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4:修订间差异

添加3,724字节 、​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42行: 第42行:
 初禅是什么定?离生喜乐,有没有喜?二禅,定生喜乐,有没有喜?所以慈悲喜舍,其实它初禅、二禅都可以修。但是三禅,离喜妙乐,没有喜,所以慈悲喜的喜无量心,在第三禅没办法修。还有,慈悲喜舍的舍,在四禅是最适合的,因为四禅是舍念清净,一切平等,这个当然是俱舍论这样讲。所以它是说,定中作四无量心观。
 初禅是什么定?离生喜乐,有没有喜?二禅,定生喜乐,有没有喜?所以慈悲喜舍,其实它初禅、二禅都可以修。但是三禅,离喜妙乐,没有喜,所以慈悲喜的喜无量心,在第三禅没办法修。还有,慈悲喜舍的舍,在四禅是最适合的,因为四禅是舍念清净,一切平等,这个当然是俱舍论这样讲。所以它是说,定中作四无量心观。


 但是,导师这后面讲一句,【依慈等观想而成定】,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没定,你也可以用四无量心来修定,所以一个叫做定中起四无量心观,一个叫做依四无量心来修定。
 但是,导师这后面讲一句,【''' 依慈等观想而成定''' 】,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没定,你也可以用四无量心来修定,所以一个叫做定中起四无量心观,一个叫做依四无量心来修定。


 现在很多的四无量心观或很多的慈悲观这些,在外面的禅修营,都属于这两个的哪一个,当然都是在教你修定的,都用四无量心来修定,怎么修呢?有空我再讲一下,这个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现在很多的四无量心观或很多的慈悲观这些,在外面的禅修营,都属于这两个的哪一个,当然都是在教你修定的,都用四无量心来修定,怎么修呢?有空我再讲一下,这个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第130行: 第130行:
 再来,分别的说,
 再来,分别的说,


 经过导师提纲挈领的把四无量心的重点提出来,以后修这四无量心会更容易,
 经过导师提纲挈领的把四无量心的重点提出来,以后修这四无量心会更容易 ,也就是说,这四个虽然不同,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的,其实就是叫做慈心观。那<u>慈心里面,根据里面的某一些特色来讲,它偏重与乐或重拔苦,或重在众生得到喜乐,或重它的怨亲平等,这只是它的细节上的不同而已,其实它整体做起来,它是圆满的一个东西,这叫做慈无量心</u>。所以大家要知道说


【'''分别的说,这是四无量心观行的各种不同相,但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


所以我们有时候不一定全讲,比如说我们讲慈,在大乘里面有讲众生缘慈、法缘慈、无所缘慈。那你说师父他怎么不讲悲?一样的,他这样讲的话就慈悲喜舍,就是一样的。


【'''本来只是慈心,约义而分为四类,将慈心分为慈、悲、喜、舍——四行'''。】


你不能把它断开来作零散的,你要知道说它是一体的,你修的时候,虽然说有不同的次第,但是你要知道它是一体的,这个叫做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佛法重视慈心在世间德行中的崇高价值,所以约义而分别为四心,如观想成就,就是四无量定。】'''


  是说 ,这 虽然不同,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的,其实就是叫做慈心观,那慈心里面,根据里面的某一些特色来讲,它偏重重与乐或重拔苦,或重在众生得 喜乐,或重它的怨亲平等,这只是它的细节 的不同而已,其实它整体做起来,它是圆满的一个东西,这 做慈无量心,所以大家要知道说,分别的说,这是四无量心 行的各种不同相,但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
  观想成 就, 这个 至少要 初禅以 才能 想成就。


  所以我们有时候不一定全讲,比如说我们讲慈,在大乘里面有讲众生缘慈、法缘慈、无所缘慈,那你说 师父 他怎么不讲悲 一样的 他这样讲 话就慈悲喜舍 ,就是 一样 的, 本来只是慈心 约义而分为四类,将慈心分为慈、悲、喜、舍四行,你不能把它断开 作零散的 你要知道说它是 体的 你修的时候 虽然说有不同的次第,但是你要知道它是一体的 ,这 个叫做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问: 师父, 我想请问 农夫与蛇 故事 ,就是 说农夫看到那条快要死 他救了蛇 那这条毒蛇缓过 之后 就反咬 那农夫就死在这个毒蛇身上 作为佛教徒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件事情?


  佛法重视慈心在世间德行中 崇高价值,所以约义而分别为四心,如观想成就,就是四无量定,观想成就,那这 至少要到初禅以上才能叫作观想成就
  师父:这些故事都有它要表达 概念


  (师父,我想请问,农夫与蛇的故事,就是说农夫看到那条快要死的蛇,他救了蛇,那这条毒蛇缓过来之后,就反咬一口,那农夫就死在这个毒蛇身上,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这些故事都有它要表达的一个概念, 叫我们要注意这个概念 ,但是这一类的故事其实要表达的都不完整,我为什么说佛教究竟完整?佛教讲慈悲,但是佛教也讲智慧,慈悲、智慧是一只菩提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就是说你要做慈悲,你要有智慧,你有智慧在做事的时候,你要有悲心,当两个一起在实践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农夫与蛇这样的故事,哪怕是发生了,下一次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说在日常行持当中,我们可能必须要不断地去尝试,然后不断地去修正他的错误,没有人一次就做对的,慈悲跟智慧,虽然讲起来很容易,但这些必须你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去训练去尝试,然后有时候悲心具足,觉得慢慢的智慧具足,有时候比较理性
 叫我们要注意这个概念,


 有时候比较感性,就是这样不断地去磨练,这个叫做修行 所以慈悲是与乐,观想众生得到安乐,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四无量心,又叫做四无量定
  但是这一类的故事其实要表达的都不完整,我为什么说佛教究竟完整?佛教讲慈悲,但是佛教也讲智慧,慈悲、智慧是菩提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就是说你要做慈悲,你要有智慧,你有智慧在做事的时候,你要有悲心。当两个一起在实践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农夫与蛇这样的故事,哪怕是发生了,下一次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说在日常行持当中,我们可能必须要不断地去尝试,然后不断地去修正他的错误,没有人一次就做对的。哪怕慈悲跟智慧,虽然讲起来很容易,但这些必须你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去训练去尝试,然后有时候悲心具足,觉得慢慢的智慧具足,有时候比较理性, 有时候比较感性,就是这样不断地去磨练,这个叫做修行 所以慈悲是与乐,观想众生得到安乐,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四无量心,又叫做四无量定


  师父,刚刚这边在讲慈悲喜舍是一个整体,可是我们听这个次第,好像每次听这个都是从慈心开始,那有没有可能,我们从悲心先拔苦去修?
  问: 师父,刚刚这边在讲慈悲喜舍是一个整体,可是我们听这个次第,好像每次听这个都是从慈心开始,那有没有可能,我们从悲心先拔苦去修?


 可以,没问题,因为它是一体的,那为什么一般都从慈心开始修?因为它本来就是以慈心为代表而含摄它的整体 还有一点就是说,与乐容易还是拔苦容易?如果一般,我们不要说特别,与乐容易还是拔苦容易 给一颗糖比较容易,叫你糖不要吃太多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一般就是说,从慈心开始修,有它一定的道理
  师父: 可以,没问题,因为它是一体的,那为什么一般都从慈心开始修?因为它本来就是以慈心为代表而含摄它的整体 还有一点就是说,与乐容易还是拔苦容易?如果一般,我们不要说特别,与乐容易还是拔苦容易 给一颗糖比较容易,叫你糖不要吃太多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一般就是说,从慈心开始修,有它一定的道理


 在佛教里面,这个四无量心是有漏定方便的适应,然而在《阿含经》里面,它本来是可以断烦恼,但是到了后代的弟子们,尤其是在阿毘达磨里面,他就把它定为胜解作意 来看这边,以慈心为本的四无量心是适应婆罗门教的,如舍利弗劝老友梵志陀然,修四无量心,命终生梵天中,就因为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传说大善见王本生也是修四梵住而生梵天中的,所以依一般的经文说,四无量心是世间定法,是有漏,是俗定,意思是,它就是从《阿含经》到阿毘达磨里面,《阿含经》跟阿毘达磨,它偏重来讲是重解脱道的,所以这四无量心,尤其是阿毘达磨认为它是没办法断烦恼的,所以它只能做一种方便的适应,适应这一类梵天或是婆罗门的这些众生,适应他们来修行,
 在佛教里面,这个四无量心是有漏定 方便的适应,然而在《阿含经》里面,它本来是可以断烦恼,但是到了后代的弟子们,尤其是在阿毘达磨里面,他就把它定为胜解作意


  另外一种是说,因为它虽然没办法断烦恼,但是它在修定,降伏这种瞋恨的粗重心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才会把它作为一种修定的方便,作为一种入门,一种修定,一种方便,但是这只是一面而已,这只是对四无量心的某一种看法跟一面而已,另外一面是,四无量心修到最后是无一切量的,是超越量的,是可以断烦恼的,这是另外一种面的 法,还有到大乘佛教,当然大乘佛教不是后面才有,还有另外一类的弟子们很注重这种佛陀悲心对众生的这种悯爱跟关怀,所以把这四无量心特别发扬起来,它就变成大乘的悲心,所以到大乘佛教讲三心,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就变成了大乘佛教的悲心,所以这个只是面的重视不一样,但是在早期的弟子们很多把它认为是有漏方便的适应,而且确实在《阿含经》里面也有这样的一类说法,刚刚不是说,它是胜解作意吗? 是大毘婆沙论里面的,应知作意略有三种,一自相作意,二共相作意,三
  看这


胜解作意,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为坚相,水为湿相,火为暖相,风为动相,如是一切,这叫做自相,诸法的自相,比如说,地水火风,坚湿暖动,然后,色是质碍,受是领纳,这些都是诸法的自相,


  共相作意者,如十六圣行相俱生作意等,什么叫十六行相?说一切 部的四谛十六行相,这个叫作共相,因为这是诸法的实相,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解脱胜处,这解脱是指八解脱胜处,八胜处,还有遍处,遍处是指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这十遍处,像这一类所有的,在大毘婆沙论,他认为都是胜解作意,
'''(三) 漏定(方便適應)'''


  然后他问,此 量心 于三种中,为与何等作意俱生?答,唯与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是 假想观,这是第一个,接下来我们来看,四无量心在经典里面是有适应众生的一种方便而 导的,这是中阿含 二十七经,他说,尊者 舍利 子教化陀然,为说 天法已,从坐起去,他意思就是说,他教这个 陀然 梵天法就是四无量心 从坐起去,尊者舍利子从王舍城出,未至竹林加蓝哆园,于其中间,梵志陀然 梵室,四梵室就是四无 量心, 断欲,他是可以断欲界五欲的,舍欲念,那舍欲念离开欲界,那当然生到色无色界去,身坏 终,生梵天中,梵天在初禅,于是,尊者舍利子往诣佛所,
'''• 以慈心為本的 量心,是 適應婆羅門 教的 。如 舍利 弗勸老友 陀然,修四 量心,命 終'''


这个故事是舍利弗教一个 ,就 是教了一导外道,教他四梵住,就是四无量心,教一教,结果舍利弗走了之后,这个外道就修四无量心,修一修,当然他一定是有修到初禅,结果舍利弗走了不久之后,他就死掉了, 为他修四无量心是有禅定的功夫的,所以他死了之后,投生到初禅的 天去了 然后,尊者舍利子往诣佛所,跑到佛那边去见佛,稽首礼足,却坐一面,世尊告曰,舍利子,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过 梵天 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
'''生 天中 ,就因 為「彼諸 長夜愛著 梵天 」。'''


  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你要教他梵天法,就是教他这种一般的禅修,然后让他 到禅天去 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上化法,又叫做上人法,意思就是圣人法,解脱之法,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解脱之法呢?佛陀就这样问他,尊者舍利子答曰:“世尊,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婆罗门,他一直都 是修 婆罗门的大梵的,但是你现在要度他,一下子跟他讲无我,梵天那个是不究竟的,他很难接受,他就不会去修行,所以舍利弗就随顺这样的一个因缘,教他四梵住,至少是一个善法,不会堕到三恶道,他应该也会跟他讲一些法,至少他种一些善根因缘,所以这个 四梵住 或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早期其实看法各有不同,有的认为他只是胜解作意 已,没办法断烦恼,但是有降伏烦恼的功能,所以就可以拿来作为入道的方便,也是一种度化外道的方便,这是一种看法,另外一种看法就认为,你初修是有相的,有量的,但到最后是不动心解脱就是无量的,那就是可以断烦恼的,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就是说,在大乘佛教,尤其是在掌握佛陀的精神跟本怀的时候,这个四无量心特别再被强调出来,而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特色,(师父,在《阿含经》里面,我个人的印象,我看到很多佛陀在讲解脱之道的时候,常常在描述说,他怎么样修四无量心,然后一步一步的,这样得到解脱之道,很多的篇幅,常常在讲这样子,每一个《阿含经》都有在讲,但是修 梵天 四无量心,这个例子反而,我 印象比较少,就只有刚刚那个,就说一两个例子而已,大部分,佛陀把它当作解脱之道,就是修行的方法,)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其实看法不一样,就是说蛮复杂,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认为它是没办法解脱的,是假想观,虽然没办法解脱,但是它有两个很好的作用,一个就是可以帮助去修定,而且可以降伏欲界粗重的烦恼,欲界的粗重的烦恼,就是五欲和瞋,这个对治瞋特别有用,还有一种就是说,当有些外道,尤其是婆罗门,他没办法一下子契入的时候,就用四无量心教他,那这些就变成是方便,但是有另外的一类,认为它是可以解脱的,还有,再继续发扬下去,就是认为这种慈悲喜舍,
'''• 傳說大善見王本 生, 是修四梵住而 梵天 。'''


  尤其是悲心的这种对众生的一切关怀,这是佛陀精神的本怀, 所以 慢慢就被弘扬开来 就变成大乘佛教的核心教育,刚刚讲的是有漏定,第二个,通无漏定,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显然的曾经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也就是说,它这个本来可能只是有漏的而已,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从有漏,然后让它跟无漏相应,修这个,刚开始可能是胜解,但到最后共相作意的时候,它就变成是无漏,所以他说,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无量定,本来可能是通外道的,甚至是 种方便,但是佛陀在教这种定的时候,把它净化了, 以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 ,四 量心 也称为无量心解脱,从它的名称你就可以知道,其实它 可以解脱的,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 初期的意义了 所以初期佛教,佛陀在初期的时候教四无量心,他从假想观,增长我们的悲心之后,到最后 观它无我无我所或超越一切 量有限的,是跟无 相应的,早期的意思是这样子的,经上说,慈悲喜舍与七觉分俱时而修,这个确实在杂阿含里面有这样子讲,《杂阿含经》里面蛮多地方是这样子讲的,跟七觉支俱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这个是杂阿含744经,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意思就是,你在修四无量心的时候 你不能把它只 当成假想观而已,你要依于什么而修,你要依远离,依离欲,向于舍,这里的舍不是定的舍,这里是舍一切烦恼,所以你在修这种 的时候,你刚开始的用意,本来就是朝着解脱的方向而去的,到最后,当然要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这样子才能成为所谓的无漏定,
'''• 所以, 般經文 ,四 量心是 世間 ,是有漏,是 。'''


(师父,我是受大乘佛教的影响比较深一些,就是要修到空心解脱,但是空心解脱当中,就是慈悲喜舍,应该也是含容在这个空心解脱当中吧,这像是智悲双运,菩萨就是以悲心不舍众生,他们当然是解脱的圣人,但是他还是有慈悲喜舍,这个应该是融摄在一起的吧,)融摄到一起,只能到最后,刚开始它是胜解作意,是假想观,要融合在一起,唯有到最后,要透入空解脱,就是无我无我所的时候,它才能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观想的次第,刚开始是从有相的,到最后才能成为无相的,而不是说一下子就无相,


  而且这种修法更切合,而不 说一下子就空无所有 ,它 刚开始都 有具体形象的 到最后才变成 无我无我所相应 比如说,我叫你一下子观无我无我所,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啊,比如说我们现在最方便念佛,我先叫你嘴巴念,当然相对 来讲 容易嘛,但如果要得到究竟真义 从念佛口念,到最后到观相观想是定,到最后更进一步要观佛亦不来,佛亦不去,佛性本空,本来就是要 样子 但问题 ,叫你一下止观佛性本空,那 不可能 ,所以 还是要从 一种 有相有形的 方便, 到最后才变成无相无形,当然道理上,你 可以融合一下子 的, 但是在 修行 的次第上,你是没办法马上做到这样,
  意思 是,它 是从 《阿含经》到阿毘达磨里面 《阿含经》 阿毘达磨 它偏重 来讲 是重解脱道 的, 所以 四无量心 尤其 阿毘达磨认为它 没办法断烦恼 的,所以 它只能做 一种方便 的适应 适应这一类梵天或 婆罗门 这些众生 适应他们来 修行


  最后师父引的《杂阿含经》744,就是修七觉支,七觉支就是正念到正定,就是所谓的修慧,修慧照师父讲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未到地定,至少,你的佛法的概念都要很清楚,然后就是这个慈悲喜舍要怎么变成一个, 般我们在讲的都 空无常无我 那这慈悲喜舍怎么跟这些能够相应呢? 因为 你问的是比较细节怎么起修,这个可能,我现在 没办法 解释太多 因为 个可以花很多时间来讨论说明,我现在要告诉你 就是说,慈悲喜舍四无量 ,其实刚开始 可能是适应外道或适应一般众生,但是佛陀在教导 时候 已经 把它 进化了,变成是慈悲喜舍是从有量,到最后变成超越量,而跟无我无我所相应 至于细节怎么操 ,可以慢慢再讨论,
  另外 ,因为 它虽然 没办法 断烦恼,但是它在修定 降伏 种瞋恨 粗重 心有 很大 帮助 所以才会 把它 作为一种修定的方便 ,作 为一种入门。


  小结,无量的深义,无量心解脱,包含了适应世俗与佛法不共二类, 般声闻学者都以为四无量心是缘广大无量的众生,无量是众多难以数计,是胜解假想观,所以是世间 定, 这是到阿毘达磨里面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量是依局限性而来的,如观 切众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别,就与无我无我所的空慧相应,质多罗长者以为,无量心解脱中最上的,就是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空就是无量,这一意义在大乘所说的无缘慈中才再度的表现出来,你们知道无缘慈吗?无缘慈的无缘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是说我跟你没缘,所以我也是慈悲,不是这样,它的无缘的缘是所缘,所谓的无缘就是不对所缘起分别执着,不执着缘到什么而起分别的,但是它也不是说无分别,它是不执着的意思,这个无缘跟《金刚经》讲的无相是一样的,所谓的三 慈叫做众生缘慈、法缘慈,众生缘慈就是一般的慈悲,就是有众生,我对这个众生很可怜,所以我缘这个众生,然后起悲心
 一 种修 定,一种 方便


  觉得他很可怜,所以我帮助他,当然,大乘佛教 是这 样讲:他认为说,二乘 法缘慈 他不缘 个众生,他是缘这个众生是诸法所成的,然后到了大乘 是无 缘,无缘就是空性是无自性 因缘所成的无自性的 所以叫做无缘,这是它的无缘的真实意义,所以说,质多罗长者以为 无量心 解脱中, 上的就是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空就 是无量 ,这一意义在大乘说的无缘慈中再度 表达出来 所以这里的无量 是超越 一切 ,而不只是普遍一切遍缘一切而已,是超越一切有缘到,但是知道它是无相 的,是 无自性 的,这 样子的无我才能叫做真正的无缘慈,所以这个 真正无量 意义,
  是这 一面而已 ,这 对四 量心 某一种看法跟一面而已。另外一面 是, 无量心 修到 是无 一切 量的,是超越量的,是 可以断烦恼 的,这是 另外一种面 看法。


  再来 第五节无所 有, 是不是讲四 种心 解脱?第一个是 无量心 解脱 第二个叫做无 解脱,然后 解脱 最后是空 解脱, 入门有点 一样,但 到最后 它是 共通 的, 现在导师就 分析, 典上对它 怎么 样的 不同看 ,到最后, 我们 应该怎么样去抉择它?四无量心到最后 它的总结就是无量的深义 ,不是 一种假想的遍一切处而已 超越一切量跟无我无我所相应, 这是 无量 深义,
  还有到大乘佛教 当然大乘佛教不是后面才 有, 还有另外一类的弟子 很注重这 佛陀悲 对众生的这种悯爱跟关怀,所以把这四 无量心 特别发扬起来 它就变成大乘的悲心。 以到大乘佛教讲三心——菩提心、大悲 所得 心, 就变成了大乘佛教的悲 。所以 这个 只是面的重视 不一样,但 是在早期的弟子们很多把 认为 有漏方便 适应 而且确实 《阿含 》里面也 样的 一类说 我们 来看这段经文 刚才没看 刚刚 不是 胜解作意吗? 这是 《大毘婆沙》论里面


 现在我们来看无所有,经典导师分析无所有的经典有善星经、不动利益经,还有中阿含的净不动道经 以净不动道经为主作分析,四种道中阿含的净不动道经有四种道,第一个净不动道,它可以得四禅 净无所有处道得无所有定 净无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 第四个圣解脱,它分这四种道是净不动道经所说的
 
'''第四節 無量(补充讲义P9)'''
 
'''• 應知作意略有三種:一自相作意,二共相作意,三勝解作意。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為堅相,'''
 
'''水為濕相,火為煖相,風為動相,如是一切。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聖行相俱生作意等。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作意。問:「此四無量於三種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答:「唯與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大毘婆沙論》卷82)'''
 
 
'''【 应知作意略有三种,一自相作意,二共相作意,三胜解作意,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为坚相,水为湿相,火为暖相,风为动相,如是一切。】'''
 
这叫做自相,诸法的自相,比如说,地水火风,坚湿暖动。然后,色是质碍,受是领纳,这些都是诸法的自相。
 
'''【共相作意者,如十六圣行相俱生作意等。】'''
 
什么叫十六行相?说一切有部的四谛十六行相,这个叫作共相,因为这是诸法的实相。
 
'''【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解脱、胜处遍處等俱生作意。】'''
 
这解脱是指八解脱胜处,八胜处,还有遍处,遍处是指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这十遍处,像这一类所有的,在大毘婆沙论,他认为都是胜解作意。
 
然后他【'''問:「此四無量於三種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答:「唯與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是假想观,这是第一个。接下来我们来看,四无量心在经典里面是有适应众生的一种方便而教导的,这是中阿含的二十七经,他说:
 
(补充讲义P10)
 
'''尊者舍梨子教化陀然,為說梵天法已,從坐起去。尊者舍梨子從王舍城出,未至竹林加蘭哆'''
 
'''園。於其中間,梵志陀然修習四梵室,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 於是,尊者舍梨子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却坐一面。世尊告曰:「舍梨子! 汝何以不教'''
 
'''梵志陀然過梵天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 彼諸梵志長夜愛'''
 
'''著梵天,樂於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實有梵天,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應。」'''
 
'''(中.27)'''
 
 
【'''尊者舍梨子教化陀然,為說梵天法已,從坐起去。】'''
 
他意思就是说,他教这个陀然梵天法就是四无量心。
 
【'''從坐起去。尊者舍梨子從王舍城出,未至竹林加蘭哆園。於其中間,梵志陀然修習四梵室,】'''
 
四梵室就是四无量心。
 
'''【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断欲】,他是可以断欲界五欲的,【舍欲念】,那舍欲念离开欲界,那当然生到色无色界去。【'''身坏命终,生梵天中,】'''
 
梵天在初禅。
 
这个故事是舍利弗教一个梵志,就是教了一导外道,教他四梵住,就是四无量心,教一教。结果舍利弗走了之后,这个外道就修四无量心,修一修,当然他一定是有修到初禅,结果舍利弗走了不久之后,他就死掉了。因为他修四无量心是有禅定的功夫的,所以他死了之后,投生到初禅的梵天去了。
 
然后,【'''… 於是,尊者舍梨子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却坐一面。】'''
 
跑到佛那边去见佛,稽首礼足,却坐一面。
 
【'''世尊告曰:「舍梨子! 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過梵天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
 
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你要教他梵天法,就是教他这种一般的禅修,然后让他生到禅天去?,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上化法,又叫做上人法?意思就是圣人法,解脱之法,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解脱之法呢?佛陀就这样问他。
 
'''【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 彼諸梵志長夜愛著梵天,樂於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實有梵天,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應。」'''
 
什么意思?<u>这是一个婆罗门,他一直都是修婆罗门的大梵的,但是你现在要度他,一下子跟他讲无我,梵天那个是不究竟的(法),他很难接受,他就不会去修行</u>。所以舍利弗就<u>随顺这样的一个因缘,教他四梵住,至少是一个善法,不会堕到三恶道,</u>他应该也会跟他讲一些法,至少他种一些善根因缘。所以这个四梵住或<u>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早期其实看法各有不同</u>,有的认为他只是胜解作意而已,没办法断烦恼,但是有降伏烦恼的功能,所以就可以拿来作为入道的方便,也是一种度化外道的方便,这是一种看法。另外一种看法就认为,你初修是有相的,有量的,但到最后是不动心解脱就是无量的,那就是可以断烦恼的,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就是说,在大乘佛教,尤其是在掌握佛陀的精神跟本怀的时候,这个四无量心特别再被强调出来,而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特色。
 
问:师父,在《阿含经》里面,我个人的印象,我看到很多佛陀在讲解脱之道的时候,常常在描述说,他怎么样修四无量心,然后一步一步的,这样得到解脱之道,很多的篇幅,常常在讲这样子。每一个《阿含经》都有在讲,但是修梵天四无量心,这个例子反而,我的印象比较少,就只有刚刚那个经文,就说一两个例子而已,大部分,佛陀把它当作解脱之道,就是修行的方法。
 
师父: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其实看法不一样,就是说蛮复杂,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认为它是没办法解脱的,是假想观,虽然没办法解脱,但是它有两个很好的作用,一个就是可以帮助去修定,而且可以降伏欲界粗重的烦恼,欲界的粗重的烦恼,就是五欲和瞋,这个对治瞋特别有用。还有一种就是说,当有些外道,尤其是婆罗门,他没办法一下子契入的时候,就用四无量心教他,那这些就变成是方便,但是有另外的一类,认为它是可以解脱的。还有,再继续发扬下去,就是认为这种慈悲喜舍,尤其是悲心的这种对众生的一切关怀,这是佛陀精神的本怀,所以慢慢就被弘扬开来,就变成大乘佛教的核心教育。刚刚讲的是有漏定,第二个,通无漏定。
 
 
'''(四)通無漏定(回到讲义P42)'''
 
'''• 在佛法初期,慈,悲,喜,捨四定,顯然的曾淨化而提升為解脫道,甘露門。'''
 
'''• 從四無量心也稱為無量心解脫,最上的就是不動心解脫來說,就可以確定初期的意義了。'''
 
'''• 經上說慈,悲,喜,捨與七覺分俱時而修,能得大果大功德,當然是通於無漏的解脫道。'''
 
'''• 「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雜.744)'''
 
 
【 '''在佛法初期,慈,悲,喜,捨四定,顯然的曾淨化而提升為解脫道,甘露門。】'''
 
也就是说,它这个本来可能只是有漏的而已,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从有漏,然后让它跟无漏相应,修这个刚开始可能是胜解,但到最后共相作意的时候,它就变成是无漏。所以他说,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无量定,本来可能是通外道的,甚至是一种方便,但是佛陀在教这种定的时候,把它净化了,所以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
 
【'''从四无量心也称为无量心解脱,】'''
 
从它的名称你就可以知道,其实它是可以解脱的。
 
【'''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定初期的意义了。'''】
 
所以初期佛教,
 
佛陀在初期的时候教四无量心,他从假想观,增长我们的悲心之后,到最后是观它无我、无我所,或超越一切有量有限的,是跟无漏相应的,早期的意思是这样子的。
 
'''【经上说,慈悲喜舍与七觉分俱时而修,】'''
 
这个确实在杂阿含里面有这样子讲,《杂阿含经》里面蛮多地方是这样子讲的。
 
'''【跟七觉支俱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
 
这个是杂阿含744经。
 
【'''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意思就是,你在修四无量心的时候,你不能把它只是当成假想观而已,你要依于什么而修?<u>你要依远离,依离欲,向于舍,这里的舍不是定的舍,这里是舍一切烦恼。</u>所以你在修这种定的时候,你刚开始的用意,本来就是朝着解脱的方向而去的,到最后,当然要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这样子才能成为所谓的无漏定。
 
问:师父,我是受大乘佛教的影响比较深一些,就是要修到空心解脱,但是空心解脱当中,就是慈悲喜舍应该也是含容在这个空心解脱当中吧?这像是智悲双运,菩萨就是以悲心不舍众生,他们当然是解脱的圣人,但是他还是有慈悲喜舍,这个应该是融摄在一起的吧?
 
师父:融摄到一起只能到最后,刚开始它是胜解作意,是假想观。要融合在一起,唯有到最后,要透入空解脱,就是无我、无我所的时候,它才能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观想的次第,刚开始是从有相的,到最后才能成为无相的,而不是说一下子就无相。而且这种修法更切合,而不是说一下子就空无所有,它刚开始都是要从有具体形象的,到最后才变成跟无我、无我所相应。比如说,我叫你一下子观无我、无我所,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啊,比如说我们现在最方便念佛,我先叫你嘴巴念,当然相对来讲容易嘛,但如果要得到究竟真义的话,从念佛口念,到最后到观相观想是定,到最后更进一步要观佛亦不来,佛亦不去,佛性本空。本来就是要这样子,但问题是,<u>叫你一下止观佛性本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还是要从一种有相有形的方便,到最后才变成无相无形。</u>当然道理上,你是可以融合一下子的,但是在修行的次第上,你是没办法马上做到这样的。
 
问:最后师父引的《杂阿含经》744,就是修七觉支,七觉支就是正念到正定,就是所谓的修慧,修慧,照师父讲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未到地定,你的佛法的概念都要很清楚。
 
然后就是这个慈悲喜舍要怎么变成一个,
 
一般我们在讲的都是空无常无我,那慈悲喜舍怎么跟这些能够相应呢?
 
师父:因为你问的是比较细节怎么起修,这个可能,我现在没办法解释太多,因为这个可以花很多时间来讨论说明。我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实刚开始有可能是适应外道或适应一般众生,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已经把它进化了,变成是慈悲喜舍是从有量,到最后变成超越量,而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这里师父讲的只是大概,至于细节怎么操作,可以慢慢再讨论。
 
 
'''三、小結:「無量」的深義'''
 
'''• 無量心解脫,包含了適應世俗與佛法不共二類。'''
 
'''• 一般聲聞學者,都以為:四無量心緣廣大無量的眾生,無量是眾多難以數計,是勝解──假想觀,所以是世間定。'''
 
'''• 但「量」是依局限性而來的,如觀一切眾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別,就與無我我所 的空慧相應。'''
 
'''• 質多羅長者以為:無量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空就是無量。這一意'''
 
'''義,在大乘所說的「無緣慈」中,才再度的表達出來。'''
 
 
【'''無量心解脫,包含了適應世俗與佛法不共二類。'''
 
'''• 一般聲聞學者,都以為:四無量心緣廣大無量的眾生,無量是眾多難以數計,是勝解──假想觀,所以是世間定。】'''
 
这是到阿毘达磨里面是这样认为的。
 
【 '''但「量」是依局限性而來的,如觀一切眾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別,就與無我我所 的空慧相應。'''
 
'''• 質多羅長者以為:無量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空就是無量。這一意'''
 
'''義,在大乘所說的「無緣慈」中,才再度的表達出來。'''】
 
你们知道无缘慈吗?无缘慈的无缘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是说我跟你没缘,所以我也是慈悲,不是这样。<u>它的无缘的缘是所缘,所谓的无缘就是不对所缘起分别执着,不执着缘到什么而起分别的,但是它也不是说无分别,它是不执着的意思,这个无缘跟《金刚经》讲的无相是一样的</u>,所谓的三种慈叫做众生缘慈、法缘慈。众生缘慈就是一般的慈悲,就是有众生,我对这个众生很可怜,所以我缘这个众生,然后起悲心,觉得他很可怜,所以我帮助他,当然,大乘佛教是这样讲。他认为说,二乘是法缘慈,他不缘这个众生,他是缘这个众生是诸法所成的,然后到了大乘是无缘,无缘就是空性是无自性的,是因缘所成的无自性的,所以叫做无缘,这是它的无缘的真实意义。
 
所以说,【'''質多羅長者以為:無量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空就是無量。這一意義,在大乘所說的「無緣慈」中,才再度的表達出來。'''】
 
所以这里的无量是超越一切量,而不只是普遍一切遍缘一切而已,是超越一切,有缘到,但是知道它是无相的,是无自性的,这样子的无我才能叫做真正的无缘慈,所以这个是真正无量的意义。
 
 
再来
 
'''第五節 無所有 (akiñcaññā)'''
 
'''一、 經典'''
 
'''• 《中部》「善星經」'''
 
'''• 《中部》「不動利益經」、《中阿含》75「淨不動道經」'''
 
'''• 以「淨不動道經」為主作分析:四道'''
 
'''1. 淨不動道—得四禪'''
 
'''2. 淨無所有處道—得無所有定'''
 
'''3. 淨無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
 
'''4. 聖解脫'''
 
 
我们是不是讲四种心解脱?第一个是无量心解脱,第二个叫做无所有心解脱,然后无相心解脱,最后是空心解脱,这四个入门有点不太一样,但到最后它是共通的。现在导师就在分析,经典上对它有怎么样的不同看法,到最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抉择它。四无量心到最后,它的总结就是无量的深义,不是一种假想的遍一切处而已,而是超越一切量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这是无量的深义。
 
 现在我们来看无所有,经典导师分析无所有的经典有 善星经 不动利益经 ,还有中阿含的 净不动道经 》。 以净不动道经为主作分析,四种道中阿含的净不动道经有四种道,第一个 净不动道,它可以得四禅 净无所有处道得无所有定 净无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 第四个圣解脱,它分这四种道是净不动道经所说的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