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5:修订间差异

添加3,852字节 、​ 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240行: 第240行:
'''【二者禪戒,亦名定共(戒), 禪定心邊別有無作離惡法生,故名禪戒。 此與定俱,有定則有,失定則捨。故名定 共。三者道戒,亦名道共。(大乘義章)】'''
'''【二者禪戒,亦名定共(戒), 禪定心邊別有無作離惡法生,故名禪戒。 此與定俱,有定則有,失定則捨。故名定 共。三者道戒,亦名道共。(大乘義章)】'''


 意思就是说戒,一般来讲我们是从 一般的 持戒来讲 别别解脱一条一条持来讲。但是戒,如果从脱离烦恼来讲,也可以说与定所共的,叫做定共戒,以及道所共的叫做道共戒。
 意思就是说戒,一般来讲我们是从持戒来讲别别解脱 一条一条持 来讲。但是<u> 戒,如果从脱离烦恼来讲,也可以说与定所共的,叫做定共戒,以及道所共的叫做道共戒。</u>


 这个时候就是从离烦恼来讲的,这个时候它的范围跟意义比较大,跟定、跟慧已经结合在一起了,但是一般我们讲戒的时候,不从定跟慧来讲,是从戒本身来讲。
 这个时候就是从离烦恼来讲的,这个时候它的范围跟意义比较大,跟定、跟慧已经结合在一起了,但是一般我们讲戒的时候,不从定跟慧来讲,是从戒本身来讲。
第246行: 第246行:
'''【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謂三業(身口意) 七支,各各防非,別別解脫故。(翻譯名義 集)】'''
'''【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謂三業(身口意) 七支,各各防非,別別解脫故。(翻譯名義 集)】'''


身口意七支,谁知道为什么他讲身口意七支?身口意本来不应该十支吗?从解脱道的角度来说,意不算犯戒。从解脱道的角度跟持戒的角度,不是菩萨道,菩萨道意业犯也算犯戒,从解脱道的角度,为有身口犯,才叫犯戒。但是他为什么说身口意七支?因为身口会犯一定是有这种意念,但是你光有意念不算犯戒。比如说看到他的这支笔很漂亮,我很想要,很想去把他偷过来,但是你想要偷过来,你不算犯戒,不算犯戒但是有有意业,这样犯了意业,做了不好的意业,有业但是不犯戒,一直要我去把他拿过来,才能算,所以叫做七支。


身三、口四,这个叫做'''各个防非''',防身三、口四,所以叫做别别解脱。我们再来看这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是出家已,住 於靜處,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行處具足, 於細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學戒,離殺、斷 殺、不樂殺生,乃至一切業跡如前說,衣 鉢隨身,如鳥兩翼。如是學戒成就,修四 念處。」(雜637)'''
 
这个叫做波罗提木叉。
 
这里有一个叫做行处具足,行处具足,就是学处具足的意思。有没有听过学处?就是你必须要做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开始做起,就叫做波罗提木叉,就是学处或是行处具足。意思就是说你一出家之后,要住于静处,不要太过于闲杂,喜欢跟人家泡茶聊天。要摄受波罗提木叉,就是要持戒威仪,然后行处具足,这是学处要去学,然后【'''于微细罪生大怖畏'''】,于微细罪,就是说不要说一点点(过错)无所谓,一点点(过失)你都要很谨慎。
 
【'''受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