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9
次編輯
靖远 (Yanque)(對話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靖远 (Yanque)(對話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
第38行: | 第38行: | ||
知色集,什么叫做知色集?我们这个色身或这个色是怎么来的,集是因,色怎么会出现,其实就是说我们这个身心,不是心是指身,这个身是怎么来的?那你们觉得这个身是怎么来的?依业力,过去生中烦恼造业,业力再润生,所以就会有什么?此色集。 | 知色集,什么叫做知色集?我们这个色身或这个色是怎么来的,集是因,色怎么会出现,其实就是说我们这个身心,不是心是指身,这个身是怎么来的?那你们觉得这个身是怎么来的?依业力,过去生中烦恼造业,业力再润生,所以就会有什么?此色集。 | ||
如果这辈子身体死掉了,然后死掉会怎么样?异阴相续,就是说如果你没有断烦恼,那么我们这辈子的身体死掉了,会依于烦恼再去润,然后引导业再去投胎,那就是下辈子的五蕴身心又开始了,叫做异阴相续,这个就知道色集。所以色为什么会集?色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惑跟业,所以这个叫做色集。色灭呢?既然这讲的是四圣谛,所以前面两个圣谛是流转,后面两个圣谛是还灭,意思就是说,怎么样才能让我们身体不再无限的轮回?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个就叫做色灭。让身体不会再来轮回,当然他是讲色,后面有受想行识,就是身跟心不再轮回,达到灭的境界,这个叫做色灭。 | |||
色灭道迹呢?那么要如何做才不会再来轮回?才不会造成异阴相续,这个叫做色灭。 | |||
什 么是色 味 ? 染着于 色, 染着 色是 从自 我的身 心染着 , 心 当然是受想行识, 但 是 我们会不会染着我们这个 身 体?其实照顾得要命 , 执着得要命 ,这个叫做色 味。 | |||
色患,什么意思?执着色的过患,对这个色身或是对这个五欲的欲望,执着会有怎么样的问题,这个叫做色患,就是色的过患 。 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色患,不知道色的过患,你不会想要离,你不会想要去 去除 它的贪著,这个叫做色患,所以你要知道它有什么过患 。 | |||
色离,最 后 就是说你 要 去离色的执着 ,这个叫做色离 。 | |||
所以 , 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 色離。 这个叫七处观 。 | |||
蕴处界都要做七处 观, 这个叫做七处三 观 。 | |||
你看,色可 以 做 这 样观,那 么 受呢 ? 受也是可以做这样观,知受,知受集,知受灭,知受灭道迹,知受味,受患,受离 , 同样的意思。这个 就是 我们修行 ,就是 要做这种七处三观 , 这个叫做 心解脱 、慧 解脱,所以 你看, 他说 你修行 如果能 够做七处三观 , 然后慢慢慢慢 , 依苦集灭道去修行的话 ,就 可以 得 到无漏 ,就可以 得到心解脱、慧解脱。 | |||
'''2、 心解 脫 指生死解 脫''' |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 , 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 厭離者 , 喜貪盡; 喜貪盡者 , 說 心解 脫。「如 是 觀受、想、行、識 無常。如 是 觀者 , 則為正觀。正觀者 , 則生厭離; 厭離者 , 喜貪盡; 喜貪盡者 , 說 心解 脫。「如 是, 比丘! 心解 脫者 , 若欲自證 , 則能自證:『我生 已盡 , 梵行已立 , 所作已作 , 自知不受後有。』 (雜.01)''' | |||
* ''' 心解 脫:相應部作:「離染、從離貪(virāga)得 解 脫。」''' | |||
【'''爾時 , 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 是 觀者 , 則為正觀。正觀者 , 則生厭離; 厭離者 , 喜貪盡; 喜貪盡者 , 說心 解 脫。「 如是 觀受、想、行、識 無常。 如是 觀者 , 則為正觀。正觀者 , 則生厭離; 厭離者 , 喜貪盡; 喜貪盡者 , 說 心解 脫。】''' | |||
这 | 所以 这 里 的 心解脱指什么?喜贪尽 , 喜贪尽其实 就是烦恼 尽 ,就是 贪欲尽 , 他 以 喜贪代表烦恼 ,那 他 的心 解脱 , 很 明 显 的 就 不 只 是 讲定 的 解脱 而已,他 实际上已经讲生死 解脱 了 , 所 以 他说喜贪尽者 说心解脱 。 | ||
'''【「如 是, 比丘! 心解 脫者 , 若欲自證 , 則能自證:】''' | |||
意思就是说 如 果 我 要自证 , 则能自证 , 若欲自证则能自证 , 意思 就是 说我要证得究竟 烦恼 尽 , 那就 是 能够证得究竟 烦恼 尽。 所以就 可以 说 什么 ? | |||
'''【『我生 已盡 , 梵行已立 , 所作已作 , 自知 不 受後 有 。』 】''' | |||
你看这里讲的心解脱是指什么?生死解脱,究竟解脱。我们这里讲的心解脱,虽然北传 叫 心解脱,但是相应部是 做 离染,从贪Viraga得解脱。所以南传相应部,相同的地方他讲离染,从贪Viraga得解脱,离染从贪得解脱,北传直接翻译成心 解脱,所以 可见 这 里的心解脱就 是 生死解脱。所以一旦看到心解脱,你要看他的 经 文 讲的 到底是什么 , 是指定解脱呢 , 还 是 指 慧 的生死解脱、断烦恼 , 这个 是心 解脱指生死解脱。 | |||
问:弟子记得《阿含经》里曾经 有一 句话 , 就是说不知道弟子 , 记忆力是不 是 准确 , 他是这么说 , 贪爱尽 者 心解脱 ,无 明 断者 慧 解脱, 这个时候 心解脱跟 慧 解脱 应该 是 一个意思吧? | |||
师父:两个都 是指烦恼 的 解脱, 我们等一下应该会 有 。因为它是指烦恼 , 烦恼可以分 成 两大方面 ,一 个 是 指知见观念上的,一个 是 指行 为 意志上 的, 或 是 说一 个 叫作观念上的 , 一个叫做情感意志上 的 。观念上 的一般 会称为无明 , 情感意志上 的 一般会称为爱染 ,但是 两 个 都 是 指烦恼 , 无明跟 爱染 ,所以 叫做无 明所覆爱染所系 , 生死不得解脱。所以 这 个经就会 讲 说,如果我们从观念上得到解脱,那就 是 破无明 , 这个叫做慧解脱;那 如果 离 爱染, 还是烦恼嘛,这个 叫做心解脱 。 所以 如果无明 尽, 爱染也完全断除 , 这个叫做心慧全得解脱。他只 是 在这方面分得比较细,离 无 明叫做慧解脱 , 离爱染叫做心解脱。 | |||
问: 这 个无明跟爱染 ,一 个 是 知见 的,一 个 是 情感意志方面 的, 因为《阿含经》 讲, 初果 的时候是 断三结 , 断身见、戒禁 取 和疑。 | |||
师父:基本上 《阿含经》可能会比较 偏重 , 因为无明 , | |||
我们要讲一下,这个就是经典上讲的, 大 家会比较混乱的地方,因为如 果 讲 无 明的话 , 它可是广义的 , 可 是 狭义的。无明广义 , 所有的烦恼都叫无明 ,这 个时候爱染也 是 无明的一类 ,含在 里面;但是如果狭义的呢,就是痴 , 就是指见惑。所以有时候他 会 说,初果断是见惑断 , 就 是 痴断 , 就是破无明 , 但是(初果)我们还有思惑 ,就 是 比较 偏重在爱染上讲。但是你要知道 , 那这样 讲 (初果)爱染还在 , 如果广义来讲(初果)无明还在 , 广义的无明可以包括爱染在里面。所以当我们讲无明缘行的时候 , 这时候的无明是指广义的。 | |||
所以虽然 说 初果断了见惑,但是问题是,断了见惑 ,如 果你不继续用心再去 修, 你可能还是初果,但是初果会不会再 来 ?会嘛 , 所以无明还是有 行, 这 时 候的行不是那种凡夫众生很粗糙的 , 它 就 是思惑而已 , 所以他还会再 来 。等到他到究竟了 , 思惑见断了 , 那就是见思 二 惑全断 , 那 就是 阿罗汉 , 无明尽 , 爱染尽 , 见思二惑全 解脱, 也可 以 说刚刚讲 的 慧得解脱、 心得解脱 。这 是 一种 , 另外一种会讲心得解脱慧得解脱 , 那个 心 如果是讲定的话 , 那就是有慧的力量 ,也 有 定 的力量 , 这 时候, 心解脱 是 专门 指 定。所以会 有 这些的不同 , 所以常常同学或 是 读经教的 , 常常会搞混。 | |||
问:那师父后来说的 , 心解脱、慧解脱 ,就是 定解脱跟慧解脱 ,这个 就 是 俱解脱了? | |||
师父: 这个 就会变成另一套理论 , 就变成俱 解脱, 但 这 时候俱 解脱 不是指无明跟爱染, 是指烦恼 断 , 还 有 定力去降伏定 的 障碍。 | |||
问: 慧 也 解脱 了 , 定也 解脱 了 , 定障 也解脱 了 ,两 个同时 解脱了,这个 叫俱解脱 ? | |||
师 父:但 是 这 时候是 专门就 阿罗汉的 意义 来 讲 ,所以 我 们 现在要区分开 来,所以这个就是 读 经 教常常会比较麻烦的地方。 有 时候 , 比如 说我们 讲慧解脱 ,然后 讲 心解脱 。 | |||
我们讲慧解脱的时候 会有 两组 ,一 组就 是 指 , 这 是 第 一,这是 指无 明, 第 一 组 指什么? 爱染 ,这个 都 是 第一组 ,这 两 个 全部都 是 指烦恼 , 烦恼 的 断。 | |||
第二组 ,这 个慧 , 第二组 是 指慧解脱 ,这 个 是 指烦恼 , 这个 是 指 定,所以有 些 阿罗汉,他 烦恼虽然都 得解脱 了 , 但 是 他 不 一定 有 初禅二禅的 能 力 , 那个就会讲全分 慧解脱 阿罗汉 , 或 是 少分慧 解脱 阿罗汉。但是还 有 这种说 ,他 如果修得四禅八 定 了 ,那 这 种的话, 不但烦恼断除 , 跟这个一样 的, 这 时候这里是 通烦恼断 , 但 是这个 专门指定 , 这样 了解 吗 ?那 如果他烦恼断又有定 的 话 ,这 个 就 叫做俱解脱 阿罗汉 。20:51 | |||
后代的论师,尤其是北传阿毘达磨的论师,提出所谓的未到地定 | 师父画图 | ||
所以,你看这里讲的慧跟心,从第一组来讲,全部都是指烦恼,但是这里讲的慧跟心,第二组来讲,慧是指烦恼,如果他慧断尽了,那还是阿罗汉,如果他没有定的力量的能力,我说的定的能力是指初禅,不是说没有未达地定,没有初禅的话,那就是全分慧解脱阿罗汉,如果他修得四禅八定,尤其是有灭尽定,那就是俱解脱,定慧全部得解脱。所以从第一组的意义来讲,所有的阿罗汉,都是心慧俱解脱;从第二组来讲,有的阿罗汉是全分慧解脱,唯有修得灭尽定的阿罗汉,才能叫做俱解脱。所以这是经教上讲的,会有些不一样跟出入,就是说他对慧都差不多,但是对于心就有定跟烦恼方面(的不同)。 | |||
再来,这个有三个经, | |||
我们再来看下一个经,这个是杂阿含第二经: |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色無常 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 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 脫。...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雜.02)''' | |||
所以这里的心解脱,是指贪爱、染爱的烦恼得解脱。 | |||
问:比如说他说,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然后说心解脱,变成阿罗汉。欲贪一般不是理解是欲界的贪吗?因为前一句说色欲贪,是说我针对于五蕴的色来说,我是断了这个贪,欲贪难道是指三界的欲贪吗? | |||
师父:欲贪,其实他这里讲的比较简要,欲贪一般是指欲界的,但是贪是怎么样?贪是有三界的贪,但是欲贪专指欲界的,这个经典是比较简要。反正爱染,欲界的叫做欲贪,色无色界的有色无色界贪,他这里讲的是,如果从爱染的断上来讲,叫做心解脱。所以你看到他说,一样的,'''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 |||
当然这些经典有时候会讲得比较简要,所以师父常说《阿含经》你不能单看一经,你要整体来看。有时候某些经很短,他会讲这样,会强调或突出它的某些重点,但是你在看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会讲得更详细一点。比如师父不是说五蕴,一般来讲,五蕴就是五蕴,对不对?但是一般我们讲五蕴的时候,偏重清净的还是杂染的来讲,讲的其实都是五取蕴,他有时候不会特别强调五取蕴,但是大部分讲的都是五取蕴。但是有没有某些经典特别去分五蕴跟五取蕴的?有啊,师父给你们看过,他叫做五受阴,蕴跟受阴,就是取蕴跟蕴是不一样的,但是他大部分在讲五蕴的时候,指的都是什么?都是取蕴。 | |||
比如说缘起跟缘生,好像一般不会特别去分别,但有没有经典在某些时候,特别去分别缘起跟缘生到底是哪里不一样?有。所以我说,看《阿含经》尤其是杂阿含,你不能光看一个经,因为杂阿含的经相对短,你要好几个经一起整个来看,才可以看得出他整体在讲什么。到了中阿含,他可能会把相关性全部累积在一起,所以单一经典中阿含是比较长。但是中阿含的经,各个的经的经数会比较少,但是每一个经等于是杂阿含的好几经合起来,再增补一些后来增补进去。 | |||
* '''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見法得果,真實無欺, 成就無畏。即白毘婆尸佛言:「我等欲於如來法 中淨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 吾法清淨自在, 修行以盡苦際。」爾時,二人即得具戒,具戒未 久。如來又以三事示現:一曰神足、二曰觀他心、 三曰教誡。即得無漏.心解脫.生死無疑智。(中 阿含)''' | |||
【'''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見法得果,真實無欺, 成就無畏。即白毘婆尸佛言:】''' | |||
毘婆尸佛是什么?过去佛,前一任佛,这是中阿含,一般中阿含开始会讲到什么?开始会讲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佛,而且会提到名字,《杂阿含经》讲的都只是讲过去佛、未来佛,很少去提到名字。中阿含开始,而且本生故事从中阿含就开始,<u>杂阿含基本上比较少去谈到佛的过去世,哪怕有谈过去也不会讲太细,中阿含开始,本生故事就已经慢慢开始多了</u>。 | |||
'''【即白毘婆尸佛言:「我等欲於如來法 中淨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 吾法清淨自在, 修行以盡苦際。」爾時,二人即得具戒,具戒未 久。】''' | |||
这两个人就开始受具足戒了,受具足戒不久, | |||
【'''如來又以三事示現:一曰神足、二曰觀他心、 三曰教誡。即得無漏.心解脫.生死無疑智。】''' | |||
这个就是如来的三事教示,神足通、他心通,还有教诫。得无漏,心得解脱,生死无碍智。所以这里的心得解脱是什么?烦恼漏尽。这里他说三事——神足、他心、(教诫),神足通的特色是什么?神足也不一定是脚,有时候又翻成译神境或叫做神变。其实,神足通或神变通,它的大意是指类似有点像孙悟空七十二变,就是他要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这个是神足,又叫做神变。但是神变里面,以神足为殊胜,就是他要到哪里,瞬间就可以到哪里。 | |||
在各种神通里面,从能度众生来讲,他心通特别重要,因为你有他心通,你可以知道众生的根机,也知道众生在想什么,所以你可以特别依于这某一类的众生,而提出适合他的教法而来度化。所以,神足通代表其他一切通,他心通是以教化度化为重点。但是,三种教示里面以什么为最根本?教诫,因为你到最后只有教诫才能得到究竟根本,所以以三事。他们这两个人,由于佛陀的教导,所以得漏尽得心解脱,生死无碍,所以这里的心解脱是指烦恼究竟解脱。 | |||
生死无碍,生死无疑,都一样的意思,生死无疑,为什么是生死无疑?对生死已经没有任何的疑虑了,知道为什么会是生死,而且知道生死已得解脱了。 | |||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 |||
'''二、慧解脫''' | |||
'''(一)、阿羅漢慧解脫''' | |||
'''1、須深經:''' | |||
'''• (須深)白佛言:「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 至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彼答我言: 『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 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彼 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 去。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 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佛 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雜.347)''' | |||
慧得解脱,这里又是另外一种认知,刚刚讲心解脱,可以指烦恼的贪染得解脱,也可以是指烦恼的究竟解脱,两种意思。现在我们再来看,经典上还有说慧解脱的,这个就跟有定没定的关系,就有关系了。「须深经」,知道这部经吧,师父讲过好几次了。 | |||
【 '''(須深)白佛言:「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 | |||
有没有没听过这个须深经的?恩曼有听过须深经吗?也知道它的来源吗?它的问题就是说,这个故事的起源是怎么样?知道,靖修你来讲一下,这个故事的来源是怎么一回事? | |||
答:阿弥陀佛师父,弟子记忆里面是说,须深本身是外道,然后由他的师父派去观察佛陀,派去学佛陀的教法,然后为了去偷法,派到僧团里面来做间谍。然后,须深就去了,去了之后并且皈依了佛陀。其实佛陀是知道他是来做什么的,但是也没有关系,佛陀平日该怎样就怎样,该去乞食,乞食已洗足,托钵,正常作息。须深观察,最后他就是,简要的说,这挺长的, | |||
师父:须深到最后是改邪归正,这故事比较圆满,但是现实,我是说现在的现实不是过去,现在的现实是很多偷了佛法之后,没有改邪归正,自己成为附佛外道,而且还变成住化一方的大师,那不是真大师,是假大师。须深就是被派来当间谍,因为那个时候,本来有很多印度的外道,后来佛陀开始弘法之后,由于佛陀是真实的教法,而且有很多真正证阿罗汉得解脱的,所以当初很多本来护持各种外道的这些居士们,很多就是专门护持佛教,所以这些外道的供养就变少了,所以他们就想出策略来对应。什么策略呢?他们要知道说到底佛陀还有佛弟子们讲了什么东西,为什么吸引这些人?为了要去偷高端的技术,所以就派了须深进去,因为须深很聪明,本身智慧很高很聪明。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一件事情,须深竟然智慧那么高,会不会没有偷成反而被度去了?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须深就去了,结果须深去了之后,他就看到很多阿罗汉,这些阿罗汉在他的面前说他们是阿罗汉,因为来了就变师兄弟就讨论。这些阿罗汉就跟他说:“我们已经是什么?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与作,自知不受后有。”这些阿罗汉跟他说:“我们都是阿罗汉,已经都达到这样的境界。” | |||
然后他说:“我问彼尊者,”他就说:“那我问这些尊者说,你们既然得阿罗汉,得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他说什么? | |||
【'''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 |||
如果你们在这边听师父讲课讲那么久了,一般来讲,得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其实都在讲什么?都是在讲定的,离欲恶不善法,<u>欲是五欲,恶不善法是五盖</u>。所以只要经典里面讲离欲恶不善法,都是在讲禅定的。 | |||
因为定,师父说,修定会有几个过程,几个特点,第一个修定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心一境性,摄心集中。摄心集中之后,接下来它会怎么样?离五欲五盖,所以摄心集中,离欲盖,接下来会怎么样?得身心轻安,心安生起,这是判断定以及修定的三个过程。所以从北传的这样的说法来讲,其实很好判断,也不容易出差错,不然的话很容易(自己)没定,认为自己有定。 | |||
摄心集中,就是说,你自己能不能摄心集中?你自己应该会很清楚,所缘你能够集中多少,能够集中多久,不会骗人吧?就算是说你不大很清楚,你有离五欲五盖,你不清楚吗?如果你离五欲五盖,你不清楚的话,其实,旁人也可以观察得出来。你如果真能达到离五欲五盖的话,你日常生活一定是什么?少欲知足,生活一定是简朴的。如果你觉得你离五欲五盖,但是你在物质欲望上还很强,人家有车,你也希望有车,人家有豪宅,你也希望有豪宅,人家有不错的车,你也想要希望一台更好的车,那表示没有离五欲五盖,这都是观察的。 | |||
最后,身心轻安,你如果真有身心轻安生起,你一定很清楚明白,因为这个东西跟一般的喜乐是绝对不一样的,这个是有标准可以判断的,所以这个都是在讲什么?定嘛。 | |||
所以这里讲心善解脱,解脱是指什么?定得解脱。彼答我言,这个是他去问佛陀的,这个对话就是说,这些人跟他讲我们是阿罗汉,然后他问说,你们是阿罗汉,你们有没有初禅二禅三禅?因为有没有离恶不善法,有没有这些能力。 | |||
【'''彼答我言: 『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 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 | |||
他说我们没有,须深就问,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入正受。正受是什么?Samadhi,就是定,就是三昧。【'''而复记说,自知作证。'''】他说那你们这些人讲话不是矛盾吗?你一方面说你没有定,但是你又说你是阿罗汉,那就奇怪了,那怎么回事呢?然后他就问,那你这些人到底怎么回事? | |||
【'''彼 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 去。】''' | |||
然后他就很疑惑,所以他跑来问世尊。 | |||
'''【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 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 | |||
到这里,我想问各位,须深的问题以及他认知的矛盾点在哪里? | |||
须深的问题以及他所认知的,他认为的,这些人的矛盾点在哪里?谁要讲靖慧来? | |||
答:须深这里,他认为如果你要是成为阿罗汉的话,一定是定解脱的,如果你要是不能得到定解脱,你说你是阿罗汉的话,他认为这是自相矛盾的。 | |||
师父:是,意思在他的认知里面,你要得阿罗汉,你一定要有定,从我们一般来讲,也是这样子,我们说戒、定、慧,不是说定中作观吗?他认为说你既然是阿罗汉,你一定有定,因为他是这样认知,我们一般的认知也是这样,所以就会产生他的疑惑。他说你又说你是阿罗汉,那我问说,那你有没有正受?有没有定?你又说你没有定,那怎么回事呢? | |||
'''【佛 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 |||
这个就是法住智跟涅槃智的由来,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什么叫做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 |||
答:刚才须深,他问阿罗汉有没有正受,他觉得是不是,他现在可能还没有那个观念,说要解脱得定慧双修,是不是他认为必须得有定才能解脱,他可能都没考虑到慧的问题,就是你没有定肯定不能解脱,因为外道好多都是以修定,他们就认为解脱了,在他的观念里面必须有定。 | |||
师父:你讲的没错,在他的认知里面有可能,外道他是以定然后达到解脱,但是那种解脱不是真解脱,那只是降伏而已。另外一个,从佛教来讲的话,佛陀也是说戒定慧、戒定慧,那你既然是戒定慧,你没定你怎么会有真正的现证慧呢?就是很奇怪的。他去问佛陀的时候,佛陀说先知法住智后得涅槃智,其实佛陀是从缘起四圣谛来讲,先知法住。我问你法住什么意思?<u>法住是指缘起的流转,他这里的法是指生死法,法住意思就是说生死流转是怎么一回事的,</u>这个叫做法住。住智就是了解生死轮回的这种认知跟智慧就叫做法住智,不只要法住智,先知法住智,你先知苦集,那你才能进修灭道。所以要先知缘起的流转,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才能下手,最后才能后知涅槃,涅槃就是什么?还灭。那涅槃究竟就是灭,灭道的灭,那这就是从慧上来讲的,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在阿毘达磨里面,他特别讲这个经,他的意思是这些阿罗汉没有根本定的力量,但不能说一点定力都没有,如果一点定力都没有的话,那是违反戒定慧三学的。 | |||
所以, 后代的论师,尤其是北传阿毘达磨的论师,提出所谓的未到地定 。 意思就是说,这一些阿罗汉,他没有根本定,也就是什么叫根本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叫根本定,虽然没有根本定,但不等于他完全没有定力,就是他们有未到地定,就是初禅的近分定,有了初禅的近分定,就可以依定起观定中作观,就可以得解脱 。 | |||
所以之前,师父曾说三解脱门,三三昧,其实并不需要很深的定力,基本上你依什么未到地定都可以起观,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在这个经里面,北传阿毘达磨的论师就说,这些阿罗汉,他不是没有定,他是没有根本定,没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是他有未到地定,所以就可以依未到地定而作观,然后就有机会可以解脱,那么他们得了初果之后,怎么样?还是依未到地定再作四圣谛的观察,因为慧力强,所以还可以进一步得到二果,然后再依未到地定继续作观察,继续,当然不是一次两次就成了,可以证三果,最后可以依未到地定作观证四果,所以这些人是阿罗汉没有问题,这些人也没有根本定, | 所以之前,师父曾说三解脱门,三三昧,其实并不需要很深的定力,基本上你依什么未到地定都可以起观,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在这个经里面,北传阿毘达磨的论师就说,这些阿罗汉,他不是没有定,他是没有根本定,没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是他有未到地定,所以就可以依未到地定而作观,然后就有机会可以解脱,那么他们得了初果之后,怎么样?还是依未到地定再作四圣谛的观察,因为慧力强,所以还可以进一步得到二果,然后再依未到地定继续作观察,继续,当然不是一次两次就成了,可以证三果,最后可以依未到地定作观证四果,所以这些人是阿罗汉没有问题,这些人也没有根本定, | ||
第391行: | 第497行: | ||
这个叫做五种般涅槃,再来,基本上后面会有些说法,中阴身成就,在《阿含经》里面或是在根本佛教里面,中阴身是不能修行的,所以后面的某些说法,就可以另外再讨论,但是根本来讲,只有人道能修行,如果依《阿含经》或是阿毗达摩来讲,中阴身是模模糊糊的,甚至他自己是怎么样,是不是死掉的他都搞不清楚,所以中阴身依阿毗达摩,以及初期佛教来讲,是不可能修行的,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 | 这个叫做五种般涅槃,再来,基本上后面会有些说法,中阴身成就,在《阿含经》里面或是在根本佛教里面,中阴身是不能修行的,所以后面的某些说法,就可以另外再讨论,但是根本来讲,只有人道能修行,如果依《阿含经》或是阿毗达摩来讲,中阴身是模模糊糊的,甚至他自己是怎么样,是不是死掉的他都搞不清楚,所以中阴身依阿毗达摩,以及初期佛教来讲,是不可能修行的,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 | ||
有余无余,涅槃无余涅槃等于舍报身死亡,这是一种说法,上述杂 | 有余无余,涅槃无余涅槃等于舍报身死亡,这是一种说法,上述 《 杂阿含经》说,佛无余涅槃而般涅槃是指什么,舍报身,这样了解吗?无余涅槃,第一个上面那个经讲,无余涅槃而般涅槃,其实这里的无余涅槃就是舍报身的,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经,爾時尊者富楼那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出,付囑臥具持衣鉢去,至西方輸盧那人間遊行,到已夏安居為五百優婆塞說法,建立五百僧伽藍,繩床臥褥,供養眾具悉皆備足,三月過已,具足三明,即於彼處入無餘涅槃,这个经在讲什么?这个主要讲尊者富楼那,最后他是到了西方輸盧那人間遊行,然后為五百優婆塞說法,然后供养,最后经过三个月以后,他自己具足三明,然后证得阿罗汉果,入无余涅槃,就是也往生,我先问你,富楼那是谁?富楼那有没有印象?谁要讲一下,当初的时候,富楼那尊者的话,应该是作为十大弟子里边讲法第一的,然后他从西方的輸盧那区域过来的,而那个区域的话,人们比较野蛮,所以当初他想去弘法的时候,佛陀有一个经专门告诉他,说那边的话,人比较野蛮,如果你要是被打了怎么办,然后的话你要被砍了怎么办,等等,輸盧那当时那个反应就是说,他们如果要是拿石头砸我的话,我就想还没有拿刀砍我,如果要是拿刀砍我,我还活着,我还没死,我还能讲法,这样很好,说如果把你杀死了怎么办,我正好就解脱了,就入涅槃了,整个就是感觉那种菩萨的那种精神的话,展现的非常好,在这的话,我想就是说,富楼那尊者过去了之后,然后就是讲经说法完了,看起来还建立了僧团,然后讲法等等,传播了,三个月之后, | ||
就相当于无余涅槃,舍报圆寂了,记得很清楚,富楼那是佛的弟子,而且确实传说他是从西方輸盧那,而且西方輸盧那是哪里呢?当然我忘记它现在的位置,但是它现在地理位置,它是靠海,师父这本书里面有讲它的地方,印度不是这个样子吗?这样子过来,我画一下,画的可能不是很准,印度基本上不是这个样子吗?这边是尼泊尔,这个地方靠海,这个就是輸盧那,有一个港口,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港口,为什么说他西方比较野蛮呢?这个相对于佛陀的教化区,这里是怎么样,比较没开化的地方,印度当初有两个文明区,第一个是恒河流域,是最早的,还有一个叫做印度河流域,是比较靠北方的,所以这两个是他的文明区,其他的南方,还有这个地方西方,都是比较落后的,但是他那时候南方也不是指这里,其实它那时候南方有可能是指这里,所以都是相对来讲比较落后的,但是恒河中下游是印度文明的发展区,那么佛陀就在印度文明的最发展的地方讲经说法,所以他认为说西方輸盧那的地方是相对来讲比较野蛮,这个尊者跟佛陀说,他要去那边,佛陀就说,好没关系,就刚才靖慧所讲的,佛陀说你已经具备了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这样的一个条件了,所以就让他去,结果輸盧那在那边度了很多人,建立僧团,然后可能他能力蛮大的,或许是他家里本来就很有钱,因为他是从那边过来的,然后再过去,所以可能家族是蛮不错的,所以他在那边就建立了僧团,度了很多人,结果最后入涅槃,这个就叫做无余涅槃,你看这里不是说入无余涅槃吗?所以舍报身叫做无余涅槃,那么相对来讲报身还在,就叫做有余涅槃,三明就是六通里面的其中三个,自己去看看,师父讲过好几次了,一个是指知过去,一个是指未来,一个是漏尽,一个知过去,一个知未来,然后一个是漏尽,那知过去知未来是什么通?再来,漏尽通是根本的,为什么会一个重过去一个重未来?因为三世轮回是佛教很重视的,过去造了什么业现在受什么报,以及说未来能不能脱离生死,那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三明里面才有漏尽,还有知过去知未来为三明,六通里面的三通特立为明,这个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讲过,再来,这是另外一个经,再找另外一个来读一下,靖舍来读,爾時陀驃摩羅子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愿于佛前取般涅槃,世尊默然如是三啟,佛告陀驃摩羅子,此有為諸行法應如是,爾時尊者陀嫖摩罗子, | 就相当于无余涅槃,舍报圆寂了,记得很清楚,富楼那是佛的弟子,而且确实传说他是从西方輸盧那,而且西方輸盧那是哪里呢?当然我忘记它现在的位置,但是它现在地理位置,它是靠海,师父这本书里面有讲它的地方,印度不是这个样子吗?这样子过来,我画一下,画的可能不是很准,印度基本上不是这个样子吗?这边是尼泊尔,这个地方靠海,这个就是輸盧那,有一个港口,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港口,为什么说他西方比较野蛮呢?这个相对于佛陀的教化区,这里是怎么样,比较没开化的地方,印度当初有两个文明区,第一个是恒河流域,是最早的,还有一个叫做印度河流域,是比较靠北方的,所以这两个是他的文明区,其他的南方,还有这个地方西方,都是比较落后的,但是他那时候南方也不是指这里,其实它那时候南方有可能是指这里,所以都是相对来讲比较落后的,但是恒河中下游是印度文明的发展区,那么佛陀就在印度文明的最发展的地方讲经说法,所以他认为说西方輸盧那的地方是相对来讲比较野蛮,这个尊者跟佛陀说,他要去那边,佛陀就说,好没关系,就刚才靖慧所讲的,佛陀说你已经具备了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这样的一个条件了,所以就让他去,结果輸盧那在那边度了很多人,建立僧团,然后可能他能力蛮大的,或许是他家里本来就很有钱,因为他是从那边过来的,然后再过去,所以可能家族是蛮不错的,所以他在那边就建立了僧团,度了很多人,结果最后入涅槃,这个就叫做无余涅槃,你看这里不是说入无余涅槃吗?所以舍报身叫做无余涅槃,那么相对来讲报身还在,就叫做有余涅槃,三明就是六通里面的其中三个,自己去看看,师父讲过好几次了,一个是指知过去,一个是指未来,一个是漏尽,一个知过去,一个知未来,然后一个是漏尽,那知过去知未来是什么通?再来,漏尽通是根本的,为什么会一个重过去一个重未来?因为三世轮回是佛教很重视的,过去造了什么业现在受什么报,以及说未来能不能脱离生死,那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三明里面才有漏尽,还有知过去知未来为三明,六通里面的三通特立为明,这个师父在成佛之道里面讲过,再来,这是另外一个经,再找另外一个来读一下,靖舍来读,爾時陀驃摩羅子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愿于佛前取般涅槃,世尊默然如是三啟,佛告陀驃摩羅子,此有為諸行法應如是,爾時尊者陀嫖摩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