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2-07-10 答疑:修订间差异

添加45,979字节 、​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87行: 第87行:
 在摄大乘论第13讲中, 在我们共修讨论中, 有个争论,有师兄认为一个种子现行, 就消失了, 同时又熏回去一个种子, 是1个与1个关系;又有师兄提出说有一种说法, 种子现行了, 不一定消失, 而且, 熏回去种子一个, 这样种子会越来越多, 因为我们的经验和经历是越来越多. 这样也可以解释修行过程, 因为熏回去的可以是清净种子, 现行的烦恼种子还在, 这样的说法有依据吗?  
 在摄大乘论第13讲中, 在我们共修讨论中, 有个争论,有师兄认为一个种子现行, 就消失了, 同时又熏回去一个种子, 是1个与1个关系;又有师兄提出说有一种说法, 种子现行了, 不一定消失, 而且, 熏回去种子一个, 这样种子会越来越多, 因为我们的经验和经历是越来越多. 这样也可以解释修行过程, 因为熏回去的可以是清净种子, 现行的烦恼种子还在, 这样的说法有依据吗?  
|}
|}
师父答疑-7(2022-7-10)
说明:此文档是依师父的答疑音频转录,不免有疏漏和错处,故具体内容以师父的音频为主,这个文档只是辅助个人应机的回答,或许会有偏重不圆满,仅供参考。
燕雀
'''请教师父:'''
'''1、(俱舍论)-5'''
'''师父开示:对这个法体,在小乘学派都是讲这个法体都是实有。'''
'''说一切有部认为是三世实有,经部,分别说部,包括现在南传的那些,他们是主张现在有。'''
'''请问:'''
'''(1)、这个法体,指的是五位七十五法吗?'''
师父:第一个问题,法体就是指的五位七十五法。但是不止五位七十五法,我这样讲就是说,说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论》,其实他的法体蛮多的,但是它不外乎俱舍论归纳的五位七十五法,这样了解吗?也就是说它不止五位七十五法,但是它的根本重点就是五位七十五法。所以这个是俱舍论把说一切有部的法体数量归纳出来,这样可以吗?
问:您说不局限于这五位七十五法,比如说还要指什么?
师父:比如说业力、业,像这一些,它没有规范在五位七十五法里面,其实很多他都说他法体是实有。
'''(2)、如何界定有部和经部的'''“'''现在”,是当下的一刹那吗?'''
师父:现在的意思是当下一刹那,没有错,但是问题是有部他是讲法体三世实有,你有看师父《俱舍精要》里面有讲法体的部分?因为说一切有部的三世实有是指法体在三世实有。他的三世不是过去式,现在世、未来世,他是讲现在刹那、过去刹那、未来的刹那,然后因为他的法体是实有的,然后依它的作用来讲现在过去未来,作用还没产生,就是还没现行的时候,有点像经部的种子现行,法体还没有产生作用的时候,它是在未来;法体产生作用的当下就是现在;法体作用过去结束了,它就是过去。所以它是以法体的作用来谈三世——来谈过去、现在、未来。但是法体本身是存在三世的,没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的问题。
问:是从作用来谈,不是从法体本身来谈?
师父:法体都一直存在,所以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问题。那么从它的作用的现行,来谈过去、现在、未来。
经部,它以现在有,因为种子都一直存在于现在,那么你们听过师父,讲俱舍论里面的种子,还有唯识种子论,种子它是刹那灭相续,对不对?所以它刹那灭相续,已经过去的不存在,它唯有现在存在。因为过去的刹那灭,然后现在的相续,所以现在的种子一直都存在,未来呢?未来还没产生,所以它都以现在的种子存在,这样了解吗?
问:经部跟唯识的说法,种子的意思差不多的?
师父:因为唯识的种子都是从经部拿过来。所以种子一直都是现在存在。因为过去刹那灭了,现在就是相续,现在存在;现在刹那灭相续未来才会产生,所以未来还没产生,所以经部就是现在实有论。你思考一下,你就把它想成种子就是刹那灭相续,所以刹那灭就成为过去;
相续的存在就是现在;未来,要等现在刹那灭了,它未来才会相续,所以未来还没产生。所以过去已灭,未来未生,唯有现在种子存在。
问:您的意思就是经部的“现在”就是一个当下的相续?
师父:对,当下相续而存在的种子。
'''(3)、有部依'''“'''三世实有”解说业力和烦恼,业力是一种法体吗?七十五法里面,如何体现?'''
问:您刚才说了,业力在在《大毗婆沙论》里面,是一种法体?
师父:是一种法体,也是三世实有。
问:因为在五位七十五法里面没有看到业力的名相。
师父:七十五法是俱舍论归纳出来,它已经是包含的大部分的(法),但是还是有一些没有谈,因为它谈的法体其实蛮多的,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但只是说现象的东西它不会当成法体,现象背后的,它才会当成是法体。
'''(4)、经部:以现在实有解说业力,这个'''“'''现在实有”指的是'''“'''以种子的形态一直存在吗”?那这个'''“'''现在”就不是一刹那了?'''
问:刚才师父说经部的“现在”指的是刹那相续。那么它的“现在”就不是有部说的一刹那了?
师父:他的“现在”还是一刹那,是现前的一种相续的刹那,现前的刹那它是存在的,种子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现前的刹那。因为过去的已经灭了,未来的还没生起。
'''2、(俱舍论)-5'''
'''师父开示:就法的各个形态来看,有部都是讲三世实有,经部都是讲现在有,包括色法都可以用业力的那种解释来说明。'''
'''请问:俱舍论的色法有十一种,我们如何用有部和经部的观点来理解三世实有和现在实有?'''
师父:有部他的色法,就是五位75法里面的色法,那就11种,这11种它色法的法体都是实有的,以作用来讲,现在、过去、未来。(问:从色法本身来讲?)五根五境还有五表色。五根,比如说眼根,它法体是存在,一直实有的,但是眼跟要有所缘缘,他要缘到境,因为根缘境,它眼根才会产生作用,它的作用是潜在的,但是它因缘具足的时候,它眼根就会产生发识的作用。他眼根一旦发识的作用的话,那就是现在;作用过后,它就变成是过去。所以他的眼根是法体,它是三世实有的,但是它有潜藏的作用,作用产生,发生的时候,现前作用的时候,它叫做现在;作用过后,就变成过去。
问:经部的色法呢?
师父:经部的色法,就说色法种子(问:就是刚才你讲的刹那相续的?)种子的概念,眼根种子受到境的刺激之后,它种子就会现行,所以它就是眼根种子现行,那就变眼根了。它跟唯识的种子就是讲的差不多了。他只是没有讲一个第七、第八识而已。
3、《'''俱舍精要》P97 ,大善地法里面没有无痴,【至於為何 沒有「無癡」心所,《俱舍論》認為「無癡」就是「慧」 心所,它的體性是大地法,所以這裡不列「無癡」心 所。 】'''
'''问:慧心所是大地法,就是遍一切心所,那也可能在不善和小烦恼地心所和不定心所的贪嗔心所里面,那不就是邪慧了吗?如果「無癡」就是「慧」 心所,岂不是说大地法里面的慧心所就是善心所了?那如何理解慧心所的体性是大地法呢?'''
师父:你把它想说无痴的体性是慧心所
问:无痴的体性是慧心所,慧心所会是抉择的意思。
师父:所以他抉择善的就叫无痴,他抉择恶的,如果是跟恶的相应,那就是五种恶慧了,就是邪慧了。因为痴是认识上的,它的体性就是慧,慧就是认知分别上,所以慧等于是中性,对不对?他可以跟恶、跟善相应,跟恶相应的话那就是痴,那就是五种邪慧;如果跟善的相应,它就是无痴的,所以它('''大善地法里面)'''不列无痴。
所以你把它想成说,慧,它无痴的体性就是慧,那慧可以跟恶相应,可以跟善的相应。
问:无痴的体性它是慧,那么痴的体性也是慧?就是说不管是痴或者无痴,它的体性都是慧心所?
师父:是,所以它跟恶相应就是五种恶慧,这样清楚吗?
'''4、问:《俱舍论》-43集:师父说''':'''心的轻安叫喜,还有身的轻安,身的轻安有时候也可以叫做乐,但是它不是我们一般的喜跟乐,不一样的。'''
'''请问:师父这里说的不一样,是如何的不一样?'''
师父:这样子讲,我们要了解,喜乐它有两种,一般我们说的喜跟乐是指受心所,明白吧?我们一般讲的喜乐就是讲受心所,那么受心所,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对不对?那么受心所它又分为身相应的,就是五识相应的,它叫乐;意识相应的它叫做喜。这是指受心所。
但是另外还有一个,他讲喜乐的时候是指轻安,轻安是属于行蕴里面的轻安,不是受心所。所以行蕴里面的轻安,它又分为心轻安跟身轻安。所以我们有时候讲心轻安、身轻安,但是在某些经典或某些状况之下,有时候心轻安,他也会称为喜;然后身轻安也会称为乐。所以我们要分辨他'''讲喜乐的时候,到底是指受心所还是指行蕴的轻安心所'''。
所以师父说,但是他跟我们一般的喜乐不一样,我特别指的是轻安跟我们一般讲的受心所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一般的喜乐一般会有,但是轻安乐——心轻安、身轻安,一定透过打坐才会有。
所以师父这里在讲喜乐的时候,应该是在讲轻安心所。所以我特别会说,它跟一般受心所的喜乐不一样。
问:因为我一直觉得,只要谈到喜乐,它一般是跟受心所相关的,不知道与轻安也有同样的一个名相,在什么论典里面会这样讲?
师父:你去看师父最近在讲的阿含经讲要的七觉支(里面的轻安)。他定离生喜乐,他的喜乐有时是指轻安,有时候是指身乐的,你去看看。还有禅定里面的定生喜乐,离生喜乐,他的喜乐都有点不大一样。禅定里面的喜乐比较偏重在轻安。但第三禅的离喜妙乐,它的乐又是指身乐。所以师父才会在讲这个时候,要把它区分一下,他讲的喜乐到底是轻安的还是指受的喜乐,所以要稍微去注意一下,这样可以吗?
问:您现在讲阿含经里面要这样去区分,这个地方我没有搞清楚,所以我才知道说原来轻安有的时候它也可以称呼喜乐。
师父:还有十六特胜里面,也有区分,就是要去注意,他到底是在讲轻安还是在讲受心所,所以要去注意一下。
问:因为受心所导致的喜和乐,它一般跟前5根是相应的?
师父:受心所的喜跟乐,还是有区分,喜是指第六识相应,乐是指前五识相应,这个是指受蕴。比较重在于缘外境而来。但是轻安就不一样了,轻安是由内心升起的。而且是因为打坐才会生起的。
'''照华法师'''
'''请教师父:'''
'''1.断三结证初果,一定要经过修定的过程吗?还有初果和初地的圣者,他们的所断所证都是相同的吗?请师父开示。'''
师父:如果是断烦恼来讲是一样的,断烦恼证法性是一样的。但是它的不一样就是说,如果依菩萨道来讲的话,初地他一定是有菩提心有大悲心,还有六度所摄集的无量功德,这跟初果就不一样,发心不一样,而且所集的功德也不一样。
那个是以三心然后六度万行所集的功德,它是经过一大阿僧祗修的,所以这是不一样。但是如果就断三结,还有证法性,它是一样的。
不过我现在说的是依《般若经》《大智度论》来说,唯识另外再谈。唯识有一点不一样的讲法,唯识也有书可以看一看,唯识我们以后可以慢慢谈。
问:就刚才讲的,轻安一定要从禅坐里面,从内心生起的。要到未到地定这个阶段。
师父:对,才能依定作观。(问:一定要作观?)不是一定要作观,是一定利用定中作观。
问:师父,不是说心散乱,我的身体又坐不下来,坐了就是歪歪斜斜的就坐在这里。
师父:你这个要训练了,你坐椅子也可以(问:这个腿不盘行吗?)不盘腿可以,坐椅子就可以。(问:因为腿一盘起来腿就痛,如果不盘腿还好一点。)对,你坐椅子也可以。一定是依定作观。
'''2.您在《俱舍精要》小烦恼地说到忿是瞋的等流,这个等流还有多种说法,弟子不明白,请师父开示 。'''
问:等流,我只知道它是等流习气,它有多少,我就不明白。
师父:它这里的“等流”是指性质相同,同一体性、同一性质,这样了解吗?表象不同,但是性质相同。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讨厌你,但是我可以有各种方式来表现,但是都是讨厌,这样了解吗?
所以叫做'''忿是瞋的等流''',所以'''忿是'''比较使强烈的表现出来,恨也是嗔的等流,但是恨是不表现出来而放在心里面。
问:佛等流,有没有这个说法?
师父:等流很多种说法,一般你要看在哪个经典讲的,因为它还有讲法界等流,所以变成就说,等流的意思就是指性质相同,这里的等流是指性质相同,性质。你知道性质吗?或是讲体性相同也可以。表象是不同的,(问:这个要好好的去想了,一下子搞不懂。)但是它的性质、体系都是嗔。慢慢学没关系,一次两次久了就学会了。
'''3.关于'''“'''戒禁取见”这几个字如何理解,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我们在实际生活或修行中,应该怎样区别对待,请师父开示。'''
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戒禁取见”这几个字,'''我不好把握,戒什么?禁什么?取什么?
师父:这样子,“'''戒禁取见”,'''你把它理解为'''禁戒''',然后去取着'''禁戒''',就是执着'''禁戒、'''取着'''禁戒'''。取着就是执着的意思。
问:比方说佛说了以戒为师,但是以苦为师,是不是?
师父:以戒为师,如果正确的理解戒,这一点没问题,但是会有一些是错误的理解,(问:错误的理解就是叫'''戒禁取见,'''是吧?)是,错误的理解。错误的理解,把握不好,然后执着,错误的执着,某一些方法他是没办法解脱的,'''某一些方法他没办法解脱,你把他认为他能解脱,而且执意的要去做,'''那就叫做'''戒禁取见。'''
不是佛讲的戒,硬把它说成是戒,这样了解吗?甚至进一步说,佛讲的戒,如果没有好好的去理解跟掌握,也有可能变成'''戒禁取见'''。(问:虽然是佛说的要解错了又不行?)对。好,没关系,你慢慢学,有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跟师父讨论。
'''慈佳'''
'''1、《成佛之道》29课,师父提到外教的一些修行方式,说佛陀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关于杀生是我们肉眼看到的为主,那么现在社会很多自杀的,这种行为算杀生吗?人有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可以是贪嗔痴的心理,具体有什么例子可以说明吗?还有佛教怎么看待自杀?还有阿罗汉的自杀,如何理解?'''
师父:很简单,佛教一个原则,它的原则是,如果你舍此生,余生不再相续,也就是你已经解脱了,轻垢罪,那没有大罪过。基本上佛教讲自杀,不是从有没有(犯)杀生戒的立场上来讲,因为你杀了自己,没有所谓的杀生不杀生的问题。它是从一个重要的角度就是说,如果你舍此生,你把这身毁掉了,是自杀的,余生不相续,就是不会再来轮回解脱了,没有太大问题。
  所以阿罗汉自杀没有犯大罪,只有轻垢罪,因为毕竟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不大好的,但是因为阿罗汉自杀之后,他不会再来三界轮回的,这样了解吗?因为他已经解脱了,所以他自杀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没有过。但是如果一个凡夫他自杀是有大过的,因为他舍此生余生相续,而且他在自杀的当下是很重的贪嗔痴烦恼相应,所以会让他堕不善道。所以凡夫自杀有大过。
问:凡夫自杀有大过,他是没有权利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他接下来余生还要相续?
师父:是,你没事自杀,那自杀不完,而且从佛教的立场来讲,唯有人身才能真正修行,所以你要好好的掌握人生,来作为自利利他的一个途径,所以你不要随便的去伤害自己的生命跟身体,这样了解吗?
所以凡夫自杀有大过,他没有利用把握这个人身去修行。
问:那就是说他自杀的时候,他的这些贪嗔痴的心理具体有什么例子可以说明吗?我们讨论的时候,有师兄说贪嗔痴都在里面。我个人理解,如果说他贪着自己的生命或者说是现实的这种生活的话,他应该不会这么轻易的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更多的是他憎恨这个世界。
师父:也有可能,但问题是他贪,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满足他的贪。贪嗔痴都有可能,因为贪嗔痴而自杀。很简单,我问你,恋爱失败自杀,那是得不到满足,得不到爱,那爱是贪。得不到爱,所以就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不对?也有因为嗔,怨恨这个社会/谁/这个团体,甚至憎恨自己,对不对?我举个例子,你知道穆斯林有一些是拿自制炸弹绑在自己身上,然后去炸别人,有没有看到?这是一种自杀式炸弹。在他的教义里面,他认为这样的话,就是对他们宗教在人间实现天国很有帮助,所以他这样自杀之后,可以到天国去享福,这不是很错误的认知吗?那就是痴。
'''2、关于业力流转,《成佛之道》第三章 五乘共法 49页'''
'''偈颂:随业报善恶,五趣常流转,随重或随习,或复随忆念,由业往后有,薪尽火相传。'''
'''众生造作了种种的业,临终流转时,是先随重,再随习,再随念吗? 如果临终者在临终时生起惭愧心,是否随念而流转?'''
问:我的问题是这样,众生造了种种的业,临终流转时,先随重,再随习还是再随念?这个随重,后来我想了想,肯定是要先随重的,因为(造重业)是很难碰得到,师父举了一个飞行员的例子……他因为自己的一时壮举救了很多的人,一般人很难会有这样子的一个机会。
所以说随重我这边已经理解了,那么这种是先随习还是再随念?我个人的理解可能也是电视剧看多了,临终的时候对某一件事的惭愧,对某某人的一个惭愧,或者说对什么的一种惭愧。那么他生起的惭愧心是不是他会随念而流转,也就是说,他会随这种善念而去流转,不会是随习?
师父:我跟你讲,因为我们还是以习为重,因为习积累积久了,它就变成一种重业。比如说我们没有杀过人,没错,但是你常常杀其他小众生,这样积累,积久了之后,虽然他杀小众生,没有像杀人那么重,但是叫做积沙成塔。那么会随念的状况就是说,你没有重业,也没有太多好、不好的习性,那么这时候的临终的一念就很重要,这样清楚吗?
问:好像有一点点清楚。
师父:师父意思就是说,一定是先随重,如果没有重那就是随习,如果没有随习,那才是属于最后的念头,这样你清楚吗?为什么很多助念或者很多电视剧,因为他电视剧没有办法跟你演他过去到底有没有重业,没有习气。我们一般对一个要往生的人,我们一般都是不管他有没有重业,有没有习气,因为这个是我们改变不了,所以我们都希望帮助他提起最后的临终的一个善念,这是我们做得到的。这样清楚吗?医生救人,他不会去管你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也就是说,我们帮助一个人提起正念,你是没有办法去管他(之前)到底他做了多少重业,还是做了多少善习,这个是不管的,我们都是尽量帮助他提起临终最后一个善念。
问: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这种听经闻法的熏习,能够让我们在这种流转时随念而走。如果说平时不修行,然后不听闻正法,只能是随着这种业的重还是什么去流转。
师父:因为你平时如果听经闻法,然后修戒定慧,这是一种善的重业,知道吗?我们临终就会随着这种善的重业跟善的习惯而往生善道。
问:因为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我想补充一些疑问的,第一个就说,当一个人他造了重业,就比方说五无间业,那么他在临终的时候,如果他发出很真诚的忏悔心,那么会不会因为他这一念而改变他的方向?
师父:我跟你讲基本上这是假设,不是说不可能,而是假设,因为你如果平时不做善,平时也不觉得你有做错,你不可能到临终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有什么问题。(问:不是说临终的时候很恐怖,他这个时候或者善根发现?)问题是来不及了,大部分都是来不及的比较多。(问:就算他有发真诚的忏悔心,他也改变不了他业的方向?)对,目前改不了,但是他会减短下地狱受报的时间。(问:就是拍球地狱?)对,但是它没那么强,拍球地狱是谁?阿奢世王。证了初果,他才有办法这样子。(问:一般人还不行?),你看师父的《佛陀的教示》里面,它会减短你的受地狱报的时间,因为你有忏悔,而且是真心的忏悔,对不对?但是如果说因为这样就不会堕恶道,就往生善道,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平时都不忏悔,就算是你忽然善根发现,但是这个时候你的力量其实微无其微,但是不是说没有用,这样了解吗?
还是会减短,下比如说你五无间业,你下地狱,但是因为你最后一念的转善,下地狱之后,他会减少地狱受报的时间。但是你要知道,临时忽然间(转念),这个比较难,因为他如果有这种善根的话,他平时慢慢就会知道他做错,就会去忏悔,不会说等到临终的时候,忽然间去忏悔,这样了解吗?
问:刚才师父讲说,那个人他自杀的话,他不属于杀生吗?
师父:不属于杀生,其实在经典里面他都没有说这样叫杀生。(问:只有杀自己以外的才叫杀生,自杀不叫花生?所以'''他重点在于自杀有没有大过''',这样清楚吗?佛陀谈自杀的时候都是从你到底有没有断烦恼,然后如果你没有断烦恼的话,你就一生一生(轮回),因为是贪嗔痴而造成下恶道,然后不舍此生,你舍此生,余生相续,而且可能下恶道。这就是大过,而且没有好好利用这个身来好好的自利利他,那就是大过。
所以他是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谈,倒不是从是不是杀生。因为我们要了解佛教的基本道理,它的目的,还有他讲法的用意到底是什么?这样来理解会比较清楚认识。不然你要用这样去定义到底是不是杀生,那问题是你杀的自己,算杀生,造重业吗?(问:对,就这个问题。)但问题是佛陀回答这个问题不是这样回答的。
问:您说佛陀回答这个问题不是这样回答,我们在哪个地方具体可以看到?
师父:这方面(资料)我再找给你,我上次其他佛学组曾经问过师父,师父给他,是在阿含经里面,佛陀谈过这个问题。师父在讲《阿含经》时有讲过,还是在《佛陀的教示》还是在哪里,我再找找看。
问:关于照华法师讲的等流,您讲了一个就是烦恼的等流,就是指的性质相类似?(师父:对,性质相同。)当讲到佛法正闻熏习等流?
师父:它还是指同等流类,就是同样性质的,也是有点类似。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他的正闻熏习是从清净法界而来的,所以它是性质相同。你们可以多讨论,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师父。
接下来,这张表格怎么样?
'''觉豪'''
'''请教师父:'''
'''1、未学理解这张表格,知情意在不同修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凡夫阶段知情义就自带痴贪嗔;随着修行进步,知情意就慢慢提升下面表格右边的状态,是这样的吗?而不是不同定义?'''
问:因为这个问题,师父上次也解答过,我们群里讨论了以后,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有一点疑惑的。像知情意,慢慢发展到后面这些梵行胜,勤勇胜等等,这个是怎么样的一个演变的过程?
师父:它不是演变,它意思就是说,在佛教里面确实有把我们人的特质分为知情意意三面,导师只是用经典来证明说,经典上确实有把我们人的一些特色分成知情意的这样子的一个倾向,然后拿经典来作证。他倒不是说演化的问题。
问:其实这三个东西,是不是一个东西里面的三个不同层面?
师父:不是层面,是三个面。
问:就不同的面,也没有说知里面含有这个情,含有意?
师父:当然它只是说我们从不同的表现跟特质上去把它区分而已,就像说我们心的作用,然后从我们的所能理解的去把它分成有各种心所。我们人的情感,我们人的意志力,从这样的特质来区分我们人的特性。当然你要把它分得更细,分得更多也可以。但是问题就是说,这三个面,它有它的不同点,所以我们就依它的比较不同的地方把它区分这样而已。
问:但是,比如说那个勤勇胜,跟意,我感觉有时候会搞混。
师父:这边不是有一个勇猛胜。(问:有时候会搞混。)所以这个表,你就可以再去区分一下,在经典里面确实,因为知情意是西方哲学家分的。但是导师的意思是说,不只是西方哲学,其实在经典里面也有把它分成知情意这样的一个倾向。所以如果把人类的这三个特点,如果从负面的来讲,从烦恼面来讲。
问:比如说我执无明,其实有时候这个名相的就比较像,可能有时候我执无明,它的范围更广,但是痴可能在有些经典里面,只是错误的认知。
'''2、我执表现为贪嗔痴,如果我执=无明=痴;那是不是只要解决痴?如果贪嗔里面也有痴,'''
'''那我执就是:贪痴、嗔痴、痴痴?'''
问:像这个问题里面就是说断了痴,是不是就断了贪痴、嗔痴、跟痴痴?
师父:你有没有看过师父的《俱舍精要》197页那个地方,因为经典上在烦恼分类上大同小异,但是还是有一些小异。你看:知情意,197页,无明可以是烦恼的总称,但是它也可以说是痴。
问:但是说有时候它范围很大,有时候是具体指某一个心所。
师父:对,你看它在哪个地方讲的。比如说在痴上面,它又分为三结,有没有见惑三结?P199。但是贪跟嗔,它就是属于什么思惑。所以贪嗔它比较重在于思惑上面,痴的话是比较属于见惑方面。所以它的烦恼的区分上是有一点点不同的区分的,所以你只要看一下,包括P201,它有五钝使、五利使,贪嗔痴也有属于见惑方面的。
'''智诤'''
'''1、问:阿含经第 34, 35 讲中, 师父提 到,当遇到事情 的时候, 有起心 动念是造业, 没有起心动念是受报。但是 为何阿罗汉目犍连被打死是受报呢? 是否那些打他的人没有起心动念吗?'''
师父:他当然造业,所以这个故事里面那些人都要受报的,(问:他们都要受地狱之报的?)对,而且他当下就受现世报了,因为后来阿奢世王是护持佛教的,后来阿奢世王就把这些人全部抓起来,而且是用好像是把他推出悬崖还是用火把他烧死。所以这些人是造业的,这样清楚吗?而且是造重业的。
问: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就是说当有起心动念的受报者,有可能是受害者,就是说加害者是有起心动静的情况下,受害者可能是受报,也可能不是受报?
师父:这都有可能。但是在论典还有正统的经典里面,因为讲这些都是本身故事里的,但是在论典还有经典里面讨论的,绝大多数都是怎么样起心动念跟造业,佛教都是讨论这样。你知道没有特别去讨论说,你现在遇到什么事情,被人家陷害,还是什么是受报。一般论典跟正统经典不讨论这个东西,这样了解?因为这个没有神通,谁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样。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可以知道就是说,我们不可以起心动念,去做坏事,那未来就要受报,这才是论典里面主要探讨的重点。
所以你看,包括目建莲被打死的故事,其实很多这些本身故事,他只是要强调因果业报,以及不要造恶业,他都要强调这样而已,而且他的很多故事中间的因果他并没有讲得很清楚。
比如说目建莲被打死的这个故事里面,打他的人,他跟目犍连过去生中做过的那个,根本可以说没有关系,因为他的故事是说目犍连过去生中有一世把瞎眼的父母亲害死。那问题是,他把瞎眼的父母亲害死,跟被这些人打死,有什么直接关系吗?实际上你就认真去探讨,他没有了。
但是问题就是说,经典上只是说,目犍连他依神通,天眼看到他还有一些(业报)没有还,没有做好,没有圆满,它只是这样讲而已。
所以你要了解本身故事,要了解它的重点要讲什么,你不能用很逻辑性的东西去讨论它,不然的话就很多东西是讲不通的。你只要知道它的重点跟用意到底是什么,这样就好。所以他这个故事在《法句经》里面,他告诉你说,你不能起心动念去陷害一个无辜的人,他的重点是在讲这个。它说,你如果起心动念去陷害、害死或残害一个无辜的人的话,你要受的报很重的,它只是这样跟你讲而已。
也就是说, 目犍连过去生中不可以去害他的父母亲,还有这些人这一生中不能因为嫉妒或是被人家雇用,然后去打死一个阿罗汉。他要强调的是这样子,这样清楚吗?他倒没有具体去说明,他过去一生中害死他父母亲,以及现在被打死,到底是什么直接关系。
问:也有师兄在问,如果他受报的话,他是不是过去的恶业就了了?然后(受八报的时候)不能起嗔心,如果再起嗔心,冤冤相报就不能了了,对吧?也就是说不管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反正受过了就了。
师父:所以业异熟报不可思议,所以为什么说经典上都特别强调我们不要起心动念去做坏事,强调的都是这个事情。就算是人家害你,你也不能起心动念去做一些恶心,然后把他害回来,或把他报仇回来,也不能这样子,不然那就真正冤冤相报何时了了。只是大方向,我们要朝这个大原则。而且这话说回来,还是对自己有利,对不对?比如说他陷害你,然后你就不想报仇,然后就觉得说,如果过去有什么恩怨那就到此为止,可能是对对你是好的。他可能以后得受报,因为你没有再去害他,所以对你来讲,你的因缘可能就到这里了,对不对?你不会再因为自己起心动念,然后再造业,然后造业以后再受报,然后就这样恩恩怨怨的。这个当然可以做深一点的讨论,师父在很多地方都讲的比较多比较详细,这个地方因为是回答问题,就作一个大方向上的回答。
'''2、问:在摄大乘论第 13 讲中, 在我们共修讨论中, 有个争论,有师兄认为一个种子现行, 就消失了, 同时又熏回去一个种子, 是 1 个与 1 个关系;又有师兄提出说有一种说法,种子现行了, 不一定消失, 而且, 熏回去种子一个, 这样种子会越来越多, 因为我们的 经验和经历是越来越多. 这样也可以解释修行过程, 因为熏回去的可以是清净种子, 现 行的烦恼种子还在, 这样的说法有依据吗?'''
问:能不能这样讲它,阿赖耶识里面有无量的种子,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的数量上是不会减少或者是增加或者是怎么样。当然有师兄也提出了,他说他看到有的理论上说,因为我们过去的种子肯定有漏嘛,虽然熏回去可能是一些清净的,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所在。他觉得或者说种子会越来越多,还感觉我们现在学习、经验、知识,好像所感觉的内容是越来越多,他说修行的过程当中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原来有一些烦恼的,然后有一些清净的,那么随着学习这方面,清净种子会越来越多。那么他觉得是种子会增加的这种说法,这个说法有没有依据的?
师父:这个说法基本上没有依据。
问:我们的疑问,我们是重点是在于种子现行的时候,新熏一个种子,在理论的过程,到底是不是一个换一个,现行的已经不能再回去阿赖耶识仓库里面,有一新的把它代替了?
师父:现行的它已经消失,但是它一个新的代替熏回去了,这样了解吗?它不会一个现行,熏两个回去。你要如果我说的是以唯识学的正统理论,至于刚刚ZZ讲的第二个理论,不知道是谁用什么理论,那我就不知道了。
问:因为听某法师他在用窥基大师《成唯识论述记》里边,有一个说法就是说现行种子,它还是在那阿赖耶识里面,它只是功能性没有那么强,但是还是在里面,变成是说有两个。
师父:因为我不知道窥基大师我不知道的,但是就师父的认知,因为窥基大师《成唯识论述记》,师父都看过,他应该不是这样子讲,这样了解吗?你去看师父的《成唯识论摘要》里面,也不是这样子讲的。而且《成唯识论》的理论,它是种子现行,旧种现行,还有新种,它是三法同时的,既然是三法同时的,它不可能一个变成熏两个回去的。
问: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种子是一个换一个的话,种子的数量是固定的,因为是一个换一个?
师父:因为这变成是无记性问题,为什么?因为种子是无量无数,你很难讲说它到底多少个。而且我们要一个认知,就是说它种子本来就是用一种,最早,你去看师父的《唯识思想概观》,下面的一个论文,种子本来就是用一种外种比喻内种,这样了解吗?它是用一种比喻来做说明,种子业力这些问题。所以如果去探讨到最后到底它种子有限无限,这个变成失去它本来要作为比喻来说明的一种用意了。你们再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师父这样讲,就是说可能论典里面太多,或许窥基大师是有这样讲,也有可能。我是说我不能排除100%的可能性,但是就师父的认知,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叶豪'''
'''3、就是说,假如正见养成,就不会贪和嗔?'''
'''正见增上加上发愿,去弥勒净土和西方净土没有问题;那正见增上的人就不存在破戒问题?'''
'''4、正见增上是什么标准?'''
问:这个问题其实我上次是问过的,那么我们群里其实还有位师兄,他是不是特别明白,我就两个问题就是一起问。
'''假如正见养成,就不会贪和嗔?'''我觉得是不会。
'''正见增上加上发愿,去弥勒净土和西方净土没有问题;那正见增上的人就不存在破戒问题?'''
师父:不是。问你的居士是不是初学还是说听师父讲经很久有?(答:应该有段时间),正见养成,有分几种,世间正见,出世间正见,还有大乘正见,三个正见是不一样的。你要往生净土,比如说你要去弥勒净土,你必须要养成弥勒净土的正见,这样了解吗?你的正见养成,如果你讲的是三乘共法的正见,那你有没有发愿?你也没有弥勒净土的正见,你怎么去弥勒净土?你不止发愿,而且你要三皈五戒,你要对佛法的世间正见要养成,比如说善恶因果这些。
但是你要是西方净土,你要有西方净土的正见。孝养父母五戒十善,然后读诵大乘,然后发菩提心,你要有这些正见,这样了解吗?你要养成这些正见。
问:我在某个文章里面看到,对正见增上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说是到思慧,又有说要到见空性。对我的理解可能就是说闻慧成就以后,然后形成这种佛法的思维,然后身口意都是配合去做的,五戒十善相随顺这样做,这个业就能保证人身不断的增长相续。
师父:基本上所谓的正见增上就是闻慧成就,依印顺导师的解释跟认知了。当然我们不能说100%非得这样不可,就不能允许说有其他的看法当然可以,问题是因为毕竟导师三藏十二部研究了那么久。
问: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抉择,可以把这个定得更严格,那么可以定的稍微再基础一点。
师父:是,但问题就是说你定的要有根据。不能自己乱定。
问:我看的是开仁法师的论文。
师父:我知道开仁法师,但问题是他怎么定,我不知道他是根据什么,但是从印顺导师里面来看的话,他的正见养成是把它定为闻慧养成,不是思慧。不要以为闻慧很简单,因为印顺导师有说,闻慧是知见养成,思慧是行为养成,也就是说,你思慧一定要配合你的行为,你的行为符合了,那才叫做思慧。
问:那我们闻慧成就以后还是有破戒的可能?
师父:可能性都有,包括思慧成就的话,都有可能,因为你贪嗔痴烦恼未断。因为理论上就是说,你贪嗔痴的话未断,你还没断见惑,你都有可能会退堕,也有可能会产生(烦恼)。但是问题是说,你既然已经到了闻思慧,那表示说你的力量已经很强。(问:可能因为善种子的熏习力量又回来了?)也有可能,但是就是说,基本上我们只能说他有机会,但是机会小,因为他没断烦恼,这样了解吗?大概率不会犯戒,但是不是说完全不会,因为你要完全不会,除非贪嗔痴烦恼断了,初果了。初果就不会这样了解,也就是说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上几率很少。意思就是说理论上很有可能,因为你烦恼未断,但实际上几率很小。所以基本上正见增上就是闻慧养成。接下来是谁?
'''问:'''
'''p.379 ,食集生, 彼比丘以食故, 生厌、离欲、灭 尽向。彼食灭, 是真实灭,觉知 已,彼比丘厌、 离欲、灭尽向, 是名为学。」'''
'''1. 这里的「食」和 七觉支的「食」,意思是一样,是指⻑养,持续的意思吗?'''
'''2. 食集生,彼 比丘以食故,生厌、离欲、灭尽向。此句结构的理解法是否可与「无常故苦,苦故 无我」相同。'''
问:这个地方就是跟师父确认一下,我们是认为是一样的。
师父:一样的。长养。就是生老死,生老死的那个生,为什么会有生?长养生的东西,以及是生的原因,这样了解吗?
问:因为他原文本身是说【'''食集生, 彼比丘以食故, 生厌、离欲、灭 尽向】''',假设我们用直接的翻译,感觉就好像说,我烦恼一直去滋长长养的话,然后要去生厌离,这个句法好像有点跟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的那种相同。就是说因为无常会苦,那苦了之后,我们知道是因为有我执,所以我才会想要降伏我执。这个地方是不是也是同样意思是说,因为我们会这样子生,是因为有我,有那个集的关系,有集的关系,所以我们本身就是要起那种生厌离里,然后跟离欲灭尽相的这种观念这样子。
师父:他意思就是说,你要厌离那个生的长养。就是厌离生的死,生的死就是烦恼,我执。意思就是要厌离烦恼,对我执烦恼要生厌离。所以他说死灭,你要去灭他的怎样,那就是烦恼,灭烦恼倒灭我执,是真实灭,他生就会灭,生老病死的那个生就会灭了,那就可以达到灭尽离欲。
问:这个大概跟师父再确认一下。对舍利佛的城墙喻的问题,因为现在网络有点问题,这个问题放到下一次。
'''问:'''
'''出家比丘尼身体不好,无人可照顾,比丘尼因儿子是男众居士,有犯戒忧虑,不肯给儿子照顾,请问师父,有没有典故依据,可以开缘,让儿子可以照顾比丘尼?'''
师父:你跟她讲一下,你是他儿子其实没有什么关系,(问:要找一个戒律上有所依据的话,她这样才会放心)这样我找依据给你。
问:刚才有提到种子多少有尽无尽,不是一个种子再加一个种子,这样的概念算不算是一种边见?如果身见没有了,边见就会断,这种算是一种谬论,可不可以算是一种边见?
师父:直接说谬论怪怪的,主要就是因为它种子本来就是一种比喻。经典上说我们阿赖耶识有无量无数种子,既然讲无量无数,你去讲一个到底有多少,会多会少,我就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你说那些是边见也对,就是这样可能会比较强烈一点,但是只是要告诉你说,它本来就是一种比喻,你硬要说他有多少,那就失去了它本来的用意。
问:刚才说的自杀,自杀其实他不算是杀不杀生,只是说他是有没有大过,如果是阿罗汉,他不会续生就无大过。如果他杀的话,我们可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是有大过或者是无大过?肯定他杀一般都是大过而。
师父:大杀一定是大过的。
问:他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杀生,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它是不是有大过,没有大过。
师父:他杀生本身就是造重业,那本身一定是大过。
'''问:去市场看到动物 被杀状况比较悲惨,念佛号或回向有没有起作用?'''
师父:有,你诵经或念佛号回向,这是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最基本的。就你自己心熏习,然后跟它做点增上缘,虽然多大不知道,说不定微乎其微,但是总是种下一个种子,未来就有可能开花结果。
古代当然就是说,把它买下来放生,但是现在不大可能,所以我们就念佛诵经跟它回向,这个对它都是一种增上,对你自己都是一种修行,悲心的培养,这样可以吗?
问:刚才对于自杀的讨论,我心里在想,如果父母还在的话,如果个人他自杀之后,其实对父母的伤害应该是很大,而且我好像有个印象,就是说对父母的伤害或者是说不孝顺,其实可以算是最大的杀生的罪,至少我记忆是正确的。
师父:但这是从对父母亲的孝顺上来讲,这样了解吗?经典是说对自己的,就是从众生的根本的性质上来讲,这种烦恼贪嗔痴上来讲。刚才师父不是说,那么除了烦恼贪嗔之上来讲的话,他是因为你此生舍离之后还会余生相续,而且是烦恼贪嗔痴强烈的,所以可能会下恶道,那这就是大过。
再来,师父不是说在佛教里面人身是很难得,所以我们要用人身来自利、利他,利他当然除了报效父母以外,还有帮忙其他众生,这是菩萨道的一个精神。所以再怎么讲,不管是真正的解脱道或是菩萨道,(自杀)都是违反这些精神,这样可以吗?
'''问:'''
'''在阿含经78讲里面讲到「慈悲喜舍」,打坐中,定中起观修慈悲喜舍,用「遍一切处」与「空相应」两种修法有何差别?'''
问:师父提到了声闻修慈悲喜者的时候是是有形有量的,这是上座部;然后大乘是与空相应,我一直没有理解这个里面,「'''遍一切处」与「空相应」差别'''在什么地方?
师父:因为'''「空相应」'''可以断烦恼,「'''遍一切处」'''再怎么样,它还是胜解作意,可以降伏烦恼,但是没办法断烦恼。
问:变空相应的话,实际上是不是也就无所得?
师父:就是无所得相应,无所得跟空,无所得是指智慧,空是指实相。
问:我想问一下,这个种子可不可以这样去理解,其实它是一个功能性的一个东西,不要去把它当成是一个一个种子的这么去数,这样子的话可能会更一个整体性理解,是不是?
师父:所以师父说它是一种能储藏能现行的一种作用的功能性,'''它种子本身就定义为作用跟功能''',你看《俱舍精要》里面,世亲菩萨有定义。只是说只是说理论越来越精准的时候,到最后就会好像真的是一粒一粒种子,这样子的话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问:所以所谓的内种跟外种的一个比喻来讲,他们整棵树长起来也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就这么一个说法而已了
师父:对,只是说他在某些说明上可能会有倾向一粒一粒这样,但是你不能真的把它当成是这样子。
问:所以就是说在学的过程里面不要去落入这个种子这两个字里面了,师父:他种子是比喻而已了,它就是用功能。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9月初等通知,你们最近还是要听经,闻法千万不要放假,继续听经闻法修行,然后我们9月初会禁止会通知大家,你们把问题准备好,我们再来回答好不好?好,祝各位夏天愉快,请合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DEFAULTSORT: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2022-07-10}}
{{DEFAULTSORT: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2022-07-10}}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