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7:修订间差异

删除60,565字节 、​ 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阿含经讲要-122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来讲正解脱学,正解脱学里面有分为三大部分,别别解脱是指戒的解脱,心解脱是指定的解脱,还有慧解脱就是指生死解脱。
我们现在来看,慧的解脱,究竟涅槃,佛教里面讲涅槃,这个其实也等于是复习,只是说很多同学以前没来,靖宽来念一段。
'''第六節 究竟解脫—涅槃'''
'''一、涅槃根本定義'''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涅槃者,云何為涅 槃?」'''
'''舍利弗言:「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 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 涅槃。」......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阿羅 漢者,云何名阿羅漢?」舍利弗言:「貪 欲已斷無餘,瞋恚、愚癡已斷無餘,是名 阿羅漢。」(雜.490經)'''
这个就叫做涅槃,《阿含经》里面有很多佛教的基本观念,这些概念跟观念弄清楚了你才知道,
进一步在《阿含经》里面,
再往上的大乘佛教的很多东西,你才会能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涅槃问题,
涅槃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谈它的境界来讲,它到底是到达什么境界,其实它是离言语道断的,它是没办法去说明它到底是怎么样的,只能从另外一面来谈。比如说我们现在描述很多东西的时候,如果你没办法用正面的去表达,我们常常会用另外一个否定的面来表述。
(比如说)他家有钱吗?不知道,但是不穷,表示应该是不会太差。尤其是宗教,对于究竟的意义来讲,都是用否定的描述来讲。比如在传统的中国哲学或是中国宗教来讲,最高的究竟是什么?不是说佛教,我说中国宗教,中国宗教或哲学里面最高的究竟是什么?
答:与道合为一体。
道嘛是不是叫道,
师父:那道怎么定义?
答:道可道非常道。
师父: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是什么,究竟终极的嘛,那第二个道呢?第二个道是可以说明的。如实道来是什么意思?你如实跟我说描述跟我讲来,意思就是什么?究竟的道它是没办法不可说不可描述的。那道可道非常道,如果道是可以描述的话,那它就不是究竟的那个意义。所以所有的宗教的终极,都是用否定的来描述。佛教里面讲生死解脱就是涅槃,那涅槃什么境界?我们只能说贪瞋痴永尽是名涅槃,那贪瞋痴就是我们人生生死的一个最终的问题,那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断除了,就是涅槃,就是贪瞋痴永尽是名涅槃。那贪瞋痴永尽就不再来生死,那不再来生死那就叫做寂灭,就叫涅槃。
那么,你们知道涅槃这两个字 Nirvana 有什么意思吗?它本来是什么意思?息灭,止息。所以,事实上,涅槃也是一个否定词,因为它是息灭、止息。
我问你,比如说,我很快乐,是正面描述还是否定的描述?正面嘛。我离婚了终于不再痛苦了,二十几年的痛苦终于解决了,为什么?我昨天去办理离婚,然后他说我不再痛苦了。那从他的语气来讲你也知道说,应该他描述的就是什么,应该是一种快乐的境界,但是他没有直述,也就是说,他可能这二十几年来活得很痛苦,不一定是婚姻,但是他现在说我终于解脱了,我终于不再苦恼了。就表示怎么样?另外一个来表述他的一种快乐的境界。所以,我很快乐是一种正面的描述,我不再烦恼、不再痛苦了,是一种否定的描述,但是是一种正面的那种表达,就是好的表达。
所以,在宗教里面,终极意义是没办法用正面的语气来表达,都是用否定的来表达。所以,涅槃它本身是止息、吹息,它这个涅槃叫止息吹息,它可以是贪瞋痴永盡的止息,它可以是生死的止息,不再来轮回,所以叫做贪瞋痴永盡是名涅槃。
还有阿罗汉,他说【「所謂阿羅 漢者,云何名阿羅漢?」】
什么叫做阿罗汉?
'''【贪欲永断无余,嗔恚、愚痴永断无余,是名阿罗汉。】'''
跟涅槃是同样的表达,阿罗汉的字义是什么意思?无生,它还是用一种否定的意思。他的无生是什么意思?不再来三界受生,所以叫做阿罗汉是无生,不再生起,生死不会再继续下去,不再来三界受生,所以实际上阿罗汉也是一种否定的表达。所以从证悟来讲,它叫做贪瞋痴永盡是名涅槃。那么这个人证到涅槃来讲,这样的人我们称为阿罗汉。
我们等一下会再来说明一些东西,
所以你要记得,阿罗汉或是说涅槃是贪瞋痴永盡永息,这是在佛教早期是究竟的境界。我们后来大乘佛教谈真如,谈法性,谈佛性,或是谈实际谈什么,都是从涅槃的角度跟意义来谈的。
我们要了解这样一件事情,
再来,涅槃的同义词,从涅槃的同义词里面,这牵扯到大乘佛教的概念。
'''二、涅槃同詞'''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無為法,及 無為道跡。諦聽,善思。云何無為法?謂貪欲 永盡,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 為法。云何為無為道跡?謂八聖道分,正見、 正智、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 定,是名無為道跡。」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 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為,如是難見、不動、不屈、不死、 無漏、覆蔭、洲渚、濟渡、依止、擁護、不流 轉、離熾焰、離燒然、流通、清涼、微妙、安 隱、無病、無所有、涅槃,亦如是說。(雜. 890)'''
这个是涅槃的同义词,涅槃有很多的同义词,指的都是这种究竟的境界。
那么,什么叫做'''【「當為汝說無为法」?及無為道跡。】'''
什么叫無為道跡?道跡就是一条可遵循的路,那什么叫做無為道跡呢?就是向于无为的一条路,这个叫做無為道跡。
【'''諦聽,善思。云何無為法?謂貪欲 永盡,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 為法。】'''
那刚刚说,无为法是什么?涅槃。刚刚说涅槃是贪瞋痴永盡,这里说无为法是贪瞋痴永盡,所以实际上从《阿含经》来讲,
可能同学们以前也听过,就是从《阿含经》来讲,
涅槃就是无为法,那么<u>到大乘佛教里面,法性、真如、实际,这一些都称为法性,都叫做无为法。所以这里的无为法,它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法则,它这个无为法已经牵扯到一种亲证,它不是指普遍的法则而已</u>。所以如果从另外一种意义来讲的话,可能你可以说无为法普遍遍在,一切众生都具有无为法,但是如果你从《阿含经》的这种定义来讲的话,你就不能说一切众生都有无为法,你只能说贪瞋痴永盡才能叫做你有无为法。你证得无为法,这是《阿含经》的定义,而且是清楚明白,所以<u>从《阿含经》的定义来讲,无为法只发生在谁的身上?阿罗汉、佛的身上</u>,因为唯有这样的人,他才叫做贪瞋痴永盡。
为什么它叫做无为呢?不需要再有为了,那什么叫做有为?<u>贪瞋痴造成的生死轮回叫有为,所以我们都一直在有为当中,那我们一直没有无为。但是你如果从大乘或《般若经》的角度来讲,法性是遍一切的,不管是佛或是说一般的众生凡夫,法性都是周遍的,这样的话,佛如来众生凡夫都有无为法。</u>但是<u>如果从《阿含经》角度来讲,唯有谁有无为法?唯有佛阿罗汉才有无为法,因为贪瞋痴永盡。</u>如果你搞不清楚这一点,你一直用大乘佛教的观念来讲,那么某一些东西从《阿含经》是讲不通的,你如果把无为法当法性,那遍一切众生,那你会说,我也有无为法,但是你贪瞋痴没有永盡,这怎么去会通呢?
我们等一下再来谈,
所以要记得一件事情,<u>从《阿含经》的涅槃的这种定义来讲的话,他讲的诸法胜义是无为,是涅槃,一定不是指普遍的法性或是普遍的法则,他一定是指什么?他一定是解决我们生死的 ,一定是跟亲证有关系。</u>
我们再来看,
那么,涅槃除了有个同义词叫做无为法,还有其他同义词,比如说'''难见''',为什么叫难见?因为不是每个人,不是一般人,不是随便可以见到的,这个叫难见。
还有叫做'''不动''',不为贪瞋痴所动,不为生死所动。'''不屈、不死''',为什么叫不死?不生就不死了,为什么不生?因为脱离轮回了就叫无生。'''无漏''',漏是烦恼,贪瞋痴永盡,那当然叫无漏。'''覆蔭''',跟清凉差不多的意思。还有'''洲渚''',为什么叫洲渚?洲渚就是依靠依护的意思,这个洲渚是什么呢?在水里面有一个沙洲,当你快溺水的时候,这个沙洲就是你的救度,所以这个洲渚 有救度的意思,或有你的依护的意思。
依护,庇护,还有'''濟渡'''有没有?
'''濟渡''',你看这个洲渚跟濟渡的意思是一样,跟那个依止的意思也是一样。师父不是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阿含经》里面讲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自依止就是要依止自己修行;法依止,依法来修行;莫异依止,除了依自己跟依法来修行,其他都不是你的依止处。那你看他的依止,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又叫做自依洲、法依洲、莫异依洲。哪一个洲?就是这个洲,所以叫做自依洲渚、法依洲渚、莫亦洲渚,意思就是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意思,因为这都是从救度的方式来看的。所以你从这个'''洲渚、濟渡、依止、拥护''',这几个字都是比较正面的意义,它跟涅槃还有无为这一些,你看这边很多,这些都是用否定来表述,这些洲渚、濟渡、依止拥护,这些都是从正面的表述,所以涅槃就叫我们的究竟依止处,所以他是用这样来表述的。
还有'''不流转''',生死是流转,涅槃不流转。'''離熾焰,離燒然''',这熾焰是什么意思?五蕴炽盛,烦恼就像火一样烧着我们,灭了烦恼就是离熾焰。然后'''流通、清凉、微妙''',微妙也是用比较正面的。'''安隱'''或安隱处,究竟安隱处,'''无病''',这个病可能是生死大病。'''无所有,涅槃,亦如是说'''。
所以你看,这些都是在表达你到了究竟的真实的意义,所以这个都是涅槃的同义词。其实在《般若经》里面有更多涅槃的同义词,比如说真如、实际、究竟,然后证真这一些种种的都是涅槃的同义词,这是《阿含经》里面所见的。
《般若经》里面有更多的涅槃同义词,这个叫做涅槃的同义词,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再来,
'''三、涅槃甚深'''
'''• 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 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 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 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 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 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比丘!彼 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 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 滅、涅槃。」(雜.293)'''
你看它里面有很多,也是涅槃的同义词。
【'''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 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
这些都是涅槃的同义词。'''【一切取离'''】,这个是从执着上来讲;'''【爱尽跟无欲'''】,都是从情感的染着上来讲;'''【寂灭】''',<u>其实寂灭跟涅槃两个字是差不多的,因为寂灭也是止息的意思</u>,涅槃也是吹息的意思,所以这个都是涅槃的同义词。
你看,【'''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 若住、若異、若滅,】'''
有为就是生住异灭。
【'''無為者不生、不住、 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
他是诸行苦已经停止了,寂灭,这个叫涅槃,所以就不会再有苦了,也没有再有诸行了。
到这里是一个小段落,这以前其实都说过了。
只是说以前听的那些同学可能都没来了。
这边谈到两个概念,缘起还有涅槃,
缘起跟涅槃,上次是不是有听过?师父上礼拜是不是谈到两种智,法住智跟涅槃智,法住智,知什么?法住智,可以说知缘起,或是知缘起的流转;涅槃智,知缘起的还灭,缘起的流转跟还灭。从四圣谛来讲,我们不是说一切都依于缘起吗?那从缘起来讲有什么?流转,还有还灭。流转是苦集的相生,还灭是灭道,所以,你就会知道说,法住智就是这一边,知缘起的流转;涅槃智这一边,知缘起的还灭。
上次「须深经」有讲到,法住智跟涅槃智有没有次第?有,要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意思就是说,要先了解缘起的流转,生死的流转,知道生死的流转是怎么一回事,那生死的流转简单讲是什么一回事?讲的细节就是十二因缘,讲的简单一点就是集谛里面的惑业。以惑为根本就会造业,然后惑再润生就会有苦。所以,知道缘起的流转,实际上是知道先肯认我们现在是苦,然后了解苦的原因,了解苦的原因之后,就会更确认我们的生死不断的流转就是苦,你必须确认这样子,那才能叫做知缘起的流转,叫做法住智。28:00
师父画白板图
从这个苦集来讲的话,事实上它当然可以落入时间的延伸,那就是惑业苦的十二有支,它也可以谈当下,当下烦恼所造成的苦。不管是从时间的流转,或是谈当下,红色的缘起流转的苦,其实可以知道师父现在要说什么,可以汇通到哪里?因为不是说流转门是一个苦集吗?所以从这里的话,可以汇通到哪里?其实我一讲你们应该知道,因为你只是不知道师父头脑在想什么而已。
还是你知道?
苦集,可以是时间的流转,也可以就是十二缘起,也可以是当下的苦,但是不管时间的流转的苦,还是当下的苦,它都是汇结到师父常讲的一个问题,
不是问题,
常讲的一个东西,就是三个圈嘛。这个就是什么,我执是执什么,我执是集嘛,这个苦就是这个苦,那我执所面对一切的我所是无常的。所以就是从这个来讲,所以你一定要肯认世间是苦,苦的原因就是我执,我执就是这边的集。所以你一定要肯认这一边的这个三个圈,
所以你才知道,你一定肯认了,
所以从肯认来讲,你才会知道说,从缘起的法住智来讲,你才知道我——这是烦恼,这是根本的问题,那你肯认这个根本的问题,你接下来才知道说,那要去修行。要去修行的话,就是会进一步来谈到灭道二谛了,
就是进一步的灭道二谛,
谈到灭道二谛,就是所谓的缘起的流转,就叫做涅槃。那知道怎么达到涅槃,这个叫做涅槃智。涅<u>槃智可以分成两个,一个就是说,知道怎么去达到涅槃,另外一个是达到证悟的涅槃。</u>
那现在这个问题,
这个状况之下,我们回到这个经,这个经告诉你,甚深处所谓缘起,复倍甚深所谓涅槃。他说甚深处复倍缘起,其实缘起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一个讲讲缘起的流转,就缘起性的时候,它事实上是通流转跟还灭的。你谈缘起的时候,因为缘起的流转跟缘起的还灭,它是通流转跟还灭,所以它是通法住智跟涅槃智的。但是当你把缘起跟涅槃对起来称呼的时候,相对起来成为一对的称呼的时候,它的缘起比较偏重在讲什么缘起?流转门,它比较重在缘起的流转门。那涅槃呢?是指这个涅槃智,就是指在还灭门,它不只是还灭门而已,而且到了证悟涅槃的时候,它就是指灭,因为他把缘起跟涅槃合在成为一对讲的时候,缘起是指流转门。
所以缘起是指生死的不断流转,那生死的不断流转一定是有为法,所以它的有为法跟后来大乘以及阿毘达磨的定义已经不大一样了,<u>阿毘达磨跟大乘对有为法的定义已经不大一样了</u>,但是跟《阿含经》并不会说没有关系的,还是有关系的。所以《阿含经》它任何讲的东西都是扣住生死来谈的,所以有为法是指生死不断的流转,这个叫做有为法。
那么无为法是什么?无为法当你把这个我执断除,不再执着而没有苦,然后因为我执断除了,就没有力量再来轮回了,那这样的你就不会再来生死流转,那叫做一切永息,一切止息,这样的话,就叫做涅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叫做什么?无为,<u>因为不会再来流转,不会再来生死,那当然是无为了。</u>
等一下我还继续讲这个问题,
所以你看《阿含经》继续讲,【'''因集故苦集'''】,有因,所以会有果,这叫做苦跟集。
【'''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
因集故苦集,就是前面苦集二谛;因灭故苦灭,因灭,道是断它的因,然后因一旦灭了,苦就灭,那就到达涅槃了,所以叫【'''斷諸逕'''路】,什么逕路,生死流转的路。
【'''灭于相续'''】,什么相续?生死轮回相续。
然后【'''相续灭灭,是名苦邊。'''】
是名就叫做苦边,这苦边什么意思?不是苦的那一边,这个边是尽头的意思,就照着苦的尽头。【'''比丘!彼 何所滅?】'''
到底灭了什么?
【'''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 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 滅、涅槃。」】'''
这些全部都是涅槃的同义词。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件事,
《阿含经》是这样子讲的,重于生死,但是这里面慢慢地,弟子们在研究这样的一个理论,或是这样的一个身心相关的生死的时候,进一步会去探讨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说证到涅槃,然后《阿含经》里面讲缘起,《阿含经》里面也讲缘起的三相,它不一定叫三法印,但是它确实谈到缘起的三个相。<u>缘起的,从他的现象,这个可以分两边,流转现象上来谈的话,它叫做什么?从时间的行,一定是无常的;从当下来看的话,身心生命一定是无我的;从证悟的,证悟亲证一切止息的角度来讲,是涅槃。</u>
现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说,无常、无我是不是本来如此?无常无我是本来如此。所以从法性上来讲,无常无我是不是本来如此?没错吧。那么,从《阿含经》证涅槃是从贪瞋痴止息来讲的话,它是因为证无常、证无我,
证无常证无我,
自然是贪瞋痴永息。因为你有无常无我,我执本来就是贪瞋痴的根本,你既然证无常证无我,一定是破我执。破我执一定是什么?涅槃的贪瞋痴永息,所以从亲证性来讲,这个叫做贪瞋痴永息,这没问题吧。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只要诸法是缘起的,从缘起的性来讲,不管你现在是不是生死,是不是轮回,就算是你现在是在生死,你的生死是不是无常的?你的生死流转是不是也是无我的?不管你有没有认知到,你的生死决定是无常,决定是无我的,所以无常无我一定是叫做实相。那我们的问题在哪里?问题是我们虽然在实相中生活,我们不知道实相,所以这个<u>缘起无常无我叫做法性。</u>
那现在就会有一个问题了,<u>无常无我是法性的话,那涅槃呢?涅槃当然也是法性</u>,怎么可能说缘起的这两个是法性,那涅槃不是法性呢?所以涅槃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当下的无常,当下的无我,就是当下不生不灭的涅槃,所以涅槃也是法性。而且既然是一切法无常的,既然是一切法无我的,生灭生死只是现象而已,那它的现象的根底里面,本来就是无常无我的,就是法性的,就是本来不生的涅槃。
<u>所以从诸法的法性跟理上来讲,当下即是寂灭,当下即是涅槃。</u>
<u>那这样的一个道理跟理论,《阿含经》本来就已经富含了这样的一个意思在里面,只是说,它并没有很清楚地把它表达出来。那谁把它表达出来?大乘经典或是说大众部论师慢慢地去研究,到最后《般若经》把它整个表达出来。所以《般若经》表达出来之后,它的缘起跟涅槃都是偏从本然的法性上来解说的。</u>
所以导师才会说,从现象的修行上来讲,当然流转跟还灭是两边的,一边是生死的,一边是涅槃的。
所以你从事相来讲,要么生死,要么涅槃,你不可能既生死又涅槃的。而且是从我们事相上的修行,跟凡夫的角度来看,所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哪一个学派比较从这个角度来看的?唯识学依他起要么遍计执的杂染,要么就是圆成实的清静,虽然是依他起通两边,但是不能同时。所以唯识学跟《阿含经》比较相似,是从凡夫的修行角度来看的。
师父白板图-2
但是我们回到这里,如果从賸义法性来讲,无常本来就是普遍性的,无我本来就是本然性的,无常无我本然如此,那就是一切法涅槃的不生不灭。所以《般若经》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的话,会说流转的无常无我是本然,还灭的灭道的涅槃是法性,所以这三个法印就是一个法印。所以三法印即一法印就是一切法毕竟无生,一切法毕竟空性,所以这两个(流转与还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生死即涅槃。
这就是《般若经》跟《阿含经》不大一样的地方。但是推到究竟深处,并没有不同,只是在表象上,入手上会有不同。43:00
那么我们继续来看一件事情,从这个法性上来讲本然如此,生命本来就是无常、无我的,无常无我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这样刚刚有讲过,我们不知道(三法印),谁知道?阿罗汉跟佛知道,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符合刚刚讲的法性,所以佛跟阿罗汉知道,那也就是说佛跟阿罗汉是证得法性,没问题吧?佛跟阿罗汉是证得法性,我们凡夫就在现象上执着执着,所以佛跟阿罗汉证得法性。证得法性并不代表没有一切法,所以还是有一切法。但是你证得法性,你就知道一切法当下,不管你这个众生有没有生死,你这个众生就是无常的,你这个生命就是无我的,你当下就是涅槃的。
所以从佛跟阿罗汉证得法性的当下,一切法怎么样?一切法如幻如化,一切法毕竟寂灭,一切法毕竟涅槃,一切法毕竟空性。但是一切法毕竟涅槃,一切法毕竟空性,并不是说没有一切法,而是一切法缘起而如幻如化,<u>他可能不大去强调缘起,但是还是缘起的,但是他强调的是一切法如幻如化。</u>
所以从他的究竟賸义离苦得乐来讲的话,我们来看苦集灭道,苦是不是如幻如化?没错吧,因为苦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本来就是无常无我的,所以它本来毕竟寂灭,所以苦是如幻如化的。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苦是賸义谛还是世俗谛?因为苦它是可以除灭的,如果是賸义谛,它是必然如此,就永远都如此。比如说法性毕竟空,那当然賸义谛,因为苦是可以除灭的,所以是世俗的真实,所以叫谛,谛是指世俗的真实,这种世俗的真实其实就是凡夫的真实。
如果从究竟賸义来讲,苦是不真实的,所以它才可以灭,苦是无常的无我的,所以苦是如幻如化的。苦如果是如幻如化的话,集是怎么样?集也是如幻如化的,既然苦集都如幻如化的,那断苦集的道呢?如果这两个都如幻如化,怎么会道是真实的?所以道也是如幻如化的,这三个都如幻如化。那灭呢?那灭难道是真实的吗?灭也是如幻如化的。
这样的一个道理,就是《金刚经》要表述的道理,就是《般若经》要表达的道理。所以佛陀说一切行无常,说诸受皆苦,苦就无我、无我所。他讲的诸行无常跟无我、无我所透到胜义的话,本来就是一切法如幻如化。
其实佛陀一直要告诉我们说,因为法本来就如幻如化,只是说我们凡夫众生一直在如幻如化里面去执着,因为我们不了解无常,我们不了解无我,所以我们没办法涅槃。所以你一直在无常里面执常,在无我里面执我,你不了解一切法如幻如化,所以你把一切法当成实有的来执着,那就是生死了。但从法性来讲,就算你在生死里面,你的生死还是如幻如化的,这就透到《般若经》的賸义了。
所以从《阿含经》深到深入处的时候,其实就是《般若经》讲的一切法毕竟空,毕竟如幻如化。这样对《般若经》有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所以你从《阿含经》弄通弄熟了,其实你再来看《般若经》,来看《金刚经》,你对《般若经》《金刚经》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现在要讲一件事,有时候人当有执着的时候,讲有执着有,讲空执着空。执着空就变断灭见,执着有虽然没办法生死解脱,但至少会做点善事,因为不破因果。当我们讲毕竟空,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时候,很多人搞不清楚,那是法性。但是我们现在凡夫,我们有执着,哪怕是一切法如幻如化,对我们来讲,因为我们的执着,所以一切法都还是有各种差别,因为我们的执着,所以重点在我们的执着。
<u>当我们很多人把法性当成我们的生活的时候,他会落入断灭见,他会认为不用修了,他会认为说那一切法如幻如化,一切法毕竟空性,我们在修什么呢?但</u>是他不了解中间一个关键点,我们要修是因为一切法虽然如幻如化,但是我们的执着里面,一切法并不如幻如化。重点在我们的执着,所以<u>我们要修不是修法,法本来就如幻如化,你修什么,是在修什么?修我们自己的执着,破除我们自己的执着</u>。所以经教上一直说,贪瞋痴永尽,贪瞋痴不就是我们的执着吗?贪瞋痴永尽,永尽了之后怎么样?那你就涅槃。那涅槃就怎么样?就(亲证)一切法如幻如化了,那才是真实的如幻如化。
从佛的阿罗汉的角度来讲,一切法缘起的森罗万象还是有的,但是他们是不执着,所以他知道无常无我,所以他们来讲是真实的如幻如化,我们只是能在道理上了解而已,这就是《阿含经》的甚深处。所以这里讲,缘起甚深,涅槃复甚深,那一切法如幻如化,当然深。
'''四、向於涅槃'''
'''• 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為四? 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 滅道跡聖諦。 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 於四聖諦如實知故,...'''
'''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 彼一切知四聖諦,...'''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 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 知不受後有。』 (雜.393)'''
'''【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
这个是经典上说的,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因为他是从四圣谛证的。
'''【何等為四? 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 滅道跡聖諦。 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
无间就是现观,所以师父常说《阿含经》是对谁说的?对凡夫说的。从凡夫(角度)告诉我们,可以有圣人,所以可以证初果二果三果,可以断三结,所以须陀洹是初果,初果的根本就是断三结。哪三结?身见、戒禁取,还有疑,身见就是根本的我见,戒禁取呢,错误的修行方式,或是错误的修行方法上的错误认知。当然你要断了身见,你一定不会有戒禁取,你要是错误的(修行方式),你怎么可能断身见?疑呢,对三宝四谛的疑。那很明显,你要断了身见,你不可能对三宝四谛产生疑。
其实就是断身见。
为什么会特别讲三结呢?为什么会特别讲戒禁取跟疑呢?因为它特别要强调正确的修行方法才能达到有正确的结果,还有强调三宝四谛的谛实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 於四聖諦如實知故,...】'''
你看,初果
证什么?初果要知什么?
从知来讲要知什么?知四圣谛,他的智慧是知四圣谛;然后,他的断是断什么?断三结;然后他的信是信什么?法眼净或四正信,信什么?佛法僧戒。所以,你看他是一个一体的多面的,如果证了初果,从他的智慧,知是智慧上来讲,他知什么?知四圣谛。智慧跟烦恼是相对性的,相对性,就是此长则彼消,智慧长了,他已经断一些烦恼了。所以,知是知圣谛,证四圣谛,那一定能断三结;那从情感的信上来讲,由智慧所引导的信,他一定对佛法僧戒正信不疑。
那初果往二果要继续修,修什么?还是证什么?还是知四圣谛?证四圣谛,所以是四圣谛不断反复的证悟,他只是智慧越来越深。就像说大乘佛教,从《般若经》来讲,都是证空性,但怎么样对空性的证悟,对诸法如幻如化越来越纯熟,越来越成熟,从有相入无相,从无相出有相,然后再来有相、无相融合,有相、无相一体。记得吗?这个是从初地到第五地,要么有相要么无相,五地第一次开始,有相、无相可以结合,但是是以有相居多。七地有相、无相完全结合,但是还要用心,到八地是无功用的,有相、无相结合。
这个是什么时候讲的?才上周讲的而已,上周上上周都在讲这个吗?好,那个智雷你知道吗?有相无相这个你不知道,上周的,你可以复习一下,
再来,【'''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 於四聖諦如實知故,...'''】
又叫做二果、一来。他不是断什么,他是依初果断三结,而进一步薄欲界的貪恚癡为主,薄欲界的思惑烦恼。
接下来五下分结,'''【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 彼一切知四聖諦,...】'''
阿那含不還此世,此世是指什么?欲界,阿那含会投生上二界,为什么阿那含不再来此欲界?
五下分结的下,是相对于上二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叫做下,欲界的烦恼全断尽。欲界的烦恼总归为五下分结,分就是部分,什么部分?欲界这一部分的。五下分结烦恼断尽,意思就是欲界的见思二惑全尽,他不可能会再来欲界,因为他欲界烦恼尽了,没有原因再来,但是上二界的烦恼未尽,所以会投生上二界。那以不来欲界来讲,叫做不来,就是三果,阿那含叫做不来。
五下分结,哪五下分结?其实是三结加贪、嗔,没有痴,贪嗔永尽,就是三结,三结已经断了,还加上欲界的贪嗔永尽,是为三果。那你说,师父,<u>为什么他说贪嗔永尽,他没有说痴呢?因为这个痴它是薄而已,欲界的见惑一断,欲界的认知方面就已经断了。所以真正来讲,欲界思惑只有贪嗔而已,那他为什么会说薄贪瞋痴呢?因为痴通三界,也通见思二惑</u>,痴通见思二惑。所以<u>初果断的是见惑的痴,那上二界的痴,要到四果才能全断</u>,意思就是还有微细的我执,但是它不是见惑的。
最后【'''若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慧解脱,】'''
你看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这指爱染;还有慧解脱,认知上的三界的痴全部都断尽了,所以爱染尽,然后无明尽。
【'''见法自作证,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这就成为阿罗汉,这个叫做向於涅槃。
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 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果?謂須 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何 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 謂三結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 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 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佛說此經已,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雜七九七)'''
这个一样,是向於涅槃,还是在讲四果位?我们再来看一下四果位。
'''• 須陀洹果:'''
'''– 入流,預流'''
'''– Srotāpanna:srota 河流,āpanna 進入者、 勝者。流喻為聖道或聖人之流。'''
'''– 謂三結斷,即身見、戒禁取見、疑'''
'''– 七返人天生死入涅槃'''
須陀洹果一般叫做入流或叫做预流,它是叫做Srotāpanna, Srota是河流,'''āpanna 進入者、 勝者。'''
有没有看到这个后面一个tā,前面一个A,那这个地方有没有梵文巴利都一样,前面两个字它前面跟后面,后面那个字跟前面那个字如果拼音是一样的,它会把它连在一起。,所以这个A呢上面长音,它基本上有可能是它本来就是这样子,它有可能是两个A连在一起,两个A加在一起它还是A长音,也有可能是一个A长音一个A短音,它还是变长音,有可能是两个A都是长音,那还是长音,它不会变成两条的。其实梵文有时候这是其中一个困难点,
就是说我告诉你它可能英文
英文它是不是断字都断好了?所以英文断字都断好了,你如果常去读梵文,读完你再来读英文,你会有一种幸福感。为什么?因为它字都跟你断好了,它梵文是怎么样,梵文它是一大串一个句子全部字连在一起,你就要去断字,你要是不熟的话,你就查不到这个字,你可能要断好几次。有概念的话你要断好几次,终于知道原来断对了。
是这个样子
更一个麻烦的就是说它会有音变,比如说它中间出现一个O,这个字本来就是O,但是师父的意思是说,这个O有可能是前面那个字是A,结尾后面那个字是U开头,所以它两个字碰在一起它变O。还有一个当然很多还有一个O,有可能是如果它是字尾的话,它有可能是AS, AS它会变。还有这个T有时候会变成N,所以你就要去断,断错了你就很难解答,断对了你才解答得出来。断对之后你要去判断它字,动词还是名词的自性。比如说它是什么性,什么格,哪一格,动词的话,你要去知道它是哪一种动词。比如说是过去式,现在是未来式,连续体还是什么体,各种各样的,这个字就是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Srotāpanna。
Srota是河流,Apana是入者,所以这个河流跟入者加在一起,就叫做什么?入流。前面这个跟后面这个字,因为它是连在一起,所以前面这个字它没有格的变化,如果这个字有格的变化,你觉得它会是什么格?
知道是什么格吧?
有可能是谓格。所以如果是英文的话,进入者,英文应该可以用哪一个字?entry是入口,可以用enter r 加er,那这个河流,可以用介系词。介系词的话应该怎么用?into the river,但是如果是梵文字的话,它的into已经含在这个字里面了,它如果是用谓格,它已经在这里面了,已经包含在这个字里面。因为它用谓格,就表示介系词跟这个字已经结合在一起,它也有可能用对格,因为在梵文里面,我说有可能不是一对,所以它有可能是谓格,有可能是对格。因为在梵文里面它有一个规矩,移动到达的地点是用什么格?用对格,
移动到达的地点是对格,
但如果你在里面干什么,那个是用谓格,但是如果我跑进森林里面去了,那个森林不能用谓格,要用对格。这个当然师父只是稍微讲一下,因为这两个字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前面这个字就没有格,你就自己得怎么样去判断解读。
后面呢,因为记得,梵文字动词都是摆在后面的,所以它应该是进入河流,但是他把后面的进入,把它变成人化,就是变成进入者,英文叫ER,那就变成进入河流者,但是它是一个字,所以叫做入流或预流。流喻为圣道或圣人之流,所以叫做入流者,所以初果叫做入流者或预流者,已经进入圣道之流,断三结——身见、戒禁取、疑,七来人天生死入涅槃,也就是说,再七次生死就会入涅槃。
'''• 斯陀含果:'''
'''– 一來:來欲界受生一次'''
'''– 三結斷,貪、恚、癡薄'''
他是三結斷,就是跟上面是一样的,
跟上面一样三結斷,贪瞋痴薄。这个瞋唯在哪里有,瞋唯是欲界烦恼,贪通三界。但这个贪,它现在讲的是指什么?欲贪,痴通见思二惑,见惑的痴三结已断,但这个指的是思惑的痴。
'''• 阿那含果:'''
'''– 不還:不再來欲界受生'''
'''– 斷五下分結'''
再来,阿那含叫做不还,或叫做不来,是不来欲界受生,断五下分结,五下,记得哪五下?身见、戒禁取、疑,还有欲贪,以及嗔。如果欲界的这些烦恼断了,那就叫做五下分结断,那就不来欲界受生了。
'''阿羅漢果:'''
'''– arhat無生:不再來三界受生'''
'''– 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最后,阿罗汉arhat,这个是巴利arhat,无生,前面这个ar是无,hat是生起的意思,Arhat不再来三界受生,意思就是三界的贪瞋痴永断,一切烦恼永尽,这个就叫做阿罗汉,阿罗汉就是究竟涅槃的。
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之前应该都讲过,
'''五、令彼得涅槃'''
'''• 魔復說偈言: 「瞿曇若自知,安隱涅槃道,獨善無為樂,何為強化人。」'''
'''佛復說偈答言: 「非魔所制處,來問度彼岸,  我則以正答,令彼得涅槃。 時得不放逸,不隨魔自在。」(雜.1092)'''
他这句是说什么呢?记得,佛陀每次要弘法的时候,这个魔都会来捣乱,这个魔跟我们一般认识的魔可能不大一样。
这有可能是什么?
我们魔有很多种,有天魔,有死魔,有烦恼魔,这个魔你们看看,佛陀每次要讲涅槃法的时候,这魔就出现来捣乱了,很多是有隐喻的味道,有可能就是在讲生死魔以及烦恼魔。
【'''瞿曇若自知,安隐涅槃道,独善无为乐,何为强化人?】'''
魔告诉佛陀 什么?你要自己知道,你自己知道涅槃就好了,独善无为乐,你就自己去享受你的快乐就好了,不要硬要去度化人,这是魔来跟他讲的。
佛陀跟他回答:【'''非魔所制处''',】
意思是说,这不是你能控制的,我要不要弘法跟你没有关系,不是你能控制的。
【'''来问渡彼岸,'''】
如果有人来问渡彼岸,因为我要不要弘法,有没有人要修行,也不是你能控制的,
如果有人来问渡彼岸,记得什么叫渡彼岸?那么在大乘佛教里面,般若波罗蜜,那个 Prajñāpāramitā 什么意思?圆满还有到彼岸,波罗蜜是到彼岸。他说来问渡彼岸,如果有人来问要渡彼岸的话,
【'''我则以正答,令彼得涅槃,时得不放逸,不随魔自在。'''】
这些人呢,
人家有这个因缘,那我就渡他,不会随你魔,而在那边生死不得解脱,这个叫做'''【令彼得涅槃'''。】
所以说,这个地方我们就要来理解一件事情,就是佛教经典里面讲很多种魔,但是最根本的魔是什么魔?烦恼魔。那你看这里,这种魔当然跟我们一般讲的很可怕的那种魔出现,神通广大,好像不大一样,他都是来扰乱,让你不要得生死的,不要得涅槃的,包括佛陀要渡化众生。当然对佛陀来讲没有问题,问题是众生不得渡,魔再干扰,说到彻底究竟,还是谁在干扰谁?众生自己在干扰众生自己。你不想修行,听经闻法打瞌睡
师父看,只有一个小朋友在吃东西,没有人在打瞌睡,
所以说来说去,你自己不想得渡,你心魔就是烦恼魔,自己心魔。
你们记得吗,佛陀在成佛之前有没有魔来干扰?魔不是化身什么魔女吗?然后有什么剑雨,然后有魔女来诱惑,其实这是表征着什么?表征佛陀破贪瞋痴。先用魔女来诱惑是什么?离贪;然后用什么恐吓的,那就离瞋;到最后就破最后的无明,那就是离贪瞋痴。所以佛教用这种很多故事,其实它故事都有深意,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热闹,像看电影一样,有很多的故事性,其实上它就是一种表征,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认知。
'''六、般涅槃(parinirvāṇa)'''
般涅槃 parinirvāṇa 这个是梵文,parinirvāṇa, Pari的意思是完整的意思,parinirvāṇa 叫做般涅槃。有没有听过《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有《阿含经》的《大般涅槃经》,也有大乘的《大般涅槃经》。后来大乘佛教里面去区分,<u>大般涅槃或般涅槃是指佛的涅槃,阿罗汉的涅槃就叫涅槃</u>,但是在《阿含经》它不一定是这样子区分的,只要完整的涅槃都叫做般涅槃。
我们来看,第一个,般涅槃等于什么?涅槃。
'''1、般涅槃=涅槃'''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人於一劫中生死輪轉, 積累白骨不腐壞者,如毘富羅山。若多聞聖弟子此 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如實知,此苦滅聖諦如 實知,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彼如是知、如是見, 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 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 竟苦邊。」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一人一劫中 積聚其身骨 常積不腐壞 如毘富羅山'''
'''若諸聖弟子 正智見真諦 此苦及苦因 離苦得寂滅'''
'''修習八道跡 正向般涅槃 極至於七有 天人來往生'''
'''盡一切諸結 究竟於苦邊(雜.947)'''
这里这一句说什么?【'''正向般涅槃'''】,那就是完全的涅槃。所以,他不只是说佛,他说所有涅槃,只要你得究竟涅槃,都可以称为般涅槃。
这个经,应该很容易理解吧,靖堂来讲一下,这个经指什么?怎么说?它的大意是说什么?
答:就是说,有人在生死中不断地轮回,如果他能对四圣谛如实知的话,断尽三结就能够七来人天得须陀洹,
师父:那这个,什么意思?【'''一人一劫中 積聚其身骨 常積不腐壞 如毘富羅山'''】
答:这是形容轮回的次数太多了。
师父:你讲东西也未免简略得太简略了吧,重点是没错啦,一个人无始轮回太多了,是没错,你不会稍微讲,有点感情有点故事性吗?来来讲点感情故事性一点。
靖宽来帮他一下,这一个讲得故事性一点,就不会感动人,冷冰冰的一个人轮回太多了。
那个毘富罗山是一座山,不管反正就是一座山,反正不是洛基山就对了,就是他的生死轮转太多了,这个去查一下应该知道,不过师父没查,
答:意思就是他在这个轮回中,生死流转太多了,如果他的百骨不腐坏的话,堆积的就如那座毘富罗山那么高。
师父:他说,一个人如果不断生死轮回,那你每次生死轮回过来,不管你哪一道,你是不是取得一个身体,我们不要说天道,天道没有,比如说无色界他没有肉身,如果色界他的肉身微细,他也不会,但一般如果你不修禅定,你也不会到上二界去。就是说,你如果不修什么,然后无始不断,你不管是到哪一道,天道不管,你一定每一次来会有一个肉身,你每一次来的肉身,如果他不会腐坏的话,你无始以来不断地投胎,肉身不断地存在,那就会堆积像山一样。就是说,我们不断地一直无始的轮回。
没错,这样了解吗?但是你要是万一要讲故事给小孩听,还是,你不能把这个都略掉,
因为这个富有他的表达跟比喻性。
那么【'''若多聞聖弟子此 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如實知,此苦滅聖諦如 實知,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彼如是知、如是見, 斷三結,】'''
当然这个讲得很扼要,你说他就这样如实知、如是见,当然不是,他中间必须经过闻思修,戒定慧八正道,当然才有办法这样子断了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疑。
'''【斷此三結,得須陀洹, 不墮惡趣法,】'''
意思就是说你得了須陀洹,
因为你还会来生死,但是得須陀洹的人,不会堕三恶道。那我问你一下,須陀洹会不会升天道?可以啊,你要禅修的话,修天道法当然就升天道了。但你如果说,我不修初禅、二禅、三禅,但是你依未到地定而得初果,那你下辈子来人间。
所以叫做【'''七来人间,得須陀洹,不堕恶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
什么是三菩提?
答:三菩提就是涅槃,得阿罗汉,
师父:为什么是三?
答:sam sambod?
师父:对啦,三菩提,因为它不管巴利或是那个都是sam。记得早上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所以三菩提叫做正等觉,菩提是觉,三菩提就是正等觉,但是他把那个三藐三菩提略要了,就变成三菩提,就像是菩提萨垛变成菩萨。
'''【七有天人往生,究 竟苦邊。」】'''
什么意思?到达苦的究竟边处,到达苦的边际,就不会再苦了。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一人一劫中 積聚其身骨 常積不腐壞 如毘富羅山 若諸聖弟子 正智見真諦 此苦及苦因 離苦得寂滅 修習八道跡 正向般涅槃 極至於七有 天人來往生 盡一切諸結 究竟於苦邊(雜.947)'''
'''】'''
,一人一劫中,积聚其身骨,常積不腐壞,如毘富羅山,
靖堂下礼拜会来,你想办法去查,毘富羅山是哪一个山或是会在哪里,你不能用忽悠的,似乎在恒河中下游,那我当然应该是恒河中下游,你去查一下,记得你不要下礼拜,我忘记了,给你一个修福修慧的机会,
'''【一人一劫中 積聚其身骨 常積不腐壞 如毘富羅山 若諸聖弟子 正智見真諦 此苦及苦因 離苦得寂滅 修習八道跡 正向般涅槃 】'''
他这里是用般涅槃,所以他这里的涅槃跟般涅槃,这个当然不是说佛,是说阿罗汉。
【 '''極至於七有 天人來往生 盡一切諸結 究竟於苦邊】'''
这个有没有什么问题?刚刚这个是杂阿含九四七经,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里还有一个,麻烦你来读一下: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眾會中,從座起,整衣服, 為佛作禮,合掌白佛:「世尊向者作如是言: 『我為婆羅門,得般涅槃,持最後身,無上大醫, 能拔劍刺。汝為我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 法餘財。諸比丘!當懷受我,莫令我身、口、心 有可嫌責。』'''
'''我等不見世尊身、口、心有可嫌責事。所以者 何?世尊不調伏者能令調伏,不寂靜者能令寂靜, 不穌息者能令穌息,不般涅槃者能令般涅槃。如 來知道,如來說道,如來向道,然後聲聞成就, 隨道、宗道,奉受師教,如其教授,正向欣樂真 如善法。(雜.1212)'''
这大意是什么?我们先说,舍利弗在众会中,他可能前面有一些故事,从座起整理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世尊向者作如是言,就是佛陀向某一些人或向大家这样子说,所以下面这一整段,从这个引号,这个是佛说的。
这样了解吗?
这里面这个是佛说的,就是之前佛曾经向人这样子说,那么舍利弗就跟佛说,你之前有向某一些人这样子说,世尊说什么?
【'''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
为什么佛说我为婆罗门?其实如果从他的身世来讲,佛陀应该是属于刹帝利,那为什么说我为婆罗门?婆罗门其实可以广义的,可以狭义的。广义的一切修清净行的都可以称为婆罗门,因为婆罗门叫做修梵行,所以广义的修行人都可以叫婆罗门。狭义的就指什么?婆罗门教的婆罗门。
【'''得般涅槃,持最后身''',】
就是什么?佛陀是最后身,不再来了。
【'''无上大医,能拔剑刺,'''】
佛是无上大医王,能拔大家的剑刺烦恼。
然后,【'''汝為我子】'''
你们都是佛的弟子或是佛的儿子儿女也可以。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什么意思?听佛教导,学习佛法。所以你们现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父母生身了,因为你听佛教导,已经是开始慢慢在修行了,所以叫做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因为你们现在的身口意都是依法,所以叫做从法化生。
【'''得法余财,'''】
得法财嘛。
【'''諸比丘!當懷受我,莫令我身、口、心 有可嫌責。』】'''
什么叫做当怀受我,莫令我身、口、心有所嫌责?这句话当然比较难懂。
恩曼你觉得怎么样?
答:我的粗略理解就是,大家的作为如果不让我传法的这些身口心会被别人饥嫌,
师父:意思就是说,当初就是发生一些事情,然后佛陀跟大家讲,你们都是佛弟子,从佛口生,得法于财。既然是这样,你们要好好修行,怀受我,我是你们的老师,那你们要好好修行,不要让人家对你们有任何的批评。这就是让我的身口心有可嫌责,不要让人家起讥嫌。
然后舍利弗就说,【'''我等不见世尊身、口、心有可嫌责,所以者何'''?】
那这是舍利弗在赞叹佛陀,因为佛陀这样讲,舍利弗当然就说,世尊的身口心没有可以嫌责的。
【'''所以者何?世尊不調伏者能令調伏,不寂靜者能令寂靜, 不穌息者能令穌息,】'''
穌息是什么?止息,调伏是从烦恼来调伏,寂静是得涅槃。
'''【不般涅槃者能令般涅槃。】'''
这个一样,不穌息、不止息的人令穌息,不般涅槃者能令般涅槃,所以这个般涅槃是用在一般的阿罗汉或修行者 都用般涅槃。
'''【如 來知道,如來說道,如來向道,然後聲聞成就, 隨道、宗道,奉受師教,如其教授,正向欣樂真 如善法。】'''
他说什么?'''【如来知道,如来说道,如来向道'''】。这个道是什么?正道,八正道,所以这个如来知道,不是我们一般讲的那个,它是知,然后知道八正道,如来说八正道,如来向八正道。其实这个就是三转十二圣谛,令知,劝知,劝修,如来证道。
然后声闻闻成就,随佛所说的道,宗道,宗道就是什么?依之而行。
【'''奉师受教,如其教授,正向欣乐,真如善法。】'''
这个就是佛陀说的般涅槃,以及佛陀劝大家要修行。
'''2、般涅槃--滅度'''
般涅槃等于灭度,所以刚才讲的般涅槃是共通所有的涅槃,不是只有佛,这里讲的般涅槃等于灭度,所以般涅槃,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灭度的意思。
'''• 時,病比丘,世尊去後,尋即命終。臨命 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時,眾多比丘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 面,白佛言:「世尊!彼年少比丘疾病困 篤,尊者今已命終。當命終時,諸根喜悅, 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云何?世尊!如是 比丘當生何處?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佛告諸比丘:「彼命過比丘是真寶物,聞 我說法,分明解了,於法無畏,得般涅槃, 汝等但當供養舍利。」(雜.1025)'''
静慧讲一下,大概什么意思?
答:有一次有一个比丘生病了,佛陀去看望他,生病不久,这个比丘就往生了,死掉了,一般来讲命终,他要往生的时候,他的表情都充满喜悦,样子也很干净,皮肤就像活着的时候一样正常。之后呢,众多的比丘到佛陀的地方向佛陀行礼,之后退到一旁,向佛禀告说:“世尊,这个年少的比丘,他病了很久,今天已经命终了,当他临终的时候,他的那个表情都是喜悦的,样子相貌像活着的时候一样,为什么这样呢,世尊?那么这个比丘,他会生到什么地方去呢?他后世是什么样子?”佛就告诉各位比丘说:“他命终的时候呢,应该是了解了涅槃的真实情况,听我说法之后,所有的事情他都了解了,他得到了涅槃,你们应该供养他的那个舍利。
师父:得般涅槃,你们应该供养他的舍利。他这个地方说'''【「彼命過比丘是真寶物''',】彼命过,意思就是他死掉了。【'''比丘是真宝物'''】,就是说他很难得,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得涅槃了。【'''闻我说法,分明解了】''',他对我的说法是完全清楚明白。【'''于法无畏,得般涅槃,汝等但当供养舍利。】'''这个般涅槃就表示说,不但他贪瞋痴永尽了,而且他舍报人也死了,就叫灭度,所以这个就叫般涅槃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他不但得涅槃,而且也舍报了,所以叫做般涅槃。
佛陀圆寂的时候,我们说世尊,
你们看过那个经吗?佛说他快要般涅槃了,弟子们说佛要般涅槃了。那你会想说,佛不是已经贪瞋痴永尽了,为什么还要说他般涅槃?这时候般涅槃是指什么?他要舍报了,要灭度了,就是身体也要死掉了,所以这个叫做佛般涅槃。所以叫做《大般涅槃经》,就是佛舍报,所以叫做般涅槃。我们再来看:
'''3、世尊般涅槃=佛滅度'''
'''• 爾時,世尊臨般涅槃,告尊者阿難:「汝於堅固 雙樹間敷繩床,北首,如來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 而般涅槃。」'''
'''時,尊者阿難奉世尊教,於雙堅固樹間為世尊 敷繩床,北首已,還世尊所,稽首禮足,白言世尊:「已為如來於雙堅固樹間敷繩床,令北首。」'''
'''於是,世尊往就繩床,右脇著地,北首而臥, 足足相累,繫念明相。'''
'''爾時,世尊即於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 (雜.1197)。'''
世尊般涅槃,就是佛灭度,世尊般涅槃,佛灭度,我们找一个人再来念,靖修你还没念,
爾時世尊,临般涅槃告尊者阿难:“汝於堅固雙樹间,敷繩床北首,如來今日中夜,於无餘涅槃而般涅槃,”
时,尊者阿难奉世尊教于雙堅固樹间为世尊敷繩床,北首已,还世尊所,稽首禮足,白言世尊已为如来于雙堅固樹间敷繩床,令北首,于是,世尊往就繩床,右脇著地,北首而臥,足足相累,繫念明相,爾時世尊即於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
这个应该是很白话的,这是说佛陀涅槃,意思就是往生、圆寂的时候的状况。
【'''爾時,世尊临般涅槃,'''】
所以这里的般涅槃不只是贪瞋痴永尽,因为佛陀早就贪瞋痴永尽,这里的般涅槃是指佛要往生了,要死掉了,但是这样称呼圣人说死亡了当然比较不尊敬,所以它的般涅槃也有圣人灭度的意思。
因为世尊临般涅槃,所以告阿难说,【'''汝於堅固雙樹間敷繩床'''】,又叫做沙罗雙樹,它是一个根分岔长出两个枝干,
这样了解吗?所以它就这样长上来两个枝干,
然后它在中间做什么?搭一个繩床,因为这个时候佛陀是在郊外搭一个繩床,然后北首南北向。
【'''如來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
这里的無餘涅槃,
無餘涅槃有两种意思,记得吗?無餘依就是舍报身,無餘依涅槃就是舍报身,而般涅槃就是灭度,意思就是舍报身而灭度。那你说师父,那就讲今夜要無餘涅槃就好了。要记得佛教里面有时候强调会用双用词,两个意思一样的放在一起,四禅八定,四双八辈,其实四双跟八辈是同样意思。四禅八定,四双八辈,通常会有这样子,这个叫做無餘涅槃而般涅槃,
'''【時,尊者阿難奉世尊教,於雙堅固樹間為世尊敷繩床,北首已,還世尊所,稽首禮足,白言世 尊:「已為如來於雙堅固樹間敷繩床,令北首。」'''
,】
繩床不是都一样,为什么要知道他是北首?因为他上面会折衣,把衣放在那边,佛陀要靠着头。
【'''於是,世尊往就繩床,右脇著地,北首而臥,足足相累,繫念明相'''。
在《阿含经》里面,佛陀教的光明想,睡觉的时候都是做光明想。
【'''爾時,世尊即於中夜,于無餘涅槃而般涅槃。】'''
这个就是佛陀圆寂时候的一个状况,你们如果不很清楚中间这个右脇著地,你们去看那个佛涅槃相。那个不是佛在睡觉,佛涅槃相有没有这样?你们去看很多卧佛,我们讲卧佛,卧佛是指佛涅槃相。卧佛是佛涅槃相,不是佛在睡觉,我们有立佛,有坐佛,有没有立佛?有,佛陀站着,然后会stop,然后这样子(左手举起),这是接引众生不要在生死流转,这就是立佛。还有坐佛,坐佛一般是什么?打坐,有时候会有右手放在右膝,那个叫做佛摩像。
这样了解吗?
有时候会有这样子,这个叫做转法轮,这个三转法轮,这个是转,这个是法轮,这个是三,这个叫做三转法轮,这些都是佛相。最后一个有卧佛,有见过卧佛?应该都有,卧佛是指佛的涅槃相,不是佛在睡觉,不过佛的涅槃相跟睡觉相是一样的,这个就是佛的卧佛。
如来入灭,这就是后来在中夜,佛陀無餘涅槃而般涅槃,就是佛陀的灭度。
我们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讲到这里,我们后面还有,但是下礼拜会全部讲完,是不是能讲两个小时?不知道,说不定就一个多小时就讲完了,一般差不多就一个小时,所以我们下礼拜会全部讲完,
讲完之后,师父斟酌看看,看接下来继续要讲《佛法概论》,还是先休息我们再看,但是下礼拜是这几年来《阿含经》的最后一堂课,没事就最好不要请假,讲了好几年《阿含经》,从哪一年开始讲?从2017开始讲,2017刚好是我们禅修中心在规范准备要盖,2017在设计整地,2018开始盖,2019年落成,2020年,COVID-19,然后,我们就休息了一年,慢慢又开放,2020年整整休了一年,2021又开始,今年2024,讲了七年,终于讲完了,所以下礼拜,没事尽量过来。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