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4:修订间差异

添加938字节 、​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57行: 第57行:




 由于空这个字有双重的意思,所以在我们的 经典或佛教里面,这个空有双重义。在 经典里面的使用,它就有双重的 意思。第一,空是指不存在,没有,否定来使用。比如说,在《阿含经》里面,以做形容词修饰为主,等于 empty,就是什么都没有。比如说 Suñña-vimāna 就是 empty palace,就是空宫,意思就是宫殿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国王,没有皇妃,什么都没有。这个就用这个字来描述,它就是说宫殿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比如说 suñña- agāra 就是空屋。空屋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人居住的房子。还有空村,就是这个村庄里面都没有。以上为直述的否定法,指明不存在的概念。在经典里面常常会这样使用。比如说什么叫做空宫,在佛教里面这样说,它说一个很有福报的人,他死掉之后,他出生为梵天王。梵天王出生的时候,由于他的福报所以有宫殿。但这个宫殿,他是第一个出生的,所以他就说,他出生的时候,这个宫殿里面都没有任何一个人。这个叫做宫殿里面是空的,所以它是用来否定,表示里面都没有东西。这个叫做直述的否定法。比如说,我们几点开始上课?七点半。现在六点,那有人来吗?不知道,你进去看一看。到大殿里面看,大殿里面都没人,它是对人存在的否定,叫做都没有人,叫做空大殿,叫做大殿空。这是指里面都没有,这种是对存在的一种否定,叫做没有。所以在佛教或是其他宗教里面,在印度,这个空就有表示否定,没有的意思。这也容易造成误解,就是这样子。这是一个 意思。
 由于 这个字有双重的意思,所以在我们的经典里面的使用,它就有双重的意思。


  另外一个意思,空。刚刚 是有说中空吗?空是指外有内无,它是就整体来讲。比如说,当我说教室是空的时候,如果我把这个概念包括教室的话,那意思就是说,教室里面没人 但是我没 有否定 教室的存在。这个意思叫做中空。刚刚不是说一个东西膨胀,外面是有的,里面是空的,这个叫中空。那这个在佛教里面,有没有这样 的用 法呢?有。它说空亦用来描述,似有而无实。比如说五蕴世间。所以《阿含经》里面说,五蕴世间是空,空世间,世间空。那这个世间空是什么意思?五蕴空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外有内无,就是说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存在的,但在这存在的里面,没有一个本质,没有一个不变的实质,这样子叫做空
1、'''空= 存在 ( 否定 使 )'''


比如说佛陀说世间 ,它的世间是指五蕴。去年师父来的时候,是不是有谈到《阿含经》?《阿含经》里面讲世间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五蕴。它不是指我们这个地球,它指的世间是指五蕴。但它说五蕴是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当它讲五蕴空的时候,它并不是说没有五蕴,它是说,五蕴和合的这个东西是有的,但是五蕴和合的东西,是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存在。没有这样一个存在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但是五蕴是因缘和合而存在的,这个叫做外有内无,就是没有实有。叫做外有内无,就是没有本质的存在。它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一个意思,就是佛教常拿来作为佛教表达教义的一个用意。所以刚刚说《阿含经》讲空,《阿含经》的空是指无我。无我是说五蕴和合的这个身心,是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它没有否定五蕴的存在,这个就是空的最早的用法,就是外有内无,存在而没有实质的本质,无实,这个是空的意思。所以这里有讲中空本来用来形容物质的膨胀,而外有内无,并不是用来做抽象或物质的描述。这个字本来是用来做物质的描述,但是后来慢慢慢慢的,中空用来做抽象或非物质的描述,为一种比喻用法,抽象的存在比喻,而非直述用法。佛教常用来表达修证的甚深境界,或是表达一个外有内无的抽象的哲学概念,这是佛教所常用的。所以佛教当讲世间空,刚刚不是说五蕴空、世间空的时候,五蕴空、世间空它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它是说这个东西存在,但是它没有不变的本质,以及用来描述修证的甚深境界,这就是佛教常常用空来描述的这个用意。
'''A、osuñña-vimāna(empty palace): 宮'''


  答:想问一下 ,如 内无的话 如果我们想像一个东西不断膨胀 最后外面这个 慢慢的也会完全消融掉 是不是从根本的意思来说 ,这个 外有最后也 是没有 了?
  比如说,在《阿含经》里面,以做形容词修饰为主,等于 empty 就是什么都没有。比 说 Suñña-vimāna 就是 empty palace,就是空宫,意思就 宫殿里面什么都没有,没 没有国王 皇妃 什么都没有 ,这个 就用这个字来描述,它就 说宫殿里面 没有 任何东西。


  外有是暂时存在的,它是要表达一个没有实质的东西,这是它要用来表达。我现在要问各位,其实佛教在表达这种外有内无、如幻如化的存在,其实在《阿含经》里面不单用空来表达,还有用什么东西来比喻?芭蕉。《阿含经》里面,为什么用芭蕉?一般的树把皮刮掉,里面是有实心的树干的,但是芭蕉呢,一直剥剥剥到里面没有东西,所以它用芭蕉来表述的时候是指外有内无,还是一个意思?还有用什么?其实很多,你看师父的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都有,阳焰、鹿爱,还有奔马,这些都是在表示什么?看起来有,但是没有本质。什么叫鹿爱?休士顿这里其实常常会发生,一条路上面没有什么车,太阳很大,路很直,你看过去前面一滩水,有点像海市蜃楼,但海市蜃楼一般还不容易看到,但是有没有看过一滩水?有啊,我相信大家都看过。那为什么叫鹿爱?因为鹿很渴,在经典里面说鹿很渴,然后它要找水,它远远看到是一滩水,跑跑跑跑过去没有。这表示什么?见闻觉知是有的,但是它没有真正的东西。经典常用这样子来表述我们的世间,我们的身心,叫我们该用的用,好好的用,但是不要执着,因为它是中 的,没有实质的。
'''B、osuñña- agāra(empty house) : 屋'''


  答:师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关于前面般若的这个深奥义, 就是 和如来藏,或者是在禅宗当中的最后的妙明真心的 这样的 性,它是完全相通 吗,还 是有 不同层次
  比如说 suñña- agāra  就是 空屋 ,空 意思就 说没 人居住 房子。


  这个比较复杂一点,我们以后慢慢再来谈。你这个问题很好,这也是很多人要了解的,很好,但是比较复杂一点,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谈,或是有 再跟你聊一聊。
'''C、osuñña- gāma(empty village) : 村'''


  答:我觉得,以前人好像讲这个,可能佛教几千年前,大家对这个空啊,事物背后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啊之类的,觉得可能比较新奇,但 对我们现代人来讲的话,我觉得一切都在变化 这个 佛教的概念,每个人都完全能够理解。从宇宙大爆炸一来,每个人身上细胞每时每刻都在生都在灭,所以这种观点我觉得也没什么特别。我不知道佛教为 什么 特别强调这一点,什么一切 是变化的, 没有 一个本质。它从这个绝对的角度要推出来,那就是无我,人都不存在了,或者说人都是怎么样了。我觉得这个就有点站不住脚
  是这个 村庄里面 什么 东西 都没有。


  住脚还是站得住脚?
'''【 以上皆為直述的否定法,指明「 存在」的概念。】'''


  答:站 住脚
  在经典里面常常会这样使用。比如说什么叫做空宫,在佛教里面这样说,有一个很有福报的人,他死掉之后,他出生为梵天王,梵天王出生的时候,由于他的福报所以有宫殿。但这个宫殿,他是第一个出生的,所以他就说他出生的时候,这个宫殿里面都没有任何一个人。这个宫殿里面是空的,所以它是用来否定,表示里面都没有东西。这个叫做直述的否定法。比如说,我们几点开始上课?七点半。现在六点,那有人来吗? 知道,你进去看一看。到大殿里面看,大殿里面都没人,叫做空大殿,叫做大殿空。这是指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这种空是对存在的一种否定,叫做没有'''。所以在佛教或是印度其他宗教里面,这个空就有表示否定,没有的意思。这也容易造成误解,就是这样子


你不是说大家都理解,为什么说站不住脚?
'''2、空=中空(外有內無)'''


  大家都理解,So what?这个就像什么东西,比如车子,每天的轮胎都在磨损,每天都是一个不同的轮胎,没错,但是还是一个轮胎,不会每天都换啊
'''• 「空」亦用來描述「似有無實」的五蘊世間。如 「你應觀此世間為空」(五蘊似有而無實) '''


 那我很简单问你一句话,车被偷了你会难过吗?
'''• 中空:本為用來形容物質的膨脹而外有內無,非用來作抽象或非物質的描述。'''
 
'''• 中空用來作抽象或非物質的描述,為一種比喻用法(抽象的存在比喻) 而非直述用法。'''
 
'''• 佛教常用來表達修證的甚深境界。'''
 
另外一个意思,空。刚刚不是有说中空吗?空是指外有内无,它是就整体来讲。比如说,当我说教室是空的时候,如果我把这个概念包括教室的话,那意思就是说,教室里面没人,但是我没有否定教室的存在。这个意思叫做中空。刚刚不是说一个东西膨胀,外面是有的,里面是空的,这个叫中空。那这个在佛教里面,有没有这样的用法呢?有。
 
【'''空」亦用來描述「似有無實」的五蘊世間。】'''
 
所以《阿含经》里面说,五蕴世间是空,空世间,世间空。那这个世间空、五蕴空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外有内无,就是说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存在的,但在这存在的里面,没有一个本质,没有一个不变的实质,这样子叫做「空」。
 
比如佛陀说世间空,他说的世间是指五蕴。《阿含经》里面讲世间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五蕴。他不是指我们这个地球,它指的世间是指五蕴。它说五蕴是空,当它讲五蕴空的时候,它并不是说没有五蕴,它是说,五蕴和合的这个东西是有的,但是五蕴和合的东西,是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存在。但是五蕴是因缘和合而存在的,这个叫做外有内无,就是没有实有。叫做外有内无,就是没有本质的存在,它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一个意思,就是佛教常拿来作为佛教表达教义的一个用意。
 
所以刚刚说《阿含经》讲空,《阿含经》的空是指无我,无我是说五蕴和合的这个身心,是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它没有否定五蕴的存在,这个就是空的最早的用法,就是外有内无,存在而没有实质的本质,无实,这个是空的意思。'''
 
所以这里有讲'''【中空:本為用來形容物質的膨脹而外有內無,非用來作抽象或非物質的描述。'''
 
'''中空用來作抽象或非物質的描述,為一種比喻用法(抽象的存在比喻) 而非直述用法。】'''
 
这个字本来是用来做物质的描述,但是后来慢慢慢慢的,中空用来做抽象或非物质的描述,为一种比喻用法,抽象的存在比喻,而非直述用法。
 
<u>【'''佛教常用来表达修证的甚深境界,'''】或是表达一个外有内无的抽象的哲学概念</u>,这是佛教所常用的。所以佛教当讲世间空世间空的时候,五蕴空、世间空它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它是说这个东西存在,但是它没有不变的本质,以及用来描述修证的甚深境界,这就是佛教常常用空来描述的这个用意。
 
 
问:如果是外有内无的话,如果我们想像一个东西不断膨胀,最后外面这个有慢慢的也会完全消融掉,是不是从根本的意思来说,这个外有最后也是没有了?
 
师父:外有是暂时存在的,它是要表达一个没有实质的东西。佛教在表达这种外有内无、如幻如化的存在,其实在《阿含经》里面不单用空来表达,还有用什么东西来比喻?芭蕉。《阿含经》里面,为什么用芭蕉?一般的树把皮刮掉,里面是有实心的树干的,但是芭蕉一直剥剥剥到里面没有东西,所以它用芭蕉来表述的时候是指外有内无,还是一个意思。还有用什么?其实很多,你看师父的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都有,阳焰、鹿爱,还有奔马,这些都是在表示什么?看起来有,但是没有本质。什么叫鹿爱?休士顿这里其实常常会发生,一条路上面没有什么车,太阳很大,路很直,你看过去前面一滩水,有点像海市蜃楼,但海市蜃楼一般还不容易看到,但是有没有看过一滩水?有啊,我相信大家都看过。那为什么叫鹿爱?因为鹿很渴,在经典里面说鹿很渴,然后它要找水,它远远看到是一滩水,跑跑跑跑过去没有。这表示什么?见闻觉知是有的,但是它没有真正的东西。经典常用这样子来表述我们的世间,<u>我们的身心,叫我们该用的用,好好的用,但是不要执着</u>,因为他是没有实质的。
 
问:关于前面般若的这个深奥义,就是和如来藏,或者是在禅宗当中的最后的妙明真心的,这样的空性,它是完全相通的吗,还是有不同层次的?
 
师父:你这个问题很好,这也是很多人要了解的,但是比较复杂一点,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谈,或是有空再跟你聊一聊。
 
问:我觉得,佛教几千年前,大家对这个空,事物背后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啊之类的,觉得可能比较新奇,但是对我们现代人来讲的话,我觉得一切都在变化这个佛教的概念,每个人都完全能够理解。从宇宙大爆炸一来,每个人身上细胞每时每刻都在生都在灭,所以这种观点我觉得也没什么特别。我不知道佛教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什么一切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本质的东西。它从这个绝对的角度要推出来,那就是无我,人都不存在了,或者说人都是怎么样了,我觉得这个就有点站不住脚。
 
师父:你不是说大家都理解,为什么说站不住脚?
 
答:大家都理解,这个就像什么东西,比如车子,每天的轮胎都在磨损,但是还是一个轮胎,不会每天都换啊。
 
师父: 那我很简单问你一句话,车被偷了你会难过吗?


 答:会难过。
 答:会难过。


 是啊,问题就 在这里。是啊,问题就是 在这里。房子烧了会难过吗?会啊,怎么不会难过?会痛苦吗?会啊,怎么不会痛苦?
  师父: 是啊,问题就在这里。房子烧了会难过吗?会啊,怎么不会难过?会痛苦吗?会啊,怎么不会痛苦?


 答:人不可能不痛苦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说,我们佛教总是想放下,实际上每个人在世界上,你活在世上,你不可能全部都放下,放下总是要有一个程度,佛教这个定义好像就很难定义,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答:人不可能不痛苦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说,我们佛教总是想放下,实际上每个人在世界上,你活在世上,你不可能全部都放下,放下总是要有一个程度,佛教这个定义好像就很难定义,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你第一次来听课的是不是,还是以前也听过佛教的理论?
  师父: 你第一次来听课的是不是,还是以前也听过佛教的理论?


 答:听过。
 答:听过。


  听过。 所以刚刚 你说 ,大家都知道 ,好像感觉大家都知道 房子在变化,那我说房子烧了难过吗?难过啊,哭天抢地的,烧了啦,为什么不烧干净一点 房子、汽车都在磨损,我们都知道啊,真的汽车被偷了,真的坏了,你不难过吗?难过啦。所以师父要表达的是什么 表面上知道,但实际上做不到。 那佛教 师父有说过, 理论它 提出一个很深的理论来讨论,但是,你真正要达到这样的状况跟境界,要让你的身心跟这个道理融合在一起,那是要经过一段的训练的。我跟你讲,有时候讲起来很简单,奥运金牌,理论上,大家都有机会拿得到 不过就是训练嘛,跑快一点嘛,跑得最快的就奥运金牌了。大家都知道,问题做得到吗?有机会,但是 呢, 没有那么容易。要经过很多的训练,要辛苦的训练到最后才能理论跟身心的合一 所以我们讲的知道不是佛教的基本。当然你要先知道,但是佛教讲体证 为什么会讲体证?就是要把知识变成知见,到变成身心的体悟,这是要一段很长的过程,慢慢去理解。
  师父: 所以刚刚你说,好像感觉大家都知道房子在变化,那我说房子烧了难过吗?难过啊,哭天抢地的,烧了啦,为什么不烧干净一点 房子、汽车都在磨损,我们都知道啊,真的汽车被偷了,真的坏了,你不难过吗?难过啦。所以师父要表达的是什么 表面上知道,但实际上做不到。师父有说过, 佛教 提出一个很深的理论来讨论,但是,你真正要达到这样的状况跟境界,要让你的身心跟这个道理融合在一起,那是要经过一段的训练的。我跟你讲,有时候讲起来很简单,奥运金牌,理论上,大家都有机会拿得到 不过就是训练嘛,跑快一点嘛,跑得最快的就奥运金牌了。大家都知道,问题做得到吗?有机会,但是没有那么容易。要经过很多的训练,要辛苦的训练到最后才能理论跟身心的合一 所以我们讲的知道不是佛教的基本。当然你要先知道,但是佛教讲体证 为什么会讲体证?就是要把知识变成知见,到变成身心的体悟,这是要一段很长的过程,慢慢去理解。
 
师父为什么一再重复,一直讲?佛教一直为什么一再重复讲无我?事实上我们都以为我们知道了,但等你读了几年之后,发现你其实不知道。再读过几年之后,你好像又知道了一点点。没关系很好,你有疑问就是要提出来,提出来师父跟你谈一谈,或许你觉得有道理,或许觉得没道理,没关系,至少有这样的一个理解跟谈话,再去思考思考。还有你要谈到现代科学,其实我告诉你,还有很多现代科学在追寻最终的自性。他们总是认为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不然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诺贝尔化学奖或诺贝尔物理奖?因为他们在寻找最终的粒子。传统物理不是这样子的吗?但是现在比较进步一点,好像发现没有这个东西,所以反而科学越进步,然后,越证明佛教的理论是对的。所以以前有一个学科学的跟我谈量子理论学,我说量子理论一提出来,不但符合中观的理论,也符合唯识的理论。所以反而科学越进步,越证明佛教讲的东西是对的,这是师父的体悟跟分享。
 
总之,佛教是要从知识理论,然后慢慢训练成知见跟认知,就是我们所谓的观念,然后进一步成为一个真实的体悟,这样才能离苦得乐。因为师父没办法一次跟你讲太多,我们慢慢再讨论。尤其是这个东西,讲无常,理解无常不是佛教的根本目的,理解无常之后,要破我执。所以我刚刚问一句话说,车子都在变化,每天都在运用到损耗,但是被偷了,你痛苦吗?还是痛苦。所以我们都以为表面上真的认识无常,其实没有。你如果能真实认识无常的话,我执是会破的。但如果你没有破我执,表示对无常的认识是真的不够深。那你如果能够破我执,无常跟我执的冲突就能够不见了,这两个冲突不见了,不见之后苦就不见了。这位居士拜托你明天后天大后天有空就尽量过来,因为师父后面还会谈这个问题。佛教的空既然跟解脱道有关系,那就离不开这个,一定必须谈这个问题。
 
 
'''第一章 《阿含》—空與解脫道'''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泛說解脫道'''
 
'''第三節 空與心解脫'''
 
'''第四節 無量'''
 
'''第五節 無所有'''
 
'''第六節 無相'''
 
'''第七節 空與空性'''
 
'''第八節 空為三三昧先導'''
 
'''第九節 三三昧.三觸.三法印'''
 
'''第十節 勝解觀與真實觀'''
 
 
我们再来看第一章,《阿含经》的空与解脱道。这就是我们这次德州书院要上的课程,因为有几大部分,那我们这次九天的课程,九堂课,就是重在于讲《阿含经》与解脱道。从第二节泛说解脱道~第十节胜解观与真实观。
 
这里面《阿含经》与解脱道讲空,其实有两个很重要的观念,很重要的两个义理。一个义理就是了解空这个字,这个义理不是《般若经》突然产生的,而是源自于《阿含经》,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第二个,导师在谈《阿含经》与解脱道的时候,这个空跟所谓的禅观、禅修的概念有很深的关系。那这些很深的关系,在讨论《阿含经》的禅观禅修的时候,跟我们现在的观念有一些不一样,那我们会慢慢来谈论。那这些不一样,如果你对禅修有兴趣,还是你禅修自己有在打坐的话,还是有跟谁在学打坐的话,这些观念跟冲突,我觉得不会造成你对禅修不想修,而会让你对禅修有更深的认识,而知道你打坐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更加深你打坐禅修的目的。
 
我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打坐?打坐的目的是什么?谁说放空,是什么都不想吗?戒定慧三学,定学那就得打坐,但是定学为什么要打坐?打坐的目的一定有它根本的目的,把精神集中起来不要有妄念?对,但是他这是方法不是目的。方法没错,打坐是这样做的,但是不是目的,目的到底要干嘛?观空,你必须要对空有一定的理解。印顺导师在分析《空之探究》里面,对于空跟禅修,他有很深的分析。
 
我先讲一个重点,佛教打坐的用意,帮助很多多方面的,但是有两个很重要的。当然我们说有三个必须要注意的,而且它是根本的。第一个,就是摄心一处,一心叫做心一境性,这是打坐的根本原理跟方法,但是它不是目的,他有两个最根本的目的。当然其他的我们不谈,我说在佛教里面,打坐的最根本的两个目的,降伏欲界烦恼,还有依定作观而达到解脱,这是它最根本的重要的两个目的。
 
我再讲一次,打坐三个重点,摄心集中,心一境性。这是方法,你任何禅修都一定是这个方法。禅宗的不谈,禅宗以后慢慢再谈。只要是印度佛教传来的,根本打坐的方式都一定是一心。所以俱舍论说,定是心一境性。所有的阿磨达磨,不管南传北传,一定都是心一境性,一心,打坐的根本方法。然后它的用意,降伏欲界烦恼,就是离五欲五盖,降伏烦恼,还有依定作观断烦恼。所以你看后面两个都是对治烦恼,一个是降伏,一个是断。
 
我现在提出一个你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佛教是不是讲四禅八定?当然你如果对佛教的很多不懂,没关系,你只要听听就好。但是在《阿含经》里面,它谈的很多阿罗汉是慧解脱阿罗汉。那你会不会想到一件事情,那这些慧解脱阿罗汉,他们怎么不继续去修四禅八定?照说你都有办法解脱了,都成为阿罗汉了,那四禅八定应该很容易,为什么不继续去修四禅八定?不需要。为什么不需要?因为他已经解脱了。这个回答当然是对的,很简单,但内容没有那么的简单,它的一些原因很复杂。印顺导师的《空之探究》里面谈到,没错,他就是为了解脱,他解脱了,但导师的《空之探究》里面也给我们一些很大的启示,就是说,解脱了,为什么不需要再去修其他四禅八定?因为这里面是有一些内容,有一些复杂的过程。是,他没有需要,但是他怎么样状况下,为什么是没需要?《空之探究》里面其实谈了蛮多,就是启发让我们有这么一些认识,对禅修有一些认识。所以回过头来,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情,我们常常说,打坐的目标,我看看能不能赶快修得四禅八定,但是在佛教里面,它认为你不能去追求四禅八定,你要追求的反而是降伏烦恼,断烦恼,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四禅八定。所以佛教里面会讲,味禅,什么意思?执着禅定的喜乐,就叫做味禅,这也不是佛教所想要的。所以打坐的目的是降伏烦恼,进一步依定作观断烦恼,而不是让你一味地去追求四禅八定,追求禅定的喜乐。不然就变成味禅,也是另外一种执着。《空之探究》里面,导师提出很多空,以及空跟禅修,以及作观的一些问题,刚好可以让我们去理解,为什么很多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再去修四禅八定。
 
 
'''第一節 引言'''
 
'''一、空與空性'''
 
'''• 語詞:空(śūnya,suñña),空性(śūnyata,suññatā)'''
 
'''• 釋尊的原始教說,實際上並沒有以「空」為主題來宣揚,但佛法的特性,確乎可以「空」來表達。'''
 
'''• 所以在佛法中,空義越來越重要,終於成為佛法甚深的主要論題。'''
 
'''• 先依初期經典來觀察。'''
 
这个是印顺导师的第一章,引言。
 
一、空与空性。语词,空,刚刚讲过 śūnya suñña,空性 śūnyata suññatā。
 
导师说,'''【世尊的原始教说,實際上並沒有以「空」為主題來宣揚,但佛法的特性,確乎可以「空」來表達。】'''
 
刚刚讲过那么多,对于导师这句话,应该有一定的理解了吧。导师说,世尊的原始教说,指《阿含经》里面,并没有以空为主题来宣扬。那《阿含经》谈的最多的是什么?缘起无我,四圣谛。'''《阿含经》确实没有谈很多空,但是确实也有谈到空,不过不是它的主题——无我,缘起,中道,四圣谛才是《阿含经》的主题。'''
 
佛法的特性确实可以用空来表达,这个是没问题的。
 
【'''所以在佛法中,空义越来越重要,终于成为佛法甚深的主要论题。】'''
 
现在我们先依初期经典来观察。
 
 
'''二、初期經典'''
 
'''• 漢譯四部阿含與巴利五部'''
 
'''• 《雜阿含》的組成'''
 
'''1. 「修多羅」,是簡短的散文。原始結集者,將一則一則的佛說,隨類而集成四部:五蘊,'''
 
'''六處,因緣,道品。這是隨類而集成的,所以名為相應教;相應也有雜廁的意思。這是最原始的教說。'''
 
'''2. 「祇夜」,本是一切偈頌的通稱,後來發展成具體的部類。'''
 
'''3. 「記說」,有「弟子記說」與「如來記說」。「弟子記說」,重於分別法義,也有解說'''
 
'''「祇夜 」的經說。'''
 


  父为 什么 一再重复,一直讲 ?佛教 一直为什么一再重复 无我?事实上我们都以为我们知道了 但等你读了几年之后,发现你其实不知道 再读过几年之后 你好像又知道了一点点 没关系很好 你就是 提出来。提出来师父跟你分享分享谈 或许 觉得 道理 或许觉得没道理。没关系 有这 一个 理解跟谈话 再去思考思考。还有 要谈到现代科学,其实 我告诉你, 还有 很多 现代科学在追寻最终 自性。他们总 认为有一个不变 的东西, 不然为什么 有些 人会得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物理奖?因为他们在寻找最终 粒子 传统物理不是 样子 吗?但是现 比较进步一点 好像发现 没有 这个东西。所以反 科学越进步,然后,越证明佛教的理论是对的 所以以前有 一个 学科学 跟我谈量子理论学 量子理论出现。所 量子理论一提出 来, 不但符合中观的理论 也符合唯识 理论 。所以 反而科学越进步 越证明佛教讲 的东西是 的。这 师父 的体悟跟分享
  所以导 讲《阿含经》的空,要从《阿含经》来分析,所以就叫做初期经典来观察。 什么 是初期经典 如果从整体的 佛教 讲, 初期经典就是讲《阿含经》 《阿含经》可以包括四部阿含 还有巴利五部 四部阿含跟巴利的五部 ,你 会问说,为什么北传只 四部 巴利会有五部?南传多一个小部 但到底是北传 了呢,还是南传多了呢?说都一 也不完全,毕竟一个四 一个 说怎么一个多一个少? 我告诉你, 第五部小部里面内容反而多,它不是少,它 很多 ,但是它确不是第二结集就有的,它是到公元五世纪才被类集起来 ,但 内容,很多 东西 却是非常的早 甚至 有些 跟《杂阿含经》 是相应部是一样早 东西,只是它到公元五世纪才被全部给类集起来 些小部 内容,其实 北传很多都可以找得到 只是 没有 特别类集为第五阿含 如果我们从 一个 比较不严谨 四部阿含和前四部尼柯耶都可 以说 是第二结集里面传承下 来, 经由部派分裂之后 每个部派自己传承下来 的。所以 我们可以大方向的说 四部阿含是第二次结集传下来 的东西 ,这就 我们所谓 初期圣典 师父 在去年已经有大概讲过了,所以我们现在就不再讲太复杂


  总之 佛教是 从知识理论,然后慢慢训练成知见跟认知, 就是 我们所谓的观念,然后进一步成为一个真实的体悟 。这 样才能离苦得乐。因为师父没办法一次跟你讲太多,我们慢慢再讨论。尤其是这个 东西, 讲无常 理解无常不是佛教的根本目的 理解无常之后 要破我执。所以我刚刚问 句话说 车子都在变化 每天都在运用到损耗 但是被偷了 你痛苦吗?还是痛苦。所以我们都以为表面上真的认识无常 其实没有 你如果能真实认识无常的话 我执是会破的。但如果你没有破我执 表示对无常的认识 真的不够深。那你如果能够破我执 无常跟我执的冲突 能够不见了。这两个冲突不见了 不见之后苦就不见了 。这 位居士拜托你明天后天大后天有空就尽量过来 师父后面还会谈这个问题。佛 教的 空既然跟解脱道有关系 那就离不开 个,一定必须谈这个问题
  那么初期圣典里面 我们 了解的 就是 杂阿含 杂阿含本来就有 东西, 杂阿含里面有三大部分 叫做修多罗、祇夜和记说 修多罗 就是 些简单的散文 缘起结集的部 包括五蕴 六处 因缘 道品 五蕴 六处 因缘就 讲缘起法 十二缘起;还有道品 是在讲四圣谛 八正道 。这 是随类而集成的 所以名 相应 ,相应也有杂厕 意思 ,这 是最原始的教说


  我们再来,第一章,《阿含经》的空与解脱道 这就是我们这次德州书院要上的课程, 因为 有几大 分。那我们这次九天的课程,九堂课 就是重在于 《阿含经》与解脱道。空与解脱道,引言泛说解脱道,空与心解脱无量无所有无相,空与空性。第八节,空 三三昧的先导。第九节,三三昧,三触 三法印。第十节,胜解观与真实观。这里面《阿含经》与解脱道 空,其实有两个很重要 观念,很重要的两个义理。 一个 义理就是了解空这个字 这个义理不是《般若经》突然产生 ,而是源自于《阿含经》,这是第 一个 很重要。第二个,导师在谈《阿含经》与解脱道的时候 ,这个 空跟所谓的禅观、禅修的概念有很深的关系。那这些很深的关系 在讨论《阿含经》的禅观禅修的时候,跟我们现在的观念有一些不一样,那我们会慢慢来谈论 一样呢?我觉得如果你对禅修有兴趣,还是你禅修自己有在打坐的话,还 有跟谁在学打坐的话,这些观念跟冲突,我觉得不会造成你对禅修不想修 ,而 会让你对禅修有更深的认识,而知道你打坐禅修的目的 什么,更加深你打坐禅修的目 。有 禅修打坐的请举手,不管你坐多好,请举手 我现在问你们一个观念,你为什么要打坐?打坐的目 的是 什么?放空,谁说放空,是什么都不想吗?戒定慧三学,定学,定学那就得打坐,但是定学为什么要打坐?打坐的目的他 定有的,有根本的目的,把精神集中 来不要有妄念,对,但是他这是方法不是目 ,方法没错,打坐是 样做的,但 不是目 ,目的到底要干嘛?观空,你必须要对空有一定的理解 印顺导师在分析《空之探究》 里面 ,对于空跟禅修,他有很深的分析。我先 一个重点,佛教打坐 用意 帮助很多多方面的,但 有两个很重要的。当然 我们 说有三个必须要注意 的, 而且它是根本的。第一个 就是摄心一处 一心叫做心一境性 这是打坐的根本原理跟方法,但是它不是目的,他有两个最根本的目的。当然其他的我们不 ,我说在佛教里面,打坐的最根本的两个目的,降伏欲界烦恼,还有依定作观而达到解脱, 是它最根本的重要的两个目的
  南传叫相应部 为什么叫相应部? 因为 同样主题的全 类集起来 ,讲 五蕴的类集成 一个类集 ,讲 四圣谛 的一个 类集 讲六处 的一个 类集 ,这个 叫做相应 又叫做杂厕 。这 个杂厕意思 不是 杂乱 ,而是 同主题 结合 在一 所以它 杂也 结集、集合在 一起的 意思。 杂阿含 修多罗 修多罗 里面 讲的 东西 是我们 现在 四圣谛 十二因缘 三十七道品 缘起中道 都在 谈这 些东西 。 


  我再讲一次,打坐三个重点,一心。就是摄心集中,心一境性。这是方法,你任何禅修都一定是这个方法。禅宗的不谈,禅宗以后慢慢再谈。只要是印度佛教传来的,根本打坐的方式都一定是一心。所以俱舍论说,定是心一境性。所 的阿磨达磨,不管南传北传, 定都是心一境性,一心,打坐的根本方法 然后 的用意,降伏欲界烦恼,就 离五欲五盖 降伏烦恼,还有依定作观断烦恼。所以你看后面两个都是对治烦恼,一个是降伏,一个是断。那我现在提出一个你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佛教是不是讲四禅八定。当然你如果对佛教的很多不懂,没关系,你只要听听 好。但 在《 阿含经 》里 ,它谈的很多阿罗汉是慧解脱阿罗汉。那你 不会想到 件事情 些慧解脱阿罗汉,他们怎么不继续去修四禅八定?照说你都有办法解脱了 都成为阿罗汉,那四禅八定应该很容易,为什么不继续去修四禅八定?不需要。为什么不需要?因为已经解脱了。 这个 回答当然是对的,很简单,但内容没有那么的简单,它的一些原因很复杂 印顺导师的《空之探究》里面谈到,没错,他就是为了解脱,他解脱了,但导师的《空之探究》里面也给我们一些很大的启示,就是说,解脱了,为什么不需要再去 其他四禅八定?因为这里面是有一些内容,有一些复杂的过程。是,他没有需要,但是他怎么样状况下,为什么是没需要?《空之探究》里面其实谈了蛮 ,就 启发让我们有 么一些认识,对禅修有一些认识。所以回过头来,也就是说,我要告诉大家 件事情,我们常常说,打坐目标,我看看能不能赶快修得四禅八定 ,但是在 佛教里面 ,它 认为你 能去追求四禅八定,你要追求的反 是降伏烦恼 断烦恼,而不是 味地去追求四禅八定。所以佛教里面会讲,味禅,什么意思?执着禅定 喜乐 就叫做味禅,这也不是佛教所想要 的。 所以我说,打坐的目的是降伏烦恼,进一步依定作观断烦恼, 不是让你一味地去追求四禅八定,追求禅定的喜乐。不然就变成味禅,也是另外一种执着。以后《空之探究》 里面 ,导师提出 很多 空,以及空跟禅修,以及作观 一些问题 刚好可以让我们去理解,为什么 很多 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再去修四禅
  有一 部分叫做祇夜 。它 本来 结颂 什么叫做结颂? 就是 阿含 每十个 面会 个偈颂 十个经整个类集起来 ,这个 叫做重诵 本来 修多 这一 部分 ,但是 的修多罗 ,它不 只是重诵 它有 大部分 类集 很多 经典 。而 且祇夜 里面 很多的 类集 很多 跟天龙 部、鬼神都有关系。这是第二部分


  引言,这个是印顺导师 第一章。第一章引言 空与空性。语词,空。刚刚讲过 śūnya suñña,空性 śūnyata suññatā。导师 说, 世尊的原始教说实际上并没 以空为主题 宣扬,但佛法的特性似乎是可以以空来表达 刚刚讲过那么多,对 导师这句话 应该 一定 理解了吧 导师 说, 世尊的原始教 说, 指《阿含经》里面,并 没有 以空为主题来宣扬 那《阿含经》谈的最多的是 什么 ?缘起无我 四圣谛。《阿含经》确实没有谈 多空 但是确实也有谈到空,不过不是它的主题。无我,缘起,中道 四圣谛才是《阿含经》的主题。 而空性 佛法的特性确实可以用空来表达 ,这 没问题的。 所以 在佛法中,空义越来越重要,终于 为佛法甚深 主要
  最后部分 记说 有弟子所 说, 记说 <u>弟子记说重 分别法义 解说祇夜 部分</u> 意思就是 说, 弟子记 说, 它是分析修多罗 没有 讲得很清楚的地方 比如说,佛陀讲了一个 什么 东西 讲得 概要 然后佛陀就进去了 ,然 后弟子们就问舍利弗 舍利弗就解说一大部分 就解说了很多 ,这 弟子所说, 所以 它慢慢慢慢变 根本依据。 就是这样子


  现在我们先依初期 典来观察。所以导师第 一个 讲《阿含经》的空,要从《阿含经》来分析 所以 叫做初期经典来观察。什么 初期经典?如果从整体 佛教来 讲, 初期经典 是讲《阿含经》 《阿含经》可以包括四部阿含 还有巴 五部。四部阿含跟巴 的五部 但是我要 讲一 你会 问说, 为什么北传只有四部,巴 会有五部 北传有四阿含 利会 有五部呢?南传多一个小部 但到底是北传少了呢 南传 了呢?到底是北传少掉了呢,还是南传多出来呢?说都 样也不完全 毕竟一个四一个五,那你 一个多一个少 ,我 告诉你 第五部小部里面 内容 反而多,它 不是 它很多,但是它确 不是第 结集 就有的,它是到公元五世纪才被类集起来的,但是它 的内容 ,很多东西却 非常的早,甚至有些跟 阿含 经》或是相应部是一样早 东西,只是它到公元五世纪才被全 给类集起来 。那 这些小部 内容,其实在北传很多都可以找得到 ,只是 没有特别类集为第五 阿含 而已。如果我们从一个比较不严谨的说 四部阿含和前四部尼柯耶都可以说 第二结集里面传承下来,经由部派分裂之后,每个部派自己传承下来的,所 我们可以大方向的说, 四部阿含 是第二次结集传下来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初期圣典 。那 这个师父在去年已经有大概讲过了 所以 我们 现在就不再讲太复杂
  有这么 一个 故事 ,就是 说,佛陀很简单 的讲 了一个东西 ,就 进去打坐 那弟子们不明白 然后就问舍 弗,然后舍 弗就讲 ,讲 完之后,有 些弟子好像觉得有疑惑 过几天又跑去 佛,就觉得 说, 弗这样讲对吗 佛陀说不用担心,佛陀所说的 弗能解释的,你不用担心他 解释错误 所以你看 佛陀对舍利弗的评价 是多 高。像这 类的 就属于弟子所 里面的。据印顺导师的研究 其实 们讲的第一结集 它的 内容 不是 四阿含 不是 杂阿含,<u> 一次 结集的内容是杂阿含的 修多罗的 分</u> 。那 印顺法师 《空之探究》 他当然不 只是 阿含, 是以四部阿含 作为根据跟分析 。那 么具体的内容 ,我们 明天继续


那么初期圣典里面,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杂阿含。根据印顺导师的研究,杂阿含里面 ———— 当然不是他研究,杂阿含本来就有这些东西 ———— 杂阿含里面有三大部分,叫做修多罗,祇夜和记说。修多罗,就是一些简单的散文,缘起结集的部,包括五蕴,六处,因缘,道品。五蕴,六处,因缘就是讲缘起法,十二缘起;还有道品就是在讲四圣谛,八正道。这是随类而集成的,所以名为相应教。相应也有杂厕的意思,这是最原始的教说。所以,南传叫相应部。为什么叫相应部?因为同样主题的全部类集起来,讲五蕴的类集成为一个类集,讲四圣谛的一个类集,讲六处的一个类集。这个叫做相应,又叫做杂厕。这个杂厕意思不是杂乱,而是同主题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它的杂也是结集的意思,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就是杂阿含的修多罗。修多罗里面所讲的东西,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三十七道品,然后四圣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缘起中道,都在谈这些东西。这是修多罗的内容。


还有一部分叫做祇夜。它本来是结颂,但是现在有具体的部类。什么叫做结颂?就是杂阿含每十个经后面会有一个偈颂,把这十个经整个类集起来,这个叫做重诵。本来修多罗是指这一部分,但是现在的修多罗,它不只是重诵而已,它有一大部分的类集,很多的经典。而且祇夜里面的很多的类集,它很多跟天龙八部、鬼神都有关系。这是第二部分。


还有最后部分的记说,有弟子所说,还有如来记说。弟子记说重于分别法义,也有解说祇夜的部分。意思就是说,弟子记说,它是分析修多罗没有讲得很清楚的地方。弟子记说,比如说,佛陀讲了一个什么东西,讲得很概要,然后佛陀就进去了,然后弟子们就问舍利弗,舍利弗就解说一大部分,就解说了很多,这就是弟子所说,所以它慢慢慢慢变成论的根本依据。论就是这样子。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说,佛陀很简单的讲了一个东西,就进去打坐。那弟子们不明白,然后就问舍利弗,然后舍利弗就讲,讲完之后,有一些弟子好像觉得有疑惑,过几天又跑去问佛,就觉得说,舍利弗这样讲对吗?佛陀说不用担心,佛陀所说的,舍利弗能解释的,你不用担心他会解释错误。所以你看,佛陀对舍利弗的评价是多高。像这一类的,就属于弟子所说里面的。据印顺导师的研究,其实我们讲的第一结集,它的内容并不是四阿含,也不是杂阿含,第一次结集的内容是杂阿含的修多罗的部分。那印顺法师的《空之探究》,他当然不只是杂阿含,他是以四部阿含作为根据跟分析。那么具体的内容,我们明天继续。


3-
3-
第121行: 第242行:
 我们今天是第二节课。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空之探究》」里面的《阿含经》的「空与解脱道」。昨天我们提到印顺导师这里说,他根据的我们现在讲空与解脱道是初期圣典,也就是《阿含经》。那么《阿含经》来讲的话,我们都知道有四部阿含。南传有五部尼柯耶,四部阿含和五部尼柯耶前四部,还有四阿含,它的内容相当差不多,大同小异,只是有一些编排,还有一些经文放在的地方不大一样而已。所以前面的四部,还有四阿含差不多。我们的四阿含,大家都知道吗?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南传前四部,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你看那个名称差不多,部就是尼柯耶,部就是类集的意思,就是一品一品把它类集起来,就是类集的意思,所以称为部。那我们称为四阿含,至于说为什么叫阿含,去年师父来讲过,那个阿含的意思 āgama 是来的意思,gama 是去,前面加一个ā,āgama 就是去的相反,就是回来。āgama 阿含就是来的意思。什么叫来?辗转传来的圣教。什么叫辗转传来的圣教?意思就是说,从佛陀时代,佛陀教导弟子,弟子们背诵记忆起来,然后经过结集之后,这些圣教也是由师徒之间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这样的传承叫做辗转传来的圣教,就叫做 āgama,叫做阿含。
 我们今天是第二节课。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空之探究》」里面的《阿含经》的「空与解脱道」。昨天我们提到印顺导师这里说,他根据的我们现在讲空与解脱道是初期圣典,也就是《阿含经》。那么《阿含经》来讲的话,我们都知道有四部阿含。南传有五部尼柯耶,四部阿含和五部尼柯耶前四部,还有四阿含,它的内容相当差不多,大同小异,只是有一些编排,还有一些经文放在的地方不大一样而已。所以前面的四部,还有四阿含差不多。我们的四阿含,大家都知道吗?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南传前四部,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你看那个名称差不多,部就是尼柯耶,部就是类集的意思,就是一品一品把它类集起来,就是类集的意思,所以称为部。那我们称为四阿含,至于说为什么叫阿含,去年师父来讲过,那个阿含的意思 āgama 是来的意思,gama 是去,前面加一个ā,āgama 就是去的相反,就是回来。āgama 阿含就是来的意思。什么叫来?辗转传来的圣教。什么叫辗转传来的圣教?意思就是说,从佛陀时代,佛陀教导弟子,弟子们背诵记忆起来,然后经过结集之后,这些圣教也是由师徒之间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这样的传承叫做辗转传来的圣教,就叫做 āgama,叫做阿含。


 我们昨天讲到有四部阿含,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这四部阿含,其中以杂阿含是最根本最早的。杂阿含包括修多罗、祗夜和记说。修多罗就是最早的部分,应该是第一结集的相当的内容,相当于第一结集的内容。它里面讲的就是五蕴、六处、十二因缘、四圣谛、三学,都谈的这一些,都是一些根本的修行方法跟根本的教义。祗夜就是一些适应世间文化。然后,有谈到许多的天龙八部,这个叫祗夜,又叫做八众诵。还有记说,记说有弟子所说与如来所说。弟子所说是弟子们分别如来的教义,也就是说,佛陀说了一些简要的内容,那么弟子们就开始探讨,开始发挥,开始说明,这个叫做弟子所说。那么还有如来所说。如来所说是强调 —— ——  我问你们,相应部那个修多罗里面的修多罗,我们叫做经,又叫做契经,修多罗是不是如来所说的?当然也是嘛。那为什么记说里面还有弟子记说跟如来记说?那修多罗跟如来记说差在哪里?有没有看到上面的?修多罗本来就是佛陀所教导所讲的。那下面记说里面还有一个叫做如来所说,那修多罗跟如来所说差在哪里?你们现在知道师父的问题吗?我不是说杂阿含里面有三个部分吗?修多罗、祗夜和记说,这是组成杂阿含的三大部分,里面最早最根本的就是修多罗,那么祗夜里面谈的很多都是天龙八部,可以说是适应世间,还有第三部分记说,记说分为弟子所说和如来所说,现在知道师父要问什么要讲什么吗?杂阿含分成三大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我说过是最根本的,是第一结集的相应的内容。里面主要都是谈四圣諦、十二因緣、五蘊、十二入處,都是谈这些根本的修行教法。记说分为弟子记说和如来记说,这个就是整个杂阿含内容。那修多罗是谁说的?当然是佛说的嘛。当然里面有一些弟子说的成分,但主要是佛教导的。那现在这里为什么还有一个如来记说?刚刚师父在问什么?这个修多罗也是佛说的,如来记说也是佛说的。那两个差在哪里?如来记说里面比较强调的是如来的功德跟果德。如来记说强调的是如来的功德跟果德。那修多罗强调的?佛告诉你怎么修行。如来所说这一部分是比较强调如来的功德跟果德,是比较强调信仰的。我们很多大乘经里面是不是很强调如来的功德、佛菩薩的果德?强调你的信仰,对佛的菩薩的依怙,佛菩薩的加持,是不是很多这些?但有没有很多经典更强调的是你怎么样去修行?有嘛,很多嘛。所以修多罗跟如来记说差别的地方在,修多罗谈的都是佛陀告诉你怎么修行。这里面谈的比较重在如来的果德跟赞叹,所以一个是比较理性的,一个是比较信仰的。
 我们昨天讲到有四部阿含,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这四部阿含,其中以杂阿含是最根本最早的。杂阿含包括修多罗、祗夜和记说。修多罗就是最早的部分,应该是第一结集的相当的内容,相当于第一结集的内容。它里面讲的就是五蕴、六处、十二因缘、四圣谛、三学,都谈的这一些,都是一些根本的修行方法跟根本的教义。祗夜就是一些适应世间文化。然后,有谈到许多的天龙八部,这个叫祗夜,又叫做八众诵。还有记说,记说有弟子所说与如来所说。弟子所说是弟子们分别如来的教义,也就是说,佛陀说了一些简要的内容,那么弟子们就开始探讨,开始发挥,开始说明,这个叫做弟子所说。那么还有如来所说。如来所说是强调 ——我问你们,相应部那个修多罗里面的修多罗,我们叫做经,又叫做契经,修多罗是不是如来所说的?当然也是嘛。那为什么记说里面还有弟子记说跟如来记说?那修多罗跟如来记说差在哪里?有没有看到上面的?修多罗本来就是佛陀所教导所讲的。那下面记说里面还有一个叫做如来所说,那修多罗跟如来所说差在哪里?你们现在知道师父的问题吗?我不是说杂阿含里面有三个部分吗?修多罗、祗夜和记说,这是组成杂阿含的三大部分,里面最早最根本的就是修多罗,那么祗夜里面谈的很多都是天龙八部,可以说是适应世间,还有第三部分记说,记说分为弟子所说和如来所说,现在知道师父要问什么要讲什么吗?杂阿含分成三大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我说过是最根本的,是第一结集的相应的内容。里面主要都是谈四圣諦、十二因緣、五蘊、十二入處,都是谈这些根本的修行教法。记说分为弟子记说和如来记说,这个就是整个杂阿含内容。那修多罗是谁说的?当然是佛说的嘛。当然里面有一些弟子说的成分,但主要是佛教导的。那现在这里为什么还有一个如来记说?刚刚师父在问什么?这个修多罗也是佛说的,如来记说也是佛说的。那两个差在哪里?如来记说里面比较强调的是如来的功德跟果德。如来记说强调的是如来的功德跟果德。那修多罗强调的?佛告诉你怎么修行。如来所说这一部分是比较强调如来的功德跟果德,是比较强调信仰的。我们很多大乘经里面是不是很强调如来的功德、佛菩薩的果德?强调你的信仰,对佛的菩薩的依怙,佛菩薩的加持,是不是很多这些?但有没有很多经典更强调的是你怎么样去修行?有嘛,很多嘛。所以修多罗跟如来记说差别的地方在,修多罗谈的都是佛陀告诉你怎么修行。这里面谈的比较重在如来的果德跟赞叹,所以一个是比较理性的,一个是比较信仰的。


 去年可能有些人没来,所以我大概讲一下初期圣典。这个指的是杂阿含,那其他三部阿含怎么来的呢?最早的第一次结集,佛教里面共通承认的结集只有两次。那其他的第三次、第四次,都比较属于部派的认知。两次,第一次是佛灭的第一个夏天的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第二次是佛灭一百年,在毗舍离。第一次结集的内容相当于修多罗的部分。那第二次结集,四阿含就已经成立了。所以包括祗夜和记说,还有后面的三部阿含,其实都是在第二结集里面。中间慢慢出现,然后结集完成的。所以这一百年间,四部阿含的内容慢慢慢慢的,从各个地方,然后各个弟子们慢慢再把它结集出来,然后做了一个大结集。其他三部阿含的状况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大概很简要的来说明一下。
 去年可能有些人没来,所以我大概讲一下初期圣典。这个指的是杂阿含,那其他三部阿含怎么来的呢?最早的第一次结集,佛教里面共通承认的结集只有两次。那其他的第三次、第四次,都比较属于部派的认知。两次,第一次是佛灭的第一个夏天的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第二次是佛灭一百年,在毗舍离。第一次结集的内容相当于修多罗的部分。那第二次结集,四阿含就已经成立了。所以包括祗夜和记说,还有后面的三部阿含,其实都是在第二结集里面。中间慢慢出现,然后结集完成的。所以这一百年间,四部阿含的内容慢慢慢慢的,从各个地方,然后各个弟子们慢慢再把它结集出来,然后做了一个大结集。其他三部阿含的状况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大概很简要的来说明一下。


 四部阿含的成立,首先,第一阶段,杂阿含泛称相应教,或称为四相应教,又称为相应教。这个是杂阿含,又称为修多罗、契经。修多罗加祗夜,加记说。记说里面,跟弟子所说跟如来所说。第一阶段是杂阿含,这里面以修多罗为主,它的特色是重甚深的根本教义。第二阶段,中阿含。中阿含是杂阿含的修多罗,加上弟子所说,加上新增的教法。新增的部分是依弟子所说的学风而展开法义的分别抉择,开展出很多的经典。这个是第二部分中阿含的特色,就是把杂阿含里面讲的很简单的东西,做更有系统的规划。所以杂阿含跟中阿含的差别就是,杂阿含的经文都很短,但是到了中阿含,同一经再补充说明解说,变成同一个经典再扩充之后,它的经文都很长。所谓的都很长,就是比杂阿含的同一经的经文更长。那更长的内容是怎么样呢?就是杂阿含里面没有说明清楚的,中阿含就做更多的说明,而且它会把杂阿含里面有一些散落在杂 阿含经》里面不同经典的,它把它整个集起来,然后作为一个说明。比如说,有关禅修,有关数息,在杂阿含里面,它可能分很多经小经小经,每个经都谈一点。比如说有的经,谈它的前方便怎么做,有的经,谈佛陀重视数息,有的经,谈佛陀在三个月结夏,然后禅修的时候是用数息,就是很简要的谈这些。但是到了中阿含,就把这些全部集起来,就叫做大念处经,就专门在谈四念处,谈禅修的,谈数息的,那它就变得比较长。这个是第二阶段第二部分中阿含它成立的一个状况。
 四部阿含的成立,首先,第一阶段,杂阿含泛称相应教,或称为四相应教,又称为相应教。这个是杂阿含,又称为修多罗、契经。修多罗加祗夜,加记说。记说里面,跟弟子所说跟如来所说。第一阶段是杂阿含,这里面以修多罗为主,它的特色是重甚深的根本教义。第二阶段,中阿含。中阿含是杂阿含的修多罗,加上弟子所说,加上新增的教法。新增的部分是依弟子所说的学风而展开法义的分别抉择,开展出很多的经典。这个是第二部分中阿含的特色,就是把杂阿含里面讲的很简单的东西,做更有系统的规划。所以杂阿含跟中阿含的差别就是,杂阿含的经文都很短,但是到了中阿含,同一经再补充说明解说,变成同一个经典再扩充之后,它的经文都很长。所谓的都很长,就是比杂阿含的同一经的经文更长。那更长的内容是怎么样呢?就是杂阿含里面没有说明清楚的,中阿含就做更多的说明,而且它会把杂阿含里面有一些散落在 杂阿含经》里面不同经典的,它把它整个集起来,然后作为一个说明。比如说,有关禅修,有关数息,在杂阿含里面,它可能分很多经小经小经,每个经都谈一点。比如说有的经,谈它的前方便怎么做,有的经,谈佛陀重视数息,有的经,谈佛陀在三个月结夏,然后禅修的时候是用数息,就是很简要的谈这些。但是到了中阿含,就把这些全部集起来,就叫做大念处经,就专门在谈四念处,谈禅修的,谈数息的,那它就变得比较长。这个是第二阶段第二部分中阿含它成立的一个状况。


 第三阶段,长阿含。长阿含是祗夜加上中阿含再加上新增的教法。所以祗夜里面,有很多的天龙八部鬼神的这些说明。那这些天龙八部鬼神。当初放在祗夜里面,目的是怎么样?度化印度外道。杂 阿含经》的修多罗主要都是讲教法怎么修行,但在祗夜里面,它有很多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牵扯到很多的什么阿修罗、什么鬼神、什么天。然后各式各样的故事里面,都有很多牵扯到外道的,牵扯到鬼神的。这些其实是在度化印度外道。比如说,其中一个祗夜里面有关鬼神的故事。比如说,有一天,佛陀自己到外面去托钵的时候,天晚了,他就到一个房子去敲门,想要借宿。经典上说,这是一个鬼住的地方,那他的鬼跟我们认知的鬼可能不太一样,它可能是属于那种山里面的精灵这些东西,他不一定是鬼道众生,他可能是属于山里面的这些妖魔鬼怪这类的东西。这个鬼怪看到佛陀敲门,佛陀问他说:“请问你这个沙门修行人有什么事?”他说:“晚上了,能不能借我住一晚?”然后这个鬼就说:“好,可以,你进来。”结果佛陀刚踏进去的时候,这个鬼说:“我现在改变主意了,不想让你住,请你出去。”佛陀说:“好,这是你的房子,没关系,所以你让我出去,我就出去。”所以佛陀就退出一步,退出门外。这个鬼又说:“不好意思,我刚刚脑筋有点断线,你还是进来吧,我还是让你进来。”佛陀说:“好。”佛陀又进来。结果这个鬼又改变主意了:“不好意思,对不起,你还是出去吧。”佛陀说:“好,那我就出去。”佛陀就出来。佛陀出来刚要走,他又说:“我还是觉得让你进来吧。”佛陀又进来了。然后佛陀一进来,这个鬼又说:“我又改变主意了,不好意思。”佛陀在想:“你不是玩我吗?”然后,他就跟佛陀说:“还是请你出去。”但是这次佛陀不出去了。佛陀说:“事不过三,前两次我尊重你,这是你的地方,我尊重你,但是如果你是这种态度,表示你不尊重我,所以这一次我不听你的,我要待下来,因为是你邀请我的,所以我要留下来。”然后这个鬼就恐吓佛陀说:“说你要是不出去的话,我是鬼王,我就用我的手捏碎你的头。”然后佛陀跟他说:“你可以试试看,天下世间就没有人的福德功德比得过佛陀的,没有人有能力把佛陀的头给捏碎。”然后,佛陀就讲一些偈颂度化他。后来这个鬼想试,结果根本没有办法动佛陀半根汗毛,所以这个鬼王就很害怕。佛陀就度化他。那你不要去说,那鬼怎么可以度化。其实这些是在干什么,这些其实它的用意就是在度化印度外道,还有印度是一个宗教性很重,鬼神信仰很多的地方。所以那个佛教经典有很多一大类,是这一类的,就是祗夜里面的,就是在度化这些天龙八部鬼神。里面就是类似有种种的这一些的故事,还有很多天人。佛陀讲经的时候,他们下来,然后赞颂佛陀。佛陀就趁这机会度他们,就是有这一类的。
 第三阶段,长阿含。长阿含是祗夜加上中阿含再加上新增的教法。所以祗夜里面,有很多的天龙八部鬼神的这些说明。那这些天龙八部鬼神。当初放在祗夜里面,目的是怎么样?度化印度外道。 杂阿含经》的修多罗主要都是讲教法怎么修行,但在祗夜里面,它有很多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牵扯到很多的什么阿修罗、什么鬼神、什么天。然后各式各样的故事里面,都有很多牵扯到外道的,牵扯到鬼神的。这些其实是在度化印度外道。比如说,其中一个祗夜里面有关鬼神的故事。比如说,有一天,佛陀自己到外面去托钵的时候,天晚了,他就到一个房子去敲门,想要借宿。经典上说,这是一个鬼住的地方,那他的鬼跟我们认知的鬼可能不太一样,它可能是属于那种山里面的精灵这些东西,他不一定是鬼道众生,他可能是属于山里面的这些妖魔鬼怪这类的东西。这个鬼怪看到佛陀敲门,佛陀问他说:“请问你这个沙门修行人有什么事?”他说:“晚上了,能不能借我住一晚?”然后这个鬼就说:“好,可以,你进来。”结果佛陀刚踏进去的时候,这个鬼说:“我现在改变主意了,不想让你住,请你出去。”佛陀说:“好,这是你的房子,没关系,所以你让我出去,我就出去。”所以佛陀就退出一步,退出门外。这个鬼又说:“不好意思,我刚刚脑筋有点断线,你还是进来吧,我还是让你进来。”佛陀说:“好。”佛陀又进来。结果这个鬼又改变主意了:“不好意思,对不起,你还是出去吧。”佛陀说:“好,那我就出去。”佛陀就出来。佛陀出来刚要走,他又说:“我还是觉得让你进来吧。”佛陀又进来了。然后佛陀一进来,这个鬼又说:“我又改变主意了,不好意思。”佛陀在想:“你不是玩我吗?”然后,他就跟佛陀说:“还是请你出去。”但是这次佛陀不出去了。佛陀说:“事不过三,前两次我尊重你,这是你的地方,我尊重你,但是如果你是这种态度,表示你不尊重我,所以这一次我不听你的,我要待下来,因为是你邀请我的,所以我要留下来。”然后这个鬼就恐吓佛陀说:“说你要是不出去的话,我是鬼王,我就用我的手捏碎你的头。”然后佛陀跟他说:“你可以试试看,天下世间就没有人的福德功德比得过佛陀的,没有人有能力把佛陀的头给捏碎。”然后,佛陀就讲一些偈颂度化他。后来这个鬼想试,结果根本没有办法动佛陀半根汗毛,所以这个鬼王就很害怕。佛陀就度化他。那你不要去说,那鬼怎么可以度化。其实这些是在干什么,这些其实它的用意就是在度化印度外道,还有印度是一个宗教性很重,鬼神信仰很多的地方。所以那个佛教经典有很多一大类,是这一类的,就是祗夜里面的,就是在度化这些天龙八部鬼神。里面就是类似有种种的这一些的故事,还有很多天人。佛陀讲经的时候,他们下来,然后赞颂佛陀。佛陀就趁这机会度他们,就是有这一类的。


 还有,在佛教的故事里面,曾经说过,梵天王劝请佛陀住世,就是在经典,而且是中阿含里面记载,说佛陀开悟成佛之后,觉得佛法太深太妙了,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理解,不可能懂的。所以佛陀打算就地入灭,不想说法。结果梵天王下来,觉得这个世间太黑暗了。梵天王他自己认为是世界之主,他都没办法度化众生,唯有佛陀可以大转法轮度化众生。所以梵天王就下来,劝请佛开始讲法度众生。你会觉得说,这个很奇怪,这是什么故事呢?怎么佛陀好不容易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之后,怎么会不想度众生呢?会不会觉得很奇怪?是啊,很奇怪,但是这不是在杂阿含,是在中阿含。那个长阿含也有,但是杂阿含里面完全不一样。杂阿含说,由于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所以佛陀出现在世间。佛陀出现在世间,就是要为了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的故事。所以佛陀成佛,为什么成佛?就是为了世间。为什么要来世间?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的众生的生老病死苦。所以佛一定会说法的。所以会不会有矛盾?如果你按照这样讲,是矛盾的。是啊,你可以用表法,但是这是转一层的解释,不是照直接的解释。表法我认可喔,但认可是表法,你必须从另外角度,就认为是表法,才解释得通。不然你从直接的解释是不通的。所以你说是表法,表示佛法的珍贵。可以啊,我也认可啊,但跟故事的直接意思,就转了一层。我的意思就是说,你这个已经是诠释了,是对这个故事的诠释了。诠释不只是解释而已喔,是有变成,从某些角度再来看这件事情的这个意思,是诠释。但是我不能说这样不对喔,但是毕竟是一种诠释。那诠释必须要有理由,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就是说,祇夜里面,从一个意义上来讲,它是适应印度外道,以及度印度外道的方法。所以会有很多这一种的故事来说。
 还有,在佛教的故事里面,曾经说过,梵天王劝请佛陀住世,就是在经典,而且是中阿含里面记载,说佛陀开悟成佛之后,觉得佛法太深太妙了,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理解,不可能懂的。所以佛陀打算就地入灭,不想说法。结果梵天王下来,觉得这个世间太黑暗了。梵天王他自己认为是世界之主,他都没办法度化众生,唯有佛陀可以大转法轮度化众生。所以梵天王就下来,劝请佛开始讲法度众生。你会觉得说,这个很奇怪,这是什么故事呢?怎么佛陀好不容易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之后,怎么会不想度众生呢?会不会觉得很奇怪?是啊,很奇怪,但是这不是在杂阿含,是在中阿含。那个长阿含也有,但是杂阿含里面完全不一样。杂阿含说,由于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所以佛陀出现在世间。佛陀出现在世间,就是要为了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的故事。所以佛陀成佛,为什么成佛?就是为了世间。为什么要来世间?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的众生的生老病死苦。所以佛一定会说法的。所以会不会有矛盾?如果你按照这样讲,是矛盾的。是啊,你可以用表法,但是这是转一层的解释,不是照直接的解释。表法我认可喔,但认可是表法,你必须从另外角度,就认为是表法,才解释得通。不然你从直接的解释是不通的。所以你说是表法,表示佛法的珍贵。可以啊,我也认可啊,但跟故事的直接意思,就转了一层。我的意思就是说,你这个已经是诠释了,是对这个故事的诠释了。诠释不只是解释而已喔,是有变成,从某些角度再来看这件事情的这个意思,是诠释。但是我不能说这样不对喔,但是毕竟是一种诠释。那诠释必须要有理由,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就是说,祇夜里面,从一个意义上来讲,它是适应印度外道,以及度印度外道的方法。所以会有很多这一种的故事来说。
第185行: 第306行:
 好,这个就是经典的结集,我们所谓的四部阿含就是刚才讲的。那这一些四部阿含刚刚所谓的成立,第二次结集的成立,大概我们现在来讨论或是现在的考证,可能是公元前三百多年的事情。公元前三百多年,那么佛陀生活在什么时代呢?现在我们的一些根据讨论,大概是在公元前四百八十年。然后佛陀在什么时候入灭?公元前四百年入灭。那第一结集就是公元前四百年,那个夏天是第一结集。第二结集大概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也就是第二结集。那么上座部跟大众部什么时候分裂的?也就是在那个不久之后就分裂,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大乘佛教慢慢在潜流当中兴起,最早的《般若经》,导师也是这样认为,公元前五十年到一百年左右,最早的《般若经》出现。那么接下来,龙树菩萨什么时候?公元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就是初期大乘的一个状况。
 好,这个就是经典的结集,我们所谓的四部阿含就是刚才讲的。那这一些四部阿含刚刚所谓的成立,第二次结集的成立,大概我们现在来讨论或是现在的考证,可能是公元前三百多年的事情。公元前三百多年,那么佛陀生活在什么时代呢?现在我们的一些根据讨论,大概是在公元前四百八十年。然后佛陀在什么时候入灭?公元前四百年入灭。那第一结集就是公元前四百年,那个夏天是第一结集。第二结集大概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也就是第二结集。那么上座部跟大众部什么时候分裂的?也就是在那个不久之后就分裂,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大乘佛教慢慢在潜流当中兴起,最早的《般若经》,导师也是这样认为,公元前五十年到一百年左右,最早的《般若经》出现。那么接下来,龙树菩萨什么时候?公元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就是初期大乘的一个状况。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第三,在初期经典,也就是杂阿含、中阿含里面所谈到的不同空义跟深义。第一个,空与住处的启发。首先,在杂 阿含经》里面都有谈到,空屋suñña-agāra,suñña是空,agāra是住处。佛与出家弟子的修行处,经中一再说到阿兰若,阿兰若就叫做无诤处。你们有没有看过电影?电影里面有一个叫做兰若寺,但是他不应该叫做兰若,是中文的简称,实际叫做阿兰若无诤处,所以我们中文把人家省掉很多。你们有没有听过十八罗汉?罗汉,对不对,不是阿罗汉。阿罗汉是无生,那罗汉变成生,所以那个意思完全不一样。不过中文就很喜欢简,所以我们叫做阿兰若,叫无诤处。那无诤处这个地方就是指什么?佛陀跟他的弟子们常常修行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贪瞋痴,以及没有外缘的干扰,没有那么多世俗的这些东西的纷争,一个很安静的地方。佛跟佛弟子们常常在那边打坐修行。这个叫做阿兰若,叫做无诤处。还有树下,还有空屋,适合修行禅观的地方。所以当佛教里面讲空屋的时候,它不一定直接讲一个空的房子,它指的是这个地方很安静,没有外来因缘的各种干扰,适合打坐修行,这个叫做空屋。那当然你可以用直接的意思是说,没有人的地方,但是它没有人的地方,不只是没有人而已,而是指没有任何外缘的干扰,可以是树下,可以是坟场,可以是没有人住的一个空屋。那佛弟子经过,里面不错,没有人住废弃掉了,那我就在里面弄一弄,我就可以打扫,我就可以在里面打坐禅修。所以这个叫做空住,空屋,就是适合禅修的地方。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第三,在初期经典,也就是杂阿含、中阿含里面所谈到的不同空义跟深义。第一个,空与住处的启发。首先,在 杂阿含经》里面都有谈到,空屋suñña-agāra,suñña是空,agāra是住处。佛与出家弟子的修行处,经中一再说到阿兰若,阿兰若就叫做无诤处。你们有没有看过电影?电影里面有一个叫做兰若寺,但是他不应该叫做兰若,是中文的简称,实际叫做阿兰若无诤处,所以我们中文把人家省掉很多。你们有没有听过十八罗汉?罗汉,对不对,不是阿罗汉。阿罗汉是无生,那罗汉变成生,所以那个意思完全不一样。不过中文就很喜欢简,所以我们叫做阿兰若,叫无诤处。那无诤处这个地方就是指什么?佛陀跟他的弟子们常常修行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贪瞋痴,以及没有外缘的干扰,没有那么多世俗的这些东西的纷争,一个很安静的地方。佛跟佛弟子们常常在那边打坐修行。这个叫做阿兰若,叫做无诤处。还有树下,还有空屋,适合修行禅观的地方。所以当佛教里面讲空屋的时候,它不一定直接讲一个空的房子,它指的是这个地方很安静,没有外来因缘的各种干扰,适合打坐修行,这个叫做空屋。那当然你可以用直接的意思是说,没有人的地方,但是它没有人的地方,不只是没有人而已,而是指没有任何外缘的干扰,可以是树下,可以是坟场,可以是没有人住的一个空屋。那佛弟子经过,里面不错,没有人住废弃掉了,那我就在里面弄一弄,我就可以打扫,我就可以在里面打坐禅修。所以这个叫做空住,空屋,就是适合禅修的地方。


 还有空宫殿,梵天王出生的时候,梵天无一人。天上的宫殿,人间的空屋,本来都只是世俗语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空只是没有人,没有什么东西而已。这本来是一种直述法,就是没有人干扰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的地方,那你就在这边打坐。这个叫做空屋,空处。这本来是一种描述的直述法,指没有人的地方修行,这样而已。进一步我们觉得,禅修者的空屋空舍,启发了一项深远的意义。住在空屋中,没有外来的喧杂烦扰,当然是宁静的,闲适的,在这里修习禅慧,不为外境所惑乱,不起内心的烦恼动乱,这种心境不正如空屋那样的空吗?这时候这里的空,从没有外来的干扰,引申为没有烦恼的干扰。所以杂 阿含经》说,你看喔,导师说不是自己说的,这是杂 阿含经》里面说。杂 阿含经》说,“犹如空宅舍,牟尼心虚寂”,他这里的空宅舍,不仅仅只是代表没有人而已,而且从“没有”引申为内心没有烦恼的扰动跟干扰。所以他从直述法的没有,接下来引申为没有烦恼的干扰。所以云何无所求,空寂在于此,独一处空闲,而得心所乐。明确的表示了以空屋来象征禅心空寂的意义。这是最早空用来表达内心修行的境界的最早的经典。
 还有空宫殿,梵天王出生的时候,梵天无一人。天上的宫殿,人间的空屋,本来都只是世俗语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空只是没有人,没有什么东西而已。这本来是一种直述法,就是没有人干扰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的地方,那你就在这边打坐。这个叫做空屋,空处。这本来是一种描述的直述法,指没有人的地方修行,这样而已。进一步我们觉得,禅修者的空屋空舍,启发了一项深远的意义。住在空屋中,没有外来的喧杂烦扰,当然是宁静的,闲适的,在这里修习禅慧,不为外境所惑乱,不起内心的烦恼动乱,这种心境不正如空屋那样的空吗?这时候这里的空,从没有外来的干扰,引申为没有烦恼的干扰。所以 杂阿含经》说,你看喔,导师说不是自己说的,这是 杂阿含经》里面说。 杂阿含经》说,“犹如空宅舍,牟尼心虚寂”,他这里的空宅舍,不仅仅只是代表没有人而已,而且从“没有”引申为内心没有烦恼的扰动跟干扰。所以他从直述法的没有,接下来引申为没有烦恼的干扰。所以云何无所求,空寂在于此,独一处空闲,而得心所乐。明确的表示了以空屋来象征禅心空寂的意义。这是最早空用来表达内心修行的境界的最早的经典。


 所以小结,总之,在空闲处修行,引起了以空来象征禅慧的境地,是空义不断昂扬的初期意义。所以空这个字,最早在经典里面拿来比喻的时候,是从直述法表达没有东西。那进一步表达圣人或佛陀或弟子们在没有干扰的地方修行,进一步拿这样的一个空寂来表达内心离贪瞋痴烦恼的干扰,而表达了禅定还有慧这种证悟的境界。这是空这个字最早拿来表达的意思。所以空这个字,从最早的直述法表示没有东西,进一步表达一个安静修行的地方,进一步来表征圣人们修行内心的寂静、慧的境界,还有禅的寂静。这是最早的一个用词跟用意。
 所以小结,总之,在空闲处修行,引起了以空来象征禅慧的境地,是空义不断昂扬的初期意义。所以空这个字,最早在经典里面拿来比喻的时候,是从直述法表达没有东西。那进一步表达圣人或佛陀或弟子们在没有干扰的地方修行,进一步拿这样的一个空寂来表达内心离贪瞋痴烦恼的干扰,而表达了禅定还有慧这种证悟的境界。这是空这个字最早拿来表达的意思。所以空这个字,从最早的直述法表示没有东西,进一步表达一个安静修行的地方,进一步来表征圣人们修行内心的寂静、慧的境界,还有禅的寂静。这是最早的一个用词跟用意。


 第二个,空住。在经里面还讲到空住,又叫做空三昧。空住是佛教初期被尊重的禅跟慧。杂 阿含经》里面说,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这就是说,有一天舍利弗就去乞食,乞食完之后就打坐,打完坐之后就去参见佛陀。那么佛陀说:“你刚刚在干什么?”他说:“我刚刚在林中入空三昧禅。”空三昧,知道三昧是什么吗?三昧就是定。所以佛陀问舍利弗说:“你刚刚在干什么?”舍利弗说:“我进去城市里面托钵,托完钵之后,吃,吃完之后,脚洗一洗,然后就在森林中打坐,入空三昧。”这就是舍利弗的回答。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舍利弗告诉佛陀说,他入空三昧,他在修行空三昧。然后佛陀说:“你入空三昧是上座禅而坐禅,空三昧是上座禅。”接下来,佛陀继续说:“若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维:‘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着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
 第二个,空住。在经里面还讲到空住,又叫做空三昧。空住是佛教初期被尊重的禅跟慧。 杂阿含经》里面说,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这就是说,有一天舍利弗就去乞食,乞食完之后就打坐,打完坐之后就去参见佛陀。那么佛陀说:“你刚刚在干什么?”他说:“我刚刚在林中入空三昧禅。”空三昧,知道三昧是什么吗?三昧就是定。所以佛陀问舍利弗说:“你刚刚在干什么?”舍利弗说:“我进去城市里面托钵,托完钵之后,吃,吃完之后,脚洗一洗,然后就在森林中打坐,入空三昧。”这就是舍利弗的回答。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舍利弗告诉佛陀说,他入空三昧,他在修行空三昧。然后佛陀说:“你入空三昧是上座禅而坐禅,空三昧是上座禅。”接下来,佛陀继续说:“若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维:‘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着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


 这个整个经,佛陀在讲什么?佛陀问舍利弗说:“你刚在干什么?”舍利弗说:我入空三昧。佛陀告诉舍利弗说,修空三昧就是修上座禅。那修上座禅怎么修?第一步,不管你在任何地方,比如说你入城去托钵。你入城去,那在城市里面或在小镇里面,你要干什么呢?你是不是会看到东西?你看到东西的时候,你要先去检视:“我看到任何东西,有没有起爱染?有没有起执着?”当然,这是指爱染执着。其实就是说,你看到任何东西的时候,有没有起贪瞋痴?除了爱染执着之外,我们会不会看到东西起讨厌?也会嘛。我们有没有看到东西起愚痴心?也会嘛。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你平时要禅修的时候,你不管修任何禅修的时候,不是你来到寺院里面坐下来眼睛一闭叫做禅修,当然,那是禅修的一种,但是在佛教里面讲禅修很注重前方便。那前方便最主要的是哪一些呢?比如说要持戒,比如说饮食要知节量,比如说睡觉要适当,还有,平时的行住坐卧要正知正念。这一些训练都叫做上座禅,都是打坐的前方便。什么叫做平时的正知正念?以我们这一个经来讲,它说:“当作思维,我今眼见色,有没有起贪欲恩爱爱念?”有没有呢,你要去检视。如果眼见色有爱染执着,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就是要检视我平常日常生活当中,见到什么东西,我有没有起爱染,起贪染,起不好的观念。这是平时要训练的正知正念。如果有的话怎么办?有的话要想办法把它降伏。那你平时这样,这个叫做正知跟正念。我常常说过,正知第一步。什么叫正知?如果我们平时行住坐卧,清楚明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这个叫正知。比如说我出去,我眼见色。比如说出去之后,看到这样一个东西,我经过,看到一个小笼包,眼见色,我要确定明白我是不是看到这样一个东西,清楚明白我见到这样一个东西,这个叫做正知。我们很多人,平时常常是不正知的,意思就是像行尸走肉,有时候我们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一边走路,一边心胡思乱想,这个叫做不正知。我们现在的人,有一个更让我们不正知的东西,一直干扰着我们:手机。有没有看到一大堆人,一边走一边看手机,这个叫做不正知。所以就会产生很多的不幸事件,撞到电线杆是简单的,被车撞到,那是比较可怕的。你要是有一点点的正知,知道说走路要看路。
 这个整个经,佛陀在讲什么?佛陀问舍利弗说:“你刚在干什么?”舍利弗说:我入空三昧。佛陀告诉舍利弗说,修空三昧就是修上座禅。那修上座禅怎么修?第一步,不管你在任何地方,比如说你入城去托钵。你入城去,那在城市里面或在小镇里面,你要干什么呢?你是不是会看到东西?你看到东西的时候,你要先去检视:“我看到任何东西,有没有起爱染?有没有起执着?”当然,这是指爱染执着。其实就是说,你看到任何东西的时候,有没有起贪瞋痴?除了爱染执着之外,我们会不会看到东西起讨厌?也会嘛。我们有没有看到东西起愚痴心?也会嘛。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你平时要禅修的时候,你不管修任何禅修的时候,不是你来到寺院里面坐下来眼睛一闭叫做禅修,当然,那是禅修的一种,但是在佛教里面讲禅修很注重前方便。那前方便最主要的是哪一些呢?比如说要持戒,比如说饮食要知节量,比如说睡觉要适当,还有,平时的行住坐卧要正知正念。这一些训练都叫做上座禅,都是打坐的前方便。什么叫做平时的正知正念?以我们这一个经来讲,它说:“当作思维,我今眼见色,有没有起贪欲恩爱爱念?”有没有呢,你要去检视。如果眼见色有爱染执着,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就是要检视我平常日常生活当中,见到什么东西,我有没有起爱染,起贪染,起不好的观念。这是平时要训练的正知正念。如果有的话怎么办?有的话要想办法把它降伏。那你平时这样,这个叫做正知跟正念。我常常说过,正知第一步。什么叫正知?如果我们平时行住坐卧,清楚明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这个叫正知。比如说我出去,我眼见色。比如说出去之后,看到这样一个东西,我经过,看到一个小笼包,眼见色,我要确定明白我是不是看到这样一个东西,清楚明白我见到这样一个东西,这个叫做正知。我们很多人,平时常常是不正知的,意思就是像行尸走肉,有时候我们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一边走路,一边心胡思乱想,这个叫做不正知。我们现在的人,有一个更让我们不正知的东西,一直干扰着我们:手机。有没有看到一大堆人,一边走一边看手机,这个叫做不正知。所以就会产生很多的不幸事件,撞到电线杆是简单的,被车撞到,那是比较可怕的。你要是有一点点的正知,知道说走路要看路。


 你只要有任何一个这样子的觉照,你都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在佛教里面讲,正知就是说,你现在在做什么是清楚明白的,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正念呢,就是当一旦你的心思跑掉之后,把它拉回来。这是摄心集中正念的一种方法。另一种正念是慧学上的正念,就是在这里所讲的,我们要清楚明白我看到的东西。更进一步要清楚明白,我有没有起什么样的心念,起好的心念还是起不好的心念。起好的心念,我们要维系它增长它。起不好的心念,我们要去克服它,排除它,降伏它。这个叫做正念。所以佛陀这里讲的上座禅,不就是在讲我们打坐,平时要的训练吗?就是我们常说的前方便。这个就叫做上座禅。而且是一切打坐的前方便。我常说,现在很多的禅修营跟夏令营,还有禅修班,但事实上呢,很多强调都告诉你去的时候怎么坐,很少强调 —— ——  我说很少,不是说没有,很多寺院都还是有,比如说我们寺院玉佛寺都还是有 —— ——  强调你平时日常生活的上座禅,也就是你平常生活有没有在调整。你平常生活做了调整,那你来的时候方法又正确,那当然就容易了,打坐就容易上手。但是如果你平时没有调整好,平时还是有很多的外缘,平时都不保持正知正念,那么你来才坐下来,那坐下来你的心思其实胡思乱跑,你很难真正能摄心集中。所以前方便很重要,就这里所说的上座禅。你把这个问题先留着。
 你只要有任何一个这样子的觉照,你都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在佛教里面讲,正知就是说,你现在在做什么是清楚明白的,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正念呢,就是当一旦你的心思跑掉之后,把它拉回来。这是摄心集中正念的一种方法。另一种正念是慧学上的正念,就是在这里所讲的,我们要清楚明白我看到的东西。更进一步要清楚明白,我有没有起什么样的心念,起好的心念还是起不好的心念。起好的心念,我们要维系它增长它。起不好的心念,我们要去克服它,排除它,降伏它。这个叫做正念。所以佛陀这里讲的上座禅,不就是在讲我们打坐,平时要的训练吗?就是我们常说的前方便。这个就叫做上座禅。而且是一切打坐的前方便。我常说,现在很多的禅修营跟夏令营,还有禅修班,但事实上呢,很多强调都告诉你去的时候怎么坐,很少强调 ——我说很少,不是说没有,很多寺院都还是有,比如说我们寺院玉佛寺都还是有 ——强调你平时日常生活的上座禅,也就是你平常生活有没有在调整。你平常生活做了调整,那你来的时候方法又正确,那当然就容易了,打坐就容易上手。但是如果你平时没有调整好,平时还是有很多的外缘,平时都不保持正知正念,那么你来才坐下来,那坐下来你的心思其实胡思乱跑,你很难真正能摄心集中。所以前方便很重要,就这里所说的上座禅。你把这个问题先留着。


4-
4-
第235行: 第356行:
 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空世間。以「無我、我所」 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 空=無我我所
 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空世間。以「無我、我所」 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 空=無我我所


 第三个,世间空。杂 阿含经》: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世间空。
 第三个,世间空。 杂阿含经》: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世间空。


 导师说,世间,佛从眼等内六处,色等外六处,然后加上六识,六触,六受说。这些都是可破坏的,破坏法,所以名为世间。昨天我大概有提到一下,《阿含经》里面所说的世间,跟很多经典以及我们认识不大一样。我们一般现在说世间,一般会从两个角度来讲世间。世是什么意思?时间的流转,间,空间。所以我们一般对世间的认识是,空间加上时间,时空的一个时间的流动,还有一个空间可以让我们居住的,这个我们就叫世间,这当然也是一般的认识,问题是,杂 阿含经》里面,它对世间并不是这样定义的,杂 阿含经》里面对世间指的是什么?蕴处界,又叫做五蕴世间。六六世间,五蕴世间就是我们这个身心,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叫做世间,也就是我们这个身心,就叫做世间。
 导师说,世间,佛从眼等内六处,色等外六处,然后加上六识,六触,六受说。这些都是可破坏的,破坏法,所以名为世间。昨天我大概有提到一下,《阿含经》里面所说的世间,跟很多经典以及我们认识不大一样。我们一般现在说世间,一般会从两个角度来讲世间。世是什么意思?时间的流转,间,空间。所以我们一般对世间的认识是,空间加上时间,时空的一个时间的流动,还有一个空间可以让我们居住的,这个我们就叫世间,这当然也是一般的认识,问题是, 杂阿含经》里面,它对世间并不是这样定义的, 杂阿含经》里面对世间指的是什么?蕴处界,又叫做五蕴世间。六六世间,五蕴世间就是我们这个身心,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叫做世间,也就是我们这个身心,就叫做世间。


 这里就牵扯到一件很重要的,为什么杂 阿含经》里面把这个我们的身心叫做世间?因为要记住一件事情,讲离苦得乐,讲一切事情的解决,还有一切事情的根源,来自哪里?我们这个身心。修行谁在修?我们这个身心。所以我常讲好几次,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谁的五蕴?我们自己的身心五蕴,连大乘佛教都这样讲的,可见佛陀讲修行,不是离开自己的身心去看别人怎么样,也不是离开这个身心去看外在的世界怎么样,因为一切都不外乎是我们这个身心的观察,以及这个身心跟外面的互动,这个才能成为世间。如果把我们这个身心拿开了,然后去谈一个空泛的问题,意义在哪里?因为你要了解我们这个身心,才知道问题的根源,才知道怎么去解决,因为一切的问题来源不就是我们这个身心。
 这里就牵扯到一件很重要的,为什么 杂阿含经》里面把这个我们的身心叫做世间?因为要记住一件事情,讲离苦得乐,讲一切事情的解决,还有一切事情的根源,来自哪里?我们这个身心。修行谁在修?我们这个身心。所以我常讲好几次,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谁的五蕴?我们自己的身心五蕴,连大乘佛教都这样讲的,可见佛陀讲修行,不是离开自己的身心去看别人怎么样,也不是离开这个身心去看外在的世界怎么样,因为一切都不外乎是我们这个身心的观察,以及这个身心跟外面的互动,这个才能成为世间。如果把我们这个身心拿开了,然后去谈一个空泛的问题,意义在哪里?因为你要了解我们这个身心,才知道问题的根源,才知道怎么去解决,因为一切的问题来源不就是我们这个身心。


 所以讲到世间,第一个五蕴世间就在分析我们这个身体跟精神的状态,然后谈到说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解决。另外一个六六世间就是在讲我们这个身心跟外面的认识。整个这样的一个互动里面,到底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都是修行的入手处,这个叫做世间。
 所以讲到世间,第一个五蕴世间就在分析我们这个身体跟精神的状态,然后谈到说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解决。另外一个六六世间就是在讲我们这个身心跟外面的认识。整个这样的一个互动里面,到底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都是修行的入手处,这个叫做世间。
第291行: 第412行:
 无所有,或者空。所谓的无我,无我所相应的话,修到真的达到究竟解脱了,就叫做三解脱门。那三三昧,它是从入观来说。三解脱门是从究竟解脱来讲。这个就叫做空心解脱。涅槃或无为。《阿含经》是以贪瞋痴灭尽来表示的。一切烦恼的不动心解脱,就是《阿含经》的见法涅槃。所以这个地方总之一句话,要表达空这个字。不但只是法理上的无我,不但只是在修行上的离爱染。不但是表达禅修者,或是修行者的内心的寂静境界。空这个字到《阿含经》,也可以表达最究竟的涅槃,就是贪瞋痴永断。你们知道涅槃怎么定义吗?一般我们讲说涅槃是死掉了。不是。涅槃最根本的定义叫做贪瞋痴永断。佛陀当初舍报身的时候死掉了,也叫做涅槃。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除了贪瞋痴永断以外,圣者的舍报,因为这个报身也息止了,也可以叫做涅槃。但是根本的涅槃是指贪瞋痴永断。那这就牵扯到有余涅槃跟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烦恼断了,但是你这个肉身还在。无余涅槃,就是烦恼断了之后,这个肉身也舍报了。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时候,圣人死了或是舍报了,我们也用涅槃来表达。这是一种恭敬的用法。那比如说,佛陀跟阿罗汉入涅槃,那当然这是真实的涅槃。那比如说我们讲长者,哪一个长者哪一个大德,死掉了,我们不能用死掉了这么俗的语言,我们就说圆寂了或涅槃了,就表达说他是一个圣人这样,是一种对长老大德恭敬的表述法。所以现在空这个字,在《阿含经》里面表达了哪几种意思?第一个,表示禅修者内心寂静的境界。第二个,离爱染,还有离五欲。还有最后一个,指的就是究竟涅槃,贪瞋痴永熄。究竟涅槃,这个就是空心解脱的究竟的意义。所以在《阿含经》里面的空,有这几种意思。那这几种意思,乃至到最后引发,比如说像《般若经》这样子,从究竟的胜义来谈空。所以《般若经》谈的空,它不是忽然间冒出来的。它谈的空,是从《阿含经》的几种意思里面。那这几种意思有共通的地方,什么共通的地方?都是对离烦恼的一种表达。不管是因地的离烦恼,还是究竟的离烦恼。事实上他的统一的意思,都是离烦恼的一种表示跟表达。
 无所有,或者空。所谓的无我,无我所相应的话,修到真的达到究竟解脱了,就叫做三解脱门。那三三昧,它是从入观来说。三解脱门是从究竟解脱来讲。这个就叫做空心解脱。涅槃或无为。《阿含经》是以贪瞋痴灭尽来表示的。一切烦恼的不动心解脱,就是《阿含经》的见法涅槃。所以这个地方总之一句话,要表达空这个字。不但只是法理上的无我,不但只是在修行上的离爱染。不但是表达禅修者,或是修行者的内心的寂静境界。空这个字到《阿含经》,也可以表达最究竟的涅槃,就是贪瞋痴永断。你们知道涅槃怎么定义吗?一般我们讲说涅槃是死掉了。不是。涅槃最根本的定义叫做贪瞋痴永断。佛陀当初舍报身的时候死掉了,也叫做涅槃。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除了贪瞋痴永断以外,圣者的舍报,因为这个报身也息止了,也可以叫做涅槃。但是根本的涅槃是指贪瞋痴永断。那这就牵扯到有余涅槃跟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烦恼断了,但是你这个肉身还在。无余涅槃,就是烦恼断了之后,这个肉身也舍报了。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时候,圣人死了或是舍报了,我们也用涅槃来表达。这是一种恭敬的用法。那比如说,佛陀跟阿罗汉入涅槃,那当然这是真实的涅槃。那比如说我们讲长者,哪一个长者哪一个大德,死掉了,我们不能用死掉了这么俗的语言,我们就说圆寂了或涅槃了,就表达说他是一个圣人这样,是一种对长老大德恭敬的表述法。所以现在空这个字,在《阿含经》里面表达了哪几种意思?第一个,表示禅修者内心寂静的境界。第二个,离爱染,还有离五欲。还有最后一个,指的就是究竟涅槃,贪瞋痴永熄。究竟涅槃,这个就是空心解脱的究竟的意义。所以在《阿含经》里面的空,有这几种意思。那这几种意思,乃至到最后引发,比如说像《般若经》这样子,从究竟的胜义来谈空。所以《般若经》谈的空,它不是忽然间冒出来的。它谈的空,是从《阿含经》的几种意思里面。那这几种意思有共通的地方,什么共通的地方?都是对离烦恼的一种表达。不管是因地的离烦恼,还是究竟的离烦恼。事实上他的统一的意思,都是离烦恼的一种表示跟表达。


 相应部是南传的相应部,那它跟杂 阿含经》是相对应的。那为什么导师有时候用相应部,有时候用杂阿含?其实有时候就是说,某一个地方可能杂阿含表达得比较清楚,某一个地方可能相应部表达得比较清楚。所以哪一个表达得比较清楚呢?但是两个可能差不多。
 相应部是南传的相应部,那它跟 杂阿含经》是相对应的。那为什么导师有时候用相应部,有时候用杂阿含?其实有时候就是说,某一个地方可能杂阿含表达得比较清楚,某一个地方可能相应部表达得比较清楚。所以哪一个表达得比较清楚呢?但是两个可能差不多。


 只是说在表达语句上,可能某一个表述得更清楚。师父可以给一个比喻,离烦恼和断烦恼是怎么样,有什么比喻?离烦恼跟断烦恼它差很多。离烦恼就是说,我现在有一些方法让我暂时不起烦恼,这个叫离烦恼。比如说你现在生气了,然后师父告诉你说没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是一种误会误解。然后你说,是这样子,原来他没有偷我的钱,是我自己弄丢了,所以你就不生气了。这是一种让我们烦恼暂时不起,这个叫离烦恼。但是离烦恼,它还会再回来,不过至少是个好事情。那方法当然很多,而且境界不一样。那断烦恼呢,断尽了你以后不会再起烦恼了(所以断烦恼就是在业障就没有了)。这个我慢慢再跟你谈。师父建议,如果你有兴趣,等到这些课慢慢结束之后,你回去把师父的成佛之道再复习复习。对这些,我会讲得比较清楚。你讲的业障,我讲很简单的。所谓的业障是指过去造作的恶的行为所留下来的恶业。这一些就叫做业障。如果现行了,它会覆障我们的智慧,会造成对我们不好的影响,这个叫做恶报。这就叫做业障。过去的造恶的行为所留下来的恶业,就叫做业障。因为会障碍,善业就不叫业障(我讲的业障是Karma)。没错,讲的就是Karma。但一般我们讲业障是以不好的,不是以好的。这个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讲的蛮多的,分析的蛮多。所以可以到成佛之道去看一看。法师讲了这个空在《阿含经》的意思,但是从这个意思上,基本上它的含义跟无比较靠近。我们大乘讲的那个空,基本上是变化,因为它是变化的,所以说它是无。我觉得两个好像到现在为止还没怎么联系起来。在用意上会有一点点不一样,我慢慢会再讲。在这个地方,它比较属于否定的,但是它否定不是在物质上的否定,而是在哲学上的或是在比较抽象上的一种否定。记得吗,空本来是在物质上讲东西是没有的,但后来由这种没有,对于我还有烦恼的去除跟否定,而不是指什么都没有。我们继续来看。
 只是说在表达语句上,可能某一个表述得更清楚。师父可以给一个比喻,离烦恼和断烦恼是怎么样,有什么比喻?离烦恼跟断烦恼它差很多。离烦恼就是说,我现在有一些方法让我暂时不起烦恼,这个叫离烦恼。比如说你现在生气了,然后师父告诉你说没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是一种误会误解。然后你说,是这样子,原来他没有偷我的钱,是我自己弄丢了,所以你就不生气了。这是一种让我们烦恼暂时不起,这个叫离烦恼。但是离烦恼,它还会再回来,不过至少是个好事情。那方法当然很多,而且境界不一样。那断烦恼呢,断尽了你以后不会再起烦恼了(所以断烦恼就是在业障就没有了)。这个我慢慢再跟你谈。师父建议,如果你有兴趣,等到这些课慢慢结束之后,你回去把师父的成佛之道再复习复习。对这些,我会讲得比较清楚。你讲的业障,我讲很简单的。所谓的业障是指过去造作的恶的行为所留下来的恶业。这一些就叫做业障。如果现行了,它会覆障我们的智慧,会造成对我们不好的影响,这个叫做恶报。这就叫做业障。过去的造恶的行为所留下来的恶业,就叫做业障。因为会障碍,善业就不叫业障(我讲的业障是Karma)。没错,讲的就是Karma。但一般我们讲业障是以不好的,不是以好的。这个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讲的蛮多的,分析的蛮多。所以可以到成佛之道去看一看。法师讲了这个空在《阿含经》的意思,但是从这个意思上,基本上它的含义跟无比较靠近。我们大乘讲的那个空,基本上是变化,因为它是变化的,所以说它是无。我觉得两个好像到现在为止还没怎么联系起来。在用意上会有一点点不一样,我慢慢会再讲。在这个地方,它比较属于否定的,但是它否定不是在物质上的否定,而是在哲学上的或是在比较抽象上的一种否定。记得吗,空本来是在物质上讲东西是没有的,但后来由这种没有,对于我还有烦恼的去除跟否定,而不是指什么都没有。我们继续来看。
第321行: 第442行:
 所以缘起是有为世间,是空,是无我的。所以要修空以实现涅槃。什么叫做修空?这句话说所以要修空离却烦恼。意思就是说,要了解这一套,缘起的无我,无我就是空,然后慢慢从这一套的理解去离烦恼。这个叫做修空,然后到最后达到涅槃。这是我们上面讲的。涅槃是无为的,是出世间的,也是空,叫做出世间空性。究竟的涅槃意义也是空的,就叫做出世间空性。我们现在在讲《阿含经》的空,那你可以看到一些迹象。所以到了中观讲空的时候,不是离《阿含经》的,它是把《阿含经》里面的空。
 所以缘起是有为世间,是空,是无我的。所以要修空以实现涅槃。什么叫做修空?这句话说所以要修空离却烦恼。意思就是说,要了解这一套,缘起的无我,无我就是空,然后慢慢从这一套的理解去离烦恼。这个叫做修空,然后到最后达到涅槃。这是我们上面讲的。涅槃是无为的,是出世间的,也是空,叫做出世间空性。究竟的涅槃意义也是空的,就叫做出世间空性。我们现在在讲《阿含经》的空,那你可以看到一些迹象。所以到了中观讲空的时候,不是离《阿含经》的,它是把《阿含经》里面的空。


 更清楚地呈现出来了。所以为什么叫《空之探究》?先探讨《阿含经》的空,然后部派佛教的空,般若的空。最后来谈中观的缘起性空。小结:杂 阿含经》在说这两种甚深时,就说:“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透露了空是依缘起而贯彻于生死与涅槃的。这句话很重要,空是依缘起贯彻了生死与涅槃。我们生死流转是缘起的,但是还是无我的。缘起的必定是无我的,所以我们生活在空中。我们不知道,我们还执着有我。那你开始要了解缘起的时候,你就慢慢可以空诸欲,了解无我,然后慢慢离贪瞋痴烦恼,然后往著涅槃的方向去前进。那就是出世间空。这是这一章节段落的一个小结。
 更清楚地呈现出来了。所以为什么叫《空之探究》?先探讨《阿含经》的空,然后部派佛教的空,般若的空。最后来谈中观的缘起性空。小结: 杂阿含经》在说这两种甚深时,就说:“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透露了空是依缘起而贯彻于生死与涅槃的。这句话很重要,空是依缘起贯彻了生死与涅槃。我们生死流转是缘起的,但是还是无我的。缘起的必定是无我的,所以我们生活在空中。我们不知道,我们还执着有我。那你开始要了解缘起的时候,你就慢慢可以空诸欲,了解无我,然后慢慢离贪瞋痴烦恼,然后往著涅槃的方向去前进。那就是出世间空。这是这一章节段落的一个小结。


 再来,带大家看一个经文。这就是很有名的缘起跟涅槃,杂阿含二九三经。世尊告异比丘:“告是告诉。”世尊告诉异比丘,这异比丘是什么意思,名字不知道,somebody。有时候,世尊告诉舍利弗,世尊告诉阿难,或是世尊告诉谁谁谁,但是有时候不知道是谁,反正有这么一件事情。这个异比丘就是someone,就是某一个比丘。我已度疑,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那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但这是杂 阿含经》的翻译,这个就是所谓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这个叫做缘起的流转。有烦恼就会去造业,造业就会烦恼再润生,就会再来投胎。这个叫做十二缘起的流转。接下来就是忧悲恼苦,乃至如是纯大苦聚集。此甚深处,所谓缘起,这个就叫做缘起法。缘起就包括流转跟还灭,复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的是缘起,无为的是涅槃。那为什么缘起叫有为?因为生死不断的流转。那涅槃,涅槃就是贪瞋痴永灭之后,我们舍了报身,就不会再来投胎流转。这个叫做一切生死永尽,这个叫做无为法。当然后面的阿毘达磨对无为法的定义有点不大一样,不过这是《阿含经》最早的定义。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为什么无为是不生?
 再来,带大家看一个经文。这就是很有名的缘起跟涅槃,杂阿含二九三经。世尊告异比丘:“告是告诉。”世尊告诉异比丘,这异比丘是什么意思,名字不知道,somebody。有时候,世尊告诉舍利弗,世尊告诉阿难,或是世尊告诉谁谁谁,但是有时候不知道是谁,反正有这么一件事情。这个异比丘就是someone,就是某一个比丘。我已度疑,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那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但这是 杂阿含经》的翻译,这个就是所谓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这个叫做缘起的流转。有烦恼就会去造业,造业就会烦恼再润生,就会再来投胎。这个叫做十二缘起的流转。接下来就是忧悲恼苦,乃至如是纯大苦聚集。此甚深处,所谓缘起,这个就叫做缘起法。缘起就包括流转跟还灭,复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的是缘起,无为的是涅槃。那为什么缘起叫有为?因为生死不断的流转。那涅槃,涅槃就是贪瞋痴永灭之后,我们舍了报身,就不会再来投胎流转。这个叫做一切生死永尽,这个叫做无为法。当然后面的阿毘达磨对无为法的定义有点不大一样,不过这是《阿含经》最早的定义。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为什么无为是不生?


 不住,不异,不灭,因为你涅槃了,涅槃之后不会再来投胎了,就生死永息了,所以叫做不生。你涅槃之后,不会再生死轮回了,叫不生。那不生一定是不住,不住就没有所谓的变不变化的问题,那就没有消灭的问题,那有为就会有生住异灭。我们生命是不是有生住异灭,出生了,然后成长,然后开始变化,这种变化不管是变老也好,生病了或怎么样,到最后会死掉,那这个叫做生住异灭。但是如果你不出生,那就没有这个问题,这个叫做贪瞋痴永尽毕竟涅槃,这个就叫做由世间空而引到出世间空,这个叫做出世间随顺缘起空相应教。
 不住,不异,不灭,因为你涅槃了,涅槃之后不会再来投胎了,就生死永息了,所以叫做不生。你涅槃之后,不会再生死轮回了,叫不生。那不生一定是不住,不住就没有所谓的变不变化的问题,那就没有消灭的问题,那有为就会有生住异灭。我们生命是不是有生住异灭,出生了,然后成长,然后开始变化,这种变化不管是变老也好,生病了或怎么样,到最后会死掉,那这个叫做生住异灭。但是如果你不出生,那就没有这个问题,这个叫做贪瞋痴永尽毕竟涅槃,这个就叫做由世间空而引到出世间空,这个叫做出世间随顺缘起空相应教。
第511行: 第632行:
 接下来,有了刚刚那个图之后,我们再来谈解脱道。接下来这个是印顺导师书里面的,我刚刚那个图只是帮助大家更能够理解而已。你看这里讲无常、苦、空、无我,解脱道从知苦着手,知五蕴六处一切有漏法。应该怎样的如实观察呢?经中所说的主要是,不管你观察五蕴、观察六六处、观察什么,它到最后都是要让你知道,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是苦的。所以主要是无常故苦,苦故无我。这个经上都是这样讲,或讲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不然就是讲无常、苦、空、无我。如果没有我这个图的话,有时候会误解,但是如果有这个图之后,这个无常苦无我,为什么无常是苦?因为有我执,我执的执着,所以冲突就一定造成苦。那为什么无常苦?苦的话一定是无我,因为有我才会苦。那既然知道是苦,你就知道我要离苦我要不苦,就应该是无我。所以叫做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有我就一定会苦,有我跟无常所以无常故苦。那为什么是苦?不是无常造成,是我造成的,是我执造成的。所以你现在要离苦的话,必须是无我。所以这个不只是谛理道理的问题,这个是佛陀叫你开始修行的时候,在法理上开始观察的时候,是贴切的从我们的身心开始观察。所以从无常你觉得苦,所以你就观察无常,观察无常就能了解说,这一切都是无常在变化。但是一切的无常变化,为什么会觉得苦呢?问题在哪里?因为是我,所以必须是无我。有我就会苦。那你要消除苦,那就必须是无我才行。所以谛理上一定是无常无我,真实的道理上必定是无常无我。就算是你们现在生活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的缘起法还是无常无我。但是是无常无我,那我们跟圣人差在哪里?圣人也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也生活在这个世间,差在哪里?圣人活在这个世间,随顺因缘法,而能够接受无常,因为是他知道无我。我们不知道无常无我,而执着。圣人他已经开悟了,他生活在这个世间,他能够知道世间的诸法实相,所以他不会执着,所以他就不苦。
 接下来,有了刚刚那个图之后,我们再来谈解脱道。接下来这个是印顺导师书里面的,我刚刚那个图只是帮助大家更能够理解而已。你看这里讲无常、苦、空、无我,解脱道从知苦着手,知五蕴六处一切有漏法。应该怎样的如实观察呢?经中所说的主要是,不管你观察五蕴、观察六六处、观察什么,它到最后都是要让你知道,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是苦的。所以主要是无常故苦,苦故无我。这个经上都是这样讲,或讲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不然就是讲无常、苦、空、无我。如果没有我这个图的话,有时候会误解,但是如果有这个图之后,这个无常苦无我,为什么无常是苦?因为有我执,我执的执着,所以冲突就一定造成苦。那为什么无常苦?苦的话一定是无我,因为有我才会苦。那既然知道是苦,你就知道我要离苦我要不苦,就应该是无我。所以叫做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有我就一定会苦,有我跟无常所以无常故苦。那为什么是苦?不是无常造成,是我造成的,是我执造成的。所以你现在要离苦的话,必须是无我。所以这个不只是谛理道理的问题,这个是佛陀叫你开始修行的时候,在法理上开始观察的时候,是贴切的从我们的身心开始观察。所以从无常你觉得苦,所以你就观察无常,观察无常就能了解说,这一切都是无常在变化。但是一切的无常变化,为什么会觉得苦呢?问题在哪里?因为是我,所以必须是无我。有我就会苦。那你要消除苦,那就必须是无我才行。所以谛理上一定是无常无我,真实的道理上必定是无常无我。就算是你们现在生活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的缘起法还是无常无我。但是是无常无我,那我们跟圣人差在哪里?圣人也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也生活在这个世间,差在哪里?圣人活在这个世间,随顺因缘法,而能够接受无常,因为是他知道无我。我们不知道无常无我,而执着。圣人他已经开悟了,他生活在这个世间,他能够知道世间的诸法实相,所以他不会执着,所以他就不苦。


 我们执着我们就苦。所以他说解脱道,就是从无常的观察。这个不只是一个道理而已,这更是一种观察。所以《阿含经》常常讲,从无常观察起,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无常容易观察,我叫你观察无我容易吗?不容易。叫你观察无常,容易吗?相对来讲,无常容易观察。所以常讲,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常苦无我,无我所。无常苦空,无我。观察无常苦无我或无我所而得解脱,是相应部及杂 阿含经》所常见的。无常苦空无我,也都是杂 阿含经》与相应部所说的。这个就叫做解脱道的入手。这三个圈是解脱道的一个根本道理。这三个圈的根本道理,就在讲缘起四圣谛。那这里是告诉你,解脱道的根本道理是从哪里下手的。
 我们执着我们就苦。所以他说解脱道,就是从无常的观察。这个不只是一个道理而已,这更是一种观察。所以《阿含经》常常讲,从无常观察起,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无常容易观察,我叫你观察无我容易吗?不容易。叫你观察无常,容易吗?相对来讲,无常容易观察。所以常讲,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常苦无我,无我所。无常苦空,无我。观察无常苦无我或无我所而得解脱,是相应部及 杂阿含经》所常见的。无常苦空无我,也都是 杂阿含经》与相应部所说的。这个就叫做解脱道的入手。这三个圈是解脱道的一个根本道理。这三个圈的根本道理,就在讲缘起四圣谛。那这里是告诉你,解脱道的根本道理是从哪里下手的。


 再来,无常的,所以是苦的。无常苦变易法,所以是无我无我所的。因为无常变易,所以我是错误的。这里画三个圈。无常的,所以是苦的。无常苦变易法,所以是无我无我所的。有我我所才会苦。所以无常的,必定是无我的才是对的。必定是无常无我,那才是谛理。所以无常为什么会造成苦?是因为我们执着我,所以会苦。那谛理上真实的,是毕竟是无我无我所的。无我我所是空的要义。空的广义是离一切烦恼的空寂。空的狭义就是无我无我所。所以空的广义,离一切烦恼的空寂是涅槃。空的狭义是无我无我所,是从世间空而导向于出世间空。所以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就是空。这是解脱的不二法门。从无常、无我、世间空,而到了出世间的涅槃。贪瞋痴断,毕竟离贪瞋痴的涅槃,也叫做空。但是是出世间空。所以空包含着世间的无我无我所。依此而修行,导向于出世间的贪瞋痴永灭的涅槃。这个就是世间空跟出世间空。在《阿含经》里面空的意思。
 再来,无常的,所以是苦的。无常苦变易法,所以是无我无我所的。因为无常变易,所以我是错误的。这里画三个圈。无常的,所以是苦的。无常苦变易法,所以是无我无我所的。有我我所才会苦。所以无常的,必定是无我的才是对的。必定是无常无我,那才是谛理。所以无常为什么会造成苦?是因为我们执着我,所以会苦。那谛理上真实的,是毕竟是无我无我所的。无我我所是空的要义。空的广义是离一切烦恼的空寂。空的狭义就是无我无我所。所以空的广义,离一切烦恼的空寂是涅槃。空的狭义是无我无我所,是从世间空而导向于出世间空。所以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就是空。这是解脱的不二法门。从无常、无我、世间空,而到了出世间的涅槃。贪瞋痴断,毕竟离贪瞋痴的涅槃,也叫做空。但是是出世间空。所以空包含着世间的无我无我所。依此而修行,导向于出世间的贪瞋痴永灭的涅槃。这个就是世间空跟出世间空。在《阿含经》里面空的意思。


 (我想请问一下,刚刚前一张讲义上面提到,杂 阿含经》跟这个相应部,是两件不同的事物,还是讲同一件事物?)
 (我想请问一下,刚刚前一张讲义上面提到, 杂阿含经》跟这个相应部,是两件不同的事物,还是讲同一件事物?)


 讲的同一件事物。对,都有这样的讲法。只是说有时候语句长跟短,有时候讲无常、苦、无我,有时候讲无常。
 讲的同一件事物。对,都有这样的讲法。只是说有时候语句长跟短,有时候讲无常、苦、无我,有时候讲无常。


 苦,无我,无我所。有时候讲无常、苦、空、无我。(所以他提这个相应部,是说这个巴利文的尼柯耶那个相应部,跟我们中文的杂 阿含经》两个不同的传承,都是同一个讲法。)所以这是共通的,不是部派的。因为我们的杂 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所传的,相应部是分别说部、赤铜鍱部所传的。既然两个这么大的不同传承讲的都是一样的,可见,这可以推到最早佛陀的教导是这样子教的。所以导师要说,不然有些人会说,你只有杂阿含讲,相应部没有这样讲。有些会这样子,有些是说,相应部有讲,我们杂阿含没有讲。那可能就会有意见上的冲突,就不一样。但是现在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空、无我,无常、苦、无我,无我所。这就是相应部跟杂 阿含经》都有讲的。所以这是解脱道的入手不二法门。
 苦,无我,无我所。有时候讲无常、苦、空、无我。(所以他提这个相应部,是说这个巴利文的尼柯耶那个相应部,跟我们中文的 杂阿含经》两个不同的传承,都是同一个讲法。)所以这是共通的,不是部派的。因为我们的 杂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所传的,相应部是分别说部、赤铜鍱部所传的。既然两个这么大的不同传承讲的都是一样的,可见,这可以推到最早佛陀的教导是这样子教的。所以导师要说,不然有些人会说,你只有杂阿含讲,相应部没有这样讲。有些会这样子,有些是说,相应部有讲,我们杂阿含没有讲。那可能就会有意见上的冲突,就不一样。但是现在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空、无我,无常、苦、无我,无我所。这就是相应部跟 杂阿含经》都有讲的。所以这是解脱道的入手不二法门。


---
---
第557行: 第678行:
 第一,四种心三昧与空有密切关系的定法。主要是四种心三昧: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名异义异,名称不一样,内容不一样。还有一种名异义同,名称不同,但是它的意思是共通的。有没有看到第一个名异义异?意思就是说,这四种三昧名称不一样,它的名称一个叫做无量心解脱,一个叫做无所有,一个叫空,一个叫无相。这四个名称不一样,它的名称不一样,所以内容就不一样。它可能是名称不同,所以它的内容也不同,但它有可能名称不一样,但是同样的内容。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一下,我们来看一下经文补充资料的第三节。
 第一,四种心三昧与空有密切关系的定法。主要是四种心三昧: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名异义异,名称不一样,内容不一样。还有一种名异义同,名称不同,但是它的意思是共通的。有没有看到第一个名异义异?意思就是说,这四种三昧名称不一样,它的名称一个叫做无量心解脱,一个叫做无所有,一个叫空,一个叫无相。这四个名称不一样,它的名称不一样,所以内容就不一样。它可能是名称不同,所以它的内容也不同,但它有可能名称不一样,但是同样的内容。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一下,我们来看一下经文补充资料的第三节。


 空与心解脱,这是杂 阿含经》的经文。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这个无量心ceta是心,apamana叫做四无量心三昧。有无量心三昧,这个vimutti这是解脱,又叫作无量心解脱,有无量心解脱,有无相心解脱。但是就巴利文,它都是讲解脱。所以心解脱是指定,所以有无量心三昧,有无相心三昧,有无所有心三昧,还有空心三昧。云何?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这些不同的名称是有同一个意思,然后有种种名称吗?那意思是就是说,它是同一个意思,然后有种种名称吗?质多罗长者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被世尊说,为尊者自意说耶?这句话什么意思?他说这三个三昧是世尊说的,还是你自己说的?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意思说这四种三昧是世尊所教的。那世尊所教的,可能有些人搞不清楚,所以会有不同的认知。质多罗长者语尊者那伽达多:听我小思惟此意,然后当答。因为太复杂了,所以他说,你让我想想看,我再来回答。须臾思惟已,就是想了一下。质多罗长者告诉尊者那伽达多。
 空与心解脱,这是 杂阿含经》的经文。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这个无量心ceta是心,apamana叫做四无量心三昧。有无量心三昧,这个vimutti这是解脱,又叫作无量心解脱,有无量心解脱,有无相心解脱。但是就巴利文,它都是讲解脱。所以心解脱是指定,所以有无量心三昧,有无相心三昧,有无所有心三昧,还有空心三昧。云何?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这些不同的名称是有同一个意思,然后有种种名称吗?那意思是就是说,它是同一个意思,然后有种种名称吗?质多罗长者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被世尊说,为尊者自意说耶?这句话什么意思?他说这三个三昧是世尊说的,还是你自己说的?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意思说这四种三昧是世尊所教的。那世尊所教的,可能有些人搞不清楚,所以会有不同的认知。质多罗长者语尊者那伽达多:听我小思惟此意,然后当答。因为太复杂了,所以他说,你让我想想看,我再来回答。须臾思惟已,就是想了一下。质多罗长者告诉尊者那伽达多。


 此法种种意,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什么意思?有法种种意,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他意思就是说,有些是不同名称,所以它内容也不一样。有些是名称虽然不同,但是内容相同。所以这里有说,有法种种意。所以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那你也可以说,种种味,种种句。意思就是说,这四个因为名称不同,所以它内容不同。另外一个是,名称虽然不同,但是它有共通的意思。
 此法种种意,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什么意思?有法种种意,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他意思就是说,有些是不同名称,所以它内容也不一样。有些是名称虽然不同,但是内容相同。所以这里有说,有法种种意。所以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那你也可以说,种种味,种种句。意思就是说,这四个因为名称不同,所以它内容不同。另外一个是,名称虽然不同,但是它有共通的意思。
第603行: 第724行:
 师父最后有一个是关于前面的补充材料里面提到了那位尊者,他还要经过一些思维,须臾片刻之后,然后再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个是质多长者,是长者回答尊者的问题。师父昨天也提到说,这个整个佛法的发展,他其实都是后世的弟子的诠释,那这样的话,以谁为准呢?肯定是有圣人尊者,但是这样的话,就包括像大乘非佛说,更不用说密乘,大家完全是很不能接受的事情。这种情况下,那以谁说的为准?所以我们要经过智慧的训练,学习抉择,不能单一的这个问题。师父在这里没办法回答,你有看过师父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吗?其实我在前面曾经讲过这样的问题,你去看一看那个地方,师父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说明跟回答。最后。
 师父最后有一个是关于前面的补充材料里面提到了那位尊者,他还要经过一些思维,须臾片刻之后,然后再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个是质多长者,是长者回答尊者的问题。师父昨天也提到说,这个整个佛法的发展,他其实都是后世的弟子的诠释,那这样的话,以谁为准呢?肯定是有圣人尊者,但是这样的话,就包括像大乘非佛说,更不用说密乘,大家完全是很不能接受的事情。这种情况下,那以谁说的为准?所以我们要经过智慧的训练,学习抉择,不能单一的这个问题。师父在这里没办法回答,你有看过师父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吗?其实我在前面曾经讲过这样的问题,你去看一看那个地方,师父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说明跟回答。最后。


 我们把最后的一个小节看一下。无诤三昧,相应部的不动心解脱。杂 阿含经》作无诤,不动心解脱在杂 阿含经》里面就叫做无诤,应该是无诤住或无诤三昧的简称。无量心解脱,它有两个意义,一个叫做四无量定,就是慈悲喜舍,但是它跟其它的共同义叫做空贪瞋痴,无所有叫做无所有定。它的共通的意义也叫做空贪瞋痴。
 我们把最后的一个小节看一下。无诤三昧,相应部的不动心解脱。 杂阿含经》作无诤,不动心解脱在 杂阿含经》里面就叫做无诤,应该是无诤住或无诤三昧的简称。无量心解脱,它有两个意义,一个叫做四无量定,就是慈悲喜舍,但是它跟其它的共同义叫做空贪瞋痴,无所有叫做无所有定。它的共通的意义也叫做空贪瞋痴。


 无相三昧叫做无相定,它的根本意义就是空贪瞋痴。所以从空贪瞋痴来讲,上面这个是各个不同的别相,下面这个就是共相。每一个的共相都是空贪瞋痴,那空贪瞋痴就跟不动心解脱,或叫做无诤三昧,或叫做空心解脱是一样的。所以是从别相入手起修作观,但到最后目的都是要空贪瞋痴的。
 无相三昧叫做无相定,它的根本意义就是空贪瞋痴。所以从空贪瞋痴来讲,上面这个是各个不同的别相,下面这个就是共相。每一个的共相都是空贪瞋痴,那空贪瞋痴就跟不动心解脱,或叫做无诤三昧,或叫做空心解脱是一样的。所以是从别相入手起修作观,但到最后目的都是要空贪瞋痴的。
第671行: 第792行:
 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你要教他梵天法,就是教他这种一般的禅修,然后让他生到禅天去。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上化法,又叫做上人法,意思就是圣人法,解脱之法。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解脱之法呢?佛陀就这样问他。尊者舍利子答曰:“世尊,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婆罗门,他一直都是修婆罗门的大梵的。但是你现在要度他,一下子跟他讲无我,梵天那个是不究竟的,他很难接受,他就不会去修行。所以舍利弗就随顺这样的一个因缘,教他四梵住,至少是一个善法,不会堕到三恶道。他应该也会跟他讲一些法,至少他种一些善根因缘。所以这个四梵住或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早期其实看法各有不同,有的认为他只是胜解作意而已,没办法断烦恼,但是有降伏烦恼的功能,所以就可以拿来作为入道的方便,也是一种度化外道的方便。这是一种看法。另外一种看法就认为,你初修是有相的,有量的,但到最后是不动心解脱就是无量的,那就是可以断烦恼的。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就是说,在大乘佛教,尤其是在掌握佛陀的精神跟本怀的时候,这个四无量心特别再被强调出来,而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特色。(师父,在《阿含经》里面,我个人的印象,我看到很多佛陀在讲解脱之道的时候,常常在描述说,他怎么样修四无量心,然后一步一步的,这样得到解脱之道,很多的篇幅,常常在讲这样子。每一个《阿含经》都有在讲,但是修梵天四无量心,这个例子反而,我的印象比较少,就只有刚刚那个,就说一两个例子而已。大部分,佛陀把它当作解脱之道,就是修行的方法。)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其实看法不一样,就是说蛮复杂。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认为它是没办法解脱的,是假想观。虽然没办法解脱,但是它有两个很好的作用,一个就是可以帮助去修定,而且可以降伏欲界粗重的烦恼。欲界的粗重的烦恼,就是五欲和瞋,这个对治瞋特别有用。还有一种就是说,当有些外道,尤其是婆罗门,他没办法一下子契入的时候,就用四无量心教他,那这些就变成是方便。但是有另外的一类,认为它是可以解脱的。还有,再继续发扬下去,就是认为这种慈悲喜舍。
 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你要教他梵天法,就是教他这种一般的禅修,然后让他生到禅天去。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上化法,又叫做上人法,意思就是圣人法,解脱之法。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解脱之法呢?佛陀就这样问他。尊者舍利子答曰:“世尊,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婆罗门,他一直都是修婆罗门的大梵的。但是你现在要度他,一下子跟他讲无我,梵天那个是不究竟的,他很难接受,他就不会去修行。所以舍利弗就随顺这样的一个因缘,教他四梵住,至少是一个善法,不会堕到三恶道。他应该也会跟他讲一些法,至少他种一些善根因缘。所以这个四梵住或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早期其实看法各有不同,有的认为他只是胜解作意而已,没办法断烦恼,但是有降伏烦恼的功能,所以就可以拿来作为入道的方便,也是一种度化外道的方便。这是一种看法。另外一种看法就认为,你初修是有相的,有量的,但到最后是不动心解脱就是无量的,那就是可以断烦恼的。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就是说,在大乘佛教,尤其是在掌握佛陀的精神跟本怀的时候,这个四无量心特别再被强调出来,而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特色。(师父,在《阿含经》里面,我个人的印象,我看到很多佛陀在讲解脱之道的时候,常常在描述说,他怎么样修四无量心,然后一步一步的,这样得到解脱之道,很多的篇幅,常常在讲这样子。每一个《阿含经》都有在讲,但是修梵天四无量心,这个例子反而,我的印象比较少,就只有刚刚那个,就说一两个例子而已。大部分,佛陀把它当作解脱之道,就是修行的方法。)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其实看法不一样,就是说蛮复杂。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认为它是没办法解脱的,是假想观。虽然没办法解脱,但是它有两个很好的作用,一个就是可以帮助去修定,而且可以降伏欲界粗重的烦恼。欲界的粗重的烦恼,就是五欲和瞋,这个对治瞋特别有用。还有一种就是说,当有些外道,尤其是婆罗门,他没办法一下子契入的时候,就用四无量心教他,那这些就变成是方便。但是有另外的一类,认为它是可以解脱的。还有,再继续发扬下去,就是认为这种慈悲喜舍。


 尤其是悲心的这种对众生的一切关怀,这是佛陀精神的本怀。所以慢慢就被弘扬开来,就变成大乘佛教的核心教育。刚刚讲的是有漏定。第二个,通无漏定。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显然的曾经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也就是说,它这个本来可能只是有漏的而已,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从有漏,然后让它跟无漏相应。修这个,刚开始可能是胜解,但到最后共相作意的时候,它就变成是无漏。所以他说,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无量定,本来可能是通外道的,甚至是一种方便,但是佛陀在教这种定的时候,把它净化了。所以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四无量心也称为无量心解脱。从它的名称你就可以知道,其实它是可以解脱的。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定初期的意义了。所以初期佛教,佛陀在初期的时候教四无量心。他从假想观,增长我们的悲心之后,到最后是观它无我无我所或超越一切有量有限的,是跟无漏相应的。早期的意思是这样子的。经上说,慈悲喜舍与七觉分俱时而修,这个确实在杂阿含里面有这样子讲。杂 阿含经》里面蛮多地方是这样子讲的,跟七觉支俱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这个是杂阿含744经。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意思就是,你在修四无量心的时候,你不能把它只是当成假想观而已。你要依于什么而修,你要依远离,依离欲,向于舍。这里的舍不是定的舍,这里是舍一切烦恼。所以你在修这种定的时候,你刚开始的用意,本来就是朝着解脱的方向而去的。到最后,当然要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这样子才能成为所谓的无漏定。
 尤其是悲心的这种对众生的一切关怀,这是佛陀精神的本怀。所以慢慢就被弘扬开来,就变成大乘佛教的核心教育。刚刚讲的是有漏定。第二个,通无漏定。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显然的曾经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也就是说,它这个本来可能只是有漏的而已,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从有漏,然后让它跟无漏相应。修这个,刚开始可能是胜解,但到最后共相作意的时候,它就变成是无漏。所以他说,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无量定,本来可能是通外道的,甚至是一种方便,但是佛陀在教这种定的时候,把它净化了。所以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四无量心也称为无量心解脱。从它的名称你就可以知道,其实它是可以解脱的。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定初期的意义了。所以初期佛教,佛陀在初期的时候教四无量心。他从假想观,增长我们的悲心之后,到最后是观它无我无我所或超越一切有量有限的,是跟无漏相应的。早期的意思是这样子的。经上说,慈悲喜舍与七觉分俱时而修,这个确实在杂阿含里面有这样子讲。 杂阿含经》里面蛮多地方是这样子讲的,跟七觉支俱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这个是杂阿含744经。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意思就是,你在修四无量心的时候,你不能把它只是当成假想观而已。你要依于什么而修,你要依远离,依离欲,向于舍。这里的舍不是定的舍,这里是舍一切烦恼。所以你在修这种定的时候,你刚开始的用意,本来就是朝着解脱的方向而去的。到最后,当然要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这样子才能成为所谓的无漏定。


 (师父,我是受大乘佛教的影响比较深一些,就是要修到空心解脱。但是空心解脱当中,就是慈悲喜舍,应该也是含容在这个空心解脱当中吧。这像是智悲双运,菩萨就是以悲心不舍众生,他们当然是解脱的圣人。但是他还是有慈悲喜舍,这个应该是融摄在一起的吧。)融摄到一起,只能到最后,刚开始它是胜解作意,是假想观,要融合在一起。唯有到最后,要透入空解脱,就是无我无我所的时候,它才能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观想的次第,刚开始是从有相的,到最后才能成为无相的,而不是说一下子就无相。
 (师父,我是受大乘佛教的影响比较深一些,就是要修到空心解脱。但是空心解脱当中,就是慈悲喜舍,应该也是含容在这个空心解脱当中吧。这像是智悲双运,菩萨就是以悲心不舍众生,他们当然是解脱的圣人。但是他还是有慈悲喜舍,这个应该是融摄在一起的吧。)融摄到一起,只能到最后,刚开始它是胜解作意,是假想观,要融合在一起。唯有到最后,要透入空解脱,就是无我无我所的时候,它才能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观想的次第,刚开始是从有相的,到最后才能成为无相的,而不是说一下子就无相。
第677行: 第798行:
 而且这种修法更切合,而不是说一下子就空无所有。它刚开始都是要从有具体形象的,到最后才变成跟无我无我所相应。比如说,我叫你一下子观无我无我所,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啊。比如说我们现在最方便念佛,我先叫你嘴巴念,当然相对来讲容易嘛。但如果要得到究竟真义的话,从念佛口念,到最后到观相观想是定,到最后更进一步要观佛亦不来,佛亦不去,佛性本空,本来就是要这样子。但问题是,叫你一下止观佛性本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还是要从一种有相有形的方便,到最后才变成无相无形。当然道理上,你是可以融合一下子的,但是在修行的次第上,你是没办法马上做到这样。
 而且这种修法更切合,而不是说一下子就空无所有。它刚开始都是要从有具体形象的,到最后才变成跟无我无我所相应。比如说,我叫你一下子观无我无我所,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啊。比如说我们现在最方便念佛,我先叫你嘴巴念,当然相对来讲容易嘛。但如果要得到究竟真义的话,从念佛口念,到最后到观相观想是定,到最后更进一步要观佛亦不来,佛亦不去,佛性本空,本来就是要这样子。但问题是,叫你一下止观佛性本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还是要从一种有相有形的方便,到最后才变成无相无形。当然道理上,你是可以融合一下子的,但是在修行的次第上,你是没办法马上做到这样。


 最后师父引的杂 阿含经》744,就是修七觉支,七觉支就是正念到正定,就是所谓的修慧。修慧照师父讲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未到地定,至少,你的佛法的概念都要很清楚。然后就是这个慈悲喜舍要怎么变成一个。一般我们在讲的都是空无常无我,那这慈悲喜舍怎么跟这些能够相应呢?因为你问的是比较细节怎么起修,这个可能,我现在没办法解释太多,因为这个可以花很多时间来讨论说明。我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实刚开始有可能是适应外道或适应一般众生,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已经把它进化了,变成是慈悲喜舍是从有量,到最后变成超越量,而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至于细节怎么操作,可以慢慢再讨论。
 最后师父引的 杂阿含经》744,就是修七觉支,七觉支就是正念到正定,就是所谓的修慧。修慧照师父讲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未到地定,至少,你的佛法的概念都要很清楚。然后就是这个慈悲喜舍要怎么变成一个。一般我们在讲的都是空无常无我,那这慈悲喜舍怎么跟这些能够相应呢?因为你问的是比较细节怎么起修,这个可能,我现在没办法解释太多,因为这个可以花很多时间来讨论说明。我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实刚开始有可能是适应外道或适应一般众生,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已经把它进化了,变成是慈悲喜舍是从有量,到最后变成超越量,而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至于细节怎么操作,可以慢慢再讨论。


 小结,无量的深义,无量心解脱,包含了适应世俗与佛法不共二类。一般声闻学者都以为四无量心是缘广大无量的众生,无量是众多难以数计,是胜解假想观。所以是世间定,这是到阿毘达磨里面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量是依局限性而来的,如观一切众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别,就与无我无我所的空慧相应。质多罗长者以为,无量心解脱中最上的,就是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空就是无量,这一意义在大乘所说的无缘慈中才再度的表现出来。你们知道无缘慈吗?无缘慈的无缘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是说我跟你没缘,所以我也是慈悲,不是这样。它的无缘的缘是所缘,所谓的无缘就是不对所缘起分别执着,不执着缘到什么而起分别的。但是它也不是说无分别,它是不执着的意思。这个无缘跟《金刚经》讲的无相是一样的。所谓的三种慈叫做众生缘慈、法缘慈。众生缘慈就是一般的慈悲,就是有众生,我对这个众生很可怜,所以我缘这个众生,然后起悲心。
 小结,无量的深义,无量心解脱,包含了适应世俗与佛法不共二类。一般声闻学者都以为四无量心是缘广大无量的众生,无量是众多难以数计,是胜解假想观。所以是世间定,这是到阿毘达磨里面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量是依局限性而来的,如观一切众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别,就与无我无我所的空慧相应。质多罗长者以为,无量心解脱中最上的,就是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空就是无量,这一意义在大乘所说的无缘慈中才再度的表现出来。你们知道无缘慈吗?无缘慈的无缘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是说我跟你没缘,所以我也是慈悲,不是这样。它的无缘的缘是所缘,所谓的无缘就是不对所缘起分别执着,不执着缘到什么而起分别的。但是它也不是说无分别,它是不执着的意思。这个无缘跟《金刚经》讲的无相是一样的。所谓的三种慈叫做众生缘慈、法缘慈。众生缘慈就是一般的慈悲,就是有众生,我对这个众生很可怜,所以我缘这个众生,然后起悲心。
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