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4:修订间差异

删除694字节 、​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4-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4


不同的「空」義與深義(续)


 我们继续来谈 ,上座禅。所以这个就是告诉你说, 上座禅,刚刚有法师问我说,为什么叫上座?它的上座跟大众没有关系,它意思说,这是一种很高等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禅修打坐的时候,其实前方便很重要。你平时就要训练,这样子的一个离爱染,离五欲五盖,然后保持一个相对清净安静的生活,然后从中去训练正知正念。那这样子的话,你打坐 坐下来,你才能达到两个效果。一个,摄心集中,心一境性。第二个,因为你平时就在训练离欲界的欲跟盖,你打坐下来,不但能摄心集中,而且比较容易离于烦恼的贪染 那这样子打坐的效果是事半功倍。如果你平时不训练的话,你只靠说,我几天或几个小时来这边,或是来禅修中心,或是到哪里去坐,这样效果当然就一定不好的。所以上座禅,就是平时就要正知正念训练,就是上座禅这里所讲的。
 我们继续来谈上座禅,刚刚有法师问我说,为什么叫上座?它的上座跟大众没有关系,它意思说,这是一种很高等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禅修打坐的时候,其实前方便很重要。你平时就要训练,这样子的一个离爱染,离五欲五盖,然后保持一个相对清净安静的生活,然后从中去训练正知正念。那这样子的话,你打坐坐下来,你才能达到两个效果。一个,摄心集中,心一境性。第二个,因为你平时就在训练离欲界的欲跟盖,你打坐下来,不但能摄心集中,而且比较容易离于烦恼的贪染 那这样子打坐的效果是事半功倍。如果你平时不训练的话,你只靠说,我几天或几个小时来这边,或是来禅修中心,或是到哪里去坐,这样效果当然就一定不好的。所以上座禅,就是平时就要正知正念训练,就是上座禅这里所讲的。


  师父 想问一下,在睡觉前和睡觉时,佛陀是怎么教导我们的?
  :想问一下,在睡觉前和睡觉时,佛陀是怎么教导我们的?


 基本上,睡前睡时,在我们经典上所看到的,佛陀教导的都是经行跟打坐。经行就是慢慢的走,绕着住的地方,但是不能走太快,慢慢走 ,调整我们的 ,这个有一点叫做四念处的身观念处,去觉知到我们全体的身心的一个状况,这个叫做经行。 然后不然 就是打坐,不然也可以背诵经典 在佛陀那个时候是这样子教导。当然背诵经典不是像我们一般的经典,就是背诵复习,比如说早上佛陀所讲的,或是说佛弟子中上座的这些法师们所讲的,就是做这几件事情。
  师父: 基本上,睡前睡时,在我们经典上所看到的,佛陀教导的都是经行跟打坐。经行就是慢慢的走,绕着住的地方,但是不能走太快,慢慢走,这个有一点叫做四念处的身观念处,去觉知到我们全体的身心的一个状况,这个叫做经行。 或者 就是打坐,不然也可以背诵经典 在佛陀那个时候是这样子教导。当然背诵经典不是像我们一般的经典,就是背诵复习,比如说早上佛陀所讲的,或是说佛弟子中上座的这些法师们所讲的,就是做这几件事情。


  :是不是 有一个 时间的长短也重要,还是说在睡的时候或没睡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做?
  :是不是时间的长短也重要,还是说在睡的时候或没睡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做?


  它基本上 如果要严格的讲起来,他睡下去的时候,佛陀教弟子们睡觉时要做光明想,那也是禅修的一种,那这个我们以后有空慢慢再谈。所以还没睡之前,就两件事情,经行跟打坐 那睡觉的时候,就右胁而卧,然后再来就是做光明想,当然这个要求都不容易。
  师父: 如果要严格的讲起来,他睡下去的时候,佛陀教弟子们睡觉时要做光明想,那也是禅修的一种,那这个我们以后有空慢慢再谈。所以还没睡之前,就两件事情,经行跟打坐 那睡觉的时候,就右胁而卧,然后再来就是做光明想,当然这个要求都不容易。


空诸欲


3 、空 諸欲
不同的「 」義與深義(续)


諸欲」,『雜阿含經』約空五欲說,而實不限於五欲
1、 與住處 啟發


諸欲的欲,包含了貪,欲,愛,渴,熱煩,渴愛,正是繫縛生死的,緣起支中渴愛(taṇhā) 支的種種相,也就是四諦中愛為集諦的愛。
2、空住( 空三昧)


空諸欲與空住的意義相通,都是著重於離愛而不染著的意思。


再来。空住就是上座禅,“空诸欲”。诸欲的欲,包含了贪、欲、爱、渴、热烦、渴爱,正是系缚生死的,缘起支中的渴爱,就是爱(taṇhā)支的种种相,也就是四谛中爱为集谛的爱,也就是十二缘起的爱。记得十二缘起吗?无明,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渴爱的这种四谛中的集谛的爱。诸欲的欲,就是我们所谓的爱染。现在我来说一下无明跟爱。两个都是烦恼,但它严格来讲是一体的两面。它并不是两者不相干的,但是特质上会有点不一样。在十二缘起支里面,第一支是无明,然后第几支是爱?无明、行、识、名色 六入处、触、受、爱,第八支。那这个爱跟无明是不是到最后才会有爱,前面没爱,但是《阿含经》又讲说,我们生死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所以无明跟爱到底差在哪里呢?我们可以这样子讲:无明它有两个意思,广义的无明包括爱。广义的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和,叫做无明。所以无明缘行的无明,是指广义的一切烦恼的总和,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无明,广义的,是一切烦恼的总和,这是广义的,这样的话就包括爱在里面。狭义的就是,知见上认知的错谬,这个是狭义的。广义的烦恼当然包括爱,那狭义的知见上的错谬,就叫做无明。这个时候,跟爱染相对起来,就是情感上的。这个时候,知见上的叫做无明,情感行为上的叫做爱染。所以这个叫做知见上的认知错谬的无明,这个叫做情感上的染著。所以可以说是知跟情意,知情意的知,认知上的错误就是无明,情感上的染著,就是爱染。那么从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讲,就是说,有些是,你连认知上都是错认的,有一些是,虽然你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你情感的染著上是放不开的。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宠小孩是不对的,但是真的叫你严格去执行,做得下吗?做不下。所以认知跟情感,它是一体的两面。有时候我们知道,但却是做不到。有时候是连认知都错误。那么从落到生死的根源来讲,我们就可以分为无明跟爱染。这个爱染的范围很大,三界都有三界的贪,都是爱染。但是我们这里所讲的 的欲,包括贪、欲、爱、渴望,这些都是可以说是整个欲、染爱的总体。
'''3 、空 '''


但是这个贪染渴爱里面最重的是欲界的五 欲, 是最粗重的。欲界的五欲的爱染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行为跟不道德的行为。很多杀盗淫妄都是从爱染产生的。虽然说色、无色界的爱染也是一种执着,但实际上色、无色界的贪爱它只是会障碍我们生死而已,它不会让你做坏事。色、无色界的贪爱是比较微细的,基本上它不会让你做坏事,它只是会造成生死没办法解脱而已。但是欲界的五欲太粗重的话,会让我们造成不道德的行为。欲界的五欲是什么?哪五欲?色、声、香、味、触而来的染著。如果还有人不知道呢,我们进一步简单地讲,叫做物质欲望。所以这里讲的 诸欲,就是让我们从离开物质欲望为第一步,然后进一步离一切三界的渴爱跟贪染,离一切这些以 五欲 为根本第一步的 然后进 广摄三界贪欲的。这样的离诸欲,就叫做空诸欲。所以空诸欲就是离开我们的爱染,就是我们的无明跟爱染的情感上的染著,包括对生命,对我们所认识到一切的这种贪染的舍离,这个叫做空诸欲。我们一般来讲,对我们所见到的东西是不是会贪染?会。贪染执着 舍。从我们对于人事的,比如说对父母亲,对我们周遭的亲朋好友,乃至对我们晚辈的这些小孩,都会产生贪染,这是更比较深的。还有就是对我们所拥有的财产,房子、车子、衣服。我们不要讲多的,对衣服会不会贪染?对衣服的贪染其实可以发展到很微细,包括你觉得我穿这件衣服到底好不好看,穿这件太丑了不适合我,明明很贵的丢掉,今天不喜欢,穿这件才好看,那这是对一个东西的贪染,这是比较粗浅的,比较粗重的。所以从 五欲的 贪染的舍离,进一步到比较微细的,包括色、无色界的,这样的欲望的这种舍离,就叫做空诸欲。总之,空诸欲与空住的意思相通,都是着重于离爱而不染着的意思。所以,佛教的空,在经典《阿含经》里面,告诉我们叫做空诸欲,就是离爱染,离贪爱就叫做空,这是空的第二个意思。第一个刚刚有讲过,空是指空寂处,表示内心的寂静跟安定。那这里讲的是离空欲,离爱欲离烦恼,这是第二个
'''「空諸 『雜阿含經』約 空五欲 ,而 限於 五欲的。'''


世間空
'''諸欲的欲,包含了貪,欲,愛,渴,熱煩,渴愛,正是繫縛生死的,緣起支中渴愛(taṇhā)支的種種相,也就是四諦中愛為集諦的愛。'''


4、世間
''' 諸欲與空住的意義相通,都是著重於離愛而不染著的意思。'''


• 《雜阿含》:「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 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若色、 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 不樂,彼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 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


  • 世間,佛約眼等內六處,色等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說。這些都 可破壞的,破壞法所以名為世間
  空住就 上座禅


六處等我我所 空, 名為空世間。以「無我、我所」 為 空, 是空三昧 一般意義 空=無我我所
'''【「 諸欲」 『雜阿含經』約 五欲說 而實不限於五欲 的。 】'''


第三个 世间空。《杂阿 经》:世尊 所谓世间空 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 眼空 常恒不变易法空 我所空 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 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 舌,身,意,亦复如是 ,是 名世间空
'''【諸欲的欲 了貪 熱煩 渴愛 正是繫縛 死的 緣起支中渴愛(taṇhā)支的種種相 也就 四諦中愛為集諦的愛 】'''


 导师 说, ,佛 眼等 ,色等外六 然后加上 ,六 ,六受 些都是可破 的,破 所以名 。昨天我大概有提到一下,《阿含经》里面所说的世间,跟很多经典以及我们认识不大一样。我们一般现在说世间,一般会从两个角度来讲世间。世是什么意思?时间的流转,间 空间。所以我们一般对世间的认识是,空间加上时间,时空的一个时间的流动,还有一个空间可以让我们居住的,这个我们就叫世间,这当然也是一般的认识 问题是 《杂阿含经》里面,它对世间并不是这样定义的,《杂阿含经》里面对世间指的是什么?蕴处界,又叫做五蕴世间 六六世间,五蕴世间就是我们这个身心,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叫做世间,也就是我们这个身心,就叫做世间。
  也就是十二缘起的爱,记得十二缘起吗?无明,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渴爱——这种四谛中的集谛的爱。诸欲的欲,就是我们所谓的爱染,现在我来说一下无明跟爱,两个都是烦恼,但它严格来讲是一体的两面,它并不是两者不相干的,但是特质上会有点不一样。在十二缘起支里面,第一支是无明,然后第几支是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第八支。那这个爱跟无明是不是到最后才会有爱,前面没爱?但是《阿含经》又讲说,我们生死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所以无明跟爱到底差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这样子讲:无明它有两个意思,广义的、狭义的。
 
广义的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和,叫做无明。所以无明缘行的无明,是指广义的一切烦恼的总和,这样的话就包括爱在里面。狭义的无明就是知见上认知的错谬。广义的无明当然包括爱,那狭义的无明知见上的错谬,就叫做无明。这个时候,知见上的叫做无明,情感行为上的叫做爱染。所以这个叫做知见上的认知错谬的无明,这个叫做情感上的染著(无明)。所以可以说是知跟情意,知情意的知,认知上的错误就是无明,情感上的染著,就是爱染。
 
那么有些是你连认知上都是错认的,有一些是虽然你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你情感的染著上是放不开的。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宠小孩是不对的,但是真的叫你严格去执行,做得下吗?做不下。所以认知跟情感,它是一体的两面,有时候我们知道,但却是做不到,有时候是连认知都错误,那么从落到生死的根源来讲,我们就可以分为无明跟爱染。
 
这个爱染的范围很大,三界都有三界的贪,都是爱染。但是我们这里所讲的空诸欲的欲,包括贪、欲、爱、渴望——这些都是可以说是整个欲、染爱的总体。
 
但是这个贪染渴爱里面最重的是欲界的五欲,是最粗重的,欲界的五欲的爱染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行为跟不道德的行为,很多杀盗淫妄都是从爱染产生的。虽然说色、无色界的爱染也是一种执着,但实际上色、无色界的贪爱它只是会障碍我们生死而已,它不会让你做坏事。<u>色、无色界的贪爱是比较微细的,基本上它不会让你做坏事,它只是会造成生死没办法解脱而已</u>。但是欲界的五欲太粗重的话,会让我们造成不道德的行为。
 
欲界的五欲是什么?色、声、香、味、触而来的染著。如果还有人不知道呢,我们进一步简单地讲,叫做物质欲望。所以这里讲的空诸欲,就是让我们从离开物质欲望为第一步,然后进一步离一切三界的渴爱跟贪染,离一切这些,以五欲为根本第一步的,然后进而广摄三界贪欲的。这样的离诸欲,就叫做空诸欲。所以空诸欲就是离开我们的爱染,就是我们的无明跟爱染的情感上的染著,包括对生命,对我们所认识到一切的这种贪染的舍离,这个叫做空诸欲。
 
一般来讲,我们对所见到的东西是不是会贪染?会贪染执着不舍。从我们对于人事的,比如说对父母亲,对我们周遭的亲朋好友,乃至对我们晚辈的这些小孩,都会产生贪染,这是更比较深的。还有就是对我们所拥有的财产,房子、车子、衣服也会。我们不要讲多的,对衣服会不会贪染?对衣服的贪染其实可以发展到很微细,包括你觉得我穿这件衣服到底好不好看,穿这件太丑了不适合我,明明很贵的丢掉,今天不喜欢,穿这件才好看,那这是对一个东西的贪染,这是比较粗浅的,比较粗重的。所以从五欲的贪染的舍离,进一步到比较微细的,包括色、无色界的,这样的欲望的这种舍离,就叫做空诸欲。
 
总之,【'''空诸欲与空住的意思相通,都是着重于离爱而不染着的意思'''。】
 
所以,佛教的空,在经典《阿含经》里面,告诉我们叫做空诸欲,就是离爱染,离贪爱就叫做空,这是空的第二个意思。第一个刚刚有讲过,空是指空寂处,表示内心的寂静跟安定,那这里讲的是离空欲,离爱欲离烦恼,这是第二个。
 
 
 
'''4、世間空'''
 
'''• 《雜阿含》:「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 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若色、 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 不樂,彼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 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
 
'''(印顺 导师 ,佛 眼等 ,色等外六 ,六 ,六 ,六受 些都是可破 的,破 法所以名 為世間。'''
 
* '''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空 間。以「無我、我所」 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 '''
* '''空=無我我所'''
 
 
昨天我大概有提到一下,《阿含经》里面所说的世间,跟很多经典以及我们认识不大一样。我们一般现在说世间,一般会从两个角度来讲世间。世是什么意思?时间的流转 ——时 ,间 —— 空间。所以我们一般对世间的认识是,空间加上时间,时空的一个时间的流动,还有一个空间可以让我们居住的,这个我们就叫世间,这当然也是一般的认识 问题是《杂阿含经》里面,它对世间并不是这样定义的,《杂阿含经》里面对世间指的是什么?蕴处界,又叫做五蕴世间 六六世间,五蕴世间就是我们这个身心,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叫做世间,也就是我们这个身心,就叫做世间。


 这里就牵扯到一件很重要的,为什么《杂阿含经》里面把这个我们的身心叫做世间?因为要记住一件事情,讲离苦得乐,讲一切事情的解决,还有一切事情的根源,来自哪里?我们这个身心。修行谁在修?我们这个身心。所以我常讲好几次,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谁的五蕴?我们自己的身心五蕴,连大乘佛教都这样讲的,可见佛陀讲修行,不是离开自己的身心去看别人怎么样,也不是离开这个身心去看外在的世界怎么样,因为一切都不外乎是我们这个身心的观察,以及这个身心跟外面的互动,这个才能成为世间。如果把我们这个身心拿开了,然后去谈一个空泛的问题,意义在哪里?因为你要了解我们这个身心,才知道问题的根源,才知道怎么去解决,因为一切的问题来源不就是我们这个身心。
 这里就牵扯到一件很重要的,为什么《杂阿含经》里面把这个我们的身心叫做世间?因为要记住一件事情,讲离苦得乐,讲一切事情的解决,还有一切事情的根源,来自哪里?我们这个身心。修行谁在修?我们这个身心。所以我常讲好几次,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谁的五蕴?我们自己的身心五蕴,连大乘佛教都这样讲的,可见佛陀讲修行,不是离开自己的身心去看别人怎么样,也不是离开这个身心去看外在的世界怎么样,因为一切都不外乎是我们这个身心的观察,以及这个身心跟外面的互动,这个才能成为世间。如果把我们这个身心拿开了,然后去谈一个空泛的问题,意义在哪里?因为你要了解我们这个身心,才知道问题的根源,才知道怎么去解决,因为一切的问题来源不就是我们这个身心。
第46行: 第74行:
 所以讲到世间,第一个五蕴世间就在分析我们这个身体跟精神的状态,然后谈到说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解决。另外一个六六世间就是在讲我们这个身心跟外面的认识。整个这样的一个互动里面,到底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都是修行的入手处,这个叫做世间。
 所以讲到世间,第一个五蕴世间就在分析我们这个身体跟精神的状态,然后谈到说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从中去解决。另外一个六六世间就是在讲我们这个身心跟外面的认识。整个这样的一个互动里面,到底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都是修行的入手处,这个叫做世间。


  :刚才提到那个空屋的比喻,我觉得那个意味非常好,就是整个的是非常空寂,没有任何的染着。但是就是一般的话,这个空性容易感觉就是完全空掉了,然后完全放空,没有任何念头,但是作为世间人的话,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必然会有念头,那这个空能不能理解为,只是没有执着,没有染着,就是念头还是一个接一个?
  :刚才提到那个空屋的比喻,我觉得那个意味非常好,就是整个的是非常空寂,没有任何的染着。但是就是一般的话,这个空性容易感觉就是完全空掉了,然后完全放空,没有任何念头,但是作为世间人的话,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必然会有念头,那这个空能不能理解为,只是没有执着,没有染着,就是念头还是一个接一个?


 是,念头有,但在佛教里面讲念头有两个层次。第一个,要有善的念头,不善的要把它改成善的,所以叫做四正勤。谁记得四正勤?从恶的来讲,已生的要让它降伏、断除,未生的不要让它生。从善的来讲,还没生起的善要让它生起来,已生起的善要让它增长。所以这就是我们第一个,要起善的念头,不要起恶的念头,这是第一个层次。但如果只是这个层次的话,还不够,因为你就算是起再善的念头,你还有执着的话,那还是生死。那第二个就是说,就算是起善,你也不能执着,那就是离开欲望跟执着。你不要以为起善的不执着,我们起善的会执着。你帮助人是不是善?那你帮助人会不会执着?会。所以佛教有两个层次,但不是说马上叫你不要执着,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第一步至少先起善。
  师父: 是,念头有,但在佛教里面讲念头有两个层次。第一个,要有善的念头,不善的要把它改成善的,所以叫做四正勤。谁记得四正勤?从恶的来讲,已生的要让它降伏、断除,未生的不要让它生。从善的来讲,还没生起的善要让它生起来,已生起的善要让它增长。所以这就是我们第一个,要起善的念头,不要起恶的念头,这是第一个层次。但如果只是这个层次的话,还不够,因为你就算是起再善的念头,你还有执着的话,那还是生死。那第二个就是说,<u> 就算是起善,你也不能执着,那就是离开欲望跟执着。</u> 你不要以为起善的不执着,我们起善的会执着。你帮助人是不是善?那你帮助人会不会执着?会。所以佛教有两个层次,但不是说马上叫你不要执着,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第一步至少先起善。


 所以这个空诸欲,就是刚才说的让你离开执着 。所以你看,世间,佛约眼等内六处,色等外六处,六识,六触,六受说,这些都是可破坏的,可破坏法所以名为世间。这里的世间空的空,指的就是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都是可坏可灭的,是没有一个本质的我跟我所的,这个就叫做世间空。所以我们来看这个经典里面怎么讲,他说:“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什么叫做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眼空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眼根,眼根是空的,但是眼根是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它的空指的是什么?没有所谓的常恒不变易法,它是在否定不变的东西,而不是在否定存在的缘起因缘和合的眼根,它是存在的。但是,它是刹那变化,是无常破坏性的。那有没有常恒不变易的法?没有,因为眼根,它本来就是因缘和合的,本来就是变化的,所以没有不变的东西,本来如此,不是谁让它这个样子。为什么本来如此?因为因缘聚合的,就会因缘而散。本来如此,那么本来如此,问题出在哪里?本来无常,我们硬去执着,就出在这里。以后我们慢慢会再讲,本来就无常,只是我们执着。我是不是告诉你无常,你就不执着了?那你就开悟了?哪有那么容易的,这要经过不断的训练的。比如说,你们有没有打过篮球?那么有一个人跑来跟我说,当然我比喻,我今天去学校看人家打篮球,我也想去打,结果不会打。你教我打篮球,我说好,我教你打篮球,先教你运球,然后你就做一次给他看,要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讲完了,我都告诉你了,问题是等于你会了吗?当然不是,你还要训练。但是我要先告诉你,不然你乱打一通。所以正确的知识是第一步,但是你要去训练。同样的佛陀都告诉你,但是你要不断的去训练。我昨天有讲过一句话,佛教有一套训练方法,但是要先知道,观念上要先懂,知识上要先知道。佛陀就告诉你说,一切法是因缘所成,所以它是眼空,是因为眼睛都在无常变化,眼根都在无常变化。若色,为什么这里谈到色?因为眼见色,他是在讲眼根对色,然后会产生眼识,所以眼根是空。那你眼根所对的对象,也是空,也是变化的。那眼对色所产生的识,也是空的。为什么?也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所以也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叫做若眼,若识。然后眼触,眼根,色境产生眼识,是认识的开始。这个识再去接触到对象,那就是进一步认识的一个连续的动作,所以又有触。接下来受,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接下来会爱取有,所以他说,这样所产生的一个认识,不管你是苦受
 所以这个空诸欲,就是刚才说的让你离开执着。


  乐受,不苦不乐受,什么意思? 们有没有看到喜欢的东西? 到喜欢的东西 心情是不是会好?比如 说, 我跟Judy是好朋友 所以我看到她的时候 今天心情特别好 但是如果我很讨厌Judy 所以我看到Judy,今天心情都不好 就是苦 、乐受。但如果 我跟Judy不认识 所以没有好和 坏,所以 我今天看到她,打个招呼,没有好坏的问题,这个叫做不苦不乐受 所以 个叫做一切 认识 产生 ,就是 这样不断的产生。那这些认识 产生都是 一切 ,不管 不管 不管 眼识,不管是触受,这 些都是因缘 成的,都不是常住不变 的,这个叫做 常恒不变易法 ,都是无常变化的, 一些都是这样子的。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所以 你看, 导师 说, 世间 佛约眼等内六处 色等外六处 六识 六触 受说, 这些都是可破 可破坏法 所以 名为世间 。这 世间空 指的 就是 世间 的一切 无常变化的 可坏可灭的 ,是 没有 个本质的我跟我 所的,这个 叫做 世间 。我们来看 个经典里面怎么讲?


  接下来,耳对声,产生耳识。接下来,触,受,爱,取,有这些,全部六根对六境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生, 以这些都只是一种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的我,这个叫做 。所以六根对六境的认识叫做 间。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都是因缘和合的,没有不变存在的我或是自性,这个就叫做
  他说:【'''「世尊! ,云何名為 ?」】'''


  答:昨天提到无常的时候,跟这边有点相关,昨天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比如你的车子被偷掉了,或者是有人怎样,如果房子马上被烧掉,如果你是看到车胎一点点磨损慢慢报废的话,那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突然之间,包括如果是重病的一个癌症病人,拖了几年以后慢慢的死亡,就比较容易接受。但如果突然之间,一个天灾或者是 什么 ,突然之 没有了,那这个情况下就很难接受。那这个是不是跟修行的境界有关系 怎样去解决这种一下子出现的这个问题。
 什么 叫做世


 其实这个解决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这是要长期平时的训练 你要平时不训练,你当然没办法。我举一个例子, 我最喜欢就是用学功夫。 比如说学功夫,你一下子遇到一个高手,结果你打输了,跑回来说,“师父,你能不能教我一个招数打赢他?”电影常常这样演。其实你能不能打赢这个高手,重点在哪里?重点在平时的训练 不是用哪一个招哪一个式 不是一招一式就打赢了。所以功夫好坏重在平时的训练。所以你说,那我遇到一个亲人或是什么忽然怎么样,这个不是说我用两句话跟你讲一讲,你就可以做到 。或许你可以暂时 ,就算是你一下子可以接受,那也是要你平时有训练 所以修行的功夫,重在于平时不断的训练跟增长 等到你真正遇到境界的时候,你就能用。
'''【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
 
眼空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眼根,眼根是空的,但是眼根是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它的空指的是什么?没有所谓的常恒不变易法,它是在否定不变的东西,而不是在否定存在的缘起因缘和合的眼根,眼根它是存在的,但是它是刹那变化,是无常破坏性的。那有没有常恒不变易的法?没有,因为眼根本来就是因缘和合的,本来就是变化的,所以没有不变的东西,本来如此,不是谁让它这个样子。为什么本来如此?因为因缘聚合的,就会因缘而散。那么本来如此,问题出在哪里?本来无常,我们硬去执着常,问题就出在这里。
 
问题是是不是告诉你无常,你就不执着了?那你就开悟了?哪有那么容易的,这要经过不断的训练的。比如说,你们有没有打过篮球?那么有一个人跑来跟我说,我今天去学校看人家打篮球,我也想去打,但我不会打,你教我打篮球,我说好。我教你打篮球,先教你运球,然后你就做一次给他看,要怎么样怎么样,我都告诉你了,问题是等于你会了吗?当然不是,你还要训练。但是我要先告诉你正确的知识,不然你乱打一通,所以正确的知识是第一步,但是你要去训练。
 
  同样的,佛陀都告诉你了,但是你要不断的去训练。我昨天有讲过一句话,佛教有一套训练方法,但是要先知道,观念上要先懂,知识上要先知道。佛陀就告诉你说,一切法是因缘所成,所以它眼空,是因为眼睛都在无常变化,眼根都在无常变化。
 
'''【若色、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
 
为什么这里谈到色?因为眼见色,他是在讲眼根对色,然后会产生眼识,所以眼根是空。那你眼根所对的对象也是空,也是变化的。那眼对色所产生的识,也是空的。为什么?也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所以也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叫做若眼,若识。(眼識、眼觸)。
 
然后眼触,眼根,色境产生眼识,是认识的开始。这个识再去接触到对象,那就是进一步认识的一个连续的动作,所以又有触。接下来受,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接下来会爱取有,所以他说,这样所产生的一个认识,不管你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什么意思?你们有没有看到喜欢的东西?看到喜欢的东西,心情是不是会好?比如说,我跟Judy是好朋友,所以我看到她的时候,今天心情特别好,但是如果我很讨厌Judy,所以我看到Judy,今天心情都不好,就是苦受、乐受。但如果说我跟Judy不认识,所以没有好和坏,所以我今天看到她,打个招呼,没有好坏的问题,这个叫做不苦不乐受。,这个叫做一切的认识的产生,就是这样不断的产生。那这些认识的产生都是一切,不管是眼,不管是色,不管是眼识,不管是触受,这一些都是因缘所成的,都不是常住不变的,这个叫做常恒不变易法空,都是无常变化的,这一些都是这样子的。
 
'''【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
 
接下来,耳对声产生耳识。接下来,触,受,爱,取,有这些,全部六根对六境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生,所以这些都只是一种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的我,这个叫做世间空,所以六根对六境的认识叫做世间。六根对六境的认识都是因缘和合的,没有不变存在的我或是自性,这个就叫做空。
 
问:昨天提到无常的时候,跟这边有点相关,昨天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比如你的车子被偷掉了,或者是有人怎样,如果房子马上被烧掉,如果你是看到车胎一点点磨损慢慢报废的话,那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突然之间,包括如果是重病的一个癌症病人,拖了几年以后慢慢的死亡,就比较容易接受。但如果突然之间,一个天灾或者是什么,突然之间没有了,那这个情况下就很难接受。那这个是不是跟修行的境界有关系?怎样去解决这种一下子出现的这个问题?
 
师父: 其实这个解决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这是要长期平时的训练 你要平时不训练,你当然没办法。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学功夫,你一下子遇到一个高手,结果你打输了,跑回来说,“师父,你能不能教我一个招数打赢他?”电影常常这样演。其实你能不能打赢这个高手,重点在哪里?重点在 平时的训练 不是用哪一个招哪一个式 不是一招一式就打赢了。所以功夫好坏重在平时的训练。所以你说,那我遇到一个亲人或是什么忽然怎么样,这个不是说我用两句话跟你讲一讲,你就可以做到,就算是你一下子可以接受,那也是要你平时有训练 所以修行的功夫,重在于平时不断的训练跟增长 等到你真正遇到境界的时候,你就能用。


 那你说,师父,我平常没有训练怎么办?现在开始。再来就是说,比如说师父是出家人,跟如立法师,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很多不是佛教徒,或是就算是佛教徒,平时也没有多用功的。我们还是尽可能的去安慰,但是我们也知道说,这个时候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有限的,因为你平时不学,平时很执着。所以修行贵乎平常的训练,你要学功夫成为高手,贵乎平常的训练。所以佛陀曾经跟阿难说,就算你跟在佛的身边,如果你不学,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修证的阿罗汉。
 那你说,师父,我平常没有训练怎么办?现在开始。再来就是说,比如说师父是出家人,跟如立法师,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很多不是佛教徒,或是就算是佛教徒,平时也没有多用功的。我们还是尽可能的去安慰,但是我们也知道说,这个时候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有限的,因为你平时不学,平时很执着。所以修行贵乎平常的训练,你要学功夫成为高手,贵乎平常的训练。所以佛陀曾经跟阿难说,就算你跟在佛的身边,如果你不学,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修证的阿罗汉。


  :我看这个经文,因为它写说眼空,这个我们知道,因为是缘起所以是空的,那接下来的常恒不变易法空,不变易法空,我们知道它是缘起,可是它的常恒摆在这边,好像又跟他们完全,我就看不懂。
  :我看这个经文,因为它写说眼空,这个我们知道,因为是缘起所以是空的,那接下来的常恒不变易法空,不变易法空,我们知道它是缘起,可是它的常恒摆在这边,好像又跟他们完全,我就看不懂。
 
师父:你把它这样了解,这个法就叫东西,常的东西,恒的东西,不变易的东西,空是在否定这样的一个东西,就是没有常的、恒的、不变易的东西,是没有这样的东西的。常的、恒的、不变易的法是空的,就是没有这种东西,我写出来你就知道了。常、恒、不变易法就是一个存在的东西的意思。常的、恒的、不变易的这个东西,那你说常、恒、不变易,其实都一样的。这样的东西,没有。所以一切的东西都是无常、无恒,就是不恒常,还有变异的。所以常的、恒的、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他在否定一个常住不变的东西。所以他是在否定我跟我所,而认为一切法本来就是无我、无我所的。
 
问: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佛陀去解释空,都是针对禅坐所产生的问题,就是空屋、空住(空三昧)、空诸欲、世间空。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说我们人类对于这个抽象的思考是非常好的,借用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他可能一开始只是要跟木匠解释说为什么你打那么用力,没有用。但是后来一直发展,发展到最后变成Oppenheimer(奥本海默)的原子弹了。那我在想说,会不会说是本来佛陀的意思是要解释禅修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后来把它抽象化以后,在上面发展出非常大的空的一个学说,有很多人他不打坐不学禅,然后直接看这个空的理论,然后讲得又高又玄又妙,弄得到最后好像失去空原来的意义。
 
师父:会有这个问题。所以当印顺导师在讲阿含空、部派空,还有般若跟中观的空时候,他一直掌握住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在谈我们的身心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而不会像后来都是变成又玄又妙的一些理论。哪怕般若,他都一直掌握住我们这个身心生命的一个问题,我们继续看下去,慢慢就会比较清楚了。我刚刚不是举一个最好的例子吗?《心经》、《般若经》的开宗明义,它讲什么?照见五蕴皆空。哪五蕴?色受想行识。谁的?我自己的,所以他一直掌握住这个,不是在谈又玄又妙的理论。但是他整个理论再怎么谈,其实都在谈我们这个真实的样貌是怎么样,然后对这个真实的谛理去体悟它,证悟它。
 
问:我还有个问题,我的感觉就是说,佛陀在讲就是人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这些所有的都不是真实的东西,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反映到最后的话,基本上就是一个感情的问题,就是你的反应,因为这些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你就不要起什么反应,你不用喜欢也不要讨厌。你讨厌也不对,喜欢也不对,因为这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甚至你感情都不是那种。说到底,那人到最后是什么意思呢?
 
师父:这个慢慢再跟你讲,其实不是说喜欢和讨厌不对。喜欢,但是依于缘起而不执着,所以它的重点不在于喜不喜欢。我跟你讲一个比较玄的话,你懂了怎么讲都对,你不懂的怎么讲都不对,有点禅宗的味道,事实上就是如此。你要产生了执着,你喜欢不喜欢都不对。你不执着,那就喜不喜欢都无所谓。所以佛教不只是讲无我,它还讲大悲。那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根源在这个[我执]。佛陀对弟子很关爱,佛陀对弟子关不关爱?关爱,那你可以用一般叫做喜欢,但是佛陀这种关爱是无我的关爱,希望大家都能得到解脱。像我们对家人关不关爱?关爱,但是我们是很执着的关爱。这样了解它的差别吗?那这个慢慢理解,我后面讲解脱道会慢慢讲。
 
'''【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空世間。以「無我、我所」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
 
'''空=無我我所】'''


  你把它 样了解 法就叫东西, 的东西, 的东西, 不变 的东西, 空是在否定 的一个 东西 就是没有常 、恒的、不变易 东西 ,是 没有这样 东西 的。 常的、恒的、不变易的法 的,就是 没有 种东西。我写出来你就知道了。常、恒、不变易法 就是 一个存在的东西的意思。常的、恒的、不变易 的这个 东西,那你说常、恒、不变易 其实都一样的。 样的东西,没有。所以 一切 的东西 是无常、无恒,就是不恒常,还有变异的。所以常的、恒的、不变的东西 是没有 这样 东西的。 所以 它在否定一个常住不变的东西。所以它是在否定 我所, 而认为 切法本来 就是 无我 无我所的
  所以 里的空就等于无我、无我所 没有本质。那么无我呢?我就是一 个常恒不变的 一个 东西,这 个叫我,那属于我 一切,这个叫做我所。比如说我执着我这个身心生命有 一个 那我所认识到 属于我 的, 我认为 属于我 ,这一切都叫做我所 比如说我执着有一个我,那这个就 衣服 这个 就是 我的桌子, 就是 电脑, 这个 全部都叫做我所 ,这一切都是没有 本质 所以 叫做无 我所 。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明天继续来看空心解脱。今天回去把这个讲义稍微看 下, 就是 空它代表了几个意思,它中间有什么关联性,大概去复习 了解一下


大概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佛陀,他直接去解释空。


  都是针对禅坐所产生的问题,就是世间空,欲望空。一开始的住空,那当佛陀把这三点讲出来以后,这个可能以后还有。那我开始有一个感觉,就是说我们人类对于这个抽象的思考是非常好的。借用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他可能一开始只是要跟木匠解释说为什么你打那么用力,没有用。但是后来一直发展,发展到最后变成Oppenheimer(奥本海默)的原子弹了。那我在想说,会不会说是本来佛陀的意思是要解释禅修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后来把它抽象化以后,在上面发展一个非常大的空的一个学说,然后有很多人他不打坐不学禅,然后直接看这个空的理论,然后讲得又高又玄又妙,弄得到最后好像失去原来的意义。会有这个问题。所以当印顺导师在讲阿含空、部派空,还有般若跟中观的时候,他一直掌握住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在谈我们的身心生命是怎么一 事,而不会跑到后来都是变成又玄又妙的一些理论。哪怕般若,他都一直掌握住我们这个身心生命的一个问题。那我们继续看下去,慢慢就会比较清楚了。我刚刚不是举一个最好的例子吗?《心经》、《般若经》的开宗明义,它讲什么?照见五蕴皆空。哪五蕴?色受想行识。谁的?我的。自己的。所以他一直掌握住这个,不是在谈又玄又妙的理论。但是他整个理论再怎么谈,其实都在谈我们这个真实的样貌是怎么样,然后对这个真实的谛理去体悟它,证悟它。
 回 向!


我还有个问题,我看那,我的感觉就是说,佛陀在讲就是人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这些所有的都不是真实的东西。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反映到最后的话,基本上就是一个感情的问题,就是你的反应。因为这些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你就不要起什么反应。你不用喜欢也不要讨厌。你讨厌也不对,喜欢也不对,因为这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甚至你感情都不是那种。说到底,那人到最后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慢慢再跟你讲,其实不是说喜欢和讨厌不对。喜欢,但是依于缘起而不执着。所以它的重点不在于喜不喜欢。我跟你讲一个比较玄的话,你懂了怎么讲都对,你不懂的怎么讲都不对。有点禅宗的味道。事实上就是如此。你要产生了执着,你喜欢不喜欢都不对。你不执着,那就喜不喜欢都无所谓。所以佛教不只是讲无我,它还讲大悲。那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根源在这个[我执]。佛陀对弟子很关爱,佛陀对弟子关不关爱。


关爱,那你可以用一般叫做喜欢,但是佛陀这种关爱是无我的关爱,希望大家都能得到解脱。那像我们对家人关不关爱?关爱,但是我们是很执着的关爱。这样了解它的差别吗?那这个慢慢理解,我后面讲解脱道会慢慢讲,所以六处等我。我所空,名为世间空,以无我,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以无我,我所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义。空等于无我,无我所。所以这里的空就等于无我无我所,没有本质。那么无我呢?我就是一个常恒不变的一个东西,这个叫我。那属于我的一切,这个叫做我所。比如说我执着我这个身心生命有一个我,那我所认识到的属于我的,我认为是我的属于我的,这一切都叫做我所。比如说我执着有一个我,那这个就是我的衣服,这个就是我的桌子,这个就是我的电脑,这个全部都叫做我所。这一切都是没有本质的,所以叫做无我无我所。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明天继续来看空心解脱。今天回去把这个讲义稍微看一下,就是空它代表了几个意思,它中间有什么关联性,大概去复习一下,了解一下。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5-
5-
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