伏五欲五盖的,所以从初禅开始,它是离五欲五盖的这种解脱。但是,你初禅上面还有二禅三禅,所以它变成说,欲界的暂时解脱,你可以修禅定来降伏,但是色无色界的呢?你都必须修上界定伏下界烦恼,你修初禅伏了欲界的五欲五盖,但是你初禅烦恼没有被降伏,你必须修二禅来降伏初禅的烦恼,然后这样子不断修,修到最后,到非想非非想定。那非想非非想定以下的烦恼全部被暂时降伏了,但是非想非非想定的烦恼还在,这个就是次第降伏的意思。但是这些都叫做定解脱,都只是暂时的降伏而已,这个叫做彼分解脱。 | ||
'''【斷 解脫者,修出世間道能滅除結,此謂斷解 脫。】''' | |||
断烦恼而得解脱,这个叫做求出世间道。 | 断烦恼而得解脱,这个叫做求出世间道。 | ||
第119行: | 第115行: | ||
还有'''【猗解脫者,如得果時樂心猗,此謂猗 解脫。】''' | 还有'''【猗解脫者,如得果時樂心猗,此謂猗 解脫。】''' | ||
这个猗,轻安,但是这里讲的轻安,可以讲是定的轻安,不过这里的轻安,讲的 | 这个猗,轻安 的意思 ,但是这里讲的轻安,可以讲是定的轻安,不过这里的轻安,讲的是得果时候的内心的喜乐。所以你看他说五种解脱,一个是修初禅降伏欲界的,那就是从欲界的烦恼解脱;再来 , 修各种禅,那就是指的都是定解脱;再来 , 修出世间道,就得到出世间的解脱。这个猗解脱,意思说修出世间道会得到果,之后内心会喜悦,这也是出世间解脱。最后他说什么? | ||
'''【離解脫者,是無餘涅槃,此謂離解 脫。(解脫道論)】''' | '''【離解脫者,是無餘涅槃,此謂離解 脫。(解脫道論)】''' | ||
谓离解脱,就是无余涅槃,所以他先从欲界烦恼的解脱,再来修定的 | 谓离解脱,就是无余涅槃,所以他先从欲界烦恼的解脱,再来修定的各界烦恼的解脱,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不是究竟的 。 接下来谈,出世断烦恼的解脱,然后谈出世断烦恼解脱后的那个喜悦,最后是究竟解脱,那就是无余涅槃。 | ||
所以说讲回来,这里讲到哪两种解脱?定解脱跟慧解脱,他讲了五种,其实是讲定解脱跟慧解脱 | 所以说讲回来,这里讲到哪两种解脱?定解脱跟慧解脱,他讲了五种,其实是讲定解脱跟慧解脱 。 除了定解脱慧解脱以外,你们还想到什么解脱?别别解脱,别别解脱是戒解脱,持戒,而从持戒暂时降伏烦恼,叫做别别解脱,波罗提木叉 Pratimokṣa-saṃvara ,Prati 是别别,一个一个一个一个,Mokṣa解脫,二个加起来,叫做别别解脱。 | ||
为什么叫别别解脱?因为你持一条戒,你就从这一条戒会违犯 | 为什么叫别别解脱?因为你持一条戒,你就从这一条戒会违犯以及他的烦恼里面得到释放,这个叫做一条一条的。但是别别解脱,它是暂时作用,它不是究竟,跟定是一样的。 | ||
这三个解脱,从别别解脱到定解脱到慧解脱,它有次第究竟的意思。别别解脱虽然非常的不究竟,也非常的粗糙,但是<u>粗糙法对粗糙人是最有用的</u>,对我们现在一般人,太粗重的烦恼的话,那你得用别别解脱,虽然它不究竟,但是是现前当下是最有用的。所以要先得别别解脱,就是先修持戒,然而这种持戒毕竟是外来的,是生活习惯上的,它不是从内心起来的清静,它 | 这三个解脱,从别别解脱到定解脱到慧解脱,它有次第究竟的意思。别别解脱虽然非常的不究竟,也非常的粗糙,但是<u>粗糙法对粗糙人是最有用的</u>,对我们现在一般人,太粗重的烦恼的话,那你得用别别解脱,虽然它不究竟,但是是现前当下是最有用的。所以要先得别别解脱,就是先修持戒,然而这种持戒毕竟是外来的,是生活习惯上的,它不是从内心起来的清静,它是长久的,所以它比较粗糙。所以进一步呢,我们要修定,然后用定来降伏欲界的烦恼,在这里就叫做什么解脱?伏解脱,用定把欲界烦恼降伏住。 | ||
那当然啦,你定修得越高,你就是每一层次的烦恼都降伏。但是我跟你讲,其实色无色界的烦恼,目前来讲对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干扰,<u>色无色界的烦恼虽然是烦恼,但是它是善法,因为它不会让我们造恶,不过色无色界的烦恼,会造成解脱的障碍。但是欲界的烦恼太重的话,会让我们造恶</u>,所以最重要是要先降伏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可以用别别解脱来暂时镇压,但是更究竟一点的就是用定来降伏。 | 那当然啦,你定修得越高,你就是每一层次的烦恼都降伏。但是我跟你讲,其实色无色界的烦恼,目前来讲对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干扰,<u>色无色界的烦恼虽然是烦恼,但是它是善法,因为它不会让我们造恶,不过色无色界的烦恼,会造成解脱的障碍。但是欲界的烦恼太重的话,会让我们造恶</u>,所以最重要是要先降伏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可以用别别解脱来暂时镇压,但是更究竟一点的就是用定来降伏。 | ||
第135行: | 第131行: | ||
所以,这里师父要灌输一个观念,其实师父也讲过好几次,修定,不在于你要得到四禅八定。我再讲一次,修定你千万不要把目标定成四禅八定,修定最主要的意义在哪里? | 所以,这里师父要灌输一个观念,其实师父也讲过好几次,修定,不在于你要得到四禅八定。我再讲一次,修定你千万不要把目标定成四禅八定,修定最主要的意义在哪里? | ||
两个:定中作观得解脱,那就在慧学上再谈 | 两个:定中作观得解脱,那就在慧学上再谈 。 实际上定本身它就是善法,它就是色无色界的善法,它必须要降伏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以五欲五盖最重。除了五欲五盖,欲界有两个最重的,一个是五欲,一个是瞋,<u> 五欲跟瞋是欲界最重的烦恼</u> ,而且是让我们身口意容易造业的,你看我们有多少身口意的造业都是五欲跟瞋心而来的。当然造业可以因为贪瞋痴造不善法,那痴呢必须用慧来解来改变 、 来对治,但是一般我们很容易因为贪跟瞋而造恶。而且贪跟瞋的造恶,有时候我们没办法控制,为什么叫做没办法控制? 不知道去造作那就是痴,但是很多时候是你知道,但是你知道,情感意志上做不到。比如我明明知道偷拿东西不对,但是我就是太喜欢、太想要。我明明知道这样子做不对,但是情感意志克制不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欲界众生,所以五欲跟瞋就是很大的干扰,这个当然师父说过,可以持戒来降伏,但是持戒降伏有时候真的是很辛苦很困难,所以相对来讲要修定。 | ||
所以你打坐定力达到 一 定的程度 , 从内心生起来的轻安,这个 时候 ,欲界 的 欲望还有瞋 , 对你来讲 ,就是你 根本不会想去追求的东西。因为 你 的内心轻安 , 一旦有禅修的喜乐 ,不 一定说到未 到 地定 , 你在打坐当中都会有喜乐 , 那这种 喜 乐慢慢慢慢 , 你会觉得说<u> 这 种喜乐跟 欲界 的欲望相比 ,欲 界 的这 种五欲 真的 太粗糙 ,所以 慢慢会降低你 对 五欲的追求的欲望</u> 。 | |||
还有 , 这种轻安 起来, 对于瞋心,它两 个 是冲突 的, 所以它 对 瞋心有很大的克制力量 , 这 就是 说 为 什么要 禅修 打坐 ,不 然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禅修 打坐 。 当 然禅修打坐还 有 其他很多优点、好处 , 但是我们要了解 说 佛教讲禅修的根本用意在于对治 欲界的 烦恼 ,这 是它最根本 的 。 所以 不要跟人家动不动讲我要求四禅八定,不要把那个当成 你 的目标,而是要知道说,这是 对 治恶法 的 一个很好 的 用处 。 | |||
问:五解脱的话 ,对 照上午讲的十地 的 内容 , 可不可 以 理解 , 第一个伏解脱 是人 世间的欲; 然 后彼分解脱 是 色界无色界;断 解 脱 是 证悟 。 后面 那个 猗解脱 是 一到十地;然后离解脱 是 十地以后成佛? | |||
师父:这个是讲 解脱 道 , 不是在 讲 菩萨道 , 我们《阿含经》在讲解脱道 , 十地 不 只是解脱那么简单而已。十地除了断烦恼 以 外,还要破法执,还要学习度无量无边众生 , 所以大乘佛教的每 一 地每一地,都不是 解脱 烦恼而已。但 是 在二乘解脱道里面的 , 每一果每一果牵扯 的 都 是断 烦恼,都 是 以断烦恼来定哪一果 。 但是十地,前 面 八地还有微细烦恼要断,但 是 这十地里面,都有法执要破,还有这十地里面,都有牵扯到度众生的善巧能力。所以要比也 不是 说完全( 一 样),但是说是有很大的不同点,不过断 解脱 ,确实是从圣位开始,断烦恼 是 初果, 十地 的初地,也是断根本烦恼 。 | |||
问 :是不是 可 以 从小 乘来说,断解脱是初果, 阿罗汉就 是 离解脱? | |||
师父 : 断解脱是初果,阿罗汉是离解脱,因为这边讲无余涅槃 。 | |||
'''【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 超出道,】''' | '''【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 超出道,】''' | ||
第157行: | 第153行: | ||
这里讲真如法,但你不要把它当成是如来藏,它的真如法就是缘起涅槃。 | 这里讲真如法,但你不要把它当成是如来藏,它的真如法就是缘起涅槃。 | ||
【'''得真如法''','''何等為三?如是,聖弟子住於淨戒,受 波羅提木叉(別別解脫),威儀具足,信於諸罪過, 生怖畏想...。 | 【'''得真如法''','''何等為三?如是,聖弟子住於淨戒,受 波羅提木叉(別別解脫),威儀具足,信於諸罪過, 生怖畏想...。 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 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復有三昧正受,於此苦 聖諦如實知 , 此苦集聖諦 、 苦滅聖諦 、 苦滅道跡 聖諦如實知... 。(雜563)】''' | ||
这个就是在 讲什么? 慧解脱。这些 就是 在讲 别别解脱 、 定 解脱 、 慧 解脱。 | |||
它 的 别别解脱 , 它说讲什么?它说 , 【'''何等為三?如 是, 聖 弟 子住於淨戒】''' , 净戒 ,就是 波罗提木叉别别解脱 , 受波罗提木叉 , 还 要 得威仪具足 , 这里的威仪具足指什么? 师 父 在 讲增 上 戒学的时候有讲 到, 因为 我 们 的 威仪具足 ,不一 定是像模特儿这 样 子走路 , 而 是 说你 的 烦恼太重 , 会透过你的身口 , (导致)你 的 威仪很差 。什么叫 做威仪很差 ? 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站着动来动去扭来扭去 的,然后 会掉举 ,身 掉口掉 , 口掉动不动 就 哼 啊 哼 啊, 没事 就 哼个望春风 , 那个都是一种掉举。我跟 你 讲,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吹吹口哨 ,东 哼 西 哼 , 身体抖啊抖啊晃啊晃啊 ,你 会觉得这个很有威仪吗?当然 不 会 。你 说这有什么关系 , 这跟解脱没关系 ,不是 的 ,这 表示内心的掉举 很 重 , 就会透过身口表现出 来 。 所以为什么 (佛教 要 求)威仪具足 , 因为威仪具足 是 从 你 的身口上去克制更粗重的烦恼 ,然后 进一步才能让 你 去持戒 , 这 就是 为什 么 入僧团者 要 求威仪 , 因为威仪 不 好也 是 内心烦恼 的 一种粗重表现 。 | |||
以 前师公很注重威仪,走路走不好,弯腰驼背的,东张西望的,师公是很严格的。以前我们去出坡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叫如严, 我这个 师兄弟 很 奇怪,每次人家叫如严还是如源,反正也听不太清楚,他就自然而然认定不是他,一定是我。然后我们在早课完出去做完体操,就是要出去经行,然后就排两排就往外面走, 要 经行嘛 , 然 后 师公在楼上看,你们每一个人走路他都在楼上会看着,他看到,他就喊了如严,我听就明明是严格的严,这个是大家都听得出 来 的,因为yuan跟yan是不一样的,然后他就故意装作不知道。师父知道师公在叫他,所 以 我也不回答,因为绝对不是我的,然 后 师公叫了三声 , 如严、如严,越叫越大声,后来师公喊了 一 声,福严的严 , 他才愿意反应。师公为 什么 叫他你们知道吗 ? 因为他走路的时候拿着念珠,然后把他手放在后面,身体往前倾,就一副老和尚的样子,就这样走啊走啊。这样子师 公 就看到就很生气说,你的年纪轻轻像老和尚,而且念珠是神圣的东西,念佛用的,你 不 要把它放在后面 。 后面是屁股,你不恭敬嘛,他说你要拿你拿在 前 面,好好的念你不要把它弄在后面,要背 在 后面 是 老和尚,而且老和尚一般也不会把念珠背在后面,我没有看过师公拿念珠把它放在后面,师公对这种 威仪 是很严格要求。然后我们经行,入殿,入殿 的 大门哪一只脚要先拿起来都有规定 , 因为那个门槛比较高,你拿错脚这边会去撞到,所以我们是规定哪一只脚上哪一只脚下。还有走路,走路不能东张西望,走路,你不能把这个(袖口)拉起来,为 什么 我们要把手遮住呢,就是不要让你手在那边 东 弄 西 弄,所以我们,常常 都 要把它遮起来。然后走路要前摇后摆 , 但是 不 要摆太高 , 要前摇 后 摆。但是你穿海青 , 你 就 一定 是 两个动作,穿海青只有两个动作,要么放掌,要么合掌 ,穿 海青 不 能这样甩一甩。但是如果你 穿 长衫就要微微的摆动,这些以前在佛学院的时候,师公都有规定,而且很严格 。 | |||
所 以我 就说这个威仪很重 要,后 来佛教来到汉地以后 , 都被 一 些电视剧给误导 ,什么 电视剧误导 ? 什么济公 穿 得四 不 像。 以 前出家人在印度 是 三千威仪 的, 什么东西都规 定 很严格的 ,不是 这样随随便便 , 后 来的 很多都被武侠小说、稗官野史这 样 给误导 ,都 以为出家人没关系 , 就是洒脱嘛 ,穿 鞋 子 不 穿袜子。 | |||
我们以前除了工作以外 , 我 们 平时穿 罗汉鞋 一定要穿袜子。然后出了寝室 ,一 定要穿中褂,什么叫中褂呢?师父现在这 个 叫长衫,你看师父穿的比较稍微短 一 点 , 盖过膝盖 那个 叫做中褂。还有一种 , 你们 不 会看师父 穿 的 , 因为师父 不 会 穿 那个 到外面 来 , 比较 短的, 膝盖以上的 那个 叫短褂,短褂等于内衣,中褂叫做杂作衣,长衫就 是 应供、讲课穿的 。所以 你不会看 师 父穿中褂讲课,哪怕跟你们网络上视讯也一定穿长衫, 这就是 学习来的规矩。你们不可能看到师父穿短褂, 因为 那是内衣,我不会穿来给 你 们看的, 要 看自己穿在寝室看。但是短褂的形式跟中褂的形式一模一样 , 它只是比较短而已。你们有时候杂作工作还是干什么 , 会看到师父至少都穿中褂。当 然 啦,事实上有时候师父会 稍微 不如法 一点 ,我大部分都穿靴子,但偶尔会穿僧鞋,没有穿袜子,这个要改变一下,不过有时候是因为工作 的 关系 。 | |||
后来师父才知道,这些威仪不好,都是因为内心的烦恼的躁动太强烈而起来的。 | 这个师公规定很严格,你不能赤脚罗汉,你们看过出家人的罗汉鞋,有没有一个洞一个洞那种,穿那个绝对要穿袜子,不能不穿袜子,不然威仪很差。你更不可能穿中褂跑到外面去,不可能穿短褂跑到外面去的,那个是非常没有威仪了。所以前师公为什么这么要求,就是因为你<u>把这些威仪要求好了,把粗重的烦恼慢慢慢慢克制了,然后稍微粗重一点的,才可以持戒来克制。</u> 后来师父才知道,这些威仪不好,都是因为内心的烦恼的躁动太强烈而起来的。 | ||
接下来你看,这边有一句话 | 接下来你看,这边有一句话 : | ||
'''【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 乃至第四禪具足住,...。】''' | '''【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 乃至第四禪具足住,...。】''' | ||
这是整句的意思是 | 这是整句的 , 意思是你要净戒具足之后才能继续训练离欲恶不善法 。 意思就是说,你长期以后要做的,如果真的有成就的话,持戒要有一定的程度 。 这就是为什么师父在中道对你们训练会比较严格一点,而且对你们禅修会要求你们必须要皈依 , 五戒持戒,不是说只是一个禅修营或禅修班。一般的禅修营禅修班,他管你日常生活在干什么,他管你要不要持戒,他就是来帮你训练训练而已。但是从师父的观念里面,戒定慧是一整体的,你可以偏重,但是你不可能把其中一个从中抽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东西,不可能的。比如说你要持戒,你持戒你必须要有慧来引导,不然你持了什么戒,你怎么会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比如说修定,修定你要有慧学上的引导,你才知道我这样的定到底对不对,我修定的目的意义以及我这样修对不对,这是慧学的。但是你真正定要 坐 好的话,你持戒要有一定的程度,为什么?因为你烦恼太粗重,你根本没办法 打 坐,你坐下来都是妄想,所以这是师父为什么说,很强调跟外面的禅修营不一样。外面的禅修营常常喜欢把定给直接拉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你们来我就教你怎么坐,但是都没有强调那些前方便到底要怎么样,因为心太粗你坐下来,根本达不到那种效果。 | ||
三种离炽然,离炽然就是解脱的意思。 | 所以你看他这一句讲,'''【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这也是一种离炽然。 三种离炽然,离炽然就是解脱的意思。 | ||
还有,'''【復有三昧正受,】''' | 还有,'''【復有三昧正受,】''' | ||
三昧正受指什么 | 三昧正受指什么 ? 定嘛,最后面他说,你要真正解脱的话,那你没有定不行,所以他叫依定而观四圣谛。 | ||
'''【於此苦 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如實知...。(雜563)】''' | '''【於此苦 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如實知...。(雜563)】''' | ||
第193行: | 第185行: | ||
图(讲义P4) | 图(讲义P4) | ||
因为前面讲定跟慧,前面没有讲到戒,这《阿含经》里面就讲三个 | 因为前面讲定跟慧,前面没有讲到戒,这《阿含经》里面就讲三个 。 | ||
再来 ,我们先来看别别解脱 , 我这边都是讲重点,因为别别解脱之前在增上戒学已经讲过了。 | |||
'''第三節 別別解脫''' | '''第三節 別別解脫''' | ||
第199行: | 第193行: | ||
* '''Prati 別別、個個''' | * '''Prati 別別、個個''' | ||
* '''Mokṣa解脫''' | * '''Mokṣa解脫''' | ||
* '''Saṃvara : 等護、止持 keeping back , stopping 、 restraint , forbearance''' | * '''Saṃvara : 等護、止持 keeping back , stopping 、 restraint , forbearance''' | ||
* '''別別解脫戒(律儀),持一條戒(規範),就從 這一條戒所針對的規 | * '''別別解脫戒(律儀),持一條戒(規範),就從 這一條戒所針對的 烦恼解脫出來,所以也 可說為別別解脫煩惱。''' | ||
别别解脱叫做波罗提木叉'''Pratimokṣa-saṃvara''',Saṃvara 什么意思?等护。 | |||
记得,戒有两个梵文字,第一个梵文字叫什么?siIa,第二个梵文字叫做Saṃvara。siIa什么意思?善性、善习。Saṃvara 什么意思?等护,保护的护。 | |||
我现在问你,siIa是戒,Saṃvara也是戒,两个有什么关系?一个翻译成'''戒''',一个翻译成'''律仪''',但是律仪也是戒的意义。我问说,<u>戒siIa跟Saṃvara等护有什么关系?一个是行为,一个是目的</u>,差那么一点点意思,差那么一点点味道,我是说味道还没完全到位。 | |||
问:戒应该是讲个人的一个行为,律仪更多是在僧团或者是集体里面。 | |||
师父:律不是律仪,律仪跟律还是不一样的,Vinaya跟Saṃvara还是不一样的,律是Vinaya 是比较团体的,但我们现在讲的是律仪Saṃvara,不是律。 | |||
答:这个Saṃvara是等护,是防非止恶,有了防非止恶就能一直在做防非止恶的行为,就能形成好的善性善习。 | |||
师父:你讲的都对了,但是刚好相反。我讲的相反是两个次第相反,要先把好的行为,养成习惯,这个叫做戒,养成好的习惯之后呢,就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你不能说先有防非止恶的功能,那你防非止恶功能哪里来?是从长期养成的好习惯来的。所以,从长期的训练来讲就叫做戒Sila;从它达到的一定的能力跟程度,可以防非止恶来讲,就叫做Saṃvara。 | |||
(因为你之前有读过看过,听过师父讲过,只是你这个次序有点弄颠倒了,刚刚靖舍的有差那么一点味道,) | |||
你讲的是对,Sila是一种好的行为,善性善习好的行为,但是它到最后,它的目的当然也是防非止恶,但是防非止恶比较从功用上来讲,所以师父才说味道差一点点。你讲的都对,只是两个颠倒,这样各位同学知道了,师父在强调。所以现在你知道之后,那持戒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持戒了,你就不会去问说那这一条要不要持,那一条要不要持,那你持一条就有一条的解脱,所以你持一条就有,从一种烦恼跟恶习上,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你持不杀生戒,你对于瞋心而杀以及杀生的这种造作烦恼,你就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跟能力了。你长期持不杀生戒,忽然间有一天会遇到杀生缘现前的时候,你也会守住不杀。你长期持不偷盗戒,有一天亿万财产现前的时候,不是你的,你也不会去占用。这个(防非止恶的功能跟能力)不是一时的,这是长期训练而来的,当你训练久了之后,很自然而然就变成你的习性跟行为,那就是戒,有保护你的作用,不违犯那就是Saṃvara等护。 | |||
问:听师父这么讲,戒的它本身就有定的功能,因为你要持戒就要保持正知正念? | |||
师父:没错,你这次是讲对了,所以戒也是有摄心集中的功能,你要专注集中,你平时不能模模糊糊的,不然你有没有犯戒都不清楚。 | |||
所以,【'''Prati 別別、個個,Mokṣa解脫,Saṃvara : 等護、止持】''' | |||
keeping back , stopping 、 restraint , forbearance,碰到的时候不应该的你就不会去做。 | |||
'''【別別解脫戒(律儀),持一條戒( 規 範),就從 這一條戒所針對的烦恼 解脫出來,所以也 可說為別別解脫煩惱。 】''' | |||
别别解脱是律仪,持一条戒,就是规范,就从这一条戒所针对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也可以说为别别解脱烦恼,这个叫做别解脱。 | |||
问:请问这个等护的等是什么意思? | |||
师父:它就是Saṃ,Saṃ就是翻译成等,无上正等正觉,一般我们Saṃ都翻译成等,其实它重点在护,那当然你可以解释为等护。其实你也可以理解为,你如果持这一条戒,你这一条戒在任何状况之下都会有作用,这个就是等的意思。Saṃ就是等,所以它是直接、平等,像那个等持、平等,就是心的一种平等性。你可以理解说,你对这一条戒如果持好的话,你任何时候对这一条戒都不会去犯。 | |||
* '''戒有三種:一別解脫戒,如遺教說:「戒 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又復隨分 免絕業羇亦名解脫,散心受得不與定道二 種心俱,故名為別。二者禪戒,亦名定共, 禪定心邊別有無作離惡法生,故名禪戒。 此與定俱,有定則有,失定則捨。故名定 共。三者道戒,亦名道共。(大乘義章)''' | |||
* '''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謂三業(身口意) 七支,各各防非,別別解脫故。(翻譯名義 集)''' | |||
''' 【戒有三種:一別解脫戒,如遺教說:「戒 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又復隨分 免絕業羇亦名解脫,散心受得不與定道二 種心俱,故名為別。】''' | |||
它 是 随分 一 条 一 条的 ,但是 你不能从定跟慧上来 说,你 只能从戒上来 说。 | |||
'''【二者禪戒,亦名定共(戒), 禪定心邊別有無作離惡法生 , 故名禪 戒 。 此與定俱 , 有定則有,失定則捨。故名定 共。三 者 道戒,亦名道共 。(大乘義章)】''' | |||
意思就 是 说戒 , 一般来讲我们 是 从 一 般 的 持戒来讲 , 别别解脱一条 一 条持来讲。但 是 戒 , 如果从脱离烦恼来 讲 ,也可以说与定所共 的, 叫做定共戒,以及道所共的叫做道共戒 。 | |||
这 | 这 个时候就 是 从离烦恼来讲 的, 这个时候它 的 范围跟意义比较大 , 跟定、跟慧已经结合在一起 了,但是 一般 我 们 讲戒的 时候 ,不 从定跟慧来讲 ,是从 戒本身 来 讲 。 | ||
'''【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謂三業(身口意) 七支 , 各各 防非, 別別解脫故 。(翻譯名義 集)】''' | |||
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谓三业,身口意,七支,身口意,哪七支,从身口意七支,各各防非,然后,别别解脱故,就是防非止恶,我问你,身口意七支,谁知道为什么他讲身口意七支,身口意本来不应该十支吗,靖能你再拿麦克风讲一下,因为从解脱道的角度来说,意不算犯戒,从解脱道的角度跟持戒的角度,不是菩萨道,菩萨道意业犯也算犯戒,从解脱道的角度,为身口犯,才叫犯戒,但是他为什么说身口意七支,因为,身口会犯一定是,有这种意念,但是你光有意念不算犯戒,比如说看到,他的这支笔很漂亮,我很想要,很想去把他偷过来,但是你想要偷过来,你不算犯戒,不算犯戒但是有什么,有意业,这样犯了意业,做了不好的意业,有业但是不犯戒,一直要我去把他拿过来,才能算,所以叫做七支,身三,口四,这个叫做各个防非,防身三口四,所以叫做别别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这个,而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00:53:47,690 --> 00:53:49,490罪生大怖畏,1552,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集如前说,衣钵随身,如鸟两翼 如是学戒成就,修四念处,这个叫做波罗提木叉,这里有一个叫做行处具足,行处具足,就是学处具足的意思,有没有听过学处,就是你必须要,做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开始做起,就叫做波罗提木叉,就是学处或是行处具足,意思就是说,你一出家之后,要住于静处,不要太过于闲杂,喜欢跟人家泡茶聊天,然后要摄受波罗提木叉,就是要持戒威仪,然后行处具足,这是学处要去学,然后于微细,罪,生大恐怖,大怖畏,于微细罪,就是说,不要说一点点无所谓,一点点你都要很谨慎,受持邪戒,离杀断杀,不要杀乃至一切,业集,就是十善业道,如前说,然后衣钵随身,如鸟两翼,衣跟钵,随身,出家人,衣钵要随身,这个比较是学处上面,虽然不犯重戒,但是属于学处,学处意思就是说,你要去学,虽然它不是很严重或犯什么的,但是有微细戒,所以戒里面不是一视同仁,出家戒里面有,最重的杀盗淫妄,还有稍微,不是那么重的,稍微不是那么重的,都是会影响生命,会影响道业的,其他的还有更轻的,都是学处,就是一些威仪,比如说,衣钵这种东西,你如果没戴,或是落了,当然也不是多重,但是毕竟会影响你的修行跟生活,所以这些变成,学处,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 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此学戒,这个就是学处,是名,增上戒学,这个就是,所谓的波罗提木叉,就是别别解脱,我们先休息一下,我们继续来看,定,解脱,所以我们的解脱,大方向上分成三种,别别解脱是戒,然后,心解脱又叫做,镇伏解脱是定,我们现在来看定镇伏解脱,心又叫做,定解脱又叫做心解脱,心的,不同意义,心,在佛教里面很多时候是指,精神,作用的通称,就叫做心,所以这时候它就没有去特别分别,是哪一个心,精神作用的总称,从经文的用语去看,心,多数是指内心的通称,与身相对,而说心,它就是精神作用的通称,一切内心种种差别,都可以称之为心,如善心,不善心,恶心,好心 坏心等等,它就是相对于物质的身体,而称作心,是内心精神的总称,各经论所说,虽有出入,但泛称为心,都是一样的,由于心是内心,包括心跟心所的通称,所以也可说为,内心的统一,就称为心,这是最普遍的意义跟意思,再来,二,依定说心,在佛法中,现在知道,心是指所有精神作用的通称,都叫做心,那里面可以包括心跟心所法,五蕴,里面,哪一个是心,如果以,身心来称的话,来相对称心的话,色是身,受、想、行、识是心,所以受、想、行、识是内心,统合的,那受、想、行、识来讲,哪一个是心,哪一个是心所,识是,心,受、想、行、识心所,那么佛教讲心还有一种,依定说心,把定说为心,它其实是要说定,但实际上,就称作心citta,在佛法中心,有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三学中的,增上心的心,与戒定慧三学中的定,三摩地相当,所以三增上学,增上戒学,然后,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这时候的增上心学,其实心指的就是定,经上也常称修定为,修心,如心一境性,摄心集中,欲勤心观,其实它是指,欲勤止观,说明,增上心,四种禅称为,四增上心,四种禅又称为四增上心,所以我们常常把定,用心来称呼,修定是,内心的调整和净化,经上从炼金,洗衣磨镜,等等譬喻,说明修定而得心净,所以也就称为定,把定称为心,修定当然是一种修心的方法,当经典说,心解脱时,要注意的是,心的泛称还是指定,这句话什么意思,如果经典讲心解脱,你就要看它指的这个心,到底是指通称,还是指定,两个,都有可能,所以心解脱,这时候的心如果是指通称的话,那它指的心解脱,就是真正断烦恼的解脱,那如果,这个心,指的是定呢,这时候心如果是定的话就是指什么,就是镇伏解脱,就是修定,而去降伏,下一界的烦恼,所以你要看它在什么地方谈,它的心指的到底是通称,还是指定,所以增上心学,如果讲增上心解脱,那就是指,定解脱,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们再来看,三 镇伏解脱,第一个我们修定,叫做,增上心解脱,就叫做心解脱,修定,或叫做镇伏解脱,一,它要解脱的要降伏的叫做,五欲五盖,所以叫做离五欲五盖,优陀夷有二受,这是经典,杂《阿含经》485,优陀夷,佛陀讲,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所以他说受有两种,一种是欲受,五欲的受,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就是一般的物质的喜乐,物质的喜乐,比如说吃到好吃的,会不会高兴,高兴,色,声,听到,好听的,看到喜欢的,闻到香味,产生的喜乐,这些都叫欲受,那离欲受呢,就是离五欲而有禅乐,这个叫做离欲受,这个就叫做欲受离欲受,所以你看,这边讲,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这功德什么意思,种类,的意思,种类的意思,若有说言,众生依此初禅,唯是为乐,非余者 此则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賸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离,有觉有观,内净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賸乐,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人处转转賸说,意思就是说,它一个比一个,更殊胜,但是它最重要的就是,刚刚师父有说,离欲乐,离欲界的欲乐,是比较重要的,至于上面,其实你修不修离不离都无所谓,它只是障碍解脱而已,它不会让你做不善法,因为五欲才会让你得不善法,所以这个叫做镇伏,以初禅,或是未道地定,降伏欲界的烦恼,五欲五盖还有嗔,然后接下来就一定,一界一界一个一个定,降伏下面的,06:27,000 --> 06:29,040二禅降伏下面的,1913,降伏初禅的烦恼,所以二禅更殊胜,然后三禅降伏二禅的烦恼,所以三禅更殊胜,它一步一步这样上去,至于细节师父在,增上定学的时候有说过,这里就不再说太多,再来,渐次降伏,跟师父刚才讲的差不多,渐次降伏就渐渐,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把下面的烦恼伏住,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固,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你知道这句话,它前面是怎么来的吗,你们有没有看过这个经,其实是这样,它前面有一段话,它前面是怎么样呢,前面是阿难,还是佛弟子问佛陀说,佛陀你不是说,受有三受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吗,没错吧,他问佛陀说,你不是说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吗,但为什么你又常常跟弟子说,一切受皆苦,那不是矛盾吗,受明明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你为什么又常常说诸受皆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以,佛陀就回答,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皆是苦,他是从什么立场来讲,诸行无常,所以苦有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行苦,是根本,行就是诸行,诸行无常故说,诸受皆苦,所以从诸行无常故说,皆受是苦来讲的话,三受的,苦受,是什么苦,是苦苦,三受的乐受,还是苦,是坏苦,三受里面的不苦不乐受,还是苦,什么苦,行苦,所以佛陀不是从一般的这种,苦受乐受,喜乐快乐,不是从一般来讲,而是从究竟真义上,人生的真实深度上,透露到人生或诸法的真实面上,来说诸受是苦,是从诸行无常故说诸受是苦,有没有什么问题,但这里不是说无常是苦因,无常不是苦因,什么才是苦的因,师父讲的三个圈,是啊,你现在聪明了,开窍了,你不用三个圈,我执,烦恼才是苦的因,你有我执烦恼,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这是针对凡夫讲的,凡夫一定都有我执烦恼,有我执烦恼面对无常那一定是苦的,但是如果是圣人那就不苦,所以不谈圣人的境界,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这句话老实说比较难明白,它的意思是相对的,有些在某些程度它是乐,但比对于上一界的它是什么,它是苦,所以它的意思是,诸行渐次止息,比如说,我们欲界的五欲,我们觉得很好很快乐,欲界的五欲很快乐,但问题是这些,欲界的五欲,从初禅的角度来讲,它就是一种,干扰跟杂扰,它就是苦,我问你们一件事情,音乐,从一个角度来讲,你听音乐是快乐的,没错吧,但是,你现在开始要,觉得很烦扰,你现在要开始打坐,摄心集中,你要享受,寂静的这种快乐的时候,那音乐变成什么,很大的干扰,不管这个音乐多好听,越好听越干扰,你静不下来,没错吧,那当然平时的时候,你放个音乐,比如说现在,大家都讲话很嘈杂,这种声是一种干扰,很嘈杂是一种苦,你说好大家不要讲话,我们安静一点,安静一点,来放个轻音乐,大家都不讲话了,放个轻音乐,那这时候音乐听起来是不是很舒畅,没错吧,这种就比对于刚才的干扰,刚才的嘈杂,这个是不是比较舒畅,刚刚那个就很嘈杂了,就苦了,那你现在说,我现在要开始打坐了,你是不是还放着音乐,不是嘛,你必须把音乐关掉,因为你现在要打坐了,那种音乐一直来,你就变成说我都坐不了,为什么一直有音乐进来,越好听你越难打坐,所以佛陀就是说,从下面来,从下界这样的一个境界来看,它是快乐的,但是当你要往上去的时候,它就是干扰的,就是痛苦的,这个就是层次层次的,初禅,叫什么乐,离生喜乐,初禅的乐,是怎么来的,离欲界的五欲,还有五盖干扰而来的,所以他叫做离,所产生的禅乐,叫做离生喜乐,那当然是好的吗,问题是如果跟二禅比较起来,它这种还是不行,因为他还有寻伺,所以要离寻伺,然后更加集中,然后让,他的乐,从哪里产生,从定所产生,所以叫做什么,定生喜乐,师父是不是曾经讲过比喻,什么比喻,比如说,刚刚一大堆小孩子很干扰,在那边吵啊闹啊,你会不会觉得很头痛,还是你很喜欢孩子在那边吵闹,比如说十个小孩在那边吵闹,弄得乱七八糟,你觉得很痛苦,现在终于,朋友,或是亲人,把这些小孩子都带走了,你得到什么,安静舒畅快乐,这种叫做什么乐,离所生的喜乐,离干扰嘛,那还有一种就是说,人家打电话给你,说,你昨天买的奖券,中奖了,得了一百万,这不是离所生的喜乐,这是这件事情,本身产生的快乐,我现在是用世俗一般的,你现在知道离,所生的乐,以及从这件事情直接生起来的意义,所以初禅它是离,欲界的五欲五盖所产生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毕竟还是离而来的,但是到了二禅这是什么,定的更加集中,产生的乐它当然,相对于离来讲这种是更快乐的,所以下面这个,就是一种干扰,所以它要离,三禅呢,离喜妙乐,因为,初禅二禅都还有喜,但到了三禅,要把喜的这种,粗糙性弄掉,所以相对于二禅三禅来讲,三禅会觉得,二禅的那种喜是很粗糙的,由内心的欢喜,进一步更集中产生,对身体的这种轻安,那个叫做,轻安就是三禅的乐,三禅轻安所产生的乐,必须要离开,二禅的这种喜,因为这种喜也变成一种干扰了,这样相对来讲那个喜就是一种苦啊,所以它意思就是说,苦乐它是相对性的,越往上它越集近,你就是越乐越賸乐,越往下越粗糙,这种跟上面比起来它就是苦,它这里的意思就是这样子,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把经文看一下,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就是一个一个离开,然后它所相对而有的乐,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语言就是粗重的那一种,寻伺,里面有很多的那种,推理跟想法才有语言,那你要入禅的时候这种推理,跟想法必须要弄掉的,我们有分别,记得三种分别吗,随念分别,还有,自性分别,还有,计度分别,这是三种分别,计度分别,就是一般我们常常做的,推理判断,思考,都是属于计度分别,有语言,就会有计度分别,因为语言你必须是思考,然后去反应,然后去排列组合,你对这个语言越熟悉,你这个动作越快,你对这种语言越不熟悉,你的这种动作越慢,所以师父看英文很慢,因为判断,这个东西因为不是我的母语,那相对来看中文比较快,师父看,繁体字一定比你们快,你们有没有想跟师父比看繁体字,不要大意,等一下有一个人比我快,那就麻烦了,但是我看简体字一定比你们慢,甚至分不出来,正常的,因为你习惯,但是师父要表达的是什么,就是都有这种动作,只是说你熟悉的话,这种很快,所以有些人反应快,你讲什么他马上,反应过来,有些人反应慢,你讲什么他弄不懂,那么随念,就是一种记忆,看过之后记在里面的,这种就是记忆,计度,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寻伺,就是对一般东西的,最基本的判断,最基本的认识,这我们以前讲过,我们慢慢再讲,因为语言一定有这种计度,所以入初禅,这种比较复杂的,推理认识,绝对不能有,不然就是乱心,所以叫做语言寂灭,所以初禅一定不能有这个,但是所有的禅一定必须要有这个,到了二禅,这个也不行,因为是一种寻伺,比较细的这种寻伺也不能有,唯有随念,我们的摄心集中一定是这种随念,你看初禅正受时,语言寂灭,就是计度分别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就是那个自性分别,觉观就是寻伺,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因为三禅是什么,离喜妙乐,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这个出入息寂灭,师父以前有没有讲过,在念息十六特賸的时候,师父曾经说过,他不是真的没有呼吸,他是呼吸相变得,非常非常的微细,而且他必须离喜乐,喜当然三禅就没有,他连三禅的乐都要止息,这个就更集中了,再来,入空无边处正受时,色想止息,因为,初二三禅都是属于色界的,有色相,你到了无色界的时候,第一个入空无边处的时候,要色想止息,所以叫做空无边处,因为没有色想,识无边处正受的时候,空入处想止息,连这个空相,都要止息因为唯有四,接下来入无所处的时候,连识都要止息,然后到了非想非非想处的时候,无所有处要寂灭,这个叫做,想受灭正受时,连非想非非想都不见了,这个意思就是,修定的次第,相对来讲,上面的定,一定使下面的定更寂静,从意义上来讲就是更殊胜,下面的乐,或是喜悦,比对于上面的就是一种干扰,所以叫做苦,有没有什么问题,靖修来,阿弥陀佛师父,早上您讲那个在,四加行暖顶忍,忍位的时候,然后有一个无分别住心,这个无分别,那会儿的无分别住心,早上没问,那个时候的无分别跟这里讲的无分别不一样,那时候讲的无分别,是属于慧学上的无分别,是不会,去认定或执着,法有自性的意思,这个叫做无分别,所以我们无分别可以是,慧上的无分别,还有定上的无分别,我问你们一件事,《金刚经》讲的是定上的无分别,还是慧上的无分别,《金刚经》当然一定是讲慧上的无分别,所以不要搞错,因为很多人搞不懂,他会说这样无分别,所以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叫做无分别,修定一定是有所缘境的,所以有些人就开始,胡修乱修一通,然后就说我现在修的就是无想定,无想定,就是《金刚经》讲的,没有一切相,所以我就什么想都不想,这样就是在修无想定,这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你不可能不想,你心不可能不动,如果就佛教,真正讲,只有两种无心定,一个叫灭尽定,一个叫做,无想定,四禅的无想定,不是非想非非想,非想非非想还有细想,只有这两个,但这两个,要开始入的时候还是要有心一境性,所以千万要懂教理,师父说为什么要懂教理,不懂教理就会,胡修乱修,师父以前就碰过了,结果他自以为不想,事实上呢,他是没有察觉到说,他心其实已经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但他一直告诉,自己不想,所以他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他自己没有察觉到,久了之后就开始头痛,开始肚子痛,开始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师父曾经说过,回台湾有一个就说,谁叫他这样修,我说这个不对的他刚开始不相信,修了半年之后开始高血压,一打坐就头痛,最后就没办法坐,后来师父跟他说,你这种方法绝对错误,因为心不可能不动,那你一直,告诉自己是无想无想,你没有察觉的时候,其实你心集中在错误的地方,你自己不知道,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这种问题,所以师父跟立师父叫他,数息,专注,他现在知道他心在哪里了,比如说在人中,他的头痛很快的两三天就解决了,所以你看,教理要懂,不然,盲修瞎练很容易出问题,阿弥陀佛师父,忍位的时候就是定中作观吗,暖顶忍都是,定中作观,因为暖顶忍它是,加行,加行等同于修所成慧,修慧,修慧的根本原则,就是定中作观,四加行都是指定中作观,所以这里面的无分别住心,早上讲的无分别住心,是指,心住在你的所缘上,不做慧的特别观照,是修止用的,只是专注在它而已,比如说,我们现在修数息,如果你只是缘住这里,然后去观察气息的长短,观察感觉到气息的长短冷热,这个就叫做无分别住心,住在息上不做分别,那你说,师父你不是在分别冷热长短,你不是在分别冷热长短,因为不是经过你的判断思考来的,这是,去感受到他直接察觉而已,那你说,什么才是对息做分别,对息做分别的意思是说,你去观察息是无常的,是变化的,是无我的,是流动的,这个才叫做,观分别,具舍论里面讲到,定品的时候,讲到八解脱,这八种解脱都是指定解脱,你可以说八种定,也可以说八种修定的观,阿难有八种解脱,27:39,360 --> 27:40,480云何为八,39,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复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复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有,是谓第三解脱,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这个叫做空无边处,无量空处成就有,是谓第四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空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有,是谓第五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有,是谓第六解脱,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谓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有,是谓第七解脱,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有,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他就是在讲什么,四禅八定,但是前面有点不大一样,前面的两个,他是观不净,以离色的贪欲,所以他第一个讲,色观色是什么意思,外有色想观内色,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对,欲色有贪染的时候,就要,观离色,观色的不好,观色的障碍,这个一般来讲叫做不净观,色观色,就是我们对,欲界的这种色,物质有贪染,那你就要去观,这种物质贪染的不好,要去离它,这个叫做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第二解脱叫做内无色,意思就是说,我对这种色的贪染,已经慢慢,慢慢降伏了,但是还不够,这个叫做内无色,就是说我这种对欲界,欲望的这种贪染,执着虽然已经被第一个,给降伏了但是还不够,所以要再进一步的,这个叫做第二个,内无色观外色,那么到了第三个,净解脱身作证,这个是,第四禅,前面是包括一二三禅,这八种解脱,是从什么角度来谈解脱的,事实上,大部分前面,除了灭尽定以外,前面整个都是在,讲定解脱,你看他从修上界定,离下面的干扰,它先修离欲界的定,而得到,欲界定然后离欲界的干扰,然后修,第四禅然后离,前面三禅的干扰,最后面接下来是修,无色界定,到最后非想非非想定,还能只是,没办法解脱,非想非非定还是没办法解脱,它都只是定解脱而已,最后它必须修什么,那时候讲的慧观在这里,就讲什么,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有,想知灭,是指什么定,就是指灭尽定,灭尽定又叫做什么定,灭受想定,这里的想知,就是受想,就是想知灭解脱成就有,所以这八解脱里面,只有最后一个,修灭尽定,是真正能断烦恼的,前面都是怎么样,次第次第的,以上界定伏下界的烦恼,灭尽定,这个是《阿含经》,所讲的,《阿含经》所讲的灭尽定,跟阿毗达摩定义的灭尽定,不大一样,《阿含经》所讲的灭尽定,它是跟无漏慧相应,而能断烦恼的叫做灭尽定,跟阿毗达摩平时师父,所讲的不一样,师父在哪堂课里讲过,最后一个定好像非想非非想定,是没有办法观慧,一般来讲四禅八定,色界的四禅,还有无色界的,四种无色定,七种无色定,八种里面,一般来讲只有前面的,七种可以作观,但它是作观,本身这个定,不是无漏的,他必须依它作观,做四谛的慧观,非想非非想心太细,没办法作观,所以非想非非想不能作观,能作观的只有七依定,那灭尽定怎么样,你依任何一个定,作观,做四谛观而断烦恼,都可以称作灭尽定,所以灭尽定是无漏定,如果依《阿含经》讲,但是依阿毗达摩的讲法就另外,《阿含经》里面讲的灭尽定,是无漏定是可以断烦恼的,依任何定作观,当然任何定是非想非非想定,是不可以的,就是比如说你依初禅或依未到地定,作观而断了烦恼,这个叫做灭尽定,在这个地方它是这样定义,所以灭尽定是无漏的,前面的,八个定都是有漏的,都只是降伏,叫做镇伏,师父上次在,《空之探究》里面,你们去看看那个比较深,讲的比较多,再来,你看,色观色,内有色贪观外色不净,有没有看到这是刚才讲的,内无色观外色,加强不净观,渐除内心的色贪,净解脱身作证,是定中作清净观,前面是做不净观,这里是作净观,接下来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就是四种无色定,最后是灭尽定是什么,灭尽诸烦恼,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下,一跟七,都是有漏定,属于什么作意,賸解作意,修定里面有两种作意,作意就是,心,ma,as,ma,as是什么,ma,as是意,ma,as,应该是karma,造作,让心,起动作,作意,就是让心起动作,这种作意当然,都是就禅观来说的,一种叫做賸解,就是跟实相不合,但是有,降伏烦恼的作用,比如说,不净观,一般怎么修呢,师父讲最简单的,你把自己观成白骨,那跟实际上合不合,你是不是白骨,你现在当然不是白骨,但是你把自己观成白骨的话,就叫做賸解,因为你是用定力硬把它观成,这个样子,比如说你观地为水,跟现实事实上合不合,但问题是那你做这种,有什么帮助,这种有离烦恼,尤其是离欲界烦恼的作用,所以它有离烦恼的作用,但是不是断,这个就叫做賸解作意,所以賸解作意,有降伏烦恼的作用,所以这个是修定,有伏烦恼的作用,还有一个叫做,真如作意或是真实作意,真如或真实,这一种就是观诸法实相,定中观诸法实相,什么是诸法实相,缘起,无我,无常,大乘佛教的空,或叫做唯识所现,这个是诸法的实相,所以这个可以得到,解脱,可以得到真正的,断烦恼的解脱,所以賸解作意是伏解脱,这个是断解脱,断烦恼的解脱,师父讲这个意思就是说,前面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它都是利用賸解作意而成的,最后一个八,第八的话,它是,真正观真如能断烦恼的,那么有,一些细节,你们去看看《空之探究》,你看非想非非想定,我先讲一下,因为这个已经是,四禅八定已经是被排列出来的,但是实际上,以前的非想非非想定,还有无所有处,本来是不需要去修这个的,它是因为真如作意,没有成就才会成为,无所有处跟非想非非想定,这个你们去看,导师的《空之探究》里面,师父上次有讲,这个地方就不讲,这个地方要讲的就是说,前面七个都是有漏的,都是一般的定,第八个是真正无漏的,所以它是,一层一层修上去,但是你修到非想非非想定,那还是不究竟,所以进一步才能作观断烦恼,所以这个,重点前面都是,镇伏解脱,只有最后一个才是什么,断烦恼的究竟解脱,再来,四种,心解脱,你看这里讲心解脱,但问题是,它指的是什么,修定嘛,质多罗長者问,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为世尊所说,为尊者自意说耶,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须臾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复问尊者,云何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长者答言,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充满诸方,无量修习普缘一切,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应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那这里的无量三昧,是指什么,四无量心,慈悲惜舍,四无量心,然后他说,什么叫做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所以你就知道了第一个是无量三昧,第二个是,无相三昧,后面还有,云何无所有心三昧,谓圣弟子度一切,无量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心住是名,无所有心三昧,所以它是一个无量三昧,还有一个,无相三昧,这里讲的是,无所有,心三昧,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法,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现在知道了,四种心三昧,就是四种三昧,或是叫四种心解脱,一个叫做什么,无量心解脱是指四无量心,还有无相,无所有,最后一种是什么,空,你们看他最后讲空心解脱的时候,在讲什么,云何空三昧,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恒不变易,或是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就是一切世间非我非我所,是名空三昧,你这样一看会觉得这个是在干什么,观诸法实相,是观世间空,世间就是五蕴,六六,他观世间是无我无我所的,所以最后面这个是观什么,是真如作意,是真实作意,是可以解脱的,这个叫做空三昧,上次是不是有讲到,四种三昧,上一周,应该有讲到,他说,是名空三昧,接下来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意思就是这四种就是不一样,四种的解说是不一样的,我们最后来讲,17,500 --> 19,760复问长者云何法,2987,一义种种味,同一个意思只是,入手方便,不一样而已,答言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无相,贪者是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那这里讲的,法一义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法,是贪瞋痴空,是无我无我所,所以四种三昧的,共通点,都是讲什么,都是空三昧,都是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虽然入手点不同,但到最后真正要达到解脱,都是要达到什么,都是要无我无我所的,这种就是从,禅修,先是,胜解作意,这个叫做镇伏解脱,进一步从定,做如实观察,真如作意,那就得到什么解脱,断解脱离烦恼,真正的断烦恼,这就是这四种心解脱的意思,所以这四种心解脱,是从定的解脱,进一步依定作观,而达到,慧的真实解脱,靖修,师父想问一下,无相三昧和,所取空,是一个意思吗,道理上是可以通的,但是我们慢慢再来谈,因为这是讲《阿含经》的,因为《阿含经》也会谈到能取所取,只是说能取所取,分析的比较多的是,唯识学,我们今天谈到这里,下礼拜这边还有剖析,这个师父讲的比较多,我们下下礼拜再来看,下礼拜是,浴佛节,所以我们,课程放假,浴佛节之后,大家能够留下来收拾收拾,还有时间的话,大家留下来,跟师父聊一聊泡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