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4:修订间差异

删除27,002字节 、​ 2024年8月24日 (星期六)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空之探究》及其观 行1-9
 《空之探究》及其观 -2


还有缘起中道,这就是佛教的核心教义。那么进一步,导师没有谈的地方是唯识的空,那我会做一个补充。


5、【「唯識」的空,是為突顯「有」。】


  我们今天要谈的就 这本《空之探究》做一个分析,跟大家导读。刚刚 大概谈了一下,如果要读印顺导师的这种黑皮书,有一个诀窍。每一个章节前面,导师都会很 显的谈到说他现在要论证什么,中间就很多的论证,那中间看不懂没有关系,你直接看前面跟后面。后面他会结个结论说,所以怎么样怎么样,只要大概翻一下,这样就可以了。等到有个概念后,再回过头来看中间的论证,这是教大家一个窍门。如果有兴趣,可以把第一章《阿含经》的 空, 用这个方式大概看一下,明天开始我 什么你们可能就会比较清楚一点。我们今天看的是《空之探究》及其观行。观行我会大概的提到说,怎样叫做定中做观。里面谈到一些禅观的观念,《空之探究》里面,他主要是谈空,谈空的最早思想 源,中间的发展,以及到最后,龙树菩萨的 是怎么一回事
  唯识 从「 」来 ,讲 缘起有 阐述毕竟 空。


''' 空之探究 及其觀行'''
读过唯识的几乎都知道,唯识的有是怎么有?依他起,唯识所现。依他起就是唯识所现,所以唯识的有是三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还有圆成实性。这就是唯识的三性的有。那么依三性的有,从另外一面,就是三无自性。三无自性是哪三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所以由三性谈三无性,三无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就是毕竟空。所以中观是以空明有,归到毕竟空;唯识是以空来突显有,从有来讲空。你说师父,那这两个讲来讲去,到底差在哪里?中观重于缘起有的毕竟空,归到毕竟空。唯识是讲毕竟空的缘起有,然后重在于缘起有,重在阐述缘起有。所以一个是讲毕竟空的缘起有,一个是讲缘起有的毕竟空。重点是中观重在空,唯识重在有。两个都讲缘起,但是一个重空,一个重有。不懂也没关系,反正这个以后会讲。我现在这次要讲的是 阿含经


'''前言'''
我们再来看,印顺导师说:


''' 阿含經 ——空與解脫道'''
''' 探究大乘佛法的 切法空不离佛法,缘起中道的根本立场是 中论 (理论的),也是中观的(实践的)。虽然名为探究,其实只是引述经论来说明,没有自己的发挥。'''


'''第二章 部派—— 義之開展'''
  大乘佛法的一切法 不离佛法,导师这里用一个佛法括起来,什么意思?导师这里讲,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离佛法,这个佛法是指什么?《阿含经》的教法。但是为什么叫佛法?因为他认为,《阿含经》的教法里面的这个佛法,就是通贯一切佛法的根本教义。所以括号起来叫佛法,也是指《阿含经》的教义。缘起中道的根本立场,所以《阿含经》的根本立场就是缘起中道。所以他说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离《阿含经》的根本的缘起中道的根本立场。这是《中论》的理论,也是中观的实践。


''' 第三章《般若經》——甚深之一切法空'''
还有,【''' 虽然名为探究,其实只是引述经论来说明,没有自己的发挥。】'''


'''第四章 龍樹——中道.緣起.假名. 性之統一'''
  这里导师这样讲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多少证据就说多少话,没有把它特别的发挥,讲一些推论的,讲一些没有经论根据的。也就是说经论上怎么说,导师就怎么分析怎么说,反正就是依经论的根据来说明。所以导师说,虽然说探究,其实就是依经论来说明,没有自己的特别发挥,这就是导师讲的各类 义。


'''第五章 唯識—— 與不 '''
  现在在真正进入《阿含经》的 之前,我这里补充一个对 这个字的一个分析。这个导师的书上是没有的,是我研究之后对空这个语词的一个解说。大家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对未来这个语词的运用,可以比较清楚一点。首先我们来看这个空。


我这个PPT里面,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跟印顺导师所写的有哪里不一样?印顺导师讲的《空之探究》只讲到第四章,就是龙树的空。那我为了要满足大家,当然比较完整一点,我就加上了唯识的空。我不是突发奇想,其实在很久以前,我在福严的时候,那时候当导师的侍者,我就曾经问导师说:“导师,你写《空之探究》,你为什么只写到龙树菩萨的空,为什么没有写唯识的空?”导师说他那时候时间不够,没时间。我说:“那你要不要写呢?”导师说:“其实唯识的空,他当然要写也可以,他要再去弄资料,整理,然后再写。”不过他跟我说:“你可以去看《性空学探源》,里面有一部分是在探讨唯识学的空。”


由于这种启发,其实我那时候已经想说,导师如果没写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导师的一些书,来讨论一下唯识的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这次来这边刚好要讲《空之探究》,所以我就想说,以后有机会,我就把唯识的空跟大家谈一谈。所以我们要知道,导师的《空之探究》只到第四章,中观的空,(讲义里面)唯识的空是我加进去的。


  导师的《空之探究》里面,他谈到了第 章,《阿含经》的空,就是空与解脱道。《阿含经》里面讲 跟解脱道有很深的关系。第二章,部派 空,讲空 的开展。也就是说,这个空从《阿含经》的解脱道里面,它怎么开展出来的,作有系统的理解跟安排。第三章,讲《般若经》的甚深一切法空。第四章讲,龙树的中道,缘起,假名,性空。这是龙树菩萨的空。所以从中也可以大概知道,不同经典它里面谈空的特色跟重点到底是什么。最后面我们再来谈唯识的空与不空,这样的话,对佛教的空就有很完整的一个讨论跟探讨。
 一 空的 两种语


  这一次讲课,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一二三四五章全部都讲。所以我们德州书院这一次的课程,以《阿含经》的空,空与解脱道作为讨论的重点,作为讲课的重点。明年的机缘如果再回来,我们再来谈部派(的空),还有般若(的空)。如果后年还能再来,那我们再来谈谈中观以及唯识。这是我们大概的一个安排。
  图-1


'''序'''


'''• 讀般若經的見解:'''


'''– 「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 … …抉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將(大乘)佛法的正見,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磐石」 '''
  空这个字在梵文里面 它其实指两种意思


'''• 寫作動機:'''
  第一个,空śūnya,巴利文是suñña。那么空性叫做Śūnyata,巴利文是suññatā。梵文还是巴利文这个后面加一个tā,常常翻成“性”。我们在佛教里面常常讲很多空性,佛教里面常常会有这个性。那这个性呢,我们在梵文字里面常常是这个tā的翻译,但是有时候也不一定直接翻出来,有时候会音译。你们有没有听过经典上有一个舜若多?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那个舜若多性就是suññatā,你们下次读经的时候去读一读,晨钟偈里面有舜若多,你们看看这个就是suññatā。


'''– 對於『 般若 經』 的空 了較明確 理解 ,不 如從「阿含」、「部派」、「般若」、「龍樹」 作一番「空 探究」 ,以 闡明空的實踐性與理論的開展。這一構想 ,就是 寫作本書的動機 '''
  还有一个tā,大家常常读到的,叫做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 波罗蜜多 梵文叫做Prajñāpāramitā,tā就是那个“多”。所以我们很多里面都有这个多或有这个tā。那梵文字多的这个ta翻成“性”,它是怎么意思呢?其实说穿了没什么,就语词上来讲,它这个性,在英文里面常常叫做名词化。所以śūnya是 空, 它可以是形容词,但是如果把它名词化,那就叫做Śūnyata。知道名词化吗?英文字 没有形容词名词化?比如说act,action。所以后面加ion的或tion的都是名词化,ness。比如说Fairness,Fair公平的。公平的本来是形容词,“It's fair, it's unfair”。非常不公平,“非常 不公平,Very unfair”。为什么他拿十块 我拿二十块,非常的 公平。你卖我十块 卖他二十块。但是把它名词化 就变成名词,就可 拿来当名词用。ness 还有 tion 反正它 就是 一个名词化


  印顺导师 他序里面说 为什么 要写这 之探究》呢?主要 就是 读《般若经》 见解 印顺导师说:
  所以空,空性,它只是一个是原字或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而已。那么这个字从哪里来呢?它的字根是√vi (√ū),其实它的本来意思是膨胀、增长、成长的意思。而且刚开始是指比较物质性的。所以一个东西的成长,看得到的成长,看得到的膨胀,都可以用这样的一个 vi 来表示。然后它现 从膨胀而引伸出一个东西来的意思出来。当一个东西本来是实心的,然后往外膨胀的时候,会造成什么状况?中空,所以它从膨胀就引伸为空,它是有中空的意思 由中空再引伸 无。 什么 意思呢?你看一个 来实心的,往外膨胀的时候,里面是没东西的。所以从里面没东西来讲,你可以说是没有,是空就是指没有。但是它另外一个叫做中 ,就是指里面没有,但是不是说外面都没有。所以,没有,空,以及中空, 就是 这个字 意思


  【《''' 论》 《阿含经》 通论 《中论》确 以大乘学者 立场 抉发《阿含经》 缘起深义 将大乘佛法 正见 确树于缘起中道 磐石'''
  比如说,我要喝水,然后杯子拿起来里面没有水,是不是没有?空。但是我是说杯子里面没有水,我不是说没有杯子。所以<u>它是指 空,就是里面没有,但 外面却是存在 ,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就是指什么都没有</u> 如果 指没有水 那就是真 没有水。这个就是这个梵文字 这个空的本来的意思。这个字 字义——空 后来就被拿来作为一些东西 描述。我们来看一下


也就是说,印顺导师当初在阅藏的时候,当他读到《中论》,然后去研究《中论》的时候,他发现《阿含经》跟《中论》里面的根本深义跟教义是一脉相传的,是一个一贯性的。这种见解当然跟传统(佛教),还有很多的理念会不一样。因为传统以来,以前印顺导师还没提出对《阿含经》的研究跟讨论之前,在汉地,长期以来都把《阿含经》当成是小乘。但事实上,《阿含经》虽然比较重于解脱道,但他的教义、教理,无常、无我,却不能把它归为小乘,而是三乘所共的教法,是一切教法的根本跟核心,导师由于抱持了这种立场。


所以当他在研究《中论》的时候,发现其实《中论》的根本教义——无自性空,跟《阿含经》并不违背,而且是把大乘的教义建立 这种般若教义,建立 《阿含经》中道缘起的根本教理上面,然后把大小的这种隔阂打破了,让教法成为一个一贯性。这个就是印顺导师读《般若经》后的一个见解。那怎么一贯性呢?以后我们可以慢慢讨论。所以当他有这么一个想法的时候,他就产生了一个写作动机。对于《般若经》的空义,既然有了明确的理解,怎么样明确的理解《般若经》的空义并不是忽然间冒出来,而是般若的空义是阐扬《阿含经》的甚深的教义,这个是导师 理解。
'''二、「 雙重義 經典 使用'''


  我再讲一次,《般若经》的甚深空义并 是忽然冒出来的 而是建立抉发《阿含经》的甚深教义。既然 这样的一个想法,所以导师就想说,那《般若经》 甚深空,到底从《阿含经》是怎么样发展,然后抉择一直变成到《般若经》的空呢?所以印顺导师就想写出来。
'''1、空= 存在 (否定義 使用)'''


'''• 以做形容詞的修飾語為主= empty'''


既然有明确的理解,【''' 不如从《阿含经》、部派佛教,然后般若、龙树,作一番 的探究,以阐明空的实践性与理论的开展。'''
'''osuñña-vimāna(empty palace): '''


  这一构想,所以就是写《 之探究》的动机。
'''osuñña- agāra(empty house) : 屋'''


  在这里,你会想说,弄清楚了他的一贯性跟一脉性又怎么样?你们觉得弄清楚了《般若经》跟《阿含经》,它的甚深教义的一贯性,那又怎么样?你们觉得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重要在哪里?你们觉得有什么影响?
'''osuñña- gāma(empty village) : 空村'''


  答:个人觉得如果讲空 一般就是大乘讲的。如果把大乘跟小乘的跟阿含连 一起 话,那就把大乘的根基扎得更牢一点。大家对大乘的怀疑或者误解之类就可以少一点 。 
'''• 以上皆為直述 否定法 指明「不存 概念 '''


师父:对,就不会变成把大小乘打成两段。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我们一般以为,小乘讲我空法有论。一般会认为说,阿含也是小乘,所以以为《阿含经》是讲我空法有。但事实上,如果从我们真实的探究来讲,《阿含经》只强调无我,但是它并没有说法是有的,这个我们再继续读下去就大概知道了。那后来我们都会有一个误解,认为说,《阿含经》就是讲我空法有,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子。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般若的甚深空义,回到建立在阿含的缘起中道上来,就不会有那么清楚的所谓的大小,就不会在法上论大小。但问题有没有大小呢?还是有的。大小只能在哪里区分?大小只能在发心上区分,你发愿度一切众生成佛那叫大。那你说,那我只要解脱,那也不是不对。他的小不是说很偏爱狭窄的意思,他的小只是对于佛陀的菩萨道的大,相对来讲小而已。


但是<u>现在有人,不懂的时候会在法上立大小,把《阿含经》的教义叫小,把大乘的这种空义就叫大。</u>但是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弄通了)就不会用法上来判立,把佛法的一贯性给打成两段,这样就变成了佛教的一贯,这是它的优点跟好处。


  还有一点,这可能也相当的重要。就是说,我们可以知道,佛法不共于世间,不共于其他宗教的根本教义核心到底是什么。因为这样的话,从《阿含经》的甚深教到般若一贯的甚深义,都讲这样一个东西。不但你求解脱,要理解要懂得这样的一个教义,你大乘要成佛也得要懂这样一个教义,可见这样的一贯性的教义是佛教不共于其他宗教的。你也唯有掌握这样一个教义,你才能解脱,你也才能成佛,而不会把很多佛教的方便之道适应社会众生,适应习俗,适应外道的一些教义,把它当成是根本的。不会把方便当成究竟,你才可以真正掌握到教义,而能解脱,而能修行大乘,而能成佛。
 由于空这个字有双重的意思,所以在我们的经典或佛教里面,这个空有双重义。在经典里面的使用,它就有双重的意思。第一,空是指不存在,没有,否定来使用。比如说,在《阿含经》里面,以做形容词修饰为主,等于 empty,就是什么都没有。比如说 Suñña-vimāna 就是 empty palace,就是空宫,意思就是宫殿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国王,没有皇妃,什么都没有。这个就用这个字来描述,它就是说宫殿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比如说 suñña- agāra 就是空屋。空屋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人居住的房子。还有空村,就是这个村庄里面都没有。以上为直述的否定法,指明不存在的概念。在经典里面常常会这样使用。比如说什么叫做空宫,在佛教里面这样说,它说一个很有福报的人,他死掉之后,他出生为梵天王。梵天王出生的时候,由于他的福报所以有宫殿。但这个宫殿,他是第一个出生的,所以他就说,他出生的时候,这个宫殿里面都没有任何一个人。这个叫做宫殿里面是空的,所以它是用来否定,表示里面都没有东西。这个叫做直述的否定法。比如说,我们几点开始上课?七点半。现在六点,那有人来吗?不知道,你进去看一看。到大殿里面看,大殿里面都没人,它是对人存在的否定,叫做都没有人,叫做空大殿,叫做大殿空。这是指里面都没有,这种是对存在的一种否定,叫做没有。所以在佛教或是其他宗教里面,在印度,这个空就有表示否定,没有的意思。这也容易造成误解,就是这样子。这是一个意思。
 
刚刚我讲到一件事情,因为佛教从印度发展,然后一千年前在印度灭亡。虽然在印度灭亡,但是发展到其他地方来,比如说南传的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然后南洋的一些地方,北传的,也传到了中国汉地,然后韩国、日本,然后藏传也传到了西藏。近代以来,这三大传承又扩展到全世界。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空间的扩散之下,佛教为了要适应文化、习俗、时间的各种方便,所以开展了许多的方便法门。这些方便法门会有很大的宗教性,然后会跟当地的习俗、跟很多的宗教结合,所以会产生所谓的方便之道。这些方便之道虽然不究竟,但是也是有引导入门的方便。然而,落到世间就有一体的两面。这些方便用得太多,虽然可以引导很多人入门,但是太多、太庞大、太复杂。之后,反而让我们很多人慢慢失去了,慢慢不见了,也慢慢不知道那佛法的核心教义到底是什么。因为法门太多、方便太多,所以不知道佛法的核心教义是什么。印顺导师这个《空之探究》,就是要告诉我们佛法的一贯不变的本质、法的特质,它到底是什么。这就是《空之探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色跟重点。
 
 
师父曾经画过一个图,叫做太阳花,这个是佛教的核心教义不同于其他宗教,不同于其他的特质。但是这个核心教义由于很深,我们又叫做契理,那这样的一个教理,如果要弘扬出来的话,是不是要透过很多的方便,是不是要透过很多的适应,然后又从印度传到遍整个印度,然后从印度又传到其他地方?所以会发展出种种的法门跟种种的适应。那这些种种的法门适应,这一些外围的圈,我们如果给它ABC这些来看的话,那外面的这些ABC,它就代表了不同法门的适应,不同的区域而产生的方便。所以,虽然它有很多的方便、很多的法门,但这些法门里面都有接触到蓝色的这一块,蓝色的这一块就是佛法的究竟胜义。唯有你学习到这一块,你才能解脱,甚至成佛。那你说,那其他的这些呢?这些就是方便的适应,很多时候是宗教性很强的。那如果你不知道,你只是学A。我曾经说过,你只是学A,那你到底是学到了这个,还是只是学到这一块?你根本不知道。所以如果我们的ABCD多少都了解,然后经过我们的探究追寻之后,就可以知道说,任何法门都有它的适应方便的地方,但是都有它的甚深教义的地方。所以你就可以知道说,从这些方便适应都没问题,但是这些方便适应之所以能够成为方便,是因为它能够让你进来之后,然后去学习这个核心的教义的这一块,它才能叫做方便。不然的话,你学了一大堆这种方便,但是你根本没有学到中间这一块,那跟佛法什么关系?那跟佛法没有关系。但是很多人到最后,把方便当究竟的时候,你学来学去根本没有学到佛法。
 
 
今天印顺导师讲《空之探究》,它不是单一的只从般若去探讨,也不是从部派去探讨。它是从《阿含经》、部派佛教、般若、中观,作一个整体的探讨,然后去了解说佛法的根本胜义跟究竟,这一块到底是什么。学了《空之探究》,你就可以知道说佛法的根本教义跟胜义到底是什么,然后从中去学习佛法的究竟胜义。到最后呢,让我们不会空白学佛,而没有学到佛法的真义。我们继续来看:
 
 
'''各類空義'''
 
'''– 「阿含」的空,是重於修持的解脫道。'''
 
'''– 「部派」的空, 漸傾向於法義的論究。'''
 
'''– 「般若」的空,是體悟的「深奧義」。'''
 
'''– 「龍樹」的空,是『般若經』的假名、空性,與『阿含經』緣起、中道的統一。'''
 
'''– (「唯識」的空,是為突顯「有」。)'''
 
'''• 「探究」'''
 
'''– 「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離「佛法」──緣起中道的根本立場;是「中論」(理論'''
 
'''的),也是中觀(實踐的)。'''
 
'''– 雖然名為「探究」,其實只是引述經論來說明,沒有自己的發揮。'''
 
 
刚刚已经有讲《阿含经》的空,部派的空,然后般若的空,龙树的空,还有唯识学的空。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各类空义的特色,它要表达的是什么?首先第一个我们讲《阿含经》的空。导师说:
 
1、【'''《阿含经》的空重于修持的解脱道。】'''
 
也就是说《阿含经》的空跟解脱道的关系很深。我们再进一步来讲得更具体一点,《阿含经》的空等于无我。《阿含经》是不是讲无我?《阿含经》的空等于无我,指的就是离贪瞋痴三毒,这就是《阿含经》的空。<u>从现实的真相来讲,空等于无我。从修行的解脱来讲,空等于离贪瞋痴</u>,就是空去了贪瞋痴,就是没有贪瞋痴。这就是《阿含经》的空。
 
2、【'''从部派佛教的空来讲,倾向于法义的探究。】'''
 
意思就是说,部派佛教里面把《阿含经》的很多教理系统化,加以探究,然后发展出对空的种种解释。比如说,《阿含经》并没有讲我法二空,并没有去区分我空跟法空。《阿含经》没有去区分,也不会去特别谈我空、法空。但是<u>到了阿毘达磨以后,开始在探究人空或叫做我空,还有法空到底一不一样,</u>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就开始分辨、区判这样的一个观念。这是部派佛教所谈论的,那明年我们可以谈。另外,部派佛教也谈到所谓的「有」跟「空」。意思就是说,虽然《阿含经》讲无我,但是是在讲人无我,但法到底是空还是有?所以就以空跟有对立来讨论,所以是部派佛教讨论的一个特色跟重点。
 
还有,<u>《阿含经》本来是讲空,讲无我,讲离烦恼,但是它并没有讲各种空</u>。什么叫做各种空?有没有读过《金刚经》?你们对《金刚经》里面最有印象的一句话是什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相叫做我空,无人相叫做人空,无众生相就叫做众生空,那这一些就发展出种种的空。
 
所以在<u>《般若经》里面就发展出十八空,还有二十四空。</u>但那么多的空,虽然<u>在部派佛教里面没有讲到那么多空,但部派佛教里面已经在区辨各种空了。不是只有一个空,包括有内空、外空、空空、我空、人空、法空,就在区分这些东西</u>,那就是对空的意义的教义上的探讨跟发展,这都是部派佛教。
 
所以<u>从《阿含经》到《般若经》,离不开部派佛教的论师还有禅师们的各种探讨跟修行,还有证悟的一些经验</u>。它不会忽然间从《阿含经》一下子跑到《般若经》去,它中间一定有部派佛教的讨论。还有部派佛教里面有阿毘达磨论师,就是有部的论师,但是还有大众部的论师,他们对于空的看法也不一样,这些都是部派佛教里面的发展。
 
3、'''【《般若经》的空是体悟的深奥义。】'''
 
什么叫做体悟的深奥义?其实师父在答疑群里面曾经说过,什么叫做《般若经》的空是体悟的深奥义?那个深奥义指的是什么?是毕竟空没错,毕竟空到底是什么?就是一切空,就是人法二空,但是讲来讲去还是空。那到底什么叫做般若是体悟的深奥义?你是说智慧吗?什么智慧?智慧的深奥义讲的也对,智慧是对的。那智慧在佛教里面叫什么?般若。体悟的深奥义就是般若,般若深不深?般若是悟诸法空性,悟诸法深义的智慧,那当然就是般若,但是它不只是这样而已。我告诉你们,如果就印顺导师的研究来讲,<u>《般若经》的体悟的般若,还有它的深奥义,就是《阿含经》所说的涅槃。</u>涅槃是超越于一切法的,是不可说的,是唯证乃知的。所以般若的深奥义,毕竟空,是从佛跟菩萨对究竟深义的体悟,也就是涅槃而来的。那这样的境界,从大乘佛教来讲,也可以就是般若的境界。这可以以后我们慢慢再讲。所以这个叫做<u>般若的空是体悟的深奥义,是从圣人证悟到究竟的境界来谈毕竟空</u>,这个就是般若的空。
 
问:到这个般若的时候讲涅槃,但是阿含的时候就讲解脱道,那个时候的解脱和涅槃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父:解脱道的究竟解脱就是涅槃,解脱道到了究竟解脱,那就是涅槃。
 
问:涅槃是成佛吗?
 
师父:涅槃还不算是成佛。
 
问:那涅槃也不究竟?
 
师父:涅槃从烦恼的断除的意义来讲是究竟的,但是在佛教里面,更究竟的是你不但自己要涅槃,而且要帮助大家一起涅槃。所以从烦恼的断除究竟来讲它是究竟的,但是从度一切众生来讲,它还不算是真正的究竟。
 
问:那意思是说后面的涅槃,就到阿罗汉的境界?
 
师父:涅槃就是阿罗汉的境界,没错,但是阿罗汉的不究竟处,不是说他烦恼没有断尽。阿罗汉是断尽烦恼的,大家都知道,但是跟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说,那你还得度一切众生,不是只有你涅槃就好了。所以《金刚经》里面讲,胎湿卵化都要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那《金刚经》是不是《般若经》?当然是,《般若经》当然很多。但是,《金刚经》跟《心经》是简短,但是确是《般若经》的精要。所以他就告诉你了,都要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就是不是你自己离苦得乐就好了,要让大家都离苦得乐,这就是《金刚经》、《般若经》所讲的。
 
问:师父现在牵涉到一个问题,到了般若的时候,是在谈毕竟空,谈涅槃的境界。在《阿含经》的空是要让我们消除这个贪瞋痴,就是一段的路要走。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开始,一下子就开始从《般若经》下手,是不是他只会把一个很高的境界吊在那边,他的实践性就缺少很多?
 
师父:对,没错。所以龙树菩萨出来,就是要让大家把空落实到现实的世间,然后告诉你们,<u>「空」在现实世间,以一个凡夫的立场要怎么去实践</u>。那《般若经》呢?很多弟子或佛陀在经上也说过,其实《般若经》的究竟甚深空义,它本来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它是诸佛菩萨,至少是初地以上的境界。所以《般若经》,唯有久学菩萨能懂能学。但是慢慢慢慢的,之后他说如果你愿意去理解,那当然都可以去理解。不过容易造成断灭见,以为什么都没有,所以才会有龙树菩萨出来,对于《般若经》的究竟胜义空,怎么样落到现实世间,以凡夫的立场来修行。所以才会有《中论》的这种无自性空的出现,还有唯识学的《解深密经》出现了,《解深密经》的解深密,什么是深密?其实《解深密经》它告诉你,所谓的深密,就是《般若经》的甚深一切法空,《般若经》的究竟甚深一切法空,太不容易理解,太难了。现在它用一个比较方便、比较大家能懂的方式,来解释给大家听,所以叫做解深密。另一方面也怕大家,《般若经》的空很深不容易学,容易落入断灭,所以它现在依有来明空。所以其实龙树菩萨跟《解深密经》,都有依有来明空的意思,只是意趣不大一样,确实《般若经》会有那个问题。因此我告诉你们,如果对教理没有很透彻的话,直接去读《般若经》,容易产生断灭见。所以以前我们早期的,我们的再早一两届,如果自己要去看《般若经》,不能随便看,要去跟印顺导师谈一谈,经过他允许,不是说它是密法,而是说很容易落入断灭见。那既然毕竟空,那什么都没有了,那吃饭也不用吃了,也是空啊,修行也是空啊,你空,我空,大家空,一起空,那为什么要修行,那就造成断灭了。所以才会有龙树菩萨,还有《解深密经》,这样的一个经典跟教理出现。
 
4、'''【龙树菩萨的空是《般若经》的假名空性,与《阿含经》的缘起中道的统一。】'''
 
你看缘起中道,缘起是讲有,我们世间都是存在的,但是怎么存在?因缘缘起法而存在的。缘起法存在的一切是没有一个本质的,是不常恒的,是变化的,所以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没有自性就叫做空。虽然一切法毕竟空,但是一切法的缘起有,这种缘起的各种现象叫做假名。有没有看到上面那个假名?那你们说,师父,这个假名指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假名就是缘起有的施设。由于它是没有实质性的,是变化的,所以它是虚幻的,但是虚幻不等于没有,如果你认为是没有,那就落入断灭。但是如果你认为它是施设的,什么叫施设?就是因缘和合而暂时存在的,这个叫做施设,又叫做假名,又叫做幻有,又叫做如梦如幻。那这样子的话,如果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认识,知道是缘起有,不会去否定缘起有的存在。但是又知道缘起有它是毕竟空的,所以不会去执着有,才能正确的认识到无我或空性。这样的一个由空有中间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叫做中道。如果能够这样的认识,那你离解脱修行究竟不远了,这是第一步。
 
而且就佛教来讲,这也是我们学佛安身立命的根本观念。如果你能够有这种根本观念,你既不会落入断灭,也不会落入有。什么叫做落入断灭跟落入有?一般来讲,一般人不会落入断灭,大多都是落入有。落入有就是执着,执着就是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很痛苦,因为我们很执着。为什么很执着?因为不知道一切的存在都是缘起的,因缘和合条件构成的。你很执着,当你认为的这些执着的东西产生变化的时候,那你就痛苦了。就佛教里面,一切的痛苦来源不是别人造成的,是谁造成的?是我们自己看不开,想不开。那你说师父,人家说看开点,我怎么看得开?你必须要从佛教的根本教理里面去深入了解,变成你的观念你才能看得开,不然讲两句话就看得开,那你的境界根机未免太高了。其实我们学佛学那么多年就在学什么?学看开一点。那问题是看开一点它是有很深的理论背景的,是要经过不断的磨练跟训练的。
 
那我现在问你们,就佛教的修行要看得开的第一步要干什么?你讲无我,那当然本来就无我就是在看得开啊,你能无我那就看得开。但是我现在是说第一步,你第一步能够达到说无我,那你境界很高了。我现在是说入手的第一步,烦恼那么容易断那大家都断了,我说第一步。我已经强调第一步,你第一步就断烦恼了,那未免太厉害了。那这个(断烦恼)不是第一步,这个境界已经很高了。
 
我现在就是在告诉你,看得开,放下的第一步要做什么?不是说,看开点,随他去,那大家都解脱了。刚刚这边有人讲什么?对啦,持戒。持戒很难吗?很难。看得开比较简单,还是持戒比较简单?当然是持戒比较简单,你要看得开,那你这个烦恼都已经很淡了,你戒都持不好,你还想看开?我再讲一次,你戒都持不好,你还想看开?那你为什么戒都持不好?烦恼太重嘛。那你烦恼太重怎么看得开呢?所以佛陀说持戒第一,布施持戒第一不是讲假的。你戒能持好,你再来跟我讲看得开。当然我不是说持到非常圆满,就是说,很多基本的道德理论跟观念,比如说杀盗淫妄酒这些,你要持不好,你跟我讲看开?叫你不要喝酒你都看不开,你跟我讲看开?叫你不要抽烟你都做不到,你跟我讲看开?
 
所以佛教是有修行的次第的,它有教你怎么样一步一步去做的。根本的观念就是无我空,看开,没错,但是它有告诉你次第要怎么做,所以不是凭一句两句话的。师父曾经讲过一个东西,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佛教的理论跟我们一般讲的心灵鸡汤差在哪里?心灵鸡汤有些会拿佛教的理论来谈。心灵鸡汤,听过吗?有的。心灵鸡汤有的道理也是不错的,也是对的,但问题是,<u>佛教的很多理论跟心灵鸡汤差在哪里?心灵鸡汤第一个不大究竟,可能暂时的对治,</u>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告诉你,<u>佛教理论它是有一个整套的系统,然后有一个次第告诉你怎么去做,但是心灵鸡汤是没有的。心灵鸡汤只是鼓励鼓励你而已,让你感情暂时的得到一个归宿,</u>但是过后之后,鸡汤喝完了,你还是没有办法得到真实的离苦得乐。唯有佛教这样的一个系统,一个完整的理论,完整的系统,它有最终的目标,然后它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告诉你怎么样达到一个目标,接下来它有一个最现前的一步应该怎么去走,告诉你这样子一套的系统,才能让你真正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这就是佛教跟心灵鸡汤最大的差别。那师父不是在教心灵鸡汤喔,我在教你佛法的修行跟次第。
 
2-
 
阿弥陀佛,还有缘起中道,这就是佛教的核心教义。那么进一步呢,导师没有谈的地方是唯识的空,那我会做一个补充。唯识的空,它的目的是突显有。唯识是从有来明空,讲缘起有来阐述毕竟空。那唯识的有,读过唯识的几乎都知道,唯识的有是怎么有,依他起,唯识所现。依他起就是唯识所现,所以唯识的有是三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还有圆成实性。这就是唯识的三性的有。那么依三性的有,从另外一面,就是三无自性。三无自性是哪三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所以由三性,然后谈三无性,然后三无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就是毕竟空。所以唯识是依有明空,中观是以空明有,归到毕竟空。唯识是以空来突显有,从有来讲空。你说师父,那这两个讲来讲去,到底差在哪里?中观重于缘起有的毕竟空,归到毕竟空。唯识是讲毕竟空的缘起有,然后重在于缘起有,重在阐述缘起有。所以一个是讲毕竟空的缘起有,一个是讲缘起有的毕竟空。重点是中观重在空,唯识重在有。两个都讲缘起,但是一个重空,一个重有。不懂也没关系,反正这个以后会讲。我现在这次要讲的是《阿含经》。
 
我们再来看,印顺导师说,探究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离佛法,缘起中道的根本立场是《中论》(理论的),也是中观的(实践的)。虽然名为探究,其实只是引述经论来说明,没有自己的发挥。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离佛法,导师这里用一个佛法括起来,什么意思?导师这里讲,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离佛法,这个佛法是指什么?《阿含经》的教法。但是为什么叫佛法?因为他认为,《阿含经》的教法里面的这个佛法,就是通贯一切佛法的根本教义。所以括号起来叫佛法,也是指《阿含经》的教义。缘起中道的根本立场,所以《阿含经》的根本立场就是缘起中道。所以他说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离《阿含经》的根本的缘起中道的根本立场。这是《中论》的理论,也是中观的实践。还有,虽然名为探究,其实只是引述经论来说明,没有自己的发挥。这里导师这样讲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多少证据就说多少话,没有把它特别的发挥,讲一些推论的,讲一些没有经论根据的。也就是说经论上怎么说,导师就怎么分析怎么说,反正就是依经论的根据来说明。所以导师说,虽然说探究,其实就是依经论来说明,没有自己的特别发挥,这就是导师讲的各类空义。
 
那么现在,在真正进入《阿含经》的空之前,我这里补充一个对空这个字的一个分析。这个导师的书上是没有的,是我研究之后对空这个语词的一个解说。大家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对未来这个语词的运用,可以比较清楚一点。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空。空的两种语义,空这个字在梵文里面,它其实指两种意思。第一个,空śūnya,巴利文是suñña。那么空性,空性叫做Śūnyata,巴利文是suññatā。梵文还是巴利文这个后面加一个tā,常常翻成“性”。我们在佛教里面常常讲很多空性,佛教里面常常会有这个性。那这个性呢,我们在梵文字里面常常是这个tā的翻译,但是有时候也不一定直接翻出来,有时候会音译。你们有没有听过经典上有一个,可能你们很少听,有没有听过舜若多?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没听过吗?你们读经曾经读到过这样吗?那个舜若多性就是suññatā。你们下次读经的时候去读一读,晨钟偈里面有舜若多,你们看看这个就是suññatā。还有一个tā,大家常常读到的,叫做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的梵文叫做Prajñāpāramitā,tā就是那个“多”。所以我们很多里面都有这个多或有这个ta。那梵文字多的这个ta翻成“性”,它是怎么意思呢?其实说穿了没什么,就语词上来讲,它这个性,在英文里面常常叫做名词化。所以śūnya是空,它可以是形容词,但是如果把它名词化,那就叫做Śūnyata。知道名词化吗?英文字有没有形容词名词化?比如说act,action。所以后面加ion的或tion的都是名词化,ness。比如说Fairness,Fair公平的。公平的本来是形容词,“It's fair, it's unfair”。非常不公平,“非常的不公平,Very unfair”。为什么他拿十块,我拿二十块,非常的不公平。你卖我十块,卖他二十块。但是把它名词化之后。就变成名词,就可以拿来当名词用。ness 还有 tion,反正它就是一个名词化。所以空,空性,它只是一个是原字或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而已。那么这个字从哪里来呢?它的字根是 vi 或是 ū。其实它的本来意思是膨胀、增长、成长的意思。而且刚开始是指比较物质性的。所以一个东西的成长,看得到的成长,看得到的膨胀,都可以用这样的一个 vi 来表示。然后它现在从膨胀而引伸出一个东西来,一个意思出来。当一个东西本来是实心的,然后往外膨胀的时候,会造成什么状况?如果一个东西实心的,但是它往外膨胀的时候,会变成一个什么状况?中空。所以它从膨胀就引伸为空,就是指无。其实它是有中空的意思,由中空再引伸为无。什么意思呢?你看一个本来实心的,往外膨胀的时候,里面是没东西。所以从里面没东西来讲,你可以说是没有,是空就是指没有。但是它另外一个叫做中空,就是指里面没有,但是不是说外面都没有。所以,没有,空,以及中空,就是这个字的两个意思。比如说,我要喝水,然后拿起来,杯子里面没有水,是不是没有?空。但是我是说杯子里面没有水,我不是说没有杯子。所以它是指中空,就是里面没有,但是外面却是存在的。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就是指什么都没有。如果是指没有水的话,那就是真的没有水。这个就是这个梵文字,这个空的本来的意思,这个字的字义,这个空,后来就被拿来作为一些东西的描述。我们来看一下。 由于空这个字有双重的意思,所以在我们的经典或佛教里面,这个空有双重义。在经典里面的使用,它就有双重的意思。第一,空是指不存在,没有,否定来使用。比如说,在《阿含经》里面,以做形容词修饰为主,等于 empty,就是什么都没有。比如说 Suñña-vimāna 就是 empty palace,就是空宫,意思就是宫殿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国王,没有皇妃,什么都没有。这个就用这个字来描述,它就是说宫殿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比如说 suñña- agāra 就是空屋。空屋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人居住的房子。还有空村,就是这个村庄里面都没有。以上为直述的否定法,指明不存在的概念。在经典里面常常会这样使用。比如说什么叫做空宫,在佛教里面这样说,它说一个很有福报的人,他死掉之后,他出生为梵天王。梵天王出生的时候,由于他的福报所以有宫殿。但这个宫殿,他是第一个出生的,所以他就说,他出生的时候,这个宫殿里面都没有任何一个人。这个叫做宫殿里面是空的,所以它是用来否定,表示里面都没有东西。这个叫做直述的否定法。比如说,我们几点开始上课?七点半。现在六点,那有人来吗?不知道,你进去看一看。到大殿里面看,大殿里面都没人,它是对人存在的否定,叫做都没有人,叫做空大殿,叫做大殿空。这是指里面都没有,这种是对存在的一种否定,叫做没有。所以在佛教或是其他宗教里面,在印度,这个空就有表示否定,没有的意思。这也容易造成误解,就是这样子。这是一个意思。


 另外一个意思,空。刚刚不是有说中空吗?空是指外有内无,它是就整体来讲。比如说,当我说教室是空的时候,如果我把这个概念包括教室的话,那意思就是说,教室里面没人,但是我没有否定教室的存在。这个意思叫做中空。刚刚不是说一个东西膨胀,外面是有的,里面是空的,这个叫中空。那这个在佛教里面,有没有这样的用法呢?有。它说空亦用来描述,似有而无实。比如说五蕴世间。所以《阿含经》里面说,五蕴世间是空,空世间,世间空。那这个世间空是什么意思?五蕴空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外有内无,就是说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存在的,但在这存在的里面,没有一个本质,没有一个不变的实质,这样子叫做空。
 另外一个意思,空。刚刚不是有说中空吗?空是指外有内无,它是就整体来讲。比如说,当我说教室是空的时候,如果我把这个概念包括教室的话,那意思就是说,教室里面没人,但是我没有否定教室的存在。这个意思叫做中空。刚刚不是说一个东西膨胀,外面是有的,里面是空的,这个叫中空。那这个在佛教里面,有没有这样的用法呢?有。它说空亦用来描述,似有而无实。比如说五蕴世间。所以《阿含经》里面说,五蕴世间是空,空世间,世间空。那这个世间空是什么意思?五蕴空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外有内无,就是说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存在的,但在这存在的里面,没有一个本质,没有一个不变的实质,这样子叫做空。
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