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 ||
<big><br /></big><big>< | <big><br /></big><big>29A</big> | ||
<big>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一次课所提到积习成性,就是佛教怎么说,我们的性格是从哪里来,你刚生生下来或者是小孩子的时候,你妈妈也许知道你的个性是怎么样的,但是一旦长大了乃至到了这把年纪,也许我们的长辈会跟我们说,你的性格像牛、像马,什么情况都有了。这个就是从小到大这种习气累积成性格,这个是每个众生都有每个众生的一种倾向。不过佛法里面讲的是这种积习成性的这种熏习,当然我们的目标、目的还是在学习佛法。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地在学习这种佛法,其实学佛过后,我们也透露不出这样子的气息,或者是这样子的气质。</big> | |||
<big>假如你学佛过后,你会让人家觉得说你有在学佛的话,那至少说你散发出来的性格,会让人家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像佛教徒的一种行为,当然我们不是故意造作,或者是贴上标签,那是一种自然的一种表现、自然的流露。如果是我们能够做到这样子的话,那就有在把佛法的听闻或者是修行而来的熏习,让我们过去不好的那一种自私自利的个性,慢慢的修正回来。</big> | |||
<big>那一天,我有一次在坐计程车,收音机有听到一个故事,就是有关于这个积习成性的这个故事,(……细节略)这个是一个笑话了</big> | |||
<big>185页,注解31,倒数第三行【依中觀說:眾生沒有不可以成佛的,以眾生無決定性故。這是說:生天、為人,都沒有定性,都是行業的積習行成。等到積習到成為必然之勢,也可以稱之為性,但沒有本來如此的定性。所以,遇善 習善可昇天,遇惡習惡即墮地獄,乃至見佛聞法,積習熏修,可以成佛。】</big> | |||
<big>所以按照中观来说,他也不会反对说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不过他不站在本有的立场,就是说你天生下来就有这种本有的立场,而是说他说站在一切法是缘起无自性的角度来说,一切众生都可能成佛。假如我们熏习到的佛法,而且去修行它的话,都有可能成佛。</big> | |||
<big>那这个礼拜开始,我们来看</big> | |||
<big>丙四 ——菩萨殊胜</big> | |||
6-【发心名菩萨,众生之上首 | |||
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萨有】 | |||
<big>这个地方,那要谈菩萨,导师在这里跟我们做了一个偈颂,就是说发心名为菩萨,当然是发菩提心了。那众生之上首,假如你发了菩提心,在所有的众生里面,他就是最伟大的了,这个叫菩萨。 世出世功德,就是世间善法或者出世间善法的功德,皆由菩萨而来。</big> | |||
<big>一、「菩薩」(菩提薩埵的簡譯)之意義 32</big> | |||
<big>1、菩提(bodhi)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big> | |||
<big>2、薩埵(sattva) :眾生、大心。</big> | |||
<big>3、菩提薩埵 :意義為『覺有情』,從上求菩提(覺),下化眾生(有情)得名。</big> | |||
<big>也可解說為:求大菩提的有情。發了菩提心,就是菩薩。</big> | |||
<big>菩萨的一个定义,菩萨就是菩提薩埵的簡称。那菩提是什么?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无上正等正觉又是什么?就是一般我们所讲的自觉、觉他、功德圆满。我们佛法里面讲的自觉、觉他,有时我们在就是僧团里面的生活,或者我们在教育众生的时候,或者在跟人际关系的时候,我常常有在思考一个问题。</big> | |||
<big>因为我在新竹跟他们上《宝积经》,上到了第二个学期是比较难的一个部分,就是谈到中观,很多同学慢慢都觉得太困难。他们讲了一些情况,我觉得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都会遇到的,就是觉得我们修学一段日子,或者是知道越多,听得很多,看了很多,有一些东西也知道一些道理,也想做,但是做久了,好像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利益,没什么用处。所以有时候会觉得佛法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了。他说就好像佛法教我们要有感恩心,要有惭愧心,他说这些东西我们做久了就麻木了。比如说我们来道场发心,你第一次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哇,非常的新鲜,你也帮忙,煮饭,切菜,但是你做久了,你会很麻木的,这个就是吃饭,就是切菜了,没什么。那在那种情况之下,他说很多佛法的观念在我们的遇到境界的时候,那我们就会慢慢觉得说这个对我不重要。</big> | |||
<big>他说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很多道理呀,比如说无常、无我,我们要怎么能够应用起来?</big> | |||
<big>我就跟这个同学讲说,学习佛法其实是一个过程,什么过程?每个人都不同。那假如我们只是要求齐头式的教育的话,其实对很多众生是很残忍的。大家来这里听课,比如说我教大家修禅定,因为师父只会一个方法,就是会安般念,那你们来这里禅修,你们来这里修行,那你只有学这个方法,其他的方法你就要暂时放下。其实按照世尊在《阿含经》的教育方法来看的话,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每一个修行人他都知道,真正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契理跟契机。那'''如果不是能够契到众生的机,你再好的药对他来讲都会生烦恼。'''他如果不喜欢禅修,你强迫他禅修,那个是产生副作用,产生烦恼的。</big> | |||
<big>如果他只是喜欢念经,喜欢念佛,我们没有经验教他,我们应该要积极的为了众生而学。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在佛道上,自觉觉他真的不是那么容易。</big> | |||
<big>遇到某某学长,我们就有一个同感,其实学佛法,大家一定要在听完一个课过后,或者一个道理之后,一定要有办法归纳出一些要点,就是一些原则。我希望能够朝这些原则去做,否则我们知道的只是文字,知道的只是这种学问,其实对自己生命没有多大的意义。</big> | |||
<big>某某法师就跟我说,比如说我们讲大乘,请问大乘菩萨他最伟大的特色是什么?(答:菩提心),还有?他跟他跟声闻最不同的是什么,声闻有自利,也有自觉。那菩萨有的他没有的是什么?利他或者是觉他。所以我们学佛法,要看得到你学的这一个法的一个特质。假如说我们有心要实践大乘法,那个前提,一定要在利益众生为前提。自觉是无可厚非的事,你修声闻乘,你修菩萨圣,自觉是免不了的,每一个都人都要的,每一个解脱的人都要。但是利他的话,如果你修菩萨道的话,他特别强调。</big> | |||
<big>比如说你在修菩萨道,那我们做任何事情,假如都不是为了利他,你都先考虑到自己的话,你这样子学菩萨道,你永远都没有办法契入到大乘法的精髓,你永远都觉得大乘法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要学习大乘不共法的时候,其实我们在考量任何事情。比如说遇到下雨天,或者遇到今天身体不舒服,我们说我不要来上课,我要请假,但是我们要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或者我希望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我有没有考虑到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还是因为你修行的一个意志力不够?</big> | |||
<big>那假如是说我为了众生而学,我为了以后赶快成佛而学的话,自己身体再不好,再有任何外境的一种考验,我们都要坚定地克服,这才是突破自己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者是懈怠,往前再进一步。</big> | |||
<big>所以修菩萨道,他前提一定是在利人在先,那考虑自己的,那放在后面。</big> | |||
<big>所以自觉、觉他。本来佛陀都教我们,自觉是每一个修行人都必备的,假如我们有没有办法自己觉悟自己的行为,那是没有办法,没有资格谈利他、觉他的。因为你连自己的身口意都没有办法自己觉悟,对的、错的,如法的、不如法的,自己都没有办法觉察的话,我们怎么有资格去谈利他?所以一个懂得觉悟自己身口意行为的人,他即使因为生病不能来上课,但是因为知道生理的问题,四大不合,但是我们在家里还是这个心,还是要继续用功。我不能够前去这个法会,但是你的心要欢喜,要随喜赞叹功德。这一些修行的那个内心的意志,不能够退下来,那个才是有自觉。</big> | |||
<big>所以真正谈佛法的菩提,或者谈自觉、觉悟,那自己如果没有办法觉察到自己的一种行为的话,没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反省力、惭愧力的话,其实我们学习都进进退退,很难持之以恒。</big> | |||
<big>所以自觉、觉他,我们如何相互增上?这个就是我们要谈这个菩萨的地方,要特别注意的。那这个是菩提的意义。</big> | |||
<big>第二,薩埵就是有情,或者是有大心的有情,大心是什么,就是广大的心,不是小心眼,是大心。</big> | |||
<big>第三,菩提薩埵,意義為『覺有情』,那就是永求菩提不懈怠的众生,那就叫做菩提薩埵,就是发了菩提心,就名为菩萨。</big> | |||
<big>二、菩薩階位有深有淺(菩薩四種階位)33</big> | |||
<big>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真是淺深萬類。</big> | |||
<big>1、初發心菩薩(此發心是要一番修習達到堅固才成)</big> | |||
<big>2、久發意菩薩(或久學菩薩)</big> | |||
<big>3、不退轉菩薩 </big> | |||
<big>4、一生補處菩薩</big> | |||
<big>那在大乘佛法来说,那一开头的话,那就是初发心菩萨。第二,久發意菩萨就是久学菩萨。第三,不退转菩萨。这个不退转菩萨就得道,至少胜义菩提心,或是得到无生法忍,阿毗跋致这一种才叫不退转。</big> | |||
<big>前面两种都还是凡夫。</big> | |||
<big>那第四个,一生補处菩萨,就像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内院,他是最后一生的菩萨,他这个一生補处菩萨这个位置结束过后,他就会下降,人间成佛。</big> | |||
<big>三、菩薩為眾生之上首</big> | |||
<big>1、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賢聖所尊敬了。34菩薩發心以來,就是這樣可尊可敬的,大菩薩們是更不必說了。</big> | |||
<big>2、世間善法,聲聞、緣覺等善法(出世間善法),都依佛菩薩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薩而有的──所以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35</big> | |||
<big>这里导师跟我们说,【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就是众生中的最尊贵的人,就是上首。那为什么说发心以来就值得尊敬?我们看一下186页那个地方</big> | |||
<big>34注解</big> | |||
菩薩初發心是否即勝過漏盡阿羅漢?請參考《大智度論》卷 78,大正 25,609c12-610b1: 眾生有二種‥一者、發心;二者、未發心。發心菩薩勝一切未發心者,所以者何?是人種無量無上 佛法因緣,欲度一切眾生,令離苦得樂,其餘眾生但自求樂,欲與他苦!如是等因緣故,發心者勝。 | |||
問曰‥諸阿羅漢、辟支佛及五通,是離欲人;發心者,或有未離欲但發心,云何得勝? | |||
答曰‥是事,先品中已種種答。阿羅漢等雖漏盡,不如初發心菩薩。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在胎中, 已勝餘子;又如國王太子,雖未即位,勝諸大臣有位富貴者。發心菩薩有二種‥一者、行諸波羅蜜等 菩薩道;二者、但空發心。此中說行菩薩道者,是人雖事未成就,能勝一切眾生,何況成就!......菩 薩亦如是,雖未成佛,行菩薩道,說諸法實相音聲,破諸外道及魔民戲論,何況成佛! | |||
有人言‥若有能一發心言,我當作佛,滅一切眾生苦;雖未斷煩惱,未行難事,以心、口業重故, | |||
勝於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自求樂,自為身故,愛其所親。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貪世樂,自為滅苦 | |||
故,求涅槃樂,不能為眾生;菩薩心生口言,為度一切,是故勝。...... | |||
復次,勝名不必一切事中皆勝,但以一發心,欲作佛度眾生,是事為勝;諸餘禪定、解脫等,猶尚 | |||
未有,何得言勝?譬如以飛言之,鳥則勝人。未來當得功德,此事不論。 | |||
小乘人言‥乃至補處菩薩,尚不勝小沙彌得無量律儀者。 摩訶衍論中,或有人如是言‥其有發大乘心者,雖復在弊惡小人中,猶勝二乘得解脫者。 [論主評曰:]是名二邊,離是二邊,名為中道。中道義,如上說。以其有義理實故,應當取。是故說 | |||
初發心時,勝一切眾生,何況成佛! | |||
<big>为什么说一发心的菩萨都值得尊敬,值得赞叹?这里《大智度论》有跟我们提到,说众生有两种,一种是已发心,一种是没有发心。当然如果是算没有发心的凡夫来讲的话,你只要一发心,不管你发什么心,都会比他好。那发心为什么又能够胜其他的没有发心的众生?《大智度论》跟我们说,【是人種無量無上 佛法因緣,欲度一切眾生,令離苦得樂,其餘眾生但自求樂,欲與他苦!】</big> | |||
<big>只是想到自己的快乐,然后想给予别人痛苦,想占人家的便宜。你看,一个学佛的人跟没有一个学佛的人,其实他是有差异的。假如我们还是很喜欢占人便宜,给人吃亏的话,这个其实跟菩萨的发心,背道而驰的。</big> | |||
<big>那我们再来看:問曰‥諸阿羅漢、辟支佛及五通有五神通的人,其实这一些圣者,这些有修禅定的人,都是離欲人;发心者,或有未離欲但發心,云何得勝?他可能还没有禅定,也不是圣者,他只是发心,为什么说他那么殊胜?那论主就有举了三个角度来回答。</big> | |||
<big>第一个,前面已经有提过了,不晓得是第几卷了,我们接下去看后面:阿罗汉等虽然烦恼已经断尽,为什么还不如初发心的菩萨?这里就举一个譬喻说,就好像转轮圣王太子,虽然在胎中,他已经胜过其他的小孩;又好像国王的太子,虽然还没有那个登位,不过他比起诸大臣的富贵,还要殊胜,因为是太子。</big> | |||
<big>那发心的菩萨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的人,只要你开始实践了,虽然你还没有成就,但是你还是很殊胜,胜过一切众生。你虽然还没有达到不退转等等,但是你已经是朝那个方向走去,这个就是胜一切众生的其中一个理由。</big> | |||
<big>第二,有一种菩萨是空发心,但空发心,就是我们常常凡夫都会有,就是我们在佛菩萨面前,受菩萨戒,发菩萨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们我们都很会背的,很多个回向都是背得蛮不错的,但是这一种,我们有没有真正发心去做?这个就是要反省自己了。</big> | |||
<big>【「菩 薩亦如是,雖未成佛,行菩薩道,說諸法實相音聲,破諸外道及魔民戲論,何況成佛!】</big> | |||
<big>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他已经开始实践菩萨道,也开始在阐扬诸法实相,破诸外道,或者是种种戏论,所以他胜一切众生。假如他成佛的话,那更不用说了。</big> | |||
<big>【有人言‥若有能一發心言,我當作佛,滅一切眾生苦; 雖未斷煩惱,未行難事,以心、口業重故,勝於一切眾生。】</big> | |||
<big>其中又有人提出说,为什么说菩萨能够胜一切众生?那是因为菩萨能够敢承担这一个使命,他敢讲出来说'''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的苦难。这个菩萨他敢这样子说,虽然他自己还没有断尽烦恼,度一切众生。因为这个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敢担当,敢讲出来的这句话,所以他说这一类人造这个心的业,还有口业,非常的重,非常的殊胜,所以说他胜过一切众生。</big> | |||
<big>【復次,勝名不必一切事中皆勝,但以一發心,欲作佛度眾生,是事為勝;諸餘禪定、解脫等,猶尚</big> | |||
<big>未有,何得言勝?】</big> | |||
<big>这个胜的名,不必放在一切事中都胜,就是说菩萨的发心胜一切人,不必说放在所有的一切事情上,那只要放在他一发心,发了心想求佛道度众生,光是这个发心说他殊胜,这是可以的,是允许的。为什么?他说你看到下一行:</big> | |||
<big>【譬如以飛言之,鳥則勝人。未來當得功德,此事不論。】</big> | |||
<big>假如以飛言之,假如你要以飞这个技巧来说的话,小鸟是比人殊胜的,这个譬喻 也是很好。那接下来</big> | |||
【小乘人言‥乃至補處菩薩,尚不勝小沙彌得無量律儀者。 | |||
摩訶衍論中,或有人如是言‥其有發大乘心者,雖復在弊惡小人中,猶勝二乘得解脫者。】 | |||
<big>小乘人跟摩訶衍这个都不是非常理想。所以论主的评曰就说:</big> | |||
【[論主評曰:]是名二邊,離是二邊,名為中道。中道義,如上說。以其有義理實故,應當取。是故說,初發心時,勝一切眾生,何況成佛!】 | |||
<big>小乘人跟摩訶衍,这个都是两边,应该要离这两边说中道,那中道就是如上面的三个答曰那个地方。为什么?因为真正有发心的菩萨,不管你站在哪一个角度,你说他只有发心胜也好,你说他敢担当而说出口来也好,或者是他开始做,虽然不会很圆满也好,那这三点来说,菩萨还是值得可尊可敬,那胜一切阿罗汉,或者是胜一切众生,这个是菩萨发心胜一切众生的理由所在。</big> | |||
<big>我们看186页</big> | |||
<big>2、世間善法,聲聞、緣覺等善法(出世間善法),都依佛菩薩而有; 佛功德也是依菩薩而有的──所以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35</big> | |||
<big>声闻缘觉等善法,就是出世间善法都依佛菩萨而有,那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为什么?因为佛是圆满的果德,因是菩萨,所以说菩萨的功德是依菩萨而有。那简单来归纳的话,就是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我们看一下</big> | |||
<big>《大智度論》卷 36,大正 25,323a22-c17: 問曰:聲聞、辟支佛因緣故,亦使世間得善法,何以但說菩薩能令世間有善法? 答曰:因聲聞、辟支佛世間有善法者,亦皆由菩薩故有。若菩薩不發心者,世間尚無佛道,何況聲聞、 辟支佛!佛道是聲聞、辟支佛根本故。</big> | |||
<big>曰:因聲聞、辟支佛世間有善法者,亦皆由菩薩故有。那都是有菩萨故有的人。为什么?若菩薩不發心者,世間尚無佛道,何況聲聞、 辟支佛!佛道是聲聞、辟支佛根本故。所以按照《大智度论》来说,那导师在《成佛之道》这里所提到的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是有所依据的。那菩萨为什么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源?就是他最主要在《般若经》,菩萨最圆满的一个心愿,就是令所有的一切众生皆离苦得乐,这个是菩萨最根本的一个目标,就是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这个是菩萨最根本的一个目标。那因为这样子的缘故,所以菩萨他会发心去修学。</big> | |||
<big>那假如不是菩萨根性的话,通常我们在学了某个法门,某个学问,我们觉得,自己够用了,自己能够处理自己的烦恼,那也就好了。那如此,我们假如不往菩萨道去突破的话,那这一点是永远就没有办法脱离自己的固定的思考模式,而学习大乘法。</big> | |||
<big>四、修菩提心的動機、方法:36</big> | |||
<big>1、發菩提心,並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習,達到堅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習,為修學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著。</big> | |||
<big>2、菩提心從慈悲心起:</big> | |||
<big>◎或是緣慈母的孝敬救度,擴大到願度一切眾生,而上求佛道;</big> | |||
<big>◎或是設想他人與自己一樣,利濟眾生應如愛護自己一樣,進修到願意為利他而犧牲自己。</big> | |||
<big>3、修菩提心的動機,方法,近於儒家的仁道37,恕道38。但菩提心修習圓滿成就,</big> | |||
<big>深廣是與世間法大大不同的。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學大乘道的,應先多多的 修學!</big> | |||
<big>那要做菩萨,导师在这里跟我们说,第一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那这并不是偶然想起要度众生。我们常常都是这样,我们的亲朋好友要去皈依,要去受五戒,那大家约好一起去,不然就是父母强迫小孩子去。</big> | |||
<big>我也有看过,有一些父母自己觉得佛教很好,修行很好,但是自己已经没有因缘出家了,所以千方百计就是要小孩子去出家。我觉得台湾是很奇特的国家,真的是有这样子,他千方百计就是要小孩子出家。</big> | |||
<big>我在台湾有快十二年了,那我看到的有一些现象,这个不是很理想的,因为我有见过这种小孩,他们因为很小就送到寺庙去,然后在那里出家,然后当兵就出来。有些就是因为当兵还俗,就没有再回去;那有一些是长大了,自己就到处去找地方去参学。那我是觉得说,假如这个小孩子真的有福报,有这样子的因缘修行,那当然是没问题,那假如不是出自于自愿的话,这种情况到最后,他遇到境界的时候,他通常都不会留在佛教的。所以我们为人长辈的人,自己要想清楚了。虽然修行很好了,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修行的,就是出家的这个衣服,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适应的。</big> | |||
<big>虽然大家觉得说,出家也不错。不错,你来出看看。因为我不知道可能是台湾的福报比较大,所以大家会觉得说,出家人过得也蛮好的,也很享受,很什么。</big> | |||
<big>不要说哪里,你看比如说慧日讲堂,这里也是蛮好的,那这里的师父大家有觉得他们都很享受吗?没有。</big> | |||
<big>因为我有参观过台湾一些大道场,我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要盖那么大,他们说是老和尚的信愿,就是要接引众生。所以其实真正修行,他修菩萨道也好,声闻道也好,那真正有修行的人,他是不会整天着重于这一种衣食住行的,不会整天着重在这一种。为什么?因为这个还是世间的东西而已。那就好像比如说我们慧日讲堂的师父,那这里生活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就早晚课,其他时间都自己用功。所以我们先不说个人的你有什么的习惯,光是我们能够待在这个道场,那我们的五门功课好好的用功,那其他时间自己也不会到处乱跑,我觉得这种修行人都很值得我们尊重了。</big> | |||
<big> 你看我们来八关斋,大家有没有觉得最后一支香,要回向的时候都很法喜充满的,因为可以回家了。那我们在这里的师父,是没有的回家的,一出家了就没得回家了,回家也是看看父母,就回来了。所以其实出家有它一定的适应跟困难,不是我们一般看外在的所想象到的,至于自己不用功的那个不说了。34:00</big> | |||
<big> | <big>那发菩提心。导师在这里说,他并不是一时偶然情绪,或者是说一时别人的怂恿,而想发菩提心,而叫做菩萨,这个不成为菩萨。导师说要真正经过一番修习,达到坚固的信心成就,才去发菩提心,才想实践菩萨道的话,这一个才是真正我们所要的菩提心。那菩提心的修行为修学大乘道去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要找,那个最首要的,为什么,因为菩提心就是想成佛度众生,那菩提心从哪里生起,导师在恶的地方有说从慈悲心生起,为什么,因为一切功,那个大悲为一切,就是一切,什么道元功德母或者是认为一切道源功德母等等都有。大乘经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慈悲大悲是一切大乘法的上手,这个也是般若经所说。那怎么样从大悲心来发菩提心,这个就是刚刚所提到的,在修行解脱三生共法来说,声闻,阿罗汉,辟支佛他们也有自觉,自自觉,或者是自立的能力。但是大乘比较不公的地方就是这个菩提心。为什么,因为他是由于想利他,想觉悟他,想慈悲众生这个角度而发起的。那这一个特质的话,就形成大乘的一个特色,就是慈悲心。所以因为不忍众生苦的关系,所以我们想发菩提心。所以导师在这里跟我们提到说怎么发菩提心,第一个我们可以原慈母自己的母亲的孝敬就度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那度众生。我们通常,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比较难生起慈悲。所以,在这里导师提到说可以原慈母,因为母亲对我们的养育,生育之恩,最伟大。所以,由他为一个出发点,由他开始而扩展,扩展到一切众生,那当然,以这个时代来讲,有一些母亲好像也不是很伟大,我看新闻有一些是生了孩子就把那个孩子放在那个公园里面,让人家去领养,这样那些可能可能要意念另外一个对象,因为导师有讲,导师在学佛三要有讲,我等一下会补充。他说我们源于众生,要度众生可以源于自己的母亲,这个是经典所讲的,但是也不一定是自己的亲人。他是讲为什么,他是举一个在学佛三要一个很实际的一个例子。他说你看有一些人,他对自己一般我们的儒家的思想就是说你要作为一个好人,第一要点你就是要孝顺,要孝顺父母,要对家人要好,这个就是你,你就是好孩子的一个标准,但是导师说其实不尽然,有一些众生,你去观察他,他对自己的家人不好,但是他对他的朋有很好,他对他的朋有很好,他可以朋有好过自己对自己的父母,导师也说,所以他说导师没有说,这种人叫做,不好的小孩倒是没有说导师在学佛三要,反而说这一种人,其实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一定是要圆自己的亲人,但是他可以圆他的朋有,自己喜欢的人,原这样子的救度的心,发起慈悲心的话也是可以。所以在佛教来讲,他当然因为不能违背这种世间的善法。你说原慈母,袁家人当然是最好的,那假如不行的话,那你就给你自己能够引起慈悲的一个对象也可以。好。第二,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那立即众生应该如爱护自己一样,进进修道,愿意为他人而牺身自己,所以利益众生。就是要设想他人跟自己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是以己度他情这一种,就是这一点了,自己不想,受到别人的伤害,那我们也不要去伤害别人,这个就是利益众生。所以修菩萨道的动机。第三,跟方法,导师说基于儒家的人道跟术道,人道,就是仁爱之道,数道,就是宽仁之道,人道就是仁爱之道,仁爱。孝道,就是宽仁之道,宽恕,宽仁之道,基于这个,那菩提心的修行成满的话,那就是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这个是大乘的基石,也是修学大乘道,应该多多修学的。那我们也许我们会比较,想了解的就是我们到底要怎么引发自己的菩提心,所以导师在学佛山药里面,有提到,他其实有引用到像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些说法了。但是导师用白话的就是我白板说,黑板所写的就是这个气中引隐身菩提心的七种方法。那菩提心,他不是说我们在佛菩萨哭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哭了一场,这个就是你有证明你有发菩提心还不算,所以导师说真正我们要发菩提心,那可以透过这七种方法,第一个就是菩提心的所依。那所依什么,我们要引发自己的悲心,引发自己的悲心,那可以从字母,知道,我们的我们今生,我们有这个生命,是从母亲这里而来,再来,就是因为知道母亲的这一种恩德,所以我们要念恩。第二,再来第三,我们就要报恩。那假如你看我们会这样子思维到这个角度的话,那我们推及一切众生,那一切众生过去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那也就是对自己也有恩,所以我也应该报恩。那如此的话,我应该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慈悲,这样了解吗,好,再来就是,正修菩提心,就是正正正在,或者正确的开始修习菩提心的话,是什么,就是第一慈心,就是与人,就是给予众生快乐,安乐。那你看我们现在很多,这个社会的情况,都没有办法给予很多众生安乐。那假如我们都让众生活在恐惧当中,这个其实并没有,表示自己有在修行,那只是展示自己的权利。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生活里面,我们假如没有办法观察到自己的这种信念的话,有时我们很难说,佛法怎么应用在日常生活里面,但是,比较渺茫的事情。那第五,就是悲心,就是希望众生,把众生的苦,那这些拔众生的苦,那除了,自己要实践之外,那就是要对众生要用心,比如说小孩子,他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去学校,那我们要把他这种内心的苦的话,应该要了解他为什么不要去,否则你看最近美国不是又有一个14岁的小孩拿着那个枪这样子在校园乱射那个,我看那个新闻的标题,就是这个小孩非常讨厌学校,你们有看到吗,非常讨厌学校,那非常讨厌学校的这一种怨恨心,恨到那样的程度的话,我是觉得,身为父母的应该也要反省自己,就是没有让小孩子有一个自己讲话的空间。再来第六的话就是增上一了。什么叫增上意乐,这个就是我们要有这一种热忱,导师说是狂热的心,叫真善意乐就是热忱。什么热忱,就是修菩萨道的热忱,想去自觉觉他的热忱。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这一点好像很困难,导师在水佛山药里面有,举一个譬喻,他说经典上面有这样子的一个记载,他说有一个小孩呀掉到粪坑里面去,掉到粪坑,因为以前那个时代都是跟印度那种,他是没有像我们的马桶那种,他是粪坑掉到里面去,那站在旁边的姐姐还有妈妈,都心很着急,拼命在叫救命救命。因为小孩子掉进去了,但是他父亲从后面冲过来的时候他根本不考虑什么,他一走到那个粪坑,他就跳下去,然后,就是,不会游泳也没关系,因为那个就是这样子乱爬,就把小孩救上来,这个经典的这个故事,导师说跟我们讲什么,讲什么道理,就是这个父亲,他不会考虑自己会不会在粪坑里面淹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也不会考虑,说,这个粪坑有多臭,他也不会考虑。那第三,他也不会考虑说他自己掉下去会不会有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顾虑太多,那他就是知道要救这个小孩,自己的小孩的命,所以,他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导师说修学菩萨道的真善意乐要到这种程度,才是有发菩提心,有在修习菩提心,就是奋不顾身。当然奋不顾身不是说我们要去示威,拿火自焚那种,没有那么那么伟大了,至少我们要有那一种热忱想去做。想去做。比如说很简单,我比如说我跟待会我们再过多一两个礼,下个礼拜开始我们就进入六度菠萝蜜了,下个礼拜开始就谈六度菠萝蜜。那比如说很简单,我要谈到布施的时候,比如说我想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一个价大架构就是六度,就是六度。那我要选哪一个自己比较可以做,你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还是六个一起做,你们是六个一起做吗,还是六个全部都不做,你们是六个都全部都放在一边先来,有空才看要做哪一个导师的举例。他是说我们知道了自己发了心,想去利益众生这样子的心情,那这样子的热忱的话,应该要用在自己的生活上,而不是在佛菩萨的面前许了这样子的愿力,发了这样子的热忱,但是回到家,那除了这个道场,就冷漠无情。所以,我不知道,因为我自己在僧团住一段时间,我也发现,我自己一我到今天为止,我不断在觉得说真正佛陀说自觉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自己觉悟都很难。所以你说我们要像菩萨这样去觉悟他。其实有一点那个投资是有一点。没有保障的。很简单,比如说我们在寺庙里面,比如说院长请我来讲课,或者他自己讲课,我们发的心就是为了弘法利生,我们要为了弘法利生,希望跟大家讨论佛法,但是有时候我们发这样子的心,众生不是这样子想的,宗旨就是来听的人,不是这样子想的,今天,我的外甥女结婚,我不去不可。或者是我们遇到什么事情,要来就来,不来就不来。那一种,我们在你当你要付出,要是要觉他或者要利他的时候,你这一种动力你能不能持续,假如我们看到这样子的反应,自己就不持续的话,当然自己也算是失败了,那当然对方也是,他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了。所以其实真的要在修行上来说,我是感觉为什么有一些修行人到最后真的还是比较喜欢自觉或者自立,因为真的要像菩萨这样去理他,而且持之以恒的,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真的真的。比如说我我我每我每个学期要结束的时候,我就我都会问大家,我说,大家有没有下个学期还要不要来,很多同学都会说要要,但是我每次来好像都有很多老同学不在了,当然师父不会说,就会去。我我从来不会去调你们的名单来看,就是报名的名单,我从来不会去调来看。所以到现在,院长跟我说,你的讲义给谁印那个名字我都没名字,跟人还多不起来那种了。所以我们讲课讲习惯的人是比较不会在意那个。但是自己越来越觉得说,其实真的,我连自己的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自己的身口意都没有办法每一时每一刻都觉察到自己到底是不是有在法上用功,是不是有在继续精精进不懈,那这一点我们自己都很难能够保持得到的话,我们怎么有能力,有资格去利益众生。所以有时不是说我们都要心灰意冷,毕竟我们还是凡夫。所以有大家的一个鼓励,我觉得也是彼此争相。所以你们讲过的话要算数。不要让师父退心,其实真的。这个菩萨道,真的,假如你有这个同行善知识,那真的是会,走得会比较愉快一点的,那黑板上还有第七种,那就是菩萨菩提心的进修之地的话,就是第七个菩提心,第七个的地方,导师是说是菩提心的成就,那当你修完前面的这些内容过后,你得到菩提心的成就,会有一种什么状况,他说菩提心成就的人,他会有一种特质,就是以众生的痛苦为痛苦,以众生的快乐为快乐,就是你会先,让众生离苦得乐,众生苦的话,自己也也会苦,终生。所以知道众生苦,自己也苦,所以我们就要多多给别人快乐,那自己也快乐,这样。所以假如我们没有的话,通常别人苦是别人苦,至少门前雪,这个是永远都跟菩萨道是离很远的。这样了解吗,。所以有时候我们虽然做不到,我们说目标崇高,但是心要向往之,有没有,心要向往我们虽然当然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说我们看到,哪里有大地震,哪里有海啸,哟,好感好好同情,我们也去哪里捐款,但是一个礼拜过后什么都忘记了,所以有一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了。那要休息。这个菩提心的七个次第,导师跟我们有提到,说他有先要具备一些观念,就是最旁边那个,最旁边那两项就是修习七个菩,七种菩提心,次第的先具备这两种条件,第一个就是平等心,第二个就是关切众生的心。那对众生,假如我们能够保持这种平等心的话,那不管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非亲人,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或者没有关系的人,假如都能够平等看待的话,这个是对发菩提心来讲,是先具备这样子平等舍心的一种先决条件。再来第二个,就是关切众生的心,关切众生。所以我们假如听到同学,或者家人,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是身体不好,或者家庭有什么事情,我们都要问候一下,虽然有些事情我们是帮不上忙的,对不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们要亲切地问候一下,那这样子的关切,会让众生带来很多欢喜,那这个是,修菩提心的一个先决条件,那我们时间到,我们休息十分钟。</big> | ||
<big><br /></big> | <big><br /></big> | ||
第13行: | 第214行: | ||
<big><br /></big> | <big><br /></big> | ||
<big>那我们接下去,速度要快一点,大家看讲义,因为我们下个礼拜就要换新的一份讲义,开始要弹六度菠萝蜜。六菠萝蜜。那我今天在我我觉得真的我们从从小到大,自己都觉得从小时候我们不要说自己,看别人的小孩也一样,很多时候有时看见的那一种,众生对于自己的我执,什么事情,都考虑自己在先这一种。错误的这种之间从小就有。像我今天有一个学生,一没一个小故事给我,给你们分享一下,那有一个有一对母子,有一对母子。那这个家里,就是开那种饮食店,就是饮食店,大家知道吗,,饮食店。所以家里就是要有人帮忙诵便当。比如说,就是洗碗,那这个小孩他才十岁而已,他才十岁,那每一次放学,他回家的时候,都要帮那父母亲,帮母亲,去诵便当,洗碗,切菜,每次就看那个,因为在这样子的生活,所以这个小孩子虽然十岁而已,但是他已经知道说父母父母平常,母亲是怎么样开收据,怎么样去订便当,怎么接电话,所以他就有一次,那古灵精怪的小孩子,他就自己,拿了一张妈妈的那个那个收据,那个发票那种收据,就是要去跟妈妈要钱的那种收据,他就自己填,他写第一项,什么,他的名字叫小明,他说小明洗碗费今天100,诵便当费200,那还有,总总之是全部加起来是1000块了,全部加起来1000块。还有最后一项,他说小明很乖,每天放学回家帮忙诵便当100块。那这个母亲她因为她就故意把这个账单放在母亲的桌上,那这个母亲就想到,这个小孩,古灵精怪,所以他也想到一个办法给他教育一下,那他就就是现场就给了,因为他知道这个小孩就是要教育了,所以他就拿到这个账单的时候,他就直接给他1000块,因为他加起来全部的费用就是1000块,他就直接就给他1000块。然后隔天当他睡醒的时候,他的床边又有一张账单,这是妈妈写的。妈妈写什么账单,从从从一岁到十岁的玩具免费,上学,车费免费,然后,奶粉钱免费,什么都免费。那个小孩子,他那个时候看到这个账单的时候,他才想到平常,你看我们虽然是一个小他小玩意,不过从小时候你看小孩子天生就是有这样子的天性,就是他什么都会想想,自己先利益自己,让妈妈跟他讲这种事实过后,他反而才知道自己很惭愧,自己已经拥有的很多了,你知道吗,但是这一种其实都没有人跟他收过钱的,没有人跟他收过钱的,那他想计较那一点点费用的钱,反而是母亲,从来不会跟他计较的。所以那个时候这个小孩子,就偷偷,抱着母亲要哭了,然后就把那1000块偷偷塞到母亲的那个衣服里面的口袋里面去,自己惭愧。所以你看,其实我们一个众生,怎么从,自私自利的这一种生活态度里面跳出来,然后学习佛法到这一种无我这种的境界。其实这个过程其实真的是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要一定的这种条件才有办法,否则你看我们都习以为常的我,怎么要达到这种无我的境界,那个,你没有透过修行,我们这样子听一听一些道理,或者自己会看书,自己看一看书,我就知道无我的道理。假如是那么简单的话,佛不用三大阿僧祈劫修行成佛,他应该很快就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他小时候悉达多太子就是很有智慧的,他早就应该成佛了,他不用那么多苦行。所以其实真的修学佛法,他不是,三两天的事情。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子多闻熏习佛法,就是这一种我们讲佛法的语言这种 | <big>那我们接下去,速度要快一点,大家看讲义,因为我们下个礼拜就要换新的一份讲义,开始要弹六度菠萝蜜。六菠萝蜜。那我今天在我我觉得真的我们从从小到大,自己都觉得从小时候我们不要说自己,看别人的小孩也一样,很多时候有时看见的那一种,众生对于自己的我执,什么事情,都考虑自己在先这一种。错误的这种之间从小就有。像我今天有一个学生,一没一个小故事给我,给你们分享一下,那有一个有一对母子,有一对母子。那这个家里,就是开那种饮食店,就是饮食店,大家知道吗,,饮食店。所以家里就是要有人帮忙诵便当。比如说,就是洗碗,那这个小孩他才十岁而已,他才十岁,那每一次放学,他回家的时候,都要帮那父母亲,帮母亲,去诵便当,洗碗,切菜,每次就看那个,因为在这样子的生活,所以这个小孩子虽然十岁而已,但是他已经知道说父母父母平常,母亲是怎么样开收据,怎么样去订便当,怎么接电话,所以他就有一次,那古灵精怪的小孩子,他就自己,拿了一张妈妈的那个那个收据,那个发票那种收据,就是要去跟妈妈要钱的那种收据,他就自己填,他写第一项,什么,他的名字叫小明,他说小明洗碗费今天100,诵便当费200,那还有,总总之是全部加起来是1000块了,全部加起来1000块。还有最后一项,他说小明很乖,每天放学回家帮忙诵便当100块。那这个母亲她因为她就故意把这个账单放在母亲的桌上,那这个母亲就想到,这个小孩,古灵精怪,所以他也想到一个办法给他教育一下,那他就就是现场就给了,因为他知道这个小孩就是要教育了,所以他就拿到这个账单的时候,他就直接给他1000块,因为他加起来全部的费用就是1000块,他就直接就给他1000块。然后隔天当他睡醒的时候,他的床边又有一张账单,这是妈妈写的。妈妈写什么账单,从从从一岁到十岁的玩具免费,上学,车费免费,然后,奶粉钱免费,什么都免费。那个小孩子,他那个时候看到这个账单的时候,他才想到平常,你看我们虽然是一个小他小玩意,不过从小时候你看小孩子天生就是有这样子的天性,就是他什么都会想想,自己先利益自己,让妈妈跟他讲这种事实过后,他反而才知道自己很惭愧,自己已经拥有的很多了,你知道吗,但是这一种其实都没有人跟他收过钱的,没有人跟他收过钱的,那他想计较那一点点费用的钱,反而是母亲,从来不会跟他计较的。所以那个时候这个小孩子,就偷偷,抱着母亲要哭了,然后就把那1000块偷偷塞到母亲的那个衣服里面的口袋里面去,自己惭愧。所以你看,其实我们一个众生,怎么从,自私自利的这一种生活态度里面跳出来,然后学习佛法到这一种无我这种的境界。其实这个过程其实真的是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要一定的这种条件才有办法,否则你看我们都习以为常的我,怎么要达到这种无我的境界,那个,你没有透过修行,我们这样子听一听一些道理,或者自己会看书,自己看一看书,我就知道无我的道理。假如是那么简单的话,佛不用三大阿僧祈劫修行成佛,他应该很快就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他小时候悉达多太子就是很有智慧的,他早就应该成佛了,他不用那么多苦行。所以其实真的修学佛法,他不是,三两天的事情。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子多闻熏习佛法,就是这一种我们讲佛法的语言这种 熏习 我们就是要多听,听过了也听,听过了也听,让他成为我们非常故就是深深深入的一种思维模式。那这样子的话,我们才有办法把自己跟自己我在对抗的时候,这种观念才会浮现出来,来应用。否则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是惯性思维,那只那那种思维,那一种观念,都不是常,就是断的,都是自私自利比较多。,那这一点的话,我们学习佛法就是有它改善的地方,我们继续看讲义了。第五本文。186,第五,菩提心的种类,第一个愿菩提心,第二行菩提心,第三圣意菩提心。那前面一跟二,愿菩提心,还有行菩提心,这个是世俗菩提心,那第三项是圣意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的话就是反复的了,前面两个法行过后,修行,那第三个,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无生法忍过后的菩萨,那是圣意菩提心。那愿菩提心是什么,就是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还以为导师这里好像写错,你看他每一个都用无边的,你没有发现一般,我们好像讲烦恼无尽法门无量我之前以为导师这里写错,其实没有,我去解析一遍,他果然有这样子的 cp 塔,里面果然有一些金,它是都用无边的,都用无边的,所以这里没有错误。那四弘誓愿是我们发菩提心最精要的三四个寺院。那第一个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劳益有情戒,三居境界里面的劳役有情戒。第二烦恼无边誓愿断,就是设立于戒,就是希望这种绿荫能够让自己断烦恼。法门。无边誓愿学,还有无上佛道誓愿成。后面两项是摄善法界,就是修学法门,还有修学佛道,这个是圣严法师的一个判断,来给大家参考。第二行菩提心就是菩萨学处,就是菩萨戒,发了菩提心的人要受持菩萨戒。菩萨戒以什么为本,以十善为本。那总的菩萨戒,它可以设为三句境界,就是刚刚所念过的三种戒律,一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个。那为什么导师这里说菩萨戒也可以设为三句境界,,我也是参考那个 pc 记,含情经行记,还有,那个瑜伽菩萨戒本,跟大家稍微说明一下,就是大家请看192页,你们的你们的动作快一点,你们记录,因为我要快乐。这边要讲完它。192就是那个表,最大的那个表,那个图表没有吗,最后一页了,没有页码的,就是五种借本清戒芥末对照表第二栏就是瑜伽菩萨戒,那我有写在黑板,他为什么菩萨戒,可以设为三句境界,就是第一个摄善法界,它可以对应六度菠萝蜜,就是第一清界的第一届到第七届,第一到第七是布施波罗蜜,第八到第14是戒菠萝蜜,15到19是忍辱波罗蜜,二十二十一精进菠萝蜜,22到24禅定菠萝蜜,25到32般若波罗蜜,然后三十三一直到最后43,这个是劳役有情节,那前面32条情节,是摄善法界,后面的33到43,这个是劳役有情节。这样大家清楚了吗,就是黑板的最右边角落那个地方是善法界,就是六度波罗蜜,就是前面的32个二条清洁,然后第二老狱有情戒就是33到43,这个是清洁的部分,那重戒的部分没有谈。而且一切菩萨戒他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你一定要有声闻律仪戒,才能受菩萨戒,所以设立一界。第三,刮胡山设立一戒,就是你要先有的资格才能做菩萨戒。所以也意思说设立一戒是已经假设你已经具备了的。就是五戒。八戒这种。如果在家来说。就是受持五戒。这个就是你有设立戒。这样了解吗,。这是菩萨戒能设为三居境界的一个对应,我们看187页圣意菩提心已经讲过了,就是无生法忍,或者见道,那丙五菩萨的要行。第一,从《成佛之道》运行来说明菩萨行搭乘到,发愿以后就要见你实行,就是法行过后,发布这个菩提心,不是只有空发心,他要去实践,实践什么,实践六度波罗蜜,这个就是菩萨发愿过后,要见于实行,因为菩萨道跟声闻道有一点不同,就是菩萨他是大乘的英行,那佛,是大乘的果德,所以因果,因缘果满为大乘的全体。这个就是如何引凡夫地去入于大菩提的一个过程。《成佛之道》第二项一三心修一切善行善心就是菩提心,第二慈悲心,第三空心慧菩提心是自愿,是我们的自愿,就是朝向无上正等正觉的自愿愿望。菩提心是慈悲心,是什么动机,我们修大乘道的动机,不忍众生苦,空性会是什么,做事的技巧无所得为方便,那这三星,是要修菩萨道,一定要具备。所以底下,第三行有提到说简单说,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假如没有这三星,什么都不是大乘法,那为什么说有这三心,一切善行就是大乘法,大家不晓得有没有听过进行品,有听过进行品,,在很多人都觉得说菩萨讲菩萨道,讲六度,讲四色,但是我们好像没有像声闻道那么具体的一种规范,声闻道37道品,八正道等等的规范,其实大概不是没有,是很少人在产量。所以太虚大师他在这一点上,他就强调说行菩萨道,一定要修学一切菩萨戒。太虚大师,他说一定要修学一切菩萨戒,因为一切菩萨就有教我们,你说谈六度,不要只是谈原则,你要谈到怎么做。所以你看那个刚刚我给大家对应那个表,六度的那个表,你回去好好看那些项目,比如说布施一切菩萨教教我们,要布施三宝,要供养三宝等等,那这一些就是你每一个都要去看,就是你发心要去做的话,你吃菩萨戒,其实你就是在修六度这样了解吗,好,所以瑜伽菩萨戒他是非常非常导师,等一下会会我会提到。导师非常赞叹一切菩萨戒,太虚大师也一样。所以这个医学菩萨戒大家有因缘的话,应该要去请来看。虚名法师有一本很好的解释,大家知道吗,薄薄的一本,我在学院有讲过一次理解菩萨戒我也讲过一次,那像进行品,它就是很好的菩萨的一种生活的典范,就是比如说大家应该有听过进入誓愿,当愿众生什么,成就佛道等等什么都是当愿众生,有没有那个就是进行品,就是菩萨的一天里面生活的一种关照。所以比如说他上小号,大号菩萨也可以观察的,你知道他观察什么吗,,观察它很香是吗,不是,因为你就是会怕我们这样子的动作会伤害到一些众生,所以他说在小号的时候,在大号乃至在什么的时候,走路的时候,他说都要慈悲心相应,然后当愿众生。因为这个自己的这个行为,能够意念起众生,一念起这个佛菩萨,一念起三宝。所以在进行品,我在综合台北现在综合进行品,我也讲过一次进行品,但是那个可能好像没有录音。那那时候。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知道进新品的话,我再把那个资料给你们。这个就是要怎么做一个菩萨就是一天里面的生活,那他那经文里面,有跟我们说明,应该要怎么样时时观察自己。第二,那到底三星,这是这大乘三星,那一切善行是什么,就是恶,是共世间的善法,就是五戒十善三伏业出世间善法,就是4d元曲三学八正道,37道品。那大乘法就是六度四摄等等百八三昧42之门。那我想请问大家,世间法是最上面那一个出世间法是四谛缘起,这个好像是声闻道,那大乘法它是属于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大乘法它是属于世间,算法还是出世间善法,讲世间善法的举手,一个讲出世间善法的举手,那其他,好,天,两个都有,世间,出世间都有。对呀,还不错,很聪明。大乘法应该是寒世间法,世间善法跟出世间善法,为什么,很简单,比如说你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是福德,禅定智慧是波尔,是智慧,所以福德与智慧那仅仅是通六个,通五个,所以光是六度里面就可以含世间善法跟出世间善法。那四色四色比较属于世间善法了。所以在大乘法里面它应该都含世间善法,还有出世间善法,第三,三星同等重要。三星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那这三个的话,我们来看一下后面那个表,188页上面有一个图表,菩萨三心,菩提心相应就是自愿大悲为上首,就是普遍的同情空会方便,这个就是智慧。那对应儒家三三德的话,就是智,仁,勇。那人类三特色的话,假如我们要发菩提心,那就是表明我们有意志力,有情永胜或者坚忍,那第二有慈悲,那是因为我们有善行,圣,我们有空,我们想修学空会,那是因为有意念性。那这些因为我们三人类三特色我们在五行共法的时候已经谈过,那大家如果,不太了解的话,你回去再看《成佛之道》五神共法长那个地方,那修三星把人类三种特色,净化为成就的功德就是法身德,解脱德,还有波尔德,就是成佛的了,那个就是成佛的了。所以这三心如何圆满,其实就是从我们人的一种特质里面去净化。比如说我们要有这种意志力,做任何事情,我们要把那个对象放在无上正等正觉上,我们不要把那种意志力和放在杀生,不好的事情上。你看我们有一些人是这样的,他可以做不好的事情,非常的坚忍,他非常的坚定,你不要跟他讲什么,他就是要坚持到底,但是你叫他修学善法,他就非常的脆弱,他就没有办法实现得很坚定,很持持久,那这一点就是我们的坚,坚韧。或者是秦勇,应该要放在求无上菩提这一点上,我们不要,把这个学佛的目标放在放在那种发财,平安,不要只是放在这种境界上,应该要提升,放在佛菩提的那一种境界上。情感方面,就是我们的发心,不要只是说对自己的家人或自己是五蕴身心的爱惜,应该要普遍地对于众生同情。意念性,就是我们所具有的一些理智的力量,不要浪费掉在那里,跟人家私自变冲,或者是做一些钻牛角尖,应该要把这些能力发挥在空性的理解上,这个就是由人成佛的一个净化的一个过程,我们直接看上面第二188页最上面第二。在大乘法中,这三者是同等重要,不可缺少。不过大乘经或者是,各有所终,那有些是种菩提心,有一些是重大悲心,有一些是中 观 人,那不过残阳的人通常会把它,或者是经典本身都会把它作为是首要的,这个是无可厚非。不过,学习的人要知道,初学可以偏重,但是不可以偏废,我们看丙六菩萨学处,十善为本,因为时尚我们之前有谈过了,所以时尚也不会很难。我们在这里就简单讲一些重点。第一,愿菩提心就是指的就是发愿,那发愿是发什么愿,就是皈依,皈依什么,皈依佛道之理,大乘的皈依,皈依三宝,它不是像声闻的皈依进行寿而已,它是从今日乃至成佛为止。所以大乘的发菩提心,它是一发,就发到成佛的了,他是这样。所以我们今生的生命结束了,下辈子来,你的菩提心会继续的,这样了解吗,。第二行菩提心,我们要实践菩提心的话,就是要落实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接下去第三跟我们介绍,菩萨学处。学处,简单讲就是学习的地方叫学处,就是解,那时善为本,十善可以收摄为身口,意,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那出家菩萨的话,是不行,口的话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其语义的话,不贪,不嗔,不痴。那这里导师有特别跟我们对应,就是不贪欲的话,我们可以成就无量三摩地,不嗔恚,具足广大的慈悲,不邪见,不痴的甚深的智慧。那我在黑板上有写一个《大智度论》的出处,跟这个地方,很能够对应,很能够对应。《大智度论》有提到说,假如我们能够无贪,其实是因为我们离爱欲,离了爱欲,那离爱寓意能对治贪欲的,在法上来说就是禅定,禅定我们会凡夫会有爱欲,会贪欲,是因为欲界凡夫才有贪欲,才有玉贪,玉贪,所以要用禅定来对治。当然色贪无色贪也有,但是它不像我们凡夫的这种贪爱,凡夫的贪爱是欲贪,这个是要用禅定来降伏,不嗔嗔恨心,一定要用慈悲来对峙,才能性不吃无名,就是要用 b 来对峙。那假如能够深入这一些,禅定,慈悲跟波人,那我们就能够净化意念里面的贪嗔痴,我们看下一页189那这里导师继续说,那除了这个时尚之外,还有三句境界,简单说十善可以搜设为3g境界,那因为是菩萨戒才可以总设为十善那菩萨戒也可以总结为三句境界,就是戒律,一戒就是无恶不除,第二是善法戒,就是无善不行,第三老亦有情戒,就是无欲众生不加救度,七重通行,接下去顶三,那声闻戒跟菩萨戒的差异,最主要,不大,菩萨戒,声闻戒之分男女,在家出家菩萨戒比较没有这么严重的区分,有小小的差别,比如说出家,这是出家的菩萨是持不淫戒,在家菩萨是持不邪淫戒,这样了解吗,,小小的差别是指这种了。第二,菩萨戒要跟要以声闻戒为基础,所以受菩萨戒的人一定要有其中的绿一戒,那假如是在家的居士的话,你一定要有五戒,八戒,有持守这种戒,才能够受持菩萨戒,假如你没有的话,要先受持,过后才能受菩萨戒。第三,导师给我们介绍说记账,其实在我们大藏经里面是有广律,就是大阵仗里面嗔为吕布,就是大正藏的第22,23,24,这三本里面,很多这个律藏,但是这个是声 闻 章,但是菩萨菩萨的记账,虽然传说有存在,不过并没有翻译过来。而现存的菩萨戒全部都附在经经里面经典里面第四菩萨戒这的内容不尽相同,那比如说梵网戒是十重那个中是重戒的意思,48轻戒。所以戒条里面菩萨戒是有分重戒跟清洁重戒跟情节,那声闻界也有,声闻界也有分重跟轻,那导师说不尽相同,因为有一些是十中,有一些是六中,有一些是四种,有48斤,有28卿,有43轻等等。不过你看一下下面那一段189最后一段,清界多少有出入菩萨的重戒大致相同。导师认为说,我国一向采取饭网界本,但光说开车吃饭,范众泛轻。借象来说,其实于其菩萨戒本明确得多。一切菩萨戒本,我自己也是讲过后,我才发现一切菩萨戒本真的非常好,而且他很实际,对一个修行人来讲,他是很实际的,不是说我们超越我们的能力太太太遥远了。所以太虚大师对于这个剧本,特别的赞赞赞扬。那其中我过去我跟大家讲过,假如我们有时候瑜伽菩萨戒的人,你都知道,比如说我们一个出家人,我们在一个僧团里面修行,那我也发了菩提心。但是假如说今天我在修学禅定,我在修学禅定,或者我在念精进佛。七,假如外面有居士敲门说,师父,你可不可以到我家,我要去供养你,我要供养你去外面,应供午餐。那假如你因为自己的修行而不想去的话,不想去的话,这个没有饭菩萨劫,他说没有犯菩萨戒,因为你不利众生,一般我们讲说你要以众生为主,你要放下你的一切,去去跟众生受因果,但是与其菩萨戒不是这样的。他说如果你在修行当中,你在打佛七打禅期,你可以不去,你可以拒绝,这个是没有罪过的,没有结果的。所以你你看,有一些修行人,他很冷漠无情的,比如说他自己在用功的时候,他不太会去关心人家的,我们不能认为说这一些人是受菩萨戒而不去行,不能这样讲,你如果读过一些菩萨戒的人,你就知道这些人如果在房间里面用功,你去敲他,他不理你,我们应该要停止,你不要再去敲了,知道吗,你不要,把那个门把它撬开,进去,看他在里面干什么好事,我们出家人,都有这样子的规矩,参团我们敲第一次,敲第二次,第一次怕有时听不到,你敲第二次,如果没有回应,你就不要了,你就不要再敲这样。所以,在一个僧团,一个道场也有这样子的规矩了。所以这一点大家应该要学起来。不要说,师父不下来跟我们喝茶,在那边谈论一些佛教的问题,就觉得师父你这个讲菩萨道自己都没有行,不能这样讲,你如果去好好读一下一切菩萨戒,你就知道,有一些菩萨他是智慧行人,我们上个礼拜上次有讲过,他是重视智慧的人,他会比较导师说他会暂时对于这种悲心,会暂时不会想去做,因为他专注在这个修学般若上。所以我们不能够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发心的时候,我们不要随便帮人家贴标签,你看我们,在贴标签的当中,其实自己已经自己贴了自己很多标签了,你知道吗,所以我们到后面等一下还会讲,还会讲到。就是真正修菩萨戒的人,假如只是会自赞毁他的话,在于其菩萨戒是第一个终结,自赞毁他戒,自己赞扬自己。所以你看到我们凡夫要修学菩萨道,其实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跟我们凡夫的习气和冲突太大了。我们继续看190页,190最上面,总说菩萨的境界。哪一些是重戒,最总相界导师说只有一条,就叫菩提心。菩提心你看一,你看一众多的大乘经中,以菩提心为菩萨戒,如果对于利益众生起了厌倦弃舍的意念,不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只想证得自利的圣果,或者但求世间的娱乐,不想精进了这一念,退失菩提心,就算违犯菩萨戒。这样了解吗,,所以我们,在人家说发心容易,什么难,行健难了,实行很难,所以我们自己做不到,或者自己累了,将心比心,我看到大家上课那么累,其实我也很不忍心,因为我知道很多大家都是下班了就赶过来,有些可能还没有吃饭,所以我自己其实也很不忍心,我也很想把时间缩短一点。所以我们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也一样,我们发了心想去帮忙人家,但是有时你出自好心,别人毁谤你的,别人给你很多诽谤,给你很多怀疑,那假如我们对于众生暂时有了这一种累倦的心,但是不要讨厌他自己导师的形容,只是厌倦气色,我现在做不到,你就暂时缓缓下来,就是自己给自己休息一些调整的空间,但是不要咽气,你一产生对众生产生怨气的意念,不想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就是算是违反的菩萨境界。Ok ,再来四中静,那供声闻的重戒,这是你修菩萨戒之前都一定要的,就是杀道淫妄是声闻众戒,不消说,也就是犯菩萨戒的了。第二,不共声闻的菩萨重戒,这是在租金当中,所说过,所以有略有不同,因为有一些是十条,大家你看一下那个191页。191页那个重戒的表,重戒的表总共有六个版本,那有一些它不是有十条,十条重戒有一些才四条重戒,那有一些是八条重戒,有一些是六条重戒,所以重戒多少有不同。不过导师认为说,其中有四个重戒是很重要的。那我们先以一切菩萨戒本来解说,那回到190页中间瑜伽菩萨戒的四种境界。第1g就是妒忌,为了贪求个人利养,恭敬名闻利养而妒忌别人,故意的自赞毁他,别人想打我。不晓得大家有没有看过导师的自传平凡的一生,导师说,当年他在讲课的时候会讲堂,也有一些人很嫉妒他,因为这里很多人。所以,你你看那个平凡的意思里面导师都有写,那在后面,怎么毁谤他,什么,因为他的信徒被全部过来这里了,那我们不要说这些,那我们在平常生活里面。我自己也有观察,因为我觉得这个真的是很难。自赞毁他,我觉得要做到不要自赞毁他,我觉得真的非常难,难道就是因为你有我执,你就很难逃得过这个,因为我们有我执,你知道吗,你看我们讲说,别人的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其实你后面的目的你就是要让人家知道,你看我是何等何等的高尚,他是这样的,那后面的部分是不用讲出来的人家说就是就是风云托月,是不是,。所以我们凡夫,在讲任何事情的时候,在生活上的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常常假如能够反省到这一点,但是很不得了的事情。所以印光大师文超,大家应该有看过,印光大师又写了一些法语,他就是说,我们在平常生活里面,要不要在别人的后面讲人家的是非,因为,很简单的,讲人是非者,自己也是是非人,对不对。不过我自己出家那么多年,不要说大家了,你们在滚滚红尘不要讲了,像我自己出去那么久,我们在福建也是非常清净的地方,没有什么外人接触,我就觉得很难内,好难。真的,我们要做到不知忏悔他,真的太难。所以有时候真的很感叹自己为什么不生在佛时。。赶快解脱算了。呀,这个真的是。但是,没办法,我们的福德浅薄了,离佛太远。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习这个菩萨的第一条很重要的戒,就是不能自赞毁他戒,不要自赞毁他。所以一旦我自己现在,有时只要一觉察,除非我不觉察到了,因为有时讲得太陶醉了,你知道吗,讲别人,讲得太陶醉了,你不会发现的。但是你试过,你事后我我,我自己,我不说别人,我事后我自己都会很难过的,真的,我事后我都会反省说,呦,我刚刚怎么讲那么多,我好像讲的当中我都忘了,我其实也是是非了,你知道吗,我都忘了讲了。讲讲虽然是自己很有理了,也大家都公认这个是错,那个对方是错误的,但是你在讲当中,你很难能够自觉,也少讲一点,或者不要讲,真的很难控制的。所以有时候想想起来,反省起来有时都很丢脸,很很丢脸。所以我们常常,我我最近有时会会察觉了一点,因为你常常反省,你就察觉敏觉力会高一点,所以有时别人,比如说探听他说,你有听到最近这个某某人怎么样吗,假如我一察觉了,我就说,你知道怎么样就好了,这样就停了就好了。你不要再讲下去,讲下去都是毁谤的比较多了。不管是事实与否,除非是真的是与事论事,要提醒一个人,或者是避免一些,最不好的罪过产生,否则有一些言谈,真的可以省略的。我们交际里面,我们生活里面有很多话是可以省略的。多念佛了,第二天,就是签单,有人来求布施,那有以千令心,虽然有法有才而不肯去修法师,禅师就是这种签。贪什么,吝啬的心。吝啬的心,别人教你布施,不随喜还不打紧,还,还会谤,还猜疑别人,那这一点是很不应该。那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有提到,在家人比较多心,多行才是出家人,多行法师。出家人,多行了,不是说出家人就不能行,禅师他也是可以行才是,只是多行法师,因为这个是我们的任务,第三嗔嗔心极重,不但骂力伤害别人,别人来忏悔求请求谅解,也不受忏谢,永远的怨恨,他就是记恨在心。请问大家会吗,不会,但是我好像觉得我会有,真的很难,那也是很难,因为只要你对这个人产生不好的印象,你真的他从这里来,你就想从那个门出去,你们会不会这样,真的,我们出家人也是会这样。所以在修行过程里面,你怎么去克服这种困难,当然我们不能假假的假假的跟喽喽,内心一直在骂,这样子也不好,不如实,但是你怎么样,当然了,比如说长辈对晚辈要教育徒弟,教育途中长辈有一些方便,他是可以这样做,就是他就是不要跟他讲话就是要要对付他的诚心。慢性可以,但是我们如果是大家都是同一起生活的好朋有的话,这一种其实有时是自己要去享福的,比如说我真的如果是对一个众生起了嗔心,起了伤害的话,那别人来求忏悔,那我们应该要接纳,然后也是恢复到平常一样,而不是记恨在心,那相对的,假如我对不起别人,我也很想跟别人道歉,所以有些时候,尤其夫妻,我不知道,因为居士,在家中比较有夫妻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我就是有遇过这样一个一个太太在煮饭,那为了接一通电话,叫先生去看一下那个火,但是那饭就这样就煮焦了,他就这边吵起来,那这个太太来找我,说这个明明就是他错,你叫我这个气怎么吞得下去,还要我跟她道歉,我哪有错,她讲那我就问他,我说学佛的是你,你先生没有学佛,你这样不跟他讲话,两个人都不好,那既然你明知是你先生错,由你来讲对不起有什么不可吗,为了家庭好,为了子女幸福,家家庭幸福,你这样子的牺身都不能做吗,一个学佛的佛弟子,他就不敢讲我,他讲好多理由你知道吗,他讲了好多理由,就是他只是接一个电话,叫他看一下子那个火,他都看到那个菜多少焦,他说他很难能够原谅他,那我说这样的事情你都不能原谅,那如果他把把你的那个一些什么贵重的东西拿掉,那不是更惨,所以凡夫的这种嗔心,假如我们不去对治它,它滴水会穿石,滴水会穿。所以你看现在不是很多什么吃人肉,人魔那种。,就是,现在女孩子会像男孩子的很多,所以不要都觉得男孩子才是女孩子,所以真心是没有分男女的,烦恼是平等,平等。好。第四,慢心,不虚心,自以为了不起,这才宣扬一些似是而非的佛法,反而毁谤别人的弘扬正法,这就是谤菩萨藏。当菩萨藏。那这个是假如我们有虚心的话,终是一场弘法会,或者是一本书,一段长时间下来,只要有一句话我自己很受用,很感动,那个就值回票价,就值得学习,所以我们假如你自己我们没有把这种慢心去掉的话,其实真的自己会进步,那是非常渺茫的事实,这四种重戒导师说还是章鱼利他的菩萨行,只要犯了其中一句,就是唯是菩萨的境界,只要其中一个,天,我们好像天天都放了是不是,怎么办,天天要忏悔,真的天天忏悔。其实菩萨戒跟修禅定一样的,我就是我们做了,我们发了愿,当然不是说我们犯了,至少说我们做的不圆满,但是我们有反省力,至少你会跟他拉对拉抗对抗这样。推迟一下又拉回来,推迟一下又拉,他好像跟修禅定一样的,我们要得到,比如说我们注意呼吸,你还没有你还没有转为所缘的时候,这个呼吸永远都是你的感觉而已,它都是一个 c 而已,他不能成就你达到禅定的目标,那你就是要跟他这样拉来拉去,有时不见得你拉回来,有时不见得拉回来,久了禅定就会出来。我到禅菠萝蜜的时候很多这种,我要跟大家说明,那任何的修行跟技法也一样的,我们做的不好,反省一下再拉回来。你看假如我们认识佛法,没有先建立好这个核心点,我们像一个不倒翁这样子,你倒了再起来,倒了再起来,但是你假如那个中心点没有先找出来,没有安利好,你倒了就倒了的了,你退市了就不会再回来的了,因为你觉得佛法没什么好,你也找不到佛法的核心中心点在哪里。这个就是我们修学佛法,听闻佛法的一个重要,最后一项第三犯重于重受。第一,比丘出家男众范德斯波罗一戒就是推出参团,不准从受斯波罗一戒就是杀盗淫妄。在僧团来讲,声闻界就叫做断头,断头罪就是头断了,那个人就不能活下去了。第二,菩萨戒是可以如法承受的。也就是说,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怎么样也不会推迟犯戒,也是暂时的失去作用。假如能够如法再受,给予新的熏发,恢复菩提心戒的功德,也还是可以继续修行。所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即使退堕为小乘,或者堕落山的道,终究,能够还是可以一这样子的菩提心戒,清净的善根回入大乘道,所以在大乘法里面,没有比菩提心,菩萨戒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我们,做得不好,按照导师自己来看,只要自己知道自己有受过什么戒,你做得不好,那在佛菩萨的面前,常常反省,那常常,在像三宝许愿,希望自己,就是在恢复原来清净的戒体,那如法的修行,那继续的前进。因为真的,假如佛菩萨因为我们做得不好,那就替我们出佛门的话,我想佛菩萨也没有什么慈悲了,那既然佛是大慈大悲的话,那我觉得我们进进退退,佛菩萨也是会陪我们的,那我们今天的课程就进步进到这里。讲到这里。</big> | ||
<big><br /></big> | <big><br /></big> |