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7:修订间差异

添加1,272字节 、​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阿含经 讲要-120
 阿含经讲要-120






 我们继续来看今天的《阿含经》,上个礼拜讲到四种心解脱——无量心解脱 无所有心解脱 无相心解脱,还有空心解脱。这四种心解脱,从它的内容来讲,或是从入修的方便来讲,可能是四种不同的禅定,或是四种不同的修定的方法 但是从它的可以通向解脱的共义来讲,它可能是有它共通的地方,这个是上礼拜提到的 我们来看一下剖析,这个经文上个礼拜有提到过,经文要再念一下。
 我们继续来看今天的《阿含经》,上个礼拜讲到四种心解脱——无量心解脱 无所有心解脱 无相心解脱,还有空心解脱。这四种心解脱,从它的内容来讲,或是从入修的方便来讲,可能是四种不同的禅定,或是四种不同的修定的方法 但是从它的可以通向解脱的共义来讲,它可能是有它共通的地方,这个是上礼拜提到的 我们来看一下剖析,这个经文上个礼拜有提到过,经文要再念一下。


'''4、四種心解脫(讲义P14)'''
'''4、四種心解脫(讲义P14)'''
第36行: 第36行:




'''【(1) 四種三昧(解脫):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 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
四种三昧,四种三昧又叫做四种心解脱。定又叫做心解脱,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这是四种心解脱,又叫做四种三昧。
'''(2)名異義異:'''
* '''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定。'''
* '''無所有心解脫,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定。'''
* '''空心解脫,是思惟我我所空。'''
* '''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心 三昧。(a-nimitta无相,nimitta特征)。'''
就是说,它的名称不一样,所以它的内容也不一样。
'''【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定。】'''
四无量定叫做无量心解脱。
'''【无所有心解脱,是四无色定中的无所有处定。】'''
无所有处定是无色界的第几个?第三个。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那么还有一个,【'''空心解脱,是思惟我我所空。】'''
这是空心解脱。


还有一个,【'''无相心解脱,是一切相不作意,得无相心三昧。】'''


'''【(1) 四種三昧(解脫):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 脫,空心解脫,無 相心解 】'''
  又叫做无 相心解


四种三昧,四种三昧又叫做四种心解脱,定又叫做心解脱,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这是四种心解脱,又叫做四种三昧,名异义异。就是说,它的名称不一样,所以它的内容也不一样,无量心解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定叫做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是四无色定中的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定是无色界的第几个?第三个,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那么还有一个,空心解脱是思惟我我所空,这是空心解脱。还有一个无相心解脱,是一切相不作意,得无相心三昧,又叫做无相心解脱。


佛教的这个相,你们现在读到这个相、无相,就你们平时比较熟悉的会想到什么?《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但是,(相、想)两个的梵文字不一样。《金刚经》的相,它是无想,色受想行识的想是无想,就是内心不取相、不取想。


  佛教的这个相,你们现在读到这个相、无相,就你们平时比较熟悉的会想到什么?《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但是,(相、想)两个的梵文字不一样。《金刚经》的相,它是无想,色受想行识的想是无想,就是内心不取相不取想, 这个无相心解脱,它 是Nimitta Animitta,无相心解脱 ,就是说 跟《金刚经》的意思是差不多,但是它更重在外在的相是变化不拘的。所以这个Nimitta是特征,Animitta就是无相,就是没有不变的特征跟特质 这个相Nimitta是征兆的意思。
 这个无相心解脱,它 是Animitta ,就是说跟《金刚经》的意思是差不多,但是它更重在外在的相是变化不拘的。所以这个Nimitta是特征,Animitta就是无相,就是没有不变的特征跟特质 这个相Nimitta是征兆的意思。


 比如说,《阿含经》里面曾经讲过,所谓的明相现前,意思就是说,当你黑夜过了,白天快要来的时候,在天边会有一道曙光,当你看到这道曙光之后,叫什么?明相。就是黑夜过了,白天要来了,这个就叫做明相。在南传也有讲禅相,什么叫做禅相?意思就是快要得到禅定了,或是快要得到定了,会有一些征兆出现,所以这个相Nimitta也可以说是征兆或特征。当然南传有他的一些说法,比如说他的禅相是什么,但是在北传,它没有特别说有禅相的特征,但是从他的描述来讲的话,我们也可以说在北传,快要得到定的时候,会有一些征兆跟特征。就师父常常讲的课里面,你觉得要得到定的时候,会有哪一些特征或征兆出现?由心轻安而产生身轻安,所以<u>在北传来讲,身心的轻安就是禅相</u>,就是快要入定了,快要得定了。
 比如说,《阿含经》里面曾经讲过,所谓的明相现前,意思就是说,当你黑夜过了,白天快要来的时候,在天边会有一道曙光,当你看到这道曙光之后,叫什么?明相。就是黑夜过了,白天要来了,这个就叫做明相。在南传也有讲禅相,什么叫做禅相?意思就是快要得到禅定了,或是快要得到定了,会有一些征兆出现,所以这个相Nimitta也可以说是征兆或特征。当然南传有他的一些说法,比如说他的禅相是什么,但是在北传,它没有特别说有禅相的特征,但是从他的描述来讲的话,我们也可以说在北传,快要得到定的时候,会有一些征兆跟特征。就师父常常讲的课里面,你觉得要得到定的时候,会有哪一些特征或征兆出现?由心轻安而产生身轻安,所以<u>在北传来讲,身心的轻安就是禅相</u>,就是快要入定了,快要得定了。


 这得定不是说初禅,而是快要得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是初禅的近分定,你要是如果得到未到地定,要再入初禅,要再转观才有可能 不过一般来讲,你能得到未到地定,已经非常厉害了 能不能得未到地定,在北传佛教的判断就是说,你有没有身心的轻安,这个身心的轻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检视的方法,而且这个骗不了人。
 这得定不是说初禅,而是快要得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是初禅的近分定,你要是如果得到未到地定,要再入初禅,要再转观才有可能 不过一般来讲,你能得到未到地定,已经非常厉害了 能不能得未到地定,在北传佛教的判断就是说,你有没有身心的轻安,这个身心的轻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检视的方法,而且这个骗不了人。


 我再讲,你要得身心轻安之前,会先必须要什么?要先离五欲五盖,因为你五欲五盖太重,尤其是五欲太重,五欲是欲界的贪欲,你不可能会产生身心的轻安。为什么呢?因为五欲的这种干扰太粗重,这种贪欲太粗重,所以你没办法,你要是一直在受它的干扰,你没办法得到轻安。所以在得轻安之前,你一定会先离五欲五盖,打坐的时候一定先离五欲五盖,所以这个就很容易判断。那你要是有办法,打坐做到离五欲五盖,日常生活能不能判断得出来?可以啊,你日常生活一定会保持一个什么生活?简朴、单纯,然后不会太杂乱的生活,这是必然的,因为都是相应的。那么接下来,你要平时生活训练好了,你打坐要得到离五欲五盖,那你必须要怎么样?这个可能比较难猜 不过一讲你们就知道,必须要心一境性,要能够摄心集中,所以打坐,有它的渐次的这种(次第)。
  那么 我再讲,你要得身心轻安之前,会先必须要什么?要先离五欲五盖,因为你五欲五盖太重,尤其是五欲太重,五欲是欲界的贪欲,你不可能会产生身心的轻安。为什么呢?因为五欲的这种干扰太粗重,这种贪欲太粗重,所以你没办法,你要是一直在受它的干扰,你没办法得到轻安。所以在得轻安之前,你一定会先离五欲五盖,打坐的时候一定先离五欲五盖,所以这个就很容易判断。那你要是有办法,打坐做到离五欲五盖,日常生活能不能判断得出来?可以啊,你日常生活一定会保持一个什么生活?简朴、单纯,然后不会太杂乱的生活,这是必然的,因为都是相应的。那么接下来,你要平时生活训练好了,你打坐要得到离五欲五盖,那你必须要怎么样?这个可能比较难猜 不过一讲你们就知道,必须要心一境性,要能够摄心集中,所以打坐,有它的渐次的这种(次第)。


 师父讲过好几次了,打坐第一步,前方便要先调整好,前方便调整好就是听经闻法要把观念弄清楚。第二个就是生活上,第一个持戒,但是问题是你不能说我光持戒,不能说我持戒持好就好,你在持戒往上要更进一步的要求,就要保持一个简朴的生活,也就是说,尽量克制日常生活中的五欲五盖。然后接下来,当然还有训练,就是保持正知正念,这些师父讲过。接下来你把这些前方便做好了,坐下来打坐,它的原则就是什么?心一境性,这是一切佛教打坐的共通的,心一境性。当然你可以有各种方式,比如说数息,就是这边讲的四无量心,还有所谓的不净观,五停心观 里面每一个都可以。接下来,你不断的训练,不断的坐,日常生活不断的调整,接下来就是师父讲的九住心。然后就慢慢慢慢的,一步一步起来,前四住就是在训练心一境性,到了第五个调顺,就是在离五欲,六七是离五盖,然后八九就是身心轻安。
 师父讲过好几次了,打坐第一步,前方便要先调整好,前方便调整好就是听经闻法 要把观念弄清楚。第二个就是生活上,第一个持戒,但是问题是你不能说我光持戒,不能说我持戒持好就好,你在持戒往上要更进一步的要求,就要保持一个简朴的生活,也就是说,尽量克制日常生活中的五欲五盖。然后接下来,当然还有训练,就是保持正知正念,这些师父讲过。接下来你把这些前方便做好了,坐下来打坐,它的原则就是什么?心一境性,这是一切佛教打坐的共通的,心一境性。当然你可以有各种方式,比如说数息,就是这边讲的四无量心,还有所谓的不净观,五停心观里面每一个都可以。接下来,你不断的训练,不断的坐,日常生活不断的调整,接下来就是师父讲的九住心。然后就慢慢慢慢的,一步一步起来,前四住就是在训练心一境性,到了第五个调顺,就是在离五欲,六七是离五盖,然后八九就是身心轻安。


 所以这个九住心,北传的对于禅修是很容易检视的,有没有是骗不了人的。你要是没办法心一境性,那你不要跟我说离五欲五盖,你要是没办法离五欲五盖,你不要跟我说会有轻安,你没有轻安,那表示你没有定。不要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定没定跑来问我,师父,我这样算不算入定?那你要这样问我,我一定跟你讲,还早得很,一定会这样跟你讲的。
 所以这个九住心,北传的 这个 对于禅修是很容易检视的,有没有是骗不了人的。你要是没办法心一境性,那你不要跟我说离五欲五盖,你要是没办法离五欲五盖,你不要跟我说会有轻安,你没有轻安,那表示你没有定。不要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定没定跑来问我,师父,我这样算不算入定?那你要这样问我,我一定跟你讲,还早得很,一定会这样跟你讲的 。师父再重新讲一次,让大家有一个观念要很清楚,这四种心解脱都是在修禅观,都是禅定


师父再重新讲一次,让大家有一个观念要很清楚,这四种心解脱都是在修禅观,都是禅定。




第66行: 第89行:




  第一个, 名异义异,就是说名称不一样,它其实是四种入手禅修的方法不同,方法不同,但是原则一样都是心一境性。
 
 名异义异,就是说名称不一样,它其实是四种入手禅修的方法不同,方法不同,但是原则一样都是心一境性。


'''【无量心解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无量定;无所有是四无色界中的无所有处定;空心解脱是指思惟我我所空;无相是一切相不作意。】'''
'''【无量心解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无量定;无所有是四无色界中的无所有处定;空心解脱是指思惟我我所空;无相是一切相不作意。】'''


 这个就是名异义异,就是名称不一样,它的内容也不同,这是第一个 名异义同,就是刚刚经典上讲的,云何法一義種種味?有没有看到?种种味就是名异,虽然表象上的名称,还有表象上的意义不一样,但是它的共通特色是一样的,就是这里的:
 这个就是名异义异,就是名称不一样,它的内容也不同,这是第一个
 
名异义同,就是刚刚经典上讲的, 【''' 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有没有看到?种种味就是名异,虽然表象上的名称,还有表象上的意义不一样,但是它的共通特色是一样的,就是这里的:


'''(3)名異義同'''
'''(3)名異義同'''
第84行: 第110行:


# ''' 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 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 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
# ''' 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 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 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
名异义同


  名异
'''【無量: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 因 ,】'''
 
有了贪瞋痴,那就有量。
 
【'''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 脫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 貪、瞋、癡空即超越於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 竟解脫(不動阿羅漢)。'''】
 
所以漏尽比丘的究竟解脱,不动阿罗汉就是<u>贪瞋痴空的无量,不是在有限的量上去谈无量,而是在无我无我所的相应之下,超越一切的有量、有限度的这种概念</u>。从这个地方来讲,还是在讲什么?贪瞋痴空,这个就是有量、无量的真实意


'''无 痴代表了一切烦恼, 量的因''',有了贪瞋痴,那就有量。漏尽比丘所得的无量心解脱中,不动心解脱最为第一 所以不动心解脱就是贪空 、瞋 ,贪瞋痴空就能 超越有 现量。所以漏尽比丘的究竟解脱 ,不 动阿罗汉就 贪瞋痴空的无量,不是在 限的量 去谈无量,而是在无我无我所的相应之下,超越一切的有量 有限度的这种概念。从这个地方来讲,还是在讲什么?贪瞋痴空,这个就是有量、无量的真实意义
''' 所有 貪、 、癡 障礙 瞋、 超越 於所 有,不 動心解脫 無所 心解脫中最 上的。'''】


'''无 所有 :同样的意义 贪瞋痴 障碍 ,贪瞋痴 空去 超越所有'''。
所有, 可以说是有我所,就 等于有我就有我所 有我所那就是 贪瞋痴 不能灭。如果能 超越 贪瞋痴,那就变成无我所,就是指这里的无我所,所以叫做【'''不动心解脱是无 所有 心解脱当中最上的''' 】,这个叫做无所有 接下来:


所有可以说 我所有我所,就是等于有我有我所,有我就有我有所 有我所那就是贪 痴不能灭,如果能 超越 贪瞋痴,那就变成无我所,就是指这里的无我所 所以叫做 心解 无所有 心解 脱当 中最上的 ,这个叫做无所有
'''【無相:貪、瞋、癡 相的因 貪、 、癡空即  超越 於相 ,不 心解 無相 心解 中最上的。 】'''


  接下来'''无相''': 贪瞋痴是有相的,因为贪瞋痴 是相的因,有贪瞋痴就有相 贪瞋痴空就是超越一切相,不动心解脱是无相心解脱中最上的。
 贪瞋痴是有相的,因为贪瞋痴是相的因,有贪瞋痴就有相 贪瞋痴空就是超越一切相,不动心解脱是无相心解脱中最上的。


 所以,四种心解脱里面以空心解脱为根本,所谓的空心解脱就是无我无我所,其他的三个如果都能透入空心解脱无我无我所,都是可以达到解脱的境地。所以你看:
 所以,四种心解脱里面以空心解脱为根本,所谓的空心解脱就是无我 无我所,其他的三个如果都能透入空心解脱无我无我所,都是可以达到解脱的境地。所以你看:


 【 ''':空於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 的別名。'''】
 【''' :空於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 的別名。'''】


 所以不动心解脱就是空心解脱。
 所以不动心解脱就是空心解脱。
第103行: 第136行:
'''【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达到究竟处就是与空心解脱,也就是不动心解脱是平等平等的。】'''
'''【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达到究竟处就是与空心解脱,也就是不动心解脱是平等平等的。】'''


 所以你看,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虽然在作观入手的时候是不同的,因为一个是慈悲喜舍,一个 是观 指的是无所有定,一个是讲无相定,都是刚开始入手不一样,然而,如果转成慧观的话,如果能够跟空贪瞋痴相应的话,全部都可以通于不动心解脱,也就是通于空心解脱。
 所以你看,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虽然在作观入手的时候是不同的,因为一个是慈悲喜舍,一个指的是无所有定,一个是讲无相定,都是刚开始入手不一样,然而,如果转成慧观的话,如果能够跟空贪瞋痴相应的话,全部都可以通于不动心解脱,也就是通于空心解脱 ,那个都是可以断烦恼得解脱的 也就是说,这几种在入手的时候,观想可以是不同的,但是到最后都可以依定而转无我观,这样的话都是可以通往究竟解脱的。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那个都是可以断烦恼得 解脱 也就是说 ,这 几种在入手的时候,观想可以 是不 同的 到最后都可以依定而 转无我观,这 样的话都 可以通往究竟 解脱的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刚才弟子听师父讲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 解脱, 还有无相心解脱 ,这 个都 修定。后来 动心解脱 实际后来 是转 慧观,观 无我 无我所空, 成了得解脱了 所以 几个尽管后面有解脱两个字,但 实际它跟那个不动心 解脱 还是不一样 的?


  问:刚才弟子听 师父 讲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还有无相心解脱, 这个 都是修定 后来不动 心解脱, 实际后来是转慧观,观无我无我所,观成了得 解脱 了,所以这几个尽管后面有解脱两个字,但 实际他跟那个不动 心解脱 不一样的?
 师父 除了空 心解脱 以外 其他的 解脱 心解脱 ,都 定。


 师父 ,除了空 心解脱 以外 其他 解脱都 指心解脱 都是定。
  问: 师父 ,弟子打断您一下,等一下麻烦师父再把 这个心解脱 慧解脱 它们有 时候 一样 有的时候还不一样?


  问: 师父, 打断您 下麻烦师父再把这 个心解脱慧解脱。
 师父 :我后面会讲,我们讲心解脱的时候,在经典上会有两个意义 ,一 个是指定解脱 ,一个 是指慧解脱,两个很多时候同时都用 心解脱 。所以我们在看经典讲心解脱,你要注意看他到底是讲定的解脱还是讲慧的解脱,但是其实不会说很难看得出来。我后面在讲慧解脱的时候,经文一看你就知道,那指的是 慧解脱 。所以前面【第四节 定(心)解脱】,讲心的不同意义,精神心作用的通称,那就不是单讲定而已,这是第一种。第二种,依定说心,三增上学也可以叫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这时候就是依定说心


  师父:它们有 时候是一样,有的时候还不一样,我后面会讲,我们讲 心解脱 的时候 ,在 经典上会有两个意义 一个 解脱 一个 指慧解脱,两个很多时候同时都用 心解脱。所 以我们在看经典 讲心解脱 ,你要注意看他到底 讲定 解脱还是 慧的解脱 但是其实不会说很难看得出 ,我后面在讲慧解脱的时候,经文 看你就知道,那指 是慧解脱 所以前面讲心有没 心的不同意义,精神心作用的通称,那就不是单讲定而已,这是第一种。
  所以刚刚讲 四种 心解脱, 偏重 讲什么?讲定 ,是 说心 四种 心解脱。 现在 所讲 的这四种 心解脱是 简单 的讲, 我们接下 要稍微做详细 说明 海澈 什么问题?


  第二 依定说 心, 三增上学也可以叫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 上慧 ,这 时候 就是依定说 所以刚刚讲 四种心 解脱, 偏重在讲什 讲定,是 定说心, 是四 种心解脱 现在所讲 种心 解脱 是简单 ,我们 接下 要稍微做详细一点的说明 海澈有什么问题?
  问:师父,就是那个在「空之探究」里面是这样说的,他修这四 种心 解脱 实际 他修成了,就是他主要是为了修解脱,修成了就是解脱。
 
师父:修成了就变成 解脱 就变成真正的断烦恼。那个和 个实际上是一样的意思,修不成那 就是 定,然后从 依定 明三种三昧
 
问:实际上,他目 是还是 解脱, 只是没修成,那就是变成定的意思。
 
师父:那 从他的因果上来 ,就是说他入手观的方便不一样,入手的方便不一样,所以他入手是先依修定,修定到一 的程度 他开始要修慧观。但 他修这种定,他慧观不成,他就成为某一种 。比如 四无量 心, 他刚开始入手的时候就 修慈悲喜舍 无量,当然他会对治嗔 但是到了一定 程度之后,他开始转慧观,如果没转成,那就是 无量定;如果转成了,那是可以 解脱的,我们 一个一个 看,我们先讲四无量心解脱


问:师父,就是那个在空之探究里面是这样说的,就是说,他修这四种心解脱,实际上他修成了,就是他主要是为了修解脱,修成了就是解脱,修成了就变成慧解脱,就变成真正的断烦恼,师父:那个和这个实际上是一样的意思,修不成那就是定,然后从依定来说明三种三昧,实际上,他目的是还是解脱,只是没修成,那就是变成定的意思。那么从他的因果上来讲,就是说他入手观的方便不一样,入手的方便不一样,所以他入手是,先依修定,修定到一定的程度,他开始要修慧观。但是他修这种定,他慧观不成,他就成为某一种定,说明的角度(不同),比如说四无量心,他刚开始入手的时候就是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当然他会对治嗔,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他开始转慧观,如果没转成,那就是四无量定;如果转成了,那是可以解脱的,我们一个一个来看,我们先讲四无量心解脱。




第127行: 第165行:




这个就是四无量心的无量心解脱,这是经文,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定,也名四无量心,所以它的四无量心的心是指定,就是指四无量心解脱,四无量心解脱,又叫无量心三昧,这里直接讲三昧,还有又叫做是梵住,是梵住,因为梵是清静的意思,四无量,遍缘无量有情,所以它的无量是指什么?缘无量的有情,缘无量有情干什么?所以他缘无量有情是把我们的悲愿或是我们的悲心给无量有情,这样了解吗?观我们的悲心,慈悲喜舍,观我们的慈心给无量有情,所以说一切有不认为,因为我们是缘无量有情,但是,定可以这样子做,所以说一切有不认为是賸解作意,俱身假想起故,意思就是说,事实上,这是你的定心,不是真实的状况,所以哪怕你缘再多有情,你的定心增加,你的定力增加,你的慈悲喜舍增加,但是对这些有情没有直接的帮助,因为它是胜解的假想观,那你说师父那没帮助,那修这个干什么?其实我说的是没有直接帮助,这是说一切有部所说的,它没有直接帮助,但是它有间接的帮助,什么叫间接帮助?因为你透过这种定的修学之后,第一个你定力增加,第二个你的悲心增加,你的悲心增加,那怎么样?你就会持续去做,你就会去实践,你之前看到人不大想帮忙,现在你看到人有困难,


  你就会想帮忙,那你想帮忙的力量从哪里来? 就是四无量 熏修习而来的,所以他做这种假想观,在当下是对众生没有直接帮助的,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悲 增广之后,他对众生就能起悲心,所以在部派佛教里面,尤其是说一切有部部,他认为是假想观,所以没有很重视,但大乘佛教一定很重视,想也知道大乘佛教一定非常重视 ,所以大乘佛教特别重视四 无量心 的修习,为什么?因为对众生产生慈悲喜舍,所以说一切有部认为是賸 作意,所以是假想观,什么叫做賸解作意呢?在我们的作观想里面有两种作意,一个叫做賸解作意,賸解作意是修定用的,是属于假想观,所谓的假想就是,修定所假想出来的,跟现实是不符合的,另外一种叫做真实作意或是真如作意,意思就是观诸法的实相或共相 ,这是 事实上是如此的,
  这个 就是四无量心的无量心解 ,这是 经文。
 
'''(2)、四無量心'''


什么东西事实上是如此的?比如说你观缘起 一切法本来就是缘起,你观诸行无常,那确实事实上是如此,你观诸法无我,事实上 是这样子 所以如果你观缘起无常无我 这个叫做真如作意 叫做真实观或叫做真实作意,这种作意由于跟诸法实相相应 ,所以 它能够断我执,这个就叫做能 脱,这个叫做真实 作意或 真如作意 这个就不是假 作意了,所以四无量心 说一切有部被当成是假想观的 所以他不 视它,
* '''慈、悲、喜、捨—四無量定 ,也 名無量心解脫 無量心三昧  ,或 名四梵住。'''
* '''四無量遍緣無量有情 ,所以 說一切有部認為是「勝 解作意 俱生假想起故」 。'''
* ''' 依定而起慈等觀想 或依慈等觀 而成 定。 定法中 是重 要的一組。'''


  下面导师这句很重要,因为导师如果没有讲这句,很多人在讲慈悲喜舍的时候会搞不清楚,或依定而起慈等观想,什么叫做或依定而起慈等观想?或依定而起慈等观想而修成定,在定法中这是重要的一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父特别把它画起来,什么意思?这个先依定而起慈等观想是先有定,入定以后,然后依这个定来做,有点偏向于慧观的那个样子,这个不能叫慧观,这还是属于定的观,还是属于賸解作意,弟子在读大般若经里面说到佛陀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你先不要用般若经的,你用般若经一讲这个就乱掉了,这个是《阿含经》的,当然如果相似的也可以,但是我现在先问你第一句,依定而起慈等观想是什么意思?或依慈等观想而成定,依慈等观想而成定,就是以慈心的那个概念而成定,其实这两句话就是一个已经有定了,然后,再依定作观想,他已经入定了,然后他再用这个定力来做,用定力来做四无量心的观想,这样不清楚,为什么?因为他要修悲心,他要启发大悲心,一个是怎么样,前面这一句话是讲有定了,可能是未到地定,可能是初禅,然后依初禅或未到地定来修慈悲观,来修 四无量心 ,前面因为有定,
 四无量心


  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得到定,比如说他可能依数息来修,修到未到地定,然后再转成初禅,然后依初禅,再做假想观,观慈心遍一切,这个叫做依定作慈等观想,俱舍论比较重在这样子,所以俱舍论会说初禅是离生喜乐,所以他有喜乐,初禅可以观慈悲喜舍都可以做,但是他会说 慈悲喜舍 的舍,你要修舍无量心,唯有在第四禅,因为第 禅是舍念清静,他要离开行舍跟受舍,唯有这样子你才可以修舍 无量 心,当然他都是讲 依定本来已经有定了,开始做 四无量心 的观想 这个比较难,为什么比较难?你要先有定,海澈,你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个地方他讲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定,他是依这个来修定 ,他这边底下讲,或依定而起慈等观想,就是说因为前面讲 四无量心 ,最后也可以达到不动 解脱,这样的话,依 而起慈等观想,他这个地方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解脱吗?这个地方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修慈悲心 就是 说修 四无量心 可以是有两种用意,第一个就是说,他要增长他的慈悲心,第二个,他修到最后可以跟无我相应,那他就可以得 解脱 ,也就是说,他可以得到两种帮助,第一个就是说,他修慈悲喜舍,修 四无量 心,他可以增加他的悲愿,然后降伏他的瞋心,但是他只要转观为慧观,跟空 心解脱 相应 可以得解脱,也就是说,他这个地方讲的就是以慈等观想既可以修定,同时他也可以修慧观,修慧观就必须要转成跟空无我相应,如果你不转,那他就是四 无量心 ,这可以增加我们的悲愿,那这个地方就是和说一切有部不讲的这个賸解作意 ,这里 还是 賸解作意,这不是如实观, 是讲賸解作意,虽然是賸解作意,但是师父讲过,他当下是对对方是没 帮助的,没有直接帮助,但是他可以增长你的悲愿,等到你平时生活上,你就可以去 了,那这个确实 修悲愿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一个 另外一个 我们现在常常会做 ,就是后面那一个依慈等观想而成定,比如说五停心观里面都是在讲后面那一个,就是依慈等观想而成定,这个时候就跟修数息观,修不净观,然后修五停心观里面的,
 慈悲喜舍 —— 四无量定, 也名 四无量心, 所以它 的四无量心 是指 定,就是 四无量心解脱 四无量心解脱,又 无量心 三昧 ,这里 直接 三昧。 还有 又叫 做是 梵住 ,是 梵住 因为梵 清静 意思。


  都是依这些观想,然后来成定,也就变成修定的所缘了,就是以它为所缘了,跟数息一样的,依气息为所缘,这里就是以慈悲喜舍为所缘,所以它的两个,其实经教上都有讲,只是一般我们,包括现在在教的禅修的,都是在讲后面那一个,但是很多阿毘达磨里面,前面那个他都有讲,所以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它是果还是因,其实果因都可以,你要是依它来修定,那他就是因上谈,如果你依定来作观,那他就是有定果以后才作观的,两种都算是四无量心,但是如果严格来讲,真正四无量心要修得真正好的话是第一种,因为第一种他已经有定了,所以他可以是依定而起 四无量 心观 他也可以说当作修定的所 ,然后来修定,所以在定法中这是重要的一组,所以在定法中它有一组一组的,比如说慈悲喜舍四 无量 心是一组,三三昧也是一组,三三昧从定来讲它就是三三昧,从能够达到解脱来讲它叫做三解脱门,这又是另外一组,所以我们定里面 一组一组的,一整套一整套的,比如说四禅八定它弄为一组,四无色定它可以是一组
  【''' 四无量, 缘无量有 情'''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慈心分为四类,为 什么 说导师很厉害 因为我们以为慈悲喜舍是不一样 的, 事实上你看导师这里怎 说,慈是与乐,观想众生得到安乐,悲是拔苦,观想众生远离苦恼,喜是观想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最后一个,舍是冤亲平等一视同仁,这四个有没有层次 ?有 ,因为最后面冤亲平等当然是最困难的,有层次的话你会不会觉得,慈好像 最粗浅 最简单的,舍好像 最难的,但是如果这样想的话就有问题了,为什么 我们 要讲大 悲心 不讲大舍心呢?我们修四 无量 心修慈心观 为什么不讲舍心 呢? 我们 现在南传或是北传就讲慈 为什么不讲舍心观或讲悲心观呢?为什么不讲 慈悲喜舍的 观呢?靖舍你讲什么?师父好 弟子理解佛教四圣谛苦集灭道,众生都 苦所以先要拔苦,问题是慈是与乐,拔苦是没错 ,但 与乐 有没有看到这个慈是与乐?我们 可以这样 讲,那个乐要看是世间之乐还是出离之乐,你先要拔苦然后再给予众生教法,让他生出出离心,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讲,我先讲第一个后面我等一下再读下去就知道,事实上与乐跟拔苦来讲的话,相对来讲如果说一般的,与乐比较容易还是拔苦比较容易?与乐比较容易,所以布施容易修,比如说你肚 饿了我给你东西吃,比较容易还是帮你找份工作容易?当然我可以的先给你吃一吃,所以为什么布施比较容易?第一个就布施,其实就一般状况来讲,我先给你快乐相对来讲容易一点,但是要拔你的苦不容易,你跟丈夫吵架或是跟太太吵架,我要解决你的根本问题很难,你们两个吵我也没办法,但是问题是你们吵的当下我把你分开来,劝劝安慰安慰请你吃一顿好的,然后讲一点开心的给你听,比较容易一点,问题是你要把他们两个,
  所以它的无量是指 什么? 缘无量 有情 缘无量有情干什 么? 所以他缘无量 把我们 悲愿或 是我们 悲心 无量 有情 这样了解吗? 观我们 的悲 心,慈悲喜舍 ,观我们 给无量有情 因为我们 缘无量有情 ,但是, 可以这样子 做。


  从这个痛苦的深渊拉出来,相对来讲比较困难,当然,如果你与乐谈的是究竟乐,那就另当别论,你谈到究竟乐,那就是离苦得乐,就另当别论,当然,这是佛教最究竟要做的,但是我说的只是一面,我们接下来看导师讲什么,分别地说,这四心的观行是各不相同的,分别来讲,它是不一样的,没错,一个是与乐,一个是拔苦,一个是众生离苦得乐得到的喜乐,离苦而得乐而心生的喜悦,另外一个就是怨亲平等,感觉上,它是四个的观行好像不大一样,但是如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一个慈心,它从四个面来讲,这才能叫做慈心,这个慈心,如果从给众生快乐而言,它可以叫做慈,但这个慈心难道不希望众生离苦吗?从这个慈心希望众生离苦来讲,它叫做悲,但是同样,这个慈心,你当然希望众生离苦得乐,而众生都喜悦,从这样的结果来讲是喜,最后,你这个慈心难道只给周遭的几个人而已吗?给你的亲人给谁而已吗?不是啊,我们四无量心的,不管任何一个修到最后,都是怨亲平等的,都是普缘一切的, 所以 ,你的慈心修到最后也是普缘 一切 ,等于慈心修到最后跟舍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你不能离开慈就光修一个舍,你离开慈光修舍要舍什么?舍是怨情平等,舍那种 量有限的,那你怎么去修无量无限的?当然是修慈心,慈心遍一切无量的众生,那这就 舍,就是慈是总摄,没错,尽舍,遍无量无边,所以,导师这里讲得很好,所以,我们讲四无量心,但事实上,这四无量只是慈心的一个,在不同的别说而已,其实,总和来讲,这四个总和起来才是慈心的真正意义,所以,你不要说师父,人家去修四无量心,为什么只教我慈心不教我悲心观呢?其实,慈心观修的,就已经把后面三个都透在里面去了,我们再来看,导师说,本来只是慈心,约义而分为四类,将慈行分为慈悲喜舍而成为四行,其实,它就是慈心,佛法重视慈心在世间道德行中的崇高价值,所以,约义而分为四心,如观想成就就是四无量定,那你观想成就不是说四个都,其实你就是依慈心,而观想到慈遍一切处,这就是四无量心,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靖能,您回到上一页,就是您刚才说那个慈是与乐,然后悲是什么,请问师父这种定义算是后来的定义呢,还是说比如说依梵文,或者依巴利文的 释,就是说这个慈悲喜舍,从字义的分析它就有这四个意思,他最开始的 义就有这样的一个意思,师父再继续来讲,那到底要怎么修?其实,师父在 舍论里面曾经说过,他刚开始,要缘一个喜乐,一开始慈是与乐,那你现在要 一个东西就是说,与乐,你从与乐的慈开始修,与乐,那是什么样的乐呢?什么样的乐呢?当然不能是世俗一般的五欲的乐,当然,你要讲五欲的乐,也不是不行,
  【''' 所以 一切有 部認為 「勝 意俱 生假 起故」''' 。】


 是说 比较粗浅一点 比如说我吃饱了 很高兴很快乐 ,所以我 就观想 一切 众生都不会肚子饿 当然也不 不行,不 过这 个比较太粗浅了,基本上在佛教里面说两 ,一个 就是世俗乐 是出世间乐 ,那么 一般来讲 我们来讲比如说 ,你 学佛 后得 佛法的喜悦 ,你 要把这种喜悦做成一种观
  什么意思?意思就 是说, 事实上,这是你的定心 不是真实的状况 ,所以 哪怕你缘再多有情,你的定心增加,你的定力增加,你的慈悲喜舍增加,但是对这些有情没有直接的帮助,因为它是胜解的假想观。那你说师父那没帮助,那修这个干什么? 说的是没有直接帮助,这是说 一切 有部所说的,它没有直接帮助 它有间接的帮助。什么叫间接帮助?因为你透 过这种 定的修学之后 一个 你定力增加 第二 你的悲心增加,你的悲心增加 ,那 样?你就会持续去做 你就会去实践 ,你之 前看 人不大想帮忙 现在你看到人有困难你就会想帮忙。那 你想 帮忙的力量从哪里来?就是四无量心修习而来的。


  你们不知道 会不会曾经 有这 样的一 经验 ,就是 法喜 之后 喜, 然后把这 法喜 为你 的所 然后 断地在各 听经闻 跟修行当中 喜越 越清楚 越来越明显 ,我 相信你们听经闻法 是学法 是帮助人之中 过程当中多少会有 这种法 喜跟愉悦 你要去 以这 种法喜跟愉悦为你的所缘 先把 这个 法喜越 越清楚 想越明白越清楚 然后让 越来越具体,
  所以他做这种假想观 在当下是对众生没 直接帮助的,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 这个 悲心增广之后 他对众生 能起悲心。所以在部派佛教里面,尤其 说一切有部部 他认为 假想观,所以没有很重视,但想也知道大乘佛教一定非常重视的,所以大乘 教特别重视四无量心 修习,为什么?因为对众生产生慈悲 舍。所以说一切有部认为是賸解作意,所以是假想观 什么叫做賸解作意呢?在我们的作观想里面有两 种作 意,一个叫做賸解作意,賸解作意是修定用 ,是属于假想观, 谓的假想就是修定所假想出来的 跟现实是 符合的;另外一 叫做真实作意或是真如作意,意思就是观诸 的实相或共相 ,这 是事实上是如此的。什么东西事实上是如此的?比如说你观缘起,一切 就是缘起;你观诸行无常 那确实事实上是如此;你观诸法无我 事实上也是这样子。所以如果你观缘起无常无 ,这个叫做真如作意 叫做真实观, 叫做真实作意 ,这种 作意由于跟诸 实相相应 它能够断我执, 个就能解脱 ,这个 真实作意或真如作意 这个就不是假想作意了。所以四无量心在说一切有部被当成是假想 所以他不是很重视


  刚开始似有若无,只是觉得心中喜悦,但 种喜悦不是你得了奖券赚了钱,工作得了 好,这个东西都是无常变化的,这不容易,所以你 依佛法的喜悦 修学佛法之后,听经闻法之后得到 种喜悦 然后观想它,当然你也可以用各种方式,比如说你可以用感恩的心情,然后让这种感恩心越来越 悦,你也可以用听经闻法 心情,而对这种闻法之后,那种内心的悸动跟喜悦,然后让它越来越明显,
  下面导师 要, 因为导师如果没有讲 很多人在讲慈悲 时候会搞不清楚。


  第一步当你做到越来越明显之后,我现在先问你,你这种越来越明显是不是从自己出发?没错吧,因为别人到底有没有你不知道,你是从自己出发的,所以第一个,你要不断的观想这个喜悦,对你来讲是很有帮助的,你可以用这种喜悦,在日常生活中相对的去离苦得乐,那就是从自己开始做 到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清楚之后,你就要开始 观想,
  【'''或依定而 等观想'''


 观想 谁?观想你周遭最亲的亲人,但是你观想最亲的亲人,不是观想这个对象,而是怎么样?一样是缘这个喜乐,缘这个刚刚所起的喜悦,然后怎么样 这个喜悦发生在他身上,意思是说你把这个喜悦给他,让他可以得到同样的喜悦,而不是去观这个人,你如果去观这个人的话,你的所缘变了,因为你的所缘一定是这种喜乐,这种喜乐给你周遭最亲的人,
  什么叫做或依定而起慈等 观想?


 而 且,刚开始是周遭最亲的人,因为你对他才熟悉, 且你容易给他,你不要说,师父不是说怨亲平等吗 我现 观一个最讨厌的人 然后我把 个给他,放心,你观一个最讨厌的人,你一定起的都 瞋恨心,因为你内心 慈悲还没到那边,很简单,我问你 件东西,你有一百万,你是给师父还是给你的儿子,还是给你的儿女?师父我一定给你,
  【'''或依定 起慈等观想 修成定 ,在 定法中 ,这是 重要 的一 组。】'''


  那你可能没有一百万,一般人都是 样子,所以我们就 随顺好的东西,当然一般人,我是识一般,不要说特殊,他当然给周遭的人更容易,所以他就把这种喜悦给周遭的人,最亲的人,亲人就分上中下三品,最亲的上品,中等亲的中品,然后比较疏远一点的亲下品,你说师父怎 会这个样子 因为人有分别心,我们就随顺这个分别心,一步一步慢慢去修行,所以 师父 常说,佛法虽然 的终极目的是怨亲平等,但如果叫你一步到位怨亲平等,那是不合乎现实修行的 那个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所以它是一步一步次第,慢慢慢慢的观观,到最后才能观成 什么 怨亲平等,就等于说,你把这种喜乐是缘一切无量众生,从最亲的一步一步,而且这是一步一步的,所谓的一步一步,不是说今天观给我的母亲,明天观给我的弟弟,后天观给我的妹妹,不是这样子,是你观给你的母亲或给你的父亲,还是给你的谁,是要观很久一段时间的,成熟了,然后再往外扩张,所以这个才叫一步一步,到最后当然就是不熟悉的人,这个都是观想,不是去看,这都是观想,到最后才能往讨厌的人,讨厌的人也分三品,比较不讨厌的,中等讨厌的,最讨厌的,这样合理吧, 意思 就是说,你的力量跟悲心是一步一步往外的,当然确实是,我们人都是这样子,一定有分别心,就是依这种分别,而一步一步修,修到最后才是缘无量,这时候就是怨亲平等,所以慈悲喜舍,慈心修到最后,怨亲平等的时候,就是跟舍相应的,这个就是所谓的四无量心,但是就算是你修到真正的四无量心了,问题是,如果你没有转成真实作易,它还是,还是定而已,虽然是定,但是不要小看它,第一个因为它是定,所以它的力量很强,它力量很强,不是说你当下观它,它可以得到,而是说你的悲心就会变很强,那你悲心很强,变成你在日常生活中,你的悲心会比别人强很多,那你就容易真正去实践了,所以在古代早期,慈悲四无量心是这样子修的,所以佛陀也很重视,所以为什么当初讲四种心解脱,他没有讲三种
 这 句话 意思 ?师父 特别把 画起来 ,什么意思?


  他讲四种,佛陀也很重视,只是后来为什么渐渐被忽略了, 是在部派佛教里面慢慢被忽略掉的,但是如果你不转慧 ,不转真如作意,它还 没办法解脱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看 不能解脱,但是我要讲一下,在佛教早期,佛陀在的时候,它的意义很重要,因为它是缘一切众生而起悲心的,到 后来 在部派佛教被忽略了 到大乘佛教又把它怎么 重新再弘扬开来,无漏定,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也就是说,在佛陀刚开始教的时候,虽然它是定,而且它是以训练慈悲为主,但是它确实被曾经提升为解脱道,
  答: 个先依定而起慈等 先有定 入定 ,然后 依这个定 有点偏向于慧观的那个 子。


 从四无量心,也称为无量心解脱,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定初期意义,也就是说,无量心解脱,它早期在修这个的时候,它除了培养悲心以外,它确实是常常作为转观,转为慧观而得解脱的 经上说,慈悲喜舍与七觉分俱时而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 也就是说,在经上,其实我们之前曾经看过,就是四无量心跟觉支相应,觉支的择法觉支,那就是慧观了,也就是说,你可以修四无量心,修到最后四无量心成就,
  师父:这个不能叫慧观,这还是属于定的观,还是属于賸解作意。
 
问:弟子在读大般若经里面说到佛陀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师父:你先不要用般若经的,你用般若经一讲这个就乱掉了,这个是《阿含经》的。当然如果相似的也可以,但是我现在先问你第一句,依定而起慈等观想是什么意思?或依慈等观想而成定?
 
答:依慈等观想而成定,就是以慈心的那个概念而成定。
 
师父:其实这两句话就是一个已经有定了,然后,再依定作观想。
 
问:他已经入定了,然后他再用这个定力来做?
 
师父:用定力来做四无量心的观想,这样清不清楚,为什么?因为他要修悲心,他要启发大悲心。前面这一句话是讲有定了,可能是未到地定,可能是初禅,然后依初禅或未到地定来修慈悲观来修四无量心。前面因为有定,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得到定,比如说他可能依数息来修,修到未到地定,然后再转成初禅,然后依初禅,再做假想观,观慈心遍一切,这个叫做依定作慈等观想。《俱舍论》比较重在这样子,所以《俱舍论》会说初禅是离生喜乐,所以他有喜乐,初禅可以观慈悲喜舍都可以做,但是他会说慈悲喜舍的舍,你要修舍无量心,唯有在第四禅,因为第四禅是舍念清静,他要离开行舍跟受舍,唯有这样子你才可以修舍无量心,当然他都是讲定中,依定本来已经有定了,开始做四无量心的观想,这个比较难。为什么比较难?你要先有定。
 
海澈,你有什么问题?
 
问:因为这个地方他讲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定,他是依这个来修定的,他这边底下讲,或依定而起慈等观想,就是说因为前面讲四无量心,最后也可以达到不动心解脱。这样的话,依定而起慈等观想,他这个地方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解脱吗?
 
师父:这个地方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修慈悲心,也就是说修四无量心可以有两种用意,第一个就是说,他要增长他的慈悲心;第二个,他修到最后可以跟无我相应,那他就可以得解脱。也就是说,他可以得到两种帮助,第一个就是说修四无量心,他可以增加他的悲愿,然后降伏他的瞋心。但是他只要转观为慧观,跟空心解脱相应,他又可以得解脱。
 
问:也就是说,他这个地方讲的就是以慈等观想既可以修定,同时他也可以修慧观。
 
师父:修慧观就必须要转成跟空无我相应,如果你不转,那他就是四无量心,这可以增加我们的悲愿。
 
问:那这个地方就是和说一切有部不讲的这个賸解作意。
 
师父:这里还是讲賸解作意,这不是如实观,还是讲賸解作意,虽然是賸解作意,但是师父讲过,他当下是对对方是没有直接帮助,但是他可以增长你的悲愿,等到你平时生活上,你就可以去做了,那这个确实是修悲愿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是我们现在常常会做的,就是后面那一个——依慈等观想而成定,比如说五停心观里面都是在讲后面那一个,就是依慈等观想而成定,这个时候就跟修数息观,修不净观,然后修五停心观里面的,都是依这些观想,然后来成定,也就变成修定的所缘了。就是以它为所缘了,跟数息一样的,依气息为所缘,这里就是以慈悲喜舍为所缘。
 
所以它的两个,其实经教上都有讲,只是一般我们,包括现在在教的禅修的,都是在讲后面那一个。是很多阿毘达磨里面,前面那个他都有讲,所以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它是果还是因?其实果因都可以。你要是依它来修定,那他就是因上谈,如果你依定来作观,那他就是有定果以后才作观的,两种都算是四无量心。但是如果严格来讲,四无量心要修得真正好的话是第一种,因为第一种他已经有定了,所以他可以是依定而起四无量心观,他也可以说当作修定的所缘,然后来修定。
 
【'''所以在定法中这是重要的一组。'''】
 
所以在定法中它有一组一组的,比如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一组,三三昧也是一组。三三昧从定来讲它就是三三昧, 能够达到解脱来讲它叫做三解脱门,这又是另外一组。所以我们定里面有一组一组的,一整套一整套的,比如说四禅八定它弄为一组,四无色定它可以是一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
 
 
'''(3)慈心分為四類'''
 
* '''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观想眾 生遠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 捨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
* '''分別的說,這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 起來說,這才是慈心的全貌。'''
* '''本來只是慈心,約義而分為四類,將慈行分為慈、 悲、喜、捨──四行。'''
* '''佛法重視慈心在世間德行中崇高價值,所以約義 而分別為四心;如觀想成就,就是四無量定。'''
 
 
为什么说导师很厉害?因为我们以为慈悲喜舍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你看导师这里怎么说/
 
【'''慈是与乐,观想众生得到安乐;悲是拔苦,观想众生远离苦恼;喜是观想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捨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
 
这四个有没有层次?有。因为最后面冤亲平等当然是最困难的,有层次的话你会不会觉得,「慈」好像是最粗浅的,最简单的?「舍」好像是最难的,但是如果这样想的话就有问题了。为什么我们要讲大悲心不讲大舍心呢?我们修 四无量心 修慈心观 为什么不讲舍心观呢?我们现在南传或是北传就讲慈心观,为什么不讲舍心观或讲悲心观呢?为什么不讲慈悲喜舍的喜心观呢?
 
靖舍你讲什么?师父好,
 
答:弟子理解佛教四圣谛苦集灭道,众生都是苦所以先要拔苦。
 
师父:问题是慈是与乐,拔苦是没错,但慈是与乐,有没有看到这个慈是与乐?我们可以这样讲。
 
答:那个乐要看是世间之乐还是出离之乐,你先要拔苦然后再给予众生教法,让他生出出离心。
 
师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讲,我先讲第一个后面我等一下再读下去就知道。事实上与乐跟拔苦来讲的话,相对来讲如果说一般的,与乐比较容易还是拔苦比较容易?与乐比较容易,所以布施容易修。比如说你肚子饿了,我给你东西吃比较容易,还是帮你找份工作容易?当然我可以的先给你吃一吃,所以为什么布施比较容易?第一个就布施。其实就一般状况来讲,我先给你快乐相对来讲容易一点,但是要拔你的苦不容易。你跟丈夫吵架或是跟太太吵架,我要解决你的根本问题很难,你们两个吵架我也没办法,但是问题是你们吵的当下我把你分开来,劝劝安慰安慰请你吃一顿好的,然后讲一点开心的给你听,比较容易一点。问题是你要把他们两个从这个痛苦的深渊拉出来,相对来讲比较困难。
 
当然,如果你与乐谈的是究竟乐,那就另当别论,你谈到究竟乐,那就是离苦得乐,就另当别论,当然,这是佛教最究竟要做的。但是我说的只是一面,我们接下来看导师讲什么?
 
【'''分别地说,这四心的观行是各不相同的;'''】
 
分别来讲,它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与乐,一个是拔苦,一个是众生离苦得乐得到的喜乐,离苦而得乐而心生的喜悦,另外一个就是怨亲平等,感觉上,它是四个的观行好像不大一样。
 
但是【'''如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
 
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一个慈心,它从四个面来讲,这才能叫做慈心。这个慈心,如果从给众生快乐而言,它可以叫做慈,但这个慈心难道不希望众生离苦吗?从这个慈心希望众生离苦来讲,它叫做悲。但是同样这个慈心,你当然希望众生离苦得乐,而众生都喜悦,从这样的结果来讲是喜。最后,你这个慈心难道只给周遭的几个人而已吗?给你的亲人给谁而已吗?不是啊。我们四无量心不管任何一个,修到最后都是怨亲平等的,都是普缘一切的。所以,你的慈心修到最后也是普缘一切,等于慈心修到最后跟舍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你不能离开慈就光修一个舍,你离开慈光修舍要舍什么?舍是怨亲平等。舍那种有量有限的,那你怎么去修无量无限的?当然是修慈心,慈心遍一切无量的众生,那这就是舍,就是慈是总摄,没错,尽舍,遍无量无边。
 
所以,导师这里讲得很好,所以,我们讲四无量心,但事实上,这四无量只是慈心的一个在不同的别说而已。其实,总和来讲,这四个总和起来才是慈心的真正意义。所以,你不要说,师父,人家去修四无量心,为什么只教我慈心不教我悲心观呢?其实,慈心观修的,就已经把后面三个都透在里面去了。我们再来看,导师说:
 
【'''本来只是慈心,約義而分為四類,將慈行分為慈、 悲、喜、捨──四行。佛法重視慈心在世間德行中崇高價值,所以約義 而分別為四心; 如觀想成就,就是四無量定。'''】
 
那你观想成就不是说四个都(观),其实你就是依慈心,而观想到慈遍一切处,这就是四无量心。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靖能,您回到上一页,就是
 
问:您刚才说那个慈是与乐,然后悲是拔苦,请问师父这种定义算是后来的定义呢,还是说比如说依梵文,或者依巴利文的解释,就是说这个慈悲喜舍,从字义的分析它就有这四个意思?
 
师父:它最开始的意义就有这样的一个意思。师父再继续来讲,那到底要怎么修?其实,师父在《俱舍论》里面曾经说过,他刚开始,要缘一个喜乐。一开始慈是与乐,那你现在要想一个东西就是说,与乐,你从与乐的慈开始修,与乐,那是什么样的乐呢?当然不能是世俗一般的五欲的乐。当然,你要讲五欲的乐,也不是不行,是说比较粗浅一点,比如说我吃饱了,很高兴很快乐,所以我就观想一切众生都不会肚子饿,当然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个比较太粗浅了。基本上在佛教里面说两种乐,一个就是世俗乐,一个是出世间乐。那么一般来讲,比如说,你学佛之后得到佛法的喜悦,你要把这种喜悦做成一种观想,你们不知道会不会曾经有这样的一个经验,就是学佛之后的法喜,然后把这种法喜作为你的所缘,然后不断地在各种听经闻法跟修行当中,让这种法喜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显。我相信你们听经闻法或是学法或是帮助人的过程当中多少会有这种法喜跟愉悦,你要去以这种法喜跟愉悦为你的所缘,先把这个法喜越做越清楚,越观想越明白越清楚,然后让它越来越具体。
 
刚开始似有若无,只是觉得心中喜悦,但这种喜悦不是你得了奖券赚了钱,工作得了很好,这个东西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你要依佛法的喜悦,修学佛法之后,听经闻法之后得到这种喜悦,然后观想它,当然你也可以用各种方式,比如说你可以用感恩的心情,然后让这种感恩心越来越喜悦。你也可以用听经闻法的心情,而对这种闻法之后,那种内心的悸动跟喜悦,然后让它越来越明显。
 
第一步,当你做到越来越明显之后,我现在先问你,你这种越来越明显是不是从自己出发?没错吧?因为别人到底有没有你不知道,你是从自己出发的。所以第一个,你要不断的观想这个喜悦,对你来讲是很有帮助的,你可以用这种喜悦,在日常生活中相对的去离苦得乐,那就是从自己开始做起,等到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清楚之后,你就要开始观想,观想谁?观想你周遭最亲的亲人,但是你观想最亲的亲人,不是观想这个对象,而是怎么样?一样是缘这个喜乐,<u>缘这个刚刚所起的喜悦</u>,然后这个喜悦发生在他身上。意思是说你把这个喜悦给他,让他可以得到同样的喜悦,而不是去观这个人,你如果去观这个人的话,你的所缘变了,因为你的所缘一定是这种喜乐,这种喜乐给你周遭最亲的人。
 
而且,刚开始是周遭最亲的人,因为你对他才熟悉,而且你容易给他。你不要说,师父不是说怨亲平等吗,我现在观一个最讨厌的人,然后我把这个给他,放心,你观一个最讨厌的人,你一定起的都是瞋恨心,因为你内心的慈悲还没到那边。很简单,我问你一件东西,你有一百万,你是给师父还是给你的儿女?师父我一定给你,那你可能没有一百万。一般人都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就是随顺。好的东西,当然一般人,我是识一般,不要说特殊,他当然给周遭的人更容易。所以他就把这种喜悦给周遭的人,最亲的人。
 
亲人就分上中下三品,最亲的上品,中等亲的中品,然后比较疏远一点的亲,下品,你说师父怎么会这个样子?因为人有分别心,我们就随顺这个分别心,一步一步慢慢去修行。所以师父常说,佛法虽然它的终极目的是怨亲平等,但如果叫你一步到位怨亲平等,那是不合乎现实修行的,那个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所以它是一步一步次第,慢慢慢慢的观观,到最后才能观成怨亲平等。就等于说,你把这种喜乐是缘一切无量众生,从最亲的一步一步,而且这是一步一步的,所谓的一步一步,不是说今天观给我的母亲,明天观给我的弟弟,后天观给我的妹妹,不是这样子。是你观给你的母亲或给你的父亲,还是给你的谁,是要观很久一段时间的,成熟了,然后再往外扩张,所以这个才叫一步一步。到最后当然就是不熟悉的人,这个都是观想,不是去看,这都是观想,到最后才能往讨厌的人观。
 
讨厌的人也分三品,比较不讨厌的,中等讨厌的,最讨厌的,这样合理吧?意思就是说,你的力量跟悲心是一步一步往外的。确实是,我们人都是这样子,一定有分别心,就是依这种分别而一步一步修,修到最后才是缘无量,这时候就是怨亲平等。所以慈悲喜舍,慈心修到最后,怨亲平等的时候,就是跟舍相应的,这个就是所谓的四无量心。但是就算是你修到真正的四无量心了,问题是,如果你没有转成真实作意,它还是定而已,虽然是定,但是不要小看它,第一个因为它是定,所以它的力量很强,它力量很强,不是说你当下观它,它可以得到,而是说你的悲心就会变很强。那你悲心很强,变成你在日常生活中,你的悲心会比别人强很多,那你就容易真正去实践了。所以在古代早期,慈悲四无量心是这样子修的。所以佛陀也很重视,所以为什么当初讲四种心解脱,他没有讲三种,他讲四种?佛陀也很重视,只是后来为什么渐渐被忽略了,这是在部派佛教里面慢慢被忽略掉的。
 
但是如果你不转慧观,不转真如作意,它还是没办法解脱,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看。虽然不能解脱,但是我要讲一下,在佛教早期,佛陀在的时候,它的意义很重要,因为它是缘一切众生而起悲心的,到后来在部派佛教被忽略了,到大乘佛教又把它怎么样重新再弘扬开来。
 
(4)無漏定
 
'''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
 
'''从四无量心 也称为无量心解脱,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定初期意义'''。
 
'''经上说,慈悲喜舍与七觉分俱时而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
 
 
'''【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 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
 
也就是说,在佛陀刚开始教的时候,虽然它是定,而且它是以训练慈悲为主,但是它确实被曾经提升为解脱道,
 
【'''从四无量心,也称为无量心解脱,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定初期意义'''。】
 
也就是说,无量心解脱,它早期在修这个的时候,它除了培养悲心以外,它确实是常常作为转观,转为慧观而得解脱的
 
【''' 经上说,慈悲喜舍与七觉分俱时而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 。'''】
 
也就是说,在经上,其实我们之前曾经看过,就是四无量心跟觉支相应,觉支的择法觉支,那就是慧观了,也就是说,你可以修四无量心,修到最后四无量心成就,


 接下来,把它的无量有现量的量,跟空无我无我所结合,而观一切的量都是无我无我所的,这样的话,就突破量的执着跟限定,而得到真正的无量,就是无我无我所,这样子的话,就变成所谓的解脱的慧观,有没有什么问题?
 接下来,把它的无量有现量的量,跟空无我无我所结合,而观一切的量都是无我无我所的,这样的话,就突破量的执着跟限定,而得到真正的无量,就是无我无我所,这样子的话,就变成所谓的解脱的慧观,有没有什么问题?
第199行: 第352行:
 回去后,就是说,像佛陀的请教完了,回去独一静处专精思维,通过这个过程,但是没有阿毗达磨弄得这么详细,是啊,因为《阿含经》不可能跟你讲太详细,因为结集出来的东西,他不可能跟你讲太详细,所以为什么《阿含经》,他的大方向是没问题,我们当然都可以学习,但是细节上你还得参考阿毗达磨,比如说《阿含经》跟你讲初禅二禅三禅,也到各跟你讲初禅是什么什么,问题是那我怎么去修?《阿含经》没有跟你讲很清楚,他可能大概讲一个大方向,但细节上,你得参考阿毗达磨,
 回去后,就是说,像佛陀的请教完了,回去独一静处专精思维,通过这个过程,但是没有阿毗达磨弄得这么详细,是啊,因为《阿含经》不可能跟你讲太详细,因为结集出来的东西,他不可能跟你讲太详细,所以为什么《阿含经》,他的大方向是没问题,我们当然都可以学习,但是细节上你还得参考阿毗达磨,比如说《阿含经》跟你讲初禅二禅三禅,也到各跟你讲初禅是什么什么,问题是那我怎么去修?《阿含经》没有跟你讲很清楚,他可能大概讲一个大方向,但细节上,你得参考阿毗达磨,


 阿毗达磨千万不要去忽略它,阿毗达磨很多,北传很多,南传当然也不少,但是北传的阿毗达磨就以俱舍论作为代表,师父俱舍经要有空去看一看,有很多知识或是佛法的观念都在里面,第二空为三三昧先导,这个就是在分析刚才的那个经,空无相无所有,虽然有究竟的共通意义,究竟的共通意义是什么?空离无我,然后离贪嗔痴,但是在修习的方法上,入手的作观上,到底有所不同没错吧?三三昧的入手观法是不同,那你说师父为什么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特质特性不大一样,经上说能修得空三昧才能进而得无相无所有三昧,如没有修得空三昧,那无相无所有是不能修得的,在空无相无所有的三种三昧中,空三昧是有基础先导的地位,意思就是要先对空三昧,还有空三昧,空的这种理论要先搞清楚,弄明白,这不是说空是更高深的,而是说如果没有空无我,无我所的正见是不可能有无相无所有的正三昧,即使是有类似的经验,也是不能得解脱的,所以这里导师说什么,要有空无我所的正见,意思就是正见要养成,你才能进一步在定中作观,如果你正见没养成,即使有类似的修验,哪怕你真的在定中作观了,你也没办法真正成就,没办法做解脱,哪怕你有定力,但是你的慧力不够,所以师父一直讲两件事情,你要定中作真正的观,这个叫做如实观,你要讲两种能力,第一个能力是什么?未到地定的能力,第二个思慧的能力,意思就是你的观念知见要很深,跟你的生活已经融合在一起了,你这样子才能两种作观,两种合在一起才能定中作观,这样子才有开悟跟解脱的可能,不然的话是不可能的,
 阿毗达磨千万不要去忽略它,阿毗达磨很多,北传很多,南传当然也不少,但是北传的阿毗达磨就以 俱舍论 作为代表,师父俱舍经要有空去看一看,有很多知识或是佛法的观念都在里面,第二空为三三昧先导,这个就是在分析刚才的那个经,空无相无所有,虽然有究竟的共通意义,究竟的共通意义是什么?空离无我,然后离贪嗔痴,但是在修习的方法上,入手的作观上,到底有所不同没错吧?三三昧的入手观法是不同,那你说师父为什么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特质特性不大一样,经上说能修得空三昧才能进而得无相无所有三昧,如没有修得空三昧,那无相无所有是不能修得的,在空无相无所有的三种三昧中,空三昧是有基础先导的地位,意思就是要先对空三昧,还有空三昧,空的这种理论要先搞清楚,弄明白,这不是说空是更高深的,而是说如果没有空无我,无我所的正见是不可能有无相无所有的正三昧,即使是有类似的经验,也是不能得解脱的,所以这里导师说什么,要有空无我所的正见,意思就是正见要养成,你才能进一步在定中作观,如果你正见没养成,即使有类似的修验,哪怕你真的在定中作观了,你也没办法真正成就,没办法做解脱,哪怕你有定力,但是你的慧力不够,所以师父一直讲两件事情,你要定中作真正的观,这个叫做如实观,你要讲两种能力,第一个能力是什么?未到地定的能力,第二个思慧的能力,意思就是你的观念知见要很深,跟你的生活已经融合在一起了,你这样子才能两种作观,两种合在一起才能定中作观,这样子才有开悟跟解脱的可能,不然的话是不可能的,


 这个三三昧,我们可能后期读大乘经,读得比较多,
 这个三三昧,我们可能后期读大乘经,读得比较多,
第233行: 第386行:
 佛法概论有可能是六月中或六月初,我们要看后面这些有多少,我们看看六月能不能尽量把它讲完,如果六月讲完,佛法概论可能就从九月开始,
 佛法概论有可能是六月中或六月初,我们要看后面这些有多少,我们看看六月能不能尽量把它讲完,如果六月讲完,佛法概论可能就从九月开始,


我们先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121
121
第239行: 第392行:
 《阿含经》讲要,第一百二十一讲,
 《阿含经》讲要,第一百二十一讲,


  请合掌,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阿含经》讲了几年了,现在已经慢慢到了尾声,我们来讲解脱,三种解脱,别别解脱,心解脱又叫做定解脱,最后是慧解脱,
 
,阿弥陀佛,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阿含经》讲了几年了,现在已经慢慢到了尾声,我们来讲解脱,三种解脱,别别解脱,心解脱又叫做定解脱,最后是慧解脱,


 现在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说很多时候《阿含经》讲心解脱,但是只是指定得解脱,有时候讲心解脱是指慧得解脱、定得解脱,
 现在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说很多时候《阿含经》讲心解脱,但是只是指定得解脱,有时候讲心解脱是指慧得解脱、定得解脱,
第407行: 第556行:
 这么说吧,痴知见上的贪瞋痴,贪瞋,贪瞋属于爱染,那个痴属于无明,知见上那个无明,如果要说声闻,说他爱染尽了,他断爱染了,是不是也可以说他证阿罗汉了?就说爱染跟知见上那个,他是不是断了爱染就一定断那个?没有,基本上一定是无明要先断,然后再来尽断爱染,还是先断身见?知见一定要先清楚,爱染可以用定来降伏,但是如果爱染要断的话,无明一定要断,
 这么说吧,痴知见上的贪瞋痴,贪瞋,贪瞋属于爱染,那个痴属于无明,知见上那个无明,如果要说声闻,说他爱染尽了,他断爱染了,是不是也可以说他证阿罗汉了?就说爱染跟知见上那个,他是不是断了爱染就一定断那个?没有,基本上一定是无明要先断,然后再来尽断爱染,还是先断身见?知见一定要先清楚,爱染可以用定来降伏,但是如果爱染要断的话,无明一定要断,


 最后我们来做一下总结,总结讲完我们再来讲究涅槃,我们来做一个小结,慧解脱,偏从认知上说,知缘起四谛,证无常无我,解脱无明,一切圣者必俱究竟者,成慧解脱阿罗汉,那就是一切烦恼断尽,心解脱,以定伏三界烦恼,叫镇伏解脱,也可以用于泛指究竟解脱,当然它可以离爱染,而界定为心解脱,那么与慧解脱并用时,指情感意识上离于爱染,所以,慧解脱偏从认知上说,心解脱偏从离爱染上说,那么离爱染可以用定降伏爱染,究竟的话,那当然是用慧断除爱染,那当讲心慧俱解脱的时候,第一个有可能是指什么?无明跟爱染完全断尽,另外一个有可能指的是什么?俱解脱阿罗汉,意思就是说慧断一切烦恼,而且定障也全部降伏克服,这个也可以叫做俱解脱,或叫做心慧俱解脱,这就是基本上我们从这么种种经典而来的一个总结,我们今天讲到这里,下礼拜我们来谈涅槃的究竟解脱 ,41页到58页,看看下礼拜或下下礼拜能不能讲完,应该再怎么样下下礼拜都可以讲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最后我们来做一下总结,总结讲完我们再来讲究涅槃,我们来做一个小结,慧解脱,偏从认知上说,知缘起四谛,证无常无我,解脱无明,一切圣者必俱究竟者,成慧解脱阿罗汉,那就是一切烦恼断尽,心解脱,以定伏三界烦恼,叫镇伏解脱,也可以用于泛指究竟解脱,当然它可以离爱染,而界定为心解脱,那么与慧解脱并用时,指情感意识上离于爱染,所以,慧解脱偏从认知上说,心解脱偏从离爱染上说,那么离爱染可以用定降伏爱染,究竟的话,那当然是用慧断除爱染,那当讲心慧俱解脱的时候,第一个有可能是指什么?无明跟爱染完全断尽,另外一个有可能指的是什么?俱解脱阿罗汉,意思就是说慧断一切烦恼,而且定障也全部降伏克服,这个也可以叫做俱解脱,或叫做心慧俱解脱,这就是基本上我们从这么种种经典而来的一个总结,我们今天讲到这里,下礼拜我们来谈涅槃的究竟解脱,


122
122


  我们继续来看阿《阿含经》,剩下最后不多,我们来讲正解脱学,正解脱学里面有分为三大部分,别别解脱是指戒的解脱,心解脱是指定的解脱,还有慧解脱就是指生死解脱,
 我们继续来看阿《阿含经》,剩下最后不多,我们来讲正解脱学,正解脱学里面有分为三大部分,别别解脱是指戒的解脱,心解脱是指定的解脱,还有慧解脱就是指生死解脱,


 我们现在来看,慧的解脱究竟涅槃,佛教里面讲涅槃,这个其实也等于是复习,只是说很多同学以前没来,靖宽来念一段,閻浮車问舍利弗,謂涅槃者,云何为涅槃?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慧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閻浮車问舍利弗,所谓阿罗汉者,云何名阿罗汉?舍利弗言,贪欲已断无余,瞋慧愚痴已断无余,是名阿罗汉,这个就叫做涅槃,
 我们现在来看,慧的解脱究竟涅槃,佛教里面讲涅槃,这个其实也等于是复习,只是说很多同学以前没来,靖宽来念一段,閻浮車问舍利弗,謂涅槃者,云何为涅槃?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慧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閻浮車问舍利弗,所谓阿罗汉者,云何名阿罗汉?舍利弗言,贪欲已断无余,瞋慧愚痴已断无余,是名阿罗汉,这个就叫做涅槃,
第571行: 第720行:
 讲完之后,师父斟酌看看,看接下来继续要讲佛法概论,还是先休息我们再看,但是下礼拜是这几年来《阿含经》的最后一堂课,没事就最好不要请假,讲了好几年《阿含经》,从哪一年开始讲?从2017开始讲,2017刚好是我们禅修中心在规范准备要盖,2017在设计整地,2018开始盖,2019年落成,
 讲完之后,师父斟酌看看,看接下来继续要讲佛法概论,还是先休息我们再看,但是下礼拜是这几年来《阿含经》的最后一堂课,没事就最好不要请假,讲了好几年《阿含经》,从哪一年开始讲?从2017开始讲,2017刚好是我们禅修中心在规范准备要盖,2017在设计整地,2018开始盖,2019年落成,


202820年,COVID-19,然后,我们就休息了一年,慢慢又开放,2020年整整休了一年,2021又开始,今年2024,讲了七年,终于讲完了,所以下礼拜,没事尽量过来 ,有些同学,你们尽量找他们过来,可以的话,下礼拜师父准备,不过,你们本来就有咖啡,有饼干,大家稍微有相的,庆祝无相,我们来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202820年,COVID-19,然后,我们就休息了一年,慢慢又开放,2020年整整休了一年,2021又开始,今年2024,讲了七年,终于讲完了,所以下礼拜,没事尽量过来


123


《阿含经》讲要第123讲 ,,阿弥陀佛,如立法师,各位同学,各位居士大家好,
123 《阿含经》讲要第123讲


  阿弥陀佛,很高兴, 我们经过了七年的苦战,经过七年的寒暑,终于我们来到了《阿含经》的尾声,这七年来历经风霜,有下雪的,有下雨的,还有更重要是,有经过一个疫情COVID-19,中间停了一年半,实际讲法是差不多五年半,终于来到了尾声,师父把最后的地方讲一讲,我们就结束,结束大家来欢庆,能够学到《阿含经》,而且又把它学完了,当然这几年来,从《阿含经》最早的开始听经闻法的同学,很多不一定在这里,当然有些就回国了,或是出国或是到哪里去,有些可能少数几个还在,《阿含经》讲经说法就是这样子,《阿含经》刚开始的时候,曾经多达四十多人,靖宽你有听到《阿含经》是不是?那时候在107,三十个位子坐到满满的,还拿椅子到外面旁边去坐,那么讲讲讲,少的时候曾经差不多二十个左右,后来搬过来之后,搬到禅修中心来,由于很多同学在白天没办法,因为他们只能晚上有空,尤其是星期天,师父也知道,很多星期天要陪家人,甚至小孩有很多活动,所以,有一大部分的人是因为这样就没办法参加了,不过这没关系,因缘总是会有变化的,搬过来之后,同时也来了很多的新的同学,也继续来参与,这个叫做前什么,前仆后继,听起来有点怪怪的,不过总是不管是前的仆,还是后的继,不管你有听到前面,还是没听到后面,还是听到后面没听到前面,都没关系,至少都听了《阿含经》,而且都有一定的收获,《阿含经》是诸教之本,是一切教法的根本核心,如果能听到《阿含经》,而且对于我们的人间修行,现实的生活又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师父要勉励各位,我们来看今天要讲的,上个礼拜已经谈到了,世尊灭度等于佛灭度,这里的世尊般涅槃等于佛灭度,是指佛舍报身,就一般俗话叫做,佛死了,生命结束,佛陀活到八十岁,生命结束,佛陀已经解决了根本的生老病死问题,烦恼都已经断尽了,所以入了涅槃,涅槃有两个意义,一个是贪瞋痴永尽,一个是,连我们这个色身报身都舍报了,
 我们经过了七年的苦战,经过七年的寒暑,终于我们来到了《阿含经》的尾声,这七年来历经风霜,有下雪的,有下雨的,还有更重要是,有经过一个疫情COVID-19,中间停了一年半,实际讲法是差不多五年半,终于来到了尾声,师父把最后的地方讲一讲,我们就结束,结束大家来欢庆,能够学到《阿含经》,而且又把它学完了,当然这几年来,从《阿含经》最早的开始听经闻法的同学,很多不一定在这里,当然有些就回国了,或是出国或是到哪里去,有些可能少数几个还在,《阿含经》讲经说法就是这样子,《阿含经》刚开始的时候,曾经多达四十多人,靖宽你有听到《阿含经》是不是?那时候在107,三十个位子坐到满满的,还拿椅子到外面旁边去坐,那么讲讲讲,少的时候曾经差不多二十个左右,后来搬过来之后,搬到禅修中心来,由于很多同学在白天没办法,因为他们只能晚上有空,尤其是星期天,师父也知道,很多星期天要陪家人,甚至小孩有很多活动,所以,有一大部分的人是因为这样就没办法参加了,不过这没关系,因缘总是会有变化的,搬过来之后,同时也来了很多的新的同学,也继续来参与,这个叫做前什么,前仆后继,听起来有点怪怪的,不过总是不管是前的仆,还是后的继,不管你有听到前面,还是没听到后面,还是听到后面没听到前面,都没关系,至少都听了《阿含经》,而且都有一定的收获,《阿含经》是诸教之本,是一切教法的根本核心,如果能听到《阿含经》,而且对于我们的人间修行,现实的生活又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师父要勉励各位,我们来看今天要讲的,上个礼拜已经谈到了,世尊灭度等于佛灭度,这里的世尊般涅槃等于佛灭度,是指佛舍报身,就一般俗话叫做,佛死了,生命结束,佛陀活到八十岁,生命结束,佛陀已经解决了根本的生老病死问题,烦恼都已经断尽了,所以入了涅槃,涅槃有两个意义,一个是贪瞋痴永尽,一个是,连我们这个色身报身都舍报了,


 所以就叫做般涅槃,或叫做灭度,佛当然他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就已经贪瞋痴永尽了,但这里讲的佛般涅槃,是指佛连色身都舍除了,这个就叫做佛般涅槃,
 所以就叫做般涅槃,或叫做灭度,佛当然他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就已经贪瞋痴永尽了,但这里讲的佛般涅槃,是指佛连色身都舍除了,这个就叫做佛般涅槃,
第609行: 第757行:
 而得无行般涅槃,若不得无行般涅槃,而得有行般涅槃,若不得有行般涅槃,而得上流般涅槃,你要不要大概解释一下,什么意思?这是佛说法的话呢,对于修习七觉分,然后能够得到的这几种果,进行了一下解说,其中的话呢,对于比较详细的,就说了一下,就是五种般涅槃的这种分类,第一种是得現法智證樂,然后,到后面如果要是说,没有得到这种乐的话,下面根据自己就是这个修行的层次,然后会得到几种不同的若盘,按从高到低的话呢,是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和上流般涅槃,这五种,当然它不是五种般涅槃,般涅槃只有一种,它是指在什么时候,一般第一个,他说得到三果的圣人,或是说你现在修行,然后认真修行,那么可以,这是当然要有因缘具足,第一个可以得到什么,比丘得現法智證樂,这里的現法智證樂就是指贪瞋痴永尽,得阿罗汉,得涅槃,那这里的涅槃,現法智證樂是指贪瞋痴永尽,若命終时不得現法智證樂,命終就是说,如果你用功修行,那么三果,如果你命終,你现在不能得涅槃,一直到命終,你都不能得涅槃,那么你命終的时候是五下分结断,那你命終的时候,五下分结断,接下来会有五种情况,三果圣人用熏修行,这辈子可能可以得到阿罗汉,但是如果你这辈子没有得到阿罗汉的话,至少你是什么?你是五下分结断,这样了解吗?那如果你在这辈子命終的时候没得阿罗汉,但是你却断了五下分结的话,接下来就会有五种状况,这五种状况,第一个叫做中般涅槃,你们那个中是什么?因为既然都要死了,那这个中应该是中阴身,没错,现在死掉,下辈子还没出生之前的这种中间状况会得涅槃,这个叫做中般涅槃,所以叫做中阴身得涅槃,但是要记得,不是用中阴身去修行,这样了解吗?他是因为你在这一辈子烦恼已经断得差不多了,其实快得阿罗汉,只是刚好没得,所以一死还没投胎前,马上得阿罗汉,
 而得无行般涅槃,若不得无行般涅槃,而得有行般涅槃,若不得有行般涅槃,而得上流般涅槃,你要不要大概解释一下,什么意思?这是佛说法的话呢,对于修习七觉分,然后能够得到的这几种果,进行了一下解说,其中的话呢,对于比较详细的,就说了一下,就是五种般涅槃的这种分类,第一种是得現法智證樂,然后,到后面如果要是说,没有得到这种乐的话,下面根据自己就是这个修行的层次,然后会得到几种不同的若盘,按从高到低的话呢,是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和上流般涅槃,这五种,当然它不是五种般涅槃,般涅槃只有一种,它是指在什么时候,一般第一个,他说得到三果的圣人,或是说你现在修行,然后认真修行,那么可以,这是当然要有因缘具足,第一个可以得到什么,比丘得現法智證樂,这里的現法智證樂就是指贪瞋痴永尽,得阿罗汉,得涅槃,那这里的涅槃,現法智證樂是指贪瞋痴永尽,若命終时不得現法智證樂,命終就是说,如果你用功修行,那么三果,如果你命終,你现在不能得涅槃,一直到命終,你都不能得涅槃,那么你命終的时候是五下分结断,那你命終的时候,五下分结断,接下来会有五种情况,三果圣人用熏修行,这辈子可能可以得到阿罗汉,但是如果你这辈子没有得到阿罗汉的话,至少你是什么?你是五下分结断,这样了解吗?那如果你在这辈子命終的时候没得阿罗汉,但是你却断了五下分结的话,接下来就会有五种状况,这五种状况,第一个叫做中般涅槃,你们那个中是什么?因为既然都要死了,那这个中应该是中阴身,没错,现在死掉,下辈子还没出生之前的这种中间状况会得涅槃,这个叫做中般涅槃,所以叫做中阴身得涅槃,但是要记得,不是用中阴身去修行,这样了解吗?他是因为你在这一辈子烦恼已经断得差不多了,其实快得阿罗汉,只是刚好没得,所以一死还没投胎前,马上得阿罗汉,


 这个叫做中般涅槃,第二种,若不得中般涅槃,而得生般涅槃,那这个应该很好猜吧,如果你这辈子死了,中阴身很快,也没有得到般涅槃,中阴身很快,你就下辈子就出生了,那你会出生在哪里?会输在色无色界,为什么?因为你的五下分结断尽,没有欲界的烦恼会让你再来润,所以唯有上二界的,所以你会变成一出生,得涅槃,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什么生般涅槃,如果不得生般涅槃,就会得无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形是什么?行是修行,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出生没有得涅槃,就是你虽然说出生没得涅槃,但是接下来这一辈子的时间,你不用用功,随时有机会得涅槃,因为你烦恼已经快断尽了,这个叫做无行般,接下来是有行般,你要稍微用功一点,稍微修一下,那么有人会说师父,你不是说修行在人间吗?对,未得圣人之前的根本修行是以人间为主,但是像这一种的是比较特殊的,但是他不需要很用功,他只要稍微用点心,因为他烦恼几乎都差不多断了,这个叫无行般涅槃,接下来最后,如果有行般还是不能得涅槃,那就叫做上流般涅槃,这个上流是怎么样?流到上一层,一般是流到下一层,水往下处流嘛,一般是往下流嘛,但是这个是往上流,它为什么往上流?比如说他五下分结尽,他下一辈子出生在初禅,那么这一辈子结束死掉之后,初禅天的烦恼断尽,所以唯有初禅以上的,所以他不会再到初禅来,他下辈子绝对到二禅或是以上的,这样各位了解吗?看他死掉的时候,上二道的烦恼断多少,但是初禅一定不会再有了,因为初禅这一辈子来,已经把他初禅的相应的烦恼磨掉了,所以这个叫做上流般,他一定是生到上面去了,生到在上面去,那就不知道是哪一个,反正是天道,看他烦恼断多少,至于烦恼断多少,《阿含经》没有讲得很清楚,阿毗达磨还有俱舍论上面讲得非常清楚,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谈一谈,所以如果他下一辈子生到天上去,没有得阿罗汉,没有般涅槃的话,他再下一辈子往上,基本上就会得涅槃,不会再继续下去了,因为已经够多了,已经润的够多了,这个叫做五种般涅槃,所以他五种般涅槃,不是说真的五种,而是得般涅槃,得三果后,这一辈子得般涅槃,还是死掉之后得般涅槃,死掉后得般涅槃,就会有五种情形,
 这个叫做中般涅槃,第二种,若不得中般涅槃,而得生般涅槃,那这个应该很好猜吧,如果你这辈子死了,中阴身很快,也没有得到般涅槃,中阴身很快,你就下辈子就出生了,那你会出生在哪里?会输在色无色界,为什么?因为你的五下分结断尽,没有欲界的烦恼会让你再来润,所以唯有上二界的,所以你会变成一出生,得涅槃,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什么生般涅槃,如果不得生般涅槃,就会得无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形是什么?行是修行,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出生没有得涅槃,就是你虽然说出生没得涅槃,但是接下来这一辈子的时间,你不用用功,随时有机会得涅槃,因为你烦恼已经快断尽了,这个叫做无行般,接下来是有行般,你要稍微用功一点,稍微修一下,那么有人会说师父,你不是说修行在人间吗?对,未得圣人之前的根本修行是以人间为主,但是像这一种的是比较特殊的,但是他不需要很用功,他只要稍微用点心,因为他烦恼几乎都差不多断了,这个叫无行般涅槃,接下来最后,如果有行般还是不能得涅槃,那就叫做上流般涅槃,这个上流是怎么样?流到上一层,一般是流到下一层,水往下处流嘛,一般是往下流嘛,但是这个是往上流,它为什么往上流?比如说他五下分结尽,他下一辈子出生在初禅,那么这一辈子结束死掉之后,初禅天的烦恼断尽,所以唯有初禅以上的,所以他不会再到初禅来,他下辈子绝对到二禅或是以上的,这样各位了解吗?看他死掉的时候,上二道的烦恼断多少,但是初禅一定不会再有了,因为初禅这一辈子来,已经把他初禅的相应的烦恼磨掉了,所以这个叫做上流般,他一定是生到上面去了,生到在上面去,那就不知道是哪一个,反正是天道,看他烦恼断多少,至于烦恼断多少,《阿含经》没有讲得很清楚,阿毗达磨还有 俱舍论 上面讲得非常清楚,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谈一谈,所以如果他下一辈子生到天上去,没有得阿罗汉,没有般涅槃的话,他再下一辈子往上,基本上就会得涅槃,不会再继续下去了,因为已经够多了,已经润的够多了,这个叫做五种般涅槃,所以他五种般涅槃,不是说真的五种,而是得般涅槃,得三果后,这一辈子得般涅槃,还是死掉之后得般涅槃,死掉后得般涅槃,就会有五种情形,


 这个叫做五种般涅槃,再来,基本上后面会有些说法,中阴身成就,在《阿含经》里面或是在根本佛教里面,中阴身是不能修行的,所以后面的某些说法,就可以另外再讨论,但是根本来讲,只有人道能修行,如果依《阿含经》或是阿毗达摩来讲,中阴身是模模糊糊的,甚至他自己是怎么样,是不是死掉的他都搞不清楚,所以中阴身依阿毗达摩,以及初期佛教来讲,是不可能修行的,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叫做五种般涅槃,再来,基本上后面会有些说法,中阴身成就,在《阿含经》里面或是在根本佛教里面,中阴身是不能修行的,所以后面的某些说法,就可以另外再讨论,但是根本来讲,只有人道能修行,如果依《阿含经》或是阿毗达摩来讲,中阴身是模模糊糊的,甚至他自己是怎么样,是不是死掉的他都搞不清楚,所以中阴身依阿毗达摩,以及初期佛教来讲,是不可能修行的,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