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Category:2021-06-06 答疑:修订间差异

删除35,119字节 、​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big><br /></big><big>28B</big>
<big><br /></big><big><br /></big>
 
<big>我跟大家稍微介绍一下,因为之前有提到说,我们不同的根性,其实也可以修学信愿法门,慈悲法门,智慧法门。那如果是说我们本身还比较像法行人的话,或是哪一个根性的人,或者是用功在我自己这个相应的菩萨,或者这一尊佛,相应的这种法门里面,就是像文殊、普贤,请问我们要诵什么经?普贤十大愿,就是那个普贤行愿品,华严经?那华严经有没有谈文殊菩萨?有,最后的时候一定有的。为什么,因为华严三圣就有文殊和普贤,如果没有文殊菩萨的话,那不可能叫华严三圣。</big>
 
<big>所以如果你们一定要诵文殊跟普贤都在的经的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华严经。那观音菩萨?妙法莲华经。那假如我们是想学般若法门,金刚经,心经,还有,就是般若经。</big>
 
<big>像我自己,其实我从小到大就是很很喜欢观音菩萨,我也是很喜欢画,我自己会画观音菩萨。那长大过后,自己也喜欢礼拜观世音菩萨,读佛学院或者出家过后,觉得虽然还是非常恭敬观音菩萨,但是自己开始很想学般若法门。所以我所认识一些法师。如果我们有认识像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这种思想,或者般若经,第一种属于智增上的菩萨。我们有空就拿这种书来看,来研究做笔记。</big>
 
<big>我们没有整天做这样的事,那有时候我们累了,或者是想诵诵经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拿般若经来诵。所以假如我们想多了解《大智度论》这一种,可以拿般若经来诵,因为《大智度论》讲的甚深空义,你没有了解般若经很透彻,其实你光是读《大智度论》,不见得能够了解得很透彻的。所以像心经、金刚经这一种,它是有相辅相成,对于《大智度论》的理解,所以大家有空的话,可以这样子去尝试。</big>
 
<big>因为我们年轻出家,都是有一个本钱,就是可以就是跟一些法门慢慢的练习,就是考验一下,看看自己适不适合。像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我很想改掉中午休息这个习惯,改掉午睡的习惯,所以我吃饭经行过后,我就回到房间拿起般若经来诵。大概十二点半开始诵诵诵诵到一点半两点。</big>
 
<big>一卷一个小时就可以念完了,当然你要很详细的分辨它的义理会比较慢一点。但是如果你是这样诵过去的话,一卷大概一个小时就可以了,不会用很久的时间,那你每天诵一卷的话,诵一品的话,其实慢慢自己也会有多一些认识了。当然我们如果要借助这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身心的话,有时候我们很累,拜佛什么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继续自己法门的修持,那这一些因为它是同类,你修般若法门,你是智增上的人,假如你在诵读《般若经》,书写《般若经》,这些是对我们智慧增上这一部分的加强,那这一些是功不唐捐的。回到书本上:</big>
 
丙二、教法有异:4-【趣入大乘者,直入或回入
 
                                    相应诸教法,实说方便说】
 
 
<big>导师这个地方其实不是很难,这个偈颂就是教法有益,除了众生根性,还有性相不同,还有就是教法个别,就是趣入大乘法,有分直入还有回入两种。以大乘法来说,什么叫直入,就是直接由凡夫直透到成佛的法门。</big>
 
<big>第二个,回入,我们可以说就是转一个圈,还是可以回到成佛的境地。这一些方便,回入的法门,就是类似之前所讲的,以先修声闻乘行,或者是天乘行的,那这些就属于回入,他修过后,再回到菩萨到来也可以。</big>
 
<big>那如果是直入的话,就是最后一种,有人乘直接趋入佛道的那个就是直入,其他两种就属于回入。大家如果要清楚的话,就是看181页底下有一个图表,画线的那个图表。</big>
 
<big>其实表格每一种的表达都有不同,你看下面有两个表格,假如我给你们选的话,你会比较喜欢上面那个表格,还是喜欢下面画线条那个?下面那个是导师画的,上面那个是我画的,你们比较喜欢我画的,还不错,很安慰。其实我跟你讲,因为我们预习很多遍,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其实导师画得比较好。你知道为什么吗?哪一个地方很明显的看得到不同?交错的地方,虚线的地方你看得到吗?这个是我画的那一种方方那种表格没有办法表达的。</big>
 
<big>你做任何东西都一样,它有它的局限性。如果是你取我画的那一种表格,它是一目了然,他不会歪曲你的视线,它是 aaa 全部都是aaa,aaa 就是全部 aaa ,这样你的答案非常清楚,但是它就是没有办法做到交错的地方。为什么说交错这个地方,导师这样子表达很有好处?就是不管你修回入或者直入,你修声闻行,天乘行,人乘行,你都要具备智慧、慈悲、信愿。这三个只是偏重不同,偏重导师用实线来表达,但是你不能偏废,那两种导师用虚线。所以你看,这是很有意思的。</big>
 
<big>所以有时我们看东西,人家说懂得的人看门道,大家要学习这个,看得比较深入一点。那我们回到本文来看的话,我先讲一些重点就好,这个地方。</big>
 
<big>一、趣入大乘的教法</big>
 
<big>1、【'''趣入大乘的修學者,一向分為直入菩薩,迴入菩薩二類。直入是直向菩薩道的; 迴入是先修別道,然後轉入大乘道的。二乘的迴心向大,如《法華經》的開權 顯實,便是迴入大乘的確證。】'''</big>
 
'''2、【與直入或迴入相應的教法,就是實說及方便說了。佛為什麼不直示大乘道,不 普為一切眾生說佛乘,而要說方便教呢?<u>佛說方便教,是有非常意義的</u>。因為 不說方便的誘化,他是不能進入佛道的。如小乘的經歷修證,會發覺還有不知, 不能,不淨的,就能受佛的教化,迴向佛道。而且小乘證果,到底生死已了, 不必再為生死流轉而憂慮了。所以,<u>方便說是值得尊重的</u>!'''】<big>。</big>
 
 
<big>看画线的部分,就是大乘的教法,他有分实说跟方便说,那画线的地方导师有特别强调说</big>'''<u>佛說方便教,是有非常意義的,</u>'''
 
<big>佛教的方便教方便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什么?因为不是每一个众生都那么利根,都直接跟他讲诸法空相就好。我们如果都是这样子来要求众生的话,你永远都做不了几个众生的,因为没有人像我们那么高程度。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办法,要用方便教来誘化。接下去一句不是说,要誘化众生去入佛道,'''誘化'''这个字非常好。</big>
 
<big>如果光看这个单字的话,这个“誘”, 它有好有不好的,那你配这个“化”,像导师所讲的诱发或者誘化的话,它是比较好的意思,正面的,如果你是那种引诱,那就不好了。我们如果真的懂得导师这里所讲的,佛讲的方便教,它不在于这种表象,只要它刚好能够令众生引发他的善心,向上的心继续修行,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的。所以你看那个画线的底下:</big>
 
<big>【'''如小乘的經歷修證,會發覺還有不知, 不能,不淨的,就能受佛的教化,迴向佛道】'''</big>
 
<big>小乘虽然他有修证到了一个阶段,但是佛有这样子的善巧方便,让他们自己发觉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净。然后能够愿意接受佛的教化,回向佛道。</big>
 
<big>这一点来讲,我觉得我们弘扬佛法的人,乃至大家学佛应该要有这样子的一个信念,就是我们说法,或者是我们要教导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有同事学佛,我们假如你我们懂得不够深入,没有多少把刷子,我们没有办法引发别人的兴趣。我们只可以讲说你这个业障深重,叫你来听课你都不来了,我看你就是点点灯好,消灾一下。'''我们不会有像佛这一种慈悲,引发众生自己觉得自己要想继续学习。'''</big>
 
<big>以前我在国小教过书,教过小孩子,我就有发现,那些国民教育它有一些教材,就是有这样子的一个作用,但是它也有这样子的一个不足。就是我们会规定很多类似戒条的,就是要小孩子,你不可以杀小动物,你不可以什么。但是小孩子长大过后,他不会觉得说伤害这种小乘命,他会有什么需要自己负责的业果,他不不懂得。那我们没有办法诱发他这种爱护小动物的这一种自发心的话,那他长大之后,你看纵使有很多学问的人,但是他是非常残暴的人,就是没有在教育当中诱发他们的那个自觉性。那这一点我觉得,假如我们要度化人的话,你不用讲一大堆,为什么有一些修行,他是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人家,就是你只要看到他的行为,你就能够产生善行,而不是看到他,背向他。有些人是这样的,他看到他影子来,就赶快背向他,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多多改进了。</big>
 
<big>所以我们要如何诱发众生的善心乃至精进心,继续修行,或者来我们佛寺继续用功?那这一点其实是大德们应该要多多用功了,那至于第二大乘所说的方便,说方便教,这一点我们前一页已经讲过了。</big>
 
 
二、大乘的方便說(異方便;勝方便)
 
1、佛說殊勝的方便,以淨樂國土,淨樂色身的法門來化導,這就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以樂得樂』的法門。 ◎如真能往生淨樂國土,也就不必再憂慮退墮;在佛菩薩的教導下,可以發菩
 
提心而入佛道了。◎如真能修得淨樂色身,也可依此天色身,深修勝慧了。
 
 
<big>这种方便,就是不管是修净土的也好,修那个密乘的也好,那这一些天色身,或者到极乐净土那这些,属于天乘行的,那导师与太虚大师的说法都说过了。</big>
 
<big>那看</big>
 
<big>2、【所以佛出人間而教化人類,雖本意在即人乘而向佛道(即人成佛),但為了適應眾生,不能不善施方便。...如來雙開權實二門,這才能使一切眾生同歸佛道。】</big>
 
 
<big>【所以佛出人間而教化人類,雖本意在即人乘而向佛道(即人成佛)】。那导师的用词就是用「即人成佛」。那我们密教,都是用什么?即身,很大的不同。</big>
 
<big>那由人乘开始,十善道开始做起,那趣入于佛道。</big>
 
<big>我们看181页底下的注解,太虚大师的说法</big>
 
<big>【依著人 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業報,方是時代的所需,尤為我國的情形所宜。由此向上 增進,乃可進趣大乘行──即菩薩行大弘佛教。在業果上,使世界人類的人性不失,且成為完善美 滿的人間。有了完善的人生為所依,進一步的使人們去修佛法所重的大乘菩薩行果。所以末法期間, 是依人乘行果而進大乘行的。】</big>
 
<big>这个是太虚大师认为说我们这种时代,应该是先就是修圆满自己的人格,然后再来说修大乘行。觉得说我们自己人做得不错的话,那这一种身教,这一种言教,比我们讲再多、写再多还有意义。</big>
 
<big>19:23 (……师父讲他的母亲来台湾一趟的故事,细节略),我们继续,182页,</big>
 
 
丙三、成佛种性
 
           丁一、二种佛性: 5A-【众生有佛性,理性亦行性】
 
丁二、别叙行性: 5B-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
 
                                      以是待修习,一切佛皆成】
 
 
<big>导师在著作里面有跟我们讲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一句话,让无量的众生感到安慰,你们有没有觉得?假如说有智慧的人才能够解脱,那我们怎么办?所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总之我们抓到了救生圈了。那这句话也是经典里面的话,那我们来看一下导师怎么解释。</big>
 
<big>佛性是什么,佛性有两种含义,第一个是佛的体性,这是通俗说;第二,是成佛的可能性,成佛的因缘,这个是甚深义。什么叫做佛的体性?</big>
 
一、「佛性」的意義 23
 
1、佛的體性(通俗義)
 
眾生雖在生死迷妄當中,但不是沒有佛的成分。如礦中有金性,所以可鍊成黃 金;如沒有金性,那怎麼也鍊不出金來。當然,這是一般的說法,在科學進步 的時代,可以非金屬的物質,而化合成同樣的金質。佛性說也如此,眾生本有 佛的體性,或說眾生本有如來勝德,相好莊嚴,或者說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修 行就可以成佛。這一本有佛性的教說,確是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也就成為佛 法中最通俗的學派。
 
 
<big>成佛要有成佛的特质,就好像我们要在要拿到金子,假如矿物里面没有金性的话,我们是不能提炼出金子来的。人如果他没有觉性的话,他怎么修都不可能成佛的。所以每一种众生,每一种物质,它本身有这样子的特性,那就是叫佛的体性。</big>
 
<big>当然导师在在这里有提到说,以科学进步的时代来说,你看导师真的非常注意这种时代的语言。非金属的物质也可以化合为同样的金属,大家应该有听过,我好像在新闻上有看过,说现在好像流行把那个骨灰弄成钻石,那个是什么东东,它怎么可以提炼成像我们戒指的钻石那么漂亮?就是非金属的东西,它应该是掺了一些化学的东西,它就变成金属。</big>
 
<big>那导师说,这个不重要,真正重要就是说,众生他应该有这样子成佛的体性,修行过后他就能够成佛,这个</big>
 
<big>【本有佛性的教說,確是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也就成為佛 法中最通俗的學派。】</big>
 
<big>所阐发的,那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大家都能够信受了。</big>
 
<big>2、第二个,'''成佛的可能性''',这一点,是我们比较少接触的,那导师先引用《法华经》所说的一句话,「诸佛两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就是我们释迦牟尼佛是最尊贵的,知法常无性,这个无性就是空,这个无性这两个字就是空性,知道诸法都是常空;佛种从缘起,这种成佛的种子,他是从因缘而有的,你发心它就播下去了,你修行,他就慢慢会成就。是故说一乘。那我们来看为什么说,佛性可以分成两种,理佛性还有行佛性。</big>
 
<big>大家可以在刚刚念过那个经文,你稍微标一下,知法常无性,那个空、空性,那个是理佛性;佛种从缘起,那个成佛的种子,菩提心种,这个是行佛性。一个是理佛性,一个是行佛性,那它的含义是什么,就接下去要解释的了。</big>
 
 
二、述《法華經》的二種佛性
 
1、理佛性(理):
 
◎一切法是從本以來無自性的,也就是本性空寂的。法法常無性(古人別說常與無性,是附合三諦的解說),法法畢竟空;這無性即空,空即不生滅的法 性,可稱為佛性的。因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不是性空的,那麼,凡夫 是實有的,將永遠是凡夫;雜染是實有的,將永遠是雜染;已經現起的不能 轉無,沒有現起的不能轉有,那就是無可斷,無可修,也就不可能成佛了(如 《中論》說25)。好在一切法是空無性的,才能轉染成淨,轉迷成悟,轉凡成 聖。
 
 
<big>理佛性,理,导师在这里简单的解释说,一切法它都是无自性,都是空。那假如他不是本来就是空的话,它不可能有所改变。那换句话说,假如一切法都是本来都是如此,都是有自性的话,那凡夫永远是凡夫,因为他是有自性,有凡夫的自性,永远不能成为圣人。杂染永远是杂染,那我们都知道,杂染它可以变成清净,凡夫才可以修为成圣人。</big>
 
<big>所以,一切法它是无有自性,本性空寂。那因为这样,一切众生,一切法,他内在都存有这一种无自性空的话,他就是有理佛性。</big>
 
<big>我们来看下一页,183页看第二段。</big>
 
 
◎【此法空性,就是可凡可聖,可染可淨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 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26。這是稱空性為佛性的深義。同時,法空 性雖是一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但空性就是勝義,是悟而成聖,依而起淨的 法性,實為成佛的要因。這雖是遍一切法,而與迷妄不相應,與無漏淨德是 相應的。所以為了引發一般的信解,方便說此法空性為如來藏,佛性,而說 為本有如來智慧德相等。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於一切眾生無差別,所以 說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
 
 
<big>『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这是非常著名的中论的一句话,空性为佛性的深义就在此。那因为一切东西,一切事物,一切人,一切有情都是空性,所以他就有改变的可能,就是有成佛的可能性。那这一种成佛要因,是遍一切法,所有的有情无情,当然是真特别特别针对有情。</big>
 
<big>这一种空性,它是跟迷惘不相应,反而是跟无漏清净的功德相应,所以称它为理佛性。</big>
 
<big>那什么叫做行佛性,这个是在事相上来说。</big>
 
2、行佛性(事):
 
【這是依修習發心而成為成佛的因性。如唯識者說:依『法界等流』的『聞熏習』, 27成為成佛的種子。《法華經》的『佛種從緣起』,也就是約行性說的。】
 
 
<big>我们即使每一个有情,每一个众生,每一个每一样事物,它都有这样子的空性本质,不过如果他没有发心修行的话,它是不可能证果的。所以行佛性,就是在思想上他是要培养成佛的种子,也就是实践菩萨道,或者是修行,这样子才能够去入于解脱。</big>
 
<big>所以那种修行发心成佛的因性,唯识学者称它为'''法界等流''',闻熏习;那《法华经》称它为'''佛种从缘起'''。所以这个佛种,就是菩提的心种,是从缘而生。什么缘起而生?就是你他没有缘,你让他具足缘,他已经有缘,你让他更加的清净。所以你看我们没有这样子让自己引发菩提心的因缘,我们就要去参加一些共修,参加一些文化,把自己遗失了的那一种良心、那种良知,那一种善心找回来。所以为什么说佛种从缘起?这个因缘的东西就是这样,你去创造它它就有,你去改善它的,就会进步。假如你都不理他的话,你就一直听麻木不仁的话,他是不会有所改变的。</big>
 
<big>所以这种缘起性,假如我们积极的话,它是会带领我们去入于圣道。</big>
 
<big>看行理佛性跟行佛性的小结。</big>
 
 
3、小結 一切法空性,為可能成佛的理性。依佛菩薩的教化,發心成聞熏習,為可能成 佛的行性。 事理是一致的:如不是緣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無自性的,也就不會是從 緣起的。因為無性空,所以從緣而起;從緣而起,所以是無性空的。無性而緣 起,緣起而無性,佛在坐道場時,就是這樣的通達:『觀無明(等)如虛空無 盡,......是諸菩薩不共妙觀』。28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說一乘,說一切眾 生有佛性。29
 
 
<big>一切法空性,為可能成佛的理性,这个就是理佛性。</big>
 
<big>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多闻熏习,那可能成佛的行性就叫行佛性。</big>
 
<big>当事理一致,到底又是什么含义,这两者如果配合起来看的话,导师的解释说,【如不是缘起就不是空,假如不是空无自性,也就不会是缘起的了】。那因为是缘起,所以他没有自性。</big>
 
<big>【佛在坐道場時,就是這樣的通達:『觀無明(等)如虛空無 盡,......是諸菩薩不共妙觀』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說一乘,說一切眾 生有佛性。】</big>
 
<big>再来我们看两种佛性的差别。</big>
 
 三、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差異
  1、理佛性
 約理佛性說,一切眾生都是有佛性的。
2、行佛性 約行佛性說,待緣而成,所以是或有或無的。大乘法種是菩提心,發菩提心, 與菩提心相應的一切功德,就是行性佛性。《法華經》的『佛種從緣起』,就是 約菩提心種說的。發菩提心,就成大乘法器,能展轉出生無邊功德。所以《十地經》,《大集經》等,都喻菩提心為寶珠,經修治而圓成佛的果德。這樣的行 性佛性,依經所說,略有二位:  30
 
 
 
<big>第一个理佛性,是曰空性来说,就是一切众生都有的佛性,就叫理佛性。</big>
 
<big>行佛性,这个就不一定了,他是待緣而说,他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大乘的法种是菩提心,那假如你有发菩提心,那个就是有行佛性。所以发菩提心,那就是大乘的法器,能辗转出无量的功德,那这个就是行佛性的开端。</big>
 
<big>那行佛性里面,它又分成两个,</big>
 
<big>(1)性種性位: 以見佛聞法為因緣,發大菩提心,熏習成大乘佛性。如下種。菩提心一 發起,永為成佛的因緣,是不會失去的;如《法華經》繫珠喻所說。但 這不能說是本有的,因為是依發心而熏習成的──法界等流的聞熏習。</big>
 
 
 
<big>这一句话,我们到下一次上课,会提到,菩萨戒是以菩提心为本,你只要发了菩提心,就等于你受了菩萨戒,受了菩萨戒是不管你有没有持守,这菩萨戒到你成佛都不会失去。所以这是这句话——【菩提心一 發起,永為成佛的因緣】,他是不会失去的。你不要说我发了菩提心,改天你说师父,这菩萨太累了,我要把这个菩提心收起来,我先修八正道解脱再说。那以大乘佛法来讲,你只要发过,它就是永远存在,有这样子的意思的吧。但是,导师说这不能说是本有的,为什么,因为他是依发心的因缘而熏习而成法界等流的文讯息,它不是本有的。B 习种性位是什么意思,有了菩提心种,那就依佛性而渐渐修法,是佛种清净功能,由下沉中,由中承上,就是由下品的了变成中品,或者中根性,由中根性变成善根性,那大乘的功德技能不断学习,真正成为名为习种性。那讲到这里,其实就不难归纳了,就是理佛性和行佛性。理佛性就是空性,行佛性,就是实践发心。那行佛性又分成两种,性种性味,还有习种性味。性种性味,那就是发心一发心熏习而成的,习总欣慰,这种行为,就是发了心过后还不能停止在那里,是要慢慢慢慢修,让自己由下成为,由下根成为中根,有中根成为善根,慢慢渐进,我们回头来看一些重点,我们看一下183页。183页注解第一行,导师说龙树菩萨不承认是先有佛性,就是本有佛性。龙树菩萨不太承认佛性,假如先有的话,应该是因中有果,这是榕树所透彻的真正的性空论者,他是提倡一切法性空,待缘而成下一行后面第三行后面一切众生有成佛的可能,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是性空的缘故,然而星空并不能决定你成佛,还是由因缘而定,假如你不修的话,永远都是凡夫,那我们来看那下面,第二,印顺导师的中观经论那个地方,基本上他这一段,最主要要讲的就是一切法,他没有定性,没有自性,他都遇到因缘,它能够改善,只要凡夫发心,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久久讯息就能够成佛。那《法华经》这里的这一句话,我们来看一下《法华经》卷一,这个,也是我们前面所提过的经文。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我们看第,从这个经文数下来三行比较出题的字,比较黑的字,你看一下,信不过是缘起法中有没有看到,信不过是缘起法中由于久久即习见前,渐渐成为强而有力的作用,这个叫做性,而有,非此不可的趋势。所以性,就是它的一种佛性。那什么叫佛性,它是说你已经累积那种要成佛的那一种习性,已经强到你自然就会趣入于圣道,你累积到有这样子的菩萨的功德,那你自然就是非成佛不可得了。假如你具备,水到渠成所以导师继续说,常人不知道缘起,那执着自性有,所以,将即见成性的本性,为本性。或者,习性以外别立本性,性,虽然它是治而反而如是不变,不过它是相对的,能在未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或者是未有另一极其诚信的时候,它是可以维持必然的性质,还有他的形象,这个应该不会很难吧,,那它的相对的说法是在184页,补充他刚刚那个说法,在184页,注解30,注解30,我们看一下注解30也是中观经论,导师纵观经论,《大智度论》卷67有提到说四象极其诚信,譬如人乘,若其不已,则成恶性。我们的性格,我们的性特质,它是由九九或者渐渐地养成习惯而变成自己的性格。所以这里大大致度论的 pp 说,就好像有一个人喜欢喜欢嗔心的人,他是日以继夜的形成这样子的性格,所以他就变成恶性。所以你看有一些人,他其实不是那么恶的,他是他的环境所使然。像有一个外国的报道,他有报道说有一家人,有一个大家庭里面有28个,全部都28,一个大家庭里面有28位坐过牢。坐过牢。就是假如说一个家庭里面有这样子的一种习气的话,它会影响他的后代,影响他身边的人。所以这种习气他是慢慢累积而成的。所以大家应该有听过一个故事,就是说一个很会画画的画家,他刚开始画的时候,他是画什么,画上帝,上帝,他画上帝,然后画得非常的像,那有一个人看过后,就觉得说哇画得太好了。那你知道,好像后来这个画家因为他画得太好了,他就变成非常富裕,非常富有过后,他就生活就非常的放荡,放纵,那钱花光了,那就做坏事,那就被拉到了什么,被拉到去坐牢判死刑,那跟他买画的这个人,有有一次有姻缘,好像就是到监狱里面去,是不是,他是在去要找一个,他不是,是一个画家,看到一个人,一个对对对,一个画家,他在找一个上帝来,一个人像上帝的来画,那他就找到一个,长得非常的庄严的人,他就请他来当我的模特儿,给他化成上帝那因为他当他的模特儿赚了非常多钱,他就这个这个模特儿,他就出去乱花钱,乱搞,所以就到监牢里面去了,判死刑。那这个画家,他想画一个那个地狱相,魔鬼像,因为有上帝,要有魔鬼所以,他就到监狱里面去找最适合的面貌,他找到找到这一个人,他就说,这个,这个,这个坏蛋,他的样貌最像魔鬼,那跟他在画的时候,那个人,就流眼泪了,流眼泪。那个画家就说,为什么你要流眼泪,有人跟你画像不是很好。他就说出这个来,他说,几年前,我就是你画的上帝,现在,你要画魔鬼,进来会还是找找到我。所以这个故事它最主要要阐述就是我们的习气跟我们的环境,它是影响一个人很深的。你看有一些人,他是非常厉害算人的人,你看他的家人,他的环境都是这样,他会跟你算了一分一毫,他会不会吃亏给你的,所以我们看导师的白话解释,我们的思想行为起初或是善,或是恶,或是贪,或者嗔这个就是像如不断地起坐,酒后,会养成什么性格,诚信,等到习以诚信,那常人不了,你以为本性如此,所以佛说众生有贪心,贪行人,嗔行人,痴行人,这都是九九极其诚信,不是说他先天就有这样子的定性。那就好像,下面你看《大智度论》也有引导导师也继续解释说,倒数第二行江山易改。什么,秉性,本性难移。那就好像,在禅宗有一个这样子的小故事。禅宗,那有一个宗师,他快要往生的时候,门徒们都跑到他身边来,那有一些就是在哭,有一些就是说,师父,你有什么交代我,那你不在的时候,那我可以帮你处理,那很多人就在旁边就要哭了,就在哭了,不舍得师父离开,那有一个徒弟,就有一个侍者,就代表说话,然后师父你可不可以跟我们最后的开始,那你往生过后,我们,就是大家就有所依循。那这个禅师就说你觉得我往生,我死了过后会去哪里吗,你觉得你没哭得那么可怜,你,你觉得我会去哪里吗,我们你看到一般人,都是会想到人死为鬼的,那中国人的观念,都是这样,假如我们的亲人,假如我们的师父,往生过后是到极乐世界,是到了佛国世界去,或者,是解脱了,你哭好像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如果是知道我们自己的修持,或者我们的亲人,他是往深山去的话,那应该要敲锣打鼓庆祝一番,因为他修修有所成,那不应该都是用哭的。,那这一种习以诚信的这一种,习惯性,其实要慢慢累积成我们的习惯,这个是要透过学习。学习的话,我们要回到行佛性那个地方。行佛性在183页,行佛性大家看一下,行佛性第一行不是有提到说为是学者,有提到法界等流闻熏习是成佛的种子,有没有,我们看一下注解26这一段很重要。什么叫闻熏习,就是多闻熏习。什么意思,就是法界,它是清净的因,我们希望获得的是无分别的字,就是果,因跟果它都是真实的。所以闻熏习的这一种习惯的这一种内容,应该也是真实的才对。因为我们听的法是真实的,我们希望证得的无分别字也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所以,就是佛陀的等流正法是真实性的,等流也属于真实性。那这种阵法,这种多闻熏习,为什么不属于片剂所执信,或者是依他起性,因为依他起性是希望杂染遍计,所执性,是颠倒之音。而我们现在所听闻的正法是真实法性的,等流闻熏习又是正法的熏习,所以虽然是世间,但是它能够引发真实性的无分别字,带领我们误入诸法的真实性,这与平常有肉无肉的观念略有不同。导师说,一个是向生死流转的片剂,依他性的路走去,一个,是向出世间真实性的路走去。所以就是在这向生死流的心中发生一个向清净真实性反流的动力,渐渐把他拉转回来,这个就是文讯息的力道,那假如我们不经过这种多闻正法的讯息的话,我们没有办法拉回来我们自性见的这种错误。,所以,我之前就是,我上学期有有给大家一本书,,就是如理作意,那我在因为这次暑假要讲很多次。那我在马来西亚有讲一次,还蛮简单的,讲得很简单。那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是不是你们可以去拷贝,那要给谁比较好,班长是谁,你来负责,需要的人再跟他登记,那你再看要怎么处理。那上个学期给大家看的那个就是我的那本书。如理作意的话里面,就是我所有提到这种文学系的一个重点,就是在唯识学里面,它有一个很特殊的用词,叫做寓言,我们语言都是用口讲出来的,语言,用口讲出来的。但是他这一种语言,是意念的语言,就是我们的想法,在微信里面有这样子的特殊的用词,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假如我们凡夫,我们凡夫的语言的话,一定是跟什么,自性见有自性。相应的那佛法里面要让我们多闻熏习,我们多闻佛法所让我们产生的这种语言,那是能够让我们体会什么是无止境,刚好跟这个是相反的。所以我们如果我们听闻的佛法,常常要让自己的意念,产生一种影像,成为我们的一员的话,它可以在这个过程里面,假如我们多闻过后,再经过如理思维,如你的作业过后,我们会对佛法产生一种预言,这种预言,就是一种道理在心里面建立。简单讲,比如说无常,无我这种道理,假如在心里面生根的话,以后我们处对任何境界,我们会用这一种我们所听闻佛法而产生的语言来实践这一种阵法,这样了解吗,所以这种语言假如我们转换的越多的话,那是能够让我们从杂染转到清净的。虽然导师在里面有说,虽然在学习佛法的当中,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请问我们是不是反复,是不是世间事,还是世间,但是他只要我们愿意这样子做,那这一种文学习,它就是红色的,它是有意义的,它是佛法的,那它就是会超向于什么,出世间出世间。那假如我们不去让这一种相应于佛法的出世间的预言建立的话,那永远都没有转凡成圣的可能,这样了解吗,。所以这种听闻佛法的那种意念转换成自己的意念,里面的语言,就是我们建立的这种种种的名相案例,假名安利等等都好。但这种预言假如不能够在我们生命里面产生作用的话,它是不能够引导我们渐渐增进,到达清净无漏的法性。这样了解吗,,所以转换我们凡夫具有的预言,让佛法渗入到自己的自性,改变,自心见的无明,所以我们听闻后的听闻佛法后的闻讯息,那是能够作为我们修道的标准,还有证果的主要因素。所以这种文学习这种行佛性,它是要由听闻佛法或者是见闻佛法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开始,也就是我愿意接受,我愿意实践,我愿意发心。那当然第一步就是一般我们讲的你就是要规定三宝,开始持守五戒,那如果是大乘法的话,我们下一次上课会提到。开始你如果真的想做大菩萨的话,那就要开始要实践菩萨戒,修菩萨戒,因为你只有开始做了才是行佛性,否则永远都停留在理佛性,这样明白吗,,我们,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今天到这里。</big>
 
<big><br /></big>
 
<big><br /></big>


<big><br /></big>
<big><br /></big>
第195行: 第7行:
<big>29A</big>
<big>29A</big>


<big>导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好,我们上一次上课,是上到讲义的185页,讲义的185页,就是丙四,丙四那个地方菩萨的殊胜,那从这个礼拜开始,我们就要介绍菩萨,那在还没有进入之前,我们先来看,就是回顾一下上个礼拜上一次上课,所提到的就是极其诚信的一种,情况,就是佛教怎么说,我们的性格是从哪里来,比如说我们小时候,你问你的母亲,或者问你的妈妈,也许我们多少会知道,说你刚生生下来或者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个性是怎么样的,但是一旦长大了,乃至到了这把年纪,那也许,我们的长辈,都跟我们说,我们的性格已经是,像牛,像马,什么情况都有了。这个就是从小到大这种习气累积成,性格,这个是每个众生都有,每个众生的一种倾向,喜欢自己的倾向。不过佛法里面讲的是一种熏习,极其诚信的这种信息,当然,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的还是在学习佛法,那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地在学习这种佛法,其实学佛过后,我们也透露不出这样子的气息,或者是这样子的气质。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说,假如你学佛过后,你会让人家觉得说,你有在学佛的话,那至少说你散发出来的性格,会让人家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像,佛教徒的一种行为,当然我们不是故意照做,或者是贴上标签,这是,那是一种自然的一种表现,自然的流露。那如果是我们能够做得到这样子的话,那就有在把佛法的这一种,听闻或者是修行而来的 讯息 ,让我们过去不好的那一种自私自利的个性,慢慢的,修证回来,那一天,我有一次在坐计程车的时候,那我有听,刚好他有在,放那个收音机,那我有听到一个故事,就是有关于这个,极其诚信的这个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还没有讲到,等一下讲到你们在抄还来不及,不然你们抄在哪里,等一下在抄不对地方,不用那么紧张,我只是怕等一下走来走去这样而已了,你们先听完这个故事,我故事是很难得才有一个故事的,我要想很久才想到一个故事的。那这个这个,我听到的这个这个故事还是讲他是说有一个黑人,大家有听过黑人吗,黑人,那他就周游列国,每个国家都去,他有一次就是到差不多最后一个国家了,那来到这个我们的亚洲,台湾是他最后一站,那这个黑衣人,周游列国来到这个台湾,到很多地方去参观,查完之后又离开了,那别人问他说,那你这样子世界周游列国了一趟,你觉得什么地方你觉得最亲切,他说,我觉得台湾给我最亲切。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因为台湾很多神庙他跑到神庙去拜拜的时候,他都觉得怎么那么像我的祖先,因为跟他的肤色都一模一样,所以他觉得说,他来到这个国家,他们也那么喜欢黑色的皮肤的一个,神明,所以他觉得很亲切。不管这个是不是一个笑话了。不过,我觉得说假如我们是,有什么一种习气的人,你渲染出来的,或者是我们生下来就是有这样子的一种特质。所以我们在海外,大家如果你有去过欧美的话,或者出过国的话,你如果碰到,台湾人,自己的同胞,你会分外的亲切,真的很奇怪,像我,我来到台湾,如果给我碰到一个马来西亚的同胞,中实是不认识,我也很多话题可以谈,问他住在哪里,在马来西亚住在哪里,所以人,就是生下来就是有这一份。习惯性习气。那这个就是。有关于这个极其诚信。不过按照我们注解30就是185页,注解31,倒数第就是三注解31。在网上看三行依中观说有看到吗,那个字体比较粗的地方,还有比较黑的地方,就中观家怎么看,这个极其诚信就是众生没有不可以成佛,以众生没有决定性就是无自性的缘故,那这是说生人升天或者为人都没有定性,都是由于行业就是我们的卡,就是我们的造作的一切行为及其所成,那你是生存或者是下坠,下多,那这个都是,我们自己造的,那等到这种极其到成为必然的趋势的时候,这个就嗔为性,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这种性那,但没有本来如此的定性。所以那如果遇上的话,休息善,那就可以升天,欲二,休息二,那就多地狱。乃至见佛闻佛闻法。及其熏修,其实是都可以成佛。所以按照纵观来说,他也不会反对说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不过他不站在朋有的立场,就是说你天生下来就有这种本有的立场,而是说他说站在一切法是缘起无自性的角度,来说,一切众生都可能成佛。假如我们学习到的佛法,而且去修行他的话,都有可能成佛。那这个礼拜开始,我们来看丙是就是菩萨殊胜这个地方,那要谈菩萨,导师在这里跟我们做了一个偈颂,就是说发心名为菩萨,当然是发菩提心了。那众生之上手,假如你发了菩提心,就是在所有的众生里面,他就是最伟大的了,这个叫菩萨,那是处世功德,就是世间善法或者出世间善法的功德,皆由菩萨而来。那我们来看菩萨的一个定义,菩萨就是菩提萨多,就是菩提萨多的一个简嗔。那菩提是什么,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无上正等正觉又是什么,就是一般我们所讲的自觉,觉他,功德圆满,有没有,我们佛法里面讲的自觉,觉他,我自己,有时我们在就是僧团里面的生活,或者我们在教育众生的时候,或者在跟人际关系的时候,我常常有在思考一个问题,像我最近我在教学的过程里面,就有同学,因为我我在新中有跟那个一同时上课,跟他们上保基金,那这个礼拜跟他们上这个学期跟他们上保基金,上了第二个学期,第二个学期是比较难的一个部分,就是谈到中国,谈到中国,所以就有很多同学,我慢慢陆续,都觉得太困难。那下课了,这这个礼拜,他们来找我,他讲了一些,他们讲了一些情况,我觉得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都会遇到的,就是让我们修学一段日子,或者是知道越多,听得很多,看了很多,他说那个学生问我说导师为什么我们好像有一些东西也知道的一些道理,我们也知道非常好,也想做,但是做久了,你会觉得好像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利益,没什么用处,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有时候会觉得佛法离自己很慢慢越来越遥远了。他说就好像我们他说我们学院常常市长叫我们,要有感恩心,要有惭愧心,他说东西我们做久了就麻木了,你知道吗,比如说我们来道场发心,你第一次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哇,非常的新鲜,你也帮忙,煮饭,切菜,但是你做久了,你会很麻木的,这个就是吃饭,就是切菜了,没什么。那在那种情况之下,他说很多佛法的观念在我们的遇到境界的时候,那我们就会慢慢觉得说这个对我不重要。他说如果是我们遇到这样子的问题的时候,很多道理呀,比如说无常,无我,那我们要怎么时常都能够应用起来,,那我就跟这个同学讲说,学习佛法其实是一个过程,什么过程,每个人都不同。那假如我们只是要求齐头式的教育的话,其实对很多众生是很残忍的,比如说我们比如说师父跟你们讲说,大家来这里听课,你们来这里我讲的,比如说我教大家修行,修禅定,那因为师父只是会一个方法,就是会安不念,那你们来这里禅修,你们来这里修行,那你只有学这个方法,其他的方法你就要暂时放下,你来到我这里,你就要学这个方法。其实按照世尊在《阿含经》的教育方法来看的话,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每一个修行人,他都知道,其实真正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气理跟契机。那如果不是能够气到众生的鸡,你再好的药对他来讲都会生烦恼,他如果不喜欢禅修,你强迫他禅修,那个是产生副作用,产生烦恼的。那如果他只是喜欢念经,喜欢念佛,我们没有经验教他,我们应该要积极地学,积极的为了众生而学。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在佛道上,自觉觉他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那这一次,因为没有,我上个礼拜本来是上学期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因为我想去日本毕业旅行,后来没有去成,因为暑假太忙了,忙得我快要晕倒了,所以我开学过后,我就觉得说,太累,不要去,但是因为那个海报已经出来了,所以上个礼拜还是没有上课,还是不上课,那我就有机会跟基因,因为基因法师没有去,那我就刚好,有一个晚上跟他碰面,我们就聊起很多自己的在参团的经验。精英法师,他是我们师长里面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导师,那我们就有一个同感,就是说其实学佛法,大家一定要在听完一个课过后,或者一个道理之后,一定要有办法归纳出一些要点,就是一些原则,那我希望能够朝这些原则去做,否则我们知道的只是文字,知道的只是这种学问,其实对自己生命没有多大的意义。比如说很简单,比如说,基因法师就跟我说,他说比如说我们讲大乘,我们讲大乘,请问大乘,我们介绍到这里了,先不要讲后面,比如说大乘菩萨,他最伟大的特色是什么,一句话菩提心。还有,他跟他跟声纹最不同的是什么,声纹有自力,也有自觉那菩萨没有的,菩萨有的他没有的是什么,利他或者是觉他。所以金导师跟我讲说,他说我们学佛法要看得到你学的这一个法,这个这个部分的一个特质。那假如说我们有心要时间搭乘法,那自己的那个前提,一定要在利益众生为前提,自觉是无可厚非的事,你修声闻乘,你修菩萨圣,自觉是免不了的,每一个都人都要的,每一个解脱的人都要。但是利他的话,那就如果你修菩萨道的话,他特别强调,所以比如说你在修菩萨道,那我们做任何事情,假如都不是为了利他,你都先考虑到自己的话,他说你这样子学菩萨道,你永远都没有办法记录到大乘法的精髓,你永远都觉得大乘法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要学习大乘不共法的时候,其实我们在考量任何事情,有时候比如说遇到下雨天,或者遇到,今天身体不舒服,我们说我不要来上课,我要请假,但是我们要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们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或者我希望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我有没有考虑到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还是因为你修行的一个意志力不够,那假如是说我为了众生而学,我为了以后赶快成佛而学的话,自己在身体不好,再有任何外境的一种考验,我们都要克服自己,都要坚坚定地克服,这些时间过来,那这一些才是说突破自己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者是懈怠,,往前再进一步。所以修菩萨道,他前提一定是在利人在先,利人在先,那考虑自己的,那放在后面。所以自觉觉他。本来佛陀都教我们,自觉是每一个修行人都必备的。假如我们有没有办法自己觉悟自己的行为,那是没有办法,没有资格谈利他的,没有办法没有资格谈绝他的,因为你连自己的行为,身口意都没有办法自己觉悟,对的,错的,如法的,不如法的,自己都没有办法觉察的话,我们怎么有资格去谈利他,,所以你看,一个懂得自觉的人,一个懂得自己觉悟自己身口意行为的人,他纵使因为生病不能够,比如说不能来上课,但是自己因为知道生生理的问题,四大不合,不挑,但是我们在家里还是这个心,还是要继续用功,我不能够前去这个法会,但是你的心要欢喜,要随喜赞叹,功德,这一些修行的那个内心的意志,不能够,不能够退下来,那个才是有自觉。所以真正谈佛法的,那个菩提,或者谈自觉,觉悟,那自己如果没有办法觉察到自己的一种行为的话,没有不断提起增强自己的反省力,惭愧力的话,其实我们学习都进进退退,很难持持之以恒,所以自觉感觉他我们如何相互真上,这个就是我们要谈这个菩萨的地方,要特别注意的,那这个是菩提的意义。沙多,第二,萨多就是有情,或者是有大兴的有情,大兴,大兴是什么,就是广大的心,不是小小心,不是小心眼,是大行。第三,菩提萨多,就是意为觉有情,那就是追求永求菩提不懈怠的众生,那就叫做菩提萨多,就是发了菩提心,就名为菩萨。第二,菩萨皆会有前身不同。那在大乘佛法来说,那一开头的话,那就是初发心菩萨。第二,九发一菩萨就是九学菩萨。第三,不退转菩萨。这个不退转菩萨就得得到,至少圣意菩提心,就是得到无生法忍,阿比八字这一种才叫不退转。那前面两种都还是凡夫。那第四个,一生朴处菩萨,就是最后一声,就是像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内院,他是最后一声的菩萨,他这个朴一生朴素菩萨这个位置结束过后,它就会下降,人间成佛。这样了解吗,,好。第三,菩萨为众生之上手。那这里导师跟我们说,初发心的菩萨,虽然还没有大功德,不过他已经可以嗔为众生中的最尊贵的人,就是上手。那为什么说,法行以来就值得尊敬,,因为我们看一下注解33看186页那个地方。33注解。为什么说一发心的菩萨都值得尊敬,值得赞叹,那这里《大智度论》有跟我们提到,说众生有两种,一种是已经法行,一种是没有法行。当然,如果是算没有发心的凡夫来讲的话,你只要一发心,不管你发什么心,都会比他好。那发心为什么又能够胜那么多众生,其他的,没有发心的众生,。《大智度论》跟我们说,他说世人众无量无上佛法因缘,希望度脱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那其他没有发心想修行的众生,但求自乐,只是想到自己的快乐,然后,想给予别人痛苦,先别想占有别人,想占人家的便宜,你看到一个学佛的人跟没有一个学佛的人,其实他是有差异的。假如我们还是很喜欢占人便宜,给人吃亏的话,这个其实是跟菩萨的发心是,背道而驰的。那我们再来看,问曰,诸阿罗汉,辟支佛及五通有五神通的人,他其实这一些圣者,这些有修禅定的人都是礼遇人,发心者,他,或有为李煜,但发心就是他可能还没有禅定,也没,也不是圣者,他只是发心。为什么说他那么殊胜,那论主就有举了三个角度来回答。第一个,前面已经有提过了,不晓得是第几卷了,我们接下去看后面阿罗汉等。虽然烦恼已经断经,为什么还不如初发心的菩萨,这里就举一个譬喻说,就好像转轮圣王太子,虽然在台中他已经胜过其他的小孩,又好像王子,国王的太子,虽然还没有那个单位,不过他比起诸大臣的富贵,还要殊胜。因为是王子,太子。那发心的菩萨有两种,那第一种就是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的人,只要你开始实践了,虽然你还没有成就,但是你还是很殊胜,胜过一切众生,你虽然还没有达到不退转等等,但是你已经是朝那个方向走去,这个就是胜一切众生的其中一个理由。第二,有一种菩萨是空发心,但空发心,就是我们常常凡夫都会有,就是我们在佛菩萨面前,许菩萨戒,发菩萨愿,愿断一切二愿,修一切善,适度一切众生。我们我们都很会背的,很多个回向都是背得蛮不错的,但是这一种,我们有没有真正发心去做这个就是,要反省自己了。这个是第一个答案了,点点点后面,我们看一下,菩萨亦如是,虽未成佛,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他已经开始实践菩萨道,也开始在阐扬诸法实相,破诸外道,或者是种种戏论,所以他胜一切众生。假如他成佛的话,那更不用说了。第二,有人言,那有人说,若有能一发心言,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苦,所谓断烦恼,为行难事,以心口业众生,一切众生。那其中又有人提出说,为什么说菩萨能够胜一切众生,那是因为菩萨能够敢承担这一个使命,他敢讲出来说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的苦难。这个菩萨,他敢这样子说,虽然他自己还没有断尽烦恼,度一切众生,但是因为这个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敢担当,敢讲出来的这句话。所以他说这一类人,那个造这个心的业,还有口业,非常的重,非常的殊胜,所以说他胜过一切众生。第三,复次肾,肾的这个名,那个逗号应该可以不要。这个书,这个甚,甚至这个圣的名,不必放在一切事中都胜,就是说菩萨的胜。一切人,发心生一切人,不必说放在所有的一切事情上,那只要放在说他一发心,发了心想求佛道度众生,光是这个发心说他殊胜,这是可以的,是允许的。为什么,他说你看到下一行,他说譬如以非言之,假如你要以非这个技巧来说的话,小鸟是鄙人殊胜的,这个 pe 也是很好。那接下来,小乘人跟莫言这个都是,不是非常理想。所以论主的评曰就说这两上面两种,小乘人跟莫言,这个都是,两边应该要离这两边说中道,那中道就是如上面的三个大约那个地方。为什么,因为,真正有发心的菩萨,,不管你站在哪一个角度,你说他只有发心肾也好,你说他敢担当而说出口来也好,或者是,他开始做,虽然不会很圆满也好,那这三点来说,菩萨还是值得可尊可敬,那胜一切阿罗汉,或者是生一切众生,这个是菩萨发心就是一切众生的理由所在,我们看186页最上面二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等善法,就是出世间善法都依佛菩萨而有,那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为什么,因为佛是圆满的果德,因是菩萨,所以说菩萨的功德是依菩萨而有,那简单来归纳的话,就是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我们看一下注解34《大智度论》的说法。答曰,应声闻辟之佛。世间有善法者,亦皆有菩萨故。有那都是有菩萨故有的人。为什么,若菩萨不发心,世间上无佛道,何况声闻辟支佛,佛道是声闻,辟支佛根本故。所以按照《大智度论》来说,那导师在《成佛之道》这里所提到的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是,有所依据的,那菩萨为什么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源,就是他最主要在《般若经》菩萨最圆满的一个,信愿,就是令所有的一切众生皆离苦得乐,这个是,菩萨最根本的一个目标,就是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这个是众生。佛就是这个菩萨最根本的一个目标。那因为这样子的缘故,所以菩萨他会发心去修学,那假如不是菩萨根性的话,通常我们在学了某个法门,某个学问,我们觉得,自己够用了,自己能够,,处理自己的烦恼,那也就好了。那如此,我们假如不往菩萨道去突破的话,那这一点是永远就没有办法脱离自己的固定的思考模式,而学习大乘法,第四项,修学菩提心的动机和方法第一,那要做菩萨,导师在这里跟我们说,第一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那这并不是偶然想起要度众生,我们常常都是这样,我们的亲朋好有,要去皈依,要去受五戒,那大家约好一起去,都是这样。不然,就是父母强迫小孩子去,我也有看过,有一些父母,比较奇怪,就是自己觉得佛佛教很好,修行很好,但是自己已经没有因缘出家了,所以千方百计就是要小孩子去出家一台。我我觉得台湾是很奇特的国家,真的是有这样子,他千方百计就是要小孩子出家,但是我我在台湾有快十二年了,那我看到的有一些现象,这个是不是很非常非常理想的,为什么,因为我有见过这种小孩,他们因为小很小就诵到寺庙去,然后在那里出家,然后就要当兵就出来。有些就是因为这样子当兵,然后就还书就没有再回去,那有一些,是到一些地方去长大了,因为自己会找地方了,就到处去找地方去参学。那我自己是觉得说,假如这个小孩子真的有福报,有这样子的因缘修行,那当然是没问题,那假如不是出自于自愿的话,这种情况到最后,他遇到境界的时候,他通常都不会留在佛教的。所以假如我们为人长辈的人,自己要想清楚了。虽然修行很好了,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很适合修行的,就是这个出家的这个衣服,不是每个人都很适合适应的,虽然大家觉得说,出家也不错。不错,你来出看看,因为我不知道,可能是台湾的福报比较大,所以大家会觉得说,出家人过得也蛮好的,也很享受,很什么。其实你看不要说哪里,你看比如说辉瑞讲堂,这里也是蛮好的那这里的师父大家有有觉得他们都很享受吗,没有。对呀。外观,因为我有参观过台湾一些大道场,他们我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要盖那么大,为什么盖那么大,他们都说其实都是有些是老和尚的信愿,就是要接引众生,所以其实真正修行,他修菩萨道也好,声闻道也好,那真正有修行的人,他是不会整天着重于这一种衣食住行的,不会整天着重在这一种。为什么,因为这个还是世间的东西而已。那就好像比如说我们会在讲堂的师父,那这里生活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就早晚课,其他时间都自己用功。所以我们先不说个人的有什么一种,你有什么的习惯,光是我们能够待在这个道场,那我们的五门功课好好的用功,那其他时间自己也不会到处乱跑,我觉得这种修行人都很值得我们尊重了。,不要说什么你看我们来八关斋大家有没有,大家有没有觉得最后一支香要回乡的时候都很法喜充满的,因为可以回家了,,那我们在这里的师父,是没有的回家的,一出家了就没得回家了,回家也是看看父母,就回来了。所以其实出家有它一定的一些适应跟困难,不是我们一般看外在的所想象到的了,他自己自己不用功的那个不说了,那发菩提心。导师在这里说,他并不是一时偶然情绪,或者是说一时别人的怂恿,而想发菩提心,而叫做菩萨,这个不成为菩萨。导师说要真正经过一番修习,达到坚固的信心成就,才去发菩提心,才想实践菩萨道的话,这一个才是真正我们所要的菩提心。那菩提心的修行为修学大乘道去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要找,那个最首要的,为什么,因为菩提心就是想成佛度众生,那菩提心从哪里生起,导师在恶的地方有说从慈悲心生起,为什么,因为一切功,那个大悲为一切,就是一切,什么道元功德母或者是认为一切道源功德母等等都有。大乘经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慈悲大悲是一切大乘法的上手,这个也是般若经所说。那怎么样从大悲心来发菩提心,这个就是刚刚所提到的,在修行解脱三生共法来说,声闻,阿罗汉,辟支佛他们也有自觉,自自觉,或者是自立的能力。但是大乘比较不公的地方就是这个菩提心。为什么,因为他是由于想利他,想觉悟他,想慈悲众生这个角度而发起的。那这一个特质的话,就形成大乘的一个特色,就是慈悲心。所以因为不忍众生苦的关系,所以我们想发菩提心。所以导师在这里跟我们提到说怎么发菩提心,第一个我们可以原慈母自己的母亲的孝敬就度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那度众生。我们通常,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比较难生起慈悲。所以,在这里导师提到说可以原慈母,因为母亲对我们的养育,生育之恩,最伟大。所以,由他为一个出发点,由他开始而扩展,扩展到一切众生,那当然,以这个时代来讲,有一些母亲好像也不是很伟大,我看新闻有一些是生了孩子就把那个孩子放在那个公园里面,让人家去领养,这样那些可能可能要意念另外一个对象,因为导师有讲,导师在学佛三要有讲,我等一下会补充。他说我们源于众生,要度众生可以源于自己的母亲,这个是经典所讲的,但是也不一定是自己的亲人。他是讲为什么,他是举一个在学佛三要一个很实际的一个例子。他说你看有一些人,他对自己一般我们的儒家的思想就是说你要作为一个好人,第一要点你就是要孝顺,要孝顺父母,要对家人要好,这个就是你,你就是好孩子的一个标准,但是导师说其实不尽然,有一些众生,你去观察他,他对自己的家人不好,但是他对他的朋有很好,他对他的朋有很好,他可以朋有好过自己对自己的父母,导师也说,所以他说导师没有说,这种人叫做,不好的小孩倒是没有说导师在学佛三要,反而说这一种人,其实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一定是要圆自己的亲人,但是他可以圆他的朋有,自己喜欢的人,原这样子的救度的心,发起慈悲心的话也是可以。所以在佛教来讲,他当然因为不能违背这种世间的善法。你说原慈母,袁家人当然是最好的,那假如不行的话,那你就给你自己能够引起慈悲的一个对象也可以。好。第二,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那立即众生应该如爱护自己一样,进进修道,愿意为他人而牺身自己,所以利益众生。就是要设想他人跟自己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是以己度他情这一种,就是这一点了,自己不想,受到别人的伤害,那我们也不要去伤害别人,这个就是利益众生。所以修菩萨道的动机。第三,跟方法,导师说基于儒家的人道跟术道,人道,就是仁爱之道,数道,就是宽仁之道,人道就是仁爱之道,仁爱。孝道,就是宽仁之道,宽恕,宽仁之道,基于这个,那菩提心的修行成满的话,那就是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这个是大乘的基石,也是修学大乘道,应该多多修学的。那我们也许我们会比较,想了解的就是我们到底要怎么引发自己的菩提心,所以导师在学佛山药里面,有提到,他其实有引用到像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些说法了。但是导师用白话的就是我白板说,黑板所写的就是这个气中引隐身菩提心的七种方法。那菩提心,他不是说我们在佛菩萨哭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哭了一场,这个就是你有证明你有发菩提心还不算,所以导师说真正我们要发菩提心,那可以透过这七种方法,第一个就是菩提心的所依。那所依什么,我们要引发自己的悲心,引发自己的悲心,那可以从字母,知道,我们的我们今生,我们有这个生命,是从母亲这里而来,再来,就是因为知道母亲的这一种恩德,所以我们要念恩。第二,再来第三,我们就要报恩。那假如你看我们会这样子思维到这个角度的话,那我们推及一切众生,那一切众生过去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那也就是对自己也有恩,所以我也应该报恩。那如此的话,我应该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慈悲,这样了解吗,好,再来就是,正修菩提心,就是正正正在,或者正确的开始修习菩提心的话,是什么,就是第一慈心,就是与人,就是给予众生快乐,安乐。那你看我们现在很多,这个社会的情况,都没有办法给予很多众生安乐。那假如我们都让众生活在恐惧当中,这个其实并没有,表示自己有在修行,那只是展示自己的权利。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生活里面,我们假如没有办法观察到自己的这种信念的话,有时我们很难说,佛法怎么应用在日常生活里面,但是,比较渺茫的事情。那第五,就是悲心,就是希望众生,把众生的苦,那这些拔众生的苦,那除了,自己要实践之外,那就是要对众生要用心,比如说小孩子,他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去学校,那我们要把他这种内心的苦的话,应该要了解他为什么不要去,否则你看最近美国不是又有一个14岁的小孩拿着那个枪这样子在校园乱射那个,我看那个新闻的标题,就是这个小孩非常讨厌学校,你们有看到吗,非常讨厌学校,那非常讨厌学校的这一种怨恨心,恨到那样的程度的话,我是觉得,身为父母的应该也要反省自己,就是没有让小孩子有一个自己讲话的空间。再来第六的话就是增上一了。什么叫增上意乐,这个就是我们要有这一种热忱,导师说是狂热的心,叫真善意乐就是热忱。什么热忱,就是修菩萨道的热忱,想去自觉觉他的热忱。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这一点好像很困难,导师在水佛山药里面有,举一个譬喻,他说经典上面有这样子的一个记载,他说有一个小孩呀掉到粪坑里面去,掉到粪坑,因为以前那个时代都是跟印度那种,他是没有像我们的马桶那种,他是粪坑掉到里面去,那站在旁边的姐姐还有妈妈,都心很着急,拼命在叫救命救命。因为小孩子掉进去了,但是他父亲从后面冲过来的时候他根本不考虑什么,他一走到那个粪坑,他就跳下去,然后,就是,不会游泳也没关系,因为那个就是这样子乱爬,就把小孩救上来,这个经典的这个故事,导师说跟我们讲什么,讲什么道理,就是这个父亲,他不会考虑自己会不会在粪坑里面淹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也不会考虑,说,这个粪坑有多臭,他也不会考虑。那第三,他也不会考虑说他自己掉下去会不会有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顾虑太多,那他就是知道要救这个小孩,自己的小孩的命,所以,他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导师说修学菩萨道的真善意乐要到这种程度,才是有发菩提心,有在修习菩提心,就是奋不顾身。当然奋不顾身不是说我们要去示威,拿火自焚那种,没有那么那么伟大了,至少我们要有那一种热忱想去做。想去做。比如说很简单,我比如说我跟待会我们再过多一两个礼,下个礼拜开始我们就进入六度菠萝蜜了,下个礼拜开始就谈六度菠萝蜜。那比如说很简单,我要谈到布施的时候,比如说我想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一个价大架构就是六度,就是六度。那我要选哪一个自己比较可以做,你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还是六个一起做,你们是六个一起做吗,还是六个全部都不做,你们是六个都全部都放在一边先来,有空才看要做哪一个导师的举例。他是说我们知道了自己发了心,想去利益众生这样子的心情,那这样子的热忱的话,应该要用在自己的生活上,而不是在佛菩萨的面前许了这样子的愿力,发了这样子的热忱,但是回到家,那除了这个道场,就冷漠无情。所以,我不知道,因为我自己在僧团住一段时间,我也发现,我自己一我到今天为止,我不断在觉得说真正佛陀说自觉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自己觉悟都很难。所以你说我们要像菩萨这样去觉悟他。其实有一点那个投资是有一点。没有保障的。很简单,比如说我们在寺庙里面,比如说院长请我来讲课,或者他自己讲课,我们发的心就是为了弘法利生,我们要为了弘法利生,希望跟大家讨论佛法,但是有时候我们发这样子的心,众生不是这样子想的,宗旨就是来听的人,不是这样子想的,今天,我的外甥女结婚,我不去不可。或者是我们遇到什么事情,要来就来,不来就不来。那一种,我们在你当你要付出,要是要觉他或者要利他的时候,你这一种动力你能不能持续,假如我们看到这样子的反应,自己就不持续的话,当然自己也算是失败了,那当然对方也是,他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了。所以其实真的要在修行上来说,我是感觉为什么有一些修行人到最后真的还是比较喜欢自觉或者自立,因为真的要像菩萨这样去理他,而且持之以恒的,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真的真的。比如说我我我每我每个学期要结束的时候,我就我都会问大家,我说,大家有没有下个学期还要不要来,很多同学都会说要要,但是我每次来好像都有很多老同学不在了,当然师父不会说,就会去。我我从来不会去调你们的名单来看,就是报名的名单,我从来不会去调来看。所以到现在,院长跟我说,你的讲义给谁印那个名字我都没名字,跟人还多不起来那种了。所以我们讲课讲习惯的人是比较不会在意那个。但是自己越来越觉得说,其实真的,我连自己的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自己的身口意都没有办法每一时每一刻都觉察到自己到底是不是有在法上用功,是不是有在继续精精进不懈,那这一点我们自己都很难能够保持得到的话,我们怎么有能力,有资格去利益众生。所以有时不是说我们都要心灰意冷,毕竟我们还是凡夫。所以有大家的一个鼓励,我觉得也是彼此争相。所以你们讲过的话要算数。不要让师父退心,其实真的。这个菩萨道,真的,假如你有这个同行善知识,那真的是会,走得会比较愉快一点的,那黑板上还有第七种,那就是菩萨菩提心的进修之地的话,就是第七个菩提心,第七个的地方,导师是说是菩提心的成就,那当你修完前面的这些内容过后,你得到菩提心的成就,会有一种什么状况,他说菩提心成就的人,他会有一种特质,就是以众生的痛苦为痛苦,以众生的快乐为快乐,就是你会先,让众生离苦得乐,众生苦的话,自己也也会苦,终生。所以知道众生苦,自己也苦,所以我们就要多多给别人快乐,那自己也快乐,这样。所以假如我们没有的话,通常别人苦是别人苦,至少门前雪,这个是永远都跟菩萨道是离很远的。这样了解吗,。所以有时候我们虽然做不到,我们说目标崇高,但是心要向往之,有没有,心要向往我们虽然当然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说我们看到,哪里有大地震,哪里有海啸,哟,好感好好同情,我们也去哪里捐款,但是一个礼拜过后什么都忘记了,所以有一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了。那要休息。这个菩提心的七个次第,导师跟我们有提到,说他有先要具备一些观念,就是最旁边那个,最旁边那两项就是修习七个菩,七种菩提心,次第的先具备这两种条件,第一个就是平等心,第二个就是关切众生的心。那对众生,假如我们能够保持这种平等心的话,那不管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非亲人,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或者没有关系的人,假如都能够平等看待的话,这个是对发菩提心来讲,是先具备这样子平等舍心的一种先决条件。再来第二个,就是关切众生的心,关切众生。所以我们假如听到同学,或者家人,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是身体不好,或者家庭有什么事情,我们都要问候一下,虽然有些事情我们是帮不上忙的,对不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们要亲切地问候一下,那这样子的关切,会让众生带来很多欢喜,那这个是,修菩提心的一个先决条件,那我们时间到,我们休息十分钟。</big>
<big>导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好,我们上一次上课,是上到讲义的185页,讲义的185页,就是丙四,丙四那个地方菩萨的殊胜,那从这个礼拜开始,我们就要介绍菩萨,那在还没有进入之前,我们先来看,就是回顾一下上个礼拜上一次上课,所提到的就是极其诚信的一种,情况,就是佛教怎么说,我们的性格是从哪里来,比如说我们小时候,你问你的母亲,或者问你的妈妈,也许我们多少会知道,说你刚生生下来或者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个性是怎么样的,但是一旦长大了,乃至到了这把年纪,那也许,我们的长辈,都跟我们说,我们的性格已经是,像牛,像马,什么情况都有了。这个就是从小到大这种习气累积成,性格,这个是每个众生都有,每个众生的一种倾向,喜欢自己的倾向。不过佛法里面讲的是一种熏习,极其诚信的这种信息,当然,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的还是在学习佛法,那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地在学习这种佛法,其实学佛过后,我们也透露不出这样子的气息,或者是这样子的气质。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说,假如你学佛过后,你会让人家觉得说,你有在学佛的话,那至少说你散发出来的性格,会让人家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像,佛教徒的一种行为,当然我们不是故意照做,或者是贴上标签,这是,那是一种自然的一种表现,自然的流露。那如果是我们能够做得到这样子的话,那就有在把佛法的这一种,听闻或者是修行而来的 熏习 ,让我们过去不好的那一种自私自利的个性,慢慢的,修证回来,那一天,我有一次在坐计程车的时候,那我有听,刚好他有在,放那个收音机,那我有听到一个故事,就是有关于这个,极其诚信的这个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还没有讲到,等一下讲到你们在抄还来不及,不然你们抄在哪里,等一下在抄不对地方,不用那么紧张,我只是怕等一下走来走去这样而已了,你们先听完这个故事,我故事是很难得才有一个故事的,我要想很久才想到一个故事的。那这个这个,我听到的这个这个故事还是讲他是说有一个黑人,大家有听过黑人吗,黑人,那他就周游列国,每个国家都去,他有一次就是到差不多最后一个国家了,那来到这个我们的亚洲,台湾是他最后一站,那这个黑衣人,周游列国来到这个台湾,到很多地方去参观,查完之后又离开了,那别人问他说,那你这样子世界周游列国了一趟,你觉得什么地方你觉得最亲切,他说,我觉得台湾给我最亲切。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因为台湾很多神庙他跑到神庙去拜拜的时候,他都觉得怎么那么像我的祖先,因为跟他的肤色都一模一样,所以他觉得说,他来到这个国家,他们也那么喜欢黑色的皮肤的一个,神明,所以他觉得很亲切。不管这个是不是一个笑话了。不过,我觉得说假如我们是,有什么一种习气的人,你渲染出来的,或者是我们生下来就是有这样子的一种特质。所以我们在海外,大家如果你有去过欧美的话,或者出过国的话,你如果碰到,台湾人,自己的同胞,你会分外的亲切,真的很奇怪,像我,我来到台湾,如果给我碰到一个马来西亚的同胞,中实是不认识,我也很多话题可以谈,问他住在哪里,在马来西亚住在哪里,所以人,就是生下来就是有这一份。习惯性习气。那这个就是。有关于这个极其诚信。不过按照我们注解30就是185页,注解31,倒数第就是三注解31。在网上看三行依中观说有看到吗,那个字体比较粗的地方,还有比较黑的地方,就中观家怎么看,这个极其诚信就是众生没有不可以成佛,以众生没有决定性就是无自性的缘故,那这是说生人升天或者为人都没有定性,都是由于行业就是我们的卡,就是我们的造作的一切行为及其所成,那你是生存或者是下坠,下多,那这个都是,我们自己造的,那等到这种极其到成为必然的趋势的时候,这个就嗔为性,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这种性那,但没有本来如此的定性。所以那如果遇上的话,休息善,那就可以升天,欲二,休息二,那就多地狱。乃至见佛闻佛闻法。及其熏修,其实是都可以成佛。所以按照纵观来说,他也不会反对说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不过他不站在朋有的立场,就是说你天生下来就有这种本有的立场,而是说他说站在一切法是缘起无自性的角度,来说,一切众生都可能成佛。假如我们学习到的佛法,而且去修行他的话,都有可能成佛。那这个礼拜开始,我们来看丙是就是菩萨殊胜这个地方,那要谈菩萨,导师在这里跟我们做了一个偈颂,就是说发心名为菩萨,当然是发菩提心了。那众生之上手,假如你发了菩提心,就是在所有的众生里面,他就是最伟大的了,这个叫菩萨,那是处世功德,就是世间善法或者出世间善法的功德,皆由菩萨而来。那我们来看菩萨的一个定义,菩萨就是菩提萨多,就是菩提萨多的一个简嗔。那菩提是什么,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无上正等正觉又是什么,就是一般我们所讲的自觉,觉他,功德圆满,有没有,我们佛法里面讲的自觉,觉他,我自己,有时我们在就是僧团里面的生活,或者我们在教育众生的时候,或者在跟人际关系的时候,我常常有在思考一个问题,像我最近我在教学的过程里面,就有同学,因为我我在新中有跟那个一同时上课,跟他们上保基金,那这个礼拜跟他们上这个学期跟他们上保基金,上了第二个学期,第二个学期是比较难的一个部分,就是谈到中国,谈到中国,所以就有很多同学,我慢慢陆续,都觉得太困难。那下课了,这这个礼拜,他们来找我,他讲了一些,他们讲了一些情况,我觉得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都会遇到的,就是让我们修学一段日子,或者是知道越多,听得很多,看了很多,他说那个学生问我说导师为什么我们好像有一些东西也知道的一些道理,我们也知道非常好,也想做,但是做久了,你会觉得好像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利益,没什么用处,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有时候会觉得佛法离自己很慢慢越来越遥远了。他说就好像我们他说我们学院常常市长叫我们,要有感恩心,要有惭愧心,他说东西我们做久了就麻木了,你知道吗,比如说我们来道场发心,你第一次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哇,非常的新鲜,你也帮忙,煮饭,切菜,但是你做久了,你会很麻木的,这个就是吃饭,就是切菜了,没什么。那在那种情况之下,他说很多佛法的观念在我们的遇到境界的时候,那我们就会慢慢觉得说这个对我不重要。他说如果是我们遇到这样子的问题的时候,很多道理呀,比如说无常,无我,那我们要怎么时常都能够应用起来,,那我就跟这个同学讲说,学习佛法其实是一个过程,什么过程,每个人都不同。那假如我们只是要求齐头式的教育的话,其实对很多众生是很残忍的,比如说我们比如说师父跟你们讲说,大家来这里听课,你们来这里我讲的,比如说我教大家修行,修禅定,那因为师父只是会一个方法,就是会安不念,那你们来这里禅修,你们来这里修行,那你只有学这个方法,其他的方法你就要暂时放下,你来到我这里,你就要学这个方法。其实按照世尊在《阿含经》的教育方法来看的话,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每一个修行人,他都知道,其实真正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气理跟契机。那如果不是能够气到众生的鸡,你再好的药对他来讲都会生烦恼,他如果不喜欢禅修,你强迫他禅修,那个是产生副作用,产生烦恼的。那如果他只是喜欢念经,喜欢念佛,我们没有经验教他,我们应该要积极地学,积极的为了众生而学。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在佛道上,自觉觉他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那这一次,因为没有,我上个礼拜本来是上学期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因为我想去日本毕业旅行,后来没有去成,因为暑假太忙了,忙得我快要晕倒了,所以我开学过后,我就觉得说,太累,不要去,但是因为那个海报已经出来了,所以上个礼拜还是没有上课,还是不上课,那我就有机会跟基因,因为基因法师没有去,那我就刚好,有一个晚上跟他碰面,我们就聊起很多自己的在参团的经验。精英法师,他是我们师长里面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导师,那我们就有一个同感,就是说其实学佛法,大家一定要在听完一个课过后,或者一个道理之后,一定要有办法归纳出一些要点,就是一些原则,那我希望能够朝这些原则去做,否则我们知道的只是文字,知道的只是这种学问,其实对自己生命没有多大的意义。比如说很简单,比如说,基因法师就跟我说,他说比如说我们讲大乘,我们讲大乘,请问大乘,我们介绍到这里了,先不要讲后面,比如说大乘菩萨,他最伟大的特色是什么,一句话菩提心。还有,他跟他跟声纹最不同的是什么,声纹有自力,也有自觉那菩萨没有的,菩萨有的他没有的是什么,利他或者是觉他。所以金导师跟我讲说,他说我们学佛法要看得到你学的这一个法,这个这个部分的一个特质。那假如说我们有心要时间搭乘法,那自己的那个前提,一定要在利益众生为前提,自觉是无可厚非的事,你修声闻乘,你修菩萨圣,自觉是免不了的,每一个都人都要的,每一个解脱的人都要。但是利他的话,那就如果你修菩萨道的话,他特别强调,所以比如说你在修菩萨道,那我们做任何事情,假如都不是为了利他,你都先考虑到自己的话,他说你这样子学菩萨道,你永远都没有办法记录到大乘法的精髓,你永远都觉得大乘法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要学习大乘不共法的时候,其实我们在考量任何事情,有时候比如说遇到下雨天,或者遇到,今天身体不舒服,我们说我不要来上课,我要请假,但是我们要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们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或者我希望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我有没有考虑到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还是因为你修行的一个意志力不够,那假如是说我为了众生而学,我为了以后赶快成佛而学的话,自己在身体不好,再有任何外境的一种考验,我们都要克服自己,都要坚坚定地克服,这些时间过来,那这一些才是说突破自己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者是懈怠,,往前再进一步。所以修菩萨道,他前提一定是在利人在先,利人在先,那考虑自己的,那放在后面。所以自觉觉他。本来佛陀都教我们,自觉是每一个修行人都必备的。假如我们有没有办法自己觉悟自己的行为,那是没有办法,没有资格谈利他的,没有办法没有资格谈绝他的,因为你连自己的行为,身口意都没有办法自己觉悟,对的,错的,如法的,不如法的,自己都没有办法觉察的话,我们怎么有资格去谈利他,,所以你看,一个懂得自觉的人,一个懂得自己觉悟自己身口意行为的人,他纵使因为生病不能够,比如说不能来上课,但是自己因为知道生生理的问题,四大不合,不挑,但是我们在家里还是这个心,还是要继续用功,我不能够前去这个法会,但是你的心要欢喜,要随喜赞叹,功德,这一些修行的那个内心的意志,不能够,不能够退下来,那个才是有自觉。所以真正谈佛法的,那个菩提,或者谈自觉,觉悟,那自己如果没有办法觉察到自己的一种行为的话,没有不断提起增强自己的反省力,惭愧力的话,其实我们学习都进进退退,很难持持之以恒,所以自觉感觉他我们如何相互真上,这个就是我们要谈这个菩萨的地方,要特别注意的,那这个是菩提的意义。沙多,第二,萨多就是有情,或者是有大兴的有情,大兴,大兴是什么,就是广大的心,不是小小心,不是小心眼,是大行。第三,菩提萨多,就是意为觉有情,那就是追求永求菩提不懈怠的众生,那就叫做菩提萨多,就是发了菩提心,就名为菩萨。第二,菩萨皆会有前身不同。那在大乘佛法来说,那一开头的话,那就是初发心菩萨。第二,九发一菩萨就是九学菩萨。第三,不退转菩萨。这个不退转菩萨就得得到,至少圣意菩提心,就是得到无生法忍,阿比八字这一种才叫不退转。那前面两种都还是凡夫。那第四个,一生朴处菩萨,就是最后一声,就是像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内院,他是最后一声的菩萨,他这个朴一生朴素菩萨这个位置结束过后,它就会下降,人间成佛。这样了解吗,,好。第三,菩萨为众生之上手。那这里导师跟我们说,初发心的菩萨,虽然还没有大功德,不过他已经可以嗔为众生中的最尊贵的人,就是上手。那为什么说,法行以来就值得尊敬,,因为我们看一下注解33看186页那个地方。33注解。为什么说一发心的菩萨都值得尊敬,值得赞叹,那这里《大智度论》有跟我们提到,说众生有两种,一种是已经法行,一种是没有法行。当然,如果是算没有发心的凡夫来讲的话,你只要一发心,不管你发什么心,都会比他好。那发心为什么又能够胜那么多众生,其他的,没有发心的众生,。《大智度论》跟我们说,他说世人众无量无上佛法因缘,希望度脱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那其他没有发心想修行的众生,但求自乐,只是想到自己的快乐,然后,想给予别人痛苦,先别想占有别人,想占人家的便宜,你看到一个学佛的人跟没有一个学佛的人,其实他是有差异的。假如我们还是很喜欢占人便宜,给人吃亏的话,这个其实是跟菩萨的发心是,背道而驰的。那我们再来看,问曰,诸阿罗汉,辟支佛及五通有五神通的人,他其实这一些圣者,这些有修禅定的人都是礼遇人,发心者,他,或有为李煜,但发心就是他可能还没有禅定,也没,也不是圣者,他只是发心。为什么说他那么殊胜,那论主就有举了三个角度来回答。第一个,前面已经有提过了,不晓得是第几卷了,我们接下去看后面阿罗汉等。虽然烦恼已经断经,为什么还不如初发心的菩萨,这里就举一个譬喻说,就好像转轮圣王太子,虽然在台中他已经胜过其他的小孩,又好像王子,国王的太子,虽然还没有那个单位,不过他比起诸大臣的富贵,还要殊胜。因为是王子,太子。那发心的菩萨有两种,那第一种就是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的人,只要你开始实践了,虽然你还没有成就,但是你还是很殊胜,胜过一切众生,你虽然还没有达到不退转等等,但是你已经是朝那个方向走去,这个就是胜一切众生的其中一个理由。第二,有一种菩萨是空发心,但空发心,就是我们常常凡夫都会有,就是我们在佛菩萨面前,许菩萨戒,发菩萨愿,愿断一切二愿,修一切善,适度一切众生。我们我们都很会背的,很多个回向都是背得蛮不错的,但是这一种,我们有没有真正发心去做这个就是,要反省自己了。这个是第一个答案了,点点点后面,我们看一下,菩萨亦如是,虽未成佛,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他已经开始实践菩萨道,也开始在阐扬诸法实相,破诸外道,或者是种种戏论,所以他胜一切众生。假如他成佛的话,那更不用说了。第二,有人言,那有人说,若有能一发心言,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苦,所谓断烦恼,为行难事,以心口业众生,一切众生。那其中又有人提出说,为什么说菩萨能够胜一切众生,那是因为菩萨能够敢承担这一个使命,他敢讲出来说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的苦难。这个菩萨,他敢这样子说,虽然他自己还没有断尽烦恼,度一切众生,但是因为这个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敢担当,敢讲出来的这句话。所以他说这一类人,那个造这个心的业,还有口业,非常的重,非常的殊胜,所以说他胜过一切众生。第三,复次肾,肾的这个名,那个逗号应该可以不要。这个书,这个甚,甚至这个圣的名,不必放在一切事中都胜,就是说菩萨的胜。一切人,发心生一切人,不必说放在所有的一切事情上,那只要放在说他一发心,发了心想求佛道度众生,光是这个发心说他殊胜,这是可以的,是允许的。为什么,他说你看到下一行,他说譬如以非言之,假如你要以非这个技巧来说的话,小鸟是鄙人殊胜的,这个 pe 也是很好。那接下来,小乘人跟莫言这个都是,不是非常理想。所以论主的评曰就说这两上面两种,小乘人跟莫言,这个都是,两边应该要离这两边说中道,那中道就是如上面的三个大约那个地方。为什么,因为,真正有发心的菩萨,,不管你站在哪一个角度,你说他只有发心肾也好,你说他敢担当而说出口来也好,或者是,他开始做,虽然不会很圆满也好,那这三点来说,菩萨还是值得可尊可敬,那胜一切阿罗汉,或者是生一切众生,这个是菩萨发心就是一切众生的理由所在,我们看186页最上面二阿拉伯数字二的地方,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等善法,就是出世间善法都依佛菩萨而有,那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为什么,因为佛是圆满的果德,因是菩萨,所以说菩萨的功德是依菩萨而有,那简单来归纳的话,就是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我们看一下注解34《大智度论》的说法。答曰,应声闻辟之佛。世间有善法者,亦皆有菩萨故。有那都是有菩萨故有的人。为什么,若菩萨不发心,世间上无佛道,何况声闻辟支佛,佛道是声闻,辟支佛根本故。所以按照《大智度论》来说,那导师在《成佛之道》这里所提到的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是,有所依据的,那菩萨为什么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源,就是他最主要在《般若经》菩萨最圆满的一个,信愿,就是令所有的一切众生皆离苦得乐,这个是,菩萨最根本的一个目标,就是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这个是众生。佛就是这个菩萨最根本的一个目标。那因为这样子的缘故,所以菩萨他会发心去修学,那假如不是菩萨根性的话,通常我们在学了某个法门,某个学问,我们觉得,自己够用了,自己能够,,处理自己的烦恼,那也就好了。那如此,我们假如不往菩萨道去突破的话,那这一点是永远就没有办法脱离自己的固定的思考模式,而学习大乘法,第四项,修学菩提心的动机和方法第一,那要做菩萨,导师在这里跟我们说,第一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那这并不是偶然想起要度众生,我们常常都是这样,我们的亲朋好有,要去皈依,要去受五戒,那大家约好一起去,都是这样。不然,就是父母强迫小孩子去,我也有看过,有一些父母,比较奇怪,就是自己觉得佛佛教很好,修行很好,但是自己已经没有因缘出家了,所以千方百计就是要小孩子去出家一台。我我觉得台湾是很奇特的国家,真的是有这样子,他千方百计就是要小孩子出家,但是我我在台湾有快十二年了,那我看到的有一些现象,这个是不是很非常非常理想的,为什么,因为我有见过这种小孩,他们因为小很小就诵到寺庙去,然后在那里出家,然后就要当兵就出来。有些就是因为这样子当兵,然后就还书就没有再回去,那有一些,是到一些地方去长大了,因为自己会找地方了,就到处去找地方去参学。那我自己是觉得说,假如这个小孩子真的有福报,有这样子的因缘修行,那当然是没问题,那假如不是出自于自愿的话,这种情况到最后,他遇到境界的时候,他通常都不会留在佛教的。所以假如我们为人长辈的人,自己要想清楚了。虽然修行很好了,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很适合修行的,就是这个出家的这个衣服,不是每个人都很适合适应的,虽然大家觉得说,出家也不错。不错,你来出看看,因为我不知道,可能是台湾的福报比较大,所以大家会觉得说,出家人过得也蛮好的,也很享受,很什么。其实你看不要说哪里,你看比如说辉瑞讲堂,这里也是蛮好的那这里的师父大家有有觉得他们都很享受吗,没有。对呀。外观,因为我有参观过台湾一些大道场,他们我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要盖那么大,为什么盖那么大,他们都说其实都是有些是老和尚的信愿,就是要接引众生,所以其实真正修行,他修菩萨道也好,声闻道也好,那真正有修行的人,他是不会整天着重于这一种衣食住行的,不会整天着重在这一种。为什么,因为这个还是世间的东西而已。那就好像比如说我们会在讲堂的师父,那这里生活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就早晚课,其他时间都自己用功。所以我们先不说个人的有什么一种,你有什么的习惯,光是我们能够待在这个道场,那我们的五门功课好好的用功,那其他时间自己也不会到处乱跑,我觉得这种修行人都很值得我们尊重了。,不要说什么你看我们来八关斋大家有没有,大家有没有觉得最后一支香要回乡的时候都很法喜充满的,因为可以回家了,,那我们在这里的师父,是没有的回家的,一出家了就没得回家了,回家也是看看父母,就回来了。所以其实出家有它一定的一些适应跟困难,不是我们一般看外在的所想象到的了,他自己自己不用功的那个不说了,那发菩提心。导师在这里说,他并不是一时偶然情绪,或者是说一时别人的怂恿,而想发菩提心,而叫做菩萨,这个不成为菩萨。导师说要真正经过一番修习,达到坚固的信心成就,才去发菩提心,才想实践菩萨道的话,这一个才是真正我们所要的菩提心。那菩提心的修行为修学大乘道去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要找,那个最首要的,为什么,因为菩提心就是想成佛度众生,那菩提心从哪里生起,导师在恶的地方有说从慈悲心生起,为什么,因为一切功,那个大悲为一切,就是一切,什么道元功德母或者是认为一切道源功德母等等都有。大乘经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慈悲大悲是一切大乘法的上手,这个也是般若经所说。那怎么样从大悲心来发菩提心,这个就是刚刚所提到的,在修行解脱三生共法来说,声闻,阿罗汉,辟支佛他们也有自觉,自自觉,或者是自立的能力。但是大乘比较不公的地方就是这个菩提心。为什么,因为他是由于想利他,想觉悟他,想慈悲众生这个角度而发起的。那这一个特质的话,就形成大乘的一个特色,就是慈悲心。所以因为不忍众生苦的关系,所以我们想发菩提心。所以导师在这里跟我们提到说怎么发菩提心,第一个我们可以原慈母自己的母亲的孝敬就度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那度众生。我们通常,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比较难生起慈悲。所以,在这里导师提到说可以原慈母,因为母亲对我们的养育,生育之恩,最伟大。所以,由他为一个出发点,由他开始而扩展,扩展到一切众生,那当然,以这个时代来讲,有一些母亲好像也不是很伟大,我看新闻有一些是生了孩子就把那个孩子放在那个公园里面,让人家去领养,这样那些可能可能要意念另外一个对象,因为导师有讲,导师在学佛三要有讲,我等一下会补充。他说我们源于众生,要度众生可以源于自己的母亲,这个是经典所讲的,但是也不一定是自己的亲人。他是讲为什么,他是举一个在学佛三要一个很实际的一个例子。他说你看有一些人,他对自己一般我们的儒家的思想就是说你要作为一个好人,第一要点你就是要孝顺,要孝顺父母,要对家人要好,这个就是你,你就是好孩子的一个标准,但是导师说其实不尽然,有一些众生,你去观察他,他对自己的家人不好,但是他对他的朋有很好,他对他的朋有很好,他可以朋有好过自己对自己的父母,导师也说,所以他说导师没有说,这种人叫做,不好的小孩倒是没有说导师在学佛三要,反而说这一种人,其实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一定是要圆自己的亲人,但是他可以圆他的朋有,自己喜欢的人,原这样子的救度的心,发起慈悲心的话也是可以。所以在佛教来讲,他当然因为不能违背这种世间的善法。你说原慈母,袁家人当然是最好的,那假如不行的话,那你就给你自己能够引起慈悲的一个对象也可以。好。第二,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那立即众生应该如爱护自己一样,进进修道,愿意为他人而牺身自己,所以利益众生。就是要设想他人跟自己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是以己度他情这一种,就是这一点了,自己不想,受到别人的伤害,那我们也不要去伤害别人,这个就是利益众生。所以修菩萨道的动机。第三,跟方法,导师说基于儒家的人道跟术道,人道,就是仁爱之道,数道,就是宽仁之道,人道就是仁爱之道,仁爱。孝道,就是宽仁之道,宽恕,宽仁之道,基于这个,那菩提心的修行成满的话,那就是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这个是大乘的基石,也是修学大乘道,应该多多修学的。那我们也许我们会比较,想了解的就是我们到底要怎么引发自己的菩提心,所以导师在学佛山药里面,有提到,他其实有引用到像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些说法了。但是导师用白话的就是我白板说,黑板所写的就是这个气中引隐身菩提心的七种方法。那菩提心,他不是说我们在佛菩萨哭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哭了一场,这个就是你有证明你有发菩提心还不算,所以导师说真正我们要发菩提心,那可以透过这七种方法,第一个就是菩提心的所依。那所依什么,我们要引发自己的悲心,引发自己的悲心,那可以从字母,知道,我们的我们今生,我们有这个生命,是从母亲这里而来,再来,就是因为知道母亲的这一种恩德,所以我们要念恩。第二,再来第三,我们就要报恩。那假如你看我们会这样子思维到这个角度的话,那我们推及一切众生,那一切众生过去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那也就是对自己也有恩,所以我也应该报恩。那如此的话,我应该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慈悲,这样了解吗,好,再来就是,正修菩提心,就是正正正在,或者正确的开始修习菩提心的话,是什么,就是第一慈心,就是与人,就是给予众生快乐,安乐。那你看我们现在很多,这个社会的情况,都没有办法给予很多众生安乐。那假如我们都让众生活在恐惧当中,这个其实并没有,表示自己有在修行,那只是展示自己的权利。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生活里面,我们假如没有办法观察到自己的这种信念的话,有时我们很难说,佛法怎么应用在日常生活里面,但是,比较渺茫的事情。那第五,就是悲心,就是希望众生,把众生的苦,那这些拔众生的苦,那除了,自己要实践之外,那就是要对众生要用心,比如说小孩子,他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去学校,那我们要把他这种内心的苦的话,应该要了解他为什么不要去,否则你看最近美国不是又有一个14岁的小孩拿着那个枪这样子在校园乱射那个,我看那个新闻的标题,就是这个小孩非常讨厌学校,你们有看到吗,非常讨厌学校,那非常讨厌学校的这一种怨恨心,恨到那样的程度的话,我是觉得,身为父母的应该也要反省自己,就是没有让小孩子有一个自己讲话的空间。再来第六的话就是增上一了。什么叫增上意乐,这个就是我们要有这一种热忱,导师说是狂热的心,叫真善意乐就是热忱。什么热忱,就是修菩萨道的热忱,想去自觉觉他的热忱。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这一点好像很困难,导师在水佛山药里面有,举一个譬喻,他说经典上面有这样子的一个记载,他说有一个小孩呀掉到粪坑里面去,掉到粪坑,因为以前那个时代都是跟印度那种,他是没有像我们的马桶那种,他是粪坑掉到里面去,那站在旁边的姐姐还有妈妈,都心很着急,拼命在叫救命救命。因为小孩子掉进去了,但是他父亲从后面冲过来的时候他根本不考虑什么,他一走到那个粪坑,他就跳下去,然后,就是,不会游泳也没关系,因为那个就是这样子乱爬,就把小孩救上来,这个经典的这个故事,导师说跟我们讲什么,讲什么道理,就是这个父亲,他不会考虑自己会不会在粪坑里面淹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也不会考虑,说,这个粪坑有多臭,他也不会考虑。那第三,他也不会考虑说他自己掉下去会不会有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顾虑太多,那他就是知道要救这个小孩,自己的小孩的命,所以,他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导师说修学菩萨道的真善意乐要到这种程度,才是有发菩提心,有在修习菩提心,就是奋不顾身。当然奋不顾身不是说我们要去示威,拿火自焚那种,没有那么那么伟大了,至少我们要有那一种热忱想去做。想去做。比如说很简单,我比如说我跟待会我们再过多一两个礼,下个礼拜开始我们就进入六度菠萝蜜了,下个礼拜开始就谈六度菠萝蜜。那比如说很简单,我要谈到布施的时候,比如说我想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一个价大架构就是六度,就是六度。那我要选哪一个自己比较可以做,你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还是六个一起做,你们是六个一起做吗,还是六个全部都不做,你们是六个都全部都放在一边先来,有空才看要做哪一个导师的举例。他是说我们知道了自己发了心,想去利益众生这样子的心情,那这样子的热忱的话,应该要用在自己的生活上,而不是在佛菩萨的面前许了这样子的愿力,发了这样子的热忱,但是回到家,那除了这个道场,就冷漠无情。所以,我不知道,因为我自己在僧团住一段时间,我也发现,我自己一我到今天为止,我不断在觉得说真正佛陀说自觉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自己觉悟都很难。所以你说我们要像菩萨这样去觉悟他。其实有一点那个投资是有一点。没有保障的。很简单,比如说我们在寺庙里面,比如说院长请我来讲课,或者他自己讲课,我们发的心就是为了弘法利生,我们要为了弘法利生,希望跟大家讨论佛法,但是有时候我们发这样子的心,众生不是这样子想的,宗旨就是来听的人,不是这样子想的,今天,我的外甥女结婚,我不去不可。或者是我们遇到什么事情,要来就来,不来就不来。那一种,我们在你当你要付出,要是要觉他或者要利他的时候,你这一种动力你能不能持续,假如我们看到这样子的反应,自己就不持续的话,当然自己也算是失败了,那当然对方也是,他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了。所以其实真的要在修行上来说,我是感觉为什么有一些修行人到最后真的还是比较喜欢自觉或者自立,因为真的要像菩萨这样去理他,而且持之以恒的,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真的真的。比如说我我我每我每个学期要结束的时候,我就我都会问大家,我说,大家有没有下个学期还要不要来,很多同学都会说要要,但是我每次来好像都有很多老同学不在了,当然师父不会说,就会去。我我从来不会去调你们的名单来看,就是报名的名单,我从来不会去调来看。所以到现在,院长跟我说,你的讲义给谁印那个名字我都没名字,跟人还多不起来那种了。所以我们讲课讲习惯的人是比较不会在意那个。但是自己越来越觉得说,其实真的,我连自己的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自己的身口意都没有办法每一时每一刻都觉察到自己到底是不是有在法上用功,是不是有在继续精精进不懈,那这一点我们自己都很难能够保持得到的话,我们怎么有能力,有资格去利益众生。所以有时不是说我们都要心灰意冷,毕竟我们还是凡夫。所以有大家的一个鼓励,我觉得也是彼此争相。所以你们讲过的话要算数。不要让师父退心,其实真的。这个菩萨道,真的,假如你有这个同行善知识,那真的是会,走得会比较愉快一点的,那黑板上还有第七种,那就是菩萨菩提心的进修之地的话,就是第七个菩提心,第七个的地方,导师是说是菩提心的成就,那当你修完前面的这些内容过后,你得到菩提心的成就,会有一种什么状况,他说菩提心成就的人,他会有一种特质,就是以众生的痛苦为痛苦,以众生的快乐为快乐,就是你会先,让众生离苦得乐,众生苦的话,自己也也会苦,终生。所以知道众生苦,自己也苦,所以我们就要多多给别人快乐,那自己也快乐,这样。所以假如我们没有的话,通常别人苦是别人苦,至少门前雪,这个是永远都跟菩萨道是离很远的。这样了解吗,。所以有时候我们虽然做不到,我们说目标崇高,但是心要向往之,有没有,心要向往我们虽然当然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说我们看到,哪里有大地震,哪里有海啸,哟,好感好好同情,我们也去哪里捐款,但是一个礼拜过后什么都忘记了,所以有一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了。那要休息。这个菩提心的七个次第,导师跟我们有提到,说他有先要具备一些观念,就是最旁边那个,最旁边那两项就是修习七个菩,七种菩提心,次第的先具备这两种条件,第一个就是平等心,第二个就是关切众生的心。那对众生,假如我们能够保持这种平等心的话,那不管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非亲人,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或者没有关系的人,假如都能够平等看待的话,这个是对发菩提心来讲,是先具备这样子平等舍心的一种先决条件。再来第二个,就是关切众生的心,关切众生。所以我们假如听到同学,或者家人,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是身体不好,或者家庭有什么事情,我们都要问候一下,虽然有些事情我们是帮不上忙的,对不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们要亲切地问候一下,那这样子的关切,会让众生带来很多欢喜,那这个是,修菩提心的一个先决条件,那我们时间到,我们休息十分钟。</big>


<big><br /></big>
<big><br /></big>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