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3行: | 第3行: | ||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3 |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3 | ||
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 | 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空之探究》里面的 第一章 阿含的「空与解脱道」。昨天我们提到印顺导师 在 这里说,空与解脱道是根据的初期圣典,也就是《阿含经》。 | ||
''' 第一 節引言(补充讲义)''' | |||
''' 阿含 經與五 部''' | |||
'''• 漢譯 四 阿含 (公元二世紀) 雜 阿含 中阿含 長阿含 增 一 阿含''' | |||
'''• 巴利(Pāli) 五部尼柯耶 pañca nikāya''' | |||
'''Saṃyutta-nikāya 相應 部 經 Majjhima-nikāya 中 部經''' | |||
'''Digha-nikāya 長 部 經 Aṇguttara-nikāya 增 支 部 經''' | |||
'''Kuddaka-nikāya 小 部 經''' | |||
《阿含经》来讲的话,我们都知道北传有四部阿含,南传有五部尼柯耶,它们的内容相当,大同小异,只是有一些编排,还有一些经文放在的地方不大一样而已。北传的四阿含有,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南传前四部是,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你看那个名称差不多,部就是尼柯耶,部就是类集的意思,就是一品一品把它类集起来,所以称为部。四阿含,至于说为什么叫阿含,去年 师父 来讲过,那个阿含的意思 āgama ,是来的意思,gama 是去,前面加一个ā,āgama 就是去的相反,就是回来。āgama 阿含就是来的意思。什么叫来?辗转传来的圣教。什么叫辗转传来的圣教?意思就是说,从佛陀时代,佛陀教导弟子,弟子们背诵记忆起来,然后经过结集之后,这些圣教也是由师徒之间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这样的传承叫做辗转传来的圣教,就叫做 āgama,叫做阿含。 | |||
我们昨天讲到有四部阿含,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这四部阿含,其中以杂阿含是最根本最早的。杂阿含包括修多罗、祗夜和记说。修多罗就是最早的部分,应该是第一结集的相当的内容,相当于第一结集的内容。它里面讲的就是五蕴、六处、十二因缘、四圣谛、三学,都谈的这一些,都是一些根本的修行方法跟根本的教义。祗夜就是一些适应世间文化,有谈到许多的天龙八部,这个叫祗夜,又叫做八众诵。还有记说,记说有弟子所说与如来所说。弟子所说是弟子们分别如来的教义 , 也就是说,佛陀说了一些简要的内容,那么弟子们就开始探讨,开始发挥,开始说明,这个叫做弟子所说。那么还有如来所说,如来所说是强调 。 | |||
我 问你 们 ,相应部那个里面的修多罗,我们叫做经,又叫做契经,修多罗是不是如来所说的?当然也是嘛。那为什么记说里面还有弟子记说跟如来记说?那修多罗跟如来记说差在哪里?有 没有 看到上面的?修多罗本来就是佛陀所教导所讲的。那下面记说里面还有一个叫做如来所说,那修多罗跟如来所说差在哪里?你们现在知道师父的问题吗?我不是说杂阿含里面有三个部分吗?修多罗、祗夜和记说,这是组成杂阿含的三大部分,里面最早最根本的就是修多罗,那么祗夜里面谈的很多都是天龙八部,可以说是适应世间,还有第三部分记说,记说分为弟子所说和如来所说,现在知道师父要问什么要讲什么吗?杂阿含分成三大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我说 过 是最根本的,是第一结集的相应的内容。里面主要都是谈四圣諦、十二因緣、五蘊、十二入處,都是谈这些根本的修行教法。记说分为弟子记说和如来记说,这个就是整个杂阿含内容。那修多罗是谁说的?当然是佛说的嘛。当然里面有一些弟子说的成分,但主要是佛教导的。那现在这里为什么还有一个如来记说? | |||
<u>这个修多罗也是佛说的,如来记说也是佛说的,那两个差在哪里?如来记说里面比较强调的是如来的功德跟果德,那修多罗强调的是佛告诉你怎么修行。</u>如来所说这一部分是比较强调如来的功德跟果德,是比较强调信仰的。我们很多大乘经里面是不是很强调如来的功德、佛菩薩的果德?强调你的信仰,对佛的菩薩的依怙,佛菩薩的加持,是不是很多这些?但有没有很多经典更强调的是你怎么样去修行?有,很多嘛。所以修多罗跟如来记说差别的地方在,修多罗谈的都是佛陀告诉你怎么修行,这里面谈的比较重在如来的果德跟赞叹,所以一个是比较理性的,一个是比较信仰的。 | |||
我大概讲一下初期圣典,这个指的是杂阿含,那其他三部阿含怎么来的呢?最早的第一次结集,佛教里面共通承认的结集只有两次。那其他的第三次、第四次,都比较属于部派的认知。 | |||
两次:第一次是佛灭的第一个夏天的结集,在王舍城。第二次是佛灭一百年,在毗舍离的结集。<u>第一次结集的内容相当于修多罗的部分,那第二次结集,四阿含就已经成立了。所以包括祗夜和记说,还有后面的三部阿含,其实都是在第二结集里面</u>。中间慢慢出现,然后结集完成的。所以这一百年间,四部阿含的内容慢慢慢慢的,从各个地方,然后各个弟子们慢慢再把它结集出来,然后做了一个大结集。其他三部阿含的状况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很简要的来说明一下。 | |||
'''四部阿含的成立''' | |||
'''第一階段 (雜阿含,泛稱 「相應教」)''' | |||
'''• 修多羅+祇夜+記說-- 弟子所說、如來所說''' | |||
'''• 重甚深教理''' | |||
'''第二階段 (中阿含)''' | |||
'''• 修多羅+弟子所說+新增的教法''' | |||
'''• 新增的部分: 依弟子所說的學風,而展開法''' | |||
'''義的分別、抉擇、開展出很多經典''' | |||
'''• 以僧伽內部為主''' | |||
'''• 比雜阿含較長的經典''' | |||
'''第三階段 (長阿含)''' | |||
'''• 衹夜+中阿含+新增的教法''' | |||
'''• 對外道、婆羅門所說的法;為適應世間及外道''' | |||
'''• 比中阿含更長的經典''' | |||
'''第四階段 (增一阿含)''' | |||
'''• 如來所說+長阿含+新增的教法''' | |||
'''• 以「如來所說」為主,以增一法而進行類集''' | |||
'''• 重一般信眾的教化;以如來的神通與果德為主''' | |||
'''第一階段 (雜阿含,泛稱 「相應教」)''' | |||
'''• 修多羅+祇夜+記說-- 弟子所說、如來所說''' | |||
'''• 重甚深教理''' | |||
第一阶段,杂阿含泛称相应教,或称为四相应教,又称为相应教。这个是杂阿含,又称为修多罗、契经。修多罗+祗夜+记说。记说里面,跟弟子所说跟如来所说。第一阶段是杂阿含,这里面以修多罗为主,它的特色是重甚深的根本教义。 | |||
'''第二階段 (中阿含)''' | |||
'''• 修多羅+弟子所說+新增的教法''' | |||
'''• 新增的部分: 依弟子所說的學風,而展開法''' | |||
'''義的分別、抉擇、開展出很多經典''' | |||
'''• 以僧伽內部為主''' | |||
'''• 比雜阿含較長的經典''' | |||
第二阶段,中阿含。中阿含是杂阿含的修多罗,加上弟子所说,加上新增的教法。新增的部分是依弟子所说的学风而展开法义的分别抉择,开展出很多的经典。这个是第二部分中阿含的特色,就是把杂阿含里面讲的很简单的东西,做更有系统的规划。所以杂阿含跟中阿含的差别就是,杂阿含的经文都很短,但是到了中阿含,同一经再补充说明解说,变成同一个经典再扩充之后,它的经文都很长。所谓的都很长,就是比杂阿含的同一经的经文更长。那更长的内容是怎么样呢?就是杂阿含里面没有说明清楚的,中阿含就做更多的说明,而且它会把杂阿含里面有一些散落在《杂阿含经》里面不同经典的,它把它整个集起来,然后作为一个说明。比如说,有关禅修,有关数息,在杂阿含里面,它可能分很多经小经小经,每个经都谈一点。比如说有的经,谈它的前方便怎么做,有的经,谈佛陀重视数息,有的经,谈佛陀在三个月结夏,然后禅修的时候是用数息,就是很简要的谈这些。但是到了中阿含,就把这些全部集起来,就叫做大念处经,就专门在谈四念处,谈禅修的,谈数息的,那它就变得比较长。这个是第二阶段第二部分中阿含它成立的一个状况。 | |||
'''第三階段 (長阿含)''' | |||
'''• 衹夜+中阿含+新增的教法''' | |||
'''• 對外道、婆羅門所說的法;為適應世間及外道''' | |||
'''• 比中阿含更長的經典''' | |||
第三阶段,长阿含。长阿含是祗夜加上中阿含再加上新增的教法。所以祗夜里面,有很多的天龙八部鬼神的这些说明。那这些天龙八部鬼神。当初放在祗夜里面,目的是怎么样?度化印度外道。《杂阿含经》的修多罗主要都是讲教法怎么修行,但在祗夜里面,它有很多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牵扯到很多的什么阿修罗、什么鬼神、什么天。然后各式各样的故事里面,都有很多牵扯到外道的,牵扯到鬼神的,这些其实是在度化印度外道的。 | |||
比如说,其中一个祗夜里面有关鬼神的故事,有一天,佛陀自己到外面去托钵的时候,天晚了,他就到一个房子去敲门,想要借宿。经典上说,这是一个鬼住的地方,那他的鬼跟我们认知的鬼可能不太一样,它可能是属于那种山里面的精灵这些东西,他不一定是鬼道众生,他可能是属于山里面的这些妖魔鬼怪这类的东西。这个鬼怪看到佛陀敲门,佛陀问他说:“请问你这个沙门修行人有什么事?”他说:“晚上了,能不能借我住一晚?”然后这个鬼就说:“好,可以,你进来。”结果佛陀刚踏进去的时候,这个鬼说:“我现在改变主意了,不想让你住,请你出去。”佛陀说:“好,这是你的房子,没关系,所以你让我出去,我就出去。”所以佛陀就退出一步,退出门外。这个鬼又说:“不好意思,我刚刚脑筋有点断线,你还是进来吧,我还是让你进来。”佛陀说:“好。”佛陀又进来。结果这个鬼又改变主意了:“不好意思,对不起,你还是出去吧。”佛陀说:“好,那我就出去。”佛陀就出来。佛陀出来刚要走,他又说:“我还是觉得让你进来吧。”佛陀又进来了。然后佛陀一进来,这个鬼又说:“我又改变主意了,不好意思。”佛陀在想:“你不是玩我吗?”然后,他就跟佛陀说:“还是请你出去。”但是这次佛陀不出去了。佛陀说:“事不过三,前两次我尊重你,这是你的地方,我尊重你,但是如果你是这种态度,表示你不尊重我,所以这一次我不听你的,我要待下来,因为是你邀请我的,所以我要留下来。”然后这个鬼就恐吓佛陀说:“说你要是不出去的话,我是鬼王,我就用我的手捏碎你的头。”然后佛陀跟他说:“你可以试试看,天下世间就没有人的福德功德比得过佛陀的,没有人有能力把佛陀的头给捏碎。”然后,佛陀就讲一些偈颂度化他。后来这个鬼想试,结果根本没有办法动佛陀半根汗毛,所以这个鬼王就很害怕,佛陀就度化他。那你会问说,那鬼怎么可以度化?其实这些是在干什么,这些其实它的用意就是在度化印度外道,印度是一个宗教性很重,鬼神信仰很多的地方。所以那个佛教经典有很多这一类的故事,就是祗夜里面的,就是在度化这些天龙八部鬼神,还有很多天人。佛陀讲经的时候,他们下来,然后赞颂佛陀,佛陀就趁这机会度他们,就是有这一类的。 | |||
还有,在佛教的故事里面,曾经说过,梵天王劝请佛陀住世,就是在经典,而且是中阿含里面记载。说佛陀开悟成佛之后,觉得佛法太深太妙了,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理解,不可能懂的。所以佛陀打算就地入灭,不想说法。结果梵天王下来,觉得这个世间太黑暗了,梵天王他自己认为是世界之主,他都没办法度化众生,唯有佛陀可以大转法轮度化众生,所以梵天王就下来,劝请佛开始讲法度众生。你会觉得说,这个很奇怪,这是什么故事呢?怎么佛陀好不容易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之后,怎么会不想度众生呢?会不会觉得很奇怪?是啊,很奇怪,但是这不是在杂阿含,是在中阿含。那个长阿含也有,但是杂阿含里面完全不一样。 | |||
<u>杂阿含说,由于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所以佛陀出现在世间</u>。佛陀出现在世间,就是要为了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的故事。所以佛陀为什么成佛?就是为了世间。为什么要来世间?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的众生的生老病死苦,所以佛一定会说法的。所以 ( 两种说法)会不会有矛盾?如果你按照这样讲,是矛盾的。你可以说用表法,但是这是转一层的解释,不是照直接的解释。表法我认可,但认可是表法,你必须从另外角度,就认为是表法,才解释得通,不然你从直接的解释是不通的,所以你说是表法,表示佛法的珍贵,我也认可啊,但跟故事的直接意思,就转了一层。我的意思就是说,你这个已经是对这个故事的诠释了。诠释不只是解释而已,是有变成从某些角度再来看这件事情的这个意思,是诠释。但是我不能说这样不对喔,但是毕竟是一种诠释。那诠释必须要有理由,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就是说,祇夜里面,从一个意义上来讲,它是适应印度外道,以及度印度外道的方法,所以会有很多这一种的故事来说。当然,我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诠释,过,这个诠释是有它研究的理论根据的。 | |||
也就是说,从这个祇夜而发展的部分,有很多是为适应印度的文化习俗跟宗教,所以才会把梵天王的这样的理论跟观念拉进来。所以,如果不是佛教徒的印度人,更容易接受。那当然,不只是这个而已,还有非常多的故事。这个就是说,到了祇夜,你看到了第三阶段的长阿含里面有祇夜+中阿含+新增的教法。所以,长阿含跟中阿含,它的特色就有点不一样。也就是说,中阿含重点是在诠释、在解释、在分析、在系统化杂阿含的一些教法。到了长阿含,已经更增多了适应印度外道的部分。 | |||
'''第四階段 (增一阿含)''' | |||
'''• 如來所說+長阿含+新增的教法''' | |||
'''• 以「如來所說」為主,以增一法而進行類集''' | |||
'''• 重一般信眾的教化;以如來的神通與果德為主''' | |||
到了第四阶段的增一阿含的产生,是如来所说+长阿含+新增的教法。以如来所说为主,以增一法而进行类集。所谓的增一法就是:一,一是什么,比如说一切、一切法、一切种子、一切什么什么、一什么什么;二,比如说二谛,然后,二什么什么,然后三什么什么,四什么什么。如果讲四,就全部都是四开头的一些名称跟名相,比如说四圣谛。讲三就是三法印,比如说三学,就是这些。以如来所说为主,以增一法进行类集,重一般信众的教化,以如来的神通跟果德为主,这是增一阿含。所以,你去看增一阿含,你从增一阿含跟杂阿含比对起来,你就会发现,它的特色差很多。 | |||
增一阿含跟杂阿含的修多罗一比,<u>杂阿含的修多罗没有谈很多信仰的部分,谈的都是你怎么修行,怎么理解无我,然后怎么样修戒定慧,怎么样离贪瞋痴,怎样在日常生活去离五欲五盖,</u>都是在谈这些东西。但<u>到了增一阿含里面,就谈很多如来的果德,还有圣人的果德,还有很多的信仰的部分。</u>所以相比起来,长阿含的特色就注重于度化印度外道,增一阿含的特色就是启发一般人的信仰。中阿含的特色,就是对杂阿含做进一步的分析跟诠释解说。杂阿含的特色,尤其是修多罗的部分,是甚深教义的阐发、阐明。这是四部阿含不同的一个特色,跟它的一个发展。 | |||
问:按师父刚刚的讲法来讲的话,好像从杂阿含到中阿含、长阿含,到最后有个发展 的 过程,越来越丰富。那么我感觉到,四部 阿含 它们的结集的时间可能不太一样,可能一开始的话,你说都在第二次结集的时候,比如说几天之内背出来,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太像,好像有个年代的过程。 | |||
师父:当然不是我们讲的这么容易,结集是一个很庞杂很复杂的过程。那当初不可能把它的整个过程像我们这样记录下来,因为古代在那个时候有文字 ,但是 不发达,所以没办法把它记下来。而且印度人重记忆,如果是重记忆,你不可能凡事琐事都把它记下来。如果是靠记忆靠背诵的话,你都是记重点,包括你现在如果是写笔记的话,都写重点嘛。很多复杂的过程不会跟你写得那么清楚,而且由于他留下来的资料,有时候某一种我们不一定看得到,包括第一结集,谁护持结集的,你知道吗? 我们 一般讲很简单,结集五百阿罗汉去那边,在山中。问题不用吃吗?不用有人看护吗?不用人送吃的东西吗?那五百人耶,就算是五百阿罗汉一天吃一餐,五百人,那也得要很多东西,其实是 有 人护持的,那这些他不 会 跟你讲那么细 。 | |||
问: 我们读过的那个相应部跟中阿含,我们现在在读那个增一阿含。长阿含我们还没有读,但是,这三本书它们的厚度都差不多,所以我在看这个图的时候,感觉到应该是中阿含会更多,或者是长阿含会更多,但是他们的大小都差不多,所以它有包含前面的,不是那么多。然后我们念杂阿含跟中阿含的时候,有一点故事是有点类似,但是重复的并不多。 | |||
四阿含的内容与发展 | 四阿含的内容与发展 | ||
像这个图,他并不是把全部拿来copy进去,他拿它的重点。如果你全部拿来copy进去,那一定越来越多的。但我们现在留下来是差不多,那差不多是怎么样。比如我们说中阿含,修多罗部分,但是你看杂阿含是修多罗,祗夜记说,但是到了中阿含,他是修多罗为主+ 弟子所说,所以他并没有包括祇夜跟记说在里面。记说只有弟子所说,也就是说,他取杂阿含的某一部分,重点的部分,然后再加新增的部分集在一起的,他不是把它全部拿来copy进去的。所以你看中阿含很多东西有点熟悉,说这个杂阿含里面好像有,是有,但是没讲那么清楚。 中阿含加了很多的故事。(答:很好看,有时间地点人物,什么故事,全部都有。)而且讲得更清楚,杂阿含没讲清楚,它讲那么清楚,所以它有后人的弟子们的诠释在里面。那有些东西,后面越讲越清楚,那就是有弟子们的诠释在里面。 | |||
问:我有一个问题,他为了要诠释,讲了很多这种故事,那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是怎么样呢?是真的吗,还是后来他们自己…… | |||
师父:你问到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我也没办法告诉你是真的是假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佛弟子里面,对这些也是有不同意见的。古代的佛弟子,还有后来的论师,有些会认为说这些故事都是真的,但是有一大派的佛弟子们认为,真的假的无关紧要,重点是它要表达的是什么。所以在古代弟子们就有不同的意见。比如我刚刚讲的那个故事,梵天王下来请佛说法,那他要表达什么?梵天王真的下来请佛说法吗?没人知道。但有些弟子诠释说不是的,是因为什么什么什么,是因为佛法很珍贵,所以没有人请,讲出来就没有那么多价值,所以有弟子们的不同理解跟诠释。那有些弟子就会说,这是因为适应印度外道,所以不用在意,因为佛陀本来就会说法,只是在借助一个因缘,这样子而已,所以就有不同的诠释了。 | |||
所以我常常说,我们对经典对教法的理解,可以分成几个层次。<u>最初的层次就是都(把它当成)是真的,把它当成宗教来信仰</u>,全部都是真的也可以,这是第一个层次。<u>第二个层次,高一点就是说,你不管这些故事真的还是假的</u>,因为宗教本来就有很多故事,很多宗教本来就用故事来吸引人,但是在佛教里面,看这些故事要凸显的精神它的甚深教义在里面,这才是更高一点的层次。 | |||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之。所以比较信仰式的层次,我们求观世音菩萨来帮助我们,来度我们。那你会问说,那真的吗?你念观世音菩萨都可以真的这样得救吗?那当然我们初信仰的层次。我们信仰观世音菩萨,确实有这样大智大能大德,可以来度我们,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是在讨论甚深义。 | |||
我再问一个问题,(这样的救度),其他宗教有没有这样讲?其他宗教当然这样讲,不然他难道会认为他的宗教输你吗?你求上帝,你求九天玄女,你求王母娘娘,你求玉皇大帝(也可以得到救度),其他宗教也这样讲,所以这个都是一种普遍性宗教共通的,但是如果佛教只是这样而已,那就跟一般宗教差不多。但是佛教不能只是这样而已,那就不成为佛教了,它有更深层次的什么,更深层次的就是佛陀的慈悲跟智慧。佛陀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时候,不是只是要求我们受人家保护,而是更进一步要求我们学观世音菩萨,发挥大慈大能的精神,大家都来做观世音菩萨。 | |||
所以大乘佛教说三心,第一,菩提心,不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菩提心了吗?还有大悲心,还有般若的无所得心,这才是根本的究竟。<u>那这时候就不在乎故事到底是真还是假,而在乎于它的教义到底表达的是什么</u>,我们要学的根本精神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很多的教义跟经典都是这个样子的。那你说,师父,那些求的不是不对。我们佛教里面发展那么多,有很多适应宗教的方便,所以先以欲勾牵,进来之后,要引导入佛智,不能只是一直都在讲方便法。讲方便法讲到最后,其他宗教也都是这样子讲的,信我则得救,信我则得永生。 | |||
问:师父讲说,到第二结集的时候,四部阿含基本上架构都已经出来,据我所知,每个部派都有他们的四阿含,这等于说,他们怎么会这么巧每个部派都会follow这四个这种style? | |||
师父:因为他本来应该是在第二结集的时候,这个style已经有一个雏形,刚开始是没有部派的,刚开始继承下来的时候,就是一味的大家都用这一些第二结集的东西。等到部派分开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拿这个东西,但是进去之后,他有点发展,就是雏形的大类是差不多的,但是细节上,每个部派都有更动,所以变成会有大同小异。那当然,再接下去的部派的发展的阿毗达磨,那就差很多了,这是第二结集的雏形。所以每个部派才会差不多,由于差不多,我们可以知道说它是很早。 | |||
然后到了《清净道论》那时候,他们里面有写到说,他们有相应部师,中部师,增一师。就等于说,每一位修行者,他都会比方凸显出某一类的,那当然这是论师的认知。《清净道论》已经是四五世纪的论师了,那已经是好几百年以后,所以他有一些理解,我们可以去参考,但你不能认定说一定是这个样子。比如说北传也有不同的说法,那这些都是很珍贵的,可以参考的。<u>所以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参考,但是不能拿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归类,说就一定是这个样子</u>,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南传北传的差异了。 | |||
所以四部阿含的结集,从这个图看得出来,第一个杂阿含是修多罗、祗夜、记说,那么中阿含就是蓝色的线条,修多罗加弟子所说,加一些红色新增的部分,成为蓝色的中阿含。然后中阿含加上祇夜红色的线条,这叫新增的红色线条,就成为长阿含。那么长阿含以虚线的部分如来所说,长阿含加上新增,就变成增一阿含,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四部阿含。也就是印顺导师说,以早期经典作为第一个空与解脱道来讨论。所以他基本上是以四部阿含为主,但是虽然说以四部阿含为主,里面很多讲的都是以杂阿含跟中阿含为主。这就是四阿含的一个根据状况。 | |||
增一阿含就是一一的归纳一、二、三这样子,这个主题这样一直下去。这个长阿含每一个都很长。教法,我说根本教法就是内容,不是四部搬进去,要全部搬进去不得了很多啦,以参考它为底本。 | |||
问:最后的时候,长阿含跟新增加上去,然后变成增一阿含,那时候是一百年? | |||
师父:佛灭一百年,是据说,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当然我们没办法说完全百分之百,因为两千三四百年前了。增一之后还有什么变化?增一之后基本上被固定了,因为这是第二结集。第二结集所结集的经典,基本上以四部阿含为主。为什么接下来就可以说没有了?有没有第三结集?第四结集?有,但我刚才说过,第三结集、第四结集都是部派性的。为什么我说第三结集、第四结集都是部派性的?因为第二结集之后不久,部派就分裂了。所以第一结集、第二结集可以说是代表整体的佛教。第二结集还是整体的佛教结在一起,但到了第二结集之后,已经分裂了。所以不可能再全部集过来,达到一个共识了。所以这个四阿含就被传承一直延续到今天,它的模式没有太大变化。 | |||
问:然后您有讲到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在什么阶段的时候? | |||
师父:龙树菩萨是后面的,公元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那第二结集是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龙树的时候是第三、第四、第五还是第六?那个就另外再讨论。你要是有兴趣,我们常住法师有师父写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你可以跟常住法师要一本去看看。有这个基础之后,来听会更容易。 | |||
答:刚才师父有讲到,修多罗又泛称为相应教,为什么会成为相应教? | |||
师父:相应教,它又叫做事相应,事相应教。事相应教又叫做契经,又叫做Sutra,意思就是契修行事,相应于佛说的修行法,就叫做事相应。“事”是什么事?生活事。“生活事”是什么事?在佛陀的时代,佛跟佛弟子们的生活事就是修行事,他们的行住坐卧就叫做修行,所以叫做事。相应于这些修行的教法,就叫做事相应教。 | |||
问:我想问一下,第二次结集的时候,基本上主要是上座部的法师在那里结集,然后就叫上座部结集。但是好像在同一个类似的大致那个时间,大众部又有一次结集。他们的结集是在哪里?而且后来据我感觉好像,因为以后的大乘佛教很多都是大众部的观点,大众部跟他们有矛盾的时候,他们说你们那个不算,我们自己那时候也有一个结集。 | |||
师父“师父建议你去看《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里面师父讲得比较清楚。还有,这个时候没有所谓的上座部、大众部的问题。我说过第二结集以后不久才有部派分裂,所以第二次结集没有什么上座部、大众部,是第二次结集之后不久分裂才分成所谓的上座部跟大众部。 | |||
问:参加结集的这些人,即使那时候没有分,但是那个时候,他们还是主要都是上座部的人,分了之后,这些人都到上座部去了。 | |||
师父:这个观念不对,不要跟师父争这些,这是教界共认的。第二次结集没有所谓的大众部、上座部,是第二次结集以后不久分裂才有根本的上座跟大众部。因为这个是教界共认的,部派分裂是在第二次结集之后不久才分裂,才有上座跟大众。那你要是说所谓的上座跟大众有这么一个状况,那只能说西方比丘跟东方比丘结在一起,长老比丘跟年轻的比丘,但是那时候不能称作上座部跟大众部。这个细节上可以去看《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但是它那个时候不能称为上座部跟大众部,因为还没分裂,分裂以后才能称作上座部跟大众部。 | |||
这个就是经典的结集,我们所谓的四部阿含,就是刚才讲的。那这一些四部阿含刚刚所谓的成立,第二次结集的成立,大概我们现在来讨论或是现在的考证,可能是公元前三百多年的事情。公元前三百多年,那么佛陀生活在什么时代呢?现在我们的一些根据讨论,大概是在公元前四百八十年。然后佛陀在什么时候入灭?公元前四百年入灭。那第一结集就是公元前四百年,那个夏天是第一结集。第二结集大概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也就是第二结集。那么上座部跟大众部什么时候分裂的?也就是在那个不久之后就分裂,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大乘佛教慢慢在潜流当中兴起,最早的《般若经》,导师也是这样认为,公元前五十年到一百年左右,最早的《般若经》出现。那么接下来,龙树菩萨什么时候?公元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就是初期大乘的一个状况。 | |||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讲义P9) | |||
'''三、不同的「空」義與深義''' | |||
'''1、空與住處的啟發''' | |||
'''• 空屋(suñña-agāra): 佛與出家弟子的修行處,經中一再說到:阿練若、樹下、空屋,適合於修習禪觀的住處。''' | |||
'''• 空宮殿:梵天出生時,梵天宮空無一人。''' | |||
'''• 天上的空宮殿,人間的空屋,本來是世俗語言,並沒有什麼特殊意義,空只是沒有什麼人、物而''' | |||
'''已。''' | |||
'''• 禪修者的空屋、空舍,啟發了一項深遠的意義:住在空屋中,沒有外來的囂雜煩擾,當然是寧靜''' | |||
'''的,閑適的。在這裡修習禪慧,不為外境所 惑亂,不起內心的煩(動)惱(亂),這種心境,不正如空屋那樣的空嗎?''' | |||
'''• 『雜阿含經』說:「 猶如空舍宅,牟尼心虛寂」;「云何無所求,空寂在於此,獨一處空閑,而得心所樂」。明確的表示了,以空屋來象徵禪心空寂的意義。''' | |||
'''<u>❖ 小結:總之,在空閑處修行,引起了以空來象徵禪慧的境地,是「空」義不斷昂揚的初期意義。</u>''' | |||
在初期经典,也就是杂阿含、中阿含里面所谈到的,不同空义跟深义。 | |||
'''1、空与住处的启发。''' | |||
首先,在《杂阿含经》里面都有谈到,空屋suñña-agāra,suñña是空,agāra是住处。佛与出家弟子的修行处,经中一再说到阿兰若,阿兰若就叫做无诤处。你们有没有看过电影?电影里面有一个叫做兰若寺,但是它不应该叫做兰若,是中文的简称,实际叫做阿兰若无诤处,所以我们中文把人家省掉很多。你们有没有听过十八罗汉?罗汉,对不对,不是阿罗汉。阿罗汉是无生,那罗汉变成生,所以那个意思完全不一样。不过中文就很喜欢简,所以我们叫做阿兰若,叫无诤处。那<u>无诤处这个地方就是指什么?佛陀跟他的弟子们常常修行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贪瞋痴,以及没有外缘的干扰,</u>没有那么多世俗的这些东西的纷争,一个很安静的地方,佛跟佛弟子们常常在那边打坐修行。这个叫做阿兰若,叫做无诤处。 | |||
还有树下,还有空屋,适合修行禅观的地方。所以当佛教里面讲空屋的时候,它不一定直接讲一个空的房子,它指的是这个地方很安静,没有外来因缘的各种干扰,适合打坐修行,这个叫做空屋。那当然你可以用直接的意思是说,没有人的地方,但是它没有人的地方,不只是没有人而已,而是指没有任何外缘的干扰,可以是树下,可以是坟场,可以是没有人住的一个空屋。那佛弟子经过,里面不错,没有人住废弃掉了,那我就在里面弄一弄,我就可以打扫,我就可以在里面打坐禅修。所以这个叫做空住,空屋,就是适合禅修的地方。 | |||
还有空宫殿:梵天王出生的时候,梵天无一人。天上的宫殿,人间的空屋,本来都只是世俗语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空只是没有人,没有什么东西而已。这本来是一种直述法,就是没有人干扰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的地方,那你就在这边打坐。这个叫做空屋,空处。 | |||
这本来是一种描述的直述法,指没有人的地方修行,这样而已。进一步我们觉得,禅修者的空屋空舍,启发了一项深远的意义。住在空屋中,没有外来的喧杂烦扰,当然是宁静的,闲适的,在这里修习禅慧,不为外境所惑乱,不起内心的烦恼动乱,这种心境不正如空屋那样的空吗?<u>这时候这里的空,从没有外来的干扰,引申为没有烦恼的干扰。</u> | |||
所以导师说这些空义不是自己说的,这是《杂 阿含 经》里面说。《杂阿含经》说,“犹如空宅舍,牟尼心虚寂”,他这里的空宅舍,不仅仅只是代表没有人而已,而且从“没有”引申为内心没有烦恼的扰动跟干扰。所以他从直述法的没有,接下来引申为没 有 烦恼的干扰。所以云何无所求,空寂在于此,独一处空闲,而得心所乐,明确的表示了以空屋来象征禅心空寂的意义。这是最早空用来表达内心修行的境界的最早的经典 。 | |||
【 '''小结:总之,在空闲处修行,引起 了 以空来象征禅慧 的 境地,是空义不断昂扬的初期意义 。 】''' | |||
所以「空」这个字 , 最早在经典里面拿来比喻的时候,是从<u>直述法表达没有东西;</u>那进一步表达圣人或<u>佛陀或弟子们在没 有 干扰的 地 方修行</u>;进一步拿这样的一个空寂来<u>表达内心离贪瞋痴烦恼的干扰 , 而表达了禅定还 有 慧这种证悟的境界</u>。这是「空」这个字最早拿来表达的意思 。 | |||
所以空这个字 , 从最早的直述法表示 没 有东西 , 进一步表达一个安静修行的地方 , 进一步来表征圣 人 们修行内心 的 寂静、慧 的 境界,还 有 禅的寂静 , 这 是 最早 的 一个用词跟用意 。 | |||
'''2、空住(空三昧)''' | |||
'''• 空住 ,是佛教初 期被尊重 的 禪 慧。''' | |||
'''• 《雜阿含》: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 。 」 佛 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 , 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 若諸比丘 欲 入上座禪者 , 當如是學:若 入 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 , 彼比丘為斷惡 不 善故,當勤欲 方便, 堪能繫念修學 。''' | |||
'''• 修習空住 , 不僅 是 靜坐時修 , 更要應 用 於日常生活中 , 安住遠離愛念染著 的 清淨。離 去 愛念染著 ,是 空;沒 有 愛念染著 的 清淨 , 也 是 空 。''' | |||
'''❖空,表示 了 離愛染而 清 淨 的 境地 。''' | |||
第二 个,空住 。 在 经 里面还讲到空住 , 又叫做空 三 昧 。 空住 是佛教 初期 被 尊重 的 禅跟慧 。 | |||
【'''《杂阿含经》,舍利弗白佛言 : “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 。'''”】 | |||
这就 是 说,有一天舍利弗就去乞食,乞食完之 后 就打坐 , 打完坐之后就去参见佛陀 。那 么佛陀说:“你刚刚在干什么?”他说:“我刚刚 在 林中入空 三 昧禅 。 ”空三昧,知道 三 昧 是 什么吗 ? 三昧 就 是定 。 所以佛陀问舍利弗说:“ 你 刚刚在干什么?”舍利弗说:“我进去城市里面托钵,托完钵之后,吃 , 吃完之后 , 脚洗 一 洗 , 然 后 就在森林中打坐 , 入空三昧 。 ”这就是舍利弗的回答 。 | |||
【'''佛告舍利弗 : “善哉 , 善哉 , 舍利弗 , 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 | |||
舍利弗告诉佛陀说 , 他入空三昧 , 他在 修行 空三昧。然后 佛 陀 说 :“你入空三昧是上座禅而坐禅 , 空三昧 是 上座禅 。” 接下来, 佛陀 继续说: | |||
【'''“若比丘欲入上座禅者 , 当如是学。若入城时 , 若行乞 时, 若出城 时, 当作 是 思维:‘ 我 今眼见色,颇起欲 , 恩爱 , 爱念著不。若眼识于色 有 爱念染着者 , 彼比丘为断恶 不 善故 , 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 。 ’”'''】 | |||
这个整个经,佛陀在讲什么?佛陀问舍利弗说:“ 你 刚在干什么?”舍利弗说:我入空三昧。佛陀告诉舍利弗说,修空三昧就是修上座禅。那修上座禅怎么修?第一步,不管你在任何地方,比如说你入城 去 托钵。你 入 城去 , 那在城市里面或在小镇 里面, 你要干什么呢?你是不是会看到东西?你看到东西的 时候 ,你要先去检视:“我看到任何东西,有 没有 起爱染?有没有起执着?”当然,这是指爱染执着 。 其实就是 说, 你看到任何东西的时候,有 没有 起贪瞋痴?除了爱染执着之外 , 我们会 不 会看到东西起讨厌?也会嘛。我们有没有看到东西起愚痴心?也会嘛 。 | |||
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你平时要禅修 的 时候 , 你不管修任何禅修的 时候, 不 是 你来到寺院里面坐下来眼睛一闭叫做禅修,当然, 那 是禅修的一种 , 但 是 在佛教里面讲禅修很注重前方便。那前方便最 主要 的 是 哪一些呢?比如说要持戒,比如说饮食要知节量,比如说睡觉要适当,还有,平时 的 行住坐卧要正知正念 ,这 一 些 训练 都 叫做 上座 禅,都是打坐的前方便 。 | |||
这个 | 什么叫做平时的正知正念?以我们 这 一 个 经来讲,它说:“当作思维,我今眼见色,有没有起贪欲恩爱爱 念 ?”有没有呢?你 要 去检视 。 如果【'''眼见色 有 爱染执着 , 比丘为断恶 不 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 。 就 是 要检视我平常日常生活当中 , 见到什么东西 , 我 有 没 有 起爱染 ,起 贪染 , 起不好 的 观念 。 这 是 平 时 要训练的正知正念 。 如果有的话怎么办?有的话要 想 办法把 它 降伏。 那 你平 时 这样 , 这个叫做正知 跟 正念 。 | ||
我常常说过,正知第一步。什么叫正知?如果我们平时行住坐卧,清楚明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这个叫正知。比如说我出去,我眼见色。比如说出去之后 , 看到 这 样一 个 东西,我 经 过,看到一个小笼包,眼见色 ,我 要确定明白我是不 是 看到 这 样 一 个东西 , 清楚明白我见到这样一个东西 , 这个叫做正知。 我们 很多人,平时常常 是 不正知 的, 意思就 是 像行尸走肉 , 有 时 候 我们 心里不知道想什么, 一 边走路 ,一 边心胡思乱想 , 这 个 叫做不正知 。 我们现 在 的人 , 有一 个 更让我们 不 正知的东西 ,一 直干扰着我们:手机 。 有没有看到一 大 堆人,一边走一边看手机 , 这个叫做不正知。所以就会产生很多 的 不幸事件 , 撞到电线杆 是 简单的 , 被车撞 到, 那是比较可怕 的。 你要是有 一 点点的正知 , 知道说走路要看路。你只要有任何 一个 这样子的觉照,你都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 | |||
所 以 在 佛教 里面 讲 , 正知就 是说,你 现在在 做 什么 是 清楚明白 的, 知道你现在在 做 什么 。 正念呢 , 就 是 当一旦你的心 思 跑掉之后 , 把它拉回来 。这 是摄心集中正念的一种 方 法。另一种正念 是 慧学上 的 正念 ,就是 在这里所讲 的, 我们要清楚明白我看到 的东西 。更进 一 步要清楚明白 , 我 有 没 有 起什么样 的 心念 , 起好 的 心念还 是 起不好 的 心念 。 起好 的 心念 , 我们要维系它增长 它 。起 不 好 的 心念 ,我 们要去克服它 , 排除它 , 降伏它 。这个叫做 正念 。 | |||
所以佛陀这里讲 的上 座禅 , 不就 是 在讲我们打坐 , 平时要 的 训练吗? 就是 我们常说 的 前 方 便 。这个 就 叫做 上座禅 。 而且 是一 切打坐 的 前 方 便 。我 常说 , 现在很多的 禅修 营跟夏令营 , 还 有 禅修班 , 但事实上呢 , 很多强调都告诉你去 的 时候怎么坐 , 很少强调 ——我说很少 ,不 是说没有 , 很多寺院都还是有 , 比 如 说我们寺院玉佛寺都还是有 ——强调你平 时 日常生活 的 上座禅 , 也就是你平常生活 有没有 在调整 。 你平常生活做了调整 , 那 你 来的时候方法又正确 , 那当然就容易了 , 打坐就容易上手。但 是如 果你平时没有调整好 , 平时还是有很多 的 外缘 , 平时都 不 保持正知正念 , 那么你来才坐下来 , 那坐 下来 你 的 心思其实胡思乱跑,你很难真正能摄心集中 。所以 前方便很重要 , 就这里 所 说 的 上座 禅。 你把 这 个问题先留着 。 | |||
4- | 4- | ||
第485行: | 第676行: | ||
所以这就像师父说的,法尔如是,这个佛法必定不会吸引太多人,这是肯定这样。除非用方便之道,你要吸引人,除非用很多的方便之道。什么叫方便之道?譬如说,台湾常常会有佛教跟民间信仰把它结合在一起,所以就很多人。但是一体两面,那就会有一些问题,因为他们搞不清是佛教还是其他宗教。所以台湾的民间信仰,大部分的很多民间信仰,道教的庙观都拜观音,所以叫做家家户户观音,大家都念但是很多人是搞不清楚,观音,他还以为观音是道教的。所以可以用方便,但是方便多了,就容易本末倒置,这是一体两面,世间就是这样子。 | 所以这就像师父说的,法尔如是,这个佛法必定不会吸引太多人,这是肯定这样。除非用方便之道,你要吸引人,除非用很多的方便之道。什么叫方便之道?譬如说,台湾常常会有佛教跟民间信仰把它结合在一起,所以就很多人。但是一体两面,那就会有一些问题,因为他们搞不清是佛教还是其他宗教。所以台湾的民间信仰,大部分的很多民间信仰,道教的庙观都拜观音,所以叫做家家户户观音,大家都念但是很多人是搞不清楚,观音,他还以为观音是道教的。所以可以用方便,但是方便多了,就容易本末倒置,这是一体两面,世间就是这样子。 | ||
师父最后有一个是关于前面的补充材料里面提到了那位尊者,他还要经过一些思维,须臾片刻之后,然后再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个是质多长者,是长者回答尊者的问题。师父昨天也提到说,这个整个佛法的发展,他其实都是后世的弟子的诠释,那这样的话,以谁为准呢?肯定是有圣人尊者,但是这样的话,就包括像大乘非佛说,更不用说密乘,大家完全是很不能接受的事情。这种情况下,那以谁说的为准?所以我们要经过智慧的训练,学习抉择,不能单一的这个问题。师父在这里没办法回答,你有看过师父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吗?其实我在前面曾经讲过这样的问题,你去看一看那个地方,师父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说明跟回答。最后。 | 师父最后有一个是关于前面的补充材料里面提到了那位尊者,他还要经过一些思维,须臾片刻之后,然后再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个是质多长者,是长者回答尊者的问题。师父昨天也提到说,这个整个佛法的发展,他其实都是后世的弟子的诠释,那这样的话,以谁为准呢?肯定是有圣人尊者,但是这样的话,就包括像大乘非佛说,更不用说密乘,大家完全是很不能接受的事情。这种情况下,那以谁说的为准?所以我们要经过智慧的训练,学习抉择,不能单一的这个问题。师父在这里没办法回答,你有看过师父的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 吗?其实我在前面曾经讲过这样的问题,你去看一看那个地方,师父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说明跟回答。最后。 | ||
我们把最后的一个小节看一下。无诤三昧,相应部的不动心解脱。《杂阿含经》作无诤,不动心解脱在《杂阿含经》里面就叫做无诤,应该是无诤住或无诤三昧的简称。无量心解脱,它有两个意义,一个叫做四无量定,就是慈悲喜舍,但是它跟其它的共同义叫做空贪瞋痴,无所有叫做无所有定。它的共通的意义也叫做空贪瞋痴。 | 我们把最后的一个小节看一下。无诤三昧,相应部的不动心解脱。《杂阿含经》作无诤,不动心解脱在《杂阿含经》里面就叫做无诤,应该是无诤住或无诤三昧的简称。无量心解脱,它有两个意义,一个叫做四无量定,就是慈悲喜舍,但是它跟其它的共同义叫做空贪瞋痴,无所有叫做无所有定。它的共通的意义也叫做空贪瞋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