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4:修订间差异

添加1,748字节 、​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9-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看《空之探究》里面,讲空在《阿含经》里面的一些内容跟关系,里面有关于空怎么修行,以及怎么依空在定中作观,里面讲到了四种心解脱: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解脱,空心解脱,这四种心解脱讲的都是属于定中作观,都不是讲一般的,但是你定中要作观,你在闻思慧的阶段,要对这一些教法跟观的教理有观念,然后才能叫做定中作观,所以叫做三昧,其实这四种都可以解脱的,但后来有些变化,所以这四种心解脱就变成所谓的三三昧,进一步如果谈到解脱就变成三解脱门,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后面会讲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四种心解脱,第一个来讲,无量心解脱,又叫做修四无量心,这四种心解脱别相不同,但是它有各个特征,还有入修的方便不一样,但到最后都是无我无我所的空心解脱,又叫做不动心解脱,大家一定要有这些观念,现在我们讲第一个无量心解脱,无量心,appamāṇā,无量心解脱讲的就是我们一般所常知的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定,又叫做四无量心,也名无量心解脱,无量心三昧,或名四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遍缘无量有情,所以是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四无量心,它的修法是从一个有情慢慢观,观到许多有情,然后慢慢观,观到遍一个村,然后遍到一个城市,然后遍到整个国家,然后遍到整个世界,他这样子的次第观想遍一切,这一种修法,在阿毘达磨里面,他认为是胜解作意,也叫做假想观,因为你观出来的东西,跟现实是不符合的,所以它叫做假想观,在阿毘达磨尤其是说一切有部里面,他认为假想观是没有办法断烦恼的,所以是属于胜解作意,现在有很多禅修营,可能也都在教四无量心或在修四无量心,这四无量心,可以在因中修,可以从果上起,怎么回事呢?导师这句话解决了很多人对于四无量心的某些观念,四无量心,导师说,依定而起慈等观想,或依慈等观想而成定,在定法中,这是重要的一组,什么叫做依定起慈等观想?也就是说这一种比较深,但是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必须有基本的定,你才能起这种四无量的观想,什么基本的定,比如说初禅,二禅,三禅,你才能起这种四无量的观想,这个叫做依定起慈等观想,像俱舍论里面就在讲说,


  初禅适合修什么?二禅适合修什 ?三禅适合 什么?慈悲喜舍,慈悲有喜 初禅、二禅、三禅,初禅是什 么定 ?离生喜乐 有没有喜?二禅 定生喜乐,有没有喜? 以慈悲喜舍,其实它初禅、二禅都可以修,但是三禅,离喜妙乐,没 所以慈悲喜的喜 心, 在第三禅没办法修,还有,慈悲喜舍的舍,在 禅是最适合 ,因为四禅 舍念清净,一切平等,这个当然是俱舍论这样讲,所以它是说, 定中作 四无量心 观, ,导师这后面 讲一 依慈等观想而成定,就 说, 定,你 也可以用四无量心来修定 所以 叫做定中 起四无量心 观, 一个 叫做 无量心来修定,现在很多 四无量心观或很多的慈悲观 外面的禅修营 都属于 两个的哪一个,当然都是在教你修定的,都用 无量 来修定 怎么修呢?有空我再讲 这个是 这样 的一个概念
  我们继续来看《空之探究》,《空之探究》里面,讲空在《阿含经》里面的一些内容跟关系,里面有关于空怎 么修 ,以 及怎 依空在 中作观 里面讲到了四种心解脱:无量心解脱 所有 心解脱 ,无 解脱 空心解脱。这 种心解脱讲 属于 定中作观, 都不 是讲一 般的 是你定 中要作观 ,你 在闻思慧的阶段 要对这 些教法跟观的教理有观念,然后才能 叫做定中 观, 所以 叫做 三昧。其实这 种都可以解脱 的, 但后来有 变化 所以 这四 解脱就变成所谓的三三昧 步如果谈到解脱就变成三解脱门 为什么会 这样, 我们后面会讲。


  还有胜 作意 胜解作意在说 切有部里面,他 定中作观,所观的东西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个叫做胜解作意,一个叫做实相作意或叫做真如作意,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做的是假想观 比如说持四 无量心 或是不净观,这个跟现实是不符合的,不是实相,所以他没有办法断烦恼 解脱, 然而他有降伏烦恼的作用,那你要解脱,要共相作意,或 叫做 真如作意,或叫做实际作意,要跟诸法实相配合,比如观什么是诸法实相,观 常、苦、空、无我,或观四圣谛,或在说一切有部说,四圣谛十六行相 ,这 些是诸法的如实相,要观这个才能得解脱,所以可见在说一切有部,他认为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这一句话是大毘婆沙论的,所以在说一切有部里面,他认为 无量 跟不净观都是假想的,不是真实的不是共相的,所以它没办法得 解脱 ,然而有很大的力量可以降伏我们的烦恼,比如说 净观对治欲界的贪,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可以对治瞋心,而且可以起我们的慈悲心 ,但是 我要说一句,在《阿含经》里面,虽然说一切 部认为它不能断烦恼 然而《阿含经》里面,其实跟说一切 部讲 的不 一样, 《阿含经》讲的四无量心, 到最后是 空心解脱是超越一切量,然后达到 无我无我所的 ,是贪瞋痴 是可以得 解脱 所以这个地方看法不 大一 样,
  四种心 个来 讲,无量心解脱, 叫做 修四 量心 ,这四 心解脱 别相 ,但是 各个特征 入修 方便 不一样, 到最后 是无我 无我所的空 心解脱 又叫做不动心 解脱,大 定要有这些观念。


慈心定的重要性,其中慈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要的,慈心的定义是与众生乐,


就是给众生快乐,与儒家的仁、耶教的爱相近,在人类的德行中,这确是最高的,所以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刚开始的修法就是给众生乐,进一步,如能人心普恰,民胞物与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些句子不是佛教的句子,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些句子是中国传统儒教的句子,与慈无量心更类似了,意思就是说,在其他好的宗教里面,其实都有类似给众生快乐的这种观念,在好的文明、好的文化,比较正能量的宗教里面,都有这种对众生展现出慈悲关怀、给众生快乐这样的一个想法存在,在印度教里面也有,在中国的宗教里面也有,只是他们讲的并不彻底, 一个不彻底,第二个不知道怎么起修,只是一种鼓励,鼓励你要去做,但是并没有像佛教讲的这么微细的怎么样去修,所以唯有佛教里面,不但讲的细,而且系统完整,有办法告诉你怎么修,还有最重要的是,它是究竟的,所谓的究竟是这样子,我们慈悲喜舍 心,先以慈心观来 ,慈心观,它可以分成三大阶段,那现在我们最后面那一个就不谈,最后面那个只有大乘佛教会谈,但是这个东西,在《阿含经》里面都已经有,三个阶段的深浅究竟都不一样,第一个阶段叫做与乐,给众生乐,第二个阶段叫怨亲平等,普缘一切,但是在传统的阿毘达磨里面,四无量心,这个已经算究竟了,但是在《阿含经》跟大乘佛教里面,第二个阶段还不算究竟,第三个阶段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叫做无所缘慈,意思就是,进一步要跟空无我无我所相应,超越一切的量,那这个就是究竟断烦恼了,所以它分三个次第,第一个次第叫做与众生乐,这是最根本的,第二个叫做普缘一切,怨亲平等,第三个阶段,平等还不够,还是有相有量的,第三个阶段,在《阿含经》叫做超越一切量,与空无我相应,在大乘佛教叫做无所缘慈,这是所谓的三个次第跟阶段,
''' 第四 節 無 (appamāṇā)(''' 义P38)


我的问题是,从定要起观,这个很容易了解,但是现在说,依慈心观想而成定,听师父解释这个慈心观,看起来很复杂的样子,怎么能够达到心 境性?我先讲一个很简要的,慈 观的第一步是对自己起慈心,给自己乐,但是为什么师父不解释太多?因为很多法师讲过,师父的俱舍精要里也讲过很多,为什么我解释一下就好了?因为你要对别人不容易,对自己或是周遭人是最简单的,但是,
''' 、四無量 '''


  你要缘的是一个概念,比如说,空相无自性是一个概念,无我无我所是一个概念,缘这个概念,你可以修观,可以修定,那么现在 它刚开始 是缘一个概念,那这个概念怎么产生是在你不断的训练慈悲喜舍的四无 量心, 从闻思里面不断的去修,就是修习这种慈 的概念 平常很多,譬如说你诵经,发 弘誓愿,然后去做义工,然后从经教上去了解众生与我的这种关系,然后从佛法里面去得到这种喜悦,然后这种喜悦要缘 它,这一个概念的喜悦,那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关注集中,集中在这样的概念上面,其实这些概念,你平时当中就不断的训练,然后在起修的时候,就是让你重新记忆起那一种喜悦的概念,那种喜悦概念提升它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比如说这样一直想,或是借由某一些句子,比如说众生无边誓愿度... 就是这样子不断借由这一些句子,来提起这种喜悦的概念,但是你要缘的不是那些句子,你要缘的是这种喜悦的概念,
'''• 慈、悲、喜、捨— ,也 名無 量心 解脫 無量 三昧  或名 。'''


  (我参加的那一个,它是比较最基本的,它是讲述直接有那一种像泉水涌出来的那种喜悦,那就是达到了,)但是问题是,这不是你平时没 去那边忽然出现的 这是你对慈心这些东西要平时不断地训练的,不是本来都没有去那边忽然几句话就涌出来了,不是这样子,就是平时的这些观念,就要不断地去琢磨,不断地去训练,这跟所谓的从听经闻法,慢慢养成闻 成慧的观念 一样的,
'''• 四無量遍緣無量 ,所 「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


  (我们佛寺有好几次这种慈心禅的禅修营,还有在线上我们也有修过慈心禅,那个法师都是教我们,譬如说从亲人,他叫我们想一个人,然后想他的面貌,然后越想越清楚,再进一步,朋友,然后这样慢慢的做,都是叫我们去观想人的面貌,我当时就一直觉得很困惑,这样子怎么会得到 呢,后来我又从别的法师那里有谈到说,应该是缘那个 心的概念,像法师讲的,是要充满了那种慈心的概念,才会得到定的,如果你一直在观想那个人的形象,所以我不懂为什么我们的修法都是这个样子,我就变成很烦恼,因为那个相貌 不出来 这个 心我就修不起来,因为我相貌不容易 起来,这样子反 是相反的效果,那如果像 师讲的 是要 培养那种慈心 概念,那这样子就很有道理,就可以跟慈心禅的道理相通,)
'''• 或依 而起 等觀 想, 或依 等觀 想而 成定。在定 要的 一組。'''


我们尝到佛法那个喜悦,比如说你帮助人,他得到快乐,然后你产生的那种喜悦,那种喜悦偶尔会很强烈,那偶尔你会觉得,好像有一个什么具体的这样子,就是要缘那种喜悦,让它越来越明显,然后到进一步,可以把这种喜悦观想给人,这个就是慈悲喜舍,比如说进一步给周遭的亲人,进一步给一般的人,进一步给不认识的人,然后进一步给怨敌,进一步给...


  它分好几品,到最后就是充满,给所有一切不相关的全世界的,那给人到最后是要给到 一个 镇一个城,甚至整个遍一切所有的人 你都要给他这种喜乐 这个大概就是这样,不过可能法师们的入手方法都会有一点点不一样,不是说谁对谁错,可能每个人在教的入门方法上都有点不大一样,这个你们就有空去讨论一下
  现在我们讲第 一个, 无量心解脱 无量心,appamāṇā


  ,所以你看,这两个是有层次 ,第一个 就是 ,导师说慈 很重要 第二个是给爱,慈 的定义就是给众生乐,第三个,如仁心普洽,这个 就是慈 心遍一切众生,再来,慈是与乐,观想众生得到安乐, 是拔苦,想众生远离苦恼,喜是想众生离苦而得乐而心生 悦, 是怨亲平等,一视同仁,这 个还是有一点点不大一样,但是它是一体的,你们再看一下,慈是给众生乐,观众生得到安乐,那先给自己得到安乐 什么安乐?佛法的安乐是最究竟的,先给自己那个观想起,悲是拔苦,就是观想众生远离苦恼,那远离苦恼有两种,一种 作拔苦苦,另外一种拔坏苦跟行苦,我们现在一般讲说慈悲救济,拔苦都是拔什么苦?一般我们很多的慈善功德会,慈善机构都是拔什么苦?都是拔苦苦,苦苦是最明显的 ,也 可以得到大家共鸣的,但佛法是拔什么苦?佛法是从拔苦苦开始,到究竟的拔坏苦跟行苦,当然有善根的人可以,但是对一般普遍来讲是没办法得到所有人都认可,因为太深,很困难,有时候连理解都很难理 解, 所以佛教的究竟从拔苦苦开始 进一步到究竟是拔坏苦跟行苦,好,再来,与乐,与乐一样有两种,给世间的快乐,还有一个给出世间的快乐,所以与乐有世间的出世间,那我们当然究竟是给出世间的,还有拔苦,有拔苦苦,坏苦跟行苦,在佛教里面,它两种要双重俱下,你不能只拔苦苦,只拔苦苦不究竟,他不断地再来轮回,永远拔不完,但是你说我不拔苦苦,我只拔坏苦跟行苦,问题是这样子很难引导众生进入 所以最好的就是两种双管齐下,好,再来,悲是拔苦,所以是给乐拔苦,你对众生与乐,给众生拔苦,结果,众生就会产生喜乐,这个 就是慈悲喜舍 的喜,你给他快乐,然后把他痛苦拔掉,那么众生就会得到喜乐,但是这样还不够,你不能去区分说,我只度这个,我不度那个,我只给这个拔苦,
  无量 解脱讲 的就是 我们一般所常知的四无量 心, 四无量 心就是慈悲喜舍四 无量定 做四无量心 ,也 名无量心 无量心三昧 或名四梵住 ,就是慈悲喜舍


  不拔那个,那这样还不够,所以你到最后要怨亲平等,一视同仁,这样叫做舍,慈悲喜舍的舍,再来,分别的说,经过导师提纲挈领的把 心的重点提出来 ,以 后修这四无量心会更容易,
'''【 無量遍緣無 有情 是「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


 分 地说,这四无量的 行是各不相同的,如 综合 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 ,也就是说,这四个虽然不同,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的,其实就是叫做慈心观,那慈心里面,根据里面的某一些特色来讲,它偏重重与乐或重拔苦,或重在众生得到喜乐,或重它的怨亲平等,这只是它的细节上的不同而已,其实它整体做起来,它是圆满的一个东西,这叫做慈无量心,所以大家要知道说,分别的说,这是四无量心观行的各种不同相,但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四无量心,它的修法是从一个有情慢慢观,观到许多有情,然后慢慢观,观到遍一个村,然后遍到一个城市,然后遍到整个国家,然后遍到整个世界,他这样子的次第观想遍一切,这一种修法。在阿毘达磨里面,他认为是胜解作意,也叫做假想观,因为你观出来的东西,跟现实是不符合的,所以它叫做假想观。在阿毘达磨尤其是说一切有部里面,他认为假想观是没有办法断烦恼的,所以是属于胜解作意。现在有很多禅修营,可能也都在教四无量心或在修四无量心。<u>这四无量心,可以在因中修,可以从果上起</u>,怎么回事呢?导师这句话解决了很多人对于四无量心的某些观念。
 
四无量心,
 
导师说:'''【或依定而起慈等觀想,或依慈等觀想而成定。在定法中,這是重要的一組。】'''
 
什么叫做依定起慈等观想?也就是说这一种比较深,但是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必须有基本的定,你才能起这种四无量的观想。什么基本的定,比如说初禅,二禅,三禅,你才能起这种四无量的观想,这个叫做依定起慈等观想。像俱舍论里面就在讲说,初禅适合修什么?二禅适合修什么?三禅适合修什么?
 
慈悲喜舍,慈悲有喜,
 
所以初禅、二禅、三禅,
 
初禅是什么定?离生喜乐,有没有喜?二禅,定生喜乐,有没有喜?所以慈悲喜舍,其实它初禅、二禅都可以修。但是三禅,离喜妙乐,没有喜,所以慈悲喜的喜无量心,在第三禅没办法修。还有,慈悲喜舍的舍,在四禅是最适合的,因为四禅是舍念清净,一切平等,这个当然是俱舍论这样讲。所以它是说,定中作四无量心观。
 
但是,导师这后面讲一句,【依慈等观想而成定】,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没定,你也可以用四无量心来修定,所以一个叫做定中起四无量心观,一个叫做依四无量心来修定。
 
现在很多的四无量心观或很多的慈悲观这些,在外面的禅修营,都属于这两个的哪一个,当然都是在教你修定的,都用四无量心来修定,怎么修呢?有空我再讲一下,这个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还有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在说一切有部里面,他讲定中作观,所观的东西可以 成两大类,一个叫做胜解作意,一个叫做实相作意或叫做真如作意。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做的是<u>假想观,比如说持四无量心或是不净观,这个跟现实是不符合的,不是实相,所以他没有办法断烦恼解脱,然而他有降伏烦恼的作用。那你要解脱,要共相作意,或叫做真如作意,或叫做实际作意,要跟诸法实相配合。</u>
 
比如观什么是诸法实相,观无常、苦、空、无我,或观四圣谛;或在说一切有部说,四圣谛十六行相,这些是诸法的如实相,要观这个才能得解脱。所以可见在说一切有部,他认为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这一句话是《大毘婆沙论》的,所以在说<u>一切有部里面,他认为四无量心跟不净观都是假想的,不是真实的不是共相的,所以它没办法得解脱,然而有很大的力量可以降伏我们的烦恼。</u>比如说不净观对治欲界的贪,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可以对治瞋心,而且可以起我们的慈悲心。
 
但是我要说一句,
 
在《阿含经》里面,
 
虽然说一切有部认为它不能断烦恼,然而《阿含经》里面,其实跟说一切有部讲的不太一样,《阿含经》讲的四无量心,到最后是空心解脱是超越一切量,然后达到无我无我所的,是贪瞋痴空的,是可以得解脱的,所以这个地方看法不大一样。
 
 
'''二、慈心定'''
 
'''(一) 慈心定的重要性'''
 
'''• 其中,「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視的。'''
 
'''• 慈心的定義,是「與眾生樂」,與儒家的「仁」,耶教的「愛」相近。在人類的德性中,'''
 
'''這確是最高的 。'''
 
'''• 如能「仁心普洽」,「民胞物與」,「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那與慈無量心更類似了。'''
 
 
【'''其中,「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視的。慈心的定義,是「與眾生樂」,與儒家的「仁」,耶教的「愛」相近。在人類的德性中,這確是最高的 。】'''
 
所以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刚开始的修法就是给众生乐,进一步,
 
【'''如能「仁心普洽」,「民胞物與」,「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那與慈無量心更類似了。'''
 
 
这些句子不是佛教的句子,浩然之气充塞于天 之间,这些句子是中国传统儒教的句子,与慈无量心更类似了。意思就是 说,<u>在其他好的宗教里面,其实都有类似给众生快乐的这种观念,在好的文明、好的文化,比较正能量的宗教里面,都有这种对众生展现出慈悲关怀、给众生快乐这样的一个想法存在。</u>在印度教里面也有,在中国的宗教里面也有,只是他们讲的并不彻底。<u>第一个,不彻底;第二个,不知道怎么起修,只是一种鼓励,鼓励你要去做,但是并没有像佛教讲的 么微细的怎么样去修,所以唯有佛教里面,不但讲的细,而且系统完整,有办法告诉你怎么修。</u>
 
还有最重要的是,它是究竟的,所谓的究竟是这样子,我们慈悲喜舍 四无量 心,先以慈心观来讲,慈心观,它可以分成三大阶段,那现在我们最后面那一个就不谈,最后面那个只有大乘佛教会谈,但是这个东西,在《阿含经》里面都已经有,三个阶段 深浅究竟都不一样。
 
 
'''(二)慈心分為四類'''
 
'''• 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
 
'''捨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
 
'''• 分別的說,這四心的觀 行是各不相同的 ;如綜合起來說,這才是慈心的全貌。'''
 
'''• 本來只是慈心,約義而分為四類,將慈行分為慈、悲、喜、捨──四行。'''
 
'''• 佛法重視慈心在世間德行中崇高價值 所以約義而分別為四心; 觀想成就,就是四無量定。'''
 
 
第一个阶段叫做与乐,给众生乐;<u>第二个阶段叫怨亲平等,普缘一切。但是在传统的阿毘达磨里面,四无量心,这个已经算究竟了,但是在《阿含经》跟大乘佛教里面,第二个阶段还不算究竟。</u>第三个阶段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叫做无所缘慈,意思就是,进一步要跟空无我无我所相应,超越一切的量,那这个就是究竟断烦恼了,所以它分三个次第。第一个次第叫做与众生乐,这是最根本的;第二个叫做普缘一切,怨亲平等;第三个阶段,平等还不够,还是有相有量的,第三个阶段,在《阿含经》叫做超越一切量,与空无我相应,在大乘佛教叫做无所缘慈,这是所谓的三个次第跟阶段。
 
问:我的问题是在P38,从定要起观,这个很容易了解,但是现在说,依慈心观想而成定,听师父解释这个慈心观,看起来很复杂的样子,怎么能够达到心一境性?
 
师父:我先讲一个很简要的,慈心观的第一步是对自己起慈心,给自己乐,但是为什么师父不解释太多?因为很多法师讲过,师父的「俱舍精要」里也讲过很多,我解释一下就好了?因为你要对别人(慈心观)不容易,对自己或是周遭人是最简单的,但是,你要缘的是一个概念。比如说,空相无自性是一个概念,无我无我所是一个概念,缘这个概念,你可以修观,可以修定。那么现在四无量心,它刚开始也是缘一个概念,那这个概念怎么产生的?是在你不断的训练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从闻思里面不断的去修,就是修习这种慈心的概念,平常很多。譬如说你诵经,发四弘誓愿,然后去做义工,然后从经教上去了解众生与我的这种关系,然后从佛法里面去得到这种喜悦,然后这种喜悦要缘住它,这一个概念的喜悦。那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关注集中,集中在这样的概念上面,其实这些概念。你平时当中就不断的训练,然后在起修的时候,就是让你重新记忆起那一种喜悦的概念,那种喜悦概念提升它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比如说这样一直想,或是借由某一些句子,比如说众生无边誓愿度... 就是这样子不断借由这一些句子,来提 这种喜悦的概念,但是<u>你要缘的不是那些句子,你要缘的是这种喜悦的概念。</u>
 
问:我参加的那一个,它是比较最基本的,它是讲述有那一种像泉水涌出 的那种喜悦,那就是达到了。
 
师父:但是问题是,这不是你平时没有去那边忽然出现的,这是你对慈心这些东西要平时不断地训练的,不是本来都没有去那边忽然几句话就涌出来了,不是这样子。就是平时的这些观念,就要不断地去琢磨,不断地去训练,这跟所谓的从听经闻法,慢慢养成闻所成慧的观念是一样的。
 
问:我们佛寺有好几次这种慈心禅的禅修营,还有在线上我们也有修过慈心禅,那个法师都是教我们,譬如 从亲人,他叫我们想一个人,然后想他的面貌,然后越想越清楚,再进一步,朋友。然后这样慢慢的做,都是叫我们去观想人的面貌,我当时就一直觉得很困惑 ,这 样子怎么会得到定呢?后来我又从别的法师那里有谈到说,应该是缘那个慈心的概念,像法师讲的,是要充满了那种慈心的概念, 会得到定的。如果你一直在观想那个人的形象,所以我不懂为什么我们的修法都 这个样子,我就变成很烦恼,因为那个相貌想不出来,这个慈心我就修不起来,因为我相貌不容易想起来,这样子反而是相反的效果。那如果像法师讲的,你是要培养那种慈心的概念,那这样子就很有道理,就可以跟 慈心 禅的道理相通。
 
师父:我们尝到佛法那个喜悦,比如说你帮助人,他得到快乐,然后你产生的那种喜悦,那种喜悦偶尔会很强烈。那偶尔你会觉得,好像有一个什么具体的这样子,就是要缘那种喜悦,让它越来越明显。然后到进一步,可以把这种喜悦观想给人,这个就是慈悲喜舍,比如说进一步给周遭的亲人,进一步给一般的人,进一步给不认识的人,然后进一步给怨敌,进一步给...它分好几品,到最后就是充满,给所有一切不相关 的全 世界的,那给人到最后是要给到一个镇一个城,甚至整个遍一切所有的人,你都要给他这种喜乐,这个大概就是这样。不过可能法师们的入手方法都会有一点点不一样,不是说谁对谁错,可能每个人在教的入门方法上都有点不大一样,这个你们就有空去讨论一下。
 
慈心,所以你看,这两个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就是,导师说慈心很重要;第二个是给爱,慈心的定义就是给众生乐;第三个,如「仁心普洽」,这个就是慈心遍一切众生。
 
再来,'''【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捨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
 
这四个还是有一点点不大一样,但是它是一体的。
 
你们再看一下,【'''慈是给众生乐,观众生得到安乐''';】
 
那先给自己得到安乐,什么安乐?佛法的安乐是最究竟的,先给自己那个观想起。悲是拔苦,就是观想众生远离苦恼,那远离苦恼有两种,一种叫作拔苦苦,另外一种拔坏苦跟行苦。我们现在一般讲说慈悲救济,拔苦都是拔什么苦?一般我们<u>很多的慈善功德会,慈善机构都是拔什么苦?都是拔苦苦</u>,苦苦是最明显的,也可以得到大家共鸣的。但佛法是拔什么苦?<u>佛法是从拔苦苦开始,到究竟的拔坏苦跟行苦</u>,当然有善根的人可以,但是对一般普遍来讲是没办法得到所有人都认可,因为太深,很困难,有时候连理解都很难理解。所以佛教的究竟从拔苦苦开始,进一步到究竟就是拔坏苦跟行苦。
 
好,再来,
 
与乐,与乐一样有两种,给世间的快乐,还有一个给出世间的快乐,所以与乐有世间的出世间(的乐),那我们当然究竟是给出世间的。还有拔苦,有拔苦苦,坏苦跟行苦。在佛教里面,它两种要双重俱下,你不能只拔苦苦,只拔苦苦不究竟,他不断地再来轮回,永远拔不完,但是你说我不拔苦苦,我只拔坏苦跟行苦,问题是这样子很难引导众生进入,所以最好的就是两种双管齐下。
 
再来,【'''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
 
所以是给乐拔苦,你对众生与乐,给众生拔苦,结果,众生就会产生喜乐,这个就是慈悲喜舍的喜,你给他快乐,然后把他痛苦拔掉,那么众生就会得到喜乐。但是这样还不够,你不能去区分说,我只度这个,我不度那个,我只给这个拔苦,不拔那个,那这样还不够,所以你到最后要怨亲平等,一视同仁,这样叫做舍,慈悲喜舍的舍。
 
再来,分别的说,
 
经过导师提纲挈领的把四无量心的重点提出来,以后修这四无量心会更容易
 
 
 
 
 
 
也就是说,这四个虽然不同,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的,其实就是叫做慈心观,那慈心里面,根据里面的某一些特色来讲,它偏重重与乐或重拔苦,或重在众生得到喜乐,或重它的怨亲平等,这只是它的细节上的不同而已,其实它整体做起来,它是圆满的一个东西,这叫做慈无量心,所以大家要知道说,分别的说,这是四无量心观行的各种不同相,但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


 所以我们有时候不一定全讲,比如说我们讲慈,在大乘里面有讲众生缘慈、法缘慈、无所缘慈,那你说师父他怎么不讲悲,一样的,他这样讲的话就慈悲喜舍,就是一样的,本来只是慈心,约义而分为四类,将慈心分为慈、悲、喜、舍四行,你不能把它断开来作零散的,你要知道说它是一体的,你修的时候,虽然说有不同的次第,但是你要知道它是一体的,这个叫做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所以我们有时候不一定全讲,比如说我们讲慈,在大乘里面有讲众生缘慈、法缘慈、无所缘慈,那你说师父他怎么不讲悲,一样的,他这样讲的话就慈悲喜舍,就是一样的,本来只是慈心,约义而分为四类,将慈心分为慈、悲、喜、舍四行,你不能把它断开来作零散的,你要知道说它是一体的,你修的时候,虽然说有不同的次第,但是你要知道它是一体的,这个叫做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