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419
个编辑
慈惠 (Cihui)(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慈惠 (Cihui)(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4行: | 第4行: | ||
(2024-9-22) | (2024-9-22) | ||
前面我们学的六度,有布施度,持戒,还有忍,我们已经学完了。因为六度,在开始总说的时候,就谈到六度,分为:福德道和智慧道。福德道是前三度布施、持戒、忍辱。那么后边儿的禅定般若度,属于智慧道 | 前面我们学的六度,有布施度,持戒,还有忍,我们已经学完了。因为六度,在开始总说的时候,就谈到六度,分为:福德道和智慧道。福德道是前三度布施、持戒、忍辱。那么后边儿的禅定般若度,属于智慧道。 | ||
所以 | 这个精进是通于福德道和智慧道。因为我们修福、修慧都需要正精进来完成, 所以 精进 就是 我们向着圣道去努力,努力用功。 | ||
所以这 个 偈诵 就是 | |||
施戒及安忍,安忍就是忍辱,多为在家说;前边福德道等于说大多数是侧重在为在家人说的,因为他是菩萨道的福德道;广聚福资粮,是佛色身因。福德道就是累积福德资粮,福德资粮等于说福德或者是福报,是成就佛色身的一个因。因为佛的色身,原先我们也谈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是从福德而感得的相好庄严。 | |||
下面 | 下面就是对这个偈诵一个解释了 , 上面所说的布施,净戒,安忍这三度,现在要综合的叙述一下,也就说明六度为成就所必修的法门,因为成佛所必修的法门。 | ||
这里面有三个意义,这三个意义就是前三度多为在家说,即前三度是成佛的福德资粮;然后就是成佛的色身的因缘,主要是从这三方面来开展前三度的。 | |||
首先施、戒、忍多为在家说,出家人是侧重在禅慧的熏修。因为在过去佛在世的时候,出家人主要就是修戒定慧 | 首先施、戒、忍多为在家说,出家人是侧重在禅慧的熏修。因为在过去佛在世的时候,出家人主要就是修戒定慧 , 所以这个倾向于声闻的修习的重点。这三度虽然也是出家人所应该修的,但在经中佛大多数是为在家人说的。因为布施,持戒,修忍,出家人也应该修,但是在经中,特别在大乘经中 , 佛大多数是在家人说的。 | ||
因为佛道首先要累积福德资粮。那么在家人能够做到的,也只是修这种福报,累积福德。因为像布施,持戒。特别布施,比较适合在家人来修,尤其是财物布施,为在家弟子的要行;出家人仅可以随份的行施。随份就是,它不是主要的修学项目,可以说随缘随分去做的。如果像在家人那样,积聚财物来做种做种种的布施,就会过失 | 因为佛道首先要累积福德资粮。那么在家人能够做到的,也只是修这种福报,累积福德。因为像布施,持戒。特别布施,比较适合在家人来修,尤其是财物布施,为在家弟子的要行;出家人仅可以随份的行施。随份就是,它不是主要的修学项目,可以说随缘随分去做的。如果像在家人那样,积聚财物来做种做种种的布施,就会过失 丛 生,非佛制所许可的 。因为出家肯定是以禅慧、修学佛法,以研习经教为他的重要目标。因为这种智慧,智慧道倾向于这种自利。如果说出了家,他侧重在去布施的话,第一它会产生过失。因为财物一多,一个是有这种累积的过失,他就会失去道心,就忽略了道心。因为财物如果用的好,当然它是修道的资粮;用的不好,它就是修道的一种障碍 。 | ||
所 以, 一般来说它可能会把人 的这种 物欲之心,贪欲之心生出来。就是人可能没有财富的时候 , 他 这种 非分之想还少一点儿,一旦有 了 财物 , 不该想 的 可能就会想 , 他就 会产生过失 , 因为 人们都是凡夫之身 , 经不起 这种 境界 的 诱惑 ,物 质 的 诱惑。所以是佛制所不许可 , 就 是 佛所立 的 这个制度 , 也 是 不允许积累太多的财物 的。 | |||
那当然了,这个是从声闻佛教来说,是视财物为毒蛇的。特别在根本佛教里。 | |||
但是从大乘佛法 来说 , 可能 是可以去随份随力 的 去做一些布施 , 但不是 出 这家 人 修行 的 重点 , 因为出家 , 虽然现在 这 个社会物质发达了 , 得的供养多 了 ,寺院的这种 财物 当然了 , 它都是来自十方 , 都 是 大众 就 是常住共有的财物。如果说财富 过 多你可以拿去做一些捐助 , 作些慈善,一般 都是 去捐助就 可 以了 , 如果说做 这种 布施 的 活动 , 有可能会荒废出家人的这种本 质的。 | |||
当然就是有的也可能去领大众去修福,其实也无尝不可,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做这种正常的慈善也是可以的,比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也好好一些。 | |||
这个是前三度,侧重在在家人来说。 | 这个是前三度,侧重在在家人来说。 | ||
第43行: | 第44行: | ||
所以说福和智慧圆满的佛果,都是从修习福慧的因行而来。因为佛是福慧圆满的果,但这个果是从因,因那当然了就是前三度,布施、持戒、修忍,它就是成就福德的一个因行;禅定般若那就是智慧的因行。 | 所以说福和智慧圆满的佛果,都是从修习福慧的因行而来。因为佛是福慧圆满的果,但这个果是从因,因那当然了就是前三度,布施、持戒、修忍,它就是成就福德的一个因行;禅定般若那就是智慧的因行。 | ||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吧,福德多多少少都要具足一些了,应该在这种福德的基础之上,去进修一些智慧。所以呢, |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吧,福德多多少少都要具足一些了,应该在这种福德的基础之上,去进修一些智慧。所以 , | ||
这个在福德的前提下,多不多的去听经闻法,累积智慧资粮还是有必要的。虽然说现在财物好了,也有喜欢修福报的,修福德的,福德也能给我们带来说,有一些功德;也会带来一些名誉;也会带来一些地位,但是福德若没有智慧,就很容易造业。 | |||
所以这些福德和智慧都是资粮 | |||
它都是资粮,这种资粮下边儿做个 譬喻:就像你远行要出门儿,要备足资粮,旅费一样,有旅费粮食才能达到目的。现在你要出门,要带足这种钱财?有了钱财,你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吃的喝的用的。过去可能是不一样,过去一般的钱才少,家里粮食,农业社会粮食充足的,就备一些路上用的粮食,或者是这种,这种干粮,这样呢,不至于挨饿受困,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 |||
这是什么,是菩萨,长久的九级的修行,而能够成佛,福德和智慧 呢, 就是成佛的资粮,因为福德,如果说我们没有福德的时候呢?我们未来修行,就面临这种贫困,面临这种没办法去修学,因为贫困,或者是,你的善缘不足,都没办法接触到佛法,所以,累积这些福德,他能够在未来的修学路上,不至于掉队,也不至于说,你没办法去修学。因为如果说我们这个善法不足,你容易堕落恶道,或者是容易落入八难,这样,就没办法和佛法结缘,也没办法呢和三宝结缘。所以这都是我们累积这些资粮,在未来的修行道路上,能够时时的和佛法结缘,能够修行路上不会,遭遇那种困难。 | |||
有时候,我们现在去思考一个问题,虽然我们现在,人身也得了,佛法也闻到了,可是我们在修学善法功德也好,听经闻法也好,我们有没有困难, | |||
如果说无论是个人家务上的困难;事业上的困难,使我们没办法投入来修学,没办法,专注来听经闻法,其实那都是我们很多因缘条件不足,所以这种福德资粮也需要我们种种的善法因缘具足。智慧资粮也需要呢,我们有一种向法之心,求法之心,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修行路上,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正确。 | |||
前三度在二资粮中 ,是 广大集聚 福德的资粮,为 成佛必备 的 盛 行,这是 从成佛 的德 资粮 来 讲 的 。 | |||
前 三 度 , | |||
下边呢是深三度呢, | |||
就是佛的色身的因缘。说到佛呢,京东呢,经常有佛的四身呢,翻身呐,二声呐等等的一种不同的说法,所以这么多说法呢,扼要的可分为呢,法身和色身。热身呢,就是佛的肉身呐,或者叫生身,父母呢,所生的这个肉体之身。法身呢,当然了,是佛陀呢,体证了这种平等的法界,法性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毕竟空性,也就是呢缘起的寂灭性, | 就是佛的色身的因缘。说到佛呢,京东呢,经常有佛的四身呢,翻身呐,二声呐等等的一种不同的说法,所以这么多说法呢,扼要的可分为呢,法身和色身。热身呢,就是佛的肉身呐,或者叫生身,父母呢,所生的这个肉体之身。法身呢,当然了,是佛陀呢,体证了这种平等的法界,法性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毕竟空性,也就是呢缘起的寂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