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YQ5:修订间差异

添加216字节 、​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22行: 第22行:




 第五节,无所有
 
 第五节,无所有 


 现在来看,无所有心解脱,
 现在来看,无所有心解脱,


 导师以《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作为分析,这个《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里面讲了四个,第一个叫作净不动道,修净不动道可以得四禅;第二个净无所有处道,得无所有处定;第三个净无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第四个圣解脱,那就是解脱了,来看他的经文怎么说。
 导师以《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作为分析,这个《中阿含》「淨不 動道經」里面讲了四个 ,第一个叫作净不动道,修净不动道可以得四禅;第二个净无所有处道,得无所有处定;第三个净无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第四个圣解脱,那就是解脱了,来看他的经文怎么说。


'''第五節 無所有'''(补充讲义P11)
'''第五節 無所有'''(补充讲义P11)
第39行: 第40行:
 他说,第一个要离欲,这里讲的欲是指欲界的欲,离欲界欲以及色,所以要离欲离色,把欲色当成是魔,那你这样修的话,必至不动是谓第一说净不动道。这里一个关键,【'''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
 他说,第一个要离欲,这里讲的欲是指欲界的欲,离欲界欲以及色,所以要离欲离色,把欲色当成是魔,那你这样修的话,必至不动是谓第一说净不动道。这里一个关键,【'''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


 不动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讲,我们业有善业、恶业、不动业,什么是不动业?修定就是不动业,因为定的善根很强,你有办法修到定,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业可以撼动你。不动业是很强的善,所以如果你不发愿的话,你修什么定,可能会出生到什么天去,所以你要发愿。那这里告诉你说,你这样的修法,叫做第一净不动道, 要么 入不动就是得第四禅,要么以慧为解,什么意思?就是慧解脱,要么就是慧解脱 要么入第四禅,<u>如果你没有慧解脱而入第四禅,你身坏命终就会生到第四禅,</u>这是第一个净不动道。
  不动 是什么意思? 不动是第四禅。 一般来讲,我们业有善业、恶业、不动业,什么是不动业?修定就是不动业,因为定的善根很强,你有办法修到定,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业可以撼动你。不动业是很强的善,所以如果你不发愿的话,你修什么定,可能会出生到什么天去,所以你要发愿。那这里告诉你说,你这样的修法,叫做第一净不动道, 入不动 要么 就是得第四禅,要么以慧为解,什么意思?就是慧解脱,要么就是慧解脱 要么入第四禅,<u>如果你没有慧解脱而入第四禅,你身坏命终就会生到第四禅,</u>这是第一个净不动道。


'''第二淨不動道'''
'''第二淨不動道'''
第47行: 第48行:
'''如是行.如是學。…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二說淨不動道。'''
'''如是行.如是學。…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二說淨不動道。'''


 还是一样,要么入不动第四禅,要么解脱,这里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样?前面讲离欲跟色,这里是进一步说观色,色是四大所成是无常磨灭,这个叫做第二净不动道 所以这里的不动道,要么得四禅,要么解脱。
 还是一样,要么入不动第四禅,要么解脱,这里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样?前面讲离欲跟色,这里是进一步说观色,色是四大所成是无常磨灭,这个叫做第二净不动道 所以<u> 这里的不动道,要么得四禅,要么解脱。</u>


'''第三淨不動道'''
'''第三淨不動道'''
第61行: 第62行: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你看它前面三个,全部到第一第二第三,它都要观它无常,是苦,是灭,所以这实际上跟共相作意相应,也可以叫做真如作意,是观诸法实相,是无常是磨灭 所以 这样修的目的是要断烦恼,但是如果没有修成,没断烦恼,就会变成第四禅的同等的力量,就变成第四禅的定力。
 你看它前面三个,全部到第一第二第三,它都要观它无常,是苦,是灭,所以这实际上跟共相作意相应,也可以叫做真如作意,是观诸法实相,是无常是磨灭 所以 这样修的目的是要断烦恼,但是<u> 如果没有修成,没断烦恼,就会变成第四禅的同等的力量,就变成第四禅的定力。</u>


 【'''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三說淨不動道。】'''
 【'''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三說淨不動道。】'''
第67行: 第68行:
 所以它净不动道,目的本来是为了解脱,但是一旦没有解脱的话,它会得第四禅。
 所以它净不动道,目的本来是为了解脱,但是一旦没有解脱的话,它会得第四禅。


 这个是很早的经典,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说,佛弟子修定的目的,是要依定作观,或降伏烦恼 先降伏烦恼,依定作观,他修定的目的,不在于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不是他的目的。所以早期佛弟子们修定,他的目的是第一个可以降伏欲界烦恼,第二个,他最重要是依定作观,可以断烦恼。但是因为依定作观,做到最后,因为可能某些地方因缘不具足,所以没断烦恼,他就得了第四禅的力量,这个是净不动道。
 这个是很早的经典,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说,佛弟子修定的目的,是要依定作观,或降伏烦恼 先降伏烦恼,依定作观,他修定的目的,不在于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不是他的目的。所以早期佛弟子们修定,他的目的是第一个可以降伏欲界烦恼,第二个,他最重要是依定作观,可以断烦恼。但是因为依定作观,做到最后,因为可能某些地方因缘不具足,所以没断烦恼,他就得了第四禅的力量,这个是净不动道。


 再来
 再来
'''( 以「淨不動道經」為主作分析:四道)'''


'''第一 淨無所有處道'''
'''第一 淨無所有處道'''
第103行: 第106行:
 这里告诉你修无我无我所,无我无我所,如果修成了那就解脱,没修成就变成无所有处定。因为无我所嘛,那没修成就变无所有处,它本来是什么都不执着的意思,最后就变成无所有处定,修成了就解脱了。
 这里告诉你修无我无我所,无我无我所,如果修成了那就解脱,没修成就变成无所有处定。因为无我所嘛,那没修成就变无所有处,它本来是什么都不执着的意思,最后就变成无所有处定,修成了就解脱了。


 好再来看下面,
 好 再来看下面,


'''第三淨無所有處道'''
'''第三淨無所有處道'''
第111行: 第114行:
'''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是謂第三說淨無所有處道。'''
'''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是謂第三說淨無所有處道。'''


 这个叫作无所有处,下面是讲无想道 ,那这里我们先不看,因为这里变成在讲无想定了,我们现在在讲无所有心解脱,后面还会讲无相心解脱以及空心解脱
 这个叫作无所有处,下面是讲 无想道。
 


'''淨無想道'''
'''淨無想道'''
第118行: 第120行:
'''• 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而得無想。…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想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想處。是謂說淨無想道。'''
'''• 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而得無想。…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想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想處。是謂說淨無想道。'''


那这里我们先不看,因为这里变成在讲无想定了,我们现在在讲无所有心解脱,后面还会讲无相心解脱以及空心解脱。


那这个经('''「淨不動道經」)'''它下面讲四个道,它讲 1、净不动道,2、净无所有处道,('''3. 淨無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  '''4. 聖解脫)'''


那这个经,它下面讲四个道,第一个它先讲净不动道,净无所有处道。
1、 净不动道,离欲离色,然后离四大,色欲四大都是坏灭之法,都是磨灭之法,乃至欲想色想都是磨灭之法,成就了就解脱,不成就会成为第四禅。
 
净不动道,离欲离色,然后离四大,色欲四大都是坏灭之法,都是磨灭之法,乃至欲想色想都是磨灭之法,成就了就解脱,不成就会成为第四禅
 
另外净无所有处道,修无我无我所,成就了得解脱,没有成就得无所有处定


下面还有讲无想处,但是无想处我们到下一节讲无想定的时候再来谈。
2、净无所有处道,修无我无我所,成就了得解脱,没有成就得无所有处定。 下面还有讲 无想处 ,但是无想处我们到下一节讲无想定的时候再来谈。




editor、​limited
3,6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