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9
次編輯
靖远 (Yanque)(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靖远 (Yanque)(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
行 28: | 行 28: | ||
导师以《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作为分析,这个《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里面讲了四个,第一个叫作净不动道,修净不动道可以得四禅;第二个净无所有处道,得无所有处定;第三个净无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第四个圣解脱,那就是解脱了,来看他的经文怎么说。 | 导师以《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作为分析,这个《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里面讲了四个,第一个叫作净不动道,修净不动道可以得四禅;第二个净无所有处道,得无所有处定;第三个净无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第四个圣解脱,那就是解脱了,来看他的经文怎么说。 | ||
'''第五節 無所有'''(补充讲义P11) | |||
''' 《中阿含》「淨不動道經」:''' | |||
''' 第一 淨 不 動 道 :''' | |||
'''• 爾時 , 世尊告諸比丘 : 「 若 現 世欲及 後 世欲,若 現 世色及 後 世色, 彼一切是魔境界,則是魔餌。… 彼以是行.以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 , 必至不動。是謂第一說淨不動道。''' | |||
他说 , 第一个要离欲 , 这里讲的欲 是 指欲界的欲 , 离 欲 界 欲 以及 色, 所以要离 欲 离 色, 把 欲色 当成 是 魔 , 那你 这 样修 的 话 , 必至 不动是谓第一说净不动道 。 这 里一 个 关键 , 【'''比丘者或於此得入 不 動 , 或以慧為 解 。】''' | |||
不动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讲,我们业有善业、恶业、不动业,什么是不动业?修定就是不动业 , 因为定的善根很强,你有办法修到定,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业可以撼动你。不动业是很强的善,所以 如 果你不发愿的话,你修什么定,可能会出生到什么天去,所以你要发愿。那这里告诉你说,你这样的修法,叫做第一净不动道,要么入不动就 是 得第四禅 , 要么以慧为解 , 什么意思?就是慧解脱 , 要么就是慧解脱。要么入第四禅 ,<u>如果你没 有 慧解脱而入第四禅 , 你身坏命终就会生到第四禅,</u>这是第一个净不动道。 | |||
'''第二淨 不 動道''' | |||
'''•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 有 色者。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四大者是無常法。 是 苦. 是 滅。」彼''' | |||
'''如是行. 如是 學。…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 , 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 , 身壞命終 , 因本意故 , 必至不動。是謂第二說淨不動道。''' | |||
还是一样 , 要么 入 不动第四禅 , 要么 解 脱 , 这里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样?前面讲离欲跟色,这里 是 进一步 说 观色,色是四大所成是 无 常磨灭 ,这个叫 做第二净不动 道, 所以 这里 的 不 动道 , 要么得四禅 , 要么 解脱 。 | |||
''' 第 三淨 不 動 道''' | |||
'''• 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 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 想 ,彼 一 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必得不動 想 。…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 , 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三說淨不動道。''' | |||
第三 净不动道 | |||
'''【 復 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 是 觀:「若現世欲及後世 欲, 若現世色及後世 色, 若現世欲想.後世 欲 想,若現世 色 想.後世 色 想 , 】''' | |||
它从欲色到色的四大,以及这里的想, 有 这样的欲 , 还有这样的色想。 | |||
【'''彼 一 切想 是 無常法. 是 苦. 是 滅。」】''' | |||
你看它前面三 个, 全部到第一第二第三,它都要观它无常,是苦,是灭,所以这实际上跟共相作意相应,也可以叫做真 如 作意,是观诸法实相,是无常是磨灭,所以它这样 修 的目的是要断烦恼 , 但是 如果没有修 成,没 断烦恼,就 会变成 第四禅 的同等的力量 , 就变成 第四禅 的定力。 | |||
【''' 身 壞命終。因 本 意故。必至 不 動。 是 謂第三說淨 不 動 道 。】''' | |||
所以它 净不动道, 目的本来是为了解脱 ,但是 一旦 没 有 解脱 的话 , 它会 得第四禅 。 | |||
这个是很早的经典,所 以 从这个地方我们要 了 解说 ,佛 弟子修定的目的 ,是 要依定作观 , 或降伏烦恼 , 先降伏烦恼 , 依定作观 , 他修定的目的 , 不在于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 这个不 是 他的目的。所以早期佛弟子们 修 定 , 他的目的是第一个可 以 降伏 欲界 烦恼,第二个 , 他最重要是 依 定作观 , 可以断烦恼。 但是 因为依定作观,做到最后,因为 可能 某些地方因缘不具足 ,所以 没断烦恼,他就得了第四禅的力量 , 这个是净不动道。 | |||
再来 | |||
'''第一 淨無所 有 處 道''' | |||
'''• 復次 , 多聞聖弟 子 作 如是 觀:「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 想 及 不 動想。彼 一''' | |||
'''切想 是 無常法. 是 苦. 是 滅。」彼於爾時得無所 有 處想。…比丘者或於此得入 不 動 , 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是謂第 一 說淨無所有處道。''' | |||
阿罗汉没有回来的问题,有没有回来再继续发菩提心,那就大乘佛教再来谈了,就不关这个的问题,那能不能回来?师父讲的成佛之道里面就有一些讨论,当然,我先讲一下,阿罗汉如果就断烦恼是究竟,但如果跟成佛比起来,那当然不究竟 qualification,條件,因为这个经没有讲得很清楚 | '''【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 | ||
连这个不动想都超越了。 | |||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 |||
就是说不但欲跟色,还有欲色想,是无常磨灭,连这个不动,这种定,也是无常磨灭的。 | |||
'''【彼於爾時得無所有處想。…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是謂第一說淨無所有處道。】''' | |||
净无所有处道,他如果之前没办法得解脱,他进一步观,连不动道都是无常都磨灭了,如果修成了就解脱,如果没修成,就得无所有处定。所以它修这个的目标还是降伏烦恼和断烦恼的,它目的不是要得到无所有处定,但是法尔如是,你修无所有处想,它如果是相应无我无我所,离一切法,磨灭,这一些如果修成了那就是解脱,没修成你就成无所有处定。 | |||
'''第二說淨無所有處道''' | |||
'''• 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此世空(世間空)、空於神(我).神所有(我所)。空有常,空有恒,空長存,空不變易。」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是謂第二說淨無所有處道。''' | |||
【'''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此世空(世間空)、空於神(我).神所有(我所)。空有常,空有恒,空長存,空不變易。」】''' | |||
这里重要的是无我无我所。 | |||
【'''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是謂第二說淨無所有處道。】''' | |||
这里告诉你修无我无我所,无我无我所,如果修成了那就解脱,没修成就变成无所有处定。因为无我所嘛,那没修成就变无所有处,它本来是什么都不执着的意思,最后就变成无所有处定,修成了就解脱了。 | |||
好再来看下面, | |||
'''第三淨無所有處道''' | |||
'''• 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我非為他而有所為,亦非自為而有所為。」…便於處得心淨,於''' | |||
'''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是謂第三說淨無所有處道。''' | |||
这个叫作无所有处,下面是讲无想道,那这里我们先不看,因为这里变成在讲无想定了,我们现在在讲无所有心解脱,后面还会讲无相心解脱以及空心解脱。 | |||
'''淨無想道''' | |||
'''• 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而得無想。…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想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想處。是謂說淨無想道。''' | |||
那这个经,它下面讲四个道,第一个它先讲净不动道,净无所有处道。 | |||
净不动道,离欲离色,然后离四大,色欲四大都是坏灭之法,都是磨灭之法,乃至欲想色想都是磨灭之法,成就了就解脱,不成就会成为第四禅。 | |||
另外净无所有处道,修无我无我所,成就了得解脱,没有成就得无所有处定。 | |||
下面还有讲无想处,但是无想处我们到下一节讲无想定的时候再来谈。 | |||
问:请问师父这个有没有难易,就这个层次来讲的话,比如说你净不动道比较容易修,净无所有处更难修一点? | |||
师父:等一下我会说明一下,它有层次的问题,也有非层次的问题,层次的问题就是说先离欲,然后得色界定,另外就是离欲离色界定,然后得无色界定,它有这样一个层次,慢慢离的一个意思。另外一个,它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解脱,那不管你修净不动道或净无所有处道,它都可以直接修,但只是说如果没修成,那可能就得第四禅或是得无所有处,它有层次的以及没有层次的可以直接入修。 | |||
问:无所有是不是比无量要高级一点? | |||
师父:不一定,这里就没有所谓高低的问题,现在指的是无所有处定,是指无色界定,但是这里就没有再谈哪一个是高是低的问题, | |||
问:那个经文有说,如果说修这一些,如果身形败坏的时候还没有修到断烦恼,就是第四禅,第四禅是不是到天? | |||
师父:不一定到身形败坏,就是说你本来作观,不管你怎么入,你比如说是从净不动道入,你本来是要得解脱,但是你修完了之后,没解脱,但是因为你定力很强,你就会变成什么定。比如说修净不动道,得不动,但是你没解脱,那你得不动定,那就是第四禅,你现生就得第四禅,那你如果没有发愿,你死后就生在第四禅天。 | |||
问:那一旦到了第四禅天以后,因为没有身形,就不能再继续修了,那就不能断? | |||
师父:因为就佛教来讲,色无色界是没办法修行,只有欲界为人才可以修行,色无色界,天人,除了兜率天以外,一般来讲,天人是没办法修行,尤其到了初禅以上,欲界天多少还可以听到一点佛法,依经典所说,但色界无色界那几乎是不可能,所以到经典才会说你要发愿。 | |||
问:如果没有断烦恼的话,他? | |||
师父:就得到那个定。 | |||
问:他什么时候知道他有没有断,因为他入了定下去,就没有办法再出来? | |||
师父:不是没有办法再出来,他没有出不出来的问题。 | |||
问:就是得了定之后,还有没有回来再继续修解脱,能够解脱? | |||
师父:我现在意思说,你是人,是个比丘,或是你是修行人,你现在依这样的方法要修得解脱,但是作观之后,没得解脱,你得第四禅的能力。 | |||
问:然有能力之后,他可以再继续修? | |||
师父:当然了,他现在是人,他怎么可能不能修,他没有往生,他要么得第四禅,或者他解脱,但是他如果没解脱就是得第四禅,但是他得第四禅,他还有机会,他是人,他当然还可以继续再修。 | |||
他是人, | |||
比如说师父现在我,我用这个方法,打坐作观,我修净不动道,离欲,欲是磨灭法,本来我是要解脱,但是我没得解脱,结果我得了第四禅的能力,但是我还是人,我继续精进再修。那只是说,如果我这辈子就这样子,一直没有得解脱,但是我有第四禅的能力,我这辈子如果死了,那就是生到第四禅天去。 | |||
问:如果我有第四禅的能力,那我死了之后,我还是想下辈子再来做人,也可以再继续,不一定要到第四禅? | |||
师父:这个就不牵扯到这个问题,这个就是成佛之道里面一个很普遍和关键的问题,你打坐但是必须发愿,发愿来人间,所以师父不是说,你要当人修行的几个关键,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发愿。 | |||
问:师父这边就是提到了以慧为解,之前也说过慧解脱阿罗汉,他们的话还是要再回来修禅定吗,还是他们本身就已经有禅定》 | |||
师父:不需要,在阿含经里面,你一旦得了阿罗汉的话,叫无学,无量生死已息,那就是阿罗汉, 阿罗汉没有回来的问题,有没有回来再继续发菩提心,那就大乘佛教再来谈了,就不关这个的问题,那能不能回来?师父讲的成佛之道里面就有一些讨论,当然,我先讲一下,阿罗汉如果就断烦恼是究竟,但如果跟成佛比起来,那当然不究竟 qualification,條件,因为这个经没有讲得很清楚 。 | |||
所以基本上,如果要这样子作观的话,在有部认为,必须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这个叫做qualification,不然你要观什么?你没有未到地定的能力,你要观什么?既然有解脱的机会,就必须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如果你依这样子得解脱,一般来讲就是慧解脱,所以他不需要再去修什么禅定 。 | |||
问: 所以就是说,如果修到未到地定,就开始起观,照这一套方法修的话,未到地定直接就能够修到这个所谓的 ? | |||
师父: 我等一下会讲,这个问题等一下看你就会清楚, | |||
所以我说,这里面有一些观念跟一般我们认识的九次第定的观念有一点点不大一样,我们看看导师这里怎么说 。 | |||
净不动道,三种观法,一个是现世欲,来世欲,现世欲想,来世欲想,是魔境魔耳,心净得不动,第二个不动道,现世欲...来世欲想,四大四大所成色,是无常苦灭,心净得不动,这是第二个不动道,第三,现世欲...来世欲想,现世色,来世色,现世色想,来世色想,是无常苦灭心净得不动,你看它每个都是,是魔,心净,然后无常苦灭,其实它目的都是要得解脱的,目的不是要得四禅,重点来了,重于次第观想,次第超越息灭的层次,所以刚刚那个居士问,它确实有次第,慢慢离,一个一个次第的观念,以离五欲得四禅为主,欲是五欲,不动是指第四禅,所以这是一种次第观想,次第超越熄灭的层次,但是它终極的目的其实是要得解脱,但是如果第一个不得解脱,他往上再修,所以它的目的不断地往上,往上,其实目的都是为了得解脱, | |||
三类观,净无所有处道,刚刚其实也大概提了,我们再来看一下《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你看,超越不动,无我无我所,第一个超不动想,《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说,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 | 三类观,净无所有处道,刚刚其实也大概提了,我们再来看一下《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你看,超越不动,无我无我所,第一个超不动想,《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说,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