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 '''燕雀:'''
| |
|
| |
| '''1、'''
| |
|
| |
|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经文应该怎么解释?听网上某人讲:差别是指根性不同。有人说,根性也是动态的,如果根性是动态的,难道声闻种性和菩萨种性是可以变化的吗?不是说无为法没有差别吗?那这里的无为法和差别,到底指的是什么?'''
| |
|
| |
| 问:因为这个问题是我们群里面讨论的,《金刚经》的这句话,师父其实在《金刚经》29讲里面讲得很清楚,但是大家讨论的时候还是觉得不是很明白。一个就是说无为法指的是什么?因为无为法没有差别,为什么这个地方说有差别,然后这个差别到底指的是什么差别?有道友说,听网上有师父说差别指的是根性,是因为根性的不同,大家就说,根性有的时候它是动态的,不是说有不定种性吗?难道说声闻种性和菩萨种性它是可以换的吗?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不太清楚。
| |
|
| |
| 师父: 我先讲,因为在师父的《金刚经》上面有讲,你们听的应该也很清楚,我大概讲一下,无为法性就是性空,这个叫无为法性,一切法缘起而性空,那性空就是无为法性,这样了解吗?你们知道说,那无为法性跟圣人有什么关系?
| |
|
| |
| 问:它是不是叫诸法实相,然后是圣人所证的东西?
| |
|
| |
| 师父:是,圣人就是证到无为法性,就是圣人证到性空,这样了解吗?然后断除烦恼,这个叫做无为法性。所以无为法性第一个就是无自性,一切法缘起无自性空,这无为法性。另外一个就是说从我们的智证上来讲,就是说证得这个的话就能够断烦恼了,这个就称为无为法性。
| |
|
| |
| 那什么叫做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
|
| |
| 第一个来讲,无为法本来就是诸法实相,无为法没有所谓的差不差别的问题,但是以圣人证无为法而显出差别。那为什么会有差别?我们讲一句话,性空无别而缘起有别,我再讲一次性空无别而缘起有别。怎么样叫缘起有别?
| |
|
| |
| 第一个,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第一个讲法就是说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跟凡夫有别。为什么贤圣以无为法跟凡夫有别呢?无为法如果缘起空性的话,这在圣人在凡夫都一样的,因为这是诸法实相。但是圣人可以了解缘起性空而证得无为,但凡夫不了解,所以哪怕凡夫本身还是缘起性空,但是凡夫不了解,所以有烦恼,所以有生死。圣人证得无为法,知一切法无生,知一切法无自性,所以一个有证一个无证,一个断烦恼,一个没断烦恼,一个证得无为法,一个没有证。所以从这边显出圣人跟凡夫的差别,这样清楚吗?
| |
|
| |
| 问:您刚才说的是凡夫和圣人,但他这里是讲贤圣?
| |
|
| |
| 师父:我现在讲的这是第一层。我现在先问你说这一层清楚吗?所以说贤圣以证无为法跟凡夫而产生差别,就是贤圣有别,贤圣跟凡夫有别。就是贤圣差别,因为印顺导师在《金刚经》里面它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跟凡夫而有差别,这是第一层。
| |
|
| |
| 现在依圣人的差别来讲:圣人的差别在于——他有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个都是证的诸法实相。
| |
|
| |
| 三乘:如果是二乘的圣人,还有菩萨至少到初地,都是证诸法共相,那就是所谓的无为法。说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证得诸法共相,你就能断烦恼,这个叫做一切智——证诸法共相。虽然是证诸法共相,但是诸法还有别相,那么所以说依般若经或是《大智度论》来讲:二乘、三乘圣人共证诸法共相,但这在别相上来讲的话,菩萨有道种智,通一切法门的种种智,然后也知这种种智性空。所以菩萨就是知诸法共相,也知诸法别相的性空。二乘人只住在于诸法共相,他不一定会去观诸法别相,'''不是说他会执着,而是说他的重点不在诸法别相。'''
| |
|
| |
|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 |
|
| |
| 师父:因为这个是经典上的差别,因为《阿含经》它重的是身心的无我,这样了解吗?所以他只要在身心上观无我,然后证诸法共相,他就能够断烦恼,至于说种种法门,种种众生,不同众生,不同根基,他就随缘。
| |
|
| |
| 因为'''从般若经来讲,他本来从一开始就没有发要度一切众生的心'''。那么道种智就是菩萨智,就是他通达种种法门,通达种种道,然后依种种道,种种法门来度众生,而且又能知这些法门是无自性空,众生也是无自性空,这个叫做种种智。所以从此就可以显出都是依无为法,但是从对别相的观空就可以知道说,贤圣就有别了,二乘跟菩萨就有别了,这样清楚吗?
| |
|
| |
| 最后到佛的一切种智,佛的一切种智是共相、别相、性空圆满,不但知道共相空,而且知道种种法、种种道、能度种种众生,而且知道无一切众生可度,毕竟圆满。所以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都是依性空共相而产生的,这样清楚吗?一个是只观共相,一个又观诸法别相,然后最后是诸法别相的空性圆满。
| |
|
| |
| 因此贤圣证无为法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究竟,有没有深彻。因此般若经或是《大智度论》,它用三兽渡河,这个时候你们应该听师父讲过,同一条河就是同一个无为空性,但是有深彻究竟,有不深彻不究竟,这样清楚吗?
| |
|
| |
| 这个就是所谓的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它的差别在于彻不彻底,究不究竟,这是它的差别。
| |
|
| |
| 这差别可以用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来区分,那一切种智当然就是最究竟的。
| |
|
| |
| 问:那也就是说其实所说的差别是在能上面有差别?
| |
|
| |
| 师父:差别在于在彻不彻底,究不究竟上有差别,不是在空性上、无为法有差别,无为法本身没有差别。所以导师跟般若经都用一个比喻说,空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他用虚空了,但是毛孔空跟太虚空,它的深不深,它的彻不彻底,究不究竟,那就有点不一样,但是空相没差别,无为法没差别。圣人对无为法证入的彻不彻底,究不究竟,那就有差别。
| |
|
| |
|
| |
| 问:如果有人说是根性的差别,能否这样说?
| |
|
| |
| 师父:根性的差别,只能从唯识上来讲,因为唯识有种性的理论,但是般若经没有种性的理论。(问:那我们来理解的时候是依般若经来理解?)当然是依般若经来理解,因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是哪部经讲的?《金刚经》嘛。以般若经跟《大智度论》作为比较正统的理解,这样了解吗?
| |
|
| |
| 问:能不能说就暂时不用根性来进行解说?
| |
|
| |
| 师父:因为你用根性不是所有的大乘都能够接受的,因为般若经就没有根性种姓的问题,般若经只有发心的问题而已,你要不要去发这个心去修这个法而已,那唯识就有讲根性、讲种性了。(问:也就是说现在是从般若经的角度,我就以般若经来解释这个话题,而不要把唯识的种姓把它扯到这里面来?)是,你要讲唯识那就可以另外再谈唯识,对不对?师父现在是以般若经跟大智度论的说明来说了。
| |
|
| |
| 那么现在我们再以《阿含经》来说,就《阿含经》来说,真理无别,但是断惑有别。同样悟得缘起四圣谛,但是初悟是断见惑,但是还有思惑在,所以就会区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但是证悟的缘起四谛是一样的,这样了解吗?所以你如果从初果到二果要观什么?还是观缘起四谛,二果上三果还是观缘起四谛,这样了解吗?
| |
|
| |
|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见惑可以一下子断,思惑没有办法一下子断,所以《阿含经》还是从烦恼的断与不断,来区分贤圣,《阿含经》就不谈菩萨的问题。这是《阿含经》的讲法。
| |
|
| |
| 最后唯识,两个,一个是讲种性,刚刚才有讲的,另外一个就是我空跟法空,在唯识它认为不一样,这样了解吗?这是唯识的讲法。
| |
|
| |
|
| |
|
| |
| 3、'''根性与我们所说的习性又有什么关联?'''
| |
|
| |
| '''习以成性就变成天性,是不是就是根性了?那这个根性和闻法而发心,随机成差别的根性,是不是一样的意思?'''
| |
|
| |
| 师父:我现在这样讲:习性是比较偏重在这一辈子,根性比较重在于过去生中的熏修,这样了解?因为跟性、习性都是讲熏修,但是习性比较重视这辈子的熏修。当然这个是大概的区分,不是说绝对,但是如果要区分的话,因为很多时候你可以讲习性跟根性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要区分的话,习性比较重在这一辈子的熏修,因为当师父讲戒是善性善习的时候,他重在这辈子的熏修;但如果我们讲说天生的根性好不好,那是过去生中的熏修,这样清楚吗?这是第一个说法。
| |
|
| |
| 第二个就像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里面说,如果从般若经一切法无自性来讲的话,不管你过去熏修怎么样,这辈子熏修怎么样,'''依般若经,都希望你发心发大心,所以变成它是以发心而说根基。'''(问''':'''对!《成佛之道》不是讲了闻法而发心,随机成差别),是,但《成佛之道》有讲两个层次,一个是过去熏修的根性,所以他听什么法,他会依他的根性而去理解,这样了解吗?
| |
|
| |
| 另外一个是般若经,因为般若经讲诸法无自性意思,就是说希望鼓励大家都发大心,所以这个就变成依发心而说根性,这样清楚吗?所以现在讲根性有两种解说:一个是以发心而说根基根性,一个以过去生中的熏修来定义根性,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说法,这是对根性两种不同理解。
| |
|
| |
| 所以你们要知道说,有时候在经典上,它不同的经典它定义的不大一样,导师是把经典里面所有的讲的不同的根性什么的,把它归纳为两种解说,一种根性是指过去生中熏修而来的;另外一种是般若经,希望大家都发大心,所以发心而说不同根性。
| |
|
| |
| 问:我们在抉择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区别这样子的一个说法?
| |
|
| |
| 师父:你们在抉择,看你到底要谈到要谈什么,对不对?如果我们是依般若经这种大乘来讲的话,不管你过去怎么熏修,不管你过去熏修的是人天善法,熏修是二乘法,还是熏修是大乘,他都希望鼓励大家发大乘心,你能发大乘心大菩提心,那就是大乘根基。
| |
|
| |
| 所以我们这样讲,虽然导师在《成佛之道》里也谈到说过去熏修的不同,所以又产生天生的根基不一样,但是如果从鼓励发心来讲,他希望大家都发大心,愿意发大心的那都是大乘根基。所以他就依发心来讲,但如果你不愿意的话,你只发二乘心说,我就要解脱就好,那就是二乘根基了。
| |
|
| |
| 问:这个时候如果像唯识说的那种,什么种姓、定性的?
| |
|
| |
| 师父:所以我就说般若经是这样讲的,但是唯识讲的有点不大一样,唯识就不定种姓可以发心,但问题是声闻种性他就没办法了,这样了解吗?
| |
|
| |
| 所以在《解深密经》或是唯识无著菩萨,他们都说般若经讲的那种发心是指不定种性而说的,但是当然龙树菩萨不这样认为,这样清楚吗?所以般若经或者是中观龙树学,他没有那种种姓的问题,所以你们要知道不同学派或不同说法,不然就会进入死胡同里面,就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基本上导师《成佛之道》里面所谈的大部分都是,除非说在谈唯识的时候怎么样,不然基本上都是以《答知道了》跟般若中观为主。
| |
|
| |
|
| |
| '''4、《以佛法研究佛法》讨论:'''
| |
|
| |
| '''有道友说,佛法的第一原则是真实,而不是发心、慈悲之类的。而所说的真实,就是如实清醒地了知苦和苦的原因,发心也是建立在这个如实知的基础上,有了这两点(如实知和发心),才是修行的入门。'''
| |
|
| |
| '''我的疑惑是:这样的如实知,只怕至少到闻慧成就的程度。师父常说如果只是在做一些宗教行为,没有听经闻法,那是还在学佛的门外,如果在宗教行为的基础上,能听经闻法,辅助戒定慧的修行,就是入门。那么这个戒定慧的慧,要以如实知的这个标准,那我们很多在精进学法的人,只怕都还没有达到,那岂不是说这些人都没有入门?而且'''佛教做任何事情都看发心,'''大乘佛法不是说大悲心为上首吗?如果说第一原则是如实知的智慧,那如何解释大悲心为上首?'''
| |
|
| |
| 问: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在《以佛法研究佛法》课后讨论的时候,因为课上谈到发心重要还是发心不重要,课后有道友说,佛法的第一原则是真实,而不是发心和慈悲,那么他所说的真实就是如实清楚的了知苦和苦的原因,他说发心也是要建立在如实知的基础上面,有了这两点的话才算是修行的入门。
| |
|
| |
| 这样说,我有点疑惑,我说首先你的如实知的话,最起码到闻所成慧的程度,但是我们一般人你不可能到这个程度。再一个就是说师父之前也说过,就是说你要做一些宗教行为,然后如果说你没有听闻法是在佛教的门外,但是如果你在这个基础上,你要听闻法的,会去修行的,虽然我修的不好,这个时候也算是入门了。
| |
|
| |
| 师父:老实说你的问题有点混淆,第一个,你们的道友说的不要跟师父的混在一起。你要针对师父说的问,你们道友他怎么说,我也不知道他到底,但是你不要把他的跟我的混在一起,这样了解吗?因为你们道友所说的如实知,他指的如实知是怎么程度叫如实知?(问:我们后来就没有继续讨论下去了),所以他定义的不清不楚,师父我没有说闻所成慧才算,我是说闻所成慧当然那是境界很高。你这里都说师父是说,如果只是做一些宗教行为没有听经闻法的话,还是学佛的门外,师父是这样子讲的,我没有说你要到闻所成慧。
| |
|
| |
| 他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入门是说你要如实知,然后发心才叫入门,问题是师父您讲的入门是说,你只要在有宗教行为基础上,然后再去听经闻法,有戒定慧,这个(入门的标准)就比较低一点程度。
| |
|
| |
| 师父:是,因为你就是把他的话跟师父的混在一起,你到底是觉得他讲的不对,还是说怎么样?(问:我是说师父是这样给我们定的,什么叫入门,而不是像你这样说的入门。你要到闻所成慧叫入门,大部分都没有。
| |
|
| |
| 因为有可能是跟你讲的那个人把闻所成慧定得很低,对不对?因为你要去问他,你要问他说,他讲的闻所成慧程度是怎么样?(问:他没有讲,他只是说如实知苦的因)。问题是他讲的如实知是什么程度,因为如实知苦,对四圣谛的如实知可以分成句生得慧,闻思修证,都是可以算是如实知。
| |
|
| |
| 那到底是什么程度?这样清楚吗?再来就是说,他讲如实知跟发心,也不是说不对,但是讲的模糊。为什么呢?因为在般若经,我现在讲般若经,我们现在在讲大乘了,在般若经里面要讲三心相应才能成为所谓的菩萨,才能真正叫做发心,你应该知道哪三心吧?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如实知诸法实相是属于无所得心,无所得心的如实知诸法实相,这是共二乘。
| |
|
| |
| 这样了解吗?唯有把菩提心跟大悲心来乘托,或是来巩来巩固无所得心,这才是所谓的大乘。所以发心跟如实知都重要,因为发心在般若经里面讲要发三种心,如实知就是所谓的无所得心。因为如实知诸法实相那就是无所得行,因为这是般若的智慧,般若就是证诸法实相的。
| |
|
| |
| 但如果只是谈诸法实相,悟诸法实相,那是共二乘,那大乘一定要有大悲心跟菩提心,才能算是大乘的般若波罗蜜。你们应该听师父讲过,《金刚经》里面也就讲,波罗蜜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圆满,一个是到彼岸,听过吗?如果是共二乘的到彼岸,那是共二乘。如果是用到彼岸来理解,那是诸法实相到彼岸断烦恼,那是共二乘。如果要谈圆满的话,就是要有菩提心跟大悲心,才能叫菩萨的波罗蜜。这样了解吗?所以声闻也有般若波罗蜜,但是声闻的般若波罗蜜不是真实般若经实际意义上的般若波罗蜜,它只是悟诸法实相而能到彼岸。
| |
|
| |
| 大乘或者是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必须是有菩提心跟大悲心来衬托,或者是来巩固,才能叫做所谓的般若波罗蜜。这样清楚吗?
| |
|
| |
| 问:也就是说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它是属于三乘共法还是大乘的?(师父:不能把它全部混在一起,对不对?)如果在大乘的角度的话,就是说三心是并列的?(师父:并列的,都很重要),没有说谁第一谁第二?
| |
|
| |
| 师父:是缺一不可,(问:如果在三乘共法里面呢?)三乘共法的话是就以无所得心为主。因为如果你没有无所得心,你连解脱都不可能,那就不叫三乘共法,所以三乘共法是无所得的般若,大乘不共那就是菩提心跟大悲心。依般若经来讲,二乘可以不需要有菩提心大悲心,但是必定要无所得心,那大乘就是三心都要,这样清楚吗?
| |
|
| |
| 所以为什么般若经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你要先发大菩提心,一切智智相应,一切智智就是佛智相应作意,作意就是发心,你发心要向于一切智智,就是要向于佛智,就是佛菩提。所以它讲的是三心,就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以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他讲的是这样子,它并没有把发心摆在后面。
| |
|
| |
| 所以你们读《成佛之道》还要多看几次,导师的《成佛之道》里面第一句就讲:'''发心明菩萨,众生之上首'''。
| |
|
| |
|
| |
| Paul:刚才我们说到唯识的种姓论,我突然有个问题,就是说这世亲菩萨本身他不就是回小向大的,怎么他又是唯识的种姓论?言外之语,就是说小乘根基的是不能转成大乘根基的?他自己又是回小向大,好像怎么会发展出那个理论?
| |
|
| |
| 师父:这个本来对他来讲没有问题,因为他是大乘根基。
| |
|
| |
| 问:但是他之前是小乘,不是吗?
| |
|
| |
| 师父:他之前是小乘,是因为他接触到是小乘,但是他的根基是大乘的,所以他会回小向大,或者说他是不定根基的,就作为唯识来讲说没问题。唯识不是说不能回小向大,唯识说声闻种性的,他没办法。
| |
|
| |
| 问:所以说现在假设有个人,他表面上或者说哪怕他自己都说他是行解说道,哪怕他自己觉得他是小乘根基的,但是并不代表他真的就是小乘根基,是这个意思吗?
| |
|
| |
| 师父:是没错,,这是从唯识来讲,但是般若中观龙树学就不认为是这样。
| |
|
| |
|
| |
|
| |
| '''Paul(代道友提问):金刚经的这句话“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中圣人的差别:所断的见惑(我空、法空)是一样的,只差在所断的思惑和所累积的功德资粮不同吗?'''
| |
|
| |
| 问:师父刚才应该讲到了,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
| |
|
| |
| 师父:应该是《阿含经》,般若经就不大一样,师父不是说有《阿含经》,同证缘起四圣谛,但是以见或思惑断,还有烦恼的断来判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 |
|
| |
| 问:但是《阿含经》虽然讲思惑见惑,但是它又不讲所谓积累什么功德,对不对?
| |
|
| |
| 师父:因为《阿含经》的功德,如果你能够修诸法实相,它不叫功德,这样了解?,因为《阿含经》有讲世俗的功德福德等,那就是布施持戒这些,但是如果你讲出世的,那就一定是要见缘起四谛,然后断烦恼,这个才是出世功德,这样了解?
| |
|
| |
|
| |
| 36:31
| |
|
| |
| '''释照华法师'''
| |
|
| |
| '''1、有人说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不容易,往生兜率天去亲近弥勒菩萨学习修行,到时候和弥勒菩萨一起 来世间,问题是56亿多年,我们发愿的人会不会一直就在弥勒菩萨身边?'''
| |
|
| |
|
| |
| '''兜率天还是在六欲天内,在这么⻑的时间内,会不会去其它道呢?这个算不算是个“无记”的问题啊,请师父开示'''
| |
|
| |
| 我们的身体有障碍,所以有远近的区别,往生的时候,投胎识投胎还有 什么距离之说吗?感觉这个说法没有太大的说服力。请师父开示,真的 往生弥勒凈土比往生⻄方凈土容易些吗?
| |
|
| |
|
| |
|
| |
| 我上次提的就是说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啊,他真不容易说往生逗上一天去亲近谱,你的菩萨修行,那个是比较容易一点。
| |
|
| |
| 那么就是说到时候和弥勒菩萨在一起学习能跟他在一起吗?是一个什么内院和外院。嗯那么就是说内院一般是讲内院,发愿到内院是吧?然后跟民乘府的一起学学,一起来到世间。那么在我们还没这个来世间那么长的时间,56亿多年,我们发愿的人会不会一直就在弥勒菩萨身边?
| |
|
| |
|
| |
| 师父:一般经典或是祖师都是说一直在弥勒菩萨身边修行,经论上讲的不一样,有说5亿年,有说57亿年,但是因为他兜率天的寿很长了,所以基本上他的意思就是说,上升到兜率天以后,你就一直跟着他,到时候就跟着他下来这样子,这中间就没有死掉轮回的问题。因为我们总想说到极乐世界去比较难,但往生都是一个障碍,所以很想到极乐世界去直接亲近佛,又怕门槛太高上不去,所以说这个想法。
| |
|
| |
| 师父: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不管印度还是中国,其实都有求生弥勒净土的这样子的一个修行。(问:发愿的时候每天要发愿回向?和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一样的,你发愿往生到极乐,到弥勒净土这样就可以,但是当然你五戒十善都要做好。
| |
|
| |
| 问:就是说他那个条件稍微低点比较低一点?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共修的时候,就是要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个别的回向了?
| |
|
| |
| 师父:对,个别你自己要回向都可以,(问:都不知道主导在哪一边来?)不会的,其实都可以了,只是说个人的相应。
| |
|
| |
| '''2、请问师父:证初果断三结,这个“身见”我不太明白,包括我们漏身吗?因为我盘腿疼就定不下心来修止,是弟子错解了”身见”的意思了吗?请师父开示。'''
| |
|
| |
| 师父:所以这个会误解,它的“身”的意思是“根本”,又叫做萨迦耶见,一样的东西,身见就是萨迦耶见。(问:它这里面不包括漏身吗?)跟漏身没关系,主要是我们的我执。这个“身”会误解,他的“身”是“根本”的意思。
| |
|
| |
| 叶豪40:57
| |
|
| |
| 1、'''问:用三法印来印证所说的是不是佛法,那修多罗相应,不违法性,不越毘尼,是来印证或者说明什么的 ?这个是佛说的吗?'''
| |
|
| |
| 师父:第一个问题,很简单,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是不是佛法的。
| |
|
| |
| 这三相,一般古代的论师跟经典,就是说佛语俱三相,这三相就是'''修多罗相应,不违法性,不越毘尼。'''只要是修多罗相应,不违法性,不越毘尼''','''即是佛说,这样清楚吗?(问:这个跟三法印有关联吗?)当然有关联。
| |
|
| |
| 三法印就是佛语俱三相里面的法性,这样清楚吗?不违法性,法性就是三法印,三法印就是法性。那三法印就是缘起的三相,不违法性就是不违三法法。(问:就是一个范围更大,范围小一点?包含了)是,对。
| |
|
| |
| '''2、凡夫看圣人是有果位区别,那圣人之间是怎么看这种区别,是属于无记的问题吗?'''
| |
|
| |
| 师父:因为这个果位,我刚刚有讲说,这个不是诸法实相的差别,这是悟诸法实相之后,因为我们从缘起的差别上来讲,我们是有烦恼的,那么果位是从烦恼的断,断多少烦恼来区别果位的。至于说更深的问题,其实你在看师父《成佛之道》,或是在其他地方是会讲更深的问题,就是说,那么般若经从什么角度来谈烦恼是如幻如化的,我讲过好几次,以后可以慢慢再谈,就是不同的立场。因此从我们凡夫,因为从佛陀来讲,那一切法如幻如化就没有太大问题了,或是阿罗汉证入到究竟,他一切法如幻如化,那没什么问题。
| |
|
| |
| 所以果位这个东西是从我们凡夫来讲,因为我们凡夫有种种烦恼,所以凡夫就是有苦,然后有烦恼可断,那有烦恼可断就有道可修,那就有涅槃,还有初果二、果三果可证,这样清楚吗?当然到了你到了阿罗汉或到了佛,他就没有果不果的问题了。因为诸法实相无二无别,但是凡夫因为有烦恼,本来不是这样,所以就有烦恼可断,有道可修,有烦恼可断,有果可证,有几果几果了。
| |
|
| |
|
| |
|
| |
| Paul:
| |
|
| |
| '''1、有人说,成佛是要二个标准:福慧双修,慧是无为法;那对于初地菩萨而言,此时修福累积成佛资粮,是属于无为法还是有为法?'''
| |
|
| |
| 师父:有为的无漏法,因为布施持戒有跟烦恼相应的,像我们布施跟烦恼相应,所以就有漏的,有为有漏,对不对?但是你到了初地以上,相对偏重来讲,它就属于有为的无漏法,他是不跟烦恼相应的,但是他还是有为的。布施持戒,有种种。这个地方其实唯识讲得很清楚,你可以去看师父的《成唯识论摘要》,后面讲菩萨十地的时候,有所谓的有为无漏法,还有无为的无漏法,上面有一些区分,你可以去稍微看一下。《成唯识论摘要》,后面讲菩萨十地的时候,他讲菩提还有涅槃的地方。
| |
|
| |
| 问:如果真的有个初地菩萨在那个境界了,他应该不在乎所谓的积攒成佛'''资粮,'''对不对?因为比如说布施持戒,做这些善事对他来说应该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
| |
|
| |
| 师父:不是,他不会执着,但是因为毕竟他还不是佛,还是有一个终极目标,(问:他是有个目标,但是他不会说天天想着去成佛,对不对?)
| |
|
| |
| 但是他是有目标啊,因为他还是有些不圆满,这样了解吗?所以变成在十地都是修什么?都是在重点在断所知障,因为他有很多不知道,没有克服的这些问题跟困难,但它的重点已经不是在(降伏)烦恼了。所以《成唯识论摘要》里面讲,十地菩萨有他的种种的不圆满,他要怎么去克服?这个就是十地的问题的。
| |
|
| |
|
| |
| '''3、修福在果位中算是什么?入圣流后,大乘要修六度,小乘还需要修福吗?小乘是随顺因缘也会度化众生,大乘菩萨是尽一切可能度化众生,这里可以看出小乘没有侧重修福吧?是什么原因小乘没有像大乘那样积极修福?听说是小乘多数不在乎福报,更喜欢独自寂乐,还是因为他们害怕轮回苦,不是太想在人群里有更多牵缠,落于空边。是他们见解上有什么不同?还是发心、性格上不同?如果是发心不同,发心也是因缘法吧,如果大家看到的是同一实相,又为何有不同发心?'''
| |
|
| |
| 师父:因为这个问题好像跟上面师父回答的差不多了,细节上我师父不知道是哪个道友问的,
| |
|
| |
| 细节,在师父讲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在讲大乘不共法地方,其实那个地方都会解说,因为他这个问题其实蛮多的,但是大方向上,刚刚师父回答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大概有说明到,重点的主要,至于细节就是《成佛之道》在大乘不共法开始那个地方,导师都有说,有写,然后师父有解说,你请他去看一看。
| |
|
| |
| 因为我要讲一下事情,不是师父不回答,他的问题很多,但是如果他没有去看过师父讲的这些东西,我现在用有限的时间来回答,有可能不圆满,这样有可能很多东西没讲到,它会造成一些误解,这样了解?
| |
|
| |
| 54:40
| |
|
| |
| 邓艾琳
| |
|
| |
| '''打坐时一安静下来就感觉到呼吸。吸呼感觉微凉的空气由鼻窦到咽喉到 支气管,呼时感觉经过鼻窦。因为很清晰,间或失去所缘(人中)约 一、两秒。《阿含经》说要知息⻑短、冷暖,应该如何能够同时不失所缘?'''
| |
|
| |
|
| |
|
| |
| 问:因为打坐的时候就是说摄心于人中的地方,可是我安静下来之后,我马上就感觉到我的呼吸非常的清晰,因为很清晰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会暂时失去所缘,虽然时间很短,我要是回到了人中的所缘的话,那么呼吸的部分就没有那么清晰。就是我没有办法说,我摄心专注于人中,然后同时非常清晰的感觉到我的呼吸,就是两者不能够兼顾。不晓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说两边的都兼顾?
| |
|
| |
| 师父:你的两边都顾到是指怎么样?
| |
|
| |
| 问:同时不失所缘的人中,然后同时非常清晰
| |
|
| |
| 师父:不是,你这个有点误解,师父说集中,就是专注在人中,重点不在人中,是因为人中那边可以感觉到呼吸,感觉到气息的出跟入,这样了解吗?所以你集中在人中,是要去感觉到呼吸的出跟入,而不是人中。这样了解师父的意思吗?人中的用意是要去感受到呼吸
| |
|
| |
| 问:那么一旦感觉到呼吸的话,是不是要跟着呼吸,比如说我吸的时候,我会感觉到夏天的话,吸进去的时候会鼻都会感觉到空气有点凉,然后到咽喉。
| |
|
| |
| 师父:你有听师父讲禅修的要领吗?你不要去管进去的东西,你只要管在鼻孔口的地方就好,这样清楚吗?你不要管进去或已经出去跑很远的,或者是说已经进去鼻窦的、喉咙的,那些不要管。
| |
|
| |
| 问:不要管的意思就是说,就不要理它?
| |
|
| |
| 师父:对,你要理的是人中的气,人中出入的气息,而不是鼻窦跟喉咙的气息。所以你之前有点误解,但是你现在依师父讲的,你再去坐坐看,应该会比较清楚一点。
| |
|
| |
| 问:请问师父刚开始的时候应该坐多久,还是说坐得越久越好?
| |
|
| |
| 师父:我不知道你现在,因为对你完全不了解,你现在能坐多久?(……脊椎有风湿……)那没问题,你就坐半个小时就好。主要你半个小时里面,如果你能够训练集中的话那也够了,因为你的身体特殊,如果你没办法盘腿,你坐在椅子上的也行,但是尽量不要扛着了。
| |
|
| |
| 智诤:59:53
| |
|
| |
| '''1. 在《阿含经》有没有讲过如何修神通?'''
| |
|
| |
| 师父:《阿含经》里面没有很细节的讲怎么修神童,为什么没有细节讲?因为如果你听师父讲《阿含经》,因为佛陀认为神通是什么?(答:外道也会有神通,这个不是最重要)。
| |
|
| |
| 对,而且这个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叫做世俗卑劣之法。所以佛陀非常不希望弟子过去乱修神通, Ok。对。
| |
|
| |
| 2、'''修神足通,一身变无数身,在汉传 和藏传佛教中,有种修法是观想以无数身来礼敬诸佛菩萨,这样可以消除我执吗?会未来引发神足通吗?'''
| |
|
| |
| 问:修神足通,一身变无数身,在汉传 和藏传佛教中,有种修法是观想以无数身来礼敬诸佛菩萨,特别是《像普贤行愿品》里面也是如此,那么像这种东西是是消除我执?还是怎么样?会不会去引发神通?
| |
|
| |
| 师父:其实这种观想严格来讲的话,它只是一种希望自己以最虔诚的心而已,还不是真正去修发神通,这个你也不能消灭我执,而且有可能会变成我慢,这样了解吗?那么当然,我刚刚讲说《阿含经》没有修没有说,但是在论藏、论典里面他倒是有神通怎么修法。所以神通不会忽然间莫名其妙引发的,他基本上要用根本定,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才能够引发,意思说你要先有根本定的能力,你才能依它而引发神通,这样了解 ?
| |
|
| |
| 问:也就是说未到地定是不会引发神通的?
| |
|
| |
| 师父:基本上论典是说,未到地定还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它的力道不足。
| |
|
| |
|
| |
| '''3. 不生⻑寿天,由于修未到地定还是 欲界定,是不是也会升到六欲界天?那么要来投身人道,是否只靠愿力?'''
| |
|
| |
| 师父:这个只能说有可能,但是所以在佛教里面他讲不生长寿天,要叫你发愿,(问:只有发愿才能到人道?)不是说发愿你就可以,基本上你要符合人道的这一些行为,至少要超越人道的这些道德行为,你才能够,然后再发愿。你不是说胡作非为,然后发愿到人道去。
| |
|
| |
|
| |
| 问:就前面照华法师提的问题,我又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发愿去弥勒内院的话,一旦去了跟弥勒菩萨修行,他在弥勒内院修行也无法成佛,这是一个;第二个他跟弥勒菩萨下生的话,他也不会是初地以上的菩萨?
| |
|
| |
| 师父:不会,他有他的标准跟资格,他只是说,你跟在弥勒菩萨身边比较好修行而已。
| |
|
| |
| 问:那么他到了那边以后,他能不能自己再发愿再来人道?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 |
|
| |
| 师父:因为如果以般若经来讲,你去那边比较不会堕落,但是跟他在修行之后,比如说入了初地还是什么,最后你还是要到十方佛土去度众生,你不可能跟在他身边,一直跟到成佛,是不可能会这样子的。
| |
|
| |
| 问:就是说他这一期生命,因为兜率天不是4000岁吗?也就是说他在这个时间里面,如果他的4000岁不到的话,他也没有办法去到其他道去度众生,或者再来人道去,去娑婆世界来修
| |
|
| |
| 师父:因为基本上如果你能在他身边,主要是到他身边的话,菩提愿不退,未来,比如说跟他到了一定的时间段之后,你的福德因缘具足,你还是要到其他地方去度众生,这样了解吗?就是说你如果现在到弥勒内院去,他倒是没有说,你跟他在这中间后悔了,能不能到时候再?(经论上)没有这样说,我也不能乱说。
| |
|
| |
| 问:我想因为你到那边肯定也是发大乘愿,然后就是说我后悔,我应该是在人道,因为只有在娑婆世界才能够修行成佛。第二种说法就是说,作为弥勒菩萨也好,包括释迦牟尼佛也好,他们也都是从兜率天然后下娑婆世界来成佛的。
| |
|
| |
| 师父:对,但是他是一生补处,他不是过去没修六度。他已经修了三大阿僧祗劫,是最后一生了,
| |
|
| |
| 问:他也是属于愿力而来娑婆世界来成佛,他也不是夙愿。
| |
|
| |
| 师父:对,但因为他已经是十地菩萨以上,那就不是说纯粹愿力,他的功德力已经是很大,他要到十地,然后最后一生,才到一生补处。
| |
|
| |
| 问:他来了以后,他会不会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那个时候佛法已经灭了,他应该也是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自己去证悟?
| |
|
| |
| 师父:是,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出生在没有佛法的地方,如果佛法不灭,他就不需要了。
| |
|
| |
| 问: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其实还是要正见养成,然后来人道来修行佛法,是这个道理。
| |
|
| |
| 师父:所以是这样,就是说净土有净土的优点,但是在秽土修行。有他秽土修行的功德,但是菩萨道,正统的教法的话,还是希望说能够在秽土里面发菩提心,然后修菩萨道,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这个是正常道。
| |
|
| |
| 至于净土,它的特色还有它的优点,主要净土重点都是在于,让你的菩提不退,而不是修到境界多高,是让你的菩提心不退。度众生还是要在娑婆世界,才有办法真正累积成佛的资粮。
| |
|
| |
|
| |
| 靖善01:08:55
| |
|
| |
|
| |
|
| |
| '''1. 择法觉支,如观四念住后,是否可以衔接【俱舍精要】第 251頁的四念住的表: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来操作?'''
| |
|
| |
| 师父:对没错,其实要这样讲,择法觉支从一个意义上来讲的话,或是从大乘论或是其他地方来讲的话,其实择法觉支就是观,《阿含经》也有这样讲。择法觉支是观。所以对择法觉支的观,你可以用《俱舍论》的四念处的总相念处,别相念处,作为他观的一个训练,那是没问题的,而且就是这个样子。
| |
|
| |
|
| |
| '''2. 择法觉支是否也可以依据【摄大乘论】的四寻思(名、义、自性、差别)来做观? 与上题以四念住来做观的差别及关联?'''
| |
|
| |
| 师父:唯识就是这样子讲的。唯识的观就是做四寻思,《俱舍论》的观就是做四念处的总相念处、别相念处,这个都是属于慧观,择法觉支。
| |
|
| |
| 问:所以这两个可以有一点重叠了,但是可能它的摄入点可能会稍微有点不一样?
| |
|
| |
| 师父:它的不一样是因为《俱舍论》毕竟是以解脱为主的,所以它的重点到最后是四圣谛,从四念处入四圣谛。唯识是大乘的,唯识一定作唯识观,所以那个四寻思其实就是唯识,就是一种唯识无义或是唯识所现的观法。
| |
|
| |
| 问:所以基本的是类似,只是说因为大乘这样切入,所以会有点差别?
| |
|
| |
| 师父:它不只是大乘而已,唯识跟中观还不一样。
| |
|
| |
|
| |
| '''3. 精进觉支与八正道的正勤(四正勤)有何差异及关联? 是精进波罗蜜吗?'''
| |
|
| |
| 师父:差不多。
| |
|
| |
| 问:八正道它还没有到加行位,所以它的差别可能主要是在这边吗?还是说有什么不一样吗?
| |
|
| |
| 师父:可能程度有差,但是内容差不多都是断恶修善。
| |
|
| |
| 问:所以精进应该就等于六度里面的精进波罗蜜,可以这样看?
| |
|
| |
| 师父:精进波罗蜜还是精进波罗蜜,这样了解吗?因为现在讲的七觉支是共三乘,你讲到波罗蜜那就是大乘,所以差别在这边。大乘,是要透入波罗蜜的,比如说把前面的精进变成精进波罗蜜。
| |
|
| |
|
| |
| '''4.喜、轻安觉支与未到地前的喜、轻安有何不同?'''
| |
|
| |
| 师父:其实他还是打坐的,所以跟前面的'''喜、轻安'''是一样的
| |
|
| |
| 问:但是他可能已经有一点慧了,这样子那个层次上可能是不同?
| |
|
| |
| 师父:因为你喜跟轻安你可以是定的,七觉支里面,它比较重在于慧观,定慧相应里面的。但是基本上喜跟轻安都才是偏重在定方面讲,所以它只能说大同小异,这样了解?为什么师父会这样讲,因为七觉支它的解释很广,就是说它所含摄的很广,这样你了解吗?
| |
|
| |
| 它从不同角度切入来说明,所以它有时候可能是在讲,禅修从刚开始,然后慢慢抉择,然后到喜、轻安生起,就是七觉支可以用来专门修止的一个状况,然后它也可以用来说明观的状况,它也可以用来说明止观相应的状况。
| |
|
| |
| 所以七觉支它其实它的含摄很广。
| |
|
| |
| 问:喜跟轻安觉支,因为他至少已经到未到地定以上的,所以他其实应该是都在一个喜、轻安那个状态之下,可能它未到地定进行到初禅二禅三禅这样一直上去,可能就是这样子差别而已,对不对?
| |
|
| |
| 师父:不是,喜轻安觉支,都是在未到地定之前所产生的喜跟轻安,这样了解?
| |
|
| |
| 问:可是七觉支这边他不是应该止观双运,止观双运应该都在未到地定,后来开始修?
| |
|
| |
| 师父:是,至少要到未到地定,所以师父跟你讲说,(对)七觉支的解释,有一些观点都不一样,师父不是跟你讲说,可以是讲止的修行,可以讲观的修行,可以讲是止观双运的修行,这样你知道吗?
| |
|
| |
| 所以他不一定说这个一定是出禅还是什么,他有时候在讲止的时候,他喜轻安,等于是我们到未到地定之前,要到未到地定的时候所产生的这种定的喜跟轻安,那就是一样的东西。但是他也可以讲是止观双运时候所做的。
| |
|
| |
| 问:因为师父这边是讲止观双运这一篇,所以我是在讲应该是到未到地定以上的才开始来到这边?
| |
|
| |
| 师父:你说以上就是说你可以说是用未到地定来做观,这样了解吗?这就是你已经有喜、轻安了。你一定要有喜跟轻安,接下来才能有未到地定。
| |
|
| |
| 问:有喜、轻安,到后面又有喜、轻安觉支?
| |
|
| |
| 师父:他一直维持的。
| |
|
| |
| 问:不是说到这边之后,还要再特别去修喜、轻安?
| |
|
| |
| 师父:他要保持的,而且有时候他怕退的话还是要修止,然后止了一段程度再修观。因为这个地方就是要用《瑜伽师地论》讲的无分影相跟有分影相,就是两个顺序,以前师父讲的止观就是轮流的修,叫做止观双运。你修观的时候定力会降下来,所以你要换修止。这个东西细节师父有空之后再慢慢跟你谈,为什么?因为七觉支它的解说范围很大,就是说它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它有可能是说定的,有可能是说修观的,有时候是讲止观双修的,有时候是讲对治。师父讲练习16特胜,那就是七觉支的不同应用,等于是在讲止跟观的交互修行。……(声音卡)因为师父366、367,因为这个是师父是借由《瑜伽师地论》在解说了,因为这个地方《阿含经》,就是说它的操作细节并没有讲到那么的微细,但是它的大方向上都有讲。
| |
|
| |
| 然后师父这边是借由《瑜伽师地论》讲的止观,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来做一些细节操作上的说明。但是如果你用其它论,比如说《清净道论》,它讲的有可能会不大,这样清楚吗?
| |
|
| |
| 问:七觉支好像不同的讲法,只是想确认一下。
| |
|
| |
| 师父:对,因为七觉支,它讲的角度,《阿含经》里面,你看现在师父最近在讲七觉支,你就知道说《阿含经》里面讲的七觉支,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有次第修的,有随顺修的,然后有对治修的。
| |
|
| |
|
| |
|
| |
| '''5.定觉支 有观慧在其中的意思为何? 是禅定波罗蜜吗?'''
| |
|
| |
| 问:在367页那边,倒数的第三行,师父这边有提到说,定觉支,观慧在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有到观慧了,所以波罗蜜当然是大乘的部分,所以应该有这个差别?
| |
|
| |
| 师父:不是,禅波罗蜜要另外解说。
| |
|
| |
| 问:但是有观慧在里面,就是说等于是有一点修慧在里面了的意思?
| |
|
| |
| 师父:它其实就是观慧,它是定觉支,因为它叫觉支,它就不是一般的定。它有观慧在里面,所以叫正定。因为他从念觉支到择法觉支就已经在修止跟修观了,所以当他正定成就的时候,一定是依定起慧观的,这样了解吗?也可以解释为慧观成就。
| |
|
| |
| '''6.七觉支与八正道是否有循 环运用或是先后顺序的关系?'''
| |
|
| |
| 问:看《佛陀的教示》P280……然后开始来修,也刚刚师父讲说这个是可以跳的,可以不一定是这样?
| |
|
| |
| 师父:但是大方向上,七觉支是属于八正道里面,从正念到正定的一个操作过程。我再讲一下:大方向上,就是说因为七觉支可以用不同的解说,但是大方向上,七觉支是属于八正道里面的正念到正定的一个过程。所以怎么样操作正念到正定?其实就是七觉支的各种应用过程,到最后成就就是正定。所以七觉支的定觉支其实就是八正道的正定,以后细节上可以讨论好不好?
| |
|
| |
|
| |
| 01:24:14
| |
|
| |
| '''卢融'''
| |
|
| |
| '''在 5月7日的答疑 中,一位师兄问,如 果我们被人欺骗遭 受财产损失,是不 是我们的果报成熟现前?师父说,“ 我们受骗是对方造业, 但不是我们受报 ”。'''
| |
|
| |
| 问:弟子想请师父再帮我弟子开示一下,因为弟子之前以为的是说,弟子以为,我们在世间的一切遭遇都可以用因缘果报来解释,今天我们 受的苦报乐报不苦不乐报,都是我们今生或者过去世造业的结果,在受骗 等不公正的遭遇时,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勇敢地争取自己的合理合法权 益,一方面也要用因缘果报的理念来破除我执,化解自己的烦恼。不知道弟子这样子讲和刚才师父讲的,有没有矛盾的地方?
| |
|
| |
| 师父:有一点点小矛盾,但是师父现在讲的,你参考一下,你有没有师父的《佛陀的教示》?有。你找得到的话,可以翻到《佛陀的教示》237页的地方,佛陀在讲宿命论,这个可以很好的回答你这个问题,而且这个经它的分量很重,因为时间快到我大概讲一下。
| |
|
| |
| 这样子,有一次佛陀在王舍诚,这个时候有一个外道叫做尸婆,他来问佛陀如果有书的可以去看一下,然后他说问佛陀说:他说有人这样子说,“一个人现在一切的感受和遭遇都是过去宿业所成的”,这就是你刚才说的,也是有人就是外道,那么外道继续说,“现在修苦行不但能消除宿业,更能令今世不再造新业,未来就不会再生起有漏,这样的话诸漏灭尽,业就灭尽,业灭尽则苦灭尽,最终就达到离苦得乐的究竟境界。”你觉得这样子的说法怎么样?
| |
|
| |
| 答:弟子觉得,前半部分我觉得是对的,但后面部分说,通过修苦行而达到这个可能是不对的。
| |
|
| |
| 师父:对。那么这个没关系,接下来你看佛陀怎么回答。佛陀回答说:“这些人不了解,说得很不正确,有许多事件和觉知,其实都是现实因缘所造成的,有自己造的,有他人加与的,更有时节因缘的。自己造成的事情和觉知,比如说无意的苦行,包括拔发、拔须,或 常 立 舉 手、或 蹲地、或臥灰土中、或臥棘刺上等等。这些事情和痛苦都是自己现前造成的,无关业报的问题。”你有没有看到?
| |
|
| |
| “所谓他人加害,就如他人用手、石、刀、棍等等打你或杀你,这些也都是现前因缘,与宿业无关”,有没有看到?还有:
| |
|
| |
| “時節起的如冬天太冷、夏天太 熱,就 容 易 有 風 寒、傳 染 病、中 暑 等 等。以 上 這 些 苦 痛 都 是現前因緣產生的,在現實中都會發生在你我身上。所 以說主張一切事情的發生和覺知都是宿業所造成的宿 命 論 , 忽 視 了 現 前 的 因 緣 , 這 是 絕 對 錯 誤 的 。」”
| |
|
| |
| 有没有看到?然后“佛陀話語一轉,接著說:「其實一切憂苦就根本上 說,都是內心煩惱所造成的。這其中可歸納為五種因緣: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等,都會造成內心的憂苦。這 些 才 是 憂 苦 的 原 因,而 不 是 宿 業。如 果 能 修 習 八 正 道而離這五種因緣,不但不會有內心的憂苦,更進一步 能 現 證 正 法 而 究 竟 離 苦 。」”
| |
|
| |
| 所以这一个经。你再去好好的看一下,人家来诈骗我们来伤害我们,不是我们的报,这样讲清楚吗?
| |
|
| |
| 问: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贪念,招感的这种?
| |
|
| |
| 师父:不是,他的意思是人家来伤害我们什么,当然他因缘就是如此,但是我们会因为这样子会产生又忧悲苦恼,然后甚至想报复什么,这些就是我们的问题。至于他伤害我们什么,他自己造业,未来他自己要去承担,因为未来要去受这个报,但我们不需要因为这样去产生忧悲苦恼,这样清楚吗?
| |
|
| |
| 问:明白,如果说他现在因为伤害我们,他造的业他未来要受报,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受的报会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是一种受报的形式来还给我们?
| |
|
| |
| 师父:对,受报的形式来还给我们,但是不是我们有意的去伤害他,如果我们有意的去伤害他,那就不能叫报了。
| |
|
| |
| 问:就是对方他之前伤害我们造了业之后,他们会不管是来世也好或怎么样也好,那会以某种形式来还给我们?
| |
|
| |
| 师父:是。对没错,这样清楚了?后面有分析了,在座的同学们,如果有空有兴趣,可以再把师父这个书后面有分析,包括生死的根本宿命论,还有因缘论,这个要好好的把它看一看。因为时间到了,师父就不就不念了,有书的人可以去把它看一看,然后有宿命论,为什么成为宿命论呢?还有后面有一个叫做因缘论,佛陀讲的因缘论到底比较正确的是什么呢?
| |
|
| |
|
| |
| 因为时间的问题,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下次三个礼拜后如果有任何问题我们再提出来讨论,希望各位也不用太过担心,说这个问题不知道好不好,有问题就提出来,那么中道宜兰那边会过滤一下,师父尽可能的跟大家讨论回答这样的问题,还有就是说,师父也不是佛了,也不是大菩萨,所以师父的回答问题如果有不圆满的地方,大家可以思考参考,好不好?但是师父回答的问题都有根据的,不是师父自己乱讲。因为时间到了,我们来回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进行用功。
| |
|
| |
| 回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