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
(建立内容为“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的新页面) |
靖远 (Yanque)(對話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
'''师父答疑:''' | |||
问题1: | |||
'''Y:我刚学《成佛之道》,有哪些个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一个学佛的朋友,他让我念准提咒,我不知道我现在学习,我需要念什么咒语对自己有帮助?''' | |||
师父:准提咒去念没问题,学习《成佛之道》,至少固定每个礼拜一定要学一次,可以的话最好是每一天都听个半小时,这样是比较好一点。如果真的不行,至少每个礼拜要听一次,一次听一个小时。当然如果每个礼拜能听两个小时是最好的。那就是要持续,不要荒废,不要说两三个礼拜再听一次,这样子效果不大。最好是每天听是最好,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跟这边的师兄弟们联络,然后可以讨论。 | |||
'''Y:再问一个问题,现在师父每周都在讲《成佛之道》,E师兄会分享到群里,网上还有一个100多集的,我就两个都听没有问题吧?''' | |||
师父:没问题,我现在讲的这个会比较简要,以前讲的会比较深入细节一点,尤其会跟同学们讨论,但是我现在这个是比较简要版的。因为很多人一听到100多集,他听了就一个头两个头大,所以师父现在讲的就是精简版的,给一些入门的人听。以后有问题都可以跟同学们讨论,然后在每三周一次的国际中道群里面,都可以把问题发出来,然后师父跟你们讨论一下。 | |||
问题2: | |||
'''Q:菩萨道一方面说在自利利他的过程中,要尽人事、随因缘,一 方面又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有道友说,难行能行、难忍能 忍是菩萨积极利他的大乘行, 而随因缘尽人事,相对来说是 比较自利的小乘行。我个人认为,“尽人事”是自己主观上的 努力,“随因缘”是不执着结果。但是,当菩萨在做利他事业 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份执着,菩萨道很容易半途而废,请教 师父,这个“不执着”和“难忍能忍”二者之间如何融摄?请师父开示。''' | |||
师父:因为“尽人事、随因缘,随因缘、尽人事”,其实是四句,这是师父学佛那么久,提出来的一个总结的建议。师父的学佛修行的心得,就是师父这出家到现在快30年了,然后研究佛法之后,很多人说师父,我现在学佛,我到底要怎么做?我应该怎么做?师父就提出一个比较概要性的轮廓,就是说,凡事随因缘、尽人事,尽人事之后要随因缘。'''随因缘、尽人事'''的这一句,重在于'''尽人事;'''后面的那一句'''尽人事、随因缘重在于随因缘'''。 | |||
前面就是叫你去做,尽你最大的能力去做,后面就是告诉你要无我、放下,尽了最大的能力去做之后,接下来就不能说,以我尽多大能力有多少结果,然后去执着,意思就是要叫你这个时候已经尽了最大能力,就是要放下,就是不执着的意思。那师父会这样讲,是因为很多人搞不清楚什么叫不执着,而'''把不执着当成不做事''',什么都不做,然后真的天天讲因缘讲因缘,但是问题是因缘来了,他也不愿意做,不用去努力,会有这个弊病,所以师父才这样子讲。 | |||
问题3: | |||
'''ZC:《唯识思想概观》P81—P84说:“首先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其次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再次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最后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四智中最主要的是大圆镜智,其它三 智都是大圆镜智所现起...大圆镜智是体,后三智是用...”请问这是不是站在果位上来说的?最终大圆镜智成就,其它三智才能圆满成就?''' | |||
ZC:我看了您的《唯识思想概观》,然后我有一个疑惑,因为我们之前也学过《八识规矩颂》,里面讲先转'''六识、七识,后转五识、八识''',您这边是说首先转大圆镜智,然后转平等性智,这样转的过程我就不知道是不是矛盾? | |||
师父:很多人问师父这个问题,师父的答案是,第一个,师父写《唯识思想概观》的时候,这个描述确实有点语病,这个是瑕疵。下次如果在再版的时候,这个地方要稍微把它描述的清楚一点,因为是概观,所以讲这个的东西确实有些语病被人家误解。师父的意思是,并不是说大圆镜智先转,师父的意思是说阿赖耶要先转清净。 | |||
ZC:您后面说了大圆镜智是体,其他三智是用,大圆镜智先圆满,然后其他三智才能圆满,站在这个角度我就觉得好像不矛盾。 | |||
师父:这样子是不矛盾的,站在果位上确实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我先讲个比较简要的,虽然《八识规矩颂》是说六、七识先转,没错,它们在见道位的时候六、七识就转,就可以叫做平等性智跟妙观察智。但是因为《八识规矩颂》讲的太简单了,所以你看《成唯识论》的时候,它说其实两个种子真的要断尽的时候,它要到金刚喻定的当下,才能真正把六、七识的那种具生我执种子完全断尽。 | |||
ZC:见道的时候,虽然平等性质已经转了,但是它还是不够圆满,还只是断了我执的部分,烦恼还没有尽? | |||
师父:没错,你看你们有这本书(《成唯识论摘要》)吗?如果你想去看192页的话,你看192页烦恼障,它的分别还有具生。那么它的具生来讲的话,分别的话,七识、六识它都有分别,分别我执还有分别法执,它在见道位的当下都会断掉,种子都会断,这个时候它就可以称为平等性智跟妙观察智,不需要到大圆镜智完全清净之后才算,它这个时候就可以叫做平等性智跟妙观察智。但是它也说,其实第六识包括还有第七识,它真正的种子要断尽的话,要到成佛金刚喻定的时候才能顿断其种子。尤其是它有常相续,然后还有具生、所知障,然后烦恼障都有常相续。这个时候也就是说,真正要到它完全清净的时候,还是要到金刚喻定的时候,也就是大圆镜智生起,它才能真正完全清净。所以它不是见道位,要平等性智跟妙观察智都清净了它就清净了,不是。它真正清净要到大圆镜智成熟的时候,金刚喻定顿断,才能真正清静。 | |||
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的话,就是说其实阿赖耶在转的时候,它也是一分一分慢慢转,只是说它要到完全清净的时候才能叫做大圆镜智。当然大圆镜智也不是一下子完成,但是它在慢慢转的中间,要它自己先某一分要先清净,它这种清净现出来的种子才能作为第六第七识的所依。如果它种子不清净,第六第七识不可能清净,因为第六第七的种子还是哪里出来的?还是阿赖耶出来的。如果阿赖耶识没有第六第七的一分清净,怎么可能会有平等性智跟妙观察智? | |||
慢慢转的过程,一定是先转阿赖耶的种子,它清净的时候,它才会现出第六跟第七清净。因为阿赖耶是根本依嘛。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就是说师父当初讲这个的时候,确实第一个描述的太过草率,因为是概观嘛。第二个,很多人学唯识直接从《八识规矩颂》下去,所以他不知道转识成智的运作过程是怎么样,所以会有点太过,一刀切两二白这样子。很多时候他们学唯识,尤其是中国唯识,他很多直接学《八识规矩颂》,他连《成唯识论》都不学。但是你们要知道说《八识规矩颂》,它是《成唯识论》的精要法,《成唯识论》没学好,《八识规矩颂》绝对学不好。所以会很教条式的说什么'''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会一直把当成很非常教条,而不了解它的转变的过程是怎么样。转变的过程,师父这本书(《成唯识论概观》)依的基本上是比较依于《摄大乘论》。《摄大乘论》它称阿赖耶为所依,所以它很强调阿赖耶的转化。所以在描述上,《成唯识论》跟《八识规矩颂》会有不大一样,这样清楚吗? | |||
更何况无着菩萨的唯识跟世亲菩萨(的唯识)本来就会有差距。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学《成唯识论》时候,《成唯识论》当然它是解说《唯识三十颂》,但它不一定完全都是跟《唯识三十颂》一模一样,这样了解吗?也就是说《成唯识论》唯识在某一部分跟世亲菩萨唯识,已经有点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师父这本书其实很多地方都有讲,有空去看一看。然后世亲菩萨的唯识跟无着菩萨也不一样,基本上师父这本书里面就都有讲。 | |||
师父大概讲一下:基本上《摄大乘论》它是一能变,叫做阿赖耶能变;《唯识三十颂》是三能变,阿赖耶能变,然后思量能变,然后前面的了别能变。前面的了别能变,包括六识都在里面,所以它叫做三能变。但是如果就《摄大乘论》来讲,它只有一能变,阿赖耶变为见相二分,见分、相分,见相二识,见识就是六识,相识六识所缘。所以它还是会不一样,那会造成这样的差距,这样子不同,当然会是正常的。 | |||
ZC:师父,您这边《唯识思想概观》,是根据《成唯识论》这边的一个理解? | |||
师父:不是,《唯识思想概观》里面大部分描述都是根据早期唯识,也就是说根据《解深密经》还有《摄大乘论》,比较重在《解深密经》还有《摄大乘论》。 | |||
ZC:《八识规矩颂》是根据《成唯识论》? | |||
师父:对,所以它在表达跟它的重点会不一样,所以《唯识三十颂》是重三能变,《摄大乘论》是重一能变,尤其是这种阿赖耶能变。所以它什么东西都是从阿赖耶上面来讲,因为这个是概观,那是我不希望把《成唯识论》里面很复杂的(概念),把它带进这个概观里面。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一切(识)转都是阿赖耶先转,六、七识转,阿赖耶种子难道不转吗?你把它想想看说,它一定是阿赖耶种子清净,才会现出来清净的识。所以六、七识,哪怕说在见道位的时候,虽然说他的平等性智起来,然后他的妙观察智也起来,但是一定是从它的清净种子现出来的嘛。它们种子不清净哪里会现出这两个东西呢?只是说当很多人学唯识学的不透彻的时候,他一直执着说,大圆镜智到果位,是没错,它在果上完全清净,才能称为大圆镜智,这是没错的,但它在还没完全清净的时候,六七识之所以能清净,还是它的阿赖种子是清净的,所以一定是种子先清净,现出来的才能是清净的。 | |||
师父在这里面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但是直接讲大圆镜智会让这样误解,是没错。很多人以为唯识只有《八识规矩颂》,其实唯识还有什么,还有有相、无相,还有初期唯识跟后期唯识,这样了解吗?《成唯识论》这样讲也没有错,只是说很多人不了解它的转化的过程,所以师父会觉得这样太教条了。(认识的过程)一定是透过第六识熏习进去之后,一定会存到阿赖耶里面,第六识清净的,它也会传到阿赖耶里面,然后善法种子或无漏种子会在阿赖耶里面产生变化。所以《摄大乘论》讲的很多东西跟《成唯识论》,或是《唯识三十颂》不一定一样的,很多地方还是一样的,还是根据它来说的没错,只是会有些改变。 | |||
所以师父为什么要表达,因为《摄大乘论》本来就很注重阿赖耶识的转化。因为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是因为你们去读唯识,每次都是直接读《八识规矩颂》,连《成唯识论》都也没有看到,所以每次都会很教条说一定是这样,不是那样就这样,那问题唯识也不是光这样而已。 | |||
'''Q: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跟尽人事、随因缘,二者之间如何融摄?''' | |||
师父:师父刚刚要讲的就是说,其实'''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跟尽人事、随因缘''',这个其实没有矛盾,因为什么?师父告诉你,我问你,'''随因缘、尽人事,'''你在'''随因缘'''当中,跟'''尽人事'''当中,难道很简单吗?其实所谓的'''尽人事'''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这样了解吗? | |||
Q:有道友说是'''随因缘、尽人事,'''也是说二乘,是这样的一个说法? | |||
师父:是的。问题是你要'''尽人事''',你要尽到什么样的程度?(Q:当然是尽我力所能及的程度了),就是这样子。难道你力不能及的,你一定要去吗?当然佛教也不是这样子讲的。所谓的'''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只是说在我尽最大的能力的当中,其实会遇到很多困难,对不对?遇到的困难当中,你就必须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Q: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是,(不在你)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是强求了。 | |||
师父不是讲一个例子,你看中道禅修中心要盖,你要发大心,但是你得看因缘到底成不成熟,你因缘差不多了,你的人脉都可以了,你发大心来做,自然就有这些资源来帮助你做。如果20年前师父一到卡加利,就说我要盖一个禅修中心,那么大的,那可能吗?20年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对不对?因为什么?刚来你人生地不熟,人脉什么都没有,你也没有弘法,也只是在读书,甚至连读书的资金都有问题。这个时候你讲那个,不是空话吗?你说没关系,我继续努力,我20年后要,那可以。但是当下是做不到,你可以发愿说我20年后,我要做这样一件事情,那当然就可以了,是不是?比如说10年后,师父人脉都有了,然后众生也确实需要,然后各方面的法缘也成熟了,我这时候来发愿要做,那就是随这个因缘,因缘已经到了,我就尽我的能力去做。尽人事当中是不是会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对不对? | |||
尽人事当中是不是会有很多困难跟障碍,你要不要去突破?你需不需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还是需要!不然你随便就放弃了,所以尽人事的当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跟困难,你这些障碍跟困难,你就是要去突破,你要突破,你就是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所以是在师父来讲,菩萨道跟这个没有矛盾,就看你要怎么说怎么解释而已。 | |||
Q:也就是这两句话,你可以用在二乘,他在度众生的时候,他也是有一种'''尽人事、随因缘''';然后它也可以作为大乘来进行一个解读? | |||
师父:是,就看你要发什么心,你发大悲心、发菩提心,你这样子去做,尽力的去做。然后最后一个为什么师父会讲后面两句,就是无所得心,对不对?后面两句在代表无所得心,前面两句在代表大悲心跟菩提心,后面两句就是无所得心了。后面两句就是说,你尽了人事之后,接下来怎么样?随顺因缘,你就要放下,这个叫无所得心,所以说这四句,如果依菩萨道来讲,就是表达了三心。 | |||
Q:我们刚才讲到了'''难忍能忍'''的这个'''忍'''字? | |||
师父:师父讲过,无生法忍的'''忍''',还有这里的'''忍''',其实这个'''忍''',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知见观念上的,一个是意志情感上的,知见上就是对法的认知,它能做正确的引导;另外一个,除了法的认知,还有情感意志上,就像我们一般所说的情感意志上的忍耐,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因为如果我们少了一个,比如说我只有情感意志上的,那会出问题的。你一直用情感意志强忍,什么叫情感意志?比如说我父母,我跟他感情很好,但是他强逼我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对不对?你要去忍耐他们。虽然我不做,但是他们如果说一直要我去做,我得忍耐他们,我不能跟他们发脾气的,对不对?但问题是情感上的忍,你这样久了之后,如果没有知见认识上面的引导,久了会出问题的,哪一天你爆发起来就会跟父母吵架,这个叫做情感上的忍。 | |||
另外一个意志上的,比如说你在工作的时候,你的上司一直叫你做一些可能不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一直骂你一直怎么样,你跟他没有什么太多的情感,但问题是你碍于他是上司,你要工作,所以你用你的意志力去忍他,他每天骂你,每天讲你,不管好坏都一直折磨你,然后一直找你麻烦。但是如果你没有知见认知,法上面的这种引导,早晚会出问题的,这样你了解吗?但是也不能没有(忍),不然你要动不动就跟人家吵架。因为如果你没有完全没有情感意识上的忍,就是不成熟,稍微一点不如意就会跟人家吵架。人家讲你两句,不管对不对的,你就觉得说为什么要忍?(凭什么)我要忍让你?(这样子的话)你就(显得)很不成熟,小孩子就是这样子。成熟的人,大人当然就是情感意志上,他碍于社会或者是碍于各方面,他会忍了,但是不能完全是这个样子。所以情感意识上的忍,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它。所以佛教就导入所谓的对法的认知,正确道理上的忍,那种认识的引导,这样清楚吗?可以吗? | |||
Q:谢谢师父,因为您说的这一套,我相信我们这里的道友他们都非常想听,对我们现实生活是个非常好的一个指导。 | |||
师父:这些老实说,师父为什么知道?因为我在佛学院过来,然后到这里历经过这些,进佛学院的时候,那么多人,很多比丘是那时候是沙弥,问题是你不能动不动跟人家争吵,对不对?都是历练过来,然后就从学佛当中去悟出佛教的教理,然后日常自己的生活当中,僧团里面的磨练,悟出这样的道理出来。有时候不是说别人错,我就一定要跟他吵,那就是太不成熟了。 | |||
JC:我就想问一下,如果我一直忍的话我,人家就会认为,好像佛教徒,对你怎么样都可以。 | |||
师父:所以师父就不是这样讲的,所以刚刚讲说,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情感意识上,还有一个是知见认识上、智慧上的,这样了解吗?所以佛教的忍,绝对不是叫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是一种很理性的很智慧的,去引导你的情感意志。所以不是叫你没有道理的胡乱忍,然后忍到最后就爆发出来。你知道师父在讲什么?也就是说这个忍,还有它的理性面,还有他的智慧面。(JC:就是这个智慧拿捏不好)。没关系,这个就是学习,我们没有人说,天生下来就是佛啊,佛也是这样慢慢训练磨练成佛的,所以我们的智慧拿捏,怎么拿捏? | |||
那就是说你要不断的熏习佛法,然后听经闻法,然后不断的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去拿捏,这次拿捏不好,我再反省到底怎么回事,然后不断的这样子听经闻法,然后你的观念越来越清楚,长期的不断的训练之后,你的拿捏会越来越好。师父也常常面对这种问题,但是你有时候必须去解决,这个都是在学习训练的过程,所以这不是一天两天的,这是不断的训练学习。 | |||
两个,第一个你要不断听经闻法,你的观念知见会保证越来越精准。第二个你要不断的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应用上去,然后做不断的调整,慢慢我们的智慧就会成熟。 | |||
JC:我现在这么做的话,我家里人会每次都会觉得我很傻,觉得比如说外头人对你的不好,你还笑眯眯的带着他。因为有的东西我觉得他是缘起的,他这样的个性,他就是会做这样的事,我忍下来了。……家人说你咋这么傻,你学佛学傻了。 | |||
师父: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你看师父,有些人家来挑衅的,师父也会给他点脸色看,不是我什么时候都忍,对不对?我不会对你起嗔心,'''忍是不对对方起于嗔心,不是说不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应它'''。比如说很多人问我问题,有些师父会不高兴,我会给他脸色看,但是很多人再怎么我不会。问题是说为什么师父不会?他不懂,他真的想了解,那我知道他不是故意挑衅,他不懂,所以我得要包容他,对不对?但是有些是故意挑衅的,那师父会拉下脸来跟讲说,这样子的话对你没有意义,对我没有意义,所以我们不要讨论。我要给他知道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忍,重点在于说,佛教绝对不是叫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绝对不是一直这样。而是说你要正确用智慧,你学习的智慧去正确的面对它,不管你是把它吞下来、忍下来,还是你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他,这个都是完全由你智慧取决。只要重点是不对对方起嗔心,这是我们要控制的。 | |||
问题4: | |||
'''Q:如果凡夫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事情,使他的烦恼增加,这个时候还是菩萨道吗?''' | |||
Q: 我们上次讨论,比如他行菩萨道的时候,如果这个事情让你越来越恼火,有人说你这个时候就不叫菩萨道了,因为我觉得菩萨道不应该是以你的烦恼增长,来判断它是不是菩萨道。 | |||
师父:我跟你讲,如果你长期一直在这种环境跟这种人的话,你的智慧还有你的各方面现在是没办法降伏他的时候,我觉得趁早远离。(Q:不会是经常,偶尔这个样子,比方说你做事情不可能说你不不生气,肯定会生气的)。所以这个就要调整,因为我们都是烦恼凡夫,我们行菩萨道其实很多时候都会起烦恼的,如果不起烦恼就不叫菩萨道了,那么容易大家都做。因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因为它不容易。现在问题是说,如果你目前的能力,没办法去降伏他,也没办法去调整他,然后你长期这样相处下去,对你是不好的,所以这时候你必须要跟他保持距离。也就是说你不能动不动就起烦恼,就说这样不做了,但是如果一个环境或一个人或是某一些事物,让你长期,你现在的能力真的没办法去应对他,然后一直会影响你,你最好保持距离。 | |||
师父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出家人要到僧团里面去,因为你出家,人家说借事练心,因为你现在心没那么强,所以某一些境某一些缘,你暂时要避开。因为不能你现在能力没办法面对他的时候,你不避开,你十拿九稳就一定是还俗或者是出了大问题的。所以我们修行要看状况,你不要动不动就跟人家吵架或动不动就怎么样,你也得要忍耐,也要行忍辱。但是如果你的能力范围,现在对这个环境,还有对这些人真的目前没办法,那也不叫退心,你暂时保持距离,这也不是什么不好的。 | |||
在我们戒律里面,如果某些人他一直挑衅,其实佛陀跟他讲说,以后你去跟他默然。如果在这个僧团的某些人一直闹,佛陀会认为说,你把它剔除僧团,然后不要跟他来往,所以佛陀会有这种默然。比如说你去托钵,每次经过那一家,那一家人都会恶言相向,佛陀就说,那以后僧团托钵不要到那一家去,因为让他造业。也不要去跟他争斗,所以叫做默然,一般我们叫做默摒。因为你现在目前降伏不了他,那没有办法,你只有跟他一直造业,然后一直冲突,这样子也是不是办法。菩萨道也是这个样子的,我们的能力不足的时候,对某些人或对某些事物,能力不足的时候就暂时避开。 | |||
Q:您刚才是告诉我们说,当遇到了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但是我们的概念在于说,你这个时候你当下就不叫菩萨道了。 | |||
师父:其实不能这样讲,菩萨道要看能力,你能力不及的时候,你当下不做,你也不能说你不叫菩萨道。本来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那么容易,不然为什么叫难忍? | |||
Q:菩萨还留惑润生,你说我一起的烦恼,我当下行的这个就不是菩萨道,但是我的悲心没有变,我只是方法上面或者。 | |||
师父:但是我们就要不断的调整,就不断的调整我们自己了,你不能永远不调整,就说本来就这样子,我可能就会起烦恼。那这样你就没有一种去训练的那种用心,因为你既然发心,那就是要不断调整自己,但不是说你起烦恼就不叫菩萨道了,这样不对,人都会起烦恼,谁不起烦恼?这个只是我们要有心去调整了。 | |||
Q:反而要借这个境来看看我的容忍量到什么程度,我的智慧到什么程度,不然哪有说你菩萨道那么一帆风顺的,不可能的。 | |||
师父:一帆风顺,那个是小说中一帆风顺,绝对不是菩萨道,如果一帆风顺,大家都成佛了,然后那么容易的。 | |||
Q:是的,因为很多人还是愿意行菩萨道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起烦恼,我能够认识到我的烦恼,不能说如果你一起烦恼,你就不是行菩萨道,这就会打击一大片,大家就觉得我搞了半天,我这个时候就不是菩萨道。 | |||
师父:那就没有凡夫菩萨了,凡夫菩萨都会起烦恼的,只是说你愿不愿意去用心,你愿不愿意去改正,这个就好像跟持戒一样,都有可能违犯,所以我们不要受戒,你本来就会违犯才受,都不受你永远没有机会的。违犯忏悔,用心改过,继续往前,就是这样子。 | |||
问题5: | |||
'''K:导师《成佛之道》第四章偈颂-【增上慧学者,即世出正见】导师书P136:“在三乘共法的经典,慧是有很多名称的,如慧、见、明、观、忍、智、觉;正观、正见、正知、正思惟;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见、如实知见、如实思惟;择法等。”''' | |||
'''请教师父:这些慧的异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异名?''' | |||
师父:你要看不同经典,它对不同异名,给它一些不同的答案,这样了解吗?那么慧,我现在先这样讲,因为你指出来的'''慧、见、明、观、忍、智、觉''';还有'''正观、正见、正知、正思惟''',这些东西确实都是慧的异名,只是每个经典对这一些名称解释有点不大一样,我先讲一个目前比较清楚一点的,然后我慢慢跟你说。 | |||
第一个,从《具舍论》来讲,你们如果有师父的《具舍论》,当然我再强调一次,每个经论有时候对这几个名相讲的有点不大一样。那么从《具舍论》来讲,它有讲所谓的'''忍、见、智''';'''见'''是观念知见,是一个心的推动的功能,思维的功能,它也可以它叫做'''见'''。所谓的'''忍'''就是'''八忍八智''';所以在《具舍论》里面,它认为'''忍'''有'''暖顶忍'''的'''忍''',但是它不是指这个意思,它是'''八忍八智'''。也就是说在《具舍论》里面,它的忍是断烦恼的智慧'''。'''然后它的'''慧''',是烦恼断后不再起,所以叫做慧。'''见是还没有断烦恼的智慧''',那么'''断烦恼的智慧叫做忍'''。那么'''断烦恼之后不再起,这个叫做慧'''。了解这三个吗?这个是《具舍论》的分判、的看法,所以这里有忍有智对不对?还有一个见是不是?那么还有另外一个'''慧''',这是《具舍论》讲的。 | |||
但是在佛教里面,'''慧,'''用的最广,包括所有的智慧,一切的名称,都可以用慧来包括。所以一般来讲,慧用的最广,然后一般来讲,'''智比较用在于无漏'''上面,也就是说,慧可以包括有漏无漏的,闻思修三慧都可以,但是一般来,讲智慧的智,用般若,比较属于无漏的。那么当然'''觉'''是比较用在于什么?就是说你本来不知道,现在知道,这比较属于是'''觉'''。 | |||
那么'''观'''是比较属于'''定中做观''',比较用在于止观相应那个观,也就是说在定中做观,它比较强调这样的一个观念。'''正见'''基本上就是八正道讲的正见,正见它基本上就是怎么样?'''闻慧养成叫正见''',这就是最一般简单的解释。'''正知'''一般跟正念一起用,'''正知跟正念一起用'''。 | |||
'''正知'''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说,你产生什么问题的时候,你用佛法的思维去思惟它,这个就叫做正知,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你马上用佛法,回到佛法的观念来思惟它,这个叫做正知。(K:是思慧吗?)也不一定是思慧,也可以是闻慧,也可以是生得慧,也就是说当你起烦恼了,你清楚了,赶快把烦恼降伏下去,用佛法的智慧形成佛法的思考,这个时候就叫做'''正知'''。另外一种是属于'''定方面的正知''',你很清楚明白你目前的心念到底在做什么,而不是胡思乱想,不是乱跑,这个也叫做正知,但是属于定的正知,刚才刚刚讲的是'''慧的正知'''。 | |||
'''正思惟跟正见不大一样''',正思惟是属于内心推动,赋予身口实践的动力,这个叫做正思惟。'''所以正见是知见养成,正思惟是把知见付诸与身口行动的推动力,'''这个叫做正思惟。所以它都有它不大一样的意思,只是说经论对这些东西讲的还有点不大一样,师父只是说,从一般的经论或是师父认识到的里面,做一个最简单的解说。 | |||
还有'''如实见''','''如实知''','''如实思惟'''。这个'''如实,'''可以是怎么样?它可以是正确的意思。如果是如实见,它就是正见;那么如实知见,那就是知跟见意思差不多了。一般讲如实思惟,只是依佛陀所教的去思惟而已,没有特别的说它是怎么样。像如实见、如实思惟,很多都是《阿含经》里面表达,它只是说你要正知,然后所谓的如理思维这样子,跟正思惟是不大一样的。'''明'''就是'''无明跟明'''。 | |||
Q:刚才您讲的慧的异名,说的是三乘共法的经典里面内容,讲的是《阿含经》吗? | |||
师父:因为它这些,大小乘经典都用到这些名称了。比如说观,大乘也用观,你说智慧的智大乘要用智的。忍,大乘有无声法忍,所以我就说很多经论讲的都对这些定义不大一样。导师的意思就是说,这些慧有很多名称,导师是从很多经论里面把它写出来说有这些不同的名称。 | |||
JX:师父刚才有说到,正知就好像是正思惟,可不可以说正知相同于如理思维,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正知跟七觉支的择法觉支可不可以也相等? | |||
师父:其实都有相关性,但你说完全相等,也不大一样。我再讲一次,'''正知'''它有两个方向: | |||
1)'''智慧''',有关于慧方面的,就是说能够正确的知道,当你有起烦恼的时候,还是当你有这种错误的认知的时候,马上发现,能够把他拉到佛法上,用佛法来处理,这个叫做正知。那个“'''正”,'''就是指正确的佛法的认识,这个是一个正知,有关慧方面的。 | |||
正思惟它比较属于内心推动去造作,是一种推动,要推动付诸于行动,这个是正思惟。所以古代翻译成'''正志'''。正知,因为它一方面就是说对佛法的正确认识,而能够怎么样?当你有烦恼还是其他错误起来的时候,你能够马上察觉到,这个叫'''正知'''。 | |||
2)另外一个,定的正知,就是你现在在做什么,你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为这是训练定的一个方法。比如说我现在在吃饭,我就要清楚明白我在吃饭;我在开车,我就要清楚明白专注在开车,而不是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或是一边开车一边东张西望,然后想其他事情。如果你从定来讲,你平时的这种生活,都是做这个然后想那个的话,那叫做不正知,这样了解? | |||
JX:这个应该是说正知于你的所缘,正知于你的念? | |||
师父:正念还不一样,正念意思是说:比如说我现在在讲经,我现在如果说我一边讲,心里在想其他不相关的,然后正知就是,我发觉了,对不对?然后正念就是说把它拉回来,这就是正念跟正知它的对应的作用。 | |||
ZC:比如我们有情,他也有种种异名,好像有16种异名。我理解它是站在不同的功能作用上面来说,就是慧的这些名,它有的是站在因行上面来说,有的是站在果位上面来说,有的通凡通圣,是吧? | |||
师父:比如说'''观'''这个字,它还是慧。但是你在定中,你不能说定中做慧,所以他就这定中做观。常在定中起慧观的时候就叫做观,这是最普遍'''观跟慧'''差异上最普遍的用。 | |||
ZC:它是不离慧的,但是它的这种功能,它是观,是起观。 | |||
师父:对,所以你看从《瑜伽师地论》或导师引用的《成佛之道》,他说最简单的就是说修止成定,修观成慧,这时候的慧是从结果上来谈。但是一般慧这个字,这里面可以说它是最广泛的,因为这里面所有的都可以叫慧,它是最广泛的用法。 | |||
ZC: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见,也可以通圣位的? | |||
师父:如果通圣位的话,那就是现观了。所以这个'''如实观''',它的范围很大,你只要正确的去思惟都可以叫做如实思惟,你可以叫做如实观。但'''如实见,'''像刚才上面的正知,你也可以说是如实见,但是如果你把它定到很高,那就是见道的时候,它也可以叫如实见。(ZC:见到如实相了,就有如实见了)。当然是这样子,但是不一定,你看《阿含经》里面他讲如实见的时候,它不一定定那么高。(ZC:就是与正见相应的这样一个如实去观察)。是正确的去观察,比如说你怎么正确观察?比如说你正确观察世间变化而正确的认识知诸行无常,这也可以叫做如实见。知诸行无常,这个是叫做如实见,虽然你是知,而且认可而已,还没真正证悟到,但是你也可以叫如实见,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 | |||
ZC:智和慧它是程度是不一样的? | |||
师父:其实有时候是一样的东西,因为智慧、智慧,但是在不同的经典里面它的定义不一样。因为比如说我们讲智慧、智慧,其实梵文字可能就一个字prajñā,有时候翻成智,有时候翻译成慧,有时候翻译成般若。《大智度论》又讲说为什么分成般若?因为一般的不管是智,不管是慧,都没办法真正表达出prajñā。 | |||
ZC:比如讲法住智,它就不能讲法住慧,它这个智就是与戒定慧相应的。 | |||
师父:其实这个地方的法住智,它是用智没错,但是它不一定是这个地方不能用慧。它就是用法住智,所以我们习惯就是讲法住智,你说这个时候它绝对不是慧,当然也不是,只是说这个名称,它就这样用了,你说改天哪个地方用了法住慧,你也不能说完全不对,这样了解?所以最常用的就是智慧、智慧,智就是慧,慧就是智。但是在某些经典里,又给它翻译成不一样。比如说师父刚才讲的《具舍论》,里面它讲说什么?讲八忍八智,八忍八智,整个总起来都叫做慧。 | |||
问题6:(D M) | |||
'''请问师父:我下面的理解对不对? 慧解脱:知见上,了解一切变化无常,以无漏智慧力,断除烦 恼障得解脱。只有初禅定,没神通力量。 心解脱(具解脱):以定、慧力量,断除二障(烦恼障、所知 障)得到解脱。有甚深禅定(四根本禅定、无漏定、灭尽 定),有神通可飞天入地。''' | |||
师父:我先讲这里的话慧解脱跟心解脱,心解脱是指定解脱,这个只用在于阿含经里面讲的阿罗汉。就是说阿罗汉可以分为慧解脱、心解脱两种。 | |||
说“慧解脱:知见上,了解一切变化无常,以无漏智慧力,断除烦恼障得解脱。只有初禅定,没神通力量'''”'''。不是'''只有初禅定,'''最起码的要有未到地定的力量,不是初禅。我再讲一下:慧解脱阿罗汉,他要有定力,但是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未到地定,不是初禅,当然你说要初禅,但是初禅一定要指初禅根本定才叫做初禅,未到地定它还没到初禅根本定,但是它是初禅的近分定,也就是说快到初禅,还没到。所以基本上要有未到地定就可以,这一种叫做全分慧解脱阿罗汉。 | |||
心解脱就是以定、慧的力量,断除二障——烦恼障所知障。基本上在讲慧解脱阿罗汉的时候,它没有谈到所知障的问题,所以他断的是见识二惑,都属于烦恼障而得到解脱。有甚深禅定,甚深禅定至少就是四种根本定,然后依四种根本定来引发神通。当然也有修到非想非非想定的,然后那个叫做全分具解脱阿罗汉,当然能够得到灭尽定的就是更完整。你有四禅八定不一定有神通,你必须要依四种根本定,然后再引发神通。讲到这里清楚吗? | |||
Z:师父,有少分慧解脱,有没有特别的定义说少分慧解脱到哪里? | |||
师父:它没有定义少分慧解脱,只要不是全分慧解脱,也不是具解脱,其他都可以称为少分慧解脱。我再讲一次,就是说经典、论上说全分慧解脱、具解脱,如果你只是依未到地定而得阿罗汉,那就是全分慧解脱阿罗汉;如果你不是依未到地定,而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些,都可以称为少分慧解脱。 | |||
我们讲慧解脱或是心解脱,心解脱就是定解脱。然后讲阿罗汉的时候,他没有牵扯到所知障的问题,所以他断的都是烦恼障,所知障要到菩萨道才有讲所知障的问题。另外一个,有禅定不一定有神通,他要依禅定引发神通。 | |||
今天的问题都答完了,其他同学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 |||
提问略,(大意:关于初学者觉得生活苦的时候,为什么通过多做宗教行为可以帮助自己?) | |||
师父开示:为什么说很多宗教行为会有相对的帮助?你对佛法了解之后,现在勤修戒定慧,但是师父说,这样还不够,因为我们持戒也不是完全清净,师父说一般人,不是只有你。持戒也不是说持得非常清净,只是尽力在做;那么定,现在虽然打坐也不是坐得非常好;那么慧,离闻慧成就那还远,那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很简单,有一个方法就是说你要多做宗教行为,可以诵经、礼佛、拜佛,哪怕持咒都可以,这样了解吗?虽然这些方法不是究竟的,但是这是很大的方便,其实初学者都要。尤其是我们诵经、礼佛、拜佛的时候,用一种忏悔的心来诵经、礼佛、拜佛、念佛,忏悔的心,那就是很实质的。 | |||
比如说像我们出家人,每隔一天就要诵八十八佛,就是在忏悔。因为我们出家人那么多戒条,常常会违犯了,违犯自己不太很清楚,所以我们常常要在佛前做这种忏悔。所以你可以多做宗教行为,不管是诵经、礼佛、拜佛,每天规定,然后用一种忏悔的心来做,这样子的话可以得到相当大的帮助跟力量。 | |||
学员问:定的界限是什么? | |||
师父:定的基本定义叫做心一境性,(问:专心也算是在定了?),心一境性是最根本,但是心一境性到什么程度?还要加上一个善,什么善?他要离五欲五盖,这样了解吗?所以它的条件,第一个,心一境性;第二个它是往离五欲五盖的方向前进;第三个,什么状况才能称作定成就?如果你打坐,心一境性,然后离了五欲五盖,最后要能够有身心轻安的生起,然后保持一段时间,这样子才能叫做定成就这样。 | |||
问:定中是可以起观吗? | |||
师父:你要定中起观,要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第一个你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第二个你要闻思慧养成,接下来你才能在定中作观,不然不可能。你要慧没有到闻思慧,然后你的定又没有未到地定,你根本做不了观,你根本都在胡思乱想,有关这方面更复杂更细节的,就听师父讲很多课,基本上都会谈到。 | |||
C:燃身敬佛和我们讲的苦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 |||
师父:其实燃身敬佛这个东西到最后很多佛教都不是很认同,就是说它只是一种比喻,这样了解吗?比如说他为了菩萨道,为了众生,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真正自己是去燃身的。后来到台湾,慢慢的很多大德都不认同说,你去烧自己的指头或者是烧自己的身体,这样了解吗?他只是要告诉你说,菩萨道在行持的过程当中,哪怕为了众生要失去自己的生命,都会在所不惜,他就要强调这种大悲大愿。 | |||
C:像有些出家人就是点戒疤,这个也属于是一种? | |||
师父:那个是一种表征性,戒疤就是表征说为了菩萨道,就跟燃身,其实刚开始燃身,后来燃指,到最后指也不燃了,这样就是燃一个戒疤。以前还有一些居士把它(戒疤)燃在手上,这个都是提醒自己要行菩萨道,都是用来提醒自己,认为说任何状况下我都可以牺牲,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来成就众生、来行菩萨道,只是要强调这样的,然后让你牢记在心。但是真正去烧,很多道场,很多大德、很多大师都是不认同真正拿去烧的,包括导师,然后星云大师、圣严法师,都不认同这样子。 | |||
D:我们在造作的时候有身口意,身口我们好注意,但是这个意,就是你自己不自觉,一下就能出来恶的意念,怎么控制? | |||
师父:不是控制,这个你要长期学戒定慧,然后长期听经闻法,你这个才能去觉照到你内心的意念。因为刚开始我们心太粗,你是觉察不到的,这样了解吗?那么第一个,你听经闻法之后,你会慢慢去分辨,就慢慢了解说,原来还有意念这样的一个问题,然后很多失误,我们怎么样去觉察去观照。再来就是说你要持戒,因为你要是没有想办法去持戒的时候,你对你的心念你很难去观照。你如果去持戒,你就会去分办说,我这样做对不对?这样做到底如不如法?上次师父是怎么说的?所以在持戒的过程当中,你会慢慢的心会越来越微细,会从中去观察到自己的行为,从粗的行为一直观察到内心的,这样清楚吗?如果你连粗的行为都观察不到,你不要想说你去观察到细的。所以为什么很多持戒是从身口开始,因为身口比较粗,如果你身口没办法做好,你根本没办法找到内心的。当然更进一步要更细的就是怎么样?一方面那就是要打坐,你不打坐你心细不下,。这两个不管是持戒还是修定,你的观念知见要正确,那就必须要慧来引导。这样很清楚吗?不然你持戒有可能是观念错误的,你修定有可能观念是错误,这样了解吗? | |||
问:既然我们看不到未来,我做善事,我以后我也死了,我这做了有什么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些修行都是为未来修的,我又看不到未来。因为无我,现在的我和以后的我是不一样的,我会觉得我在修行有什么用?有的时候别人比如说对我不好,我很善待他的时候我会有疑惑,我总会想着我这样做的目的。 | |||
师父:因为你这个问题已经是牵扯到说佛法的根本道理跟我为什么要学佛,所以基本上这个问题,你先去《成佛之道》里面,或师父在讲《阿含经》或其他时候会讲说,我们的现在跟未来乃至下一辈子是不断不常,不是同一个,但是也不是没有关系,那就是牵扯到佛教的根本道理。第二个就是说,未来,我们修学只是为了未来,你未来看怎么看,你是为了什么时候的未来,比如下辈子?但是佛教修学不是只是为了下辈子,佛教修学在成佛之道里面,导师讲一句话叫做:'''现乐后亦乐'''。师父其实很多地方也常讲到,最近在讲成佛之道也有讲,就是说,你现在能够修学一分的佛法,真正的去用了,真正去体悟了,你现在就能得到一分的法乐,所以这个叫做现乐。由于你学佛之后能够断恶修善,所以就世俗的善跟乐来讲的话,你可以有后乐,这就是现乐后亦乐。 | |||
当然如果从佛法的究竟意义上来讲的话,你可以训练我们所谓的出世的善法,当然就是长远的来讲,那最终会得到真实究竟的快乐。所以叫做现法乐;后乐,最后又究竟解脱了,这样可以吗?细节,因为现在那么多也没办法跟你细讲,这个师父最近在讲《成佛之道》,前面几期师父曾经提到说过这些问题,你有空可以去看一看。 | |||
Q:第六识叫意根或是有意根的一分的功能? | |||
师父:不是第六识叫意根,意根是意根,比如说有前五根,依前五根而发的识就叫前五识,依意根而发就叫做意识。 | |||
Q:第六识的前一刹那是第六识的意根,前五识的前一刹那也是前五识的意根? | |||
师父:不是叫前五识的意根,因为这个是前五识的无间灭意。所以《具舍论》或者是阿毗达磨里面,它把无间灭意定义为意根,所以所有的六识的无间灭意都叫做意根,这样了解了,你会搞混的地方就是说前五识,它有无间灭意。但是前五识它的重点是,前五识它有它自己的根,这样了解吗?所以它就不再用那个(无间灭意)作为根,这样了解吗?因为它有它自己的根,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根,所以它的根,而且它是更直接的。那意识,因为它没有肉根,它只有心根,那就是无间灭意作为它生起的根。 | |||
P:师父,它这里谈前五识的无间灭意,还有什么意义呢? | |||
师父:但问题就是说,前五识就《具舍论》来讲,前五识,其实它的体都是什么?意识。它的体都是意识,这样了解吗?所以《具舍论》不是用一只猴子的比喻吗?其实它六个洞,它每个洞其实都只是一只猴子,我们以为它是五只或是六只,其实就是一只猴子。只是它用五根之后,会造成它的不同,所以会有五识的差别,但是它的本质都还是怎么样?都还是意识。也就是说当它产生无间灭意的时候,其实不是有什么各个的无间灭意,其实无间灭意还是六识的,所以它才会把无间灭意当成是第六识的根,就叫做意根。 | |||
P:那就又另外一个问题了,就是说为什么说前一刹那灭去的眼识,不能引起后一刹那的意识?既然它的本体都是意识。 | |||
师父:但是它还是不同,为什么不同?因为它的根不同。因为它是依眼根而产生的,所以它会有产生它的不同,也就是说它依眼根产生之后,它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跟意识还是不一样。所以它体是意识,但是因为就根的不同,所以它作用不同,所以它就不能完全同。但是我告诉你,也有论师是这样认为是可以的,所以我现在是依《具舍论》的正义。(P:也是有争议的),对了,也是有争议的,但是我现在所讲的是依《具舍论》的正义,《具舍论》这样认为。 | |||
Q:有人问为什么第六识可以拉起前五识,前五识不能否拉起第六识? | |||
师父:是因为它不是它的根。 | |||
Q:本来我是这样想的,我说因为前五识是会断的,第六识它是不会断的,只有在五种状态,死亡、晕厥、深度睡眠、两个定的时候它才断,它不断,所以不需要前五识去拉它。 | |||
师父:因为你刚才讲的那些是唯识里面讲的,但是《具舍论》怎么可能活的时候第六识会断,它只有死的时候才会断,你要讲他活(的时候)都会断,它断了怎么办呢?因为你要知道唯识学它有第七识、第八识,所以它(第六识)断没问题,但是《具舍论》没有(讲)第七第八识,它第六识怎么能断?就不能断,除非死掉,对不对?死掉就是下一个蕴相续,但是活的时候不能断了。《具舍论》它没有(讲)七八识,你第六识断了怎么办?那不就等于死了?但是唯识就没问题,唯识阿赖耶还是执持着根身了,所以它(第六识断了)没有问题。 | |||
JX:师父,可不可以识第六意识的不断就是无间灭意,唯识的阿赖耶不断是恒行心所? | |||
师父:不是,阿赖耶识,如果第六识断没问题,因为他有阿赖耶识还有第七识,所以他因缘到,他种子还可以继续现前嘛,对不对?但是因为《具舍论》它只讲六识,如果第六识断了,那不等于死了?所以它唯识的第六识在《具舍论》里面是不能断的。(JX:所以第六意识,我们称为无间灭意?)不是第六意识称为无间灭意,是无间灭意是意根。 | |||
JX:意根本身就是无间灭意,因为它不可以断的,它是前念灭、后念起。 | |||
师父:它也会断,前五识的都会断。 | |||
J X:第六意识不可以断,那是无间灭意不会断? | |||
师父:无间灭意没有断不断的问题,因为讲的无间灭意,就表示它已经消失了。前一刹那已经消失的识(叫无间灭意),还有一个条件,它前一刹消失,但是它必须能够带起后面(的识),它才能叫做无间灭意。如果它消失了,然后不能带其后面的(识),就不能称为无间灭意。所以它是意,它是意根,所以叫无间灭意,如果消失了,灭了,那就灭了,就不叫无间灭意。它必须消失之后能够带起后面的识,它能叫才能叫做无间灭意。 | |||
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